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艺术欣赏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1. 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创新论文)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2. 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丹纳(1828-1893)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曾说:“人要能欣赏和制作第一流的绘画,有三个条件——先要有教养……”[1]而早在魏晋时期,曹丕(187-226)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这两种说法,前者针对普通大众,道明教养的重要性,后者指向专业人才,表明艺术修养后天习成的艰难。事实上,曹丕和丹纳都是某种程度的天才论者,但他们无意间都提出了艺术人才产生所依赖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问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爱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除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与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而个体受教育程度又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正因为这样,在《美育书简》中,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就把美育看做人的感性和理性同步发展,自然与人有机统一,使人们重获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3]
中学美术课程,属于普及性的美育单元,而其中所涉及的艺术欣赏模块,面对身心正在快速发展、审美情趣正在培育、审美经验正在积累的教育对象,涉及面广泛,影响力较大:对个体而言,通过美术欣赏,学生的审美心理得以形成,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进而创造美,同时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对艺术环境而言,通过欣赏学生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和文化意义,热爱本民族文化,发扬本民族文化——小到学校的美育教育,大到整个社会审美层次的提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初中美术教材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欣赏课约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一,一般分为中外优秀作品的专门欣赏、随堂欣赏和参观欣赏三种类型,可以说,每堂课都有欣赏课的相应成分,但是很多教师却不能发挥欣赏课的作用,教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多是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过后留给学生的印象很浅,美术欣赏起不到很好的审美教育作用,更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也有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图片,以自学为主。这样使学生对欣赏课慢慢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我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思考总结了一些经验,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但丁之舟”上的维吉尔: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意识
诗人但丁在小船上之所以能领略“地狱”世界里的各种情景,离不开他伟大的导师维吉尔。“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个比喻暗示了教师修养的高广度,却未道出教师这桶水如何引动学生那杯水,使其逐步自注而致满,如何让两杯水相互映照,彼此溢满且动力无穷。我以为,教师要想上好欣赏课,就要具备深厚的艺术知识修养,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使自己的水尽可能完满,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然而,如何引发学生主动、自发欣赏并受益,更值得我们思考。
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正宛然一条宽广幽深的大河,其间虽无“冥河”之险恶,但误解、不可知同样存在,接近真理的路程同样艰难。一个教师穷其一生,也无法尽数各类作品的妙处,难免有盲区,遑论让自己的一桶水日日注满。因此,立足于教学需要扩展知识面、提升修养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引导作用。教师不是万事皆能的超人,而是和学生一道了解、体验、感受、发现、探索的同路人,其间教师能以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钻研精神打动学生,自会引发学生欣赏感悟的兴趣,学会基本方法,乐在其中。比如在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教师可在与学生一道逐一领悟画家分组处理人物、色彩运用等美术内容外,还可与学生一起了解开国大典前后的国内外形势,了解画面主要人物的经历和贡献,这样,将师生收集来的各类知识综合起来,便能更进一步了解画家创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艺术创作的过程,从而加深印象。
二、以“问题”为中心:化整为零的材料意识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或增加一些欣赏内容,或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材料无穷尽,因此,结合当地及学生实际情况,用化整为零的方法,精选一些作品进行赏析就显得十分必要。精选作品的依据和原则,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此,我们可以粗分为几个层次:
审美能力层:审美的感受、分析、表达、评价等;
作品属性层:作品内容、形式美感、风格、意蕴、商品价值等;
创作过程层:艺术家、创作环境、创作意图、艺术手法等;
传播接受层:后人的认识和评价、作品的真伪、传播效应等;
艺术文化层:作品间的联系和区别、中西方交流和异同、文化意义等;
以这些问题为中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材料,开展欣赏,而各问题之间亦存在紧密的联系,只要解决了对部分问题的理解问题,其余能力则相应得到提升。
三、参与互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意识
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学生本位”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实践表明,在欣赏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发挥。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绝不能板着面孔把美术欣赏教学变成道德训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熏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等。比如对中国古陶瓷的欣赏,教师出示器皿,先让同学眼观、手摸,亲自体会陶瓷的肌理、质感,然后让其品评。在欣赏外国雕塑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同学给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讨论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视觉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有赏而感,有感而讲,强调学生读与说的能力。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痛苦的表情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
