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三年级健康教育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动力区教委对全区20多所小学的德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德育工作有随意性和漂浮性,今天一个中心,明天一个中心,德育成了应时性的工作。加之单纯追求高目标,不注重学生思想形成过程,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益,甚至负效应。
针对这种情况,本着“突出基础,侧重日常,贵在积累”的思想,动力区教委的同志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制定了(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对小学德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这份《实施细则》把《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十大教育内容分为基本生活规范、道德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共设置了22个训练项目,66个训练内容,226个训练点。?一至三年级为第一个教育循环段,侧重于优良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四至六年级为第二个教育循环段,在前一个教育段的基础上,逐渐加重道德观念的启迪。
《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提出了“小学德育重在训练”的观点。
每一个循环段的训练项目要一年操作一遍,三年共操作三遍。每一遍操作的项目相同,但是范围、深度、训练点都不同,符合学生思想品质螺旋式发展的规律。
这份《实施细则》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曰“低”。即工作起点低,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如一至三年级的德育训练要求侧重于养成教育。具体指导学生遵守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态度,活泼快乐地生活,成为人人喜爱的孩子。
二曰“斜。即教育坡度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各年级都有明确的、不同层次的规范性要求。这样,同一内容,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逐步深入,就会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矗三曰“细”。即工作要求细,对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具体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评价。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程序。每一个训练内容都大致分为明理课,训练课,评价课,专题班队会总结、在家庭和校内外实践等几个环节。甚至细到每周每天的安排。如周一是升旗;周二、四是导训课;周三是红领巾广播站自播节目;周五是时事教育。
四曰“实”。即所有的训练点都是小学生能够操作的实实在在的事,没有空洞的口号与说教。如比较抽象的“勇敢”一项,从要求一二年级的有病不怕打针吃药,跌伤不哭,敢单独在家,单独睡觉,到二三年级上学不用父母接送,遇到困难不依赖父母,独立解决,对于同学中的不良行为敢于批评帮助,都是小学生能够实践、常常未能做到的。
(二)
小学班主任做德育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回答却不尽相同。
《实施细则》把平时班主任零打碎敲的教育纳入了明确的体系,要求具体又留有充分发挥余地。增强了班主任的自觉意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具有学科教学的特点,但更多的是具有非学科教学的心理活动辅导的特性。
(一)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它具有知识性的特性,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传授给学生必须掌握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它不宜以系统讲授心理学概念、理论、术语为主,不宜进行简单生硬的说教,而是以生活经验式的讲解,采取生动形象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以三年级的一堂心理活动课《寻找快乐》为例,“快乐”似乎每个学生都懂,但怎样才算真正的“快乐”呢?这又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可通过讲故事,观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收获之后的快乐情感以及组织学生模仿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快乐的感受,从而真正体会到快乐总是与勤奋和努力相伴随的道理,同时还可迁移到对“烦恼”这个消极情绪的理解,整节课根本不需要讲解什么是“快乐”,怎样去寻找。
(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活动是将心理知识转化为心理品质的中介环节。因此,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征,而心理活动辅导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征,它需求老师根据心理知识,创设特定情境,组织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教学《做学习的小勇士》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克服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有的老师设计了“遇到困难怎么办?”的几个情景让学生去体验;有的老师设计了“跌倒了,爬起来!”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名人、伟人战胜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都深深地震撼和鞭策了学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课程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用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以学科形式教给学生。此外,在一堂课中,心理知识的讲解与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机并行与融合。如上面的“寻找快乐”的教学与辅导,可看作是综合课程的体现。这样,使综合课程以知识教学为基础,以心理活动辅导为主线,从而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实效性。
二. 课中:展开充分互动。
(一) 创设生活化的心理情境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环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已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学习和活动的主体地位,或为活动的主人。从活动设计到活动的安排、组织都可让学生参与,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内心世界,使学生“安全”地敞开心扉,“自由”地参与活动,彻底进入良好的心理状态,尽情释放自我,已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如以小学三年级《认识我自己》一课为例,有的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做“印指纹”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第二步设计了“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让学生列出最能形容自己的十个句子,并请十位同学谈谈对自己的看法,然后自我小结,使学生不但看到自己的弱点,还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并真正感到自己在进步,比较全而地认识自我。第三步则设计一个小品《小老鼠辉格》有几名同学来扮演小老鼠辉格、山神、猫、狗、狼、大象。小辉格觉得自己形象佳,本领又小,于是求山神将它先后变成了另外几种动物,但最后还是变回了自己。从而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的,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时要正视缺点,并努力克服缺点,进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二) 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探讨正确的人生答案
对于内容的选择,问题的提出,应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而通过组织讨论等多种方式,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又如三年级《感受爱心》一课中,设计了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妈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感受到身边人对自己的爱,从而学会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关爱他人。
(三) 引导学生深刻反思
我校先用的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每节课后都有一个“心灵导航”的环节,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好,它对每个活动主题给予了深入的引导,达到了升华的作用,但它只是一些指导性建议,老师不能将它作为全文的总结束看待,如三年级《伸手可及的目标》一课中,中心内容是“究竟怎样制定学习和生活目标呢?”心灵导航只列出三方面的建议,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定出更具体的目标,使他们真正地有感触有收获。
三. 课后:实施综合实践
当师生带着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的深刻认识,在课堂中展开充分的互动,完成活动内容后,还应进行课后的综合实践,可以全班共同确定主题,也可以根据各自体验自己选题,自己完成。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迁移式的思考
如学完《寻找快乐》一课后,学生感受到了快乐的源泉,但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总想着不顺心的事情,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此外,生活中快乐的来源有很多,有些是积极的,如:劳动后的快乐、帮助别人时的快乐……;有些是消极的,如:恶作剧后的快乐、发泄后的快乐……。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反思、领悟、体会。
(二)反思式的评论
在活动课过程中,经常让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判断性的思维,有助于形式创新性的人格。反思式的评论就是针对某篇课文中的故事、现象、人物等发表自己的评论,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设想。有时,干脆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故事内容等。
(三)后续性研究
这份《实施细则》把《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十大教育内容分为基本生活规范、道德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共设置了22个训练项目,66个训练内容,226个训练点。?一至三年级为第一个教育循环段,侧重于优良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四至六年级为第二个教育循环段,在前一个教育段的基础上,逐渐加重道德观念的启迪。
《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实施细则》提出了“小学德育重在训练”的观点。
每一个循环段的训练项目要一年操作一遍,三年共操作三遍。每一遍操作的项目相同,但是范围、深度、训练点都不同,符合学生思想品质螺旋式发展的规律。
