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大全11篇

时间:2022-09-09 00:00:2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篇(1)

一、供水管道腐蚀的现状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没做内衬的管材,使用5年以上均百分之百地被锈蚀,尤其是普通铸铁管材更为明显,结出5cm高的锈瘤。从管道中取出的锈块,大的约有6厘米,可见管道腐蚀的严重性。供水管道内部严重的腐蚀结垢,在流速偏低或滞留水的管网末端,一旦管内水流改向或突然加快时会引起水浑浊、发黄。内部结垢还造成管径断面缩小,有的DN100管的断面仅相当DN50管的断面或者更小,严重影响管网水质及输水能力。管道缩径很厉害,影响水质水压,加大了管网运行负荷。这些受腐蚀管线成了城市供水水质的最大污染源,也成了供水企业的一块心病。

二、管道产生锈蚀后的危害

管内锈蚀对供水水质的影响。由于长期受到水的腐蚀作用,管内壁上生成一种含有多种成分和细菌的“生长环”,它的厚度主要受水质、管道材料和使用时间的影响,这些锈垢上所含的多种成分和细菌,会溶于水中,使水质受到“二次污染”。还有管道结垢后,水质“二次污染”,使水中余氯被有机物消耗殆尽,所以细菌的总数增加,在这些细菌中有病原菌,也有对管道起腐蚀作用的细菌。这些各种各样的细菌,有的严重影响水质,有的则加剧了管道腐蚀,从而缩短管道的使用寿命。水质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用水者的身心健康。

管道锈蚀降低输水能力,电耗增高。管道内“生长环”的逐年加厚,不仅影响供水水质,还严重影响原有管道的过水断面,降低输水能力,也使管道阻力增大,而造成供水压力下降。为了保证供水服务的水压,必须采用高扬程水泵来加大水压,这不仅浪费电能,也会增大漏失水量。例如有约为1米DN200的管道使用10年后就产生1.5公斤的铁锈。因此,清除管道锈蚀垢,并防止其再生锈,不仅能提高输水能力,更可提高供水水质,改善开发区形象。

三、解决管道腐蚀的技术方法

重新敷设管道对城市破坏较大,而且造价较高。目前比较成熟的免开挖管道修复技术除了能保证管道的使用寿命外,还减少了对城区的破坏,成本也较新敷设管道低,是解决供水管道腐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主要的技术方法有:

(一)刮管方法

高压射流法。这种方法,可以不切断管面,利用管道本身的一些附属设备进行除垢。使用的喷头直径很小,喷射出水流的除垢效果距离喷头越近越好。所以清洗管道的口径适合中、小型管道。

机械刮管。机械刮管的施工长度,一般每次可刮管100-150米,对于较长距离的管道要分成若干个清洗段,分别断开,逐段实施,从而增加人工开挖工程量和施工停水时间。机械刮管涂衬每进行一个工作段,需要断管、刮管、涂衬、水泥砂浆养护、冲管等多道工序,一般要5-7天才能完成。

弹性冲管器法。弹性冲管器法意思是利用充气的特制工具来刮掉管道内壁附着物。使用这种方法可针对软硬不同的锈蚀、结垢,选用不同形式的清管器,既可除掉管道内的锈蚀结垢物,也能对新排管道通水前进行清除,并且节水、高效。此种方法适用于DN100以上的各种口径管道除垢工作,一次清管长度可由几十米到几千米,只要管道没有变径,可通过任何角度的弯管和阀门(除蝶阀外),进行长距离清管。清管时施工停水时间短,一般100米的管道,只用一天就可以清洗干净,并恢复供水。弱点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与其配套的衬里技术,另外,除锈效果也不是很好。

空气脉冲法。这种方法利用气水混合物不断变换压力使管道内壁附着物脱落,这是一种特别适合城市供水管道内除锈的方法。

(二)管道衬里的方法和类型

除锈是管道翻新的基础,但刮管以后如不进行涂衬的管道,通水后的腐蚀速度是非常快的。旧管道刮管除锈后的管道衬里,可使旧管道恢复原有输水能力,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这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篇(2)

道,之宇宙大道,无序乃有序,此乃道也。道即真理,中庸之道就是一种规律――结合自身特性发展的规律,相反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和“率性”正是促成了中庸之道,面条文化也处处体现了其中之道。

面条是一种神秘的食物,它拥有三大奇幻之处:独特的配方、奇特的工艺和多样的口味,而这三大奇幻之处恰恰成为它的本性,姑且称之为“天命”。天命所趋,面条文化也开启了自己的新纪元。孔子曾提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从某种层面昭示着面条文化在人类社会中一诞生就奠定了富贵的仕途。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是万物变化的起点,源于天命的中庸之道也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角落,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面条文化在这种变幻莫测的状态下能遵循客观规律和自身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实属不易。

能否适应社会环境的多样性是考验一种文化能否值得存在的关键命题。面条文化凭借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谷物或豆类的面粉,使用切、压等奇特的工艺,煮、炒等多种烹饪方式,使得一碗诱人的面条呈现眼前,令人难言拒绝,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众多分支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面条文化还能保持着自身最根本的东西,并没有被其他文化所取而代之,这就符合了中庸之道,既没有无原则地调和,也没有一味地趋于折中主义,更没有原地僵化、止步,而是在坚守自身的文化本性和原则下积极寻求发展的规律,主动与文化各派、矛盾各方相互协调。由此看来,面条文化的确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并且依据中庸之道与其相契合。

先人对天人关系的态度,既是人类主体意识的产物,又反映出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水平。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由此看来,古人在一定程度上对天有着敬畏崇拜的心理,渴望与天沟通、理解。众所周知,面条文化由人创造、由人接受、由人传播、由人发展、由人创新。人作为缔造面条文化一系列形态、内涵的主体,使面条文化也会或多或少地掺入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比如,因为人类喜欢面条,所以面条文化在梦中是一种好的映射――《周公解梦》中指明:面条主福,象征长长久久,预示着进步。

面条文化不仅仅在梦文化里体现着天人合一,还常常依附于风俗习惯。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民间历来就有生日吃寿面的习俗,代表了人们对寿星长命百岁的一种美好愿望。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正是基于中庸之道,面条文化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且没有丢失自己的本心,而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血脉,还秉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第二维度:面条文化中的中庸之德

道等同于真理,旨在说明解释万事万物;德是道的体现,承载着道的一切。“德”是一个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的观念 , 并非同“道”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现在社会所讲的“德”,一般指道德 ,中庸之德亦是如此,涵盖了人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和最高的道德境界及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

吴涯先生将中庸之德概括为诚德、仁德、智德、勇德,劝诫我们讲中庸之道要落实到中庸之德上,谨记庸言,践行庸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何成为君子?人的品行与面条的特性有异曲同工之妙,面条的筋道正是由柔韧性和延展性决定的,君子何尝不需要柔韧性和延展性?当今社会有太多困难险阻,虽说风险与机遇并存,但面对此种现状,承受不住压力的人就会被击垮,抵挡不住诱惑的人就会迷失方向。面条文化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正是君子所需要的,面对生活的压力我们要有弹性、韧性和伸展性,才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我们遇到动摇本心的难题,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去领悟中庸之德,而中庸之德尽显在面条文化之中,耐我们细细品味。

自古有云:“人至刚则易傲,人至柔则易卑,中庸之道,不刚不柔,不傲不卑,心静而树。”这正是中庸之德所揭示的道理――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两端如同两个极端,一端太过刚强,另一端太过柔软,做人亦是如此,既不能太过刚强,容易顶撞他人;又不能太过软弱,容易任人欺凌。拉面的过程大家应该熟悉,而却鲜有人能注意到一个细节:师傅手握两端,两臂均匀用力向外抻拉,然后对折两端,紧接着师傅会在完工前把折好的两端除去。这也显示出面条文化对于事物的两个极端也是弃之不用的原理,国家选才、用才不正是如此?不要太过激进的人,不要太过保守的人。我们克己复礼、交朋结友何尝不是这样呢?

