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家庭节水调查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8 02:15:0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家庭节水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家庭节水调查报告

篇(1)

二、活动阶段安排:

1、XX年年3月活动启动

2、XX年年3月——11月活动实施;

3、XX年年11月底活动总结。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一、结合课堂教学,发挥基础学科的先导作用,在各年级选择重点渗透的学科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拓展课,综合科学、地理、语文、生物、物理、政治等等,将人口与环境、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节约资源等环保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二、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一:让绿色走进校园(3月)

1、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绿化角评比活动,美化学习、办公环境。

2、进行绿色环保专题黑板报评比。

3、举行节水、节电、护绿等环保标志设计与展示,增强师生们的节水、节电环保意识。

4、开展“与节约文明同行,建设节约型社会——XX年上海市大中学生科普征文”活动。通过活动形成浪费资源可耻,节约资源光荣的理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做出我们的一份贡献。(4月、 八年级)

5、开展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课题研究,组织绿色生活方式大讨论、编制家庭绿色生活手册等活动,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实际生活中。(5月、 七年级)

活动二:以“身边的绿色建筑”为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制作模型活动。

1、开展“绿色建筑的故事”活动,通过寻访市区相关建筑,了解建筑风格,收集有关图片,查找其历史文化内涵,进行课题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或制作电脑小报。(7、8月、 3——8年级)

篇(2)

一、全面摸清耕地撂荒基本情况

(一)开展全面调查摸底。

从2021年3月开始,由各乡镇开展为期2个月的撂荒地情况调查,以村为单位,对全镇所有建制村(包括自然村、组等)连续2年及2年以上未种植农作物的可耕作耕地(指农户承包耕地和集体所有未发包的耕地)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到逐户清查、逐块核对。对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位置、面积、类型、撂荒原因、农户复耕计划等,进行逐项登记造册。

(二)建立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台账。

按照“村有清单、乡(镇)有台账、县(市、区)有总账”的要求,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见附件)。4月25日前村级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清单、乡(镇)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县级建立总账,有关情况汇总到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撂荒地台账的动态管理,乡(镇)村两级要实时更新台账清单,有关变化情况要及时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二、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

(三)分类利用撂荒地。

各乡镇要针对耕地撂荒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4月25日前各乡镇要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撂荒地要尽快组织复耕,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立地条件差的撂荒地,要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对暂不耕种的冬闲田,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提高耕地质量。

三、引导支持撂荒地复耕发展农业生产

(四)鼓励支持农民复耕种粮。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各地对撂荒地复垦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加大对规模种粮补贴力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向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经管主体倾斜,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五)加快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

我县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撂荒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鼓励整乡整村整流域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先重点建设,及时复垦、改造、提升。注重分类完善,对偏远山垄田,加大机耕路、排水沟等设施建设,对零散耕地,加大小块拼大块格田化平整,提升宜机化水平,对缺水旱地,加快建设小型水源、机井、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对受污染耕地,加强监测监管,加快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好安全利用。

(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针对山区特点,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对适宜山区及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机具购置给予补贴。加快发展面向小农户和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的托管服务,推行粮食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推广“滴滴农机”服务模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七)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推进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经营权,防止耕地撂荒。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书面流转合同,将防止撂荒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对撂荒连续2年以上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用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按照先服务后补助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联合体、专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和功能,面向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开展全程式、菜单式托管服务。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资金补助,推动服务组织改善承接条件,提升服务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

(九)压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遏制耕地撂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乡镇要组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人员,推动工作落实;村主要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

点,确保如期完成调查摸底任务,并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5月10日前各乡镇将耕地据荒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报送农业农村局。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基本情况、撂荒原因分析、复耕计划安排、推进复耕主要政策举措、工作建议等。

(十)加强考核监测。

篇(3)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采取了以下三个办法:

