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效课堂学习材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优化重组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资源。过去我们过多关注的是教师资源,更多强调知识的正确性和深刻性,忽略了学生本身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向教师学习,也就是主要采用讲授式。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收获24小时后的保持率为:通过听讲授达5%,通过阅读达10%,通过视听结合达20%,通过他人示范达30%,通过小组讨论达50%,通过实践练习达75%,通过向他人教授和对所学知识立即应用可达90%。显然,从学生学习的接受效果来看,学生资源比教师资源更重要。因此,高效课堂在重视教师对知识的正确性和深刻性的把握之外,要更加重视教师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分类展示和当堂训练。在课堂教学流程中,展示之前要有知识生成的铺垫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包括预习在内的自主探究和互助交流的过程,展示之后要有知识巩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当堂训练(检测)和课后训练(复习)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扮演设计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确保学生自主探究有方向,互助交流有中心,课堂展示有参与,训练检测有效果。
二、教师资源与学习材料资源优化重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人一本(教科书)的学习时代早已经结束。学习材料极大丰富,各类教辅用书铺天盖地,甚至可以说只要你想要,基本能找到。同时,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自主学习。原来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获取的信息,现在从学习材料中轻而易举就能获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材料能够掌握的知识,教师就不需要再讲,否则,就是资源浪费。因此,一方面,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合理配备学习材料,充分利用学习材料,学会获取和整合有价信息。既要防止无目的地购买学习材料,又要防止教材搬家式地印发学习材料,更要防止学生过重依赖教师,让学习材料变成一堆废纸。另一方面,构建高效课堂又不能简单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学科知识、生活阅历和学科思维水平必定要高出学生,在学生获取信息的准确性、深刻性上,教师要发挥引导、补充和强调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编制自学提纲,参与质疑交流,实施检测评价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三、环境资源优化重组
这里的环境资源主要指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室资源。杜郎口中学和太谷二中的“多黑板”经验很能说明教室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学习的高效化。过去我们“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主要是对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在还应该让每一面墙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提示学习方法,展示学习成果,提供学习范本,激发学习兴趣等,这些是对学科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去满堂灌,一块黑板足矣。现在学生要交流展示,可能需要几块黑板。过去学生上课看着黑板听老师讲,面朝黑板正坐,现在要讨论交流,就需要对面坐或者围坐,讲台、课桌凳、学习材料、学习用具等都应该进行有效调整,以便于学习。
为了丰富学习信息,展示学习效果,实施当堂检测,节约学习时间,多媒体(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等)更显得便捷高效。
环境资源的优化,一方面,依赖于教学设施的革新,另一方面,又依赖于教师对教学设备的恰当排布和熟练应用。
四、时间资源优化重组
时间是隐性的学习资源,占有和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决定着学习的效度。一是过去教师单一传授的教学方式既绝对浪费了学生资源,又相对浪费了教师资源。二是课内与课后、预习与复习、自主与合作、展示与交流、讲授与检测等,都需要最合适的时间选择,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否则,都可能造成学习浅尝辄止,拖堂或者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失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设计最佳的时间分配方案。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消除“满堂讲”“满堂读”“满堂问”“满堂议”“满堂练”或者题海战术的偏激做法。
五、作业资源优化重组
作业既是隐性资源,又是显性资源。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作业是学生迁移巩固知识和教师检测反馈的主要形式。高效课堂背景下,作业的类型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类型上说,学生预习并生成问题,这是一种作业,这项作业完不成或者完成不好,课堂交流几乎无法进行;学生合作交流并整理出疑问和结论,这也是作业,这一作业做不好,教师答疑点评和学生展示几乎无法进行;当堂训练是作业,课后深化和巩固训练是作业,阶段检测也是作业。这些都要求教师指导监督学生认真完成,否则学习任务无法落实。从形式上说,有些作业可以借助学习材料(练习册或其他教辅用书),勾画圈点或者填涂,有些可以写在“导学单”上,有些可以整理在笔记本上,有些可以展示在黑板上或者练习本上,有些可以做在传统的作业本上或试题卷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大成果。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应用翻D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有益于地理教学过程创新。
一、丰富课前学习材料,落实翻转教学模式
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前,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开展自主学习。下面,笔者结合《陆地和海洋》这部分内容,分析课前学习材料丰富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课前学习,是学生结合个人学习水平开展的预习活动。翻转,重在让学生自主控制个人学习行为,加强自我管理。在学习《陆地和海洋》这一单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掌握世界大陆与大洋的名字、地理位置与相关地理数据,了解海陆变迁基本原理。在课堂中,学生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世界地图描述大陆与大洋。学习目标,是重要的学习材料,也只有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能让学生高效开展课前学习行为。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课前文本学习材料。在课前,学生要通过自主学习对课堂学习内容形成初步、整体认知。教师要从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入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地理学案,引导学生建立文本学习材料,建立地理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写出答案建立地理知识体系。比如“世界共有几大陆、几大洋?各大陆与大洋的名字是什么?各大陆大洋位于什么位置?依据面积如何排名?”等问题,个个关乎地理基础知识,学生将这些问题的答案组合在一起,建立个性化地理知识体系,有利于自主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发现个人的学习难点。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待解决问题材料。自主学习,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挑战。鼓励学生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写下来,作为课堂交流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优化。在针对《大陆与大洋》自主学习时,有的学生会在课本上海陆变迁部分标注一个三角或者问号,表明自己在这一部分具有疑问。有的学生会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笔记本上,像“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海陆变迁的现象还会发生吗?”等。积累充足的学习材料,才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翻转”成为主动学习者,成为地理问题的探究人。
