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建筑行业调查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3-11 08:43: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行业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行业调查报告

篇(1)

1、加强政治理论和重要文件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重点学习国发3号文件内容,强化自身政治思想素质,提高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国发3号文件关于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宜居黔江建设的认识。

2、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办事效率。主要学习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建委相关文件、建委主发文件、办公记录文件等,结合公文写作等书籍,通过自己学、领导点、同事提等方式,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公文写作的能力。

3、强化沟通。因工作身份的特殊性,参加钱塘公司和建委团队拓展训练各1次。通过训练,强化了自己与公司、建委团队的沟通,为更好、更优质地开展工作打下了人际基础。

二、 努力完成交办工作

根据建委领导安排,我主要从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督查督办件的办理。在办公室主任的指点下,完成区委、区政府关于建委的督查督办件18件。办理过程中,通过分解任务,熟悉了建委部分年度目标工作,掌握了建委各部门职能及架构,增强了同事间工作配合度和默契感。

2、会议记录及相关汇报。根据领导安排,参加部分会议作会议记录达17次,并及时准确地形成书面材料,报送相关部门。通过记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建委的相关工作及职能职属。

3、基本材料拟写及报送。主要完成简报、调查报告、汇报提纲、通知等文体的公文拟写工作。完成领导讲话初稿8篇、工作简报6篇、通知14份、调查报告6篇、其他材料8份。在办公室主任的指正下,进一步强化了自身公文写作能力。

4、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初步接触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文件,熟悉相关工作内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件。

5、其他事项。参加建委组织的团队拓展训练1次,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与领导一起勤下基层,开展结队帮扶活动2次;主持黔江区“黔程杯”建筑安全知识竞赛1次,强化了安全生产意识;积极落实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响应区建委“安全生产月”活动。

三、工作中的不足

工作一个月以来,虽然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专业知识缺乏,思路不够清晰。关于建筑行业知识,质量、安全以及建筑房产类其他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统筹配套改革方面的思路有待充实、完善。

2、 专业写作能力有待加强。对“五个重庆”建设、“宜居黔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及国发3号文件的理解掌握不够,写作上缺乏高瞻远瞩的目光和高屋建瓴的写作深度。

篇(2)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质量监督现状:

目前建筑行业市场较为混乱,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承包现象,致使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不能建立健全;各方责任主体的市场、质量行为不规范,项目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率低,具体作业人员技术水平差、素质低,有些项目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存在偷工减料的违法违规行为,工程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个别工程出现严重结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工作质量不高:一是工作缺乏主动性、敏感性、预见性,一味被动地进行监督,等定点到位监督,等单位组织集中巡查,不及时掌握工程动态,对现场工程质量状况不清楚;二是监督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人员不求上进,平时不注重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不检查、发现问题不汇报;三是工作责任心不强,检查深度不足,现场只是采取层面上、简单的、听汇报的检查方式,不能及时的核查出质量问题。四是监督执法不严,个别人员对查处的问题未彻底跟踪督办整改落实,或督办不力不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不上报、讲人情、怕得罪人,不坚持原则。

二、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目标:

鉴于目前建筑行业的具体情况,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为确保所负责监督的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不发生较大质量事故和因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群体性投诉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争取建筑工程竣工合格率100%,最大限度地消除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投诉,多鼓励并引导工程项目参与评奖评优,打造精品工程。

三、工程质量监督员的工作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员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及涉及建筑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具体工作内容为:

1、受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手续;2、开工前的监督准备工作;3、对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4、对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进行监督;5、对工程质量(事故)问题进行监督处理;6、对工程竣工验收进行监督;7、编制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归档资料,协调办理工程竣工备案;8、受理并协调处理工程质量投诉。

四、实现目标需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1、不断加强建筑理论知识学习,丰富现场经验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岗位,作为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管理岗位,需要不断加强建筑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学习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建筑及结构专业相关图集以及不断加深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理解程度,不断健全自身建筑理论知识体系。同时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现场经验,这包括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经验,质量问题(事故)处理及预防经验。

2、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

(1)科学、规范地编制《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为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增加监督工作透明度,使监督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根据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工程设计图纸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差别化管理模式,在项目实施监督前,有针对性地编制监督方案,明确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容、重点、方式、监督频率等相关要求。

(2)及时做好工程质量监督交底工作:在工程办理质量监督注册手续后,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组织召开工程质量监督交底会,将编制并审批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交底并抄送至各方责任主体,并填写交底记录。此后严格执行方案内容,减少工作的随意性,保证工程质量监督资源能合理、公正、有效地得到运用。

(3)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做好工程监督抽查工作:在第一次巡查时,重点巡查工程基建程序方面的的文件,在以后每次抽查中,重点抽查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抽查工程实体质量,同时对施工管理资料、质量控制资料以及监理资料等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进行监督抽查。

(4)加强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严格执行《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管理规定》和住宅工程的分户验收细则规定,加强分户验收程序控制和监督抽查力度。重点监督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强化责任落实,对弄虚做假,不认真履行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提出处罚建议。

(5)加强对工程质量问题(事故)处理监督检查力度:对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签发书面整改通知书,责成相关单位按照质量问题处理程序限期进行处理。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对其调查处理的书面资料认真审查,必要时到现场核实。调查报告资料审查的重点是需要参与调查处理有关人员是否参与了调查处理?对出现的问题是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报告对质量问题所出现的部位、大小、多少是否描述清楚?产生的原因是否经过调查与分析?处理意见和签证(项目经理,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是否明确齐全?确定的处理方案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行性怎样?是否有防范整改措施?

