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知识学习经验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有逻辑、有层次的提问便于理解
数学强调思维逻辑性,强调抽象思维的转换,因而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层次性,引导学生由“已知区”到“发展区”再到“创新区”,提出的问题也要由简单到复杂,由易过渡到难,呈螺旋式上升,由具象到上升到抽象的高度。比如,对于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教会学生的运用多种数学思想相结合,先跟学生一起复习已学过的旧知识,再通过一些过渡性问题的提出,将学生的思维引导新的知识点上,启发学生思维,在导入新的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讲授弧度制的转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将一些曾经学过的角度制换算,给予学生进行练习。如:120°=120×π/180=2π/3弧度,然后将一些拥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予以练习。由“已知区”引入,正式进入“发展区”,再通过知识点的进一步讲解,进入到学生的“创新区”,这时候不是教师提出问题了,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想法,当堂讨论,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蹦出思维的火花,有了自己更深刻的理解和新的想法,这就是“创新区”。对于难度大的问题教师不能急于给出答案,要从旁引导,给学生一些启发的关键词,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层层引导、层层深入,这样再困难的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3.针对性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要善于提问,提出有水平的问题能够真正起到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明确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规范、具体,比如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指向性是什么?你们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去思考?又怎样通过观察研究用正确的方法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提出问题时一定要明确这些要点,这样提出的问题才具有针对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另外教师也可以设定优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思考,如果一旦有问题无法进行正确回答,教师要立马引导解决。
4.问题开放激励性提问
在有效提问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的要求之一,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而且只动脑筋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要自己亲自动手实践,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样往往能在解答的过程当中形成对公式或者知识点一些独到的理解或者看法等。在整个启发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跟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索经历和经验,跟学生彼此交流自己再探索中的一些收获、情感、知识经验总结,不知不觉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缩小,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启示和发现,在共享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
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有强烈的进取意识。1988年,我第一次教高三,是当时教龄最短的高三级教师。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注重英语知识点的合理复习和高考考点的研究,同时积极主动承揽平时测试的出题和改卷等工作,天天晚上下班辅导学生。经过一年的拼搏,我终于取得了所教班英语高考平均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本校的英语状元也在我教的班上,为学校当年高考做出了贡献。自1995年评为中学英语一级教师以来,一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次充当高三级英语把关教师,在高考中所带班级英语成绩名列前茅。XX届南海一中七百多名考生参加高考,只有4人英语单科成绩上700分,我教的班就占了2人;在辅导参加1997年和XX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有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因为知识基础扎实,工作勤奋,教学成绩突出,我被评为南海市一九九九年优秀教师、XX-XX学年度南海一中优秀班主任、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先进工作者,为南海一中成为广东省名校,为南海一中跨入南海市重点中学的行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关注全国英语科教改的动态,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因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善于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胆进行教改,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教学实效”的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成绩年年在年级名列前茅,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赞赏。
在教学教研方面:
一、让创新成为教学、教研的活力与动力 1995年至1996年正是中学英语科由旧教材向新教材转轨、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大改革时期,它一方面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正好给我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我开展了“兴趣英语教学”。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充分发挥教师感染力,上课精神抖擞,热情洋溢,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心理兼容,并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法灵活多变,边讲边议,议练结合,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后来,我开展了每天安排学生上讲台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口语”的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一人演讲、两人对话、小品、短剧和幽默笑话等。活动的开展,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热情高涨,课堂常常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用英语的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在学校教学教研活动上进行经验总结,这一活动得到了各教师的认同与充分肯定。96年在中山小榄中学上的how to plant cabbages公开课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运用语言能力等优点受到了市教研员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98年调入南海一中后,我以更高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明确对自己提出“老师英语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英语素质提高的前提”,把新教材内容及要求与高考大纲相结合,提出了“英语教学既要扣住课本,又要跳出课本;既要抓紧课堂,又要跳出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基本功训练,每学期承担一次校级或科组公开课,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
二、向备课、教研要质量,多年来我形成了一种备课前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方法的研究意识,努力做到在备课中知识结构由浅入深、选材内容贴近社会生活、预期目标学以致用。
三、积极参加科组和全市英语科组织的教研活动,定期听本科组老师的公开课以及市英语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注意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科组同事共同编写了《英语早读文选》和《高中英语词汇选编》等书籍;同备课组成员协同合作查找和筛选网上资源,共同备课,做到了资源共享,智慧共享。
四、成立英语活动小组,进行与英语学科相关的课外活动:开办口语班、英语角、朗读和演讲比赛、写成语和猜谜、唱英语歌、演话剧、背单词、英语征文、参加学校一年一届的英语节,开展这些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我校英语科的平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于其它科。用学校领导的话来说:这与英语科老师平时积极和扎实开展各种英语活动是分不开的。
五、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了适应高考要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藏书、“阅读课”、“上网阅读课”等时间,自己搜索或利用老师提供的网站进行浏览阅读,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特别在高考报考英语专业的同学中,倡导开展“每月读两本英语课外书”的活动。
就培养创新能力而言,其主要就是指学生在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让其在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条件下,逐渐形成发现知识、质疑知识、分析知识、内化知识的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在将来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性人才,同时还能让学生爱上生物、爱上学习.
