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物流服务营销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第三方物流服务特点
服务营销理论认为,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以及可变性等特点。除此以外,第三方物流服务还有以下特点:
(一)以合同为导向的系列服务。第三方物流提供的物流服务有别于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提供的单项运输或仓储服务,它虽然也包括单项服务,但更多的是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关注客户物流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与效益。同时,第三方物流一般是根据合同条款提供约定的物流服务,而不是客户的临时需求。
(二)个性化、专业化的定制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定制化程度较高,不论是物料供应服务,还是商品配送服务,都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服务设计。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还需要依赖信息技术和专业的物流技术,因此,更具专业优势和管理经验。
(三)与供应方是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第三方物流与用户不是一两次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战略同盟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通常要对客户的长期物流活动负责,业务深入触及客户企业的生产、销售、库存、订货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远远超越了与客户一般意义上的买卖关系,而是与企业紧密地结合成一体,形成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组合策略
属于服务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营销策略首先要考虑服务营销组合策略。目前,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市场尚不成熟,许多客户还不熟悉和不习惯于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这种情况下也只有采用服务营销的策略才能开拓市场和开展营销活动。
关于服务营销组合,营销学者达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即在传统的4Ps基础上,加入“人员”、“有形展示”、“服务过程”三个变量,即服务营销的7P组合。近年国内的一些研究论文重新定义了服务营销组合,提出了4Ps+3Rs的营销组合战略。3Rs即顾客保留、相关产品销售和顾客推荐。在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以消费者为导向的4C理论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因此,笔者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采用4Cs+3Rs的营销组合策略。
(一)消费者需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定制化程度和个性化程度都较高,因此对客户的服务要求和标准的透彻了解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前提。客户常常希望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包括原材料采购、制造、分销、配送、信息等各个环节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物流企业要先了解、研究、分析客户物流需求,有的放矢,甚至要比客户更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此外,物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胜,还要善于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引导和创造物流服务的新需求,把潜在需求转化为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物流服务的价格要跟客户的支付意愿相联系。如果客户对物流服务只能给低价,那么物流企业就不能从中获利;物流企业如果要价太高,超过客户愿意付出的成本,交易也无法实现。因此,物流企业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不是先要价,而是要先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然后为客户量体裁衣,根据提供的个性化物流方案制定合理的要价。第三方物流企业常在价格上遇到问题,影响交易,一个办法就是帮客户算“服务/成本”的效益账,帮助客户分析物流外包的财务收益,让客户得到看得见的好处,激发其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
(三)便利性。便利性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始终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考虑能给客户带来的利益和便利,如节约时间、减少库存、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等。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客户获得物流服务的过程或者渠道是否方便,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客户也才会接受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
(四)沟通。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给客户的是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现在制造商对物流外包认识不足的情况下,物流企业的宣传和与制造商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与客户经常互动沟通,加强双方的对话与交流,及时、深入地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并与自己提供给客户的物流服务整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把客户和物流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谋求共同发展。
(五)顾客保留。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不是一两次的交易关系,而是战略同盟关系,所以顾客保留对于物流企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客户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是一个长期使用而且能适应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变化的物流方案。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期的合作。顾客保留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就是要做好跟踪服务,同时还要与客户结成动态利益联盟,使客户的内部优势资源与自己的物流服务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有助于客户优势资源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实现利益共享。
(六)相关产品销售。相关产品销售就是要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从长远来看,增值服务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败。增值服务是指根据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超出常规的服务,或者是采用超出常规的服务方法所提供的服务。要做好增值服务,首先,要引导客户需求,不仅要对客户进行充分详尽的需求调研,还要把提供增值服务与实现客户增值体验结合起来,要让客户知道自己得到的服务价值超过自己所支付的服务费用,提高顾客感知价值;其次,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物流增值服务,开发针对常见物流需求和物流问题的配套方案模型,如物流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等;最后,还要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配套的物流信息服务,实现增值服务承诺。
学术界与产业界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即物流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物流费用的节约是 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国际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和对外开放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同时,也迫使我国的物流企业不得不直面挑战。
当人类进入21世纪后,企业面队的是超竞争的环境,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波动幅度日益增大,客户需求越来越苛刻,商业运转的复杂性不断提高,未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同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商品运转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客户服务从一般的服务向个别服务化转变。在此背景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 成本为顾客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正文都用小四,宋体,间距1.5倍)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小三号黑体)
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面对的是一个超竞争的环境,市场的波动、客户苛刻的要求、复杂的商业运作以及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崛起,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底地成本为顾客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怎样实现物流客户服务,如何来创新和推进物流客户服务?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力求从物流客户服务的视角出发,强调客户服务对物流活动的影响,深入浅出地介绍客户服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引入客户服务的新思路,基于这一思路,本论文对物流客户服务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全面的阐述,主要涵盖了:物流服务、物流客户服务、3g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等,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2章 物流客户服务的涵义及其构成(小二号黑体)
2.1物流客户服务的涵义(小三号黑体)
所谓客户服务是指为支持企业的核心产品(或产品)而提供的服务。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物流服务,就是用来支持其产品营销活动而 向顾客提供的 一种服务,是顾客对商品利用可能性的物流保障,这种物流服务也称之为物流客户服务。
……
……
2.2物流客户服务的国内外现状(小三号黑体)
2.2.1美国的物流客户服务现状(小四号黑体)
…………………………………
2.2.2日本物流客户服务现状(小四号黑体) ……………………………
2.3 物流客户服务的构成及其分(小三号黑体)
2.3.1物流客户服务的内容
………………………………………….
2.3.2物流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
………………………………………….
