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学籍证明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5 12:11: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学籍证明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学籍证明

篇(1)

1.学生有怪问时,延时评价可提供一个敢于释疑的环境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提出某些古怪、幼稚、甚至是荒诞的“怪论”时,常引来教师迫不及待的否定,无形中扑灭了学生创造的火花,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千万不要及时评价,而应通过延时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与众不同、敢于发现和挑战,然后及时转换角色、转换角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来解决问题.

22

xy

例1.1在学习“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时,总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x=0时,方程-=1

22

ab

没有实根,为什么还要将点B1(0,-b),B2(0,b)在y轴上表示出来,并称B1B2为虚轴?”等等。

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是多么富有创意!从教学实践看,怪问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学生的心里。这颗珍贵而娇嫩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

2.问题有多解时,延时评价可提供一个敢于质疑的环境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解决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要采用延时评价,不能过早地给予及时的终结性的评价,否则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2222

例2.1已知实数a,b,x,y满足a+b=4,x+y=9,求ax+by的最大值.

生:令a=2cosα,b=2sinα,x=3cosβ,y=3sinβ,则ax+by=6(cosαcosβ+

sinαsinβ)=6cos(α-β)。故当cos(α-β)=1时,ax+by的最大值为6

教师一听,答案完全正确,情不自禁地说:“非常正确!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哪知道

刚才举起的那些手“唰”地不见了!顿时,教师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3.思维受挫时,延时评价可提供一个敢于析疑的环境

案例3.1在利用不等式求最值时,有这样一个思维受挫的教学片段:

sinx2

求函数y=+〔0<x<π〕的最小值.

2sinx

sinx2

生:利用平均不等式,y≥2.=2

2sinx师:以上不等式能取到“=”吗?

生:因为sinx≠2,所以等号取不到,这样解错了.

篇(2)

一、科技与道德的关系

一直以来,关于科技与道德的关系,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是科学技术自善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人们的道德水平自然而然地提高;二是科学技术罪恶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会使人们的道德越来越堕落;三是科学技术或善或恶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能提高一部分人的道德水平,又会使一部分人的道德品质败坏;四是科学技术善恶并进论,认为随着社会的进化,善恶是并进兼行。伦理学者认为,科技与道德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的关系:一是科技发展有利于道德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使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道德的进步;二是科技的作用有一定的历史范围。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道德水平随着他们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进步;另一方面少数剥削者的道德水平随着其特殊利益的发展和整个阶级的没落,他们的道德又必将随之堕落;三是科技不能作为判断道德水平的直接标准。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的道德状况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判断一个社会的实际道德水平,应该主要以居于这个社会的主导地位的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为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为人类所用,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福利;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环境问题的出现等使科学所产生的负效应不断呈现并扩大。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他们如何从事科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技活动的走向,科技工作者积极而又慎重地从事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技术,使之造福于人类才是具有道德的。换言之,科学技术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就是合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

二、科学技术合道德的思辨

如果说,科学技术合道德,它的合理性表现在:一是科技进步影响伦理道德的发展。首先科学技术作为人类一种实践活动,本身需要道德规范,因而科学技术发展本身会孕育出一定的道德观念,即科技道德;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正确地揭示了客观世界的规律,使人们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直接导致人们原先由于愚昧迷信而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更新;最后科学技术的一些新成就及其运用直接引起人们之间新的伦理关系,从而引发人们作新的道德思考,促进伦理道德的进步;二是科技进步需要伦理道德的正确引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影响的加强,科学技术越来越具有道德的性质和伦理意蕴,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在正确伦理道德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效应,使之朝着造福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伦理道德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只有通过道德调节才能加以消除和缓解。以克隆技术为例,通过克隆技术可能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也可以替换人的器官,来挽救人类生命和治愈人类疾病,这是符合于人类的道德目的的。然而,它违背了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平等原则,给伦理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应尽早采取对策,建立生殖医学法规和生命伦理研究机构,让更多的人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优惠,使其造福于民,也让我们人类远离克隆所带来的灾难,使克隆技术这一科学成就与伦理道德的冲撞而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三、科学技术不合道德思辨

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不仅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负面效应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一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这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膨胀人们的物质享乐心理,使人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导致道德滑坡;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提供新的犯罪手段、犯罪方式,诱使人走向犯罪。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就使人不用采取传统的偷窃、抢劫方式,通过修改计算机程序可获取不义之财。这种新的犯罪手段、方式比传统的偷窃、抢劫更隐蔽,更难以破获,也就会更加激活不法之徒的犯罪动机;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一些新的伦理问题,可能会引起道德混乱,如处理不当,就会破坏社会伦理秩序,导致社会失范。

对人类来说,今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不仅是如何发展科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科学,把科学用于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价值问题。应该把科学技术作用于道德之上,通过强化科学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意识,普及生命伦理知识并开展讨论,加强伦理委员会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以规范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建立、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

篇(3)

要做到“见什么想什么,要什么写什么”,则要求学生要有一个比较扎实的几何系统知识,即几何中的相关概念、命题,相关性质、公理与定理等基础知识,并对这些知识熟练记忆.因此,我们在记忆的时候要将相关知识联系记忆,并进行比较,从中找出该知识间的必然联系.