四、历史视野:多角度、深层次的情境体验意识
在欣赏教学中,学生虽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古今中外,各种艺术门类、各种艺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作者,知之甚少。特别是抽象艺术,学生不知从何欣赏,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认为画得“像”的就是好作品,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不好,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是世界名画,画得“好看”的作品又可能庸俗不堪。这时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欣赏,帮助学生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的水平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为唯一标准的。在欣赏不同流派艺术时,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而应当从上而下地引领学生体验历史情境,将不同美学观念放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欣赏莫奈的绘画《日出·印象》时,就可有三种思路:一是将绘画和摄影进行对比。照片可以真实地反映外在世界,每一个细节,不管放大多少倍,都绝对真实,都忠于生活。而一幅好的画,却能做到高于生活,超越生活,用独特的表现手法,经过观众自己视觉的参与,更加栩栩如生,更加活灵活现,更加接近“真实”,这就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二是拿自风景油画诞生以来的名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几个世纪里风景画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画家们提出了哪些课题,用了哪些最主要的方法,逐步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莫奈及印象派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便在历史情境中逐渐清晰;三是拿中国山水画与印象派绘画作对比,从而使学生体会中西方造型观念和审美方法的异同,既能加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又能获得整体的认知。
五、媒介之助:多媒体技术及交互功能的发掘意识
传统的美术教学缺乏有效的媒体去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仅靠教师所能收集的美术图片资料是有限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很多自然风光、世界名画,以及雕塑作品都能一一展现。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音容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将某件作品逐个观赏,还可以有选择地将一些作品观摩或打印出来。学生将陶醉在美不胜收的艺术氛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在上民间剪纸艺术欣赏时,我将各种剪纸图片及制作过程的录像输入多媒体计算机,学生在欣赏时完全沉醉在剪纸艺术的世界里,欣赏着剪纸那种独特的美,而且通过录像了解了它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在播放媒体时,我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贯穿始终,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而多媒体教学将音乐自然地融合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将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的世界。学生虽在课堂,但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迈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当你欣赏建筑艺术时,不但可以用惯常的欣赏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形成的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如此欣赏过程,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在欣赏教学中,必须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使欣赏课从“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总之,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独特的美育普及课程,要求每位教师花费心血钻研和参与,而在艺术作品赏析过程中,师生之间亦可教学相长,共同领略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正如列维·施特劳斯在分析、欣赏了各民族艺术后总结说:“人类只是通过它们的作品才有区别,甚至才存在。就像那个生下小树的木雕像那样,唯有艺术作品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类社会中确实发生了某些事情。”
注释: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第130页。
②[魏]曹丕.典论·论文.见: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158-159页。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61-63页。
④[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说[M].北京:三联书店,1996.第174页。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一、美术教学与图像解读存在的误区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图像艺术的划时代意义更为明显。美术鉴赏、图像解读逐渐发展成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户外视频广告、电脑屏幕上的图像等,这些内容的出现都意味着对图像的解读应成为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鉴赏能力。据笔者了解,对图像的研究主要包括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层次。其中,前图像阶段是从应用角度对画面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习者既要理解作品的基础含义,又要掌握深入分析作品的能力。目前,美术教学在图形解读这一模块存在一些误区。第一,一些师生没有认识到图像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凭直觉描述美术作品,而学生所用词语往往为“好看”“色彩鲜艳”等,这就进入了“重欣赏、轻解读”的误区。有学者认为,我们的观看只是停留在观看阶段,被动地接受视觉图像,并没有深入分析图像背后的许多东西。与简单的“看”相反,我们需要主动地辨析图像世界,摒弃直观描述与评价的习惯。在欣赏一幅作品时,不能就画论画,而应和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第二,“重图式、轻内涵”。一些师生对图像的解读侧重对形式的描述,忽略了对形式的分析。仅仅从图式上欣赏作品,并不能透过作品表面分析、探究其深层含义。笔者认为,由于图像本身具有较强的多义性,“重图式、轻内涵”难以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二、图像解读的过程与意义