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往往是身不由己的,处于何种社会角色都是多种因素影响决定的,有顶层就会有底层,中庸之德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向我们传达一种积极有为的思想,虽然社会有主次之分,但是我们不能因得不到重用而自暴自弃。面条文化在这一点上就表现出非常积极有为,面条既能当廉价主粮,又能当美味小吃,面条没有去刻意地选择自己的角色,也没有厌倦自己的处境,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就是有意义的事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坚守中庸之道。古人希望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如同一个大圆套着小圆,大圆即中庸,小圆即高明。虽然人类很难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但是成功往往躲藏在失败背后,平庸可以发展成天才,只需坚守中庸之德,谨记四德,平凡的人也皆可以为圣或距离圣贤更进一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做到中庸即为君子,反之为小人,君子在乎的是不偏不倚、无过之亦无不及的浅显道理,仅此而已。

三、第三维度:面条文化中的中庸之法

中庸之法,即遵循中庸之道,坚守中庸之德的方法。中庸之法就是我们实现中庸的方法论,如何更好、更快、更全面地达到中庸就是中庸之法所要解决的问题,中庸之道是一种规律,中庸之德是一种道德品质,中庸之法作为一种方法论就是要围绕着“道”与“德”这两个点进行补充与实践,在这两点的基础上,有效地形成一个范围,即把两点扩成一面,而这“面”所包含的是能达到中庸的千千万万、各式各样的方法。

中庸含义有三,一为执中守正,二为折中致和,三为因时制宜,这里的因时制宜就表示一种中庸之法。面条文化的历史久而不衰,更有大放异彩之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面条文化能遵循中庸之道,坚守中庸之德,因时制宜和与时俱进就是其实现中庸的方法。

篇(3)

一、儒家中庸思想的主要内涵

“中”即中正、中和;“庸”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庸,用也”。中庸合在一起解释的意思就是用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之义来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最佳状态。中庸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今社会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一)做人的中庸之道。《礼记・曲礼上》有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意思是说,人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要遵循中庸之道,做成功一件事情取得成就之时,不可滋长骄傲的心态,不能过分地放纵自己的欲望,要有所节制,不可因理想的一时得到而自鸣得意,固步自封,不再追求上进。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也是现代人所推崇的为人处事原则。低调做人,指的是人的姿态、心态、行为、言辞等各方面都要保持低调。做人要懂得谦逊,因为谦逊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人身处地位时要以平和的心态蓄势待发,积聚能量,身居高位时也要知足常乐,平和的待人留有余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内涵、有智慧、受人尊重的人,使自己更优秀,事业更稳健。

(二)对待物的中庸之道。对待自然界,对待世间万物我们也要遵循中庸之道,讲究适度的原则。《资治通鉴》有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当代人今天所面临的自然资源枯竭、空气污染、江海污染等自然环境问题,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中庸原则,这也与我们当今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我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的片面增长,要以长远的发展的眼观,从资源的整体性出发,改变以往急功近利的思想,把节约原则贯穿生产过程的始终,把经济和效益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系统。

(三)治理国家的中庸之道。作为国家治理者的各级官员,也有着为政的中庸之道。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里没有对为政者有过于夸张的近乎完人的道德要求,而是把握了中庸之道,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提出了官员的为官之道: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得帮助他人施加以恩惠,有自己的理想欲望但能有所节制绝不贪心,严谨的做人、做事态度让人望而生畏,而非用手中的权力让人害怕屈从。遵循中庸之道就是要兼顾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要勇于维护和争取自己的个人利益,同时,不得损害社会整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要始终坚持以德入仕的为政操守,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这样才能成为百姓爱戴的好官,国家才能安定团结。

二、儒家中庸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中庸思想能够提高人的道德境界

在人格塑造上孔子也提倡以中庸之道来提高人的道德境界。中庸之道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把自己完善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要求君子的言行不能偏于极端,而应“叩其两端”“允执其中”;要求君子既不粗野,又不轻浮,而应“文质彬彬”;又要求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还要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乐而不,哀而不伤”。中庸要求人们要端正自己的心思,修养好自身的秉性,和顺自己的家庭,进行自我完善。

(二)中庸之道能够使人际关系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庸所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理想状态,这就为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稳定和谐的奠基石。然而,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在改革开放以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与激烈碰撞。而儒家强调“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倡导仁爱、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非常有益。因此,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中庸之道强调中和,主张协调各种矛盾,把矛盾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去激化矛盾而使之破坏现有的稳定发展,也不去试图同化各种不同类型的矛盾而使之变的统一乏味,中庸之道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适度中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根据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等待适当的时机去缓解矛盾,促进更大的发展。这一古往今来备受推崇的中庸之道为我们当代社会的稳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中庸之道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可借鉴尺度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要遵循中庸之道,面对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我们要把握“适度”的原则。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也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更要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这就存在着一个中西文化的汇合点、古今文化的交融处问题,而中庸思想的适度原则有助于我们去寻找这个“结合点”。“和”的本质内涵是“以他平他”,是一个方面去平衡协调另一个不同的方面,使对立的差异双方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统一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统一体。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遵循这一传统的中庸之道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产生的,经过中西思想的激烈碰撞、相互融合,我们的党把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结语

儒家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财富。古往今来,都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我们不能回避和忽视的。所以,对待中庸思想,我们要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上一分为二的地加以看待。既要看到其在新时代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要正确地认识其思想的局限性,不适应甚至阻碍当今社会发展的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辩证扬弃地理解中庸思想,才能利用其中一些有利的思想观念,把它改造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武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06.

[2] 王梦鸥,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M].新世界出版社,2011.

[3] 论语.为政[M].中华书局,2006.

篇(4)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统思想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一般价值观念形成的理论依据。中庸是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在古代,中庸被誉为“至德”,备受推崇。在近现代,中庸则被视为明哲保身,横遭非议,80年代以来,为恢复中庸的本来面目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应有的地位,学术界对中庸进行了再认识和再评价。许多专家学者认真总结关于中庸的研究情况,并且与人类未来,企业员工行为、管理智慧、市场经济、德育教育等课题联系起来,如张珍的《企业员工的行为中庸化与其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的关系》、田文军的《道德的中庸与伦理的中庸》、彭国翔《(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等,这些研究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深化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当前,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人们对儒家文化和中庸思想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和解读。

1.各种中庸之说

关于中庸原理,从古至今不少名家各抒己见,开展了一系列的论战,最具权威性的观点认为中庸之道的要旨大体上可从“允执厥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所贵者权”四句纲领性口诀去领会。

1.1允执厥中

《礼记》解释中庸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的“两端”是指对立的两极,只认识其中的任何一极,都将失诸片面。只有“叩其两端”,从两极作出优化选择,才能避免这种状况,这种正确的选择便是中了。一旦得中,即“致和”,或称“致中和”

1.2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的含义是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论语.先进》中记载着孔子和子贡的谈话。子贡问老师,子张和子夏谁更优胜?孔子说子张显得过头,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就问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孔子的答曰“过犹不及”。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说两种错误倾向,孔子认为都不足取。“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中庸之道是有个“度”的,强调一个适度性。

1.3和而不同

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以君臣为例,孔子主张臣子对君主采取“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的态度。所谓犯,就是提意见。“和而不同”的“和”乃君臣不同见解的协调结果。求中致和不是否定或掩盖矛盾,相反地,要通过百家争鸣,容许不同意见充分抒发,融百家之长,提高得中的可能性。反之,所谓“同而不和”则是君说可,臣亦说可,君曰不可,臣亦曰不可,有不同意见不敢说出来,成为君主一言堂,结果非犯错误、出乱子不可。总之,“和而不同”,是承认“不同”,尊重“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求中致和,体现了寻求统一调谐的精神。

1.4所贵者权(君子时中)

所贵者权,许多专家也将“君子时中”与之联系起来。中庸之道要求通权达变,因时、因地、因体制宜行事;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富于灵活性,与时俱进的决策之道。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章句》)“时中”,就是因应不同时机,根据事态以求中。在教育上,孔子曾给予子路和冉由相同的提问以不同答覆。因为子路保守,孔子着重鼓励;冉由激进,则强调求稳。在要不要做官的问题上,孟轲有句话“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知夫子者也深矣。

从以上“允执厥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以及“所贵者权”(君子时中)四条纲领可见,中庸之道其特点为反对走极端,主张在对立之间寻求协调统一,找出最优化的决策路线。

2.我的中庸之说

“中庸”一词在《论语》中做了简单的阐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

《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虽然仅此一条,但在孔子与其弟子的谈话当中,常涉及隐含的中庸思想原则。在我看来,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中庸的内涵除了“允执厥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所贵者权”四条纲领外,还是一种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寻求最佳效果的科学方法论。每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中庸所追求的是合二为一,即是说在处理各种矛盾、与不同的人沟通、对待各种事物的方法上,要求我们要做到“和”“度”“实”三个方面。