这份《实施细则》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曰“低”。即工作起点低,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如一至三年级的德育训练要求侧重于养成教育。具体指导学生遵守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态度,活泼快乐地生活,成为人人喜爱的孩子。
二曰“斜。即教育坡度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培养什么习惯,培养到什么程度,各年级都有明确的、不同层次的规范性要求。这样,同一内容,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逐步深入,就会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矗三曰“细”。即工作要求细,对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具体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评价。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动力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程序。每一个训练内容都大致分为明理课,训练课,评价课,专题班队会总结、在家庭和校内外实践等几个环节。甚至细到每周每天的安排。如周一是升旗;周二、四是导训课;周三是红领巾广播站自播节目;周五是时事教育。
四曰“实”。即所有的训练点都是小学生能够操作的实实在在的事,没有空洞的口号与说教。如比较抽象的“勇敢”一项,从要求一二年级的有病不怕打针吃药,跌伤不哭,敢单独在家,单独睡觉,到二三年级上学不用父母接送,遇到困难不依赖父母,独立解决,对于同学中的不良行为敢于批评帮助,都是小学生能够实践、常常未能做到的。
(二)小学班主任做德育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回答却不尽相同。
《实施细则》把平时班主任零打碎敲的教育纳入了明确的体系,要求具体又留有充分发挥余地。增强了班主任的自觉意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老师,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可以帮助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改变小学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学科。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看重,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我认为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现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生活及学习态度,建立在学习生活中勇于解决困难的毅力,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并培养集体意识,懂得乐于助人,奉献爱心,积极帮助他人,善于分享。每次在班级活动中,我都教育同学们积极参加活动,在互帮互助的条件下完成任务,让他们逐渐懂得同伴的重要及相互合作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但由于学科建设和培训制度远远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不少人在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自理学知识培训的情况下便仓促上岗,开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展开。
一、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问题
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的历史短、起点低,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在研究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性研究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高水平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导致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从而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价值不大,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总体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准不高,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现象严重,缺乏系统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2.专业化水平偏低,操作缺乏规范。由于某些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缺乏相应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失控现象时常发生。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目前中国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都是借鉴国外现成的量表作简单的调查和一般性验证。在选择研究的工具上,国外常用的有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其中MMPI在近几年用得比较广泛;国内常用的研究工具大部分来自国外,主要有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16PF、EPQ、SAS(焦虑自评量表)、生活事件调查问卷等,最常用的是SCL-90。但是SCL-900的常模是1986年研制的,而且样本量仅为1388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类量表的局限性和可靠性也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质疑。
3.消极倾向显现,研究不能全面发展。首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导致研究不能全面的发展。如个别化倾向、医学化倾向、片面教育化倾向、万能化倾向等等。咨询和治疗上。使得研究工作越走越窄。其次,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有疾病的患者,用一些医疗的方式对待那些心理问题并不严重的学生。最后,一直都有学者在探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的问题。但研究者多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工具价值,没有把两者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终极价值缺乏关注,在模式构建和机制创新上探索较少。
4.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全国而言,其研究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研究相对集中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自己所在省市来选择研究对象。因此,有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主要为研究所和军校)的城市,当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能受到较多关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这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等地区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省市,研究数量少的地区其研究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
二、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会日益深入和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理论体系,指导实证探索。任何研究都要经历理论探索阶段,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等理论一直是研究者关注较多的问题,这些理论建构虽说没有完善,但基本上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相信今后一段时期,这些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正确的理论,必然要指导实践。目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逐步走上了实证研究的道路,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诸如个别、团体心理辅导或咨询、角色扮演训练、课堂教学、情景练习等不同方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但这些研究成果还远远满足不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今后在完善的理论的指引下,实证研究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流趋势。
2.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性格类型的人进行与之相关的教育。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及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年级军校学员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对大学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学习与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学员则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与事业问题、情感与恋爱问题;三年级学员主要为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学员主要恋爱问题及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从年级看,四年级学员的心理问题要多于二三年级大学生;从地区看,农村贫困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全貌,针对他们各个时期的思想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咨询和治疗,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结合多种方式,探索发展性教育模式。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是要对学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促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地成长和良好地发展。面临着国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趋于整合的新趋势,当务之急应加强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积极开展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军校学员对挫折与生活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广泛开展对军校学员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所以,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应尽快从被动转向主动,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且以发展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使军校学员心理和行为问题能防患于未然或化解于萌芽状态。