一、遵循原则,推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首先,启发性原则.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培养而言,启发性原则就是其精髓所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掌握新知识,就不能进行高效学习.但是,学生毕竟是课堂的主人,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知识一味的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就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性增强.为此,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合理的采用启发教学,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调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进而实现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其次,因材施教原则.朱熹曾经将孔子的教学经验总结为了这样一句话:“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由此可见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这一原则的运用,主要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从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出发,做到教学上的有的放矢,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实现提升.然后,主体性原则.就素质教育而言,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学生只有借助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才能真正的将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如果学生没有了主体性的话,就不能实现主体的发展.为此,教师就要积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有活力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同时教师还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便使学生能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引导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性
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性的培养,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探究发现法、启发法等先代化的教学方法.这类方法的本质就是给学生“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其二,出示典型的生物问题,提出学习要求,交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教材的方法.当学生在熟悉了高中生物教材之后,教师就要给予学生适时的点拨,以此来使原本陌生的知识变得时隐时现、使非本质的材料时有时无,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在学生的脑海中构成思维的疑团,同时还能有效地在学生构成疑团的同时,激发学生独立解开疑难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分析、研究、探究的过程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实现生物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讲解生物教材的绪论的部分时,教师就可以提出小孩子为什么能够长大?病毒是不是生物?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提问,来总结生物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并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生物教学的课堂,使学生的创新有所提高.又例如在讲神经调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某个人在过马路的时候,看见一辆车正在向自己飞驰驶来,于是他立即躲开,这是神经调节起到的作用.那么,在人和高等生物的生活活动中,神经调节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的呢?学生根据这一例子进行思考,并通过多种手段对问题进行探究,进而逐步获得答案,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启发想象,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多向性
思维是多向的,而想象则是能激发多向性思维的关键所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就必须要极强对思维多向性的训练,而主要的训练手段则是以解决问题为主,启迪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具体而言,就是以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做训练思维多向性的重要方式.例如探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哪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使得学生最终得出较为全面的答案.又例如在巩固练习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极具开放性的题目,像是“吃猪脑就可以补人脑”这句话到底对不对?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调动和提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而言,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任务,因为它不仅是帮助学生实现创新思维多向性的关键所在,同时它还是使学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核心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生物教学中启发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为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想象、实现创新思维的提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总而言之,在生物教学课堂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在实际教学中,“创新思维”就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因此我们坚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作是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将定会迎来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最初源于美国林地高中。两位化学教师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到课堂上课的孩子们录制教学视频,将其传到网络上,为这些学生提供帮助。这两位教师逐渐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未能上课的孩子,同样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2012年,这两位教师成立了(FLN),用以帮助那些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感兴趣的教师,为他们提供知识、技能、资源以及技术上的支持。此后,可汗学院,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等都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课前,教师将课堂中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制成7~1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在上课前提供给学生们,并根据知识点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在课前对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还可根据教师的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讨论情况进行补充讲解。课后,应由学生梳理好课前课中的知识要点,进行教学反思。
2.QQ平台的特点
QQ平台是广东深圳腾讯公司(外文名Tencent)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聊天工具。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QQ群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讯终端相连p]。QQ平台具有即时性、存储性、交互性、共享性、兼容性、泛在性等特点。
2.1 即时性
QQ平台具备即时性。QQ用户可以彼此即时收发文字消息或语音消息,分享各种链接、文件。教师上传至QQ平台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下载观看。QQ平台的及时性解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缩短师生之间的交流距离。学生们对视频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即时了解,继而针对其制定和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备和策略,使谏堂更高效。
2.2 存储性
QQ平台具有大容量网络硬盘,可以存储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例如视频、音频、图片、文档等都可以以文件形式存储。与传统课堂的一次性教学相比,可存储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预习、梳理和回顾。教师可以精心筛选一些教学资源上传到QQ文件中,这些资源可以一直储存在QQ文件内,便于学生随时查阅。
2.3 交互性
平台可以创建QQ群、讨论组。通过将单独的账号同时加到一个群组中实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提供一个零障碍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针对知识点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使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得以解决。
2.4 兼容性与共享性
QQ平台的兼容性使其可以与其他各种社交媒体或网页进行无缝连接。教师与学生知可以在群内或讨论组内相关的教学内容链接,对相关知识进行共享。
2.5 泛在性
QQ平台具备4A元素(anywhere,anytime,anyone,anything),可以在任何有网络或流量的条件下操作,没有时间、地点的局限性。既可以在电脑上操作,也可以用丰机操作。另外,学生们对QQ平台的使用再熟悉不过,避免了时间、资源上的浪费。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地点不在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碎片化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通过平台,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感悟,反思也可以随时进行记录或与他人分享。
QQ平台的以上特点能够帮助师生满足翻转课堂的需要,使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得到保障,是完成翻转课堂的理想平台。
3.基于QQ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为了保证师生之间零障碍交流,首先教师要利用QQ平台中的QQ群功能,建立一个QQ群。通过“邀请好友进群”或者下发群号的方式将所有学生加到群中。学生在群中以“班级学号姓名”的昵称存在,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做到有效监管。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创建讨论组,有助于在自主学习过程和课堂活动中进行小组讨论,互评等活动。
课前。教师将教学视频上传至群文件,并在公告栏中予以提示。可以以消息形式或文件形式布置教学视频的相关任务一-练习或测试,用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认真观看视频,做到有效地自主学习。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问题,例如让学生找到一些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资源进行分享。对于知识重难点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组进行交流、讨论,达到互伴学习的效果。教师也可以随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选择性解答。对于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作为学习者主体,应该总结自己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记录,利用日志将其保存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作为协助者和组织者,教师能够全程监控,可以根据学_们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设计,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课中。首先,教师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教学视频中知识点的重难点问题以及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或是在讨论组中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选择让其他小组学生进行助学,对于难题可以通过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讲解的方式解决。最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
课后。教师与学生都应对已完成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课前和课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经验总结。学生可以针对之前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遗漏知识点进行补充,也可以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这些都可以相应地记录在QQ日志中,以供日后的回顾和査阅。
导研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或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进行自主发问、解决问题、内化反思,进而达到能力培养、思维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问题性、自主性、指导性、探究性、优质性等特征. 导研式教学作为灵活性和独立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突出学生本位
导研式教学将学生视为发现和创造活动过程中知识建构的主体,扭转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导研式教学适当地削弱了教师在课堂中的绝对地位,进而关注教师引导者职能的发挥,提倡教师角色由管理者向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 另一方面,导研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进而聚焦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思维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学生自主发问、自主探究、自主反思.
