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质量体系管理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12-05 10:52:4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质量体系管理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质量体系管理工作计划

篇(1)

本年度将根据院党委政治学习计划的总体安排,认真组织部门所属人员进行政治学习,使部门人员能深入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文件精神,关注时事,与时俱进。并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和实际,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在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的同时,认真学习质量体系文件,深入研究质量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努力推动我院的质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大质量体系的宣贯力度,进一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本年度,质管办将在开展各种质量管理活动中,对各受控部门进一步加强体系文件的宣贯和学习指导,并要求各受控部门及分承包方对所属人员定期进行集中学习,对新引进人员、转岗人员及时进行质量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贯,努力使各受控部门和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外审后修订的文件、新增部分乃至整个体系文件的内容和特点,严格按文件规定的要求开展日常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确保我院质量体系得到持续、有效的运行。

三、认真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严格实行质量管理

根据内部质量审核程序和管理评审程序的规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两次内审和一次管理评审,质管办将从质量活动的组织、开展的形式、活动内容和审核评审过程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严格执行文件要求,实行质量管理。内审重点是审核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宣贯培训情况,检查质量记录的填写情况和不合格项的纠正情况,检查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连续性。同时,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对分承包方提供的服务开展好评估工作。在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和缺陷将及时督促纠正。在管理评审中,将对本年度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运行情况予以分析、评价,研究内审中出现的问题、不合格项产生的原因以及体系运行方面的缺陷等,通过管理评审总结经验,为下一年度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提供借鉴。

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推进质量管理全院化

篇(2)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重要保障。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监测领域不断拓宽,监测技术手段也不断丰富,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原来单一的数据质量控制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全面、完善且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持续有效运行,才能规范各项监测工作,保障监测数据质量。

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全程序质量管理模式和先进质量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实现了质量管理与监测技术的有机融合,使管理程序化、程序制度化、制度法制化,实现各负其责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质量体系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效能。实践证明,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体系,是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1]。

1.1 建立规范有效且适应工作需要的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通过制定手册、程序、作业指导文件和记录的体系文件,明确对各项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和职责。对环境监测实验室来说,体系的建立应重点考虑如何将各项管理要求有效融合到实际监测工作中,建立起既符合规范要求,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可操作性强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实用、操作性强的体系文件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保障[2]。

1.2 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覆盖”

“全覆盖”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覆盖实验室全部活动,大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编制体系文件中都充分考虑到管理要素和实验场所的全覆盖,但对于质量管理体系最重要的是过程和人员的全覆盖,为实际这一目标,就需要对监测工作的每一岗位、每一环节,都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所以 “全覆盖”既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志和要求,同时也是实验室不断追求的目标,不断建立、完善和丰富管理体系规范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实现全覆盖的过程[2]。

1.3 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质量体系运行是一个执行文件、实现目标、保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过程。体系文件必须得到贯彻实施,才能达到控制各项影响监测数据质量因素的目的,保证最终监测报告符合规定的要求。同时,质量管理体系也必须具备不断完善和适应变革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规范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质量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2 明确工作职责,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部领域和过程,仅靠数量有限的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只有全员参与,才能有效地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和运行。

2.1 细化分工,明确职责权利

质量体系文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职责,它要求对实验室自身、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的不同人员,都规定相应的管理职责。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各具体工作人员,按照不同岗位,都应有相应的质量管理职责。特别是对于工作存在交叉的部门和岗位,分工更要具体明确。对于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内审员、质量监督员、监测人员、样品管理员、档案员等关键岗位技术人员,不但要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还应有担负管理范围内的发展之责。[3]这样才能健全管理体系和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2.2 加强培训和沟通,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如何,与其质量管理人员队伍的业务技能及素质有很大关系,工作中边干边学固然重要,但缺少系统培训必将影响其管理专业性和全面性[4]。培训工作应根据培训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确保全体人员在切实掌握相关监测技术的同时,明确规范开展各项工作的质量管理要求。最高管理层也应通过综合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提升和加强管理水平,适应现代管理需要,使质量管理活动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和参与,在环境监测管理中成为质量管理的专家[5],并鼓励大家“立足本岗、自我完善”,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解决各类问题的同时,实现质量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2.3 鼓励创新,发展质量控制技术

由于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基础严重滞后于监测能力的发展,质控手段尚不能完全覆盖监测全过程和领域,限制了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更好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层应积极鼓励质量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结合工作实践,开展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尽快拓展质量控制领域,探索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质控技术在保留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明码和密码样的测定以及质控图的基础上,应扩大到布点、采样、数据与质量分析等整个监测程序[6],全面保障监测数据质量。