篇(3)

中图分类号: TU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张瑞,1981,男,河北枣强,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讲师,理学学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050061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而《建筑材料》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着其自身特点:综合性强、系统性差,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逻辑性差,叙述性内容多,理论计算少;授课时数少,课堂内容多等。如何做好建筑材料的课堂教学,达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努力上好绪论课,增强学生对于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上好绪论课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建筑材料这门课程,往往多数学生仅凭课程名称的主观理解,认为本门课知识结构简单、学科地位无足轻重,这种错误认识是我们在绪论课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强化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位、作用和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提高学生对于本门课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在绪论课讲授中利用视频、图片及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时期建材品种、应用范围,使他们能较直观的了解材料的发展史,懂得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加深学生对于学习本门课意义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要向学生讲清本课程的特点,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基础课的学习模式带来的惯性思维,学生往往机械性记忆,有应付考试的想法,而建筑材料的学习要求灵活掌握建材性质,举一反三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必须尽快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绪论课课时有限,不能期望学生完全提高认识,迅速学会学习方法,有待于以后的章节学习中逐步掌握,但是上好绪论课的确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灵活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建筑材料课理论性质内容居多,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教学方法使得课程枯燥、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教学效果差。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真正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而且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课程内容,运用实际工程案例,由教师进行组织、分析和设计,然后让学生参与,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所给的案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分类与综合从现象中找到本质,提高学习能力[1]。所选案例应以实际的工程资料为主,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的加工改造,编制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案例,如:豫西水利枢纽工程泄洪道Ⅱ标段,采用原材料为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浇筑了28天抗压强度达70Mpa的混凝土50万m3但都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裂缝,试分析其原因。首先教师通过资料及图片演示,让学生掌握详细的工程资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组长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进行相互间的提问辩论,学生就能深入思索所学的理论知识点,分析得出是选用原材料不当所造成的。最后再根据自己所学,更正应选用低热水泥的结论。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法,学生如临工程现场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2]。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演变为学生个体参与的实践过程,为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积极地学习、自主的进行知识建构,理解和把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过程综合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现以《建筑材料》课程的“建材调研”为例加以说明:1.项目名称为“北二环装饰城建材产品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前装饰性材料的性质及实际应用情况;2.确定任务后,全班分为8个调研小组,组长考核,每组列出详细的调查计划内容包括:前期的资料准备、调查的项目名称、具体的调查对象及小组分工、调查报告的书写及成果展示、总体考核等。由各小组负责人课堂负责汇报;3.实践调查过程安排在课余时间,学生到装饰城现场实地调查搜集材料的名称、产地、原料、工艺、技术指标、规格尺寸、装饰性及应用等。4.按照调查报告的项目形式填写内容,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5.调查报告的分析与评价:由各小组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过程及调查报告的汇报工作,最后由教师对于组织过程、完成情况及成果展示三个环节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其中1、2、5三步骤在课堂完成,3、4在课余时间完成,整个“情境”教学过程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且以学生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获得了学生的欢迎。

三、创新展示多种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堂实物演示

建筑材料本身就是有形有色的实体,如果单纯的靠讲授某种建材的特点、性质及应用,学生只能凭想象去理解,知识抽象难于形成永久记忆,同时也极大的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把建材实物带到课堂上,学生通过多感官接受知识点,不但印象深刻而且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结合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现代教育技术[3]。目前大部分学校已经配置了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板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角度展示讲解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各种钢筋、钢丝及型钢的区别时,通过图片展示学生能够迅速地形成感官认知,再通过视频演示它们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就能准确的掌握他们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为课堂授课带来了便利,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4](见表1),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加以利用。

表1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一面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单一教学法 基于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录像等多元素、多方位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课堂内容多、枯燥、不生动,且学生不易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习效率不高 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习速度

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的状态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

认真准备实验,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建筑材料课程本身含有很多的实验,充分的将实验与课堂教学良好结合,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迅速准确的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实践能力的训练。

从培养学生专业性技能的角度出发,教师授课应尽量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精心设计准备,真正做到实验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统一,是学生通过实验不仅能检验已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

五、导入材料科学最新研究,拓宽学生知识面

建材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一些新型建筑材料从出现到应用时间很短。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适当的增加当今建材行业的新研究、新成果,例如新的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新型混凝土、绿色建材等。这样做不仅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将来从事建筑行业打好基础,同时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进取意识,激励学生去不断了解建筑材料发展趋势,增强对于建筑材料行业的热爱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桥梁纽带,联系着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课堂教学也是平台载体,承载着知识传授这项活动的展开。无论哪种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们的目的都是让教育对象——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保证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总之,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适合自己、适应学生才是最重要的,我想不管哪种方法都需要我们去精心设计、认真付出。以上是笔者的一些课堂教学体会,期待着向更多老师探讨学习。

篇(4)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一城镇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数据显示:2004年到2008年,建筑工人平均周工作时间高于社会平均工作时间7.85%,高于法定周工作时间13.1%;平均每天加班时间为1.04小时~1.39小时,严重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可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时。其中建筑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9.4小时。

另据调查显示,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及以下的建筑工人仅占37.6%。大多数建筑工人不仅每天工作时间较长,而且难以享受到正常的双休日,26.7%的建筑工每月只能休息1天~2天,还有19.8%的建筑工人根本没有休息日。

