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java学习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三学习计划范文1经过大二一年的学习,我已经完全融入了软工班,对软工班的教学宗旨、目标和风格,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我们软工班的宗旨就是要将大家培养成为石油和软件复合型人才。目标是经过两年的学校教学和一年的企业实训使我们在综合能力及素质上超出一般本科生,在英语、计算机、石油等方面达到优秀,综合能力达到其毕业工作至少两年的高度。风格就是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综合提高的方式,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班级讲坛、茶话会、英语角(包括同留学生交流)、联谊球赛等等,提高大家组织策划的能力。经过这一年的锻造,我觉得自己不仅在学习上,还在课外能力都有所提高。
在这一年里我在学习上收获了很多,六级考得了全班第一的高分,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三等奖(仍然是软工班,但是比大一的二等奖逊色了一些),在计算机和石油课程上都比较优秀,并且通过了六级口语考试。在课外综合能力上,我也获得了一些成就,我担任了班级的组织委员和寝室长、顺利从中级干部培训班毕业、在自律会年末综合测评中位列部门第二(获得主席的褒奖),在校级活动读书报告会中获得二等奖
大三我要再接再厉,在学习和综合能力上都要获得新突破。大二的学习注重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大三的学习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课程学习同时融入实践小组的学习内容,需要我们转变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我在如下几个方面作出学习规划:
一、课内
(一)英语方面
虽然顺利通过了四六级,并且都获得了比较高的分数,但是我不能在英语学习上有丝毫松懈,我不仅要在只是积累上,更要在口语表达上加强(由于本学期有外教教学,要充分利用此有利条件)。我制订了一下目标:
1、报考英语六级和六级口语,刷新六级分数,更激励我全面学习英语。
2、每周至少同同留学生交和外教流两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每天早晨记英语单词,朗诵英语文章(《心灵鸡汤》),练习口语(《英语口语资料库》),勤练口语发音(《李阳口语突破教程》《突破聋哑英语教程》)
4、参加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虽然以及获得两个奖项,但是没有获得一等奖,因此,大三还要拼搏一次。
5、坚持看《老友记》、《越狱》等英语比较纯正的英语系列电视剧和电影,深入体验英语交流环境,奠定坚实的口语基础。
6、经常阅读英语报刊杂志(限于财力,主要是电子档)。
7、尽量多阅读英文科技文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二)计算机学习方面
由于这个学期将开设以下计算机课程:软件工程管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常用软件开发工具、软件需求分析、操作系统原理、软件文档编写、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针对开设课程和我自己的学业规划,作出了如下计划:
1、每天温习当天学过的内容和对第二天的课程进行预习,多思考、多总结。
2、广泛阅读和编写C#、C++和Java程序,并且要逐渐应用数据库,开发比较大型的程序和软件。
3、在图形组的安排下,多同组员们一起开发实用的软件,增强合作开发软件的能力。
4、由于我是图形组的组员,《计算机图形学》对于我们有很大的意义,因此我将坚持每周三晚自习听本课程选修课。
5、多看、多编写软件文档。
6、熟悉常用软件开发工具。
7、对于操作系统原理,在虚拟机环境下模拟各种操作系统,比较各种系统的差异和优缺点,加强对课程的理解。
8、多看与课程有关的视频教程和视频讲座。
9、尽力参加计算机方面的竞赛,在竞赛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石油方面
本学期开设的石油课程有油藏工程基础、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虽然不多,但是任务很重。结合过去一年的学习经验,我作出了如下计划:
1、每天花时间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和简要的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充分吸收本课程的知识。
2、对于已经学习过的地质和石油等课程要多花时间理解消化,形成和巩固石油知识体系。
多在网上搜集相关视频,加强理解。
3、多关注与石油相关的政策和实事,对整个石油行业的发展要有自己的认识。
4、多听学校的石油讲座和报告。
大三学习计划范文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大学生活已经过半,我不再是那个懵懂初入大学校园的高中毕业生,而更加靠近了大学毕业的墙垣。我不能在无追求、无目标、无计划那样三无的驾驶着我的躯壳,行驶在那充满追求和志气活泼的天堂。如果不奋斗的话,那四年无忧无虑的享受的大学生活会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呢?所以我不要过空虚无聊的生活,我要规划我的大三的学习和生活,我要计划安排好我的每月每周每日每时每分的学习生活。我相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有收获,只有拼搏才能够成功,我坚信我一定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和信心来迎接伴随着机遇和挑战的新的生活。
大三学年对于所有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会很深入的学习到专业知识,接触到自己专业方面的教授导师,这一年的努力程度决定着自己在本专业的水平,影响以后靠这个专业生活发展的能力。大学生不可只通一业,更不可通万业而无一专长。如果没把握住大三专业知识的学习,它将直接影响着大四上学期的一些以它为学习基础的专业深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影响我们大四下的毕业设计。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没法深入地进入专业领域里去探究。因此在大三的学习中专业知识学习放在首位是毋庸置疑的。
专业知识学习是绝对不能用以前那个浮躁的心态,要秉承认真追求科学深入探究的心态,用坚持和努力去攻克难题,掌握基础知识、基础解题方法、并深究为什么选择如此解答,多思考为什么,多选择几种方法来解决它,提炼出老师讲解知识的思路,学会总结概括知识的框架,多联想,将整个知识体系构建起来。课前认真预习课本知识,课上高效认真的听老师讲解,自主思考,积极主动,课后多去仔细,及时独立完成老师交待的学习任务,并选择多看课本知识,多去思考,做一定量的题目来夯实基础。在专业知识学习中主动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向同学请教,并多向老师问问题,问那些自己经过深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把握别人讲解的重点和思路,及时进行总结和回顾。
大三学年一定是辛苦而有充实的,因此日常身体健康状况将成为影响学习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并且大三没有了体育课,被安排参加的体育锻炼就没有,因此更需要自己在每天花费点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形成晚上跑步的好习惯,并且多参与集体活动锻炼身体。永远牢记,但凡成功人士都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如果我想成功,就必须具备成功者成功必备的重点。并且现在身体锻炼也能起到放松和减轻学习生活压力的功效。
大三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是大学中间最精华的时间段,是最需要潜心求学的阶段,我相信自己一定能顶住压力,自信从容,勤奋踏实地在我的大三青春上挥洒汗水,我也坚信自己的大三生活也终将成为我大学阶段的亮点。
大三学习计划范文3进入大三之后,慢慢自己对于很多事情的热情正在消褪。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但是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利用这种状态,我为自己找到了突破口。依旧延续那个捕鱼的例子,我应该知道自己想捕什么鱼。进入大学之初就有一个对自己的规划,但是,到了大三,这种规划,就更有现实基础,具有更好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这时,对自己的思想,就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就应该是重点明确,确认自己要捕哪条鱼的时候,一旦目标确定之后,全力以赴,应当坚定地放弃那些被自己割舍下的东西,而不应该犹豫不决。
大学毕业后,我可以选择的就是就业。所以我在大学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两年后的就业做准备的。要为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在这一个学年里面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好专业课程。大三学年对于所有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会很深入的学习到专业知识,接触到自己专业方面的教授导师,这一年的努力程度决定着自己在本专业的水平,影响以后靠这个专业生活发展的能力。大学生不可只通一业,更不可通万业而无一专长。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没法深入地进入专业领域里去探究。因此在大三的学习中专业知识学习放在首位是毋庸置疑的。
(二)、考取相关的对未来求职有用的证书。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通过考证证明自己,不失为一种增加就业机会的办法,这样既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也拿到了应对职场苛刻要求的金钥匙。本学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和英语六级证书的考试,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
(三)、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在选择社会实践时,尽量选择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职位,这样既可以让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还能锻炼社会生存技能,为今后的职场工作做一定的储备和积累
(四)、提升交际能力。针对我以前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那些不好的方面,我要坚决予以改正,进一步提升自己对待普通同学、较好同学、普通朋友、好朋友的方式和态度,对每一个我周围的人说真话,其实说真话是一种习惯,投入地对待那些我想深交的朋友,真诚地坦诚做到交心,沟通从心开始。不要刻意去建设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它很复杂,以至于不能人工去营造,因为它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相互的理解和包容,对于那些自己不愿交往的人,不要再想以前那样逼迫自己去接受,我不是千面脸、万变鬼,所以我不需要得到所有人对我的认同,交往中要保持自信,要有自尊地进行交往。
(五)、提升自我修养。在大三学生工作中,我要把握住尺寸,不要过于专注,懂得多思多想事情,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虚心向老师和同学学习,我也相信只要我负责任的完成学习任务,抱着踏实而又虚心的态度,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体验,从而给以后的生活积累宝贵的经验。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084-03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安排一些事情做,比如学习计划、工作计划、生活计划等,但是往往会出现计划的内容安排得很多、很完美,但是实践中做不到按照计划执行,有的甚至是计划与执行结果之间差距很大。有时完成了计划中的一些事情,然后就束之高阁了,不去总结反思,难以将从中获得的经验或者教训最大化利用。如果能够记录每一次事务,并且在每一次事务执行完毕后,对完成情况进行量化,然后对量化数据进行分析,用过去指导将来,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能够对事务执行情况进行量化登记,笔者花了大量的时间从网上收集有关事务执行能力、个人能力评价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结果发现针对个人的能力评价非常少,针对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能力评价相对比较成熟。在对用人单位职工能力评价的指标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所理解的对个人能力评价的需要,最终确定了个人能力评价指标,并一起讨论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的方法。
1 个人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
在使用日历软件时,如果对于每一项能力指标都按照企业的标准去打分的话,会使个人用户感到操作冗长,从而失去兴趣。因此,对这些指标进行了简化,便于用户快速完成事务执行情况登记。最终确定的个人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反映事务执行情况和个人能力两方面内容的信息,如表1所示。这里给出的指标并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事务,即它们是用户所完成的每一项事务的情况和完成该项事务所需要的能力的记录。
确定评价指标后,为了便于计算机软件实现,又进一步对其进行了量化。
2 个人能力分析的设计实现
采用Java面向对象编程对个人能力分析与评价,所涉及的类如图1所示,它们协同工作完成一次数据分析。用户通过数据分析主界面选择分析的目标和图表的类别(例如: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柱形图),调用数据分析业务类(DataAnalysis)的方法abilityAnalysis(),将分析的目标能力和图形的类别作为参数传递给该方法。该方法调用数据库访问类(BaseAbalysis)的方法getThreeMonthAbilitydata,以待分析的目标能力为参数,对数据库进行查询、统计,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调用者。数据分析业务类的数据分析方法拿到查询结果后,对其进行变换,转储到图表需要的数据模型(DataModel)中,然后调用基于JFreeChart设计的绘制图表方法,绘制出相应的分析图表。
