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政工作要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按照《*区医院管理常用法律法规知识竟赛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医院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管理、守法执业的法制意识,为依法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二、努力改善医疗服务
2、深入开展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在全区医院开展“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狠抓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认真开展人员培训,切实改善医疗服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力争建立全面改善医疗服务的长效机制。
3、扎实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根据上级医院管理年活动新的实施意见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修订《*区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完善《*区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贯彻落实部、省关于“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实施意见,组织区内专项检查,迎接上级的督查指导。二是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以落实医疗服务规范为抓手。不断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促进医疗机构三级查房、三查七对、急、危、重症病人管理、重大手术术前讨论等医政核心制度的落实。积极协助区人民医院开展“二甲医院”创建工作。三是严格医疗质量检查考核制度。坚持病历评审和处方评审检查通报制度,评选医疗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开展医护人员“三基”考核,评选“三基”考核优胜单位和个人;开展医院管理法律法规培训和竟赛活动,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继续开展护理技能操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活动;开展病案管理、供应室建设管理等达标活动。多措并举,全力提升医疗质量整体水平。四是继续抓住急诊“绿色通道”、病人安全目标、急诊科青年医师基本技能岗位训练和竞赛、单病种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5项重点,开展系列活动。五是重点抓好落实近几年出台的医政管理系列规范和标准。选择院前急救、急诊、麻醉、院感、抗生素使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重点规范和标准,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六是继续实行重大医疗事故通报制度,执行《*区卫生局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4、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独立的区级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构,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两项重点工作。贯彻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文件,加强部门协调,从体制、机制上落实医患纠纷处置的部门责任,完善医患纠纷院内处理机制。继续做好平安医院创建的其他各项工作,并全面组织考评。
5、改善护理服务。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着力在护士编制、待遇、队伍素质提高上下功夫,切实以实际行动维护护士合法权益和规范护士执业行为。二是按照卫生部《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及《江苏省护士执业注册方案(试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三是组织实施《护理工作流程》及新修订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序推行表格式护理病历,不断规范护理服务行为,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四是积极做好护理队伍培训工作。
6、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一是针对院感工作中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开展培训、督查活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二是要把医务人员手卫生、临床抗生素使用、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管理建设作为今年院感工作重点,完善并落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三是规范院内感染事件信息管理,及时、依法、规范处理院内感染事件。
7、加强药事管理。继续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和抗生素使用管理规范,落实合理用药原则。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严格执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制度。继续控制药占比。
8、加强卫生信息工作。规范使用“卫生统计信息系统”、“病案管理信息系统”、“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执业医师注册”及“执业护士注册”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严格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
9、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日常监管。认真贯彻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审批程序,加强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校验、档案和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索医疗机构退出机制。建立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日常监管体制和机制,坚决查处超范围执业、命名不规范、违规医疗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研究制定《*区医疗机构不良行为监督管理办法》,努力形成统一、高效、严格的医疗服务监管机制,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10、加强人员准入和执业行为管理。依法严格把好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注册关。认真实施《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从职业道德、执业行为、服务规范等方面全面加强医师队伍建设。
四、继续深化卫生支农和惠民医疗工作
11、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的意见》,完善相关措施,探索建立卫生支农的长效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卫生支农工作健康发展。
12、认真贯彻省《关于切实加强惠民医疗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落实《徐州市惠民医疗卫生服务工程》和《*区惠民医疗工程实施意见》,主动适应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新形势,建立和完善惠民医疗服务网络和医疗服务政策,明确惠民医疗资金保障措施,使各项惠民医疗工作措施有效落实。
六、全面推进其他各项医政工作
13、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视院前与院内急救的衔接,科学开展各类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
14、热情接待、积极调解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上访。及时认真答复人民来信、来电的举报和投诉。
15、组织完成09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和综合笔试)考试报名工作。
(一)夯实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能力。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全面加强医疗救治指导支持。强化医疗救治“五个结合”。强化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建设和发热病人闭环管理,推进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风险排查和评估。健全县核酸检测体系,加强医疗机构核酸检测室间质评。提升全员核酸筛查应急能力。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做好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加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优化感控资源配置,强化感控制度建设与感控措施落实。加大民营医院和私人诊所疫情防控措施督导检查力度。
