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混凝土质量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2 07:31: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混凝土质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混凝土质量

篇(1)

混凝土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材料。从最初的配料、到搅拌、然后成型至最后的养护等诸多工艺环节,每一步骤无不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加强,混凝土检测技术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在我国,混凝土结构检测主要关注检测其结构构件中的内部缺陷如混凝土是否有裂缝、是否有不密实区和孔洞、混凝土结合面的质量、混凝土损伤层等这些方面的问题;

首先,笔者在这里先就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一些检测方法上的说明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基本概念:通过结构试验,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结构破坏的外在现象。建筑物中裂缝的存在表明着结构承载力不足,过大的裂缝甚至会促使钢筋锈蚀而降低结构耐久性,会造成房屋渗漏,影响建筑物美观;严重时还会带来建筑物的安全隐患。所以,在理论上,建筑工程是绝不允许建筑物产生裂缝的。但在客观现实里,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缝问题是很难完全避免的。混凝土的结构裂缝按照其形式及分布状况的不同相应的也会对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危害程度较轻的表面裂缝只对建筑物的外观产生影响,就经济及科学观点而言,这种轻度裂缝是可以为大众接受的。而深度较深甚至影响结构构件的裂缝则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重度裂缝进行调查和分析是混凝上结构检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必须对裂缝出现的原因出发,找出关键病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裂缝成因调查是为裂缝原因分析提供依据的必要工作步骤,它包括对施工材质、施工质量、施工设计的计算与构造,投入使用的环境与使用荷载等方面的相关调查。施工材质方面:主要是水泥的品种及其安定性、砂石中是否含有碱性骨料、外加剂性能及用量。施工质量方面:主要是调查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养护状况,钢筋位置和数量,模板刚度及支撑情况。使用环境与荷载方面:主要是调查结构在使用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变化状况,是否存在不利介质。笔者通过多年工作中积累总结的经验,总结出在混凝土裂缝监测中常见的集中检测方法。1、外观检查。外观检测裂缝主要包括检测裂缝的形式、裂缝部位、裂缝走向、裂缝宽度、裂缝深度、裂缝长度。裂缝发生及展开的时间过程,裂缝是否稳定,裂缝内是否有盐、锈水等渗出物,裂缝表面的干湿度状况,裂缝周围材料的风化剥离情况,等等。裂缝外观检测时的常用仪器一般有刻度放大镜。对于活动裂缝,应进行定期观测,专用仪器有接触式引伸仪、振弦式应变仪等,最简单的办法是骑缝涂抹石膏饼观察。这种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建筑物的轻度裂缝,另外对于建筑物中尺寸的偏差、蜂窝麻面,表面损伤、缺楞掉角、冻害等外在问题都是适用的,也是最直观的检测方法。

2、超声波法(声波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裂缝相对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因为,混凝土的强度与声速的相关性也受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种类的不同、骨料粒径大小的不同、湿度状况等的影响,因而需要用该种混凝土的试件或取芯法的芯样来决定混凝土的强度与声波的关系。因此,在使用该技术时,要应用超声发射仪,从该受损钢筋的一侧发射一列超声脉冲进入钢筋混凝土中,在另一端接收经过混凝土介质传送的超声脉冲波,同时根据超声仪所得的声速、振幅、频率等参数,以此为依据来判断混凝土的质量,从而计算表面裂缝的深度。这个方法是目前混凝土检测测缺陷使用最普遍的方法。

下面,我将对混凝土质量检测时所采用的其他常用方法进行一些总结。

3、回弹法(表面硬度法) 它是一种测量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混凝土强度与硬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该方法采用回弹仪,并通过其是发射的冲击动能测量回弹锤在撞击混凝土表面后的回弹量,来确定混凝土表面的硬度,用多次试验方法的结果建立一个混凝土的表面硬度与其强度的函数曲线,并以此为数学依据判断混凝土的强度值,但是这种方法在客观条件下极容易受混凝土的表面状况的影响,例如混凝土表面的碳化情况、干湿状况,甚至粗骨料对表面的影响都很大,所以测出的强度需要进行多次的校准。我国已制定了回弹仪测试混凝土强度的技术标准,并且在混凝土检测中使用也很普遍。

上面所提到的超声波法与回弹法可以结合使用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称为超声回弹综合法。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减少或抵消某些影响因素对其中的某一单一方法测定强度的误差。从而提高测试精度。

篇(2)

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下面笔者就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供同行探讨。

一、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

水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 满足水泥水化所需的水量不超过水泥重量的25%。普通混凝土常用的水灰比0.4:0.65, 超过水化需要的水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作性的需要。超量的水在混凝土内部留下了孔缝, 使混凝土强度、密度和各种耐久性都受到不利影响, 因此, 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 集料的强度都高于混凝土强度, 甚至高出几倍。因此,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起胶结作用的水泥石的质量。而水泥石的质量又决定于水泥标号和水灰比, 所以说水泥石质量决定于水灰比, 可从水在水泥浆体中的存在形态加以分析。

(二)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标号对混凝土强度的作用是人们所熟知的, 同样配合比, 水泥标号愈高,混凝土强度愈高, 水泥标号愈低,混凝土强度愈低。关于水泥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一般认为“水泥越多混凝土强度越高”。这个认识是不确切的:一是没有前提。这个前提应该是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水灰比不同,就无法谈高低问题。二是两者间关系不是永恒的。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 混凝土强度有随水泥用量增加而提高的可能。但当水泥用量增加到某一极限量时,混凝土强度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三)集料对混凝土强度的作用

