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职学校就业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122
中职学校没有升学压力,相对于专业技术科目来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较低,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和就业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对人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认识不足,一些中职语文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应付了事,学生没有学到真正的语文“职业味”知识,在就业工作中碰到一些非专业的技术问题时便不知所措,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失败或工作能力降低。本文试就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就业关系进行分析,探索中职语文教学适应学生就业工作需要的有效教学途径,以供同行借鉴。
一、从学生就业工作中看中职语文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中职毕业生而言,除了要求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之外,大体上要做好以下就业准备程序:
1. 面试。面试的核心是考核毕业生的综合口头表达能力,如何组合头脑里储存的知识,用嘴巴把它们表述出来。所谓语文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面试和语文有很重要的关系。
2. 简历报告的撰写。中职毕业生就业面试的同时还准备有个人简历发展报告。个人简历发展报告撰写水平体现一个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中职教育语文同义务教育语文有所不同,侧重于学生就业技能表达的培养,侧重于应“付”实践工作生活。
3. 工作中的语文知识需求。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中,中职毕业生会要求上交工作计划、总结、商业合同、市场调查报告等工作材料,这些材料的结构是有固定格式的,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一般会贯穿有这些知识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革创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真正学到这些知识。
二、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职业味”的主要方式
根据中职学生的就业特点,中职语文教学应该围绕毕业生工作的职业特性,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对症下药,抓住毕业生工作职业中常经历到实际问题开展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多年学生实习工作的带队教师,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教学方式来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味”。
1. 通过练“读”,锻炼提高学生的“说”。众所周知,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些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为人低调,不够大胆。上课时,教师提问不敢回答或不敢说好。在企业到学校进行招聘面试时,笔者曾经发现有些学生上台面试时很拘束,说话时停时断,导致面试失败。究其原因,平时练“说”功夫不强,心理素质差。所以,为了加强学生的“说”,教师应让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读课文,中国有句俗语:“一回生,二回熟”,有意识地锻炼这些学生的朗读,可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在练习朗读的情况下,逐步锻炼学生“自说自话”,“说”自己的家乡、亲朋好友的事、“说”学习上的事等自己熟悉的事情。笔者的做法是:(1)根据班级人数,用纸条写上序号,把所有纸条放到空盒里,每个学生轮流抽签,按照自己顺序轮流上台说话;(2)确定50道学生易说的说话题目。由学生抽签,抽中哪道题目就说哪道题目。公平、公正抽签,提高学生兴趣,学生积极参加,通过多次锻炼学生的“说”,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良好。
2. 作文课内容倾向于学生的就业实践需要。中职毕业生在校时间短,一毕业就直接走向社会就业。在就业工作之后,经常性的写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因此,在教学当中,作文课时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就业需要,带领学生开展课外调查和勤工俭学,然后学习撰写各种应用文文种如商业合同、市场经济调查等,作文课中加强学生这方面的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内在知识素质。
3. 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提升学生语文文字输入效率。在任何工作岗位中,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输入语文文字,就不能胜任工作,这是时展需要,也是中职学生的职业内涵。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其中的“写”包含有职业味颇浓的语文文字输入能力,通过思考的同时,能够同时书写,形成文章。写得好、写得快体现了一个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是任何一个单位的领导非常欣赏的。
4. 根据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职学校有不同的专业,语文教学应该根据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如在旅游专业和商务越南语专业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酒店与旅游服务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说”的能力,带领学生走访凭祥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和边贸点后,由学生扮演导游身份给游客(学生)讲解旅游景点或边贸点;而对商务越语的学生侧重于中文和越文写作的转换练习,提高学生的知识应变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言传身教。由于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较差,对写作比较头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示范、做演讲,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 加强教学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教学缺陷或漏洞,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反省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反映等等,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3. 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语文教师在学生就业后,跟踪学生就业去向,多和学生沟通,了解自己语文教学知识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应用情况,可以不教哪些内容,应该增加哪些内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出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职业味”,以适应时展和学生需要。
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措施对于很好地实施中职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可以促使中职学校的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就业形势,同时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二、重点目标
(一)研究目标
1. 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温州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研究》。
2. 继续编写中职文化课地方实验教材;编写出版《校本教研行动在温州》、《珍爱生命》师生读本;编写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课例设计》。
(二)指导目标
1. 考核9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表彰优秀工作室主持人;召开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会。考核全市第一、第二层次骨干教师。举办2次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大讲台(初中段、小学段)网络直播教学活动,举办20期名师大讲堂。
2. 大力倡导有效教学,总结、推广有效教学的经验。深化、细化普高“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策略;加强对高职单招单考的教学研究;实施初中毕业生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开展“精品百课”活动(初中);启动小学课改领航系列现场会。
(三)服务目标
1. 运用《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报告,研究分析抽样地区、学校的学生学业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完善学业质量监测评价oar系统。建设小学新课程学业质量检测命题资源库。
2. 评选表彰“小数学家”,启动“小科学家”、“小文学家”培养计划。
(四)管理目标
1. 做好《温州教育》栏目调整及改版工作。验收农村义务教育“教学四项规范达标”学校(第三、四、五批)。
2. 制订与绩效工资制度相适应的教研(科研)员岗位绩效考核制度。举办教研(教学)工作论坛;评选优秀教(科)研员、优秀教研组长。
三、工作任务
(一)推进课程改革,突破疑点难点
1.开展“疑难问题”培训。反思、总结新课程实施情况,做好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工作。高中、初中、小学继续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针对前阶段课程改革中学科教学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搭建研讨与培训平台,聚焦课堂,关注有效教学,建设生本课堂,突破教学疑点与难点,提高一线教师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能力,努力把新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2.编写优秀课例设计。总结、整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全市高中课堂教学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编写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科《教学课例设计》(暂名),推广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优秀课例设计,为高中教师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搭建交流与分享的平台。进一步完善我市课改信息网络体系,以《温州课改资讯》为载体,及时反映我市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的经验与成果。