1.图像解读的过程。图像解读的过程大致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想什么”。“是什么”主要是弄清图像作品的形式语言,通过线条的节奏、面、空间、光影及色彩这五要素对图像作品进行形式分析,而艺术家也通过组合这些要素引起观者的共鸣。但是,没有什么艺术作品会具有一种确定的、不会改变的意义,所以“为什么”比“是什么”更需要我们去追问。任何一件艺术品都要向观者传达创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单纯地描摹现实。凡•高自杀前创作了《麦田上的乌鸦》这幅作品,我们仔细欣赏,会发现阴沉的天空、大片黑色的乌鸦与其之前的作品有一定差异。联想到他的自杀事件,我们就会明白艺术家的用意,他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天空、乌鸦等物体的自然属性,而是将痛苦、忧伤等情感融入其中。2.图像解读的意义。图像解读对美术学习、艺术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在目前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忽视了图像解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纵观古今,凡大家巨匠,大多留下了读画笔记,通过不断地读画提升自身绘画品格。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图像解读具有如下意义。第一,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图像解读有利于更加细致地展现艺术作品,使学生更容易读懂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由于学生好奇心较强,只有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才能使他们真正融入图像解读的过程,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第二,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信息时代到来,纷繁复杂的图像信息充斥于人们的生活,图像解读能力、美术鉴赏能力逐渐发展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现代美术教学已从单一向复合转变,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显得尤为迫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
1.选取经典的艺术作品,运用图像解读法分析作品。第一,形式主义分析法,包括形式五要素的分析:线条的节奏、面、空间等。一般来讲,分析艺术作品时,可以运用形式五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如古典主义大师和现代派艺术大师笔下的静物有何不同。此外,除五要素之外的形式要素也要需感知。如,通过罗丹的《吻》研究画面肌理,通过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分析时间和运动概念,通过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分析空间透视。值得注意的是,形式分析与形式描述不同,形式分析往往基于形式描述,先对艺术作品进行形式描述,然后对艺术作品的含义进行分析。第二,风格学。图像解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对大量不同风格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师可选取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对不同时期绘画的风格进行讨论、分析,选取典型的代表作进行研究。第三,图像学。图像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可以是《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弄清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阶段的意义、内涵及界定,并重点分析图像学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独特内涵。第四,精神分析法。运用精神分析法,可以选用米开朗琪罗的《摩西像》来解读,并通过达利的《记忆的永恒》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包括个人梦境、幻觉与艺术之间的关系。2.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图像展示更加直观、形象。教师可以将写实与象征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有效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现艺术作品的自然属性和独特内涵,从而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鉴赏能力,又提高其美术专业技能。如,在学习《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ppt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动态化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各地建筑不同的特色、不同的美等,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真正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3.创新美术教学视听结合的方式。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从而导致美术学习的整体过程较为枯燥,学生可能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音乐、影像的完美结合,引发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共鸣,不断提升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听觉素养,以取得良好的鉴赏效果。如,在讲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还可以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音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鉴赏、图像解读的氛围,让他们充分感受纤夫生活的辛酸与艰苦,并分析艺术家高超的表现手法。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图像解读兴趣,音乐与图像的紧密结合加上图像解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为美术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充分保障。4.将图像解读生活化。学生图像解读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图像解读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教师的图像解读能力是当务之急。