4.深化研究,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随着观念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会获得更广泛而普遍的开展,由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扩展到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另外,研究也将涉及到所有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有关的方面如: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精神疾病及生理问题、一般心理健康、转业、心理辅导及治疗、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人格特点等。不仅如此,服务对象也将进一步扩大范围,从学校逐步推广到社会,不仅重视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关注教员、家长及监护人等的心理健康,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实施和普遍发展。
5.健全教育体系,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军校学员树立思想、确立“三观”,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但部分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中存在问题,将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今后各军校应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军校学员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考察,探索军校学员心理品质发展与思想道德发展的有机联系以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优化及完善。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新形势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模式,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但由于学科建设和培训制度远远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不少人在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自理学知识培训的情况下便仓促上岗,开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展开。
一、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问题
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的历史短、起点低,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在研究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性研究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高水平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导致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从而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价值不大,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总体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准不高,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现象严重,缺乏系统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2.专业化水平偏低,操作缺乏规范。由于某些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缺乏相应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失控现象时常发生。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目前中国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都是借鉴国外现成的量表作简单的调查和一般性验证。在选择研究的工具上,国外常用的有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其中mmpi在近几年用得比较广泛;国内常用的研究工具大部分来自国外,主要有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16pf、epq、sas(焦虑自评量表)、生活事件调查问卷等,最常用的是scl-90。但是scl-900的常模是1986年研制的,而且样本量仅为1388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类量表的局限性和可靠性也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质疑。
3.消极倾向显现,研究不能全面发展。首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导致研究不能全面的发展。如个别化倾向、医学化倾向、片面教育化倾向、万能化倾向等等。咨询和治疗上。使得研究工作越走越窄。其次,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有疾病的患者,用一些医疗的方式对待那些心理问题并不严重的学生。最后,一直都有学者在探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的问题。但研究者多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工具价值,没有把两者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终极价值缺乏关注,在模式构建和机制创新上探索较少。
4.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全国而言,其研究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研究相对集中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自己所在省市来选择研究对象。因此,有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主要为研究所和军校)的城市,当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能受到较多关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这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等地区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省市,研究数量少的地区其研究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
二、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会日益深入和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理论体系,指导实证探索。任何研究都要经历理论探索阶段,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等理论一直是研究者关注较多的问题,这些理论建构虽说没有完善,但基本上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相信今后一段时期,这些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正确的理论,必然要指导实践。目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逐步走上了实证研究的道路,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诸如个别、团体心理辅导或咨询、角色扮演训练、课堂教学、情景练习等不同方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但这些研究成果还远远满足不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今后在完善的理论的指引下,实证研究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流趋势。
2.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性格类型的人进行与之相关的教育。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及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年级军校学员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对大学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学习与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学员则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与事业问题、情感与恋爱问题;三年级学员主要为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学员主要恋爱问题及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从年级看,四年级学员的心理问题要多于二三年级大学生;从地区看,农村贫困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全貌,针对他们各个时期的思想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咨询和治疗,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结合多种方式,探索发展性教育模式。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是要对学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促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地成长和良好地发展。面临着国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趋于整合的新趋势,当务之急应加强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积极开展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军校学员对挫折与生活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广泛开展对军校学员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所以,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应尽快从被动转向主动,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且以发展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使军校学员心理和行为问题能防患于未然或化解于萌芽状态。
4.深化研究,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随着观念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会获得更广泛而普遍的开展,由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扩展到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另外,研究也将涉及到所有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有关的方面如: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精神疾病及生理问题、一般心理健康、转业、心理辅导及治疗、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人格特点等。不仅如此,服务对象也将进一步扩大范围,从学校逐步推广到社会,不仅重视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关注教员、家长及监护人等的心理健康,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实施和普遍发展。
