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超市实训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超市生鲜食品管理”课程为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选修课,是在具备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基础上,为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到超市工作所开设的提高超市生鲜管理能力的素质拓展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涵盖了连锁超市生鲜区各工作环节和内容,为学生从事连锁超市生鲜区相关岗位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导。它既是满足岗位需求的首要流程要素,也是从事连锁超市门店生鲜区经营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技能)。该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目前国内超市的发展、采购、加工、销售、陈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分析超市生鲜区基本管理能力,为学生能适应超市生鲜区相关岗位群要求奠定基础。因此,课程不但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1.2课程内容的建设
该课程着重讲授超市生鲜食品管理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力求课程体系完整,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识,不追求知识面面俱到,但也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做到内容深入浅出,有效提高学时的利用率,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和深入理解所学的超市生鲜相关知识。[1]在内容选择上,对超市内其他部门内容只作简单介绍,如超市营销、超市服务规范、超市自动补货等;在讲授生鲜食品采购管理时,加重了生鲜食品当地采购和跨地区采购的阐述,强调了采购工作对生鲜区的重要性,而不追求进一步讲生鲜商品的补货知识,从而避免重复,突出重点。根据教学体系改革的要求,重视教材建设。在目前社会对实践人才需求的趋势下,编写了《超市生鲜食品管理》教材,不但满足了自身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被扬州大学、青岛旅游学院等院校及相关单位使用,在国内生鲜管理方面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等培训考核内容有机结合,开辟了新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近两年的专业学习,在完成该课程及其他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再经过国家职业鉴定所的考核,可以获得烹饪类相关证书,其培养方案在国内高职高专中起到了领先作用。毕业生的反馈意见表明,获得烹饪类相关证书的学生,如果具备在超市生鲜区实践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在遇到问题时,所提方案与实际情况接近,解决问题速度快。
1.3教学方法的选择
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能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例如,在上课时讲到重难点内容,让学生思考内容设置的目的、核心与作用,并让学生来回答或补充。这样做会引起学生的不断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在授课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尤其是图表及影像资料,能明显加大学生对信息的接收量。但多媒体课件也有它的局限性,不利于课堂上学生记录笔记及课后总结复习。因此,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板书式教学方式相接合,才能通过多媒体提供更多图片、影像等信息量的同时,发挥板书有利于加深理解授课内容和掌握知识要点的作用,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更新,将任课教师担任的科研课题成果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完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将目前伊藤洋华堂、沃尔玛、好家乡、好又多等超市实施的“品项管理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它贯穿生鲜区商品的采购、制作、陈列、损耗等相关内容,从而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带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结合授课内容,对超市管理学中的某些研究课题,以调查报告或策划书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超市并查阅与这些课题相关的新方法、新技术及新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和科学阐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因材施教,使学生既注重课堂教学,又注重实践教学,并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工作。例如,对个别学生采取单独辅导的形式,帮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商品策划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考试方案的确定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考试方案能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灵活的考试评价机制可以促进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平时课堂作业和课堂提问。这两项考核占总成绩的20%。由于平时作业成绩计入考试,所以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问题的时间也增多了,通过课堂、课间和网络途径与老师交流提问增多。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任课教师都在课堂上进行回顾、提问,使学生复习教学内容成为常态,客观上要求学生平时多下工夫,解决了学生考前突击,考后还给老师的情况。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实践后规范调查报告。实践报告和实践后相关结论占总成绩的30%,导向明确,让学生高度关注和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实践。一般要求在实践课前能自觉提前准备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领会生鲜区各种操作规范及要求,与老师一起总结生鲜区商品及人员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预防措施。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养成了思考问题的作风。精心设计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是对本门课程的全面性总结。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采取闭卷形式,在题目类型设计上主要让学生掌握生鲜相关概念,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生鲜区理货、促销、定价、保鲜等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2课程教学实践
2.1实践过程
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安排5~6人为一小组,以超市生鲜市场调研与预测、促销卖场进行策划等相关主题进行实验实训,使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并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对超市生鲜区人员及物品的管理理解得更为透彻,收获和体会也更多。建立实践课程的信息反馈机制,为学生提供发表建议的机会,部分学生能够分析总结自己的实践结果,好的建议可以被采纳实施。[3]目前,该课程在实验实训等方面,充分利用学校酒店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有利条件,开展生鲜类食品的加工、制作及售卖等相关实训内容。另外,通过学校与成都市内沃尔玛、欧尚、好家乡等几家超市的合作,把部分教学中的实验实训相关教学内容安排到超市之中,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氛围。此外,增加综合性实践环节,使实验实训内容紧扣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熟食制作技术的综合性实践中,从熟食品种的选择、原料的准备及制作,到后期POP制作、商品的定价、陈列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这次实践课程,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所学的专业特长及课程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2.2实践的效果
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案例等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和方法,结合学生对超市的参观、了解,学生可以用多种感官学习,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生鲜区的一些商品,从而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在实践教学中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超市生鲜区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事实证明,通过每次实践教学活动,课后同学之间进行总结、提炼,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和培养。(本文来自于《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2.3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实践部分的设计与实施是课程发展过程中对学生提升职业素质的根本要求,同时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在超市范围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创新的意识。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如果只强调书面作业,学生就会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字的整理上,过于关注结果,从而忽略了实践体验的具体过程。因此,对学生实践结果的考核方式有待改善。
