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白鹭课文教材解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即一种师生之间及其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生命对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与语文素养培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和功能日益突显。阅读教学实质揭示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经验,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参与到文本对话中,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感悟到文本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从而达到移情启智的目的。
语文教材每篇文章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一个个让人情感激荡的形象的意境,品味一幅幅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和画面,把握作品的底蕴,其人文素养也就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可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运用阅读策略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情感体验、价值观和独创性思维,获得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走进作品,体验作者情感世界
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意味隽永的作品都充满了生命的玄妙和机智,是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融合。只有让学生的灵魂钻进作品的怀抱,才能品尝它的滋味、呼吸它的气息,才能得以把握它的内在价值。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客体的生活变成主体的生活,客体的存在变成主体自身的存在。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任何作品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创造性灵魂的表现形式。但由于人类情意的丰富性,并不是一切都能实现意到笔随。对于这种语言的缺失,在口头交往中还可以借助神态、体态的变化,或当面询问而得到适当缓解,在书面交往中作者或只能留出些许诱导空间,或只留下一串延伸的概念符号,这就为读者提供了解读的契机。每当此处,教师要在吃透作品的基础上,模拟作者、充当作者,接受学生的咨询。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反复阅读作品,从作品中获得启示,产生悟性。
三、尊重学生,注重文本解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学生只有去积累、去理解、去体会、去感悟,才能增加文化内蕴、提高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尊重。教学中营造的民主氛围更是让人欣喜,因为在教学中对人格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一、自主阅读,体味文本人文内涵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即一种师生之间及其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生命对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与语文素养培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和功能日益突显。阅读教学实质揭示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经验,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参与到文本对话中,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感悟到文本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从而达到移情启智的目的。
语文教材每篇文章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一个个让人情感激荡的形象的意境,品味一幅幅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和画面,把握作品的底蕴,其人文素养也就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可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运用阅读策略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情感体验、价值观和独创性思维,获得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走进作品,体验作者情感世界
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意味隽永的作品都充满了生命的玄妙和机智,是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融合。只有让学生的灵魂钻进作品的怀抱,才能品尝它的滋味、呼吸它的气息,才能得以把握它的内在价值。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客体的生活变成主体的生活,客体的存在变成主体自身的存在。
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任何作品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创造性灵魂的表现形式。但由于人类情意的丰富性,并不是一切都能实现意到笔随。对于这种语言的缺失,在口头交往中还可以借助神态、体态的变化,或当面询问而得到适当缓解,在书面交往中作者或只能留出些许诱导空间,或只留下一串延伸的概念符号,这就为读者提供了解读的契机。每当此处,教师要在吃透作品的基础上,模拟作者、充当作者,接受学生的咨询。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反复阅读作品,从作品中获得启示,产生悟性。
三、尊重学生,注重文本解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学生只有去积累、去理解、去体会、去感悟,才能增加文化内蕴、提高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尊重。教学中营造的民主氛围更是让人欣喜,因为在教学中对人格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教育家于漪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在阅读课上要让人体会出语文的味道。
一、以读为主,品味语言
根据新课标精神,由于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并能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从而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思想上有所启迪。只有对字、词、句认真思考,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才有独特的见解。
例如,在《爷爷的芦笛》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读,思考体会,感悟强强内心的恐惧以及最后的坚强,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感悟,经过反复琢磨,学生读悟在先,教师再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品读、拓展,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进行呈现。
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选择一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提高比较、推敲、感悟和锤炼语言的能力。
如,郭沫若的《白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怎样让学生能够感悟出文字的精妙,感悟出白鹭的精巧呢?可以把这段话简洁地概括成“白鹭的颜色黑白均匀,身段大小适宜。”让学生通过品读对比,感悟诗人用词用句的精妙,白鹭的精巧无比,多一点儿不美,少一点儿不够味,真令人赏心悦目啊!