(二)直面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导研式教学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为基本途径,以掌握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基本目标,彻底改变了传统讲授型数学课堂只讲求结果、忽视过程的低效率教学模式. 一方面,导研式教学将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路标,紧紧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反思这一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直面问题的生成与解决的过程. 另一方面,问题解决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已有知识和已掌握的技巧,在冷静思考、审慎分析的基础上,理清问题的前因后果,规划思维“路线图”,明确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标.
(三)注重反思与拓展
导研式教学将反思内化与问题拓展纳入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摆脱了传统数学课堂停留浅层次、表面化知识教学的困境. 一方面,导研式教学讲究题后反思,即要求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思路、策略与方法进行反思,或是把握问题本质,或是寻找问题解决再优化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导研式教学注重学生触类旁通以及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总结经验、产生认知冲突以及梳理知识联系与结构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研式教学主要分为导问、导研、导思三个环节,其中导研阶段是导研教学开展的重中之重. 笔者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为例,来具体分析导研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导问
导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自然、合理地发问.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重视引导的技巧与方法,既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提问和研究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当下学生能力发展水平. 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发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 鉴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由以下几方面着手:1. 科学设置导研式教学情境,创造问题产生的条件,如可提生问题的素材或情境;2. 科学设计提问的难度,适应学生的能力发展,如提供提出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指导、适当搭建问题难度调控“脚手架”. 总而言之,导问既要创造学生发问的动力,又要保证提问的难度控制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
如在学习《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故事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主动发问的目的. “一天,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碰上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定个合同,我将在一个月中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而后每一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 杰米爽快地答应了,但是最后他却破产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成功地被激起了求知欲,七嘴八舌便展开了讨论. 教师不妨趁热打铁,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杰米破产与韦伯奇怪的要求不无关系,同学们能否得知从哪一天开始杰米付给韦伯的钱要少于韦伯付给杰米的钱?”经这一发问,学生的思路成功地转移到建立数学模型上,即通过构建函数来确定答案,自然而然,问题便产生了:这是哪一类函数?具有怎样的性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手中的“风筝线”一松一紧,既牢牢把握“风筝”的方向,也时时调节“风筝”飞行的高度.
(二)导研
导研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探究. 教师要基于学生所认知的知识和规律为基础,清楚学生探究的难点在哪儿,教师应在哪块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作为引路人,在这一阶段同样要注意引导的技巧,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如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复习与回顾,另一方面要把握释难和疑难的时机,最好在学生问题难以解决或主动寻求帮助时,提供探究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总而言之,导研重在必要时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或合作探究排除障碍,以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结论.
如《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学生自主发问后,问题探究必然从函数方程式的确定以及函数的性质展开. 不少学生一时不知从何下手,只能干瞪眼.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回忆探索函数图象、性质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如通过五点法可以大致确定函数的图象,进而可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方面来寻找函数的相关性质. 经教师提醒和点拨之后,学生必然有所想法,跃跃欲试地想大展身手. 考虑到问题探究的复杂程度以及难易程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为一单位的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问题研讨. 适当对小组任务分工进行调整后,教师可以将“舞台”交给学生,退居“幕后”.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事事,相反地,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小组的合作情况,掌握课堂活动开展的实时动态,并能及时地为学生指明方向、答疑解惑. 如某一小组内部成员对于指数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产生了分歧,向教师寻求帮助. 教师得到“求救”信号后,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不仅要安抚学生的情绪,还需提供解决方案:“我看了大家的探究过程,都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很多答案并不是唯一或者非黑即白的,双方能否再仔细看看对方的思路,看是否存在漏洞?”
(三)导思
导思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反思、问题拓展. 教师作为点拨者,在这一阶段同样要讲究点拨的方法和技巧,一方面教师可以明确反思目标,为学生提供反思框架,提供对概念、结论进行辨析的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变式训练材料,提高学生知识内化迁移的能力. 总而言之,导思是学生知识升华、经验总结的关键环节,主要着眼于学生对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的感悟以及对研究方法的总结.
如《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导研环节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一一罗列,并要求学生反思、总结探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所运用到的数学思想. 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主要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别谈一谈对归纳法、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以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和理解. 另外,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适当地设计与归纳法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相关的变式训练题,以提高学生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
不管是学生或是老师在面临高考数学复习的时候都会发现数学复习的知识点多、面广、范围大.除此之外,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高考的试题也作出了很大的创新与改革,试题的类型层出不穷,试题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灵活度要求更高.由此种种原因,高考数学的复习就好似一场战争,不仅考验着学生,同时也对老师对复习课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怎样帮助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高考复习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教材为中心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高考试题怎样改革创新,无论高考重点如何改变,所有试题的知识点都是来源于教材,高考中很多试题是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提炼、演化、改造和整合,可以说教材就是高考复习的指南针.所以,在进行高考复习的时候,教师切忌“取糟糠,去精华”的把复习重点偏离到别的辅导书或是盲目地采取题海战术,而应该“返璞归真”回到教材,让学生真正把握高考试题的根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应试的能力.
