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7 09:00: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归纳各段段落大意。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段意的题目。解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理清各段的思路,接着可以把握住各个段落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来整合概括。第一自然段我们抓住“晋侯、秦伯围郑”六个字就可以把段意压缩归纳为四字短语“秦晋围郑”。第二自然段根据关键语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可将段落大意概括为一个成语“临危受命”。第三自然段重点写了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退秦师,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可概括为“智退秦师”四个字。第四自然段把握住关键词语“亦去之”,就可以用“晋师撤离”四个字来归纳段意。

参考答案:第一自然段:秦晋围郑。第二自然段:临危受命。第三自然段:智退秦师。第四自然段:晋师撤离。

2.试分析概括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辞包含哪几层意思?

解析:这是一道提炼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烛之武的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从文中的关键语句和信息来分析:①“越国以鄙远”,很不现实。②“邻之厚,君之薄”,得不偿失。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很多。④晋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参考答案:包含以下四层意思: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是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引起秦伯的好感。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说服秦伯反过来帮助郑国。

【阅读指导】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或是一段事实,或是一种知识,或是一个看法,或是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所谓“概括要点”,是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内容的一种形式。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而提炼概括的形式,包括或直接摘引原句,或自行组织语言等。概括要点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中心,而且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这就要求掌握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抓住文章的叙述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那么,如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呢?

一、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

阅读古代叙事散文要从理清思路入手,理清思路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和概括要点的基础。思路是指文章从什么地方出发(先写什么),然后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接着写什么),最终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文章最后表达怎样的中心或情感)。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本身,弄清文章各个段落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例如《荆轲刺秦王》一文,文章开篇先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这是故事的序幕。接着写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行刺秦王,故事由此开始。然后又写荆轲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故事的是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最后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这是故事的结局。故事的尾声是秦王被荆轲震慑。只有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大意,从而在文章中捕捉到关键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精要的提炼与概括。

二、把握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述脉络。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我们可以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将其直接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用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但是也有一些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在概括要点时,不能直接提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词语来进行概括,或者基本上要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例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请概括回答:①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什么?这道题就可以直接提取文中的关键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来作答。②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解题时可以抓住原文“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一句来回答。③作者塑造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这种题目,解答时就不能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需要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我们可以归纳概括如下:烛之武在国家危难面前,体现了深明大义、义无反顾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危急关头,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英勇无畏;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有勇有谋。

三、对内容要点的准确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

阅读古代叙事散文,需要分清故事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即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同时还要结合对背景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表达方式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例如课文《鸿门宴》,司马迁为什么要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这是因为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通过对相关人物座次细节的分析,我们就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已初露端倪。作者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也从一个侧面为项羽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后来的势态发展,埋下了一处伏笔。

【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④洫,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⑦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不克救也 能够

B.郑伯如晋 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边远的地方

2.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归纳子产不毁乡校的原因是什么?

答:

3.子产为什么反对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的做法?

答:

4.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项是( )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 B.⑥⑤

C.①③ D.⑦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篇(2)

大多数文言文故事性比较强,每段话中本身就有一些句子可以概括本段话的内容。阅读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文中勾画出所有的句子,教师提出具体,学生、择最佳的句子提取要点。

比如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第一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四字原句来提取第一段话的要点。第一段学生读过后,学生勾画出“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南”两个句子,但我提的要求是用四字原句来提取段意,所以学生马上用了第一个句子“晋侯、秦柏、伯围郑”,并且简缩成四个字“晋秦围郑”。

再比如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第二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原句来提取第二段话中烛之武劝说的思路要点。学生可以先在段中勾画出有关句子,选出关键句,并分析劝说的思路。