首先,基于“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以学校超市中真实的工作任务来组织实训教学,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置于超市真实的职业岗位实践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如超市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超市工作分析、超市人员招聘、超市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内容设计、超市绩效管理方案设计、超市薪酬管理方案设计和超市劳动合同管理等理论教学内容在真实的超市企业背景下,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做边学来完成。课程内容突出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技能的训练,理论知识切实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选取。
2.校企共育、深度合作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超市,增加学生接触企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同时,从企业聘请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工作任务的教学和辅导,并与兼职教师合作开发校企合作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
3.实施小班化分组教学
首先,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以班为单位拆分为单独的教学班。在学习过程中,再结合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给出的工作项目。在各模块的教学中,首先由指导教师下发实训项目任务书,之后针对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任务,指导教师在课上进行一次相关模块的专题辅导,然后小组成员安排小组内各自的分工,按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完成各模块的具体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各个小组和指导老师要注意随时收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之后通过共同学习、研究的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记录下来,形成共同学习的知识库。最后,各小组提交小组作业,上交阶段性分析报告,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演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70-02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的目标就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描述:一是职业技能,这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指完成特定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二是职场应变能力,它是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职场要求的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三是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态度、人生价值观、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在一个行业的坚持力度。四是专业创新精神,其涵盖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进新生事物的能力、开拓新市场的能力。而要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光靠理论教学无法完全实现这些功能,必须寻找一个平台来补充实现这些功能。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希望招到的是一报到就能上岗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其中动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显得很重要。如果学院的培养只能从书上到书上,缺乏实践经验,那就意谓着培养的是无实战经验的人,而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学校里,为了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不仅仅要关注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角度来看,实战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对一个连锁企业来说,招一个劳工很简单,几乎对学历没有过多的要求,也比较容易招。但要招一名店长,那要费一番周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店长是要经过锻炼和培养,其成本比较高,而普通员工的培养成本却小得多。这就意味着店长的工资大大高于普通员工的工资。所以,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同时也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必要对现行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故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建立实战性实训基地很有必要。实战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让学生多动手,对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是经营管理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下面从培养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角度谈谈如何搞好连锁经营管理实训基地建设。
一、从培养职业技能出发设计连锁经营实训基地的基本模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学会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门店营运管理、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特许经营理论与实务等。而进入企业(超市),最基本的是要掌握POS操作系统的收银,商品的陈列等,那么什么样的实训室能够满足这些培训需求呢?通过实战性的实训基地――超市可以实现这些培训需求。实训超市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实训超市虽小,但五脏俱全,它涉及了商品采购、仓储与配送、信息管理、商品陈列与推销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得到最大的锻炼。
二、参照企业组织结构,设立实训基地的组织结构
实训基地其实就是一个企业,就要体现企业的真实形象。所以在超市设置组织结构,确定员工的任务、责任、权利关系,并确立员工的地位及归属关系,使组织能够有效地运用资源,从而实现教学培训目标。在实训基地,本着让学生学会经营,让学生独立经营的指导思想,全部让学生去做,实现让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锻炼。在实训基地,可实行店长负责制,组建学生经营团队6人,并选出一名代表作为店长,全权负责超市的运作。经营团队成员进行分工,下设采购、配送、质检、销售等,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相互合作。在实践中,同学们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并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经营业绩不断提升,在收获业绩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锻炼,从而在实践中使职业能力: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门店营运管理等得到提升。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符合教学功能,实现把课堂搬到实训基地的教学目标
实训基地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在基地,一方面要设置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四、做好校企对接工作,请企业到实训基地指导,使实训基地的建设符合行业发展
学校培养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要培养出企业受欢迎的人才,这一环节比较重要,即必须要与企业密切合作。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学校学到的东西用不上,这不得不引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反思。学而无用,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教学结果。为了消除学而无用的不良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学必须要与实践联系起来。请企业到课堂教学来,有助于掌握企业、行业的最新动态,使学校、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促使实训基地更具有活力。据中国连锁企业协会的调查报告,连锁企业很看重学生的是职业态度。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根据企业的需求,要考查学生的职业态度,必须让学生在工作中体现。在超市可采取排班制,让学生到实训超市锻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工作的艰辛,从而考查学生的职业态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磨砺其意志。
五、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重大损失
实训基地由于是实战性的教学基地,一方面牵涉到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存在教学损耗,而且还会造成人为的损失。所以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重大损失。超市衔接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要设置专人负责钱财,并有老师跟踪指导。每天做好交接班记录、货款实行日清,学生每班都要上交货款。
六、随时总结经验,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都有其特点,很难照搬使用,所以每个院校要不断总结经验,获取更多的创新,使基地建设得更完善。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能够时刻保持敏锐的商业嗅觉,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为企业争得先机,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在实训基地,通过学习、讲座、视频等方式让员工了解当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定期组织适当的竞赛活动,巩固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还可通过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行为示范等方法给员工提供更多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的实践机会。