第3章 物流客户服务的新思路(小二号黑体)
3.1增值服务的物流客户服务(小三号黑体)
…………………………………
3.2附加价值和3g服务的物流客户服务(小三号黑体)
3.2.1注重顾客的附加价值服务(小四号黑体)
3.2.2注重促销的附加价值服务
3.2.3注重制造的附加价值服务
3.2.4注重时间的附加价值服务
3.3第三方物流客户服务(小三号黑体)
…………………………
结 论
物流客户服务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企业客户还是物流商品,都已成为物流客户的对象,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业已从单一的运输、仓储等业务转变为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一体化的行业。同时在国际物流业的背景下, 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明显加快。在21世纪的今天,物流行业面临着竞争激烈的环境,互联网的推广;电子商务的崛起并不断完善;产品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市场波动的增大;客户需求也越来越苛刻以及未来的一些不明确的因素。使物流客户服务不得不成为物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
论文对当前的一个热点即物流客户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从物流客户服务的涵义、构成及其结构着手,通过国内外的物流发展趋势并针对现状的物流客户服务,提出了新的思路。对物流服务业的未来发展的预测,并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总体上对物流客户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但许多具体问题尚未涉及,研究的不够深入,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许多方面考虑得不周,文章中的表述出现缺点和不足。
致 谢
三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回首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都将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本论文是在尊敬的导师唐艳老师的亲切的关怀和细心的指导下完成的,从文章的立题、研究、拟写以及成文,都侵透着导师大量的心血。唐老师不仅在论文的写作上对我帮助很大,且为我以后工作的指点迷津,教导我如何更好的处世做人,使我终生难忘!在本学位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尊敬的导师表示诚挚而深切的谢意!
在写作期间,得到了物流管理专业许多老师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一些文献资料,本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这些作者们先期快创性的工作,我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学期间,得到专业同学无私的帮助,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向三年来一直支持我求学、为我付出艰辛的父母,致以深深的谢意!
参考文献(15篇左右)
[1] 吴清一.陈梅君.现代物流概论[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 吴清一.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 陆庄.毛华扬.erp原理与应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 赵涛.物流经营管理[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5] 胡思继.综合运输工程学[m]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2006
[6] 方仲民.现代物流规划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 郑彬.物流客户服务学习指导与练习[l]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赵一萍.物流客户服务[l]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9] 李雅芬.物流客户服务业务管理模板与岗位操作流程[m中国经济出版.2007
[10] 华中生.物流服务运作管理[j]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物流仓储论文参考文献:
[1]曾永长.多式联运流程设计与路径优化[D].重庆:重庆大学,2009.p6.
[2]杨雪.考虑换装时间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
[3]荣朝和,魏际刚,胡斌.集装箱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形成机理与组织协调[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魏际刚,荣朝和.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的协调(上)[J].集装箱化,2000,(2):p21-24.
[5]赵颖.多式联运流程设计与仿真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
[6]佟璐,聂磊,付慧伶.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J].技术与方法,2010,(212):p57-60.
[7]贺国先.集装箱公铁联运的费用加权最短路计算机算法[J].铁道学报,2006,28(1):pll7-120.
[8]魏航,李军,刘赢子.一种求解时变网络下多式联运最短路的算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4,14⑷:p56-63.
[9]邹雪丁,赵宁.王转.混合运输方式问题的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技术,2007,3(4):p56-63.
[10]雷定猷,游伟,张英贵,皮志东.长人货物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与算法[J].交通工程运输学报,2014,14(1):p76-83.
[11]朱晓宁.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12]袁加林.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及其经济动因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13]张戎,闫攀宇.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港口,2006,8:p25-27.
[14]王金华.基于运输合理化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pl.
[15]李愈.赵军.吴刚.陈佳琪.带有固定运费的多式联运方式选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47(5):p881-887.
物流仓储论文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夫·H洛夫洛克。服务营销(第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等着。服务管理:运营、战略和信息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林昶,黄庆,卜样智。第三方仓储能力配置与分配的收益优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6):321-325
[4]刘小群,游新兆,孙建中。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剖析与构成体系[J].灾害学,2007,22(02):123-127
[5]马士华,陈铁巍。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能力构成要素及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3):744-750
[6]牟歌。随机需求下存在单项替代的服务能力决策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7]马简。服务预订下的定价与能力决策[D].西南财经大学,2011
[8]申文,马士华,陈潇。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J].中国物流与釆购,2006(22):72-73
[9]高志军,刘伟,王岳峰。基于物流能力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23(6):17~20
[10]朱卫平,刘伟,高志军。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协调[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2(6):27-32
物流仓储论文参考文献:
[1]王禹博.ZYLH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税务筹划研究[D].辽宁大学2014
[2]王俐.石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招评标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
[3]龚国杨.石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王红.胜利石油管理局资金集中管理优化方案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
[5]时甜甜.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于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发展也有着重大贡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服务业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不够快”,并且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费用高,流通方式陈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业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放缓,城乡居民消费受到非收入方面严重制约等。[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通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加速扩张企业管理论文,已经使缺乏创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务业遭遇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引发政府调控能力弱化、上游产业失控,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和该领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流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流通服务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砝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对国内学者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分析其理论脉络,以便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25]谭本艳,赵晓飞.