3 建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检查机制,是实验室自我约束和自我检查的方法,是提升质量管理效果、促进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保障,也是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3.1 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的内容和分工

根据监督的对象和内容,可将质量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分为三级管理:对质量管理体系整体运行情况的监督,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内部审核组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全面审核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各部门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定期组织开展,检查各部门质量管理工作计划落实情况;对人员的监督,由质量监督员负责开展,检查具体工作过程是否规范。

3.2 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计划

根据检查对象和内容,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监督员应分别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计划,计划中应包括:检查对象、检查依据、检查方式、检查内容和重点、时间和频次、负责人等具体内容。为便于计划的管理和落实,监督检查计划可作为年度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实施。

3.3 监督检查过程和评价

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应按照计划认真落实,检查工作要有记录、有过程、还要有结论。合理的质量监督效果评价为下阶段质量监督网的完善、质量监督员监督技能的提高和监督力度的加大提供客观依据,因此,有必要对质量监督的效果进行评价[7]。效果评价应重点针对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是否有效,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能够有效避免问题再次发生,对人员的监督是否起到提高人员技术能力的作用等,并针对质量监督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质量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4 结论

综上所述,要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完善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全员参与、建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方式不断完善和改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从而有效保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 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环境监测,2012,24(1):3-4.

[2] 袁海勤.关于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思考[J].环境科技,2011(6):71-73.

[3] 郭德海.试议实验室“全覆盖、全参与和全责任”管理[J].中国认证认可,2012(6):61-63.

[4] 刘建琳. 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J]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1, 13( 1 ): 1-3.

[5]袁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5):5-7.

篇(3)

本年度将根据院党委政治学习计划的总体安排,认真组织部门所属人员进行政治学习,使部门人员能深入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文件精神,关注时事,与时俱进。并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和实际,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在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的同时,认真学习质量体系文件,深入研究质量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努力推动我院的质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大质量体系的宣贯力度,进一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本年度,质管办将在开展各种质量管理活动中,对各受控部门进一步加强体系文件的宣贯和学习指导,并要求各受控部门及分承包方对所属人员定期进行集中学习,对新引进人员、转岗人员及时进行质量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贯,努力使各受控部门和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外审后修订的文件、新增部分乃至整个体系文件的内容和特点,严格按文件规定的要求开展日常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确保我院质量体系得到持续、有效的运行。

三、认真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严格实行质量管理

根据内部质量审核程序和管理评审程序的规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两次内审和一次管理评审,质管办将从质量活动的组织、开展的形式、活动内容和审核评审过程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严格执行文件要求,实行质量管理。内审重点是审核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宣贯培训情况,检查质量记录的填写情况和不合格项的纠正情况,检查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连续性。同时,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对分承包方提供的服务开展好评估工作。在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和缺陷将及时督促纠正。在管理评审中,将对本年度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运行情况予以分析、评价,研究内审中出现的问题、不合格项产生的原因以及体系运行方面的缺陷等,通过管理评审总结经验,为下一年度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提供借鉴。

篇(4)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水利工程投资。自2011年1号文件颁布以来,水利改革发展步伐加快,投入稳定增长,对于水利工程测量等相关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由于国家地理信息局对测量行业制订了许多新规定,对测绘成果质量要求越来越规范,我单位为了适应整个测绘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和自身的发展,对测绘资质进行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贯标”这个途径来提高加强我单位的测绘质量管理水平。本人作为单位贯标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又作为单位体系运行的主管,对贯标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对贯标给单位管理带来的“好处”有着亲身的感受。现将我单位水利工程测绘资质贯标的一些做法进行总结,与各位同仁享。

1.水利工程测量贯标的意义

国家测绘局早在“九五”期间就开始关注要提高测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时隔十几年,越来越多的拥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要求,来健全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使自身质量体系文件化、规范化,并按要求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对于进行了质量体系贯标的我单位来说,我认为有如下意义:

1.1提高了管理水平、规范质量管理。ISO9000系列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标准,该标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多年对质量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制定的,有科学、有效、通用的特点。水利工程测绘产品的质量工作,以前主要集中在相关技术规范、上级检查验收的模式上,极少涉及到用体系标准去管理产品的质量。因此,单位贯标后可以将先进、成熟的质量管理经验应用到水利工程测绘工作中,还可以在“9000”标准指引下,深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发展。

