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物理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要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与学。反思首先要从自身反思,发现不足,吸取别人的长处,使自己不断地充电。其次要从课堂反思,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对策,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始终处于上升趋势。
关键词:反思;课堂;学生;教师;模式
一年一度的中考结束后,作为九年级的任课教师,就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通过反思弄清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为以后更好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自己在中考以后的反思与今后的打算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一、先从自身反思
1.在教学方面,始终从自身(主观方面)寻找原因,不从学生(客观方面)寻找原因。
2.在教学中太注重教学进度,而忽略教学中的检测环节和学生自我小结环节;在教学中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太注重所有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强化和突破;对所学内容不能及时的抽查,即知识的抽查不到位,致使一些学生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即使在聪明,也无能为力学好这门学科。
3.没有充分利用上课前的1~2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强化记忆,没有注重积少成多的原则的充分应用。
4.课堂兵教兵的环节不是最佳(兵与兵的对象选的不对口,只是盲目地凑合,而未精心选择,只是走形式,而未发挥作用);课外的兵教兵落不到实处,没有发挥好学生对教学的主体作用。
5.教学反馈不到位,每次上完课后,没有对本节课进行很好的反思,致使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6.对于重要的实验在教学中太注重讲解为什么,而忽视了学生对实验的记忆,忽视了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实验答题技巧的培养。
7.课堂内教师讲的太多,学生练的太少;记忆时间太少;小测验太少;提问的学生太少,致使学情的了解太少,致使教师的教学不切合学生的实际,使教与学相互脱节,该教的不教,不该教的多次教,大大地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8.课堂再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到位,课堂再生资源是教学中必教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再生资源,学生将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9.备课时没有认真地备好学生的学情,学法指导,优秀的教法,习题的精选,而只是注重知识的机械传递。
二、从以下两个方面反思课堂教学
1.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做到三清四性:一清是影响本节课所授新知识的旧知识有哪些必须清:二清是本节课所授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必须清:三清是本节课突破重点、难点知识所用的教学方法必须清:四性是测试题选择要有典型性、层次性、梯度性、拓展性。
2.有效模式的构建,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十二化教学法”。
(1)目标细小化。即将大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单个小的教学目标,以便于全体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如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较难的电学计算时,可以将一道复杂的电学题分解为以下几步,第一步先化简电路,第二步弄清已知量和要求的量,第三步弄清需要的公式再带入单位进行计算。
(2)知识问题化。将所学的知识有意识地设置成问题的形式进行展示,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可以设置成以下几个问题。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需要哪些器材?(2)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3)电路图如何设计?(4)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保持什么量不变?改变什么量?
(3)问题生活化。在设计问题时联系生活实际,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最佳迁移。
(4)学习自主化。即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5)自学检测化。为了更好地掌握学情,学生自学后,教师要设计适当的习题进行检测,掌握真实的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实现以学定教。
(6)检测反馈化。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 因此,检测后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的得与失,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以实现盲点知识的消化。
(7)延伸适度化。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优生。但是延伸要适度,否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适得其反。
(8)知识小结化。每节课学完后,教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9)作业分层化。学生的能力天生是有区别的,经过后天的再次努力,个体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设置作业时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必须作业要实现分层化。
(10)课堂容量适度化。课堂教学内容要适度,若教学内容太多,学生就会盲目跟随教师,失去了对知识理解和消化的时间,久而久之,使教学质量逐渐下滑。若教学容量太少,使学生在课堂内无事可干,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使教师的教学将会出现用力不均,同样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因此,课堂容量适度化至关重要。
(11)学情准确化。中考之后总是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不能合格,仔细想想,究其原因:是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未能准确地掌握这些学生的真实学情,使他们学习的表面现象迷惑了老师,如作业中没有出现问题,教师就认为他们学得好,平时不与他们交流,也不去太多地关心他们,使教与学相互脱节,在今后的教学中不管学困生的作业做得如何,教师要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惧怕心理,使他们与老师成为朋友,实话实说的朋友关系,这样老师就能准确地了解学情,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实现中考物理合格率为百分之百的标准。
总之,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坚持按照以上有序教学模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争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有创新性、创造性的人才而奋斗。
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好教师最显著的标志是能及时并不断地进行反思,即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办法和策略,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从而对教学真正做到客观评估。教学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反思是造就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不断钻研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策略
1.反思教材的解读与处理
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教材进行解读,首先要系统备课,通览教材,对所教学段的教材体系有宏观的把握,清楚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明白如何承上启下,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教师可以灵活地对教材加以增删、修改、调整,这就叫处理教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思维与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重点’知识是否巩固。这种‘重点’知识,就是反映事物特性的重要结论、概括、公式、规则、定律和规律。”比如,教完一节课,教师要及时反思:对教材的解读是否到位?概念是怎样阐释的?公式怎样推导分析的?重难点突破没有?