创新批发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国际货代市场上十分缺乏一批拥有广泛经营网络、信息技术先进、营销能力突出、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企业,大部分的货代企业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小”、“少”、“弱”、“散”。“小”表现在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少”是服务功能少,专业人才少;“弱”是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散”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这一切,要求我们的国际货代业生存和发展的定位应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下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对国际货运企业探索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之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实行规模经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对于我国的国际货运企业而言,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是合理配置其现有资源、推动其永续经营的必由之路。例如中国货代业的龙头老大---中外运集团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出现的新变化,自1988 年以来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组战略,使集团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回升,“1+1>2”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战略联盟则是规模经营的必由之路,应以骨干企业为中心,通过参股、控股、全球范围的兼并、收购、联营等方式加强货运企业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团优势,或者与国际跨国公司建立良好的强强合作关系,大量引进合作项目,形成全球性货运公司的联营体,建立全球的营销网络,开展全球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对于小规模的、管理较差、但尚有回旋余地的中小货运公司,政府应引导它们通过联合、合并、控股等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以资产和效益为纽带,打破地域、行业、企业等界限,在业务上通过空运销售、海运订舱或者指定等经营方式,促进货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在财务上,通过集中融资、吸纳外资和私营等民间资本,从资金上为推动战略联盟提供保障;在管理上,通过经理层年薪、职工内部持股、竞聘上岗等机制创新,加大货代横向之间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整合货代固有资源,推动其发展壮大。
二、提高服务附加值,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善个性化物流服务功能
其一,实行以提高服务附加值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我国的国际货代企业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仓储优势,结合劳动力成本低的便利条件,大力开发以基本的流通服务和劳务附加值为主的基础物流服务,力求与国际接轨,实现物流环节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抢占物流的第一市场。这一方面可以为客户直接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国际物流经营者的分包商,为提高全方位的物流打基础。
其二,实行以培育和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国际货运是介于货主和承运人之间的服务中介,其产品是“运输服务”和“与运输密切相关的其他服务”,是一个与“客户满意”密切相关的行业。“满足客户需求”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基点和服务的衡量标准之一。及时、正确地了解客户需求能为我们的经营提供明确的方向。客户对运输和物流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为这些客户提供包括运输、仓储、商务附加服务在内“量体裁衣”式的灵活物流服务,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货代主业,还可以增加附加收入。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需求,我们都应该去满足。满足客户需求是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双方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公司经营的经济效益也不可以得以保证。为此,有必要对客户需求实行“客户需求分级管理”,即对客户需求进行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制定客户需求满足方案需要经过科学的、详尽的市场调查,通过对有针对性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确定目标,提出多种方案,从可盈利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选择。方案一旦确定,还要制定清晰的、详尽的工作程序和阶段性目标,并将责任落实到公司的相关部门。
其三,实行以专业化服务为目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擅长的业务,是企业品牌、主业、实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资源优势的体现。而专业化是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要想实现服务的专业化,选择就是业务外包。业务外包推崇的理念是,如果在供应链上的某一环节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且这又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这种活动也不至于失去客户,那么,就可以把它外包给世界上最好的专业公司去做。也就是说,首先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把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然后将剩余的其他企业活动外包给最专业的公司。
业务外包这一概念对于国际货运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国际货运企业经营的是服务的活动,业务内容比较广泛。较低层次的活动有订舱、包舱、租船、仓储、集装箱拼箱拆箱、编制单证、签发提单、报关、报验等,较高层次的活动有各种物流方案的设计,例如仓储方案的设计、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设计等。这些活动不可能由一个货代公司进行。因此,将部分业务外包是不可避免的。
三、开发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强化国际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国际网络
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信息系统除了用于企业内部信息处理外,还要能与国外商、分支机构、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以及其他物流合作伙伴等各个环节联网,并考虑通关中相关政府部门的资源,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数据交换传递,成网络平台运作。有充分掌握有关的信息,货运企业才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进行有效的计算、控制、协调和管理,才能使提供的服务更高效。
其次,合理选择和布局物流网点;缩短通道,提高通道可见性;减化供应链,减少环节,用经济学“控制论”的方法提高供应链这一战略管理,以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佳、效益高、创汇优的物流总体目标。
最后,重新整合现有物质技术硬件,使现有资源适应物流运作的需要。同时,利用现有仓库、码头、车队和船队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作为他们的物流基地,甚至以合约形式承包他们物流系统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的操作,如内河支线运输、陆路集散运输、货物装卸和采购、运输、储存、包装、分拔、配送等,逐步把国际货代业拓展、延伸至第三方物流企业,使企业与时俱进,不断有发展和扬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寿兰, 国际货物运输[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中国加入WTO以及21世纪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格局随着国外企业的进驻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所有的行业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竞争的态势愈演愈烈。企业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对客户的竞争,公司销售利润的增长,市场占有率的增加都是因为客户的存在。随着对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物流中的客户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1.客户满意度理论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学者Cardozo首次将客户满意的观点引入营销理论,提出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会增强消费者购买的意愿,进一步带动客户的购买行为,或促使消费者接受其他种类的产品,卡多佐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测量了产品的客户期望对客户的购物体验,客户会用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作为对产品的评价标准,客户期望的满足对之后产品的销售评价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ISO9001:2008中对客户满意的定义为:“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同时,该标准提出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顾客满意监视测量,也可以通过顾客满意调查,流失业务分析,顾客关于已交付产品质量方面的数据等进行定量研究。
