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行为导向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以社会岗位的要求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在充分分析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将职业的能力划分为若干个板块。从而进行实际的开发和训练,使其能够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从业的基本技能。一些学者则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使一种实际的指导思想,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判断的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今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升华自己,已经逐渐被广大教育学者偶接受,尤其是在技校这种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的学校,应用得更为广泛。
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让学生自己处理,其中包括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归纳,方案的系统设计,最终的项目实施等,学生通过这些环节的整列和确认,能够基本实现对于自身的评价,从而满足项目实践的要求。
模拟教学法。学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中,能够获得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结构,模拟的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同时也能提供许多重复的学习机会,实现评价恶可操作性。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对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描述。帮助学生探讨教学内容,其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传授最终的教学真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独立的思考和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无限潜能,重视成长的过程和独立思考的细节。
角色扮演法。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的兴趣爱好,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从而体验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以及扮演角色的内心活动,充分展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过程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粘贴板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主要是督促学生将学习的内容记录下来,通过向全班同学讲述学习过程的形式,提高学习的效率;头脑风暴教学法主要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通过发表各自的意见,从而形成小组的讨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粘贴板教学法,将教师、学生的意见粘贴在公告栏中,以达到督促的作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点研究
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时,需要学生共同参与,在合作讨论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分担各自的工作任务的同时,能够做到相互合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也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彼此的距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积累经验,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一举两得。
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变化。通过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解读者和咨询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其合作的伙伴,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采取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合理并科学的教学手段,这样一来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愿望,提高其内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能够增加学生的配合程度,从而使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
行为导向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优势
2.1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由于行为导向教学法构建的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社会竞争中尤为重要。
2.2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讲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制订计划,总结、归纳问题并最终找出解决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挖掘自身在工作领域中的创新潜能。
2.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通常会设置一定的模拟工作环境或者工作任务,尽量将学生的学习 环境与今后从业岗位的环境相一致,达到逼真化,而真实的工作任务往往需要强大的团队协调来共同完成,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很好地从传统的自己学自己做的教学模式中演进过来。
2.4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工作素养和能力
教师在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对自身的工作能力要求就比较高,没有实践经验或者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很可能会误导学生。只有真正既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才能承担行为导向教学的重任,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任务。
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3.1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教师将课堂任务设置成一种具体工作项目或任务,学生通过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最终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并拥有相应的工作技能。国际贸易实务属于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因此在平时授课过程中使用此种教学法能很好地将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充分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
3.2项目设计
笔者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将国际贸易的各环节分割成各个项目,本文中以第一项目“创建公司,推广产品”为例。学生2人一组,分饰进口和出口公司,选定simtrade产品库中一具体产品开始创建公司,推广产品,双方在经过市场调研,建交邮件往来后确定商贸关系。
3.3项目描述
3.3.1项目目的
该单元项目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建交流程,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搜寻到目标客户,学会如何对目标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同时发出建交邀请,双方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洽谈成功后正式建立起贸易关系。
3.3.2项目优势
和传统国际贸易实务理论课相比,这种以设计项目为主的行为导向教学课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模拟贸易实务操作掌握到国际贸易中寻找客户,建立贸易关系等知识点,生动地将工作环节带入到课堂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3项目难点
学生语言基础较弱,实际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会表述或表述错误的情况;由于该课程开设的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生在资信调查时缺乏金融知识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草草了事;让学生掌握更多寻找客户的途径也成为一个难点,学生的思维局限性较大:由于课程设计的需要,教师会设置固定的合作对象,这类操作能帮助学生很快地寻找到交易对象,但是也局限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寻找目标客户时思考的有效途径。
3.3.4解决方案
面对以上难点,笔者尝试做出如下应对措施:
1)利用辅助课程如外贸函电等加强学生在贸易沟通方面的沟通能力,鼓励学生课后参阅各类专业英语读物,要求学生每周利用电子邮箱进行英文书信沟通。
2)通过国际贸易案例讲述资信状况不良企业在贸易过程中的表现,尝试让学生从案例中总结经验。
3)根据教师已有的外贸工作经验向学生介绍有效寻找客户的途径,并且要求学生利用每个途径为自己的产品寻找一个真实有效客户。由于现行的高职教学评价系统主要侧重于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而“行为导向”则注重教学过程。因此,过程管理、任务管理等理念和做法必须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教学质量,而评价体系也应该摒弃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取而代之的是使用突出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教师也是行为导向教学法成功实施的保障,这就同时对教师在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可以要求教师“持证上岗”,即教师经过进行相关职业资格培训才有上岗资格;另一方面,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如外贸公司跟单员等担任课外指导教师给予学生专业的实践指导。