2.反思自我教学技能
(1)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
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渡自然。语言规范简练,讲解言简意赅。
(2)板书精当,书写工整
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和重点。
(3)教具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的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
3.反思学生解题思想、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很多学生感觉高中物理难学,听课还懂,但一做题就错。我认为就是在解题时不能正确描绘物理情景,不能建构物理模型,不清楚解题思路。教师经过反思及时进行提炼、总结、升华,再指导学生去描绘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找到物体间的内在联系,把题中所联系到的知识与基本方法串联成线并成网,形成一套高层次、高效率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4.反思学生作业的规范性
作业是学好物理举足轻重的一环,而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①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平时练习中始终能坚持规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时间久了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能力一定会上升到新的层次。②要规范解题格式,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要有一个完整的、严密的逻辑解题过程。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理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开阔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促使我们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孙金海.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三部曲”.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2(3).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
例如:在讲惯性知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车上竖直向上抛东西时,为什么车子在快速开动,人却站在车上不动能够接到抛出去的东西?同学们会想,是的,东西抛上去了,我们和汽车一起在快速前进,怎么还能正好接到被竖直抛出去的东西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想象的原因。
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为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事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
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走了,我们落下来怎么还会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
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候,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
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二: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
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三:善用学生实验及趣味实验。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
例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象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杯子上面了;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范文1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给教师增加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新的考验。探究多了,教参内容却少了,如果教师不知新、老教材有何区别与联系,在知识点和挖掘教材的“深度”上就很难根据新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创造性地教学,尤其对开放性的探索。教师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新教材要求较高。其次,讲课模式也提出挑战,新教材内容生动,知识面广,如何把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使学生真正学到系统、严密和“适度”物理知识。评价上,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能否为后继学习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在学习课标上,我们这几年也走出去拜师、学艺方面也下了大力气。理解了新教材符合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求,它面向全体学生,希望人人都能获得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些新知识出现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很多的物理内容,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物理的探究活动,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锻炼科学探究物理规律过程的能力。比如“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凸透镜是一个很简单的光学仪器,却是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关键构件,用两个凸透镜简单组合还能制成一架简易望远镜、显微镜。还有在教材的安排上说话(声音)、看(眼睛的原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简单的电学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富有实际应用的物理。另外,新教材内容设置,还有意识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的情况,亲自实践,增强学生学习后继知识的积极性。
新教材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亲身经历、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学生死气沉沉、钻牛角尖式的学习少了,代之而来的是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合作探究、交流或者自觉收集信息、数据、资料、探索性实践等活动,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后目标也明确了。如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凸透镜成象”一节,在新教材别增加了学生实验的环节,让学生体会虽然是同一个凸透镜,在不同的位置却能成不同的象,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后面的显微镜,望远镜,眼睛的结构,人带的眼镜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试验给学生增加一些有关的实验内容:如用纸把凸透镜遮住一部分让学生观察凸透镜的成象,让学生拿着凸透镜观测近出和远出的物体,看有什么区别,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是知识系统化。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老师:有些实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体会,总结,效果会更佳。
