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项目实施前要制定详细的HSE管理体系文件,规范承包商各种行为,并严格执行。在加拿大,相当于工人工资的2%~10%的支出用来支付保险费用。承包商在投保时,安全业绩差的承包商保险费率高、安全业绩好的承包商保险费率低。加拿大在技术工人的培养上非常严格,一名高中生毕业后,经2年的技校学习、4年的学徒才能成长为一名持有压力焊工资格证书的合格焊工。加拿大的Alberta省对外来的焊工要进行考试,合格后才能开始工作。工人在进入工地前要经过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入场;周工作40小时以上,或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为加班,加班工资一般为150%的人工时单价。同时,加拿大规定一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50小时。在-35℃以下,必须停止施工作业。在寒冷的冬季,如,在Alberta施工功效会降低一半,法律规定在室外每工作1小时后,必须在温暖的房间休息15分钟。加拿大工会要求工人必须一个人住一个独立的房间。施工营地一般由业主负责建设好,工人必须有合理的休息时间,如,工作10天休息4天,或工作14天休息7天,或工作21天休息10天等,多种选择方式,工人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工作和休息时间。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主题和客观要求,体现了现代文明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也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被选择的必要条件。国内承包商的安全意识应不断提升,通过组织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过程控制等环节的落实和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1.2环境保护
在加拿大,项目审批环节政府重点做两件事情,一是,审阅项目的商务计划,审查项目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二是,委托第三方对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评估,环境评价没有通过的项目是不允许进行建设的。项目建设过程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如,油砂矿在施工过程中地表土要收集并定点堆放,工厂报废时地面、地下建构筑物及设备管道等均要彻底拆除,地表恢复原貌。加拿大法律规定,在每年的5月15日至8月15日期间,建设项目是不可以砍伐树木的,因为在这期间鸟要繁殖后代。随着中国环境保护立法的加强,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过程、投产前、投产后的环境保护要求愈加严格和规范。作为建设项目业主和承包单位一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工程公司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此外,作为立法机构和主管部门,在提高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保)标准和要求的同时,相应的费用指标和预算也要及时考虑。
1.3项目策划
重视项目策划工作,项目实施前一般要编制项目执行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的目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计划、取证计划、设计计划、合同计划、采购计划、物流计划、项目控制计划、施工计划、试运投产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团队建设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等内容。项目执行计划实行动态管理,项目实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项目执行计划,项目执行计划所涉及的内容由项目经理部相关的责任部门分别编制完成。随着中国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大型化、工厂化趋势的发展,项目策划工作更加重要。特别是项目定义阶段(项目立项到基础设计)的策划,事关项目实施的成败;在项目管理模式确定、监理单位和承包商选择确定后执行阶段(基础设计完成到工程竣工验收)的策划应进一步深入细化。
1.4设计管理和HAZOP分析
项目主体装置和公用工程单元全部采用3D(三维模型)设计。注重过程文件的审查,如,某国际知名的石油公司规定,基础设计审查过程中没有操作维护人员参加的审查是不合格的。所有项目均要进行HAZOP(危害与可操作性分析)分析,HAZOP分析一般采取会议的形式进行,一套装置进行为期2~3周的HAZOP分析。对于工艺技术成熟的装置,建议请有经验的HAZOP分析人员一起审查,重点放在关键和有变化调整的部位。大的石油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HAZOP分析主持人,HAZOP分析一般需要工艺、设备、电仪等关键专业人员参加。
1.5工期管理
一个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如,千万吨级的炼油厂从详细设计开始到项目投产一般需要约5年时间。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般做基础设计的单位也被允许参加EPC(设计、采购、施工)投标。合理的建设周期,是项目建设规律和特点所决定的。据统计,中国建设的工厂型炼油化工建设项目从现场开工到项目投产一般为3年时间。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等项目建设要素是对立统一体,抢工期干出来的项目,往往要付出安全、质量控制水平低下的代价,也无法确保炼油化工项目“五年一修”目标的实现。
1.6工程造价管理
北美地区短缺的劳动力市场和高昂的劳动力成本造成在石油项目中施工费用所占比例较高,而设备材料费用所占比例较施工费用要小。通常,项目中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为:设计费9%~12%;设备材料费用25%~30%;施工费用为55%~60%;试车费用为5%。上述总费用基数中不含业主的费用。项目一般要求雇佣不少于10%的当地土著居民工作。施工人员在现场的综合费用(全部估算综合价)一般为150加元/人•工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一般不买任何材料。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加大,劳动力过剩的局面正在发生质的转变,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用工荒。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石油企业的人工单价水平也在不断盘升。长远来看,国内施工人工费占工程总投资比例将逐步加大,制造业、工程施工等领域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将逐渐消失。
1.7工厂模块化预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工厂模块化预制,以有效地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降低施工现场劳动力数量及对现场工人住宿营地设施的需求。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后,现场工作量往往会减少一半。在加拿大一般供货商的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主要问题出现在晚交货上。由于加拿大石油项目所在地大多地处寒冷的北部地区,考虑到运输条件的限制,一般大的模块需要在12月中旬到第二年的2月中旬运输到现场。如,在Alberta省,宽7.3m、高9.0m、长48.8m,重154t的模块可在公路上运输,大于上述尺寸、且重量在450t以内的模块和设备经地方相关部门批准后可以运输。模块一般在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地区制造,如,Alberta东部的Edmonton或墨西哥、韩国等国家。近年来,中国工厂化预制也在大型石油化工项目上得到了积极尝试和应用。如,某投资400亿元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建设现场,仅工艺管道预制就建立了31条流水线,预制比例达到40%。采用工艺管道工厂化预制后,焊接质量水平大幅提升,有效地提高了现场安装工作效率。但是,在推行工厂化预制过程中,要做好经济核算,异地预制的模块运输成本较高,对竞争优势带来一定的影响。
1.8合同计价方式
在项目实施前期大量采用非总价承包方式,在基础设计完成后组织招标,招标过程往往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中标后随着工作量逐步清晰有时会再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方式承包。在北美和加拿大项目中一般不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的承包模式。工程公司也不愿意做PMC,因为,PMC往往仅仅是人工单价合同,通常,工程公司需要投入非常有经验的人员来完成。北美地区PMC不常用。采用PMC时,一般采用实报实销合同,主要是按人工时进行计费,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
1.9项目管理
加拿大某石油公司每年约有50亿加元的投资项目,所有项目由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项目管理部有约1000人,对公司上下游项目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该公司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如,标准图一直要细化到管托。对我们的借鉴是,一定要强化中国的石油公司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在选择材料上一定要谨慎,应该有自己一流的材料专家。
2合同管理的作用
施工合同作为约束发包方和承包方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合同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使施工合同的双方在相互平等、诚信的基础上依法签订切实可行的合同,二是有利于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进行相互监督。以确保合同顺利实施;三是合同中明确的规定了双方具体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合同管理确保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四是通过合同管理,增强合同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调动建设各方的积极性,使合同双方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共同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3当前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3.1招标不够规范。为合同管理埋下了隐患