二、以“情”感人,激起学生思考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对教师而言,课堂的第一要义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学、乐学。语文学习中不能没有情,否则所有的表达都会显得没有力量。鉴于此,教师自身要仔细研读教材,读出教材中的情感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笔者在讲授《给家乡孩子的信》时,这样导入:“巴金爷爷受到了孩子们的信后很是感动,于是也回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这样说道……”此时配上钢琴曲《思乡曲》进行范读课文,营造一种恬淡的感情基调,使学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阅读课上就会呈现情感的荡漾,而语文味也愈加浓厚。如,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我们会碰到学生一时难以体会对雪松所面临的恶劣环境的情形,此时就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暴风雪的画面以及狂风呼啸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再现雪松在暴风雪中顽强不屈的挺拔身姿,使学生身临其境,对雪松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利用对话拓展,激起学生热情
布贝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关系,对话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造就,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相遇。”阅读课上,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领学生凭借文本语言,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其过程尽现创意和智慧,课堂也将异彩纷呈,而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将激情四射,语文味十足。
如,《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的教学,教师可从“生命开花”一词入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情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及同学的情感碰撞与交流,从而全身心地走进人物形象,感受巴金爷爷的谦逊、平易近人、乐于奉献的形象。在学生反复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提问:同学们对巴金老人的认识一定是更为深刻的,谁来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从而引出话题“什么是生命开花结果?”然后进行师生、生生、生本对话,获得独特的体验,美好的心灵也得以滋养,而这样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将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语文独特的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
四、填补文本空白,释放学生潜能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释放他们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以提升,使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想象,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灰椋鸟》中,让学生反复体味“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这句话所体现的含义。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如果你就是它们其中的一只,你会有什么话要对同伴讲呢?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想象说话。有的学生说:“今天我的收获可不小,看到农村环境好了许多……”;也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人类对我们鸟类很友善嘛!”这样大胆合理的想象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也丰富了文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得到了加深。
学生需要的是有语文味的、有生命律动的、阳光灿烂的、充盈着精神享受的阅读。着眼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呈现出浓厚的语文味,学生的生命之花将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1]倪丽霞.语文是美丽的教育.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12).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就是塑造人的基地。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效率不高的现状还存在于一些教师身上,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适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45分钟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打造一个高效务实的语文课堂。可以说,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教材课文的构成。要求课文应“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它们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意蕴深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以自己的独特目光去欣赏课文,做到超越文本,产生新的效果。课堂因开放生成而生动,教学因超越文本而精彩。阅读教学需要超越文本,但如果无度,很容易出现“一行白鹭上青天”式的“离题万里”的现象,造成“散乱的活跃”局面。下面就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些现象谈几点粗浅之见:
一、超越文本时不立足文本
什么是超越文本呢?超越文本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教师来说,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允许并尊重、激励并赞赏学生基于自己实际的发现,就是对文本的超越。超越文本,在这里所表现出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标》指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对文本的创造性使用,对文本的超越,正是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是教师对课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什么又是立足文本呢?所谓立足文本就是指教师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徜徉文本,静心阅读,在读中感悟、品味、理解、欣赏语言文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立足文本”是超越文本的前提和基础。“立足文本”的理念在课堂上以主体性阅读得以实施,超越文本则以课堂上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课外积极的拓展性阅读和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标志。
不少教师认为,新课堂提倡学生阅读教学中,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化见解,让他们敢于读出个人的感受,过于强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甚至鼓励学生以敢于向教材挑战,向作者叫板为荣,这样当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有时可能因为学生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刻,或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局限,出现一些错误或偏颇的看法也就在所难免了。