那么如何理解“见什么想什么,要什么写什么”这12个字的学习方法呢?

1 “见什么想什么”

1.1 想相关的性质(即可以用得到的东西)

①见到垂直,即要想到:(1)所成的角为90°;(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其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3)有可能是三角形的高.

②见到线段的中点或角平分线,即要想相关的三个表达式子:(1)两个小者的相等关系(较短两条线段或较小两个角);(2)小者等于大者的一半的关系(较短两条线段或较小两个角与最长线段与最大角);(3)大者等于小者的2倍的关系(最长线段与最大角与较短两条线段或较小两个角).

③见到两直线平行,马上要想到有关的角的性质:(1)内错角相等;(2)同位角相等;(3)同旁内角互补.

④见到直角三角形,即要想到:(1)有一角为90°;(2)勾股定理;(3)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注:(3)与(4)都有这样的关系:等于斜边的一半];(5)全等时的HL.

⑤见到等腰三角形,即要想到:(1)两腰相等;(2)两(底)角相等;(3)三线合一.

⑥见到有关解多边形的题目,我们必须想到与多边形相关的内角和、外角和知识:即内角和为:(n-2)×180 °、外角和为:360°.

⑦见到平行四边形,马上要想到平行四边形具有如下可用到的东西:(1)对边平行;(2)对边相等;(3)对角相等;(4)对角线互相平分.

⑧见到矩形,马上想到矩形具有如下可用到的东西:(1)角相等,且为90°;(2)对边平行;(3)对边相等;(4)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⑨见到菱形,马上想到菱形具有如下可用到的东西:(1)对边平行;(2)四边相等;(3)对角相等;(4)对角线互相平分,垂直,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⑩见到正方形,马上想到正方形具有如下可用到的东西:(1)对边平行;(2)四边相等;(3) 四角相等,且都为90°;(4)对角线互相平分,相等,垂直,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1.2 想相关的方法(即怎样见题想方法)

①见要求有关的角相等,马上想到可以用如下方法去解答:(1)看角的情况,证两直线平行;(2)最常用的利用三角形全等;(3)角在同一三角形中,可证其是等腰三角形;(4)借助第三个量,找其等量关系.

②见要求有关的线段相等,马上想到可以用如下方法去解答:(1)最常用的利用三角形全等;(2)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证其是等腰三角形;(3)看是否有线段的垂直平分性质,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的距离相等;(4)线段是四边形的两条对边,则可证其是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

③见要证线段的大小关系,则要想到把相关的线段转变到三角形中,进而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来解决.

④见要证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一般来说是要把较长的线段进行拆分,构造出一些相等的线段,然后进行转化.

⑤见到要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要想到证全等的三个条件(HL两个条件除外):SAS、ASA、AAS、SSS,然这三个条件则需看题目去找,注意条件不能乱套,乱用.

[三角形的全等,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要灵活运用,灵活去找出其隐藏的条件:比如说对顶角、公共角(或公共边)相等、垂直隐含直角的关系、中点隐含线段相等的关系、角平分线隐含角相等或角平分线上的点的一些关系(到两边距离相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角的互余互补关系等等]

1.3 想相关的思路

①证两条直线平行:

观察题目中的 “两线”被第三“线”所截所成的角而想相关的方法,如出现同位角则可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还出现内错角或同旁同角,则也可以用相应的方法来证明.

②证三角形全等或相似:

观察题目中所给出的边与角的条件对应SAS、ASA、AAS、SSS进行比较进而想思路,如题目告之的是:一角一边,则可选取SAS、ASA、AAS,再看角与边哪个好找就用相应的方法;如题目告之的是两边或两角,则选用SAS、SSS(ASA、AAS),这样一来,思路就比较明确啦.证相似也是一样,且更加简单,条件只需要两个,题目告之的是一角,则选取AA来证最为简单;如题目告之的是:一角一边,则可选取SAS、如题目告之的是两边,则选用SAS、SSS.但请记住:证明相似最常用常考的方法是:AA.

③证明平行四边形:

(1)见题目中告诉与边有关的内容,想到用“两组对边平行”、“两组对边相等”、“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证明;(2)见题目中告诉与角有关的内容,想到用“两组对角相等”、“两组对边平行(因角相等可想到两直线平行)”;(3)见到题目中告诉与对角线有关的内容,想到用对角线来证明,即“对角线互相平分”.

④证明矩形:

(1)见题目中告诉的是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则马上想到:a.利用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来证;b.证明两条对角线相等[注:见到题目中是与对角线有关,则马上想到是用b来证];(2)见题目中告诉的是与四边形有关,则想到证角为90度(三个角都是直角),或是看题目中的边、角、对角线的关系,先把其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1)的方法来证.

⑤证明菱形:

(1)见题目中告诉的是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则马上想到:a.利用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来证;b.证明两条对角线垂直[注:见到题目中是与对角线有关,则马上想到是用b来证];(2)见题目中告诉的是与四边形有关,则想到证边相等(四条边都相等),或是看题目中的边、角、对角线的关系,先把其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1)的方法来证.

