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服装调查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3-02-04 11:27: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服装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服装调查报告

篇(1)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087-02

一、问卷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群体因其自身的特殊优势,成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我国志愿服务活动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开展。这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驻保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完善提供研究依据。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涉及了保定市六所本专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调查对象中,男性大学生占34.73%,女性大学生占65.27%;43.92%为文科、11.07%为理科和42.29%为工科大学生;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占33.15%,二年级的占36.43%,三年级的占27.87%,四年级的占2.55%。

(三)调查方式及内容

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其中个案访谈大学生志愿者20名,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5份,有效率为95.6%。并且,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类型及意义等多方面板块的具体信息。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志愿服务的宣传与开展情况

志愿服务的宣传与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大学生是否关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大学生中志愿精神的普及程度和志愿服务信息获取渠道等。调查结果显示,46.5%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将近六成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包括“偶尔参加”和“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从志愿精神普及度来看,仅有2.2%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志愿精神有很高的普及度,17.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志愿精神的普及度较高;超过七成的大学生从学校团委、学校志愿服务社团等处获得志愿服务信息,五成的大学生从朋友、同学处获得志愿服务信息,仅有14.1%的大学生从社会志愿服务机构获得志愿服务信息。具体见表1。

(二)志愿服务的组织与管理现状

调查发现,分别有45.7%、49.7%、63.9%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出现了宣传太少、活动单一、形式主义严重问题;认为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管理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科学组织与培训机制、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大学生分别占37.2%、27.0%、42.81%、27.0%;此外,将近四成的大学生认为志愿者队伍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志愿服务的需求和评估

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比较分散,主要是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人生价值,有18.6%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是单纯地对志愿服务感兴趣。从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的感受来看,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有助于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和充实人生,57.1%的大学生认为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仅有2.0%的大学生认为没有任何收获。

(四)推动志愿服务改善的主体

明确推动志愿服务改善的主体对志愿服务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发现,分别有48.7%、77.5%、42.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是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改善的主体。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构思路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在全社会弘扬了志愿精神,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文明进步。但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其一,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健全;其二,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和深入性不够;其三,志愿服务激励和保障措施不够完善。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是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因此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对实现高校育人目标、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基于以上认知,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志愿服务宣传机制。高校在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宣传中应把弘扬志愿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帮助大学生树立“志愿者既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等的观念,同时在宣传中要注重志愿精神教育中的“体验”功能,将志愿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中[2]。如设置志愿服务专门课程,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并实行学分制管理,以公选课、社会实践课程甚至必修课等形式对大学生授课,加深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了解,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开展志愿服务专题讲座,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进行志愿服务创意征文、文艺演出等比赛,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二,建立健全持续稳定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规范化、深入化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加强组织管理机制建设来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助力。其一,要完善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制度,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化的岗前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水平;其二,建立志愿服务监督评估机制,通过服务对象的反馈和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监督,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志愿者的成绩进行评估;其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奖惩机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其四,建立完善的志愿者退出机制,志愿者在退出前,应与其他志愿者做好手头交接工作,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进行。

第三,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高校可以通过统计大学生的服务时间、提供正式的志愿服务参与证明等,在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奖学金申请等时,给予适当的加分,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立法,将经费、权益、制度、组织、教育和培训等纳入法律中去,保障志愿者及相关主体的合法权利及利益。

第四,实行社工专业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机联合。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专业机构以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以专门的方法和技巧为手段,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帮助案主解决困难、提供及增进其福利为追求,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及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助人活动[3]。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和手法有助于促进志愿服务领域内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有助于解决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有助于建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以促进志愿服务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据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在本文所研究的16―26岁阶段的青少年消费群体,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其消费意志和消费行为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本文调查依据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数据参考各类相关研究文献、调查报告,一方面以问卷发放的形式,以本地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向其中300名年龄在此区间的青少年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8份。其中男生96人(35.8%)女生172人(64.2%)。综合相关资料研究及问卷数据分析,本文对普遍市场定义的16――26岁青少年群体服装消费心理做初步的分析总结。

一、 审美趋同化

受全球化浪潮的深刻影响,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新生代群体对时尚生活的认知方式上已经呈现出惊人的同一性。由于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给全社会带来爆炸式的资讯流量,新生代群体也成为资讯共享时代的直接受益者。带有互联网特质的QQ、微博、微信是这个群体了解社会、分享兴趣和友谊的最时髦最快捷的方式,在这些虚拟社交平台上,电影、视频、音乐甚至淘宝心得等独具分享价值的一手信息被充分共享,再经过认知层面对这些繁芜信息的随机探索、自主筛选、分裂、聚合等处理过程,新生代群体的时尚价值观逐渐出现趋同的倾向,表现在着装选择上,该群体的审美标准,在地域上的时间差别、在城乡之间的阶层差别都越来越小。网络信息的多向传播越深入,新生代群体服装审美趣味越趋同,服装消费类型和消费品牌也就越集中。调查表明,新生代青少年群体喜欢的服装类型以运动休闲装、半休闲装为主。在《当代大学生服装消费调查》中总结出的青少年喜欢的服装类型中,休闲装占63%,半休闲装占30%,从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青少年服装消费的审美趋同心理。(图一为本文问卷调查表格数据)

图一 青少年群体服装款式选择类型

二、 消费动机多元化

移动互联时代,资讯交流更快捷方便,新生代群体对QQ、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以及大量购物分享网站的高度依赖,使海量服装信息的推荐、分享常态化、生活化,信息的叠加累积会深度影响年轻受众,因此,其消费动机的产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复杂多元的一面。