1.2提高测绘产品质量。测绘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单位的声誉和发展。要提高测绘产品质量并能长期稳定的产出高质量产品,就要求对测绘工作科学管理,有一套适应当今市场形势的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贯标就可以建立这样的管理体系,并通过正常有效的运行管理体系实现科学管理,进而可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贯标的主要程序

贯彻ISO9000系列体系的做法,各单位虽然不一样,但有共同之处,一般说来应包括以下环节:

2.1组织策划环节。(1)单位最高领导作出贯标决策,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贯标规划;(2)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2编写质量体系文件环节。(1)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制定质量体系文件编写计划;(3)编写质量手册;(4)编写程序文件。

2.3质量体系的运行环节。(1)组织人员学习质量体系文件;(2)贯彻质量体系文件并运行;(3)培训内部质量审核员,开展质量体系质量审核;(4)审核后采取纠错和改进措施;(5)进行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2.4质量体系注册环节。(1)编制、策划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计划;(2)选择认证机构,商谈认证事宜;(3)送审质量保证手册;(4)接受审核老师审核;(5)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取得认证证书。

3.贯标认证工作具体做法

3.1做好培训工作。首先,选择一家正规、熟悉水利工程测量行业的咨询机构对单位参与贯标工作的人员进行贯标的培训,重点对各标准的条款进行讲解,提高参与者贯彻标准的意识及能力。其次,请培训机构或认证机构进行内审员培训,为日常的内部审核提供人力支持。

3.2做好策划工作。如何编写适合水利工程测量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的管理体系文件,首先,必须对单位现有状况进行评估;其次,建立编写管理体系文件的策划方案和时间表。

3.3做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工作。按照策划方案和时间表安排,安排专人编写文件。通俗地讲,管理手册是对标准条款的翻译,将适合于所有组织的标准条款按照行话符合企业要求一一对应地进行描写,变成自己的语言。但要翻译的好,成为“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也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程序文件的编写应以主控部门为主,重点写清楚“4wh”即做什么,谁来做,何时做,何地做。工作文件主要是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记录表单除了水利工程测量规范用表外,还需设计一些具有单位特色的管理体系运行用表。

3.4做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的培训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经单位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予以实施,后,重点做好文件的培训工作,可分别对不同工作岗位职工进行宣贯培训,让全体职工理解领会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尤其是管理方针。

3.5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为了确保单位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地运行,并促进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如:单位日常管理、水工测量业务等工作,就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运行的管理。在这方面,单位领导重视,有专门的领导负责,并授权专门负责管理体系文件在全单位各个层面、各个部

门、各个项目部的实施。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以下内容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1)建立质量管理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个层面;(2)加大贯标工作的策划交底;(3)定期监控单位业务的管理工作;(4)管理评审。以上四点我们做到了、做好了,才能保证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真正运用体系去管理相应业务。

篇(5)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60-01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部分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环保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环保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就是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测得到可靠的数据,从而针对性的解决环境问题。环境监测的数据是进行环保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环保工作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因此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一、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思想意识也不断提高,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长。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环境问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在环保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为环保工作提供大量的数据依据[1]。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合理有效分析,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对环境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保证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二、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环保工作还出于发展阶段,因此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也面临着一些重要问题。

(一)环境监测质量体系不够完善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作为一个管理体系在制度建设上存在滞后性。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环境监测的技术得到不断提升,监测范围不断扩大,管理形式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改变。但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因此所形成的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还不够完善。另外管理体系中的人员缺乏对体系内涵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照搬先进的经验,出现了较多适用性较低的规章制度。对管理体系中的分工不够明确,使质量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进行。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管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缺乏对环境监测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在长期的工作中监督工作逐渐沦为形式。没有有效利用大众监督,缺乏民众投诉的有效渠道,使环境监测的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

三、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见监测技术体系

加大对科学研究的力度是完善监测体系的重要前提,要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监测体系。注重对监测仪器的检查,尤其是仪器的技术规则和验证数据。根据环境监测方法的标准,对管理模式进行完善,构建明确的准入和审定制度。注重对监测方法的验证工作,保持稳定的监测水平,提高工作质量。

(二)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前提倡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要不断建立与完善和环境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执行力度,使环境监测更加有效的进行。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环境监测人员的行为以及监测标准[3]。对监测机构的人员资格以及设备质量等进行统一的规范,利用统一标准使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三)注重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培养

