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4-29 20:49: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校体育课程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

篇(1)

二、体育课程中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途径

1.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秉承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突出体育教学的民主与合作精神,是体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的核心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安排进度,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手段,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与体育教学目标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锻炼。

2.制订个性化教学计划

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主要是运动技能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遵循该技能的学习规律。那么,如何实现教学计划的个性化?以篮球教学为例,投篮是一项基本技术,投篮的方式有许多种,其难度不一,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将投篮技术进行细分,让技能水平偏低的学生从基础学起,而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挑战更高的难度。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同一项技能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以满足学生在体质发展需求上的差异。以篮球中的投篮技术为例,可以为其设计原地、小范围多点投篮、半场跑动和全场跑动中投篮等多种练习形式,不同的形式对耐力素质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由于每种选项课程都有它所侧重的身体素质,所以技能单元对身体素质的促进效果与个人的体质发展需求之间难免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安排专门的体质单元来弥补。同时,课程应当结合学校每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区别地进行锻炼,切不可将测试的数据上报后束之高阁。

3.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发展学生个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某种主要手法开展教学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一堂课当中的某个教学步骤上,也可称为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是教师运用某种主要的手段开展教学的行为,又被称为教学工具。教师要安排新颖的传授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各异的身心特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实施“个性化”教育。

4.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书中指出: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所有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风格,实现教学模式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发展。然而教学模式多样性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体现不明显,我们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这就要求注重整体控制,每个教学环节节节相扣,能根据学生整体水平不均衡的状况,有差别地准备课程进度,不同等级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模式。

5.实施分层次教学,适应学生个体差异

课程种类的多元化、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分层次教学是较理想的一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性地加强不同学生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基础课中采用分层教学,一是教学课程大纲的要求要有层次性;二是练习负荷要有层次性;三是针对同项目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选项课主要依据学生的专项能力进行分层,如基础班、中级班、提高班、专项班等。教师依据考核要求及学生的专项水平,建议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层次。

三、避免实施个性化教学中的误区

1.个性化教学要克服“三自主”选课模式的弊端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纲要”阐述了高校体育课实行“三自主”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三自主”选课模式虽然提倡重视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然而,学生选择项目易受自身体育观念、运动兴趣、小群体意识、选项特点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体育项目设置、项目难易程度、师资水平、考核办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这种完全放任学生自主选择为导向的选课制,在教学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毕竟自主选课不是放任自由选课。

2.发展学生个性,预防过犹不及

我们高度重视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但是也要注意教育的规律与科学,不能一味地提倡发展学生个性,而对教学中的普遍性、共性规律视而不见,防止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而否定学习活动的普遍规律性和教学活动具有的规范性。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学专家毛振明总结所讲,过于注重培养个性化,淡化了基本的班级教学方式,从而造成教学形式趋于松散和低效;不恰当地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自选性,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毫无顺序和纷杂;过分推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过程评价的作用,无形中会削弱终结性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的一致性;不重视教学的效率和形式的必要统一,不恰当地运用“探索性学习”,会造成课堂教学走向片面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误区,将严重危害学校体育教学。

篇(2)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理论课;公共体育课;课程建设

1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课程要求的转变

1.1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新一轮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实践课的改革成了人们重视的焦点,使得体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关系,只有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正确地进行锻炼。高等教育就是高深知识的教与学的活动,在这里学生不仅是接受与储存知识,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学理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避免锻炼的盲目性,使理论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体育教学思想被5个领域的教学目标所代替。高校体育理论课作为体育课程的两大(理论课与实践课)组成部分之一,对5个领域的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指导科学锻炼和实现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目标意义重大。

大学体育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最后阶段的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教育是发展性的而不应是终结性的,这就是说,大学的体育教学除了要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必须重视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

1.2高校体育理论课程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进入2l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体育课程目标都呈现出扩展的趋势,体育理论不再仅仅囿于运动知识的传授,而是拓展到了健康甚至体育文化层面。我国的健康教育迟于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大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这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也反映了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的全面转变。

虽然我国将大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但是事实上,极少有高校专门地开设健康教育课,即使有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也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的,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规定对高校健康教育做出具体要求,但是就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和体育理论课程的性质来看,完全可以将这两部分加以整合。已经有学者提出:作为学科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或者重构一门包括体育、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内容的综合性《体育与健康》学科,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难题。

2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现状与反思

2.1教学难度的加大与理论课相对被忽视的状态

从课程规定性来看,与199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比,2O02年的新《纲要》所规定的理论课教学时数减少了2%,然而新《纲要》的理论课程理念和目标却在不断延伸,使得理论课程建设的难度加大,任务更加繁重。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方法的传授,以至于课程的训练意味甚浓,教育意义下降。在高军等对我国21个省68所高校(13所重点大学,55所普通院校)进行的理论课教学调查中显示,达不到规定学时数的学校有59所,占调查学校的86.8%,其中有9所(占调查学校的13.2%)学校小于等于4学时,仅占总学时数的5.6%。在斯华琴等针对江苏省32所高校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中显示,“达不到规定学时数的学校有26所,占调查学校的81.3%,其中,有6所学校(占调查学校的18.9%)小于等于4学时,仅占总学时的5.6%。”这些数据都与教育部2OO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理论课教学要求相去甚远。