为使学生保持长期持久的学习和创新的精神,除了鼓励和引导,合理的制度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要把企业的激励机制引入到课堂中来,把学生的创新成果与奖金水平挂钩,对学生的合理化创新予以重奖,同时与学生的绩效考核紧密联系,优秀者将享受到奖励,为创新型的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精神层面上,老师要与学生加强沟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经营中来,参与实训室建设的决策,从而关注实训基地的建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为实训基地的建设献计献策。从而养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意识,孕育出思维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七、做好传帮带工作,让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也像部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每一年都要换,所以做好传帮带工作非常重要。实战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是设施设备的配置,另一方面是人才的保障。实训室离开了人,就无法运作。实训基地既然是实训的,所以就要以学生为主,一切让学生去做。一届学生离校了,就要让下一届学生跟上,这是保障实训基地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人才的选拔。传帮带工作要注重队伍人才的梯队建设。实训基地的学生经营团队,至少要有两届的学生。最好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人才的选拔,要考察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勇于进取、勇于奉献精神,还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胜任经营团队的工作。
二是时间的衔接。传帮带工作牵涉到人员的更换,为了保证经营团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每一学年进行一次人才的对接,而且对接时间至少是一个星期以上。
三是业务的交接。传帮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业务能够正常开展。所以业务的交接显得很重要。列明交接清单,交接双方预以确认。
八、培养一批双师型队伍,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双师型队伍,可以有很多的重点,归纳起来应做好如下四点:
一是建章立制。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建立双师型教师的长效激励,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体系 。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让更多的老师到企业中锻炼。对到企业锻炼的老师,在时间上给予保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老师在企业中领悟更多的知识和应用,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更贴近于现实。
三是引进企业人才,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工作。企业人士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贴近现实。
四是依靠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师资培训基地,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学到更多的经验,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补充新的内涵,从而提高整体素质。
总而言之,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符合教学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实训基地,都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才能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一个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充分为教学服务,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瑞群.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的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3)
[2]蔡立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
[3]刑淑清.高职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18)
[4]郝志功,张玉明,赵洁琼.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3)
二、课例背景介绍
本项目教学设计以葡萄酒服务的岗位能力和工作内容入手,以从事葡萄酒服务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和职业能力为线索设计学习任务、技能训练任务,把工作过程设计为项目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市场调查、小组合作、交流共享、示范讲授、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等多种教学形式,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在工作情境中展开学习。
本内容的授课对象是旅游管理五年制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其培养的目标是餐饮服务工作者及基层管理员,他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初步掌握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
三、学习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
1.了解葡萄酒的起源和发展。
2.掌握葡萄酒的分类方法和中外葡萄酒的主要产区。
3.掌握中外葡萄酒主要品牌名称、原料、工艺、含糖度、酒精度、产地。
技能目标:
1.学会各种葡萄酒的推销和服务方法。
2.初步学会葡萄酒的鉴别方法。
3.能识别各类葡萄酒酒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市场调查、网络检索、资料查询学习方法,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2.学会市场调查的方法,增强市场意识,能撰写简单的市场调查报告书,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四、学习任务描述
1.通过市场调查、网络检索、资料查询、小组合作学习葡萄酒的知识。归纳葡萄酒的分类,整理出中外葡萄酒的主要品牌名称、原料、工艺、酒精度、含糖度、产地。学会简单识别中外葡萄酒。
2.整理出本地市场中畅销的主要中外葡萄酒品种的品牌、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
3.能正确推销各种葡萄酒和提供葡萄酒服务。
4.会撰写简单的市场调查报告书,并制作PPT,交流学习成果。
5.能识别代表性品牌葡萄酒,识别各种常用葡萄酒酒具。掌握各种葡萄酒服务方法。
6.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加调酒师证书的考试。
五、学习内容组织
■
六、教学情境创设
1.教学环境: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与酒店专用设备的中西餐厅模拟实训室。
2.任务展示:以真实的餐厅葡萄酒服务接待任务导入本课教学。
3.人物关系:教师为餐厅经理,课代表为餐厅主管,学生为餐厅员工及客人。
4.教学实施:以特定的情景创设模拟真实的接待过程,达到仿真的学习过程。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完成评价。
针对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需要设置不同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资源准备
1.设备资源:中西餐厅模拟实训室配备常见葡萄酒、开瓶器、冰桶、酒篮等;餐厅模拟实训室的电脑可直接上网,随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与讯息。
2.实训资源:中西餐厅模拟实训室是以星级酒店餐厅环境为参照的仿真环境。
3.市场资源:餐饮企业,星级饭店,酒庄,酒吧,烟酒专卖店,超市。
八、教学过程实施
1.任务一:葡萄酒服务工作知识学习(教师学生共同设计)
必做任务:(1)中外葡萄酒的主要品牌名称、原料、工艺、含糖度、酒精度、产地。(2)酒店、酒吧、餐厅销售的主要中外葡萄酒品种的品牌名称、原料、工艺、含糖度、酒精度、产地。(3)葡萄酒的服务方式、服务流程和规范标准。
注意事项:(1)遵纪守法,遵守超市、酒店、酒吧、书店、图书馆等行规,树文明形象。(2)诚实守信,保守调查对象的商业机密。
2.任务二:葡萄酒推销与服务(职业基本能力训练)
训练流程:(1)教师讲授与示范。(2)按训练小组制定操作训练计划。(3)工作台准备与检查。(4)按程序练习葡萄酒服务。(5)小组内部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训练服务用语、葡萄酒推销。
九、教学反思与建议
1.本项目尝试了工作知识学习任务化,通过设计任务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更加有效地获得了相关葡萄酒知识,突破了原有的以教材为唯一的学习资源局限,开发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图书(纸质的、电子的)、期刊(纸质的、电子的)、网络、各种专业市场、超市、饭店、酒吧等各类资源获取知识与信息,并且通过市场调查掌握了当地葡萄酒的消费情况。
2.为确保项目活动的开展和形成学生间稳定的合作关系,科学分组应坚持平衡原则,将不同能力、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有利于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便于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
