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闻稿发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学校基本情况
**县中学位于通往亚东县的国防要道中央,前身为创建于1961年的**县小学,1979年更名为**县完全小学。1985年,我校根据上级组织的要求,开设初中课程,开始转变为中小学合一的综合性学校。2004年9月,中小学正式分立。学校占地面积58171平方米,建筑面积15858平方米。我校现有教职工91名,临时工21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2012-2013学年学校共有在校生750人,其中女生359人,住校生735人,享受“三包”学生735人。2012-2013学年全校共有三个年级,其中七年级280人,八年级240人,九年级228人,共有18个教学班级,职业教育中心设有民族绘画、卡垫编织、缝纫裁剪3个专业班级。我校专任教师80人中具有本科学历的64人,大专学历的15人,中专学历的1人,学历合格率为98.75%。
二、学校教育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就
近年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上级教育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不懈努力,经过“两基”普及以及“两基”评估验收工作的有效推动,我校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德育教育、安全卫生等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1、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新建教工周转房1幢,辅助教学楼1幢,运动场2处,硬化了校园道路,扩建了学生餐厅,同时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新建语音室1个,计算机多媒体教室1个,补充完善了学校德育室以及各个实验室,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以及广大师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改善了校容校貌,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
2、控辍保学工作顺利开展,两基工作成果得到不断巩固和提高。通过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密切配合,通过两基工作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近年来,我校学生到位率不断提高,劝学工作难度逐步下降,确保了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近年来,我校新补充了一批教师,通过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通过以老带新、加强培训等措施的积极开展,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能够胜任初中教学工作,初步缓解了学校紧缺科目的教学困境。
4、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通过组织师生进德育室参观学习、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有效开展全体师生的德育工作,确保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提高,良好的思想品逐步养成。
5、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部署下,我校近年来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科学谋划教育科研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全体教师铺下身子,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向课堂要质量,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连续几年获得地区质量抽检以及中考前几名的好成绩。
6、法制教育、安全卫生教育顺利开展,在县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校加大了法律进校园工作的力度,法制教育工作全面铺开,成效显著,学校违纪违法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守法、学法意识不断提高;同时,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得到了切实加强,通过周密安排学校24小时值班、排查安全隐患、加强疾病预防和消毒、组织师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等工作的开展,确保了校园安全和局势稳定,确保了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7、职业教育稳步推进,2006年我校成立了职业教育中心,设置了民族绘画、卡垫编织、缝纫裁剪3个专业班级,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坚持自力更生,坚持自主发展,通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我校职业教育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取得了良好反响,得到了一致好评。
(二)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其他兄弟县市还存在很多不足,一些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开展不了,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工作受到限制。
2、个别教师专业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工作效率低下。
3、学校党建、德育工作形式单一,措施、制度还不够健全。
4、学校整体管理方面制度不够健全,存在很多漏洞,措施、制度执行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5、由于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安排还存在很大困难。
三、今后努力方向
针对我校教育发展现状,今后我校应该注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争取政策支持,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注重项目质量控制,逐步缩小差距,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2、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逐步提高教师工作责任心,逐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进一步创新党建、德育工作模式,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加强党建、德育工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080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尤其急性左心衰比较多见, 给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通过调查显示多数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伴有高血压、不稳定型心绞痛。本组试验主要对高血压伴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 在本院接诊的58例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并予以确诊。58例患者中, 男30例, 女28例, 年龄38~70岁, 平均年龄(55.67±4.89)岁。本组试验的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组研究的全部过程和目的, 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 在急性左心衰组患者发作时, 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 对患者的心律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检测患者的血容量情况, 将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 并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通过对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急性左心衰的因素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血容量增多、血压急剧升高、心律失常等。急性左心衰组患者发作的因素分析情况, 见表1。
表1 急性左心衰组患者发作的因素分析情况(n, %)
因素 例数 比例
血容量增多 16 27.59
血压急剧升高 32 55.17
心律失常 15 25.86
