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大全11篇

时间:2023-01-12 13:40:4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乡镇干部交流材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乡镇干部交流材料

篇(1)

这次干部调整,是县委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实际,通盘考虑全县乡镇及相关县直部门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考察,反复酝酿协商,广泛征求意见,统筹考虑慎重研究做出的决定。今天,县委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把这次调整的领导干部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体谈话。下面,我讲几点意见和要求,

一、这次调整所遵循的指导思想

这次调整干部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进一步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为今后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调整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坚持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的原则。这次调整,充分考虑了各单位以及每名领导干部几年来的工作实绩情况,同时,参考了每个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情况,对那些真抓实干、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领导干部坚决予以重用。对那些工作不利,成绩一般的干部,进行合理地调整。使各级领导班子更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二是充分依据考核结果的原则。今年年初,县委依据2005年下达的考核目标,对旗乡镇、县直机关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进行了全面的考核,为这次干部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县委高度重视对干部日常考评和民主推荐,既注重工作实绩,又考虑到了工作的连续性;既侧重了解干部的个体情况,又综合考虑了每个领导班子的整体情况;既尊重民主推荐结果,又广泛征求县几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使这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调整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坚持实行岗位交流的原则。坚持岗位交流,使领导干部经历不同的岗位和环境,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要求。这次干部调整,县委从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加大了干部交流的力度,一方面使干部尤其是一些年轻干部,能够丰富经历,增加阅历;另一方面有效避免干部在一个岗位上时间过长带来的弊端和矛盾,使干部能够消除顾虑,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次干部调整根据职数配备的要求,对一些干部实行了转任非领导职务,这是改革形势的需要,对于稳定干部队伍,推动各项工作都有积极的作用。在调整中,县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依据干部的工作实绩和能力,确立了选贤任能的导向,把工作上有思路、有能力、有魄力、有办法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让他们发挥更好的作用。

总之,这次干部调整,是县委从全县发展的大局出发,从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出发,慎重做出的决定,调整方案力求做到公正合理。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达到个人百分之百满意是不现实的。可以说,在这次调整中,县委尽最大努力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民主,让绝大多数干部感到满意。但由于受领导职数的限制,一部分优秀干部的使用不尽如本人的意愿,对此,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特别是对一刀切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按照方案要求,全县乡镇科级领导干部职数减少名,工作难度和压力相当大。县委经过再三考虑,对旗乡镇领导干部正职切到岁,副职切到岁。应该说,绝大部分退下来的领导干部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能够真诚理解县委的难处,全力支持这次干部调整。对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这些干部识大体、顾大局的奉献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调整,共涉及人。其中,乡镇人、县直部门人;交流任职人、改任非领导职务人。可以说通过这次调整,使旗乡镇领导班子在年龄、学历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干部任免的程序上,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和《票决制》的办法,更加公正、科学、合理。

下面,我代表县委向各位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摆正心态,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干部新老交替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规律。作为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干部素质高低、涵养深浅和政治上的成熟与否。如果能客观正确对待,不仅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大局,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因此,希望大家要正确的对待这个问题。留在岗位上的同志要积极努力,勤奋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绩。调整工作岗位的同志,也不要有思想包袱,不是说你的能力不行,而是岗位所限,希望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扬过去那种拼搏精神,把工作做好。退下来的同志,希望也要安心,力所能及地发挥好余热。

第二,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干部不断成熟的重要条件;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渠道。当今世界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形势的发展、岗位的变更,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要履行好自已的岗位职责,在本职岗位上取得更好成绩,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始终把加强学习放在第一位,这是每个领导干部成长的根本,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前提。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才能标志政治上的成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就是要掌握科学的理论,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二是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三是要加强政策学习。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才能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创造性的落实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四是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注重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社情民意,不断发现、总结和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新典型,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工作水平,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篇(2)

“火山口是曾经喷发过熔岩后留下的出口,它平日是静寂的,没有树,没有草,更没有花,飞鸟走兽也不临近,但它只要是活的,内心一直在汹涌,在突奔,随时又会发生新的喷发。”——这一个形象的描绘,或许可以解释他为写作《带灯》尽力排除一切干扰,推掉能推的活动,几乎不见任何人的做法。

“我得为自己活呀,为自己的写作活呀。”——他给自己创造这样理想的写作状态,为的是将“不能重复以前写法”的决心藏在这看似静寂含蓄的写作姿势背后。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次写《带灯》就像孤身一人在作坊中做试验,写法上的转换和突破亦需要敢于面对未知失败的勇气。