2011 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完成了 《2011 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据报告执笔人邓海滨介绍,2011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2011 年下半年将有 660 万普通高校毕业生 ( 比去年增加近 30万人) ,以及 700 多万中专、职高、技校及 “两后生”( 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 集中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他还进一步强调,将加大高等教育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在招聘时,用人单位普遍希望工商管理事业毕业生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但令他们失望的是,相当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不熟悉企业等就职机构,对企业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缺少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许多学生对管理理论耳熟能详,但对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却一知半解。据有关媒体的调查,求职大学生普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已成为就业最大的门槛。企业也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即便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其实际知识应用率仍不足40% ,而且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这些年来,高校各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专业都在不断扩招,而且大家一般都认为,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意味着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但在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今天,这样的 “预期”可能难以成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高校应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劳动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员工。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的实践能力,才能顺利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上述矛盾的出现,与当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所传授的管理方法偏重知识性,学生光听不练、光学不习,导致其遇到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虽然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也安排了一定课时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生产实习和假期社会实践,但是,实践期间学生对企业接触不够全面,甚至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了解企业。总的来说,学生深入企业实训的机会较少,有限的实训也由于时间短而难以深入。
在西方,商业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紧密结合的。比如,澳大利亚拉筹伯 ( LaTrobe) 大学的商业管理 ( 旅游管理) 系,在该专业方向课程休闲学 ( Leisure Studies) 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在一个半月内,从零开始策划最具成效的筹款活动。休闲及娱乐就业领域要求工作人员需掌握多种技能,包括懂得分析人们的娱乐需求以及掌握策划、经商和财务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顾客的消遣乐趣。而休闲学这门专业课程正好能提供这样的训练。学生在毕业后多年都难忘休闲学课程中的这次作业。他们纷纷谈到,在几十天里,团队不断磨合,通过相互沟通达成了统一的目标和共同的行为规范,最后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分工合作,成功举办了一场慈善舞会。在 4 年的学习期间,该校商业管理系学生要掌握以当今休闲趋势为主题的策划、筹办、市场评估等理论知识,同时也有较多参与大型休闲活动筹备工作的实践机会。笔者认为,高校工商管理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单位未搭建好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与企业交流的桥梁; 二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实践课内容不够深入。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给学生提供与实际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工作体验机会; 同时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具有综合、开放的特点,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按此方向采取各种措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笔者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讲授超市经营管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课程前、课程中、课程末三个阶段做了以下实践教学的探索。
1. 课程前阶段
超市经营管理课程定于 2009 年 9 月开始。为了让学生对超市的管理工作有切身的认识,笔者在2009 年的上半年多次与学校附近大型超市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沟通,希望超市能够给学生提供暑期工作的机会; 鉴于各超市的用人需求额度的限制,有部分学生在暑假假期 ( 课程前) 就进入超市实习。学生通过岗位应聘、岗前培训、超市管理工作实训等一系列实习经历,深入接触企业实际的业务活动,获得了对超市经营管理的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好这一课程打下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另外,在处理繁杂的超市经营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锻炼了自身吃苦耐劳的能力。
2. 课程中阶段
一、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方向学生的要求及高校工商管理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完成了《2011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据报告执笔人邓海滨介绍,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2011年下半年将有66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近30万人),以及700多万中专、职高、技校及“两后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集中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他还进一步强调,将加大高等教育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在招聘时,用人单位普遍希望工商管理事业毕业生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但令他们失望的是,相当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不熟悉企业等就职机构,对企业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缺少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许多学生对管理理论耳熟能详,但对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却一知半解。据有关媒体的调查,求职大学生普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已成为就业最大的门槛。企业也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即便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其实际知识应用率仍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这些年来,高校各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专业都在不断扩招,而且大家一般都认为,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意味着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但在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今天,这样的“预期”可能难以成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高校应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劳动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员工。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的实践能力,才能顺利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上述矛盾的出现,与当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所传授的管理方法偏重知识性,学生光听不练、光学不习,导致其遇到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虽然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也安排了一定课时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生产实习和假期社会实践,但是,实践期间学生对企业接触不够全面,甚至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了解企业。总的来说,学生深入企业实训的机会较少,有限的实训也由于时间短而难以深入。在西方,商业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紧密结合的。比如,澳大利亚拉筹伯(LaTrobe)大学的商业管理(旅游管理)系,在该专业方向课程休闲学(LeisureStudies)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在一个半月内,从零开始策划最具成效的筹款活动。休闲及娱乐就业领域要求工作人员需掌握多种技能,包括懂得分析人们的娱乐需求以及掌握策划、经商和财务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顾客的消遣乐趣。而休闲学这门专业课程正好能提供这样的训练。学生在毕业后多年都难忘休闲学课程中的这次作业。他们纷纷谈到,在几十天里,团队不断磨合,通过相互沟通达成了统一的目标和共同的行为规范,最后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分工合作,成功举办了一场慈善舞会。在4年的学习期间,该校商业管理系学生要掌握以当今休闲趋势为主题的策划、筹办、市场评估等理论知识,同时也有较多参与大型休闲活动筹备工作的实践机会。