其他 8 13.79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在突然发生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情况下, 出现短期内心排血量显著降低, 心室出现静脉急性淤血的现象[2]。通过调查显示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主要包括以下:①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常见和最突出的症状, 患者在呼吸困难时, 需要患者憋气用力, 从而加快频率地呼吸。②急性肺水肿。在肺毛细血管压急剧升高, 且呈现持续增高的情况下, 将出现畸形肺水肿的现象, 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增多, 并不断外渗, 但淋巴组织不能完全吸收液体, 因此逐渐外渗到肺间质, 使肺部受强力挤压, 缩小了气体交换的有效面积, 同时大大降低了肺的顺应性, 最终导致患者重度呼吸困难[3]。③心源性休克。当病情加重, 血压下降, 严重组织灌注不良则考虑发生心源性休克。合并心源性休克时, 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相鉴别。心源性休克多与肺瘀血、肺水肿并存是主要特征, 如无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征, 则心源性休克的可能性极少。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指导治疗及监测治疗效果。急性左心衰的并发症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4]。
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其存在着很多并发症[5-7],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主要是心力衰竭时发生肺部瘀血, 进而患有支气管炎、肺炎等, 即发生呼吸道感染。② 形成血栓。其中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栓子大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小的肺栓塞, 其没有明显的症状, 而大的肺栓塞则会表现出突发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心悸、咯血、胸痛等。③ 心原性肝硬化。在长期心力衰竭的情况下, 肝脏会发生瘀血、缺氧的现象, 进而发生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萎缩和结缔组织增生, 会出现大量腹水, 脾脏逐渐增大, 很容易患有肝硬化。对于这样的患者, 可对其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 如果腹水仍不减退, 由于大量腹水对心肺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需要行穿刺适量放液。④ 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也是心力衰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通常在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发生。
本组试验主要研究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急性左心衰的危险因素, 发现高血压是急性左心衰的重要因素, 血压急剧升高, 肺静脉回流不畅, 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 肺毛细血管楔压随之升高, 使血管内液体渗透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另外, 在血容量增多、心律不齐, 且患者心脏收缩能力逐渐减弱的情况下, 同样会导致急性左心衰的发生[8, 9]。因此, 对于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 需要对急性左心衰进行有效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朱宁, 俞锐敏, 夏纪田, 等.心脏性猝死病因分析(附尸体解剖病理诊断).中国急救医学, 2011, 18(6):339-340.
[2] 任学文, 盖鲁粤, 王志国, 等.急性冠脉综合征、肾动脉狭窄、急性左心衰三联征的临床研究.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0, 31(5):427-429.
[3] 李秀兰, 刘菊红.高血压病人危险因素强化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北京结直肠病学术交流会暨卢克捷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2012, 20(34):200-203.
[4] 张修伟, 谭志军, 李艳玲, 等.心血管事件年和日周期节律的临床研究.中华内科杂志, 2009, 48(10):818-820.
[5] 徐益娟. 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患者相关因素研究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23 (5):1010-1011.
[6] 林秀荣, 李翠英. 老年高血压病人使用磷霉素钠致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误诊误治, 2004, 17(1):60.
[7] 包晓红. 急性左心衰竭186例临床分析. 重庆医学, 2008, 37(15):1731-1732.
作者单位:464000河南省信阳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笔者从2006年5月到2009年5月的三年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调脂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1]。高脂血症诊断依据:根据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异常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5.75 mmol/L,三酰甘油(TG)≥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 mmol/L,符合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者[2]。排除标准:①对辛伐他汀过敏;②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③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④药物引起的高脂血症;⑤在近一个月服用过降脂药物;⑥在近三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者。选择经临床观察、心电图、心肌损害标志物及体格检查,排除心肌梗死,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60.2岁,其中男72例,女38例。将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两组病程平均(7.2±3.5)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静息心电图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静息心电图情况(例,%)
组别例数心绞痛发作情况(次/d)ST段下移0.05~0.10 mVST段下移>0.1 mVT波倒置
治疗组583.0±2.822(37.93)30(51.72)6(10.34)
对照组523.0±2.721(38.46)27(51.92)5(9.6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均给予硝酸类药物扩血管,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餐时服用,观察三个月,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治疗用药选用不影响血脂的药物。
1.3 观察项目 观察期间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血脂、肝功、肾功、肌酸激酶,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断标准[3]
1.4.1 临床疗效标准 显效:心绞痛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2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静息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或恢复大于0.1 mv,倒置T波转为直立;有效:静息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或恢复大于0.05 mv,或主要导联T波变浅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
2 观察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显效率为51.72%,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显效率38.46%,总有效率59.61%。两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组别例数心绞痛发作情况(次/d)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580.5±0.130(51.72)26(44.82)256(96.5)
对照组521.0±0.220(38.46)11(21.15)2131(59.61)
注:.*与对照组比较P
表3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情况(x±s)
组别治疗时段例数TC(mmol/L)TG(mmol/L)LDL-C(mmol/L)
治疗组治疗前587.20±2.303.12±2.601.22±0.66
治疗后583.02±1.70.1.76±1.20.0.65±0.12.
