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分数乘法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1误区一:多媒体课件屏幕代替传统的黑板板书。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些教师往往直接地用多媒体放映方式来代替黑板上的粉笔板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往的过程,优秀的黑板板书不仅精练,而且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调用和修改。而用计算机大屏幕完全取代传统的黑板,只是显示屏的变换而已,比起传统的黑板教学来说,计算机大屏幕更加僵硬和死板,缺乏生气。由于计算机无法将整节课的内容保持在一屏,一节课的整体结构不能一目了然,造成学生的思维断层。因此,显示屏替代黑板,不仅没有表现出计算机解决疑难问题的独特性,还缺少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延时性和实用性优点。尤其在数学和物理教学中,如果将大量的板书和推导过程写入课件,在课堂上显示,则学生印象不深,不易吸收,还不如教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一边板书推导过程的效果好。“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比起电脑设计的板书,学生更愿意亲近教师的粉笔字,面对老师的当堂板书,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因此,即使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过程中,传统的黑板板书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1.2误区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代替教师与学生的活动。
一节课从导入到新课讲授,从举例到练习,均投影在屏幕上,从开课到结课都在使用课件,整堂课成了课件的演示课,整堂课看到的只是图像和画面的不断变换,很少有教师的引导,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及其表现。本应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也由课件包办代替了。教师变成了课件的操作者,学生面对的是课件而不是教师。教学由以往的教师灌输变成了电脑灌输,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未变;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强调了过多的外部刺激,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空间,学生看得多、听得多,但思考少,所得甚微,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阻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媒体的直观展示,模糊的形象是清晰了,但想象、创新的空间也消失了,且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于教师而言,重复使用相同的课件,缺少了对教材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教学成了机械的活动,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1.3误区四:过于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形式,忽视对学科具体内容及特点的研究。
某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时,为了演示圆的画法,利用3D建模做了一个圆规模型,并制作了一段三维动画。案例中,学生虽然也弄懂了画法,可这样做既耗时又费力,不如直接用圆规在黑板上演示更方便快捷,教学效果甚至更好。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而是刻意追求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形式,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率,来自外部的过多的画面和音响效果反而会成为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干扰源,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分析学科教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特点,选择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信息技术,适时地使用,提高教学质量。
2 走出误区的对策思考
2.1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计算机三者的关系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人的思维和生存方式的变化。面对迅速变化的新知识,面对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学生,要想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让教师给懂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一滴水",必须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转变观念。改变教师的观念与思维模式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只有真正意识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现实性与紧迫性,才能调动教师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落到实处。
2.2 以人为本,落实技术培训,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最理想的课件是创意与设计都由使用者完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线教师学会课件制作,将教育理念,教学特色融入到课件之中。只要方案合理,措施落实,效果还是不错的。可以尝试下面做法: 使软硬件的分批投入与教师分层培训同步跟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上不到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就搞不起来,但购置软硬件需花费大量资金,再说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教师应用水平尚未达到一定水准,投入一步到位,在学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是一种物质浪费;若教师已具有较高水平,但又不能满足其硬件条件,显然属于一种智力浪费,影响教师的积极性,故软硬件的投入要与教师应用水平相结合。
3.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反思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例如一位教师在教“两栖动物”一课时,就有效地使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了整合。在任务阶段,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在观察阶段,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两栖动物的多媒体资料,通过对各种两栖动物的了解;在讨论阶段,学生通过与其他类动物的比较,得出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在探索阶段,是对两栖动物的进一步认识,通过这样,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各方面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在网上资料阶段,通过查阅教师精选的网站“青蛙学堂”,安排学生课余时间看网上资料,扩大知识面。这节课通过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构建出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获取事实—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运用结论进一步探究—通过网上资料的学习进一步拓展视野”。
通过课例,我们可以反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手段,而且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观念先导。一堂好课与其说是把好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要首先着眼于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可以邀请专家作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的讲座;开展教育技术在职培训的可行性调查研究;让教师结合实际,比较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在功能上的巨大差异,促使教师认清现代教育技术是推动目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让已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谈自己学习应用的经验;进行优质课件的讲评,引导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处,学生思维转变处,困惑处,传统媒体难以解决处等运用现代技术
一、复习用分数乘法解决的问题
1.出示图1。
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条件和问题把它还原成一道文字表达的问题吗?
