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1-15 20:21: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篇(1)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已签约11105人,总体签约率为22%;重点人群共13482人,签约数为8280人,签约率为61.4%,履约4300人,约51%;贫困人口共2447人,签约2302人,签约率为90.7%,履约800人,履约率34%。

二、工作做法

1.积极组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进行家医服务相关文件的学习,让大家明白到签约服务的重要性,同时做好与医疗组、公卫组的各方面协调,以不更好开展家医服务工作。

2.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横幅、健康教育讲座、家医宣传日、义诊或征兵工作对群众进行家医宣传,发放签约服务服务宣传彩页。

3.优先与辖区内愿意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同时政策文件的支持下加快与扶贫人群和残疾人群的有偿签约服务。

4.调整服务方式,以主动服务为主,做好人群分类,提供不同类别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如上门家庭随访服务,定时或不定时电话随访为主,了解其服务需求变化。在签约的同时为居民留下团队服务名片,以便居民需要时与团队成员联系。

三、存在问题

1.上门服务存在现实困难。乡镇卫生院是财政差额拨款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医生团队要抓临床医疗业务,保障职工收入和医院生存发展,还要完成家医服务工作,另服务居民数量逐年增加,现签约服务全部由公卫人员入户签约,与群众要求、工作要求造成一定的冲突,出现保量而不能保质。

2.部门单位和群众参与度欠缺,未能联动,导致家医服务流于形式,例如转诊服务、优先预约专家门诊或住院等。

3.农村留守家庭多,沟通困难,家人未必会为其他人进行宣传和告知,居民是否把签约协议放好、记住家庭医生电话?如果靠公卫人员天天需要给签约居民主动打电话问是否有需要的服务?签约后的后期跟踪如何做?

4.部分居民出外工作或在外居住,造成签约或履约困难。

六、工作设想

1、多创新活动多创新形式宣传家医服务,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提高签约及履约。 

2、加强本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培训的力度,重点对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技巧及专业操作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综合服务能力。

3、计划以一个村委或人群为试点,健全各方面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逐步做到全面覆盖。

篇(2)

一、活动目的

围绕“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的宣传主题,旨在通过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和内容,传播以签约服务促进健康管理的理念,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二、活动主体

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活动形式

(一)开展集中宣传

时间:2017年5月19日(周五)上午。

活动地点:各镇(街道、管委会)人流量较大的广场或团队活动现场。

活动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政策、内容的宣传与咨询、义诊活动等

横幅内容:“世界家庭医生日”——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

活动要求:各单位统一于“世界家庭医生日”当天开展集中宣传和义诊、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活动,突出政策宣传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风采展示,利用横幅、展板、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宣传

活动要求:于“世界家庭医生日”前后在卫生院和卫生室机构内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确保每一名医务工作者、管理人员知晓活动内容,通过走进社区、乡村、居民家中等开展宣传,尤其是做好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的宣传。

(三)先进事迹推荐

各单位充分挖掘本单位内1-2名优秀家庭医生,将其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四、活动要求

篇(3)

一、活动目的

围绕“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的宣传主题,旨在通过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和内容,传播以签约服务促进健康管理的理念,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二、活动主体

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活动形式

(一)开展集中宣传

时间:2017年5月19日(周五)上午。

活动地点:各镇(街道、管委会)人流量较大的广场或团队活动现场。

活动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政策、内容的宣传与咨询、义诊活动等

横幅内容:“世界家庭医生日”——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

活动要求:各单位统一于“世界家庭医生日”当天开展集中宣传和义诊、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活动,突出政策宣传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风采展示,利用横幅、展板、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宣传

活动要求:于“世界家庭医生日”前后在卫生院和卫生室机构内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确保每一名医务工作者、管理人员知晓活动内容,通过走进社区、乡村、居民家中等开展宣传,尤其是做好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的宣传。

(三)先进事迹推荐

各单位充分挖掘本单位内1-2名优秀家庭医生,将其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四、活动要求

篇(4)

二、重点工作

(一)调整团队,优化结构,落实各成员职责

1.团队数量。各卫健中心根据村卫生室数,按照不低于1:2(团队数:村卫生数)的比例调整设置团队数量。村卫生室超过14个的原则上团队组建不低于6个。各团队划分的服务范围,需结合村居常住人口数和服务管理重点人群数,避免服务范围不均衡。

2.人员配备。

(1)县二级医院专家:选取与辖区内医疗机构有经常性业务指导的二级医院,专家团队可由各专业领域的主治及以上医师组成,既便于专家经常性的为签约居民服务,又丰富了居民可享受的服务内容。