3.实施“三小”培养计划。健全评选奖励机制,评选“小数学家”,启动“小科学家”、“小文学家”培养计划,建设“数学家摇篮”工程基地学校、“小科学家”培养基地学校、“文学社联盟”,推广温州市实验小学的“家庭实验室”建设经验;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系列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发现、选拔和培养具有潜质的青少年数学、科学、文学的优秀苗子,鼓励他们立志投身数学、科学、文学的探索、研究,尽早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深化教学研究,倡导有效教学
1.协作实施校本教研,促进有效教学。以有效教学为主题,加强教(科)研员校本教研联系校的制度建设,研究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使校本教研走向常态,走向合作联盟;做好《校本教研行动在温州》的定稿出版工作,召开全市校本教研工作会议;做好“区域推进校本教研”协作研究项目(鹿城、瓯海、龙湾、平阳)的工作,扩大校本教研的推广、辐射力度;做好市局直属学校校本教研联盟的组织工作,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召开温州中学“三磨”(磨题、磨课、磨人)项目现场观摩会;以《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的落实为载体,做好省校本教研示范校的结对帮扶工作。
2.强化普高“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策略。动态调整“五个层次”的普高分类方案,分层次开展高中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发挥高中各学科新课程研究指导小组和新课程重难点项目组的作用,指导学校根据区域校网布局和办学历史状况,准确定位,培育办学特色;发挥同类同质学校协作体的“同伴互助”作用。加大选课指导力度,实施走班上课,促进高中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有个性发展。强化备考研究与指导,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组织好全市两次高三适应性考试、四个层次的高三适应性考试分析研讨交流。加强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的指导;及时做好全市高中会考数据的分析、反馈、指导。 中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 |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 | 2011年学校工作计划 | 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计划 | 秋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 2011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
查看更多>>
3.义务教育“精品百课”“课改领航”活动。加强2011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研究工作、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工作,做好学业考试网上阅卷工作。深入学习执行《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义务教育阶段),将课程理念及优秀教研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初中继续开展“精品百课”展示推广活动,收集疑难问题,确定研究主题,打造精品课例,引导教师研究教材、研究设计、研磨教学、反思交流,创造有深度、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效的课堂案例,产生教学的辐射与引领作用。举行“温州市小学课改领航系列现场会”(温州市实验小学“整理课”、瑞安安阳实验小学“尊重教育”等),发挥课改领航学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培育特色,形成课改精品,引领我市小学第二轮课改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4.农村学校“教学四项规范达标”验收。抓重点树典型,推出一批农村学校办学的典型案例和研究成果,探索教学规范达标活动的常效机制,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县(市、区)继续推进第三、四、五批农村学校、教师“教学四项规范达标”验收评估工作,以评促建,有效推进教学规范的落实,市级做好“教学规范达标”验收的抽查与审核认定工作,用好农村小学新课程资源丛书。深入调研幼儿园业务园长与教师的工作,建立城乡幼儿园“三级帮扶网络”,通过共性问题集中突破,个性问题现场指导的方式,帮助民办幼儿园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提升业务园长与教师队伍的水平。
(三)加强教育科研,提升研究水平
1.深化课题研究。以教育部《温州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结题为契机,全面总结新课程实施的成功经验。筛选、调研、指导部分有全局性推广价值的重点课题,参加全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四年一度)评选;召开重点课题成果推广交流会;举行小课题与校本教研结合专题研讨;做好2011年各项课题申报立项和全市论文、案例评比;组织、参加省“三项教学评比”。拟制学校教科室评估标准和方案。
2.改版《温州教育》。做好《温州教育》的改版和栏目更新工作,拟设立行动、动态、故事、时评、思想、研究、创新、借鉴、健康等栏目,加强对全市基础教育重大项目、典型学校、有效教学、名师人生等经验的推广、宣传。定期刊出《温州教科研通讯》。
3.指导“生命教育”。编写、出版《生命教育》师生读本;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认定的有关工作和中小学心理辅导等级站评估工作;加强对班主任德育的研究力度,借鉴校本教研模式与经验,提升班主任队伍的德育研究意识。
(四)联系社会实际,拓展中职教研
1.发挥教学调研功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围绕我市的社会发展目标,帮助学校开展专业设置研究,特别要加强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和示范性专业建设,加强先进制造业等紧缺人才的培养,为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加强宏观指导,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学校进行课堂调研、教学视导工作。以8个学科(专业)的专业委员会为辅助平台,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2.编写地方实验教材。开展新大纲、新教材培训,进一步推进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课程改革。结合温州中职教育实际,继续编写中职文化课地方实验教材,指导实验学校学习新大纲、用好新教材。修订改进分类分层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的方案,让中职学生根据兴趣、特长、爱好有选择地学习,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发挥全市中职学校高三教学联盟的作用,加强高三教学研究和高职单招单考的研究、指导工作。
3.完善综合学分评价。继续推进评价制度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张扬学生个性,扎实推广、实施“综合学分制”;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省级重点课题《中职学校实施综合学分制研究》的研究。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引导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评价。拓展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途径,提高德育工作成效,举办“我爱职校”征文比赛和“职教之星”评选活动。积极配合市教育局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的指导服务工作,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
(五)改革教育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1.深化教育部学业质量监测项目研究。以《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温州推广应用研究》为抓手,通过参与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项目”的系统实施,建立可与全国各地参照的质量数据常模,逐步形成包括“与他人比较、与自己比较、与标准比较”三个维度的中小学生测评、分析机制,以适应我市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和解读我市(直属学校和三区两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报告,分析我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和教育教学现状,及时发现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有效调控教育教学行为,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监控教学质量、改进命题技术。开展教育测量评价研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测、预警。以高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会考数据为基础,开展学业质量监测评价(oar系统)项目研究,以数据分析、反馈全市及各县(市、区)教学质量状况,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进一步增强学校、教师的质量意识。通过对试题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等项目的监测,加强对命题技术的研究、调控。启动小学学业质量检测命题资源库建设;进一步探索小学阶段有效的学科学习质量评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质量抽测工作,引导我市小学新课程改革与发展。 (2)
中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 |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 | 2011年学校工作计划 | 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计划 | 秋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 2011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
查看更多>>
(六)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水平