一、参加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服务公益事业,不计酬劳的劳动。例如:社区在节日期间经常会组织露天文艺演出,演出结束后,会场上总是会留下很多垃圾。于是,我事先联系好社区组织,让学生进入到会场做公益劳动。有的学生举着事先做好的“请不要随意丢弃垃圾”,“请把‘我’(画有易拉罐)丢进垃圾桶”等的标语牌在会场里做宣传,有的学生负责捧着自制的垃圾桶在会场“巡逻”,演出结束的时候,学生会把会场里的垃圾进行打扫、分类。

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环保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借助学生的劳动实实在在地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开展宣传活动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自我价值。我经常以“植树节”“森林日”“卫生日”“地球日”“环境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节日为契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街道,进社区,或在各大商场、公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做义务咨询、散发宣传材料、做宣传讲座等,这不仅教育和锻炼了学生,同时也提高了全民的环保意识。

三、开展社会调查

篇(4)

作为一名高中生,你了解身边的水资源状况吗?你的一日生活中需要多少水呢?是否做到了合理利用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水资源问题呢?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水资源呢?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对水资源的调查,思考和感悟人类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了解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现象,不仅加剧水资源的危机,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我们身边的水》的研究活动,基于对水资源现状的认识和好奇心,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主题,培养学生从自己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查阅资料、调查、实验、走访等方式解决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查找资料、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制作净化装置实验等环节中,主动获取知识与信息,通过亲身参与获得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经验;学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走入社区、走入社会,获取水资源信息,激发自我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增强团队精神;宣传教育民众节约水资源,为社区、为社会尽自己的责任。

三、具体规划

本活动主要适用于高一年级学生,其指导教师团队有石玉凤(负责人)、胡启慧(地理老师)、张永珍(地理老师)等。

1.确定选题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每一滴水”。可以说我们每一天都离不开水,大家可以围绕主题广泛讨论,收集问题,并从中确定选题。

出示选题方向可供学生参考,但不干涉学生,坚持学生自愿选题的原则。

基本确定选题后,兴趣相同、选题相似的学生组成新的研究小组,并民主推选一名组长。然后,通过网上查询、图书馆查阅、找相关报纸等方式,收集该课题的背景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并在所学知识方面起到延伸作用。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各小组与指导老师共同讨论分析,然后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制订初步研究计划等。小组研究计划包含以下内容:研究课题名称、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活动步骤、人员分工、物品准备、预期成果等。

2.具体实施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选题方向进行研究,老师适当进行方法指导,也要参与其中,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有开题论证、中期交流、成果展示等环节。

在研究过程中,形式可以多样,如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也可以实地走访一些家庭或工厂,了解实际情况。

如在问卷调查中,需注意:①问卷内容要准确、全面,充分反映调查意图。②问卷项目应简洁、明了、客观,便于被调查者回答。③问题要单一,不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④为保证调查的客观性,问卷应随机发放,并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⑤及时收回问卷,保证一定的收回率。

整个实施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并说明理由。

四、课程设计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共用时6周完成。

1.准备阶段

1周:确定活动主题,编定活动方案,小组分工。

2.实施阶段

3周:①学生查找资料、制定问卷调查表等。②中期交流,资料交流,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实地考察、采访做前期准备。③学生实地考察、采访我市某些家庭或工厂,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

3.总结交流阶段

2周: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专题小论文,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五、预期成果

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1.教师团队指导各小组整理归纳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展现方式,对各小组进行不同的指导,召开成果展示会。

篇(5)

一、指导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调查

兴趣的激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如学习§3 - 4爱护水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 1、 你生活周围有那些水的污染源? 提出防止的设想或者建议。2、 最近一个月你家的用水量是多少? 设想还有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动员全家共同实施,到下个月再查一下水表,并计算出你家的节水成果。然后写调查报告,和同学进行交流。还有学习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又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 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等。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鼓励学生动手做家庭小实验

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 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并与课本习题配合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 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 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为了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我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家庭小实验外,另外还补充了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了促进作用。

篇(6)