(1)“郑既知亡矣”--提出问题,以退为进

(2)“邻之厚,君之薄也”―“越国以鄙远”“亡郑以陪邻”―亡郑利晋,予其防心

(3)“君亦无所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存郑利秦,使其动心

(4)“君之所知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晋无利,激其恨心

(5)“唯君图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阕晋利晋,劝其死心

从这些句子和思路分析,学生马上明白烛之武劝说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亡郑对秦无利有小害,舍郑对秦无害有小利,亡郑对秦将有大害。可以说烛之武是层层深入的分析亡郑和舍郑的利弊,不用说秦伯就是我们一般人也能看出舍郑才是秦伯最佳的选择。

再比如在阅读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篇幅很长的鸿门宴》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文中勾画出有关故事情节的句子,然后选择最佳原句或原词提炼出故事情节的要点来。提取出清晰的故事情节要点,学生就会喜欢上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鸿门宴》了。

所以说提取文言文包括其它类文章的要点时,一定要有文本意识,尽量要用原文的语句来提取要点,因为原句才是原味的本色的。

二、勾画关键句,用一字一词等提取要点

有的文言文情感性很强,感情变化可能会是这种文章的线索。像这样的文章从段落中抽出其中的抒情句,就可以弄清本文的情感。但是为了使感情的脉络更清晰,可以用一字一词一成语等来提取出感情的要点。

比如在阅读情感性很强的文言文《兰亭集序》第一、二段时,让学生勾画出能反映“兰亭集会”情感的句子。学生马上画下了下面句子:“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要求只要一个句子,学生便选择了“信可乐也”这个短句。让选择一个字,学生便选择了一个“乐”字。让把这一个“乐”变成一个词,学生说出了好多,如“快乐”“愉快”“喜悦”等。所以本文的感情变化思路要点是:

乐―――――――痛―――――――悲

“快乐”“欢乐”―“痛心”“痛苦”―“悲叹”“悲伤”

看到这样一个感情变化思路要点线,学生对本文中王羲之的情感就明白了:王羲之在当时东晋能面对人生短暂而痛而悲,他是在告诉世人积极进取珍惜人生才是正确的。

比如在阅读情感性很强的文言文《赤壁赋》时,也可以按照这种“勾画关键句用一字一词等提取要点”的方法,来理清本文的情感变化线索。

乐――乐转悲―――悲―――乐―――喜

“乐飘飘”“乐极悲歌”“悲叹”“乐享”“喜笑”

提取出了感情的要点,情感性很强的文言文理解起来就很简单了,因为用一字一词一成语等提取出感情的要点,也就提纲挈领的抓住了这类文言文的灵魂。

三、勾画关键句,用表格提取要点

对于理趣比较浓厚的文言文语段,要想提取出段落要点,也必须引导学生画出段中的关键句,然后用列表格的形式提取出段落的思路要点来。

比如文言文《赤壁赋》的第三段,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勾画出“三处对比”中谁与谁对比的句子,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分析对比的内容,很容易找到作者悲的原因。

三处对比的句子

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三处对比的内容

1.人物古代英雄伟大--------------今者吾辈平凡

2.宇宙万物无穷无尽--------------人类生命短暂

3.理想理想挟仙升空---------------现实不可实现

悲的原因

3段:悲从历史人物中来,悲从人生中来,悲从理想中来

(因为自己平凡、人生短暂、理想在现实难以实现而悲)

比如文言文《赤壁赋》的第四段,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勾画出写水与月的句子和写万物清风明月的句子,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分析水与月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什么可以尽情享受,便很容易找到作者乐的原因。

对于内容比较复杂的文言文语段,要想提取出段落要点,也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段中的关键句,然后用列表格的形式提取段落的思路要点来。比如在阅读内容比较复杂的文言文《兰亭集序》第一、二段时,让学生勾画出能反映“兰亭集会”各方面的句子,然后用列表格的形式分析各自写出了什么内容,提取出段落内容要点。

四、勾画关键句,用观点加句子解释的格式提取要点

对于人物性格特点比较突出的文言文,要提取出段落要点,也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文中的关键句,然后用性格特点加句子解释的格式提取出文章要点来。告诉学生人物性格特点必须从原文中找到依据,这样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才不会与原文不符。