教师由主讲人到主持人的角色转变。传统的高校课堂基本是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是枯燥、沉闷而尴尬的,造成“一人讲,多人睡”的现象。行为导向教学法使教师从主导作用变为引导辅助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师生一起将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学生们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对自己及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再对此进行总结,进而在讨论式互动过程中每名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协调,控制课堂节奏,引导学生讨论并最终得出结论。学生实现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参与”的角色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正如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能付出更多的努力[8]。
1.2教学项目准备
课前师生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景,通过图书馆、网络信息平台共同收集教学信息。师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准备多套方案以备不时之需,所有的设计需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及个体自身素质;同时教师需预见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做好掌控全局的准备。诊断学实践操作教学,需提前了解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根据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以达到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双丰收。通过项目教学课前准备,学生不仅有了学习目标,而且学会使用图书馆及网络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1.3问题设想
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师生课前可提出自己的发现和设想,并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基础知识,选出相对较好的问题方案。通过抛锚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对于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内容繁多的部分如问诊、全身体格检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求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2实施阶段
2.1组织工作
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之前,教师根据班内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情况建立学习小组,每班约30名,分成5个组,从全班首先挑出5名学习成绩好、性格外向、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组员根据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合。通过小组学习的力量激发每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2引导工作
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教师主要在心理、方法及价值上充当引导者。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通过心理引导激励学生大胆探索与尝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组员间、各组间学生可主动帮助,教师重点指导,让其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主动学习兴趣;方法引导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对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同时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但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学习为主,教师多以“总监”的身份出现,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精神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9]。价值引导即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医学生肩负重任,必须具备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仁爱之心。
3评价阶段
教师和学生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评价主体。首先,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效进行自我评价,既是学生对自己努力的肯定,同时也可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进行小组互评,各小组间相互讨论及借鉴。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性评价,以鼓励和激励为主,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同时进行反思小结。教学评价为师生提供了共同学习的机会,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过程是一个前进的过程,学生的表达、沟通、协作、创新及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4经验练习
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体现在学生主动学,当整个小组学习过程结束后并不代表学习的结束,学生需对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布置学生课后练习。课后的练习和作业是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熟悉实践方法的重要手段,课后的练习与行为导向教学所倡导的连贯式教学的教育模式相辅相成,合理有效地布置教学课后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而且还能够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完成作业,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互联系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对知识的运用更加深刻[10]。当然,在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行为导向教学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作者深思。
4.1师生存在的问题
在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作用,要淡出主动传授知识的角色,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建立学习小组过程中,应对学习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加以重视,因材施教;部分学习小组在交流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讨论,甚至有个别学生不参与、个别学生很活跃等,要及时进行引导;引导各小组及小组间开展互帮互助,让学习积极性高、综合素质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组成互帮对;要求各组学生定期反馈学习情况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帮教。
4.2网络平台的使用与建设
行为导向教学法往往需结合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可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并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利用网络系统的电子举手、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形式展开讨论和交流,针对创造性见解或共同话题进行小组或全班广播,以供学习和借鉴,这就要求师生都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共同建设好网络资源[11]。然而网络平台的建设,首先师生需共同做好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习惯进行设计;其次,师生必须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氛围,学生提问能得到师生的及时解答,提问有创新或回答正确,都能得到师生的赞赏,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以增强。
技工院校的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学生入学的目的是胜任某些特定职业和岗位的工作,这也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为人称道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多数会计专业的教师仍不能把教学和岗位联系起来,依旧是“用大学的一套来教技校的学生”,教学目标中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讲剖析,讲联系,忽视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究其原因,是由于会计岗位的人员流动相对稳定,长期在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很少会来到学校执教,而学校负责教学的教师基本是全日制高等教育,也就是“科班”出身,本身就不具备企业工作的经验,即使是曾经在企业工作过,后来入职的教师,一旦进入学校,也会慢慢的“落伍”。教师本身就缺乏对会计岗位的深刻理解,自然无法自如的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