1.2劳动强度状况

建筑工人劳动强度极大,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一位58岁的建筑工人说:“我们从2月份中旬过来的,天天加班,早上6点半就要到工地上,中午11点半下班,下午1点半到工地一直到6点半才下班,从住宿区到工地走路得半个小时,晚上吃饭的时间才有半个小时,晚上7点就要去加班,一直到晚上11点半下班。更过分的是食堂还不给加餐。”

老张,河北省邢台市人,做木工,和同乡8人跟着包工头2010年正月二十出门打--工,首先去到密云某工地干活,由于受不了极大的工作强度,遂离开密云工地;又被包工头带去河北三河市某工地。做了不到10天,实在难以忍受高劳动强度的工作和恶劣的生活条件,最后只有也离开。

1.3生产环境状况

建筑工地大多处于露天状态,建筑工人的劳动环境异常艰苦。夏季高温下,有关部门的高温停工令成为一纸空文,无数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众多建筑工人仍在炎炎烈日中挥汗如雨地工作。各地施工作业的建筑工人因高温导致中暑死亡的消息时有发生。

建筑工人的住宿环境也不容乐观,据长沙市一位建筑工人说,工友们住的通常是工地旁搭建的活动板房,有的一间住到30人40人,非常拥挤,卫生、通风等状况尤其糟糕,夏季还要忍受蚊虫叮咬的痛苦。

建筑工人的住宿区通常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状态,外面堆放着很多垃圾,风一吹,臭气冲天;遇到雨雪天气,住宿区去通往工地的土路就变得异常泥泞,难以行走。在北方工地,建筑工人们还要不断承受严寒与烈凤的袭击。

1.4工资报酬状况

通过综合分析国家统计局《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数据,2004年至2008年,建筑行业职工周工作时间是社会平均周工作时间的1.078倍;而小时劳动报酬却是社会平均小时劳动报酬的0.714倍;社会平均薪酬增长率为16.23%,而建筑业薪酬增长率仅为13.95%,并且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建筑工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不能按时领到工资,有的工人每月仅仅领到200元~300元饭票,且只能在指定的食堂兼小卖部吃饭和购买生活用品,其他福利待遇更难保障了。不仅如此,拖欠建筑工人工资现象依旧存在,尤其是三、四级城市。

1.5安全防护状况

建筑行业属事故多发性行业之一,每年施工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井下,在全国各行业中居第二位。在建部官方网站公布的《全国建筑安全事故统计表》表明,尽管近年来伤亡事故率呈下降趋势,但重大伤亡事故却时有发生,而建筑施工重大事故还有上升趋势。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被称为建筑施工的“三宝”,调查显示,目前正在使用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分别有60%、50%、40%无许可证编号、无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质量问题堪忧,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2 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工人的作业环境不同于其他行业工人

一是施工作业场所固化,使安全生产环境受到局限。二是建筑产品体积庞大,带来了高空作业的危险。三是施工周期长、露天作业多,使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劳动强度高。四是建筑工程生产工艺复杂多变,导致施工管理环境难度增大。

2.2手工操作多。体力消耗大,决定了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

几千年来,建筑行业大部分工种仍采用手工操作,即便在机械化施工的今天,施工工人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和其他行业相比都要大很多。体能消耗大,职业危害严重,施工工人的劳动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2.3影响建筑工人工资的因素

一是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建筑工人人工工资必然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趋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平均工资也大幅增长,从而使人工工资大幅提高,二是生活消费指数,生活消费指数的提高会促使人工资提高,以维持或减少生活水平下降;三是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劳动力如果需求大于供给,工资就会提高,四是政府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也会影响工人工资的变动。

2.4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这是产生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

有的地方建筑生产经营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设备设施破烂陈旧,导致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另外,从事各种建筑施工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这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另一原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大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及使用机具上,每年在这方面发生的事故占总数的75%左右,因此施工项目流动资源和动态生产要素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点。

3 对策建议

(1)完善法规制度,做好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工人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篇(5)

中图分类号:G717;TP393 文I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压力愈来愈大,最终传导至人才的竞争、员工素质的竞争。所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养的要求日渐提升。对职业院校来说,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而职业素养的培育却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企业与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合力促成。

1相关概念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体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内涵要求。建筑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未来建筑行业领域的主力军,从踏入校门起,就应注重培育其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未来职场适应做充分准备,这样,面对未来的就业压力,才能彰显竞争优势,并在就业后较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成为企业骨干、岗位能手。

2情况调查(存在问题)

为深入了解学生职业素养现状,我们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以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包括顶岗实习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65份,有效问卷460份,有效率92%。问卷涉及专业有: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装饰设计与施工、设备及安装、设备检测与测量等,问卷设计以直接或间接反映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状况为核心。此外,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许多教职员工,情况如下。

2.1职业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职业认知是职校学生最基本的应知应会内容。但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认知模糊。比如,在问到你对所学的专业了解吗,有70.22%的学生认为“不了解”。对于和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法律常识的了解,有55.22%的学生回答“了解,但很不全面”。问及是否掌握了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时,53.26%的学生回答没有。对未来职业岗位描述,有72.17%的学生不清楚。个别有行业家庭背景的学生情况略好。

