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项目管理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8 02:08: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项目管理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项目管理学论文

篇(1)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将课程所必需掌握的知识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再以每个项目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实务操作完成各个独立“项目”而进行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活动。相较于教师在传统教学法中的单项传输作用,项目教学法赋予学生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善课本知识落后、僵化的局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增强了同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更加融洽、愉悦的学习氛围。

2项目教学法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的运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项目式学习采取小组分工与合作的方式,通过完成各小组子项目中的各项任务,完成知识构建与能力提升。在项目学习中,教师要摆脱以往单方面传输信息的角色定位,“甘当配角”,学生也要转变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变成项目实施的主体。项目式学习采用课后学习和准备以及课堂展示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确定项目主题首先由教师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内容,预先提供若干项目选题。如第1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可设“BaselIII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的对策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对策分析”等选题;第2章“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可设“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等,依此类推。然后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4~8人的小组根据预设项目选择主题,也可以根据兴趣自拟项目。无论是自拟项目还是自选项目,各小组需利用书籍、网络、期刊等搜集资料,提交项目申请书,在教师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完成项目主题的最终确定。

2.2项目的执行项目的执行大体分为3个阶段,即分析—讨论—总结。每个项目可以进行以下步骤,循环进行。首先,分析问题。各小组根据所选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子项目,进行各组员在该项目中的分工,各组员针对其分配到的任务,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收集整理资料,再与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交流,以发现更多有意义的问题和答案。教师分别参与小组讨论和分析过程(可以现场参与,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并根据学生发言情况予以恰当引导;然后,集中讨论。每组选出一个或几个代表,对所选项目的讨论结果及理由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其他小组可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对小组发言进行点评,对学生讨论中有争议或疑问的地方予以评议和指点,并引导学生根据项目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启发他们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最后,总结归纳。教师归纳总结某项目的研究结论,讲解相应知识模块的理论知识点及相关的国内外热点问题,然后围绕下一知识点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简单描述,引导下一个项目小组同学思考并提出新问题,形成新的学习目标。各个项目可以根据课堂授课内容如此循环。

二项目成果的评价

每个小组梳理所研究项目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课程论文的写作,成绩由3部分构成:教师评分+组员互评+小组互评。评价参数是由教师和全体学生根据项目总目标和各子项目具体目标而定,涉及组员参与程度、文章质量、目标解决程度等。

篇(2)

2系统的提出为解决

上述的问题,并有效地实现科研项目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到最终的档案入卷全过程管理,并实现基础信息统一、科研项目专项资金监管、动态资金执行监督的目标。新疆畜牧科学院历时两年,通过多部门调研,设计、开发了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与财务管理软件用友GRP-U8等产品的数据对接,分别构建了集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中期检验、项目验收、项目产出、综合查询于一体的科研项目管理,以及包含指标管理、财务查询功能的财务精细化应用系统。通过科研项目信息管理,能够实现科研项目由申报、立项、实施、结题到科技文件归档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能够为科研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提供实时的预算与执行对比分析数据,实现项目经费使用的有效预警、监督与控制。

3技术实现

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J2EE框架和B/S模式,采用先进的工作流引擎及表单设计器,建立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进度管理、档案管理及项目统计查询与分析为一体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实现科研项目申报、实施、产出的流程化和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决算全过程监督管理,并且提供了全面的统计分析报表和高效、灵活的查询分析工具,有效地提高了项目数据的使用率。

篇(3)

院系教学管理随意性大,往往都是依据学校的会议部署、文件要求抓教学管理,缺乏主动性,没有拟定教学工作计划,或者拟定了工作计划,但脱离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前瞻性不强。岗位目标管理机制未建立,教师抱有一亩三分地思想,认为做好教案上好课即可,而对自身的要求不高,对提高教学质量兴趣不浓。