生:求60的是多少?
生:把60平均分成3份,求两份是多少?
师:怎么计算?
生:60×或60÷3×2
师:两种算法有什么联系?
生:计算60×时,把60和3约分就是60除以3。
[设计意图:一是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二是学生可通过图示,回忆三年级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沟通分数乘法与整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对分数的理解就更广了。]
2.出示图2。
师:这幅图由两条线段构成,知道为什么要画两条线段吗?能不能说说图示表达了什么意思?
学生列式计算:60×=40(人)
3.沟通与整数中“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的联系。
师:其实,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种问题有联系,你们还记得吗?
生: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动态变成图3)
师:它们都有哪些联系呢?
生1:都用乘法计算
生2:这里的3倍可以用来表示。
生3:都是同一个已知的数比,结果是整数就用倍来表示,不到1倍时就用分数几分之几来表示,所以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用乘法。
师:这个已知的数在分数中我们叫单位“1”,在几倍问题中称为一倍数,实际上它们都表示一个比较的标准。
[设计意图: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比较,能促进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直观图形的比较,使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理解有了一个生长点,实现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无缝对接。]
4.比较。(同时出示图1和图2。)
师:比一比第1题与第2题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单位“1”都是已知的。
生:都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师: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第1题中的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2题中的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生:第1题是已知整体求部分,第2题是已知标准求另一个量。
5.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出示图4、图5。
师:分别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第4题):①60-60×;②60×(1-);③60÷3×1。
第5题算式略。
师:第①、②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生:第一种方法是先求用去的,再用总数减用去的得到剩下的;第2种方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分率,再用单位“1”乘剩下的分率得到剩下的。
生:都要用单位“1”乘分率得到一个量。
6.比较。同时出示图1、图2、图4、图5。
师:这四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生:单位“1”都是已知的,单位“1”乘分率等于所求问题。
师:为什么第1题和第4题乘的分率不同?
生:因为所求问题不同。所求问题不同,乘的分率也不同。
师:也就是问题跟分率要一致,在数学中我们称之为对应。
二、复习用分数除法解决的问题
1.出示图6。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条件?
生:全长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3份是120米,求全长是多少?
生:把全长看成是单位“1”,全长的是120米,求全长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
生:120÷3×4。
师:也可以先除后乘。跟前面的一样吗?
生:这是通过部分先求一份,再求单位“1”的总份数,而分数乘法问题中是先把单位“1”平均分,再数其中的部分有这样的几份。
生:全长×=120米,所以全长=120÷。
生:这两种算法还是有联系的,120÷=120×=120÷3×4。
出示图7,教学过程同上。
2.出示图8、图9。
师:说一说这两幅图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能根据图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吗?
3.比较。同时出示图6、图7、图8、图9。
师:这四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求单位“1”。
生:用的都是除法,都是用具体数量除以分率。
师指第6、8两题,为什么所除的分率不同?
生:因为具体数量不同。
生:分率要跟具体数量相对应。
三、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比较
同时出示图1、图2、图6、图7。
师:看图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吗?
生:第1、2题是已知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第6、7两题是相反的,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
生:都可以先除后乘,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或总数。
……
教学反思:
一、在比较中沟通联系
本课教学,通过比较沟通了分数乘、除法问题之间的联系;复杂问题与简单问题之间的联系。这里并没有让学生简单地比较得出解决分数问题的一种套路,即单位“1”已知,用乘法,乘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就此终止,不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不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那么数学活动就有可能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教学中,把重点放在通过线段图的直观,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反思,在原有知识中沟通了学生对分数意义不同维度之间的联系,获得对分数问题的真正理解。
二、在直观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片断一: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道乘法算式:12×4、4×12
提问:他们相等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等号连接两个算式)12×4=4×12
师:看到这个算式你回忆起了什么知识?