教师应不断丰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扎实掌握美术专业基本功。此外,教师要善于将图像解读生活化,减少烦琐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解读、学会鉴赏、学会分析。如,在讲解《美丽的校园》一课时,让学生抒发对校园的切实感受,再将感受与绘画技巧相联系,将其转变为简单的绘画方式,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图时代的到来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图像解读与教学情境充分融合,将图像解读、美术鉴赏生活化,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锦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张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艺术类图书作为图书出版的一个类别,其产品结构包括艺术书籍、艺术教材等。文章主要从艺术书籍、艺术教材的出版现状、市场容量及出版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艺术类图书出版的总体市场概况、发展前景与出版问题,并从规范意识、精品意识、人才意识及数字化意识等方向提出建议,以进一步开拓艺术图书市场的发展领域与发展空间。
【关键词】
艺术图书出版;艺术书籍;艺术教材;现状;特点;发展
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为了更好地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闻出版产业进行了实质性的体制改革,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创新业态及战略发展空间逐步拓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不断提升。新闻出版产业作为资源消耗低、产业链条长、发展领域广的文化产业的一个类别,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全局中凸显出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如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出超过1.5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较2010年增长17.7%;增加值4021.6亿元,增长14.8%,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数据来源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我们选取2009―2011年期间新闻出版产业各项经济指标数据(见表1所示),来观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增长速度。
说明:资产总额、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纳税总额均未包括数字出版。
数据来源: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从表1中可以看到,新闻出版产业,从行业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速度,整体质量与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1 图书出版的现状与产品结构
1.1 图书出版现状
图书出版作为新闻出版产业中的一个主要类别,与新闻出版产业主要类别的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进行比较,发展状况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选取2011年新闻出版业主要类别出版物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比较,来反映出图书出版物与各类别出版物的整体概况与发展现状(见表2所示):
说明:未包括数字出版、 复制、 出版物及版权输出、引进。
数据来源: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中,图书的品种最多,其后依次为录像制品、录音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期刊,报纸最少;图书出版与报纸出版在总印张、定价总金额、增加值、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中都占据主要地位;电子出版物作为新兴类别,相对传统纸质出版,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
1.2 图书出版的产品结构
新闻出版业各类别出版物,都有着不同的产品结构。作为新闻出版业主要类别的图书出版,其产品结构主要包括:书籍、教材与图片三大类。
书籍指的是使用中国标准书号或统一书号,但不属于课本和图片的出版物,包括:“社会科学总类、哲学类、政治、法律类、经济类、文学类、艺术类、文化教育类、.医学类、农业科学类、交通运输类、综合性图书等22类出版物”。教材指的是使用中国标准书号或统一书号的教材及教材习题解答等书籍,包括:中学、小学、中专、技校、职校、大专以上高等教育机构及其他学校;图片等指的是各种印刷图片、绘画单片、折页及附录等。
本文选取2011年图书出版不同产品结构的一些指标数据,制作出表3,以更好地分析目前图书出版各产品结构的发行现状:
数据来源: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在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书籍在图书结构中,无论是品种、定价总金额等方面都占据较大的比重,其品种数量占图书的78.6%,总印数占图书的54.8%,定价总金额占68.3%,均位居第一;其次是教材,位居第二。将2011年全国书籍和教材合计起来,分别占到图书品种的99.8%、总印数的99.9%、接近总印张的100.0%和定价总金额的99.9%。
2 艺术类图书的出版类别与出版现状
2.1 艺术类图书的出版类别
艺术类图书作为图书出版单位中的一个类别,其产品结构同样包括:艺术书籍、艺术教材与艺术图片。
1)艺术书籍:包括艺术专著、艺术画册、舞蹈音乐书籍、艺术设计专业书籍、艺术欣赏书籍、艺术课程辅导书籍(针对大学、大专、中专等艺术教学课程所编写的辅导书籍)、高考辅导书籍(针对各高校专业与考题方向所编写的辅导书籍)等;
2)艺术教材:包括中小学义务美术与音乐等艺术教材;普通大学、大专、中专等艺术教材;成人及函授大学、大专业余艺术教育教材;研究生教材。
3)艺术图片:包括绘画印刷品、年画、美术画片、摄影图片等。
2.2 我国艺术图书的出版现状
笔者从艺术类图书的三个类别:艺术书籍、艺术教材与艺术图片的出版概况来分析目前我国艺术图书的出版现状:
2.2.1 我国艺术类书籍的出版种类与出版概况
有关艺术方面的书籍主要分为:表演艺术、视听艺术、视觉表现三大类艺术书籍。
表演艺术书籍:有关音乐(声乐、器乐)、表演、播音主持等方面的书籍;视听艺术书籍:有关歌剧、戏剧、电影等方面的书籍;视觉表现艺术书籍:有关画册、艺术设计、书法、艺术教育理论、艺术欣赏等方面的书籍;其中“画册包括:素描,油画,雕塑,壁画,版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蛋彩画等;艺术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艺术设计、会展设计”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书籍的出版得到快速发展。如:2011年在使用中国标准书号的22类出版物中,艺术类书籍印数为17468万册(张),占总印数的2.27%;艺术类书籍印张为1254779千印张,占总印张的1.98%;艺术类书籍与2010年相比,种数增长18.10%(初版增长11.14%),总印数增长24.91%,总印张增长26.94%,总定价增长28.21%”。
本文依据新闻总署的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的统计数字,选取近五年的艺术书籍出版数据,可以看到我国艺术书籍出版的出版现状(见表4):