1.搭建名师引领平台。指导、考核市级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表彰优秀工作室主持人,召开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会;考核第一、第二层次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三个层次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示范作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举办2次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大讲台(初中段、小学段)网络直播教学活动,举办20期名师大讲堂;配合市局做好第十批特级教师候选人的业务培训指导工作,鼓励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构建“大师+优秀团队”的师资队伍格局,为培育温州教育家奠基,提升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工作目标
把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作为全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全覆盖的教育扶贫多元扶持机制,支持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升学,提升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完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的工作体系,实现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均衡普及成果,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二、工作任务
(一)巩固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1.继续大力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民生工程,201X年完成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目标任务,加强对民族乡(镇)、贫困村学前教育发展工作的指导。
2.继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优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同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连续三年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追踪和目标检测。
3.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落实县长、乡(镇)长、局长、校长、家长等“五长责任制”。根据本地城镇化进程,科学把握人口流动规律,建立健全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生流动趋势和管控,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乡(镇)政府要建立儿童、少年花名册,做到人头清、数据准。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转学等学籍管理。进一步落实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成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做好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应补尽补。
4.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动建立普通高中综合预算保障制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鼓励各类高中办出特色和水平。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4·20”职业教育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按期完成,加快推进合格、示范中职学校建设,争取与优质中职学校结对共建,切实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对接扶贫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建设,着力提高中职学校为贫困地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统筹管理,积极引导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学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增强贫困山区人口创业就业能力。深入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服务民族乡村扶贫工作。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引导优质培训机构到贫困地区建立培训基地,依托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技能人才。
6.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借力“宽带中国”战略与“光网四川工程”加快推进本地教育信息化进程,201X年建成共建共享的教育资源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201X年学校宽带接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同步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201X年90%的教学班拥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备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并实现在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全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201X年完成教师80%和初中以上学生60%的实名注册工作,并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
(二)强推重大教育扶贫项目。
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计划。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201X年,争取投入200万元,支持片区乡中心校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义务教育“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
(三)健全扶贫济弱资助体系。
1.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保教费。从201X年春季学期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全部纳入面上的保教费减免范围,并据实免除保教费。其中: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按照实际收费标准据实免除;对在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按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费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其收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标准的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
2.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实行“三免一补”。“三免”:全面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作业本费。“一补”: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学期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学期625元。
3.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的学费。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期1000元(每学年2000元)。
4.在中职助学金基础上,再给予贫困家庭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从201X年秋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在发放助学金的基础上,再给予每生每学期500元(每学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
5.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给予学费和生活费补助。从201X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施,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专科、本科),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学费和生活费补助(学费资助2000元、生活费补助2000元)。
(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1.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积极争取省属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增加招聘数量。
2.对乡村教师实行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符合乡村教师工作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和标准条件,全面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在聘用管理上对乡村教师予以倾斜。加大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3.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研究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多种途径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201X年全面启动试点工作。
4.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国培计划”、省级和市级教师培训项目,开展教师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县级201X年组织不少于50人的集中培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教育扶贫工作责任。
成立县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研究、部署、协调全县教育扶贫工作重大决策和具体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监督、推动教育扶贫工作有效落实,全县教育扶贫工作由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股室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推进。切实强化责任落实,逐层细化教育扶贫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逐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扎实稳步推进。