集料本身强度一般都高于混凝土强度, 所以集料强度对混凝土强度没不利影响。但是集料的一些物理性质, 特别是集料的表面情况, 颗粒形状( 针片状) 等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对地讲, 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影响更大一些。集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又与水灰比有关。当水灰比小于0.4, 用碎石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较卵石要高, 两者相差值可达30%以上。随着水灰比的增大, 集料品种的影响减小,当水灰比为0.65时, 用碎石和卵石制成的混凝土在强度上没有差异。这是因为碎石表面粗糙,卵石则表面光滑,它们与水泥石间的界面粘结强度不同所致。

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对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有一定的影响。粒径大, 其比表面积越小,因此用于湿润石子表面的水得以减少,可降低水灰比而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保持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节省水泥。

(四)振捣密实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振捣是配制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振捣的目的是施加某种外力,抵消混凝土混合物的内聚力,强制各种材料互相贴近渗透,排除空气,使之形成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构件或构筑物, 以期达到最高的强度。

为获得密实的混凝土,所使用的捣实方法有人工捣实和机械振实两种。由于人工捣实弊端很多一般很少应用,主要是机械振实。

(五)养护的种类

混凝土养护,就是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保证凝结硬化的正常进行。有自然养护,湿热养护,干湿热养护,电热养护和红外线养护等,养护经历的时间称为养护周期。

二、混凝土的蜂窝的成因和控制

蜂窝边线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松散石子、少浆。

(一)产生的原因有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水等原材料计量不准;混凝土未分层下料;石子粒径偏大;而振捣又不密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2)下料不当,未用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离析现象。

(3)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拌和物分层离析。

(4)模板缝隙太大,水泥浆流失。

(二)蜂窝的控制措施有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的准确性,混凝土拌和均匀,落度合适,混凝土下料高度民主超过2m时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筑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2h,沉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发现蜂窝后,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出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用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必要时可加入微膨胀剂。

三、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一个较大的范畴,它包含很多内容。一般应从施工人员、施工机具、材料、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质量控制。

篇(3)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2.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确定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通过公式计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确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3.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原材料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在这几种组成成份中,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应着重在工程资料和实物检查两方面。目前,一些地区实行的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值得肯定。

1) 水泥: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2) 砂: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在3.7~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3) 石子: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cm~3cm的碎石,卵石一般能用于结构受力部位,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4) 水: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样着重控制。5) 外加剂: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2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在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关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度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可允许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3.3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应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靠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填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法。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在较大的工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

3.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控制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度件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针对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薄壁型构件应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超过2m应采用串筒式溜槽。应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使施工单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保证分区、分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

篇(4)

一、混凝土的质量缺陷

(1)表面主要有麻面、缝隙及夹层、露筋、蜂窝、孔洞、色差、板面不平整、缺棱掉角、变形、构件位移等缺陷。

(2)内在缺陷。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材料的选择、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造成砼强度不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被破坏或砼本身的保护性能不良时,钢筋会发生锈蚀。铁锈膨胀引起砼的开裂。

二、模板的因素

(一)模板常见缺陷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影响

1.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模板自身的刚度及模板安装的刚度、稳定性达不到设计及规定要求,在浇筑砼时,模板会发生变形、移位、甚至坍塌。

3.模板拼接不严密。安装加固方法不当,直接影响砼外观质量。

4.模板内清理不干净。遗留下的杂物会造成混凝土夹渣等质量缺陷。

5.隔离剂涂刷时污染钢筋造成钢筋与砼的握裹力减少。

6.浇筑砼时,设专人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有些构件需穿插钢筋操作。木工作业应与钢筋工及其他专业工种相互协调、配合默契,做到事后不凿补。加强成品保护。

(二)模板的其他因素

1.模板及其支撑设计

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进行计算、设计,保证模板及其支撑构件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能够承受浇筑砼时来自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和施工时地外动荷载,使模板及支撑在外力作用下不会胀模、走模变形,绝不允许坍塌。

(1)支模时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粱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2)粱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直线后将梁侧钉固。梁跨大于4m时,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3)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保证混凝土成型后通线。

(4)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木栅均刨至统一尺寸,保证混凝土底面平整。

2.施工人员管理的责任心对模板安装没进行技术交底或交底过于笼统不具有针对性,质检员检查不负责不到位,给工程质量留存质量隐患。

3.模板拆除过早、混凝土过早承受荷载施工中砼未达到规定强度或者砼未达到终凝时就上荷载及拆模,易使达不到规定强度的砼出现沉降变形。开裂或缺棱角等情形。对拆模时砼强度的要求。在施工中通常用同条件养护砼试件的强度来判断。并按规范规定进行操作。在施工中使砼过早承受荷载也是影响砼质量原因。

4.模板涂刷隔离剂模板隔离剂涂刷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同时选取适宜的隔离剂品种。不得使用影响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油性品类。同时必须避免涂刷隔离剂污染钢筋及砼接槎处的砼,若受到污染必须清除干净。以免影响砼的握裹力及混凝土黏结质量。模板涂刷隔离剂后应加以覆盖,防止被雨水冲刷。若发现被雨水冲刷掉,应重新涂刷后方准浇筑砼。