关于“和”字,就是要在互助互惠、互爱互敬的基础上实现双方或多方的双赢。单单追求一个“和”字,还有许多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追求“度”字,它提醒我们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对待处理每一件事物,由此才能双赢共进并且长久持续。最后一个是“实”,就是通常所说的讲求实际,实事求是。前面已经讲了,“和”与“度”可以使矛盾或利益双方在事物上实现双赢和长久持续地发展,但是,如果并不实事求是,那一切结果都将是空谈,没有实际意义可言。因此,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这样便构成了中庸所追求“合二为一”。

在《论语》中,中庸的思想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出,但在字里行间里却显现出了中庸的内涵。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合理恰当,便怎样干。从孔子话语中知道,干得恰如其分,干得合理恰当,也就是说,以中庸之道干天下的事情。

《论语・泰伯篇》记载: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说的是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不太平,则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孔子主张亦现亦隐地处世,该现则现,该隐则隐,现中有隐,隐中有现,这正是中庸之道。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孔子赞赏《关雎》这首诗意味蕴籍,将爱恋之情抒发得恰如其分,既没有的煽动情,又没有凄惨的绝望。这种有理有度的情调符合中庸之道的要求。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矜与群都是好的,对的,但要防止走向极端化的争与党。正确的东西也有度的问题,把握好度的标准也是中庸所要求的。

3.《论语》中庸之道对文秘工作的意义

《礼记・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就是儒家非常推崇的一种处世哲学――中庸之道。让我们认真看看中庸的“庸”字的含义,庸,下面一个“用”字,表示处理事物要灵活运用,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中”则是要把握“和”与“度”,将生活的各个方面调整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简单而言,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体。对秘书工作来说,学好用好中庸之道不仅可以使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

3.1做人方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本分和人生目标,这一切都建立于我们把自己定于什么位置之上。中庸之道要得到发挥,就需要一个可发挥的基点,就像发光现象一样,体现价值的基点就是自己的位置。确认了身份和地位,就要进一步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庸的做人之道。

3.1.1学会中庸,关心周围的人。《中庸》有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就是最大的仁。《论语》中也有过“仁者,爱人。”的言论。对于“仁”之说,定义非常的广泛,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当然会爱自己,但不能把所有的爱全部放到自己的身上,亲友族人其实都在默默陪伴我们左右。也许我们很忙,但是不管怎样,都应当关心一下家人,人生短暂,或许有些埋藏在心底的爱会找不到机会吐露。

当然,虽然中庸说“亲亲为大”,但是并不表示只关心亲人就可以了。一些人对于自己和别人的关系马马虎虎,以为人与人之间无所谓,大可不必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另一些人以为只要有领导做靠山,形成自己的势力,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对于秘书工作者来说,关心上司,同事,下属是同等重要的。试想想看,如果你对别人漠不关心,不闻不问,或者只对领导阿谀奉承,打小报告,别人是不是也不会理你,厌恶你,甚至可能也会对你的不良行为进行报复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协调关系这种人生大事绝对不能粗心大意,要事事为他人着想,处处关心他人,这样才能称的上是“老谋深算”。

3.1.2默默无闻地工作,明确自己的身份。《中庸》有云:“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为圣者能之。”之说。这些话告诉我们,自我谦虚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做成事的基础,自谦是世人尊敬的阶梯。孔子说:君子做事不自大,有功不自傲。讲的就是这的个道理。

作为下属,秘书的任务主要是协助老板,在公司高层的眼中,秘书作出的成绩,自然是公司主管领导下的成果,下属尽力完成上司指派的任务是自己分内的事。如果硬是要出风头,只会让人觉得你自不量力,不识大体。另一方面,如果锋芒毕露,上司会从心理上感到压抑,在感情上会非常的反感,你就会像心腹之患,受到排挤,以后就更不可能有所发展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许多刚刚出来工作的年轻人,都患过这样的错误:当和自己的直管上司闹矛盾时,就直接向更上一层的上司去报告,以让其“主持公道”。结果可想而知,年轻人不是被批评,就是被隔离了。上司任何时候都是你的头头,你丝毫不可越雷池半步。

3.1.3择善而从,不断学习进步。《论语・述而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庸》也提出过“择贤而从,不贤则省”之说。这两句话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应该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到某人存在缺点和不足,就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有,就改正过来。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向前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学海无涯”的道理。秘书的工作不仅仅要靠理论的掌握,还要靠经验的积累。我们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新人,理所当然应当虚心向老前辈学习。这样,在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就能学到很多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3.2做事方面

《论语》里阐述了人们做事的基点要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说的是做人处事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本来想做这个,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也会欣然接受,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毋必”是坚持天下没有必然的想法,“毋固”是不固执于自己的成见,“毋我”就是不什么事情对为自己着想,而多为其他人,事着想。深入理解“四毋”,就要学会藏起于身,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把握好做事的分寸。做事内外平衡,收放自如,对顺利在社会上立足有重要的意义。

3.2.1把握分寸。《论语・先进篇》记载了一段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师是颛孙师,即子张;商是卜商,即子夏。两人年龄相仿,是子贡的小师弟。子张志向高远,言行时常偏激和过头,有些张扬;与之相反,子夏狷介,谨慎,该说的有时未说,该做的有时未做,过于收敛。子贡觉得子张比子夏更优秀一些,而孔子告诉他“过”等同于“不及”,两人彼此彼此。这实质上隐含了孔子的中庸之道。“过”也不好,“不及”也不好,两者之间的“中”才是最好的。

就以秘书的工作而言,过多地关心同事和上司,会遭到别人的误会,以为你有利欲图;上司交代的事情做得不完善,又会被人说是能力不够。世界的万物,都要讲求适度原则。不管你付出的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过了火或者做的不够,都是会对事情造成一定的威胁。总之,在工作、学习、交往中,做到不偏不倚,不让事情“过”和“不及”,找好适合自己的“度”,让别人都能温和地接受自己,才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啊。

3.2.2学会思考。关于学与思的关系,《中庸》和《论语》都有一些自己的阐述。《论语・为政篇》中说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中庸》则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要求我们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许多人以为,秘书只要照上级吩咐的任务去做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文秘工作不仅要求我们要有学习的能力,更要有思考的能力,只学不思,就等于没有记住,这和没有学习的结果是一样的。就好像上司交代给你的事情,哪一件先做,哪一件后做,这些都应该经过深思熟虑的。学和思作为两种学习和处事的方法,都不能偏废。所谓内外平衡,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就是两者的结合。

3.2.3藏器于身。前面在做人方面,秘书人员应当默默无闻地工作,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我们又应当用之则行,待时而动。《论语・为政篇》中讲到:君子不器。说的是君子不应该像器皿一样只有一方面的用途。古书中则讲到:“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待时,自然是时机未到,还不到获得做事突破口的时刻,就要将自己的才华插在剑鞘里。锋芒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该小心翼翼。物极必反,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华容易招致对手的嫉恨和陷害,尤其是做大事业的人,更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若要使机会到时又不至于白白丧失,那就更加需要“藏器于身”,随时接受命运的考验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文秘工作也是一样的。说实话,秘书比其他同事更具有表现的机会,因为他们经常出现在老板的身边,并为上司沟通下属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没有机会就试着创造机会,但又不要过于锋芒毕露。有了机会就不要放弃,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抓不抓得住就看你自己了。所以,机会总是会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做到了重要的一点――藏器于身。

谈古论今,直至今日,大量的生活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庸之道确实包含了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我们每个人立身处世都时时刻刻体现了中庸之道,它不但是执政者所需的智慧,而且是不同阶层每个人做人所需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中庸之道还为注重外在和内在修养的文秘工作者提供了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明确准则。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把它作为自己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无愧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

参考文献:

[1]张大成著.秘书工作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第1版

[2]季水河著.秘书心理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3]谭一平,吴良勤著.秘书人际沟通实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06月第1版

[4]张岂之著.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5]张岂之著.中国儒学思想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日)下村湖人著.论语故事心解.2007年2月第1次印刷

[7]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7卷5期

[8]于丹著.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7年1月

[9]张秉楠著.礼・仁・中庸――孔子思想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10]陈科华著.儒家中庸之道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著,浅谈《礼记・中庸》对公文审核的启示--《秘书工作》,2007年11期