二、科学组织课堂活动,落实翻转教学模式
在利用翻转教学模式实施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疑问,并利用课堂时间高效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
首先,解答课前疑问。对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要先收集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分类汇总,明确各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易到难地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土地资源》时,有学生提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有学生提出“土地资源怎么利用才能达到最优配置效果?”的问题。还有学生提出“土地资源到底有多重要?”的问题。教师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与讨论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中互动。在解决问题时,先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要解决的是学生难以通过个人与他人力量解决的问题。
其次,检测学习成果。在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后,利用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小试牛刀,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手段。像在学习了《土地资源》知识后,教师可以利用“.我国耕地面积有1.3亿公顷。(对)、我国是一个多林地的国家。(错)、我国草地面积比重大。(对)”这样的判断题激活学生思维,快速检测,优化初中地理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出题考察学习伙伴,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检测者。
三、创新地理课堂评价,落实翻转教学模式
课堂评价,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翻转教学模式必须要改革的地方。教师要利用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信心,让学生发现地理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一味地发现自己的学习不足与学习失误。寓教于乐,要从尊重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开始。
在落实翻转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激励式评价,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更要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使学生从评价的幕后走向前台,成为评价自己与他人学习成果的主人,突出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初中地理教学结合在一
起,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还能拓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促进师生课堂互动。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地理学习中,调节个人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成为积极且高效的地理学习者。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5-0090-01
为了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往往会将一些学习材料引入课堂。学习材料是教与学的媒介,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必然选择。在利用学习材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习材料进行筛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能从对学习材料的分析和使用的过程中提升数学能力。
一、材料呈现顺序合理
学生的主动建构对自身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运用学习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在学生的知识储备、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灵活地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将学习材料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为了学生能大胆地融入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应对学习材料进行分类以及排序,避免学习材料与学生知识储备之间产生不匹配。学生在材料分析中也能意识到材料的作用,进而主动寻找数学资料来辅助自己学习。
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给学生两组小棒:一组小棒的长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和6厘米,另一组小棒的长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和9厘米。首先,教师让学生用这两组小棒来拼三角形;在学生动手拼三角形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后,教师再给学生出示几组数据,如3、4、5,2、3、4,1、5、7等,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判断哪组数据可组成三角形,在判断过程中,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就得到了提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呈现了两种类型的学习材料,一种是实物――小棒,在理论知识的获取之前呈现;另一种是练习,在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给出的相应数据。两种学习材料将整个学习串起来,促进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学会一材多用
为了提升学习材料的利用率,实现一材多用的目的,需要教师精心挑选一些知识覆盖面广、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经过处理,使同一材料在呈现不同知识时均可使用,学生根据同一材料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如教学“分数对比”时,教师先出示一道题:“树林里有杨树180棵,柳树占杨树的1/3,请问柳树有多少棵?”这道题很简单,学生可以列出180×1/3=60(棵)。教师可对该题进行变式。如树林里有杨树180棵,占柳树的1/3,问柳树有多少棵;树林里有杨树180棵,柳树比杨树少1/3,问柳树有多少棵;树林里有杨树180棵,比柳树少1/3,问柳树有多少棵。教师将题目进行变式,改变了柳树和杨树间的比例关系,需要学生采用相应的除法或乘法解决问题。一材多用使学生对分数的知识点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能灵活处理。
三、捕捉动态生成
学习材料除了是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预设是教师的匠心,而处理动态生成则需要教师的智慧。针对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教师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材料1: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根的立方根为
;,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多一个0),π-2,是无理数的为 。
材料2:有6个人生于4月11日,都属猴,某年他们岁数的连乘积为17597125,这年他们岁数之和是多少?