由于买方市场已经形成,顾客价值管理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战略之一,能够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对实现客户满意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菲利普科特勒提出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获得的总价值与顾客需要为其获得的总价值而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客户只从那些他们认为提供最高顾客让渡价值的公司购买商品或服务,并强调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其营销目标已经转向追求顾客的高度满意。要实现顾客的高度满意,关键是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或服务能带来高于客户期望之的可感应的效果,即提供高于客户期望值的价值。
2.物流服务对企业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2.1物流服务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目标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建立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有利于企业在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装卸、运输等环节进行优化整合,在服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下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运输效率、有效的控制原材料或成品库存,提高企业的效益。物流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安全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物流本身并不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但是物流本质是服务,服务又是一种商品可以买卖,物流服务的7R模式可以非常清晰的接受企业和客户双向的评价标准,可以用来完善客户服务的方向和细节,即将适当数量的适当产品和服务,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条件适当的质量和适当的成本交付给客户。物流活动通过提供给客户的服务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提供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产生产品服务价值溢价,实现物流环节的增值,提升客户满意度。
2.2物流服务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
Reichheld和Sasser曾经提出,企业培养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大约是维持一个老客户成本的5倍之多而且随着企业同客户关系的持续,企业的服务成本会逐渐下降而盈利则会相应的增加。所以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即是将客户意见反馈到产品、服务设计中,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深入化的服务,将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Jacob和Kyner指出顾客忠诚是一种偏好态度,会使客户在某一时间内产生持续重复购买行为。而客户的忠诚度和口碑宣传被认为是企业提高销售额和扩大市场份额的最有效的方法。企业的许多物流行为都直接的接触客户,作为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保障了客户得到所需产品的同时,直接影响着客户对企业服务水平的感知。客户感知和期望之间的差距会在于客户接触的每一个环节产生,长期的感知满意就会导致较高的客户满意度,让客户对企业产生信赖的感觉,增强客户忠诚度。
3.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措施
顾客让渡价值概念的提出为企业经营方向提供了一种全面的分析思路。充分认识顾客让渡价值的涵义,对于指导企业如何在市场经营中全面设计与评价自己产品的价值,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将通过对物流服务的客户让渡价值分析,提出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措施。
3.1降低客户购买总成本
3.1.1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励,企业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借助第三方物流雄厚的资金专业性的服务和优化的配送安排让企业更合理的安排资金,改善现金流通,实现物流货币成本的控制。在运输仓储等环节交给更加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控制成本不是控制哪一个环节的成本,尤其不能误解为只控制制造成本,必须全过程控制,从而达到综合成本最低。只有综合成本最低,才能保障成本领先。物流成本降低了才能降低客户的购买成本,可以才会更加满意企业的产品。
3.1.2提高物流计划的准确性
企业库存资金积压实际上会转嫁在客户身上,库存资金的增加造成产品成本的下降,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计划才能够保证原材料的储备保证正常的生产需求,同时一定的安全库存又可以应付客户紧急追加的订单,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制定合理的消耗,储备库存,企业能够保证正常生产,减少库存资金的占压,又能根据客户的要求按时按量安全的将产品送到客户方,使客户库存量也控制的合理的范围内。
3.1.3充分理解企业物流成本的悖反
在物流功能之间,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多。因为各种费用互相关联,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服务与成本的矛盾,客户总希望少付费用而满足自己所有的服务要求,而供应商则希望在高质量服务时能够得到高的效益回报。高质量的服务一定是与较高的价格相关联,提高质量要求,价格随之上升;优质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相关联,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随之上升。既要充分考虑压低价格对服务质量的影响,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物流成本对价格的影响,否则,有可能导致服务水平的下降,最终损害用户和企业双方的整体利益。
3.2提高客户总价值
3.2.1提供个性化服务
企业应该加强分析如何在满足客户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超出客户预期期望的增值服务。让可以参与到服务设计中来,根据客户安全要求的不同,为客户提供不同规格的车辆运输以及加带托盘等个性化服务,甚至于对关键客户可以提供专车专用等超出常规服务方法的服务,并发挥专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主观能动性,在物流环节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即通过物流服务设施不断进行升级优化和进一步完善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促使现有客户的忠诚度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从而提高客户的客户满意度。
3.2.2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制定与物流相关的合理的服务质量目标,选用专业性强的物流管理人员,利用他们的经验,借助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客户建立服务档案,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对服务质量目标的考查找出在物流服务环节出现的问题和客户的潜在需要,持续改进,为客户提供更完美的服务。
4.结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定期保质保量的衡量客户对企业物流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定期设定改进目标。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的不断升级而不断改服务的质量,并提高附加价值,使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价值链增值,最终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Cardozo Richard N.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J].Marketing Research,1965.2.
中图分类号:F713.365.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E-commerce has experienced from the star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in China nearly a decade, online shopping is accepted gradually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shopping mode in the society with information. Especially during holidays, the sales of all kinds of products online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however, the huge orders and sales also exceeded the amount of normal operating load of logistics services businesses. As logistics providers cannot satisfy demand in holidays, the temporary“logistics shortage”comes out, how to maximize their own interests, seek a more reasonable balance of logistics costs to ease holiday temporary arise during the“logistics shortage”on the base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a game of self-interest issue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 fac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logistics service and price, which has the a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pricing decisions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business.