BaseAbalysis类用于完成数据分析所需要的数据统计,其中的getThreeMonthAbilitydata方法用于获得能力分析所需要的统计数据。该方法的声明为:public static List getThreeMonthAbilitydata(String[] abilityName),输入参数:abilityName是一个字符串数组,其中存放着待分析的能力名称。该方法的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它实现了对近三个月的数据进行统计,以月为单位,按照能力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并将结果存储到线性表中。该线性表节点由类DataModel定义如下。
public class DataModel {
public int data;//统计得到的数据
public String Name;//数据的名称
public String datetime;//年月,格式为XXXXX-X,XXXX-XX
}
3 事务完成情况登记界面的实现
从系统主界面的“能力分析”可以进入到数据分析环节。该模块的首界面为用户提供了可选择数据分析操作接口,用户可以选择分析的目标。其中能力分析部分可以一次选择多种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目前提供了柱形图、折线图两种图供用户选用。比如,用户选择了对事务执行质量进行柱形图分析时,就会打开图3(a)所示的窗口,该窗口提供近三个月的已完成事务的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用户选择了多个能力进行折线图分析,会打开图3(b)所示的窗口,其中协作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伴生分析的。通过该图用户可以直观地发现其哪些能力突出,哪些能力需要进一步锻炼,系统会同时给出对应的文字性质的评价和建议。
4 结语
该文在日历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以个人日常事务计划及完成情况数据为依据,参考企I职工能力评价方法,结合个人行为特色,设计了以事务完成度、完成质量、完成的时效性以及包括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在内的10种个人能力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多视角的对个人能力及事务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采用Java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实现了对个人能力评价,并给出个人能力锻炼的建议;基于JFreeChart开源软件包,采用图表对个人能力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能力分析功能的增加可以为相关软件的设计思路提供借鉴,将数据分析技术与日常的应用软件相结合,有效利用历史数据为生活提供指导,使得软件的应用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李兴华.Java开发实战经典[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网络学习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方式。专题学习网站通过学习者自主性的探索、研究、协作来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如何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1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被动学习的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1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由于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老师过分依赖,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对学习的认识是“老师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学生自己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1.2 对学习资源的利用不够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和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对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图书馆、市场上的书籍没有合理地利用。学习资源的局限性也抑制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
1.3 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
有些学生虽然有要自主学习的认识,但是却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还是依赖过去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这在无形中也影响了学习的进步和发展。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2 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
专题学习网站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学习专题而展开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专题学习网站一般包括专题知识、专题资源库、专题学习的协商讨论空间和专题学习评价系统四部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思路,在此利用“Java程序设计”专题学习网站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为例进行探索。
Java程序设计专题学习网站是一个向学生提供大量的Java程序设计开发专题学习资源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本专题学习网站由“结构化知识”、“扩展性资源”、“网上协商讨论空间”、“网上评价系统”、“辅助模块”等功能模块构成,其网站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Java程序设计专题学习网站框架图
2.1 结构化知识
通过网上收集、整理或由教师自行建设的和本课程相关的文本、图像、视频等教学媒体,以恰当的形式被组织在网站中。通过结构化知识的展示,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2 扩展性资源
扩展性资源是对结构化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收集、整理、制作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库,将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供跟课程相关的认证信息,让学生在认证考试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2.3 网上协商讨论空间
网上协商讨论空间是老师进行网上答疑指导和学生远程讨论的区域。该区域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4 网上评价系统
网上评价系统提供了在线提交作业的平台,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相关能力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知识的补充与能力的培养。
2.5 辅助模块
辅助模块提供了一些课程公告、技术动态信息,让学生及时了解课程的一些前沿信息,适时地进行一些前沿知识的学习。
3 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实践
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个人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和进度,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在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按照如下设计思路进行建设,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过程。
3.1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完善的专题知识和巧妙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为了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在“Java程序设计”专题学习网站中,设立了“Java语言基础”、“Java面向对象编程”、“Java输入输出”、“Swing图形界面”、“数据库编程”五个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以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为主线,把教学的相关知识点隐含在每个任务中,根据任务的难度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交流合作,引导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查找资料,通过对学习资料的自主学习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本专题学习网站已在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1级、12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使用。教学实践证明,本专题学习网站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2 提供方便的互动交流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服务
学生自主学习不是完全独立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必须的。利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在线留言可以相互探讨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习者彼此提高学习技能,增强自信和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态度;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如果学生在课程上遇到很难解决的困难,也可以通过QQ在线、E-mail与课程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的关键问题,或对复杂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在线留言、E_mail、即时通讯等网络联络工具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在合作竞争的良好互动环境中查漏补缺、共同进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3.3 加强学习效果的评价,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习评价是专题学习网站所必须的设计环节。在自主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探索、建构知识的过程。合理及时的信息反馈是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确保学生学习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中,应为学习者设计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梯度等级的强化练习,以便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
在Java程序设计专题学习网站中,提供了作业上传、过程考核、成果展示等模块,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作业提交上传到网站,教师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批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通过网络给出反馈,对每个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和小结。最后教师通过提出一些可直接或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和情境,促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4 结束语
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我们发现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姜兆波.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吴东醒.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11):34-36.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0-4654-0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不长,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大规模发展开始于90年代末。在过去的20年里,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最初高等职业教育沿用本科学科系统模式,是压缩后的本科;后来在2000年提出“能力本位”为指导的课程设置模式;2006年又提出了“工作过程向导”的课程设置模式。各种模式都有利弊,要么强调学生发展,要么强调学生就业,但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管理的束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重整体,不重个体发展的倾向。处在市场经济和个性化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对市场和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来办学,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给学生提供构建适合自己个性和条件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机会,赋予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发挥学习潜能和个人发展创造宽松的学习、成才的环境[1]。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侧重通用知识、通用能力、必备素质和通用技能的培养,同时兼顾学生就业和升学,意在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素质高、技能强、能就业、有发展后劲的应用性人才。它满足了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2]。