例如,一位教师上《莫高窟》一课,只花二十几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而后就补充了许多有关莫高窟的传说、发现与破坏等等资料,信息量很大,但却因此而冲淡了文本的价值。课文用了优美生动的语言把莫高窟的壁画等介绍得栩栩如生,学生却没有在充分的朗读中去赏析品味文本语言,去感悟和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我认为课堂阅读的拓展首先应该基于文本。在小学阶段,课本依然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拓展必须在用足用透教材的基础上开展,教师应充分让学生通过课文品读,了解掌握基本的阅读过程、阅读技能。拓展阅读固然要重视量的扩张,但更应重视质的提升。拓展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加法”,还应该挖掘出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更有用的价值。
二、超越文本时信马由缰
《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在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这些在改革之初无疑都是令人欣喜的。但是,由于对新理念的误解曲解,或教学中操作失当,就出现了信马由缰式的课堂。
在文本空白处进行“超文本”阅读,学生凭借语境展开想象进行填补,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丰富,又是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给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猜测,去探究,去思考,并鼓励学生超越文本,超越老师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些教师的做法就值得思考。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秦始皇兵马俑》这一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谁呢?”有的学生说:“最应该感谢建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有的说:“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兵马俑了。”有的说:“最应该感谢的是考古专家。”有的说……教师对每个答案都大加赞赏。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欣赏、尊重其“独特的感受”信马由缰超越文本而忽视其中的价值导向的教学值得深思。
三、超越文本时教师“不作为”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辩证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片面地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以至出现教师的不作为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中完全摒弃了对文本的预设与引导,学生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把课堂放手给了学生,《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这条大船上,你是否始终以导航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驶向彼岸而掌舵。
例如,在这次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时,几位教师在教学《月光启蒙》这一课时,同是在教学读歌谣与童谣这一环节时,同课异构的课型,很明显就让听课教师感受到哪个教学设计最适合学生,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作为”与“不作为”显得多么重要。
课堂实录片段一:一位教师问:“为什么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很快说出母亲给我唱歌谣、唱童谣、讲故事、猜谜语。教师紧接着让学生说说母亲是如何为我唱歌谣的,是甜甜的、深情的、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真动听、真柔和。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情境,朗读中陶醉在这两首优美的歌谣中;而在童谣的教学时,基调和歌谣是不一样的,童谣是富有童心、童趣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的天真在这时最能够体现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节奏地打着拍子,声情并茂地读,完全沉浸在朗读的快乐中,这难道不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吗?“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不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吗?
课堂实录片段二:另一位教师在唱歌谣、唱童谣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学生自己去把文中的五首歌谣与童谣全找出来,幻灯片一下全出示,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朗读。看似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不是说阅读是学生自由的梦吗?不是提倡自主学习方式吗?我给他们了,而结果学生的表现是歌谣与童谣不分,全打着节拍去读,这是怪学生呢?还是怨老师的“不作为”呢?
李吉林在《是教师,也是诗人》一文中这样写道:“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指出:“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
这些文字让我对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与追求――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反观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插秧式”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要求整齐划一,在维护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的同时,约束和限制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灵性。“填鸭式”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只突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激发不了学生感受知识魅力和价值的欲望。“标准化”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长期以来,我们更看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存在。其实语文不仅是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应该充满诗意、充满灵气。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诗意的语文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教师魅力
1.个人素养要像诗人一样宽广丰厚。
诗人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形成一定是经过文化的长久熏陶的结果。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一些语文教师,除了读教材、备好课外,几乎不再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其实,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应有过程与方法,更应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建立起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相互支撑的多层复合、不断更新的合理的知识系统。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妙语连珠、游刃有余。
2.课堂语言要像诗人一般生动隽永。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因为于漪老师努力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所以她的教学语言生动隽永,能给学生如沐春风的艺术享受;她的课堂变成了学生在诗意的情境中享受诗意的乐园。好的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清晰准确,富有逻辑性;深浅适度,富有针对性;循循诱导,富有启发性;生动活泼,富有形象性。