(二)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平战结合、防治结合,加强医疗资源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推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落实,提升县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助力医防协调机制健全完善。总结提炼肺炎疫情防治经验,重点推进重症医学、呼吸、麻醉、感染防控、传染、精神、儿科、院前急救等重大疫情救治相关学科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传染病优势学科群,提升传染病依法依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优化资源布局,提升医疗服务核心能力
(三)启动规划编制。突出规划纲领指导约束作用,推进“十四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精神心理卫生规划等多规合一。强化医疗机构规范发展,研究医疗机构多院区管理相关政策,引导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科学有序发展。
(四)打造医疗高地。推进县公共卫生中心(传染病救治基地)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围绕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推进县临床专科能力建设。
(五)补齐发展短板。深化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县级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以“三大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一体、院前院内协同的急危重症救治网络体系,推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加强癌症、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罕见病、脑卒中等重大疾病诊疗管理。
三、聚焦创新驱动,深化医疗领域改革试点
(六)深化医疗管理要素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机构、科室、人员、技术准入备案管理。全面推行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证照。启动2021年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一年两试”和2020-2021年度分层分类医师定期考核改革。
四、深化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治理能力水平
(七)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压实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主体责任,加强“限制类技术”备案管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和规范化培训。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器械管理,强化重点监控药耗临床使用监测,推动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诊疗、合理用药水平。推进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
(八)深化医疗纠纷预防调处。巩固深化“平安医院”建设和治理体系,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安保力量、安检设施、安保系统在内的“三防”能力建设。巩固发展医疗纠纷调处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
(九)提质推进精神心理服务。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抓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和精神科转岗医师培训,开展民营精神疾病专科机构规范化巡回指导培训,促进全县精神心理卫生工作提质增效。
五、坚持多措并举,加强系统医德医风建设
1.实施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工作。继续实施“光明·微笑”(白内障、唇腭裂)工程、儿童“两病”(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免费救治、尿毒症免费血透、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手术治疗等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和贫困农村家庭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严格救治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疾病应急救助资金的申报、审批、拨付和使用。
2.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入推进县人民医院“省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开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和清理积案专项行动。完善医责险统保工作,积极引导各类医疗机构参加医责险统保。强化医疗纠纷风险预警分析和风险防范,完善医疗纠纷调处信息管理系统和调保结合工作,努力构建安全的医疗环境。
3.推进优质资源服务基层。落实对口支援各项措施,重点抓好县人民医院对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落实糖尿病的分级诊疗,认真组织县级骨干医师培养等工作。按照省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服务百姓健康大型义诊周”等活动。进一步完善重大活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保障机制,切实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保障水平。
4.推进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稳步落实《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年)》,健全协作机制,完善防治网络,加大宣传和筛查力度,不断提升精神科医师和精防人员素质,按照时间节点做好随访工作,推进重性精神病患者个案管理,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和规律服药率。
二、持续深化医改,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5.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预约诊疗、优化流程、付费结算等方面的作用,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省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寻找2017感动十大医护瞬间”、“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全省擂台赛”等活动,丰富先进事迹宣传。
6.规范药品使用管理。持续推进规范诊疗、合理用药。贯彻落实《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重点加强抗菌药物、辅助药物管理,严格控制不合理用药。严格依法规范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临床使用与管理。
7.持续促进护理事业发展。贯彻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组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护理技能和管理培训,促进专科护理发展。给予三十年护龄的护士申请办理证书、证章,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全市“5.12”国际护士节首届“护理品管圈”竞赛和“最美健康卫士”、“最美白衣天使”及“优秀护士”评选活动。
三、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行业监管
8.严格医疗机构准入管理。落实医疗机构准入政策,提高审批效率,加强社会办医准入指导,规范社会办医有序发展。加强《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数据质量管理,提升共建共管共享水平。
9.严格医务人员准入管理。严格岗位管理,确保依法依规上岗执业。严格医师和护士注册管理,确保医务人员队伍质量。抓好医师资格考试各项工作,确保医师资格考试安全。
10.严格医疗服务监督管理。加强医疗服务全过程监管,加强与监督执法部门协调,组织开展以精神病、血液透析、妇产和民营医院规范诊疗等为重点的医疗服务专项督查,及时移交违法违规线索,严格依法执业,崇尚诚信服务。
四、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1.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继续引进社会资本办医院,重点抓好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等配套建设工作、县中医医院综合大楼和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院项目建设。加强县人民医院急诊科“120”急救能力的建设。