二、全方面培养能力
数学高考中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要全方位的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能力、数字运算的能力、空间想象的能力进行考查.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一味的复习知识点、讲解习题,学生也一味的听取知识点,死记硬背解题方法,这种情况是不可取的.教师真正要做的就是重视对学生能力全方位的培养.
例如,以函数的基本性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灵活运用函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提升处理函数综合体的技能,以此来扩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运用等比和等差数列的特点规律,引导学生创造新数列,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一个平面图形,让学生画出立体图形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各方面技能,以此方式让学生养成了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高考答题的时候能更快的找准试题的基本知识点,从而打开自己的知识库,轻松应对各种变换的试题.
三、构建数学思维
想要帮助学生顺利轻松地解答题目,在复习的时候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所谓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阶段最着重这四大思想:函数与方程两者关系的思想、数字和图形相互结合的思想、分类和整合之间的思想、化归和转化之间的思想.
以化归和转化思想为例,这个思想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把不熟悉的“生题”转化为轻松解答的“熟题”,把大题拆分成几个小题.在复习课上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这个能力,让学生在答题中化繁为简,例如把有关空间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的问题来解答,然后再一步步的把空间图形问题解答出来.
四、掌握数学方法
高中数学要求掌握的方法包括:待定系数法、割补法、分析和综合法、配方法等.而不同的方法也适用于不同的题目类型.虽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已经教授了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但是在复习的时候,更应该强调提升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数学方法的能力.比如待定系数法的运用,依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出一些等式或者方程组,代入一些待定细数,解答方程组然后得出答案.这样就使得繁复的解题步骤得以简化明了.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让学生掌握这个解题的思路方法对学生复习训练,积累答题经验,高考应答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中图分类号】 G【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82-02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与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大力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并将数学的理性、严谨等精神融入其中。在众多版本的高中数学教材中,苏教版教材一直备受关注,无论是从结构构思方面还是从内容来看,其数学语言的运用、习题思维的设置等都紧紧围绕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将新课改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并将学生确立为教学的主体,融入学生的生活元素,使数学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亲密伙伴。从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来看,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在展示数学知识严谨态度的同时也体现了其理性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化价值。
一、苏教版的人文关怀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其与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有着本质的区别,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定位,不仅严格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编写,而且结合了江苏省当前的教育水平,用新的手法从新的角度对数学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尤其是在人文方面可谓是一大亮点。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处处散发着生活的气息,极大地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关系,例如必修4第一章中的“三角函数”,这一节当中有大的海滩插图,第二章“平行向量”中有飞机的空中展示插图以及澳门大桥的插图等,这一系列插图的展示将数学和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数学教材的亲切性,使学生从心理上开始认可和接受数学教材。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就是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增加了知识点的旁白,对数学的核心知识进行了完善和补充,通过对旁白的阅读和感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向量坐标运算,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设向量,,,当,那么就有;同样,如果,那么成立。苏教版数学教材对这一知识点的旁白是这样设计的,如果,因为0与所有的向量都是平行关系,因此是可以成立的,从另一方面来讲,是的充分必要条件,此处旁白的设计避免了教材中对的限制,使学生对向量的平行认识和坐标计算更加简单明了。其实数学知识点旁白的设计并不是单单为了完善内容,也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图解说明,它是对正文知识点的完善和延伸,将正文中包含的隐性知识和内涵解读出来,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苏教版的文化氛围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者摒弃了传统教材中一切以教师为主的观念,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老师共同定位成数学的知识的载体,将数学教材向培养知识技能、注重教育过程、提升情感等方向过渡,将教材由原来枯燥无味的知识文档转变成一种知识展示的平台,而且从版本的设计结构上来看,其充分地尊重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习惯,在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彩色插图,让数学教材也变得丰富多彩。苏教版数学教材为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并从根本上减轻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对传统的数学知识进行精挑细选,并且在众多知识中设计了旁白和链接,而且对数学知识的出现背景、发展过程以及最终的结论也有较为全面的介绍。例如,在讲述立体几何知识的时候引入了艺术家的透视法,这一新方法的引入使学生对数学在生活、艺术、经济、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并将数学定位成寻找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人际交往的特殊语言。
教材中知识文本的编写、插图的选择以及知识背景的介绍都进一步体现了苏教版以把握时代脉搏为思想,以传承数学知识文化为己任的“先贤”形象,体现数学内容的生动性、知识题材的多样性以及信息范围的广泛性,彰显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时代特色。例如,在讲述圆周长公式推导的过程中,结合当前学生的生活背景,运用无限接近的思维方式进行阐述。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对很多知识点的结算采用计算机解决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条自主探究知识、自主学习理论的道路。
又如,在讲述三角函数图形的时候,教材中推荐老师借助计算机中的“几何画板”展示函数的几何模型,不但可以让学生看到函数轨迹生成的具体过程,还可以在模型中适当地改变参数进而改变模型的形状和位置,老师用几何画板同时展示和以及三个线性轨迹,而学生就可以发现只要将函数的纵坐标增大倍就可以得到,而将函数的图象左右平移就可以得到函数图象,老师要让学生亲自操作电脑软件进行模型建设,就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函数的内涵和意义,彰显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时代特色。
三、苏教版的理性精神
