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务人员个人剖析材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落实医院管理年活动有关工作
医院管理年活动,本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兼医院管理年办公室主任,根据省及市《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精神,对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内容任务进行了分解,制定了本院《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计划》及本院《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其中对质量与安全要求相关质量指标等方面的内容,正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二、医疗管理工作
1、不断完善和落实医疗工作制度
修证完善了我院医疗工作制度已汇编册,待校对后即可发致本院医务人员,本制度涵盖了各项关键性医疗制度及常用医疗工作制度、医疗事故、纠纷防范和处理预案、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处理预案以及本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实施细则等。同时,对关键性医疗制度强化了环节管理,把每周一次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统一了全院关键性医疗制度落实过程中八个登记本,规范了记录的要求,使医院的各项制度的落实正在向规范化方面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强化基础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全面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的“三基”水平是强化基础质量的关键之一,今年则重抓了学习,抓学习首先要抓学风,与学习制度的落实,尤其要侧重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与应急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二是抓学习制度的落实,规定每周二为医院业务学习日;第三是抓学习的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操作常规、各规章制度及规范以及专业相关的专业理论及医学进展;第四是抓学习的方法,包括全院性及科室业务讲座、病例讨论、远程教育、外出参加学术活动,选送上级医院进修及短期培训,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克服困难,选派了数十名医务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与短期培训,针对我院的现状,尤其侧重了高级职称人员的继续再教育问题;第五是以考促学,注重考试的实用性,以及考试的深度与广度。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对全院45周岁以下在职在编的医技人员举行三基考试2次,参考人数达268人,在参考人员中随机抽考83人再次考试,两次成绩均达良好。
3、抓病历处方质量的提高。
上半年召开病案管理委员会议3次,就如何提高我院病历书写质量进行讨论,同时对各科的归档病历、处方质量评审结果进行展评,及时总结梳理,剖析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要求各科室限期整改,并组织复查整改情况。除了院内每月组织对病历、处方进行自查外,上半年共抽取315份归档病历在自查的基础上,送到人民医院评审。在共计315份送审病历中,甲级病历284份,乙级病历28份,未定级病历1份,丙级病历2份,甲级率达90%。对丙级病历的个人给予了严肃处理:
(1)待岗两个月处分;
(2)扣发人民币1000元;
(3)全院通报批评。同时,当事人所在科室扣季度绩效考核分5分。对质量差的病历和处方以《医疗通报》等形式在院内公开曝光,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促进作用。
上半年我们进行了我院处方的重新认定工作,确定了具有处方权的218名医生,落实了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在全院组织医务人、药剂人员学了《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采取了落实措施,月日正式起用新处方。在提高病历、处方质量方面还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增加了抽取归档病历的样本量;
②检查现住院病历每周一次,所查病区包括所有的现住院病历;
③由往年一查了知到今年文字通报科主任,到目前在检查的第二天,直接由医务科在科室晨会上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文字资料,每一位医生人手一份;
④处方质量检查由往年每季一次改进到每月一次,到目前的每月检查三次;
⑤在要求上一定按规范严格执行,不允许检查人员有老好人思想。强化了检查过程中的严肃性、严谨性、规范性,强调了检查的质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目前尽管我们的病历处方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总体已有明显提高。
4、规范管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落实医院管理年活动有关工作
医院管理年活动,本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兼医院管理年办公室主任,根据***省及***市《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的通知》精神,对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内容任务进行了分解,制定了本院《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计划》及本院《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细则》,其中对质量与安全要求相关质量指标等方面的内容,正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二)、医疗管理工作
1、不断完善和落实医疗工作制度
修证完善了我院医疗工作制度已汇编册,待校对后即可发致本院医务人员,本制度涵盖了各项关键性医疗制度及常用医疗工作制度、医疗事故、纠纷防范和处理预案、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处理预案以及本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实施细则等。同时,对关键性医疗制度强化了环节管理,把每周一次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统一了全院关键性
医疗制度落实过程中八个登记本,规范了记录的要求,使医院的各项制度的落实正在向规范化方面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强化基础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全面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的“三基”水平是强化基础质量的关键之一,今年则重抓了学习,抓学习首先要抓学风,与学习制度的落实,尤其要侧重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与应急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二是抓学习制度的落实,规定每周二为医院业务学习日;第三是抓学习的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操作常规、各规章制度及规范以及专业相关的专业理论及医学进展;第四是抓学习的方法,包括全院性及科室业务讲座、病例讨论、远程教育、外出参加学术活动,选送上级医院进修及短期培训,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克服困难,选派了数十名医务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与短期培训,针对我院的现状,尤其侧重了高级职称人员的继续再教育问题;第五是以考促学,注重考试的实用性,以及考试的深度与广度。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对全院45周岁以下在职在编的医技人员举行三基考试2次,参考人数达268人,在参考人员中随机抽考83人再次考试,两次成绩均达良好。
3、抓病历处方质量的提高。
上半年召开病案管理委员会议3次,就如何提高我院病历书写质量进行讨论,同时对各科的归档病历、处方质量评审结果进行展评,及时总结梳理,剖析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要求各科室限期整改,并组织复查整改情况。除了院内每月组织对病历、处方进行自查外,上半年共抽取315份归档病历在自查的基础上,送到****人民医院评审。在共计315份送审病历中,甲级病历284份,乙级病历28份,未定级病历1份,丙级病历2份,甲级率达90%。对丙级病历的个人给予了严肃处理:1、待岗两个月处分;2、扣发人民币1000元;3、全院通报批评。同时,当事人所在科室扣季度绩效考核分5分。对质量差的病历和处方以《医疗通报》等形式在院内公开曝光,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促进作用。
上半年我们进行了我院处方的重新认定工作,确定了具有处方权的218名医生,落实了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在全院组织医务人、药剂人员学了《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采取了落实措施,4月1日正式起用新处方。在提高病
历、处方质量方面还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增加了抽取归档病历的样本量;②检查现住院病历每周一次,所查病区包括所有的现住院病历;③由往年一查了知到今年文字通报科主任,到目前在检查的第二天,直接由医务科在科室晨会上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文字资料,每一位医生人手一份;④处方质量检查由往年每季一次改进到每月一次,到目前的每月检查三次;⑤在要求上一定按规范严格执行,不允许检查人员有老好人思想。强化了检查过程中的严肃性、严谨性、规范性,强调了检查的质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目前尽管我们的病历处方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总体已有明显提高。
4、规范管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
为进一步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减轻病员不合理负担,根据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的通知》(*卫办[2004]**号)和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控制医疗*机构药品收入比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制定了****人民医院科室药占比控制指标。今年以抓抗菌药物使用为突破口,努力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出台门诊病人处方最高限额,制定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目前,我院绝大部分科室已执行抗菌素分级使用原则,目前对少数未执行科室近期已采取相关措施。
5、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及防范措施。
上半年组织全院人员进一步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规范各项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督查,每周组织一次医疗安全检查。召开全院医生会议5次;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1次;组织“病历规范化书写与医疗事故防范”专题讲座1次,进一步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就如何从法律的角度认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如何使病历书写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开展讨论;邀请*****市卫生
局有关专家分别作“医疗安全与医疗纠纷的防范”、“医疗事故的确认与法律责任”专题讲座,布置各科室就如何防范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开展讨论,排查引发纠纷、事故的隐患,制订整改措施,在中层干部会上交流,同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全面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对高危人群、高危科室、高危时段的安全督查力度,每季度按医院绩效考核要求提供考核数据;组织相关手术科室学习《江苏省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完善手术审批备案登记制度,并进行了手术审批备案专项检查。下发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并组织学习,从7月1日起对会诊进行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各种同意书的书写,督促临床卫技人员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从整体上讲上半年医疗纠纷发生率较往年有所下降。
6、注重学科建设,增强医院发展后劲
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学科专业分工既向精细化深入,也