3.课堂节奏要讲究诗一般的节奏美。
诗是特别讲究韵律和节奏的。语文教学要讲究韵律和节奏,要求动静相生,快慢交替,疏密相间,舒卷有致。具体到一节课的安排上:有时要“动”,讨论、问答、朗读、争辩等,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其保持兴奋状态;有时要“静”,听讲、思考、默读、自省等,以保持教学刺激的有效性和长效性;有时要“快”,在非难点和学生已知处要快,不能拖沓,否则会使学生厌倦;有时要“慢”,在重点、难点处给学生充足的吸收消化时间。
二、在诗意氛围中营造课堂诗境
营造诗意教学氛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维活动场所,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愉快、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如课文《识字5》:“沙滩贝壳脚丫/海风海鸥浪花/珍珠鱼虾海带/港湾渔船晚霞”。教学时我播放了有关大海的课件,让孩子们边看美丽的大海晚景图,边配以《渔舟唱晚》的音乐,我用优美的语言描述那美丽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大海:“夕阳西下,孩子们光着小脚丫,欢笑着涌向软绵绵的沙滩,时而尽情地奔跑,时而捡起一颗颗美丽的贝壳。海风轻轻地吹拂着,海鸥快乐地鸣叫着,大海高兴极了,捧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把它送给黄昏。渔船满载着珍珠、鱼虾和海带,停泊在宁静的港湾,只留下远处天边,一抹绚丽的晚霞……”优美的语言,多媒体出示的意境,课堂像水墨画一样充满意蕴,像散文诗一样灵动优美,让学生在诗意的教学情境中一起享受着语言文字的精彩与美妙,激发起学习新知的欲望。
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除了运用导语引入氛围外,还包括使用多媒体配合营造诗意情境,让学生表演感受课文氛围,主体的语言描述表达氛围等内容。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营造多种氛围,极大地调动学习主体的知、情、意等各种因素,从而提高主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在文本对话中激发课堂诗情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诗意课堂中,怎样引领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又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让师生的思想时而在文本中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感悟、品味、想象,与文本进行诗意对话。
春光明媚的语文课堂上,我和学生们吟咏着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和志南的《绝句》这两首咏春的千古名诗,真是如沐春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多么绝妙的诗句。“‘杏花雨’作何理解呢?”顷刻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片刻后,一学生从容答道:“‘杏花雨’就是清明时节,杏花开放时下的雨。”又一学生答道:“在和风细雨中,开得早的杏花散落,在空中曼舞,如同下着一场花瓣雨,当然就是‘杏花雨’了。”多么奇妙的感悟,多么独特的理解。学完两首古诗后,我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编辑老师为什么要将这两首古诗安排在一起让我们来学习呢?”话音刚落,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七嘴八舌议论起来:“那是因为这两首都是描写春景的古诗,而现在又正值春天……”“看来,大家已经发现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了。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教室里起先是一片静默,接着便炸开了锅。“老师,我发现叶绍翁写的是晴天,志南和尚写的是雨天。”“老师,我发现叶绍翁是去游园,而志南和尚游的是整个大自然。”“老师,我还发现叶绍翁是走着去的,志南和尚是坐船、拄着拐杖去的。”……此时的课堂,思维的火花在碰撞,智慧的声音在流淌。
这也许就是我们苦苦追寻的“诗意语文”的境界。是的,诗意语文应该是一种尊重学生精神诉求的语文。文本是作者心灵自由的产物,也是学生情感的生发源。诗意语文要让孩子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感悟、去品味、去想象,从而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心灵世界,让两种生命息息相通。
2.重组创造,与文本进行诗意对话。
每次备课时,我都在思索:教材中那一句句浸满着情与爱的字符,一个个如诗般温馨美丽的故事,在我营造诗意课堂时,将以怎样的方式流淌进现在孩子的心灵,以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呢?我该怎样创造性地解读和运用文本呢?带着这样的思索,我在执教《白鹭》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将原文中描写白鹭外形美的一段话一字不漏地改用诗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那雪白的蓑毛?摇?摇 ?摇?摇?摇?摇?摇增一点儿则嫌长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摇?摇 ?摇减一点儿则嫌短
那铁色的长喙?摇?摇?摇?摇?摇?摇 ?摇素一点儿则嫌白
那青色的脚?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深一点儿则嫌黑
将呈现方式变成了诗,又配上了优美的乐曲,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很快地从多种方式的朗读中感受到文中蕴涵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境,白鹭外形的美丽和诗意早已植入了孩子的心灵。
四、在人文评价中谱写课堂诗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十分重要,往小里说,它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活动;往大里说,它有时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更要探索出基于学生发展理念基础上的评价风格――人文评价。
1.赞美激励――升华学习情感。
朗读评价是最常见的,在课堂中,许多老师在学生朗读后,往往以“你读得真好!”“读得真美!”等评价一概而论。朗读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深入文本,对文本感悟进行诗意、人文的评价。在教学《孔子游春》一文时,当学生把泗水河畔的美景读得有点味道时,我这样评价他:“你已经把我们带到泗水河边了,谁能再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泗水河边的美景?”学生们朗读的兴致大增,高举小手喊着:“我读,我读!”当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时,我给予真诚的夸奖:“非常感谢你把我们带进了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中。”这样诗意的评价,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朗读的方向,而且升华了朗读的情感。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情意和激励的课堂。“你提的问题老师都没有想到,是个小思想家。”“你和老师想到一起去了,是老师的知音。”“你有一双慧眼。”“你很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对发言同学的尊重!”这些赞美如溪水潺潺,在课堂上如诗般流淌……
2.点石成金――错误也是资源。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课堂教学随时会生成一些新的信息、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要敢于因势利导、人文诗意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校的一位老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这个学生把“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读成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有学生马上指出了他的错误,因为有许多老师在听课,那位学生有点脸红了。这时,该老师灵机一动,不失时机地生成了因人文评价而引出的一个诗意片段。
师:老师猜想你把“冒”读成“长”,肯定有原因,你愿意告诉大家吗?