随着“三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已逐步规范,但由于施工合同的双方在利益上存在矛盾,表现在合同上,如某些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利用僧多粥少的心理对承包人提出一些苛刻条件。迫使承包人压级压价,给承包人增加额外负担,甚至直接压低中标价格。使承包人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顺利承包到工程,且迫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大多数承包人面对不够公正的合同条款也只能委曲求全。同时,有的承包人为提高中标率,搞联合投标,甚至恶意串通,抬高中标价,造成不正当竞争,扰乱建设市场,造成施工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承包人不能中标,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被动。
3.2合同一方的承诺不能兑现,造成工程无法顺利实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某一方应提供的资源没有及时提供,或者根本无法提供,造成工程项目无法开工或实施被动,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项目,由于前期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工作开展比较困难,进展缓慢,造成工程项目被动拖期。有的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人员资格和数量,设备的数量及型号,工程工期等与合同内容不相符,甚差异很大。特别是投标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与标书内容不一致,标书中的承诺不能完全兑现,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负面影响。另外一些应急度汛的水利工程,工期短,时效性强。如工程不能按期竣工,可能造成防汛抢险的被动,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3合同条文不够完善,对合同双方不能很好的进行约束
主要表现在工程招投标不规范,有的招投标过于简单,邀约及承诺不能构成合同签定的依据。建设双方有的不使用合同范本,而是由双方商定形成一个合同,有时由于经验不足或缺乏对工程的细致分析,造成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合同涉及不到的问题,合同的预见性较差,双方需要重新进行协商,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合同条款不够严密,有歧义,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必要的争执。
3.4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转包或分包现象,给合同管理带来麻烦
根据合同法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但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非法转包或分包的行为仍然存在,造成合同履行起来困难重重。工程质量很难保证,出现一些债务纠纷,造成工期拖延,给合同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对加强合同管理的对策
4.1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
目前,我国建设行业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备,尤其是《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工程招标及合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各行各业也根据国家法律制定了有关条例。因此,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4.2积极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三制”改革后,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行。已形成了自身的建设合同范本,使用合同范本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防止合同缺项、漏项和不平等条款的出现,因此应积极推广使用。
4.3坚持合同审查制度,严格招标时企业资格审查
坚持合同审查制度,是合同能否顺利履行的前提与保证。一般情况下,合同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合同签订的条件,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合规。合同条款是否详尽明确,工程等级和技术要求是否具体,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合同签定是否具有完备的合同手续。此外,在工程招标时还应该对施工企业的主体资格、企业信誉、注册资金、隶属关系、财务经济状况、设备及技术条件、履约能力,与招标工程相类似的工程施工经验等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投标企业的内在质量。
4.4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跟踪检查,督促合同双方自觉履行合同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应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并建立完善的合同检查考核制度。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纠正,对随意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要认真查处,使合同管理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管理渠道,防止因合同违规而造成不良后果。
4.5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
二、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确定目标,保证质量
电力工程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其项目工程师要做好关键性的技术管理与审查技术人员的工作。由于工程师负责整个电力工程建筑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所以对工程师的基本要求中,专业的施工管理经验以及业务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工程师还要保证施工中的施工安全以及有效统一质量。与此同时,工程师对施工中所有的设备与零件,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杜绝假冒伪劣以及次品的出现。在电力工程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专业的审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兵器而严格检测机具以及材料的质量。参考监理部门与业主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等规则的要求,在其基础上对标准工艺的安装流程进行建立,并依此为标准,对各个专业日的工艺施工进行要求与细节的安排。
(二)强化技术,保证安全
由于在电力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安装中涉及到的不安全因素诸多。因此,安全问题作为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要慎重看待。但是,经过笔者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电力建设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是因为操作人员和技术施工的技术不高造成的,而是因为建筑施工人员对规范化操作以及辨识危险源的认识不足造成的。可见,为了确保电力建设施工的安全,要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的提高,做到防患于未然。比如:在施工建设中,强制规定施工人员穿戴好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等,对施工中经过拆除的电线头要及时的用绝缘带进行绝缘。对于电力工程中的高空作业,必须对安全带以及扶梯工具的防滑程度进行检测,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施工监管人员必须杜绝随意从高空中向下投掷施工工具。另外,施工人员要随时携带工具袋,对于带电设别出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比如:露天、雨雪等,施工人员的手持电工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是耐气候型的橡皮铜芯的材质,而且施工中用到的所有设备都要进行绝缘处理与空载测试。
三、加强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施工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特别注意对施工质量的管理,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对电力工程市场的调查研究,以输电工程为模板,对如何加强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所需者进行参考。
(一)基础类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基础类的建筑工程在整个建筑中决定着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为了杜绝下沉、变形等质量事故的发生,工程管理人员要加强度基础类建设施工的质量控制。因此,在进行基础类建筑施工时,要依据施工图纸对质量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建筑施工的标准。尤其是关于转角塔的基础建设,因为转角塔对拔力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混凝土与地基的牢固性要求就会比较严格。