2.2课程权力的下放使体育教师教学难以适应

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这一规定,使高校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但是,几十年来在统一的规范要求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从传统的教学范式中走出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3课程体系的拓展使部分教师难以胜任体育理论课教学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更是课程体系的拓展。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体育理论的教学能力,还要能胜任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这一要求对原有体育师范教育规格下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

3构建新的体育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是理论课教学内容难以选择,这也是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纲要》规定的理论课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理的理论课程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3.1确定课程内容的框架体系

课程内容决定于课程目标,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集中反映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它是国家对2l世纪人才体育教育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知识的载体。一直以来,体育理论课所包含的内容难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似乎运动项目知识、健康知识、健身知识等都可以纳入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范畴。

日本的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生理学、运动医学、环境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疾病和预防等。美国可以说是体育课程灵活性最大的国家,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内容体系,以至于美国的高校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包括了体适能健康、行为改变、健康营养、身体成分评估、心肺耐力测评、应急评估和处理等十几个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要求所有的体育理论课教学都包含这些内容是不可能的。在这里,特色教学尤为重要虽然不能要求学生掌握整个框架内的所有内容,但是有选择地确定一个系统的内容体系还是十分必要的。

3.2处理好体育理论课的健康教育内容

在高等教育中,健康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在强化了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难题,健康教育的范畴更加宽泛,容易使体育理论课内容的选取泛化,甚至使课程内容臃肿,教学目标难以明确,同时枯燥的内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

“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健康,而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很多的,体育无法解决健康的全部问题。”体育理论课内容的选取要围绕体育这一关键词进行,否则,内容的泛化会使体育理论课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健康教育和体育理论教学的关系。

3.3处理好课程内容安排与新教学形式的关系

安排好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自主选择的运动项目相关性与兼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安排大都是以运动项目为主线。三自主教学形势下。各高校都在探索新的体育课程模式,选项课教学、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出现使传统的理论课程的内容排列不能很好的配合实践课教学。课程结构的排列方式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美国高校的体育理论课程是按健身功能排列的,例如发展力量素质、发展耐力素质等。我们可以借鉴这种课程内容的组合排列方式,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则可以穿插到实践课教学中进行。

4完善体育理论课程的保障体系

4.1体育理论课程的师资保障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数量众多,但学历结构参差不齐,更有许多公体课老师术科水平很强,理论水平却不高。特别是在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形势下的公体理论课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要拓展体育教师补充渠道,吸收高学历体育人才,严格把守体育教师引进规格。对于在职教师的培养是提高现有师资水平的最直接最经济的方法,也是保障教师知识更新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针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理论课教学培养的培训还不多见,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教师的在职培训,并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规格。

4.2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教材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校选用的体育教材可分为统编教材、省编教材、自编教材几大类,但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理论课教学质量。在这些教材中,内容雷同、重复现象严重,有的虽然是新版教材,却和几十年前的老教材内容体系相同。

在三自主教学形势下,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使得项目教学的范畴扩大,再加上新兴运动项目不断地被接纳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一本教材难以对各运动项目做详尽的介绍。力求包含更多运动项目的教材反而显得浅尝辄止,达不到教学效果。现行的教材当中,理论知识的介绍普遍占比重较少,运动项目知识占了大部分比例。在教材编排上,要突破原有教材模式的限制,使教材的改革与课程改革同步,这样才能增强教材的实效性。比如将基本理论和项目理论分别编写成册,使基本理论教程普适所有学生,运动项目理论按项目的类属聚合分类编写成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项课对应选择。

4.3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检查,是保障课程质量的手段之一。课程的检查机制是课程得以实施的保障,尤其是对于涉及所有大学生利益的体育公共课。但实际情况是体育理论课程的检查机制不能很好地配合《纲要》的要求,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很多高校理论课的教学并未纳入评价指标当中。

5引入现代化教育手段,改革体育理论课程教学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程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体育师资有限的条件下迅速有效提升教学实力和教学质量的可行方法。信息化的全面渗透带来了现代教育全方位的变革,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领域,如何利用信息化的便捷来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体育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普遍不高。学分制的实行以及三自主教学形势下的不同教学模式探索,使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教学与课程管理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因循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的任务量的。网上选课系统、体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利用,为新形势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是高校体育教学突破现实困境、拓展教学空间的契机。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1.1理论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目前体育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严重不对称的现象迫切需要得到改变。

6.1.2体育理论课的课程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相应的评价和检查机制。

6.2建议

篇(3)

社会思想的进步对人们的学习观、生活观带来了一定田径课程体系的改变,对高校体育教育来说也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认可化,大众对体育的认知属性也发生了改变,从以往的单一理论转向了多元论。现在的体育教学不再只是注重生物学体育,而是集生物、心理、社会为一体的多元体育教学。拓展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能够实现教育与体育功能的有机结合,构建多层次的动态学习系统,这也是经济发展与“终身教育”对体育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应进行新的改革与拓展,以满足特色化教学的需求和社会思想的发展方向。

(2)是教育回归生活理念对田径课程体系的要求。

教育来源于生活,田径课程体系教学也是如此,想要学好这门学科首先要明白课程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不管是学习还是教学都要从生活出发,用心而为。传统的高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多以尽信书为主,忽略了与生活的联系,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拓展是回归教学生活化的必然要求。