[作者简介]田富强(1972―),男,陕西宝鸡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外事学院教师;(陕西西安710077)池芳春(1973―),女,陕西宝鸡人,宁夏大学农学院草业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宁夏银川750021)田富利(1984―),男,陕西扶风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 (陕西杨陵712100)

农村代表生态平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与家庭组织及社会结构紧密联系,是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中国数千年以农立国,文化积淀多源于此。[1]

一、农村基层民主研究

邓武红博士指出在平民社会日益强大、个人权利不断彰显的语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成为现代乡村文明治理的必然选择。选举主要问题:(一) 贿选普遍存在。黑金扭曲选举结果,使恶人通过合法形式获取农村基层公共权力。运行制度不完善,候选人当选后很难监督制约,,贪污腐化。村民抓住眼前利益,贿选者与受贿者达成合谋。(二)防止基层民主演变成农村宗族势力实现家族利益的工具。对策有:(一)村级财务公开;(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三)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参政意识;尊重个人权利,培育基层民主文化。农村基层民主处在中国场域特有的文化、制度和利益纠葛中,是现阶段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矛盾的深层次反映;缺乏整个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基层民主只能是“孤岛政治”。[2]

郝晓雁博士指出村民自治存在问题:(一)经营方式转变与管理功能转型不匹配,自治组织运作机制不协调,管理方式滞后;(二)集体经济瓦解与传统资金运作方式破坏,导致村级债务增加,影响自治组织行政效率;(三)经济利益表面化和干部身份多样性,导致自治组织班子涣散,责任心下降;(四)农民参政意识淡漠,村民议事组织松散。对策有:(一)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运作体系;(二)依照高效、透明原则,完善村民议事和监督规范及办事听证制度。[3]

陈昌洪博士剖析了村民自治存在问题:(一)腐败严重,难以选出为民办事的村官;(二)县乡政府对村民自治指导不力,村两委班子协调困难;(三)村级经济弱小,难以提供村民满意的公共产品。对策是:(一)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基础的民主决策制度,以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为主体的民主管理制度和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为核心的民主监督制度,加大惩治村官腐败力度;(二)县乡党委和政府应加强对村委会的指导,为村民自治创造良好环境;(三)政党主导,政权支持,自治主题,渐进发展:遏制、打击农村社会黑恶势力和财团势力;有效激励村干部;发展农村经济,为村民提供必要公共产品。[4]

二、退耕还林还草研究

程默博士认为退耕还林要充分考虑农户利益,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一)尽快构建退耕还林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二)通过鼓励产权合并实现林权相对集中,提高资产价值特征与产权制度匹配程度;(三)通过政府公共支出政策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结构改善,拓宽退耕农户就业增收空间。公共支出应主要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农用能源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柱产业;救济补贴政策到期后生活贫困的退耕还林户,对其进行免费技能培训。[5]

葛文光博士指出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够;缺乏总体规划,实际退耕面积超过国家任务,补助资金难以满足完善工程需要;验收不及时、不严格;造林技术应用不到位,种苗采用缺乏科学性,不重视林木后期管护;林权证发放不到位;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盲目性;农民对八年后生活不乐观。建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绩观;出台《国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保证农民拥有基本农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建立林木管护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尽快发放“林权证”。[6]

三、农村专业组织研究

李双元博士关于陕西关中地区农民专业协会调查的案例为支部推动型、能人带动型和政府推动型:(一)专业协会是农户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的现实选择;(二)作为现行经济环境下农村诱致性制度安排,专业协会与村支部、村委会等强制性制度安排的协调,需要良好的制度实施机制,以促进基层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的良性互动;(三)专业协会应先发展后规范。存在问题:(一)协会功能未完全发挥,与农户预期差距较大;(二)设立门槛,有悖国际合作联盟合作原则。[7]

岳佐华博士与李小玉女士指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信用资本,蓄积了人力资本,盘活了市场,促进了特色经济发展。汉中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类型有:龙头企业依托型、能人大户依托型、部门依托型、农民自发型。问题有:(一)1/2的合作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章程,4/5的合作组织未注册;(二)部门依托型合作组织体制和产权不明晰;(三)管理欠规范,信息手段落后;(四)人员素质低,资金不足。[8]