(二)杆塔类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杆塔类的建设工程主要分为直线型杆塔与耐张型杆塔两种,在进行杆塔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要区别对待。建筑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性价比与施工要求的因素,因此,杆塔的选择类型取决于对电力系统技术的要求是否符合、对今后的维护工作是否便捷、对供电之后的安全性以及经济利益能否保证等,这些也能输都是在设计阶段应该重点考虑的。
(三)光缆类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人员在进行灌篮类施工建设工程之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应该严格的检查设计施工图纸、施工设备、原材料等物品。做好施工的技术准备工作,在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安装规范进行操作,并严格测试光缆的性能,必须对每一盘的光缆进行单盘的测试,然后光缆类建筑施工才能进行开工,架设光缆工程之后,对工程的全线作业仍然要进行严格的测试,以保证信息的通畅。此外,为了防止光缆受到雷性的阻碍,在建筑金属部门要做好防雷的预防工作。
创新机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能够提升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展现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实力,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持续加强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为有关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1.1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机制促进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优化
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房地产建设行业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迎接考验,面对生存危机加强竞争意识,积极调整内部建设施工管理制度,规划自身发展道路,迎接新经济时代中的机遇与挑战,而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入创新机制,能够有效为施工单位调整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产生升级,促进科研技术的进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强化施工单位的竞争实力,并为施工单位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1.2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机制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有序、稳定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市场上的建设单位、房地产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数量庞大,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和缺陷,需要引起有关单位重视和注意。如何保证经济市场汇中建设行业的稳定、有序发展,是各公司企业及其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施工单位需要在经济市场上实现良性竞争,并展现自身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施工单位也需要打破市场经济中的不合理现象,从人员管理、法律法规制约等方面,加强施工管理创新机制在建设项目工程中的发展。
2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机制内容分析
2.1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理论指导创新机制
在严抓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有关施工单位负责人和决策人需要从思想上重视创新机制在施工过程中的引进和应用,从建设资金成本管理、经费支出入手,增加技术人员的培训项目,推动开发创新科技研发的项目和课题,引进新科技和新机制理念,指导建设施工管理过程,从施工单位内部人员的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结构的优化,全面提高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对创新机制的正确理解和深入认识,并利用创新机制的科学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2.2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技术方法创新
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新技术的投入应用,从建设工程的施工准备前期、施工进度管理、施工监督检查等各阶段提高施工质量水平,提高创新施工技术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有关施工单位及其负责人需要重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一方面选取新型建设原材料、创新施工设备,一方面加强创新技术在具体施工中的运用,培训施工人员学习和熟练使用创新技术,以实现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收入和利益的目标。
2.3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管理责任创新
建设承包公司对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履约要求,进行资源配置,下达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以保证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项目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规章制度,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建设承包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制定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等,促进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做到从容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构建规范、科学、合理、运转协调的管理体系,全面促进建筑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部分建设工程单位认为工程项目是以合同鉴订和结束的时间为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造成项目部所承担的责任不能够明确,施工中遇到问题后,难以解决。此外,项目经理具有的权力较广,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有一定的调控能力,但是施工企业对于项目经理只有一份责任书需求,没有更专业全面的制约。这些问题都是在建筑项目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机制改革的方面,既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将责任明确化,并确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任何管理都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办法,这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手段。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需要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发展和变化进行人员结构的变更、内部资源的整合、管理机构的精简等,实现管理机构的扁平化。另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借鉴其他企业和国外相关企业的管理经验,吸收其中的先进手段,对自身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更新观念,用更加科学和现代化的管理经验武装企业。创新管理方案并不是某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契合市场管理的最优化办法,而且在以后的生产中能够不断更新和完善。管理模式的创新,还需要能够按照市场的经济需求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使管理层、劳务层和作业层的关系理顺,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全面推进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2010年全面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0万公里,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等级全面提高。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许多公路施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此同时,工程成本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它包括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和项目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其中,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对整个项目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本管理的目标不仅是为了避免超额投资,更是为了资源的有效、持续利用,最终目标是以最合理的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投资者和社会达到双赢的目的,因此施工成本管理对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公路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机遇和挑战同在。一方面国家各种方针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使得公路行业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的加入,使得各施工企业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施工企业不仅要对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严格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施工成本与公路项目建设