12.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抓好县人民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加强病案科、儿科、骨科规范化建设。落实对口支援和骨干医师进修培养、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等工作。
13.组织临床实践技能大比武。要求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选派医护人员全员积极参与,全员训练。
五、强化医院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14.抓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年”活动。切实强化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推进依法行政。
15.全力推进医院等级评审。进一步规范县人民医院内部管理,夯实创评基础。迎接市评审专家组对医院的现场评价。
16.加快推进DRGs试点。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DRGs试点推广为抓手,推进整合DRGS、HQMS和阳光医药等系统,实现信息互联共享,统一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医学名词术语,提高数据质量。积极探索评价结果在医疗服务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
17.深化血液安全管理。加强部门沟通协作,为无偿献血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等工作,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18.加强院感和医疗废物管理。全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切实加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供应室、血透室、产房、新生儿病房和口腔科、感染性疾病科、医疗废物暂存室、检验科、手卫生等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管理,规范医院垃圾分类管理。
(二)建立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律知识考查、考试和考核制度。市政府对非人大任命干部在任职前进行相关法律知识考试和依法行政情况考查,考试、考查结果作为任职的依据。加大公务员法律知识测查力度,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机制,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三)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的评议考核工作。依照《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实施细则,认真组织开展依法行政考核工作,从依法履行职责、科学民主决策、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强化行政监督、防范化解社会矛盾、落实推进依法行政保障措施等七个方面,对各政府和市各部门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四)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示范标兵创建活动。加强对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的联系、培育和指导,加强信息的收集、传递和运用;积极推进我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示范标兵的创建活动,带动和引领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五)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实行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市政府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六)加快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探索扩大公众有序参与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机制、程序和方法,完善公开征求意见和采纳意见情况说明制度,积极探索专家起草规范性文件制度,使政府规范性文件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同时,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后评价机制。
(七)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研究工作。认真探讨和研究规范性文件制定规律,增强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努力实现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八)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全市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编制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完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和定期清理制度。
三、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九)认真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按照《市年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计划》的安排,深入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劳动保障、食品安全、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努力提高监督检查的实效性,进一步改善执法状况。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记录制度和行政执法案卷归档制度,统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认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
(十)认真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按照我市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清理行政权力事项,认真编制职权目录和运行流程图,建立电子政务平台和行政权力数据库,建立健全网上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实施全过程监督。
(十一)严格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积极开展实质审查,提高报备率和纠错率,启动社会公众监督机制,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切实发挥备案审查的功能和作用。
(十二)积极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新举措。建立行政执法统计报表管理制度,开展行政执法数据网上报送工作,全面、实时掌握全市行政执法情况。认真受理、办好行政执法投诉,在全市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中确定一批依法行政联系点,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社会监督。
四、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
(十三)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行政复议申请权,健全立案制度、告知程序,积极引导行政管理相对人通过合法方式,表达合理诉求,凡是符合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都必须受理。
(十四)规范案件审理方式。认真落实《省行政复议听证办法》,规范听证程序,对符合听证条件的复议案件,应积极主动通过公开听证、当面质证等方式,增强行政复议透明度和公信力。严格遵守时限规定,切实提高结案率。在依法裁决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调解、和解等不同结案方式,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
(十五)全面推行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继续深入推进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层层落实??出庭应诉率达到100%。
五、努力提升政府法制工作
2、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各科室所要按照新的“三定”规定明确的工作职责,合理划分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权,建立覆盖所有行政执法行为的岗责体系,明确岗位职责、执法依据、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责任追究办法,做到人有所岗,岗有所责,工作标准明确,职责权力明晰,确保机关的有序运行和权力的正确行使。
3、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监管重要事项和信息。根据县政府考核验收指标体系,结合在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加大对实际运用工作的推进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行政监察平台和法制监督平台的运用和管理,严禁网外运行,确保所有行政权力均在网运行,保证行政执法监督的及时性、准确性。