三、消除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混凝土原材料的进场检验

1.胶凝材料的水泥是砼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水泥进场要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同时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等重要性能指标进行二次复试。其质量须达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对进场粗细骨料的砂、石的粒径、含泥量、含水率等进行检查并进行二次复试,其复试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3.熟悉进场的外加剂、矿物掺和料说明书的内容及各项指标。搅拌用水应用饮用水。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依据现场原材料送样试配成实验室配合比。再根据砼试验室配合比及施工现场原材料砂、石含水率等实际情况配制成的。

(三)加强对水灰比、原材料计量的管理混

篇(5)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1 商品混凝土概述

商品混凝土指的是以集中搅拌、远距离输送的方式向建筑工地供应一定要求的混凝土。混凝土作为当今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一直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普遍认为商品混凝土将是现代混凝土的主要发展方向,因为商品混凝土与现代的施工工艺相结合,属于高科技的建材产品,主要包括大流动性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防渗抗裂大体积混凝土以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等,而且商品混凝土的普及程度将会代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混凝土施工水平以及现代化的建设程度。

商品混凝土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选择、混合物的搅拌、运输、泵送和浇筑。其中原材料的选择以及搅拌时配合比的合理性将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商品混凝土作为现代混凝土的主要发展方向,其特点主要有:(1)因为它是集中搅拌,所以能够严格的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及配合比;(2)要求拌合物具有高流动性、塌落度损失小、可泵性好、不离析、不泌水;(3)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成本低、性价比高。

2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但是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好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有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拌合工艺、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养护等。其中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凝结之后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想要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首先要从原材料这个源头抓起,然后再从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等工序入手去加强混凝土凝结后的质量,这样才能给人们带来居住安全感。原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如果选用不恰当的话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的质量。混凝土主要由胶结性材料、粗细集料、水、掺合料及外加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经过搅拌、成型、养护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结构构件。混凝土作为建筑界普遍使用且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好坏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业界普遍认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所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在凝结时的变形受到了约束,约束力所造成的内应力大于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从而造成凝结后的质量缺陷。

虽然钢结构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混凝土在工程界的霸主地位丝毫不受动摇,以其丰富的原材料、低廉的价格、简单的生产工艺、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优点广泛的被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等领域的建设。正因为混凝土应用如此广泛,所以必须保证好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严格的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是保证工程结构质量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3 原材料本身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本身的质量控制是混凝土质量能否保证的基础,原材料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优劣,所以原材料质量把关环节一定要做到位。原材料本身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水泥的质量控制、掺合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粗、细骨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和混凝土拌合用水的质量控制。

水泥作为混凝土当中的主要无机胶凝材料,其强度的选择和体积安定性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凝结后的质量。混凝土强度会随着水泥强度上下波动而变化,而混凝土凝结之后产生膨胀性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太差,所以选择良好的水泥品种、水泥强度等级及体积安定性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凝结后的质量要求。一般来说,大型的水泥生产厂商所生产的水泥质量是有保证的,尽量不要选择那种小型的水泥生产单位,因为这种生产单位为了能够保证水泥的销量,所以会采取价格战的策略,一般水泥价格都低于大型的水泥生产商,但是为了能够保证赢利,所以生产的成本投入低,进而水泥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掺合料最好采用磨细矿渣粉、粉煤灰等,掺合料的质量控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严格的控制好掺合料的物理性能检测,另一方面是协同控制好掺合料质量和混凝土耐久性。

在混凝土原材料当中砂是作为细集料,砂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主要和砂的细度模数和含泥量有关,砂子如果太细的话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砂当中的含泥量如果太多的话也会造成混凝土干缩裂缝的扩张,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和抗冻性,进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原材料当中对于砂的要求一般是选择中粗砂为宜,而且砂的有机质含量以及含泥量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对于混凝土当中粗集料(石子)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好其级配、压碎值和针片状含量。据有关部门调查研究,目前市场上很多混凝土生产厂家所用到的石子级配都不是很好,所以如何保证混凝土当中石子级配的连续性还需要引起混凝土生产商的足够重视。由于商品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商品混凝土的市场份额非常的大,选择好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商也是值得我们重视。一般情况下信誉好、设备先进的厂家是首选的原则,但是并不是说选择了这些受信任的生产商之后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到现场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4 合理设计原材料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是首先要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要求,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满足经济性的要求。现在我国指导配合比的设计规范为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这是混凝土生产商在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的规范。单位体积混凝土当中各个组成材料的重量比例的确定要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进行调配,尤其是对用水量的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当中的三个基本参数为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含砂率,这三个参数与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这三个参数的确定原则主要是,首先在能够满足混凝土强度以及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好混凝土的水灰比,然后再根据施工要求和混凝土和易性要求以及粗骨料的规格来确定单位用水量,砂的确定要以其能够填充石子空隙且略有盈余为原则。

5 混凝土各组分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5.1 水泥

水泥的矿物组成及细度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水泥比表面积的增加能够提高水泥的水化速率,而且还能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1um以下的水泥颗粒不到一天就可以完全水化,对早期的水化热、混凝土的自收缩及干燥收缩有影响,但是对后期的强度几乎没有影响。现在的水泥由于超细颗粒含量比较多,所以对混凝土的长期性能的影响比较大,据有关部门研究统计,混凝土构件在50年后其强度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50%左右。由于高效减水剂的适应性差,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流动度,必须掺入更多的高效减水剂,这样不但增加了施工的费用,还导致了混凝土当中水泥用量的增加,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5.2 骨料