生:(点点头)我们平时都是讲植物长出来,我是习惯成自然了。
师:是啊!你的习惯成自然传递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冒”而不用“长”,请大家想一想。
生:“冒”字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荷花是精神抖擞、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的,比“长”字更有活力。
师:(含笑)太好了,一个“冒”字,不但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一字之差,但蕴含的意韵却不相同,我们读书可得细心、正确哟。(那位学生一个劲地点头,此时无声胜有声。)
五、在自我创作中提升课堂诗趣
诗意的语文还应重视课外练习的设计,应以课文内容为引线,联系实际,进行拓展,引发学生对相关人、事的联想,升华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读感受。
教完《秋天到》一首短诗后,我让学生学着创作儿童诗,没想到学生的潜力是那么大,课上涌现出了不少“小诗人”,以下摘录两首:
秋天到,秋天到,秋天景色真正好。桂花阵阵香,朵朵俏。枫叶红似火,大雁飞得高。
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味道真奇妙。苹果脆,柿子甜,甜里带涩是菱角。梨儿香,桔子酸,酸中带甜是葡萄……
再如学完《狐狸和乌鸦》一文,我让学生续编故事,想象狐狸又叼着肉和乌鸦再次相见的情景,孩子们想象力之丰富令人惊讶:有的想象狐狸虽然挡住了“甜言蜜语”的诱骗,却未能逃脱“污言秽语”的攻击,最终狐狸再次得逞;有的想象智慧的乌鸦叼着肉引着狐狸往前飞,狐狸只顾盯着肉,结果一头栽进了河里……
真正的语文课堂,学生焕发着生命赋予他们的迷人光彩,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有学生们的诗意栖息,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美妙声音。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写道:“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师生,若能时时、处处感受到课堂中的趣意和美的存在,便会成为诗意的存在者。追求诗意课堂,让学习成为享受,让课堂成为家园――这种诗意地栖居正是语文教学的倾心追求和殷切召唤。
参考文献:
1、朗读是阅读文本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朗读和理解紧密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除了从感觉到知觉再到思维的认识过程外,还有一个从感受情绪到情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认真地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后,以饱含激情的讲述、声情并茂的范读和生动的表情动作,把课文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使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功效。
2、由于小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能达到声情并茂、艺术地再现文本,他们在朗读时经常读错字音、句尾句间停顿不够准确,还经常出现破词破句、添字丢字、重复、唱读和所谓的朗读腔等毛病。因此,在朗读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解决作品的字、词、句等语文知识方面的问题;还要解决他们在朗读中出现的声、韵、调、语流音变方面的问题;更要分析词和词组、词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学生的具体感受。
二、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朗读
首先,新编的苏教版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激发着学生的感情,教师只有通过朗读指导,才能使作品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想象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才能把作品的深刻的含义和丰富感情表达出来。其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不断丰富,儿童的求知欲也大大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也随之广泛。但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总喜欢走马观花,并不能理解每个词、每句话到整篇课文的内容。只有对他们进行朗读训练,通过正确的朗读指导,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内在感情变化,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表达得淋漓尽致,补充文字变现的不足,加深他们对读物内容的理解,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的运用
下面我以古诗、童话寓言和散文为例,重点谈谈对这三大体裁文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1、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朗读指导
所有的文学样式中,古诗是抒情性最强的一种。张田若曾经说过:“诗人把饱满充沛的感情寓于诗的形象中,寓于诗的意境之中,去扣动人们的心弦,引起读者感情与思想上的震动,从而发挥诗的教育和美育的作用。”[]为此教师应深入钻研作品,品味诗人在字里行间所流动的感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营造,渲染朗读气氛。比如说,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课时,在导入阶段,先播放大自然庐山瀑布的画面,让学生亲眼目睹一下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带领学生进入情景,展开想象。接着教师接着说:“这是一辐多么壮丽的画面啊!山光水色多么美丽啊!”让学生展开想象,抒感;当读到“疑是银河落九天”,再次向学生展示“银河”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看着图片,体会瀑布与银河有什么关系,诗人为什么要把“瀑布”比作“银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垂挂山前的壮美之景,从而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再如:在教学杜甫《绝句》时,先让学生读通诗句,再让学生上台给“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注明表示颜色的词,通过这个环节创设的情景,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词在整首诗的作用,通过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去感受春天的多姿态,春意昂然。去感受诗歌的美,品味诗人在字里行间所流动的感情,并被感染、被激动。