(2).执行力低下。

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教师能进不能出的问题仍然存在,岗位聘任制还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竞争性和人员流动性,造成客观上难以管理,院校领导对教师能调动管理资源不多,难于构建威慑与权威,再加上督查机制乏力难以发挥有效作用,造成管理效率低,执行不到位,管理目标被迫变异成设想而难以实现。

(3).教师积极性难以调动。

院系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尚未健全,二级分配大多依据职称、职务,忽视业绩、能力。许多教师不满现有的教学工作报酬,渴求得到更多的收入,但没有增收渠道,职业满足感不强,自我实现的平台和机会不多,工作积极性不高。

2加强系部管理的措施

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后经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完善推广的PDCA质量管理方法:即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是要经过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修正)四个阶段,并按照这样的顺序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PDCA是这四个阶段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PDCA循环也叫戴明环),其主要内容是:1、P(plan)计划,制定目标、任务以及活动规划。2、D(Do)执行计划,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3、C(check)检查,对执行计划的结果进行检查,明确明确效果,找出问题。4、A(act)修正,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PDCA质量管理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质量管理要遵循科学程序,并按这个程序不断循环,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这种方法已经在工程管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并经工程实践证明十分有效。能否将这种管理方法应用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本文作者认为教学管理也要追求教学质量,有着明确的质量的目标;教学管理过程也是一个质量控制过程,应当遵循科学的程序,应有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也是全面、全过程、全员的管理,而这些与PD-CA质量管理方法的宗旨是一致,是可以借用的。当然,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对象是师生,一方面他们作为知识分子,有着较高的个人素质,相当多的教师往往碍于情面,不敢大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因此教学管理中处理利益诉求方面有独特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他们有着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烈的情感需求,更需要得到同事的认同,针对师生的激励方式应当更具多样性,更注重情感层面;这两方面都应当综合考虑。本文作者针对教学管理的特点,大胆运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教学管理实践探索,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工作计划清晰化,任务分工有责任感。院系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本院系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学年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和周工作安排,明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的任务和目标,同时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防止责任不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通过建立这样的既有长计划也有短安排周详的工作计划制度,实行既分工负责、又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增强教师的全局观念,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意识,有力推进各项任务的完成,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二是工作交流经常化,任务执行有压力感。每天开展一次教学督导,检查教师上课情况,院系行政人员每天下班级随机听一节课,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整改,并填好督导情况表;每周召开一次教学例会,每位教师晒晒自己的成绩单,交流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并由院系领导进行点评;每月进行一次绩效考评,通报公布一个月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单月的绩效工资;每学期进行一次测评,组织学生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教学督导、教师比拼、学生评价,形成教师相互比照,争“先”恐“后”的工作氛围,形成无形压力,大大提高执行力。三是工作成绩数字化,任务完成有成就感。建立科学的业绩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量化指标,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认真对照各项工作计划,综合考量全年的任务完成情况,既有任务完成好的加分项,也有督导中发现问题的扣分项。建立合理的创优激励机制,对及时完成任务、创造性开展工作以及教书育人形象良好的人员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表彰、评先评优,营造积极进取、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篇(4)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现有版本财务管理教材的内容编排不尽合理,与统计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的内容存在重复;二是,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设计不便,学生消极被动,教学氛围沉闷;三是,财务管理概念抽象,理解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情境支持,缺乏业务流程体验,实训不足,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在实际岗位上往往感到茫然。

(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应该结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典型任务要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财务管理内容核心是筹资、投资与收益分配,职能重心是决策、计划与控制。我们着重根据企业财务管理实际工作过程,选择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项目,围绕企业资金运动流程,每一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或任务,理论实践一体教学。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财务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时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情境教学、角色体验、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主要是源于行动导向理念下衍生的各种方法。其中项目教学法融合了其他几种方法的优点,可操作性强,成为“项目化教学”的主要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灵活综合运用其他几种方法手段。