1.2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利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现在很多学校为会计专业的建设花了很大的精力,除了教室之外,大都配有专门的机房和手工实训室,学生听课在课堂,上机在机房,实操在实训室,但从笔者亲历的教学经历来看,这样的做法其实教学效率并不高,更多的出现“上课讲一遍,上机讲一遍,实操再讲一遍”的情况,这其中固然存在着生源质量等等因素的影响,但依旧不能否认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配置的观念是较为落后的。从行为导向法的实施过程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获取资讯的来源(可以使用手机但极不方便),在机房,则是座位的固定使学生难以进行团队合作,这样脱节的教学资源配置直接阻碍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
1.3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适用于行为导向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以教师为中心完成的,以对知识点的掌握为主要依据,以考试成绩为客观评价标准,最终评价结果偏向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比如,教学内容的深浅是否恰当,重难点是否突出等,最后以分数衡量教学效果。这是一种适用于集体式教学而不是行为导向模式教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必然忽视学生作为个体的复杂性,忽视不同学生不同的认知特性,其更适用于长于抽象思维,喜欢听教师讲解的学生,而偏偏技工院校中此类学生所占比例较低,会计专业也不例外。
2改进措施
2.1转变思路
从学校到老师,切实转变思路,从技工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制定符合企业会计工作岗位需求的教学目标,这需要详尽的分析会计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专业胜任能力,也包括关键能力。在此教学目标之下,为了胜任新模式下的教学工作,教师自身也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更新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知识,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
2.2优化资源配置
为会计专业建立与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相契合的一体化教学环境,该环境应当具备理论教学功能、团队讨论功能、实践操作功能。这样的一体化教学环境首先应该有一个教学区,具备多媒体教学仪器,投影仪和幕布作为讲解和演示必不可少,最好配备教学管理软件,如红蜘蛛、蓝鸽等;其次,学习区域与操作区域合并,根据岗位需求建设仿真环境,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办公设备和网络,尽可能做到学生拥有独立间隔的办公区域,人手一台电脑,若干人共用的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常规办公设备,会计工作材料,如常见账证表;最后,设立类似会议室的讨论区域,可以每间教室设置或者多个教室共用一个会议室,为团队合作和讨论提供保障。这是完全可以在原有的硬件基础上达到的效果。
2.3完善激励模式
如前文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学校领导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校领导重视教学改革,才能够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并继续投入,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方向性的调整、推动与激励和提供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和资金的支持和保证,包括但不仅限于教学场地的改造,教师管理评价机制的改革,教材的选择或者研发等。
2.4建立适用于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教育;行为导向;教学模式;能力本位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behavior-oriented;teaching mode;competency-based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161-02
0引言
高职教育经历了几年规模快速扩充,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难。2006年教育部公布数字显示:截止到2005年9月1日,2005年高职高专生就业率为62.1%[1]。究其深层次原因,是高职教育沿用了普通教育的教学体系,导致高职毕业生处于高不成、低难就的尴尬局面。“教师讲,学生学”是传统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师展开,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被动地接受知识。经调查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入学起点较低、知识薄弱、学习缺乏主动的高职学生而言存在着较大的学习困难。部分学生反映上课能听懂,但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还有部分学生则反映知识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显然,这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高职学生智能结构和不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行为导向教学”源于德国双元制,是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潮[3]。该方法以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并终身受用。这一教育理论对高职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笔者与教研组成员尝试对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构建行为导向教学体系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为提升课程的内涵建设提供解决策略。
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理论框架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多种能力为本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统称,是依据多元智能教学论、建构主义教学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活动建构教学论等理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
1.1 多元智能教学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了智能的多元化理论[3],认为人类智能有八种,即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和自然观察者智能,并指出每一种智能还包含有很多次级智能。该理论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发展,审视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但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具有独特性,只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给予恰当的教学情境,才能使人的智能发展达到极致。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发学生的智能弱项,注重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欣赏与尊重之中提升自信,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智力,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
1.2 建构主义教学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4]。在该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指导者,是知识建构的促进和帮助者;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时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式探索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知识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将教学方式转换为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在此基础上的收获,因此该理论成为了职业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1.3 现代认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定义为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加工的结果就是获得知识,即通过听觉、视觉、自己参与活动或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活动中多种感官的相互协调、综合使用,是获得知识的最佳方法,学习效率高达90%。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出发点,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富有生命色彩的课堂教学气氛,将教学的侧重点从“教法”转到“学法”,教学生会学习,从而成为具有可持续学习本领的劳动者,这也是该理论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取向。
1.4 活动建构教学论张志勇教授在他创建的“活动建构教学理论”中提出了“生命课堂”的价值观,从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学生创新、关注学生发展的本质层面出发,致力于实现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文化、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生活的重建。“活动建构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是因学定教、生活重建、多维互动、活动建构、动态生成,即把学生对知识和情感的形成置于思维发展过程之中,重视知识、情感在过程中的生成。同时,该理论还提出了包括“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索――综合建模”在内的课堂教学四阶段理论。[5-7]
2创设行为导向法的课堂教学模式
长期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与教研组成员建立了基于行为导向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思维得到训练、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自信得到提升,既增知识,又长才干,力求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2.1 行为导向法课堂教学流程在能力本位理念的指导下,课程组设计了以项目为线索、以行为导向教学法为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它由六个环节组成:建立教学目标、项目分解和制定计划、创设活动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评价和信息反馈、教学成果展示。由流程图可知,“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从而使整个课程开发过程构成了一个有序的闭环。