⑥证明正方形:

证明正方形的主要的方法都是利用正方形的不同定义以及正方形的双重性(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即是看题目中的边、角、对角线的关系,证出是矩形(或菱形)[这些证明方法同上②、③.相同],然后再证一组邻边相等(或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就行了.

⑦证明等腰梯形:

(1)见到题目中告诉与角有关的梯形,则想到证两底相等;(2)见到题目中告诉与对角线有关的梯形,则想到证两条对角线相等就行.

以上谈到的见什么想什么,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可能遇到与其有关的知识内容,那么到时自己进行小结,把相关的内容加到相应的知识点中去.

2 “要什么写什么”

我们在证明的过程中,由一个知识点可能得到很多相关的性质、结论,但并不是所有的结论我们都要在证明过程中写上,如果这样反而使证明过程不清不楚,适得其反.所以在写证明过程中要做到“要什么写什么”:即题目要怎样的结论我们就写叫哪些的结论,这样我们的证明过程就简捷、明确,推理具有逻辑性.

比如,1.常用的三角形全等,则会得出有六个相应的结论:三组边、三组角对应相等,那么,我们在证明的过程中就要看清楚:是要用线段(即是边)的关系,还是用角的关系,进而写出相应的结论,这样才能使证明过程简洁、明确,推理具有逻辑性.2.比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都有很多的性质结论:边的关系(汲及到线段时还可能用到对角线的一些内容:平分,交点为线段的中点等)、角的关系(也可能用到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的这一重要性质)以及对角线的关系(其又有不同的关系:平分、相等、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因而要适当选择来解题).

总之,在解题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题目的每一句话,进而去想到相关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下面以2009年中考题为例介绍如何用“12字”法:

例1 (2009年广西钦州)(1)已知:如图1,在矩形ABCD中,AF=BE.

求证:DE=CF;

分析 ①想解题方法:本题一见要证明DE=CF,而这两条线段分别在不同的三角形中,所以我们想到的方法与思路就是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②想相关性质:题目知之是在矩形ABCD中,所以想到矩形相关的边(对边相等与平行)、角(四个角相等且都等于90°)的关系;③想相关解题思路:本题想到是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来证,但用全等条件的哪一个呢?这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而斜边DE、CF为所求,所以不可能用HL来证,要求证边,也不可能用SSS来证,题目告之有相关的边加上矩形相关性质而想到正确的方法应该用SAS来证.

证明 因为AF=BE,所以AF+EF=BE+EF ,即:AE=BF. 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AD=BC,∠A=∠B=90° (注:这里用什么写什么,比如AD∥BC,AB=BC这些条件是不用的,所以就算是正确也不用写下去),所以ADE≌BCF,所以DE=CF.

例2(2009年娄底)如图2,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连结AD,在A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连结BE,CE.

(1)求证:ABE≌ACE;

(2)当AE与AD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EC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分析 ①想解题方法与思路:

篇(4)

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随着“金名片”这一概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的投入虽越来越大,但也面临着重大项目资金不足、社会资本积极性不高、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等现实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打造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不能只用简单的经济学眼光去看问题,应该算大账、算远账,算好文化账和政治账。

重金打造“金名片” 北京西城大栅栏街道的杨梅竹斜街。

新年伊始,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步行街上具有220年历史的三庆园戏院高朋满座,政府人士、学术界代表与谢辰生、傅熹年等文物保护专家在北京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2016年会上共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

在这次年会上,西城区区委书记卢映川宣布:“西城区计划投入190亿元,用5年左右时间,使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特别是纳入文物登记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实现腾退亮相。”

作为古都北京的发祥地及核心地带,西城区文化遗产丰富,拥有18片历史文化街区,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81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2项、名人故居院落96处。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对安徽会馆、浏阳会馆、谭鑫培故居、龚自珍故居、万寿兴隆寺等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会馆、名人故居全部实现腾退保护,做到应保尽保,最大限度发挥文物的文化价值。

而在2016年岁末,东城区正式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非文保区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大行动计划”,预计总投资1662亿元,包括打造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路南、东四三条至八条、东四南、鲜鱼口等6片历史文化精华区;新建3000个公共停车泊位;增加1万个共享车位;还原公共绿地36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3%,等等。

“保护古都是东城的重大责任。”东城区区委书记张家明把保护“金名片”作为东城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5年,我们将对全区43%的用地空间进行整治式更新改造,整治胡同环境,调整商业业态,优化停车管理,最终让胡同回归宁静,让历史融入生活。”

政府部门对经济效益低、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的投入何如此巨大?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而言,投入上看你是算今天的账还是算明天的账?如果只算今天就赔死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说,“对北京这张唯一的中华文明‘金名片’的保护,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文化账、政治账,不仅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远账。就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早在201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文物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支持市属重大文物保护项目,8.5亿元用于支持区县所属文物保护项目。

根据“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2016年,在文物及历史名城保护工作方面,北京修订文物资金管理办法,开展主题性文物修缮,加大对核心区、“一轴一线”、西山文化带、长城保护带等投入力度:投入10亿元,促进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投入6.5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转移支付,进一步完善北京市与首都功能核心区财政管理体制。