[12]刘成纪著.中庸的理想.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5)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精神,“和谐”历来都是古代诸子百家所探讨的重要命题。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同时也具有了人生的彼岸理想。每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有一个传承的过程,当前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蕴藏的思想理论基础就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文化,并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文化动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和而不同”

孔子提出“和为贵”,并以“和~同”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不仅是儒家判断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而且对“和”与“同”的区分成为儒家和谐思想的理论前提。

(二)“天人合一”

孔子认为,天道寓于人道之中,天道即是人道,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达到天人相知、相通、和谐的境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从心性上解释天人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合一”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

(三)“中庸之道”

孔子首次提出“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最高美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子思提出:“君子之中庸,君子而适中”,进一步提出“中和”思想。宋代的程颐、程颢提出“不偏之谓中,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中庸、中和、中行、中道,是儒家用来调节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儒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从人性本身出发调解人际关系,使之趋向和谐,强调社会和谐的功能。通过“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最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和合”境界。儒家和谐思想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中庸、中和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通过谋求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1]。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当前,要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扬,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儒道佛三家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确立生态文明的“天人合一”理念

儒家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反对天人对立,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鉴于人类在过去的若干世纪里,由于对生态规律的忽视,已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提供了行为准则。人类已不能再肆无忌惮地干预自然事物的运动或进化过程了,而应该一方面严于律己,克制贪欲,减少对自然的索取;另一方面要增强环保意识,遵循生态规律,使自然良性地发展。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和谐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进化的“生态和谐”时代,是我们重新审视与自然关系后做出的理性抉择。[2]?

(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确立协调发展的“人际和谐”理念?

儒家认为人与社会应该和谐统一,即“和而不同”、“中庸”、“中和”,反对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既打破社会对个人的约束.又实现个人对社会的依存。人与社会的关系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问的关系,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利之所在,天下趋之。”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饵决与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要学会用和谐之道来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关系,推行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实行民主法治,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使社会成为个人健全发展的家园,从而开创出“社会和谐”的新时代。

(三)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确立健康发展的“身心和谐”理念

儒家都追求身心和谐,主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自治其心”。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在充满欲望的社会里,现代人应当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当朝着人格健全、人性和谐、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个人身心和谐,才能够保持一份独有的心绪宁静和豁达,摆脱欲望的束缚。儒家关于身心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化解现代社会中由于过分的物欲追求所带来的冲突,使人的精神从他人与社会的驱使中解放出来,使个体获得真正自由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篇(6)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变革动荡的时代,“礼崩乐坏”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孔子仍满怀“救世”之心,希望用自己的学说来感化世人,构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年怀之”的大同社会,把“天下大乱”变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有序社会。孔子以“仁”为核心思想,以礼乐文化为血肉,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骨架,以天下大同为最高目标,提出“仁政”、“爱民”、“惠民” 的社会改革方案。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具体原则。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篇》),“忠”是尽己之心以待人,“恕”是推己之心以及人,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这是最高原则。 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篇》)“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篇》)。孔子及其弟子以“与人为善”为指导思想,以温良恭俭让为方法,以人文关怀为终极目的,来处理人际关系。从这些基本原则中可以看出孔子及其弟子是以“仁”的核心伦理道德作标准判断、建构社会美的。

孔子为建立和谐的大同社会,主张中庸之道,中和之美,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篇 》)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以及最终目的就是“天人合一”。 人的言谈举止都要符合“礼义”“不逾规”, 要求情感与理智和谐, 处于中和状态,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才是有修养的正人君子所应有的品德。实行中庸,其主旨就是要修养人性,不断完善自我,在和谐中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

二、《论语》体现的艺术美思想内涵

《论语》的艺术审美观点反应了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创作原则和评价标准。第一,“诗言志”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孔子及其弟子文艺观的典型体现。从表面上看,“志”是指诗人的情感、志趣、理想、抱负; 从深处去看,“志”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遵循的“内圣外王”的人生信条,所以这个“志”,也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仁”,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所以孔子认为诗歌创造要既要表达个人情感理想,又要反应社会现实。第二,“思无邪”是评价诗歌的重要标准。“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篇》)“思无邪”即是说《诗经》中的诗,心思不邪,理念与境界都正。《诗经》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是古人心灵追求的自然流露。 透过《诗经》中的诗歌,我们看到了古人追求“仁爱”、自由、天人合一的心灵之音。孔子用“思无邪”来评论《诗经》,我们看到中国古圣先贤对诗人及诗歌使命的观点。第三,“兴观群怨”是对诗歌的艺术分析的标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篇》)“兴” 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孔子对诗的作用的分析包含着对一切艺术作用的分析。此论述,总结了从远古到春秋时期漫长历史年代里人们对艺术认识的美学内容。第四、“尽善尽美”是评价艺术的最高标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篇》)孔子认为,《韶》乐是尽善尽美,达到了美与善的高度统一。这里的善是指政治、道德的标准,美指艺术的标准。《武》乐是尽美但未尽善,在艺术上达到了最高的标准,但在“善”的方面则比《韶》略有逊色。《关雎》分明是男女情爱的歌唱,孔子却说它是“乐而不,哀而不伤”(《八佾篇》)。孔子论诗歌和音乐,主张知节守礼。知节就是音调不能过分华丽、柔曼、轻妙,这样的音调对人的感觉和情感刺激太大,容易使人沉溺放荡。 守礼就是词意不能挑动不正当的欲望。在孔子看来,文艺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乐而不,哀而不伤”的《关雎》,表达的正是善与美之合,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 这里包含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他期望人的生活与感情都是健康正常的,反对沉溺哀乐毁伤生命。

总之,《论语》中体现出来的审美思想,对社会美、自然美、 艺术美的认识和主张, 始终贯穿着儒家的仁学思想。《论语》 的美学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和借鉴《论语》的美学思想,发扬其优秀思想,用传统文化来充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构建一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释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

篇(7)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是中西方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们所阐发的思想,在中西方思想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他们的中庸思想,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对古代中西方各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当代中西方各国依然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庸观作为处世之道, 在中西伦理思想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的起源、含义及其差异原因等进行对比分析,中庸思想在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以及对当今社会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进行简述。

一、《政治学》中中庸思想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中西方不同文明的开创者,尽管他们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但事实上,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推崇中庸思想,两人在对同一思想上的碰撞与交汇也值得探讨。

(一)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含义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体系中,中庸思想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就是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所以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必须从至善说起。他在伦理学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这样讲到:“一切技术,一切研究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所以人们说得好,万物都是向善的。”

在《政治学》中也提到:“我们看到,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着他们所认为的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所有的共同体旨在追求某种善,因而,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

柏拉图将善比喻为普照万物的太阳。他认为善的地位要高于科学和真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延续了这一观点,并且对它做了全新的解释:认为只有那些自身被选择而永不为他物手段的事物才是至善。同时,亚里士多德还引入了另一个重要的伦理学概念――幸福。“行为所能达到的一切善的顶点是什么呢?从名称上说,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是幸福。”如果说人生有各种各样的追求,那么幸福便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于是沿着善―至善―幸福―德性的路径,亚里士多德便开始了他的伦理学创建。他把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例如智慧、明智等;另一类则是伦理的,例如节制、勇敢、慷慨等,而伦理德性的实现就在于中庸,这就引出了他的中庸思想。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含义

孔子继承并且发展了“中”、“和”思想,同时他将“中”和“庸”联系起来,提出了“中庸”的概念。孔子对中庸思想极为推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他看来,中庸作为一种道德的最高境界,民众己经长久的缺失它了。这句话对什么是中庸没有展开说明,但是在《论语》中,却包含了对中庸思想的一些具体解释。其一、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师指子张,商指子夏。子张过分,而子夏又不及。子贡又问:“然则师愈与?”是否过分的比不及的更好呢?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过分与不及同样都不好,因为它们都是偏离中庸的。

二、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中庸思想的不同表现

(一)伦理观与礼法的不同

孔子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的部分,他没有在哲学方面做更深入的理解。但是亚里士多德则明确指出“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它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而孔子更多是从道德的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的是“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二)历史背景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同处在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尚待确立,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之下。二者人生哲学的相同之处在于:认为人生的处境有其必然性;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人生处境;认为德性可以带来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更强调人具有自由意志,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幸福,幸福是一种最高的善;在人生方式中,他推崇中庸之道,重视用感悟来体验中庸的精神;认为德性就是仁。