比如在阅读人物性格特点比较突出的《鸿门宴》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文中勾画出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句子,然后依据句子提炼出人物性格特点的要点来。

刘邦圆滑机警+刘邦向项羽谢罪的做法

能言善辩+刘邦拉拢项伯、向项羽谢罪时说的话

多谋善断+以“如厕”为由从小路逃走的句子

善于纳谏+听从张良樊哙的建议的句子

虚心求教+宴会前向张良询问“为之奈何”的句子

善笼人心+拉拢项伯约为儿女亲家的句子

篇(3)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我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的“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它们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无主见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当他认识到与晋围郑,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最后来看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霸权,晋文公还忽悠秦伯一起攻郑,其实是想让秦伯看得见吃不着,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晋侯无疑成了最大失败者。 这时,我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之(秦)”,事情又起了波澜,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有的学生说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我说,“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并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说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但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篇(4)

2、引进写作。很多文言文作品,都蕴涵丰富的写作空间,如能适当引导消化,可以激活整篇文章的学习。比如教《烛之武退秦师》,可以利用文章中未显示的信息非常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写出这些信息,可以写烛之武夜辞郑伯的情景,也可以写郑伯苦苦等待的焦虑,甚至还可以写烛之武到秦营时的受冷落等等。学生如果写这些情景,一定要先读懂课文。这样的训练,既领会了文章内核,又锻炼了写作,还培养了想象力,一石多鸟,何乐而不为?

3、添加事例。有些文言文内容比较简单,可是如何让它生动而富有灵性呢?我认为只有添加事例,使它丰满,才可能让原文灵动。比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当讲到邹忌的讽谏艺术时,不妨添加庄子以愿当泥涂之龟而辞退楚国使者的机智、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影射梁惠王的善喻……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明白了邹忌的讽谏艺术,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无穷变化。

篇(5)

无论是指导方针,还是课堂实践中的四个主要环节,都为实现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提供了可能。正是这种可能,将学校教育真正带到了教育的原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这恰恰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分层导学”对教育的诠释是,教育就是成全,就是培养完整的人。这跟一味追求考试分数、把学生当作考试的工具的传统教育相比,显然有了更高的追求。

开展“分层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很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民主化”,这是符合当代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的,是时代的选择。而“民主化”体现的“平等、自由”精神也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结果。

新课程理念中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知识和技能”显然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这一点表述与传统教学相比没有什么新意;但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讲究过程与方法,因为,过程与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效果和效率;是否重视过程与方法及选择怎样的过程与方法,直接体现了教育思想的先进还是落后――这一点是传统教育比较缺乏关照的。“三维目标”的先进性还体现在旗帜鲜明地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这是传统教育最缺失的一维;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渗透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要素之一,也有利于学生达成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分层导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因为主要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过程,所以,为“三维目标”的实现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开展“分层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及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真正实现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初衷。

我们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恪守“分层导学”的十六字方针,灵活运用“分层导学”四个主要环节,做到每一节课都在备课时明确写出“三维目标”中的每一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落实。

以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祝之武退秦师》为例,我们制定的“三维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特色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叙事艺术。(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基本掌握文言字词句式,熟读以至背诵;同时,教师适当检测以及答疑解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祝之武顾全大局,甘愿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而对四个主要教学环节的灵活运用,我们以“第二课时”为例。(为了节省文字,只举部分要为点示例)

(一)导学提纲

1、烛之武以数言退秦师,他用了哪些事实和事理?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2、辨识有关古汉语现象,按照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汉语句式分类归纳。

(二)基础知识的全面检测与过关

找词并口译P17第二题,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

(三)重点、难点的精讲

第三段是全文的美点但也是难点,估计学生疑点较多。可以考虑不同方案:

A.二类班级以串讲为主,文意和语言兼顾,这样可保证条理性。

B.基础好的一类班级可以读读议议,语言方面学生发问质疑教师破疑解惑,然后总结。内容方面引导学生如何抓住问题要害,剖析利害(利益分析法),感悟说客之道。

方案A

1、再读。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

(四)重点、难点的分层运用

(一)读第四段,完成下面语言练习

1.通假字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篇(6)

高考考查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尽量做到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夫战,勇气也。

3.“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学(学习)不可以已。”(《劝学》)“吾尝终日而思(思考)矣。”(《劝学》)(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楚人一炬,可怜(阿房宫变为)焦土!”(《阿房宫赋》)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 “吾、余、予”换成“我”,把“尔、汝”换成“你”。“吾(我)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了),不如须臾(一会儿)之所学也。”(《劝学》)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是“有何厌之”的倒装。

三、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能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有个口诀:首览全篇,领会大意。斟酌字义,动笔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难译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省略句子),补出原意。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如无标点,琢磨断句。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篇(7)

古文翻译考查的是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它的标准为“信、达、雅”,“信”强调忠实于原文,“达”强调译出了原文的意思,“雅”强调翻译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在谴词造句上多斟酌。

如何能让翻译符合这三项要求呢?其中一种技巧就是划分句子成份。

请看下面的例子:“若亡郑而有益于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先给这个句子划分成份: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有”“烦”作谓语,用下划线表示;“郑”“益”“执事”作宾语,用波浪线表示;“于君”作补语,用单书名号表示;“敢”“以”作状语,用中括号表示。划分完句子成份后,再字字落实,就能做到不译破句子。

字字落实时,记住一个原则:能够让文言的单音节词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就先组词;如果不能组词,就找一个现代汉语的近义词。“若”换成一个词“如果”,“亡”换一个词“灭掉”,“以”换一个词“拿”,“执事”换一个词“您”,“于君”换一个词“对您”;“郑”组词为“郑国”,“益”组词为“益处”(也可换一个词――好处),“敢”组词为“胆敢”,“烦”组词为“麻烦”。整个句子就译成:“如果灭掉郑国而对您有益处,(那么)(我)胆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我们来看2013年江西高考试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①。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②,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 重之也。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欷放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③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茆茨④,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⑤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二人挈,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选自《明文海》)

注:①锦衣:锦衣卫官员。②肩舆:轿子。③妓:歌艺人。④茆茨:茅草屋。⑤罄折:谦恭的样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

(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

在做题时,先划分句子成份,再按上述方法去字字落实,效果很好。

(1)有一个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一个)非常熟悉村庄的人。

(2)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在白天送亲迎亲,用伞盖来遮挡阳光。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9-0053-03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是全国大部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必修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组编著。近年来,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文言文的阅读篇目。文言文是用古代语言记录的文章,古代语言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如果不借助注释与翻译,他们很难理解文章内容,更谈不上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意图。因此,文言文注释显得尤其重要,它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钥匙,稍有偏差,则谬之千里。词义注释则是文言文注释的核心部分,古今词义的变迁是阅读文言文的最大障碍。只有先弄懂词义,然后才进一步弄懂句意、段意和篇意,才能谈得上对文言文进行整体把握。

总体说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义注释详细、稳妥、平实、信而有据。但白璧难免微瑕,通过分析高中文言文中词义注释的情况,笔者认为注释者进行词义注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词义注释应该反映古汉语词义的传承性

要想让学生亲近文言文,迈入古代文化的大门,首先要使他们有明确的古今观念,了解词义的变迁过程。在揭示词义内涵时,注释者应有所侧重地追溯词义的来源及其变化发展过程,努力得出确切的词义。

《触龙说赵太后》中“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教材注释:“〔不肖〕不贤,不成材。肖,贤。”释“不肖”为“不贤、不成材”是对的,但释“肖”为“贤”则是大错,为本义不明所致。《说文解字注》:“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段玉裁注:“释经传之言不肖,此肖义之引申也。”可知“肖”是“像”“类似”的意思。“不肖”的本义是儿子不像父亲,引申为儿子不成器,后泛指不成材、不正派的人。不能由“不肖”意为“不贤”,从而得出“肖”等于“贤”的结论。