二、落实工作措施,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制度》,健全文件审核程序和程度,规范性文件前须经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按要求和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报备,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要加大规范性文件报备工作力度,重要政策性文件组织听证、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对近年来制度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2、完善内外监督机制。主动接受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司法以及行政相对人、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行政执法的意见及建议,建立健全监督网络,把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监督的实效性。对依法行政、失职渎职等乱作为、不作为行为的申诉、控告或举报,认真核查并依法作出处理。
3、加强执法监督检查。采用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自查自纠与交叉检查、日常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起来的方式,客观公正地反映行政执法工作状况,达到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规范行为的目的。要结合年度中心工作,以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说理式执法文书、涉嫌刑事案件移送等为重点,组织不同层次的执法监督检查。研究建立行政执法检查制度和检查标准,对依法行政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评价,并将检查评价结果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
4、实行行政问责机制。强化行政首长作为依法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的原则,对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导致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或严重违法行政案件的,要启动责任追究程序,依法严格按照集体审议、阳光问责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推进指导工作,增强法制服务功能
1、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主动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变革的需要,采取法制、经济、行政等相结合的手段,将行政指导与日常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做好重大项目辅导、服务发展建议、行政监管劝勉、重点执法提示、行政处罚说理、违法行为纠错、大案要案回访、药品安全承诺等方面的工作。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执法与疏导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使行政执法由刚性监管向刚柔相济转变,努力追求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及管理工作
(二)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形势,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同时按照《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和《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拓宽公众有序参与制度建设的途径和范围,建立健全制定规范性文件听证、论辩制度、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机制,提升政策文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促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发展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群众需求,促进监管工作科学健康发展。
(三)及时开展实施后评估工作。根据《市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后评估办法》要求,对实施两年以上、所依据的上位法有重大修改或调整的等几类规范性文件,要及时开展实施后评估工作。对能够继续有效实施管理的,予以保留;对已不能适应当前监管工作需要的,要及时加以修订或废止;对超过适用期限的,及时清理废止,保障规范性文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四)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严格执行《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及《市“三合一”网络平台运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探索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工作与核心业务融合,与行政绩效管理的融合,不断细化“三合一”网络平台办事环节、完善办件流程、加强法制监督,切实做到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覆盖全系统各执法单位、覆盖所有权力事项全过程。
(五)强化执法监督。以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目标,加强源头治理和市场监督,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化解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健全内外监督机制。以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实施情况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情况为重点,在全系统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通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典型案例指导和评析研讨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执法过程中的疑难复杂及共性问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和群众监督,完善执法风险评估和防范控制机制,有效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和行政执法效能。
(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主动、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保障公民对政务信息的知情权。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和监督保障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门户网站的管理。
四、切实加快职能转变
(七)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和国家局《关于落实国务院决定做好第六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后续监管和衔接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局相关工作要求,对下放的权力事项,按照规定依法做好衔接工作,制定后续监管措施,实现权力交接的平稳过渡。
(八)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将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全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考核要求,充分认识加强行政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区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在今年6月底之前全部建立行政指导工作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要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综合运用政策辅导、走访约见、规劝提示、信用公示、警示告诫、行政建议等方式,将行政指导贯穿于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全过程,积极化解和消除不和谐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五、依法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九)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对照《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贯彻执行《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制度》及《市重大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强化行政复议调解,有效化解行政争议。通过加强宣传、强化权利告知等,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渠道,依法维权。