二、财务管理“项目教学法”的尝试

(一)确定项目首先,教师根据相关专业教学计划、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项目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作提示描述,其次,由学生自主选取项目,形成项目组。分组教学是项目化教学基本的组织形式,学生自由组合后教师可适当调整,个性能力互补搭配,推举组长。尽可能选择真实企业案例,比如,我们以樟树市四特酒公司、仁和药业公司为案例,进行了应收账款管理项目的教学。

(二)制定计划引导小组讨论并搜集项目信息,制定可行的项目计划。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介绍网络资源、发放图书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是教师讲解引导制订。比如,应收账款管理项目计划:责任分工、明确流程规范、实施控制。

(三)实施计划学生按计划逐步完成项目,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协作学习,相互配合,要求学生遇到问题时先想办法自主解决,最后才寻求帮助。教师观察、监督,适时和学生探究合作,发挥教学机智,把握指导时机。比如,引导学生分析应收账款管理的影响因素,体会如何才能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

(四)成果展示项目任务完成后,将各小组的项目作业、图表摆在一起,师生共同参观交流。比如,把收集的市场企业信息资料、有关财务报表、有关销售数据、当前银行利率和折扣条件等素材进行展示,交流当前形势下为企业选择最佳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决策方法的合理性,谈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的重要性体会等等。

(五)教学评价一是,对项目成果评价。二是,对学生表现情况评价,如个人参与意识、小组合作精神。注意重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从教师、小组及个人三层面进行。比如,我们自制了项目化教学评价表,方便量化操作。

三、财务管理“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一)新型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太主动;学生是观众,太被动。在项目驱动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合作,学生成为主角,消除了依赖性。创设教学资源和情境是项目化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

篇(5)

2.现实基础(1)高校拥有一定的项目管理基础。一是具有较为成熟的基建、采购项目管理经验,有一套成熟的招投标流程和监管体系;二是具有大量课题项目的管理经验,在组织申报项目、发起项目、项目过程管理、项目收尾管理、经费下拨等方面都有较为丰富的实践。(2)高校学风建设活动的一般项目属性被进一步强化,与学校其他任务的日常运作区别更为明显。一是临时性(一次性)属性被强化。学校各专业的生源素质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学风建设活动时个性化特征被凸显,学风建设活动的临时性属性进一步强化。二是资源约束属性加强。学校实行两级管理后,二级单位的经费实行包干制,不能再向学校申请额外经费,学风建设活动的资源约束性明显增强。(3)随着学风建设活动一般项目属性的不断强化,不同类型和内容的学风建设项目表现出各自的特有属性。学风建设项目特有属性的形成,对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流程设计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综上所述,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作为一种基层创新,将有利于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难点和解决思路

由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引发的一系列学风建设问题,一部分可通过领导重视、加大投入、明确权责等行政手段加以缓解,但还有一些学风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必须面对的难点问题:一是如何建立评价考核机制,解决学风难以衡量的问题。二是解决横向沟通困难的问题。三是如何规范学风建设活动管理流程的问题。探索研究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过程考核替代目标考核难以定量考核学风建设的问题使得现行目标考核的方式不能发挥作用,而项目化管理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思路:“由过程考核替代目标考核”。既然难以用简单的几个指标对学风建设成效进行考核评价,那么就从考核学风建设的过程质量入手。基于学风建设项目越多,质量越高那么对学风的促进作用越大这一基本认识,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学风建设进行项目化管理,从而实现对学风建设的过程考核,从而解决学风好坏难以衡量,评价考核机制缺位的问题。

2.建立局部横向沟通机制横向沟通成本高、效率低是高校职能型组织结构所带来的必然问题,而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理论使我们有机会运用矩阵组织结构,在单个项目范围内,建立起相对高效的横向沟通机制,且不必打破原有机构设置,还能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选择强、弱或平衡矩阵组织形式,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对学校影响较小。因此合理运用矩阵型组织结构,科学选择项目负责人,建立项目层面的局部横向沟通机制是解决高校横向沟通困难问题的项目化管理解决思路。