(2)团队长:调整由各卫健中心和医疗机构负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骨干人员担任,根据团队长人数平均分配管理团队,重点负责团队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和考核。

(3)签约医生:选用全科或加注全科的临床医师、或其他具备独立执业能力的临床医师、乡村医生(部分专科医师除外)。如辖区医院签约医生不足以配齐团队,一个签约医生最多可服务两个团队。其他专业领域医师作为成员参与团队服务,以满足居民不同的服务需求。

(4)执业护士:选用辖区医院具备执业资质,且有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

(5)乡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除配备1名作为签约医生的乡村医生外,可根据人员情况为团队配备1-2名公卫人员。

(6)其他人员:各团队可根据需要配备后勤保障,吸收志愿者积极参与团队签约服务工作。

(二)调整网格,加强管理,实现网格全覆盖

各卫健中心要根据村卫生室和医疗机构外家庭医生工作室分布情况,及时调整网格管理覆盖范围。网格管理以村卫生室或家庭医生工作室为哨点,以自然村组为网格点,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村卫生室室长或工作室室长为网格长,统筹网格点的服务人员分配和工作安排。

(三)扩大范围,突出重点,提升服务量与质

1.签约目标和进度安排。各乡镇(街道)要以辖区内重点人群为签约切入口,增加签约服务吸引力,扩大签约服务人群的受益面,逐步稳定提高签约服务覆盖率。

(1)目标任务:2021年,全人群签约率不低于40%、重点人群不低于75%、困难人群(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低保五保)按照政策要求,稳定签约覆盖率,应签尽签。个性包按照居民知晓、自愿的原则有序开展。

(2)进度安排:以目标任务数为基数,各季度需完成三大人群的进度为一季度15%、二季度60%、三季度100%,四季度进行工作总结和查漏补缺。

2.积极推进重点人群基层首诊签约服务。以门诊、随访、上门服务等形式积极引导居民接受基层首诊签约服务模式,针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转诊,随访,健康管理等服务均由签约医生及团队提供。辖区医院的签约医生诊室门口可悬挂、张贴“家庭医生门诊”标识,引导居民有序就医。

3.在0-6岁儿童眼保健和近视防控中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用。开展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儿童家长眼保健、预防近视等知识的宣传教育。

(四)探索创新,以点代面,提升服务内涵

1.预约上门与家庭病床服务。2021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预约上门、家庭病床和居家护理服务,各签约医院要按照《县2020年家庭医生预约上门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积极探索开展。2020年试点单位要在已开展服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持续加强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做好项目工作的带头示范作用。

2.商业保险支撑签约服务试点。2021年,我县作为省探索商业保险支撑签约服务试点单位,县卫健局将选取1-2个医疗机构作为试点探索开展。

3.实施“互联网”+签约服务。按照省设计的“点单式”签约服务操作模块,完善家庭医生信息公开、咨询预约、签约点单、履约随访、居家评估等线上服务。围绕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方案,探索“家庭医生云工作站”,借助智能化、辅手段,帮助签约老年人解决就医取药和健康指导需求。

(五)加强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管理

1.现有工作室建设管理:2019-2020年建设的医疗机构外家庭医生工作室,按照《省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指南》,对部分不符合要求、无法正常运行的工作室进行整改。符合要求的工作室加强日常应用和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和工作室职能,做好网格内居民签约服务工作。

2.星级工作室建设:按照《省星级工作室建设评选标准》选取1-3个点创建省星级家庭医生工作室,力争通过省级评选。

(六)落实低收入人口“四不摘”要求,做好签约和健康体检工作

各卫健中心继续按照《县2020年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免费签约和健康体检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宿卫〔2019〕28号)相关要求开展低收入人口签约和健康体检工作,做到政策全覆盖、应签尽签、应检尽检,于9月底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同时,做好签约、体检信息“两系统”的更新录入工作。

(七)加强管理,注重日常,工作有条不紊

各乡镇(街道)卫健中心、签约医院及村卫生室要提高日常工作落实的执行力,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加强重视,并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现将2021年部分报表上报工作安排如下:

1.签约进度:按月上报数据,每月3日前将全人群、重点人群签约数上报至工作微信群;按季度上报报表,每季度次月5日前上报国家报表(电子表),其中国家报表每半年需上报一次系统(同时报送纸质表)。