笔者认为,高校工商管理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单位未搭建好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与企业交流的桥梁;二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实践课内容不够深入。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给学生提供与实际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工作体验机会;同时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具有综合、开放的特点,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按此方向采取各种措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笔者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讲授超市经营管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课程前、课程中、课程末三个阶段做了以下实践教学的探索。
1.课程前阶段
超市经营管理课程定于2009年9月开始。为了让学生对超市的管理工作有切身的认识,笔者在2009年的上半年多次与学校附近大型超市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沟通,希望超市能够给学生提供暑期工作的机会;鉴于各超市的用人需求额度的限制,有部分学生在暑假假期(课程前)就进入超市实习。学生通过岗位应聘、岗前培训、超市管理工作实训等一系列实习经历,深入接触企业实际的业务活动,获得了对超市经营管理的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好这一课程打下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另外,在处理繁杂的超市经营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锻炼了自身吃苦耐劳的能力。
2.课程中阶段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实训是教学的重点模块。增加学生实训的机会,可以使学生增长社会实践的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为以后在企业中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实践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更是十分必要。加快专业的改革,加大实训力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现在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最紧要的任务。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概述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要求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有连续三年以上的实训实践经验,达到专业技能要求:在具备连锁店内收银、理货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一定的门店设计、门店人员管理、门店货品管理、门店财务管理、独立采购等较全面的连锁店面经营管理能力。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内容
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提高教学质量的规定作指导,在高职院校内推行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这种模式融入到高职院校中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人才。
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广大学生服务,目的是实现就业,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在教学中增加实训课,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机会,实现对企业各方面的认知。
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达到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要求,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也就是使学生的专业与工作对口,企业与学校相互配合,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进行实训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毕业后顺利被企业录用,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通过实训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就业信息,增加就业机会,对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可以更好地把握。
二、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不完善
在目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中,虽然有一定的实训、实习活动,但是它们一般是为学科或者是学校中的各类考证、论文等理论知识服务的,不能很好地实现实践。实训课主要是在验证课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实习的,这样就没有一个主体,学生就不能在实训课中提高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二)没有明确实训教学目的,职业技能得不到提高
实训是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书本理论知识的验证,还可以对其进行一定地补充。开展实训教学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在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训课教学中虽然安排了一定的实践活动,但是没有明确的目的,提出的目的也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没有建立实践教学大纲,使实训课变得比较机械,注重形式,只是走走过场,没有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三)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原有的技能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使得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教学内容和模式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由于教学内容比较重复,教学模式较为陈旧,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只能套用老师设计的方案进行,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组成要素的构想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是培养实践技能的主要方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对学校体系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主要有下面几个要素组成的。
(一)实训课的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实训课的目标主要是根据企业需要人才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决定的,然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培养。这也是学校建立实践教学目标的动力。实训教学主要目的就是根据连锁经营管理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实现最终的目标要求。实训教学目标为实训内容和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实训课的内容
从标题中我们很容易理解,实训内容就是在教学中各模块的安排、配合而体现的相关教学内容,是实训教学目标的主要体现。根据课本的课程安排,除了可进行一定的实践案例分析、实训室内网上软件模拟实训以外,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各类社团,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够深入各连锁企业进行顶岗实训或实习;通过校内连锁实训基地,让学习可以多方位、近距离地熟悉连锁门店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目标。
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并把校内连锁实训基地作为连锁专业学生实训的重点,因此本文重点进行校园基地实训内容的探讨。学校实训基地分为两大块:茶叶连锁实训基地和超市门店连锁实训基地。茶叶连锁基地可以为各大茶叶连锁企业超前培养高素质门店管理人才,重点实训内容设计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商务礼仪、茶叶种类鉴别、各类茶叶品质鉴别、各类茶具识别、茶具的使用方法、不同茶叶的泡制、茶艺表演、茶馆服务、茶叶经营场所管理、实训日志、实训报告。超市门店连锁实训基地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各大商超连锁企业培养高素质门店管理人才,重点实训内容设计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商务礼仪、商品质量管理、商品数据分析理、商品价格管理、商品陈列管理、商品促销管理、滞销品管理、商品成本管理、顾客投诉处理、顾客信息管理、员工排班、员工绩效考核、实训日志、实训报告。
(三)实训课的管理
实训课的管理主要就是对实践教学中的质量进行评价、监控、考核和及时反馈。它们各自在实践教学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质量是评价的前提,监控和考核是实践教学的手段,实训管理体系的实现主要受监控和考核的影响。实践教学中,质量的反馈其实就是对评价、监控和考核三方面信息的一个整合、分析的过程,它可以完善现有的实践体系,使实践教学得以顺利的开展。
既然校园基地成为了连锁专业学生实训中最重要的一环,校园实训基地实训内容的各个环节应该实行严格的量化考核。茶叶连锁基地实训考核标准设计:职业道德10分、职业能力分10分、商务礼仪10分、茶叶种类鉴别6分、各类茶叶品质鉴别8分、各类茶具识别6分、茶具的使用方法6分、不同茶叶的泡制9分、茶艺表演9分、茶馆服务6分、茶叶经营场所管理10分、实训日志5分、实训报告5分,总计100分。超市门店连锁实训基地实训考核内容标准设计:职业道德10分、职业能力10分、商务礼仪10分、商品质量管理8分、商品数据分析理8分、商品价格管理4分、商品陈列管理8分、商品促销管理8分、滞销品管理8分、商品成本管理4分、顾客投诉处理4分、顾客信息管理4分、员工排班4分、员工绩效考核4分、实训日志5分、实训报告5分,总计100分。
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进行改革,不仅可以为企业输送对口的人才,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训,可以培养学生连锁店运营及管理的综合技能。要想不断改进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提高室内网上模拟实训的仿真程度和效果,充分利用校园内各类社团,继续加强校企之间、校园实训基地和学生之间、校园实训基地和老师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参考文献:
[1]徐露.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探讨[N].青岛大学学报,2011(05).