“医院业务院长述职报告”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向高度综合发展,传统的学科专业不断分化,融合与重新组合,使医疗单位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跨学科、跨部门的技术问题也越来越多加强,因此,加强学科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今年医院确定了六个培养发展重点建设学科,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上半年先后两次召开了重点学科带头人专题会议两次,组织学习《医院学科建设要求》,各学科制定学科发展规划,4月份开始按计划逐步实施,期间,我们先后成立了儿童哮喘诊疗中心、泌尿疾病诊疗中心和胆道疾病诊疗中心。消化内科今年已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因设备因素还未正式挂牌,但其基础工作已在开展,并意向与****联合组建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达到出人才、出成果、出品牌,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作用。
7、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与考核细则
上半年根据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及医院绩效工资考核细则要求,制定《医疗质量控制方案》、《病区医疗质量考核标准》、《门诊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急诊急救质量考核标准》、《药剂科质量考核标准》、《外科管理工作要点》等。
8、其他工作
①年初***市卫生局2004年年终检查工作,计划生育执业资格检查,爱婴医院检查;②综合病区开设工作,疼痛门诊开设工作;③协助新出台绩效工资发放;④年初两院合并医生配备与调整工作;⑤协助全员竞聘上岗工作;⑥主持制定EMSS(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方案(待讨论实施);⑦业务工作与手术;⑧主持重危病人抢救与突发成批伤员的救治。
(三)、防保工作
1、传染病管理
会同防保科对全院医护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了流脑防治知识培训和霍乱防治知识培训以及相关工作的落实。
督查本部和分院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传染病总登记本和肺结核转诊登记本完善情况。
2、健康教育
在“4.7世界卫生日”、“5.31世界无烟日”、“6.6爱眼日”分别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教3次,上街、赴义诊3次,累计接受义诊、健康咨询560余人次。按创卫要求整理了近几年健康
教育资料,并对分院集中培训。
(四)、药剂管理
1、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窗口服务形象,坚持站立收方服务。
2、狠抓药品质量,坚持药品质量“三把关”制度,即验收、领药、发药三把关,未发生假劣药品事件。
3、坚持双人复核调配制度,上半年未有差错事故发生。
4、召开全科人员会议,狠刹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严禁药剂人员参与药品供应商的任何经营活动。门诊处方双人统计装订,严禁统方。
5、积极筹备市药监局、市卫生局关于创建星级药房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市药监局的初验。
6、完成了制剂室的净化设计、装修和净化室的净化监测及制剂室换证前的前期准备工作。
7、积极配合*****药品统一招标配送工作,协调处理配送过程中的相关事宜。
(五)、医保工作
1、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重申了医保病人的具体要求,抽查了280余份医保病历,则重检查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情况。
2、针对医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如:用药档次高,用药数量偏大,部分用药不合理或无指征,出院带药超剂量,住院时间较长,用药无医嘱等问题,分别在中层干部会议及全院医生会议上进行了传达,加强了督查的频率与力度,目前,以上现象已得到有效控制,1-7月份医保费用已全部结算。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由于本人既是一个领导又是一个医生,因此常常难以正确摆正管理与业务和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由于手术等因素影响管理工作,又由于我院以往在管理上严重缺乏一整套的管理方案与制度及考核细则。今年上半年看书动笔制定软件资料较多,因此在某些问题的落实上还没有完全到位,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的管理上“欠债”较多,面对一大堆
二、目标任务
通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全面实施“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开展坚决纠正医疗服务中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工作,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二项任务。
一个目标:有效遏制不正之风,杜绝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现象。全面实施“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围绕“三合理”想办法,添措施,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安县”作出贡献。
二项任务: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弘扬正气,倡导先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惩戒并重的纠风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廉洁行医行为,完善医疗服务收费行为、住院费用清单制和门诊药品价格清单制,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使“开单提成”,收受患者“红包”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争创行风评议先进集体。
(二)建立和完善行风。包括院、科两级负责人责任制度,科室评价制度,医务人员考核、激励、惩戒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形成医院和社会群众相结合的行风监督机制。
三、治理措施
(一)加强行风建设及“三合理”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合理”是我院今年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的行风建设工作由行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院、科室两级领导要提高对行风建设及“三合理”实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既要承担抓业务工作的责任,又要承担抓医德医风建设的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并抓出成效。
1、调整和充实
医院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决定由院长为组长,为副组长,为成员。行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完善医院行风建设的各项,指导、查检、监督各科行风建设及“三合理”的落实并评价其结果,听取各独立督察组的督察意见并按有关规定作出奖惩决定。
2、成立三个具有独立职能的督察小组,直接向医院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和分管院长负责。督查组分别对各科室的用药、检查、收费情况进行督查,使之逐步形成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和民主监督的完整体系。
(二)加强职业教育,大力弘扬正气。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和“情暖患者,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营造杜绝药品回扣、“开单提成”、拒收“红包”和严禁乱收费及实施“三合理”的强大舆论氛围。使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维护病人的权益成为我院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三)明确各项纪律和要求。各科室要认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讨论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颁布的行业纪律与法规,以进一步明确省卫生厅关于制止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关于重申、明确卫生行业“五不准”及医院“十不准”等行风建设工作的各项规定、政策界限和纪律要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违规违纪。
(四)加强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管措施。
1、坚持防范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深入剖析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成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合理运行机制,切实采取防范措施,铲除不正之风滋生土壤,建立纠风长效机制,强化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建立科主任、护士长一手抓科室管理、一手抓行风建设的“一岗双责”制度,修订完善院、科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和实施“三合理”作为领导和中层干部的重要职责。
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完善医疗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制度和责任奖惩制度,约束和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3、加强医疗服务[2]
质量管理。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要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医务科要做好病历质量的检查、审评,认真落实医疗服务的各项制度,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医患沟通。各科室要事先将治疗方案及相关费用告知患者,增加“透明度”。建立临床用药指导、抗菌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使用制度。继续开展大金额病历评价制度,每季从病案室随机抽取上月大金额(5000元以上)病历6份以上,交督导组围绕医疗质量,主要针对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护理部要配合医疗的各项工作,抓好护理人员的“三基”训练,确保护理质量能够适应治疗的要求,让患者满意。门诊部要组织做好就诊流程,病人选医生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服务好病人。营造让患者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
4、加强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管理监督。认真做好我院药品候选品种的确认工作,严格规范非标药品采购行为。经常对抗生素和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采购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5、加强对医疗服务收费情况监管。检查内容包括: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分解项目,重复收费;已取消的项目继续收费;不按标准计价单位收费;不按实际服务数量计算费用;超过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销售药品;混淆药品质量层次与规格,变相提高药品价格;招标采购药品不按国家有关规定作价销售;医用耗材以次充好,提高收费;医用耗材不按规定加成比例作价等问题。对存在的问题的科室和个人要严肃处理。加强收费管理,定期研究、解决在价格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责任追究制,落实收费投诉查实处理办法,加大监管力度。本文来自
6、完善医疗信息公开制度。制定有效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的权益,完善医患协议书、知情同意书、手术及麻醉同意书和住院费用清单制、医疗收费及药品的价格公示制和查询制,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增强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透明度。通过医院“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查询系统”“住院须知”等形式及导医人员向患者和社会宣传行风纪律规定,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积极运用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患者对医德医风的意见,接受患者和群众的投诉,及时核查处理。
(五)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医院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医院办公室、审计监审室负责核实和处理群众的举报。对提供证据,经核查属实者,将按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奖励。对医务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违纪行为,一经查实,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和省卫生厅的有关规定,责令暂停执业活动;重犯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六)严格纠风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纠风责任追究力度,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并收到实效。医务人员顶风违纪,继续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并追究责任。对纠风工作不力,监督管理不严,群众反映强烈,或对群众投诉不认真核查,不严肃处理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具体安排