1、公路项目建设的生产流动性大。建设周期长、工程数量分布不均以及工程建设的不可逆性,在较长时间内大量占用和耗费人、财、物,这便需要科学合理的配置资金,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优化工程施工成本,减少资金闲置造成的损失。此外,鉴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及其不可逆性,本着合理投资的原则,工程施工的资金投放越晚越好,即资金的投放应前紧后松,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的成本。
2、工程施工的合作性要求高。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环节多,施工组织多样,一项工程通常需要建设、设计、施工等多方单位的密切配合。若缺乏合作性,将会造成工程成本的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因此,如果工程项目管理各方通力合作,有效沟通,树立“全员理财”的观念,通过合理预算、责任到人,将能够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标。
3、工程施工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大。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因素、自然因素、外部干扰等。因而工程建设的成本管理具有不可比性,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因地制宜,根据工程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
总之,在项目管理中,要坚持“以成本控制为中心,以质量、进度、安全控制为目标”,本着“节约投资、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全过程”加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强调主动控制,全面提高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与持续盈利能力。
二、公路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1、成本分析有利于公路施工成本管理。整个施工过程由不同的成本构成,包括原材料成本、采购成本、实验成本、设备成本、施工成本等各种成本,应将成本进行合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进行细致的成本分析,从而有利于成本预算与后期的成本控制。将整个建设成本看成一个大整体,再分析细化各个成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费用的支出,从而优化成本管理。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制定工程成本管理制度,成立成本管理机构,明晰职责,在成本管理上树立务实创新的思想理念,根据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机制与方法,积极发扬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树立全员理财的新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能够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
3、积极预测,合理报价。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要体现科学、客观、前瞻与竞争的特性。与此同时,预测市场风险,特别对于大型的跨年度工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要根据市场行情预测施工同期材料的价格,根据国家政策与法律预测人工单价和各类费率的变化,并将前期的同类工程进行比较,预测该工程期望效益。然后,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运用概率分析、风险决策等方法制定本管理方案。总之,通过静态分析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预期利润的最大化。
4、实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先进的过程成本管理流程。从成本目标的编制、执行到工程结算,均实现过程管理,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明确工程成本中量、价、费之间的关系,达到精准、细化的成本管理目标。
5、通过增加收入、减低成本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以收定支”的方法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及时分析原因。同时,加强合同管理,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6、提高工程变更的预见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变更对整个项目的管理非常重要。工程变更需要项目管理人员与造价人员的密切配合,需要做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并对工程的成本影响作出评估,综合各方意见与建议,实施恰当的变更方式。
三、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现实情况下,由于竞争激烈,为了获得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通常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以便获得工程的承建,这便对施工单位的总收入和利润产生严重的影响,成本控制由此成为施工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有效进行成本控制既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又有利于预测与回避工程风险,对于整个工程的投资建设与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主要还是农民工,有的素质比较低,一般的施工还能完成,但是一些质量要求比较高建筑产品就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施工人员。但是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人员构成都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施工企业的农民工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都是凭借着以往的从业经验或者是摸索前进,施工企业对他们的培训也不足,这个就很容易的造成施工操作不规范,造成质量隐患。因此,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项目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建筑工程市场缺少有效的监督。目前我国建筑质量的外部监控主要是工程监理和政府质量监管部门的质量监督检查。虽然目前每个工程项目都有工程监理,但是目前还是缺乏相关的质量监督体系,没有严格的质量监管制度。同时,目前我国工程监理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串通一气,造成工程监理单位完全只是一个摆设,并不能起到质量监督检查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的工程监理对质量监督不到位,对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把关不严,或者由于自身的能力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质量问题。同时,政府质量监管部门的监管也存在问题。目前很多政府质量监督人员到达施工现场之后只是在场边检查,并不深入到施工现场做深入的质量检查,有的更是根本不检查,走走形式而已。
4.建筑工程材料质量问题。建筑材料是建筑产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对建筑产品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规格种类要求会比较多,这就对各种材料的建筑质量有不同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材料市场比较混乱,相同的建筑材料质量差别巨大,有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在市场上大量流通,这个对建筑产品质量是个很大的威胁。产生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目前建筑材料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企业并没有有效的质量检测方法,这样就会造成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充斥着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各个厂商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很多建筑材料生产厂商就擅自的降低质量标准,生产出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