2.2职业情感倾向差异偏大

职业情感是对所从事职业一种稳定的、持久的热爱和忠诚。建筑类职校学生,专业性强,在校期间应培养其对建筑的喜爱,对行业的认同和职业的向往。调查数据显示,有个别学生热爱建筑职业,也有相当多的学生来自家庭等方面的影响,报考专业非本人自愿,因而职业情感淡薄。学生职业情感倾向性差异偏大,而且两极分化严重。比如:专业认识,仅有49.78%的学生说喜欢,50.22%的学生“不喜欢,迫不得已在校学习”。“是否会关注与你专业相关的生产活动”,有54.78%的学生回答说:“一般不关注”。“在实训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会积极主动去解决吗”,有56.74%的学生“避开困难,只要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行”。有43.70%的学生业余时间会主动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专业资料,也有个别大三学生不知道图书馆在学校的位置。有49.13%的学生对能否长期从事建筑职业表示不能确定。

2.3职业道德意识淡漠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三德”教育的内容之一。建筑行业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更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但调查发现情况并不容乐观,比如:在问到是否关注新闻报道中的有关劣质工程问题时,58.9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与己无关”。环保、节能意识方面,看到水龙头没关是否会主动关闭时,41.74%的学生表示不能。37.1%的学生认同考试作弊的行为。有57.39%的学生不会主动去沟通协调、理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创新思维方面,55.43%的学生仍“跟着”老师和书本“跑”,懒于动脑。

2.4职业体能素质相对较弱

调查发现:在问是否知道自己未来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有什么样的体能素质时,有51.96%的学生不知道。有42.83%的学生主动找时间锻炼身体。有41.74%的学生作息时间有规律,相当多的学生属于“昼伏夜出”型。问及是否适合做高空作业和野外作业时,有54.55%的学生认为不适合,也不想去训练。46.52%的学生表示身体状况不如入校以前。

2.5职业精神有待锻铸培养

建筑类职校学生应具有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团队协作、严守纪律、勇于创造创新等职业精神,否则很难适应建筑行业的从业要求。围绕职业精神,在被问及犯了错误是否会主动承认,有49.13%的学生认为别人没看见就不会主动承认。仅有42.35%的学生回答可以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有50.65%的学生不愿意与同学分享快乐和痛苦。对严格遵守校纪,有51.30%的学生回答不能做到。此外,仅有41.09%的学生想过创业的问题。

2.6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数据显示,有46.08%的学生看不懂一般图纸;在问到是否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时,36.30%的学生回答肯定;有50.87%的学生回答毕业时可以取得“双证”;有62.61%的学生利用假期去建筑工地实习实训。

总体情况是: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情感等各方面都有待加强。数据也显示出一些表现处于“骑墙”状态,具有较强的可“转化型”。

3问题分析

篇(6)

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建筑行业的总产值己接近18万亿人民币,其解决的就业人数高达5000万左右,在GDP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自2016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税制以来,很多建筑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由此可见,对这一行业的税收制度进行研究,制定完善的建筑行业自身发展机制,寻找出促进建筑企业发展的相关征税途径,对这一行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分析

(一)可有效避免重复征税

很长一段发展时间内,建筑企业开展营业税征收活动,需要以营业额为计税依据,完成相应机制建设。整个过程中,在机械设备材料采购过程中,很可能导致自身需要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出现重复纳税问题。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建筑企业自身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范畴,其在进行材料设备选择过程中,无法扣除进项税额,但同一商品或劳务很可能在流通过程中需要同时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不可否认,建筑工程成本体系内,超过60%以上的成本均被增值税所占据,其也是导致企业承担巨大纳税压力的主要原因。国家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建筑企业不再征收营业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建筑行业所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其不仅有助于帮助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同时业务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创造良好基础条件[1]。

(二)有利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建筑企业自身带有显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很长一段发展时间内,其在进行机械设备采购过程中,不能进行税额抵扣。所以,大部分建筑企业不会考虑引进先进设备,相关因素势必对资源有效利用率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其能够调动企业采购先进机械设备的积极性,进而将人工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确保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前提下,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有助于全面提高企业转型发展目标。

(三)有利于推动税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营改增”是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整个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宏观经济调控作用。“营改增”在建筑企业推进实施非常关键,在改革政策作用下,全面推进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以调动经济增长为核心,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共同为满足经济结构优化发展需求创造良好条件。

二、“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纳税的影响

(一)对企业税务管理成本和风险的影响

建筑施工单位项目遍及全国各个城市,所以,建筑施工材料的地域分布性特征也非常明显,对材料种类复杂、需求量巨大,因此对采购发票有很大的需求。实施营改增政策,以专用发票为核心,开展发票核对、检验、整理等活动,并在公司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抵扣活动,因此,企业相关税务工作人员往往需要拥有较高综合素质发展水平,整个过程中,税务管理成本压力也会大幅度提升。

(二)对于企业税负的影响

从“营改增”政策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其的确可以在重复征税问题解决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帮助企业缓解相应税收压力。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增值税征税对象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新增值的部分,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能合理取得足额的可抵扣进项税是实现相关税收筹划目标的关键[2]。

(三)对会计核算科目和纳税申报的影响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缴纳过程中,传统会计核算科目已经发生巨大改变,整个过程中必须增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账户[3],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下还要设九个明细账户,而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科目中要进行项目划分,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按照不同的税率也进行了划分。不同机构所在地的建筑工程项目先在项目所在地进行相应税务申报操作后,再回到机构所在地完成申报开票,并开展预缴税款台账登记操作。整个过程中,不仅增加了税务申报的难度,同时也使建筑业财务工作人员承担更大工作压力。