《寡人之于国也》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教材注释:“颁白,头发花白。颁,同‘斑’。”“斑”当作“纹路”讲,不直接与头发相关。《说文・白部》:“皤,老人白也。从白番声。易曰贲如皤如。”古无轻唇音,“颁”“皤”古音相同。可以确定“颁白”应是“皤白”,意指白头老人,而“头发花白”不确切,应为“头发白”。“花白”是由于将“颁”解成“斑”字而附会的。

《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教材注释:“〔阙(jué)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侵损、削减。”“阙”读jué时没有“侵损、削减”的意义。《集韵》:“掘,穿也。或作阙。”由此可知“阙”通“掘”,意思是“挖掘”,“挖掘”是引申不出“侵损、削减”的意义来的。王力《古汉语字典》“阙(què)”字第三义项:“引申为残缺。《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由此可知教材对“阙”字的注音与释义均有错误。此字应这样注释:“阙(què):残缺。这里指亏损,用作使动,使亏损。‘阙秦’意为使秦国受到亏损。”

二、词义注释应区分词义的概括义注释与词义的随文注释的差异性

词义的概括义注释通常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注释者应找出能够被读者理解的、与被训释的词准确对当的现代汉语中的词来作训释词语,引导学生搜集这方面的注释材料,使这部分注释成为中学生古汉语词汇的库存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加之以师旅”,教材注释“〔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到……上。师旅,指侵略的军队。”注释者将“侵略”的意思翻译出来,却不了解这个意义从哪个词产生,只好将它作为文意附加到“师旅”这个词上去,这是不确切的。“侵略”的意思来源于“加”字。“加”有“欺凌”的意思,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而解释为“加到……上”意义不确切,翻译后文意也不顺畅。《左传・襄公十一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杜预注:“加,陵也。”《左传・隐公三年》中有“小加大”,杜预注为“小国而加兵于大国”,孔颖达疏“加亦加陵”。杜注和孔疏还举出息侯伐郑和曹国侵宋这两个例子来说明“小加大”,都可以明确看出“加”有“侵凌”之义。“加”从“力”从“口”,本义是以言语诬人,引申出“欺凌”“侵凌”之意义是顺理成章的。

词义的随文注释则不同,它陈述的是词义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反映作者在客观语义中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更与文章的上下文意联系密切。这部分词义必须透过字面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发掘才能得到。词义的随文注释不能通过词的对当来体现,不能离开具体的文章而挪用到别的地方。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教材注释:“〔敢以烦执事〕可以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依照注释,但凡讲麻烦谁,都是指说话者把自己的某件事施加给别人的情况。而“亡郑”这件事却不是烛之武自己一方的事,怎么会说拿这事来麻烦秦伯呢?这不合情理。其实,这里给秦伯添麻烦的不是“亡郑”这件事,而是人家好好地正要“亡郑”,烛之武却“夜缒而出,见秦伯”,打乱了人家的计划,影响了秦伯的休息,这才可以说麻烦。全句的意思是:“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请您不要帮晋国灭郑国,这样对您、对郑国都有好处。”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教材注释:“〔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条注释不能算错。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是“王”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缺。而实际上,梁惠王此时已经是王,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实行王道的问题。他们谈话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下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应该解释为“王,指王道。用作动词,实行王道”。

《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教材注释:“〔而卒以祸〕而终于给他们造成了灾祸。卒,终于。”“终于”是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照此解释,这句岂不是说官吏们在盼着百姓有灾难?显而易见,这个意思与文意不符。正确的解释是:卒,终。这里指结果,到头来。“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意为“好像对百姓很疼爱,可到头来却给他们造成了灾难”。