1 现今我国高职教育基本教学模式
现今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这两种教学管理制度有其优点和长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弊端就日益体现出来,主要表现为:1)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2)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展。抑制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培养拔尖学生和有特色的学生,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不利于发掘教师的潜力。教师只能按照规定好的教学计划、大纲教学,按照规定好的课程、教材讲课,不能开设自己擅长的、喜爱的、有独到见解的课程。4)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被动地按计划讲,学生被动地按计划听。而现在学生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不感兴趣的、认为对就业帮助不大的课就不愿学,对有兴趣、将来便于择业的社会上热门专业、课程,则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希望能有学习的选择权。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育思想,许多高校都开始实行学分制[3]。而在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模式中,教学过程亦实行学分制。
2 学分制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一种综合教学管理模式,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4]。
在学分制教学模式下,以学分代替学年,根据课程的学分总量以及教学时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数量。学生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根据修读指南的要求,自主的选课、选教师、选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学习方案,包括学习进程、修业年限等,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与选择性,它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行学分制可以克服日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统得过死、培养模式单一、负担过重、专业偏窄等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5]。但实行学分制面临的问题也不能忽略。学分制下不在执行严格的课程计划,原来按专业需求配置的课程体系被割裂开,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得不到保证,教学计划受到影响,教学质量不易得到保证。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知识结构缺乏了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如不加强指导,选课方案难以优化,导致学生片面追求学分,盲目选课[5]。学分制的实施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前提,教学资源不足,学分制就只具有象征意义。
3 软件技术专业特点
计算机软件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至少一种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具有较强编程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专业人才。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拥有庞大的就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开设有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开发、Web应用程序开发和软件技术综合应用3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动手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程序员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网络、硬件技术的计算机维护人员。
软件开发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工作,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都很高。软件企业主要看重员工以下几个方面的职业素质:1)实践动手能力 。2)再学习和创新的能力。3)沟通合作能力。4)毅力和耐心、抗压能力[6]。
而目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还很难满足软件企业的要求,主要表现为:1)缺少开发项目经验。2)学生的再学习和创新能力较弱。3)沟通合作能力弱。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高职院校本专业现行教学模式与学生情况的不协调。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总学习时限短、学习科目多,但实践动手机会有限;由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较为死板,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甚至对所学专业或方向不感兴趣;综合实践机会少,对项目开发的整体流程、团队合作意识体会不深。
4 实施分段学分制后软件技术专业设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综合利用学校现在软硬件资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需要摆脱时间、班级甚至教室的限制,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学分制。目前大部分学校软件技术专业一个特点就是在学生学习完基础课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经行进一步的学习。学校现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原来5个学期的教学内容现在浓缩到4个学期中。而软件技术专业原来从二年级开始分方向也相应的改变为在一年级第二个学期就分专业方向。结合学校软件技术专业现有情况,我们设想在以下几点作出改变。
4.1 第一学期不实行学分制
由于一年级新生对本专业认识有限,所以我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还是实施传统的班建制。这样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模式还是学校生活都不会和高中差别过大,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这一学期中,学生集中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同时通过讲座、参观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期末考核,学生已经对软件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自己喜欢学习什么,自己对哪方面知识掌握的更好,这些经验对于下学期的选课非常重要。
4.2 从第二学期开始实行学分制
由于只是一个专业内实行学分制,所以我们对所有课程按照课程专业性和难度进行分等级划分,即把所开课程分成不同专业等级,同一门课又按照难度分成不同难度等级。为了避免学生选课偏科严重,规定学生在选课时必需在每个专业等级都选一到两门课。对于同一门课程进行难度等级划分,具体表现为同一门课不同课时数配合不同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高难度或者低难度。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多种形式的多门专业相关的扩展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一到多门。
以《离散数学》、《数据库》和《JAVA程序设计》这三门课为例。这三门课程对于软件技术专业来说都是必修的,但是从专业技能方面考虑,它们属于不同专业等级。
《离散数学》是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学生在校总学时的限制,所以对于每个知识点我们只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课程分为两个等级:基础等级,讲解计算机技术中涉及较多的那部分数学知识,如数理逻辑基础、关系基础、图论等;扩展等级,这部分课程为那些喜欢数学的学生准备,包括基础等级中没有涉及到的集合论、组合数学等。基础等级计划课时数在20左右,扩展等级课时数不超过20课时。
《数据库》是专业基础课程,软件技术专业学生都需要学。课程难度划分为初级、中级两个档次,不同档次对应不同的数据库平台。初级课程课时数为60学时左右,中级课程课时为100学时左右。
《JAVA程序设计》是专业课,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这门课专业性强,相关知识扩展深度和广度都较大,所以在课程难度上我们将它划分为4个等级:JAVA初级编程、JAVA高级编程、JAVA WEB初级应用、JAVA WEB高级应用。学生必需在学习过前两个等级中某一门课程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后两门课程进行学习。
经过课程改革,学生就可能在一个月内学习完一门课程,也可以全部学完一门课程的初级、中级、高级阶段。
4.3 实训课程的选择
由于实行学分制,导致不同学生的课程安排差别较大,那么对于实训这样的课程就不可能一次性安排几十个学生。由于实训课程都是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才开设的,因此我们根据每学期学生选课情况,动态的安排综合实训课程。选择不同专业课难度等级的学生也必需选择相应难度的实训课程。根据学生原来选择的专业课程和难度等级的不同,我们再安排相应数量的教师指导实训,实训题目由教师提供,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
4.4 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
综合实训及毕业设计等类型的课程,我们同样按照学生选课情况,即学生选择开发平台及其难度等级的不同,动态的进行课程及相关指导老师的安排。
4.5 选修课
我们仍然允许学生在自己学习时间充足的情况下选修其他专业的选修课。
以上就是对实行学分制后,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设想。与现在现行的教学模式相比,弹性的教学计划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由于同一门课程有了难度等级的划分,不同难度的知识被安排在不同的课堂上,这样就避免了即使同一内容,在类似课程中反复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资源浪费的浪费。实施学分制同时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从上面实行学分制后我专业教学模式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在实行学分制后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从每一门课程的认识、备课,到教师角色,教研室的设立都要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软件产业发现迅速,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因此分制教学模式中的细节要可以灵活多变,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5 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行学分制后,对学生的管理和考核也需要相应的进行改变。教学计划强制能力的减弱和学生在学习计划上的自由,可能导致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迷茫,需要加强相关教师、辅导员的指导。学生选课自由度的加大,容易导致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给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较小,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关中.“学分制”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校报, 2010(5):72-74.
[2] 王凤基.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高教探索,2010(4):98-102.
[3] 向宁,罗庆春.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的转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1):242-245.