二、工程项目实行精益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与制造业产品相比,建筑产品具有生产的不确定大、影响因素多、单一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要想使建筑产品的生产达到制造业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还是有比较大的困难的。在建筑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隐蔽工程,这些隐蔽工程中由很多存在浪费的行为不容易被发现,这些都对建筑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精益建设首先是要运用精益思想找出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和产生价值的活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浪费活动,保持价值增值。建筑业中的浪费活动主要指的是在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那些消耗时间、金钱、人力财力的并不产生价值增值的活动。目前我国建筑业中浪费现象严重,找到建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活动,并运用相应的精益工具消除这些浪费活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精益思想可以有效的增强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工作人员之间合作信任关系,并且工作人员通过相关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建筑市场全球化的发展,建筑企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随着建筑国际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去国外进行项目施工建设,这就需要与其他国家的建筑企业进行竞争。但是与国际知名承包商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中国的建筑企业目前还主要是粗放式的经营方式、生产效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对建筑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其中精益建设就是一种好的方法,通过在建筑业中实施精益建设,可以找出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行为和非增值行为,通过对精益建设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建筑业的整体效益。因此,在建筑业中实施精益建设,可以提高建筑生产效率,减少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可以有效的促进建筑企业形成自己的主要竞争优势,提高建筑企业的利润,改善业绩。也可以改善建筑业的市场环境,为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途。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是反映建筑工程实体施工过程每一分项工程或每一结构构件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标准。它是施工图预算、工程承包合同价和工程决算价格计算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之一。而预算定额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以目前多数施工企业机械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为基础编制的每一分项目工程的消耗量。但项目施工中有些特殊情况,即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不一定与预算定额规定的模式一致,正如目前在预算定额中规定“……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等内容。例如湖北省土建工程预算定额中,关于人工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
(1)人工挖基糟、挖基坑、挖土方,需放坡或支挡土板等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如无规定时,按定额规定计算;
(2)基础工程施工需要增加的工作面,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如无规定,按定额规定计算;
(3)土石方运输工作量计算,如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有运距,按该运距考虑,如无规定则按定额规定计算等等。这就明确了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预、决算中的合法性。
二、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其工程造价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有: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分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其中“施工方案”的确定,如:施工机械的选择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方法的选择、主体结构的施工工艺等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预、决算价格变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工期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是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
三、重视施工组织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需要
实际工作中,无施工组织设计常常引起工程决算的经济纠纷;施工组织设计流于形式或者虽有施工组织设计,但对其中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未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同样也会引起经济纠纷。在投资来源发生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组织施工、指导生产的文件,而且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因此,应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工作。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与预算定额相结合
预算定额具有“整体上的通用性和个体上的不融合性”的特性,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熟悉和掌握预算定额并与预算定额相结合。具体做法是:
(1)熟悉预算定额采用的施工方法。预算定额分部工程说明中,通常明确规定了采用的施工方法,对于那些预算定额中提到“……应当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的内容,应注意其施工方法和现场条件等内容的设计。
(2)熟悉预算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预算定额每一个分部工程通常明确规定了工程量计算规则,而有些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和施工方法直接有关。因此,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相关的工程内容应有明确的规定,便于直接套定额或调整换算后套定额。
(3)掌握预算定额中有条件限制执行的项目。如:材料二次搬运费在“其他直接费”中已作了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列场内二次材料搬运费;预制构件运输定额一般要求从堆放地点至安装地点一步到位,也不允许取材料二次搬运费。但是,确因施工场地狭窄、地形限制必须二次搬运时,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给予部署,并得到业主认可才能计算。
(4)重视特殊工程的机械配备。对于特殊形体的工程,其机械配备超过了定额规定的范围时,应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那些结构形体并不特殊,但由于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等特殊情况,超过了定额规定的机械类型和功能时,也应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同步
施工图预算是指按照特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完成项目施工所需的预算价格,而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指为完成该项目施工而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一旦某施工方法有变更,则施工图预算相应部分的价格也应随之调整。如地基土方处理时,施工组织设计因地下水位线需设置泵、井等进行排水、降水,施工图预算中应列出相应的预算量、价。又如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了整体安全防护,则施工图预算中,也应计算相应的内容。总之,施工方案的变动会影响到施工图预算价格的变化,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施工图预算应同步进行,以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0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其服务宗旨和任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施工企业的效益主要来源于工程项目,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是否有效。近几年对一些亏损项目审计发现普遍存在成本控制观念差,管理混乱,有关职能部门疏于监督,导致管理失控。对工程项目进行过程审计,加强对项目管理事中监督,发现并及时纠正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提高效益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工作。下面我对如何开展工程项目过程审计做一些初步探讨。
1开展过程审计的有效组织方式