数据来源:新闻出版总署统计信息2007――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
http:///govpublic/1003.shtml
2.2.2 我国艺术教材的市场容量及出版概况:
我国艺术类教材市场主要集中在艺术基础教育与艺术类高等教育方面,主要包括:普通小学、中学、高中的美术、音乐教材;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教材;普通本、专科艺术类教材;成人本、专科艺术类教材;文学艺术类研究生教材等。可见,我国艺术类教材的市场容量与学生的在校学生数密切相关。为此,通过2011年我国普通小学、中学、高中在校学生数及高等教育艺术类在校学生数,能看出目前我国艺术教材的整体市场容量(见表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
3 不同类别艺术图书出版的市场特点
3.1 艺术书籍的出版特点
近年来,艺术书籍的出版有着惊人的发展速度,艺术品种与艺术专业种类的数量剧增。但在这种繁荣的背景下,一部分出版机构从逐利的角度,还有一部分人从职称评定的现实方面出发,对艺术专业书籍的专业质量与精品意识,还是有着功利化、平庸化的一些情况出现。因而,各种类艺术书籍(视觉表现、表演艺术、视听艺术三大类)从出版评价标准、艺术学术规范以及专业艺术书籍的编写、编辑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出版特点。
对于表演艺术、视听艺术、视觉表现三大类艺术书籍,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性。另外,对于画册、艺术设计、艺术摄影等视觉艺术书籍,要有高清晰度的画面与准确的色彩还原度。在版式编排设计上要注重变化与对比,不落俗套,具有一流水平的专业内容。
3.2 艺术教材的出版特点
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材编写,应该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大纲,应体现出艺术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标准、基本理念及艺术价值。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整合发展,中小学艺术教材的编写已经逐渐走向美术、音乐与舞蹈等多学科的综合与联系,以形成美好的审美情感、审美观与基本艺术素养。
相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材来说,艺术类高等教育教材编写则有着比较宽松的出版环境与自主出版空间,此类教材目前受政府引导,但已经由出版社和院校主导决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的国家级及省级规划教材,如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其申请与审批则非常严格。 高等教育阶段的艺术教材,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从基本概念、原理人手,注重内容以实践的联系度,要以专业表现与实践运用为导向。
4 艺术图书出版中的问题
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与艺术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促使艺术图书出版的日趋旺盛。但在这种艺术图书繁荣的市场背景中,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图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状况,以帮助进一步探讨艺术图书的良性发展空间:
4.1 艺术图书市场不规范,产品同质化现象强,结构协调失衡
现在有很多艺术图书往往以商业利益为主,一味迎合市场的需要,另外也存在一些作者频繁参与各种艺术书籍与教材的编写,这些造成了艺术图书市场的出版现状混乱,艺术图书选题与内容的同质化。目前,艺术图书市场资源分散,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产业结构整体规范较差,结构协调失衡,恶性竞争压力大等现象,这种现象造成许多出版机构处于一种发展不均衡及亏损的状态,使得艺术图书库存也逐渐增大,成为资产质量不断下降的不良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大量出版费用及出版资源。
4.2 艺术书籍的评价标准体系缺失,专业品质有待提高,创新能力不足
艺术书籍的品质,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作者队伍及专业编辑力量。由于现在许多出版社在艺术书籍出版时往往依赖某些专家,没有建立起完善、多层次、国际化的艺术专业作者队伍,造成了艺术作者队伍资源稀缺,结构比较单一。另外,当前艺术图书学术研究比较浮躁,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与标准缺失,且缺乏具有较强艺术学识水平与鉴赏力的专业编辑,加上出版社往往更多关注发行数量与经济效益,这一切都使得艺术书籍的水准差异较大,市场生命周期较短,降低了艺术图书出版的专业质量、独创性与含金量。还有,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艺术图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丰富多彩,应该更注重创新能力,注重结合新的载体来搭载不同的内容,以进一步拓展艺术图书市场的发展空间。
4.3 艺术教材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系统化不够强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期,高校艺术教材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厚度,能够率先反映学术界的研究动态,促进艺术教材出版领域的教师作者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高等艺术学校的教材,在编写中,更应与社会艺术实践有一定的联系与结合。目前,高校艺术教材对于一般性专业理论有系统的阐述,但理论与社会实践需求、实践运用有一定的脱节性,需要更务实的艺术指导,需要把握艺术最新动态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等实践案例与运用表现,应系统化地将各艺术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开阔的艺术思维。
【参考文献】
[1]柳斌杰:《以时不我待精神引领产业大发展》[EB/OL].中国新闻网,[2010―01―06],
http:///cul/news/2010/01-06/2055851.shtml
[2]蒋建国:《新闻出版业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大繁荣》[EB/OL].东方网,[2012―11―11],
[3]《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公报,[2010―09―07],
http:///govpublic/60.shtml
[4]《艺术展览》[EB/OL].百度百科网,[2010―1―18]
[5]《什么是美术》[EB/OL].百度文库网
[6]《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EB/OL].新闻出版总署统计信息,[2012―07―12]
[7]张乔:《综合的艺术史及其写作要素―解析和》[J].艺术教育, 2012,01 ,32―33页
[8]张乔:《综合的艺术史及其写作要素―解析和》[J].艺术教育, 2012,01,32―33页
[9]水明:《数字出版中的新媒体艺术语言》[J].西北美术,2010,01,18―19页
[10]孟耀:《高校学报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08,04,112―114页
[11]郭丽杰:《网络环境下馆藏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3,06,3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