2.2 建立教学目标,设计项目任务课程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至关重要。在该教学模式实践中,为了准确定位课程培养目标,课程组通过发放调查表、邀请企业工程人员座谈、深入相关行业、企业走访等形式,开展岗位需求调研。调研表明,计算机行业岗位大多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因此,我们以“项目任务”为线索建立树型教学目标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该层次结构表明,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一个或几个工程项目的任务为教学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分解为教学阶段分目标和任务分模块,再逐级分解确定彼此相对独立的教学子目标和子任务,依次下去直至最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和简单任务。教学目标逐级分解的目的在于明确每一个教学单元所学知识和应掌握技能的“任务和要求”。纵观教学目标结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总目标与各分目标之间的构成关系。采用这种“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可以使课程教学目标不间断,使教学任务设计有明确的方向,不至于为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情境,导致脱离课堂教学目标,造成片面性的现象发生。
在设计项目和课程教学目标时,为了保证项目的覆盖面和教学实施的可行性,需主要考虑三大因素,即岗位工作分析结果、课程目标、教学组织的可行性。此外,还应兼顾以下几种情况:项目课程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完全以兴趣为基本出发点;项目不一定对应于完整的产品;项目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树立学生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任何一项产品,比如一个零件,只要它有利于教学,并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就可以作为项目;项目不一定必须是真实的,只要能达到课程目标,模拟项目也可以;项目的开发应当与当前行业或企业的技术发展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相同步;项目的设计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尽量与该课程相关的后续知识平稳接轨。
2.3 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项目任务的建立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各教学目标和分目标,制定教学总计划和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分计划。并依此为“行为导向”教学准备教具和构建教学情境。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教学情境的构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情境的作用像是一种营养,它渗透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活动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享受成功学习而取得的最大的心理满足,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学习起来更轻松自然,知识更容易建构。只有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学习者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能力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情境的建构和执行往往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设计实现。目前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手段有项目教学法、大脑风暴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虚拟环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师生换位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等。
2.4 准确评价,跟踪教学教学信息反馈和评价体系改革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建构的关键部分,是评价行为导向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实施的基础。我们依据高职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在传统教学只偏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历程的评价方式基础上,对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开放的、多元化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该体系实现了三大转变:从注重知识考核转变为对能力的考核;从单一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从结果评价转变为与过程并重的评价。具体评价方式有:笔试评价,即传统的书面试卷考核评价;成果展示评价,即由评教专家、专业教师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成果展示进行评价;过程实践评价,即由教师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认知能力用加减分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其中认知能力包括专业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任务协作能力、任务完成能力和任务参与能力等多项指标;协作组成员评价,即由同一任务协作组中其他学生成员对被评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与过程实践评价指标相同;自我评价,即由学生客观地对自己在学习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与过程实践评价指标相同。对于不同的专业技术课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机地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评价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较为客观、合理地评价。这种开放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了学习结果与过程目标评价的统一,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功感,调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作品展示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公开讲解和总结,并适宜地调整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本文从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知行并进”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真实和模拟相结合为情境的教学环境、以开放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为依据的教学评价作指导思路,构建了计算机技术课程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通过在我院计算机各专业教学中的初步实施,论证了行为导向教学体系有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整体功能的发挥,为进一步完善行为导向教学体系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新网,2005年12月8日.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杂志,1998年第3期.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目前职业院校教学实践中普遍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依托任务训练、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行为互动为纽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和反馈评价等综合能力。
为了适应目前中职院校的生源状况,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的英语教学也推行了行为导向法,从课堂教学到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在课堂上,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的转换。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活动及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考核上,改变以期末考试为主的传统模式,而以平时考核为主、期末成绩为辅的综合考核方式。希望改变以往的课堂状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上好每一节课。
教改推行以来,与以往相比有一定改善,行为导向法的分组教学模式在促进团队协作、展开学习竞赛、调动学习积极性及检查任务完成等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在现实中也存在不少局限。
一、分组教学对学生状况有适用性要求
首先,由于教学资源受限,某些中职班人数过多。分组时无论是组数过多还是每组的人数过多,都给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增加了困难,也使分组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以我带的某大班为例,在学生管理上做得可圈可点,在上学期曾进行过不分组与分组的尝试,就我的课堂,我认为分组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但劣势却显现出来了。本学期该班又主动恢复了不分组的状态,且成绩好的优先选择座位,使学困生更加边缘化。