他的“带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2013年1月,这个周身带着萤火微光的清丽女子从贾平凹的新书中走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本来是“小布尔乔亚”情结的文艺女青年“带灯”,却来到秦岭地区的樱镇当了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主任,综治办是各基层力量角力的大舞台,选举、上访、救灾、计划生育等各种杂碎问题轮番对女主人公进行“轰炸”,贾平凹以这样一个“摧残美的一个过程”揭示中国农村基层干部生存状态,主题可谓剑走偏锋。

而为何以一个乡镇女干部的角度写《带灯》,贾平凹告诉《方圆》记者:“现实中的‘带灯’原型就是一位乡镇干部,她以写信的形式跟我交流,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社会基层的真实状况,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她让我敬重,欣赏,又令我同情和哀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贾平凹喜欢有意思的人。

之前写小说《高兴》,就是因为贾平凹从拾荒人刘书桢身上看到一种奇异的特质。而这次,他在这位乡镇女干部身上亦看到了这种类似的特质,都是“泥塘里长出的一只莲,在肮脏的地方干净地活着”。

而经他之笔将这些“有意思的人”从农村这片土地上提取出来,便就是关于中国农村现状的个例,更是当下农村正在发生着的事情。为何如此具有代表性?还是要源于贾平凹始终是一位“接地气”的作家。他这样描述自己书写农村的使命感:“我这一生可能大部分作品都是要给农村写的,想想,或许这是我的命,土命,或许是农村选择了我,似乎听到一种声音:那么大的地和地里长满了荒草,让贾家的儿子去耕犁吧。”

贾平凹几十年保持去乡下采风的习惯,但渐渐地,他发现乡下的生活早已不似从前的山水,以往将心灵退回乡村的那种想法已不复可能,而感受更多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苍凉。贾平凹在《带灯》后记中写道:“农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男的女的,聪明的和蠢笨的差不多都要进城去,他们很少有在城里真正讨上好日子,但只要还混得每日能吃两碗面条,他们就在城里漂呀,死也要做那里的鬼。而农村的四季,转换亦不那么冷暖分明了,牲口消失,农具减少,房舍破败,邻里陌生,一切颜色都褪了,山是残山水是剩水,只有狗的叫声如雷。”

除了环境风貌的变化之外,贾平凹告诉《方圆》记者:“在乡下走动发现,社会大转型期,社会矛盾从未如此集中,人性的善与恶也从未如此爆发。”

就在前年,贾平凹去陕西南部,走了七八个县城和十几个村镇,又去关中平原北部一带,再去了一次甘肃的定西。他去这些地方走动,本来,是并无写文章的打算,“如果纯粹为了创作而跑动那就显得小气而不自在”,而只是想看看真实的社会状态和人的精神状态,从而让自己对社会有个大的把握,而不至于偏颇和迂腐。

直到他遇见了“带灯”的原型,那个山区的乡镇女干部。这个女子出现在他生活中,通过和她的交流,让贾平凹突然产生了写作的欲望。

她起初给贾平凹发去短信,将她在综治办的工作和生活在短信中写得极好,这让贾平凹惊讶不已,日久天长,竟到了盼着她来信的地步。收到的每封信都是几百字或上千字,里面洋洋洒洒倾诉她的追求和向往,欢乐、悲伤、愤怒、苦闷全不避讳,这种和盘托出的赤诚之心打动了贾平凹,让他决定去她所在的地方见见她。

在深山同女干部交流的日子里,他首先看到了她生活和工作的一面,她带着他走街串巷,去给特困户办低保,去堵截和训斥上访人,而后发现了她自然随性颇有原始古风情怀的另一面,她拽着牛尾巴上山,采到山花就别在头上,跑累了便以地为席打盹睡觉。他写道:“我远远地看着她,她那衫子上的花的图案里花全活了,从身子上张上来在风中摇成鲜艳。”

相熟之后便成为朋友,她会给他寄些土特产的同时附上一包又一包乡政府发给村寨的文件、通知、报表、工作规划、上访材料、救灾名册、领导讲稿,很有意思的是,有次寄给他的文件里还夹了份她因工作失误而写的检查草稿。

她自然不知贾平凹会如何处理这些材料,但在贾平凹心里,一个构思正在成形。与此同时,贾平凹得知自己的老家正在修高速公路,一座大的工厂被引进落户,一场因在河里淘沙惹起的特大恶性群殴事件爆发,死伤严重。

社会基层如此之多的问题呈现出“像陈年的蜘蛛网,动哪儿都落灰尘”的样态,贾平凹就想写出来,他想:不能女娲补天,也得杞人忧天么。

酝酿和改变

女干部的经历让贾平凹激动,就写了些随感和散文,但是很多问题还是可以深究和延伸,他认为不过瘾,就决定写成长篇。

构思时间是漫长而又辛劳的,贾平凹感觉是到了“自己想写好也能写得好”的时候了,灵感来时可谓排山倒海,但真正落笔时,他首先自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到这个年纪,为什么还要写?