生:乘法交换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生:a×b=b×a
师: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
生:字母a和b可以表示分数、小数、整数。
师:字母a和b表示分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
生1:1/2×1/3=1/6,1/3×1/2=1/6,所以1/2×1/3=1/3×1/2。两个分数交换他们的位置,积不变。
生2:1/4×4/5=1/5,4/5×1/4=1/5,所以1/4×4/5=4/5×1/4。我认为分数乘法也有乘法交换律。
生3:1/2×3/5=3/10,3/5×1/2=3/10,所以1/2×3/5=3/5×1/2。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师: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
反思:从学生熟悉的字母公式入手,变直接出示题目计算验证为学生自己举例验证,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能够有条理较清晰地述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完成了其余两个定律的举例验证,能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片段二:
出示题组:(3/4+1/5)×4 (1/3+2/7)×5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中每一个数的特点,动笔前先思考怎样比较简便?
生1:第一题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3/4+1/5)×4=3/4×4+1/5×4。
生2:第二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1/3+2/7)×5=1/3×5+2/7×5。
生3:我认为第二题这样计算不简便。先算括号里的加法比较好,而第一题用分配律做简便。
师:第一题简便的方法大家意见一致,第二题有两种不同意见。老师建议每个人把这两种方法都试一试,自己体验怎么做比较好。
学生完成计算后交流。
生1:我认为两种方法都可以,随便选择那一种。
生2:我认为用乘法分配律做反而麻烦,先算括号里的加法比较好。通分时分母小,好计算。
生3:我认为用分配律做这一题并不简便。
师:第二题的数怎么改用乘法分配律做就比较简便呢?
生1:1/3改成1/5。
生2:2/7改成1/5。
生3:两个数都改,1/3改成1/5,2/7改成2/5。
生4:把乘5改成乘7或乘5改成乘3.
师:如果括号里的分数不变,括号外面的数怎么改可以使计算变得更简便?
生5:我想可以改成21,但不知对不对。
生6:对!对!应该是3和7的公倍数。
生7:应该是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反思:以题组行事出示两道例题,引导学生先观察后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封闭的计算题实施开放式教学,为计算教学注入了活力,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
分数、百分数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历来又是小学教学的难点。如何改进并加强分数、百分数问题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解决分数、百分数问题,是我们小学数学老师要直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分数问题与百分数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它们的联系,可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有着自己的理解,也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现在我想就分数、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谈一下我的见解。
1重视分数乘法问题的教学
分数乘法中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是分析分数除法以及百分数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由于分数乘法中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乘法中属于一种特殊的数量关系,又是分数问题的主要教学内容,抓好这种特殊数量关系的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分数问题的能力,也为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1抓好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是解决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
分数乘法问题的解决依据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有两种:一种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
1.2抓住分数乘法问题的关键句,强化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分数乘法问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方法是后面解决分数除法、百分数问题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它的分析方法及解题技巧。如何才能让学生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题技巧掌握好呢?我的做法是:重点让学生分析关键句,根据关键句训练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学会正确分析一道题的数量关系,就能正确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而一道分数问题中的关键句往往是分析本题数量关系式的依据。
综观两个例题的分析方法,不难看出共同点:第一,抓住了关键句进行数量关系分析,第二,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得出等量关系式,从而解决分数乘法问题。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掌握了分数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也就能正确解决分数问题了。
2突出分数乘法与除法问题分析方法的一致性
分数除法问题,实质上是分数乘法问题的逆运算,因此,分数除法问题的分析,可以借助分数乘法的分析方法。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问题的教学,主要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它们分别与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的数量关系相同,都可以同样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分数除法问题的分析方法应与分数乘法问题的分析方法保持一致。
3百分数问题的教学要联系分数问题的教学
我们知道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分数中的“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样的。因此,百分数同分数有紧密的联系。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从分数进入百分数,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依据。
这样的教学,注重了知识结构和体系的整理,处理好了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机整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无定法。希望老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反思,探索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就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位教学上的智者,甚至大师,在教学岗位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93-01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片空白,关于所学知识,他们大都有一些或多或少、或粗浅或深刻的经验,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时的宝贵材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由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注重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经验,能使小数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下面笔者主要就基于学生经验的课堂教学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积累经验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不仅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探究、思考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亲自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数学学习经验,进而积累经验,为自己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充足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9加几”的算法算理有一个比较清楚深刻的认识,在课堂教学时,笔者主要采取了借助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以“9加2”为例,在教学时,教师主要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小棒,用“凑十法”来解决。