课后,曹老师就问教师:这些学习材料有价值吗,想让学生获得什么?随便拿一个学生解不出的难题就是学生的学习材料?也怪不得在有些学生眼里“所谓的问题是居心叵测的成年人绞尽脑汁给学生挖的陷阱。
由此可见,用学习材料解决教学问题既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精神和数学素养的前提。本文就如何利用数学学习材料激活现代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思考。
二、数学教学中选择学习材料现象分析
数学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有新课教学、练习巩固、复习提升等,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学生自主学习、课后练习与巩固、阶段检测等。在这么多的数学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该选择与创设数学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呈现与生成、数学思维训练以及有效学习与价值体现,但当前教师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现象。
现象一: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好高骛远”
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教师一味追求“高落点”,不顾学生的学情,任意设置违反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学习材料,并训练此类的所谓“提高题”,久而久之,学生兴趣全无。
如笔者听过的一节课公开课――“平方根”,讲课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A的平方根为3x+1和0.5x-2,求A的值?”看似创设颇具深意,隐含了要应用互为相反数的性质和方程的思想,学习材料“落点”很高,但一元一次方程要在后面第五章才出现,而且本材料也不能用简单的运算来解决,这位教师没有完全了解学生现有认知情况。
现象二:课堂教学后练习材料“南辕北辙”
不少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学习材料,不注重学生课外布置的作业、数学习题等学习巩固材料,这同样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学习伤害,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甚至会没有学习动力而厌学。
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部分作业习题,如新课教学“绝对值”,学生刚刚接触绝对值,就在作业中出现这样的习题:
“如果,那么x= ,y= 。”
这样的学习材料可以让学生来学习解决吗?尊重教材的前后环节了吗?教师当然明白有理数的运算和代数式的概念,可距离学生学习还远着呢。
再如,新课教学“平方根”作业中出现这样的习题:“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化简:
的值是( )。
(A)-b-c . (B)c-b.
(C)2(a-b+c). (D)2a+b+c.
与其说是在激发优秀生的兴趣,不如说是在扼杀普通生仅存的一点自信心。笔者认为此类学习材料应一概删除不用,要尊重教材步骤和进度选择和创设有效学习材料,这也是笔者一直在提倡建立的校本作业。
三、数学学习材料激活现代课堂教学的四个要素
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引导、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这里的“引导”和“激发”显然都是从教师“教”的层面来认识的。“引导”和“激发”的核心在于建立问题,即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创设。一个耐人寻味的恰到好处的数学学习材料能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浪花。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创设应具有科学性、艺术性,除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本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能激活现代课堂教学的四个要素。
1.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
学生的学习要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这些经验是学生在过去生活、学习中的感受和积累;同时,也可把它当作即时的学习体验,根据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认识、去反思。
材料1:某特级教师公开课“同类项”引入时创设的学习材料
比一比,求代数式“-7x2+12x+6x2-8x+x2-2x”的值,看谁又快又对。
请一位同学报一个关于x的一位或两位整数,教师和另一位同学比赛,看谁先求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很奇怪,为什么老师算得这么快?学生的心理冲突和疑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起……
在这一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尽情发挥。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学习材料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注重学生的学习“思考”
思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学习是为了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的问题,使课堂在生成中运作。
材料2:某教师执教公开课“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学生学习材料为: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x2-3x+2=0 4x2+4x+1=0 2x2+x+1=0
(三个学生板演)
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具备解方程的能力,前两个方程不存在问题,很快得出答案。
第三位同学:这里a=2,b=1,c=1
有学生补充:
有学生产生了疑问:有意义吗,?方程一定有解吗?