在课堂45分钟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探索、经历体验和感受,获得必要知识,教材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的现象、模型。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例子,非常生动,有意义。比如“眼睛和眼镜”这一节时,生动的实例有:“给你一个老花镜”,“你能测出它的焦距和它的读数吗?”,学生的积极性特别的高,分别把放在自己面前的凸透镜拿起来设计实验方案,在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学生对这些新颖的小实验,很感兴趣。
物理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范文2物理课堂教学,为着要使学生们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则须给予机会使他们进行思考。最普通最简便的办法,便是发出问题。可是所发的问题,不是教师随便想到的主观意见,而是要在教师备课时,环绕课堂设想若干有关的重要问题。
如若教师只考察关于信息的记忆,则可应用求同答案的(唯一正确的)问题;如若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则以求异答案的问题为佳。求异的答案乃是要求学生各抒己见,不与别人雷同的(多数适当的)答案。求异答案的问题,并可成为引起全班讨论的出发点。
根据有经验的教师的意见,认为发问须有一定的目的,才可产生效果,否则教师随意发问,学生随意回答,可能影响课堂里的秩序,不过,教师为着顺应一种情境,利用时机,发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当亦可行。但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发问,并非无的放矢。在发问之先,总须有所考虑,不论是对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教材的内容,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方法,学习上的困难、进度、评价等方面的检验与推进,皆可发出问题。实际上,发问之目的不同,作用不一,而问题的意义自然亦有差别。概括起来,在一般的教学情境中,大体上,发问的作用可有几种:
1.引起动机。
发出问题,刺激学生急于想了解教学内容,引起其学习动机,而使之对于教学内容感兴趣。
2.启发思维。
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作用,极为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情况下,学生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思考,听教师讲演,只用听觉;阅读教科书,只用视觉;这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关系至为微弱;唯有发出问题,使学生不得不用头脑来思考,俾可作出适当的回答。
3.考察理解程度。
关于一个课题的内容,在授课之后,学生是否理解清楚,教师可发出问题,考察究竟,藉以反馈,促其进步。
4.激动顿悟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如若发生困难,学生茫然不知如何克服,这时教师可发出问题,促其发现学习中的意义重点与其间的交互关系,而使之产生顿悟作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5.形成知识结构。
要使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能与已学习得的旧知识,联系一体,形成结构,教师可以发出问题,使学生明白其内蕴的关系,而可产生优良学习效果。
6.对于理论的评价。
为着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发出问题,要求学生对于一种理论,予以评价,分别其优点与弱点,以及其在社会上,或学术上,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7.检验学习目标。
关于一个课题学习后,是否已经达到目标,或达到了什么程度,教师可发出问题,以资检验。积极的则反馈促进,消极的则指导学生自行弥补或矫正。
8.给予复习机会。
关于学习的重要知识,关键性的作用,或与下一课文关系密切的理论,教师可发出问题,以为复习或预习的机会,而使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9.唤起注意重振精神。
课堂教学时,如若看到有学生的注意未能集中于学习方面,这时,教师可用问题唤起其注意,使之重振精神,进行学习。
10.总结学习经验。
当一个课题或一单元,学习完毕时,都是可发出问题藉以帮助学生组织知识,成为系统,欣赏内容的涵义,总结学习经验。
在上述的这几种情况下,教师皆当发出相应的适当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作用。这种种思维能力,虽然没有直接联系着创造的行为,但可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培植良好的基础。
物理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范文3在八年级刚刚学习完《透镜》一节内容后不久,有一天我所教班的班主任,跟我说起他们班一位学习较差的男孩子,用一个放大镜把前面一位女同学的衣服烧了一个洞,班主任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非常生气,而在一旁的我却有点内心沾沾自喜,尽管在班主任看来这是学生的恶作剧,但在我眼里学生在顽皮中用到了物理知识,对于物理老师来说我心里多少还有点自豪呢。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99-01
英国学者洛克说:“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手段和工具。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平时常规的教学工作中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尝试科学地、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
教师反思可以有多种:有对教学流程的反思、有对教学对象的反思、有对教学形式的反思等等。笔者在较长时期的物理教学中,对教学反思归纳了几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师在进行新授课前都要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学过程、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实际授课中往往会发现教学效果或是教学目标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的差异。原因在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对教学设计效果和教学实践的思考。使得教学实践中无法发挥教学设计的预期效果。
例如:苏科版8年级下册“四、浮力”一节内容,整个一节课以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出发,通过生活中物体受浮力的例子,引出“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接着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探究。在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时,学生得到的结论各不相同。怎样能让学生体验到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设计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个用手托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物体受到向上的托力。然后与图中实验对比,说明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要求引导学生建立F浮于G排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先体验将物体慢慢按入水中时观察水面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水面的的升高说明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F浮是“力”与V排最接近的可能是什么力?学生容易联想到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从而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关”。这样的设计过程要测量的物理量较多,G物、G桶、G总、F′,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时最好由教师指导学生将F浮和G排这两个过程单独列开,帮助学生目的明确的测量需要测的物理量。并把测量过程设计成表格,便于学生比较。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的反思就是教师要对教学中重、难点是否处理适当,是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等情况进行反思。