(十)做好行政应诉工作。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活动,对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行政案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依法积极应诉,按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证据和其他相关材料。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主要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
为确保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和充实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配合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总体方案和年度实施意见,组织协调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局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协调、各业务科室积极参与、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健全的领导组织工作机制。
二、细化工作内容,合理分工工作任务,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有效开展
充分领会学习《纲要》,根据省市依法行政工作文件安排部署,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研究确定财政局依法行政工作的内容,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畴,与县财政局2013年主要工作同时规划、同时部署、同时考核、同时奖惩、同时检查督办。各科室根据岗位职责,将依法行政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细化到项,责任到人,形成了上下联动、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管理机制。
三、充分发挥局内部法制联络员作用,保证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推进
确定2013年财政局法制联络员及各科室法制联络员,负责法执法工作。局法制联络员做好法制办与各科室法制工作的沟通对接,做好资料的收集、归类工作,按时上报季度计划、总结、台账。做到各类信息报表齐备、目录完整,档案建设规范,全面反映工作整体进程。各科室法制联络员负责各科室日常的法制工作,法制联络员负责收集本科室法制工作文件资料,交由局法制联络员统一收集、整理。
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实行政务公开,保证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29-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旧的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改制和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要求。像我们发电厂由于煤粉锅炉污染严重,不仅影响工人健康,而且影响周边地区的环境,为此不得不进行技术改造,由煤粉炉改为循环流化床锅炉。从刚开始的调研工作到循环流化床的正式投运,既是企业脱胎换骨的过程,也是职工群众思想变革、观念更新的过程。在这段时期内,职工思想相对活跃,各种异常情况随时可能出现,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稳定职工思想,理顺职工情绪,保证企业平稳过渡
在企业实行变革、新旧交替的必经阶段,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职工思想和以往相比显得活跃异常。企业能否从濒临破产的边缘重新过渡到前途光明的彼岸,以及改制后利益得失等一些和职工切身利益相关联的事情不由得职工不去思考、不去猜测,各种想法和疑问纷繁复杂,很难统一到一条线上来。在当前企业面临金融危机困难的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带头艰苦奋斗,力行节约,与职工同甘苦、共患难,要求别人做到、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搞形式主义,实实在在干好本职工作。对群众反映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对待,切实处理好。通过对职工讲现状、讲形势、讲政策,引导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市场观和发展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切除职工思想上的病根,使每个职工都能用清醒的头脑和客观的思维对待眼前的变革、投身到眼前的变革。思想稳定了,情绪自然而然便会得到理顺。
二、抓住工作重点,寻找新的载体,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托
(二)加快发展优质社会资本办医。贯彻落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和省十部门《社会办医促进工程实施意见》,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满足群众的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重点支持优质社会资本举办康复、老年病、护理院等专科特色医疗机构,提高老年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三)科学编纂“十三五”卫生规划。巩固“十二五”卫生规划发展成果,科学规划医疗机构设置,统筹做好区卫生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实施卫生强区战略。
(四)扎实推进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因病施治、分级诊疗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市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区卫生局关于规范分级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强化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推进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严控大型公立医院发展规模、限量提质,健全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分级诊疗服务,全面推行门诊患者基层首诊制度,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与县(区)和市、省级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通过强化监督考评,开展重点监测评估,将病人就医流向、医院收治病种构成、双向转诊率等内容与医院等级评审复查有机结合,一并纳入目标考核及各类专项考核中,确保县域内就诊率达90%左右。
(五)探索医师多点执业。待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暂行管理办法出台后,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工作。重点引导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促进优质资源在本区域内合理流动。实施医师执业信息化管理。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一)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等规定,提升院感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院内感染防控长效机制。各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消毒供应室、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口腔科室等关键部位的感染预防和控制。
(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推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项控制指标,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激素类药物的管理。
(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服务内涵建设,加强护理管理及专科护理培训,推进护士岗位管理,稳定护士队伍,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
(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引导医务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开展医务人员“三基”训练考核,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服务能力。