三、“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纳税对策

(一)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应随时关注营改增政策的最新动态,确保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可以合理开展。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正式颁布后不久,许多政策和制度解释还需要不断完善,随后新的政策调整和规范陆续公布,需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良好沟通和配合。

(二)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防范发票舞弊风险

相对比较而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力度明显强于营业税发票管理力度。所以,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后,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发票使用工作流程予以高度关注。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为基础,确保企业制定的《增值税发票使用办法》满足实际发展要求,并严格遵循规定执行。关于增值税发票使用时,要记录发票使用状态,并定期或不定期自查和抽检已经开具和保存的发票,防范发票舞弊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应加强公司管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全面提升,根据《发票管理办法》规定:针对企业违反发票管理规范的行为,税务机关视情节严重程度,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事物。

(三)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处理能力

篇(7)

1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工地多与实习难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工程设施需求量与日俱增。据评估,近年来建筑业产值占全国总GDP的1/4左右,相关从业人员在所有行业中位居第四,已达6000万人。虽然目前全国建筑行业形势较好,但实习困难是各高等院校土木专业本科生面临的普遍问题[5]。按照培养目标和实习内容,一般将土木工程本科生专业实习分为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大板块。认知实习以专业认知为主,注重专业基础和专业兴趣培养,主要是参观实体工程;生产实习注重生产,要求实习学生参与具体工程的生产过程,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毕业实习则要求学生驻地生产,毕业实习既可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升华,又可为毕业生的职业认知和规划奠定基础。近年来高校普遍扩招,学生数量呈大幅增加之势,这导致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实习方面存在相关实习经费相当有限、实习时间过短、实习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建筑工地虽然较多,但多数项目部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不接受大批学生实习,实习难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实践环节不理想,学生只能在学校学习书本知识,再加上高校很大一部分青年教师博士刚毕业,较少参与工程实践,教学也仅局限于书本,这也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基本上为独生子女,较少承担体力劳动和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的寒、暑假合计百来天,基本是宅在家里上网,条件好的家庭则外出旅游、参加各类补习班,与专业关系不大,浪费了大好时光,甚至对专业有一定的荒废。

1.2用工荒与就业难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基本从事建筑行业技术与管理工作。目前建筑行业技术与管理工作人员为300万左右,按行业人员6000万的20%计算,尚缺少900万人。假如10年达到饱和,每年需要90万毕业生。按上述分析,应该说建筑行业的本科生就业不存在问题。但实际情况是每年全国各地举行人才交流会(包括各高校组织的),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考核、面试等手段,仍很难找到单位想要的人才,而毕业学生也很难找到理想的单位,其主要原因是各方的要求和目的不尽一致。企业需要的是能吃苦耐劳、懂得一定技术和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而毕业生希望找一个自己感兴趣、能发挥自己专长且高薪的岗位,由此造成试用后解聘或跳槽的现象较为普遍。

1.3为考研而考研随着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加上研究生扩招,考研队伍逐年庞大。应该说考研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很优秀的,所掌握的知识是全面的,但也存在部分学生为考研而考研现象,特别是三本学院学生更是如此。这部分学生只学习考研的课程,对其他科目采取应付的态度,并没有完全掌握本科专业知识。该类学生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还需花大量时间来补习本科课程,导致课题研究、硕士论文很难上手,2~3年毕业很难达到工学硕士应具备的水平。

2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与建议

2.1建立长效实习机制学院近几年横向科研经费每年超过1000万元,且呈上升趋势;对外服务有湖南科大工程检测中心,具备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颁发的公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专项资质、湖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批准的综合乙级资质;此外还设有湖南新纪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与市内、省内及周边省份建筑企业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学院本科生毕业至今已有20余届,累计毕业生5000余人,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从事施工、设计、管理等工作,很大一部分已成为企业管理骨干。他们对母校充满浓厚的感情,每年“五一”或“十一”都有大批校友回校相聚,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院完全可以与上述长期合作的建筑企业和优秀校友所在的企业单位签订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包括学生实习、就业、技术合作与咨询、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此举既解决学生实习、就业、事业发展等问题,以及学院专业办学方向和产学研问题,又解决建筑企业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问题,最终实现学生、学院和企业“三赢”模式。为鼓励广大教师和教辅人员与建筑企业签订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学院可考虑出台一些奖励措施,为此设置专项教研课题,并要求结题、评估、验收。