研究生教育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创新执行主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原动力之一。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未来一段时间承担技术创新的重担必定落在当今培养的工科研究生肩上。然而,目前的工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显然不尽人意。我国现有的工科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些弊端:(1)课程结构过分专业化,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某个专业内,难与其他专业发生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能力的发展;(2)课程以学科为中心,过分强调各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忽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能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出发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和自由度,不能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做出及时的反映,按统一的规格进行人才培养,也必然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4)课程内容安排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固守学科的完整性,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影响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5)授课形式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活动中师生缺乏互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难以发挥,难以真正理解、消化,实现知识的内化。
为了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本文通过探索大电子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对大电子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
一、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目前很多重大科研发现,都是在跨学科领域中获得的。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固然需要使学生掌握传统的本专业的知识,但不能局限于本专业,必须向相关专业扩展。使课程设置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这样不但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保证,也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目前国内很多重点大学的研究生院要求以一级学科设置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我们所做的工作突破了一级学科壁垒,尝试了在大电子类的范围内实现学科更大范围的交叉融合。我们学院的硕士点分属三个一级学科即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我们从各学科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同学科课程体系的横向整合、信息相关专业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探讨,打破以二级学科设置研究生课程的常规教学体系,探讨一、二级学科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设置方式,大电子类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重视数学基础,搭建数学与计算机数学基础模块
研究生除了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外,如果没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与近代的数学观点、方法就很难从较高的视角和新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并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势必会影响研究生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培养研究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质对于其专业学习和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为他们将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奠定了扎实的数学功底。目前开设的数学课程有随机过程、矩阵理论、泛函分析、数值分析、数理方程。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和具体要求,彼此之间相辅相成,旨在培养研究生具备专门的数学知识,并能够运用数学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中遇到的各种理论和技术问题。另外,充分利用丰富的计算机资源和软件资源,改革数学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制作了多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重视学生应用现代数学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打通学科壁垒,建立大电子学科基础模块和大电子技能模块
大电子学科基础课模块,包括数字信号处理,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综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三门课程分别是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从事该学科的必备基础知识。
大电子技能模块包括VC++、JAVA、单片机技术、DSP技术、EDA技术、SOPC嵌入式系统。这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按理论课方式讲授,教师讲课费力,学生听课也是似懂非懂。我们把相关内容安排到实验室讲授,同时安排相关的实习题目,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VC++和JAVA都是目前热门的程序开发平台,熟悉这些编程语言和编程思想对学生今后从事程序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单片计算机是应用最早的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其原理和开发技术相对简单,单片计算机实验应该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减少用汇编语言编程的实验,增加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开发的实验。
DSP芯片是一种特别适合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DSP芯片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提高,许多新系统、新算法应运而生,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DPS实验安排学生使用MATLAB和C语言编写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程序,并使用DSP芯片的开发工具进行相关的调试。
EDA技术是现代电子系统和集成电路设计的必备手段,EDA技术涉及到电子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从电路仿真,PCB板的设计到集成电路版图的设计都需要采用EDA技术。
SOPC即可编程片上系统,用可编程逻辑技术把整个系统放到一块硅片上。SOPC是一种特殊的嵌入式系统:首先它是片上系统(SOC),即由单个芯片完成整个系统的主要逻辑功能;其次,它是可编程系统,具有灵活的设计方式,可裁减、可扩充、可升级,并具备软硬件在系统可编程的功能。
3.拓宽专业领域,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方向模块和技术前沿模块
专业方向模块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提供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等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专业必修课有信息论与编码、现代通信原理等,选修课程有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工程、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模式识别等,本专业的学生需上完全部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可以在三个一级学科,五个二级学科之间任意选择。
二、跨学科学习计划
研究生入学来源不一样,修读的课程不一样,甚至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套量身定做的修读课程方案。学生毕业后有的考博,有的就业,就业后从事工作领域又不一样,培养方案要能够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出口。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了跨学科学习计划,它改变以二级学科设置研究生课程的常规教学体系,探讨一、二级学科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设置方式。这套方案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体现了研究生学习的特点,设计好了学生的入口和出口。
参考文献:
[1] 刘旭,张国炜.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观察,2009,(1):92-94.
基金项目:西安思源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移动平台下软件开发教学的研究。
随着我国3G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也逐渐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在于其高速的网络宽带、强大的功能以及随心所欲的个性化。要实现上述功能,除了提升手机硬件条件之外,手机的应用软件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这就需要大量的手机应用软件开发人才,因此培养这方面优秀的人才成为目前市场很迫切的需求。西安思源学院开设了《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通过两年的教学探索与学习,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课程开设背景
目前,常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IOS、Symbian、Android、BlackBerryOS、WindowsPhone等。在诸多的移动平台中,Android是基于Linux平台开源的手机操作系统,是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共同开发,以其优越的性能及开放性,受到了各手机厂商与通讯运营商的推崇,迅速地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Android手机的推广,就需要大量的程序员为其开发应用程序。
鉴于上述原因,Android已经引起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并且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始逐步引入Android相关课程。从2010年开始,Google在中国和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20多所高校通过课程合作的形式,把Android引入课堂教学[1]。
我院在2011年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开设《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实践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就业,增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
课程教学环节改革
高等教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关键环节,对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大学生素质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影响[2]。而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将工作过程、教学改革融为一体,把素质与能力、开发与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3]。针对《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本文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学计划改革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Android程序设计》这门课程,需要指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设置相应的先修课程与后继课程,而不是单独开设该课程,成为一门孤立的课程。
在笔者所在学院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于Android的程序设计,对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在改革后的教学计划中,围绕Android移动平台,开设了多门与之相关的课程,主要有:Java程序设计、Android操作系统、Android程序设计、Android游戏开发,从而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技能的稳固、提高。下面对每一门课程的开课时间及作用进行阐述。
⑴Java程序设计。该课程是Android程序设计的先修基础课程。Android移动平台的应用程序主要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设计,所以只有掌握了Java程序设计,才能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与Java的基本语法、常用技术。
⑵Android操作系统。该课程是Android程序设计的先修专业课程。通过本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熟悉Android操作系统的结构、运行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掌握Android程序设计。
⑶Android程序设计。该课程是学习Android程序设计的入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Android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及调试方法,能够开发设计一些简单的Android应用程序。
⑷Android游戏开发。该课程是Android程序设计的提高课程。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在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熟悉Android平台下游戏的开发,能够开发简单的Android游戏。
2.教学内容改革
对于《Android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笔者所在项目组的教师首先将该课程定位为基于Android移动平台程序开发的入门课程,然后制订教学大纲,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精心筛选,并且对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指定详细的要求与课时分配。在课程内容的选取过程中,以提升学生技能为原则,选取Android程序设计中常用的基础知识为教学内容,同时引入了大量的实例,避免因为过多的理论而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的情况发生。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下面对教学内容中每一章节的具体要求进行阐述。
⑴Android概述:要求了解Android平台的发展历史。
⑵Android开发平台搭建与设置:要求了解创建Android程序的方法、掌握Android开发平台的搭建、Android应用程序构成。
⑶Android布局管理:要求掌握Android中线性布局、相对布局、表格布局、帧布局、绝对布局的使用,了解布局之间的嵌套。
⑷Activity组件介绍:要求了解Activity的生命周期、掌握Activity之间的调用及数据传送。
⑸常用基本控件:要求掌握TextView、EditText、Button、RadioButton、CheckBox等基本控件使用。
⑹高级控件:要求掌握Auto Complete Text View、Spinner、ListView、GridView、ProgressBar、Gallery等高级控件的使用。
⑺菜单与消息提示:要求掌握选项菜单、上下文菜单、Alert对话框、Toast、Notification的使用方法。
⑻Android程序调试:要求掌握Android程序的调试方法、DDMS的使用。
⑼Android数据存储与处理:掌握首选项、文件、数据库的访问方法,ContentProvider类的使用方法。
⑽网络通信与服务:掌握消息广播、Service的使用,了解HTTP网络通讯、WebView控件、E-mail的发送。
⑾手机通信与设置:掌握拨打电话、收发短信的方法,了解手机声音与手机闹钟的设置方法。
3.教学方法改革
在进行《Android程序设计》教学时,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法,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⑴互动启发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授课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容易走神或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互动启发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编写Android应用程序中,肯定会遇到问题、错误。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听之任之,学生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厌学;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鼓励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则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⑵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用促学。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一个新概念的提出一般比较孤立,使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往往不透彻。为了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在《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对应的案例。在课堂讲解中设定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以启发、讨论方式进行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紧紧围绕案例开展教、学、做,使各知识点易于理解、易于掌握、易于应用,使学生得到“学以致用”的感受,以案例驱动的教学过程可引导学生不断地“以用促学”。
⑶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4]。现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不再是以小作坊的形式来开发,而是由一个团队集体来完成,团队协作意识在软件开发团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仅仅依靠上述的案例教学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之后的实训环节,将学生3-4人分为一个小组,并且指定组长充当项目经理,其余学生充当自己适合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完成该实训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实践环节改革
在《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中,我们制订了以实践为主,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宗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采取了以下措施如下。
1.增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使学生采用自主发现加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在实践教学内容组织上,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完成。首先设计基本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由授课教师认真组织,现场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个阶段是实训环节,采用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只提出实验目的、要求、注意事项等,不过细的规定条条框框,实验方法和步骤由学生自己拟定,这样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
2.改革考核方式,重视能力培养
对本课程的考核调整为以实践项目为主、理论纸质考核为辅的考核模式,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课程考核围绕以能力为中心。在理论及综合项目实训部分,采用复合式考核方式,即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考核、实训项目考核、单元测试考核、期末理论、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考核模式是对学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查,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有的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试图希望通过期末的临时抱佛脚的方式过关的现象以及学生中大量存在“高分低能”现象。
通过上述改革措施,《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兴趣,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不仅积极完成课堂上的任务,而且积极组织及参与各种形式的讨论,学习气氛浓厚,并且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设计。
小 结
本文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几个方面对《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进行初步探讨。在教学计划方面:开设了多门与Android程序设计相关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结合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并制订每个章节的具体教学要求;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启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增大实践环节,改革考核方式,重视能力培养。但是,随着移动平台技术的更新和发展,该课程的教学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对于上述的措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例如增加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该课程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红波.案例教学在《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9):213-214.