各职能部门组成联合审计组是开展过程审计的有效组织方式。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只是项目审计的一部分,而对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成本的施工组织方案、材料物资供应、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度、合同签订的严密性、分包工程成本计量等重要因素的审计,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也会使审计结果存在较大风险。‘因此,由审计部门牵头根据需要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组成联合审计组,是进行项目过程审计监督控制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实施项目过程审计的有效方式。
2开展过程审计具体实施办法
2.1工程初期开展审计调查,着重进行内控制度健全有效性检查。督促项目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保证初期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工程开工初期之际,保证各项工作能有计划的规范运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受人员调配、工期、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项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人员、机械设备未完全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在新工程开工后几个月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调查,督促检查项目部的工作:
2.1.1检查公司与项目部有没有签订工程项目经营责任承包合同,有没有进行责任成本测算,编制成本预测报告,公司有没有下达目标成本及利润指标,有没有根据合同价及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单价分解和控制,使公司和项目部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情况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项目究竟是盈是亏,可采取什么措施扭亏为盈,只有做了预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1.2检查是否与施工队伍签订相关施工合同协议,合同签订是否符合程序,有无采取会签会审的制度,有无明确承包单价、工程量的计量和工程结算方式。签订承包合同首先应该对劳务队的实际施工能力及信用状况进行审核,避免因没有施工能力中途退场造成损失。其次,承包合同内容要规范、严谨、合理。主要包括工程数量的计量原则、单价的约定及其包含的工作内容、设计变更的处理、合同履约保证金及工程质量保证金的扣留与返还、竣工结算的办理与款项的支付等,尽量保证不因合同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另外,与业主合同方面的变更管理要及时,随时掌握和运用索赔条款。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挽回成本损失、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将成为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职能。
2.1.3检查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和材料物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控制制度。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使项目部的经营活动和经济业务程序化、制度化,有效的堵塞了管理漏洞。
2.2工程项目中期开展财冬盼古审计.重点针对项日的解昔管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工程中期由于施工任务较紧,管理者更多的是关注施工生产进度,往往忽略了成本控制,很容易产生财务收支、经营合同签订、工程量计量确认等手续不完善的现象,产生管理环节上的漏洞,如果不能及时扭转过来,很可能会滋生损公肥私行为,加剧管理混乱局面,给整个项目的经营带来人为的不确定性。通过中期开展财务收支审计,核查资金来源及使用,鉴证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有无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检查项目责任成本的控制执行情况,披露成本控制或管理控制环节存在的控制缺陷,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健全性。通过与有关部门人员交换意见,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项目经营管理及会计核算行为,提高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意识、成本控制意识,促使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治理薄弱环节,保障资金周转的安全与效益,强化项目经营管理,挖掘内部管理潜力,实现“管理出效益”的目标。具体实施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容易发生问题的方面开展审计工作:
2.2.1工程结算方面,抽查承包合同,核对结算单据。主要核查:结算手续是否完善,有没有工程结算单或工程量验收单,相关部门人员签证手续是否完善,对外结算有没有完税发票;是否存在非法分包或分包控制管理不到位现象,如:不注重分包队伍领用材料管理,安全管理,结算是否代扣税金及工程质保金;与业主及分包队伍结算资料整理是否及时充分,是否按照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确认结算收入和成本真实反映当期的经营状况;机械费是否已按规定摊销进成本;职工集资设备、外租设备租赁台班费价格与当期市场价格对比是否有较大的偏差。
2.2.2会计核算方面,主要通过抽查会计凭证方式进行。检查核算行为是否规范,会计帐务处理是否存在乱挤乱摊成本费用现象。如:发放奖金、加班费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直接在间接费用或工程施工成本项目核算;项目经济活动是否违反财经纪律,不依法纳税,偷逃税现象,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经济损失风险。如;材料采购无发票,工程款结算及工资支付未按规定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等。是否存在帐外资产、潜亏挂帐问题,是否存在帐实不符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有存在应督促其及时纠正,防止漏洞产生。
2.2.3财务管理方面,着重检查制度遵循和管理效率情况,查看是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务信息反馈是否滞后,施工过程中是否及时核算反映、传递财务信息,是否影响经理层进行人、财、物的调配与控制,从而降低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二是财务管理有没有发挥预测、反映、监督、控制等作用,财务收支活动是否违反有关制度规定,开支有无计划性、效益性。
2.2.4资金管理方面,检查现金及银行存款帐,主要检查:结算工程款、材料款是否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现象;是否存在违反资金管理规定,违规拆借资金行为或借用银行帐户进行其他经济活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绿色低碳观念提出,现在人们对于平时日常的资源的消耗也变的更加关注,而建设工程作为一个大型的项目,其更是受到了人们重点关注。为了减少工程日常生活成本开支,现在工程项目也进行了一定的成本管理优化,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各方因素影响,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效益,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这方面管理和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
加强生产成本管理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实现工程良好的建设,其中具体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生产成本开支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降低工程的成本,为工程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让工程可以更好发挥作用;其次,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实现资源有效的调整,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所以工程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方面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最后,工程在这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工程可持续发展。现在的社会是市场经济体制,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实现工程和社会、自然和谐发展[1]。