苏教版的高中数学教材在处理数学知识概念的时候,注重对其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的具体过程做介绍,很多时候教材当中要求学生对某一抽象的概念亲自动手展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物,既可以讲明概念的形成来源于某一个实际问题当中,也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理解抽象概念的同时加深对其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有学者提出数学的学习不仅仅要满足对其直观的特殊认识,更要准确理解其在典型实例中的本质,而传统的数学教材几乎没有针对数学知识出现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做介绍,只是将最终的结论简单直白地告诉学生,让学生用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记忆和使用,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针对原来某些结论的学习方式做了改变,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编写者认为,发现问题的存在比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课堂教学由原来使学生机械的记忆变成现在的探索性学习,这种方式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对数学公式记忆的任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探索问题的习惯。教材站在尊重学生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品质,并使学生在数学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公正、客观的理性精神。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部分,苏教版以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展现了这一知识点,老师在学完子集、交集、并集和补集的基本概念后,通过以下游戏来提高和加深学生对集合的理解,如选择班上40名学生并平均分成2个小组,要保证每个小组之内有男生和女生,将整个小组记为全集I,将小组内的女生记为集合,将小组内的男生记为集合,而小组内戴眼镜的学生记为集合,游戏开始之后站起来表示在集合之内,坐着表示不再集合之内,为了保证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课堂秩序,整个过程中学生不能说话,但是可以通过眼神和表情交流,并在小组之内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将每个学生属于哪个问题的答案记下来:
第一题:的补集 ,的补集
第二题: 和的交集
第三题:、的并集和的交集
第四题:集合补集与集合补集的交集
……
以此类推,老师可以将问题逐渐向深层次设置,最终学生会在游戏中对集合的概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会因为这种较高的乐趣性而极大地提升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采用全新的形式对数学知识进行阐述和展示,并且承载了数学知识的发现背景和成长过程,其旁白的设计使正文的内容更加完善和醒目,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是中学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完善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在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关注全国英语科教改的动态,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因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善于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胆进行教改,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教学实效”的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成绩年年在年级名列前茅,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赞赏。
在教学教研方面:
一、让创新成为教学、教研的活力与动力1995年至1996年正是中学英语科由旧教材向新教材转轨、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大改革时期,它一方面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正好给我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我开展了“兴趣英语教学”。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充分发挥教师感染力,上课精神抖擞,热情洋溢,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心理兼容,并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法灵活多变,边讲边议,议练结合,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后来,我开展了每天安排学生上讲台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口语”的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一人演讲、两人对话、小品、短剧和幽默笑话等。活动的开展,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热情高涨,课堂常常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用英语的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在学校教学教研活动上进行经验总结,这一活动得到了各教师的认同与充分肯定。96年在中山小榄中学上的HowtoPlantCabbages公开课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运用语言能力等优点受到了市教研员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98年调入**一中后,我以更高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明确对自己提出“老师英语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英语素质提高的前提”,把新教材内容及要求与高考大纲相结合,提出了“英语教学既要扣住课本,又要跳出课本;既要抓紧课堂,又要跳出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基本功训练,每学期承担一次校级或科组公开课,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二、向备课、教研要质量,多年来我形成了一种备课前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方法的研究意识,努力做到在备课中知识结构由浅入深、选材内容贴近社会生活、预期目标学以致用。三、积极参加科组和全市英语科组织的教研活动,定期听本科组老师的公开课以及市英语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注意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科组同事共同编写了《英语早读文选》和《高中英语词汇选编》等书籍;同备课组成员协同合作查找和筛选网上资源,共同备课,做到了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四、成立英语活动小组,进行与英语学科相关的课外活动:开办口语班、英语角、朗读和演讲比赛、写成语和猜谜、唱英语歌、演话剧、背单词、英语征文、参加学校一年一届的英语节,开展这些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我校英语科的平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于其它科。用学校领导的话来说:这与英语科老师平时积极和扎实开展各种英语活动是分不开的。五、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了适应高考要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藏书、“阅读课”、“上网阅读课”等时间,自己搜索或利用老师提供的网站进行浏览阅读,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特别在高考报考英语专业的同学中,倡导开展“每月读两本英语课外书”的活动。六、研究高考,每次带高三我都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动态,进一步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参与备课组集体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及其变化,调整复习思路,把握变化实质,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信息作用。注重在英语高考复习中专题复习后必要的综合能力测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突出一个“精”字,尽可能精编一些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等相联系的写作题目。努力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整合途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言传身教获得中级职称以来,不管是在中山小榄中学还是在**市第一中学,都承担了辅导青年教师的工作,组成一帮一的模式,给他们上示范课,听他们上课,看他们的教案,共同备课,研究分析教材、钻研教法,选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互相交流经验,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使他们都晋升了一级英语教师。
三、在学习中求发展多年来,本人能认真钻研业务,了解英语教学最新的发展趋势,不断的更新知识,订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参加了**省、中山市、佛山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在市、县、校等专题研讨会上交流。论文《谈课堂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获得**市2000年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通过了电脑初、中级考试,并在**一中校园网上制作了
自己的网页。
在德育方面:不但教书,更重视育人是我的工作原则。近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上,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以育人为本,以振兴**一中为自己最大的责任,认真实践“竭尽全力,倾尽所爱,真心奉献,无怨无悔”的一中精神。