(五)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核报核销管理办法,按照省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支付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六)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并配合市中心血站组织好无偿献血工作,组织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督导检查,保证临床用血100%来自专业供血机构供应,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三、强化医疗服务要素监管
(一)加强医疗机构准入。落实行政审批许可制度,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变更登记管理。
(二)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增强依法执业意识,规范执业行为。联合卫生监督机构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范围、人员资质、医疗广告等进行日常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建立医疗机构长效管理机制,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三)加强医师、护士准入管理。做好医师、护士的注册管理工作。开展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四)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严格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建立规范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严肃查处未经批准开展技术项目的违规行为。
(五)开展医疗机构校验工作。按期保质完成医疗机构校验工作。由区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医疗机构给予暂缓校验,限期整改;对违法违规的医疗机构依法立案查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单位进行通报和记分管理。
四、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
保持依法惩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医闹、伤医、杀医事件,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加大多部门联合处置重大医疗纠纷力度,推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分担机制。各医疗机构要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建立统一投诉渠道,避免多头管理,提高效率。强化医疗缺陷管理,夯实医疗安全工作基础。重视关键环节医疗质量,从严要求,把医疗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妥善处理医患纠纷。
五、深入推进医疗行风建设
持续抓好行业纠风工作,开展整治卫生计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专项行动。推进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继续强化院务公开执行力度,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对服务效率、服务价格、医药费用、便民惠民等信息进行公示。进一步完善社会评价制度,加强对行风工作的舆情监测。
六、做好其它医政工作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2.局关工委主要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一系列重要讲话。制订学习计划,列出重点,用老同志听得懂的语言和数据,讲解十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3.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论党的群众路线一一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一一重要论述摘编》,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见和各级领导的讲话精神。
4.利用局“道德讲堂”,请理论专家对局机关青年加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体系、一个制度”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青年辨别错误思想能力、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能力、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能力。
(二)开展主题活动。
5.开展“德润,以德树人”活动。请在的“中国好人”,给机关青年作报告。局“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学雷锋活动,上街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到局包保路段打扫卫生,给困难群众送温暖。
6.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制教育。结合“六五”普法,组织局机关青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他们对自己正在上学的子女进行法律知识辅导。
7.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到县财政局结对共建村、扶贫村,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家庭,从资金、技术、项目上给予扶持,实行一对一帮扶。
8.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到县财政局结对共建村、扶贫村,了解留守儿童情况。在“六.一”儿童节期间给留守儿童送去书包、学习用品。
9.在“六.一”儿童节期间,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未成年子女开展一次联谊活动。
(三)加强局关工委自身建设。
10.围绕“领导重视好、组织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关工活动开展好、活动效果好”,扎实抓好创建活动。准确把握关工委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关工委工作有效机制。积极研讨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好的做法。
11.局关工委自身建设在“四个字”上下功夫,一是“敬”(爱岗敬业),二是“廉”(廉洁奉公),三是“勤”(勤于思考);四是“效”(务求实效),以情系后代、面向未来、无献奉献、甘为人梯的关工精神,推动我局关工委的事业健康发展。
(二)拓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市统一要求,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进行清理,精简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地震局窗口建设。推进“三集中四到位”,重视和加强对行政许可审批的事后监管,提升审批水平。
(三)开展行政执法证据规范化工作;进一步完善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制度,按照充分体现“过罚相当”和“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实行使好自由裁量权;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进一步完善地震系统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文书实施方案,提高行政处罚文书的制作质量。
(四)规范行政权力阳光运行。认真贯彻执行《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确保无一项地震行政权力事项库外运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办事公开。加强外网政务大厅、行政权力运行平台、行政监察平台和法制监督平台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局内部监控及其考核工作。
二、大力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五)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行政决策的系列文件,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规范决策行为,切实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落实地震局科学民主决策各项制度及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六)积极开展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凡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重点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建立完善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报告制度。
(七)开展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和监督检查。完善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制度,定期组织决策后评估工作,多途径、多形式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后,评估情况作为决策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予以调整完善的重要依据。完善决策执行情况监督制度,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通过跟踪检查、督办、考核等措施,对决策执行情况实施监督。