5.健全教育体系,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军校学员树立思想、确立“三观”,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但部分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中存在问题,将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今后各军校应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军校学员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考察,探索军校学员心理品质发展与思想道德发展的有机联系以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优化及完善。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新形势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模式,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既有普通高校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还承受着其他方面的心理压力。本文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提出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民办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
一、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抗挫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功利性强,缺乏感恩之心等。本文将从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角度分析研究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同年级学生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
1.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因高中填鸭式学习转向大学自主式学习,产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从高中以家庭为主的人际交往扩大到与同龄人、老师甚至社会其他行业人士的人际交往,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能否渡过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早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如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缓解,会导致学业困难,学生个性的自闭、自大、自卑、孤僻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2.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习惯大一以来“独立”的生活模式,对学校周边环境有了接触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学习精力上的松解。在学业上又进入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因精力上的松解,导致娱乐与学业的矛盾心理;另一方面,经过一年的“考察期”,正处青春懵懂期的大学生进入异性恋爱式交往的高峰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恋爱问题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因熟悉大学学习、生活模式,想自由而丰富多彩地生活。如此时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导致焦虑、自我怀疑、偏执、困惑、敏感、忧郁、责任感缺失等心理问题。
3.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大三是开设专业课阶段,需要全面整合文化、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专业理论、技能学习,因知识底子“薄”,导致学业焦虑心理。大三学生已对自己所学专业、社会大环境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己的将来,目标仍然不确定,产生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思潮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仍不完善,多种态度、标准、思想相互“切磋”,处于“三观”濒临成熟的缓冲期,产生压抑模糊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心理疏导,会导致毕业困难、对生活失去动力、对人生失去目标。
4.大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社会就业现状所至,各高校包括民办本科高校都在鼓励学生大四上学期就进入就业期。然而,学生一边完成大四的相关课程,另一边还要整合大学“收获”,奔向招聘求职大潮中,从而产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更甚者会出现消极求职等心理;另一方面,毕业在即,一边要撰写论文,另一边要完成毕业前的各种离校事宜,会将学生推向烦躁的顶端,产生浮躁的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疏导,会导致学生求职、就业难,患得患失于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引发一系列不文明毕业离校问题,更甚者出现极端事件。
二、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目前文献中体现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大多采取心理测试量表的方式,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或提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建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方式。本文将从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1.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因学习方法改变产生的心理压力,开展“优秀学子事迹座谈会”、“学生学业案例分析大会”,以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典型代表为主体,与大一学生分享学习方法转变过程、心理调节方法等等。针对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开展以寝室、班级、年级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文、体、学、劳活动。让大一参与者“享受”其中、收获其中。通过实践活动做好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做好衔接育人管理,让学生勇于与他人沟通、主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2.针对大二年级学生的娱乐与学业矛盾心理,开展“学业规划大赛”、“学生学业家长座谈会”。通过活动强调学业的重要,还要发挥家长的推动作用,辅助家长从实际出发定位孩子的能力及目标,不因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引发孩子不必要的自卑、自负心理。针对学生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相关内容解析性与爱的利害,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与异往,鼓励以促进学业、责任为先的恋爱观。通过实践活动做好学校家庭互动,关注学生学业,推动学风育人管理,让学生正视学业,勇于面对恋爱问题心理,学会担当,学会取舍与放弃。
3.针对大三年级学生的学业焦虑及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推广会”、“考研经验交流会”。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获得奖励的方式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考研,做好升学与就业的选择,调节学生内心的焦虑及迷惑。针对“三观”渐于成熟的大三学生,因各项思想碰撞而产生的压抑心理,开展优秀毕业生返校事迹报告会,以生动、亲近的方式与在校生沟通,讲述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况、努力拼搏事迹,以此助力“三观”的正确形成。通过实践活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同时也提升了专业育人管理水平,引导学生增强专业技能学习,对未来有一个初步打算,对“三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4.针对大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开展“就业简历点评会”,与学生交流如何总结大学四年所获,制作体现个人“闪光点”的、求职意向明确的求职简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求职自信心。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激励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辅助学生就业及择业。针对因即将毕业产生的浮躁心理,开展“毕业、就业有关事项说明会”,让学生根据时间推进做好相关安排。通过实践活动,完善就业育人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明确毕业前的各种事项,合理安排,顺利毕业;尽早给自己合理定位,实现顺利就业。
三、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呈现出“多面立体”效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作用体现于实体,感知于无形,但其中的影响效果是极其明显的。
1.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不可否认一点,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人都患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疾病,比如强迫症、烦躁等等,但并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患有医学上的心理疾病,且患病人数不多,这类心理疾病学生的医治方法大多选择休学医学医治。对于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从学生实践活动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达到最优,即可以“防”又可以“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相融合,更有助于解决、疏导心理问题学生的病症。
2.干预极端个体,宏观调控整体。心理健康本身的状态就是一个变量,一颗心是孤独的,但一群心是有力的,个人如粟,集体如仓。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很多颗心因为一个理由在一起,彼此会有影响和照应。同时,注意日常学生心理状态调查,针对心理危机情况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也从关心帮助学生的角度,控制住极端问题。在心理健康个体或集体教育过程中由学生管理者传输健康的思想、道德,最大限度地发挥“仓”的包容度和安全感。
3.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共同辅助学生学业有成。学生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长希望的延续者、社会的建设者。因此,通过系列实践活动,立足学校,联系家长,将学生推向社会,从中认知自己、感知社会,面对问题、接受现实,完善自我、调节心理,顺利完成学业。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主要因学业问题、人际问题、就业择业问题带动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从学生管理视角剖析学生心理问题,更有的放失地进行实践活动引导,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薇薇.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186.