在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关注全国英语科教改的动态,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因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善于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胆进行教改,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教学实效”的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成绩年年在年级名列前茅,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赞赏。
在教学教研方面:
一、让创新成为教学、教研的活力与动力
1995年至1996年正是中学英语科由旧教材向新教材转轨、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大改革时期,它一方面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正好给我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我开展了“兴趣英语教学”。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充分发挥教师感染力,上课精神抖擞,热情洋溢,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心理兼容,并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法灵活多变,边讲边议,议练结合,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后来,我开展了每天安排学生上讲台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口语”的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一人演讲、两人对话、小品**、短 剧和幽默笑话等。活动的开展,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热情高涨,课堂常常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用英语的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在学校教学教研活动上进行经验总结,这一活动得到了各教师的认同与充分肯定。96年在中山小榄中学上的how to plant cabbages公开课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运用语言能力等优点受到了市教研员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98年调入南海一中后,我以更高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明确对自己提出“老师英语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英语素质提高的前提”,把新教材内容及要求与高考大纲相结合,提出了“英语教学既要扣住课本,又要跳出课本;既要抓紧课堂,又要跳出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基本功训练,每学期承担一次校级或科组公开课,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二、向备课、教研要质量,多年来我形成了一种备课前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方法的研究意识,努力做到在备课中知识结构由浅入深、选材内容贴近社会生活、预期目标学以致用。三、积极参加科组和全市英语科组织的教研活动,定期听本科组老师的公开课以及市英语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注意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科组同事共同编写了《英语早读文选》和《高中英语词汇选编》等书籍;同备课组成员协同合作查找和筛选网上资源,共同备课,做到了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四、成立英语活动小组,进行与英语学科相关的课外活动:开办口语班、英语角、朗读和演讲比赛、写成语和猜谜、唱英语歌、演话剧、背单词、英语征文、参加学校一年一届的英语节,开展这些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我校英语科的平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于其它科。用学校领导的话来说:这与英语科老师平时积极和扎实开展各种英语活动是分不开的。五、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了适应高考要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藏书、“阅读课”、“上网阅读课”等时间,自己搜索或利用老师提供的网站进行浏览阅读,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特别在高考报考英语专业的同学中,倡导开展“每月读两本英语课外书”的活动。六、研究高考,每次带高三我都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动态,进一步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参与备课组集体研究《考试说明》中 的题型示例及其变化,调整复习思路,把握变化实质,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信息作用。注重在英语高考复习中专题复习后必要的综合能力测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突出一个“精”字,尽可能精编一些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等相联系的写作题目。努力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整合途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言传身教
获得中级职称以来,不管是在中山小榄中学还是在南海市第一中学,都承担了辅导青年教师的工作,组成一帮一的模式,给他们上示范课,听他们上课,看他们的教案,共同备课,研究分析教材、钻研教法,选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互相交流经验,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使他们都晋升了一级英语教师。
三、在学习中求发展
多年来,本人能认真钻研业务,了解英语教学最新的发展趋势,不断的更新知识,订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参加了广东省、中山市、佛山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在市、县、校等专题研讨会上交流。论文《谈课堂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获得南海市XX年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通过了电脑初、中级考试,并在南海一中校园网上制作了自己的网页。
在德育方面:
不但教书,更重视育人是我的工作原则。近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上,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以育人为本,以振兴南海一中为自己最大的责任,认真实践“竭尽全力,倾尽所爱,真心奉献,无怨无悔”的一中精神。 以民主的作风,真诚的胸襟,高尚的师德,团结广大同学,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成效显著。在当班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时时地提醒自己,要经常把自己放在普通同学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去开展工作。我经常向同学表明:我和同学们的关系,首先是朋友,其次是师生,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诚地关心学生,真心地与同学们交朋友。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坚持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同龄人中的起点和位置,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座右铭,建设严谨的班容班貌和提高班级墙报的质量以及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等,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在这些氛围的熏陶下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产生强烈的成才愿望。与此同时,从狠抓学生的仪表、出勤、 文明言行和上课的规矩入手,使学生懂得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一“伟大源自平凡”的道理,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严谨的作风。二是加强与各科任老师的合作与沟通,在工作中牢牢记住“既要教书,更要育人”的原则,做到全员参与育人。每位老师都有“共同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潜力”的责任,并切实开展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前进道路上激励学生的工作。及时利用校长室、书记室、德育处、团委及多个科组编印的《一中文摘》、《一中德育》、《新绿》、《一中家长通讯》、《奔流》、《春秋》等刊物和小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班风。三是重视班会课这一重要的德育教育阵地,狠抓班会课的质量,改进班会课和家长会的方式,较多地运用交流、对话、恳谈会等方式,重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德育工作,常从网上下载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从而走出了一条新思维、深层次、多渠道、有特色地开展思想教育的路子。四是对后进学生的教育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就是“首先要‘动之以情’——且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晓之以理’,如果仍不见效,最后才是坚决地‘绳之以法’——即‘教育’‘批评’ ‘挽救’ ‘处理’”。本人历来主张“挽救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优生更有意义”,所以,对待这类学生,我都要求自己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教育他们。 **