3.规范学风建设管理流程现行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系统规划等努力来提高学风建设的系统性,但无法对学风建设具体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参考项目化管理的流程设计理论,通过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流程设计(整体和项目两个层面的流程设计),可以对学风建设管理流程进行统一的规范,使不同的学风建设项目具备横向比较的基础,为实现过程考核的提供依据。

三、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流程框

架实施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后,应采用新的流程来完成原先学风建设活动。高校传统的学风建设流程是以任务为导向的,即为了完成学风建设活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活动的来源包括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任务,学校运行所固有的任务等。学风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后,各类的管理流程应该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后的项目化管理流程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应主要体现目标导向性,即各级组织的管理活动都以达成组织的目标任务为目的,相比传统学风建设的管理会更具创造性。二是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流程应体现项目管理标准化的特点。项目管理区别于传统经验式管理的特点就是可运用项目管理技术将复杂的“工序”变得相对的标准化。但是学风建设活动与其他生产活动又有所区别,不能要求对具体学风建设项目的各个“工序”进行标准化,因此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流程的研究应主要从规范项目的立项流程、团队选择流程、项目收尾流程、资源配置流程、项目管理流程等入手,以体现流程的标准化。

四、高校学风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关键要素

1.建立资源库高校应尽快建立人才资源库,对进入资源库的人才,管理者必须掌握其技术特长、专业职称等信息,以便随时高效地遴选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同时,逐步完善其他资源库建设,如技术、校友等资源也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建立资源库是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实施基础性工作。

2.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在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方案设计中,既要包括规范学风建设活动项目化的工作程序,也要规范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程序。规范项目化和项目管理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项目选择程序。即根据高校战略目标,选择、发起的学风建设项目。(2)项目资源配置程序。就是为完成各项目,学校统筹配置资源的工作程序。(3)项目工作程序。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对项目管理团体管理活动和项目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标准化项目工作的程序,是实现学风建设过程考核的基础。

3.团队型的管理文化在高校内部某一工作领域实行项目化管理无疑是对高校行政管理文化的一个冲击,突然从等级森严的职能组织形式变成在某一领域等级界限较模糊的矩阵式组织,原先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有不满情绪或抱怨,这种负面情绪很有可能成为整个项目化管理推进的阻力。因此学校在推进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时必须努力营造团队型的管理文化。团队型文化的形成任重道远,不但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要适应权力的转移,作为项目负责人也需要有勇气在自身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

4.合理的授权体系科学合理的授权就是要把握授权的“度”,使授权既能让项目负责人有足够的权限调动资源以完成项目,又能防止项目负责人权限过大影响其他组织机构的利益,同时还能避免该项目不受自己监管。对项目负责人的授权要做到这三者的平衡,不能长期依靠经验判断,最终的解决方式还是建设一个有效的授权体系,以制度规范授权。建设高校项目化管理的授权原则是“宁缺毋滥”,项目负责人的最佳授权应是拥有恰好能顺利完成项目的权力。

篇(6)

2进行科学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对施工质量进行科学管理

建筑项目施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因此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能否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非常重要。在开展建筑项目施工时,不但需要对施工工艺实施质量监管,还需要对施工技术实施质量监管。在开展质量监管工作时,需要将监管标准和国家标准相统一,对每项施工都做好相应的记录,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只有通过了自检、联检和专检工作后,才属于合格的建筑项目。建筑项目的施工是通过专业的人员来执行的,所以需要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此外在施工前,需要全面了解施工的图纸,真正优化施工的各个工序。

2.2对现场施工进度实施科学管理

想要确保建筑项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需要对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实施管理。建筑单位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项目的各个施工条件以及要求实施综合的考虑,然后再给出标底工期,同时对施工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在对施工进度进行设定时,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此外,还需要定期总结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进度,并将其和预期计划进行对比,一旦出现施工现状晚于施工计划时,需要立即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加快施工的进度,确保可以按照计划完成建筑项目的施工。