Key words: customer satisfaction; online shopping logistics; pricing
0 引 言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近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每年20%的增长速度,2014年超过12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从2007年的6.05%上升到2014年的19.75%,节假日更是夸张,比如春节期间,网购年货的销售量出现了超过160%的同比增长,每天的交易量比平时要高出80%左右。节假日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极大需求,这也直接刺激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以及物流市场的形成,使得作为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电子商务环境下,不管网络购物如何方便快捷,消费者都不能立即取得网上所购买的商品,物流服务活动取代了实体商店成为网上零售商与消费者的互动界面,物流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的体验,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再购买意愿。因此物流服务质量逐渐成为网络购物中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鉴于网络购物的物流服务运作模式,如何在基于网购顾客满意的基础上控制节假日物流服务的质量,确定物流服务的价格,提高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解决网上零售商与物流服务商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是网络购物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购物满意度和物流服务定价的研究很多,如仲伟伫、席菱聆(2014)[1]通过美国顾客满意指数ACSI模型,对影响顾客网络购物满意度的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电商企业提供一种识别和改善网络营销模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技术路线;张广亮(2012)[2]利用质量成本构成理论对网购物流服务成本进行划分,建立了模型所需的成本函数,进而构建了网络购物的物流服务质量控制与定价模型;于冰(2009)[3]通过对传统的定价模型进行修正,分析物流服务质量与物流服务价格的关系,建立一个适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制定服务价格的实用模型。上述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剖析了网购物流顾客满意度的问题,以及基于不同视角下物流服务改进如何合理定价的问题。但是将网购物流顾客满意度纳入物流服务定价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将网购物流放在节假日这一特殊背景下进行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从顾客满意度这一切入点着手,重点描述了基于顾客满意度的节假日物流服务定价问题,不仅可以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和物流服务理论有效的结合,对于网购物流实际的定价策略与方法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 节假日网购物流服务现状
商务交易平台发展越来越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采购商品时优先选择网络购物,其交易额呈现出每年以至少为20%的增长速度。节假日期间庞大的订单和巨大的销售量也超过了物流服务商营运量的正常负荷。与此同时,物流服务人员陆续返乡,在岗率低,且没有多余人员供调班轮休,物流服务商中员工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节假日期间的物流服务需求,临时性“物流荒”现象随之产生。淘宝天猫商城在双11推出大规模促销,交易量快速增长,但是双11期间产生的订单却在一个月后才处理完毕,节假日的巨额交易使得各地快递公司纷纷爆仓,相对于电子商务中的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轻松快速解决,物流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所在。网上消费者最关注的快递服务问题是商品的配送质量和配送速度,物流无法及时且快速响应,无法准时提供到货保证,已经成为节假日期间顾客放弃电子商务选择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快递企业为了满足节假日期间的市场需求,缓解“物流荒”,需要以更高的工资和待遇留住在职的快递员工,这相当于加大了其运营成本,快递企业希望将成本的损失通过上涨快递费用的方式转嫁到物流服务需求者身上。然而,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逐利的本能,成本的上升最终转嫁给网购客户上,快递企业与网购卖方作为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在快递费用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如何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寻求更为合理的均衡物流服务费用,以缓解节假日期间出现的临时性“物流荒”,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节假日网购物流服务定价模型的构建
网购过程中设计的主体有网上零售商、物流服务商及顾客,当顾客在网上下单订购其所需要的产品时,网上零售商则以一定费用向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物流业务外包,然后由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执行产品的送货过程。产品送达后,顾客要履行收货、验货手续,通过交易平台确认收货或要求退货,并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水平进行打分评价,其中顾客对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好坏将影响网上零售商的信用等级、顾客的忠诚度或再买意愿。因此,网上零售商会根据顾客的反馈,对物流业务外包的物流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网上零售商和物流服务商通过协商、谈判,最终签订合同契约,以维持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签订的契约内容一般要明确物流服务外包费用、物流服务质量水平等条款。若出现货单不符、缺失、破损、态度恶劣等情况,导致客户投诉,网上零售商在责任鉴别的基础上,根据签订的契约协议,对物流服务商予以处罚,以弥补顾客购买意愿下降、退货或换货带来的损失。基本的物流服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本文研究考虑的是基于客户满意度的物流服务定价研究,所以把零售商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为100%。根据物流服务成本的构成,对于网上顾客购物满意与否的物流服务成本作如下说明,其中P表示节假日顾客网购物流服务满意的概率;K为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能力;P为网上零售商对物流服务质量的成功监督的概率;K为零售商的监督能力;P为零售商的单位产品支付的物流成本;P为顾客的产品购买价格;D为物流服务商服务的产品总量;Wi=R,S,T:分别表示网上零售商、物流服务商以及总系统的利润;B:物流服务失败的成本,包括顾客不满意、产品退回成本等,物流服务商和零售商按照1-λ和λ的比例分别承担;E为物流服务失败时,零售商对物流服务商的惩罚费用;I为物流服务未送到顾客前,违反合同约定给零售商带来的损失;A为产品的市场规模;α为网购产品需求量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系数;β为产品需求量对物流服务质量水平的敏感系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D=A-αP+βP。
当顾客网上订购单位产品时,顾客支付给零售商P的费用;物流服务商完成产品的运输配送过程,货物送达后,零售商支付P的物流成本给物流服务商,并产生KP的监督成本;当系统发生外部损失时,网上零售商承担的责任为1-P1-PλB;当系统内部发生损失时,其承担的责任为1-PP1-E,网上零售商获取的单位利润为:P-P-KP-1-P1-PλB-1-PPI-E;同理可以计算出物流服务商的单位利润为:θ1-KP-1-P1-P1-λB-1-PPE。
因此可以计算出网上零售商和物流服务商的利润函数的表达式为:
W=P-P-KP-1-P1-PλB-1-PPI-ED
W=θ-KP-1-P1-P1-λB-1-PPED
假如节假日期间,网上零售商和物流服务商想建立中长期的合作双赢的关系,双方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而是系统总的利益最大化,系统总利润函数为:
W=P-KP-KP-1-P1-PB-1-PPIA-αP+βP
对上式P、P分别求导,可以求出双方合作时最优的物流服务水平和产品交易价格为:
P=
P=
其中:
M=βB1-P+αIP
此时系统的总利润表达式为:
W=
通过对最终的物流服务水平及给出参数分析得出,在网上零售商与物流服务商组成的第三方物流关系下,参数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服务成本、产品零售价格以及物流服务商、网上零售商的利润都会发生变化。顾客对产品的需求量是由产品网上零售价格与物流服务质量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当顾客对物流服务质量越来越敏感时,物流服务水平就成为影响顾客需求的主要因素,产品价格则为次要影响因素,因此,虽然产品交易价格提高,但产品的市场需求会因为顾客对物流服务质量的敏感度而呈上升趋势,此时物流服务质量尽管提高,对应的物流服务成本、产品零售价格都会升高,而产品的销售量不会减少,反而呈增加趋势,对应的均衡利润也呈增长趋势。节假日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不同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小、所需的物流服务水平都不同,这些变化对于指导物流服务商和网上零售商提高双方的核心竞争力和双方的利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网上零售商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协商谈判时,应相互信任,选择与对方进行协调合作,并签订长期互惠互利的合作契约,共同确定系统的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服务价格以及产品交易价格,以实现各自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仲伟伫. 基于ACSI模型的网络购物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软科学,2014(2):100-105.