[2]李利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0):95.
[3]林红.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34.
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是针对处于成长和探索阶段的高中学生的生涯发展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它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关注学生毕生发展的过程以及生活中各种角色的统合。这与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的目标相吻合。心理健康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学生进行适宜人生规划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在接受人生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继而影响着人生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在学生身上相互整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各种科目争相挤占课时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当将人生规划教育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构建一套与人生规划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可以称之为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人生规划教育课程,实现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
其实,不少教育专家对人生规划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已经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但很少有学者和学校从实践层面提供策略和经验的总结。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人生规划教育的整合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二、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实践策略
1.基于心理测量的自我认识
全面正确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认识到自己将要扮演的各种人生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和所需付出的努力,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职业观,从而科学规划设计自己未来的人生,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生活道路;也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涯准备。
这里说的自我认识不是简单的反思式直觉,而是基于心理测量的系统认知,其基本途径有心理量表测评和问卷调查。
(1)心理测评
利用科学的心理测试问卷了解个人职业兴趣倾向和个性特征,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科学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有力支撑。我校于09年在学校计算机中心安装一套《学校心理测评系统》,组织三个年级学生作了《职业兴趣调查问卷》、《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卡特尔十六种个性测试》、《艾森克人格测试》,为学生科学规划人生提供有力支持。过去,学生很少从人生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学习。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学生欢迎,他们的感受也很深。
一位成长班学生利用测试结果结合自身条件科学合理地为自己作人生规划:
我的物理性质(心理测量结果):
职业兴趣调查问卷,最感兴趣的职业依次为:
①记录及一般书记工作;②服务业:公共服务;③音乐性;④文书销售:技术工作。
自我分析小结:性格外向,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真负责不随波逐流的作风是我的优势,但做事似乎总是马虎了点。学习成绩被工作业绩所掩盖不知是喜是忧?
职业定位:心理咨询师
(2)问卷调查
为了更及时有效地把握学生对人生规划的心理动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并根据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和辅导,我们设计了《学生人生规划调查问卷》,对我校学生的人生规划现状进行调查,从职业发展规划、学业发展规划和身心生活规划三大方面开展。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高中生普遍对自己的将来较为茫然,部分学生在面临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认识不足,准备不足,且人生规划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在学业规划上,规划愿望较强,但行动力弱,高三年级学生明显高于高一年级学生,而在各个年级中,特色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在心理健康、时间规划和社会实践方面均有待增强,且普通班学生明显强于特色班与重点班学生,高三年级明显强于高一年级学生。
2.基于心理辅导的教育引导
(1)人生规划课程中的教育引导
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融入普通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不仅能提高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其学习动力,更能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环境,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与此同时也丰富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心理教师根据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的契合点,将人生规划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研究课程的实施。设定以自我追寻、体察环境、目标引领、生命展现为课程设计理念,以回答“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怎样达到那里”为主要目标,围绕主要目标分别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建构学生完整人格,以有效适应社会,最终实现其自我价值,展现生命光彩。
人生规划教育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的课程和活动方案。如高一年级,应注重学校适应、学习辅导、休闲辅导和生涯探索;高二年级,应注重情绪辅导、人际关系辅导、职业规划辅导等;高三年级,应注重考前辅导、志愿填报辅导和求职辅导。这样,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任务和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生规划为核心,辅以情绪、人际、学习等方面的辅导,促进学生整体生涯的发展与成长。
我们首先依据高中生发展的心理特点,给他们相应的指引,同时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学会探索、学会规划、学会自我发展。
(2)心理咨询中的教育引导
学生通过预约与指导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就自己困惑的问题与指导老师沟通,从而进一步细化自己的未来规划及发展目标。
两位高一学生在上完人生规划的心理健康课后找到心理老师,咨询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位学生说道,“老师,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今后要做什么,可是上了您的课后,我才知道现在考虑已经不早了。但是这几天,我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以后适合做些什么……”接下去,心理老师通过了解她们的家庭成长环境,个人兴趣等做出大致可行的发展路线图,并布置作业搜集大学专业、职业等信息。
3.基于心理社团的成长设计
学生社团是校园中的一种非正式群体,是丰富校园文化的主要力量。它创造了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感,并在实践中实现教育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在社团生活中体验、感悟并接受身与心的教育。我校通过学生心理社团建设,开展了各行各业的实践体验活动:
(1)自我追寻——规划书大赛
通过高中生人生规划书大赛,年轻的学生们纷纷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并通过文字或利用电脑把它们记录绘制下来。学生在客观分析自我与外界环境的基础上给自己一个初步的人生定位,并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实际情况作评估调整,最后总结评价。
高二(2)班彭同学在规划书上写到:“只有有计划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也有学生在写完规划书后感到“压力、兴奋与冲动”,并立志把三种感觉在心中化为动力源泉。
(2)目标引领——成长导师引领
仅仅利用校内资源,放弃校外大量教育资源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符。我校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专家资源,聘请业内专家为学生开设规划讲座。让更优秀的导师引领学生思想进入更为宽广的社会领域。用不同主题为同学们多方面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信息。
(3)体察环境——职业体验
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任务:组成小组、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优秀人才应具备怎样的能力,自己想成为以及能成为怎样的人,对高中有何规划及如何实现自己的规划等。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开展主要职业的调查、学习(包括基本描述、工作条件、工资收入、发展前景等),还学习了职场礼仪,体验职业所需教育背景、职业发展道路、职业资源等。
汤同学在感言中写道:“我们要为直径1.2米的钢管做除锈、防腐工作。先用钢丝板刷除去钢管表层锈迹,再用8710涂料在钢管内外壁上涂层。” “这次的工厂工作经历让我们能更早的体验生活,步入社会,身体力行,知道劳动的光荣,汗水可贵。觉得自己不枉此行。”
三、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思考
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初步设计高中生活,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文、理)、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学会学习管理、时间管理、生活管理,对今后自己的发展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或者有一种长远的考虑,这样学生们就会把自己的学习和自己的人生发展联系在一起了。
每天早读时,学生都要进行一天的规划;下午放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天规划的评价和反思;周末作业的内容和数量也由学生自己提出,由导师帮助调整;课堂上,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生规划指导。在日常性的活动中,学生逐渐学会了自我管理。
1.在课程设计理念的引领下,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主要帮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我是谁?我要去哪?我怎样到达那里?围绕这三方面问题来设计教育的主要内容。
(1)我是谁?即自我觉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及良好的品德、价值观。
(2)我要去哪?即生涯觉察。让学生认识真实的社会,了解工作的性质、工作的世界以及各项工作的信息,认识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根据自身特点找到自我定位。
(3)我怎样到达那里?即生涯规划。有意识培养学生抗挫折、抗压力能力,树立积极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规划及运用时间的能力,健全学生人格,为进入大学或走上社会做准备;建立正确的生涯态度;培养生涯决策的能力;掌握生涯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2.实现人生规划教育的途径是活动探索和体验学习,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实施人生规划教育是主要途径之一。除课堂教学外,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的开展还应探索其他多种途径,例如布置课后作业,指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展视野;配合学校心理咨询,心理教师对特定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生涯辅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作出科学选择;结合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工矿企业,采访成功人士,假期职业体验等。让高中生在有规划的学校教育协助下,规划未来人生,拥有更宽广的未来,实现健康人生。
参考资料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2-0013-04
人际冲突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互动行为。由于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人格特质、社交技能和行为方式各异,人际关系冲突的处理策略和行为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冲突处理方式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状况及个体身心健康。技校学生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的需要绝不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他们的需要甚至更强烈。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深切地体会到技校学生人际冲突的存在,也看到冲突给家长、学校及学生自身带来的困惑和压力。因此,开展技校学生人际冲突方面的研究,分析发生在技校学生身边的各种人际冲突及其表现形式,掌握技校学生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的特点,不仅能为有效开展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也能更好地引导技校学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际冲突,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 当前技校生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为了把握技校学生人际关系冲突处理策略,本研究使用托马斯的人际冲突处理策略问卷在广东省中山市技师学院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的57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技校生冲突处理策略的一般特征
从调查结果来看,技校学生较多采用竞争策略和合作策略解决人际冲突,其次是妥协策略和回避策略,迁就策略的运用相对较少。这一结果跟以往的研究所发现的较少使用竞争策略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当代技校生面对人际冲突时采取竞争策略的可能性要高于其他四种处理策略。这一现象说明如今的青少年越来越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他们不再沿袭父辈们身上某些传统的东西,诸如“和”“忍”等思想,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自我、个性等意识,因而在处理人际冲突时,他们更多地选择能凸显自我的竞争策略,而不是选择以往父辈们常用的迁就策略或回避策略。
(二)不同自变量对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的影响程度
将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父母文化程度得分作为自变量,以合作策略得分、妥协策略得分、迁就策略得分、竞争策略得分、回避策略得分作为因变量,逐个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1.技校生的性别因素在冲突处理策略中的影响
表2 技校生性别因素对冲突处理策略的影响(N=574)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五个冲突处理策略因子中,男女学生在合作策略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从男生、女生的平均分上看,女生的平均分高于男生,而男生的标准差却大于女生,这表明在面临冲突时,女生比男生有更多选择合作策略的倾向,而且标准差也说明女生在选择合作策略倾向性上比较集中。在其他四个冲突处理策略因子上男生与女生并没有显著差异。