在一般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当中要求骨料的强度要大于混凝土的强度,所以骨料本身的抗压强度对混凝土强度一般没有不良的影响。但是骨料当中所含有的有机物、硫酸盐、硫化物及泥块等有害物质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骨料当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会影响到水泥和骨料的粘结,有些物质甚至会腐蚀水泥,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冻性。表面多棱角的碎石比表面圆滑的鹅卵石更能粘结水泥石,还有就是骨料的相对用量大小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5.3 粉煤灰和外加剂

在现代高强混凝土当中为了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改善其物理性能,一般会采用添加外加剂及掺入粉煤灰相互结合的方法。根据工程实践证明,粉煤灰和外加剂的适当掺入能够改善早期混凝土强度偏低的现象,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降低水化热,但是掺入之前要准确计算出掺入量的合理配合比,不能盲目的参和,不然会适得其反。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要求直接决定着所建造工程的结构强度是否达到标准,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混凝土强度的控制,而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基础,因此要重点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事前控制,保证强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而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篇(6)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拌合后,水泥水化反应形成凝胶,将砂、石胶结而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复合材料。混凝土的结构是非均匀的,也十分复杂,这是由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决定的,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及骨料级配等的不同,混凝土的宏观结构也有所不同,在有些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含量超过骨料之间的空隙,粗骨料之间互不接触,而有些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较多,骨料之间的水泥相对较少,甚至在骨料之间出现孔洞。从微观上看,由于混凝土中各种材料分布不均匀,混凝土的密实度是不均匀的,有些区域是致密的,而有些区域则是多孔的。所以,混凝土在受力前就存在微裂纹,当混凝土受力后,在微裂纹处产生应力集中,使这些微裂纹不断扩展、逐渐汇合连通,形成较大裂缝而使混凝土破坏。

根据以上对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机理分析,我们认为决定混凝土质量的因素除了材料与工艺的控制之外,监理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监理工程师应对组成普通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及拌合水逐一按质量检验标准检验,使之符合使用标准。对于细骨料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及含泥量;对粗骨料,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最大粒径及含杂质量。对外加剂应重点检测质量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

1 重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1 水泥质量控制

1.1.1 进场控制

水泥进场时的检验在出厂合格证齐全和化验单符合相应标准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还需核验进场水泥是否与质保资料相符合,包装标志是否齐全,水泥是否错进或混进,有否受潮结块现象。在认真检查合格后,督促施工单位按批抽样送检,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后,方可准予拌制混凝土。对于甲方提供的水泥,监理工程师也不能放松其核检。同时还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综合考虑选择水泥,对水泥强度一般应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

1.1.2 进场后的管理

存放水泥的场地要清理干净,做好防护措施。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开存放,分别使用。对于运输、贮存过程中有造成质量问题或有降号等怀疑时,监理工程师要组织检验和分析,避免水泥问题引起质量事故。

2.1 外加剂的控制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外加剂本身的质量问题或外加剂品种选择不当、以及水泥对外加剂的适用性不好,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重视对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⑴质保资料审查:检查外加剂的生产厂家是否有生产许可证;生产厂家一般只是提品说明书或匀质试验数据,这是不够的,应检查其是否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有效期内掺用的指标报告。

⑵加强检测试验:在外加剂的使用前,要进行认真的检测试验,以确定外加剂与使用水泥是否达到设计性能要求。

2 配合比控制

在重点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在配合比设计和生产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水泥用量、水灰比和单位用水量。这几项指标基本上决定了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在配合比设计和生产中,加大监理力度,重点审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重点控制施工配合比的生产实施。

1.要求施工单位制定混凝土配合比实施控制制度,保证混凝土的组成符合配合比设计

2.重点监督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计量精度,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在生产中的准确性。

3.重点监督原材料在使用中的质量稳定情况。必须严格要求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制度的执行。在原材料质量波动或调整时,必须经过自检合格并报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3 施工控制

3.1 浇筑过程控制

[JP+2]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应对其浇筑方法程序、浇筑的强度要有严格的控制,明确水电供应的保证措施;各环节岗位人员的配备安排;振动工具、数量是否满足本次浇灌的需求;尤其是模板的支撑和刚度、外形尺寸的准确将直接影响结构的外观合格程度;对已绑扎到位钢筋品种、数量及保护层是否合格,密集部位可否振捣不出现问题,监理工程师必须详细做出记录。在浇筑过程中,还应经常抽查拌合物的性能,及时调整配合比;振动棒的走向及布料厚度要明确控制,不允许把振动棒作为布料工具使用,振捣必须到位,防止漏振、过振;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按顺序浇筑,保持分块,分层搭接,不形成冷缝,在初凝前浇接;对试块制作及抽样数量按比例进行,并做好试块的养护。

3.2 养护控制

[JP+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混凝土施工的结束,按规范要求加强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对已成型的混凝土结构,监理工程师应督促及时覆盖及养护;冬季施工混凝土应及早制定防冻措施;炎热季节的防护、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措施、测点的布置等后期保护应采取专门的技术措施。长期以来,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未加重视,由于使用的水泥强度较混凝土设计强度高,混凝土强度较易达到设计要求,因此,施工单位经常会忽视养护工作,只在日照强烈、气候干燥时才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常常达不到规范要求。致使混凝土表面产生微裂缝,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蚀。