根据卫生局党委的部署,年我院行风建设及实施“三合理”分以下步骤进行:
(一)学习教育阶段。院部及各科室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纠正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的部署和要求。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优良传统教育,组织“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大讨论和“情暖患者、优质服务”活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每一位职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牢记“情暖患者优质服务”活动要求,在全院形成重视行风建设的氛围。
(二)开展自查自纠。各科室要根据本“三合理”和要求,采取各种方式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要依据卫生行业“五不准”、医院“十不准”和服务承诺的内容,查廉洁自律,是否有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行为;查经济纪律,是否有科室巧立名目乱收费等问题;查院、
二、目标任务
通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全面实施“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开展坚决纠正医疗服务中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工作,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二项任务。
一个目标:有效遏制不正之风,杜绝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现象。全面实施“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围绕“三合理”想办法,添措施,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安县”作出贡献。
二项任务: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弘扬正气,倡导先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惩戒并重的纠风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廉洁行医行为,完善医疗服务收费行为、住院费用清单制和门诊药品价格清单制,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使“开单提成”,收受患者“红包”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争创行风评议先进集体。
(二)建立和完善行风。包括院、科两级负责人责任制度,科室评价制度,医务人员考核、激励、惩戒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形成医院和社会群众相结合的行风监督机制。
三、治理措施
(一)加强行风建设及“三合理”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合理”是我院今年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的行风建设工作由行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院、科室两级领导要提高对行风建设及“三合理”实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既要承担抓业务工作的责任,又要承担抓医德医风建设的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并抓出成效。
1、调整和充实
医院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决定由院长为组长,为副组长,为成员。行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完善医院行风建设的各项,指导、查检、监督各科行风建设及“三合理”的落实并评价其结果,听取各独立督察组的督察意见并按有关规定作出奖惩决定。
2、成立三个具有独立职能的督察小组,直接向医院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和分管院长负责。督查组分别对各科室的用药、检查、收费情况进行督查,使之逐步形成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和民主监督的完整体系。
(二)加强职业教育,大力弘扬正气。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和“情暖患者,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营造杜绝药品回扣、“开单提成”、拒收“红包”和严禁乱收费及实施“三合理”的强大舆论氛围。使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维护病人的权益成为我院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三)明确各项纪律和要求。各科室要认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讨论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颁布的行业纪律与法规,以进一步明确省卫生厅关于制止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关于重申、明确卫生行业“五不准”及医院“十不准”等行风建设工作的各项规定、政策界限和纪律要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违规违纪。
(四)加强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管措施。
1、坚持防范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深入剖析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成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合理运行机制,切实采取防范措施,铲除不正之风滋生土壤,建立纠风长效机制,强化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建立科主任、护士长一手抓科室管理、一手抓行风建设的“一岗双责”制度,修订完善院、科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和实施“三合理”作为领导和中层干部的重要职责。
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完善医疗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制度和责任奖惩制度,约束和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
3、加强医疗服务[2]
质量管理。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要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医务科要做好病历质量的检查、审评,认真落实医疗服务的各项制度,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医患沟通。各科室要事先将治疗方案及相关费用告知患者,增加“透明度”。建立临床用药指导、抗菌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使用制度。继续开展大金额病历评价制度,每季从病案室随机抽取上月大金额(5000元以上)病历6份以上,交督导组围绕医疗质量,主要针对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护理部要配合医疗的各项工作,抓好护理人员的“三基”训练,确保护理质量能够适应治疗的要求,让患者满意。门诊部要组织做好就诊流程,病人选医生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服务好病人。营造让患者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
4、加强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管理监督。认真做好我院药品候选品种的确认工作,严格规范非标药品采购行为。经常对抗生素和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采购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5、加强对医疗服务收费情况监管。检查内容包括: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分解项目,重复收费;已取消的项目继续收费;不按标准计价单位收费;不按实际服务数量计算费用;超过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销售药品;混淆药品质量层次与规格,变相提高药品价格;招标采购药品不按国家有关规定作价销售;医用耗材以次充好,提高收费;医用耗材不按规定加成比例作价等问题。对存在的问题的科室和个人要严肃处理。加强收费管理,定期研究、解决在价格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责任追究制,落实收费投诉查实处理办法,加大监管力度。本文来自
6、完善医疗信息公开制度。制定有效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的权益,完善医患协议书、知情同意书、手术及麻醉同意书和住院费用清单制、医疗收费及药品的价格公示制和查询制,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增强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透明度。通过医院“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查询系统”“住院须知”等形式及导医人员向患者和社会宣传行风纪律规定,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积极运用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患者对医德医风的意见,接受患者和群众的投诉,及时核查处理。
(五)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医院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医院办公室、审计监审室负责核实和处理群众的举报。对提供证据,经核查属实者,将按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奖励。对医务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违纪行为,一经查实,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和省卫生厅的有关规定,责令暂停执业活动;重犯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六)严格纠风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纠风责任追究力度,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并收到实效。医务人员顶风违纪,继续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并追究责任。对纠风工作不力,监督管理不严,群众反映强烈,或对群众投诉不认真核查,不严肃处理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具体安排
根据卫生局党委的部署,年我院行风建设及实施“三合理”分以下步骤进行:
(一)学习教育阶段。院部及各科室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纠正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的部署和要求。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优良传统教育,组织“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大讨论和“情暖患者、优质服务”活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每一位职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牢记“情暖患者优质服务”活动要求,在全院形成重视行风建设的氛围。
(二)开展自查自纠。各科室要根据本“三合理”和要求,采取各种方式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要依据卫生行业“五不准”、医院“十不准”和服务承诺的内容,查廉洁自律,是否有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行为;查经济纪律,是否有科室巧立名目乱收费等问题;查院、
最近,二师二十四团安委会组织工会、政工办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深入各基层单位检查了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对所属辖区范围内的大棚用电、居民用电、机务场所等重点部位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点限期整改,有效地预防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今年,该团坚持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结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安排各项活动。最近,该团成立了检查组,深入基层单位查看台账,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事故管理、安全事故控制指标等几个方面进行检查。与此同时,该团安委会加强对单位消防和安全教育的培训,加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教育等培训。