三、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治国思想的异同

(一)亚里士多德“法治”治国思想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是中西方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的治国思想,在中西方政治思想史已经当今思想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重视法律和法制思想,主张法治,而孔子则主张德治。亚里士多德是明确提出和阐述法治思想的第一人,他认为要建立和维护共和政体的稳定,防止革命的发生,需要做到两方面:一是教育,二是法治。同时他认为法治是最优良的统治形式。他把法治和人治观点进行了对比,并明确表示法治优于人治。

首先,他认为,人是感情动物,易于感情用事,而法治具有一种人治不能为的“公正性质”,指出法治是免除一切影响的理性之治。其次,法律是众人之治,多数人的力量和意见比一个或少数人会更正确。为了限制权力,亚里士多德认为应该将权力适当分解为行政职能、审判职能、议事职能。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之法必须是良法。法治的根本在于法律至上。

(二)孔子“德治”治国思想

孔子则主张德治,其特点是“为政以德”,把伦理道德当作是治国之根本。这种治国的主张从道德的自我“修身”开始,到“齐家”,再到“平天下”。总体上就是把一种完美的德性,通过人的自觉和自我完善逐步推广到民众,从而创造出理想的社会。但是“德治”也具有不公正、不稳定、不明确的特点。同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法官手里极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判决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判决。

孔子认为,要用道德来取消刑罚,即以德去刑,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这里,孔子把政与德对立起来,把刑与礼对立起来,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强调法律,主张法治,孔子强调道德,主张德治。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亚里士多德同时对道德也很重视,正义和美德一直是他热心讨论的话题,他也强调良好城邦的条件之一是能促进公民的道德。因此,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上,亚里士多德将道德寓于法律之中,法律即体现了道德;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不同,孔子将法律寓于道德之中,道德即体现了法律,因此孔子主张以德去刑。

四、亚里士多德与孔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和影响

我国是一个曾经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国家,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运作模式,这种情况造成了国人封闭保守的小农性格。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的等级政治又造成了中庸的圆滑处事的特性。但同时,儒家的中庸思想也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品格。在当今当我们大力提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塑造中华民族新精神的新时代,我们可以大力发扬中庸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建构起一种新的中庸思想。把中庸思想作为一种实践方法论,渗透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具体社会实践中,运用理性把情感和欲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有利于我们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提高自身的判别能力,从而清醒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工作水平、生活质量、实现个人价值。我们既要认识自己在大千世界中的渺小,又要知道自己的价值,客观评价自己、从容面对得失,这样才能正确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从而有用于社会,达到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笔者认为,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体现的观点和思想,作为一个奴隶制时代的思想家,他在为统治阶级贡献治国智慧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他思想的局限性。因此,在学习前人思想时,我们首先寻找的应该是对现实有建设性意义的闪光点,注重实用性和可行性,而并非一味地批判。两位哲人思想家带给我们的美德和经验,会让后人更加勤于思勉,奋勇前进。

作者简介:郭昂(1993―),女,汉族,河南漯河市人,郑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郑州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 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 《尼各马科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标准、规律的科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美学学科,但却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对于丰富中国现代美学,促进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和之美

所谓“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易传》中有关“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带“中”的卦艾都是吉卦、吉艾。“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执中”、“尚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执中”、“尚中”的中和思维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和思维的理论基础。“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原则,反对“过”与“不及”。从哲学视角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表现。辩证法认为,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度两端的关节点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因此,凡事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中和思维正是对“度”的正确把握。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德”的观点。《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在孔子的影响下,荀子一也主张根据“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培养中和思维。

从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审美标准。《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主张执两用中,注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做人方面,孔子认为“中和”是君子应有的美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Lzl在艺术创作方面,孔子评价《关唯》是“乐而不,哀而不伤”,实现了“中和之美”。《乐记》把“中和”作为音乐的审美标准,认为“中和”是音乐的本质,以“中和”为美;“乐者,天地之中和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国历代艺术家推崇的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相比,西方古代也有讲“中和之美”的学者,只不过时间稍晚于中国。德漠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虽然也谈及过“中和”问题,但未能展开。在古希腊,对“中和”或“中庸”研究最深刻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明确指出:“过度与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他还说:“人们对于优秀成果的评论,习惯说增一分则过长,减一分则过短。这就是说过度与不及都是对优秀的破坏,只有中道才能保持它”。川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之美”与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十分相似,反映了人类审美思维方式的共性。但西方的中道思维未能传承下去,后来被西方近代的“对立思维”所取代。而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却一直延传到今天。因此,可以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显著特色。

二、协调之美

所谓“协调”是指事物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各种相关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或和谐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就是说,物以和为常,协调和谐是万物共存的一种稳定秩序,认识了“和”,也就认识了事物的规律,认识了规律(常),人就变聪明了。《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荣亡”;“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善以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必须遵循和谐协调的客观规律而运行。协调思维也叫“和谐意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1993年第三届“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国际研讨会纪要指出:“源远流长的和谐意识是中国社会自秦以来高度统一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岱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协调即美”、“和谐即美”,是中西传统美学的共同观点。中国传统美学历来主张“和谐即美”。儒家强调“人和”即社会美,道家强调“天和”即自然美,佛家强调“心和”即心灵美。而各家各派都主张“乐和”即艺术美。中国传统美学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审美标准:“和谐即美”、“协调即美”。和谐、协调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征,就像一幅图画的美就在于它的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协调与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就在于它的音调、音色、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协调与和谐。协调、和谐是各种不同要素的最佳组合,是各种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即美”、“协调即美”不是中国传统美学特有的观点,西方传统美学也有这样的观点。在西方传统美学里,“不管是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还是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和谐都被认为是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在毕达戈拉斯看来,“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他认为,因为圆形是最协调和谐的,所以是最美的。他还从“数”的角度探讨了形式美,认为数量的比例协调是美的典型表现方式;他还认为“数”的比例最协调的是“黄金分割律”。赫拉克利特指出:一切美都是从对立面的和谐协调中产生的,柏拉图强调:“音乐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亚里士多德也有由对立面的协调统一形成“和谐之美”的思想。他说:“自然界喜欢矛盾,并且从矛盾中而不是从相似中逐步形成了和谐。……显然,艺术在这一点上模仿了自然”。可见,无论中国传统美学,还是西方传统美学,都赞成“和谐即美”、“协调即美”的观点。但仔细分析,中西传统美学还存在下列差别:其一,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协调,而西方传统美学只重视形式的和谐、协调;其二,中国传统美学主要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论述“和谐之美”、“协调之美”,而西方传统美学则主要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阐述“和谐之美”、“协调之美”。

三、和善之美

所谓“和善”是指和谐的形式与仁善的内容的有机统一。所谓“和善思维”,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把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联系起来思考的思维方式。“和善思维”是中国传统审美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色。

何为善?善即仁。《论语》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又说:“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就是说,只有君子才有仁善之德,小人不可能有仁善之德。什么是仁?《辞海》解释:仁是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说文解字》称:“仁,亲也;从人、二”。《礼记·中庸》释:“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的本意是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即“仁 者爱人”。孔子所讲的“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梯等道德内容。概言之,“仁”即“善”。中国儒家美学把道德观与审美观结合起来,认为“仁”是美的内容,“和”是美的形式。“和善之美”是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善即仁,是内在美,和即协调,是外在美。《论语》说:“尽美矣,又尽善矣”。尽善尽美,至善至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和善”观,具有世界性意义。日本学者今道有信高度评价了孔子的和善审美观。他说:“孔子最卓越的学说之一,是其艺术论。他劝导人们以典礼音乐为基础,将日常的起居举止都予以美化,这种礼的思想,是世界的艺术与道德理论中最有兴趣的学说之一”。西方传统美学大多从形式方面来论述美,但也有少数学者从道德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统一来论述美。柏拉图热忱地追求美的表现与善的心灵的一致,很有点像孔子赞扬“尽善尽美”,欣赏“和善之美”。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写道:“艺术、工艺的美,都由于心灵的聪慧和善良”,“最美的境界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和谐一致,融为一个整体”。可见,柏拉图的审美观与孔子的审美观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四、和合之美

“和合”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程思远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重视和谐与统一的审美方式界定为“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之一和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西方传统文化主张“主客二分”,强调天人对立;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主张主客统一,强调天人合一。从审美思维方式考察,西方传统审美思维倾向于局部性、分析性、思辨性、对立性;而中国传统审美思维则倾向于整体性、综合性、辩证性、和谐性。