对照组治疗前526.50±1.852.66±1.891.18±0.33
治疗后524.65±1.52.2.46±1.32.1.04±0.14.
注:与治疗前相比,.*P
2.2 不良反应 服药三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无异常变化。治疗组有4例服药后上腹部不适,未影响继续用药,有2例谷丙转氨酶升高,疗程结束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12.06%。对照组3例上腹部不适,有1例谷丙转氨酶升高,疗程结束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11.53%。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表现,其病理机制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不完全阻塞所致。炎症细胞介导的斑块破裂,是发生UAP的重要机制[4,5]。近年来认为,只要能使斑块稳定,就能减少甚至不发生心脏事件,并认为脂质核心增大标志着斑块不稳定,是导致急性发病的基础[6]。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稳定易损斑块的措施。有效的降脂治疗,不仅可降低粥样物质在斑块中的比例,使粥样物质中胆固醇脂减少,防止动脉粥样斑块进展,而且可以恢复血管内皮功能,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炎症因子,抑制斑块中的炎性反应,使胶原组织成熟,纤维帽更加稳固。
本研究结果,治疗组58例,总有效率96.55%。辛伐他汀有明显的降低TC、TG、LDL-C的作用,并能使患者的心电图改善。使用常规剂量辛伐他汀片20 mg/d,治疗3个月后患者未见肾损害、肌源性损害、脑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仅出现轻度谷丙转氨酶升高,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是安全的,不良反应少而轻、耐受性好、降脂疗效确切,应作为不稳定心绞痛的常规用药。
参 考 文 献
[1] 陈国伟,顾菊康,陈灏蛛.心血管诊断治疗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0-421.
[2] 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69-175.
[3] 陈可翼,廖加桢,肖振祥.心脑血管病研究.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8:311-388.
【摘 要】随机将100 例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接受氨氯地平片+ 辛伐他汀片治疗的对照组分析,总结在合并有不稳定心绞痛的高血压治疗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高血压病;不稳定心绞痛;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西雅图心绞痛评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00 例合并有不稳定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及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并除外存在恶性肿瘤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将患者分为接受氨氯地平片+ 辛伐他汀片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46-62 岁,平均(54.12±6.16)岁;病程:高血压1-4 年,平均(2.12±1.11)年,不稳定心绞痛1-5 年,平均(2.56±1.12)年。观察组, 男27 例, 女23 例; 年龄45-61 岁,平均(54.05±6.35)岁;病程:高血压1-5 年,平均(2.35±1.22)年,不稳定心绞痛1-6 年,平均(3.01±1.35)年。两组间性别、年龄及病程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抗凝、扩冠等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氨氯地平片及辛伐他汀片治疗,氨氯地平片每日一次,每次5mg;辛伐他汀片每日一次,10mg 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每日一次,每次10mg。两组接接受2 周治疗。
1.3 观察方法
将血压情况及心绞痛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及心绞痛情况进行评价。血压观察指标中包括SBP 及DBP,心绞痛情况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BP、DBP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描述,分别以t 检验及方差对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进行分析。以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血压改善分析
治疗前两组间SBP 及D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2 周后,两组间SBP 及DBP 比较同样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2.2 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2 周后,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是由氨氯地平及阿托伐他汀钙两种药物有效成分组成。其中氨氯地平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可通过舒张外周动脉血管内平滑肌,以达到降压的效果。而阿托伐他汀钙为他汀类降脂药物,临床研究显示,其有着降脂及抗炎的双重效果。故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合并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的治疗中,本研究首先对两组降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前,两组间SBP 及DBP 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接受2 周的治疗后,虽然两组SBP 及DBP 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同样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两种治疗方案均有着较为理想的降压效果,且降压效果未见差异。同时本研究对两组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两组间治疗前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接受2 周治疗后,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并有不稳定心绞痛的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不仅有着良好的降压效果及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合并有不稳定心绞痛的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中,可将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应用临床治疗中,以达到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病及不稳定心绞痛。