[2]罗斯静.论高等教育课程及其改革[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2):62.
随着我国的发展建设,信息时代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这就加大了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开展符合企业需求,符合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教学模式的变革,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计算机实用性人才。
1.目前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以就业为目的,进行计算机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计算机行业就业情况,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在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就业导向的指导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1教学模式
目前在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讨论,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群体教学,方便对教学进度进行控制,但是针对学生学习效果却很难进行掌控。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对学生不能自主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这种模式学生是学习进度的主导者,但是碍于高职学生的自制力普遍较差,学习进度有难以把控,学习进程中学生积极性决定学习效果,对于一些后进的同学很难保持同水平共同学习。三是任务型学习模式,通过制定学习任务,逐步提升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这种学习模式对教师要求较高,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学习计划,工作量较大,实施起来具有一定难度。虽然高职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有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也难以摆脱教学过程中的无力感…。
1.2与学生兴趣脱节
高职与高校相比其优势在于更倾向于专业技能培养,更注重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在高职毕业之后必须有能力直接参与工作,所以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教学就会陷入不良循环,教师的要求学生难以完成,从而影响学习进度,学生就更难以完成教师在后面课业中布置的新要求。因为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涉及的是平时不常用的知识,比如C语言、JAVA语言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难以学习,并且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容易产生理解不同,造成学习进度不一,从而影响教师教学进度,而教师为了按照教学任务完成授课,会选择性的忽视后进同学的课业问题,形成不良循环,最终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1.3与企业需求脱节
在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高职计算机专业中,使用的教学教材还是多年以前的教材,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是多年沿用下来的,由于学校方面缺少专业的指导,导致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从而加大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难度。这些都是由于学校缺少对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缺少对学习模式、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而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对学生缺少心理干预,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心理波动问题。
2.目前就业为导向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改进教学模式
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需要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在教育行业中教育质量是与师资团队有直接关系的,尤其是计算机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行业进步飞速,可以说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为此需要整个计算机专业教师能够对整个行业发展做出正确判断,对学生能够进行正确就业指导,对教学模式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能够清楚明白地分析市场,从而更有针对性进行计算机专业的授课。
随着计算机专业的兴起,某些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也存在着数量的不足,为此需要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在师资力量充足的高职院校中也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行业发展情况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精准掌控。通过利用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整个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学习模式,并结合已有各种学习模式的优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互完善,通过对糅合多种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专业课教学,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从而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在知识领域满足就业需求。教师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准确对行业发展进行预估,对企业要求进行分析,从而为学生树立就业信心,通过对优秀毕业生进行宣传,树立优秀的学生榜样,让学生能够对就业充满信心,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高职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专业,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是比较枯燥,但是在实践过程却是充满乐趣。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要充分结合专业优势,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首要是能就业、就好业,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心理,适时地进行就业指导,并且通过定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在社实践中树立信心,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内容确实是社会需要,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确实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让学生能够提前感受到社会对所学专业的需求,从而从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2.3研究企业需求,制定出针对性人才培养方案
广播电视大学是分层教学,各级电大教师教学职责不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也有所不同,但各级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组合成庞大的教学系统。中央电大教师是指导型教师,省级电大教师是服务型教师,分校电大教师是执行型教师。分校电大教师根据本省级电大提供的教学计划、课程教材和网络资源,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开展基于网络资源和各种媒体教材的不同类型学习方式。
2、多媒体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
2.1 课堂面授方式
由于课程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进行教学,课程的知识主体内容全部都在网上有具体的学习进度安排,每一周都有对应的学习建议,学习目标,学习辅导,对应章节的流媒体视频,形成性作业。这类的课程安排面授课时比较少,作为课程的导学教师,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面授课程中以书本大纲作为依据,详细的讲授课程及重难点。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实践,在这样的课程教学中,我把面授课程的环节用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如何完成平时的行考作业,并对学生在网络平台学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具体如下;
在第一次面授课主要的内容:介绍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学习方式、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是介绍各种网络平台的使用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石景山电大平台和北京电大平台的选课过程,引导学生查看课程的基本文件:课程大纲,实施细则,考核方式等;根据本学期面授教学计划与网络课程的学习计划,合理制定本学期的整体教学进度,让学生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指导学生查看不同平台的资料,可以正常观看流媒体视频教学文件。课程最终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入平台进行学习,区分不同平台的功能和提供的参考资料,清楚课程行考作业完成的方式和时间,知道课程最终的考核方式,对课程的学习时间有明确的概念。
中间的面授课程主要内容:督促检查学生上网学习的进度情况,对课程对应的章节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授,结合讲授的课程知识点指导学生完成本周课程对应的行考作业。
最后一次面授课程主要内容:检查学生行考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整个课程章节知识点进行串讲,针对考试进行复习指导。
2.2 流媒体网络视频
流媒体网络视频是远程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流媒体是一种可以使音频、视频和其他媒体在Internet上一实时的,无需下载的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它将教学资源与教材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系统知识提供给学生或者作为学生探究的对象和学习的内容。流媒体点播可以突破学习空间和时间限制,学生可以点播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录像、电子课件等教学内容。还可以对教学内容实施暂停、重播、前进、倒退、翻页等控制。结合教材,学生就可以自己来进行课程的学习。
2.3 各种网络平台的应用
电大学习的特点就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开放式的远程式的学习。因此课程中网络平台发回了重要的作用。从平时的学习,完成作业,到最终的考核都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作为导学教师,必须让学生清楚每个教学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并熟练的使用教学平台。在《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中,常用的两个平台一个是北京电大平台(school.省略),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要完成所有的教学活动,包括课程的学习,和作业。除此之外还有责任教师提供的各种课程文件和参考学习资料。另外一个平台是石景山电大平台,这个是导学教师使用的平台,在此除了常规的教学文件外,导学教师会提供关于本课程的辅导的资料和辅助的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平台还提供任课教师查询,评阅学生作业的功能,通过这样的功能,任课教师可以清楚的掌握每个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能及时的调整面授课程的内容,并及时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和按时完成作业。网络平台还提供了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课程论坛中提出问题,发表看法;老师则可以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给出解答。特别是利用网络平台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大家在一起进行互助式学习更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网络平台还提供了最终的考核方式。再也不需要利用传统的试卷的方式,在教室里进行笔答,然后由老师判分;而是通过网络平台,自动按照难易程度的比例进行组卷,每个同学的题目随机抽取,最后电脑控制考试时间,和试题的评阅。大大提高的工作效率,同时增强了考核的力度。
2.4 其他方式
除了上述方式外,在电大的教学中,还存在利用手机电话等进行实时指导,利用邮件进行学习指导,利用QQ群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利用校友录提供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存储空间提供教学资料等等。这些都是上述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
3、结语
电大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课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与完善中。但是如何合理的把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完成导学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作为教师要不断探讨、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把上述四种教学方式合理的应用在教学中,完成电大的导学课程,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着种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优势,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真正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平.网络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四川省双流教研室.