这种情况可能与男孩和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不同的社会化过程有关。现在的家长和社会往往对男孩子独立性和果断性品质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教育和关注,而对于女孩,则更多地教育和要求她们学会关心他人以及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因此,女孩在面临冲突时更多地选择合作策略。在其他四个冲突处理策略因子上男生与女生并没有显著差异。
2.技校生年级因素对冲突处理策略的影响
表3 技校生年级因素对冲突处理策略的影响(N=574)
注:*P
表3的结果表明,在“回避”这一冲突处理策略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一年级的平均数高于二、三年级,说明一年级学生比二、三年级学生更多使用“回避”这一处理方式。这可能跟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对周围环境不熟悉,面临冲突时手足无措,较多地采用消极回避的态度有关。在“迁就策略”上不同年级学生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三年级的平均分高于一年级,说明三年级学生面临冲突时更多选择“迁就”这一策略。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在面临冲突时,学生会较多地关注他人利益。在其他冲突处理策略上,各个年级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3.是否独生子女对人际关系冲突处理策略的影响
表4 是否独生子女对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的影响(N=574)
注:*P
统计结果表明,是否独生子女在合作策略上有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更倾向于选择合作策略,在其他四个策略上,是否独生子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因为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在人际交往中易与人和平相处。而独生子女往往成为家庭的中心,处处受到别人的关心、照顾,但他们缺少对别人的理解,体会不到别人对自己的爱护,于是就会出现不合群、不会合作等倾向。
4.家庭所在地对冲突处理策略选择的影响
表5 家庭所在地对冲突处理策略的影响(N=574)
注:*P
研究表明,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学生在选择迁就策略上有显著差异。出身农村的学生在面临冲突时,较多选择迁就策略。在其他策略上,城镇和农村学生并无显著差异。一般认为,农村学生性格中隐忍的成分较多,由此推测他们在解决冲突时会退让、迁就对方。但是,研究表明在其他策略上,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并无显著差异,如在城镇中生活的被试在解决人际冲突时也会选择迁就策略,而农村学生在面临冲突时也会选择竞争策略。
5.父母文化程度对冲突处理策略的影响
表6 父母文化程度对冲突处理策略影响(N=574)
注:*P
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在选择妥协策略上有显著差异,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子女在解决人际冲突时更倾向于选择妥协策略,这说明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低对子女的为人处事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也高,使得这种家庭的孩子有较强的进取心和好胜心,喜欢面对挑战,遇到问题时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不会采取妥协的方法向对方低头;而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太高,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在遇到问题和冲突时,也一般会采取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
二、技校生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的建议
人际冲突处理能力是检测个体社会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冲突问题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适应的主要内容,所以发展学生的冲突处理能力,使学生正确面对冲突是学校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下面重点从学校层面讨论如何缓解和解决学生的人际冲突,提高学生的冲突应对能力和技巧,以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开展冲突教育,提高学生解决冲突的能力
学校要积极开展冲突教育,帮助学生辨证地看待冲突及其影响,认识到冲突结果有益还是有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冲突双方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处理得当便能化阻力为动力。帮助学生把握竞争、回避、迁就、妥协、合作等冲突处理策略的优劣及使用情境,最终使学生能够根据冲突情境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处理策略,将冲突导向有建设性意义的方向发展。
调查显示,技校生对于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的选择按平均分高低的排序依次是:竞争策略、合作策略、妥协策路、回避策略、迁就策略。由此可见,抗争、合作、折衷、迁就、退避都是大学生可能采取的冲突处理策略,各种处理策略本身没有必然的优劣之别、好坏之分,每种处理策略都有其适宜使用的冲突情境。学生要善于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选用不同的冲突处理策略,审时度势,促使冲突得到有效解决。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和训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展开针对性心理训练及辅导不仅意味着预防心理疾病,而且要着眼于发展。发展性辅导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发展其人际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
本研究发现技校生人际冲突的状况不容忽视,人际冲突与技校生个性品质密切相关,有必要在重视人际交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如情绪管理训练、移情训练、行为矫正和强化等。
3.优化育人环境,实施冲突管理
育人环境包括物质、制度、文化、心理等多种层次。所谓冲突管理是指从管理的角度对技校生人际冲突的动态过程施加影响,减少冲突的不良影响,提升冲突的建设性作用。这就要求心理辅导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对于技校生的人际冲突有正确的判断,要根据学生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人情况的差异,以及学生人格因子之间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措施,一方面避免学生之间的冲突恶化,另一方面避免对学生行为的不恰当干涉。
4.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把冲突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和处理课程内容与课堂活动中出现的冲突,如小说中的冲突事件、社会课中的冲突问题或者在合作学习中发生的冲突等。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冲突观和建设性地处理冲突的技巧和能力。这种方式的具体做法有许多,一般包括如下成分:营造一个合作的课堂氛围;识别教学内容中的冲突;尽可能多地寻找和平解决冲突的途径;讨论找出最合适的方案;总结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冲突解决技能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凤妹,石秀印,费穗宇.社会心理的认识与调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02-205.
[2]王世成.试论大学生人际冲突、交往障碍及其引导[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0-42.
[3]赵凤娟.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教育浅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61-63.