1.营销战略计划与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医药营销方式也发生了由计划产销到根据市场需求产销的根本性改变。然而,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市场营销活动无战略阶段,或者仅仅局限于广告策划和促销策划,没有一套系统的市场营销战略。
首先,由于我们的新药创新能力弱,使大部分企业依靠仿制开发新产品,加以新药审批制度中存在的漏洞造成了新药开发中的“高水平重复”现象,同一个产品最多有上百家企业生产销售,这是目前市场混乱恶性竞争的重要原因。第二,渠道建设混乱。当前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还在应用依靠广告建网络、不规范的买断经营,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当前经济现状下已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弊端。不规范的买断经营给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使企业造成不该有的市场空白等等。第三,营销手段简单且不规范,靠大做广告甚至是高额回扣促销等营销方法打市场。广告的“恶补”造成很多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反向移动。国家对药品广告的规范性措施的出台进一步限制了广告的,其对医药市场的影响将大大降低。带金促销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而且严重降低了医学及药业的社会信誉度,给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没有必要的市场调研、缺乏创新的产品、没有正规的品牌宣传、混乱的销售通路管理,因此可以说当前相当厂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药营销战略。
2.营销渠道狭窄
国际营销渠道主要由国内中间商和国外中间商构成,生产企业可根据国外市场情况来选择长渠道还是短渠道、直接渠道还是间接渠道,但传统的贸易体制使得我国制药企业难以对渠道(国内外中间商)进行评价、选择、调整和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的国际市场信息除了靠分销渠道反馈和政府信息部门提供,更多地是靠自身的调研机构或委托目标市场国的调研机构。多年来由于我国制药企业对市场营销的忽视及误解,因而对市场信息在现代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普遍认识不足,更不用说国际市场信息。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按理来讲,企业的销售部门应该通过其销售网来获取市场信息,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即使是销售部门,也只是从事销售业务,主要是完成预定的销售额指标。相当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的决策者仍习惯于凭经验和感觉办事,常常因判断失误导致营销失败。这类事情在国内时有发生,在国际营销中更是不胜枚举。市场调研已成为国外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竞争武器,他们不仅委托市场调研公司负责调查,自设市场调研机构体制和运作机制也十分完善。我国制药企业在对国际市场及营销环境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市场调研工作,这是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3.物流服务和管理
物流服务和管理包括几方面:即物流管理、销售服务、营销制度和内部管理。现代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只限于市场开发方面的竞争,也体现在物流快捷和售后服务完善等方面。物流管理就是在客户需求时如何快捷安全的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这需要企业在内部机制和网络等方面完善,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售后服务的完善是稳固客户的法宝,这需要营销员及时了解客户是否需要企业配合做什么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准备客户随时的需求,营销经理也要进行定期的拜访,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业务联系。
1.营销战略计划与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医药营销方式也发生了由计划产销到根据市场需求产销的根本性改变。然而,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市场营销活动无战略阶段,或者仅仅局限于广告策划和促销策划,没有一套系统的市场营销战略。
首先,由于我们的新药创新能力弱,使大部分企业依靠仿制开发新产品,加以新药审批制度中存在的漏洞造成了新药开发中的“高水平重复”现象,同一个产品最多有上百家企业生产销售,这是目前市场混乱恶性竞争的重要原因。第二,渠道建设混乱。当前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还在应用依靠广告建网络、不规范的买断经营,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当前经济现状下已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弊端。不规范的买断经营给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使企业造成不该有的市场空白等等。第三,营销手段简单且不规范,靠大做广告甚至是高额回扣促销等营销方法打市场。广告的“恶补”造成很多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反向移动。国家对药品广告的规范性措施的出台进一步限制了广告的,其对医药市场的影响将大大降低。带金促销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而且严重降低了医学及药业的社会信誉度,给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没有必要的市场调研、缺乏创新的产品、没有正规的品牌宣传、混乱的销售通路管理,因此可以说当前相当厂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药营销战略。
2.营销渠道狭窄
国际营销渠道主要由国内中间商和国外中间商构成,生产企业可根据国外市场情况来选择长渠道还是短渠道、直接渠道还是间接渠道,但传统的贸易体制使得我国制药企业难以对渠道(国内外中间商)进行评价、选择、调整和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的国际市场信息除了靠分销渠道反馈和政府信息部门提供,更多地是靠自身的调研机构或委托目标市场国的调研机构。多年来由于我国制药企业对市场营销的忽视及误解,因而对市场信息在现代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普遍认识不足,更不用说国际市场信息。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按理来讲,企业的销售部门应该通过其销售网来获取市场信息,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即使是销售部门,也只是从事销售业务,主要是完成预定的销售额指标。相当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的决策者仍习惯于凭经验和感觉办事,常常因判断失误导致营销失败。这类事情在国内时有发生,在国际营销中更是不胜枚举。市场调研已成为国外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竞争武器,他们不仅委托市场调研公司负责调查,自设市场调研机构体制和运作机制也十分完善。我国制药企业在对国际市场及营销环境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市场调研工作,这是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3.物流服务和管理
物流服务和管理包括几方面:即物流管理、销售服务、营销制度和内部管理。现代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只限于市场开发方面的竞争,也体现在物流快捷和售后服务完善等方面。物流管理就是在客户需求时如何快捷安全的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这需要企业在内部机制和网络等方面完善,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售后服务的完善是稳固客户的法宝,这需要营销员及时了解客户是否需要企业配合做什么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准备客户随时的需求,营销经理也要进行定期的拜访,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业务联系。
1.中国会展业管理水平尚不尽人意。会展物流作为一新兴的物流分支,它的发展与会展业是互动的。中国会展业近几年虽是蓬勃发展,但地方保护、政企不分、缺少跨地区交流之弊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弊端反映到会展物流业则是客户提供的是初级的、低水平的运输、搬运业务,而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却因为地方保护主义而不能快速成长,严重制约了中国会展物流企业的成熟壮大。
2.价格透明化。由于海运、空运价格的透明化,使得原来在会展运输上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利润与成本平衡倾斜。