2.2深化改革学生实习方式学生实习要充分利用学院与建筑企业签订的长期战略性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调整实习时间和实习方式。如,将为期两周的认识实习调整为调查实习,利用大一暑假时间到实际工程、项目、工地进行调查,了解行业基本知识、现状和可能从事的工种等,可采取访问、调查、拍照、制作多媒体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第三学期开学时,组织学生召开调查实习专题会议并对实习成果进行总结汇报,教师对学生实习成果进行检查和点评,使学生既了解所学专业又接触实际,开阔眼界,且通过制作多媒体调查报告并汇报,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提高。测量实习可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末,利用暑假时间,在校园进行测量实习。原因为:1)暑假期间校园相对安静,避开了正常上课的繁忙;2)实地测量可加强学生对母校的了解,培养对母校的感情;3)校园面积大,3000多亩地,100多万平方米建筑房屋都可以成为测量对象;4)学生的测量实习成果可为校园基础建设提供有益参考。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参与实体工程生产过程,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因此,建议安排在大三暑假,时间从6月底持续到9月底。此时学生已基本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恰好这个时间段为施工企业的黄金工期,单位可能面临用人短缺的问题,而实习生正好可以作为临时用工。实习单位要求学生自行落实、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本身就是大四找工作的预演练,如无法落实则直接输送至协议单位或由指导老师安排。实习要求学生住在施工现场,与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参与生产。为减轻学生、指导教师以及项目部的压力,由学院出资为每位实习生购买20~50万元意外伤害保险。实习期间亦要求指导教师对实习情况进行巡查,学生的实习表现作为给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实习最终要求提交的成果如下:1)实习日记,总篇数不少于60篇;2)不少于5000字的生产实习报告;3)在施工现场自己参与完成的有关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概预算方面的设计等项目资料。生产实习成绩的给定需要综合学生两个方面的表现:1)现场表现,主要为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守纪律、工作态度与安全意识等方面;2)实习成果,包括实习日记、出勤表、报告和答辩情况。3个月的生产实习可以让学生深刻了解实体工程的施工过程、体会实体工程的工作环境,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实习单位的了解,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实习单位可以在此时考查实习生,对于优秀实习生可签订就业协议,在双方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吸收优秀毕业生。毕业实习安排在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之后,且不能耽误学生找工作,大四学年第一学期从12月底至次年3月底共3个月的时间为最佳时期。完成毕业实习之后,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单位的实习内容,针对性地布置毕业设计。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之后,遵循初稿(5月中旬完成)修改并评阅(5月底)答辩(6月初)三个流程完成毕业设计。建议举行公开答辩制度,合作单位参与设计和答辩全过程。此举一方面对学生和老师都会形成一定的压力,同时可以作为学校对合作单位的交流和宣传,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毕业设计结合实体工程实践,能够提高学生学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2.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本科生的课程需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设置。应该说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为传统学科,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必要的改革还是需要的。公共基础课可结合专业基础课适当调整,如专业外语和专业计算机程序应用(如CAD等)应适当开设,而普通外语和计算机课程可适当减少。课程安排次序方面,建议大学第一学年,可增加专业计算机程序应用、建筑制图、理论力学等课程;房屋建筑学可放在第二学期开设,这样有利于学生大一学年第二学期末暑假期间的调查实习。大学第二学年主要安排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测量等专业基础课,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末暑假期间进行测量实习。大学第三学年主要学习专业课,如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砌体结构等,基于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大三暑假期间进行为期较长的生产实习。大四学年主要安排高层建筑设计、结构抗震、结构试验等选修课程,时间为10月初至12月底,有利于学生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

2.4成立课外科研兴趣小组针对一些渴望进一步深造、考研的学生,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吸收部分优秀本科生参加(按10位专业教师考虑,每位指导教师名下安排5~8人,共可吸收50~80人参与,接近专业在校生的20%)。课外科研兴趣小组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包括每1~2周进行1次研讨活动。该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尽早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熟悉专业知识,并对相关课题进行探讨,培养专业兴趣,为进一步深造或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可解决部分专业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博士,目前指导研究生较少)人数不足的问题,同时学生的加入也有利于激发新的思维、新的火花,有利于团队建设。我校非常重视从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培养优秀本科生,学校积极组织并资助以学生为项目负责人的SRIP项目(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SIT项目(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项目的执行,培养了一大批初步具备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本科生;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类竞赛、结构建模大赛、挑战杯项目、节能减排项目等竞赛项目,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篇(8)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家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既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最终影响到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质量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一、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主体施工阶段是一个工程项目最基础和关键的阶段,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多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必须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最重要的阶段,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决定环节。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目的

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进行严格地质量控制就是确保项目质量能满足有关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它包括满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一个工程项目的不同参与方对该项目所提出的质量控制目标。工程项目质量是建筑产品的生命,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稳定。

2、做好施工阶段的前期准备工作

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进行积极充分的施工准备。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对工程建设质量应狠抓落实。选择骨干人员驻守项目工地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和监督体系,制定施工质量监管办法,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力争实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

3、严格把控施工过程质量关

委托项目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状况进行监控,落实检测程序方法,严控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工艺等诸多要素使用,严把施工质量管理关。建设单位应根据需要组织参建各方人员现场检查工程质量,要对工程材料、混凝土试块、受力钢筋等实行取样送检制度;切实防止出现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4、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处理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返修弥补的质量缺陷问题,必须责成承包工程单位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待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必要时经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审核确认方可),批复承包商单位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需要重新对其进行验收。

对需要返工处理或者加固补强等严重质量问题,除需要责成承包工程单位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意见,总监理工程师还应与建设单位进行协商,然后签发《工程暂停令》(B4监),最后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研究,经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批复承包商单位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重新对其进行验收。

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也称质量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是考核评定施工建设质量的决定性环节,也是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次验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验收合格的条件有五个:构成单位工程的各分部工程应该合格,并且相关的资料文件应完整以外,还须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检查:

一是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子单位工程应进行检验资料的复查。既要全面检查其完整性,更要对子单位工程验收时补充见证抽样检验报告进行复核。为了体现对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视程度故需要采用这种强化验收的手段。

二是对主要使用功能须进行抽查。在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竣工验收时再作全面检查。这样做的原因是使用功能的检查是对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最终质量的综合检验,同时更是用户最关心的内容。因此,抽查项目要求按有关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严格进行。

三是由参加验收的各方面人员共同进行观感质量检查。由于观感质量验收只能以观察、触摸或简单量测的方式进行,并且由于参杂个人的主观印象,故检查结果并不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而是综合给出质量评价,最终确定是否通过验收。