2、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和寓言的指导
童话和寓言中大多都是口语化的语言,所以在朗读指导的时候语调尽量做到自然,亲切,流畅。对各种人物、动物形象描写的内容要大量地运用夸张的语气,从声音造型上感受到形象具体和生动。[]正是童话和寓言在教学上具有以上的特点,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从节奏,语调,音量上多做训练,在此基础上学生不断提高认识,拓展自己的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我们应该通过朗读指导首先让学生识别这两种动物外在特征,再分析动物的内在性格,突出讲授狐狸的狡猾,那么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从声音造型上去感受文章的主题思想。然后让学生根据本课的内容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狐狸为什么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而老虎却是“一愣”之后再说?因为狐狸是在被老虎逮住的情况下,想获得再生的能力,同时急切想故意卖弄自己的心理状态。而老虎被狐狸狡猾的语言给蒙骗,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所以老虎是“一愣”的说。在指导的时候就要求狐狸的话语应该用高昂,狂妄的语调;而老虎的话语应该用稳重有力的语调,两者从语调上进行对比,更能够突出狐狸奸诈狡猾的一面。其次从重音的角度上讲:当指导朗读“你敢吃我?”这句话时,重音应落在“敢”上,再一次体会狐狸狂妄的心理状态,更有效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最后,从音调上讲,统观整篇文章,狐狸的话,音调要高些;而老虎的话音调要低些,这样不仅能更深刻地反映动物之间的心理状态,从中了解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里的百兽。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3、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散文的指导
散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抒情性很强,适宜朗读。不论组材有多宽广,画面有多跌宕,但一定要把握形散而神不散的这一特点。《语文新课标》提出:朗读散文时,不能陷于那众多的材料和多变的结构而不能自拔,应先理清线索,确定主题;还应带有真挚的感情、爱憎分明。根据笔者对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归类:散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以景物描写为主的写景散文,如《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一是状物类的散文如《燕子》。不管是哪一类散文我们都应当重视有效的进行朗读指导,这样才能理清线索,了解作者的情感,了解优秀的风景和可爱的大千世界。
不论散文如何恣肆,都有线索可循的。抓住主线,提纲挈领,脉络自然就清楚了,否则朗读起来就很容易给人以散漫、零乱和飘忽不定的感觉。抓住散文的线索,能让学生抓住所写的事物的特点,还能够抓住主线,抓住主题。[]例如《燕子》的主脉是“我”对燕子的喜爱,对春天的喜爱。首先是描绘了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再次写燕子在春光浪漫时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从而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朗读时,要紧紧扣住这条文脉,弄清文章的思路,从感性到理性,思想情感不断得到升华。最后领略到文章深含的意蕴,通过对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的描述,反映“我”对春天的热爱,从而领悟到这篇散文的情韵之美。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力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生活,跳跃性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一直是一块短板。近日,笔者观摩了一次古诗词专题教学比赛。两位教师同时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为了教学好古诗词,执教者可谓想尽了办法,制作精美的课件,搜集大量资料,有时以读为主,有时又想象画面。但总感觉没有上出诗歌教学应该有的那种意境、那种韵味,引起了笔者对古诗词教学的深入思考。
一、朗读要得法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易于记忆。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读曾经是古代授课的主要形式。在历史典籍和现代古装剧中随处可见私塾先生摇头晃脑唱读的身影。从声律启蒙到四书五经,哪一部不是要求学生背得滚瓜烂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更是被奉为成功的法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古诗词学习的基本方法。
执教《渔歌子》,两位教师都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但采用的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第一位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诗句,接着出示诗句指名试读,提醒学生注意“飞”“肥”“归”这三个韵脚,然后齐读诗句。第二位教师在进行诗句朗读时,侧重方法指导。先出示诗句让学生自读、标节奏,然后出示带有节奏的诗句让学生诵读,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停顿的技巧,不能简单地停顿,要有藕断丝连的感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古诗读得抑扬顿挫,有模有样。