有待稳定投入

西城大栅栏街道的杨梅竹斜街,既有古朴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又有现代时尚的文化创意小店;既有从明清延续至今的胡同肌理和街区风貌,又有东西方多元艺术文化元素,历史和现实、传统与现代交织融合在这条只有496米的街巷里。

杨梅竹斜街的独特气质源于北京市西城区启动的“大栅栏更新计划”。作为大栅栏街道的一条特色街区,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者们却有很多“难言之隐”。

“居民拆迁腾退后,这些直管公房的房屋产权无法划到公司名下,就无法实现流转,这些腾退的房屋只能是账面资产。”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负责人王志忠说,由于直管公房体制机制的障碍,当年杨梅竹斜街项目没有社会资本愿意接入,最终只能由区属国有企业广安控股接受。至今,杨梅竹斜街项目改造投入已近13亿元。

杨梅竹斜街项目至少还有国有企业介入,相比之下,安徽会馆的腾退就更为艰难。作为北京最大的会馆,安徽会馆素有“京城第一会馆”的美誉,系清朝同治年间,李鸿章兄弟为扩充军事势力而建,占地9000多平方米。安徽会馆重新修缮的总投资需要100多亿元,目前尚有缺口25亿元,虽然几经努力,至今依然没有企业愿意参与。

旧城改造更新,事关民生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产业提升等方面,资金需求量巨大,但由于缺乏合理的回报机制,社会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十分单一。

位于东四六条65号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崇礼旧宅同样面临着融资的难题。这座被誉为“东城之冠”的清光绪年间大学士崇礼的宅邸,三门三院,环以围廊,配置以左右数座跨院,规模宏大、设计严谨完美,居北京明、清官邸之首。由于历史原因,这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院子住进了不少居民,成了一个大杂院。

“只要有10个亿,我们就能把这个‘东城之冠’恢复出本来风貌,让这颗明珠焕发光彩。”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主任荀连忠摆摆手说,“但是钱从哪里来?我们也和社会资金谈过多次,可惜没有谈成。”

王志忠表示,以大栅栏地区为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复兴工作任务艰巨、周期长、标准高,希望文保资金的投入能够固定住、持续化,也希望通过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要让旧城焕发生机,关键在于机制体制的创新。”长期关注北京旧城改造与更新的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说,如果在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民间资本回报问题,就应该发挥政府的力量,保证投入的稳定和持续。

读懂“金名片”

在许多业内专家看来,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正是因为放在了历史和世界两个维度中理解而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打造“金名片”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更具有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

走近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乐春坊一号院,曾经日渐凋敝的大杂院经过重新翻建而焕然一新,错落有致的房屋让院落充满生机,富有创意的格局让面积有限的房间内充满了生活气息。

“我们并不急于让这个项目尽快入市产生经济效益,未来几年,我们还要对周边的院落以此为标杆进行腾退改造。”西城区副区长徐利曾经在什刹海街道工作多年,他对于旧城保护与更新的工作充满感情,更充满激情,“这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干出一个项目是一个项目!”

“对于历史文化z产保护的项目,如果按照传统思维去考虑资金平衡,去计算投出产出,这个经济账根本无法算平。”徐利说,打造“金名片”需要巨大的投入,对此要有明确政治态度和清晰的政策倾向。现在各方的投入还是过于零散和碎片化,甚至可以考虑明确将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在许多业内专家看来,将北京作为中华文明的“金名片”提出来,这在历史上没有过。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政治态度。

篇(5)

一、 初中数学证明题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证明是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公理为基础,使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去决定判断是否正确。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应该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方面,数学证明能加深学生对基础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二是思维方面,数学证明能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三是文化方面,数学证明能够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精神,学会理性思考问题。最新的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证明》占了三章,这样的安排是想让学生通过对主要图形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进行大量的探索,同时,使学生在推理的过程,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从而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今后的推理证明打下坚实基础。

二、 初中数学证明题的教学步骤

初中数学证明不仅是学习重点,更是学习难点,很多同学对证明题的解答无从着手,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了解解题思路,但证明过程的叙述表达混乱,因此,教学中如何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谈谈笔者的教学步骤:

(1)读题

笔者认为,应将读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粗读,快速浏览题目,了解题目要求;第二层是细读,在了解题目要求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读题,目的是弄清题设和结论,明白已知什么、需要证明什么。[1]如果题中给出的条件不是一目了然即有隐含条件的――这类题是证明题中的难点,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去挖掘它们;第三层是记忆复述。在粗读和细读的基础上,要做到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把原题的意思复述出来。能够做到第三层,才算读题完成。对于读题这环,必须严格按照前面三环执行,因为在实际证题的时候,学生之所以找不到证明的思路或方法,就是学生漏掉题中某些已知条件或将题中某些已知条件记错,如果能够将已知条件记在心里并能复述出来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分析

教师要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或提问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一系列的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通过总结,掌握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3)演示

教师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作证题的书写演示,并且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使学生今后能够模仿这种合理、规范、科学地书写证明过程。

(4)变式练习

在获得某种基本的证明方法后,教师可以通过改变问题中的条件、变换求证的结论、改变图形的形状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去自行求证,通过这种方式,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2]通过变式训练,能够展现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完整认知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变式教学的妙处,它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可以把学到的方法灵活应用于各种题目中去,这既培养了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又提高了学生数学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三、 初中数学证明题的解题步骤