“和合”审美思维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无论是儒家、道家,都强调整体观点。所谓“整体观点”,就是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与物也是一个整体。整体是由许多部分、要素、方面构成的有机系统,要想了解各个方面、部分或要素,必须了解整体。《周易大传》强调:“观其会通”。也就是说,观察事物的整体联系,就会通晓事理。惠施宜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他肯定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点最显著,认为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存在于天地之间,与天地息息相通;人的身体也是一个整体,身体与各个器官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汉代以后的儒家崇尚“天人合一”,其主要意义是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和合审美思维的整体性观点与现代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是十分相似的。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整体功能往往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可见,掌握和合审美思维对于理解现代系统科学是有帮助的。

篇(9)

近日,记者有幸拜访了李金山老师。李老师的工作室位于北京崇学山庄,山庄内古朴典雅,画栋雕梁,竹木青翠,曲径通幽,无限画意尽在其中。走进李老师的工作室,墨池飘香,古风扑面,宽大的几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古香古色的陈设平添了几多诗情画意。透过朝南的两扇宽大的落地玻璃窗放眼望去,颐和园万寿山的青葱世界尽收眼底。

心之至诚

《中庸》说:“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李金山出生在豫西伏牛山区,那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穷山沟,贫瘠的土地,矮陋的农舍,还有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年少时的李金山,虽然热爱家乡,但更希望能走出大山,拥有更广阔的天地。而如今,李金山无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他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时代人物》:从您的国画和书法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主要源于哪些因素?

李金山:我生于贫穷,长于患难,童年生活艰辛而又难忘。在落后的穷山沟里,我们家却是少有的书香门第。二战时期,父亲是一名中国抗战部队文职军官,参加过平型关、娘子关战役,曾随抗日名将杜聿明、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保卫滇缅公路,抗击日寇于国门之外。他是个旧文人,精古文、通书法、尚中庸,家里有不少藏书,记得父亲给我买的第一本课外读物,就是一套旧版的《古文观止》。

《时代人物》:那是不是您父亲对您的艺术之路影响很大?

李金山:是的,父亲教育子女非常严格,练字、习画、学古文样样都不能少。每天放学后,小伙伴都在玩耍、嬉闹,而我却只能练字、习画。在我的一幅竹画中,我曾这样写道:“我笔下之竹多枝而少叶,何耶?儿时严父常备一刑具在手,我读书练字习画时以督之,稍一走神或久习未果,每使以家法甚灵。余观此法宝,乃折山间野篁去叶留枝,或末叶新梢,打我肌肤,奇痛,然不动筋骨也。”从懂事起,父亲就给我讲中庸之道,传授天人合一之理,从“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讲起,最终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间种种足够我用一生去探索。严父的教诲为我打下了相当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这为我以后的书画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艺之至博

《管子・形势解》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李金山老师的艺术成就是全方位的,从山水到花鸟,从书法到诗文均不同凡响。其艺术之路也卓尔不群、学无定法,终能达到贤者天人合一的境界。

《时代人物》:我们知道您的艺术成就是全方位的,从山水到花鸟,从书法到诗文均不同凡响,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艺术架构?

李金山:中国画大体可分为山水画与花鸟画,从题材上讲,花鸟画是山水画特定领域的局部放大,对于丰富绘画语言和技法来说,二者正好可以互补。我画花鸟画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绘画表现能力,技法只有从细微处着眼,作品才能够大处大气雄浑,小处细致入微。

艺术家创作就像是盖房子,如果只是简简单单搭个茅草屋,大风一吹就倒了,要建摩天大楼,就要扎好根基,只有根基稳固了,才能经得起风雨。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不光在于书法和绘画本身,还要有其他因素的滋养和支撑,人本理念、社会责任感、诗词文赋、篆刻以及敏捷的思维体系和深刻的洞察能力,都可以影响作品品味的高低。一幅完整的好画就是这些内涵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创作者博采多识,集渊博学识于一身。

我的画从来都是题自己的诗文,往往我在作画的时候,诗文就已经出来了,画毕则题于其上,盖上印章,这才算完整的作品。总之,中国书画是生长于华夏文明丰厚土地上的一朵鲜艳的奇葩,书内书外,互为一体,画内画外,内外兼修,只有这样,才能融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体系中。从古至今,那些书画艺术大家,都是诗文书画、金石篆刻样样精通,不说远的,齐白石先生、启功先生、李可染先生等都是如此,他们不仅是书画艺术大家,更是内外兼修的国学大师。

情之至真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本真”是艺术的生命,任何艺术创作都贵在真切。李金山老师正是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内心的真实情感,其作品趋向回归自然,回归原本,也蕴含着“致中和”的道理。

《时代人物》:近几年,您以玉米作为中国画的主要表现题材,可谓独步画坛、独辟蹊径,请您谈一下为什么要以玉米作为创作主体?

李金山:其实,从古到今画玉米的人也还是有的,只不过他们大都以玉米作为背景和陪衬,而我把玉米放在和梅兰竹菊等同样的位置,作为中国画的主要表现题材,并且不断加以升华提炼。力求把玉米形成中国画题材的一个完美图式,这的确是从我这里开始的。实践和先贤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你认为美的事物,你都可以拿来入画。

《时代人物》:那您对玉米有没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李金山:玉米,其质晶莹剔透如玉之润泽,其色黄灿似金之耀目,象征了丰收的喜悦,也标志着来年的祈盼。说起来,我的玉米情结也是源自最原始的“真”,小时候山区贫穷,每当青黄不接时,玉米就成了乡亲们的救命粮。我们家断粮断炊也时有发生,等家里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完的时候,母亲就会眼含热泪,从房檐下摘下几个预留来年当种子的玉米棒子,炒熟让我果腹,而大人只能挨饿。这件事情我终生难忘,每每想起,心中还隐隐作痛。从那时起,玉米就在我心中埋下了灵性的种子。

《时代人物》:您的玉米画和您追求的中庸之道有没有关联?您还会继续画玉米吗?

李金山:我的玉米画实际上是中西合璧的结果,其中玉米苞采用了中国画的传统笔墨语言和造型语汇,并融入书法的用笔,而玉米粒就是借鉴了西方油画的特色,这样粒粒可辨,形色俱佳。把西方的绘画语言巧妙地融入到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体系中来,不媚洋,致中和,升华提炼,为我所用。再则,中庸之道讲求天人合一,创作玉米画,追求一种自然天成,回归自然,回归原本的生活状态,用艺术体现致中和的道理。通过数十年的摸索和实践,我的玉米画深受广大爱好者所喜爱,我不但会继续画下去,还要进一步研究,将绘画语言与技巧集中统一到中国画大的语言体系当中。我还会透过玉米关注人们更多的生活,深入表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繁荣昌盛的主题。

《时代人物》:我们知道您的山水 画已是中外闻名了,特别是在巨幅山水画的创作上更是有独到之处,然而据相关报道,您笔下的北方民居在画界也是声名远播,从您很多民居题材的作品中可以看得出来,您有意将民居画从您的山水画中单列出来,这是为什么?

李金山:是的,你说的很对,我这些年确实是这样做的。要将民居从山水画中单列出来,源自我从小到大的生活记忆。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山区农村,整天跟山间野卉、藤萝山果为伍,与瓜棚豆架、柴堆秸垛为伴,大山深处的一草一木,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我们世世代代遮风挡雨的古老的房子,或茅棚木构,或土夯石砌,或依山而建,或桥搭水榭,古拙中透着无限的自然造化,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标榜着不屈不挠的民俗民风。它们是一种文化,更是我心中永远的时代群雕。

然而,随着建设的步伐,随着机器的轰鸣,这些文化将不复存在。我要记录下他们的轨迹,十多年来,我的足迹遍布我国北方地区,收集整理了大量民居资料,积累了大量的写生速写资料,使我的北方民居系列逐渐从我的山水画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和山水画并列的绘画主题,也使我所有的中国画作品始终贯穿着对生活的真情流露和自然天成。

人之至善

《中庸》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李金山老师不仅为世人奉献出美好的作品,更难的是他还有一份社会责任感,这种至善的品性也让他自己在艺术之外找到了自己的真正位置。

