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编程学习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一、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数控编程与操作》是数控技术专业最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受到各院校的高度重视。
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我们提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车、数铣、加工中心、电火花机床的操作,掌握FANUC、SIMENS、HNC、GSK等4种系统的编程,使教学的目的性更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更强。课程设计的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题组正是沿着这一思路着手进行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课程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探索将课程内容项目化、模块化,将课堂教学现场化,强化职业技术能力,把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
数控技术专业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实行“1+2”模式,即将课程设计为1个职业能力学习模块,再加上2个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职业能力学习模块主要学习数控编程及操作的理论知识,2个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分别为数控机床操作实训和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实习。前一个能力拓展模块侧重于装备各类数控系统各种机床的操作,后一个能力拓展模块侧重于各种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通过理论课与实践课并列进行的教学模式,使数控加工操作实践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融知识传授、职业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以实际典型零件加工过程为导向,现场教学、课堂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模式并举的教学方式。
1.对理论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素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
在理论内容方面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课程内容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增加与现场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可根据专业发展方向的需要,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以保证课程内容始终与数控技术的发展水平、市场对人才能力要求相适应。
2.构建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大针对理论内容的项目训练、强化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使实践教学时数与理论教学时数的比例达到1︰1以上。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实验和实训教学环节,进行“真枪实弹”训练,把实习教学由单纯消耗转变为实习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做到生产和实习两不误。这种作法也为工厂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消耗,创造了效益,真正实现了实习教学和生产的有机结合。
3.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常规的教学训练过程
将与课程相关的数控类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融入平时的教学训练过程中,实现专业教学和职业鉴定的“直通车”。如数控铣工、数控车工的职业鉴定融入到课程教学和数控编程加工实习实训中,既节省专业的教学资源、降低学生的鉴定成本,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理论教学、项目实训教学到强化实训,要求做到“六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讲解与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三、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构建了典型零件库和零件加工工艺性文件库,并通过网络让学生随时调用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拓宽学生的编程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将课程的诸多信息放置在网上,便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四、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每一学习情境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每一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下面通过实例介绍学习情境教学设计过程。
实例:在数控车床上完成凹圆练习件的车削加工
1.工作任务描述设计
加工零件任务名称:凹圆件练习件的车削加工。
2.零件类型描述
该零件属于较简单的阶梯轴类零件,是使用数控车床加工的基本外轮廓形状。是数控车削加工中难度较低的基本零件之一。
3.学习情境教学(行动)过程总体设计
根据每一学习情境教学内容,来开发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学习过程,即下任务、定方案、誊卡片、加工、检测五个行动过程。
参考文献:
二、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在高职院校传统教学中是以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边讲授理论知识边实操演示为主,以学生实训(实验)为辅。这种灌输加模仿式的教学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目标空洞、缺乏学习动力,机械性的操作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并不透彻,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首先,在实训过程中对照实训设备在黑板上板书的授课方式信息量小,灌输给学生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枯燥的机械性操作,既不生动又不形象,内容讲解虽然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虽然有多媒体设备,但是很多多媒体课件都是把教学课本知识以及实训室的设备图片未经现代化信息技术处理单纯地复制到多媒体中,过大的信息量使学生抓不住重点,难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课程,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大多只侧重于实训室实验设备的理实结合,而忽视了生产实际应用,导致学生只会操作实训室里的设备而没有真正的生产实践动手能力,完全是纸上谈兵,无益于以后的工作。
面对传统教学的弊端,如何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适应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岗位信息技术能力和就业创业技能。如何使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深度融合,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让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都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是广大职教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可编程控制器技術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概念抽象、内容繁多。该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要将课程当中抽象的教学内容、枯燥的操作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并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让学生从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网络资源、仿真教学软件、数字影像技等)中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引导、支持、监督(评价)下,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探讨教与学的策略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在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
四、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后须实现的目标
第一,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充分利用信息化现代技术完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设置教学情境任务,将知识点融入生产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掌握知识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第二,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通过信息化教学改变教师认为上课只是“传授知识”的陈旧观念,要求教师加快更新知识储备的速度,提升课程开发、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能力,能够采用信息化、项目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岗位信息技术能力和就业创业技能。
第三,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通过信息化教学使理实一体化教学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设计教学任务,将企业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转化为能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实现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实施该任务,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具备一定的职业经验。
参考文献:
[1]赵亚琴.《可编程控制器原理》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3).