2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2.1成本管理认识不清晰。在实际中,影响工程日常生活费用管理和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管理人员对于这方面认识不清晰,没有充分认识到日常费用控制对于工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工程长期有效的发展。因为思想意识方面不足,现在工程管理人员在相应的决策制定,就不会做出有利于的资源倾斜,从而无法有效的进行日常生活开支的控制。同时现在工程建设人员对于这方面也不太重视,认为这是在花公家的钱,没有必要那么“小气”。持着这种生产态度,很多工程人员对于自身行为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约束,从而造成了资源大量的浪费,不利于工程生产成本的控制。2.2忽视项目工程进度控制的重要性。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建设的快慢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成本费用。在实际中,很多城承建方为了减少成本的支出,对工程实际施工环境没有进行相应的考虑,对施工方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加快施工的要求,导致工程后期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这样就使得工程在后期的建设中,需要对原先的工程问题进行相应的弥补,从而导致费用开销增大,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经济利润。同时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有些建设人员对于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没向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反映,而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进行相应的建设,导致工程后期建设出现问题。为了工程保证工程的质量,不得不对工程进行改建,从而增加相应的成本费用,不利于工程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2]。2.3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虽然现在很多工程负责人员已经知道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相应控制,就算有工程制定了相应管控措施,但是在实际中,却没有将其有效的落实,从而导致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很多工程没有制定有效监管制度,而且对于工程审查,也基本都是采用敷衍的态度进行。目前工程监管人员对于工程监督基本都是采用定期监督方式,这种简单监督方式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很容易出现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而只在特定时间做的很好情况。同时现在监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程监察人员只要做的并不是非常过分,监管人员为了避免麻烦,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2.4专业素质人才的缺失。除了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外,工程成本费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专业素质人才缺失。在目前很多工程建设中,对于工程成本费用控制基本都是工程的财务人员,而财务人员对于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是不了解的。这样就会出现生产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象发生,而且现在工程技术人员虽然对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不是其相应的本职工作,很多设计人员并不愿意对此提出相应意见。这样会出现成本控制制度与实际现场施工不相符,从而无法实现有效的日常费用管理,造成工程资源来大量浪费。所以工程管理人员也应该对此做出相应措施,保证工程专业素质人才培养。
3提高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3.1正确认识成本管理。要想让工程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控制,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对成本管理进行正确的认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工程人员不能简单的认为工程成本管理就是简单的降低成成本,这是一种不正确观念,工程负责人员应该转变这种观念,对成本管理进行正确的认识,知道成本控制不仅要控制生产的成本,也要考虑工程的效益,要实现工程的最大经济效益。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培养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要让其认识到成本管理不仅是公家有关系,跟其自身也具有莫大的关系,是实现社会共同价值[3]。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员工进行自我行为约束,实现工程费用有效管理。在实际中,工程负责人员也应该多利用空余时间进行成本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自身在这方面认识,以便在工程决策制定过程中,能够做到一定的资源效益倾斜,实现工程费用良好的控制。3.2做好工程进度控制。除了要进行正确的成本认识,工程负责人员也应该做好工程进度控制,保证工程建设工作正常进行。在实际中,工程负责人员要想做好工程进度控制,需要具备一个长远的眼观,对工程建设制定一个战略的发展目标。通过合理的工程规划来实现工程进度有效的控制,避免出现为了赶进度而盲目的加快建设工程,导致工程后期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同时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员工行为进行一个合理的规范,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施工不规范而导致工程后其改建情况发生,从而更好进行工程生产费用的控制。此外,工程管理人员对于制定工程进度要严格的实行,将建设工作落实到位,避免后期工程延长而导致工程费用的增加。3.3创建完善的监管机制。创建完善的监管机制也可以很好的进行工程费用控制,给工程带来最大的经济利润效益。在实际中,要创建完善的监管机制,工程负责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应付情况发生,实现工程成本费用有效的控制。同时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对检查人员进行责任意识培养,并且培养员工相互监督的意识,对其中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相应的举报,从而更好实现工程监督[4];其次,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工程的各个部门进行责任明确,对其进行明确的划分,从而更好实现工程资源合理的分配和控制;最后,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对一些违反规则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可以采用是经济处罚方式进行相应的惩处。3.4加强专业素质人才培养。人才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对于工程成本费用的控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加大资源投入,进行相应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对当下的财务员工进行相应的工程知识培训,应该让其更多接触工程实际建设,这样才能够让财务人员更加了解工程的各个环节,从而找到合适的工程费用管理制制度。同时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加强工程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让其认识到自身对于工程建设成本费用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负责人员可以让财务管理人员与工程设计人员多沟通和交流,共同为工程成本费用控制出谋划策,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工程管理费用控制制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成本费用控制是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中,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对这方面进行正确的认识,然后做好工程进度的控制,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工程规划来保证工程的进度。同时工程负责人员可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进行成本费用管理,实现资源合理的分配。最后,工程负责人员应该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方式进行相应专业技能提升。
作者:王德宇 单位: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蒋名才.关于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2,(17):24+26.
水利工程建设很多时候都需要解决构件结构内部的受力不均衡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随时推陈出新,在施工监控管理方面面临着比较复杂的程序与人员素质要求。为了应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监控管理方面的难点,许多地方通过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来创新施工管理,重视安全生产监督,给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思路。
他们的主要做法包括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与健全审核批准程序、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创见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等。此外,在监管体系之外,建立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以及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等也在可考虑的范围内。在实际操作中,配置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和督促施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对建设各方单位违规及不良行为的记载建档和公布,在有关单位资质审查、市场准人、招投标资格审查、项目经理及其他相关资格人的资格审核等方面,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这样有效确保水利建设施工管理规范行为的良性循环、良性发展。这些富有创见的水利建设施工监控管理创新举措在实际运用中对实施地的水利建设整体施工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受到实施单位领导与员工的一致好评。