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把上述的教学步骤作为自己的教学思路,同时,老师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解题过程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和技巧。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如何教导学生解答数学证明题。

[例题]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1. 弄清题意――复杂语言简单化

此为“文字型”数学证明题,既没有图形,也无直观的已知与求证。如何弄清题意呢?根据上面所讲述的“三读法”,找到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至关重要,特别是隐形条件,这是解题成败的关键。[3]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成:如果在等腰三角形中分别作两底角的平分线,那么这两条平分线长度相等。这样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就非常清晰了。

2.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已知条件图形化。

所谓已知条件图形化,就是利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将已知条件在图形中直观地表示出来。图形对解决证明题,能起到直观形象的提示,所以画图因尽量与题意相符合。并且把题中已知的条件,能标在图形上的尽量标在图形上。

3. 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已知和求证――文字语言符号化。

已知、求证必须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来表示。

已知:在ABC中,AB=AC, 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E

4. 综合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找到思路――分析过程综合化。

对于证明题,通常有两种思维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的题目,通过正向思考可以轻易解答,这里就不赘述了。

(2)逆向思维,即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少,关键是怎样运用,对于初中数学证明题,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维法。[4]同学们在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感觉无从下手的话,可以先从结论出发,慢慢推导出已知条件,从这个过程中就得出了解题的思路,最后把过程反着写出来就行了。

5. 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证明的过程――文字语言符号化

证明过程的书写,对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的应用要求较高,在讲解时,要提醒学生任何的“因为、所以”,在书写是都要符合公理、定理、推论或以已知条件相吻合,不能无中生有,必须要有根有据。

证明:

AB=AC(已知)

∠ABC=∠ACB(等边对等角)

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

∠1=∠ABC, ∠2=∠ACB(角平分线的定义)

∠1=∠2(等量代换)

在BEC与CDB中,

∠ACB=∠ABC, BC=CB, ∠1=∠2

BEC≌CDB(ASA)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6. 检查证明的过程,看看是否合理、正确

任何正确的步骤,都有相应的合理性和与之相应证的公理、定理、推论,证明过程书写完毕后,对证明过程的每一步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是防止证明过程出现遗漏的关键。最后,同学们在平时练习中要敢于尝试,多分析,多总结。

显然,初中数学证明的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教师和同学的一致努力,教师们需要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同学们需要把教师的讲解好好吸收,最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小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优化初中数学证明教学[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Z1)

篇(6)

1.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的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而我们知道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学生先口头表达对于几何解析过程的演示,能够暴露出思考问题时的“先天不足”,有利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特别是有些学生概念模糊,那么他在口头表达的时候也不会思路清晰,而教师可以在此时加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学会顺藤摸瓜。

2. 学生学会先口头表达解析过程能够有助于学生从单一封闭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集众人所长,相互之间得到有益的启发和从别人身上获得更大的借鉴,从而真正能够实现一题多解和一题多证。在同一环境下学生之间的这种口头阐述,可以使较为简单的解法浮出水面,帮助学生们共同受益。

3. 通过先口头阐述几何解析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因为初中生单一的童真不会考虑更多的内容,而是极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演示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这是客观的生长规律,一旦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被激发,效果当然就很明显。当然班上也存在有部分同学会而不说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激励他通过朗读的形式,或者小组加分推着他一起参与到口头讲述的过程中来,尤其是班上的后进生,对于他们的学习倦怠或者一窍不通,我觉得教师有必要先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特别是学生的准备环节,我们可以对他们开小灶,让他们先有所知,然后故意让他们也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说出了基本步骤,教师就大力表扬,在一次次的认可中,学生的参与指数必然会得到提升。

4.与其说,是让学生自己说,其实,更多的是教师在背后推,如果失去教师在课堂上有力的指导并对学生的阐述内容进行客观而系统的分析,那么这种将解析过程说出来也只是一片散沙,所以教师依然是解析过程中的组织者,主导者。领路人,这需要教师必须对解题思路有足够的分析,有充足的备课,不然课上也会出现掉链子的现象。

二、强化书写,把握内容的准确性,形成烂熟于心的书面习惯。

书写几何证明题,就要使用科学准确的几何语言,只有正确的书写内容才能培养正确的证明习惯。

1.强化几何语言的规范性,让学生掌握一些规范性的几何语句。例如:“

在ABC中,∠A=120°,K、L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K=CL,以BK,CL为边向ABC的形外作正三角形BKP和CLQ。证明:PQ=BC 。

证明 :延长直线PK与QL交于O,

根据正三角形BPK,正三角形CQL及∠A=120°,

显然可证:四边形OLAK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K=LO,AL=KO。

又因为BK=CL,

PO=PK+KO=BK+AL=CL+AL=AC;

QO=QL+LO=CL+AK=BK+AK=AB。

而∠POQ=120°,

所以ABC≌PQO。

故PQ=BC。? 通过上课的教学和课后的辅导,教师先在黑板上反复演示,科学地表达几何语言;表然后让学生到黑板板书,再逐一检查下面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通过学生两两之间,小组之间,和教师逐一批改的层层推进的模式,加深学生对规范语言的运用和理解,使学生学会使用几何语句。