关键词 游戏化学习;Scratch;计算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3-0066-03
Scratch数字艺术单元主要利用画笔模块中提供的图章和划线等功能,完成一些有趣作品创作,如《万花筒》《神奇画笔》《同心圆》和《冰雪奇缘》等教学内容。由于作品中设计的内容具有互动感强、生活气息浓、体验感多、图形奇特等特点,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个学习内容。如何上好这个单元的课,可以采用多种游戏化学习方式,创设不同的情境,从多角度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感受数字艺术的奇特和程序设计课程的趣味和价值。
本文就笔者在《Scratch创意设计》课程中数字艺术单元第4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谈一谈教学体会。
冰雪奇缘项目简介
1. 项目功能介绍
本项目源于code.org网站提供的冰雪奇缘的游戏(图1)。学生在游戏中跟随安娜和艾尔莎创建一个冬季仙境,利用网站提供的在线编程环境,拖曳模块组件脚本,完成画图,学生逐一完成游戏中提供的20个谜题(图2)。谜题完成后可以收到网站提供的证书,同时还可以打印自己的成绩。
谜题将学习知识分为小步子进阶,不断为学生搭建学习和了解数学知识以及画图编程技能的阶梯,帮助学生把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由易到难,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学习前进。当学生组装的代码不太准确时,游戏会提示孩子们继续尝试,还有视频讲解,直到成功进入下一步学习。学生在不断挑战进级中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可以习得关于什么是正多边形以及画正多边形时旋转角度和多边形边数的关系等知识,通过模仿游戏中的脚本组件,画出正多边形以及由它组成的其他图形。
2.相关知识点
(1) 数学知识:正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外角。
(2)画正多边形时角色旋转的角度的计算方法。
(3)单循环、双重循环的结构。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项目的学习,了解编写画正多边形以及由它组成的更多图形的程序设计基本过程,建立基于计算机编程的问题解决的基本逻辑。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网站,进入“编程一小时与安娜和艾尔莎创建一个冬季仙境”的项目学习(图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同座合作交流,师生个别对话交流。
(3)自由创作
学生陆续完成游戏项目中的谜题后,请学生打开Scratch(图5),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冰雪世界。
教学实践与反思
本次教学的主旨是围绕“为创作而教”,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编程画图后,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冰雪世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有如下特点。
1.通过对游戏中谜题的解答,他们模仿学习了画线、画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圆形等规则图形;还学习了画“米”字图、“雪花”图以及由正多边形组成的其他图形。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自主建构的,这种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生参与度。通过完成谜题,学生学会了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失败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发现规律。
2.学生通常喜欢玩市面上的游戏,不喜欢设计自己的游戏。通过这次学习活动,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和编程技能,发现了画图规律,然后在Scratch中尝试设计自己的游戏,画出心目中的冰雪世界,从而他们会发现自己也能设计游戏,甚至比市场的游戏更有趣,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和创造能力。
4.教师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发现更多规律和编程技巧,同时体验更多数字艺术的奇特和程序设计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5.游戏化学习活动学生非常喜欢,他们说道——学生甲:这次活动课非常有趣,我们可以自由地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而且我从这次课中发现了变量和重复模块的重要性。虽然这次的脚本很简单,但是要做出美丽的图案还是比较复杂的,有那么一点挑战性。我相信这对其他多数同学来说都是一个“自由的挑战”。
学生乙:这次的信息课别具一格,老师让我们玩游戏。学完冰雪奇缘的游戏教程后发现:一个图形重复多次、旋转,便可以做出另一个新的图形。自己所想的一部分东西都可以做出来了。发现做游戏真的很需要数学啊,不然的话真的会弄得头晕眼花。不过也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是自己所做的雪花,无法填色,很空荡,不知道填色后怎么样做出那种透明感。希望以后的课程也能像这次一样受益匪浅。
与《实验稿》相比,在这十个核心概念中,有一些是新增加的: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创新意识;
有一些是名称或内涵发生较大变化的: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
有一些是保持了原有名称,基本保持了原有内涵: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更进一步,这十个核心概念还可以分成三层。
第一层,主要体现在某一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主要体现在数与代数领域,空间观念主要体现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数据分析观念主要体现在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二层,体现在不同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包括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第三层,超越课程内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都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这十个核心概念中,《标准》去掉了原来实验稿中对于数感描述中与运算有关的某些内容,将其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运算能力。并强调运算能力首先是会算和算正确;而会算不是死记硬背,要理解运算的道理,还要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等。同时还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
另外,《标准》将“符号感”更名为“符号意识”,更加强调学生主动理解和运用符号的心理倾向。并将实验稿中对“空间观念”描述的最后一条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并强调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标准》对“空间观念”的阐述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说法。
《标准》将实验稿中的“统计观念”更名为“数据分析观念”,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观念”更加突出了统计与概率独特的思维方法: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标准》中新增了“模型思想”,说明了模型思想的价值,即建立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小学阶段有两个典型的模型“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有了这些模型,就可以建立方程等去阐述现实世界中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问题。
在研读《标准》时,要深入理解这十个核心概念的内涵,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准确定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这些核心概念的目标要求。