其次,分组教学旨在体现团队的合作,体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优势互补,体现思想火花的交流与碰撞。但对于英语教学,尤其是当前生源状况下的英语教学,原本期待的在分组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以优带差,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很差,且离散度极高。教育部曾在2007年对中职新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结果显示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甚至38.63%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但有9.62%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这种差异造成分组学习的不和谐。
通过对我校09级土木系学生的调查,有42%的学生对行为导向法教学法的分组模式表示认可,38%无所谓,20%认为不好,且认可与否与学生成绩好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二、对学生评价的认定
行为导向法注重教学评价的多角度,包括过程评价和成效评价。为此我们打破以往期末考试占80%,平时考核占20%的传统模式,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在08级中平时考核的比例占到40%,在09级中步子更大,两个学期平时考核分别占到了70%和60%。鼓励学生平时考核的标准不是学生学得有多好,而是学生做得够不够好,是否努力去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弥补学生由于基础差距而造成考核结果的过大差异,给学困生以希望和鼓励。但也正因为重过程而轻结果,一份严重不及格的卷面也有了及格的可能,学生在“学会什么”上没有得到明显的强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考核评价的偏差,消减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同一个标准,以体现公平性,其实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三、对英语课学生活动的认识
英语是技能课,又是语言课,语言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英语课应该以交互活动为主。外语教学研究已反复验证:在有意义的语言交互活动中发展语言系统是语言发展的规律。有试验表明,非交互的教学手段对中职学生有“即时作用(instant effect)”,但几乎不具有“延时作用(delayed effect)”。依据这一原则,在设计活动和练习时,除了学生之间的对话练习,设计教师和学生之间较高频率的人际交互活动,教师还通过提问向学生展示语言,利用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比如学习favourite这个单词时,老师可以指着自己的蓝衣服说:“My favourite colour is blue.I like blue most.”再问:“What colour do you like best?”学生回答:“Red.”老师:“Oh,your favourite colour is red.Is red your favourite colour?”学生:“Yes,it is.”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活动乍一看会感觉老师讲得多了,不符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行为导向法,其实,它与传统意义的教师讲授不同。传统的讲授是从教师向学生,是单边的,而这里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它恰恰体现了互动。互动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教师和个别学生之间有意义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对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会起到鼓励、引领和示范作用。这种模式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微型的语言环境。语言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学生只有在语言中浸泡,才能染上语言的色彩。如果认为只有分了组才有学生活动,只有学生分组活动才叫活动,就可能会有了活动,却缺少了语言。
四、对英语课的课程定位
英语课的教学效果与对英语课的课程定位有关。显然,在以工科为主的职业学校里,中职的英语课不再像在中学那样扮演重要角色。在突出专业技能的同时,压缩了基础课的学时。就以我校为例,三年制中职英语由常规的每周4学时缩减成了2学时。我认为英语教学目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这样的学时安排客观上起到了降低“工具性”而突出了“人文性”的作用。但英语课毕竟与美育熏陶、心理训导不同,它除了属于基础文化课,还是一门技能课,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同时它又是语言课,而语言学习是需要高频率接触的。如此低的接触频率,期待明显的进步也是不现实的。
综上所述,尽管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目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并被广泛地倡导和推行,但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在任何学科、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在课堂形式上不能走形式、盲目“跟风”。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其适用性,它的优点是以职业活动为依托,手脑并用,行知结合。职业技能主要通过实践教学而非理论教学完成,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每一个案例或项目中的“做”得以提高。所以,它对实践性强的课程有更好的适用性,而对非实践性的理论课适用性较差。
英语课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语言技能课,所以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行为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为或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与策略。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是否分组、是否有项目和案例,只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又符合语言的认知规律,无论是情景教学、角色扮演,还是《疯狂英语》中的“三最”练习法(as loudly as possible,as clearly as possible,as clearly as possible),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行为导向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使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达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下面以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之导游人员的义务”的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一、行为导向教学的实施步骤
行为导向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法”是指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既体验自身角色内心活动,又揣摸对方角色的心理反应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示例: 旅游政策与法规之导游人员的义务
第一步:提供信息。教师事先准备针对性强的案例,预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熟悉课本内容,对于所要掌握的课本内容进行思考。
第二步:角色扮演。由演说能力较强的学生扮演案例中的人物,展示场景与案例。其他学生观察,他们事先并不知道案例具体内容。
第三步:讨论解释。小组讨论,归纳案例主要说明的问题,找出案例中导游工作的错误,在剪贴板上写下关键词,贴在黑板上并进行解说。
第四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做法和预防的措施。如何解决问题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设置问题,让各小组开展竞争,每组给出一个答案。
第五步:布置作业。作业布置也置于模拟场景当中,教师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案例中的游客,或假如你是案例中旅行社的老总,你会怎么做?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成效
1.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凸显
经过实践,行为导向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通过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全新的学习氛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1)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去讨论、去讲解、去操作、去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任务,让学生置身于实际情境之中。
(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自主的学习氛围,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加指责,而是引导学生冷静分析、反思、总结。
2.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1)专业能力方面。一是专业理论成绩明显提高。笔者将旅游专业实验班(2011旅游)与对照班(2010旅游)学生的专业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对比。从平均分上看,在采用行为导向教学之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基本相同,在实验的干预下,实验班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平均分高出10.4分。这说明了行为导向教学对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性。
(2)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改善。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动手能力的测试。测试内容为:项目一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项目二旅行社的申请设立。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比对照班学生快1倍左右,优良率要高出20%。这说明实施行为导向教学后,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社会能力方面(见表1、表2)。