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先拿出1根小棒与9凑成10,然后,再加上余下的一根就是11根。在学生操作完毕以后,教师再让学生说一说从这个数学活动中明白了什么,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9加几的基本学习经验,从而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觉得数学既好玩又有趣,从而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在学习“9加几”的时候,教师主要鼓励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活动的具体过程,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9加几的算法算理一步步凸显出来,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且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关于9加几的其他算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已有知识水平,丰富经验
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然后,再以这些知识经验基础作为背景,把学生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以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这一课为例,由于学生前面已经掌握了2、3、4、5、6的乘法口诀及其推导方法,因此,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的时,笔者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7的乘法口诀是什么吗?以前我们在推导乘法口诀时大都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我是用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方法推导的”“我是用小棒数一数的方法推导的。”“我是借助学具先摆一摆,再数一数的方法来推导的。”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后,教师及时引入7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推导出7的乘法口诀,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更多的了解与体会。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谈谈自己是采用哪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在此基础上,再把新知引入课堂教学。由于有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学生在学习时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三、重视学后回顾反思,内化经验
不论是哪一节数学课,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学习经验,但是,对学生来说,这些经验的获得大都是模糊的、零散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完数学知识以后,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就学习过程及时进行回顾反思,通过交流反思或者知识互补,学生一些模糊的经验将会清晰化,零碎的经验也会具体化,从而使学生经验得到内化,提升教学效率。
1.编写意图
这是一组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练习题,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百分数解决问题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编者通过6个小题的系列对比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沟通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看到不管信息是以分数、百分数、比中的哪种形式出现,其内在数量关系都是一致的。
2.题目特点
分数、百分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现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例题以图文出现的多,部分学生难读懂题目给出的条件与问题,更难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因此,这类题目是我们复习教学中的重点,而本题的特点是借助具体问题使学生明确解决有关分数、比和百分数问题时的关键,即弄清量与量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哪个量是单位“1”,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本题试图通过6个小题(以题组的形式出现)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能沟通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利用知识迁移和问题解决等数学思想,使知识串联起来,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
3.优点和不足
本组题目以题组形式出现,存在强烈的对比,使学生可以寻找出每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题目中什么已知,什么未知,而后面一题又是把前面的哪个问题变成了条件,哪个条件变成了问题,可以通过这样的思辨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和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本质。但是,题组中以6个小题一起出现,比较混乱,而且不够完善。其实分数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可以以一组3个小题出现。
(1)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1/5。现在售价是多少元?
(2)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价100元。降价了几分之几?
(3)一件衬衣现价100元,比原价降低了1/5。原价是多少元?
百分数解决问题同样可以以一组3个小题出现。
(1)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20%。现在售价是多少元?
(2)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价100元。降价了百分之几?
(3)一件衬衣现价100元,比原价降低了20%。原价是多少元?
而对于后面的按比例分配等可以以2个小题为一组出现。
(1)一件衬衣售价为1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是这件衬衣的150%,这条长裤的价钱又是一双皮鞋的5/6。这双皮鞋售价是多少元?
(2)一件衬衣售价为1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和这件衬衣的价钱之比是3:2。这条长裤售价是多少元?
笔者认为,按照上面的格式以3个题组形式出现,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题组的对比更加强烈和清晰,使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问题解决教学更有时效性,学生也更加容易理解此类题目。
二、教学描述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运用这组练习题,进行了教学实践。下面是本组练习题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百分数解决问题,我们知道像这样的问题怎样解决?