四、农民增收培训研究

张聪群博士指出汉中市农民增收的障碍:(一)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收入下滑;(二)农民缺乏市场信息和经营指导,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四)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和培训率低;农民增收思路不广,收入差距拉大。并提出对策:(一)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二)扶持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消除体制,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四)改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五)多渠道融资,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六)加快农业信息建设,增强农民规避风险、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9]

黄雯博士指出,西安市蓝田县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区域不断扩大、数量质量快速增长趋势:(一)以青壮年和男性为主;(二)素质、技能与收入正相关;(三)自发性为主;(四)长期务工人员比重大;(五)行业分布不均,以餐饮业为主。建议因地制宜进行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竞争力;出台就业准入法,严格就业准入;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延缓劳动力供给,缓解就业压力。[10]

张藕香博士认为年轻力壮、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力资本型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人力资本流失,阻碍科技知识普及、良种推广、土壤改良、新技术应用和产业结构调整。应进行农业深度开发,消化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11]

五、陕西苹果产业研究

李继翠博士指出陕西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产后商品化处理环节薄弱,标准化程度低;(二)行业协会不成熟,果农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缺乏长远规划;(三)技术推广、管理及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四)资金和人才遭遇瓶颈制约。建议:(一)推行标准化管理,发展绿色果业和生态有机果业;(二)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三)加强苹果服务体系建设;(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苹果生产保障体系;(五)创新体制,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六)实施名牌战略。[12]

宋东风、王恩胡、锋博士指出,陕西白水县苹果发展要推广“四大”关键技术,规范化生产,提高果品质量;鼓励科研院所参与,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科技兴果;提高果农种植积极性,促进苹果生产社会化、现代化、市场化。[13]

六、农村医疗教育研究

睢党臣博士指出陕西省洛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宣传力度小,农民参保意识弱;筹资难度大,水平低;报销范围窄,受益面小;组织机构不完善,报销制度不科学。建议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筹资机制;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基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强化行业管理,普及卫生知识。[14]

肖湘雄博士指出,运行机制制约了陕北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医疗市场混乱,农民就医困难;(二) 费用居高不下,农民因病返贫;(三)投入不足,缺医少药,乡镇卫生院步履维艰。他建议:(一)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二)纠正专项经费使用和预算外资金财政统筹存在问题;(三)因地因时制宜,探索以农村合作医疗为导向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其作为非营利组织给予扶贫资金支助;(四)有效补助乡村医生。[15]

王朝辉博士指出陕西农村学校经费困难:老校危房增多,新建校债台高筑;拖欠工资和“普九”债务偿还无望;负担转嫁给农民和村集体;县级财政教育包袱沉重。建议制订义务教育投入法,建立以国家、省、市为主,各级财政按比例负担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校舍维护改造建设机制。 [16]

七、水资源与农村金融

王文军博士指出当前陕西安康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洪旱灾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生态退化与水污染严重;(二)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适应;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不足,分配不均衡现象严重,供水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三)水电站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严重;旅游业发展与水源地保护存在矛盾。建议:(一)适水发展,提倡节水型产业;(二)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水质和水环境安全;(三)开发非常规水资源,满足用水需求;(四)加强环境质量评价,有效、合理、科学建设水电站;(五)建立有助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权水价制度;(六)协调完善水事决策机制。[17]

篇(7)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把第二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课前预习的问题,通过“前置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教师在学生前置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若能以有效的前置作业为引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前置作业设计原则

前置作业与目前市面上的教辅书籍的“导学案”不同,这些导学案往往只是把原来的课后作业提前到课前,这样的预习并不能取得太好的效果,只会人为地造成知识储备的差距,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前置作业设计的好坏是生本教学模式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因此,初中化学前置作业的设计原则应努力做到以下 三点。