实施产业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支撑重点产业振兴。上半年,围绕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省科技厅共组织重大科技项目17项,其中有14个项目已上报省政府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联合办公室进入专家评审阶段。自然基金项目共受理申报101项,将优选出10个项目作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给予扶持。我省推荐的“大型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获得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8750万元的资金支持,将促进我省开展大规模太阳能综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实施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行动计划,将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平台建设年”的主攻目标,从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发展和资源共享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集成,构建15个面向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全省86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已加盟服务单位达45家,实际入网可对外提供共享服务的(20万元以上)大中型仪器设备达1039台(套)。科技数据、大型仪器、行业检测、专业技术等科技资源实现了有效聚合,为加速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提供了高效服务和有力支撑。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科技成果产业化比率再创新高。上半年,全省共登记应用技术成果519项,转化率达82.7%,再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7月,全省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632项,成交金额21.74亿元,同比增长172%。积极推进省重大科技成果推广专项计划项目的实施,今年共有94个项目入选,其中高新技术及社会发展项目占45.7%,我省将优选50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成熟成果进行重点推广和示范。上半年,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共争取国家项目21项,资金1500万元,比去年翻了一番。
全力建设哈尔滨市科技创新城,实施科技园区提档升级行动计划,打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龙头”。今年签约入驻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建设项目17项,总投资约88亿元。其中,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哈焊接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项目已相继开工。哈尔滨市天地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制药产业化基地等17个产业项目已签约入驻,总投资21亿元。这些项目将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半年,哈尔滨、大庆两个高新区经济发展强劲,工业总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3%和26.5%。加大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在争取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半年,共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63项,资金4455万元,比去年全年争取的资金还多1135万元。
锁定我省重点产业,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动计划。在2009年组建铝镁合金新材料、半导体照明、风电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上,今年省科技厅又组建了先进复合材料和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产业对接会,商讨解决相关领域发展方向、存在的关键问题等,增强了我省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年底前,省科技厅还将组建新能源汽车、新农机、硅基新材料和生物环保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贵阳国家高新区金阳科技产业园区内,既看不到林立的烟囱,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行走在现代化标准厂房之间的道路上,让人觉得是在生活小区内漫步。
“建设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是贵阳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战略目标。贵阳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云区委书记宗文说:“生态科技新城以‘生态’的理念颠覆传统工业城市的发展模式,打造集产业、商务、生活三位一体的‘生态城’;是对原有的‘产业园区’思维的突破;同时,以‘科技’的定位指引园区产业发展方向,打造聚集高新、高端、高智、高定位产业的‘科技城’。”
近年来,“绿色发展”逐渐成为我省、贵阳市发展的主题。2011年7月,以“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变革—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生态文明会议在贵阳召开;去年年底,贵阳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发展必须绿色、绿色推动发展”,今年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再次强调“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紧密结合”的重
要性。
“贵阳国家高新区就是要紧紧抓住绿色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打造绿色发展高地,走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后发赶超之路。”宗文说。“让每个企业成为一个景点,使每一个企业成为一个科技展示园,实现由产业园区到生态科技新城的华丽转身。”