生:我知道解决这类题目有三个步骤:先从含分率的条件入手,确定单位“1”,再找准量率对应关系,最后列式解答。
师:刚才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我们知道了解题的步骤,这只是理论上的,如果让你具体解题,行吗?(出示: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1/5。现在售价是多少元?)
全班学生解答,教师巡视后,交流反馈。
师:同学们,如果改变一下条件和问题,能使它变成一道求单位“1”,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学生把它改编成:一件衬衣现价100元,比原价降低了1/5。原价是多少元?改编后学生也很顺利地解决了此题。
教师再次提问:如果要求1/5,这题应该如何改编呢?
学生改编成: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价100元。降价了几分之几?改编后学生顺利解答。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出示第二组题目),说说这一组题目与刚才的一组有什么不一样?
(1)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20%。现在售价是多少元?
(2)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价100元。降价了百分之几?
(3)一件衬衣现价100元,比原价降低了20%。原价是多少元?
生:把1/5改成了20%,其余都是一样的。
师:那你会解答这3个小题吗?(学生顺利解答)
教师出示最后一组,让学生解答,说说与前面的区别。
三、实践反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策略在实际问题的应用。
2.通过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3.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认识,促进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和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谁是单位“1”的量。
【教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下面我们做一个练习。
120吨的是多少?
165千米的是多少?
5.8米的是多少?
360公顷的是多少?
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都是用乘法计算?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生活中很多知识都与乘法有关,今天就用我们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1:
要行84千米,已经行了全程的,汽车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1.观察主题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认为哪一句比较关键?
你怎样理解已行了全程的?是把谁看做“1”?
把全部行程看做“1”,平均分成3份,已行的占2份。
3.行了谁的?谁就是“1”,已行全部的这句话反映了已行的和全程的关系,这样的句子称为分率句,其中的分数叫做分率。
4.数行结合,理解题意。运用线段图来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和问题,试着画一画,抽生板演。说说图表示的意思。
5.课件演示,比较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引导学生画规范的线段图。
6.你能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吗?
7.尝试列式计算。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求已行了多少千米,就是求84千米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反思: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我们是先找出分率句,再通过分率句判断出“1”,再写出等量关系,最后再确定方法解决问题,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9.练习题:练的一题。
10.小结: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之处?解题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点?
先找出分率句,再通过分率句判断出“1”,再写出数量关系,最后再确定方法解决问题。这四个步骤,我们可以简写为四个字,一找,找分率句,二判,判断“1”,三写,写等量关系,四定,选定方法,其中通过分率句判断出“1”比较重要。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是把谁看作“1”呢?(题略)
2.出示练的2题。
分率句是哪一句,“1”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解?
3.拓展练习。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
作者/成琳琳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关键,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一、扎实开展数学活动
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是以数学活动的开展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尝试,在动手操作中积累相关的活动经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数学活动的开展,而是通过其他途径传授学生知识,那么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只能是纸上谈兵。
例如,教学“分数乘整数”一课时,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两根彩带,其中一根彩带的长度是1分米,另一根彩带的长度是3分米,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将这两根彩带都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分别长多少分米?”在平分第二根彩带的时候,有的学生把其中的一份与第一根彩带平分后的一份相比较,发现平分后第二根彩带的长度是第一根彩带的3倍;有的学生将第二根彩带先剪成3段,发现每一段都是1分米,再将这三段彩带一起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一份有3个四分之一分米。有这样的操作作为支撑,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就有了直观经验,自然地用3乘_=}得到丢。虽然在没有操作支撑的情况下学生也能掌握分数乘整数的算法,但是操作活动能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知道可以通过操作来探究计算的结果。
二、相机引导展示交流
开展数学活动,既能增强学生的活动意识,又可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是仅仅有活动还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对活动进行分析交流,引导学生在广泛的研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分数乘以分数”一课时,计算丢×丢一题,有学生提出可结合乘法算式的意义,用画图的方式来计算出答案。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虽然有不少学生无法计算出结果,但我在巡视中欣喜地发现了两种不同的算理图(如下)。在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的探究过程时,用图1探究计算方法的学生解释道:“我们从乘法的意义出发,用一个长方形来表示单位‘1,,先用阴影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然后将这个阴影部分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三份,由此得到图1中的重叠部分。”用图2探究计算方法的学生的思路刚好相反,他们先找出单位“l”的四分之三,再涂出四分之三的二分之一。在比较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种计算方法的思路虽然不同,但有很多相似之处,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乘法算式的意义。(fanwen.chazidian.com)同时,通过对这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为学生后面探究分数乘法的算理奠定了基础。从上述教学来看,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怎样来计算,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学生也能形成相应的运算技能,但是那样的学习就浮于表面了。上述教学,因为教师给了学生操作探究的机会和空间,并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算理。
三、适时进行回顾反思