1.针对性。前置作业的目的是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对陌生知识展开思考与讨论,以利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因此前置作业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功能。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必须明确本课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三维目标要求。设计题目应该紧抓本课的核心内容,与主干知识相离较远的知识点应该大胆舍弃,过于偏向解题技巧的题目也不应该选用。

2.层次性。在作业设计上,要防止“一刀切”,如果这个作业只有部分学生可以做,只会制造学习的落差。因此前置作业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做作业的幸福感。

3.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不仅需要形式开放,也需要思维的开放,让学生从多角度、以多方式思考问题。问题尽量不要选用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应选用答案并不固定的问答题形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得到些体验、感悟或者是形成一些重要的学科 观念。

二、前置作业设计形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唤醒、鼓舞和激励。”前置作业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与作业形式有很大关联。前置作业设计从内容上看,可以是对新知识的整体预习,也可以是对某个核心问题的深入思考;从学习形式上看,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学习合作小组的集体行为;从作业形式上看,可以是文本形式,也可以是实践活动形式:如一些简单的家庭实验探索,或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收集检索,或做与教学相关的社会调查等。在进行前置作业设计时,应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可以采用如家庭实验、问题驱动、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现结合自身实际教学实践中使用过的前置作业进行阐述。

1.家庭实验形式。家庭化学实验应是材料易得、操作安全、富有启发性的。学生必须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推理,才能弄清该家庭化学实验所说明的化学现象或化学原理。以家庭化学实验作为前置作业,既能培养他们认识一些简单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比如《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的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可以设置以下的家庭实验作为前置作业如下:

《铁锈蚀条件的探究》

请同学们按照图1的要求,将无锈干净的铁钉放置在四支小试管中,①号试管中只放入干燥洁净的铁钉;②号试管中放入铁钉并装满水;③号试管中放入少量的水,不能完成淹没铁钉;④号试管中放入同样不淹没铁钉的少量食盐水,并用橡皮塞密封。一周后带到学校。

本实验生锈时间较长,因此在教学中,一般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在家实验(见图1),做好各种铁钉生锈对比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等得出铁锈蚀条件,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比如在《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的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时,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有颜色鲜花或蔬菜的汁液(见表1),用厨房中的醋或家用的肥皂水进行实验,探究出可适用于做指示剂的花或菜的液。具体前置作业如下:

《自制酸碱指示剂》

请同学们在家里收集紫甘蓝菜叶、玫瑰花瓣、紫薯块。将紫甘蓝菜叶先经过洗净,然后转移到研钵,将其捣碎,再向其中加入适量95%的乙醇浸泡1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将滤液均分为三份,向三份滤液中分别滴入醋、肥皂水、清水,观察颜色变化(有条件的可以拍照记录)。再取玫瑰花瓣、紫薯块重复上述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2.问题驱动形式。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事物的发展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问题驱动式的前置作业适用于一些学生已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内容,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出发点与生长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做一方面联系了已有知识,让学生知道新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巩固学生对已有知识意义的认同;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知识引出新内容,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推动学生对新内容的自学。以《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在本节的教学中,共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的前置 学习。

问题1:写出已学过的产生CO2的反应方程式或表达式。

问题2:对你所列举的方程式,从操作简便和安全性、经济、能源、产物的纯度等角度考虑,选取适合用于制取CO2的反应物。

问题3:通过对照O2的制取装置,设计适合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又比如《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的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了让学生对酸和碱发生反应的判断依据进行深入思考与讨论,可以设计如下的前置作业:

问题1:分别写出3种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式。

问题2: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吗?若能,写出判断依据。

在前置作业中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分析,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既符合“螺旋式上升”形式的教材编排结构,也便于教学过程“以学定教”,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调查报告形式。中学生可以通过将一些教材上的知识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并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学会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社会问题,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一节中,我们事先让学生调查所在小区家庭的用水量情况和家庭节水的小窍门。一些章节与生活联系密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可以通过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如《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与生活》一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上网搜索一些与化学元素有关的病症,说说引起该病症的原因,以及治疗或者防治该症的方法。具体的前置作业为:

请同学们以夜盲症、氟骨病、缺铁性贫血、坏血病甲状腺肿大、多动症、佝偻病、水俣病等为关键词,从中选取三种病症,上网查找产生这些病症的相关资料,写一份科学小报告。

三、前置作业的反馈与展示

为了让前置作业对课堂的教学起到更有深度和实效性的帮助,学生的前置作业完成的质量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和督促。在实施前置作业做法之初,教师应该做到全批全改,待到学生已经熟悉了做法后,或者已学习一段时间的化学,教师就可在班级中指定“化学小老师”来检查和评价学生前置作业完成的质量。由于前置作业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大,作业中也可能存在较多的错误,教师在批阅作业时,不应过多关注作业的准确性,而更应该关注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有创新性的想法给予积极的肯定。

篇(8)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愿望要求更加强烈,环境教育得到兴起和发展,被列为基础教育中的主要内容.环境教育在初中阶段的教育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既是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也是一项教育活动;环境教育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教育的时代特色.环境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教育任务.首先,要让人们理解自己所生活的真实环境,关注当前社会、国家和全球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其次,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使学生掌握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最后,通过让学生参与各项保护环境的活动行为,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一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接班人.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实践

初中科学教材中有很多可以引申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渗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教育要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不断挖掘各种课外环保教育资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研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形式,亲自动手、身体力行,在实践资料的采集、收集、分析、处理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能够从实践角度运用所学到的本领和技能,进行初步的探索,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深入实地参观考察.实地调查访问,可以增添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产生共鸣,自觉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微生物知识后,教师可以安排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污水处理厂或工矿企业的污水处理站,让学生观察污水在沉淀池、反应池、搅拌池等设施中的处理过程,查看污水由浑黑到逐步澄清的变化,了解微生物的作用,污水处理的科学技术,深刻体会到人类不进行环境保护对自然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当学生刚进入厂区看到没有处理的、散发着恶臭的污水时,纷纷捂起了鼻子,而看到随着污水沿着管道流动前行,逐步澄清后,在处理好的一个水池里自由自在游动的金鱼时,兴奋得手舞足蹈!这种体验实践,能够加深学生对水环境保护的强烈意识.实践活动后,学生都开始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细微的小事开始爱护水环境.一些学生开始在家里采取各项节水措施、不使用含磷洗涤剂等.教师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对周围生态资源的调查报告,如针对学生生活小区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写出分析报告.还可以就农村村民大量焚烧玉米秸秆的行为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在这些实践调查活动中亲眼目睹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和长远危害,树立起坚持环境保护的责任心.

篇(9)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以趣味实验开头,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催化剂。实验现象是千变万化的,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可以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载体,在化学实验课上,做“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使学生的思维从表面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作用。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而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

二、如何优化初中化学实验

实践证明,增加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通过实验现象把学生带入全新的科学世界,就要精心设计实验,做好课前准备。增加演示实验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要对学生有启发作用,对突破重难点有帮助;其二是不要离学生的认知太远;其三要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奥妙。例如,演示“瓶吞鸡蛋”的实验时,在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NaoH溶液,迅速将一个煮熟去壳的鸡蛋放在瓶口,可看到鸡蛋会被逐渐“吞”进瓶内。演示“魔棒点灯”的实验时,在蒸发器中倒入少量的KMnO4,再滴几滴浓H2SO4,用玻璃棒搅拌后蘸取少量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着。这样既增添了课堂效果,又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1.调整教学结构。通常情况下,化学教学在上课第一周就开始一些实验基本操作,而此刻学生只停留在对仪器的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阶段特点,调整教学结构,而不急于转入理论知识的学习。如在教学中,可将下册教材中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实验进行演示。先提示学生复习解答一组问题:怎样取用固态粉末?怎样固定试管?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怎样使用酒精灯?再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装置图,观察后解决第二组问题:整个装置有何特点?如何将它们组装起来?第三步:提出具体要求,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并指导学生做实验结束工作。