绿色发展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贵阳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道路上做了很多探索,如皓天光电LED蓝宝石衬底材料项目仅用6个月时间完成厂房建设,2个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成功试生产出亚洲最大重量单颗LED蓝宝石晶锭;中航凯阳航空发动机102试车台提前6个月点火,创造了国内试车台建设时间最短记录,相关技术指标超过俄罗斯和欧盟水平;振华年产2万吨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仅用4个月建成投产……
“我们引进的项目,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贵阳国家高新区招商合作局副局长肖鲁介绍,在这一标准指导下,贵阳国家高新区在招商引资中,始终把握“高新产业”这一定位,把目光紧紧盯住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四大新型行业,目标锁定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100强及省内大企业。
目前,在贵阳国家高新区引进的1?800家企业中,外资企业19家,上市公司10家,占全省上市公司的58.8%,高新技术企业30家,占全省的54%。
科技创新助推绿色崛起
在把好“绿色招商”门槛的同时,贵阳国家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壮大绿色产业。先后投入技改资金2亿元,重点支持振华新材料、皓天光电、兰亭高科、景峰药业、航宇科技等20多个技改提升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100亿元左右。
世纪恒通是一家从事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和手机信息服务的企业,在贵阳国家高新区的支持下,当年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当时崭新的手机报业务上,目前已成为我省最大的手机报业务运营单位,去年通过国家双软企业认证。“省党代会期间,我们就为上百万的贵州移动用户提供新闻资讯服务。”该公司总经理杨兴荣说。
临床中,冠心病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血管缺血以及心肌缺氧造成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较为常见的心内科疾病,近年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胸痛,非常容易引发为心肌梗死,给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2]。高敏C-反应蛋白的等均是判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疾病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此,通过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是治疗该病的一个有效方法。现本文主要是以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代表,分析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以及对高敏C-反应蛋的影响,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一共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方法和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2例和28例.对照组中,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为56.3岁。研究组中,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为55.4岁。对于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均意识清晰,且自愿参加研究。均排除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以及不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经过医护人员的仔细分析和对比后,两组患者在年龄、背景、学历、病情、文化等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有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类药物、酸酯类药物等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对照组添加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20mg/次,主要与晚饭后2h服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研究组添加通心络治疗方法:4粒/次,服用3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3]。
1.3治疗效果判定 最终结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最终的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治疗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30x100%。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次数以及高敏C-反应蛋水平,详细记录有关数据。
1.4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的数据输入SPSS22.2软件包,采用统计学分析数据,用x±s用以表示计量,用百分数(%)、例数(n)用以表示计数,如果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
2.2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时间、血脂水平以及高敏C-反应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临床中,急性冠脉与高敏 C-反应蛋白的水平有关,高敏 C-反应蛋白水平的高低是判断疾病程度以及炎性反应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高敏 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调节,是防止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方法[4,5]。
阿托伐他汀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与冠心病治疗,效果显著,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进一步减少对动脉内皮细胞造成的损伤,对动脉血官腔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还可以达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炎性、从根本上降低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几率[6]。