创意法教育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新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我们还要改革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变传统教师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变传统的讲教材教学为运用教材教学、变传统的统一灌输教学为分层教学、变传统的系统复习方法为随机复习方法。为了使学生更能自主地学习,用创意法教育理念上好六年级数学课,显得尤其重要。归纳有如下几点:
一、出示学习目标,落实基础知识,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创意法教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指学生自己学习目标,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它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六年级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新知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恰当地提出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太粗心了!许多题目连中下等生都应该做得起来,可练习考试的时候学生错误的情况很多。即出现所谓的“过失”失分现象。学生产生“过失”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不能将原因简单地归究为“学生粗心”。就教师本身而言,教学中,在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我们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的《分数乘法》一章时,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分数乘法意义,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律也适合分数乘法,会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分数乘法的简单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
(4)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从自己的实际例子中引入分数乘法的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从自己的实际例子中认识倒数的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联系的情感态度。
(2)体验师生合作和与同学合作的价值观。
二、用好现有教材,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现行“九义”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充分发挥现行六年级数学现有教材的作用,体现创意法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呢?实践证明,通过改编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改编例题促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补充了一例,说明“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比较方便”。如在教学中为了没有受教材的限制,可以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练习以后,出示了下面一道题:2/9999×7777,激发学生兴趣说:看哪位同学计算得又对又快。当学生觉得2与7777相乘比较麻烦时,可以点拨到:看题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呢?许多学生通过思考,恍然大悟,自觉地运用了先将7777与9999约分,然后,再把7和2相乘除以9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数和整数相乘,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论,这比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单纯地做计算效果好得多。
(二)改编例题引发散,培养学生能力。
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成:①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②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3.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2/3。还可将问题改为:①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②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路的?③甲独修2天后,剩下的乙独修还需几天?这样围绕例题这一中心发散,例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学机制,在本堂课得到充分体现。
(三)改编例题促思辨,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策略。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运用改编例题、习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辨析,进行前馈控制或反馈矫正,一方面可以达到有效防治错误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1)前馈控制。即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或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在解答有关问题时易错的一些情况,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对比、辨析,防患于未然。
(2)反馈矫正。即当学生在练习中发生错误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通过改编例题或习题让学生继续练习,学生在继续练习中产生顿悟,从而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提高反思能力。
三、抓住典型题材,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与直觉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六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题型,分层递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十分有益的。
如在讲解型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角的三角形。”这一类题时,通过分层递进,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耐人寻味。
第一层次:求出三个内角判断法。这是学生开始时常用的方法。
第二层次:求一个角判断法。“我们能不能只求出一个角就能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学生通过思考懂得:只要求出最大的角,因为最大的角是90°,所以这个三角是直角三角形。这一层次比第一层次学生思维上进了一层。
第三层次:直接判断法。“我们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个角,直接从三个角的比份上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因为3=2+1,最大的角的度数等于其他两个锐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总结出:
(1)如果最大角的比份等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大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3)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小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学生的思维,在本堂课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数感得到落实,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随机进行复习,完善知识结构,创设学生终身发展的空间与平台
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一“倒数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学生只有学好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
一、课前的思考与预设
针对本课内容,看似简单,实质内涵非常丰富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大多数基础薄弱的现状。认真思考了本节课中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力争能让学生听的清楚,练的活泼,学的轻松。所以课前思考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本课的知识点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倒数的认识”即对倒数的认知与识别。如何能够让学生很清晰的明白倒数的意义呢?以及如何找准一个数的倒数呢?