三、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
(八)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认真执行《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管理办法》,推行“开门立法”,所有规范性文件草案都要向社会公开征求征集意见,特别是要听取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或者听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全面提高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和规范率。
(九)加强规范性文件后评价和清理工作。依据《市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后评价办法》,对满2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修改或废止的重要依据。坚持规范性文件5年有效期制度。
四、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发挥地震部门职能作用,为重大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十一)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深化行政执法证据规范化工作,健全行政执法调查规则,规范取证活动。制定行政裁量权具体工作规范,探索实行行政处罚案例指导制度,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动态完善和有效应用机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移动执法和行政处罚裁量、文书制作电子化,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质量。
(十二)开展“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系列活动。大力推行“初犯重教,督促整改;首罚从轻,下限量罚;累犯从重,严管重罚”的二十四字执法方针,全面规范行政执法机关对企业的各种行政执法行为。开展行政执法服务建设业主活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权利义务告知和终端反馈卡制度,实现建设业主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地震部门在经济建设中的特有作用。
五、扎实开展“阳光行政延展年”活动
(十三)开展“法治政府文化周”系列宣传活动。积极参加《依法行政在港城(二)》大型图片展,集中展示全市地震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和谐的做法、经验和成效。把贯彻实施《省防震减灾条例》作为工作重点,全面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组织。
六、开展市县地震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县地震法制部门负责人法律知识、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轮训工作
(十四)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主动、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重点抓好财政预算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抓好地震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和监督保障等措施。
(十五)大力推行办事公开。依法在网上公开地震行政许可事项、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充分告知行政许可项目有关信息。做好规范和监督工作,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内容,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十六)继续深入推行“公开审案”、“阳光执法”。推行执法职能分离、裁量公开、裁量判例、重大或复杂裁量事项集体会办等制度,全面实现行政执法行为对内、对外公开,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平促规范。完善行政执法投诉和办理结果公开制度。
(十七)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进行专项整治。精心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严格检查监督,严厉查处违法案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维护公共利益、经济社会秩序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依法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
(十八)组建调解机构和工作平台。搭建行政调解接待处理工作平台,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化解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的作用。
(十九)建立健全行政调解机制。以灌云县燕尾港镇为联系点,着力推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认真落实首办负责制,扎实做好初信初访办理工作,保证办理质量,避免因问题处理不及时、解决不到位造成重复上访。注重从社情民意中分析矛盾、从打算出台的政策措施中预测矛盾,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切实从源头上减少问题的发生。建立重大问题“绿色通道”,对可能引发大规模集访或不良后果的问题,由联席办、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接待处理,确保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及时化解、妥善处理经济领域的社会矛盾纠纷、案件。建立案件申请、受理、调处、回访、登记统计、立卷归档和信息报送等制度,把调解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二十)强化地震行政复议调解。按照“调解优先,全程调解”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在申请、审查受理环节,推行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前置制度,受理前告知调解权利、申请人接受调解则先行调解、暂不立案。在审理环节,在书面审查的同时,采取现场调查取证、勘查,召开听证会、质证会、见面会等多种形式查明案情,化解纠纷。在结案方式上,坚持调复结合,能调尽调,尽量采用和解、调解、协调协议、撤回申请而终止的方式结案。在善后工作上,通过制发建议书、意见书、促成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等方式延伸行政复议的监督功能,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进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
(二十一)推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完善各种矛盾纠纷化解途径的贯通机制,形成形式多样、相互衔接、协调配合、畅通有序的矛盾纠纷化解渠道。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要求,完善市地震系统法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动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优势互补,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
八、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保障措施
(二十二)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制,统一领导市县区地震依法行政工作。各级地震部门每年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具体部署,领导班子每半年听取一次依法行政工作汇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及时解决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依法行政报告制度。加大对依法行政工作及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注、监督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十三)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开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项理念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年度安排全市地震工作会议、部门办公会议会前学法不少于2次,局领导和中层干部听取专题法制讲座不少于2次,公务员每年学法时间累计不少于40小时,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制订年度学法计划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