2.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签约体检进度:按周上报数据,每周一上午下班前上报低收入人口签约、体检累计数据至工作微信群;按月上报报表,每月3日前上报低收入人口进度及明细报表(半年上报一次纸质表,其余均报电子表)。

篇(5)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更新工作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要求,我们医院于2018年9月份开展了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得到了卫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亲自安排部署,协调各村居委会并取得支持,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居委会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老年人健康宣教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科室人员专门抽出专人建档采取入户调查统一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

为提高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公共卫生科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们建档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我辖区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保质保量完成,我院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截止2018年12月底,全镇10个行政村已更新居民健康档案29000人,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及时做到了电子档案的动态管理,

二、健康教育工作

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临涣矿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21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5000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12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人次数139次。

篇(6)

(一)出生及孕情跟踪管理情况

全街期内出生127

人,一孩

68人,二多孩59

人,其中早育

3人、政策外三孩1人,期内在孕100人,一孩

40人,二多孩60

人,总政策符合率96.85

%

,二多孩政策符合率98.31

%;孕情掌握率

93.55

%

,其中一孩孕情掌握率

97.06

%

,二多孩孕情掌握率89.29

%。

(二)“国免”

完成情况

全年国免任务数124对,已完成

88对。

(三)全员人口信息核查情况

全员人口信息核查3676条,纠错

179

条,平台信息核查

763条,新婚建卡

102

人。

(四)流动人口信息核查情况

流动人口各类信息核查XXXX条,流出退档XXX人,流出建档

XXXX人,省外电子婚育证明查验XX人。积极开展形流动人口关怀关爱、留守儿童走访等宣传活动,开展健康讲座

21场,宣传咨询活动

XX场,刷新标语(横幅)33条,发放宣传品688份,发放避孕药具550份。

(五)奖特扶工作开展情况

全街奖扶XXX人,市扩面XX人,区扩面

XXX

人,特扶

XX人,已全面完成区复核和系统录入工作,特扶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

(六)生育登记工作开展情况

办理生育登记

15人,生育审批3人,办理独生子女证8

本。

(七)长效节育手术开展情况

期内落实长效手术

18

例,二多孩长效手术到位率22.50

%。

(八)健康脱贫工作开展情况

篇(7)

一、医疗质量管理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动力,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重要任务,**年医务科始终以《二级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和“三好一满意”为标准,根据年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目标与考核标准不断深入,体现以下方面:

1、各项工作指标完成状况(截止年11月30日)

(1)开放床位数:215张 ;

(2)病床使用率:59.37% ;

(3)全年门诊总人次:31045人次 ;

(4)住院人数:4480人;

(5)平均住院日:9.8天 ;

(6)全院实际占用床日数:42637天;

(7)病历甲级率:88.96%;

(8)处方合格率 :91.2 %;

(9)门诊/入院诊断符合率:  90.83  %;

(10)入院/出院诊断符合率:93.1 %;

(11)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

(1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93.52  %;

(13)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100 %;

(1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 ;

(15)病理诊断准确率:100 % ;

(16)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7.8天。

(17)CT检查阳性率:95.6 %

2、严抓管理,促进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医务科继续加大十八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特别是在全院业务院长大查房及参与科室交班工作时,医务科进一步深入到科室,参与科室交班、三级查房,对科室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使我们在加强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在面对科室的危重症患者的重点督察方面,首先要求科室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医务科备案后及时到科室了解患者病情、查阅病历后,具体安排全院或科室内会诊,组织会诊人员和时间并参与会诊全程确保会诊质量,这样就为科室节约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患者的治疗和会诊资料收集上,有效提高了科室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和病死率。

3、规范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医务科仍每周不定期到科室抽查环节病历,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终末病历,。在环节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大中型手术的术前讨论、为重症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依法执业,医嘱执行记录等。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并逐步建立院、科、自三级质控。在现场督察反馈的基础上追踪更正情况,对反馈后未及时更正者严格按照我院制定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相应处罚。截至11月30日医务科共督察环节病历866份、终末病历725份,发现甲级病历650本,占88.96%。

4、立足自身,加强科室自身建设

只有不断提高科室的自身素质,才能确保科室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2016年县卫生局年终检查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医务科不断自我完善、更新,重点包括: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对于科室反应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指导下快速做出解决方案;统筹安排组织科室院内会诊,联系院外会诊或转诊医院,规范会诊、转诊流程使工作规范化。