3.3 外观检查

监理工程师对已拆除模板构件的外观进行检查,对出现的蜂窝、孔洞、麻面、夹渣及裂缝和露筋等质量缺陷在用目观、实测进行验评的基础上,结合试块强度的评定,原材料、配合比、搅拌、养护的监理情况,综合评定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

3.4 缺陷处理

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众多优点的商品混凝土得到了普及应用,也促使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性能和制造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混凝土设备主要包括搅拌设备和配套输送设备。影响混凝土质量好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试验部门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搅拌设备、原材料的性能保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混凝土的运输及浇筑过程、混凝土的养护等等。本文主要从混凝土搅拌机的型号、搅拌机的转速以及搅拌设备的维护三个方面浅谈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一、混凝土搅拌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混凝土搅拌机,连接的动力机构及由传动机构带动的滚筒,在滚筒筒体上围绕滚筒筒体设置的齿圈,传动轴上设置与齿圈啮合的齿轮。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采用齿轮、齿圈啮合后,可有效克服雨雾天气时,托轮和搅拌机滚筒之间的打滑现象;采用的传动机构又可进一步保证消除托轮和搅拌机滚筒之间的打滑现象。

二、混凝土搅拌机型号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搅拌机按工作性质分间歇式(分批式)和连续式;按搅拌原理分自落式和强制式;按安装方式分固定式和移动式;按出料方式分倾翻式和非倾翻式;按拌筒结构形式分梨式、鼓筒式、双锥、圆盘立轴式和圆槽卧轴式等。以下主要分析了自落式和强制式这两种搅拌机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自落式搅拌机: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拌筒内壁上有径向布置的搅拌叶片。工作时,拌筒绕其水平轴线回转,加入拌筒内的物料,被叶片提升至一定高度后,借自重下落,这样周而复始的运动,达到均匀搅拌的效果。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简单,一般以搅拌塑性混凝土为主。

强制式搅拌机:最先出现的是圆盘立轴式强制混凝土搅拌机。这种搅拌机分为涡桨式和行星式两种。随着轻骨料的应用,出现了圆槽卧轴式强制搅拌机,它又分单卧轴式和双卧轴式两种,兼有自落和强制两种搅拌的特点。其搅拌叶片的线速度小,耐磨性好和耗能少,发展较快。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拌筒内的转轴臂架上装有搅拌叶片,加入拌筒内的物料,在搅拌叶片的强力搅动下,形成交叉的物流。这种搅拌方式远比自落搅拌方式作用强烈,主要适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

随着混凝土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又相继出现了许多新型结构的混凝土搅拌机,如蒸汽加热式搅拌机,超临界转速搅拌机,声波搅拌机,无搅拌叶片的摇摆盘式搅拌机和二次搅拌的混凝土搅拌机等。这些不同的搅拌机适于不同的混凝土,不同的混凝土只有在与相适应的搅拌机中才能得到最好的质量。

三、搅拌机的转速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要想使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最佳,搅拌机就必须要具有合理转速。搅拌机转速是保证搅拌机正常工作的基本参数,其必须满足搅拌质量与搅拌效率等性能要求。搅拌质量就是生产出符合中国标准要求的新拌混凝土;搅拌效率就是在满足搅拌质量的前提下,搅拌时间要尽量短,以提高设备的生产率和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混凝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保证新拌混凝土质量是对搅拌机性能的最基本要求。

常说的搅拌机转速是指搅拌机的轴转速ω。由搅拌叶片的速度梯于搅拌轴带动其上安装的搅拌臂和叶片旋转,实现混合料的搅拌过程;叶片的线速度v=Rω,R为轴心到叶片端部的距离,可见叶片的线速度在各点是不一样的,存在速度梯度。其实,搅拌机转速就是指搅拌叶片端部的最大线速度vmax。

若混凝土搅拌机的转速过低,原材料就不能充分的混合均匀,就会出现水泥颗粒团聚现象,水泥颗粒表面的初始水化物薄膜包裹层无法破坏,物料的颗粒间碰撞摩擦不充分,那么混凝土的质量就无法达到最好。若混凝土搅拌机的转速过高,混合料就会发生离析现象,不同的材料就会分离开来,这样搅拌处理的混凝土就无法使用。

四、搅拌设备的维护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目前混凝土的生产普遍采用大型搅拌设备—搅拌楼,除了严格控制原材料在搅拌主机内部的搅拌时间外,搅拌楼的维护保养也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

搅拌楼的日常维护保养内容包括各传感器悬挂是否良好、气路各接头及管路有无松动或泄漏、各气缸工作是否正常、搅拌叶片及衬板固定螺栓有无松动、搅拌叶片与衬板间隙是否正常(搅拌叶片与衬板的间隙应保持 3—8mm 为宜)等等,这些日常的维护保养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搅拌楼的良好性能,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比如说,搅拌楼结构的焊接处或者螺栓紧固情况发生变化,不仅影响搅拌楼的设备性能,而且会对分布在主机上方的粉料秤、水秤以及外加剂秤等称量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使计量系统精度降低,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随着搅拌楼工作时间的增长,搅拌叶片的磨损量增大,衬板与搅拌叶片之间的间隙也随之增大,这样就降低了搅拌工效,在搅拌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空压机维护保养不到位或者气路接头、管路出现松动或泄漏,导致气压(气压正常工作范围为0.4-0.75MPa)降低到 0.4 MPa 以下,这时候气压对计量系统开关门动作灵敏度降低、落差冲量不稳定,下料门不能及时动作导致各骨料、粉料以及水、外加剂严重偏离理论值,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气缸工作异常、主机不良、电磁阀工作异常、限位开关灵活性降低等等,在影响搅拌楼的性能的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所生产混凝土的质量。搅拌楼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不仅对保证搅拌楼的设备性能意义重大,对混凝土的质量保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设备员以及搅拌楼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标准,共同认真做好搅拌楼的日常点检周检工作,保障其设备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其生产出优质的混凝土。