对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监测人员之间技术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定期专业的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举办技术培训班,在进行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加强技术交流,促进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使环境监测能力符合时展的要求。积极开放监测的专业实验室以及专项培训基地,在组织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对监测人员的能力水平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机制,促进监测人员的不断进步,构建积极的工作氛围[4]。随着环境监测方法的不断丰富,环境监测项目的逐渐增多,对监测人员的能力水平也越来越高。实行持证上岗制,对管理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创新,使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有效缩短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

将监测区域内的实际情况与管理体系相结合,构建两级管理模式,发挥国家和地方的作用,缩短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减少实施路径中的中间环节,实行分级领导的方式,加强地方环境监测中心与国家监测中心的联系,从而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对地方监测中心采取定期审核的方式,提高监测技术与实际情况的联系,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社会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根据具体的市场条件,推动先进的监测设备在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五)建立有效运行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

建立有效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是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方法。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加强质量体系的管理工作。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实现程序化的质量管理。要结合监测站自身发展的特点,构建合适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对监测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不断完善质量体系。认真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工作,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并进行日常监督。做好管理的审批、审核以促进机构内部的质量控制,使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得到正常有效的运行。

(六)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体系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重要作用。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管理网络化。对多个监测站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各个领域的共同发展。积极开展对环境监测方法的研究活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质量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另外要加强对技术的研究,提高质量监督的作用。将监督机制与管理体系相结合,有效减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监测的准确度。构建监督管理评价体系,对监督工作进行评价并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推动监督机构的不断完善,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进行。

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进行环保工作的重要环节。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度质量管理的监督,能够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性,促进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在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监测质量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可以推动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1):1-4.

篇(6)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环境监测形势分析

环境监测是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污染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环境污染问题仍然非常严峻,节能减排仍有待改善和提高,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垃圾回收及处理再利用率非常低,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幅度较低。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事业,中央早就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使得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环保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参与同级政府的综合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在执行这一法律条文过程中,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影响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工作的发展,环境管理更加具体和细致,要求也更加量化,使得对环境监测质量的要求更加凸显,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环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体制问题一直制约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同样也制约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

2.1硬件条件影响质量管理

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一些地区环境监测经费虽已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但只是个形色,环境监测业务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另外,污染源监督监测运行经费尚未制度化,监测仪器设备动态更新机制尚未建立,专项监测经费严重缺乏,经常出现“光给任务不给钱”的现象,导致部分监测站用相当大的精力搞创收,制约了正常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由于资金有限和技术不过关,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仪器配备远远落后于国外,不能满足对污染环境的各种污染物进行监测、分析和处理。虽然这种状况近期有所改观,一些快速监测仪器也在市场上出现,但是对快速监测仪器的强制检定缺乏规范,加上快速检测仪器的多样性,使得监测人员在选用何种监测仪器上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2.2思想放松,意识淡薄影响质量管理

部分环境监测站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评审后,存在思想放松,认为已经通过了评审就可以少抓、甚至不用抓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缺乏主动管理的自觉性,不能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些工作人员、甚至高级管理层人员没有树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忽视监测质量管理,致使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2.3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缺陷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实验室内已经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如密码样、平行样、加标样、全程序空白样、室内空白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质控图控制等,现场监测工作环境复杂,人为影响因素较多,每个现场千差万别,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的方法和要求都不一样,对各项指标监测所需的容器、保存方法和点位的设置都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有任何一方面没注意就会出现质量管理方面的缺陷,从而影响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2.4监测规范化程度不够对影响质量管理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虽然有监测方法和监测规范,但是对一些基础性的设备和基本操作程序没有具体规定,造成各地区监测站执行程度不尽相同,规范实行起来也是千差万别。例如最简单的采样设备、样品容器,各个监测部门都是从市场上随机采购,材质、形状五花八门,这不仅不利于质量控制,也影响监测工作的形象;对于分析仪器,由于生产厂家不同,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也不相同,在采样—前处理—分析等整个监测过程中,不同实验室同一项目的偏差增大,影响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同时,《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标准》只对各地区监测站配备的仪器进行了规定,并没有对各级监测站必须具备的能力(项目)进行要求,而现场监测、应急监测也没有规范的程序,不同类别样品的质控措施、控制标准都不够规范,这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技术的提高。

3如何加强和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

3.1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持续改进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说到底就是监测质量体系文件的建立、持续改进和严格施行。建立科学、实用、操作性强的体系文件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保障。因此,要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以技术文件的形式对各个监测环节、各个工作部门、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每个工作岗位和监测管理者的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建立起符合本单位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自我评价、自我监督机制,经常利用质量监督、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来评价体系的运行,不断发现质量体系运行的问题,再通过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机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2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