学生议论纷纷,展开讨论。因学生已掌握平方根的知识,所以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讨论。时机成熟时,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一元二次方程什么时候无解?”、“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与什么有关?”……
现代课堂中,学生应该带着问题(最近发展区)进课堂,教师引导他们积极、深入地思考。思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学习。选择与创设数学学习材料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己去经历问题解决过程,而不是教师根据预设的程序,拖着学生的鼻子走。
3.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也是学习材料的一部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广义上来说,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的练习训练等都是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通过活动去经历、去体验,发挥主观能动性。
材料3:合并同类项法则教学片断
笔者在和学生讨论完同类项概念后,一方面继续做好概念的巩固,一方面又在引出法则,而这些工作都在以下活动中展开。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进入找同类项朋友的活动:将8张写有单项式的卡片分发给最前面的8位同学,请他们面对全班同学。
“老师手里还有一些图片,哪些同学愿意与前面的同学找朋友?”笔者神秘地问。
“我要!”“我要!”……整个班级同学都举起了手。
笔者把卡片发给了部分同学。拿到卡片的同学纷纷根据自己卡片上的代数式找到自己的朋友,有一个的、两个的,也有三个的。笔者将它们分别贴在了黑板上。
“哎,怎么还有一位同学没有人和你交朋友。”笔者风趣地走到手持“14ab”卡片的同学那里。同学们都以疑惑的眼光看着这位同学,这位同学的脸都红了。
“哦,不好意思,老师刚才粗心,把一张卡片搁在了讲台上,是40ab,那老师和你交朋友吧,你喜欢吗?”
“喜欢!”这位同学喜形于色。
“你今年几岁了?”
“14岁。”
“哦。老师今年40岁了。14岁+40岁是几岁?”
“54岁。”
“你手里是14ab,老师手里是40ab,14ab+40ab是多少呢?”
“54ab。”
这时,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笔者和这位同学身上……
创设活动教学与以灌输、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有根本的区别,这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改变的问题,更涉及教育观念深层次的变革。因此,设计游戏、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科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按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通过猜想设计悬念,利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显得尤其重要。
4.注重学生的学习“再创造”
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简单的记忆。如果教师只按“概念、例题、练习、总结”的教材内容来演绎教学,使其成为不可逾越的程式,没有给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那么这种为教材而教,不关注学生过程性学习,不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是无法促进学生发展的。
材料4:二次函数的应用(3)教学设计片段
问题呈现:已知二次函数y=-x2+2x+3
(1)求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与坐标轴的交点和对称轴,并画出函数的大致图象;
(2)自变量x在什么范围内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何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题目源于浙教版《数学》九(上)第42页作业题1,系数略作改编)
拓展1:观察图象,回答问题。
(1)自变量x 时,y=0;
(2)自变量x 时,y>0;
(3)自变量x 时,y
说明:让学生回溯学习经验,巩固二次函数的性质,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拓展2:(1)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解是 ;
(2)不等式-x2+2x+3>0的解集是 ;
(3)不等式-x2+2x+3
说明:构建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联系,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拓展3: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3=k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求常数k的取值范围。
教师作以下引导:
(1)比较方程-x2+2x+3=0与-x2+2x+3=k的区别;
(2)回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解法经验,方程的解为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x轴即直线y=0;
(3)方程等号右边的常数k让你联想到什么?