2、本课的关键点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倒数的意义教学,进行了仔细的剖析,把意义分为几个部分:“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三个部分,看起来简单,但是每个部分再仔细推敲,就发现“怎么才能得到1;几个数,是几个什么样的数;“互为”如何理解呢?,在生活中有类似的思路可以迁移的事物吗?这些方面对学生清楚理解倒数的意义非常重要。
3、本课的着力点
基于对关键点的认真思考,发现“互为”一词比另两个关键点更难理解,难说的清楚。因此,必须在这个方面需要花功夫,下力气,因为理解这一关键点是学生掌握倒数意义的标志,也是帮助学生能识别“倒数”这一概念的方法之一。
4、本课的深化点(预设)
基于对倒数的意义的思考,发现定义中的“两个数”这一关键点的外延非常丰富,两个怎样的数呢?能不能 都是整数?能不能都是分数?能不能都是小数?……有没有特殊的数呢?比如整数都有倒数吗?小数都有倒数吗?分数都有倒数吗?因为整数中有0、1这样特殊的数,还有负整数。小数中有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有没有倒数这样的情况课堂中学生会出现这些疑问吗?出现了如何处理呢。如果不出现又如何处理呢。
二、课堂的实施与体会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课的导入部分,由一些有趣的文字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倒数,从形象直观上感受颠倒位置,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学生较好理解倒数的意义做了铺垫。
2、合作探究学习
变例题教学为学生自学课本,找到倒数的意义,并与学生一起剖析,发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然后通过举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小组合作讨论:0和1的倒数问题,再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练习形式多样
充分利用教材的练习同时,我还适当地补充了练习的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比如设计的“每人出题同桌互说”,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也在课堂上用,做到真正掌握。
三、课后思考与感悟
通过教学,我感受到教师在教学中应相信学生的能力,并积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学中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相信学生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使学生不是坐等听别人讲,而是能养成先自己积极思考的习惯。
2、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
当学生有困惑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决困惑。
在教学中,我对于探求“0和1有没有倒数”环节,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为深入浅出的理解“互为”,我举例“互为同桌”,“互为朋友”,让学生觉得“互为”就在身边,对于理解关键点,就能引起共鸣。
在练习中,紧紧围绕关键点设计了三条判断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明白成为倒数的条件,缺一不可。
3、存在的困惑与不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有少数学生对于倒数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是不是分子、分母颠倒这一表面形式上,忽略了两个数的乘积为1这一本质条件,于是他们错误的认为小数和带分数是没有倒数的。后来,虽然大部分学生通过简单的交流讨论,明白了小数和带分数也是有倒数的,但是在找倒数时还是出现了0.5的倒数是5.0, 1 的倒数是1 错误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感觉有些困惑,为什么教材仅在整数和真、假分数范围内教学倒数呢?后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面也涉及到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是否需要补上相关的内容呢?