[4]涂平晖.人际冲突及其解决方法[J].长江论坛,2004(3):55-56.
[5]严婉庄.正确处理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人际冲突[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2):87-90.
[6]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来源及其处理策略[J].青年研究,2003(9):45-49.
其主要措施有:
(1)面向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该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必备知识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2)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女性心理学”公共选修课。以利于学生认识、了解自身的性别优势、自觉地开发潜能,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和重树学生自信心;
(3)面向三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举办“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讲座,这对帮助毕业生获得面对就业竞争的心理调适方法,渡过心理难关起到了良好作用。
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其具体做法是:
(1)利用心理健康纪念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2)利用心理自助协会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
(3)利用专刊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活动。
三、努力构建和完善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
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主要做法有:
(1)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测量工作,为其建立心理电子档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以中央《决定》精神为指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关怀女孩健康成长为重点,在全县学校特别在中学生中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青春期必备的知识,引导学生抵制不良的信息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育目的
1、提高青少年的青春期健康知识水平,培养青少年科学的健康概念;
2、帮助青少年了解青春期身心的各种变化,认识这些变化的正常性和必然性,引导他们对这些变化持有正确的态度;
3、引导青少年逐步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及和谐交往的人际关系;
4、帮助青少年掌握有利于缓解青春期变化带来的压力,使他们具有处理各种矛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知识、技能;
5、培养青少年自尊、自信、自爱和维护基本权利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把握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的能力,为成年后安全、健康和负责任的行为打好基础;
6、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其珍惜生命、抵制诱惑,不吸烟、不喝酒,远离,塑造完整的健康人格。
三、教育对象及内容
(一)教育对象:青春期健康教育以青少年为主体,以小学高段为起始阶段,以初中段为重点阶段,以高中段为延续阶段。2006年起,全县先在初中二年级段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并纳入课程计划。其他年级段可结合各地各校实际,选择适宜的、针对性较强的青春期健康内容,运用影视录像、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满足其特有的服务需求。
(二)教育内容:开展系统的、科学的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保健教育,重点是性心理疏导和性伦理道德引导。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
1、小学高段(5-6年级):
(1)掌握必备的卫生知识,了解进入青春期身心变化的基本常识,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变化,肯定自己的价值;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点,学会接纳自己与他人;
(3)学习压力处理和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应对挫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2、初中阶段:
初一年级:
(1)了解性传染疾病传播及预防的基本知识;认识并接纳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变化,感知生命的意义,体验成长的喜悦,克服成长的烦恼;
(2)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提高自我认识水平,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3)学习交往与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与同学融洽相处;掌握情绪调控方法,学习与家长、教师等成人沟通的方法。
初二年级:
(1)了解青春期烦恼产生的原因,掌握排解青春期烦恼和困惑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2)深入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与情感,了解自己的生活目标,学会排除忧虑、紧张等消极情绪,保持愉快的心境;
(3)乐于交往,主动交往,明确异往的准则与规范,合理开展异性间的交往,学习与成人保持良好的沟通。
初三年级:
(1)了解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明确人生的意义,初步形成独立的人格;
(2)学习舒解压力的做法,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保持情绪健康;
(3)把握与异往的准则,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学会负责任。
高中年级:
(1)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自觉矫正不良心理与行为;
(2)学会区分友谊与爱情,与异性健康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不断完善自我,学会选择人生目标与理想,保持稳定、健康的心态。
四、教育形式
1、初二年级段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要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每学期安排4课时,一学年不少于8课时。依据相关的教育内容,可以上大班教育,也可男、女分班教育。其他年级段学生可根据各校教育情况适当安排课时。
2、青春期健康教育重点放在生理卫生课、思想品德课、家庭生活指导课和主题班会等活动中开展。
3、可采用互动式教育,即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亲子互动,教师、家长、学生互动,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对话、交流。并可开展相关的倡导、咨询、答疑、关爱、援助等活动。
4、专题讲座:邀请心理、医学等相关专家、医生等上课。
5、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专题宣传,有条件的学校可运用校内网络提供信息咨询、热线答题等活动。还可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阵地进行环境宣传。
6、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宣传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内容与原则,普及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长主动关心子女的健康与人格发展,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五、落实师资和培训
1、各校应统筹安排,在分管领导协调下,组织一支由班主任、心理教师、自然教师、团队干部、校医或社会医务人员等共同参加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参与此项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按照适时、适度、适量的要求,采用互动的、学生乐意接受的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育,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反馈。
2、各学校要在8月份落实好从事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教师,并于9月1日前将名单报县教育局普教科,9月份县教育局将组织对师资进行培训。
3、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协助教育部门收集、提供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材料、声像资料、宣传品等,并协同做好师资的培训工作。
六、青少年健康教育活动的保障
1、县人口计生局、计生协及各镇乡、街道计生办、计生协要把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人口计生日常工作。同时,应会同教育部门随时总结、研究、解决教育活动中的经验与问题。
2、县人口计生局建立“全县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中心”和“*县青少年生殖健康援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