(3)是市场需求对教学提出的本质要求。

市场需求对体育类教学的要求表现在对竞技目标的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如果出现哪一方面的不统一,就会导致课程结构出现偏差,只有掌握了掌握运动教学的动作规范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才能从实质上提升田径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实用技能的养成。

2拓展田径课程体系的原则

拓展田径课程体系要根据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从生活化和实效化的角度开展可持续教学,对陈旧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辩证继承与拓展,可以依据以下5个原则着手开展工作:

(1)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统一。

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向统一原则主要表现在打破传统以竞技为主线的教材内容,注重运动与知识的结合,建立完善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追求时尚、娱乐、挑战的心理。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出发,完成田径教学课程体系拓展。

(2)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开展田径课程体系拓展教学,首先要符合田径运动者的本质特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及发展方向实行个性化教学。教师还可以对人体的生理特征、运动学特征等进行剖析,从人体结构形态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当下具有可行性和普及性的田径内容,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3)地区性与学校特色相结合。

以地区性为原则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考虑南方北方的温度因素,考虑先进和落后地区的文化因素,以及考虑冬天和夏天的季节性因素。在考虑地区性因素的前提下与高校自身的特色向结合,创建出与教学相匹配的课程内容。

(4)阶段性与终身性学习相结合。

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所选择的田径运动项目是不同的,根据阶段性与终身性学习相结合这一教学原则,有利于指导学生开展最适合自己年龄的体育活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未来教育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田径课程学习是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因此更应该强调阶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田径课程自学和教学意识。

(5)厚基础、重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对高校教育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和竞赛的相关工作,因此高校教育应以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为教学目标,开展相关的拓展训练。在这一目标的督导下,田径课程体系的相关拓展也需要打好基础,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化需求。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拓展的内容和知识

3.1田径课程内容拓展

在专业课程方案中也提到了田径类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主要有三大构建属性,分别是竞争性、健身性和实用性。在田径内容拓展上需要以此属性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内容拓展性训练。将基础运动技能、健身内容和使用技能这三方面运用于教学中,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竞争力,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加深学生对自然的理解能力,这些对学生后期的教育和学习工作的开展都是大有益处的。在田径课程体系拓展上,高校方面还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扩大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将课内课外、国内国外的体育竞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方向起到了指导作用。

3.2田径课程知识拓展

在田径课程内容选择上,要重点介绍运动技术原理和方法,这也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要求来决定的。掌握运动技术原则和方法,能够使田径课真正的回归本质,带来最好的学习效果。不管教学形式如何变化,教学内容的本质是不变的,运动技术原理也是相同的,因此,在田径课程体系拓展上,还应从技术原理出发进行拓展和延伸。

4优化教学方法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4.1优化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拓展教学上,我们并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盘否定,要正确地分析和总结,大胆地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结合新的教学方法加以创造,比如分层教学法、发现与启发教学法等。重点是将教学的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的方针上来,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实现教与学的多样化,对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及情感的整体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4.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优化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达标分数定成绩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认可和肯定学生的平时表现,这也是时展对教学效果提出的新型评价方法。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三方面结合,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不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田径课程总目标的最终实现。

5结语

(1)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已经落后于当前的经济发展,不符合“终身教育”的思想要求,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田径课程体系拓展具有极强的必要性。

(2)田径课程的拓展方向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价值取向出发,结合地区性与学校特色,遵循科学实用性原则。同时注重厚基础、重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拓展原则,根据专业课程方案开展兴趣教学。

篇(4)

首先,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师和学生不满情绪滋生。据调查,大学生更倾向于调动主体性、互动式且重实践的方法,而对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是很感兴趣。同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主动性、双向互动的德育活动。德育需要主体性教学,需要实践教学与活动教学,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在实际的德育课程实施中,主要仍以传统的方式,即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灌输和传授德育课程内容,学生则作为被动接受的一方聆听教诲。而当代大学生早已不满足于单纯地接受一些既定的公认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他们常以独立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着时代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其次,德育实施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德育成了空谈之说。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的说法早已不新鲜。道德教育必然渗透着政治的、世界观的、人生观的因素等,所以,德育内容与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也正因如此,德育课程基本上以说教的面目出现,教师常常运用道德禁令或指令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原则教育,旨在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德育实施与生活几乎完全脱离,成为独立的说教课程。德育也随之成为空谈。

再次,德育只重目标不重过程,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德育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学生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为单纯的训练行为,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高校德育忽视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其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后果是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德育内容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内化,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