四、完善了基本理念,明确了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情感态度目标作了细致描述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本次修订只是对某些表述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标准》用“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来描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取代了原来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回避了对“有价值的数学”及“必需的数学”内涵界定不清的质疑。但这样修改并不是否认“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而是这种表述主要是针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强调的是学生所学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必需。但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绝不是仅仅针对课程内容而言,而是要得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内涵更为深刻。“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更好地反映了数学课程的基础性与普及性的课程性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它突出强调了是所有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也是对每一个数学教育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并提醒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种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标准》对教与学的基本理念作了统一的表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强调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还详细描述了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具体表现,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标准》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强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明确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不矛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样重要。在实践中,我们要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并能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
另外,《标准》在总目标四个方面中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具体阐述中,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逐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即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并逐步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具体要求为教师日常对学生的习惯培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这样的目标要求正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是一旦形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习惯与态度,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实落实。
五、第一、二学段一些数学课程内容的调整与修改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实际,使得数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更趋合理
《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其中,实验稿中的“空间与图形”改成了“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成了“综合与实践”。
1. 在第一、二学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中,最大的调整就是“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内容明显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这样调整的原因之一,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统计学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对于分析数据特征,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到可以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中程度,而不在于学习过多的概念,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
概率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描述。
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实践表明,第一学段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有难度,这一学段学生主要应学习和掌握确定的量。因此,这样的调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发展规律。
2. “图形与几何”部分内容的调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从第一学段移到第二学段。经过几年的实践表明,第一学段的学生在画平移后的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时,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顺利完成,显然,第一学段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因此,这样的调整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这一教学要求的降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学生减轻了学习的困难和负担。
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和“公顷”的认识移至第二学段。这两个面积单位涉及到万以上的大数,而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二学段学习的,原来在第一学段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遇到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换算方面。经过现在这样的调整,更加符合知识安排的逻辑顺序。
3. “数与代数”部分内容的调整体现了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核心价值
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主要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但这种对算盘“蜻蜓点水”似的认识,还难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算盘作为我国重大发明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估算的要求调整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使估算的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有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估算的价值与意义。强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明确了估算的重点一是要有具体的情境,二是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估算。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特别是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是小学阶段问题解决的核心。而“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数量关系,绝大多数实际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这两类数量关系。增加这两个数量关系,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作为课改实验学校的教师,我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课改的一个重点,结合我校使用的苏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实践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 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提出问题习惯的养成,则是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标志. 通过教学实验,“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不仅成为配合新课改行之有效的,较好地体现课改的基本理念的模式,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数学学习质量.