其次,消费渠道的改变、消费方式的更新,为年轻群体的服装消费心理增加了变数。据权威报告称,2011年人均网购服装支出就已经占人均服装总支出的63.6%,也就是说,与传统服装消费形式不同,资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服装的线上展示和销售已经成为主流。其中,年轻群体构成服装网络销售的主力。传统意义上的服装选购动机,除去品牌及价格因素,款式、面料、质量、售后等要素并重,层级关系并不明显。而对年轻的新生代消费群体而言,网购是其消费方式之一,网店的图文并茂、真人多角度演示等多重在线展示手段改变了以往逛街试衣的消费体验,服装选购标准也随之悄然改变,其中,款式最容易被直观感知并确认,已经上升成为消费动机中最常见的诱因,而服装品牌、质量、售后等传统消费渠道所倚重的营销要素,在消费驱动心理中并不占优。

另外,16――26岁新生代青少年群体对年轻化休闲服装的需求,既要满足自身修饰的基本功能,也要满足表达个性、追求时尚的心理预期,还要通过着装选择,增强人际吸引力和自信心,所以他们的消费动机千姿百态,从实用型消费到攀比型消费,从个性型消费到从众型消费,都呼应着不同的消费心理。

三、 消费趋势动态化

在服装购买行为产生前后,消费群体受自身掌握资讯的影响,会作出一系列心理预期和心理判断,这些心理活动进而决定着消费者最终的消费渠道和消费行为。16-26岁的新生代年轻消费者是最敏感的资讯吸收及消化对象,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习惯既是由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也是由自身信息拥有模式决定,两者作用在一起,使其消费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在全资讯背景下尤为突显。在全资讯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群体,视野广阔,资讯丰富,心智发展也有别于先辈,普遍具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但由于所处社会阶层不同,新生代年轻群体本身存在阶级性和个体差异性,其消费心理和行为也有别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一方面,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新资讯、新产品随着网络无孔不入,客观上刺激年轻群体产生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新生代群体处在踏入社会前后的时间段,经济上不一定获得完全意义上的独立,服装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互为制约。这种情形会随着个人成长、家庭状况乃至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且,全球化进程、全资讯的侵入让整个社会变动不居,消费信息和消费渠道日新月异,年轻群体的消费心理在环境外力的渗透下,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其趋势表现更丰富更活跃。

通过当下年轻群体的资讯消化渠道、服装消费渠道,研究新生代年轻群体的服饰消费心理因素及趋势,可以从深层次把握服装消费行为的内在本质,了解行为背后隐含的心理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准,明确市场化服装的品牌推广思路、制定多元营销策略,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6―26岁年轻群体的服饰消费特点及趋势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号2110550

参考文献:

①郁新颜,青少年服装消费心理分析,2005年第4期,纺织科技进展

篇(3)

1.2分阶段完成项目的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是教学改革常用的思路,为了防止课题项目与教学大纲相悖,在项目实践教学时,将整个实践过程阶段性进行,由浅人深,分阶段完成整个实践项目。首先,调查分析。即项目的调查与资料分析,使学生对所涉及项目作做深人了解,完成项目分析和市场定位。实践中,老师或者客户帮助学生完成市场调查报告和策划书,含:项目名称、用途、特点、形象、诉求对象(包括性别、年龄段、月收人、职业、爱好等)、项目的优劣势、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分析。(实施过程参考“工作室”制展开,在后文细述。)其次,策划设计。通过资料的分析,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绘制草图。老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方案与学生进行讨论,论证其合理性。学生根据教师建议调整和完善设计方案。再次,进行设计实践。方案初步确定后,学生逐步完成项目的创意和表现形式,不断深人乃至完成项目。最后,“提案”演练。学生将自己的项目方案以多媒体方式演示,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设计概念和方法。同时,要求学生服装整洁,语言流畅,强调自我形象塑造,为以后进人需求市场从事设计工作做准备。

1.3多样的教学辅导,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1.3.1案例授课课程始终贯穿“案例中学习”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对广告设计作品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3.2“工作室”制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项目引人课堂,采用公司模式的“工作室”制(将班级学生分组成立工作室)接纳项目任务,以头脑风暴的方法完成项目创意和设计。工作室一般由6一7名同学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门:客户部1人,负责协调室内事宜,定期汇报项目完成的进度;策划部2一3人,组织实施调研和资料分析,完成项目的策划书的撰写;创意设计部3人,负责依据策划内容、项目创意和设计制作。

1.3.3强化个别指导,减少集体灌输的辅导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力和选题(项目)不同,集体辅导很难解决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问题,教学中应强化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

1.3.4校、企导师辅导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企业导师或者客户在老师的统一安排下,定期认定项目的设计,提出自己的建议,为学生的创作拓展思路,导师根据学生所选择实践课题,进行策略解读、头脑风暴、创意指导、设计制作来辅导。

1.4改进考核方案,完善公开的评价尺度课程考核由传统的作业评价转变到阶段性考核模式,即:平时表现和实践(验)和考试成绩三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依据教学期间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创意能力、合作情况、设计表达等来统计;实践(验)部分占总成绩的40%,主要通过考核学生作品的数量、质量、创意性等,重点评价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包含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工作原理、实践应用行为、创意思维等关键因素,侧重考核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检验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