二、医疗安全管理

切实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和理解病人,在此思想基础上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将核心制度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从源头和细节上消除安全隐患,对危重患者实行跟踪式管理,即接到科室上报信息后,从过去单一的备案工作扩大到亲自到科室了解患者情况、医疗信息,安排、组织和参加会诊,并在终末病例中再次检查会诊和讨论的书写质量。杜绝因病历书写失误而产生的隐患。同时在总结出现过的医疗争议中,我们依旧加强对病情告知的督察力度,严格要求临床人员在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对填写不完整和空白告知书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行处罚。

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医务科协助院领导制定适合医院的短期和中长期人才培训计划,为医院储备人才。

1、今年我院共派出3名业务骨干,分别到湘雅医院进修心血管科和江华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管理。派出各类短期学习班、研讨会共37余人次,培训人员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对提高我院的医疗结束水平起到较大作用。

2、医务科共组织包括病历书写规范、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手足口病、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院感防控知识,新进人员岗前培训等10余次业务学习,培训人员达1100余人次;组织全院理论知识考核、体格检查操作,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操作、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共16次,考核400余人次,合格率82.5%。

四、配合医院全面开展手足口病、甲型h1n7流感等传染病的救治和防控工作;

五、**年全年患者医疗投诉4起,无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

六、贯彻落实国卫医发【2016】75号《国家卫计委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湘证发【2016】12号《湖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文件精神,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与永州市中心医院和江华县人民医院建立医共体联盟,在业务上进行协助指导、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远程会诊、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技术扶持等;

2、根据江政办函【**】33号《江华瑶族自治县家庭医生签约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对涔天河镇和桥市乡城乡居民的签约任务及对口支援涔天河镇中心卫生院和桥市乡卫生院工作。

七、积极开展下乡义诊活动,本年度先后12次派出医疗专家144人次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服务,免费发放药品21000多元,宣传单1800多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八、普及红十字救护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为湘江乡九年制学校,县职业中专,海螺水泥厂、展承文具厂培训:徒手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自救互救知识等技能达4000多人次,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师生和工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篇(8)

【正文】

今年以来,区卫健局在牵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统筹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和保障能力,按时间节点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

一、顺利启用新兖中心卫生院。集中力量对新兖中心卫生院进行迁址改建,投资700余万元改造原新兖镇第九中学,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打造高标准医疗卫生服务场所。新院区占地72亩,建筑面积5600㎡,住院病床扩充到80张,划分办公区、医疗服务区和健康自助区,新建高标准手术室、糖尿病病友之家和国医堂,设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室,升级改造健康小屋,建设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医疗服务环境焕然一新。今年1月新院区全面启用,经过10个月运行,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新兖中心卫生院在各镇街卫生院中床位最多,4月底恢复正常医疗运营后,每天门诊量可达到80人次左右,已开展手术40多例)

二、规划新建酒仙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将新建酒仙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卫生健康重点建设项目。按照铁路医院改革发展统一规划,在医院内选址新建服务中心。项目占地2亩,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规划设置预防接种门诊、家庭医生工作站、公共卫生科、慢病管理科、老年健康评估中心、口腔科、数字化查体中心。目前,中心主体钢结构框架建设已全部完成,内部装修工程已经过半,年底前正式启动。在原中心办公楼改造建设精神卫生中心,改造面积1350平方米,病房20间,设置床位100张,全面完成室内装修改造和设施配备,并投入使用,已收治病人30余人次,填补了我区精神疾病防治机构的空白。中心二期新建工程主体已完成,投入使用后可再开放100张床位。

三、深化推进城乡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中医院与漕河镇卫生院、颜店中心卫生院“六统一”医共体建设,推进医共体内部各项业务一体化管理,有效增强了诊疗服务能力。按照医疗发展区域规划,重点推进铁路医院与酒仙桥、兴隆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共体建设。中医院、铁路医院已完成医院信息系统融合,同步对接酒仙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联合建设了高标准国医堂,即将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突破多年没有诊疗服务的瓶颈。铁路医院与兴隆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化对口帮扶,前移专家门诊,选派主治医师以上技术骨干日常坐诊,联合开展内、外、妇、儿、口腔、中医、康复、急救等诊疗服务项目,进行联合查房、医疗指导。同时,在兴隆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急救点,开展急救诊疗服务,逐步实现医共体内的规范化疾病管理和同质化诊疗服务,有力提升了东南部医疗服务能力。