通过各种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营造了“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强化安全生产保障城镇化建设
顾小凡
7月以来,二师三建公司工会继续强化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加强施工项目部的“打非治违”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打非治违”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团场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今年的安全生产月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师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三建工会以安全生产月为抓手,开展持续3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施工、监理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到位情况,原材料机械设备的现场状况等情况,督促各施工单位要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监管、多措并举,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规范到位,确保重点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认真查处安全生产事故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助推团场的城镇建设步伐。
红星二场医院消防安全警钟长鸣
周晖
6月是全国第12个安全生产月,为杜绝消防隐患,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灭火和应急疏散能力,近日,十三师红星二场医院举行了消防应急疏散和灭火演练。
为了让医务人员对消防理论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医务人员学习了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并现场演练如何疏散病员、逃离火灾现场、转移重症病人、实施灭火等环节,所有人员亲身上场体验,切实增强了培训效果,为医院这一特殊公共场合营造安全的消防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医院消防应急能力,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及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这次演练,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更加深入人心,确保了卫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八十九团工会“安全生产月”活动丰富有效
海梅花
为了营造浓郁的安全生产氛围,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近日,五师八十九团工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6月5日,团工会组织开展了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签名活动及“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主题会展;在加工厂车间组织开展了安全检查行动,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并对全团消防器材进行了全面的查缺补漏;对建安公司工程施工情况进行了安全检查,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提一条安全生产建议活动,组织加工厂、建安公司职工观看了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宣传片以及《血的代价》一重大事故剖析等教育警示片。
通过开展一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全团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为该团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采取切实措施强化安全生产
王卫东
最近,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厂在六个基层单位,以“一岗双责”为指导思想,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活动。
该厂将安全生产活动与该厂职工的实际岗位结合,并与奖金挂钩,制定了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安全防控措施,充分调动了基层单位领导和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各基层领导认真巡检管辖设备,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自觉抵制麻痹大意和习惯性违章,让该厂的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确保夏季生产及扩建项目的双重安全。
天富东热电厂开展拉网式安全大检查
张海蓉
据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报告》中显示,目前中国25岁以下网民总规模已经达到8 294万人,约占1.62亿总网民人数的一半。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及其他权威机构报道,24岁及其以下的青少年具有网络成瘾综合征及严重网络成瘾倾向的人数高达1 000万,青少年网瘾比例为9.72%,这些统计数字都表明青少年沉迷网络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心理、家庭和社会三大问题。
针对于此,我们自2006年初,开展了网络成瘾戒治工作,对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表现、预防、救治作了系列的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网络成瘾戒治模式,已成功救治了上千名网瘾孩子,取得了初步成果。以下就是我们戒治网瘾的经验和体会。
1 挑战观念
因为网络成瘾是伴随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大部分人都不承认它是一种疾病,特别是网瘾孩子的家长更不愿意承认是一种心理疾病,在给孩子用药,做物理治疗,让孩子继续接触网络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疑虑,如果不能说服家长,戒治网瘾将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广泛寻找科学依据,列举各种客观事实,抓住要害,晓以利弊,循循善诱,现身说法,最终让家长们主动地配合医生来改变孩子。
2 找准切入点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先天不良性格基础、不恰当的父母养育方式、不健康的家庭环境、消极社会环境等是网瘾发病的重要因素,我们所创建的拥有60个环节的网络成瘾戒治模式都是围绕着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所进行的,如性格重塑、认知纠偏、透视家庭、家境优化、网戒和谐行等。
3 用现实激发决心
我们引导医护人员从各种媒体上观看那些网瘾孩子掉进“网坑”不能自拔并导致自我毁灭的惨景。再看网瘾孩子的家长,劝子无效、救助无门、万般无奈的神伤,激起医护人员的同情心、责任心、爱心和决心,以百倍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向“网瘾”开战。目前,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网瘾戒治模式日益完善,网瘾戒治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慕名前来救治的网瘾孩子越来越多,逐步走上了稳定、健康、规范、戒治网瘾的道路。
4 用爱心解开心结
在接触网瘾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个网瘾孩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结,要想根治网瘾,必须从解开心结开始。而要解开心结,除了高超的心理诊疗技能外,如果没有对青少年的强烈爱心是难以奏效的。用爱心营造氛围,用氛围影响孩子,让孩子在引导和自悟中打开心结,让孩子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相互约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勉励,充分调动了其自信心及主观能动性。同时,让家长与孩子一同改变,并充分发挥家长在孩子“脱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奉献爱心和相互感动是我们所创立的网络成瘾戒治模式的精髓。为了体现这一环节,网戒中心的医护人员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和节假日,心理医生常常为了抓住某一有利时机,解开某一孩子或家长的心结,从早8∶00一直坚持到下午4∶00,甚至更晚,护理人员也要一直坚持等到下课,并给孩子做完治疗后才能吃午饭,午饭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晚饭,接下来又是持续加班至深夜至凌晨。节假日,特别是中秋节和春节等重大节日,为了家长和盟友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我们医护人员舍弃与家人团聚,全体医护人员(正常休息者也不例外)在科室与盟友和家长一起集体用餐,并搞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让他们觉得比在家里过得更有意义。就是这种高度的敬业奉献意识和无私的关爱深深地感动了家长和孩子,让孩子们的心结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化解。另外,在我们这里没有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概念,也没有医生和护士的概念,我们称住院的网瘾孩子为盟友,称病人家属为孩子的家长,他们也亲切地称医护人员为叔叔或阿姨,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5 用合力促进戒治
在整个戒治过程中,充分发挥医护人员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网瘾孩子和家长的积极性,与中心合力戒治网瘾。一是让孩子实行民主的办法推选班组长,让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二是建立戒网瘾孩子和戒网瘾孩子家长,相互交流思想收获,实行新老互动教育,促进网瘾戒治。三是建立网瘾戒治体会交流平台,让得到成功戒治的返院孩子分享成功戒瘾心得,现身说法,启迪和鼓励孩子们自觉配合中心戒治。实现了孩子们由被动戒治到主动参与戒治的转变,大大加速了网瘾戒治的进程。
6 用责任打造完美
在戒治网瘾过程中,我们不以单纯戒治网瘾为满足,而是以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孩子未来健康发展为目标。一是中心建立网瘾戒治网站论坛。让成功戒治出院的孩子在网站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戒瘾心得、体会和经验,畅谈出院后学习进步的收获和未来的美好憧憬,并与在院孩子以发帖的形式进行戒瘾互动,激励孩子加速戒治,尽早投入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一方面,巩固了出院者戒治成果并鼓舞其更好地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对引导在治孩子建立戒治信心,更好地配合戒治,早日“网梦醒来”,踏上健康发展的归途也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二是,我们采取建立戒网瘾网吧的办法引导孩子们理智上网。对此,开始的时候在医护人员特别是在家长中认识不统一。怕孩子重新上网使得前段戒治成果付诸东流。但我们为了孩子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网络时代的需求,还是坚持设立了网吧,让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监护下上网,且上网内容不加过滤。通过孩子上网来培养孩子的自控自律能力和文明上网意识。三是我们采取热线电话的方式与成功戒治出院的孩子保持经常性联系。并向出院的孩子承诺,中心电话始终向你们开通,有什么困惑、挫折、压力、愿望或求助可随时与中心交流。
7 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工作实践
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问题上,一是,挑战网瘾社会难题。长时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有众多专家对戒治网瘾问题作了认真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没有找到根本的办法大面积戒治网瘾。对此,我们认为,戒瘾专家有戒瘾专家的长处,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优势,在这一观点指导下,中心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网瘾戒治之路,勇于探索,立意创新,大胆实践,且初步取得了成功。一是,在网瘾戒治中心设立网吧,让孩子们定期定时上网也曾使不少人始料不及。但我们认为,我们戒的是孩子们的网瘾,而不是让孩子们告别网络,恰恰相反,在戒治中引导孩子理智上网,应是中心对孩子们的一门必修课,在戒治中上网,在上网中戒治,更有利于正确戒治,使孩子们懂得如何上网,上网干什么,这对孩子将来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具有深刻意义。