从中医角度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属于"胸痹"以及"心痛"的范畴,认为该病主要是由心阳虚衰以及心气不足来导致的,阻滞了患者体内脉道的畅通,进而导致胸痛。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该病,效果显著,通心络胶囊的药物成分主要包括有人参、全蝎以及水蛭等等,具有良好的活血益气功效以及环节疼痛作者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进一步增强疗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延长心绞痛发作时间,改善预后[7]。
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
参考文献:
[1]孙广江,王永,高华.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5(13):888-890.
[2]王家祥,王学工,马海波.通络止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5,16(11):772-774.
[3],杨锐英,黄建宁,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19(04):220-223.
[4]张显玲,孙兰业.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17(13):881-883.
据统计,儿童平均每日笑300余次,成年人平均每日笑15~20次。很多研究都表明,积极的情绪对人体健康有益,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近日,美国科学家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大笑时,可促进其大脑中负责创造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区域变得活跃,即大笑可提高儿童创造力。同时,研究人员认为,积极的情绪对儿童成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科学家建议,父母应多带孩子去游乐园等场所,并陪伴孩子看有趣的卡通漫画。
走“猫步”可防男性前列腺炎
“猫步”是时装模特的职业步法,走路时左右脚轮番踩到两脚中间线。中医学认为人体会有会阴穴,属任脉之底端,也是任督二脉的交汇点。走“猫步”时能使胯部大幅度扭动,对会阴起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和按摩作用。坚持此步法一个月,即可起到补肾作用。
所以,走“猫步”能补肾填精、内和气血、改善消化不良、有利泌尿系统保健,男性可防治前列腺炎,女性则可防治妇科疾病。走“猫步”还可改善肩颈、小腹和下肢等部位血液循环,从而改善颈肩不适、腰酸、腿麻、小腹坠胀等症状。另外,走“猫步”相当于给肠胃等脏器按摩,能促进排便,防治便秘。
中老年人步行时间应为“100-年龄”。例如,40岁的中年人除日常活动外,每天最少应运动60分钟,散步时间约有1/3可用来走“猫步”,其余时间为步行,过胖者要增加活动量。70岁以上者要根据身体情况酌量运动。
有统计称,走斜坡路比走平地能多消耗人体50%的热量,而走“猫步”则更为有效。需要注意的是,“猫步”的速度分快中慢,每秒2~3步最为合适,若感到喘不过气,则要酌情减慢步速;走“猫步”宜穿软底鞋,以免扭伤;体弱的老人走“猫步”时,需有人陪同。
早餐吃点肉更健康
科学研究证实,“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的古老谚语的确有益健康,因为早餐决定了人体一天的新陈代谢。美国一项研究指出,早餐多摄取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肉类、坚果、奶酪等,能同时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效果比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要好。像煎培根、香肠、热狗、汉堡或煎荷包蛋等含有较多脂肪的食物,都是不错的“油早餐”。
研究者通过喂食小白鼠发现,那些在睡醒后食用高脂肪早餐的小白鼠都身体健康;但那些吃高碳水化合物早餐,又吃高脂肪晚餐的小白鼠,身体状况就没有那么好了。
女性饮酒易引发中风
日本一项大型调查显示,女性如果每天摄入相当于1瓶啤酒以上的酒精量,将比偶尔饮酒引发中风的几率高出1.5倍至2倍。
此前已有调查研究表明,男性饮酒过多易引发中风。本次调查对象为日本国内9个地区的约4.7万名40~69岁的女性,跟踪调查的平均时长为17年。该项调查结果显示,相比每月喝酒1~3次的女性,每天饮酒量相当于1~2瓶啤酒(每瓶容量633毫升)的女性中风的几率高出1.55倍。每天饮酒量相当于2瓶啤酒以上的女性中风的几率高出偶尔饮酒的女性2.3倍。饮酒与女性脑内出血的关联最明显,每天饮酒超过相当于2瓶啤酒的量,发生脑内出血的几率比偶尔喝酒的人高出2.85倍。但是饮酒与心肌梗塞的关联并不明显。
外涂西兰花可防晒
西兰花有“超级蔬菜”之称。多项早期研究发现,常吃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降低肠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危险。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西兰花“外用”还有助于防止皮肤晒伤和皮肤癌。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西兰花中的重要成分萝卜硫素有助于防止皮肤晒伤和皮肤癌。将少量萝卜硫素涂抹在皮肤上,可发挥类似于防晒霜的护肤抗癌功效,对预防因过多接触紫外线而导致的皮肤癌潜能巨大。涂抹时,将“花冠”或根茎切片后,像抹防晒霜一样涂抹在皮肤上即可。
炒菜5分钟PM2.5飙升近20倍
据媒体报道,烹饪也会产生PM2.5。
记者邀请研究人员在家中使用蒸、煮、炸、炒这4种方式,监测PM2.5的数值变化。结果显示,烹饪确实能产生PM2.5,蒸、煮方式产生的PM2.5并不多,而油炸、炒菜时,PM2.5则迅速飙升8倍到近20倍,达到严重污染甚至爆表的级别,其中炒菜产生的PM2.5最多,5分钟内PM2.5数值就从开始时的38微克/立方米增加到了787微克/立方米。
通过实验不难看出,烹饪尤其是炒、炸的方式,确实会产生不可忽视的PM2.5,尽管它可能比起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产生的PM2.5来说,所占比重较小,但由于油烟中吸附了有害物质,因此也不能低估其危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国营养协会理事范志红也指出,餐饮烹饪的污染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烹饪时油温过高,产生的PM2.5就会更高,产生的致癌物质和致衰老的物质会更多。
气温低10℃,心脏病风险升7%
两项最新的研究显示,寒冷的天气会引发心脏病。
瑞士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10项欧洲国家总计约10.7万名年龄在35~80岁的被调查者的数据后发现,心脏病风险因素包括血压、胆固醇和腰围。血压和胆固醇在冬季气温低时高于平均值,夏季时则低于平均值。同时,被调查者的夏季平均腰围比冬季要小1厘米。
比利时的另外一项研究调查了1.6万名平均年龄在63岁的曾经患过心脏病的人,结果显示,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就上升7%。
研究者解释,气温下降引起心脏病骤增是因为皮肤的冷感受器受到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引发儿茶酚胺水平(与心脏病有密切联系)的升高。此外,寒冷状态下,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浓度的增加导致了血管中血栓和血块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