搅拌车是混凝土运输过程必不可少的设备,其保养尤为重要。如果保养不到位就会导致运输过程中搅拌筒转速过慢或者转动突然停止,搅拌车内的混凝土就会出现离析,从而使混凝土质量受到影响;搅拌车在装混凝土之前必须先将搅拌筒反转,避免搅拌筒内的积水与合格的混凝土混合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搅拌车每次使用完毕后要打开供水系统进行清洗,如果冲水系统异常使搅拌筒不能及时得到冲洗,混凝土凝固在筒壁内,不但影响到装入的混凝土的质量,而且还会加大了再次清洗的难度。

五、结束语

总上所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因素有很多,其中混凝土搅拌设备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得到更好的混凝土质量,其设备型号的选择、合理的转速以及搅拌设备的维护也需要控制好。

参考文献:

[1]. 孙祖望.连续式搅拌设备的发展及其与间歇式搅拌设备的比较[J].市政技术.2011(03).

[2]. 程甜生.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选择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3]. 刘玉峰.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原因分析[J].网络财富.2009(11).

篇(8)

中图分类号:TU75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10-0143-01

1 前言

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包括裂缝、蜂窝、麻面、露筋和混凝土强度波动过大等。本文结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从混凝土的配合比、支模、浇筑、温度控制及养护等方面阐述了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和控制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 裂缝

2.1形成裂缝原因分析:混凝土的裂缝有温度裂缝、沉陷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等。每种裂缝形成的原因和表象不同。(1)温度裂缝是因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内外部较大的温差,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的中后期。(2)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模板刚度不够,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3)塑性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当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4)千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的程度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变形结果。千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

2.2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措施:

2.2.1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入适量的减水剂: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

2.2.2选用收缩量和发热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

2.2.3防止因模板变形产生裂缝,要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在松软土、填土地基在搭设支模架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清洗模板和养护用水浸泡:

2.2.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袋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2.2.5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2.2.6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钢筋或者掺入纤维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2.7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

3 蜂窝

3.1形成蜂窝的原因分析

蜂窝是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蜂窝形成的主要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3.2控制混凝土产生蜂窝的主要措施:

3.2.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3.2.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膨胀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4 麻面

4.1形成麻面的原因分析:麻面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形成麻面的主要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4.2控制混凝土产生麻面的主要措施:

4.2.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千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胶带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4.2.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5 露筋

5.1形成露筋的原因分析:露筋是混凝土内部主筋、负筋或箍筋局部在结构构件表面。产生露筋的原因:(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5.2控制混凝土产生露筋主要措施:

5.2.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校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5.2.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6 混凝土强度波动过大

6.1混凝土强度波动过大的原因分析:(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重;(5)混凝土试块制作来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6.2控制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的主要措施:

6.2.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可避免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篇(9)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这是确保混凝土质量具有保证的前提条件,所以,分析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非常有意义。

二、建筑中混凝土质量常见问题

混凝土主要是由水、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外加剂、掺合料等物质以一定的比例进行科学配置、均匀拌合、成型硬化而形成的人工石材,是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对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将其质量常见问题概括为下述几点:外观质量缺陷,如蜂窝、孔洞、麻面、缝隙、露筋、表面不平等,一般与混凝土配比、拌合时间、振捣不实、结构尺寸、浇筑技术、缝隙处理、温度控制、养护措施等有关;抗压强度不够,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也是在实际施工中易出问题的环节,通常与混凝土中水灰比、水泥用量、粗细骨料、砂石质量、温度养护等有关。

由上文可知,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几乎涉及其每道施工工序,故在总结其质量控制要点时,建议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特征与需求,结合工程周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充分考虑潜在风险,合理设计混凝土强度,在此基础上,科学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配以切实完善的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章制度,选择符合强度设计要求且性能良好、质量可靠的混凝土材料构成,严格控制材料配比、搅拌方式、振捣时间,以此保证混凝土强度合适、均匀密实,然后安全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并根据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建设标准,予以科学浇筑,合理养护,其中不仅要确保技术操作标准到位,也要就其温度加以严格控制,此外监理人员还应做好混凝土质量检查、验收工作,从而降低混凝土质量风险,以此为用户创造一个可靠、安全的建筑产品。

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方面

众所周知,控制好工程建设的混凝土质量,需要了解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个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其施工质量,下面就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分析,以找出控制原材料质量的方法。

1、原材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混凝土主要由砂、石子及水泥构成。砂的细度模数和含泥量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为无论是细沙还是粗沙都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此外如果砂的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及其总体上的强度。因而在选择混凝土用砂时,应用半径小于0.315mm的筛孔来筛选,此外还应严格控制砂的硫酸盐、硫化物和含泥量,以确保砂的硬度达标。石子的选择主要考虑它的级配、压碎值和针片状的含量,这些因素都是决定石子质量的重要方面。但目前市场上许多石子的压碎值或者级配不能满足建筑的要求,因此选购的建筑石子应符合针片状颗粒的含量低于15%,半径小于40mm,强度不小于3级的石子。水泥的强度和体积的安定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首要因素,混凝土水泥的选择应从物理学角度结合结构承受的重力,选择强度大于42.5兆帕的硅酸盐水泥,以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者膨胀的现象。总之,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原材料的检测和控制。