例如:苏科版8年级下册第六章“四、密度知识的应用”中学习测量物体的密度,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找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带到课堂上测密度。第二天学生带来了很多物体,有书本上提过的,还有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木块、泡沫塑料甚至有同学带来了一个面团、一块大砖块。因为事先没有指导学生带什么,只考虑了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没料到实际问题会出现的那么快。在过程中教师灵机一动,将这堂原本受书本限制的实验课变成了开放性的实验课。对于拿砖来的学生教师提出问题:“砖块放不进量筒中测体积,怎么办?”对拿来木块的学生提出问题:“木块不能浸没在水中测体积,怎么办?”对拿着面团的学生提出问题;“面团会在水中溶化,怎么办?”学生立刻活跃起来,纷纷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趟预设的课变成了特殊密度的测量。
三、教学方式的反思
新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从权威的方式转向了师生平等的互动交流的方式。教师是否具备公正性,是否有豁达的胸怀,是否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是否有丰富的情感和足够的亲和力。
教学反思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笔者在这里举两种最常用的反思方式。
集体互动反思:
听课、评课是教师相互学习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评课的形式是一种重要的反思形式。
(1)教学观摩。平时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看到的教学情境,对此进行讨论分析,反思自己对同课题课的教学得失。
(2)论坛讨论。现在的网络日益发达,网络上的教学论坛很多,来自于同学校的、不同学校的,同学科的、不同学科的,同地点的、不同地点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就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得到形形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它学校所共享。如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个专门为物理教师开办的网络培训班,在班上大家通过网络共同讨论“总电阻的引入问题”,每个参加的教师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还有的教师将网上的一些精彩的视频节选出来供大家参考。这些反思的方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样的沟通不仅在教学上意义重大,而且教师间更和睦,更信任。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1.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而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要较多地应用推理和判断。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学生难以适应。另外,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记忆公式,考试就没问题。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生紧跟教师转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读书思考,只能死记硬背。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学生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学生又没预习,因此上课时,学生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2.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1先粗后细,先整体后隔离,提炼科学方法
教师应先了解整个模块的知识结构,思考编者为什么要这样排序?他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步阅读每章的知识体系、教学要求,挖掘其中渗透里面的科学研究方法.下面以曲线运动为例,谈谈新课标物理教材的思想方法:
(1)从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方法
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都是从特殊开始的,但又不止于具体的事物.例: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新教科书是这样展开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沿什么方向?先分析图并仿照过去的思路得出结论:在这两种情形中,加速度的方向是指向圆心的.然后用运动学的方法分析速度矢量的方向,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2)解决问题时强调规范化的方法
在物理学中,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特点,解决起来要遵从不同的程序,也就是说有不同的规范.这也是科学方法的问题,编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例:坐标在描述质点运动时的作用,物理学离不开数学,要用数学描述和解决质点运动的问题,就要用到坐标系.新教科书比过去强调了坐标系和质点的坐标,以使学生在刚刚开始高中物理学习的时候就能自觉地、规范地运用坐标系这个数学工具.
2反思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经验,更应该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积极地认识到自身与学生的关系,进而建立起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也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尽可能与学生做朋友,这样才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没有情绪上的抵触性;第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比如说根据一个话题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延伸更多的知识.这样,既能够创设出轻松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反思教学内容
因为物理知识本身的枯燥、无味,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必须积极地开展教学内容上的反思,因为学生的厌恶情绪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而只有积极的丰富的教学内容,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才能够弥补物理枯燥、乏味的不足.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结合教材的特点,有机融入生活知识,比如说告诉学生物理知识常见于哪些生活现象、生活中哪些活动包涵了物理知识等,从而转换学生对物理的认识,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第二,对于不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演示,而通过演示实验,不仅仅能够完善学生思想上的抽象结构,更能够直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整合知识.