一、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方面
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下,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自主既包括学生的个体自主,也包括在学生个体自主基础上的学生集体自主,这种学习活动方式完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善于根据新知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自己去探究,找出规律,寻找结果,从而发展知识的迁移能力. 新课程实施前,我一直在探索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但侧重的仍是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例如,讲授“一次函数”,首先搬出解析式y = kx + b,让学生认识一次函数,再引导学生探索一次函数的性质,实际上是教师在分析,学生听,然后做相关的练习进行巩固. 如今,在实施新课程中,我首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两个实际问题,并自己得出函数关系式s = 570 - 95t,y = 12x + 50,问: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动手、思考,得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二、数学学习的探究性方面
探究性学习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探究性学习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例如,讲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内容,课改前讲授时,首先画图讲清中位线的概念,直接搬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用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再用综合法写出证明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再寻求不同的证明方法,最后,举例说明应用. 而在新课实施中,我作了如下尝试,设置情境,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的中线和中位线,我让学生自己辨认这两条线段有何不同,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本,比较得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 再设问:“你知道三角形中位线有何性质吗?”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得出性质. 再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怎么来的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纷纷动手去探究,有做平行线的,有做延长线的,也有做旋转对称的,之后我请三名同学上台把他们不同的证明方法板书出来,并各自分析自己的方法是如何想出来的,这样,就使学生掌握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并学会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学习的合作性方面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增加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就很少使用合作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偶尔遇到某个难题时,让学生同桌进行一下短暂的讨论,或者在讲课过程中,激发全班学生来集体交流一下意见. 新课程实施中,我改变了做法. 例如,七年级的一节课,设置情境:用火柴棍搭图(正方形). 学生四人分成一个小组,搭好后,各个小组互相交流一下,学生提出问题:1.搭一个正方形要4根火柴,为什么搭两个正方形只用7根?2.为什么火柴棍的摆法不同,所用的火柴的根数就不同?3.按这样的规律,搭x个正方形需用多少根火柴棍?
1. 学校体育边缘化的成因
1.1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足
当前我国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还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发展目标。应试教育为主的条件下这也是一些中小学的发展必然趋势,学校以教育为本。在这些校长看来学校每年考上几个重点高中?几个重点大学? 但体育不属于高考中的科目。因此,体育在中国当今教育中得不到一定的地位。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体育课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但实际上,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低年级基本上还能够保证,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则比国家规定少得多,部分体育课被挤占甚至挪用了。这样就忽视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学生也为了文化课的学习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
1.2 体育课程资源严重缺乏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资源的划分,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和体育信息资源。本文中所指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体育设施资源。体育课程设施资源是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基本资源。设施资源的优劣、多少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程的实施能否健康发展。但由于国家与地方政府对于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分配到学校体育的经费就更显不足,设施的年更新率必然较低。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国家专项投入的体育经费由于支配权不在学校,常常造成有限的经费投入并没有根据具体学校的体育特色需求来支配,使得经费使用效率不足。
1.3 体育课程内容陈旧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知,在学校体育中开展比例最稿的是田径、足球、篮球,由于受到师资和场地的影响,武术、体操、轮滑、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开设率较低。由于开设项目的单一,是学生认为从开始读书以来,所上的体育课内容几乎差不多,而一些教师为了应付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几乎一成不变,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古板的模式。
1.4 体育课程评价制度滞后
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关系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主要体现为: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
然而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还是单一的注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忽略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素质的评价。评价方式也主要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所占比例极低,甚至根本没有引入这两种评价机制。这种单一的体育考核标准,使教学过程脱离实际,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过程学习的情况。
1.5 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
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已经成为影响学校体育运动发展的严重因素,也是形成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原因之一。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学生自身和教师教学能力等。例如,体育运动技能的优劣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密切关系,而且身体素质的优劣在体育课中最明显,这也会造成一些学生因身体素质的较差而产生逐渐惧怕体育课,逃避体育课,讨厌体育课。再如,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素质基础、行为言行、教材的选择处理以及教法的运用,都会影响到学生对其体育课的兴趣。