2.应以创新实验为突破口,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要求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氢气的燃烧实验,常把氢气通过玻璃管然后点燃,燃烧时只观察到淡淡的黄色火焰而看不到淡蓝色,因为玻璃中含钠元素所影响的,可向学生如实相告。为了观察氢气燃烧的真实现象,可以设计出不用玻璃管,改用注射用的大号针头代替玻璃管,这样就可以观察的燃烧的真实现象,实验更直观、更富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如,氢气的燃烧爆炸创新演示实验:利用废弃的饮料塑料袋,把塑料袋的一角撕开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约三分之二体积的氢气,然后把剩下的水倒出,用长的导线插入塑料袋内,导线的另一端与打火机相连。老师按动打火机,塑料袋内的氢气被点燃而发生爆炸,声音响亮又没有危险,现象非常明显。

3.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面对仪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学校实验室条件可以把实验所用仪器分类陈列好。在仪器陈列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验的重要程度和有利于学生实验两方面提出主导性意见,帮助仪器管理员把仪器陈列得合理和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放实验室,开放时要在教师的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每人带足学习用具集体到实验室,然后根据各人的复习计划,选好复习内容对照实验仪器,复习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有必要时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

4.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一般内容集约化。初中化学实验内容比较多,为了实现全面复习,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唤起学生对具体实验的回忆和再认识。为此,可采取两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一是从网上搜集一些初中化学实验实况,根据复习需要进行剪辑、组合,用一定时间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另一方面,集中平时教学中的实验内容的幻灯片,针对复习内容适时集中播放。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某些画面定格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就防止了“看热闹”“走过场”等消极被动复习的局面,加深了全体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5.指导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兴趣的激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3-4爱护水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1)你生活周围有哪些水的污染源?提出防止的设想或者建议。(2)最近一个月你家的用水量是多少?设想还有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动员全家共同实施,到下个月再查一下水表,计算出你家的节水成果,然后写调查报告,和同学进行交流。还有学习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以上优化实验教学的几点策略只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有不足之处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探索。作为化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使化学实验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展示其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10)

苏教版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挖掘,灵活运用。

1.落实学习专题

苏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明确安排了四次“学与做”,也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五年级上册“说名道姓”、五年级下册“节约用水”、六年级上册“读报和剪报”、六年级下册“我的成长册”。我们要围绕专题,有计划地组织好系列活动。例如教学“节约用水”,可以组织开展以下活动:“调查用水情况,学写调查报告”“谈节水,学成语”“介绍节水小窍门”“编写公益广告”“节约用水倡议书”等。

2.借助课后习题

苏教版语文课后习题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要抓住机会组织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一文,课后习题4是“课外自由结合,排演小话剧”。学完课文后,我指导学生开展“演话剧”活动,学生兴趣盎然,有的扮演廉颇,有的扮演蔺相如,从分组到角色扮演,不仅身心得到了愉悦,而且语文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归类整合课文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中有三篇与月有关的文章:《二泉映月》《望月》《月光启蒙》,引导学生比较这三篇文章的异同点,然后组织开展一次“月文化”的综合性学习:了解月亮的不同名称,搜集有关月亮的成语,诵读感悟描写月亮诗词的情韵,阅读有关月亮的科普文章,吟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4.融合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利用好口语交际的内容,也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5中的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就是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材料。教学时,我先下载播放一场辩论会的视频材料,组织学生观看,结合讲解,让学生了解辩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辩题:正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课外互相合作去准备材料,最后组织课堂辩论赛。整个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走进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社会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广阔天地。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从中提炼综合性学习主题,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1.巧借重要节日