2.3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科学管理

在开展建筑施工时,无论任何时候都需要将安全当作重点内容,特别是在建筑施工现场需要将安全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主要是指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设备的使用安全。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在施工时必须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若是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前提下不能开展建筑施工。施工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1)建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筑项目施工需要具备安全保障团队,其中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丰富的安全经验。在开展施工时,安全保障团队的工作人员需要排查施工当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于部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现象需要实施严格的处理,在完成整个工作之后才可以继续开始施工,此外还需要将存在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当中。(2)确保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建筑施工现场必须具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建立消防通道,同时设立比较醒目的安全标识。施工用电需要做好防火方式措施,同时还需要将用电设备放在比较安全的位置。用电设备的使用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的操作技术,坚决避免出现非专业人员使用用电设备的现象出现。施工人员在开展高空作业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3)做好危险的预防与控制施工人员在开展施工之前,需要对其配备的安全装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对于常出现事故的位置需要设置醒目的标识,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实施定期考核,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2.4对施工需要的材料实施科学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材料的质量非常重要,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的原材料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筑项目施工前,首先需要确定需要的原材料,然后再从信誉较好的商家进行购买。在施工时需要严格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其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此外,还需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二次检查,如果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不可用在施工当中。在开展建筑施工时,需要有序开展施工,提前安排好各类材料的使用顺序,并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此外,材料的使用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记录,避免出现浪费材料的现象。

2.5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

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属于整个建筑项目的核心内容,需要得到严格的监管。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包含财务管理、施工设计、物资调配管理等内容,同时还需要对建筑施工的不同环节进行故障排查和检查。想要做好建筑项目的审核工作,确保建筑项目可以顺利实施,需要对整个建筑施工做到统筹全局,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所有情况。

3结束语

总之,想要确保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工作可以顺利开展,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实施科学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需要根据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规定开展,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建筑单位节省不必要的经济成本,还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建筑单位的现场施工是整个建筑项目的主要组成内容,所以对其实施科学、合理、严密的监管可以让建筑项目的施工满足客户对建筑项目的舒适和安全的要求,因此对建筑单位的施工现场实施科学的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彭金桂 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廖伟文.论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J].城市建筑,2014(06):130.

[2]陈石斌.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J].门窗,2014(05):112+115.

篇(7)

二、总工期最小化的规划求解

本项目中,每项作业活动存在最短作业时间,活动费用随工期的缩短而增加。那么当实际需缩短总工期时,那么哪些作业活动的工期可以缩短,在缩短作业活动工期的基础上,项目总工期是多少,项目关键路径是否会发生变化。对于项目总工期的优化可以利用Excel教学规划求解工具进行求解,求解时需设定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进行多次反复迭代求解,从而可以得出最短的项目总工期、总费用、缩短作业的活动及其缩短的时间和费用。为了便于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增加最大可缩短时间变量、实际缩短时间和活动工期变动费用,最大可缩短时间等于作业时间与最短作业时间之差。对于本例,在关键路径求解的基础上,运用线性规划进行优化,规划求解的目标函数为总工期最小,规划求解约束条件为各作业活动缩短的时间为大于0的整数,且小于等于最大可缩短时间。通过Excel教学规划求解优化,优化后的关键路径为A-B-I-J-K-O-P-S-T,优化后最短作业工期为167天,总费用为578400元。通过与原项目工期比较发现,优化后的工期缩短了18天,这些都体现在关键路径的活动上,具体缩短的时间为:作业A和O各缩短1天,B缩短3天,I、K、P和S各缩短2天,J缩短5天,但费用增加了194100元,此时体现了项目三角形的原理。

篇(8)

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强化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加快法规建设,规范建筑市场,掩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二要理顺各种工程造价管理主管部门的关系,建立各部门定期的和谐接洽制度,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和指标能够更好地连接、配套。从政府组织管理逐渐过渡到行业协会管理,勉励设立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国家部门对政府和非政府投资离开管理。

2.加强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建立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网