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在验收开始前应及时委托法定检测机构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认真检测,然后参建各方共同深入工地开展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验收,实事求是地评定工程质量等级,此过程为工程验收极为重要的环节。

总而言之,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多方位,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管控。尤其是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更是施工企业必须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标准”、“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制定方案、措施等方面要有前瞻性和务实性。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2]仲景冰.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1 引言

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建筑从业人员是建筑企业的主体,直接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项目活动日益增多,但是建筑施工生产事故以及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也频繁出现,此类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与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活动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建筑从业人员人文素养培养的缺失,所以,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则意味着建筑企业在与高校的密切合作中,通过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师资源,以不断提升建筑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在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重点包括建筑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以及道德等方面的培养,本文则针对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实践进行了讨论。

2 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文素养培养意义分析

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而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文素养培养活动的开展,则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首先,人文素养培养是建筑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建筑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而言,人文素养的提升并不是在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所以,人文素养培养活动必须从长远角度考虑,通过开展必要的教育活动,引导从业人员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不断丰富从业人员的精神世界,从而将素质教育拓展到建筑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各个环节。其次,建筑行业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特点之一则是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而人文素养培训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实现从业人员的全面发展,这符合我国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人文素养培养则可以实现知识传递和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人文素养培养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这一教育活动的开展,促使建筑从业人员在知识能力增长的同时,不断提升其心理素质,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适应岗位环境。再者,人文素养培养更加注重参与者的人文精神培养,更加注重道德和情感教育,通过人文素养培养,有利于健全建筑从业人员人格,使其受到精神的洗礼,使其在工作岗位中,能够用这些精神品质来更好的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的促进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开展。

3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实践策略探究

3.1 建立系统性的理论课程体系

在建筑从业人员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教育,从而不断提升其知识水平,从而更好的指导其工作业务活动的开展。具体而言,在建筑企业与校方的相互协商下,槠笠荡右等嗽倍ㄆ诎才爬砺劭纬蹋而且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要与工作人员的日常业务活动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通过理论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的指导其开展业务活动。

3.2 加强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建筑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情感教育,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丰富从业人员的精神世界,进而不断提升其人文素养。具体而言,第一,注意建筑业从业人员个性的塑造。个性的塑造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一方面,在高校教师的努力下,应该注重从业人员的养成教育,在培训活动中,通过各类培训方式的恰当应用,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培训期间,可以模仿高校学生的教育方式,为从业人员安排每日早读,在早读期间,从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阅读各类文学作品,过这种方式,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真正成为从业人员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对于其在职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为从业人员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从业人员的行为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侧重培养从业人员的团结精神,使从业人员通过亲身实践真正认识到融入集体的重要性,促使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能够与多个部门的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恰当激励。激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可以通过榜样激励的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情感教育,为此,可以定期开设交流课,在课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列举激励从业人员注意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例如可以讲述某国际机场的一名普通服务员,因工作认真负责,处处为消费者着想,在没有监督管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尽心尽责地对乘客的行李箱进行认真细致地安顿和处理,最终获得了各国乘客的一致好评,最终在一年中为本航空公司赢得了200亿的订单,通过这种激励方式,使从业人员切身感受到工作态度的真正价值,进而培养从业人员奋发上进、乐于奉献精神品质,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教师与建筑企业管理者的相互配合,可以让部分人员某一职务,以此通过竞争激励进行情感教育。适度的竞争可以有效促动从业人员的内心世界,为此,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从业人员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3.3 加强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针对建筑业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培养,在高校教师的引导下,首先,要合理安排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具体而言,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学习、社会调查、交流活动等,例如,在高校教师的科学规划下,安排从业人员根据思想道德课程培训内容开展相应的社会调查活动,针对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指导从业人员进行活动规划,在实践活动中严格按照计划内容逐步进行,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指导从业人员撰写调查报告,教师也应该对实践活动进行科学评价和总结,以此为下一次实践活动作参考。当然,为了更好的配合思想实践教育活动,还应该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思想道德理论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水平。其次,推动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教育体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的教育模式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此,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相互配合,在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具体教育活动中,例如可以将新媒体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中,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可以要求从业人员建立自己的微博或积极加入到网络朋友圈中,微博等新媒体的自发性和商业性特性,能够促使多种价值的共同发展,从而不断提升高职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互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业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在教育过程中,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会获得较大程度的提升,而且在媒介长期使用过程中,还能够做到对各类不良信息的科学辨认,并做到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 小结

综上所述,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建筑企业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实践中,必须完善多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针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建立系统性的理论课程体系,其次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情感教育,再者,要加强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关于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J]. 黄迎新. 中国培训. 2006(12)

[2]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本质探讨[J]. 刘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3)

篇(10)

按输出地看,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农民工总量仍然在四成以上。同时,东部地区本地农民工比例高,而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的比例高。

2012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1191万人,比上年增加401万人,增长3.7%;中部地区农民工8256万人,比上年增加314万人,增长4.0%;西部地区农民工6814万人,比上年增加268万人,增长4.1%。

从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看,在东部打工的农民工有16980万人,仍然是我国农民工的“主力军”,占总量的64.7%。其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总量增加,分别占全国农民工的22.6%和19.8%。