导致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2]: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第一,德育按照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和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这是德育的目标和本性。但德育过于理想化虚化了德育目标,让人在道德实践中无所适从。第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育几乎单一地被界定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工具。德育必须以国家的政治要求为依据,但它决不是唯一的,德育政治化偏离了德育规律,无法真正实现道德的育人功能。第三,我国德育工作片面强调即时性,在德育现实中有太多应时、应景、应制的成分。这种德育的功利化忽视了德育本性,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性。第四,德育内容不仅要体现民族性,也要体现世界性,我国德育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客观地对待其他德育文化。德育思想封闭化禁锢了德育资源,影响了德育效果。第五,德育的网络传播和影响已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好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消费,就会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因此,德育网络化极易淡化德育功能,也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看:第一,长期以来,在教育强调只是知识习得、观点记忆的背景下,道德教育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陪衬。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德育的定位误区恰恰是人才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第二,高校德育习惯于课堂教学传授,且大都采用灌输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加之德育教材内容比较深奥苦涩,很少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因而缺乏感召力。而且,灌输教育中主体性的失落,使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第三,高校大多数道德评价还只是一个形式,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较为抽象,评价方法刻板,评价手段单一等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国德育还没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的现象。教育目标阶段性不明确,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重复、脱节;在德育的管理上,中小学严格有余,大学则管理不够。第五,高校德育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而且,学校与家庭基本没有有效的沟通方案与途径,家庭德育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再次,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其一,大学生若普遍没有德育实践,不可能全面认识社会,践行社会规范。缺乏德育实践使大学生德育成为纸上谈兵。其二,当代大学生社交面广、读书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科学前沿接触了解较多,加之思想观念的开放性、自主性,容易造成其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忽视价值观培育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低迷的根本原因之一。其三,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与过去几代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大学生个体之间差异也在增大,给注重共性教育的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破除德育中存在的模式化现象,加强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德育。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对高校德育实效性有一定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适应社会,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本固则根生,大学生健康心理是德育的目标与大学生发展的根本。

由上可知,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也有高校和学生个体的原因。这些因素和原因相互牵肘、相互制约,致使高校德育无法达到德育目标和理想效果。

三、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几条建议

1.德育课程非专门化,在课程改革中全面渗透德育因素

对于是否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东西方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东方国家倾向于开设专门的课程,而西方国家多倾向于否定专门的德育课程。在我国,系统化、专门化的德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德育课程化与知识化。德育课程化使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并不能真正承担起德性培训的任务,而德育知识化则很可能造成德育的教育形式沦为灌输式,也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这与德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因而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发掘和提炼蕴含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归纳出“渗透点”,学校可从教学角度出发明确提出渗透德育的要求。渗透教学是难度很大的课堂教学,提

高教师的渗透能力,成为把德育因素融入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2.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无为而治”对抗德育实效性低迷

根据对课程组织的划分,高校德育课程一般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正面的显性课程可能引起的冲突和逆反心理增强,而具有真正的诱导特征,并通过受教育者内心的体悟,对受教育者产生心灵的洗礼和较持久的影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方式主要包括:(1)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2)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反映治校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学校建筑物、校园规划、教师设置等;(3)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活制度;(4)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如校风学风班风、领导作用、教师言行和学校人际等。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感叹:“无为而治,其舜也与!”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无为”反而能“取天下”。有为与无为,约束与自由,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无为而治并不排斥任何管理行为,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为无为,则而是在适当管理的前提下无不治。”高校大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思想和意识的成年人,虽然缺乏社会实践而不够成熟,但他们已经有着辨别判断是非的思考能力。于是,高校德育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规章制度与说教,而是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使德育成为践履之学

世界是多元的,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的思想道德也是在扬弃与继承中变化着,因而客观上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现实的。真实的德育在于教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淡化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教育更为人性化的使命,尊重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尊重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从人的成长规律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祛除伪善的说教,还真实的感受给学生。德育课程必须着眼于社会的变化和学生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存在脱离大学生生活,理论化、政治化突显的趋势。德育课程改革应贴近大学生生活,与之息息相关,借助个体真切的经历和经验,完成德育的培育任务。高校德育回归生活是保证德育实效的紧迫要求。

4.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培育道德选择能力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大学德育过程中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大学德育的重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明了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给自身提出任务,并独立地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3]受教育者通过自觉地选择道德目标,解决其发展中的问题,调节自身精神状态并控制规范个人的行为,来达到德育目标,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但是,自我教育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还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引导去教育,使大学生们具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辨别是非善恶,遵从道德之善,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和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堂,王莎.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课程改革和实施方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7):34-36.

[2]胡弼成,佳.高等学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原因剖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6):133-137.

篇(5)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以上几所高职院校的的问卷调查(表1),分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是影响我国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人将学校领导不重视、师资专项技能缺乏和教师缺乏资源开发意识列为改革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而也有近八成学生认为经费、教材和配套的保障机制也是改革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教师和学生自身的问题方面,也有六成的师生选择;最后过半的师生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在社会、媒体推广,项目支持以及其他方面缺乏与其他学科相竞争的优势力。

2.2、分析与对策

(1)高职院校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学校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根本成功,学校的重视是其根本前提,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改革也不外如此。如果学校和相关部门并未对课程改革过程体育教师所付出的努力和工作成果没有引起重视,这势必会大大影响体育教师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甚至会削弱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该门课程的良性发展,使得学校愈加不重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改革进程。在场地、器材以及一些教学软件建设方面,需要学校进行重视投入经费,并且相关部门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提供一些政策倾斜,我们都知道,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属于奥运项目,相关级别比赛又少,这些都成为了学校和相关部门推诿、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借口,所以,各部门及学校首先要做到的是放下偏见,一视同仁,民族传统体育相关项目的开展肩负着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身健体的重任,所以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扶持是十分有必要的。(2)教师要改变观念,深挖课程资源。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教学观念是民族传统体育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前提。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各项教育的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还要进行的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如何对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项目进行深挖,寻找其中有价值的因素,是目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转变观念,加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以便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3)配备合格的师资队伍,强化激励机制。目前来说,虽然很多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上配备了专任教师,但总的来说,这些教师的素质有些参差不齐,如何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通过教师进修来实现,同时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来引进优秀的教育人才,教师之间多进行交流,才能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有一个显著地提升。学校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改革过程中取得出色工作成果的教师进行奖励,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加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使得激励机制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前进动力。(4)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一直占据主体,所以教师的主导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无法引起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也就不能承担起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所以课程改革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所带来的乐趣,真正认识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所在。