四、提升村级医疗标准化建设水平。深化村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制定《全区村(居)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实施方案》,2020年计划建设区级示范标准化村卫生室100个,市级示范标准化村卫生室7个,省级示范标准化村卫生室2个。按照不低于80平方米,“五室分开”、“六通”,统一内外标识、装修样式、设备配置、日志档案、诊疗制度、人员着装等要求,全力推进标准化卫生室基础设施改造,目前100家标准化卫生室已经全部建设达标。

五、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为有效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今年为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6人,充实镇街卫生院业务技术力量,逐步降低空编率,满足基层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目前,事业单位卫生类招聘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工作均已顺利完成,66名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已于11月12日全部入职,进入工作岗位,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虽然各项工作快速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酒仙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约需资金700余万元,仍存在较大资金缺口。特别是受疫情影响,铁路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承担医疗救治任务,医院正常运营受到很大影响,发展医共体存在一定困难。下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篇(9)

(二)积极协助科长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协助科长制定全年科室工作计划,分解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统计每月业务收入、增减员数据,为科长及时准确把握科室经济收入和业务进展情况提供有力数据参考;协助科长筹备客户联谊座谈会、劳动保障政策讲座、组织科室政策学习和测验;协助科长撰写劳务派遣政策讲义,制定员工和派遣员工告知书,根据收费标准的变化制定三方协议;协助科长整理其他文字材料,为科室发展建言献策。

(三)带领业务组开拓创新,努力完成目标任务。根据年初制定的业务指标规划和主攻方向,加大业务开拓力度,确保完成任务。一是建立业务分工机制。将各系统分块分类,每周重点开拓一个系统,每周召开一次业务分析会,总结进展和收获,协调进程。二是建立业务回头看制度。每周末对业务台账进行梳理筛选,抓重点、促成效,对重点客户、意向客户进行重点跟踪突破。三是建立业务、经办、后勤协作机制。四是创新业务拓展新模式。在原有电话联系、上门拜访、传真邮寄资料等方式上,逐步创新运用电子邮件、QQ资料传送、客户联谊、培训讲座、网络博客等方式。五是创新业务范围。根据市场需求及同行业的发展趋势,探讨劳务派遣转外包、工资、劳动保障医生、招聘面试培训派遣一条龙服务等业务模式。全年我个人联系新单2639家,上门拜访896家次,重点跟踪企业572家,签约新单位21家。

二、工作经验总结

一年来,在中心领导和科长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使自身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升,现将获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明晰。年初将业务目标进行分解,找出业务增长点,将业务开展目标和任务分配到人,做到有的放矢。

(二)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市场方向。根据市场变化,下半年及时将业务重点方向调整到行业系统,在确保今年任务完成的情况下,为明年业务开展打下基础。

(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确保业务安全运转。新签业务均进行风险评估,把风险降到最低,确保业务能够平稳健康发展。

(四)贴近客户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想客户所想,为客户打造量身定制服务。

三、存在的不足

1、工作开展不够大胆。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尝试,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2、对劳动保障政策知识掌握不够。需要一步加强学习,深入研究,争取政策知识与业务开展能够融会贯通,相互促进;

3、与科室同志交流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同志们的沟通、合作。

四、明年工作思路

篇(10)

一、领导重视,制订方案,分工负责

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是残联工作的一项新内容,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工作是一项新举措。为了进一步了解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残疾人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与康复需求,根据县残联的要求,我镇接受“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工作。镇政府把此项工作放在十分重要位置,按照市、县残联制订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及时召开送康复服务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认真制订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工作方案,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工作小组、评估汇总小组。

为了确保评估工作的时间进程和质量效果,拟订评估工作日程安排,对参与评估的同志提供信息以利工作的方便。为了体现效果评估真实性、代表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随机抽样20从被服务对象档案资料中以逢五逢十的数字抽取,从而确保20对象评估的公正性。

这次参加评估的有:民政、残联干部2人,社区卫生中心专职医生2人,县人大代表1人,退休教师1人,镇村助残员33人。还举办培训班、召开相关会议,让大家明确评估工作目的,了解送康复服务方面的落实情况,通过调查上门访谈了解残疾人对康复服务的满意度,掌握残疾人对“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的认同度。

二、深入调查,分组汇报,分析情况

我们把这次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工作作为推进和不断完善、巩固送康复服务的基础和动力。自九月二十一日至九月二十八日分成六组突击九天时间逐户上门分别对辖区内康复需求的830名残疾人进行效果测评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样的166名残疾人进行满意度调查表问卷访谈。为了确保评估工作进程和掌握评估工作第一手资料,镇残联干部、康复指导员分别到协进、育新、育德、西新等村逐户上门访谈评估,认真听取残疾人对“送康复服务上门”满意度、社会对送康复服务认可度。这次入户调查830人,发出问卷830份,收回问卷830份,问卷回收率100,随机抽样20对象,发出问卷166份,收回问卷166份,问卷回收率100。