三、明语法以求词义是通过语法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方法

杨树达先生说:“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近则益觉此二事相须之重要焉。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古今汉语语法的区别,二是注意对古汉语语法进行断代研究。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教材注释:“〔所宜深慎〕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深切戒慎”的说法不合汉语规范。“深切”是深刻而切实的意思,是不能用作“慎”的状语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深”字第四义项:“表示程度深。很,十分。杨万里《新柳》诗:‘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可知这里的“深”是副词。这句的意思是“(百姓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翻转船只,这是应当十分谨慎对待的。”“慎”在这里用作动词。

《过秦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教材注释:“〔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 依照注释,破瓮是作窗户的材料,而草绳却是系户枢的工具,两句的语意结构关系不一致。其实“瓮牖”与“绳枢”结构相同,语意关系一致。“瓮”和“绳”都是表示原料的定语,都是名词用作状语的用法,意思是“用破瓮作”“用草绳作”。全句的意思是:“然而陈涉只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绳子作门枢的穷人,是个地位低下的农奴,是个正在发配边疆的罪人。”

《项脊轩志》(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教材注释:“〔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依注释,“垣墙”是动词,指“砌上垣墙”,“周”是名词,意为“周围”,“庭”是名词指“院子”,那么对应原句连起来就是“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虽可意会,但不成辞例,不合语法。其实,“垣墙”仍然是名词,在句中作状语,“周”为动词,“围绕”之义。全句的意思是:“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

《梦游天姥吟留别》(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课文注释:“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动。”依照注释“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动”,但“像雷鸣般的声音”不知所出,跟原文对应不上。“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也似是而非,不合常理,且下句的主语不知所云。其实,这里的“殷岩泉”只是句法上变化了一下,语意结构跟“熊咆”“龙吟”是一致的,当讲成“岩泉殷”,它们共同构成全句的主语部分。“岩泉”泛指岩间之泉,是“殷”的主语。这样全句就结构整齐,语意顺畅了。全句的意思是:“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层巅(高山)惊动。”

参考文献:

[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

篇(9)

语文教学中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能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通常是分离的,这样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所以,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观念,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样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素养。

一、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的重要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各方面思维发展已经趋向成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传授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增强动力,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1]。将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打破传统阅读和写作分离的现状,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高学生写作的激情

高中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面临着很大压力,教师为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并且教学活动要具有趣味性,使课堂充满灵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在讲述阅读与写作内容前,要精心备课,搜集适量的素材作为补充,将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一节课涵盖的知识量大、知识面广,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热情。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改变以往单一化的教学形式,设计的教学预案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基础,通过阅读和写作相联系,将学生引入经典阅读文本中,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采取优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以及写作的技巧,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和写作相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及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读写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在讲述阅读以及写作的知识点中,应打破传统教学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读写结合的方式,开发学生学习潜力,从而积极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二、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忽视写作资源积累

教师要想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就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动性,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重点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而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充分认识对阅读和写作有机联系的价值,从而使学生读写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广泛阅读,才会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才会达到下笔如有神的理想境界。这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所忽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紧密联系新课标教学要求,对阅读教学和写作的整合重视度不足,教学操作的效果差,严重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发展。

(二)缺乏学生写作技能培养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语文写作知识时,没有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案,缺乏学生写作技能针对性培养,这就必然会造成学生写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无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2]。如阅读教学中讲述《故都的秋》时,其中有对景物的系列描写,这些描法都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而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利用阅读素材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性,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读写脱节忽视情感表达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以及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发展。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读写能力培养存在脱节的现状,不注重学生情感的表达,没有按照新课标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必然会对学生语文读写能力提升产生阻碍。新课标中对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着明确要求,写作需要表达真情实感,感情要真挚,避免矫揉造作。而教师在阅读写作训练中发现学生所写内容情感苍白无力的现象比较突出,不足以吸引人。