2、原材料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条件

混凝土是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体,单位用水量、含砂率及水灰比是影响配合比的三个基本要素。具体的运用应遵循的原则,首先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依据粗骨料的质量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一般每立方米的用水量应控制在145kg-160kg,但当坍落度处于170毫米到200毫米之间时,每立方米的用水量应在160kg-170kg;其次混凝土的水灰比,应在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一般把0.34作为最佳水灰比;最后是砂数量的确定应以填充石子之间的空隙后还富余空间为原则。

四、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首先就得做好其材料的配置,按照实际需求制定一个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将能从根本上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水泥是混凝土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原材料之一,质量不合格的水泥在水化的时候散发的热量如果超标的话也可能造成混凝土的裂缝。所以,选择什么种类的水泥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时,要注意其质量的优劣,而且采购之后进行储存时,要让仓库保持干燥,因为受潮后的水泥在使用强度及稳定性上大大降低。

2、混凝土强度的控制

按照我国建筑施工工程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看,混凝土强度宜在C20~C50的范围之内,按照强度的从高到底可以细致的划分为三个等级,至于具体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强度大小则是按照实际需求来定的。同时,基础的配筋在增加承受能力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到科学的构造要求和承受作用,还得考虑到混凝土的配比方法。为了能够防止钢筋控制裂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构件的抵抗裂缝的性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得加强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增加纵向截面的配筋数量,控制好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的钢筋。所以,控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混合比需要考虑设计的混凝土强度和等级,还有耐久性,要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来做适配比确定,不能使用经验配合比。在实验室里就需要结合原材料等实际情况来确定一个不光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又可以满足施工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是可以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想要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最主要的就是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控制水泥的用量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在配合比相同的时候,如果水泥的强度等级升高,混凝土的等级也就随之升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就会越低,混凝土的强度也会随之下降。泵送混凝土要考虑混凝土的输送时间和输送泵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泵送时的水平跨度、弯头设计等各种因素,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试泵送确定。设计出一个合理的配合比后要现场测定砂、石含水率,把设计配合比合理的转换成施工配合比,如果混凝土的原材料有变化时,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然后根据原材料的变化,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4、做好混凝土裂缝处理

有时即使做到了标准施工和及时养护,混凝土也容易在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出现裂缝,虽然一些裂缝不足以引发质量安全问题,但也不容忽视,应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如利用砂轮机、钢丝刷等毛化处理混凝土表面、对建筑结构稳定性不存在潜在威胁的裂缝,并配以水泥浆、沥青、环氧胶泥、玻璃纤维布等;针对威胁建筑强度性能的裂缝,可将水泥浆、聚氨酯等胶结材料压至裂缝中,或通过刚性或塑性止水材料封闭裂缝;对于严重裂缝,可采用加固法进行处理,如加设外撑杆、钢拉杆,粘贴碳纤维布,增大构件横截面积等;若裂缝已具备强大的破坏力,则建议采用置换法,即清除已坏的混凝土,更换新混凝土,并使其完全包裹钢筋。此外电化学法、愈合法等也可用于处理混凝土裂缝。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原材料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更加重视原材料的控制,做好原材料的选择和筛选工作,提升混凝土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浩.浅谈原材料品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11(08)

篇(10)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粗骨料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主要是碎石值,针片形状的颗粒含量,粘土含量,小于2.5毫米等的颗粒的含量,在正常情况下,是同样的岩性砂石场质量波动较为稳定,但不同的砂石场生产商品碎石的规格往往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如果该项目需要在同一时间几个采石场

饲料,很容易导致的办法碎石矿料规格的变化。细集料的技术要求,主要是粘土砂含量,杂质含量指数值,通常在粗砂中选择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粗细度,细度模数为测试样品,但通常会选择在施工中,砂的细度模数,并与选定的实验室测试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 、骨料的性质特点

骨料混泥土由混泥土中的轻混泥土演变而来,其中具有混泥土高强度、强刚度、稳定性好,凝结速度快的性能,以及本身由于制造材料比较轻、韧等特点,骨料在几年时间里,成为重要建筑材料。通过本身材质来源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天然轻骨料混泥土、人造骨料混泥土以及工业废料骨料混泥土。常见的骨料混泥土材料有:火山渣、页岩陶粒、矿渣珠、轻砂、自燃煤矸石等。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人造骨料混泥土应成为今后主要的建筑材料来源,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骨料之所以具备混泥土每一具备的轻质特性,是由于制作骨料的材料具有“轻”的特性,骨料内部具有大量可吸水的空隙、形成中间空隙多,表面质地粗糙,摩擦性强、抗压性强。混凝土的性质受骨料制作技术影响。高强度、高吸水率、高密集度的骨料则可配置高质量的混泥土。反之,混泥土质量不理想。

二 、测试基准配合比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广东省P.O42.5水泥的原料选择,珠江电厂Ⅱ级的煤粉,广州市白云区生产的高级高效减水剂FDN-2H;西江中粗砂,细度模数2.8,5毫米〜31.5毫米级2.7;增城生产碎石。制备C30混凝土,坍落度要求为120毫米〜160毫米,测试与计算步骤如下:

试配强度: fcu,o=fcu,k+1.645D=30+1.645×4=36.6 MPa

用水量215kg:mwa=mwo(1-B)=215×(1-15%)=183 kg

水灰比:

水泥、粉煤灰用量:

mco=1830.55=332 kg。

粉煤灰等量取代15%,超掺50%,

粉煤灰用量:mf=75㎏

水泥用量:mcf=282㎏

减水剂用量,掺0.5%, ㎏

重量法测定,取混凝土密度为2 400 kg/m3,

m砂+m石=1 885 kg

m砂=1 885×43%-超掺粉煤灰用量=810-25=785 kg

m石=1 885-810=1 075 kg。

表1 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三、细度模数变化

砂的细度模数较大,可操作性,容易产生偏析;细度模数为2.4〜2.8时的加工性的较好,坍落度是先用细度模数的增加的细度模数增大到2.7,坍落度,随细度模数达到2.8时达到最大值,此后逐渐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细砂(细度模数2.3),中砂(细度模数2.7)小1.7兆帕,砂的细度模数为2.9,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这表明,细度模数小的沙子,抗压强度值,越低。

四、砂石级配变化

粒径较大的砾石混凝土坍落度较小,和易性确实越差。强度与碎石颗粒大小增加略有关系,但影响不大,最大相差仅2兆帕大。基本的单颗粒矿物、连续粒径矿料的具体指标影响是一致的。

五、砂率的变化相应的砂,石厚度的变化

1)沙更细(细度模数为2.3〜2.5),下降了2%,也就是基地(细度模数为2.9〜3.1)增加沙粗准与例至41%;2%的砂率。选择参考混合物比例,相同量的水,水泥,粉煤灰,高效减水剂,调整沙评估重新计算砂,石量的试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示于表2。

表2砂率和砂的细度模数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砂更细的(2.4)的细度模数的百分比减少砂2个百分点,混凝土的和易性,28天抗压强度满足基本要求,砂粗的砂率增加了2个百分点,混凝土外观质量可达到的可操作性基准与在相同的时间的比例的要求,坍落度和抗压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2)当碎石级晶粒变化,同比增长2%,砂率调整的基础混合比;碎石级粒小时,砂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调整后的基础上与比其他材料的消耗不变的材料常数比较试验结果如下:

调整砂率,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之后,28天抗压强度是全部明显的质量好。然而,随着砂率的增加,压缩强度略有减少。

3)当砂细,砾石更粗或更细,粗砂砾石参考混合物比无需调整,比较测试可以看出,通过调节砂的细度模数和矿石粒级,使和易性,28 d抗压强度,表观质量均满足基准要求。然而,作为砂的细度模数增加,减少的晶粒尺寸和矿料粒级减小,抗压强度略有降低。

六 、骨料级配范围的混凝土和易性的分析

通过研究细集料级配骨料的孔隙率和表面积最低要求的水泥浆应采用较大尺寸的粗骨料;当塌落一定时,混凝土与最大粒径的增加而减少的水的量,所以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更容易混凝土混合物粗骨料粒径越大更细骨料,对水的需求就越大,所以小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是不增加。只有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的骨料级配,混凝土和易性为实现最佳的。另外,根据上述的比较试验,在一定范围内,细集料混凝土和易性的细度模数。

七、骨料混泥土存在的问题

骨料吸水率大和多孔结构性质,存在优略参半的问题。由于吸水性强和骨料内部存在较多空隙,将导致砼的可泵性和工作性能得不得最好发挥,甚至在泵出过程中,造成骨料粘连性降低,导致缺失耐久。因此,对骨料的处理需要考虑吸水性和多孔结构之间的连带关系。避免过度吸水造成混泥土内部掏空;在对骨料原材料的选取中,专门采购吸水率和空隙较少的原材料,在源头降低不良结果的可能性;尽力提高混泥土拌合之间水泥的渗透力度,加强缝隙之间的结合度,紧密度,防止内部空隙被过多水占满;对轻骨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在原有骨料成品上,进行表面加工,通过喷涂具有防水性质的材料,如聚苯乙烯乳液。可

以有效降低骨料的吸水特性,避免出现泵出造成的骨料混泥土功能的损坏。

八 总结

总而言之,骨料混泥土由于其本身具有别于其他普通混泥土的技术性质:质轻、抗冻、耐火、抗震、高刚度等。因此,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骨料是建筑的最佳选择,对建筑工程与企业利益,甚至是国家整体的发展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深对建筑施工中骨料混泥土材质的分析与研究有非常重要意义。通过粒度砂的细度模数和矿物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变化的影响的测试结果的比较表明,砂率在一定范围内(37%至45%)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的影响不大,砂,骨料的百分比的比率是动态调整颗粒大小和分布可以确保良好的可加工性的混凝土的生产,可进一步加强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质量的内在质量。

【参考文献】:

[1]汪萍.谈建筑施工中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技术[J].民营科技,2012,12(04):296-297.

篇(11)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1、蜂窝

1.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1.3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

2.1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2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3防治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

3.1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

3.2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3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露筋

4.1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在结构构件表面。

4.2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4.3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缝隙、夹层

5.1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5.2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5.3防治的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一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6、缺棱掉角

6.1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6.2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6.3防治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2)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7、表面不平整

7.1现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7.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7.3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开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8、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8.1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8.2产生的原因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8.3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