说明:让学生比较代数解法与图象解法的优劣,更深层次地体验数与形的互相转化,促进反思归纳。
拓展4:代数式-x2+2x+3的值是正整数,求x的值。
教师设置一些提问,试图给予学生“一个合理的工作量”,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独立经验”。
……
说明: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了由数到代数式,再到方程、不等式,进而到函数的学习。函数的学习让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看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是方法的提炼与思想的升华,最终进入“再创造”的数学核心。
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数学的“再创造”。“再创造”就是把已完成的知识当作未完成的知识来教。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每位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这些知识。所以,教师教学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数学教育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来进行,“再创造”应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全过程。
四、反思
(1)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创设一方面要注意教材上的材料,另一方面要注重依据教材内容,努力挖掘和创设学习材料。
有效课堂教学指的是能高效实现课堂目标的教学。实现总教学时间最小化、有效教学时间最大化是有效教学的目标追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时间的最小化,如何高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正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材料的精心组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一)学习材料的组织要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相匹配。
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材料有意义、具有学习心向和具有学习新知的生长点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前提。信息加工理论也指出,学习过程是一个通过信息耦合、迁移、转化,从而形成新知的过程。这里“学习新知的生长点”、信息耦合的基础即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即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为此学习材料的组织必需要与学生的学习起点相匹配。学习起点分知识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组织材料时,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的知识逻辑起点外,更要重视学生的现实起点。具体策略是:一课始以通过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知识逻辑起点的掌握情况,为新知学习铺平道路。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较复杂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信息:“六(一)班共60人,女生占7/15”,问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什么?生①:男生占全班人数几分之几?生②:女生多少人?生③:男生多少人?上面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刚好是本节课新知的生长点,即学习的起点。通过前二个问题的解决,既了解了学生对知识逻辑起点的把握情况,又为第三个问题的新知教学作了铺垫作用,同时又达到了旧知复习与探求新知的和谐统一。策略之二就是利用课前或课始了解学生的现实的起点,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学习材料的组织既要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结构。
知识逻辑结构呈现方式一般是先概念再性质、再计算,这种演绎方式呈现较适合成人的认知结构,而与小学生由图象把握再到符号把握的认知逻辑结构不相一致。为此材料的组织要注意两者的和谐统一。例如十二册《比例尺》,教材编排以知识逻辑结构呈现,先介绍比例尺产生意义、概念、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再根据比例尺概念进行计算、画图。这种呈现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学习方式侧重于接受式的模仿和记忆。我们如果改变这种呈现方式,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卧室的长宽,课中让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在纸上画出卧室的平面图,并标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然后让学生算一算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的值,再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并说明比例尺的表示方式,进而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应用。这种呈现方式先让学生动手做(测、画、算),再在做中想,想中悟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学习结果显示出来的对学习内容的本质把握仍符合从概念到性质再到计算应用的知识逻辑结构,达到两者的统一,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二、充分活动体验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
(一)在目标确定上要重视过程性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它对教学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心中一定要有明确的过程性目标,才能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落实好过程性目标。
(二)在活动组织上必须重视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兴趣与需求是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体验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激发、维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要想不断地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一要创设好有效的教学情境,二要运用好评价的策略。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教学情境标志一看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二看是否紧扣数学内容,突出数学主题;三看是否节省教学时间、讲究教学效率。只讲兴趣不讲思维,游离于数学主题之外,化费大量宝贵时间的情境不仅是无效情境,且是有害的情境。创设情境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从数学应用价值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二是从新旧知识冲突处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三是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创设趣味情境。情境创设不仅在课始,可贯穿一节课的始终,这样才能不断维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2.运用好评价手段
课堂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因此运用好评价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至关重要。要运用好评价手段要把握好一个原则三个策略。一个原则即通过评价能起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策略即目标多元―――目标指向多元;主体多元―――评价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语言评价与物质评价相结合,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等等。
(三)活动过程要重视认知与情境的统一
学习过程不仅是认知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体验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同时参与,活动体验才会更加有效。为此在课堂教学中:
1.要注意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进行积极活动体验的根基。在课堂中只有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的民主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学生才能积极活动、开放思维、大胆交流、才能最大效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尊重学生,对学生出错要宽容,对有困难要帮助支持,对良好表现要激励。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做到相互尊重、宽容、帮助、欣赏。
2.要让学生充分体验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应该把大量时间放在组织讲解上,而是应该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而提供各种资源就包括学习材料的准备。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学习材料准备得太简单,就显得指向性太明确,缺少思维的含量。如有老师在执教《三角形面积》时,让学生课前剪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学生很容易就想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至于其他的推导方法就一种也想不出来。如果不是材料的指向性太明确,学生的思维也许会更开阔,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但并不是说学习材料准备得越多越好,有时也会负迁移,干扰学生的思维。