(一)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满意度调查表汇总分析:

1、社区医生每次按时上门提供服务

按时143人占86.15,基本按时22人占13.25,不按时1人占0.6。

2、社区医生每次上门服务的时间。

一小时30人占18.07,半小时至一小时123人占74.1,半小时以下13人占7.83。

3、社区医生服务时间约定情况

能预约117人占70.48,基本约定48人占28.92,从不约定1人占0.6。

4、社区医生服务态度

认真的158人占95.18,比较认真8人占4.82。

5、社区医生提供需要康复服务情况的服务内容

159人认为医生提供需要服务的内容占95.78,7人认为医生提供需要服务的内容占4.22。

6、社区医生服务后双方的签字情况

163人确认每次服务签字占98.19,3人有异议的占1.81。

7、社区医生服务满意度

161人对社区医生服务满意占96.99,5人对社区医生服务基本满意占3.01。

(二)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测评问卷中汇总分析

1、第一次知道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

镇助残员15人,村助残员503人,村干部4人,社区医生300人。亲友3人,其他残疾人1人,康复宣传资料1人。

2、了解“送康复服务上门”内容

康复知识咨询713人,康复知识宣传736人,心理咨询606人,康复训练441人,基本保健813人,防病知识宣传682人,转介服务15人,营养卫生指导537人。

3、“送康复服务上门”带来哪些改变

生活自理能力有所增强109人,心情更为舒畅368人,对药物使用更加了解78人,对自身健康更加了解125人,对疾病防治知识更加了解42 人。

对自身残疾的康复训练和预防知识更加了解35人。

4、对目前享受“送康复”服务是否满意

调查中满意801人,占96.5,基本满意29人,占3.5。

5、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还存在哪些问题,应有哪些建议:应继续加强“送康复服务上门”,特殊人群分类服务。例:长期卧床的每月二次。

(三)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记录表评估汇总分析

为了真实掌握社区医生的康复服务质量,评估小组对康复需求的830份服务记录进行逐份分析评估。

1、基本情况(基本信息)平均得分1.77分,康复需求平均得分0.73分,服务确认(双方签字)平均得分1.52分,服务次数平均得分1.93分,服务记录(服务内容)平均得分1.91分,总分的最低分为7分,最高分为9.3分,平均得分7.86分。最后逐一审定,有6人在80分以上,其中2人在90分以上。70分到79分有15人,康复医生普遍受到残疾人的好评。

三、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通过评估汇总,我们认识到开展“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普遍得到残疾人的接受和社会的认同,社区医生逐步了解残疾人在康复医疗方面的需求,残疾人也逐步认识到通过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从而激发了残联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通过评估工作,我们认为:

1、成效显著

(1)、社会效应扩大

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残联工作的知名度,各级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使残疾人的待遇不断提高。一些智障人士通过阳光之家的活动和社区医生的康复服务,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各项活动。例:北桥村三官7队陆凯军、三协村养正1队邢丹参加了市、县举办的特奥会,分别获得自行车金牌和铜奖,为残疾人争得了荣誉。象海中村10队宋群等残疾人长年患病卧床不起,不能行走,心情沉默,导致有寻短见的念头。自从康复服务到家后,社区医生每月一次甚至多次的服务使她心情开朗,解脱了困境,对生活有新的希望。

(2)、多奉献,少索取

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成为社区医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平台。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涌现出许多动人的故事。杨品岳、吴振西等医生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上门为残疾人宣传康复知识,耐心进行心理疏导与残疾人更近了、更亲了。顾琴、施建华的服务得到残疾人的一致好评,上门服务中有时侯人不在还要走数次,他们从不怨言。常说,服务是我的职责,为了他人的幸福我们就是多吃苦也心甘情愿。

(3)、坚持长效机制

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为了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寻找可行的管理方法。发挥镇助残社、阳光之家的作用,依靠村助残员的力量于20__年6月对康复需求的830名残疾人逐户上门考核社区医生的服务和满意度情况。通过汇总考核:好的占75.5,较好占8.9,一般占14.9,差的占0.7。通过这次评估得到启迪,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要有长效的考核机制,平时普查和相关会议的提示,才能使康复服务得到不断推进。