计算机专业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社会热门专业之一[1]。由于各个高校的都加大计算机专业的招生规模,但是师资力量和办学配套设施跟不上等原因,导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困难,一方面企事业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招不到合适工作,出现这种情况是企业人才的需求与高校毕业学生能力的不对等造成的[2]。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发展速度较快,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内容落后于企业的需求,因此毕业后难以符合企业岗位工作的要求。再加上学生对企业的工作方式不了解,导致学习动力与目标不明确,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又面临着二次培养的问题,不仅培养成本增加,还要承受培养出来后学生跳槽的风险,因而,企业也面临着招不到合适的应届毕业生或不愿招应届毕业生的尴尬处境。
为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国家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3]、教育部等七部委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4]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5],提出了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要求。
2 当前高校计算机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专业是理论与实践动手能力结合很高的一门学科[6],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应用能力。但目前而言,许多高校都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还按照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方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企业项目经验少,实践能力偏低,技术方法和实验手段相对落后等,使得学生接受的指导不到位,知识理解不深刻,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不足,缺乏学习方向与目标。再者学校教学设备老旧,与企业要求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足、积极度不佳等问题。
3 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措施
3.1 与企业共建实践培养方案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应该与企业或者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相适应,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加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与健全的人格等。河池学院计算机学院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邀请了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深入考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并结合本学院学生情况,制定出符合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学计划和优化课程体系等,增加教学实践环节或者课程设计环节比重,以设计巩固理论。添加了企业派遣技术人员担任部分综合培训实践课程的教学或者实验教学的部分,利用技术人员丰富的项目经验,把理论知识实实在在的应用到项目开发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与目的性。通过校企合作交流,更合理安排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健全学生素质培养。
3.2 以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方式
学校与企业不应仅仅局限于人才的供需关系,应更加深层次的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1]。可以建立以项目合作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实践、实习、实训基地等,利用高校资源与技术优势,共同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拓展企业市场,打造校企合作共赢的合作方式。我院先后与杭州达内为上软件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达内公司出资在我院建设实习实训实验室,供我院学生进行专业强化训练使用,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授课,提高学生设计开发能力。此外还与达内公司在广州、与武汉大学培训有限公司在深圳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习实训,感受企业文化与工作方式,是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明确学习方向。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依托,与宜州市环保局建立龙江河水质动态监测协同创新的合作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际的项目开发,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3.3 明确学习目标与动力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招收的学生难免存在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热情不高、目标不明确以及动力不足等情况,若放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导致学生后期两极分化严重,从而致使教学质量不佳,学生能力不足。因而,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计划的培养。大一阶段,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辅导员与高年级优秀学生的带领,培养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增强独立自主学习和制定学习计划等方面的能力,目的是使得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式与行为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大二、三阶段,主要是通过优秀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明确今后职业目标,初步进行职业定位。以课程设计与项目实践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高自信心,从而更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强化学生学习目的与提高学习动力。大四阶段,主要是由教师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带领,通过到企业实习实训方式,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以实际应用深化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增强职业定位,加强技术能力培养,适应企业用人单位的工作方式。
3.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以及实际应用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加强学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方面的要求,严格把关。通过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高年级优秀学生帮带指导,以小组间竞赛方式完成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如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保证课程实验或设计按时高质完成。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人员担任部分实践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如我们邀请广州达内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担任Java EE技术、安卓、IOS、UI等项目课程的教学任务。以项目开发为基础,通过项目讲解理论,再由理论指导项目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5 增强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
师资力量是高校的支柱,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高校教师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企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我院通过组建教学团队,把企业技术人员纳入教学团队中,共同探讨教学方式方法,让教师学习企业技术人员经验,以企业人的角度重新审视教学内容与方法,健全教师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与理解,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加深入浅出、明了透彻并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掌握与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学习,通过与企业人员互换岗位、顶岗挂职和教师跟随学生实习等方式,让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加强教师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项目实战经验,促进教师从理论到实践转化,再从实践中总结出更好的理论,进而能够把课本理论知识更加简洁、高效的传授给学生,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及企业项目经验的积累,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应用实践能力,还能够加快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
3.6 组建学生团队,强化帮带作用
0 引言
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是隶属河北省军区和河北大学双重领导,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它的教务管理和全日制大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以下特征:①实行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②学生多,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这些特点教务管理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为了降低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的网络中心组织了最有实力的开发团队针对学院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开发了这个基于j2ee的网络化综合教务管理系统。