《时代人物》:您认为画家作画是为了什么?画家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

李金山:这个问题也一直是我自己在思考的问题,画家作画不能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更多的是要通过绘画来实现一种社会责任。我们被别人称为画家,一方面,我们的画要能体现当今画坛前进的方向,要把先贤流传下来的,真正能体现中华民族文明的东西传承下去,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起到“天地之化育”,益于社会,益于百姓。中庸之道中也讲到君子的社会责任,用在画家身上就是如此,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老祖先为我们保存了这么多优秀的种子,我们要发扬光大,尽本分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作为画的创造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提高老百姓审美的责任,让艺术来源生活而又真正地走向生活,我经常向朋友们提到我的画要让农村老太太也能看懂。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乡村人也是有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如果能让我的画走进他们的生活,那就太好了,这也是我不断努力的一个方向。

篇(1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中华文明的灿烂多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道思想中的仁爱道德、忠孝信义,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对现代中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这也在其广告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从低卷入度商品——茶饮料广告、酒类广告到高卷入度商品——房地产广告,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应用。

一、台湾茶类广告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唐代陆羽的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开始,“天下益知饮茶”,从不同制茶方式到讲究的茶具再到各式的冲泡方法,茶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承载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两岸的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台湾茶源于大陆,其茶文化也打上了大陆茶文化的深刻烙印,不但继承了老祖宗有关茶的经验与智慧,还在保存了茶独有的韵味的同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古人喝茶,多与精神意义相关:文人墨客借品茶赋诗来追求高洁的精神品质,高人隐士通过钻研茶道寻找人生的智慧,贵族士大夫用好茶待客以显示自己尊贵的生活品位……而如今,现代繁忙的人们已没有空闲慢慢地醒茶泡茶喝茶,取而代之的是风靡全球的茶饮料。

茶饮料现今已是随处可得的便利商品,街边商店无论大小总会有茶饮料醒目地摆放在柜台上,古人精工细作的泡茶方式已被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所遗忘,现代人总是嫌洗茶倒茶渣太浪费时间,于是,如速溶咖啡一般便捷、高效的喝茶方式也随之出现。

台湾茶的两大巨头“康师傅”和“统一”无疑占据了半壁江山,再加上一些其他品牌如“古道茶”、“御茶园”等,台湾本土品牌已牢牢统治了本地市场。在它们的广告中,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诉求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无论是从传统艺术美学的角度还是从中医养生的观念,诉求于中国人心中对传统文化或景仰或尊崇的心理,营造传统文化中注重人格修养的氛围,是台湾茶饮料广告诉求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这使得很多的茶饮料广告都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1 台湾茶广告中的传统艺术美学

台湾的茶饮料广告中经常表现以礼待客、尊师重教、孝敬长辈等场景,在优美的意境中体现道德仁爱、友情信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传统艺术美学思想在台湾茶广告中的体现。

台湾明星林心如代言的“古道茶”系列广告中的“古道梅子绿茶”,展现的是以茶会友的场景,“古道葡萄红茶”追求的是亲近自然、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徐若瑄代言的“御茶园”广告中的“奉茶篇”讲述的是向老师奉茶以表敬意的故事,“会面篇”同样表现对长辈的尊重。

中国人对这些传统美德的追求恒久不变。通过塑造与此相关的广告场景,唤起人们对古典文化的追忆,广告诉求的不仅仅是茶饮料本身,更是蕴含在其中的传统道德标准与修生养性、自我提升的价值观念。茶文化这种古老的文明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而是在新时代_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是现代人对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传统艺术美学的核心价值。 值,而“风云”酒正是有了许多人的研发、改进,才能成就今日的辉煌。“成就风云”一语双关,既鼓励人们要成就风云人生的理想。也体现了“风云”酒来之不易的成就。追求人生价值是中国酒文化的一种重要精神理念,这在台湾风云酒广告中被很好地体现出来。

三、台湾房地产广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家”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无论是贵族的宫殿还是白丁的茅屋,或大或小的房子里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深深眷恋,这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寓所,还是对人生、对情感的寄托。

台湾的房地产广告多注重对心理、对感情的诉求,往往用最质朴愿望、最单纯的情感去打动消费者,而不仅仅是诉诸理性,把房屋结构图或装修效果图简单地铺陈于宣传单页中。

1 借用古典文学作品,打造人居文化

台湾新竹科技同一个名为“荷香别墅”的楼盘广告。极富特色,其宣传册的第一页,是一幅清秀高洁的荷花图,下面所配文字,极具文化底蕴,节选自宋朝大文豪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段文字咏赞荷的高洁,以荷比君子,将它用在楼盘的宣传中,就是采用联想嫁接的方式将荷花高洁的品质附加到楼盘上来。

这则广告将“世外桃源”作为其文化定位,赋予楼盘更多的文化附加值,让消费者对广告中所描绘的美好生活产生向往,并以此为目标不懈追求。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不仅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提炼,更是对人格的提升、对人性的完善,也是对楼盘在消费者心中地位的有效提升。

在台湾这片喧嚣的土地上,为心灵寻找一个家,让身心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繁华的闹市中追求一种恬淡、抒情的生活方式,广告所塑造的意境正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世外桃源”生活方式的追求与认同。借助古典文学,楼盘成功塑造了独特的人居文化。

2 继承古代思想精髓,重寻和谐家园

台湾房产“林与堂”的广告文案不仅包含了陶渊明“隐士”的风范,更进一步发展为孔子“中庸之道”和老子“大隐隐于市”的精神价值观,其“居所·归心”篇文案如下:

生活的最典型为中庸生活,在动与静之间,找到一种完全的均衡。——摘自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精神与物质兼顾,生命才能从容,颠峰人士的事业与生活,像一座越来越难平衡的天平,车水马龙的市中心,帮阁下赢得事业的效率,却赔掉居家的宁静。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邻近公园,静巷内的住宅,比大马路旁还要受欢迎。“林与堂”隐身在繁华都会的静巷之中,散步到大安森林公园,开窗看见台北远企中心,享有盛世的繁华,也拥有远世的宁静。

此文案强调都市生活所需要的均衡,物质与精神之间、动与静之间、事业与居家之间,无论是哪个方面,都要追求中庸之道的生活方式。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的境界。广告以繁忙都市中渴望拥有和谐生活的人们为诉求对象,以古代思想理论的精髓为手段进行说服,以至诚至善的心态容纳疲于应付生活的世人。闹市的喧嚣与静巷的安逸、盛世的繁华与远世的宁静和谐归一,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绿意,将居家静静地包围,住在这里才是真正的智者。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台湾广告的疗方面面。

篇(11)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和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日趋成熟,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对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逐渐显露出影响力,汽车企业调整其营销组合策略以适应这种影响非常有必要。本文旨在研究中国文化因素对汽车营销组合策略的影响,提出改善国内汽车营销的相关建议,促进中国国产汽车业的创新与发展。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增至934.5万辆,其中轿车503.73万辆占大部分,所以,我们说的汽车主要是轿车。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营销组合理论(4Ps)

营销组合理论4Ps指的是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和Promotion(促销)。4Ps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Ps)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1953年,尼尔・博登(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 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杰罗姆・麦卡锡(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将营销要素一般地概括为4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

(二)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具有独特的内涵, 它是以战略营肖理论为指导,以企业文化为媒介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系统行为。它是基于文化与营销的结合, 把文化观念融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 是文化与营销的一种互动与交融, 但是它强调物质需求背后的文化内涵。其实质是从产品与文化的融合人手, 有意识地通过发现, 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 与消费者产生文化共鸣, 将文化的因素渗透到企业营销的整个过程从而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汽车文化营销是汽车战略营销模式之一, 对我国汽车企业由传统营稍转向战略营销具有重大意义。

(三)文化影响营销成本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它包括正式制度安排(也称正式约束或正式规则)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也称非正式约束或非正式规则)。正式制度安排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出来并通过国家等组织正式确立的成文规则,包括宪法、成文法、正式合约等。非正式制度安排则是指在人们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相对于正式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非正式制度安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双重的,当它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强化激励机制,提高经济绩效,而当它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一致时,它可以干扰经济的正常运行,阻碍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诺斯认为,任何经济、社会发展和变迁的成功,除了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正式规则的改变外,还不能忽视文化的非正式规则的功能效应。文化作为非正式规则影响交易成本,从而影响经济绩效。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

二、中国文化因素的特征

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因此本文探讨的中国文化因素以儒家文化为主,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为辅。故中国文化的特征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尚和、实用、仁爱、礼治、中庸和信义。

1、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儒学就是人学。孔子提“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并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汉代经学和宋学都秉承了“以人为本”的理论特征。我国的民本思想可以上溯到殷周时期。《尚书》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此后,孔子告诫统治者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治民要宽,养民要惠”; 荀子提出“平均爱民”、“王者富民”;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唐甄说“国无民,岂有四政”… …,无不体现了民本思想的内涵。