2、存在问题

通过评估汇总分析,个别社区医生服务记录单一,部分社区医生服务内容、服务记录书写不规范,个别社区医生服务与记录不一致,态度不端正,根本原因:

(1)、社会宣传力度不够

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重视会议与培训班的宣传,忽视利用镇广播的宣传,从而缺少社会监督的力度。

(2)、调查研究深入不够

通过评估分析,极大部分康复需求对象对送康复服务是满意的,但部分社区医生对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关系分不清。理解上的原因导致康复服务局限于基本保健,缺少针对性,专业性的服务,对提高和改进服务有一定的距离。

(3)、对特殊群体服务不到位

部分听语残疾人语言交流的困难,服务流于形式。

部分智障人士行为能力差,只能通过监护人服务,使一些社区医生服务内容不钻研,工作上不主动。

这次效果评估中汇总,为确保评估质量,强调评分不感情用事,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客观公正,对每一份服务记录表逐一认真细致地评分。汇总评估小组全体成员广泛地从各方面评估,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真正体现民主和集中,做到了畅所欲言。这次汇总评估,既从上门调查中看到和听到的意见反映出来的情况作为评估内容结合起来,又从服务记录表中填写的记录与现场反映的情况结合起来。还从问卷调查、服务记录与整个服务的全过程结合起来,把服务记录、调查问卷,被服务对象反映的情况贯穿于整个汇总过程中,达到了每个社区医生得分标准统一。

四、对照现状、落实措施、分步推进

根据社区医生服务记录等情况,通过评估汇总结果,为了坚持长效管理。不断深化和推进康复服务,及时召开了镇、村助残员、社区康复医生参加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会,通报了镇社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的评估结果。从评估汇总分析及接受服务的残疾人满意度效果分析,表彰了3位工作实绩较好的康复医生。我们还对于被服务对象反映服务好,但记录单一的个别社区医生进行个别引导;对于部分社区医生服务内容、服务记录书写不规范的进行提示,对于个别社区医生服务与记录有不一致的现象分别指出。整个评估汇总分析,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还有个别性。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送康复服务上门的效果,真正不断满足接受康复需求的服务对象,体现全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拓展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让党和政府的恩惠洒向残疾人的心坎上。具体的措施:

1、强化康复工作联席会,完善信息,沟通情况,认真做好康复工作。

2、制订切实有效的康复工作质量管理制度。

3、发挥村助残员的作用,跟踪调查康复服务工作质量效果和按月记录动态情况。

4、不断摸索,积极探讨送康复服务联系网络,通过信息联系,形成社区医生激励康复家庭促使残疾人有的放矢地加强每日的康复锻炼,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康复服务。

5、不断建立、逐步完善送康复服务工作考核内容,使镇村助残员、社区医生自我对照、自我鞭策、自我创新,形成送康复服务工作是应尽的职责。将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进一步拓宽思路,使我镇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又有新的特色。

五、点面结合、制订计划、分类服务

随着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地位不断提升,对我镇残联工作又有新的要求。为此,我们专题对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进行研究,集思广益,制订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1、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实行分类服务

通过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估,对残疾人家庭、残疾人类别、残疾人身体健康状况有必要实行不同对象,不同年龄段的服务。促使服务不拘于形式,达到服务有效果。

2、实行点、面相结合的服务形式

随着村社区残疾人居住的分散,各类残疾对象工作的流动性,残疾人健康状况的不同,有必要设定村社区固定的康复服务点,实行信息联系报告制度。这样残疾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接受服务、内容、时间等。从而既减轻社区医生的工作负担,也增加了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选择,确保康复服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3、规范服务手续

社区医生的服务要规范,记录要按照规范的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双方必须签字。被服务对象不能或不会签字的,以印章或监护人代签字,不能由社区医生。如有现象,不能作为当月服务的次数 。

4、康复服务要互相配合

社区医生服务与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要发挥信息作用,无信息的社区医生应主动上门明确服务时间。双方有规定的时间约定,可以方便被服务对象就医,也可以减轻社区服务医生负担。

5、服务项目要规范化

社区医生送康复服务上门对业务要不断提高,应按照不同的残疾对象和类别给予不同的服务内容。对于提出需要增加服务项目能解决的尽量满足他们的服务。不能解决的及时记在服务记录上,向所在村助残员汇报,村助残员一并报告镇康复指导员,统一妥善处理。

6、加强社区医生交流和信息的反馈

篇(11)