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目标和工作计划,环境监测目标必须体现综合性、可行性、时序性。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关键,是监测机构领导要有深刻的认识,正确决策。具体而言,应以质量管理综合部门为主,挑选精干的工作班子,直接接受领导安排;要在深入学习、广泛宣传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可行的体系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目标要明确,进程要有控制,重点要突出;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评价体系,防止篡改监测数据现象的出现。

3.3增加财政支持,提高专业素质

政府预算留出支持环保部门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所需经费,不断加大对监测所需仪器、设备的投入,同时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更新。监测单位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在业务学习方面,以站内业务培训学习为主,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站内外各种形式的业务训练,进行环境监测方面的课题研究,并根据需要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技术辅导。对新参加工作人员,采取老技术员一对一帮带方式,进行岗前培训指导。通过培训学习,切实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3.4创造良好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和监测队伍素质建设

监测结果准确可靠与否与实验室员工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密不可分,员工的综合素质决定工作质量,培养人才和提高监测队伍素质是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和根本保证。随着环境监测对象的日益复杂化,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现代化,对各站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分门别类地举办各种类型与不同层次的技术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操作技术、统计分析等业务技术水平,提高管理素质和政治素质,鼓励每个监测人员全面通过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的各个监测专业类别的理论考试,提升监测人员一专多能的工作能力,使各类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从根本上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

4结论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环境问题仍异常严峻,节能减排仍有待攻克,对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只有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才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为实现环境保护的科学管理、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柏仇勇,胡冠九,袁力.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中国环境检测,2008(4):1-4.

[2]陈家亮.浅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J].环境保护,2007(6):29-31.

篇(7)

2、负责专业划分工作,并聘任各专业主管,审查各专业主管的工作计划及实施办法,督促检查各专业主管工作情况及专业实验室经营预决算,按期总结。

3、督促检查全科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项目(或仪器)操作手册的情况,考查各专业的检验质量(包括室内质控情况及室间质评成绩)。

4、督促科内人员正确使用与保管菌株和器材,审签药品及器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及执行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5、结合临床医疗,制定科研规划,引进国内外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开展新项目。

6、督促检查各专业的业务学习、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等计划的实施;有计划地安排本科人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或专记题讨论会。

7、安排外来进修人员、实习生到各专业实验室学习,定期检查进修或实习计划、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

8、经常深入临床各科室,征询对检验质量的意见和要求,督促各专业主管做出改进措施,满足临床的需求。

9、负责专业人员分工、外出学术交流或进修等任务,督促检查全员考勤考核。

10、聘任科副主任协助完成科室管理工作。

二、护士长工作职责

1、护理部,医务办或门诊部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行政管理,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和卫生员所分工的任务。

2、结合本科室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协助科主任、副主任管理科内事务。

3、负责护理人员分工排班,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4、督促检查卫生人员做好清洁卫生及消毒隔离工作。

篇(8)

0 引言

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加之管理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决定了施工管理没有太多的“规范”的模式可循。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一些工作方法和思路,供参考。

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因此,只有找出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才能在实践中作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完成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涉及面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工业、水利水电、交通、城建、环保等诸多领域。

(2) 涉及学科多。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地质、气象、园林、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

(3) 涉及法律、法规多。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合同法》等,同时涉及水利水电、交通、土地、环保、城建等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

(4) 不确定性。对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人为因素,另一类是自然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因素,水利水电工程的自然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能决定工程的成败;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军事背景及参与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工作态度、协调配合能力等。上述某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经济危机、社会动乱等社会灾害,是由不可抗力引起的。

(5) 地区差异大。全国各地存在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差异,甚至在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也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如通常人们所说的施工环境好坏,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容易,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就包含了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因素。

(6) 缺少统一的量化标准。由于施工管理的表现形式不同,难以准确判定,给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措施

2.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全面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实施工程项目的关键,其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成败。关于项目经理责任制,一是授权,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监理方、设计方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二是机制,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三是素质,包括项目经理的自身素质和项目部的管理素质,高素质是项目管理运行的基础;四是组织,即建立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有效灵活的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4个保证(进度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保证、成本保证)、4个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的必要条件。

2. 2做好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期管理

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主要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评估等,包括工程项目的规模、建设内容、产品的构成、市场分析、技术水平分析、风险分析、财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是否深入全面,各项数据是否符合实际,这些均直接决定着项目的前途和命运。做好前期工程的质量管理,一是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三是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四是建立咨询工作成果的质量评审制度。