三、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措施

高中阶段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需要采取整合的措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以阅读为基础,丰富写作素材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阅读内容时,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避免单一化为学生讲述阅读知识,要注重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资源。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写作中增强学习动力,应以阅读为基础丰富学生知识视野,为学生写作打实基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阅读观,引导学生阅读中吸收写作的手法技巧,促进学生在写作中得以灵活运用。教师要鼓励学生订阅其他阅读资料[3]。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述《烛之武退秦师》时,其中对主人公烛之武的描述刻画比较鲜明,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人物的特点。读写相结合,就是要让学生能从读写当中领会到各自的价值,通过读写结合增强学生读写的能力。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语言精练,教师在讲述《烛之武退秦师》时,无论是语言特色方面,还是人物刻画方面,都有供学生借鉴之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从阅读中领会作者写作的特色,丰富写作素材,从而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读写有机整合,提高写作技巧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读写有效整合,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阅读和写作都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对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素质培养需要,通过读写整合的方式,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放在同场景中,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要让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整合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引导学生从阅读当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从仿写开始,增强学生具体写作手法的运用能力,逐步达到熟练的目标。例如,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选择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范例进行仿写,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讲述《记念刘和珍君》后,这一写人的记事性散文中运用了诸多描写人物的手法,教师可为学生讲述具体写作手法应用的要点。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整合的课堂中,针对具体的写作手法进行锻炼,在这一过程中能大大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写作学习打下基础。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人物描写的段落比较典型,语言精练流畅,不多的笔墨就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符合人物的身份以及气韵。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结合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能够逐渐成熟。

(三)阅读写作整合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发展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学生在具体参与过程中必然离不开活跃的思维。教师要结合读写结合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发散创造思维,增强学生写作的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内容续写的方式,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原文基础上按照原文思路延伸拓展写作,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主旨以及中心思想有明确的认识,结合原文叙述的语言,围绕中心事件展开叙述,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叙述视角,和原文相契合,学生在发挥自身想象力以及联想力的基础上展开创作,就能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阅读内容《边城》之后,文章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作者刻画最为成功的形象,是湘西世界当中美的精灵,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这一阅读内容时,要利用好教材资源,通过扩展学生写作空间,让学生通过续写练习,培养写作的兴趣,提升写作水平,提高创造思维能力。续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出突破口,帮助学生梳理阅读当中的故事脉络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等,在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续写的动力。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读写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作用,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这对学生学习进步有着积极意义,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发展。

四、结语

综上而言,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语文阅读内容时,要注重和写作进行整合,通过读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读写整合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样读写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读写结合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在为学生具体讲述语文阅读和写作内容时,要注重两者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从中增强学习探究的动力,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从写作中运用阅读的素材,灵活创新读写的内容以及方式,有助于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锁明韩.立足课本,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为例[J].国际教育论坛,2020,2(4):71.

篇(10)

关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即考查常见用法。具体为:(1)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时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2) 避免文言虚词使用范围较小且较难理解的特殊用法。二是“在文中的用法”,这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进行的限定。“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指文言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因此,对文言虚词来说,关键是理解常见用法,就是具有在阅读材料时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并加以解释的能力。总之,要熟记常用的文言虚词,并掌握随文定义的方法,结合具体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断。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分四种类型。(1) 单一型。即一道题中只考查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2) 复合型。即将四种文言虚词组合成四组,区别它们在各组中的意思。(3) 混合型。即将文言虚词混同在文言实词中一起考查,这就更加需要区分清楚了。(4) 译文型。即将文言虚词放到句子中去落实它的意思。

真题引路:掌握文言虚词的考查类型与解题方法

1. 单一型。(2011年湖南卷第6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则或咎其欲出者

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解析】 这是考查同一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求结合原文语境判断文本中三个“其”的意义和用法,并与课内的一个“其”进行意义和用法异同的比较。例句中的“其诗亦怪怪奇奇”(明末清初《严祺先文集序》)的“其”字,在这里为代词,“他的”,做定语。具体分析如下:A.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其,那个,指示代词;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他,人称代词,作“破璧”的主语;C.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项羽本纪》)其,他的,人称代词,作定语,与题干例句相同;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的“其”,一定,副词,这里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