4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念
在中国应试教育下中国的教育基本上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实际运用上基本为零,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把中学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实行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形式.如何实行理论和实际联系的教育方式呢?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首先需要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转化为物理问题.教师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
将现代科技与高中物理相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的高科技问题与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教师要创造性地发现有关的教学素材,编制这方面的习题.
5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往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创新思维是一个事物发展的灵魂,教师可以设立开放性问题,不要求答案的唯一性,注重学生的假设性思考,大胆想象,不局限于眼睛看见的东西,不否认学生的观点,用心和学生探讨观点,对每个学生的观点都要慎重处理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把物理教学实际化
什么是物理实际化教学?物理实际化教学就是指,把物理的实际作用和意义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物理从而建立起科学发展观.老师和学生要同时转变教学观点,老师和学生不再是教和学的关系,老师和学生是一种职业的物理学研究关系,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推进科学的发展,老师可以告诉学生,物理学是开启科技发展的重要大门,我们学好物理不仅可以推动科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并告诉学生一些相关的科学人物和研究结果,比如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用一种新观点来推导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今天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尖端科学研究、工业、医学、通讯、军事、艺术、教育、计算和日常生活,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物理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常贴近,而且涉及领域较广,有很多的技术、技能都需要物理学科的学习来打基础、做铺垫,物理的学习能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职学生是社会未来技术性的人才,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程度,学好物理对自己的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理解事物的本质,总之,学好物理很有必要,物理教学的反思对学生学习好物理知识,培养好思维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多数学生一听物理,都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更何况是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的物理基础及学习能力是较差的,所以在中职物理的教学中,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心态,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决定了物理老师不只是要让学生从心底去接受、喜欢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要学生从理性的角度掌握和记忆知识、应用知识,因此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性;第二点,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每节课要有明确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加强针对性,重点学习专业所需知识,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基础知识学习的好坏,对学生的自信心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所以一定要重基础,因为只有基础扎实了、稳固了,我们才能谈以后的知识的深入和发掘;但老师在课堂上也不能仅限于教材,我们虽说重基础,毕竟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要的拓展也是教学的一大重要环节,要高于教材且不能离开教材,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多发现、多思考;第三点,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解疑难点,每一节课、每一章节都会有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作为老师,一定要将这些不同类的知识清楚地列出来,让学生知道知识的脉络,知识的重点、难点在哪里,这样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到深,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老师在必要时候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各种物理实验现象,来学习、理解其原理,同时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记忆深刻;第四点,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俗话说,学好数学是在为学好物理奠定基础,这是不无道理的,学科与学科之间有很大的衔接,数学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更注重的是运算能力,而物理则不一样,它更注重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相比之下更注重其过程,好比在考试中的一道大题,如果是数学中的大题,则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对的,那么无疑其运算过程也没有多大的问题;而对于物理来说,我们需要根据条件分析出其关系,需要用到哪些理论,最终列出相关的等式,看似是一个小小的等式,但它是很重要的,它反映了你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它是一定要写的,而对于计算过程是几乎没有多大要求的,计算过程可写可不写,物理题,检测的不是我们的运算能力,而是我们的物理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平时就应该更注重物理思维的培养,尽量少动笔、多思考,比如说物理教学中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是最常见不过的了,在我们熟练之后,根本不需要在稿纸上面一步步地进行受力分析,这样不但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而且效率低,这时候就运用学生的物理思维了,假设有一个静止的放在斜面上的物体,那么在我们的脑海里,或者在我们的“眼前”就应该能看到这样一个物体,然后对它进行受力分析,有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的支持力,如果斜面光滑则不受摩擦力,如果题目中没有提到光滑,则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考虑受到摩擦力,确定方向和大小;第五点,活到老,学到老,中职学校的学生以掌握技能为主,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断地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物理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注重学生探究式的学习,多以提问引导的方式开始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在遇到关键问题的困惑时,应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侧面给与引导,尽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使之养成勤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一名物理老师,对于那些可能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细心、耐心的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扎实稳固的情况下逐渐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引言