在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关注全国英语科教改的动态,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因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善于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胆进行教改,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教学实效”的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成绩年年在年级名列前茅,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赞赏。
在教学教研方面:
一、让创新成为教学、教研的活力与动力
*年至1996年正是中学英语科由旧教材向新教材转轨、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大改革时期,它一方面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正好给我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我开展了“兴趣英语教学”。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充分发挥教师感染力,上课精神抖擞,热情洋溢,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心理兼容,并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法灵活多变,边讲边议,议练结合,形成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后来,我开展了每天安排学生上讲台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口语”的活动,活动的形式
有一人演讲、两人对话、小品**、短剧和幽默笑话等。活动的开展,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热情高涨,课堂常常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用英语的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在学校教学教研活动上进行经验总结,这一活动得到了各教师的认同与充分肯定。96年在中山小榄中学上的HowtoPlantCabbages公开课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运用语言能力等优点受到了市教研员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98年调入南海一中后,我以更高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明确对自己提出“老师英语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英语素质提高的前提”,把新教材内容及要求与高考大纲相结合,提出了“英语教学既要扣住课本,又要跳出课本;既要抓紧课堂,又要跳出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基本功训练,每学期承担一次校级或科组公开课,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二、向备课、教研要质量,多年来我形成了一种备课前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方法的研究意识,努力做到在备课中知识结构由浅入深、选材内容贴近社会生活、预期目标学以致用。三、积极参加科组和全市英语科组织的教研活动,定期听本科组老师的公开课以及市英语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注意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科组同事共同编写了《英语早读文选》和《高中英语词汇选编》等书籍;同备课组成员协同合作查找和筛选网上资源,共同备课,做到了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四、成立英语活动小组,进行与英语学科相关的课外活动:开办口语班、英语角、朗读和演讲比赛、写成语和猜谜、唱英语歌、演话剧、背单词、英语征文、参加学校一年一届的英语节,开展这些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我校英语科的平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于其它科。用学校领导的话来说:这与英语科老师平时积极和扎实开展各种英语活动是分不开的。五、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了适应高考要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藏书、“阅读课”、“上网阅读课”等时间,自己搜索或利用老师提供的网站进行浏览阅读,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特别在高考报考英语专业的同学中,倡导开展“每月读两本英语课外书”的活动。六、研究高考,每次带高三我都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动态,进一步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参与备课组集体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及其变化,调整复习思路,把握变化实质,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信息作用。注重在英语高考复习中专题复习后必要的综合能力测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突出一个“精”字,尽可能精编一些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等相联系的写作题目。努力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整合途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言传身教
获得中级职称以来,不管是在中山小榄中学还是在南海市第一中学,都承担了辅导青年教师的工作,组成一帮一的模式,给他们上示范课,听他们上课,看他们的教案,共同备课,研究分析教材、钻研教法,选择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互相交流经验,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使他们都晋升了一级英语教师。
三、在学习中求发展
多年来,本人能认真钻研业务,了解英语教学最新的发展趋势,不断的更新知识,订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参加了广东省、中山市、佛山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并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在市、县、校等专题研讨会上交流。论文《谈课堂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获得南海市*年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通过了电脑初、中级考试,并在南海一中校园网上制作了自己的网页。
在德育方面:
作者简介:陈玉照,男,江苏省南京市文枢中学,中学一级教师;陈国先,男,江苏省南京市文枢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在2011-2013年期间,南京市文枢中学高中政治教研组开展了关于高中生公平意识培养的课题研究,在问题发现、原因分析、方案选择、实践推进和经验总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相关领域的问题研究提供了补缺性素材和合适的范本。在公平课堂实验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公平意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自助课堂ABC”模式。
一、何谓“自助课堂ABC”
“自助课堂ABC”在课堂结构上由三种版式的学案和四个活动环节组成,是一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帮助、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课堂发展模式。
三版式学案分别是:A版一助学案,B版一导学案,C版一复习案。A版一助学案(见表1)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并在集体互助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自助生成。B版一导学案(见表2)主要是为A版一助学案中的问题提供思路分析和答案要点,同时精选一些用于学生集体竞答的判断题和选择题,以促进学生的自助提升。针对高中知识易忘难学、复习迎考又总是缺乏充分的复习时间(尤其是等级学科)等问题,C版一复习案(见表1)对此做了提前准备。在自助课堂上,学生可以将B版一导学案中的答案要点和错题粘贴到C版一复习案上,也可以写一些知识感悟和学习心得。这样,它在新学阶段就为后期的自主复习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复习资料,以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高效复习,实现复习自助。
从具体的课堂流程来看,学生的自助学习过程需要通过自助课堂的四个活动环节来完成。这四个活动环节是:
组内自主。教师首先以公平的方式(比如抽牌的形式)选出本节课的学生主持人,然后,依据学科知识逻辑和前后文联系,简要导人新课,发放“A版一助学案”(见表1),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全班学生则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A版一助学案”上提供的问题与要求。时间约10分钟。
组际互助。学生主持人以公平的方式(比如抽签)确定每一组可以回答的问题,并依题序组织整个回答过程,每一组同学则派代表依次回答问题,并提供本组思考的问题,各组也可以针对其它组的问题与回答阐述自己不同的见解,主持人根据他们的回答通过表决的方式确定是否加分,教师则在黑板上写上各组组别,记录成绩,参与问题设计与答案的讨论。时间约16分钟。
学案助导。教师发放“B版一导学案”(见表2),每组根据“B版一导学案”上的答案要点或解析,自我检讨自己答题的缺陷或指出对方的优点和缺陷,回答较好的加分(方式仍实行一票制)。接着,在主持人组织下,各组以抢答的方式回答“B版一导学案”上设计的选择题和判断题(答对+2分,答错-2分)。时间约11分钟。