(二)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教育扶贫协调推进。
健全教育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与扶贫移民、财政、发改经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明晰部门工作责任,共同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跟踪机制,定期分析、研究、安排、跟踪和落实;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议事机制,适时分析研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确保教育扶贫工作高效开展。
(三)突出舆论宣传,营造教育扶贫良好氛围。
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及时、有效地宣传教育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要求、帮扶措施、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关爱贫困家庭学生,进一步提高教育扶贫工作的知晓度,努力营造教育扶贫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四)强化督导检查,促进教育扶贫有效落实。
将教育扶贫工作纳入对局机关各股室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组织专门力量从教育扶贫工作的目标要求、节点任务、措施落实及效果反馈等方面定期督导检查各类教育项目实施、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等教育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适时和通报全县教育扶贫工作的动态和成果。
教育扶贫2017年工作计划二:
一、工作目标
(一)学前教育。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需求,做好幼儿园基本情况资料信息统计。201X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9%。
(二)义务教育。做好贫困村小学(教学点)信息统计。201X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
(三)高中阶段教育。201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
二、重点工作
2.职业教育总体上缺乏特色。生源规模小、素质差。我国职业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与社会、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这样的职业教育环境里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中职教育则是少数文化知识水平低下的学生及其家长的万般无奈的选择。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职教育的生源规模和生源素质。招生难。难招生,成为各职业学校不争的现实。
3.专业建设存在盲目性和重复性,就业质量不高。有的学校不顾实际条件,盲目上新专业、热点专业。盲目建设,或投入巨大,学校背负极大的财政包袱,或投人不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二是在一个区域大家都上相同的专业,势必形成重复建设。势必有的学校生源不足,从而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三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现在热大家竞相上马,三年后可能就冷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极短,技能训练时间少,技术等级证书含金量不足。
4.教育管理机制灵活性不强,教学评价体制不合理。传统中职教育管理机制无法有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无法有效根据实际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校企互动型人事制度需要尽快构建起来,不然将会加大中职教育管理难度,无法有效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中职院校学习评价主要以传统局面考试为主,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节,忽略了中职生核心能力实践能力的考评。这样的评价体制非常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
5.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不够。理论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实践上专业内涵建设脱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性不清晰,高职教育没能建立在中职教育基础上,实现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层次的衔接。高职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终结性教育,更谈不上对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等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研究,已不适应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践上专业内涵建设脱节。在课程设置上,内容没有对应关系。政策上中高职招生受制约。
二、中职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培训。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完善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根据实际需要,构建集授权、监管和协调为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
2.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大致概括为:A:文化基础课是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B:专业理论课是学习专业理论,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作好准备;二是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提高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三是培养职业素质。C:技能训练课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它在教学活动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形式,也是教师对学生传授技术进行技能训练的基本形式,技能训练课应突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系统性与衔接性相结合,实用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特点。
3.构建教学管理系统,强化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管理系统从组织领导上实行三级管理,分层把关。一级是由校长决策,教导处执行的校级指挥系统。具体制定学年、学期和专项性的教学规划,组织部署教学常规和实验实习等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指导、协调、检查和考核教学和教研工作。二级是教研组长或专业组长负责的中层管理系统。负责落实学校的教学规划,具体制定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计划,进行教学研究,推广教学经验,传播教学信息。三级是由备课组长负责的基层管理系统,安排落实学校和教研组或专业组的教学计划,进行集体备课,解决本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中的问题,具体落实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管理方面:一是严格执行教学指导计划。教导处根据国家的教学计划174和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科学地编制课表。严格按照大纲进行教学。二是制定好教学实施性计划。教导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实施性计划,它既有常规性的工作安排,又有突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具体措施。学科教研组必须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性工作计划。提出各单元或章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落实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它是在学校及教师在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电子载体等材料。它能够完整、准确、真实、系统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全过程,直接为教学活动服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档案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1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1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中职学校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应包括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综合类。主要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方面的规定和办法,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及名种会议记录等。
(2)规章制度类。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等。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类。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建设、教案、试题库、教学实习、实习实训基地、毕业实习、教学质量检查、教师考核和教学质量测评等材料。
(4)学科、专业与实验室建设类。包括专业设置、学科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的材料,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的申报论证,评估及建设方面的材料以及申报国家重点学校的实验室论证、申报和审批材料、总结等建设性材料。
(5)学生学籍类材料。包括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籍变更、学习成绩、教育实习、实验实训实习材料及成绩、学生奖惩材料,学生入团、入党情况,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的情况,毕业生材料等。
(6)教材类。包括各专业征订教材的情况;自编、参编、主编教材的情况;优秀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的比例、各科习题集、实验报告及实习实训指导书等。