之前写了那么多,这次书写却是一次彻底整理自己的过程,当他想到“要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去突破和提升”这样的一个写作念头时,连他自己也被自己吓到了,“这怎么可能呢,这不是要夺掉我手中的笔吗”,可是,“不写东西我还能做什么呢,让我试试,我没能力做到我可以在心里向往啊”。

这样反复自我拷问的过程,是惊恐的,也是痛苦的,想提升境界就需要审视自我的勇气,他的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伏在书桌上痛哭过,贾平凹向《方圆》记者叙说那种构思的状态:“如果重复别人或者重复自己,这就是无能的表现。可想在书写上突破和提升,哪怕是一点点,却是非常难的。这个时候,就会感觉自己能力不济,恨自己,所以写作总是在惊恐中完成。”

卦书云,仰观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在群形中寻式,需要有所体会,体会后有所顿悟。贾平凹有热情观看体育比赛的爱好,起笔写《带灯》之时,欧冠杯赛正热,而巴塞罗那的一支足球队的踢法给贾平凹写作《带灯》灌注了新的血液。“踢球其实大脚开最容易,但是在人窝里传球要求就高很多,巴塞罗那所有队员都是防守者和进攻者,进攻时就不停地传球倒脚,繁琐、细密而眼花缭乱的华丽,特别讲究。”这种消解了传统阵形和战术的踢法,恰好可用于《带灯》的结构。结构和题材有关,《带灯》要反映一些基层黑暗的东西,分小节靠细节推进,不倚重故事和情节地写,可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圣经》的写法,多少也给《带灯》启示。”贾平凹告诉《方圆》记者,《圣经》从创世纪开始写起,分若干小节,不是按时间顺序写,亦不是按照故事发展脉络来写,随心所欲写到哪儿就停下来,这种大气之举反而能将涉及的好多东西塞进去。这就是要“写饱”。

贾平凹曾在《高老庄》后记中,借夫子自道:“我是先失去了一部分我最初的读者,他们的离去令我难过而又高兴。”贾平凹又说:“我得改造我的读者,征服他们而吸引他们。”而到如今,是到了写《带灯》的年纪,他已经不单在乎自我领略,“亦愿将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在此之前,《秦腔》和《古炉》的叙述方式虽得到文学界和读者的认可,但其明清文学的柔美文风亦疏远了一部分认为“书难读”的读者,所以这次的《带灯》,他想有意靠近两汉文学的平实硬朗,“沉而不糜,厚而简约,用意直白,下笔肯定,以真准震撼,以尖锐敲击”。

“《带灯》是围绕带灯一个人的故事,要避免单调,就尽力展开乡镇政府日常工作,将故事散开,事件与事件,段落与段落,句与句之间留空隙而产生张力。再加进许多信件,史记,政策条文等,说它华美时华美,朴实时朴实,实时要真实,虚时要空虚,一切要淡,要静水深流。”贾平凹告诉《方圆》记者,一切都还在摸索和试验着。

“写字,功力没到字在面上,功夫到了力透纸背。”他自信这力透纸背的力量来源于长久以来对真实境界的追求。当他用看似平常的笔调讲一个镇长为了治病吃胎儿,讲领导让带灯假冒上访人员以避免暗访,讲带灯最终走入迷茫的疯癫之境,激烈的残酷就慢慢渗了出来,看似平常下的无意识,比残酷更残酷。贾平凹讲:“我的写作不是类似火的那种写法,可以说像水,水是柔的,平静的,但走进去,或许会把人淹死。”

《带灯》里人和事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是这些现实中的真实经历和多年来在农村的体验,以及他对中国现实的深入思考让他完成了《带灯》。“把真实呈现出来,再是一定要投入真挚的感情,正在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东西才鲜活。”贾平凹说。

提供一份中国经验

作品所阐释的意义是作品的灵魂和高度。在这一点上,贾平凹思考得尤为严肃。书写当下现实社会的艰难之处在于,“画鬼容易画人不容易”。人类的困境就是社会的困境,也就是文学的困境。贾平凹认为,《带灯》中带灯作为中国社会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工作人员,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艰辛,恰是当下所有中国人及中国社会陷入困境的一个缩影。围绕在带灯身边的故事,即是中国文化特有背景下的世情、国情、民情。