坊间流传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不知是哪位专家说的,伤了千万一线教师的心。现在的社会,说话的人多,做实事的人少,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调查,哪来的发言权。很多的废话都有跟风,溜须拍马之嫌。当权者权力无所不用其极,开会开会,学习,学习…任时间流逝,弑激情才华与无形,这也许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反过来,我们教师应有所做为,有所反思,有所进步,有所改变。就个人观点来说,好教师一定有大量的教学反思,有大量的教育反思,有对反思的总结,有对反思的改变。抓住教学教育的点点滴滴,最终会有很大的收获。下面是我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反思,希望对千万同行们有丁点的帮助。
在日常教学中,物理难的声音一直不绝于我的耳中。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多注意引领,学生对物理的感受定会好一些。
一、引领学生学会读题
物理和数学不同,物理字多,不能像数学一样设未知数X。物理中的物理量都赋予特定的含义,考察时也得放在特定的物理场景中。物理场景的描述必然需要用大量的文字来描述,但很多场景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而现在很多的中学生娇生惯养,五谷不分,生活经历少的可怜,这直接导致他们对物理情景想象非常困难。再加上电和磁块本身非常抽象,可以预见的物理学习困境――题读不懂。题都读不懂,再简单的物理问题也就不会了。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引领他们去读题,去感悟物理情景,学生做题会感觉容易很多,物理学习兴趣会增加很多。可是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怎样才能有效的引领同学们去读题,以下是我的一些浅见。
(一)注意空间关键词
力和能是我们高中物理学习的主线,不同的空间可能受到的力不同。在读题中,尤其要弄清物体是在水平面,还是在斜面,或者在立体空间。若是物体与面有接触,可能要考虑接触面是否有弹力,有弹力还要分析是否有摩擦力。力弄清楚才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才可能弄清楚过程中功能转化关系。
(二)注意力学信号
物体的重力是否不计可能关乎整个物体的解决,尤其是题目本身不计重力,但粗心没注意,这就导致题目变得非常复杂,解决不了,最终劳而无功,浪费了大量时间。在电磁场中,质子,电子,离子是不计重力,其他带电体一般都要计重力。同时也要注意是重力不计,不是质量不计。
(三)明确已知量
高中物理很多题目用字母表示已知量,而求解时我们设的已知量也是字母。这给我们同学们造成的感觉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求呢?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只有稍微点拨就可以了,告诉同学们用已知量把未知量表示出来就是求解过程。
二、概念要清晰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概念清晰,概念不清晰是不会做题的。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应该多注意概念这一块的教学。例如平均速度,其意义是粗略描述物置变化,换句话说它不能精确描述物置变化快慢。有一题目是这样说的:某一物体沿直线由A运动到B,直线距离是三十米,过程平均速度是三十米每秒,我们可以求出A到B的时间是一秒。然而A到B中点时间是多少,物体在中点的速度一定是三十米每秒吗?很多学生都疑惑上两个问题。若我们从平均速度的意义来找,我们只知道零时刻在A点,一秒末在B点,其他的我们不清楚。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记住对应位移对应平均速度。还有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的意义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既然是变化,就有变大和变小,包含汽车启动和刹车过程。物体有加速度只是说明物体速度变化,但速度不一定增加。我们从一开始就让同学们注意概念清晰,注意细节的差别,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学生物理成绩还怕上不来吗?
三、要与数学结合
数学是工具型学科,物理应用数学最多。数学中的公式,结论在物理中会应用到,甚至数学中的方法思路在物理中也有应用。例如在判断接触弹力有无的问题上,我们采用的是假设加状态判定,先假设接触面无弹力,再把相接触的物体撤去,若原物体状态不变,则假设成立,若原物体状态改变,则假设不成立。这和数学中的反证法不一样的吗。在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还常用到函数图像,方程思想,归纳法,不仅仅是一些公式定理。物理和数学,五百年前本一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强化物理与数学的联系,应强化运用数学公式定理解决物理问题,应强化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物理问题。
小结
从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所在,并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引导同学们如何学习物理,如何学好物理,减少同学们认识物理的误区。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差别很大,不能像学习初中物理那样学习高中物理。合理的思想上和学习方法上的引领,让我们的学生会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能在考试中有好的分数反馈,这才是他们学习学好物理的最强大动力。俗话说:付出终有回报。实际上,很多时候付出是没有回报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上付出大量的时间,却没有丝毫进步,时间久了,对物理就麻木了。所以物理老师定要做好领路人,让更多人从进入高中时就注意高中物理怎么学,让更多的学生学好物理。这也是所有物理老师的期待。
【参考文献】
[1]乌没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况晨光.教师应强化问题教学意识[J].中国教师,2006
[3]杨西强.苏格拉底教学法的现代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91
睿智如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都坚持“五日三省吾身”,我们普通的教师就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了。反思不仅是我们对以往教学得失的阶段性总结和思考,更是我们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自身为人师者的教学使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都不同程度的陷入了迷茫的困境,尤其是很多的女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理性思维能力亟待提升。针对这样的教学现实,我们除了加强跟学生的沟通、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之外,还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的都合格了,是不是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在日常的教学反思中,我们应该经常反问自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们的教学方式足够多样和新颖吗