考量再三,我决定还是“量体裁衣”,为学生呈现适度的探究性材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允许他们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每个信封里的材料有:长方形纸、正方形纸、4根小棒、8个苹果图案、12个圆片和16个小正方形。从实践的效果看,有的长方形纸或正方形纸对折得到 ,有的分小棒或其他材料得到 ……不同的学生都根据自己对 的理解自由地选择材料,而这些原始的理解为下面的交流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二、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创新思维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路径都是不一样的,也都有各自的喜好与特长,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探究能力强、有的交流能力强。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有效地进行选择性学习,是每个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以前我在教学《认识分数》时,通常先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然后再过渡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最后再进行对比,循序渐进,使学生明确: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还能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教师教的方式决定学生学的方式。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和机会,只能顺着老师的思路,所能获得的发展是有限的。
在提出学习任务以后。我说:“你可以在脑子里想,也可利用手中的材料,可以看书,还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有的独立操作、有的合作探究、有的看书、有的思考、有的讨论、有的动手、有的争辩……各施其法,各尽其能,学得津津有味,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把思考的过程和感受简单地表述出来……学生学习的效果远远超过预期的目标。
三、自由表达学习见解,深化思维成果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使交流与分享成为可能,也使学生的学习更能触及数学的本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的表达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扩展开去,改变教师“包讲”或者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敢想也不善于想的教学模式。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其实效果远比老师讲好得多,请看以下教学片断“我是这样得到 的!”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同伴交流的基础上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接着全班交流)
生1:我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2次,展开后,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
生2:我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
生3:我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2次,展开后,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
师: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他们都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
生4:我把6根小棒围成一个正方形,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
师:其实,他是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
生: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
师:真有创意!
生5:我把4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1根)就是4根小棒的 。
生6:我先把4个圆片放在一张正方形纸上,然后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每一份(1个圆片)就是4个圆片的 。
师:他们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把4个东西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
……
师:看来我们不仅可以把一样东西平均分得到它的 ,而且也可以把很多东西放在一起平均分得到它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 与以前不一样的地方。
上面的教学中,学生争先恐后把自己的理解与别人进行交流,讨论、争辩,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之中,使大家对 的认识不断加深。在高效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就直接步入社会,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就需要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会成为用人单位所青睐的人才。教学中教师就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是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精心备课,之后把课堂重点和难点通过自己精彩的讲授传达给学生。教师通过“满堂灌”或“一言堂”的方式进行了知识的传授,感觉学生掌握了重难点,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感觉到学习的枯燥和无聊,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培养。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教师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开始尝试着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 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
任务型教学就是教师给学生设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于任务的探究和思考来掌握知识。学生有了任务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促进了学生在课堂的的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互动和交流来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任务使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任务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了“生本课堂”的实现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教师给学生设计出一些可操作性的任务,供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表达、交流和合作分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在探究中掌握计算机知识,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推理判断能力的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 任务型教学的优势,驱动学生主动探究
任务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任务来进行积极地课堂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思维的得到了开启,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开发,让学生有了很大的学习兴趣。任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思考,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有的放矢。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总线型、环型、星型,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任务:观察思考学生机房的拓扑图,并尝试着画出来。有了任务的驱动,学生就会在积极观察并认真思考,对任务进行探究,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中,学生在自主探究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之后进行合作学习,合作会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之间实现“兵教兵”。而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促进了学生学习灵感的产生,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得更加开阔。这样在无形之中就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计算机知识。而且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的也得到了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例如在学习《局域网概述》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OSI参考模型和局域网让学生通过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及局域网中的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电磁波,802.3、802.11,802.2 LLC/SNAP,IP、IPX等不同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更加明确概念和知识,从而实现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基础之上。