2. 3现场试验工作的质量管理

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施工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试验仪器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施工产品是否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提供第一手材料,一切以数据为依据,这样才能真正确保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人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都应在项目开工前就已完成,其试验结果将用于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1) 以人为本,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质量问题归根结蒂还是人的素质问题。应通过广泛的教育和培训,使每个岗位人员真正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今日的质量是明天的市场”。企业良好的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应使员工明确岗位质量工作特点、范围,使员工熟练地掌握完成本岗位工作的基本技术知识、工程规范、操作程序、操作技能;使员工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维护企业的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造就一流的施工队伍,实现一流的施工质量。

篇(9)

二、认真贯彻政策,规章制度完善

学籍管理是政策性较强的一项工作,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籍管理工作应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其中,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多处明确批示,按“学校规定”办理,突出和强调了高等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2],因此,应结合各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学院制定了《学籍管理规定》等11份工作规范文件和17份对应的表格,通过这些文件,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规章制度的完善还体现在文件的增、删、改等修订工作方面,文件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文件的运行与反馈不断修改、完善,如果必要,还会组织大型的研讨会。例如:2005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文件,学院利用暑期时间加班加点,召开由教务、学生、系部、质管办等多部门参与的会议,制定了《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暂行规定》等十余份文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学籍管理方面的文件共计修改30余次、删除4份。为使学生了解这些文件,针对高职学生纪律意识散漫、自主能动性较差的特点,教务处将上述文件汇编成册,当新生入学受教育时进行宣贯,每个新生人手一份,同时将相关宣贯材料通过张贴、学校电台广播、教务管理系统公告等方式告知学生。

三、结合质量体系,完善运行机制

制度的运行需要相应的机制保障,我校从2002年就开始全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和运行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从时间、流程、环节等多个节点强化过程控制,有效保证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有序、规范运行。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3]。质量体系对各岗位职责、权限有明确规定,通过纠正预防措施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与缺失,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工作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联动工作体系,确保学籍管理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地运行。通过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已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学院学籍学历工作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既提高了管理水平,又保证了工作质量。学院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覆盖所有受控部门的内部质量审核,最高管理者针对主要质量问题组织管理评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四、计划加流程图,标准取代经验

学籍管理工作有很高的专业性和时间性要求,尤其是电子注册、图像采集等工作,一旦出现岗位变动、人员离职等状况,新人上岗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期,从而影响学籍学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教务处通过管理创新,建立工作计划、工作流程图等标准化程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好的部门工作计划是连接学院战略规划与部门具体工作目标的桥梁,是学院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管理控制工具。教务处通过制定部门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和个人学期工作计划、周计划,将全年的工作任务分解,它包含目标的设定、措施的选择和与此相适应的资源保障、时间要求等方面内容。工作计划使学籍管理人员、辅导员、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成为高效管理的“指挥棒”。流程图主要是指表述工作流程的框图,它能以图形方式有条理地表达工作流程,包括内容、步骤、形成材料等内容。它直观的体现了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它既是办事人办理相关事项的路线图,也是新人上岗后的作业指导书,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减少了新人上岗的磨合时间,共计制作学籍学历方面的流程图11张。通过工作计划、流程图等标准化程序的建立,我院学籍管理工作由以前的靠经验吃饭转变为如今的一切行为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标准取代了经验,将岗位变动、人员交接、突发事件等对学籍管理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学院的学籍管理效率,保障了学籍学历工作顺利进行。

篇(10)

3 负责规划并形成公司行业解决方案;

4 参与公司重大业务问题的决策;

5 协助编写投标方案和咨询服务,并协助专业销售部门完成销售工作;

6 负责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客户验收及项目内部总结验收评审等相关工作;

7 负责协调解决项目中项目组与部门间的问题;

8 负责参与重要项目的售前支持;

9 负责与潜在客户/合作伙伴的方案讨论与技术交流;

10 负责制定部门管理规范报批并执行以及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

11 负责对下属人员招聘做出决策,并参与重要岗位员工招聘工作;

12 负责对下属部门经理(番禺经理)及相关有工作关系的人员进行考核;

13 参与公司文化建设工作;

14 定期向总经理(番禺总经理)汇报工作,定期听取下属员工的工作汇报;

15 参与公司总经理会议或其他重大会议;

16 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1) 制订并组织实施技术系统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2) 组织制订并实施技术系统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3) 技术、产品开发与创新。