[2]陈卫国.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
[3]杨金勇.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N].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04).
(一)研究程序结合“商品学”和“推销学”的知识点,本文设计了实验组和参照组,具体程序是:参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实践”模式,实验组采用“实践———教学———实践”模式,成绩由专业老师与外聘专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定。在实训基地的教学当中,我们可利用学生自我管理与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采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分为三阶段:第一是实践教学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体验一段时间,获得所授课内容的感性认识;第二是理论教学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第一段的体验实践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第三也是实践教学阶段,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及操作技能,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二)实验方法1.实验对象。我们从笔者所执教的学校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同学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参照组进行对比。2.实验材料。(1)教材选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品学》(第2版)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推销学》(第2版)。(2)学生考试时使用我校营销实训超市中的商品,实验组和参照组各配有20种商品,各组中每位同学须按照我们事先指定的一种商品进行现场推销。3.实验过程。本研究把40名被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所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而参照组继续沿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考虑到教师的教学风格差异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笔者承担了实验组和参照组的教学,以期把实验误差降到最低。实验组的同学先到我校营销实训超市体验推销各自被指定的商品一周,然后同参照组同学一起在课堂上学习笔者所授课程的知识点,接着两组同学被委派到营销实训超市对指定的商品现场实践一个月,在这期间由本课题组教师进行学习指导。两组同学两门课程的笔试成绩由笔者进行评定;实践考试在营销实训超市进行,成绩由3名外聘专家进行综合评定。4.实验结果的评价。根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笔者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外聘专家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各组学生的笔试成绩和外聘专家评价成绩分别设置为总成绩的50%。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SPSS17.0.软件对两门课两组样本数据进行t测验(显著水平α=0.05),40名同学《商品学》、《推销学》的总成绩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如表所示,在两门课的人均成绩中,实验组均比参照组要高,说明学习水平有所提高。从t检验人均成绩差值的结果可知,两门课相应的P分别为0.048和0.032,低于0.05,故可以认为两门课中的参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成绩提高显著。因此,可以认为采用新设计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二、实施校内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策略
教学模式改革是保证和强化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环节,本文将“实践———教学———实践”营销教学模式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提出以下实践策略。
(一)建立稳定的“全真”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大多数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采用两种实践教学模式:一是案例讨论、专题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大多数以国内外著名企业为分析对象,而学生因为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很难得到灌输;二是顶岗操作、毕业实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部分学校采用“放羊”式的管理,由学生自己选择单位,实习完后交一份实习报告就可以了事,因此,实践教学的目的很难达到。基于此,在校内建立“全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尤为必要。[4]以我校建立学生营销超市为例,学校为超市配置一些硬件设施,如固定场所、货架、空调、冰柜等,学生自筹资金并作为教学超市日常管理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实际的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同时,专业老师及学校外聘企业界精英不时地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实践,参与的学生普遍对市场营销相关原理理解更透彻,更贴近企业实际,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升华,同时学生加强了对企业运作的感性认识,意识到将来工作的不易,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职业素质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二)制定适宜的实训课程教学计划本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应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如《市场调研与预测》、《推销学》、《营销策划》、《商品学》、《广告学》、《电子商务》等。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将理论学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突出学生理论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之前,可利用1-3周时间让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体验,增强感性认识;接着,由专业老师进行课堂教学;之后,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一个月左右,再进行成绩评定。同时,编写实践指导书,作为实践教学的依据,使学生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过程及考核办法,结合“全真”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和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实践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目标。因此,实践教学在对学生成绩评定中要以职业能力考核为重点。在参照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可分成以下四部分:一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例如推销学中迪伯达(DIPA-DA)模式;二是一般能力,例如计算机应用能力;三是岗位能力,例如实训超市中的采购能力、商品陈列管理能力等;四是职业素质能力,例如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5-8]针对四种类型的能力,可按照层次分析法,分别设置不同的权重进行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随着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建立网络论坛,让学生交流探讨实践教学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学生相互借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就业需要的会计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中职会计教学既要注重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更要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如何在教学理念上突破传统“学科教育"思想,在教学结构上要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分离的界限,实行会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实现会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设计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实施流程
增强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营造工作过程知识为载体的学习领域是职业教育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实施流程的核心环节。职业教育设计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实施流程时坚持由浅入深原则分三个教学模式进行:第一个教学模式是学习过程,其主要致力于手工、电子模拟实训;第二个教学模式是工学结合过程,其主要致力于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第三个教学模式是工作过程,其主要致力于会计事务所现场实训。
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组织和安排
职业教育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组织时应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基础之上,紧密结合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推进教、学、做三者有效融合,力争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
(一)在实训室模拟实训
实训室模拟实训是职业教育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环节将以实用会计基础技能实训为例,对实训室模拟实训进行全面分析。实用会计基础技能实训划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期初建账、凭证处理、账簿处理、期末清查和报表编制,并且设立相应的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