著名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曾经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居里夫人发现镭这一稀有元素的漫长岁月中,正是她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帮助她坚持到了最后。毫无疑问,学生在物理学习上没有兴趣是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体会到知识带给她们的乐趣、也很难建立顽强的学习毅力。学生从一开始就只看到物理知识的枯燥和晦涩的话,是不利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的。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教学方式足够新颖的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们充分参与到物理知识的海洋中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当学生们难以充分调动起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的时候,我们教师首先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太单调了,反思我们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是不是还有改善和提升的空间。如果我们自己反思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话,我们就就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更多地发现自身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善的途径。
二、我们的教学语言足够简洁清楚吗
语言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重要媒介,我们在课堂上大都通过语言这一形式具体给学生们讲授知识点。有的教师可能认为物理是一门强科学理性的、偏重思维的学科,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其实无关紧要,不需要过多的注意。其实,恰恰因为物理知识偏重思维的逻辑性,所以我们更需要注重提升自身教学语言的艺术,力争通过语言给学生们呈现出一个更加具有逻辑性的、有条理、更加清晰明了的物理知识世界。比如说,一个物理知识点本身已经是相当高的难度了,教师在讲授阐发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不注重语言的条理性,东说一句、西说一句,学生们往往很容易被弄得头晕转向、不知所以。所以,物理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不是保证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充分条件,但是却是必要条件。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经常地反思我们的语言水平是不是符合标准了,是不是足够简洁明了,是不是有益于学生们思维的逻辑发展等等。总之,教师的一言一行看似平常,其实对学生们的学习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只有教师严于律己,才能给学生们呈现出一个更加具有条理性、更加清晰地物理世界。
三、我们在教学中切实贯彻了我们追求的教学理念了吗
教学理念是一个教师的教学风向标,是组成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部分。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正确、或者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话,教师是很难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双向提升的。这些年来,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逐渐在华夏大地上开花结果,各个学校的每一位物理教师都认真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教学理念的理论层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教师学习和研究了一定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只是前提,关键是教师要切实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有些教师在理论学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可是真正到课堂上就仍然还是实行自己的老一套,并没有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这样流于形式和口号的更新教学理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也很难从实质上提升我们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提升我们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总综上所述,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经常地反思自己是否切实贯彻了一致追求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等。
四、我们与学生的关系足够和谐民主吗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物理课堂有序进行的关键条件。在一个足够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实现,进而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升温。我们具备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是真正在实践中还是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能力的。几乎每一个物理教师都在喊着“建立民主师生关系的”口号,但是在真正处理好了师生关系的教师并不多。我们不仅要表达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诚意,更应该将这一理念贯彻在教学的始终。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更多的机会提出想法、展示自己,更应该在教学的方方面面适当听取学生们内心的建议和想法。比如说,教学进度的计划、开展教学的模式、课堂时间的分配等等都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来决定的。
一、在反思中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可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标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含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丰富专业学识,提高反思能力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高中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史、物理学论文、物理著作等。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分析史料、推理证明及论断评价等研究能力,而且可提炼物理学研究方法,为教学打下基础。
三、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物理教师还要在新课标指导下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以下教学反思,缩短适应新课改的周期。
1.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反思教学的可行性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措施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其实是一种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2.加强物理听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内涵丰富的活动。我校的“周教研”已经形成教学常规,同科每周一人主讲,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教师间的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地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听讲结束后即说课、评课,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促成教学反思的常规性
我校的教案本上每个教案后设计有一项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栏目,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认为备好了一堂十分满意的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却总感不足或不妥,常规性地做好课后的反思笔记是快速适应新课程的阶梯。
虽然目前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的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四、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从反思走向专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