三、 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要素,促成学生参与课堂
为了让任务型教学可以在计算机学习中实现,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材料,这些就是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要素。只有学生目标明确了,学生才有前进的方向,它驱动着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保证。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教材,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材料,促进学生对他们的进行思考和学习。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就像是线索一样,促进学生一步步地向知识的深入和广度去开发、探索。
例如在学习《IP地址》时,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IP地址的概念、组成、格式及分类。并且给学生提供类比任务,让学生在类比中理解IP地址的组成以及为什么要配置掩码;让学生通过比较十进制,明白“点分十进制的”地址格式。教材就是学生的学习材料,任务就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解决问题自然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的任务会让学生参与发言,认真思考,从而轻松解决问题,达到内化和深刻理解知识,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 教师和学生在任务型学习中的角色,明确各自地位提高效率
教师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后,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伴随在学生的左右。当学生遇到学习问题和困惑后,教师可以引导和点拨学生,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走向知识殿堂的顶端。教师就是学生的领路人和合作伙伴。学生则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体会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为主动学习。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最需要的就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究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展现自己的高超技能。而这种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则是需要学生通过不断地对教师教学任务的探究习得的,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例如在学习《TCP与UDP协议》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问题学习任务:TCP包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源端口、目的端口、序列号、确认号分别指的是什么?有了教师任务的引导和驱动,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感受着主动学习知识的乐趣和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技能。
总之,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在任务型教学法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被动地进行学习,而是主动地进行着知识的探究,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究中掌握了学习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也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实现。
课堂教学由三个重要因素构成:学生主体、知识客体、教师媒体。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在认知活动中,如果能唤起认知主体的主体意识,就能充分调动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实践证明:教学中,巧妙设计主体体验活动,构建主体体验课堂,就能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实践主体体验式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把我的一些做法、思考、收获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深挖教材,找好切入点,架设文本与学生主体的桥梁,做到巧过渡
学生是具有强大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没有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文本的生命力便无法体现。一堂好课,必须要有一双智慧的手,为我们的学生架设起文本客体与学生主体的灵动桥梁,设法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情感沟通,及时衔接学生的生活经历,让文本成为学生主体体验的载体。
深挖教材,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实践主体体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认知主体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途径。
二、整体构思,活化细节,巧妙设计主体体验活动形式,做到“趣、活、新、实”
1.主体体验活动应做到“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如能在学习中感到趣味,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心理学研究证明,愉悦的情绪会使人产生更有效率、更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方式。有了趣味性,认知主体就更容易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这些学习材料,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好,更有效率。
2.主体体验活动应做到“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皮亚杰也说过:“智慧来源于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整体构思,活化细节,巧妙设计主体体验活动形式,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教学过程富有趣味性、游戏性、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尝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走进有意义的学习,使学习活动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3.主体体验活动应做到“新”
主体体验的“新”,即为新颖性、创造性。因为,新颖的富有创造性的事物总是更容易吸引人,更容易引起认知主体的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对那些“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会更为敏感,从而更容易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这些学习材料,从而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好,更有效率。因此,在设计主体体验活动时,教者一定要与时俱进,设计具有时代性的、新颖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体验活动。
4.主体体验活动应做到“实”
主体体验课堂,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其归根结底是要让孩子们在积极愉悦的活动过程中,快速习得,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省时、高效。故,主体体验要坚决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和那些看似热闹的繁华场面,把主题体验活动落到实处。切忌为了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场面的繁华,而忽视了体验的本质与认知主体的习得效果。因此,主体体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体现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性、可操作性的同时,还应切实落实实效性。
三、创设情境,循序渐进,让情感自然流淌
在主体体验活动的设计中,教者应整合教材,整体构思,创设情境,循序渐进,让认知主体的真情实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流淌,先是细流,然后才是奔涌的清泉。
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是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向师友、母校告别。在引导学生诵读,借用编者的话送给了老师。文中的语句已经不能够充分表达孩子们对老师的深情,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已经在孩子们心中创生。
童年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欢歌笑语,留在花坛的馨香中……
老师,您那似严非厉的教导,将永远留在我心中。回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珍藏着您的呕心沥血。老师,谢谢您!(童帆)
六年的雨露,六年的阳光,六年的呵护,使我这株小小的禾苗,懂得了:原来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帮助,最大的幸福是给予!(吴薇)
……
教学中关注细节,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就能省时高效,使孩子们情动词发,如花儿般绽放!