(4) 组织建立并实施质量体系。

(5) 公司标准化、计量管理工作。

(6) 组织不合格品的审理工作。

(7) 定期进行技术分析和质量分析工作,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

篇(11)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Key word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uality management;program files;operation i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231-03

0 引言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大电力集团和煤炭供应商越来越关注煤炭产品质量。由于各种原因,市场上开始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煤炭市场上掺杂使假现象也时有发生。用煤单位在商品煤检测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不能严格执a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检测方法不统一,计量设备器具性能和精密度不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对商品煤检测过程的监管不全面系统、不能持续进行。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商品煤检测和校准工作,本着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入手,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大胆创新燃料管理机制,突出重点,规范流程,把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商品煤质量检测的全过程,不断探索燃料质量检测科学化和制度化运作机制。从管理到技术等诸多方面如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人员、设施化境、检测校准方法、设备和标准物质、结果质量控制等方方面面并遵照大唐集团公司火电企业燃料标准化管理相关要求制定标准和方法,通过培训实施到自主化管理保证实现化验室检测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科学地构建了煤质检测管理体系,该体系目前运作良好,化验室出具的检测数据科学、准确、可靠,满足企业严把质量关目标,成功地解决了很多用煤单位在商品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供货商方面也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度,给企业树立了公平、公正的社会形象。同时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控制成本的目的。在煤质检测领域保持省级先进。

1 商品煤检测现状分析

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处在贫煤地区,受资煤炭源匮乏限制,为保证发电和供热用煤需求,积极争取低成本煤源。由于百万电厂用煤量比较大,煤质复杂,商品煤检测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和风险:如采制化方法和设备落后。首先是采样受气候影响一直是人工采样,采样误差占采制化总误差的80%,是商品煤检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人工采样相对于机械化采样代表性差,精密度低,人为因素也比较多,风险较大。其次制样设备类型不全面,性能也相对落后,当不同煤质需用不同种制样机才能制出符合标准,粒度均匀的煤样时,现有制样设备就不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也会给下一个工作环节――化验工作带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引起样品不能完全燃烧、水分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烘干,达不到检测目的的现象发生。最后是化验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化验程序设计相对落后的设备既达不到国标要求的精密度又会在检测过程中带来人为数据造假的风险性。另外,在整个采制化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标准如采样的子样量和子样数不达标,制全水分样时水分损失较大、粒度不达标,化验环节设备热容量标定不准确,环境温度飘忽不定,对不同燃烧特性煤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处置样品,这些错误的做法都会造成检测的最终结果不准确,或高或低。商品煤化验结果偏高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会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造成灭火,结焦事故发生。化验结果偏低会损害供煤方利益,引起供需双方矛盾,损害企业声誉。

2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综述

一套完善的化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应对其活动过程予以严格规范的控制。作为提供服务的商品煤检测的化验室,还应确保其建设和运作的质量体系符合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的国家标准。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借鉴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正在对探索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一种有益尝试。

2.1 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

2.2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商品煤检测的重要意义

全面质量管理既符合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也是实现用煤单位和供煤方各自经济建设的需要。目前各大电力集团和煤炭供应商越来越关注煤炭产品质量。由于各种原因,市场上开始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煤炭市场上掺杂使假现象也时有发生。电力和煤炭系统各种检测校准试验室依靠仪器设备,提供准确数据,为各自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公正和科学的技术服务。科学地构建了煤质检测管理体系,该体系运作良好的化验室出具的检测数据科学、准确、可靠,既满足企业严把质量关目标,在供货商方面也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度,给企业树立了公平、公正的社会形象,产生了及其深远的社会影响。

3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商品煤检测中的应用策略

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科学准确,精细严禁,求真务实,诚信守约”保证供煤客户满意,其次是不断标准化检测流程,提高检测准确度。为持续改进管理体系,人员培训要采用创新思维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如定期讲课、组织交流、岗位互查,既节约时间,空间和资金,效果也会更显著。最后是控制检测中心环节,即商品煤采样环节,确保采样无系统偏差,无人为因素干预。保证体系正常运作。