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二《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在这节课中,我抓住了两大主要内容展开教学:1、学习理解倒数的意义。2、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我以玩文字游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给学生灌输“倒”的想法,把游戏的现象融入到数学当中。在理解倒数的意义时,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乘积、互为”来理解,并强调倒数不是孤立的,而是对于两个数来说的。有了文字游戏的导入,学生观察到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倒换了,对求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倒数容易掌握了,因而课堂的氛围很浓,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同学很多。但对自然数的倒数以及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还转不过弯了,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说出方法。对于特殊的数1和0,学生基本上能够知道他们的倒数。
这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求一个数的倒数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乘积是1,那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倒数。如5×( )=1 ,括号里的数就是5的倒数。这个方法在这节课中,我没有明显强调出来,还不能让学生真正去理解倒数的意义。因此,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还不能完成达到。
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三倒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倒数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因为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归结为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之后学习分数除法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我是六年级数学组第一单元的把关教师,本课又是我的单元课,所以在课前,看了不少关于这课的教学设计,觉得是五花八门,各有所长,最终根据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教学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特色引入,直奔主题。
在本课的引入中,我通过谈话让学生了解对比相互的反义词及位置交换,再通过让男女学生计算小黑板不同的两组乘法算式,观察积的特点与算式中两个因数的特点,直接对倒数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更明白了只要调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分数。然后让学生对具有这样特点的两个分数起名,学生不约而同的叫它们倒数。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倒数的意义,我引导学生举了大量分数的例子,并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使学生明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倒数的两个数只是把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进行调换”、更让我高兴的是学生能注意到“倒数是相互依存的”。抓住学生的这一发现,我引导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在强调重点时,学生发现在数学上还有像倒数这样的情况,如约数和倍数,倒数也是相互依存的。
二、让学生在碰撞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新知的获得离不开旧知的迁移。尤其在新知建构的萌芽处,教师要抓住细节,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结合生活情境,进行探究交流,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认知。
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教材呈现的是买西瓜的情境,为使其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将其改为买文具的情境:橡皮筋每根0.06元,买5根多少钱?铅笔每支0.5元,买6支多少钱?羽毛球每个0.8元,买3个多少钱?
学生列出算式:0.06×5,0.5×6,0.8×3。我接着问:“你怎么理解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特征?”学生发现:三个算式都是小数乘整数。乘法的意义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因此学生的经验被激活,从而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0.06×5就是求5个0.06是多少;0.5×6就是求6个0.5是多少;0.8×3就是求3个0.8是多少。如何算更简便?学生从自己的加法计算经验出发,认为:橡皮筋每根6分,5根就是3角,换算为0.3元;铅笔每根5角,6支就是30角,换算为3元;羽毛球每个8角,3个就是24角,换算为2.4元。
在课堂中,我通过在新知萌芽处层层设疑,让学生思考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策略,据此建立初步意识:可以先将小数化为整数,而后进行换算。这样既能够避免学生只注重计算结果,而忽视算理的学习误区,又能够使学生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精导精学,导在思维绽放处
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注重数学活动经验的发展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由此,教师的导学重担便落在训练学生扎实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上。基于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抓住学生的动态生成,实现学生高效精学,突破难点和重点。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整数除以分数”时,学生根据教材例题得出“4÷■”,并提出猜想: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除以分数的倒数。如何证明呢?学生根据“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的规律验证“A÷■=(A×M)÷(■×M)=A×M”。根据学生的思路,我设问:整数除以单位分数可以这样计算,一般的整数除以分数也可以这样吗?学生继续推导得出“A÷■=(A×■)÷(■×■)=A×■”。那么是否所有的分数计算都可以这样呢?学生的思维一旦打开,就能在层层深入中逐步建立数学模型,证明如下:(1)分数除以整数,■÷M=(■×■)÷(M×■)=■×■;(2)分数除以分数,■÷■=(■×■)÷(■×■)=■×■。由此学生可以知道,A数除以B数(B数不为0)等于A数乘B数的倒数。
在以上课堂教学中,我抓住学生思维生成这一环节,从商不变的规律入手,拓展学生思维,回顾整数、小数除法,从而推导出除法的运算法则,使学生的儿童思维建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所学的数学整体知识有了直观的把握。
三、深导深思,导在结果反思处
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反思和质疑的习惯。从数学本质来讲,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离不开反思和质疑。但在当前教学背景下,课堂上,学生忙着动手实践,忙着做习题,极少有教师肯放手给予学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操作多、思考少,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能力自然就薄弱。由此,在数学课堂导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在课后积极设计反思总结的环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
如在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策略之替换”的教学中,学生根据例题能够得出将大杯替换成小杯,或将小杯替换成大杯的两种方法,为此我进行引导:这是什么策略?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策略?学生深入反思后认为,这种替换策略的运用,是依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的。例题是把720毫升果汁倒进两种杯子,不能直接求出每种杯子的容量,因此需要采用替换策略。题目中有已知的条件“小杯容量是大杯容量的■”,由此可以得到,大杯是小杯的3倍,可以将1个大杯替换为3个小杯,或者是将1个小杯替换为■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