施工审查管理创新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审查阶段,最难处理的,也是最容易发生的矛盾就是合同外工程量及单价核定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施工单位与工程承接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现实情况是,施工单位往往寻找各种借口多计、多报或重复计量、分项列支。为了解决这一施工审查阶段相互间“扯皮”的复杂局面,准确核定合同外工程量、合理计价,我国有些地区开创性的实施了“施工利益群体集体审查”制度,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施工审查管理过程,既节省了审查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控制了施工单位与工程承接单位之间互相“扯皮”现象的发生。
具体做法是,由水利建设施工指挥部建立由业主标施工段负责人、工程科长、指挥部负责人、监理和设计代表参加的施工联系单集体审查制度,集体审查期间,通过各施工段之间互相比较、与类似工程比较、与合同内价格比较,在监理与业主取得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合同外的项目、数量及单价,杜绝了相互间的“扯皮”。另外,有些地区由于地域特点,水利工程多以中小型为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有时会出现适用标准过高而导致投资浪费的情况,有时又出现标准不具体而无法对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很多地方都创新型的制定了适合本土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审查与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这样很好的实现了因地制宜,优化资源方面效果突出。
施工运作管理创新
1 电力建设工程档案的特点
电力建设工程档案的特点主要有:(1)真实性。工程档案是该项工程实体建设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因为工程档案材料的形成是与该工程建设同步形成的,是该工程报批、施工、竣工过程的原始记录,与工程实体完全一致,从工程档案中就可查证其工程质量,它是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2)单一独立性。即以单位工程为组卷原则,体现档案的整体性、连贯性,这是工程档案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3)实用性。工程档案是该工程最原始的记录,所以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即实际性。通过档案材料,可以全面考核工程建设工作,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电力建设工程档案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电力建设工程档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工程项目重要往来文件及会议纪要不全或没有收集,具体体现在文件有来无往;来文缺附件或缺图纸;会议纪要有后一次的无前一次的等。(2)施工文件常见施工联系单不全;设计变更单未封闭;工程质量检查及验评记录、隐蔽工程记录不全;原材料出厂证明和检验报告不符合归档要求等等。(3)用复印件归档。如一些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试验报告为复印件归档等。(4)案卷及文件题名太笼统,不准确,不能揭示其案卷或文件内容。
3加强电力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措施
3.1规范档案管理制度。由于电力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多,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面广量大,各施工单位归档工作的要求和做法不尽一致,而规范化是档寨管理的本质要求。要使档案工作有序进行,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适用和操作性强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管理体系、职责分工、奖励处罚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对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整理、立卷归档以及竣工文件编制、交接验收等提出具体要求。所以在工程建设开始,档案室应向各施工单位发放本企业的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汇编,在收集和编制竣工资料时做到有章可循、标准一致、职责分明。用规范的档案管理行为来推动各参建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地控制档案的归档质量。
3.2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保证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性.随着企业档案服务的范围扩大,档案工作的手段更加现代化,对档案工作者的政治素养、文化知识、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适应新的形势,档案人员应自觉学习、理解工程档案相关的政策、规定及相关的业务知识,一方面要善于与工程项目管理部门、施工部门等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在做好档案室内部工作的同时,要求早期介入工程建设活动,时时了解工程建设动态,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单项工程验收、评审活动,按档案的要求对工程中所产生资料把好质量关,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程档案收集工作。同时完善兼职档案人员网络体系,加大档案的宣传力度增强员工档案意识,在员工中树立档案是企业资产的理念,培育深入到各部室、各班组的档案人员网络体系,将档案收集工作更深入开展下去,从各个渠道收集全面完整的资料。
3.3力求档案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档案是电力建设工程档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形成一套高质量的竣工档案,首先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检验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然后档案管理员负责检验档案的标准化、规化。为了能保证施工单位工程档案的移交,从工程一开始,档案管理人员应通过开会、到施工单位现场指导等方式与各施工单位强沟通,就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整理组卷及竣工图编制和交接验收等具体问题向各专职资料员明确具体档案要求,学习项目档案管理政策法规,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做法,有效地控制档案的形成质量,减少因意见不一致而造成的返工工作量,真正做到移交精品工程的同时移交精品档案。
3.4抓好项目工程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管理的“三同步” 。供电企业项目工程的特点是参建单位多、建设工期长,形成的工程档案数量大、内容庞杂。单项工程完工时间也有早有迟,客观上给项目工程档案收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同时项目工程档案是随着项目建设环环相扣,段段相连,步步延伸,逐渐形成的,工程一旦竣工,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就已经是客观存在,要保持和维护这种客观性,就要从工程项目初期抓起,狠抓工程档案管理“三同步”(即工程建设一开始就与开展档案工作同步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与竣工资料的积累、整编、审定工作同步进行;工程竣工验收时,要与一整套合格的竣工档案的验收同步进行)。要确保项目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就要特别注重平时对档案的收集和积累,就必须把事后控制改为事前控制,将项目档案的管理从末端移到前沿,将后续工作变为前置条件,把档案工作从一个工作环节扩展为贯穿始终的全程控制的记录体系,要将项目档案工作和项目建设一样纳入程序管理,与项目建设的各阶段同步进行,从项目筹划、开工时就先期导入档案管理,直至竣工验收,使工程档案形成首尾相接全程控制的记录体系。
3.5电力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融入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这无疑将极大地提高上程档案的利用效益,初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推动了档案室的数字化建设,为档案信息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历史数据从文、图、影、像等多方面更形象地展现出来,所以电子文档的前期收集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 目前档案管理的模式主要是工程设计工作电子化进行、档案工作的手工进行的方式,包括档案的收集、接收、整理、保管、利用等,在保管电子档案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同时手工整理实体档案归档。当前的电子工程设计档案仅支持以纸张为主要的存储介质,这从根本上阻碍了档案的利用率。做好对计算机系统及数字设备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数据)的采集、归档、存储和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纸质载体向数字栽体的转化,并能够在网络中传输,完成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集中存储并借助数据库技术进行集成整合,将原有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对已有纸质、照片及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为企业提供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
4结束语
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档案牵涉面广、专业性强,其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而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混乱,尤其是在档案收集方面,常常是缺乏完整和准确性,因此对其进行探讨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