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建立了当地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站,一般都是按照当地的习惯来划分工程分类、材料分类、材料编码以及指标和价格等,对全国的应用者来说存在众多不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根据工程类别划分,统一信息采集标准,统一信息编码,统一口径内容,统一数据库解决方案,建立全国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网是信息技巧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利用的必定产物,也是造价工作者们所期待的。该网站应供给全国各地的工程造价信息,包含建材价格信息、造价指标、行业动态以及文件法规等等。它不但有利于应用者查询、分析和决策,更有利于国家主管部门履行统一的管理和和谐,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统一化、规模化、有序化。

3.加强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必须打造工程造价网络市场操作平台

利用信息技巧建立工程造价网络市场操作平台,在网上建立虚拟的建材市场,网络管理,开辟网上定购等电子商务利用。从世界领域来看,推动建筑业管理网络化、主动化、电子化和全而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基础上的视频会议网络将成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各单位的器重,因而实现网络招投标工作也成为一种必定趋向。在这个操作平台上,可按照这样的程序实行摘要:招标公告、投标单位网上报名、对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随机抽取专家评委、网上递交标书、网上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管理。这样不但做好了招投标工作,而且加大了管理的公平性、公平性、透明性,更利于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健康发展。

4.加强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网络系统

篇(9)

关键词:传统项目管理现代建设项目管理关系

现代建设项目管理是上世纪90年代在原有传统项目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学科的新领域,是有关现代社会中各种项目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所涉及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与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直接影响到了建设项目管理方法的变革。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中,现代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项目管理的主流模式,这必将迫使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发生必要的转化,即从传统的建设项目模式转变成基于活动和过程的全过程管理的新模式。

在现代建设项目管理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有关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所谓现代项目管理是指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各种管理活动。这一定义界定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项目管理的目的,其二是项目管理内容,其三是项目管理的手段。其中,项目管理的目的是“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而项目管理的内容是“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各种管理活动”,有关项目管理的手段则包括各种“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

1.建设项目管理的目的

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论认为,建设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需要满足或超越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与期望。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项目管理者必须按照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和期望去开展建设项目的管理,但是一定不能将建设项目成本、工期、质量等既定的工作考核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因为项目管理者必须要随时根据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要求与期望的变动而不断地调整和管理好建设项目的各项考核指标和具体的项目工作;其二是项目管理者必须充分识别和管理好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各种要求与期望,而不能只是根据建设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初始的、表面的或口头的要求与期望去开展项目管理。

2.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2.1建设项目的集成管理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各种建设项目工作能够很好地协调与配合目的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的目的是要通过综合与协调去管理好项目各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整个建设项目的成功。这项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集成计划的编制、项目集成计划的实施和项目总体变更的管理与控制。

2.2建设项目的范围管理

建设项目范围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开展的计划和界定一个建设项目或项目阶段所需和必须要完成的工作范围以及不断维护和更新建设项目的范围的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范围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成功地界定和控制项目的工作范围与内容,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这项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起始的确定和控制、项目范围的规划、项目范围的界定、项目范围的确认、项目范围变更的控制与项目范围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2.3建设项目的工期管理

建设项目工期管理也被称为项目时间管理,它是为确保建设项目按既定时间成功完成而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工期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做好项目的工期计划和项目工期的控制等管理工作,去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这项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活动的分解与定义、项目活动的排序、项目活动的时间估算、项目工期与项目作业计划的编制和项目进度管理与控制。

2.4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

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也称为项目成本管理,是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项目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完成全部项目工作而开展的有关建设项目成本和价值的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全面管理和控制项目的成本和努力提高建设项目的价值。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所需资源的规划、项目成本的估算、项目成本的预算和项目成本的监控、项目成本的各种预测和筹资管理等。