【参考答案】 C

2. 复合型。(2011年山东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 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 这是考查文言虚词的类型。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共考查了“于”“而”“则”“之”四个文言虚词。A、B、C、D四个选项,每组的前一句都出自文言文考查篇目《史记・李斯列传》,而每组的后一句分别出自不同的文章。这样多角度、多方面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积累与识别能力。A.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史记・李斯列传》);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B. 拱手而问曰(《史记・李斯列传》);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C.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史记・李斯列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语・述而》)D.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史记・李斯列传》)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其中,A项中的“于”,前者表地点、在,后者表对象、和;B项中的“而”,前者表修饰,后者表转折;C项中的“则”,都表假设;D项中的“之”,前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

【参考答案】 C

3. 混合型。(2011年重庆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 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 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 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解析】 这是将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的类型。本道试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等级为B(理解)。选文取材于清代蓝千秋《江公皋传》,重点考查了“籍”“趣”“且”“顾”四个文言词汇。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文言虚词与三个文言实词混在一起考查了。其中,“且”是文言虚词,而“籍”“趣”“顾”为实词。值得注意的是考查通假字“趣”,一定要在原文中理解。例如,B项“趣”,cù,通“促”,催促、督促的意思。由此可见,文言实词的理解不仅仅要掌握它的常用义项,更需要娴熟地根据上下文推敲甄别。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另外,还要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并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原句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参考答案】 B

4. 译文型。把文言虚词放在主观性试题――古文的翻译之中,通常为“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从以下高考试题中积累一些知识点。例如2011年湖南卷:“则余亦迂甚矣哉!”【解析】其中“则”“哉”两个文言虚词,前者联系上下文,译成连词“那么”,后者针对文言句式译成语气助词“啦”。【参考译文】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再如2008年江苏卷:“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解析】用“见”“见……于……”表被动。“及得召见”中的“见”是动词,接见、召见的意思;“遂见亲信”中的“见”,副词,表被动,含“被、受、受到”的意思。【参考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又如:“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解析】此句为介词结构后置。“欲潜师就尚于江南”中的“于江南”是介词结构后置,即“欲潜师于江南就尚”。【参考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答题技巧:结合文本具体把脉与联系比较斟酌决定

1. 随文定义。(1) 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判别用法。如:①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结构助词,的)(《勾践灭吴》)② “太后盛气而揖之。”(代词,他,触龙)(《触龙说赵太后》)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助词,做“铿然”定语后置的标志)(《石钟山记》)④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助词,依附在形容词后,无实义,不译)(《项脊轩志》)。(2) 依据相关语句的内容和语气,判别虚词用法。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反问,可以理解为“难道”;后一个“其”用在表示选择的句中,作连词,表示选择,可译成“还是”。

2. 依文推义。(1) 辨明用法。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因”:① “不如因善遇之。”(趁着)(《屈原列传》)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廉颇蔺相如列传》)③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为、由于)④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依靠、凭借)(《鸿门宴》)(2) 分析虚实。又如“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中的“以”,是连词(虚词),意思是“因为”,表因果关系;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

篇(11)

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过秦论》、《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要比历史老师讲授得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在善于指导,背景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朗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教学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如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例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1)留: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号、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成语、习惯语等,如席卷天下、门庭若市、气象万千等,这些不必翻译。(2)补:补充省略成分。(3)换:把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换成“谁”。“使六国各爱其人”中的“使”换成“如果”。(4)调: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五、给学生开辟一块学习文言文的美丽天地

在古代的诗、词、曲、文中,适合高中生的名篇、名段、名句无疑是很多的,但被教材选用的的确有限。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文言语言,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理念,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多方搜集,精挑细选出名篇佳句来给学生赏阅,最好能配合语文使用,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