1 总体方案
按照“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原则,学院的网络化综合教务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b/s/s浏览器/服务器/服务器三层架构如图1所示,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中间层服务器呈组件形式,封装了所有的业务规则,所以当业务发生改变时,只需要修改中间层服务器组件,这样就可以用来满足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及可扩展性应用的需求。本系统的体系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层是数据层,负责数据信息的存储、访问及其优化。第二层是业务层,负责业务逻辑的实现,使用构件化设计原则对各种业务进行设计。第三层是表示层,提供用户与系统的友好访问,主要是使用jsp来实现的。对一些查询操作也主要是通过jsp来实现,这样可以更加灵活方便界面也更加友好。
2 系统功能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学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管理系统。包含注册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计划、选课管理、成绩管理、智能排课、用户管理、毕业审查、收费管理、四六级管理、科研管理等多个模块,涉及教务管理各个环节、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务人员通过本系统可完成所有的日常教务工作,从学生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其在学校内的所有和教务有关的数据都通过教务系统进行管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教务系统,在网上选择自己的课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2.1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是为了系统管理员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的设置,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增加用户、修改密码、修改权限),院系管理、日志查询、网站管理、安全控制等功能。
2.2 学籍管理子系统 学籍管理子系统收集并处理学生学籍的原始信息,对学生在校过程中的报到、注册、学籍变动、奖惩、毕业等事务进行处理,覆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过程。
主要功能包括新生报到、注册、在校生学期注册登记、学籍变动、奖惩登记、毕业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①招生数据的导入、招生基本信息的维护、产生新生名册、将新生名册通过网络发送给教育厅。②生成学号和班代码注册、缴费、打印,并且可以立即从网上查询。③学生管理:学生的学籍变动情况,可以增加、删除、修改、统计、查找。④学生的奖惩纪录也可以增加、删除、修改、统计、查找,并可以按照院系、注册层次、专业年级、统计出各项奖惩的人数。(5)毕业资格审查,包括是否修够学分、是否欠费等,产生毕业生花名册及其审核材料。
2.3 教学管理子系统 教学管理子系统是教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包括教学计划管理、网上选课、排课。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
2.3.1 选课管理。有些课程是某个班级都要必修的,就按学期、班代码、非选修课这三项进行批量选课,也可批量退选。判断课程班是否符合开班人数,如果小于下限人数则不开班,仲裁算法为抽签算法,有些课程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进行选择的,学生通过在网上用自己的学号登陆进系统后进行选课,学生选课要同时判断先修课、同选课、时间冲突这三个问题。
2.3.2 排课管理。先查询可用课室资源与待排课程信息,根据教师授课时间要求进行第一次预排,生成学生选课参考信息,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选课的情况进行第二次排课,有需要调整的课程可通过手工排课来调整。
2.4 考务管理子系统 考务管理子系统主要完成课程的考试安排及相关的查询打印,其主要功能有:①场次安排;②考试数据的导入:包括课室资源、考试课程、考试班学生名单;③排考:自动排考、手动排考、安排监考老师;④报表打印:按开课院系、学籍班、任课教师、监考人员、学生名单。
2.5 成绩管理子系统 成绩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学生成绩的录入、查询、修改、备份等,其功能有:①期末成绩与补考成绩的录入、查询、修改统计分析;②成绩备份、导入与导出;③报表打印。
3 关键技术
3.1 j2ee与分布式组件技术 j2ee(java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是sun公司定义的一套开发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的规范。它提供了一个多层分布式系统的开发模型和一系列技术规范的支持。基于j2ee可以简化许多与开发、部署和管理中相关的复杂问题,同时具有构件复用,一致的安全模型和灵活的事务控制,与平台无关性等优势。
j2ee构架对开发多层系统的各个层次均提供相应的组件技术支持:客户层((client tier),用来实现应用系统的操作界面,可采用web的通用浏览器和应用程序。web层(web tier),主要用来处理客户请求,调用相应的逻辑模块,并把结果以动态网页的形式返回到客户端,可采用的web组件包括jsp,servlets。业务层(business tieo,主要用来实现应用系统具休的业务逻辑,这是系统应用的核心,可采用调用ejb组件来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层(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tier,eis),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等。
3.2 数据库连接技术 依据组件开发模式的思想,系统将访问数据库的功能封装在组件中。基于java可采用java bean和ejb技术,考虑到ejb虽然功能强大,但主要针对有着复杂商业逻辑的大型企业应用,开发与部署比较复杂。所以系统采用由轻量级的java bean组件来实现数据库访问操作的封装。通过该组件来完成数据库连接、打开数据库、关闭数据库、执行查询、插人、更新和删除等操作。将这些复杂的业务代码封装在简单的java bean组件中,即保护了代码,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又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jsp,servlet和应用程序均可以通过调用该组件访问数据库,提供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
具体包括:①根据所采用的dbms,装载相应的数据库驱动程序②与数据库建立连接③向数据库发送sql请求,完成数据库的查询、插人、更新、删除等操作④执行数据库操作的结果返回到应用程序中⑤关闭数据库连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院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现实世界中,各个系统又是相互交叉、相互调用的。本文分析了我院教务管理系统发展趋势,并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业务和体系架构等进行阐述,结合了j2ee架构和基于组件对象的技术在开发多层分布式系统中的优势,提出了基于j2ee的web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进一步提高了高校教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一)计算机化学习(Computer-Based Learning, CBL): 将内容储存于光盘或磁盘内,透过独立的个人计算机来学习。
(二)网络化学习(Web-Based Learning, WBL):透过网际网络或企业内部网络来学习,也可理解为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
(三)电子化学习(E-Learning):包括计算机学习、网络学习、虚拟教室及数字化学习等,其定义泛指所有透过电子媒体为媒介的学习,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络、卫星、录音或录像带、光盘等来传送学习内容。
(四)远距学习(Distance Learning):指非面对面的学习方式
以上四个方面涵盖了E-Learning学习的几个重要指标,而综合起来讲,E-Learning就是指透过网络电子技术实施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模式,其范围包含了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在线学习)及远距教学。
所以综上所述,E-Learning指的是一种学习或培训的方式。而实际应用中让这种方式得以实现的,则是通过一种管理系统来完成,我们通常称之为LMS系统。LMS是英文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即学习管理系统,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学员进行在线培训并对培训资源、整体流程、效果评估及培训档案等一系列培训事务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
二、LMS系统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幅提高用户的培训覆盖率
一般来说用户的传统培训方式如内训、外训等,受限于经费、师资、场地及学员时间等因素,使参加学习的人员总数及所学课程总数一直满足不了企业实际培训的需要。而利用在线培训功能,可以使员工随时随地的通过网络来接受培训,降低传统培训方式对培训参加人数及课程的限制,可以大幅度提高培训覆盖率。
(二)大幅节约培训成本
一般用户每年的培训费用中,相当部分用在重复培训讲师费、差旅费、住宿费、餐费以及培训行政管理费用等各项开支上。LMS培训管理系统可通过在线培训代替一部分的传统培训中的内训或外训项目,在保证培训效果的基础上以减少上述费用的支出。
(三)课程更丰富,实现知识的固化和传承
标准的LMS系统使用电子化的课件可以提高课程的标准化程度,降低对培训师的过分依赖,同时可以长期重复使用,最终形成用户自身的资源库,实现自有的知识资源传承。
(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针对某些拥有大量培训学员的用户,LMS培训管理系统通过全面的培训需求调查和丰富的必修、选修课程体系能够快速使相应的人员(比如某组织,某团队,某岗位,甚至具有某特殊属性)参加所需的培训,使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以提高培训效果。
(五)更灵活的培训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培训,电子化培训使学员参与培训更加方便,只需要一台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就能够学习,无需员工脱岗集中培训,就能及时获取和补充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所需要的能力,降低因员工脱岗培训而产生的工作效率损失,更加方便的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与职业技能。