篇(6)

―― A Case Study on Tibet University

作者简介:阿永强(1987-),男,藏族,本科学历,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政治辅导员和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助教。

摘要: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还要在积极改进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Abstract: Military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s the essential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ilitary theory courses, we should not only establish a high-level teaching staff, but also carry out reforms in actively improving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perfecting teaching institu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Military Theory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s

引言军事理论课程是大中专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军事理论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五大部分内容。我校地处西南边陲,斗争形式严峻,加强我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国防教育,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高校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是高校国防教育创新的需要,更是适应新时期我国人才培养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需要,我校应在提高军事理论教学质量,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人才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使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走向正规化、科学化。

一、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军事技能训练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4月29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三条明确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①。我校将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正式纳入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时间不久。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对人才不同的需求,加之我校地处西南边陲,斗争形式严峻,国防教育在我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及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着教学机构不健全,教学内容不〖JP3〗规范,课程教师编制落实不到位,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能力低,科研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搞好我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是目前我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我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篇(7)

随着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一一课堂:为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难以真正落实?为什么“三维”课程目标仍然游离于我们的教学表面?为什么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逐步走向形式主义?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仍然很累、我们的学生仍然很苦?等等,种种洁问最终集中到了一个话题—“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其实就是伴随着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学习和思考,拟就“什么是有效教学”、“为什么要追求有效教学”以及“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概念的解析—什么是有效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想学到乐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衡量教学的有效与否并不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也不是指学生的学习是否努力,而是看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看学生能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当前,在人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内涵丰富的教学,教师们对于有效教学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乎这样几个维度:

首先,从两个不同角度看:一是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在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观等教育教学理论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导;二是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给课堂教学提供一系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方式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测性。

其次,从有效教学的要求看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们课堂教学永恒的目标,即实现有效教学;第二个层次应该是课堂教学更高的追求—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第三,从教与学的过程看,包括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教师“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学生有效的学习指通过学习学生获得了进步与发展。

二、时代的呼唤—为什么提出有效教学

(一)学校教育的客观需要

在经济学领域、企业注重的是经济的效益。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一样,学校也追求教学效益。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专利,从有学校教育以来,课堂教学的效益就应该是学校教育必须注重的。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发展的需求是无限的,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则可能截然不同,其差异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提倡有效教学,对贯彻新课程理念,克服课堂教学“形式化”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现状的迫切要求

目前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为了追求成绩、升学率,那种“片面的、短视的”传统的教学效益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三)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按照我们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教学,其核心是反对低效的教学,追求最大教学收获的教学。是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资源状态下追求最大的教学收获的教学,是综合利用各种策略与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的教学。

三、策略的探讨—如何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有效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习中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课堂教学既体现了教师的素质,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位思想政治教师都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课前精心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政治学科独有的与时俱进的的特点,使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而我们的备课要素相比于其他学科也更加丰富。备课也应该讲求效益,实现“有效备课”。政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至少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钻研教材、筛选时政,精选、整合有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的精选、整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认真钻研教材是精选、整合有效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和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分析教材所渗透的学科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可能。

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对教材科学地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②合理整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课程资源”视野中,有效教学既包括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对“网络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社区资源”等所有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按照新课程理念,备好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既有强烈的求知欲,又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仁要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知识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

(3)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一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高中政治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

首先,有效“讲授”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讲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可能不容易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单调乏味,如果内容过多或过长,就极容易使那些注意品质不佳、记忆力差的学生少有获益。传统的教师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总是源于某种过度的、不恰当“讲授”。但是,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认为,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是并不完全排斥教师的“讲授”,而是对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一直以来,好教师总是那些善于“讲授”的教师,好的“讲授”也总是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其次,有效“提问”与“倾听”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提问”和“倾听”。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师将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而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提问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有效性。只有那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那些学生通过思考和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只有那些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另外,“问题”的有效性还在于提问方式的选择,思维的深刻、问题的语境等等,都能决定它是否会被学生理解为一个问题,会被理解成一个怎样的问题,会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思考和研究。

有效教学还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其实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中生成的亮点,就是教师在有效倾听的时候发现并运用个人的教学机智实现的。