3.市场开放度越来越高。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引进很多新产品、新技术,国际展商来展较多,很多外商选择境外“上门”接货方式,环节很多;而且会展业一直推行价格双轨制,内外有别,所以当时针对国外客户的价位基本可以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很可观的利润,但随着国家市场开放度越来越高,很多国际企业在国内设厂、设办事处,国内商也越来越多,许多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移至中国,使得这些公司参展以国内合资公司为主,以降低参展成本,国际展报关量也相对减少。此外,根据WTO有关规定,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从2005年6月1日起,任何法人和自然入公司都可以从事展品报关,国内运输企业原来拥有的报关垄断权被动摇了。
4.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在会展物流企业经营流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部分,或明或隐地存在着诸多非运输成本的支出环节,海关、防疫、治安等部门的收费让企业避之不及各种手续费繁杂,非运输业务成本居高不下,造成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下滑。在各种因素的冲击下,展览运输市场原有秩序被打破,运价一跌再跌,企业叫苦不迭,竞争日益激烈,使得行业前景暗淡。
(二)内部因素
1.缺少专业会展物流服务商。目前,中国几乎还没有专业的从事会展业务的物流供应商,国内许多小有名气的物流企业也仅是将会展业务作为自己服务的内容之一。目前,一些展会在解决当地地面的快速运输面还是个缺口,数量不足,有的甚至依靠搬家公司来帮忙。会展方希望能很容易地找到这样一家富有经验的会展物流专业公司,他们不仅提供展品的巡回展出运输及展品的线路往返配送,而且能研究、协调、解决会展物流中的一切问题,能提供全程服务。
2.服务质量及特色都有待提高。快捷准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会展物流业务是参展商对物流公司的基本要求,但在物公司提供会展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服务质量问题。
3.缺乏专业人才。物流业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符合参展商要求的会展物流经理人选更是凤毛麟角。会展物流从业人员不但需要有广博的商贸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物流服务人才一般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院毕业的新人,二是物流相关专业转向物流服务的人员,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有许多东西要学。而会展物流人才除了掌握一般物流专门知识,具有一般物流技术与管理技能外,还必须对会展业有所了解。
二、中国会展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会展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会展活动的运营效率和参展企业的市场形象,同时它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参展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及其对参展的信心。总的来说,只有在会展物资流通过程中做到“货畅其流、货逢其时、货适其量”,才能保障会展活动的高效运作,从而促进会展活动在良性轨道上的突进。综上分析,笔者试提出以下对策求教于方家。
(一)政府应加强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现代会展越来越国际化,跨国境的会展物资流通活动越来越频繁
对此应以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为主导,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进行组织、引导、协调、管理,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出入境政策应更具灵活性;展品临时进口时限应放宽;关税方面更应给予支持。(二)大力完善会展物流的配套设施
目前,各行各业都要与国际接轨,会展物流也应在配套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以停车场为例,必须设置足够容量的停车场,如著名的展览王国——德国的汉诺威展览中心就设有5万个车位的停车场;而我们的会展中心尚不具有如此硬件,其他硬件的情形与此大同小异,尚需完善。
(三)合理定位,打造品牌
会展物流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一个物流企业要在会展物流市场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握这个行业的特性,针对客户需求,采用差异化竞争手段,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展品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货物对运输的要求不同,国外老牌展品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的主营业务,如德国的BTG以运输重大件展品为特长。国内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优势选准一类或几类展品作为主营方向,努力成为该方向专家,争取成为该方向的名牌企业。在目前的国内展览物流市场,“中展运”、“中远物流”已经打造出一块响当当的专业品牌。
(四)狠抓服务质量,稳定客户群
1.与客户要有充分的沟通。在展前阶段,确定参展后,参展方、组展方和物流三方之间要就货物情况和参展事项进行沟通,其中展品的包装、运输及搬运细节都要提前协调好;在展中及展后阶段,展品的撤展、回运或继续运至其他展览地参展等去向问题要与方及时沟通好,若是国际展会,对于海关监管的产品,还存在报关转关的手续,这些都需要当事者之间充分协调。
2.控制细节。细致的工作要渗透在会展活动的每个环节,对细节进行指标性控制以保证整个会展物流过程高质量完成。具体而言:
(1)包装一定要做到细致入微,要在货物的包装箱上将标签填好,企业名称、展览会的名称、展台号、日期、货物名称等细节都要写清楚。(2)展会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安排专人负责,具体事项落实到人。(3)须灵活应对意外情况发生。(4)会展物流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也必须着眼于细处,如运输环节的正点运输率、满载率、运力利用率;仓储环节的商品收发正确率、商品完好率、库存商品缺损率、仓储日成本等。
(五)运用多元化的物流手段
在中国,目前广泛运用于物流的运输工具主要有列车、汽车、船舶、飞机以及其他民间运输工具等,这些工具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元化的会展物流手段。
现代会展物流的发展趋势是根据运送距离、要求和条件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物流手段的不同组合,采用多式联运的方式,满足客户的差异性需求,以发挥立体物流方式的合力效应。
(六)进行服务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
服务创新是指在会展物流服务中通过对于服务内容、方式、质量等方面的改进和提高,为顾客提供有创新性的物流服务;个性化服务是指通过服务创新等手段为特定顾客提供独特的服务,从而取得竞争优势,保持客户的营销策略。
(七)加强信息化管理,开发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随着物流组织与管理水平的提高,采用先进的物流组织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已是开展物流的关键,反之,对整个会展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加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引言
自2007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强调大力开展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其中,物流外包是推动联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中小制造企业不得不将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下,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益和效率最大化。无论国家政策还是市场需求都给物流外包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加上国内许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行业认识不全。研究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利益与风险成为了必需。
1 中小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利益