一、看病少排队

1.年底前,各级医院实名制挂号就诊率达到90%以上;(全区医疗机构均推行实名制挂号,区人民医院目前93.25%)

2.年底前,区级医院普通、专科、专家号源网上开放比例达80%以上,网上号源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比例达40%以上;(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已完成)

3.6月底前,各级医院挂号排队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全区医疗机构均已完成,其中区人民医院5.3分钟,自助机投放增至45台,并增加引导人员,自助机使用率目前为53%)

4.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区级医院开展区域导诊服务。(区人民医院正在接洽省平台,预计年底前完成)

二、付费更便捷

1.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区级医院开展“快捷支付”和“信用支付”;(已完成)

2.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区级医院实现患者可通过自助、诊间、移动终端等途径进行医疗费用结算;(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已完成,其中区人民医院移动端结算率达48%,区中医院的诊间智慧结算率达62.2%在宁波全大市名列前茅)

3.6月底前,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组建流动医疗小分队,并实现移动端医保结算;(截止目前共为偏远山区老百姓上门服务实现移动端医保结算413人次,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6月底前,各相关医疗机构进一步简化免费用血报销流程,对符合免费用血条件病人在出院前核减相关费用。(修订《奉化区临床免费用血服务操作流程》,简化免费用血报销手续,做好对符合免费用血条件的病人在出院前及时核减相应费用,自7月初文件出台以来,全区共完成21例,实现了免费用血不用跑)

三、检查少跑腿

1、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区级医院开展检查检验结果电子化流转、互认、共享使用,胃镜、肠镜、B超、CT、核磁共振(MRI)等分时段预约检查率达到80%以上,并向其他医院推广。(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分时段预约检查率均达到100%)

四、住院更省心

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区级医院设立入院准备中心,并提供入院一站式服务,开展出院病区服务,并向其它医院推广。(已投入使用)

五、便民惠民服务更贴心

1、年底前,区级医院全部开展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提供投诉沟通和便民惠民综合服务;(区级医院均已完成)

2、年底前,100%医疗卫生窗口单位参与文明创建,40%以上医疗卫生窗口单位创建成为窗口文明单位;(100%医疗卫生窗口单位已报名参与,等待区文明办考核)

3、年底前,所有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信誉等级公示。(已完成)

六、急救更快速

1、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区级医院设立相关救治中心,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并向其他医院推广;(依托区人民医院,已完成区域内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的创建运行工作,并于10月份开展了针对全区医疗机构的4轮急救培训)

2、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区级医院开展规范化非急救转运服务。(暂未纳入试点)

七、配药更方便

1、6月底前,建立慢性病连续处方制度;(已完成)

2、年底前,以区为单位,统一区域内医疗机构慢性病用药目录;(已完成)

3、年底前,能提供规定病种的慢性病连续处方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达到 70%以上;(已完成100%)

4、年底前,实施中药饮片、低值耗材集中采购,区级中医院提供中药饮片代煎配送到家服务;(已完成)

5、年底前,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核病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区-已有1823人纳入服务范围,既方便了患者,又能使患者获得最大权益。)

八、母子健康服务更温馨

1.6月底前,实现母子健康手册电子化,提供“互联网+母子健康”服务;年底前,当地服务对象覆盖率达60%以上。(已完成,目前服务对象覆盖率达69.33%)

九、转诊更顺畅

1.6月底前,以区为单位,建立两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和快捷转诊通道,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已完成)

十、“互联网 +医疗健康”服务更普及

1、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区级医院和3家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本院复诊病人网上诊疗服务;(云医院已在各医疗机构全面推行,限于患者就诊习惯,目前复诊病人数量较少)

2、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区级医院开展数字病理和远程超声诊断服务(借助区域信息化平台,区人民医院已为全区的医疗机构提供病理诊断56例,远程超声诊断服务共453例);

3、年底前,至少有1家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云医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并提供服务,应用可穿戴设备为签约服务患者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已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目前20名患者已在使用穿戴设备,条件成熟后向全区推广)

二、存在困难及下步计划

1、县级医院总数中诊疗人次经由家庭医生提供转诊服

务的比例达到10%以上。

存在困难:区级医院就诊患者中转诊患者占比提高困难。由于基层就诊与区级医院就诊医保报销倾斜性支付不明显,在交通便利、群众科学就医习惯未形成的情况下,区级医院首诊了大量本应由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目前我区和兄弟县市区该转诊比例均在0.3%左右。

下步计划:一是加强五医联动,全面开展医共体建设,推动分级诊疗,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模式形成。二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认同感和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