2. 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主要对策
2.1 保证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比例
学校体育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学习的兴趣,最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基础。由于体育并不是高考项目而导致在学校教学中被忽视或被挪用的现象,对此笔者认为应将体育也纳入高中毕业考试,并设置出相应的评价方法;各级教育部门应严格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相关文件中对个学龄阶段的体育课时数的规定,是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时间得到保证。
2.2 加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设施资源开发离不开必要的财力支持,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课程资源开发财力支持系统,在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应该积极争取相关体育项目的开展,以改善学校设施状况。或动员社会、企事业和个人的力量支援学校。学校自身也可以因地制宜,做一些安全、小型和实用性强的自制器材,以走出当前学校体育器材严重缺乏的困境,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2.3 开发校本课程,挖掘乡土教材
“校本内容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和主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模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长期的体育文化积淀,传统优势体育项目,整合学校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学生和课程专家、社区人力资源等,结合学校教育条件、体育课程培养目标,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鉴别、选择、引入、改编、整合、创新等活动,形成适合本校特点的体育课程内容。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任何一个地区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能替代的,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专家搜集、整理、挖掘地方特色体育内容,形成乡土教材,供本地各中小学选择开发。
2.4 调整体育考核内容,丰富体育考试形式
加大体育理论知识和健身方法的考核比重, 将课内考勤、课外活动等结合起来,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在练习的间隙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则忽视了对学生基本体育知识的传授,过分地强调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这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技能考核采用菜单式多项选择、段落考核方式;理论考试采用开放形式,注重知识、方法的运用能力,倡导课下查询、课上答疑等使考核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学生生活。
2.5 树立学生信心,增强教师教学能力
1. 学困生丧失英语学习兴趣
很多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后,面对初中阶段难度日益增加的英语学习,再加上反复的英语背诵和英语默写,使得他们感觉到英语学习枯燥无味,产生了畏难情绪,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再加上这些学生上课不爱开口说英语,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也加速了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长此以往,拉大了他们与优秀生的差距,造成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恶化。
2. 不同的学习动机
很多英语学习较差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为了将来能考上好学校,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学校和家长的要求,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而很多优等生则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取和提高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两种学习动机和观念的差别,导致了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3. 部分英语教师职业素养不高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还不够成熟,不够定型。很多教师对于差生只是一味地批评,没有进行适当地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教育不够耐心和细心,不能很好地引导和指导这些学生,使得他们自卑心理加重,对学习英语表现得毫无兴趣和热情。
二、消除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
1. 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学生主要参与的阵地,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把握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多练习,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譬如,我们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这个句型时,我们可以将教学与课堂实际相结合,当我看到有个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抄写笔记,我就问:“What are you doing?”学生开始一愣,这时,我帮着学生回答:“I am writing.”并且将这组对话的意思告诉他,让他也仿照说一组对话,他略带紧张地说:“What are you doing?”我立即回答:“I am standing here.”并且对他加以充分肯定,这时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激发出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 加强情感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情感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英语较差的学生,我们要适当地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缩短他们与优等生的差距。譬如,我们教学过程中,如果进行情景教学,要有意地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得到练习的机会,一方面在练习中提高口语水平,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和胆怯心理。再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让他们上讲台上以某个话题进行英语口语练习,经常让他们在黑板上默写英语单词和词句,充分展示他们的优点,即使他们表现的不够理想,我们也要加以鼓励和表扬,对其表现较好的方面要充分肯定,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尽可能地缩小他们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PLC、变频器应用技术的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维修电工技师层次的教学和培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该课程中融入人机界面技术,使课程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教师有必要在实施教学之前对所任教的课程作出教学分析,其中包括课程的知识体系构成、前期准备工作、重点难点以及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等。