3.1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总体流程

3.2 具体措施

3.2.1 全员参与体系建设

筹建吉林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站建立伊始,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向全体参与实验室管理、技术、现场操作、执行和核查化验室人员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宣传培训,旨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体系建设的积极性,理解他们在建立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理解他们在建立管理体系工作中的责任和作用,认识到建立健全化验室管理体系的工作中人人有责。使化验室全体人员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能做到积极响应和参与。培训分对象分层次逐步开展:公司决策层通过学习《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评审准则》、“管理体系要素”提高他们对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按国家标准建立管理体系的认识、明确决策领导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对于体系建设的骨干力量,重视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是重点培养对象。对于检测全过程参与的作业人员,使其熟悉本岗位活动有关内容,及在质量活动中应承担的任务、权限,以及造成质量过失应承担的责任。

3.2.2 制定体系建设计划 圈定重点 层层推进落实

化验室管理体系成立了一个精干的领导小组,确定建立化验室管理体系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为企业控制成本的目的,不断创新管理,提高管理标准。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挂帅,煤检中心主任主抓落实。领导小组任务包括: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按职能进行质量职能的分解。化验室负责人员按照质量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化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明确管理体系要素的责任,制定工作计划。计划对质量体系完成时间细化到周工作,对质量体系建设主要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一一部署,对关键环节可能遇到的阻力制定对策和安排负责协调解决的责任人,确保整个工作表如期进行,顺利完成。

3.2.3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确定

质量方针是长二热化验室全体检验人员工作中遵循的准则,管理体系小组结合化验室工作内容:商品煤检测和校准工作,是为满足供煤客户对检验数据的质量基本要求,为电厂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公正和科学的技术服务。为此确定化验室质量方针“科学准确,精细严谨,求真务实,诚信守约。”质量方针的确定指引着化验室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同时确定的质量目标对检验的及时率、差错率和客户的满意度详细给出规定,并本着诚实守信的态度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持续改进管理体系,质量目标中对各部门专业人员持续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都制定出不同的阶段计划。化验室质量方针目标的确定指导者整个管理体系的设计、建设工作。

3.2.4 掌控质量环节 确定体系要素

长二热化验室管理体系领导小组选派出既熟悉化验室业务工作,又熟悉管理工作,能准确理解《评审准则》的工作人员对检验工作及将要实施的要素进行分析比较,能够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确保运作管理体系符合长二热化验室实际情况,与长二热自身的检测活动相适应。长二热化验室为了能使体系内工作人员明确管理要求,明白自己的职责和职责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和技术活动,如何去实施,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目的,质量活动过程中一些基准要求是什么等等、统一编写成可参考操作的书面文件。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报告及质量记录等文件。保证体系有效持续运作,对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环实施控制,最终能够提供合格的检验报告为目标。

3.2.5 职责明确 管理畅通 资源合理配备

长二热化验室为了做好质量职责的落实工作,对组织机构精心筹划设计。根据电厂和化验室管理特殊性,确定出有利于化验室检验工作的组织机构主管工作的主任担任站长,分管副主任担任质量负责人,专工担任技术负责人,各级人员对质量体系要素职能分区负责,相关人员协办。组织机构确立和职能明确后,有利化验室各环节与管理工作的衔接,有利于质量职能的发挥和管理;同时有效避免职能重叠或职能空缺造成的无人管理的现象发生。在长二热质量体系活动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通过合理计算工作任务、设备运行寿命和化验室发展趋势后分阶段进行充实和调配,以保证检测活动正常开展。

3.2.6 管理体系试运行

长二热化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通过试运行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纠正。质量负责人对体系运行和体系文件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搜集,召集相关人员提出整改建议,采取纠正措施。对质量信息做到及时收集、分析、传递、反馈、处理归档。

3.2.7 管理体系正式运行

当管理体系通过评审合格后进入正式运行阶段,由于领导重视,经常关注体系活动效果,并采取激励措施对管理体系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电厂质检验收部门全员参与使体系运作各个过程达到受控状态,实现了预期目标。审核活动的开展、纠正措施的落实是促进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作为提供服务的商品煤检测化验室,也被日益发展的大燃料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所要求,确保其建设和运作的质量体系符合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的国家标准。通过借鉴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对探索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一种有益尝试,在探讨和分析商品煤检测化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商品煤检测化验室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成立吉林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站,商品煤质量检测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达到规范检测化验室检测行为,最终实现为客户公平公正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目的。

3.3 实施效果

4 结论

作为提供服务的商品煤检测化验室,也被日益发展的大燃料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所要求,确保其建设和运作的质量体系符合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的国家标准。通过借鉴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对探索商品煤化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一种有益尝试,在探讨和分析商品煤检测化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商品煤检测化验室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成立吉林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站,商品煤质量检测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达到规范检测化验室检测行为,最终实现为客户公平公正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