三、积累解题思路,学会举一反三。

1. 在几何题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几何题 只是内容上的差异而解题步骤是基本上差不多的,所以建议学生学会整理解题思路,学会举一反三,建议学生们自己准备一本题集,先将自己平常见到的题型进行归类,例如证明角相等的,证明边相等的,证明需要加辅助线的,证明需要加延长线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一一编辑,将它们分门别类,然后一旦遇到类似的问题,先进行比较,基本上差不多的则一笔带过,如果还有一些不同,或略有拔高,我们可以在同一题型后面再附加,使这类题型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充实。

2. 学会举一反三,还可以建议学生自己造题目,让学生造题目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熟知的题目进行简单的编辑,造出的题目可以让学生间或者同组间进行交流证明例如:

篇(7)

是 省 ( 县) 镇 (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 XX 年考入 xxxx大学,其家庭因(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 该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以种田养蚕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哥哥在广州某电脑学校工作,每月收入600元左右。XX年秋季与其弟弟同时考上大学,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

特此证明。

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公章)

上述情况属实。

经办人:

街道办事处、镇或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公章)

XX年 8月 25日

范本二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父母亲姓名)之子(女)×××(学生姓名),于××年××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居委会等(公章)

××年××月××

范本三

xxxx (学校):

贵校学生 xxx 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 x 人,家庭成员组成:

家庭年收入约 000 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 xxxxxxxxxxx (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篇(8)

二、学习目标

1.回忆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经济的巨变,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3.了解儒、道、法、墨思想家代表及其言论,知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会出现百家争鸣这样的盛世呢?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一子目的第一、二段,回忆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回答。时间3分钟。

――学生回答……

怎样在这个时代特征与百家争鸣之间建立联系呢?在这里给大家提醒一下,这一时期的特征除了战乱外,还有经济的变改,这又会对思想的繁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

一个思想、一些思想的出现是需要一些条件的,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这些条件春秋战国时期是否具备呢?

――环境的宽松是新思想产生的条件。

――自由是新思想滋生的土壤。

――衣食是思想建立的基础。

――文化的传播促进学术的繁荣。

――社会的转型催生思想的激荡。

――学生回答……

在这个大战乱、大动荡、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有人唉叹,有人兴奋;有人缠绵于过去,有人展望未来;有人关注人间的悲苦,有人发现人民的力量;有人思索人性的本质,有人考虑管理的手段;有人反思战乱的原因,有人思考和平之道;有人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有人躲进小楼成一统。

这种种表现与反映,就构成了中国历史上异彩纷呈的诸子百家,他们之间进行诘难、批驳,由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蔚为大观的百家争鸣。

在这里,我们选学四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二)思想学术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盛况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子目,了解四大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各自主张。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标划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时间3分钟。

我们首先完成三位儒学大师的表格填写:

――学生回答……

需要提醒的是,这三位大师的关系,孟子是孔子孙子的学生,是有年代差距的,这就告诉我们,儒家思想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人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过程、一个发展的过程。

下面我们共同完成其它三家的表格填写:

――学生回答……

有人认为,儒家思想突出社会政治学、崇礼义,道家思想侧重哲学、顺自然,法家侧重管理学、讲变革。你觉得有道理吗?

――学生思考……

请同学们思考:这四家的哪些思想反映了这个动荡而又充满活力的时代特征呢?

――学生回答……

请同学接着思考:各派群芳斗艳,哪一派在春秋战国时更受统治者的青睐,原因何在?

――学生回答……

现在我们检测一下,我们对以上大家的思想理解是否到位了?请看题:

天灾之年,一孩子为救即将饿死的母亲,冒死行窃被抓判刑,民众愤愤不平,各种声讨不断。

主要观点如下:

A.犯了错误,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的。

B.犯了错误,必须严加惩罚,以防再犯。

请指出A、B分别是哪派的主张。

(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在这里,我把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列出来,由大家品味。

百家争鸣对当时的历史转型、社会的成熟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百家争鸣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中华文明的深化。

百家争鸣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根基。

这里的品味有两层意思:(1)把这些结论与背景、内容建立联系,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请大家小声读一遍,边读边尝试建立联系;(2)学习这些语言的表达。

同时,这里还有几幅图片――2005全球首次联合祭孔图、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落户图,给大家看,同时是有问题要赠送给大家的:为何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联合祭孔,为何孔子书院能漂洋过海在100多个国家落户?孔子的魅力到底何在?今天的人们要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什么智慧?

――学生思考……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对“百家争鸣”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由此,我们发现乱世带来的不只是杀戮与毁灭,也有希望和新生。有人说:“愤怒出诗人,乱世出思想”,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能给出理由吗,亲?

篇(9)

1.读题要细心,有些学生一看到某一题前面部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直接写答案,这种还没有弄清楚题目讲的是什么意思,题目让你求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非常不可取,我们应该逐个条件的读,给的条件有什么用,在脑海中打个问号,再对应图形来对号入座,结论从什么地方入手去寻找,也在图中找到位置.