学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要习得基本方法。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就朗读诗句而言,我们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并内化为学生诵读的技能,这才是提高诗句朗读效率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像上例中的第一位教师从自读,到指名读,再到齐读,可谓逐层推进,形式多样,但收效甚微。学生经过三轮诵读以后,虽然读熟了,但没有读好。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读不得法。而第二位教师采用标节奏的方法进行诵读指导,效果明显。学生习得了古诗词停顿的基本方法,运用起来也就轻车熟路了。我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习得学习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唯有如此,才能找到一条学习古诗词的捷径,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二、说话要具体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说话训练,作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前教师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说”能力的训练。有关调查显示,许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落后于书面表达,这充分说明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是如此迫切和重要。
执教《渔歌子》,两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要求学生说出诗句的主要内容。第一位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诗句中描写的景物,然后说出这首词所写的景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东一句西一句,语言干瘪,几乎体会不到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第二位教师在要求学生说话时,借助填空的形式,出示一组填空题:( )的西塞山、()的白鹭、()的桃花、()的流水、()的鳜鱼、()的箬笠、()的蓑衣、()的斜风、()的细雨。学生说得非常具体,不仅准确把握了诗句的意思,也体会到了春天景色的特点。听着学生的交流,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水乡春天风光图。
由于古诗词跳跃性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具体准确地说出诗意往往成为学习的难点。许多教师采用学习前置的策略,从预习入手,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自学古诗词,尝试把意思说具体,课上交流时适度完善。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在方法上引导学生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既注意词义上的一一对应,又注意与整句诗乃至整首诗词的意境相衔接。对一些理解上有难度的词语,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讲解,如“箬笠”“蓑衣”等。这样就把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较好地结合起来。像上例中,教师借助填空的形式,把诗句的意思说得非常具体。通过说话训练,学生对古诗词的意思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整首诗词的意境有了初步的把握,为深入理解古诗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想象要入境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古诗词的内容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生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古诗词,理解内容,许多教师采用了想象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还原当时的情景。
执教《渔歌子》,两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第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中画出的九种景物想具体,说清楚。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景物一个画面。第二位教师在完成诗句意思填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春天的美景美在哪里。学生也基本上是一个诗句一个画面。这两位教师在想象画面时都采用了顺学而导的方式,尊重学生的解读,鼓励学生把景物想具体,但没有考虑到整首诗的整体意境,导致大部分学生基本游离于意境之外。
就诗歌而言,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单个意象,像《渔歌子》中的桃花、渔翁。但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境才是目的。上述两位教师之所以没有把学生带入到意境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意境的整体性。无论是单个景物,还是单个诗句,只有放在特定的意境之中,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意味。学习古诗词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里的意境,不是诗中九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融合,组成一个整体,让一幅优美的水乡春天风光图整体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时,一定要借助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把学生带入诗句所描绘的特定意境中。要从诗歌的整体意境出发,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画面呈现、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完全融入其中,深入感悟作者的心境。
四、“开发”要聚焦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不能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也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去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在执教《渔歌子》时,两位教师都有极强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第一位教师在理解“不须归”时补充了作者与白鹭飞走的传说、好友颜真卿的评价,出示了作者哥哥张松龄写的另一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第二位教师在学完诗句以后,出示了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了作者的小故事。应该说,这些课程资源都和作者有关,也具有一定的开发与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