总之,深挖教材,巧妙架设文本与学生主体的桥梁。整体构思,活化细节,创造性地设计主体体验活动形式,做到“趣、活、新、实”,使实践活动集趣味性、活动性、实效性、情感性、可操作性于一体,就能走进主体体验有效课堂,让认知主体在积极愉悦的活动中培养能力,达到理解、感悟、识记、成诵、习作等目标,使课堂真正做到省时、高效。
作业量过大会挤走学生应有的欢乐时光,暗淡了青少年绚丽的七彩人生。作为教育者,要多从学生的终生发展去着眼,少一点分数情结,多一点人文关怀。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不应单纯靠数量取胜,而应求质变,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普通的作业活动,应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只有这样,作业才会充满魅力,学生的灵气才能得以展现,也才能使学生的作业真正作到“轻负高效”。下面是笔者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合理的学情分析,作业设计要求定位准确 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例如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由此推测出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哪些知识是通过努力自己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师点拨和引导下才能学会的;怎样的引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只有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设计的作业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猗所指出的: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
二、合众的学习资源,作业设计时要选择恰当的材料 有价值的学习材料主要包括教材中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外拓展的课程资源等. 教学中,组织不同的学习材料或对相同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截然不同,学习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往往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 恰当的作业材料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学习需要与强烈兴趣的内容.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除了要认真研读教材,还要认真调查学生的现实基础及学习需要,创造性地选择和组合作业,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恰当的学习材料. 还要用好、用活、用实材料.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作业量过大会挤走学生应有的欢乐时光,暗淡了青少年绚丽的七彩人生。作为教育者,要多从学生的终生发展去着眼,少一点分数情结,多一点人文关怀。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不应单纯靠数量取胜,而应求质变,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普通的作业活动,应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只有这样,作业才会充满魅力,学生的灵气才能得以展现,也才能使学生的作业真正作到“轻负高效”。下面是笔者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合理的学情分析,作业设计要求定位准确
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例如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由此推测出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哪些知识是通过努力自己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师点拨和引导下才能学会的;怎样的引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只有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设计的作业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猗所指出的: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
二、合众的学习资源,作业设计时要选择恰当的材料
有价值的学习材料主要包括教材中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外拓展的课程资源等. 教学中,组织不同的学习材料或对相同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截然不同,学习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往往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 恰当的作业材料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学习需要与强烈兴趣的内容.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除了要认真研读教材,还要认真调查学生的现实基础及学习需要,创造性地选择和组合作业,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恰当的学习材料. 还要用好、用活、用实材料.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三、合心的学习指导,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有针对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 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 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概而论,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必然造成一些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不实、程度不高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一些学有困难的同学,不知从何“入口”. 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 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不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 比如,将作业分为课堂独立完成作业和课外思考作业;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组,然后分层布置作业,分成必做题(基础题)、选做题(提高题)、拓广题;有的同学要全做,有的同学可以只做基础题,少做或不做提高题,有的同学在完成基础题后自己去选择.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同学都得到提高、都感到满意.
为了顺利开展这一活动,科研处为全体教师提供了“高效课堂”的学习材料,并组织老师到金溪二中、吉水三中等兄弟学校学习,制订了如下制度:1、“高效课堂”学习行为准则;2、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制度;3中学“高效课堂”评价机制;4、科研处“高效课堂”每周科任老师对各小组评分统计表一系列等细致详实的前期准备工作。10月底安排组织了本校高效课堂展示活动,对全校教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课改班级老师写出了阶段性反思与小结,涌现了一批课改先锋,如徐文华、金锐起、范金长、吴启凡、陈裕文、刘晓永、邓寿彬、李建中、刘星火、彭县城、朱宇飞、余永顺、程桂华等,他们以实际行动引领了我校的课改,起到了标杆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