(六)完整的培训过程监控及评估管理
通过LMS培训管理系统可对具体项目及具体学员的培训状态进行跟踪管理,加强公司对培训过程的控制,提高公司具体培训项目的效果;并对公司培训整体成果(包括企业内部培训、外送培训、在岗辅导、进修与学历教育、在线学习等各种形式产生的共同结果)给予统一的统计分析及管理,实现公司对培训效果的精确把握。
(七)提高培训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培训档案的统一规范管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户的各种培训资源以及培训管理的各个环节能纳入信息化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培训管理水平。对员工培训档案如所学习课程、课时、所获学分,所获证书、职称等的数字化管理,使用户的人力资本管理更加科学。
当然一套LMS系统并不能解决关于培训工作的所有需求。通过在线学习进行某些课程的培训时,讲师与学员的互动相比现场培训略有不足,所以LMS与传统的面对面培训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相对于传统培训方式来说,在线培训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如何使培训对象了解并接受这种革命性的培训方式且取得良好的效果,用户内部系统使用的推广将至关重要。
三、常规的LMS培训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要点。
(一)学员端的学习功能
1、学员的自我学习管理:学员能够管理和查看自己的培训项目、课程和档案,通过“我的日历”进行学习提醒。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课程分为岗位课程、必修\选修课程、公开课程。全面的培训档案记录下了学员已获得的学分、课时、证书,已完成的课程、考试、项目。
2、学员在线学习: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意愿进行课程选择、在线学习,并可同时进行写作业、课程自测、学习笔记、查阅课程相关资料和查看同学、教师信息。能够进入随课程自带的讨论区和答疑室进行学习交流,强化学习效果。
3、学员的自测和考试功能:学员可以在这里查看线上、线下考试信息和参加各种类型的在线考试,提交试卷。
4、电子资源库和案例库:用户在此利用电子资料库,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或个人兴趣,搜索和下载各种文档类、视\音频类等类型的最新资讯和前沿知识。
5、BBS交流中心:BBS中心是一个学员、讲师交流互动的社区,有丰富的帖子、讲师、个人积分、课程排行,为每门课程都自动生成有讨论区和答疑室,论坛中有各种版区和投票区供学员交流。
6、学员参与的培训事务:用户能够主动的参加培训事务,填写培训管理者分发的培训需求调查表和培训评估表,并且可以由学员自己填写训后改进计划,为培训管理者提供有针对性地决策依据,为公司更好的制定培训计划、调整培训策略服务。
(二)教师端的教务管理功能
这是针对单个课程学习的教学事务的管理,可以查看学习这门课程的学员信息、课堂笔记,布置课程作业,组织学员自测,上传课程辅导资料,进入讨论区和答疑室为学员答疑解惑。
(三)管理员端的培训管理功能。
1、培训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中涵盖有培训计划、项目、课程的管理,能够全面制定培训费用、要求等级(选修\必修)、类型(内部\外送\在线\在岗辅导\学历与进修),能够进行多方位的课程分配。通过培训计划、项目的制定、提交及审批来帮助用户确定明确而适当的培训目标及计划。
2、培训实施管理:项目管理者可以对培训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精确控制,能够选择和申请在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课程、教师、场地、教学设备等;能够对学员报名情况进行管理;组织培训评估调查,颁发证书,进行培训费用的管理等,使培训成果与预期一致,提高企业实施培训的效果,有权限的领导也可以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3、培训费用管理:系统提供对培训预算的分配、统计及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的功能,以提高用户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并对培训的投入产出比有确实的了解。
4、考试管理:为了加强在考试组织中的资源利用率、提高考试覆盖率,系统提供了依托于强大的题库系统的完善的线上考试组织、实施功能,并把线下考试的考务管理也纳入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系统具有灵活的组卷方式:可以通过选择知识点、难度、课程、题型等随机或者固定抽题的方式组卷,考试消息能够通过邮件系统通知学员。
5、培训评估管理:通过设定绩效指标、添加成果报告和查看下级成果报告、查看学员训后改进计划、查看项目评估报告这些手段,来帮助管理人员对培训项目进行多方面的评估。
6、资源管理:为方便用户对系统内各种资源(课程资源、电子资料、讲师资源、场地资源、培训辅助资源)的管理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系统支持多级分层管理和资源共享授权,享有完善的资源审批管理。用户可以灵活添加各种培训资源,可按照资源类型、关键字等内容检索系统内所有相关的内容。
7、档案报表管理:为了使培训管理者和各级领导能详细的了解相关用户的培训效果,系统支持对学员培训情况如所参加项目、课时、学分、成绩、学习记录、所获证书等方面的评估,并可对培训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对培训信息的统一管理,使用报表可以对管理数据快速地查询、统计和分析,形成各种统计报表和图表,提高了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报表支持以Excel格式导出和打印。
8、基础数据管理:为了建立完全属于企业自己的有特色的管理体系,通过此模块用户能够自己初始化各种管理数据(如岗位、职称、能力项、证书、知识点、资源、调查工具、费用、部门、用户)的类别、名称,这将极大地提高管理的灵活性和统一性,进行标准化的管理。
9、系统管理:为了最大限度的方便用户的管理,此模块能够进行灵活的系统权限设置和角色分配,并且能自定义无限个管理角色。同时能够进行资源、邮件、LDAP服务器的设置,系统通知、公告,进行用户实时监控和成员信息的批量导入。
四、在线学习系统技术层面需要达到的要求。
除了上述的主要功能外,在技术层面,一套成熟的培训管理系统需要达到以下要求:
(一)在设计时需要预留二次开发的空间,满足用户对系统的个性化需求。还需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允许用户自主开发的系统或第三方系统平滑挂接。以保障用户的已有系统能和LMS培训管理系统统一使用,如邮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HR系统等。
(二)系统需运行稳定并易于维护,保证用户的系统平稳运行并减少后期维护费用及工作量。考虑到用户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多样性,系统平台需采用技术手段以保证系统可以在Unix、Linux、Windows等各种系统上运行。采用数据库隔离技术,实现平台业务操作与数据库的无关,为用户可能的数据库多样性做出准备。
(三)考虑到某些用户庞大的员工队伍和培训需求,系统应采用技术手段实现大负荷访问量情况下资源访问服务的负载均衡,解决网络带宽的瓶颈问题。对于培训对象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参差不一所带来的对系统易用性及容错能力的需求,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应足够友好、简单,在容错能力方面,要求不但在客户端将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校验,而且在服务器端也需采用一定错误处理技术将各种错误对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系统应提供对标准(SCORM、AICC)和非标准(URL、视音频、流媒体等)的课件的良好支持。非标准课件可以按照课件自身的规则进行加载,而且还能够跟踪上课次数、上课时间等信息。如果用户已经积累了部分培训资源,LMS培训系统可以实现培训资源的电子化并建立电子培训资源库来达到知识资源的传承性,提高用户的培训资源利用效率。
五、国家图书馆在线学习平台的相关情况
国家图书馆“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文化教育工作和学员继续教育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传统的文化教育培训手段已滞后于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国家图书馆新馆2008年开馆,员工的继续教育有大量工作急需开展和实施。为了不断提高文化教育工作的水平,确保学员继续教育的绩效质量,特提出建立《国家图书馆文化教育培训管理平台系统》的项目要求。并于2010年底完成该平台的初步构建,2011年经试运行后开始投入使用。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备的后台数据库、良好的视觉界面、人性化的操作平台,给使用者一个全新感观,为国家图书馆文化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的基本保障,使培训工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实现突破式的进步。
(一)系统结构主要分为学生、教师、管理员三个大模块将各业务之间联系起来,系统设计主要功能包括:
1、管理员端:消息管理(通知)、需求管理(培训需求调查、职位培训需求、部门培训需求、个人培训需求、需求汇总、分配员工、培训需求模版)、计划管理(培训年度设置、培训计划管理)、实施监控(培训项目管理、培训通知管理、培训项目审批、考试管理、考点管理、结业管理、课程表、学员培训计划、教室资源、学习经验评价、培训班学结、课程评估、培训班评估、综合评估管理、模版设置)、资源管理(课件资源、资源类型、课程回收、题型管理、试题管理、试卷管理、知识点管理、系统策略设置)、费用管理(预算分配、实际支出管理、实际收入管理、统计管理)、报表管理(员工学习信息统计、课程学习信息统计、培训总体信息统计、培训项目时间统计、用户培训档案统计、学员交费日志查询、同时在线人数统计)、数据管理(员工信息、内聘教师信息、外聘教师信息、机构管理、人员分组管理、职务管理、类型管理、教师专业分类、培训项目类别)、系统管理(在线人员管理、任务管理、权限分配、角色管理、权限移交、课程相关、日志信息);
2、教师端:教师首页(我的答疑、教授课程、课程制作)、线上阅卷(线上公告、在线阅卷)、作业考试;
3、学员端:我的课堂(学员首页、我的课程、我的考试、查看培训日程)、培训事项(综合评估、培训申请、培训调查、个人学习计划)、管理信息(个人信息、修改密码、个人头像、个人学习档案)。
(二)系统技术构成及可支持程度
本系统采用MVC(model control view)设计概念。使用MVC模式的目的就是实现Web系统的职能分工。Model层实现系统中的业务逻辑,通常可以用JavaBean或EJB来实现。View层用于与用户的交互,通常用JSP来实现。Controller层是Model与View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可以分派用户的请求并选择恰当的视图以用于显示,同时它也可以解释用户的输入并将它们映射为模型层可执行的操作。MVC模式的好处在于:
1、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在MVC模式中,三个层各施其职,所以如果一旦哪一层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就只需要更改相应的层中的代码而不会影响到其它层中的代码。
2、有利于开发中的分工,在MVC模式中,由于按层把系统分开,那就能更好的实现开发中的分工。网页设计人员可以进行开发视图层中的JSP,对业务熟悉的开发人员可开发业务层,而其它开发人员可开发控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