(7)招生就业类。包括招生宣传材料和招生申报计划、上级主管部门的材料、新生录取材料、报到生的比例、年度招生的总结材料;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情况反馈等材料。
1.2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1)来源渠道多、涉及面广泛。
教学档案来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也包括上级各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指令、规定及条例等。教学档案既涉及到上级有关部门,也涉及本单位的教研室、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等;人员涉及到各级领导干部、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等。
(2)形式多样。
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记录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只有档案原始资料的多样性,才能如实反映多样性教学活动的面貌,才更具有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数学档案原始资料应包括纸质的、图片、音像、电子稿、光盘等。
(3)专业性强。
除普发的一般性文件外,教学内容是由名个不同学科、专业组成的。不同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不同的方案,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设置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实现不同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教学工作不同,显示出不同专业各学科的差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2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档案材料的重视不够,没有普及教学档案管理意识
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教师到学校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但对教学档案的管理投入欠缺,如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投入不够。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授课计划、教案等相关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证书文件等不能主动上交存档。造成档案材料采集困难。
2.2缺乏正规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没有系统的管理。导致档案管理混乱
中职学校都存在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对各部门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正规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管理人员和教师大多忙干日常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学档案材料散存于他们个人手中,导致教学材料不齐全、不完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来学校进行教学评估时,为了补充档案材料的缺口,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补全档案,这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使得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失去了档案的真正意义。因为没有系统的管理,各部门各自为政,为了自身利用的方便将一些重要的文件的和材料自行保管,不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导致材料损坏或丢失而无法查找。
3加强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3.1系统管理,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学档案的建设,要把教学档案工作提到学校党政领导的工作议事日程中去,把档案工作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增加投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及时研究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突出教学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时调整档案工作的机构设置,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置综合档案室,由一名校长负责统一管理全校档案工作。各管理部门就建立档案分室。教学档案分为校、教务科、教研室三级管理,校办为一级管理,教务科为二级管理,教研室与实验室为三级管理各部门要有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教务科档案管理由教务千事兼管,教研室与实验室档案管理由主任兼管。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本部门、本系统的教学文件,并按期向学校综合档案室移交档案。
3.2明确责任,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不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全体人员的共同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措施。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指导和落实,加大管理力度。
三是广泛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集团内经常组织学生就业招聘会,实行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举办了年天水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洽谈会暨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启动仪式,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等43家企业签订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协议,全市共有2000多名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旅游职教集团等其他职业院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是统筹推进招生工作。通过统筹招生宣传、搭建统一招生平台、合理配置职教资源、加强督查等措施的实施。年,全市共完成中职招生16507人,其中市县属中职校12821人,技工学校1648人,市外中职校2058人。
五是专业结构优化。两个职教集团按照《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指导意见》紧盯市场需求,淘汰了10多个规模小、效益低、发展后劲不足的专业。同时重点围绕天水装备制造和旅游服务业两大支柱产业,打造出具有浓厚天水地域特色的专业品牌。省工职学院的旅游、省机电学院的数控、市职校的汽车应用与维修及建筑、天水农校的现代农业技术、市卫校的护理、职专的机械加工等专业,已各具特色,初具规模,形成了集团内学校间专业优势互补的合理布局。
做好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人生绘制理想的蓝图,是青年人开启美好人生之门的钥匙。中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成为动手能力强,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的成长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一部分中职学生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正在将为此目标而努力。但更多的中职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未来的道路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道以后该如何走好每一步,抱着得过且过,混时间的态度挥霍自己的青春生涯。“反正混过三年,随便找个地方上班,学校会给我们安排的。”“未来?没想过。”这是笔者在给部分中职学生做问卷调查时得到的最具有普遍性的答案。此类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深思。而中职教师对于帮助、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而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让中职生尽早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职业,学会职业决策,根据可能实现的职业目标,尽早制定计划,根据自己的专长、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我国的中职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在接受三年的职业教育后,将进入社会就业。由于中职学生多为应试教育下的竞争不利者,在校期间学习动力不足,存在着不少的主观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懒惰、贪玩,混日子的思想,对毕业后的生涯缺乏规划或者虽有计划但下意识的去逃避。在毕业后通过学校或劳动部门推荐就业后,很多中职学生因缺乏理性认识而在工作中屡屡碰壁,消沉颓废,他们对自我,人生甚至是社会产生怀疑情绪,甚至把情绪带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反之,部分中职学生因做好了职业规划,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在职业竞争中发挥个人优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中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现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挑战与竞争力的社会,中职生做好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分析利弊,合理定位目标,正确选择职业,从容自信的走向社会。
四、如何帮助中职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
在青年人的人生历程中,职业的发展也与人生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目标明确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中职生应这样进行职业定位:
(1)全面了解自我,正确定位人生。人贵有自知之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要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中职教师可指导学生对自己做一个客观的分析,根据自己的专业、形象、特长、处事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综合素质,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样,可以消除盲目性,对自己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不会过高估计自己,在选择就业时,避免挑三拣四,预计过高,错过一些不错的就业机会。同时,在求职时求真务实,不追求高起点,按计划踏踏实实从低做起,在工作中步步发掘自己的潜能,谋求发展。