2.5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是为确保建设项目质量能够达到要求所开展的一种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质量规划、项目质量保障和项目质量控制等。开展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一个项目的工作和该项目的产出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和有效管理,以确保一个建设项目的真正成功。这项管理又可以分成建设项目产出物的质量管理和建设项目工作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2.6建设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更有效地利用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人力资源而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项目组织和项目所需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确定和有效地管理,以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组织的规划、项目人员的获得与配备、项目团队的建设等。

2.7建设项目沟通管理

建设项目沟通管理是为确保有效地、及时地生成、收集、储存、处理和使用项目的信息,以及及时合理地开展沟通而开展的管理工作。建设项目沟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项目所需信息和项目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沟通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沟通计划的制定、项目信息的传送、项目报告和会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8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为确保能成功地识别出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和度量项目风险以及应对项目风险所开展的各种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建设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事件和后果进行有效识别和及时控制,这是针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而开展的降低损失和抓住机遇的一种管理工作。具体管理内容包括:建设项目风险的识别和度量、项目风险对策的设计和项目风险的控制等。

2.9建设项目的采购管理

建设项目采购管理是为确保项目组织能够从外部寻求和获得项目所需资源的一种管理工作。建设项目采购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项目所需资源的获得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地管理,以确保建设项目能够及时合适地获得各种资源。这方面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采购工作计划的制定、资源寻求过程与采购合同的管理、资源供应来源的选择与合同履约管理等。

3.现代建设项目管理与传统建设项目管理的不同

3.1管理内容不同

现代项目管理在传统建设项目管理仅有的项目工期、质量、成本管理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项目集成、范围、风险、沟通、采购和人力资源管理六个方面的内容。

3.2管理效用不同

由于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增加了项目范围管理和项目集中管理这两个综合性和集成性的专项管理领域,以及项目风险管理这个针对项目管理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专项管理领域,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更多地强调项目工期,造价和质量的专业分工,没有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专项管理,从而造成了传统项目管理中存在相互割裂、不系统和缺乏对于不确定性问题管理等方面的缺陷,这是传统项目管理效用低下的根本原因。

现代项目管理模式九个专项管理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又分成了三个子系统:其一是由项目造价、工期和质量管理构成的项目目标管理子系统,其二是由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物力和劳力资源)和沟通管理(信息资源)三者构成的项目资源管理子系统;其三是由项目范围、风险和集成管理构成的项目综合管理子系统。目标管理子系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和保障对象,资源管理子系统是项目资源保障和配置的手段,综合管理子系统是项目集成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工具。正是这种有机构成和科学配置使得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管理质量和效果都远远超越了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现代项目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增加了项目范围、集成与风险这三个综合性的专项管理和三个项目资源管理的专项管理内容,从而使其有效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也是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成为当今项目管理新模式的根本原因。

3.3适用范围不同

传统建设项目管理的应用主要局限于以建设工程为主的狭窄领域,而现代项目管理的应用扩大到了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包括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科学研究项目、产品开发项目、国防项目等众多领域。

4.对工作的启示

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逻辑系统都是在扬弃旧模式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和覆盖更加广泛的现实管理内容的前提下诞生和发展的,项目管理模式也不例外。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01-04

20世纪90年代末,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我们国家做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为此,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非常显著,并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大学毕业论文作为衡量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些年来其总体质量水平呈现出下滑趋势,这对于高校、学生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