一、学生知识体系分析
PLC、变频器应用课程适合于维修电工技师层次的教学和培训,所以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
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包括:安全用电知识、电工基础知识、电动机原理、常用低压电器及其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PLC程序设计知识、相关的机械基础知识等。学生的操作能力包括:常见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PLC输入/输出电路的安装、变频器的接线及其参数的设置。
二、教学方法设想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电工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任务的设置,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识体系,又要融入电工技术的综合性,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
1.选择任务载体
“任务驱动法”中,任务载体就是一个具体的课题,需要突出教学重点,并包含足够多的知识点。在PLC、变频器应用课程中引入人机界面技术,要突出人机界面的重要性,现设例如下:
用西门子PLC、变频器和威纶触摸屏模拟实现小车运料功能:
小车在A点(原位)时,按下启动按钮,装料阀打开,5秒后小车启动前进,到达B点(目的地)后小车停止并卸料,10秒后自行后退,到达A点后停止,重新装料,如此循环……小车的前进和后退由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用变频器实现调速。小车在启动前若不在A点,可让小车手动前进或后退,系统循环次数由触摸屏设定并显示。小车的启动、停止以及手动调整,均不采用按钮控制,由触摸屏直接实现。
2.提出学习任务
任务是教学的关键,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将所要教授的内容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所学知识。在本课题的教学中,可将课题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
任务一:PLC、触摸屏的I/O地址分配及其接线图的绘制。
任务二:触摸屏画面的制作。
任务三:变频器的控制方式及其参数设置。
任务四:控制线路安装。
任务五:PLC程序编写。
任务六:控制程序功能的完善。
任务七:系统的调试和检修。
3.创设学习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比如在触摸屏画面设计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创设符合实际的工作情境,让学生看到触摸屏的种种功能,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主动探究触摸屏应用技术。
4.启发学生思维
基本的思维方法、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教师要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用触摸屏来实现某个程序的控制,在编程的时候不仅要做好对小车动作的控制,还要考虑触摸屏对程序的影响,比较典型的是时间、循环次数的设定和显示功能,控制程序举例如下:
Network 15
LD SM0.0
MOVW T5,VW100
MOVW T6,VW102
MOVW C0,VW108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课本中的知识较为抽象,理论性强,这让学生理解起来会存在障碍。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上仍然是教师作为主体的教授,虽然也会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老师会给予相应指导,但课程与实践还是较为分离,学生仍然难以准确抓住抽象理论知识的要义。在教学探索中我们发现,信息化教学对于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种教学手段灵活易于掌握,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将信息化加入到该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变革的必要性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具有实践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随着现今对于课程实用性能的强调,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传统的课程教学,教师会顺着教材编排的内容订好教学计划,依次进行。而往往还没进入正题,学生已经因为枯燥的器件讲解、单一的指令分析望而却步。所以课程教学的模式必须有所变革。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中有一点提到在教学设计中,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主线,创设情景,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点是可以利用网络创设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搜索需要的信息,完善教材中提到的知识点,提高信息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优化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师生很好的互动。在整个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可能有些资源实训室是无法提供的,那么就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借助软件来实现程序的调试与模拟。
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加入信息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很有必要。
二、课程信息化教学项目的选取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借助信息化的教学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打破原来的教材顺序,将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以具体的模块为单元、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主线,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资料、分析要点、讨论方案,完成课程任务。项目的确定尤其重要。如何选取项目必须结合学生的现状、课程任务、应用实际来进行。在刚接触课程时,学生仅进行过电工中级工的实训,所以在讲电器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维修单、面试题等创设情境,串接内容,避免炒冷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而且能很好地为PLC的学习奠定基础。由于目前学生对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仅处于入门阶段,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项专业技能,笔者将PLC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编程思路的训练;基础项目的实施;综合项目的实施。
第一阶段,以编程思路的训练为主线,串接PLC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程序设计思路三部分内容。本阶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以相应的指导。第二阶段,以基础项目的实施为主线,引出三菱FX2N系列PLC的26条基本指令及使用方法,完成对PLC基本指令的理解与运用。同时实现对编程软件的掌握、实训环境的熟悉。第三阶段,以综合项目的实施为主线,达到能准确把握控制要求,根据控制要求合理选择最优方案,通过方案熟练运用编程软件完成程序设计,借助PLC实现调试。
对于项目的选定,应当尽量遵循如下几个原则:首先,选取的每个项目中都应当突出某个应用程序,教学中要强调课题的重点,课程中选取的程序应当由简到繁;其次,项目选取尽量来源于生活,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第三,在制定项目时要综合考虑学校现有的资源状况,如实验室资源是否能很好的为课程设置提供帮助。教材中的最后几个章节是综合性较强的,在项目设置上应当体现综合应用能力。
三、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开展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思路的运用可以为课程教学提供很多便利,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信息化教学思路在课程的实施中可以借鉴以下几个步骤:
1.项目准备
项目准备主要由教师和学生两条线来进行。一是教师必须选好项目,项目的选择要兼顾学生现状、实际工程应用、教学任务等方面。好的项目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讨论、分析、搜索资料。好的项目能促使学生实现小组的合理分工合作,从而提升团队意识。好的项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而学生则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总结,提升综合素养。二是学生要根据相应的项目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完成前期的预习,对用到的知识点有所了解,并形成项目初期自己的解决方案。
2.项目知识点讲解
实际操作前,教师很有必要做充分的知识讲解。相应的课程内容学生虽然已经预习过,但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课程中知识点真正需要抓住的重点难免还是有偏差,因此老师的讲解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点拨可以让学生掌握项目要求,同时帮助他们抓住项目重点。在项目给定的过程中,存在学生可能无法在现场观察项目的实际操作流程,不能透彻分析项目控制要求的瓶颈。而此时就可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弥补空间和设备上的缺陷。通过预先拍摄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进入状态。
3.项目实践
在本阶段,学生需敲定方案,完成分组、调试程序等任务。如果项目可以在实训室的实训台上完成,则学生还需完成线路的连接。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承担纠错、点拨、观察总结等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学生的进展,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障碍要给予相应指导,实训结束后让学生们学会用信息化的方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与分析。信息化教学不仅能辅助教师的教学讲解,也能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任务。
4.教师检查评价
项目结束后让学生们统一对于程序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处理,让学生上交项目实施的全部资料,包括I/O地址分配表、梯形图、PLC外部接线图。信息化不仅帮助学生绘图编程,也能方便快捷的将学生的成果通过网络汇集到老师那一端,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能让老师对于学生的结果定性的评价或修改,帮助学生进步。
项目结束后,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的成果做相应判定及点评,对于程序有偏差的小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找到偏差原因,从而分析是哪个环节可能出错了,指导学生改进提高。对于做得好的不妨进行一个成果展示,这不仅能让其他学生学习,形成见贤思齐的效果,同时对这个学生也是一种鼓励。项目完成后,学生根据完成的情况独立撰写项目实训报告书,并完成资料的整理工作及相关知识的拓展。
实践证明,将信息化教学理念运用到电器与PLC控制技术的教学变革中,能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质量。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编程,自己运用计算机处理与分析控制要求,不仅锻炼与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也是很有成效的。信息化教学应当进一步运用到电器与PLC控制技术教学中,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根据已发表的前文,比较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2000年版《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大纲》中课程广度系数、课程深度系数、课程事实时间、课程难度系数分别为G1=39,S1=88,T1=45,N1=131;而《标准》中对应的系数为G2=41,S2=91,T2=50,N2=126。
二、教学指导
三角形是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科书通过举出三角形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认识和感受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本文借助陈丹媛文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标准》与《大纲》相比,课程难度降低了005,虽然课程广度、课程深度有所增加,但是因为课程实施时间较长,使得课程难度有所降低。接下来,我将分析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实施时间、课程难度这四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初中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指导。
1课程广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根据对陈丹媛文献的分析可以得到,《标准》与《大纲》相比,三角形的知识点从概念方面来说,增加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重心三个内容,而且删除了相似比;从技巧方面来说,增加了会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删除了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总体上说,《标准》下“三角形”的课程广度有所增加。当知识点既有增加又有减少,初中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又应该如何把握授课技巧和改变授课方法呢?接下来,我将逐一说明我自己的观点:《标准》中新增加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其实也是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越来越重要。还有就是,在《大纲》中只有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标准》下增加了三角形的重心,内心是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外心是三角形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重心是三角形中线的交点,这三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再者,《标准》下增加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删除了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其实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必须先找出圆心,要找出圆心必须找出三角形的外心,也就是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也就要求我们会作三角形的高和中线,而《大纲》与《标准》都有要求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也就是找出圆心,就是找出三角形的内心,也就是会作角平分线。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所以要尽量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性,保持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学好知识。
2课程深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基于对三角形课程的分析,可以知道,《标准》相比较于《大纲》,其对课程深度的赋值有些知识点有所增加,例如三角形顶点、边、内角、外角、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全等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要求和三角形的边长关系、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些定理部分;同时有些知识点的课程深度赋值却有所降低,例如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要求和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定理这些定理部分。那课程深度赋值的增加或减少,对于教师的授课有何影响呢?