(2)做到一专多能,提升全面素质。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竞争不可避免,除了与同龄人的竞争,还面临着与众多的大专生、本科生的竞争。在专业优势不足的基础上,中职学生在学校里就需要一个短期的职业规划,掌握好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实用的操作技能,考取好本专业的上岗证的同时,尽量根据自己的需要,掌握多门技术,考取自己力所能及的专业证书,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为就业创造更多的条件,尽可能拓宽就业面。而专业课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则要进一步了解自己,发挥自己长处,选择一些专业知识要求不高的工作但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避免在学习工作中四处碰壁。
(3)不断加强充电,争取学习机会。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在不断进步的当今社会,人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我,才不会落伍,被社会边缘化。作为中职学生,在青春年少之时,应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学习培训的机会,虚心求教,做到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提高自己的学历,考取更高的专业证书,同时,可以给自己做一个三年或者五年规划,在固定的时间段,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达到一个有机会实现的目标,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4)形成合理的心理预期,乐观看待得失。幸福人生,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进取的心态,对于实现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时随地都能保持良好心态,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成败得失,乐于迎接挑战。让自己形成一个不断进步的理念。在遇到挫折时,能合理调整心态,不悲观消沉,一蹶不振,只要知道自己又往前走了一步,提升了自我,这就可以了。
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职学生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也需做到与时俱进,灵活调整,不要一次把终身职业生涯的每一个细节都确定下来,硬性要求自己都做到。而是要在人生历程中用实践去检验规划的成果,及时判断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对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才会保持切合实际、更加合理,才有更大机率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862-02
1 现阶段中职动漫专业的教学
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动漫教学中,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但大都以讲授为主,如:分层次教学、案例教学法、小班教学模式等等,教师们还是习惯使用多媒体视频,采用讲、练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运用了这些教学模式,虽然能一定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1)教师团队非动漫人员
对绝大多数中职学校而言,部分开设动漫专业的学校,无相对应的师资,或者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从教授计算机软件“转行”入动漫专业,也有部分老师是从教授素描、色彩等美术专业转入,他们对动漫的认知仅处于表面。“转专业”的教师中,美术功底好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不一定强;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不一定拥有素描、色彩、绘画等美术方面的技能。这几年有中职校引进了若干动漫专业毕业的教师,但他们缺乏项目工作经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缺乏在动漫领域实践开发经验。
在许多人的眼中,动漫只是简单的画一些可爱、夸张的卡通形象,或者绘制简单、漂亮的动画场景。但是他们不知要做好动漫,需要综合性的人才,了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了解生活习惯、语言表达、电影编剧等等。如:绘制卡通场景,要考虑到光照的方向、强度、投影角度等。再加上绘画技巧和电脑技术,才能完成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因此作为中职动漫教师的我们倍感压力,往往力不从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真可谓“老师教得揪心、学生学得烦心、企业用的窝心”。
2)动漫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低
中职动漫专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量应用操作、实践能力兼具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教育训练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但是对于动漫这个文化科技领域新兴行业,大多中职院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
近年来,从事动漫产业的企业不断涌现,并已成为第三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截至到目前,厦门共有百余家动漫制作企业,从业人员达万人。但是多数为中小规模的企业甚至是工作室,对应聘者要求能上手快,能最快时间的创造出价值,这些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还未能达到如此境界。据统计,目前动漫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不到百分之十,而这些到动漫公司就业的毕业生,大都要经过一年左右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3)教学模式有待考究
传统教学强调知识本位,其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目前各中职校教学模式不断的改革、变化,如:分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但这些教学方式不可能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经调研发现,56%学生喜欢项目教学,28%学生喜欢分组教学,16%学生喜欢讲授教学。58%的学生认为项目教学非常好,有9%的学生认为项目教学不好,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专业技能与团队沟通协作的能力较弱。
笔者研究发现,大部分中职校动漫专业的学生很少自己思考图形作品为什么这样设计,图文组合为何这样编排,颜色为什么这样搭配,有什么含义,慢慢地学生变得越来越懒得思考,这样的学生既使毕业后能做出作品,也不是有着丰富想象力和创新的好作品。
2 在动漫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2.1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先建立一个工作任务。完成这个工作任务需要学习(行动)过程,通过行动来获取方法,如最常使用的六步法,是一个完整的“行动”模式。它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学生在模拟真实工作的情境中,学到新的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下面以“Illustrator动漫造型”课程中“糖果包装系列设计”教授为例,浅谈本人对行动导向法的教学应用实施。
2.2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实施步骤
1)资讯。收集信息阶段;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应该达到哪些目的?该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首先介绍工作任务(如:设计制作***品牌糖果包装系列,小袋包装、大袋包装、纸袋包装、纸盒包装等)的要求和目的,及完成任务的方法(使用Illustrator软件绘制),让学生对整体工作任务的流程有个基本的认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众多知名品牌的糖果包装,从中找到制作的灵感;查阅教材相关章节,找到图形设计所需的知识点说明,并做好记录。教师多走动观察,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
2)计划。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让学生思考工作应该怎么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事先已经分好小组,小组中的孩子交流、讨论对工作任务的理解,然后根据任务要求,以报告的形式,制定糖果包装设计流程的工作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各包装设计的尺寸、标志性的LOGO图标、与主题相关的图形内容、需置放的文字表达、图文编排方式等。教师不对学生的工作计划进行评价,但可以适当给出启发性建议,教师这个阶段重点对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和引导,并实时记录学生的参与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决策。决定阶段;孩子们选择哪种途径来进行工作?锻炼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这个阶段,小组同学先围在一起讨论刚才所制定的计划,做做比较,相互交流不同想法,共同商讨决定,采用哪一种解决途径,最后形成一个合适的糖果包装设计工作计划。紧接着开始讨论如何分配任务,确定分工合作,如谁负责美工编排、谁负责图形设计、谁负责颜色搭配、谁负责过程的记录、谁负责编写工作过程总结等等。然后商讨任务完成后,需要采用什么方式展示、汇报作品。建议各小组在确定决策时,能与教师充分的交流,得到教师的指导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有没个别学生“太强势”,影响组里其他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要关注小组里有没学生脱节了,没有参与工作,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
4)实施。实施阶段;孩子们如何在给出的条件下执行计划,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分工安排,进行图形设计、绘制、上色、美工等等。同时要注意控制时间,争取按时完成任务。注意是否按照方案实施?实施中若出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同时要对结果进行文字归类总结与展示汇报。在实施阶段学生会逐渐学会用刚学到的新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而教师主要营造学习氛围,注意记录学生出现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教师尽量不给学生任何建议,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5)检查。是否恰当的完成了规定的任务?目标是否达到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工作的控制力和修正力。