表1 学生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学习兴趣调查
人数 感兴趣 一般 不感兴趣
实验班 40 31人 77.5% 7人 17.5% 2人 5%
对照班 43 15人 34.9% 17人 39.5% 11人 25.6%
从表中可以看到,实验班学生对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兴趣比对照班的学生要高近42%,这说明原本枯燥无味的课程,在采用行为导向教学后,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表2 课题研究前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功感检测分析
效果
项目 人数 前测 后测 X2
检验
好 一般 差 好 一般 差
学习态度 81 5 57 19 24 53 4 X2=34.75
P
学习成功感 81 16 48 17 40 39 2 X2=33.99
P
传统教学观念下的中职语文教学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灌输式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要在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1)教学观。教师要明确中职教育的目标,在教学中不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学的创新与内容的开发,关注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不断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学生观。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通过行为导向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3)师生观。教师和学生不只是一个教、一个学的关系,更应该是积极交流、相互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行为导向教学中师生要通过积极互动、相互启发、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把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模拟到教学课堂中来,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促进学生的积极互动与实践。例如,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在讲解了基本的文言字词后,可以通过模拟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工作中与领导的想法不同时,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就可以模拟这个场景,分别担任领导和职员,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劝谏,通过场景模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可以随机应变。(二)案例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某一个特殊的事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来讲解知识,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够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或者掌握知识。案例教学法注重的是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研究过程,而不仅仅关注最后的结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当成案例来进行讲解的,这样就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学的目的性。同时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对案例进行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共同完成教师制订的项目或者布置的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完《荷塘月色》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选择生活中一处景色进行详细地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时教师就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划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可以选取学校的池塘,也可以选取大自然中的小草。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写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四)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切身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在学习《雷雨》时,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对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时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进入角色来体会文章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的性格。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黄俊锋 单位: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行为导向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是为适应时展要求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由于行为导向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本世纪初期,我国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各领域都进行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给我国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保险业作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之一,对保险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具有时代特征、满足现时保险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财产保险》是保险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本文力图通过研究在财产保险教学中如何引进行为导向,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实现从课堂到工作的实时无缝对接。
一、《财产保险》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的原因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专业能力。它提出了教学应从理论培养向实践性教学转化,从示范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的观念。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可简单概括为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成果的建构性。学生在完成一个既定任务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活动和小组分工协作,构建自身新的知识体系,获得各种能力。教学目标也从单一认知转向专业和跨专业的认知、合作的情感体验、克服难题的意志力训练和动手操作训练并举的教学综合目标,满足了学习和教学的不同方面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并提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保险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灾害学、医学、工程学、数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为一体,体现出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发展的边缘性特点。这就决定了在保险学专业的教学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事实上,保险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正处于快速扩张过程中。现阶段急需即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具备业务经营、管理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特别是擅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财产保险》是保险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同学们需掌握财产保险运营的基本规律、把握财产保险业务体系及产品的主要特点、设计原理及营运基础,为今后从事财产保险的营运管理及产品设计打下基础。因此,《财产保险》教学较之其他专业基础课显示出更强的实践性特点,在教学中引入行为导向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产保险》教学中行为导向的方式方法
行为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包括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我们在《财产保险》教学中分别采用了以上各种方法。
1.模拟教学法。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模拟训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且成本较低。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模拟教学法:第一,模拟财产保险公司营运。将同学进行分组,分别代表不同业务部门、行政职能部门及投保人,分别以不同的标的物模拟投保、承保、客户服务及理赔等环节。通过保险公司模拟营运,学生基本掌握了财产保险公司前台营运系统及后台支持系统的组成,对保险公司各部门的职能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第二,我校目前建有多个金融实验室,如国泰安模拟交易所、股指期货套利系统等,经过我们的申请及到其他高校考察借鉴,目前已初步建成保险公司业务营运系统。这两种方法在教学中相合配合交叉使用,作为学生模拟的检验或示范,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组成有了全面准确的把握。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即根据实际能力培养的需要,教师从实际工作中寻找恰当案例,并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做准备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财产保险有很多具体的业务类别,在实践中呈现特殊性、发展性的特点。我们积极主动与保险公司联系,收集整理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有代表性意义的真实案例,将之穿插运用于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反馈进一步凝炼,最后形成了与教材相配套的案例集。