8 坚持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中心在戒治网瘾过程中,为了找到每一个孩子上网成瘾的症结,向家长、老师、社会有关方面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再对大量具体的材料进行深入剖析,从中甚至是从蛛丝马迹中找出每个孩子上网成瘾的心结。依据找到的心结,采取针对性很强的措施,一般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调查研究在戒治网瘾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依据作用,没有调研,就难有戒治成果。
9 从众多事物中探索带规律性的东西
我们在调研中,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上网成瘾的孩子多为未成年人,他最长的时间是在家庭,他们相处最密切的人员是家长,那么,网瘾孩子与家长教育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对此,中心对近1 000名已治和在治的孩子作了具体分析,提供了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数据。上网成瘾的孩子其家长是双职工且对孩子失教的占网瘾孩子的15%,父母从事经商而疏于教育的占21%,父母对孩子实行简单粗暴方式教育的占26%,父母对孩子溺爱、放纵的占30%,父母对孩子有时溺爱、有时粗暴的占55%,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唠叨不休,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占86%。从这些数据中反映了网瘾孩子与家庭教育的一般性规律。
10 找到症结,对症施治
每个孩子的走偏(性格偏离、上网成瘾)并不是偶然的,除孩子自身的原因外,家庭原因也不容忽视,譬如其父母感情不和、争吵不断、长期分居或离异或单亲,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或其中一人或多位家庭成员行为不规,如吸烟、酗酒、赌博、好色、易于冲动、残忍暴戾等。要比较好地解决网瘾问题,就必须从家庭教育的源头抓起,中心通过多种方式或渠道让家庭成员为了孩子敢于晾丑,以诊断出孩子走偏的家庭成因。我们把这一环节称之为透视家庭,就是在透视家庭的基础上,对症施治,通过对其相关家庭成员进行各种形式的点评和沟通说教,改变其家庭成员的认知偏差与行为偏离,进而形成和谐、民主、温馨、融洽、欢乐而阳光的家庭氛围,没有压抑、没有苦恼、没有污浊、没有家庭暴力,让孩子在一个洁净的家庭氛围中快乐生活和健康成长,进而使整个家庭重拾幸福与快乐。
11 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服务模式
过去只要病人已出院,便和医院没有任何关系,最多进行几次电话随访。在我们戒网中心,除了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外,盟友出院后,一般每星期天回病房一次(因为他们多是学龄阶段),盟友和家长称之为“回娘家”,由心理专家免费并优先为他们及时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惑,调解心理压力。对于路程较远的盟友,可以通过电话直接与心理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另外,每逢节假日,便组织出院的老盟友集体回院,分享成功战胜网瘾的经验,既对现有住院盟友起到很好的现身说法作用,也对他们自己能起到激励作用。通过以上长效机制,有效地降低了复发率,盟友的成功率达96%以上,受到了盟友家长的一致认可。
12 调动患者和家长参与病房管理和治疗方案的决策
12.1 医生、病人、家长面对面
在诊疗过程中,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是有着独立人格的社会人,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彼此的人格尊严都应受到尊重。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病人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也应掌握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了解病人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我们每周开展一次医生与病人、家长面对面活动,由病人和家长对主治医生和其他医生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刚开始个别医生不能接受,家长也不好意思提意见,经过科室负责人耐心诚恳的解释,家长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医生也能虚心的接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医患双方共同参与诊疗活动,共同完成对疾病的诊疗过程,这样优质有效的医患沟通真正体现医学的整体意义和完整价值,实现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和人性目的的和谐统一。盟友和家长在这里真正体验了什么是上帝的感觉,他们相信医生、密切配合治疗措施,对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少许不足也能很好地理解,进一步密切了医患关系。
12.2 病人和家属考核医务人员制度
在医院考核和科室考核的基础上,我们科室推行病人和家属考核医务人员制度,每月底由盟友和家长对全体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业务技术水平、 医德医风等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通过每月一次的考核,医务人员能清楚地知道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那些不足,进一步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不断地改进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为盟友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最终达到盟友和家长满意为止。同时,充分体现了对盟友和家长的尊重 ,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每月病人及家属满意度调查显示,他们的满意度都在99%左右。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或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随着医学的发展,呼吸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比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影响了呼吸科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2]。本文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9870例呼吸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9870例呼吸科住院患者资料,其中院内感染的患者50例,占0.50%。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为21-84岁,平均年龄57.7岁。
1.2 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设计呼吸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表,将院内感染登记。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
1.4 结果 9870例呼吸科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50例,感染率为0.50%,明显低于地区其他医院的1.92%(192例)(P
2 感染原因分析
2.1 病人方面的原因 住院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呼吸科患者以老年居多,更易受病原菌的侵袭而引发院内感染[3]。加上病人经常反复住院且病程较长,病人反复吸痰,气管切开,静脉留置管,感染可能性增加。本组患者中,有3例因为发生程度不同的呼吸衰竭,借助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而导致发生院内感染。
2.2 工作人员的因素 医护人员是造成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4]。部分医护人员预防知识欠缺,治疗和护理操作技能及熟练水平不够,不按常规操作,这就使得医护人员的手、护士所使用的器械、手套、被服等都成为院内感染的诱因。
2.3 病室环境 空气中的微生物也是造成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重要途径[5],呼吸内科疾病多为细菌病毒的感染,周围环境中细菌病毒含量高,呼吸科患者缺乏户外活动,因此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2.4 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用药时间长,起点高,更换频繁,或是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易降低患者自身对病原菌的免疫力,从而引起院内感染[6]。
3 护理对策
3.1 提高病房环境质量 要定时通风、清扫和消毒;每日用紫外线灯或三氧灭菌机照射病房空气2次,消毒剂擦洗病室地面、门窗。病房间距>1米,限制探视人员、陪护人员。
3.2 提高科室人员的管理 工作人员进入病房要衣帽整齐、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操作前一定要洗手,与可疑污染物或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应进行手消毒[7],并严格按照生部规定手卫生洗手法洗手。定期对病室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病人的床单、被盖进行监测,如果细菌数超标应分析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3.3 加强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化 复苏囊、输氧面罩,每用1次即应更换,用后彻底消毒,患者吸氧用一次性鼻塞每班更换,湿化瓶内水每天更换,听诊器、血压计,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雾化器需补充液体时,弃去剩余液体,清洗后重新放入无菌液体;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对病人的基础护理,多给病人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协助排痰,尽量减少吸痰的次数。
3.4 加强抗生素管理和控制 慎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痰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剂量不可过大,也不可时间过长;严格掌握抗生素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适应证,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指导其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行口腔护理。
3.5 加强对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宣传教育 护理人员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开展座谈会的方式对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卫生,提高遵医行为,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对疾病的抗御能力。
3.6 加强呼吸机的管理 对用呼吸机的病人应加强对呼吸机管道的消毒,并经常进行监测。教会病人作呼吸功能锻炼,尽快脱机。
4 总结
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很大程度上与护理条件有关,患者来院就诊,却发生了院内感染,这会增进护患矛盾,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医院的发展。为此,我们首先要对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发生的原因,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本文的研究中,呼吸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0.5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感染主要原因有病人因素、工作人员因素、病室环境、抗生素的使用等。
作为护理工作者首选要提高对院内感染因素的认识,认真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的预防原则,加强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化,对于病区应及时通风、和消毒,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和传播。在抗生素的选用上,应根据患者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应尽量少用广谱药物和联合用药,还要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同时要加强对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宣传教育,告知病人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更好的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害。通过以上途径,才能提高护理质量,切断院内感染传播途径,降低院内感染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谢婉花,何通杰.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分析及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27-28.