对于职业教育中级财务会计的实训教学而言,其主要分为9个技能单元:存货核算、资金核算、出纳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资本金核算、职工薪酬核算、往来核算、销售核算以及总账报。每一个技能单元可视为一个教学项目,并将其交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实训过程中,需依据技能项目大小、技能项目难易程度给予学生设置完成时间,当遇到困难时,教师需鼓励学生自主解决,结合互联网搜寻更多的相关资料,以此,在研究中完成实训项目,此行为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实训项目研究的自信心,使他们的抗压能力大大提高。
(二)在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
职业教育校园应为会计仿真实训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即加大软件、硬件设施资金投入、构建校内实习、实训真实工作场景,从而,使学生在职业教育校园内顺利高效开展会计仿真实训。例如,基于学校超市是学生相对较熟悉且流动较大的场所,因此,可在职业教育校园内建立校园模拟超市,将其作为会计教学实训基地,号召和鼓励会计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轮流担任超市会计员、收银员、核算员等相关会计工作,并由会计专业教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工作状况做出评价和指导。以此,不仅能够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其职业素养,有助于会计专业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
(三)在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实训
中职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实训,需建立“学校+会计事务所”或“学校+企业”,由其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平台,同时,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稳定的校企关系,学校派遣会计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会计专业学生实习期间,自身便是企业的职工,必须承担工作职责,并且,还需要虚心向企业会计职工学习,接受其指导和教育。以此,不仅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岗位工作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其树立起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以及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三、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综合考核评价
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综合考核评价是会计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为推进职业教育会计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一体化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七多、七结合”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七多”是指多考核评价内容、多考核评价方式、多考核评价方法、多考核评价标准、多考核评价目标、多考核评价时段以及多考核评价主体;“七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课堂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内教师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闭卷、开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其中,并为相关考核内容进行赋分:课堂出勤考核10分,自学笔记考核10分,平时大作业40分,课堂提问10分,期末技能考核30分。
(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评价主要特征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作用不大,还不如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锻炼更实际一些,对实训室建设投入过多的经费是一种浪费。因此,许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严重滞后,资金的投入很少,大多数只是个摆设,远远达不到高职高专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通常,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分为商务谈判室校园超市和ERP这三种类型。根据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文对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进行初探,拟构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为高职院校搭建学术交流的通道和国际合作的桥梁,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多角度、全方位打造一站式实训室平台。
市场营销综合实训室以科学规划+理实一体+科研提升+校企合作为核心建设思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念,以创新一流实训室为建设基本目标,通过软硬件平台、课程平台和创新实战平台的搭建,争取建设一个国内目前功能最全、实训教学效果最好的营销类示范标杆实训室。
二、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
1.职场实境,打造全新的实训体验
实训室除了需要配备与市场营销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相对应的实训模拟软件(市场调研与预测系统、市场营销实训系统、ERP系统、连锁经营管理系统、企业经营决策系统、市场营销策划系统、企业销售管理系统、商务谈判系统、创业创新系统等),教学研辅助软件,实时资讯系统,数据库系统之外,还需安装创新型实训室综合管理平台、高科技大屏幕系统和智能多媒体呼叫中心。全真模拟业界真实场景,完全仿照行业职场真实工作环境配置的高科技硬件设备和高水准的室内环境设计,使得实训室尽显专业气质与科技之美。这种高仿真的设计使得师生身临其境,体验到耳目一新的实训教学氛围。
2.角色扮演,全面模拟营销竞争环境
在实训室,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扮演公司营销负责人的角色,通过产品分析做好相关的决策,确定产品的价格策略、宣传策略、渠道策略,使自己的产品在区域内实现市场占有率最大化。此外,还需要积极做好市场调查,有效地配合销售,同时参与投标,并利用系统提供的交易洽谈功能模拟谈判过程。角色扮演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市场营销各环节,把握交易洽谈的技巧和实际销售策略。
3.软件系统分析,领会营销战略的制订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软件中的实操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思维训练和模拟实战,比如市场调查、市场细分、SWOT分析、竞争战略分析等,对市场的各个层面进行有目的、有选择性的调查,锻炼学生分析市场、挖掘数据的能力,为后期的营销实战提供指导思想。所需要的核心课程软件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和强调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的4S理论为基础,让学生熟悉基本的战略分析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形成基本的营销能力。
4.要求软硬结合,全方位涵盖知识领域
实训室提供包括软件、硬件、增值服务在内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实训内容涵盖市场营销概论、营销战略、市场调查、客户管理、营销策略、市场竞争、商务谈判等全套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实验、实操技能训练和实境模拟演练。此外,还能承接远程教育培训、承办技能大赛等。
5.增设科技大屏幕,市场资讯尽在掌握
实训室增设高科技大屏幕,实时连接全球市场,提供最新资讯,带来前所未有的开阔的视野,使业界风云变幻尽在掌握。科技大屏幕营造真实工作氛围,突显实训室资源优势,有利于开展远程视频互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增进对外沟通协作。
6.数据精准,助力营销分析研究
数据库强调对原始数据的深层专业加工和整理,引进各行业的数据库系统,为市场营销的数据分析与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可以结合实证研究专题,按研究方向对海量数据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提供个性化的深加工数据定制服务,帮助研究者最快速、最方便地构建研究模型,以满足不同研究者的不同需求。
7.个性设置软件,后台控制能随心所欲
市场营销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对应的软件需采用分层技术开发,系统后台数据设置灵活,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与实训需要,重新设置市场营销模拟实验的数据。教师在后台可随时添加宏观政策、市场资讯、市场行情等各种变量要素,修改包装价格、产品定价,制订各种营销规则,核算产品投入(包装、研发、生产能力等),产品宣传(电视媒体、纸面媒体、户外广告、网络营销、促销活动、直邮等),渠道建设(超市、商场)等所需费用,还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经营报告和利润表等。此外,教师可以根据专业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与开发。
中职院校会计教育主要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人才,课程设计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应对现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部分学校则需根据社会需要及自身情况进行相应调整,选择企业所需人才方向对会计专业在校生进行培训,以达到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中职院校就读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对较低,作为企业高层管理人才来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毕业后基本上是到中小企业服务,因此,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
会计课程作为中职学校主干课程一直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学上各院校均强调会计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学生毕业前尽可能安排学生实习,但一个单位或企业一次只能接收几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而且学生的实习时间较短,刚将一名“生手”带成“熟手”,实习时间就结束了,接着又开始下一轮培训。试问有哪个单位或企业愿意承担这样的“培训”工作??