毕业论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实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论文属于一项涵盖学校教学管理的定位、目标、机制与实践,大学生多层次文化素质、个体化需求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内外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性教学管理工作。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应从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和考虑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层次化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和多元化”需求、指导教师学术水平差异化与责权利险不统一、学校毕业论文定位导向与传统管理机制的不合时宜性等重要内容与影响因素,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优化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多层次类别毕业论文教学定位与导向、基于责权利险一致性的毕业论文项目管理路径法,为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教学管理新思路和立体化解决方案。此方法对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等教学管理都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2]。然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现状仍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在形式重于实质、研究水平低、选题陈旧不当、内容抄袭拼凑、写作表达水平低、论文文本不规范、文献格式混乱等众多方面[3-6]。针对这些各种类型问题,研究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方案才是解决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研究学者主要从学生、导师和学校等不同维度给出了科研能力差、学生就业压力大、实验设备不足、重视度不够等大学生个人素质因素[7],指导能力有限和责任心不强等导师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合理的论文教学定位、论文管理流于形式等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8]。为此,表1详细列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为了有效改善和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低劣问题的关键在于,应以系统视角来全面认识和综合分析外部社会环境下招聘单位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考察需求、学校对学位论文定位与质量评价管理、导师在学位论文创新性等方面的指导过程与绩效考核、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与责任态度等众多方面因素,采取因时制宜、因人施教的原则,建设选取一套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导师为主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分类定位与项目管理路径方法,充分发挥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维度上各种影响因素的积极叠加效应。

二、多层次类别的毕业论文教学定位与导向

篇(11)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对工商管理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进展,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也逐渐增多,及时把握国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最新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将对我国工商管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与启发作用。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营利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本文按照学科代码将工商管理学科分为十个研究领域,对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工商管理各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发现国内、外研究的差异,更好地促进国内工商管理研究的发展。

1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

本文在检索国外工商管理论文数量时,选择了SCI和SSCI中影响因子大于0.5的59种管理类期刊,时间范围是从1990年到2000年。通过关键词检索,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领域,故将其他九个领域按检索到的论文篇数做出趋势图。

从纵向来看,1990~2000年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理论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企业文化、财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则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没有明显的增长。其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在90年代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某些年份,市场营销研究虽有下降,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在近5年内发展很快;而运作管理的研究在突破最高点后开始逐渐持平甚至下降;不能忽视的是对项目管理的研究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从横向看,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领域,可见近十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外是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从其他9个领域的论文数量排序中可以看出,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理论、运作管理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分析各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时的1997-2000年进入SCI检索的文章,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关于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1):

2国内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

对国内工商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从中国期刊网中筛选出44种学术性较强的管理类期刊,根据关键词对各二级科目的论文进行检索,将各领域检索得到的论文数量进行趋势描述

从此趋势图纵向比较,几乎每一个领域的研究在近7年中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这表明国内工商管理各领域的研究力度在加强,这也与国家经济改革的进程和力度有一定关系。横向比较,研究成果较多的是市场营销,说明我国的经济改革及国企改革的力度加强,企业不再只靠抓生产提高企业利润,而是越来越注重市场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同时,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项目管理也是研究较多的领域,相比而言在工商管理研究范围内国内近几年对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从代表性文章中,得出国内工商管理各领域研究热点如下:

3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的比较及结论

3.1工商管理研究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从国内外的研究趋势比较过程中可以看出,国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增长速度较快;项目管理的研究在持续增加;企业战略管理的论文数量曾在1995年左右达到最多,随后又有所减少。国内则对运作管理研究较多,企业文化、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也是理论界研究较多的领域。

从国内外文献数量的排名次序角度看,国内论文数量较多的是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项目管理,而国外的排名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理论。

国内外研究热点存在必然的交集,但侧重点仍有不同,国内理论研究滞后于国际的理论研究,国内的研究热点往往是国外前几年的研究热点,而国外正在形成的热点在国内往往是刚刚涉足或者还未涉足。

4结论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从整体上落后于国际水平,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有一定关系,但是也要求此领域的学者们能把握工商管理的最新研究方向,以加强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在研究内容与形式上存在差别:国外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将理论运用于管理实践;而国内的研究经常停留在理解国外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对一些较新的管理问题介入较少。鉴于工商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国内此领域学者们应注重研究形式的改进,注重对管理问题深层面的研究。

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差别:国外注重规范研究,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国内多是思辩研究,研究仅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或是虽有理论基础但是缺乏严密的推理。国外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较多,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等方法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证,而国内则不重视实证的研究。这与各国间的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管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在进行管理研究时,应该多作些实证的工作来充实我们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2]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3]WebofScience.[DB/OL].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