[2] 李善华,涂明利,刘为舜,等.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28(3):295-296.
[3] 龙燕,马凤葵.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探析当代医学,2011,17(36):44.
[4] 夏玉萍,姚福兰.剖析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242-243.
1立项———多多益善
在我国各类医院,用论文、科研、科技成果等指标去评定一个人的业务水平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部分医务工作者重科研轻教学、重科研轻诊病。由于科研成果所带来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实际利益,因此这几年来科研立项不断增多。自去年以来,以江苏省为例,有关政策规定,所有医务人员在晋升高级职称时,必须有科研项目(成果),因此出现了万众一心搞科研的壮观场面。试想一下,一个本科毕业生,工作第二年定为医师,第七年晋升为主治医师,从此以后即在为晋升副高而努力,必须搞科研,必须出成果。有条件要搞,没有条件也要搞。
前几年,象我们这样的二级医院,每年申报科研课题1~2项,医院对每项课题一般资助10万元左右,基本能满足需要。现在我们南通市的各家二级医院,每家申报大致在7~8项,“儿多女多”,医院对每个课题的资助费用大为减少,有的医院已少于1万元。部分二级医院已经改制,变为私营或股份制医院。由于认识上的误差,医院投资人只希望你去创收,根本就不希望你搞科研,也没有经费支持,科研就变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这个时候的科研实际上就变成了纸上谈兵,玩文字游戏,最后只有靠弄虚作假通过“鉴定”。
对策:在我国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中,县级医院的作用是医疗、教学、科研,科研是排在最后的。笔者认为作为我国临床科研的主体应是科研机构、医学院校及其教学医院、大医院(三级以上医院)。对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晋升职称时提一些科研要求是切实可行的。而对于二级(县级)及二级以下(乡镇)医院的工作人员在申报职称时,可以提倡有科研项目,但不应作为唯一指标,这比较切合实际。对于各类医院每年申报科研课题,应有数量限制,让医院把有限的经费用在真正好的项目上,以二级医院为例,每年申报项目不宜超过3个,由医院进行初筛,不得突破。对于非国有医院的投资人,眼光其实应该长一些,好的科研成果给医院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是不可估量的,其经济收益往往是科研投入的好多倍,甚至是几十倍。医院投资人可以与科研负责人签订科研协议,实现利益共享。
2过程———水份多多
严格意义上的临床科研应该按双盲设计方案,即医生和观察对象(病人)都不知道哪一组是试验组,哪一组是对照组,这样可以使临床科研的结果真实可靠。事实上,双盲设计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在实际临床科研工作中,尤其在一些由基层医院完成的科研项目中,采用较少。以我们南通地区为例,近10年来的临床科研中仅一个项目是双盲设计。非双盲设计的科研项目,课题组人员都知道那个是治疗组,那个是对照组,难免会有少数人由于受到功利思想的诱惑,会有意无意地提高治疗组的疗效,而压低对照组的效果,这种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公正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科研项目中,必须有用户观察报告。严格意义上的科研应该是课题负责医院将科研设计书、观察计划、观察病历、观察要求等材料交给用户(即协作单位),由协作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观察任务,出具观察报告。在此过程中,科研单位应支付一定的观察费用,并免费提供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全部药物。真正完全做到的话费用往往还不小。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课题组为了节省经费,也不再提供试验药、对照药、观察费,所有观察过程都免了,而是将“观察报告”写好了,由“协作单位”盖章了事。小医院是这样,最近上海一家很有名气的三级医院也这样搞,真正是弄虚作假!
对策:在科研设计中必须坚持双盲原则,无双盲设计的项目不予立项。即使立项了,在科研成果评奖时,不能评奖或至少不能评大奖。
为了保证科研结果真实可靠,所有医学科研鉴定时必须提供所有病员(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原始病历复印件,提供病员的详细联系方式(尤其是电话号码),必要时鉴定委员会专家可以当场电话询问。这样做未必能完全杜绝造假,但可以使造假的难度大大增加,也就是说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可信度。
3鉴定———专家唯亲
目前,我国医学科研鉴定以会议鉴定为主,时间一般为半天。除去领导讲话与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课题(多媒体演示)外,留给专家的时间其实是不多的。笔者参加了若干次临床科研成果鉴定会。与会鉴定专家一般都是科研医院请来的,为了保证鉴定会一举成功,课题组往往把“熟悉”和“关系”作为第一选择,而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对于课题单位提供的专家名单一般也不再更换。有的时候,开鉴定会时由于与会专家相互都很熟悉,鉴定会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根本没有批评和反对意见,一举通过,皆大欢喜。这种鉴定会有时难免流于形式。鉴定结论不乏华丽之词,有意或无意进行拔高,鉴定结论就很难完全公正。
对策:在有条件的省份或地级市,与医疗事故鉴定一样,设立科研成果鉴定专家库,由科技主管部门在鉴定前抽取相应专业的专家名单,并邀请专家,在鉴定前会前进行保密,不通知鉴定申请医院。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由卫生主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协作,建立专家名册,在课题单位提供的专家中更换2~3人。笔者认为“近亲鉴定”必须纠正。
4查新———良莠不齐
在我国目前可以进行医学科研查新的单位还真不少,主要包括:科技情报机构、医学情报机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医学院图书馆等。不可回避,为了经济效益,这些查新机构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有些也通过压价来吸引客户。
众所周知,查国外的医学文献对查新人员的外文水平其实有相当高的要求。
医院门诊档案是医务人员在从事门诊医疗的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资料总和,它客观地、完整地、连续地记录了病人的病情变化以及诊疗经过,是医院进行科学门诊诊断治疗的基础资料,是维护医患关系的可靠依据。医院门诊档案管理是医院科学管理中尤为重要的环节,是必须引起医院管理层高度重视的基础性工作。当前,随着医疗改革的日益深化,对医院门诊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剖析当前医院门诊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广大医院档案工作者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医院门诊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医院门诊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
当前,在医院具体的工作中,很多同志,甚至于部分管理层的领导干部,对医院门诊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抓医院运营一手硬、抓档案管理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部分管理层认识不到门诊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未将门诊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整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对其抓之不多、管之不严、用之不力。
(二)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缺乏信息资源整体性
目前多数医院都制定了较为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而对涉及门诊档案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却少之又少,而且现行的制度也大多过于陈旧,不符合现行医疗体制对门诊档案管理的需要。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使得很多文书材料未能进行及时科学的收集整理,造成档案收集效率不高,档案管理与现实门诊诊疗严重脱节,失去了档案工作的完整性,信息资源缺乏整合性。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从事医院门诊档案管理的人员大多并非专业出身,没有见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很多是从行政管理、医疗护理、后勤保障等部门转岗过来,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现代化的门诊档案管理工作。而且,部分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自我期望不高、自我要求不严,认为自己的工作可有可无,没有对门诊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更是难以做到敬业、精业。
(四)档案开发利用率不高
由于对门诊档案管理工作缺少应有的重视、相关人才的短缺、管理手段的不规范,导致了在档案的开发利用上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许多档案工作者仍然停留在 “重收集轻整理、重积累轻利用”的观念上,对档案管理工作仅仅局限于收集了、管理了这个最基本的层面,既没有科学的归类整理,更谈不上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另外,门诊档案的整理、处理和开发利用方式单一,形式陈旧,运用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甚少,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这种方式难以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医院门诊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提高重视,加强领导,增强档案意识
领导重视是做好门诊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档案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医院管理层领导要高度重视门诊档案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管理的重要事项来抓,要列入医院长期的发展规划之中。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档案管理工作与医疗工作同等重要的氛围。要切实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使他们自己重视自己的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当成一份神圣的工作去努力完成。