自行建立商场进行实习?这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及场地,难度很大。就算是建立专门的会计实习商场,但寥寥几个会计岗位,如何能将近百个学生都安排下去?理论与实际操作不统一,是现时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实训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如何解决理论与实际操作脱离的现象?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主位,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首先,理论课程以“实用”为主。再次,会计每一门课程应配置相应的实训课程。但不是每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都从建账开始,而是将会计工作的各个具体操作内容分散到每一门理论课程的操作课中,形成一种阶梯上升方式教学与实训。?
1?《基础会计》课程?
《基础会计》课程的理论教学要注重基础方法的教学,本课程包括从凭证填制及编制、科目汇总表编制、账簿登记等内容为主。本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账簿的开设、过账到试算平衡表编制方法即可,因为会计报表的编制需要运用较为综合的会计知识。?
2?专业会计课程(《成本会计》与《商业会计》)?
(1)选择《商业会计》为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从票据结算方式与应交税费中的“增值税”业务处理开始,以现时超市销售方式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选择超市中业务量较多的代销业务与摊位出租业务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本课程的实训课程应以理论教学中的商品代销、摊位出租与库存商品发出的方法为例进行实训操作,要求学生能熟练辩认各式凭证、专用账簿,并应掌握常用库存商品成本计算方法、销售日报表编制方法。?
(2)选择《成本会计》为专业课程的从原料的供应开始,以采购成本计算、原料成本产成品成本等计算为主线。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教学中选择较为易学的品种法及分批法为内容。对应的实训课程可从原材料购进业务开始到投入生产,加入理论教学中的品种法为主,账簿运用以多栏账为主,会计报表的学习以完工产品成本报表的编制为主。本阶段的学生应掌握一至两种的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多栏账使用及完工产品成本表的编制方法。?
3?《财务会计》课程?
《财务会计》理论教学以六大要素业务、编制会计报告为主线,会计报告中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为主,还可加入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该课程的配套的实训也应是以会计报告的编制为主。本阶段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教学,学生基本上能运用所学会计知识进行会计业务事项的处理,编制会计报表也就顺理成章。为了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认识,在此阶段教学中可加入《税务基础》课程或《纳税实务》课程,也为下一步的综合实训准备条件。?
4?《综合实训》课程?
《综合实训》课程以操作为主的,在基础实训课程与专业实训课程的基础上,选择商业或工业的业务为主要的实训内容,形成一个从设置账簿、复式记账、到成本计算等的一个完整实训过程。该课程以商业会计实训为主的,仍以超市业务为主进行实训操作,从企业成立初期的筹资业务到接受商品代销、商品购进,到商品销售等业务、注重库存商品发出成本核算操作、利润的计算及期末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本阶段学生应掌握企业全面的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处理成本计算,并能熟练地编制会计报表。在本阶段教学中可加入《审计》课程一些基本内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查账的方法,提高学生防错能力。?
5?《毕业实训》课程?
大多数私营企业,在开业初期,一本现金流水账就是全部的账簿记录,随着业务扩大,才需要建立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因此,刚离开学校参加工作的会计学生,都有可能面对一个没有账簿体系、只有一堆凌乱原始凭证的局面。如何着手建账?这又是一个摆在会计教学面前的一个问题。为适应这种情况,在《毕业实训》课程中,可分为两个部分进行。?
前一阶段,可以从企业建立初的核资开始,学习如何从无账簿到建立比较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实训内容,并开展正常业务核算,直至期末编制出当期的会计报表为止为实训的内容。在本阶段中加入《出纳实训》课程的教学,也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作好准备。?
本阶段学生应掌握企业从建业初期的无账可做到有账会做的水平,学生应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业建立起一套较为正规的、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并能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的操作。?
以上的会计教学内容调整均以企业用人的标准即实用进行,完成以上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训学习的中职学生,基本上已达到了现时企业用人的要求。?
二、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训教师的配置是重点?
我国小企业在用人上的特点要求中职学生上岗后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根此会计教学课程内容的调整均以“实用”为核心。?
现时会计教学的师资情况也存在着严重的教学与实际脱离的现象。大多数会计教师是从学校到教学,不能到企业内部兼任实际会计工作;因而教学上存在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脱离,要解决这种现状,可以如下操作。?
前期的《基础会计》、专业会计这些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教学可以由教学类教师担任,达到让学生掌握会计课程的基本操作要求。作为重要课程的《综合实训》、《毕业实训》两门专业实训课程,应由具有实际会计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或会计师担任,以解决教学上理论与实际脱离的现象。这样既可解决教学类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缺陷,也可以将实际会计工作中操作技能带到教学中来,提点学生在就业前需注意的事项,适应企业的需要。?
中职会计教学的改革仍在探讨与实践中,理论与实际脱节一直是教学与实际的矛盾,而从现时国内企业发展和教育发展来看,让教师走向企业,从事半教师半企业化教学工作不太现实的,相比之下,将实际工作中的会计人员请到教学中来进行某一环节的操作教学却是容易得多。因而,会计实训课程可采用这种方法,以求达到解决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