2.要记.这里的记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标记,在读题的时候每个条件,你要在所给的图形中标记出来.如给出对边相等,就用边相等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层意思是要牢记,题目给出的条件不仅要标记,还要记在脑海中,做到不看题,就可以把题目复述出来.

3.要引申.难度大一点的题目往往把一些条件隐藏起来,所以我们要会引申,那么这里的引申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平时训练的一些特殊图形要熟记,在审题与记的时候要想到由这些条件你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然后在图形旁边标注,虽然有些条件在证明时可能用不上,但是这样长期的积累,便于以后难题的学习.

对于读题这一环节,我们之所以要求这么复杂,是因为在实际证题的过程中,学生找不到证明的思路或方法,很多时候就是由于漏掉了题中某些已知条件或将题中某些已知条件记错或想当然地添上一些已知条件,而将已知记在心里并能复述出来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二、分析

指导学生用数学方法中的“分析法”,执果索因,一步一步探究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或提问指导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思考、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对于分析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解题,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探索解题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这种方法是推荐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少,关键是怎样运用,对于初中几何证明题,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维法.如果学生已经上九年级了,证明题不好,做题没有思路,那一定要注意了:从现在开始,总结做题方法.有些学生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从结论出发.例如: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个角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有可能是通过证两条边相等,等边对等角得出;或通过证某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什么,是否需要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这是非常好用的方法.

3.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我们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真的分析,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某个角的角平分线,我们就要想到会得到哪两个角相等,或者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会得到哪两条线段相等.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辅助线,是作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的辅助线.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三、书写过程

分析完了,理清思路了.就要根据证明的思路,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证明的过程.

证明过程的书写,其实就是把证明的思路从脑袋中搬到纸张上.这个过程,对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的应用要求较高,在讲解时,要提醒学生任何的“因为、所以”在书写时都要符合公理、定理、推论或与已知条件相吻合,不能无中生有、胡说八道,要有根有据!证明过程书写完毕后,对证明过程的每一步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是防止证明过程出现遗漏的关键.

篇(10)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最为困扰学生的难题就是几何证明,这是令很多学生都很头疼和焦虑的问题。其实,对于几何证明题目,只要认真分析题中已知条件,清楚地掌握解题的技巧与方法,几何证明并没有那么可怕,以下主要对初中数学几何证明中三种思维进行浅谈,作为今后学习的参考。

一、正向思维

在一般几何证明题中,对于一些简单题目,正向思维方式应用得比较多,求证过程相对简单、容易,从已知条件入手,向着证明结果进行逐步推理即可,比如,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角平分线相等。正向思维过程:根据题意可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角平分线分别为BD和CE,最终结果就是求证:BD=CE,如图1所示。

图1 等腰三角形ABC

求证过程:已知:AB=AC,

由等边对等角得:∠ABC=∠ACB.

已知:角平浅谈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的三种思维

张祥飞

(新疆阿克苏市第三中学)分线分别为BD和CE,由角平分线定义可知:∠1=∠A+∠ACE,∠2=∠A+∠ABD

∠ACE=∠ABD

等量代换:∠1=∠2

在三角形BEC和三角形CDB中,可得:∠1=∠2,CB=BC,∠DBC=∠ECB.

因此,角边角定理可知:三角形BEC和三角形CDB全等。

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BD=CE。

二、逆向思维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对解题方法进行探索,有助于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展。比如,在讲授勾股定律一课时,有这样一道证明题:

求证:■+■=■

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利用逆向思维,从结论入手,这样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运算,即,对结论进行变形,此方法简单方便。

证明如下:■+■=■

将等式左边两项进行合并:■=■,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有AC2+AB2=BC2

因此,原式可以变形为:■=■

交叉相乘可得:AB2・AC2=BC2・CD2

使用积的乘方的逆运算可得:(AB・AC)2=(BC・CD)2

因此,AB、BC、AC、CD均为三角形的边,都是正数,由上式可得:AB・AC=BC・CD

进而,便可求得证明结果:■+■=■

三、正逆结合

在一些几何证明题目中,从结论很难找到突破口,此时学生可以对已知条件和结论进行充分分析。在初中数学中,题目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多数在解题过程中都要使用,因此,从已知条件入手,寻找新的解题思路,比如,已知三角形某边中点,此时可以想到辅助线有中位线,或是使用中点倍长法。在梯形中,如果已知中点的话,就要想到作高线、补形结合、平移对角、平移腰等,总之,在解题中,充分使用正逆结合思维,效果往往不错。比如,如图2所示,在梯形ABCD中,已知AE垂直于DC,AB平行于CD,点E为垂足,其中AC边等于20,BD边等于15,AE边等于12,求梯形ABCD的面积?