最后,师生互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是主战场,因为有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上的有效才是最终的有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摒弃他们或隐或显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漠然,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三)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当完成某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后,总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及时和不断的反思。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又如何发展?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反思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恰当?反思的策略就是写本课教后小结,就一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活动设置、方法运用和即兴调控等方面记下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或理性思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写总体的成绩与收获,力求新颖有意义;写局部的做法与经验,力求独到而实用;写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力求解决而提高;写过程设计的缺陷与教训,力求深刻而警醒;写学生的创造智慧与评价,力求激励而发扬。要体现“以小见大”,从细微处人手,点滴细节反思,切忌“好大喜功”,笼统反思,抽象而不着边际。通过这一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好形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加强教学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四)建立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新课程有效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对课程的有效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内容、标准以及评价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程度,影响着课程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有效教学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可以说,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工作的效应,取决于评价工作各个具体环节的落实情况。因此,重视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不断激励教师和学生,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明确重过程、重情感、重个性、重发展的评价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评价、注重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确匕发挥课程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实现有效教学。

(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人。所以,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人浅出,左右逢源。

篇(8)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办学层次多样、学科门类齐全和体系化,成人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确立了成人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依托市场经济而发展,同时,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是,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结构不灵活、运行效率低、市场意识缺乏等,这就需要我们对其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促使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

1.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存在误区。

当前,很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在认识和行动上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层面,对普及“大众教育”“继续教育”不屑一顾,对满足社会需求的新趋势、新热点反应迟钝,在深化成教教学改革上步履迟缓,缺乏与其他成人继续教育方式间的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面对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及其他各种教育方式的不断挤压,不是想方设法、突出重围,而是悲观失望、坐以待毙,认为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已经走到尽头,没有发展前途。在许多普通本科院校中,成人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学校“创收”的重要途径,只讲产出不讲投入,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后劲。

1.2只注重办学规模,轻视教育质量。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和放宽入学年龄等政策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生源急剧萎缩,招生规模不断缩减,这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很多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这个挑战面前,更多的是关注办学规模,在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市场,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宣传和招生,力求通过招生保住办学规模抑或扩大办学规模,把规模等同于效益,而无暇顾及办学质量的提高。正是因为不注重教学质量,造成一方面目前社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人才严重匮乏,另一方面,规模庞大的成人高等教育仍在大量培养知识老化、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弱的“传统”人才。

1.3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缺乏。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目前大部分成人教育机构在建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有效的配套管理机制,在招生、教学、收费、师资等方面尚存许多问题;二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尚不健全,在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教材选用、教学质量评估、教师工作考核等方面缺乏一套完整的考核、监督机制;三是课程考试流于形式,不够严格,考前“重点辅导”,上课率很低而考试通过率很高,考试成绩的可信度不高;四是普通高校纷纷在各地建函授站,有的函授站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有的函授站只关心经济效益,疏于管理,教学质量不能保证。上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管理混乱、教学质量偏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2.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为适应社会变化,满足“学习型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需要进行大胆开拓和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创新成人高等教育的理念。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应深化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树立全新的教育观,认识到实施成人高等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是引导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型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成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学历教育基础上的高层次教育,它既不脱离文化程度这一根基,又十分讲究教育培训的方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它比学历教育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更加注重个性化培训。因此,要把成人高等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加以重视,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加以落实。应鼓励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院校广开思路,与社会各种职业培训机构、团体、行业、系统和社区等进行合作,采取多形式、多方式,形成新的办学体系。

2.2创新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享”的原则,合理调整成人高等院校的设置和布局,通过合理分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办学效益。普通本科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与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专科学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要协调发展,尽量避免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的重复与交叉。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学历教育应以本科为主,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和普通专科学校举办的学历教育应以专科为主。支持成人高等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之间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成人高等教育的应届专科优秀毕业生,通过一定的选拔途径,可以直接升入专科起点的本科班接受继续教育。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发展中专或高中起点的本科教育和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试办第二本科专业学历学位教育。依托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拓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渠道。

2.3瞄准市场,按社会需求办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不应办成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瞄准市场办学,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比如,在专业设置上,应在市场调查和内部分析的基础上,增设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实习培训和实训场地的建设,多开设一些有价值的专题讲座,多增加技能操作的指导;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以往照搬普教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满堂灌”授课方式,不能照本宣科,结合社会生产实践,结合学员关注的热点、难点启发引导学员积极探讨;在办学形式上,客观分析残酷的市场竞争形势,体谅学员的工学矛盾,尽可能在不影响他们工作的前提下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学习形式。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好坏,是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成人教育师资聘任除了要求高学历外,还要兼顾成人教育特点。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经常性地组织教师研讨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对教师提出规范化的素质要求和工作要求。此外,在教师培训方面,除了要加强对成人教育教师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外,还必须加强成人教育学等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实行开放式教学,既有学生到校内来学习、接受普通高教的方式,又有可以让老师走出校门、走上社会、深入企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在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远程教学。学生可以随时登陆学校的教学网站,点播授课视频,提交作业,与教师互动答疑。

2.5引入市场评估机制。

教学工作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学校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按照市场化的运作规律,严肃认真地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评估要根据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对成教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即对成人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设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确定指标进行量化积分,从而判断其市场价值,促进其提高,为做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以促使成人教育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

积极发展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步骤,推动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进程,对于我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力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伟大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更新了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成人高等教育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孙中伟.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2]李振波.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成人教育[J].教育探索,2006,(9).

[3]莫灼英,刘春江.试论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改革措施[J].科教前沿,2008,(24).