3.项目教学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财产保险中,每一张保单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项目,特别是复杂的非标准体的保单。在教学中,每讲授完一个单元,就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一款保单或者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一个保险方案,比如在介绍完所有的业务种类,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保险方案;学完家庭财产保险后,让学生设计一款大学生宿舍保险等。然后同学们再相互讨论,不断完善产品或方案。
4.角色扮演法。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对方角色的心理,从而充分展现出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为”和“位”,达到培养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的。角色扮演法属情景教学,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官效应,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财产保险营运涉及到多方主体,让学生分别选定不同的角色,如投保人、核保人、理赔员、客户服务人员、事故第三方等,由其主导设计一保险场景并进行演练。
5.大脑风暴教学法。“大脑风暴”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自由发表意见,而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方法。通过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给他们以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的强大动力。该方法主要在前面几种方法中同步使用,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中使用,老师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项目实施、角色演练进行即时的、随机的、针对性的提问,启发学生进行多维度思考,锻炼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
三、行为导向法在《财产保险》教学中的效果评析
财产保险作为保险专业课,教学重点是各种财产保险业务及其运行的内在规律,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通过现行产品解读,让学生把握财产保险的特点及与其他保险业务区别,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行为导向法立足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
1.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与教师产生互动,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
2.提高了学生创新及应用能力:案例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的引入,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不再是以前保险条款的阅读和复述,而是自由地发挥,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其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也得到大大提高。
3.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项目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协同工作的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每一种行为导向法,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收集信息、制订计划、选择方案、实施目标、反馈信息到成果评价的全过程,让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个具体环节的运作,并从中得到关键能力的提高。
总之,通过近两年的尝试,行为导向法在《财产保险》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很大提高,学习热情也高涨,理论教学再加上一系列行业导向教学法使学生对财产保险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有了扎实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其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升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爱威,温宝阳.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9,(8):121-122.
众所周知,职校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致,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从目前来看,职校英语课堂仍旧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语言情境,不利于他们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迫在眉睫。事实证明,行为导向法可以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法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使用这种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型教学法。
一、行为导向法的内涵与作用
行为导向法又被称为实践引导教学法,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德国。到了1999年,德国采用法律形式将这种教学法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法,可见这种教学法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这种教学法的最大特征。所以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各国开始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法。
具体而言,在行为导向法模式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应有的知识,并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不难看出,行为导向法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改进学生的学习状况大有裨益。
二、行为导向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行为导向法的引导下,遵循这种教学思想的具体教学方法逐渐诞生。具体包括模拟教学法( SimulationMethod)、项目教学祛(Project Method)、角色扮演法(Role-play Method)、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Study)、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等。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模拟教学法的应用
这种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者身处于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知识技能的一种互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使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得到增强。简言之,模拟教学法旨在营造一种仿真的语言环境,拓宽教学渠道,构筑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桥梁,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境界。
我在教学Unit 5“Health”这节内容时,使用了模拟教学法。鉴于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Describe diseasesand the symptoms of diseases”,于是我在教学中没有使用传统教学法,而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看病就诊的教学情境。我用讲台桌当做就诊台,放上一块Doctor wang的台牌,桌子上放有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压舌棒等基本医疗设备。让一位学生穿着白大褂坐在讲台上,这就是就诊处和医生了。这种模拟情境教学法其实就是让学生在模拟的就诊环境中,对看病流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医生要面带微笑,热情地接待每一个病人。接着我让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其他人担当欣赏者和评价者,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旨在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处理问题,能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角色、了解角色内涵,从而出色完成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通过角色扮演法,能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领域的认知,为日后发展奠基。
继续以“Health”教学为例,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与病人的角色,让他们自编对话,于是学生之间就产生了如下对话:
A: What canl do for you, sir?
B:I feelI have a headache
A: Do you have other symptoms?
B:And I often feel nauseated.
A: Let me take the temperature foryou.