从农民工的从业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占44.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比重分别为23.2%和15.4%,中部地区制造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5百分点、0.8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在外出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95.3%,自营人员占4.7%;在本地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72.8%,自营人员占27.2%。自营人员主要从事批发零售业,占38.9%;其次是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占19.3%,从事制造业占11.9%,从事服务业占11.2%。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中自营人员所占比重继续呈下降趋势,本地自营和外出自营分别比上年低0.9和0.5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但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7.3岁。分性别看,男性农民工占66.4%,女性占33.6%;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4.9%,21-30岁占31.9%,31-40岁占22.5%,41-50岁占25.6%,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5.1%。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7.3岁。

目前,我国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6.5%和36.4%,相对较高。

报告还指出,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5.7%,其次是建筑业占18.4%,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9.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2%。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变化较明显的是建筑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18.4%,从事制造业的比重则趋于下降。

2012年,农民工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占0.5%,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建筑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占1.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例逐年下降,这表明,解决和遏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与此同时,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状况改善却不明显。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43.9%,与上年基本持平。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外出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改善。

报告显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分别比上年提高0.4、0.4、0.2、0.4和0.5个百分点。

从近5年调查数据看,外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而“五险”中参保率相对较高的工伤保险没有明显提高。

从输入地看,不同地区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参保比例比较接近,落后于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2012年中部地区各项保险参保率的提高幅度略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从外出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看,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参保情况相对较好,而建筑行业、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为其缴纳各项保险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行业。2012年制造业各项参保比例的提高快于其他各行业。

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比上年提高241元,增长11.8%,但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8元,增幅回落9.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2286元,比上年增加233元,增长11.4%;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2257元,比上年增加251元,增长12.5%;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2226元,比上年增加236元,增长11.8%。另外,在境外就业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为5550元。

从外出农民工的从业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561元,比上年增加259元;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2277元,增加236元;在地级市和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分别为2240元和2204元,分别增加229元和222元。大城市的务工收入水平和增加额都要高于中小城市的水平。

从外出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看,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人均月均收入分别为2735元和2654元;收入较低的分别是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058元、2100元和2130元。

篇(11)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了飞速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迅速繁荣,我国建筑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繁荣起来,一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新颖的施工手段也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开始的重要前提,工程建筑的开展离不开工程造价工作,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应用,虽然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工程造价工作的难度。

最近调查报告显示,一些私营、合资和乡镇建筑企业不断涌向大城市,使不少的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失去了原有的垄断优势,从而形成了十分激烈的建筑竞争市场。由于供小于需,不少建筑企业为了占有市场,不惜以低价承包建筑工程。当然,施工单位低价招标承保下来的工程,决不会亏钱来施工,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达到保本或盈利的目的,不断通过采用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甚至偷工减料等方式来压缩施工成本。因此,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科学化管理,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工程建设者和工程造价工作人员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就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以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促进工程造价的科学化发展作了简单的探讨分析。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部分,只有充分的考虑工程中的工、料、机械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工程造价合理。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物的延续,不能因时而宜,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1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灵活性

现行的工程造价是在国家管理或国家直接参与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作人员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工程造价的定额管理上,通过人工费日单价、建筑材料价格、机械设备费率及一些其他程序费用的累积计算,编制相应的定额料、机、工和消费估计表,最终由工程造价人员确定工程造价。定额造价管理使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工作范围主要集中在工程的预算和结算的编审上,狭窄的业务范围很容易使工作人员忽略工程造价的意义。

2.2缺少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现在已用近十万人的造价工程师从业人员,并且已逐步确立了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我国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的技术应用意识和科学造价管理观念淡薄,难以从观念上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传统的工程造价做法已经深入人心,客观上造成了重经济、轻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不良作风,难以达到发达国家对工程造价的前瞻性和事中控制能力。

2.3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低

目前,虽然我国从事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有一百多万,但真正拥有工程造价执业资格的人员却仅有十万多人。这些人在计划经济时期还能通过套用定额编审预算应付差事,但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失去了独立应付造价咨询工作的能力。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提升业务素质,就很容易对新的制度或管理要求不能够适应,使办事效率大大减低,甚至出现一些很简单但又不应该的失误。

三、加强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的措施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施工单位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进度和工程资金的应用情况等关键问题。强化工程造价的科学化管理工作,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制定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计划

工程造价管理计划是指在计划时间范围内,有项目经理部以经济报告的形式确定完成工程所需的成本、费用支出及其费用降低任务计划。它由管理费用计划、降低成本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等三部分共同组成,把它作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它的基础上实现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

3.2逐步建立严格的工程造价管理责任制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合理、科学、严谨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与控制体系,要为工程项目配备专职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实行公司、项目分级管控的责任制度。项目经理部组织实行工程造价管理的责任制,将各项成本指标分解,并以内部经济责任制形式,书面下达给管理班子各专业人员,以及作业班组等。

3.3以技术为保障,强化造价管理的科学依据

现代施工技术使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实现了技术化管理的新形势,技术化施工管理对于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例如:在建筑工程用料方面,现代施工技术可以准确的计算出用料数量和质量标准,有效地防止了偷工减料或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工程施工造价管理是一项具体、客观的工作,并不是造价管理人员坐在房间里去想这项工程需要购进多少材料、多少机械设备就可以的,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既要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又要杜绝因材料不足而影响施工现象的发生。现代施工技术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也客观的强化了造价管理的科学依据,利于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四、结语

要想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科学化的目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几代努力,当然也离不开国家各个部门在建筑工程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绝对不能忽视现代科学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发展推动作用,只有合理得当的运用现代技术才能实现工程造价科学化管理的目标和极大的发挥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