任务完成后,学生对制作出来的糖果包装袋、包装盒等效果进行检查,应独立地检查自己是否正确地、专业地完成了任务,如果作品制作不理想,应想想问题出在哪里?并思考应该如何去解决?接着检查整个工作过程中,是否有遗漏的过程记录,总结报告是否完整,需不需要再做细节改进等,从而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生自己检查的过程尽可能不与教师探讨。教师检查学生的工作任务是否有质量的完成,同时记录问题情况,但是该过程不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6)评估。反思评价阶段(自评、他评、师评);找出下次哪里可以做得更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分析能力。
任务完成后,学生首先对所承担工作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整个学习流程,评价自己及小组成员每个人在工作中的优缺点。然后进入“他评”阶段,小组汇报员向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陈述工作过程的记录,展示本组的糖果包装系列作品,并进行工作总结,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比较、评分。接着是教师根据每组的结果进行成绩评定,不出现“对”或“错”的字眼,最后形成一个总分。
最后,教师要思考,这次任务学生是否很好的解决了,能够有多少份优秀作品?孩子们是否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是否需要改进等等。同时教师要反思,整个工作过程中,学生真正学习到什么,是否符合预期的目标,有何不足之处等。
2.3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教师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故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水平,才能为学生进行任务设计。但现在中职动漫教师大都非专业,对动漫的认知不一定全面,这样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过程后,得到的知识和能力也就不能全面。
另外,大多中职动漫教师缺乏企业项目经验,实践动手水平不够,在设计任务时,相互之间缺少交流与协作,技术实践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的整合效应,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设计的任务内容也就不一定到位,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任务分工的指导容易偏离行业标准,这样会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再者,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完整行动模式”,应尽可能地要求“学生独立出来”,如,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决策、独立实施、独立检查和评估,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但中职学生生源本身的素质不很理想,多数教师自身的执行和管理能力不容乐观,导致中职教师在实施行动导向过程中有时不够到位,造成部分环节缺失,这样学生就不能完整地经历整个工作过程,使能力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也不够完整。
总之,社会在发展,课改在继续,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并非所有课程都能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查阅资料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限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追求一步到位。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障碍,值得进一步思考,需要结合教学实际继续探索并逐步完善,走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职业规划在人的一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职业规划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生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关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与支持。中职生可塑性大,掌握了一技之长,能随时应用于实践,因此中职生就业率比较乐观,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随着中职学校的扩招, 一些学校盲目开设专业, 造成部分专业需求过剩。这就促使中职生自身必须立足于整个人生来思考、规划自己在学校的学习。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订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到职业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关键就是要解决“干什么”“何处干”“怎么干”“以什么样的心态干”的问题。
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不但有利于缓解中职生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中职生应对以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变故;既能弥补教育体制上的不足,也可以促进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和规划人生的发展历程。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一)中职生缺乏生涯规划意识中职生缺乏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详细规划,他们对学校开展的就业活动缺乏兴趣,只有不到1/3 的学生表示留意过学校开展的相关方面的活动。许多中职生对生涯规划的内涵不了解,对学校开设生涯教育课能给自己有何帮助一片茫然,他们只关注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能挣多少钱。
(二)学习观念存在偏差、只强调专业课的学习中职生对于“为何学习”和“学什么”的认识比较局限。他们不愿意在学习上花费太多时间,尤其是在一些非专业课上,比如英语、政治等。他们认为主要学好专业课,以后找个好工作就行,普遍不喜欢“将来用不上”的文化课和“枯燥难懂”的专业基础课,只喜欢上直接与技能有关的专业课、操作课。这种轻基础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的实用主义短视行为,严重影响中职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方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方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尤其是建立本土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方面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既定目标难以实现。主要以职业指导课和实习或就业前的面试指导为主,对专题讲座、职业咨询、企业行业参观等手段运用较少。
三、对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问题的解决途径职业规划中的误区和问题无论是对职业规划的有效实施还是对个体的职业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为了避免和淡化这些影响,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开展规划。
(一)从社会方面的着手
在当今社会,“人才浪费”现象严重。
中专生可以胜任的工作找大专生,大专生可以从事的工作用本科生。这导致缺乏学历优势的中职生越来越有危机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急需技术人才,出现“技工荒”、“高级技工荒”。因此只有社会改变对中职教育的歧视,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发展起来。
(二)从学校方面的着手
学校在平时的教育中,除了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还要加强对学生整体生涯规划的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许多中职生属于中考的失败者,属于普通高中选剩的“差生”。在进入职校学习之初他们就认为自己是没有太大出息、事业上很难有所作为的。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辅导相关课程。如低年级学生乐观进取,但比较缺乏对职业生涯的探索和行动,学校为他们开设生涯规划课和心理健康课;高年级学生有较好的职业生涯设计能力,但缺乏正面乐观的态度,学校专门为他们开设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等课程。
学校每年请企业到学校给就业学生讲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请成功人士到学校演讲,加深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在学生实习期间,请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使学生正确对待实习试用。配合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举办“我爱我的专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 在实习中开展“ 爱岗敬业”摄影比赛;配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定期举办“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怎样成为我想成为的谁” 等题活动; 通过召开各种学生、家长座谈会, 了解学生对实习和就业的期望。
(三)中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中要努力的方向中职生要脚踏实地,通过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激发自己
在发展方向的思考,促进职业规划意识的形成。要深入学习各种知识,包括政治、专业、文化、艺术等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个人修养;要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要在集体中成长,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优势和劣势。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在职业规划的设计和实施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不要消极地抱怨或畏缩,要看到困难和挫折的积极一面,他们是不是提醒你需要对初步的职业规划做一些调整?客观冷静地对待困难和挫折,在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同时,自身也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中职生也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有一套系统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有效的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相信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