由对比可知,三角形的全等判定的课程难度赋值没有变化,说明全等三角形这一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点,再增加其难度赋值。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内容有些许相同,但相对而言,相似三角形的内容难度较大,为控制《标准》下的三角形的课程难度,所以减少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的难度赋值是十分必要的。因其难度的降低,三角形的相似判定定理或性质定理不再单独作为一道题目,例如:
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延长DE至F使EF=DE,连接CF,则SCEF∶S四边形BCED的值为()
A1∶3 B2∶3
C1∶4 D2∶5
由题目可知,首先,我们可以证明ADE≌CFE(SAS),得到SADE=SCFE;再因为DE是ABC的中位线,可知ADE∽ABC,得到SADE∶SABC=1∶4,因此可以知道所求的结果为A选项。从这道题知道,该题目主要的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就这个题目而言,对于相似三角形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既让我们必须学会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定理,又不会出现太过刁钻的问题,降低了相似三角形该知识点的难度,从而使得一道题目可以出现好几个知识点又不至于难度太大,让学生无法解答。因此,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需要多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在教新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3课程实施时间的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由数据分析可知,《标准》中的三角形的课程实施时间较长,增加了五个课时。课时的增加一方面是因为课程广度、课程深度的增加,所以需要增加课程实施时间来辅助教师的授课,以避免教师对新课的讲解不够具体,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彻底;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因课时的增加,教师不应过多地补充难题、怪题,而是应该多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面。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110-03
【关键词】精神卫生;行为,成瘾;因特网;人格;学生
大量研究显示,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目前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危机。如何有效地帮助成瘾大学生摆脱心理危机,是教育和卫生部门重点面对的问题。笔者对江西省两所高校79名网络成瘾学生在军事训练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网络成瘾学生军训前后心理及人格特征变化,验证军事训练这种方式对网瘾大学生改善心理品质是否有效,从而为开展网络成瘾的群体预防和个体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病例来自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2所高校的2009级大学生,按照美国因特网成瘾支持小组(Internet Ad-diction Support Group,IASG)形成并公认的7项网络成瘾(IAD)诊断标准,确定79名网络成瘾患者进行测试,其中轻度成瘾41例(51.9%),中度成瘾26例(32.9%),重度成瘾12例(15.2%);男生56名(70.9%),女生23名(29.1%)。年龄为17~24岁,平均网龄(4.13±5.15)a,平均上网时间(5.43±3.11)h。
1.2方法 军训前,将选取的79名学生以不同成瘾程度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进行军事训练,时间为40d。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军事基础训练、体能训练、野战生存训练、校际军训比赛等。训练结束后立即对他们再进行一次测试,分别将2次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两次测试均采用盲测,资料严格保密。
1.3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因特网成瘾支持小组”等研究组织和学者在研究和争论的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同的7项网络成瘾诊断标准,7项诊断标准分别为:耐受性、脱瘾综合征、计划性、控制性、时间性、社会性和危害性。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为上述7个因素中有3个因素以上得高分,就可诊断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又可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级。轻度者在3~4个因素上得分较高,但没有极端高分。中度者不仅在4个以上因素上得高分,且在1~2个因素上有极端高分。重度者不仅在所有因素上得高分,而且有3个及以上因素上有极端高分。
1.4测试工具(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计90个项目,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各因子分的大小是评定被测试者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共分5级(1=无,2=较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2)卡特尔16 PF量表:由美国卡特尔教授所编制,主要功能是对个体的人格因素做出分析,从16个方面描述个体的人格特征。本调查主要采用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12种人格因素,每一人格因素由10~13个测题组成的量表来测量,共12个分量表。
1.5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不同程度成瘾组军训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从总体上来看,不同程度成瘾组在军事训练前、后各因子都有变化,但偏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轻度成瘾组而言,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不同程度成瘾组军事训练前后卡特尔16PF量表人格测试得分比较各组军训前后卡特尔测试因子均有变化。轻度成瘾组和中度成瘾组除恃强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程度成瘾组军事训练前后多数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军事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网瘾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网瘾大学生因为沉溺于网络,正常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必然会被破坏,时间一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而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容易导致肌肉酸痛、头昏头疼等躯体症状。本研究表明,通过军事训练,大学生能够强身健体,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从而使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