图2 梯形ABCD

解题过程如下:作AM平行于BD,交点M在CD的延长线上,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MDB,即AM=BD,由于三角形ADM与三角形ADB的面积相等,再加上AB平行于CD,可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B的面积相等,所以,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MC的面积。

因此,在三角形AME中,ME=■=9

在三角形AEC中,EC=■=16

即,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MC:SAMC=12×(9+16)×■=150

四、在初中数学几何证明中应用三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实例,将三种思维方式融入解题中,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几何证明题目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和操作。在解题过程中,体验几何证明题的挑战性和探索性,在思考过程中,感受几何证明的条理性和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灵活性,进而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对几何证明题感到困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对于一些较为复杂且难度较大的题目,更是无从下手。在几何证明中,不论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都需要正确的证明思路,经过不同思维方式的应用,便可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充分利用。正逆结合通常又称为综合法,在解题过程中应用得比较多,多数证明题目都需要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结合,使用单一思维方式的题目比较少。正逆结合是指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出发,确定相应的定理、定义,即寻找解题的依据,进而进行逐步推理,直到得出证明的结论为止。逆向思维是指从题目的结论出发,对结论成立的条件进行探索,经过逐步推理,找出所需的条件,直到已知条件出现为止。正逆结合的缺点在于进行推理的思路过多,题目中需要的定理也比较多,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而逆向思维法,首先认定结论,在倒推的过程中,启发思考,针对明确的目的进行相应的推理,便可了解推理的依据,进而使人了解到整个思维过程。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证明题,“两头凑”的思维方式应用得也比较多,首先从已知条件出发,对多种结论进行推理,再从已知题目中的结论出发,对所需的条件进行推理,进而寻找两者之间的差距,便可得到相应的证明思路,达到求解目的。

综上所述,在求证几何题目之前,对于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应该详细分析,对题目中的已知图形进行详细观察,针对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思维,探寻新的证明思路,不断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

篇(11)

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xx市“第十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新人新事集体”、江苏省“英雄中队”、xx市“信息化先进学校”、xx市“德育先进集体”、首届全国“百优中小学英雄团队集体”等荣誉称号,还被确立为“中挪(sigam)双语实验学校”、“中德合作促进基础项目示范学校”、“中日画信交流项目”成员单位及“江苏省书法绘画考级培训基地”,在XX-XX年度,又获得了xx市教育系统“五四红旗团总支”,“xx市优秀教科研单位”。

在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悉心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聋部形成了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的教育体系。学校现有在职教工42名,党员9人,团员13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工有25人,占总人数的60%,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超过4/5,是一支年轻有战斗力的青年集体。

学校课题组紧紧围绕争创市级“青年文明号”的工作目标,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倡导“打造阳光学生”为核心,以团队建设为基地,大力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使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正在为争创“青年文明号”而努力。

一、建立创建领导小组,提高员工思想教育

为便于对创建活动进行有计划的指导、组织、监督和实施,课题组成立了“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对广大课题组成员,特别是党团员进行思想教育,引导教职员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锐意创新、无私奉献,全面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思想素质,在立足本职、放眼未来的文明创建活动中取得了很大收获。

二、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全面启动队伍建设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领导小组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教育局团委关于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主要文件精神,明确创建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基本要求等;结合课题组实际制定创建规划和工作安排,召开动员会,具体进行部署和动员,在学校形成人人关心支持、积极参与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建活动力度

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应该从立足本职工作的角度落实各项活动。学校课题组以“阳光学校、阳光教师、理想柴园”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细化了活动措施,强化保障机制,保证创建活动正常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形成全方位、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

1、完善创建机制,增强组织保障

为更好地规范管理、有效广泛地开展“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工作,课题组开展有关“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重要批示和文件精神的学习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全体组员的创建意识和文明意识,有效地激发了组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主人翁精神,做到工作有标准、操作有规范、考核有依据,“爱岗尽心,业务专心,教育热心,团结一心,共建柴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了学校运转无故障,人员无违纪,家长无投诉,保证了争创文明号活动的顺利进行。

2、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创建水平

课题组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按“阳光学生、阳光教师、理想柴园”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潜力,加强备课反思的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以防为主,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岗位技能培训,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师业务培训,改善课题组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课题组队伍的业务水平;在志愿服务社会方面,做到有求必应,有报必回,有事必到,服务热心,以规范的行为、优质的服务充分展示了“青年文明号”的风采,实现“创号”规范化,塑造了“窗口单位”良好的形象。XX年-XX年,课题组成员共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10多场次,100多人次。圆满完成了如《千手观音》剧组xx演出的志愿服务任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选好创建载体、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创建工作的晋档升级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展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创建活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1、加强团支部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团支部班子成员团结互助,携手作战,全面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思想素质;带领团员青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组建了篮球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凝聚力,让全体员工感到中心既是我们工作的场所,又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学校。

2、拓展服务项目,全力推进形象建设

作为争创“青年文明号”的主力军,团员青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丰富的画信知识技能,走进社区向群众提供有关画信艺术方面的教授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娴熟的手语技能,为市残联系统、周边中小学、社区居民提供手语培训服务30余场次,200余人次;组织开展“3·5”“弘扬雷锋精神、发挥先锋作用”活动,慰问社区孤寡老人;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给教育系统的患重大病师生募捐多次,款项达两万余元;与武警二大队四中队、市残联举办篮球友谊赛,展现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互访交流活动,讨论和交流特殊教育的工作体会和经验,相互取长补短,增进了友谊。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延伸服务,增强了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实现“创号”社区化和规模化,有效地促进窗口单位职业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