总结反思。老师简评学生自助学习情况,统计各组总分,宣布获胜组和失败组,由胜利组确定自己还是对方表演节目。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情况和需要当堂或课后将本课(答题)要点、错题、感悟粘贴/写到右边的“C版一复习案”,作为备考复习资料。时间约8分钟。
二、“自助课堂ABC"的公平性
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公平意识,要求课堂教学本身具备公平性,能让学生感受到公平的价值和意义。课题组曾经在问卷调查后仔细研讨过影响高中生公平意识形成的不利因素,发现与课堂教学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有三点:①教师自身公平意识不强,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②教师本位的教育理念,导致学生公平话语权缺失;③不公平的教育过程,助长学生的自私观念。“自助课堂ABC”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了比较优势,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公平内涵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公平意识,因此被称为公平课堂模式。
1.淡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时至今日,师本位的教育理念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课堂的话语支配权牢牢地掌控在教师手中,本应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却成了课堂的附庸或看客。通常所认为的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由于醉心于形式设计,所谓的主体性也只是一种被抽去了本真意义的“虚位”存在,即便是想努力展示学生主体性的一些课堂教学模式和公开课,仍渗透着教师精致布局的课堂流程和话语掌控。“自助课堂ABC”模式改变了课堂教师主导的呈现方式,由强调课堂着力前移为课前下功夫,逆转了师本位的课堂教学僵局。从“自助课堂ABC”三个版式的学案看,A版一助学案通过组内自主和组际互助着力于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自助生成,B版一导学案以知识辅助的方式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自助提升,C版一复习案以课堂向课后延伸的理念引导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助巩固;从“自助课堂ABC”模式的组内自主、组际互助、学案助导、总结反思四个环节来看,课堂基本处于学生自己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之下,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帮助、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2.扭转教师教学中的负激励模式,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学习动力问题是很多教育问题(包括一定范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背后的根本性、持久性因素。与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最为切近的因素、最为高效的途径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灌输与反复训练,而是如何引导和激励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生持久学习是需要持续动力助推的,这就需要把相当部分精力合适地转移到培养学生学习动力上来。但通常的激励模式往往是分数、标杆、批评等压力激励模式,这些模式短期看是有一定效果的,长期看,压力不但不能转化为动力,反而会不断增添学生的挫败感,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而“自助课堂ABC”模式采用小组竞赛和娱乐奖惩制相结合的方式,增添了激发学习的多维动力因。比如:参与和贡献增加了学习快乐,表现与荣誉带来了学习自信,比较与借鉴培育了学习斗志,知识逻辑关系背后所反映的生活元素增添了学习的生活趣味等,这些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课堂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我要学习的主动追求者,增强了教育公平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3.注重课堂教学公平的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公平意识。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公平意识,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做到形式公平还是不够的。问卷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学生自私观念和伪装表现,与我们课堂教学中公平形式与内容脱节不无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公平文化素养,破除对公平的狭隘理解。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打破授课一言堂,只要让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只要给学生更多的课堂训练时间,就是把公平还给学生了。之所以说我们的课堂是压抑的、不公平的,不是说没有给学生表达的时间和机会,而是很大程度上由于我们忽视或剥夺了他们思考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所谓的具有普适性的“导学案”本质上改变不了它“导教案”的工具性价值理念。“自助课堂ABC”模式在课堂公平内涵式发展上进行了尝试,该模式在组内自主、组际互助、学案助导、总结反思四个环节中充分尊重学生思考、阐述和讨论问题的自由。此外,课题组还在A版一助学案中设计了“留白”,即问题4-般由各组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确定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供各组讨论和回答。这样,课堂就增添了学生思想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存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自由的价值和意义自然而然地会在他们的意识中埋下公平的种子。
三、“自助课堂ABC”的限度
可行性是“自助课堂ABC”模式的生命力之所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该模式并非具有普适性,而是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即限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模块和课型方面的限制。“自助课堂ABC”模式着眼于学生自助学习的可实现性,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就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并希望学生在组内合作、组际竞争中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材文本解读的难度系数不能偏高,可以与之匹配的显然是一些偏文学科。当然,在文科范围内,也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适宜采用该模式。以政治学科为例,对于那些容量大、重难点多、理解难度大的模块和章节,如《生活与哲学》中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就不太适合采用“自助课堂ABC”模式。从课型上来看,新授课最为方便采用“自助课堂ABC”模式,复习课如果存在知识整合与深化,也可以使用,试卷讲评等课型相对来说就不太匹配了。
2.教师能力、学生素质方面的高要求。从现象上看,“自助课堂ABC”模式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弱化”了,但实际上却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它要求教师要能预判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把握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方向,在“助学案”、“导学案”的设计上要精炼、科学。A版问题、B版判断题和选择题的设计与筛选要紧扣教学目标,凸显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要能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知识和解读疑难,为学生答疑解惑。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它要求教师在自助课堂上有所节制,既要避免越俎代庖,也要避免过度放任导致状况失控。“自助课堂ABC”模式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是学生自主和自助学习,它要求学生主持人能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局面协调和掌控能力,要求全体学生能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秩序意识和公平意识等。
3.课堂节奏、时间方面的制约。“自助课堂ABC”模式的四个环节是连贯和紧凑的,由于学习自主和自我管理,它所引发的各种意外状况会比较多,从而对课堂推进的节奏带来影响。有些问题比较重要,但学生可能一带而过,有些细节和问题可能并不特别重要,却会被他们不断地讨论。除了课堂节奏的问题,时间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从课堂安排的容量来看,密度比较大,每一个环节都有其时间上的限制。比如第一环节,时间设计为10分钟,但其内容却十分丰富,包括教师导入,选出主持人,学生阅读教材和问题,组内分工和组织答案等。如果说第一环节还可以控制的话,第二环节讨论的不可控性就大为提高了,类似的问题在第三和第四环节都存在。所以,自助课堂在时间和节奏上的把握上还是一个问题。
当然,约束性因素不是用来作为否定与回避的借口,随着“自助课堂ABC”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应用、不断完善,它的适用性也会相应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