B:Thankyou
角色扮演法能激发出学生典型的情绪反应,进入更高层次的情感认识境界。模拟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一脉相承,相辅相成,可以结合应用,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3.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毋庸置疑,相互合作的小组合作,有助于创建和谐的语言交流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增加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这对他们的日后发展大有好处。比如在教学“Howto keep health”这节内容时,我先向大家介绍了保持健康的重要|生,然后引出这篇课文,指导学生略读课文之后,让他们找出全文的中心思想,对课文加深理解。其次,我采用二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造句,并要求他们用英语讲述保持健康的建议,最后再让学生汇总出自己的答案,每组展示学习成果,供全班共享。
4.头脑风暴法的应用
头脑风暴法简称“BS”,是当今最实用、最有名的一种集体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指将6~8个人为一组,聚集在一起,以会议的方式对某个问题进行自由讨论,提出各自的想法和见解。在发表见解时,参与者可以毫无约束地提出想法,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用“头脑风暴法”,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尽可能挖掘出来。我在教学“Health”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围绕“What do you understand by theword‘health’?”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学生从body层面讨论健康,认为身体不生病、没有不适之处就是健康;有的学生从mentality层面讨论健康,认为人际关系和谐,与他人和睦相处才算是健康。在“头脑风暴”教学法中,每当一个组员抛出一个想法,他所激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还会刺激其他人的想法,使每个人的大脑都产生震动,激发起一系列的联想效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1.“模拟公司”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由此可见,“模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80年代后期,“模拟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4月,世界30个国家建立并且在数据库中可以查到其信息的“模拟公司”有2775个(详见下表)。此外,一些国家还建立了“模拟公司”协调中心,负责本国“模拟公司”之间的业务交往和人员培训,及从事国际商务和交流协调活动。为促进各国“模拟公司”之间的交往,1993年11月,欧共体和德国北威州政府支助建立了“欧洲模拟公司”网络,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组织??“EUROPEN”协会。德、法、英、奥地利等12个欧洲国家为正式成员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不久也将成为正式会员,亚洲、南美的一些国家也在积极申请入会。该协会还组织一年一度的“模拟公司国际博览会”,为促进世界范围内“模拟公司”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做出了贡献。
2.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职业学校在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相继建立了财会模拟实验室、商务模拟办公室等。从1994年起,上海、北京、浙江、山东、辽宁、河南、内蒙等地的一些学校,在丹麦和德国专家的帮助下,引入了“模拟公司”这一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国家内贸总局和教育部通过开展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实践证明,“模拟公司”能够有效地解决职业学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长相关知识。“模拟公司”这一概念正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教学机构的重视。
二、“模拟公司”的教育哲学与理论基础
“模拟公司”的雏型诞生于50年代,但何以在80年代后期迅猛发展起来呢?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都是特定教育哲学思想与观念的体现。而“模拟公司”正是行为导向教育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1.80年代以来,“行为导向”一词频频出现在职教文献,特别是欧美职教教学论著作中,一时成为追求和提高职教教学质量、改革教学的代名词。它与其说是一种概念,毋宁说是一种新的职教教学理论更为确切。德国职教专家T?特拉姆对其作了的明确界定:“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它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在教学中,行为导向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质上创造出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模拟公司”的建立正是为了创造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进而会预期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
2.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现实及未来社会对职业人才新要求的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过去,对学习过程最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记忆。而今人们无论对“教育”还是对”学习”都有了新的认识,更强调“交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版)对“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在此,学习是指个人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任何进步与提高。“交流”是涉及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包括消息、思想、知识、策略等)转移关系。
柏林工大的教育专家杜霖先生形象地把学习比作“呼吸”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不仅要“吸进”还要“呼出”。他指出:“学习的核心是‘呼吸’,伴随着思考和分析,把记忆的东西进行融合、转化成实际问题和任务,然后去解决问题。完整的学习过程至少应该包括思考、记忆、表达、传递以及行动。‘呼吸’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实践,通常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可在一体化教室、实验室、工厂、车间等实际操作环境中进行“手脑并用”的学习,而在现实社会中很难找到适合经济类专业学生这样的学习场所。因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条件下,员工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企业、学校乃至学习者本人都畏惧此类情况的发生。建立“模拟公司”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
3.“模拟公司”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模拟公司”运作的基本方式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采用的正是行为导向教学常用的几种方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
上述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有三个: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教学组织形式采取自我控制的独立作业、小组制定计划独立作业以及小组作业等多种形式,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要视培训目的、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而变换。例如,要突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则要求较多地采用小组作业形式,这样可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等等。
4.“模拟公司”的教学环境。从60、70年代开始的教学环境研究以确凿的事实证明,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劳动现场等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模拟公司”就是从改善教学环境入手,来达到其教学目的的。
建立“模拟公司”首先要考虑环境布置问题,应尽可能使学生感到真实。“模拟食品公司”摆放有相应的食品样品;“模拟旅行社”的办公室挂有地图、招贴画……例如,加拿大的许多“模拟公司”就建在正式的办公大楼里,学员培训时,就像楼里其它公司的职员在这里上班一样。学员之间谈话时,常讲“我们公司”如何如何,多采用实际商务活动中惯用的称谓“您”,甚至着装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商人……这种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对于学员从学习场所向劳动现场过渡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