一些特殊的节日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大好机会。例如5月13日的母亲节,是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培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美好情感的好时机。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关爱、呵护自己的点点滴滴,体会母亲的辛劳,内心升腾起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搜集讲述中华传统感恩的典故:卧冰求鲤、卖身葬父、扇枕温衾;阅读有关描写母亲的文章;朗诵赞美母亲的名言;帮助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关注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包含地方特产、民间工艺、民间习俗等很多内容,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文化生活,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有关人士,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名优特产。比如,我们睢宁县有一句俗话:煎饼卷盐豆,一日三餐吃不够。“睢宁老盐豆”风味独特,一年四季都能吃。特别是刚拌好的“鲜盐豆”,红彤彤的,辣乎乎的,用刚烙出的煎饼一卷,满口生津,令人食欲大振。围绕这一特产可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访农户了解“老盐豆”的制作方法,为家乡特产撰写广告词等。

篇(11)

作为中学生来说其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成熟,思想还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对中学生的环保思想的培养要从现在抓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中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们中学生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理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们中学生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被动特征,社会、家庭、学校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步严峻,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环境问题。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各国都作出跟多努力,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而如今环保意识的培养,而且更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作为当代中学生,社会也应培养其自身的环保意识,倡导环保生活,为我们赖以生存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培养环境意识水平

1.培养节约用电,节约纸张意识

水是生命之源,目前很多中学生觉得水与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用起来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因此在广大中学生中要提倡节水、节电环保意识。“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要落实到中学生中的日常行动中。比如说电脑不用时不待机,寝室台灯不学习时不使用,洗漱后拧紧水龙头,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要注意做到。我们中学生在校园内是纸张需求量最多的群体之一。据统计,每生产1t纸需砍伐20 多棵碗口粗的大树,消耗100t水、600℃电、1.2t煤和300kg化工原料,同时产生高浓度污300t。身为中学生中的一员,应该做到支持双面印刷,使用过的草稿纸等不要扔进垃圾箱,而是收集起来集中卖给废品收购站,既能够节约资源,又能节省金钱。同学之间应该提倡回收利用教材辅导书等,尽量节约纸张。

2.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使用塑料袋

作为中学生中的一员,发现中学生外出就餐、购物的机会较多,有很多机会使用一次性筷子与塑料袋,不知道使用它们也是无形中对我国环境的破坏。我国森林覆盖少,林业资源有限,但每天我都在消耗数以万计的一次性筷子。中学生人人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但实际生活中,中学生为了图一时方便,真正做到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却非常少。中学生要在日常生活拒绝浪费,拒绝不环保的意识,对保护我们的森林有重要的意义。每次去购物,带回来的都是大包小包的塑料袋,回寝室收拾,塑料袋往垃圾箱一扔。一个生活细节,往往最能反应出中学生的环保素质。身为未来国家的主人、未来国家的希望,应该以身作则,为自身的未来打好环保基础,在社会中树立环保的好形象。

3.积极参加学校等组织的环保活动和社会实践

目前在中学中有许多学生自发组织的协会、兴趣小组,作为中学生应该勇于实践,通过成立或参与各种环保组织的活动,来倡导环保意识,比如植树活动,环保知识竞答等。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机会,积极参加,从实践中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环保,以至于之后生活学习中能躬身于环保事业,为环保事业做出更多更有意义的事。而且通过参与环保活动能加深中学生对环保的感性认识,加深中学生对环保意识的理解,以后更加积极的投身到环保行动之中去。

二、加强对中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

1.老师在课堂上普及环保知识

由于目前我们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依靠自身的能力去获取更多环保专业指导,因此,大部分同学的节能知识相当缺乏,节能行为的习惯还有待强化。因此,要鼓励中学老师在不同学科的授课过程中渗透一些环保知识,从社会、物理、化学、政治、经济、心理等不同的角度普及环保知识。同时还可以开设专门的环保课,让同学们受到较为系统全面的节能环保知识教育。

2.支持和指导中学生的环保活动

学校应该对中学生的环保活动行为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根据同学们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具有小、巧、精、智等特点的活动。比如设置环保知识宣传栏,普及环保知识;充分利用校内电视、广播和校园网等媒体手段,营造节能氛围等。遇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重大节日,如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对中学生进行节能教育,采用知识竞赛、征文、演讲、辩论、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3.紧跟时尚,倡导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