2、尚和。中国人一向注重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几乎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与他人、自然的交往上,甚至中国人的宗教也多是他们人际关系的一个扩展,因此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如果说“竞争”是西方人平衡人我关系与群我关系的基本手段,那么,尚“和”就是中国人平衡自我关系和群我关系的根本准则。中国人自先秦以来就非常推崇“和”,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导致尚“和”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潜意识。尚“和”心态可以说是中国人心理的的一个突出特点,渗透于中国人对人对事的各种看法中。

3、实用。注重从实用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显著特色。《荀子・天论》说:“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辨,不急不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于是,在判断的类型上,与西方人优先考虑“事实”的判断类型截然不同,中国人优先考虑“价值”,喜欢从有用的还是无用的或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角度对人对事进行评判,而现代文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为求实用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含义。

4、仁爱。仁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孔子认为“仁”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仁者爱人”,包含着对人们基本权利承认和肯定的内容。“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的基本涵义有:1.家族成员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解释仁的根本涵义时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2.“泛爱众” 、“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要用对待家庭成员间的友善态度来对待一切人。具体表现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他人有理解、宽容的态度和心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仁者爱人”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实施仁政和德政,为老百姓谋利益,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与民同忧,与民同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5、礼治。礼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旋律”。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贯穿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始终。礼是关于社会生活的具体制度、规范和准则仪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政治制度,二是伦理道德规范。“礼教”、“礼制”是维护宗法主义的等级秩序、治国安邦的根本,其功能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君与臣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基本精神是“礼让”,以便从根本上消灭人与人之间的争夺,理顺社会中的各种横向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

6、中庸。中庸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减震器”。说文解字释中庸:“中,正也;庸,用也”;朱熹认为“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无及”;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也乎! ”中庸是孔子所创的哲学方法论。中庸的核心是让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走调和折中的道路,遵守三纲五常规范,达到中立、中和的道德心境和状态,以安定封建秩序。中庸本意是反对“过”与“不及”。 但也不能简单地把不偏不倚的折衷倾向理解为中庸之道,应该说中庸思想倡导的和平、信义、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调适、化解、规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使社会不至于在利益的冲突中频繁动乱乃至消亡,有着极大的作用,尤其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7、信义。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棕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三、汽车企业文化营销的策略重点

(一)汽车企业文化营销的产品策略

文化营销在实施的过程中,文化最直接地体现在其营销的产品中, 那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就汽车本身而言并无情感, 但一旦通过别具一格的设计赋予汽车文化气息和情感色彩, 使之与消费者的心理满足相吻合。当今世界汽车市场上,德国车的严谨朴实、美国车的自由豪放、法国车的浪漫温馨、英国车的高贵典雅、日本车的精明细致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鲜明的品牌差异化形象。德国人的品味在本质上是根深蒂固的,它变化得很慢且具有持久的品质, 在奔驰汽车的设计方面,其设计变化得很慢,而且一旦有所改变,必须小心翼翼地加以平衡。日本人喜欢从部分角度看汽车, 而美国人追求的则是全景而不是部分。当西方人对汽车进行想象时, 他们是从侧视的角度, 而日本人则是从前观的角度。西方人喜欢汽车内有肌肉般的光滑感, 而日本人则讨厌他们的汽车有动物的特征。当日本人迫于市场压力在车内装模中采用皮革时, 他们首先除去了它的气味,而西方人则认为这是皮革装饰吸引他们的地方。

(二)汽车企业文化营销的定价策略

从文化营销的角度看, 在汽车产品的价格构成中, 不仅包含汽车的实用价值, 也包括其精神价值,而且后者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因而,汽车企业在对顾客的心理价格有正确估计的情况下, 可定出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价格。如宝马车和奔驰车在全球就是采用高价格等于高质量、高社会地位的形象占据了全球主要的豪华车市场又如奇瑞契合多数年轻白领的消费能力, 以极高的性价比满足年轻人通过驾车所实现的工作、娱乐、休闲和社交的心理需求。

(三)汽车企业文化营梢的促销策略

从文化营销的角度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一是价格策略,包括大幅降价、送汽油、送汽车装饰等。二是奖励策略,奖励现金或提供旅游机会尤其受顾客欢迎,如丰田皇冠推出的“买皇冠、赢香港迪斯尼主题乐园行”活动。三是广告促销,广告本身就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文化,广告策略主要是通过赋予商品文化内涵,“唤醒”顾客的心理需求。四是公关促销,公关促销的方式多种多样,也能给汽车营销更多的创新空间,对企业的影响也更为深远而长久。举办车展、企业直接参与教育、医疗、环保、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活动来贡献社会服务社会等都是公关促销常用的方式。

(四)汽车企业文化营梢的渠道策略

汽车营销渠道以制、汽车有形市场和四位一体的专卖店为主,同时有汽车超市、因特网销售等多种销售形式。文化差异导致我国汽车的分销渠道也各不相同。在部分大中城市中通过汽车品牌店和汽车连锁店进行销售在其余地区多以集贸市场式或小型店铺式经营为主。而在国外汽车销售通常采用“多位一体”的汽车专卖店和“专卖总汇型”的汽车城或交易市场的形式。加入WTO后,大中城市可以与国际接轨,。

四、融入中国文化因素制定汽车营销组合策略

(一)产品策略。第一、在外形方面,重中庸之道,外观设计须大气,然又有国际化气息;第二、汽车性能设计方面,功能设计须全面,汽车的功能配置力求全面;第三、汽车经济性方面,中国消费者重实用,且受崇检思想的影响,所以小排量车以其经济性,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第三、在环保性方面,中国消费者尚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尤其是现在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所以油电混动汽车和全电力驱动型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非常有发展潜力。

(三)价格策略。第一、中国消费者受中国文化中庸之道思想和崇俭思想影响,中国消费者通常能够量入为出,所以汽车信贷在中国不太好开展,消费者大部分还是选择一次性付款,因此汽车性价比高的汽车在中国受欢迎;第二、中国消费者重眼前实惠,所以汽车销售企业可以牺牲一部分不重要的服务,以节省成本,这样就可以做到售价比别的销售企业低,从而吸引顾客,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三)促销策略。首先,中国是礼仪之邦,重礼仪,因此汽车销售企业因注重店面的装修和店内的服务;第二、中国消费者习惯亲身接触商品后做出购买决策,所以汽车销售企业应该做好试驾的环节;第三、中国消费者重仁,仁者爱人,表现在汽车销售上,如果针对于顾客能够有一些折扣或是有着良好的服务,顾客就会对经销商产生好感,这样容易达成交易,甚至买车的人会带来新的顾客或二次购买。第四、爱国主义激发购买。当“一汽奥迪”面市时,面对国内市场上强势的国际名车,如何进行产品定位、打响入市的关键一役,全面推进新产品的营销战略就成了头等的问题。然而,一句价值70万元的广告词“走中国道路,开一汽奥迪”带来了预期效果,树立了奥迪的品牌形象。而这一效果的达到缘于它在现代文化创意中和谐地融入了一种文化信号-国产精品,切中了国人文化观中最传统的一面-爱国主义。

(四)渠道策略。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消费者对礼节要求很高,因此服务态度对中国消费者来讲非常看重;第二,中国有句古话,叫“三思而后行”,这也折射出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通常是货比三家,并在了解商品的各种信息尤其是亲身接触到商品后才做出决策,所以试驾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中国消费者习惯量入为出且崇检,重实惠,因此超市以及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持续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国人买汽车的心态将会像买家电一样地平常,根据对中国消费者的分析,相信汽车超市模式将会在中国如同国美、苏宁一样走向成功。所以中国汽车销售汽车应朝着这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Rongxing Guo .How culture influences foreign trade: evidence from the U.S.and China[R].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of China. Peking University,2004.

[2]苑玉凤等.《汽车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

[3]汪凤炎等.中国文化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4]何晓明.中国文化精神论纲[A].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1月

[5]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文化评论.2008年3月

[6] 刘霞.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与儒家思想[J].安徽文学.2008年第10期

[7] 吕树盛. 中国汽车营销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6年5月

[8]蒋锐.卫礼贤论中国文化[J].德国研究.2006年第21卷第4期.

[9]陈翩翩.汽车营销模式发展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7月

[10]王秀丽等.汽车销售4S模式研究[A].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