篇(9)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wwW.133229.cOm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篇(10)

0.前言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了学生未来健康状况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如何更好地在高校开展体育工作,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中来并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以适应未来生活、学习、工作的挑战,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函需解决的问题。但纵观近几年国内的健康教育研究,大多停留在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宏观层面,而对于具体的课程实施甚少涉及。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对于改变现实的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策略。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对象为山东省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

1.2.1.1问卷调查法,随机发放142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07份,(男生721人,女生686人)回收率为98%。

1.2.1.2访谈法。分别对各所被调查学校的分管校长,体育教师。

1.2.2文献法。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中学学校体育的资料,以及在各学校查阅了在校生的体育课成绩以及素质达标成绩。

1.2.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其结果。本研究利用MicrosoftExcel以及SPSS11.5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已经成为各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的差异与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这一指导思想的理念显示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目标,强调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从事体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2.2教学模式现阶段,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改革有着极高的期望,山东省各所高校也有不同形式的探索,有些学校已经逐步地改变了传统的上课方式。如有些学校在2006新学年将实行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形式,即从新生人学即开始上选项体育课,打开行政班的界限,实行一、二年级必修公共体育课选项的方式,三、四年级开设选修体育课的方式(原则上一年选择一项课程,个别素质全面的学生可以一年选择两项)。一年级选项课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等实际状况,在进行分班,摸底,体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选项需求进行分班分项教学。二年级选修课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体现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三年级开设选修课,主要以提高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健身习惯为主。部分学校也开设了保健与康复体育课。该课程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过胖过瘦)等学生开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太极拳、太极剑、基本素质、球类运动、康复保健知识以及物理康复治疗等内容为主。这一系列的尝试,使得体育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

2.3教学项目选择在体育课的选择项目上,各所高校都呈现了项目多样化、娱乐性的现状,学生更关注一些娱乐性强,易于开展的项目。如体育舞蹈、武术搏击、球类项目等。这就要求学校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应注意以人为本,淡化竞技体育,注重健身性的体育健康项目和竞技项目的搭配,选择那些难度不大、易于开展,能延续到成年期进行的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材,避免竟技体育教学内容的低层次重复,降低难度,改变规则,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感兴趣的、有特长的终身体育项目。

2.4考核考核是课程建设的向导,考试的内容、方法、形式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导作用。通过访谈了解到,各高校对于学生的体育课考核,逐步步人综合的轨道,一般考试内容包括各专项综合技术、战术、专项身体素质,占总成绩80%;理论知识,占总成绩10%;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人际关系、进取精神、提高幅度、考勤),占总成绩10%。但是这种考试的内容、形式不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过程评价纳人最后的成绩,并且在占总成绩80%的专项综合技术、战术、专项身体素质的考核内容忽略了个体的差异。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山东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为目标。

3.1.2教学模式实施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组织形式。从而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健康需求,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3.1.3山东省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学生喜爱,易于掌握的项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

3.1.4体育健康课程评价标准和方法较科学客观,且易于操作,能对学生的三维健康观进行较全面的评价。

3.2建议

3.2.1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定位摒弃注重技术的教学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模式。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健康发展自始至终贯穿于体育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进健康,以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篇(11)

健身气功是一种根据自身的形体活动、呼吸吐纳与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健身气功还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三调”为主的修身养心术调顺人体系统功能状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达到个人身心的高度和谐[2]。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健身气功设立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正式推出了四套健身气功新功法[3]。新功法的推出是健身气功发展所迈出的一大步,为了更好的促进健身气功的发展,我们要在国家政策与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努力发挥好高校的文化传承和传播载体作用,充分认识到高校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知识升华的地方,也是未来社会力量的发源地。通过借助高校这个特殊的平台,在高校师生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中促进健身气功的推广以及相应储备人才的培养,并通过高校科研团队的习练和创新科研方法来不断探索健身气功在人体科学方面的奥秘[4]。我们要想让每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在心底深处播下祖国传统健身气功文化的种子,传承和分享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就有必要对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的传播发展,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还能为健身气功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最终将中国的传统养身文化持续发扬光大,并且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5]。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成都市高校中已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及成都体育学院等五所高校进行调查。以160名在校学生和15名在校教师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研究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搜集查阅了多种论文、期刊、专著等文献资料。从多种途径了解以及掌握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的开展现状、推广方式以及发展前景等问题,为文章的撰写寻求思路以及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法 在对本次问卷的问题设计中采取的是封闭型回答与开放型回答相结合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上采取的是现场填写并收回的方法。本次共发放学生问卷160份,回收157份,有效问卷148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94%;教师问卷发放15份,回收14份,有效问卷14份,回收率为93%,有效率为100%。

1.2.3 访谈法 在本论文的调查研究过程中走访了部分健身气功方面的专家以及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任课教师,对健身气功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咨询和深入地讨论,从中获得关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为本论文的深入研究分析提供依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说贸龅慕峁进行整理,运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进一步生成图表、表格,为论文提供数据支撑。

2.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2003年的“全国试行推广健身气功工作会议”之后,新编的四套健身功法得到了广泛推广。随着健身气功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为了使健身气功项目更加丰富多彩,国家于2009年底又编创了5 套新功法。新功法的创编不仅丰富了健身气功的内容,为健身气功注入了新生力量,同时也为广大习练爱好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6]。但在本文中所指的健身气功是2003年最先推广的那四套功法,其原因在于这四套健身气功功法推广发展的时间较长,在高校里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更具可行性。