(二)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强资源整合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条理性很强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求我们必须理顺关系,健全制度,建立一套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构,做到档案管理工作有组织、有层次,完善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门诊档案的归档、保管、借阅、移交、保密、销毁及库房管理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守法必严。明确职能分工,将档案管理的各个部门机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使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运行、同步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训,完善档案管理人员考评机制
医院门诊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水平,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工作态度严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将对档案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医院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敬业意识培养,要把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纳入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中,通过学历教育、专业培训、进修学习等手段,建立一支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人才梯队。要建立健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考评考核机制,把档案管理人员的考勤考核情况与其个人成长进步、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挂钩,以此来督促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四)更新观念,加强配套建设,提高档案开发利用率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收集、整理和保管的初级阶段,而是要打破传统,强化档案的开发利用,让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的医疗工作、长期发展服务,让档案管理工作成为医院建设与发展的软效益。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基于信息化网络为基础的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终端对档案信息进行采集、著录、检索、传输和服务,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增强档案的开发利用率。
总之,加强门诊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率对医院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医疗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进档案管理及利用方式,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为医院建设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医闹”现象也随之频繁出现。“医闹”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冲击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成为困扰医疗机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面对“医闹”现象,如何化解消除其对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的不利影响,这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医闹”的成因分析
“医闹”的发生究其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
1、医疗保障体制不完善
由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和城乡二元化结构,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尚未能实现对全体国民的普遍覆盖。同时,药品及医疗服务的价格居高不下,导致了患者本已有限的支付能力更加捉襟见肘,特别是对于没有医疗保障的群众来说,一旦突患重大疾病,高额的医疗费用完全超出患者的支付能力。经济上的无助与生活上的潦倒迫使一部分患者选择通过“医闹”的方式,给医疗机构施加压力,借以减轻自身的经济负担。
2、“职业医闹”的推波助澜
目前活跃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的“职业医闹”,一经探听到有患者与医疗机构发生纠纷,即主动找上患者,为患者出谋献策,教唆患者以到医疗机构闹事的方式索赔,自己也乘机从中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这个新“职业团体”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源自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相对于过程比较复杂,费用较高的诉讼途径解决,他们更青睐于“职业医闹”提出的廉价、快捷的解决方式。因此,“职业医闹”的推波助澜,是“医闹”现象产生的重要成因之一。此外,少数媒体对医疗纠纷的报道还带有新闻炒作的倾向,有意无意地助长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机构的不满情绪,加剧了医患双方的对立。
(二)法律制度层面的原因
1、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体系不协调
《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人民法院目前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所适用的主要法律依据。现有立法体现了对医方的过度保护,患方不容易依靠法律获得公平救济。主要体现在:(1)医疗纠纷处理中法律适用的“二元化”。医疗损害究竟是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民事司法解释还是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依照一般人身损害赔偿还是依照医疗事故赔偿,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两者在赔偿标准上的巨大差异,让医患双方以及审判机关意见不一,也使医学会的技术鉴定更加苍白无力,从而造成混乱,加剧了医患双方的矛盾。(2)司法实践中,对于构成医疗事故的,适用《条例》进行判决,但《条例》确立的赔偿标准偏低,远低于《民法通则》及民事司法解释确立的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甚至否定了死亡赔偿金的给付,使遭受医疗事故损害的患方不可能获得公平、等价的赔偿,这就在客观上阻止了患方寻求法律途径救济,转而求助“医闹”解决纠纷,以求获取更多的赔偿。
2、医疗事故鉴定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目前,医疗事故鉴定成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核心和关键,但《条例》设置的鉴定制度存在先天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条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为医学会,由于医学会成员均隶属于卫生行政系统,导致医学会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成为各大医院医生互相鉴定医疗事故的机构,很难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公正性。自然鉴定结论难以让患方信服。(2)《条例》缺乏对医疗事故鉴定人(医学会专家鉴定组成员)的制约机制。如,没有规定鉴定人必须在鉴定结论上署名,没有规定鉴定人有出庭接受询问的义务,没有规定对鉴定人过错责任的追究以及鉴定结论作为法庭证据缺少质证环节等等。由于医疗事故的鉴定人对鉴定结论几乎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故可以随意下结论而不用担心法律的追究,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影响到鉴定结论的科学、公正性。
3、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存在弊端
医疗纠纷的解决有医患和解、行政调解和诉讼三种途径,但实践中均有不足之处,无法取得患方的认同。
(1)医患和解:由于绝大多数患方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经济实力不足,难以与医方进行平等谈判协商,即使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也会对协议的公平性产生怀疑;另外,和解协议本身不具有强制力,事后反悔的现象时有发生。
(2)行政调解:在由卫生行政部门主持的行政调解中,由于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不论是其职责、业务还是人员都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纠纷的调解中能否保持中立性,令人信心不足,患方往往因怀疑其公正性而拒绝调解,或对其调解结果不信任;另外,调解协议主要靠当事人的自觉履行,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若不愿履行,则调解协议将成为一纸空文。(3)诉讼:尽管诉讼最能体现公平正义,但由于审判人员不懂医学,难以对医方提供的病历等证据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受理案件后往往直接委托鉴定,在鉴定结论作出后又缺乏对鉴定结论科学性、合法性的审查能力,并大多倾向于以鉴定结论为主要的定案依据。这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证据客观性、真实性的审查职责,审判权一定程度上已经“旁落”于鉴定机构,而医疗事故鉴定本身又存在着许多差强人意的缺陷,故造成审判质量较差,审判效率低下。同时,较高的诉讼成本的现实压力与赔偿结果的不可预期,也使得患者不愿意选择诉讼。
(三)医患双方的原因
1、医疗机构方面的原因