中职学生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通过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兰州市商贸职业学校班级量化考核办法》《班级文明公约》等,引导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价值取向,通过规范的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2 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
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班级实行值周班长制,每周由一名学生担任,在其负责期间,要从各个方面协助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每天及时将好人好事、卫生状况、纪律情况等如实记录到教室日志上,交由班主任批阅,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对好人好事要及时进行表扬。每月全班进行班委评议,介绍成功的经验,总结不足之处,研究改进方法,评选出月优秀班干部。
3 创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环境
搞好班级环境建设,寓思想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情景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之中。让学生从踏入班级的第一天起,就对班级产生愉悦感,逐渐形成认同感。班级设有荣誉墙,张贴班级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获得的奖状;设有责任墙,张贴班干部工作职责及学期工作计划;设有学习墙,根据任课老师要求张贴中国与世界地图;设有文体墙,张贴老师和学生们参加文体活动的照片,内容丰富多彩。德育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主旋律。
4 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4.1 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每月设置不同的班会主题,如植树节、世界节水日以环保为主题,国庆节和新年以爱国为主题,母亲节则以尊老爱幼为主题,学雷锋日则和社区合作进行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和宽容,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健康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4.2 进行每周读报活动,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读报内容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既让学生增长了各方面知识,又提高了其文化素养。笔者还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多注意关注电视新闻、网络上相关的就业信息,总结大中专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方面的相关经验,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当前社会就业的新形势,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和训练,并根据学生需求,利用读报时间及时向学生反馈一些高考及就业信息。此外,笔者还设计不同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读报时间曾做了一个“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的主题系列,通过报纸、新闻的阅读、讨论,最后进行了一项调查,班级19人中除一人犹豫不定外,其余18名学生一致认为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要扶摔倒的老人,但同时要保留目击者的电话,或者多人一起共同做好事,这样既不违背道德,也不会使自己受到伤害。这个系列的开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4.3 开展“每周一歌”活动
一、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及落实是中职学校学生教学实习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
职业意识、服从意识、服务意识贯穿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可通过德育序列化教育活动及各种手段,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实习管理制度,分年级实施,潜移默化。
(一)汇编学生手册。学校可以自行汇编《学生手册》,汇集教育教学及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管理制度及学籍管理办法等,学生入学时人手一册。通过主题班会、全校集会等各种形式,学习里面的规范和制度。高一年级时,侧重点是学习各种规范,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和规范意识。高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服从意识。
(二)分层教育教学活动。首先是加强校内实训课,让学生通过校内实训课了解企业的发展与需求。了解专业特点,学好专业课程,增强动手能力,为校外实习做好准备。其次是重视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课。高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就业趋向,培养适合自己的理想,设计自己的人生。高二年级开始就业指导课,让学生从思想上、自身素养上更加完善,强化实习就业意识。再次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礼仪、行为规范、服从意识等方面培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是中职学校的必修课程,每一个学生都要按要求完成。
(三)加强校企合作,加强行业联系。学校可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企业文化氛围浓厚的、以企业命名的班级,通过企业考察,了解最新企业和行业要求及其专业发展趋向。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要与实际相结合,要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实践尽量接近实际情况,特别是在教学实习中,应强化工作的效果,与社会接轨。
二、有效合理的心理干预是学生教学实习的重要保障
根据中职学校特点,中职二年级学生必须到校外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教学实习。在学生参加教学实习之前,对其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十分必要,较为有效直接的方法是学校实习管理处联合教导处和学生处分别召开学生大会和家长会,明确教学实习的几点重要意义:一是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职业教育尤其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就业和创业能力,为顶岗实习打好基础,帮助和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四是能够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完成学业。五是此举能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从业人员,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
三、精选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是学生教学实习管理工作的基础
学生参加教学实习具备的是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进入企业必须按照企业员工的要求对待自己,另一方面他们还是职高的学生。两种角色的转换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教学实习管理中必须有实习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学校需要建立针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专门的管理要求和考核机制,以保证学生实习的顺利完成。
(一)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素质。全校各部门大力支持学生教学实习工作,保证实习指导教师能满足每个实习点的要求,按45名学生配一名指导教师,每个实习点根据学生人数安排2―3名教师,24小时驻厂伴随式管理。挑选的指导教师原则上是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吃苦,有耐心的,专业能力强,沟通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并且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培养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实习处对确定的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带队老师实习职责》。
(二)带队教师必备的工作素养。一是具有超强的责任感,全面负责学生管理,关心学生生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与家长建立有效联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安全,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是能够迅速到岗到位,深入学生实习岗位,了解学生岗位,掌握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积极、及时解决问题。三是充分了解并理解企业、岗位的工作职责与要求,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配合企业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四是认真执行学校制度和工作计划,遵守组织纪律和工作程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认真填写《实习带队手册》,如实填写实习学生表现。五是完成每月总结和学期总结,随时小结,以实习通报、工作汇报、座谈等形式及时反馈实习真实情况。六是做好实习学生表彰工作,即根据学生日常表现,按照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评出优秀、进步学生,回校后全校开会表彰,学生代表现身说法,发表实习感言,这既是总结大会,又是对高一年级学生再次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效果更直接。
总之,中职学校学生的教学实习是中职学校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学生必须认真完成的重要过程,通过教学实习,更好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打好基础,从而为学生真正走上社会,走上就业岗位,甚至为创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