2.1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设情况

在四套健身气功功法中,易筋经、五禽戏和八段锦在高校中最受欢迎。其中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大学均开设了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三门课程,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这两所高校的健身气功课程设置较全面,开设了四套功法教学课程。另外,在开课形式方面,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以必修课形式教学,其他三所高校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大学这两所高校没有统一的健身气功教材及教学大纲,也没有理论课时,说明对于健身气功课程的建设还不够全面;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均有教材及大纲,亦开设了理论课,说明其健身气功课程发展得较为完善;成都理工大学有教材与大纲,但无理论课时的设置,说明还应该加强该课程的组织管理建设。总体来说,在所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五所高校中课程的开设情况较好,但是各高校还需加强重视,不断完善该课程的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发展,以满足高校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2.2高校健身气功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众所周知,教师肩上承载着“教育”的重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导。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现在成都市高校担任健身气功课程教学的教师有72%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21%的教师是体育教育专业;7%的教师是其他专业。并且在高校参与健身气功教学的教师中有64%的教师参加过健身气功的培训;36%的教师经常参加培训;而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为0%。另外有64%的教师对健身气功有过研究、发表过文章;7%的教师经常研究健身气功课题,发表过3篇以上的文章;有29%的教师没有参与过健身气功课题的研究。整体上来说,成都市高校健身气功教学的师资力量拥有较大潜力,但现阶段的队伍建设情况还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2.3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主要情况

通过在各高校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现:57%的学生参加过公共体育课健身气功课程学习;43%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公共体育课健身气功课程学习。原因包括健身气功课程是新增项目学生对此不熟悉,再有就是缺乏宣传推广,对健身气功知识普及不够以致学生不愿意学习该项目。并且高校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年限普遍较短,这是由公共体育课的课时所决定的,同时也包括该项目推广力度不够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兴趣等原因。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学生接触了解健身气功的主要途径,所占比例达到67%,其他途径还包括学生社团组织以及网络媒体的宣传推广,所占比例均不高。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目的也呈现多样化发展,但另笔者感到担忧的一点是仍有29%的学生只是为了拿到课程学分,与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健身气功项目本身无任何关系。令人欣慰的是,在所调查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在习练健身气功之后感觉良好,可见健身气功之功效毋庸置疑。

2.4影响健身气功在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

首先,学生认知程度不高,有73%的学生仅听说过健身气功;还有27%的学生根本没听过也不知道健身气功。足见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宣传推广道路还任重道远。另外在对于健身气功课程是否有必要开设的调查中发现,有72%的教师和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该课程;21%的教师和5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该课程;0%的教师和37%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7%的教师和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该课程。数据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很支持健身气功在公共体育课中开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部分师生对健身气功项目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领略到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其次影响健身气功在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缺乏先进教学理念、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低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健身气功在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公体课中健身气功项目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2)健身气功任课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次数不多、研究成果较少。3)学校公体课的课程安排单一,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4)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大。5)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高,难以进行大力推广。

3.2建议

3.2.1领导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对健身气功加以重视,以提高师生的积极性 首先学校高层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宏观管理,其次是学校管理公共体育课的主任老师要进行重视,力求从上至下达到对健身气功项目的重视,提高师生们参与健身气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公体课健身气功的发展。

3.2.2学校应注重培养健身气功教学骨干,提高教师的专业科研水平 在高校推广健身气功,目前迫切需要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有教学资质和经验的健身气功专业教师[7]。另外,健身气功任课教师应该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多从事健身气功项目的科学研究,增强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为高校健身气功的发展提供更多科学理论依据。

3.2.3教务部门应完善健身气功的教学体系,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学校教务处应编排统一的教材、大纲,确定好实践课的课时并增加理论课学时,以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健身气功的作用和原理。另外,任课教师们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安排合理的运动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2.4把健身气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宣传作用 各高校与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健身气功对大学生的健身价值,把健身气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加大对健身气功科学性、有效性的宣传力度,加强组织管理并积极开展高校间健身气功的交流比赛,成立健身气功俱乐部、社团组织以及协会等学生组织[8]。以在高校师生之间举办健身气功知识讲座、举行健身气功项目展示活动、组织在课余时间习练健身气功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推广,达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以及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3.2.5组建健身气功专业训练队,使项目开展走向专业化 通过访谈了解到在本次调查的五所高校中都有代表队参加健身气功比赛的经历,很多同学看到过健身气功专业队的训练因而知道了健身气功,所以健身气功专业队对于高校健身气功的推广宣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高校健身气功专业队的管理还不够“专业化”,有部分高校甚至是临近比赛才组织学生进行突击训练,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校健身气功的专业化水平而且不利于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加强健身气功专业训练队管理,使项目开展走向专业化道路从而促进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吴坤.弘扬中华气功增强民众健康[J].武林长风.2004, 9.

[3] 戴薇.浅谈健身气功基本要领[J].教育教学论坛,2011(6):250.

[4] 郭炳德.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4, 17(7):65-66.

[5] 姚琼,左家伟,牛爱.体育院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调思岸圆哐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