1.1 我国物流外包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物流外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已有较多的学者对物流外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杨鹏(2000)在撰写的论文《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外包》中阐述了物流外包的原因: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突破本企业资源瓶颈、促进柔性化管理、分散市场风险,阐述了影响物流外包的障碍因素:企业抵制变化、缺乏外包认识、害怕失去控制、物流外包业务自身有其复杂性等[2]。邓华、张雅维(2002)在其撰写的论文《企业物流外包利弊分析》中定性地分析了企业物流外包的作用,分析了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 [3]。王淑云(2004)在《物流外包的效益及外包区域分析》中从物流总成本的角度阐述了物流外包效益,文章认为:随着合作性关系的建立,关系性资产的形成,企业将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以更高的顾客服务水平以及更低的物流运作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销售[4]。
1.2 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外包的利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和市场进一步开放,一些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有限的资源投放于某一专门业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今天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孤立生存,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密,因此发展物流外包是适应市场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良好选择。
(1)企业得到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优化企业形象。
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业务流程繁琐,无法专注于核心业务,要想企业快速发展,在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需要企业的物流系统与核心业务同步发展,但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达到,采取物流外包,企业可以根据产品需求,选取在物流活动方面更有经验、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接物流业务,从而做到专项专管,改进服务质量,进而优化企业形象。
(2)提高中小企业营运效率,以低成本获得“外援”。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很难全面获得各方面人才。通过将物流外包,委托企业不仅可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根据需求得到相应的技术、人才,也即是以低成本提高了效率获得了外援。
(3)采用外包可以精简企业运营机构,管理更加方便有效。
企业无论是处于扩大期还是保守期, 用在运营中的资金不可能是无限的,通过物流外包除了节约资金和资本投入,也能取消企业运营中用于产品仓储、保存、运输等相关的管理组织,也即是精简了机构,使整个管理链复杂程度降低,促进企业管理更好更快发展。
(4)业务外包的同时也“外包”了部分风险。
通过物流业务外包,中小制造企业可以和预期简历合作关系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起战略联盟,在把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商的同时也转移了部分运营风险,这对资金相对短缺、竞争力相对薄弱的中小制造企业来说,更利于无后顾之忧的开发新产品。
2 中小制造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
物流外包作为中小制造企业集中资金发展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确实能给合作双方都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既有认为的失误,也有管理、技术的缺陷,总之,物流外包流程复杂,极易出现一些突况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中小制造企业应在物流外包初期或者说及时发现运作过程中的隐性风险,规避风险,避免或减小损失。
(1)制造企业内部组织抵制
随着物流外包范围的扩大,制造企业要对现有资源和资金进行重组,这对原有部门要进行整合,与物流相关的部门和人员会相应删减,利益被触动的部门对于物流外包多会反对或不合作,进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产生消极影响,这种抵触情绪对物流外包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2)外包公司选取
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规模、资金等的限制,在选取与之合作的外包物流服务商时,更多的会考虑一些能够提供较低廉价格、口碑较好、服务覆盖网络能满足产品销售经营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选择局限性,并且选取过程中,人事工作难免出现纰漏,而造成所选服务商并非最优,不能起到互利共赢的作用。
(3)外包过程管理
委托方为了寻求甲方利益最大化,不得不随产品销售市场的变化而更改物流服务商,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不利于委托方关于物流外包的管理工作的实施。
另外,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自身局限,缺乏资源,在物流外包之后,很难组织专项人员对物流服务过程进行跟踪约束,对物流业务的控制能力薄弱,使企业对物流服务商的依赖性增强,长期来说,不利中小企业的发展[5]。
(4)物流成本控制
由于制造企业缺乏对物流成本核算的全面了解和对物流市场变动的合理预测,物流外包实施之前的财务预算分析并不能准确预测未来业务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费用[6]。因而导致物流外包的成本很模糊,往往物流外包运作结束后会发现其成本严重超支,企业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物流外包企业也经常会忽略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谈判和起草合同时所需的费用,管理物流外包时所需要的费用,以及物流外包风险一旦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
3 风险防范措施及建议
(1)构建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机制[7]
为有效地防止外包风险的发生或减少外包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与体系,才能对外包风险进行有效防范[8]。
风险防范体系要从外包前的分析评估开始,聘请专业的物流顾问设计管理物流外包事项,明确合作双方的工作范围,把整个外包过程从组织、实施、跟踪到评估总结条理清晰的纳入风险防范管理当中。
(2)把握好物流业务外包的程度[9]
物流业务是多方面的,物流外包并非所有都是物流的全权外包,中小制造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确定将哪些物流业务进行外包还是将本企业的所有物流业务全盘委托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处理,不要不切实际的跟风。
(3)综合考量,选定长期合作的物流服务商
企业可以针对其物流管理业务的需求,综合分析物流服务商的运营能力、发展前景、信誉度等方面,选取适合与之长期合作的服务商,完善管理,使两者不仅是合作关系,更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承担管理风险[10]。
(4)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机制
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合作双方应该提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委托企业对服务商的监控力度,使运输、存储以及客户意见等信息资源尽可能完整、高速反馈给双方。要设计并运行物流外包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减少管理费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和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杨鹏.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外包[J].信息与电脑,2000(7):14―16.
[3]邓华,张雅维.企业物流外包的利弊分析[M].江苏商论,2002(8):20-22.
[4]王淑云.物流外包的效益及外包区域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4(08).
[5]刘兴华.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分析与防范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宋晓漪.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J].现代营销,2011,11(2).
[7]宋明明.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时代报告,2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