一是医疗机构未形成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有效机制和体制,只是“堵”而不是“防”。二是医患沟通不够,有些手术谈话内容流于形式,只是一味让患者签字,却没有让患者及家属真正了解手术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一旦手术没有达到患者及家属的预期效果,就会出现医疗纠纷。三是医务人员违反诊疗常规或诊疗水平欠缺,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是医疗机构之间、科室之间或同事之间对他人的诊疗过程及疗效妄加评论,造成患者对正常医疗的误解。
2、患者方面的原因
一是患者医疗专业知识的缺乏,产生了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博弈,患者就会很容易选择走“医闹”这条机会主义道路。二是患者经济能力有限。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很普遍,继而造成医患矛盾。也有少数人为个人目的有意制造纠纷,借此想免除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用,甚至有人想借机捞一把。三是患者对于医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医疗技术有过高的期望,对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性认识不足。医学有许多的未知领域,有不少目前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医疗服务行为具有比其他服务行业更多的不可预测性、不可控制性。这种医患双方观念上的差异,如果沟通不够,一旦治疗效果不满意,往往产生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
三、防范和解决“医闹”的相关对策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在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方面:一要逐步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让所有城镇从业人员都参加医疗保险,使外来务工者、农民工在发生意外和重大疾病时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二要扩展个人医疗账户的使用范围。使个人医疗账户从主要支付门诊日常医疗费用、医疗消费等方面向预防保健方面延伸。允许个人把自己医疗账户的资金投入到社区医疗,购买相应的预防保健服务,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三要鼓励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国家应该给予保险公司政策支持,鼓励开发新的保险品种,使更多企业和个人参加商业保险。
(二)统一损害赔偿标准,消除医疗损害赔偿法律适用的“二元化”
作为行政法规的《条例》设定本应由基本民事法律来规定的侵权赔偿责任,违背《立法法》的基本精神,并且《条例》确立的过低的赔偿标准,也与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实践证明,“以降低、限制对患方的医疗损害赔偿来体现对医疗风险的理解和对医方的照顾”,即对医疗损害赔偿采取“限制赔偿数额”的特殊立法政策加以保护的尝试并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法学界的理解和认可。在我国目前医疗保障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实际上造成受害人的损失难以得到充分的弥补。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以牺牲患方的单方民事权益来维系社会公平是难以为人们所接受的,这只会进一步加剧医患矛盾。
(三)完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以及医疗纠纷案件的审判组织
在医疗事故鉴定方面,建议除医学会鉴定外,允许委托其他法定机构鉴定,并要强化异地鉴定,克服部门保护、地域保护;建议在鉴定人的组成中要有一定比例的法学专家,并且医学专家也要扩展到临床业务之外,包括理论学者,以较好地保障专家鉴定人的独立性;建立鉴定人的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鉴定人错误鉴定的法律责任加以明确,以实现其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增加鉴定结论的法庭质证环节,规定鉴定人有出庭作证或接受询问的义务等,以确保鉴定结论的科学、公正性。
(四)探索医疗纠纷处理的新途径,建立医疗纠纷仲裁制度
由于现行的处理医疗纠纷的三种途径在实践中均出现不足,患方的认可度不高,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完善现有的医疗纠纷处理途径;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建立其他更为中立、更富实效、更为患方接受的医疗纠纷处理途径。医疗纠纷仲裁制度是值得重点推行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部分省市调查“医闹”的分析报告》,载《中国卫生产业》,2007年第2期,第57页.
[2]叶向阳,亓述伟:《当前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二元化”问题及应对之策》,载《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3-14页.
《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英语课本剧活动的开展,为新英语课程理念的贯彻执行提供了条件。毫无疑问,英语课本剧的内容和形式要适合交流,英语课本剧的排练过程需要学生的合作、扮演、表达、创作和思考,这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大有裨益。英语课本剧也是学生展现个性的一条有效途径。角色扮演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以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本剧就是以教材为范本。以每个单元的交际主题为中心。活用教材的语言材料,以表演的方式,展开交际情境。实践证明,课本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能促进了教师的自身成长。笔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通过实施英语课本剧教学,切身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对施教者带来的理念转变。
一、教师在课本剧编演过程中的角色
(一)编剧。学生编写课本剧时,普遍存在着一个缺点,即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缺乏简明、生动的表达。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担当编剧的角色,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剧本。课本剧的内容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改编时可适当增删。
(二)导演。教师首先根据剧本的需要和演员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挑选符合角色特点的演员,表现能力和表现欲强的孩子通常表演更出色,适合扮演主要的角色。角色分配也是小组合作的体现,分小组表演,人人参与,人人得到实践的机会。
(三)演员。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学不离教,教不离导,教师必须精心地导,出色地演,才能编排好课本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课本剧编演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与学生拉近了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教学更加游刃有余。
二、开展英语课本剧活动的实施方案
1、精心选材,确定话题。首先,好的英语课本剧需要好的剧本,其内容须受观众的喜爱,比较活泼、新颖、积极向上,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实际基础,结合学段教学要求,精心选取课本剧的话题。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兴趣。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如看病、购物、旅游等。这些内容都是采用的典型交际用语,便于创设情境。再次,教师还可以选择故事情节曲折、便于展开想象的内容。有些故事有丰富的情节,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比如《牛津初中英语》每个单元中的第一个部分Comic strip,都是可爱的小狗Eddie 和电子狗Hobo之间的一段简洁的对话。往往都是开端,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给补充结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对于选定的话题,教师应和学生一道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的关键句型。在课文学习完成后,再和学生进一步分析课文表现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并根据课文内容要求,提出课堂表演中语言运用的注意事项。
2、合作学习,集体创作。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改编与排练。学生小组由学生按剧本要求自由组合,班级英语课代表具体负责,使全班学生都有可能参加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兼任导演。学习小组的活动,一般利用课余时间。各小组首先通过帮助进一步清除课文中的生词、句子、语法等障碍,同时熟读课本,反复揣摩课文中的情节、人物,然后,按照“改编的剧本要将课文中提到的内容都表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讨论形成剧情梗概。为了使表演内容连贯、新颖,大家可以动手收集可以使用的语言材料,或者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也可以主动预习书后练习,甚至于上网查阅资料。剧本形成后,小组成员自行商量角色分工,进行分练合练。小组成员还可以自己动手准备简单的道具,增加表演的逼真度,增强艺术效果。
3、创设情境,课堂表演。经集体创作和小组排练后,学生对各自的作品充满信心时,便可以进行表演。表演前,教师应要求表演者声音响亮,注意展现面部表情和使用肢体语言。表演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道以欣赏的眼光观看,并注意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表演轻松自然。
在学生精心设计下,课本剧表现的内容常常显得格外生动,表现的场景也呈现多样化。如在学完《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后,我们了解到“奥比斯”(ORBIS)是一种国际慈善机构,致力于减少可避免性盲眼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开展挽救病人视力以及培训医务人员的活动。根据所学内容,我们设计了一个盲女孩Jenny七岁失明,后在“奥比斯”的帮助下,在地方护士Susan的照料下复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