而我们的文学作品,大都是反映现实问题的题材,吃穿住行的生存问题,虽然早知道,提升作品高度需具备现代意识,而如何将创作之路打通,通向现代意识,贾平凹在《带灯》中给出解答:正视和解决那些我们通往人类最先进方面的障碍,比如在民族的性情上,文化上,体制上,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上,行为习惯上,怎样不再卑怯和暴戾,怎样不再虚妄和阴暗,怎样才能真正的公平和富裕,怎样才能活得有尊严和自在。

篇(3)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挂职工作的重要意义

这次公开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是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早日实现我区突破发展目标的战略需要。挂职锻炼为期一年,对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建设来讲时间很短,但是对一个年轻干部的培养成长来讲却很关键。要把这次挂职锻炼工作做好,把年轻干部培养好,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首先,从选派的单位来看。由于这次选派到乡镇挂职的干部大多是各单位的青年才俊,是经过多年培养的业务骨干,大多已独挡一面,挑起大梁。所以各单位虽然对这次选派工作都很支持,积极向上推荐,但在思想深处,总觉得把这样的好苗子派出去对本单位是损失,有点舍不得。也有少数选派单位认为挂职干部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跟本单位没有什么关系了,再也用不着管,或者说是想管也管不到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强调一点,这次挂职干部除组织关系转到乡镇以外,工资关系、身份性质、福利待遇仍在原单位,一律不变。在今后的一年里,挂职干部仍是机关工作人员,各单位必须承担应尽的领导义务、管理义务和教育义务,配合组织部门和挂职乡镇做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同时,我也希望选派单位能够从全区大局出发,摒弃人才是部门所有的狭隘观念,从人才是社会共有资源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年轻干部经过挂职锻炼,会全面了解机关和基层工作,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即使将来回机关工作,也能作出更大贡献。

其次,从挂职的乡镇来看。把这次挂职工作做好,乡镇的作用至关重要。应该说,我区绝大多数乡镇对年轻干部的到来是热情欢迎、虚位以待的,但也有少数同志认为本镇的领导职数已满,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合适的岗位安排,挂职干部根本无职可挂;也有同志认为,挂职干部一挂就生根,一年期满之后大多要在乡镇就地提拔,这样可能会使本地人才的使用受阻,会打击本地人才的积极性,影响本地人才的上进心。这种认识乍一看好像是爱护人才,关心人才,其实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一种反映,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如果对这一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乡镇领导充实到机关,使用了一部分领导职数,压缩了机关干部的上升空间,使得机关里一大批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长期难以提拔重用,因此到乡镇挂职乃至今后在乡镇任职,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正常的人才流动机制,也是组织部门对干部负责的表现。另一方面,挂职干部大多经过多年机关工作的锻炼,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组织上安排他们到乡镇挂职,只是为他们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一切看工作、看表现、看实绩,谁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谁就能得到提拔重用,绝对没有什么厚此薄彼先入为主。所以,希望大家在用人上也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牢固树立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意识,突破地域、部门的限制,逐步形成本地人才可以外地用,外地人才可以本地用;乡镇人才可以机关用,机关人才也可以乡镇用的共识。

再次,从挂职干部本身看。这次选派出来的同志即将到乡镇工作,大多满怀信心,到乡镇从头学起,从零干起,干于吃苦,勇于奉献。同志就说过:“把年轻干部放到一些关键岗位,艰苦环境和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地方去锻炼和培养,对他们的提高和成熟很有好处。”“年轻干部如果不知艰苦,不经过摔打,很可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浪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派你挂职正是组织对你的信任和重视。当然有个别挂职干部道听途说,误以为挂职期满就会在乡镇担任领导职务,有一种等待提拔的优越感。对此,我希望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挂职除了培养锻炼人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组织部门考察干部、识别干部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实践检验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看一个人的优点和不足的有效手段。挂职干部的优劣要看实绩、看德才、看公认,表现优秀的才能提拔重用。挂职干部期满之后的去向要根据工作表现和组织需要来定,所以说挂职干部绝对不是进保险箱,绝对来不得半点骄傲与懈怠。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形成挂职工作的组织合力

选派干部挂职工作涉及人多,覆盖面广,工作量大,可以说是干部培养选拔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组织部门、选派单位、挂职乡镇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一要在培养上形成合力。首先,挂职的乡镇要下功夫。要安排好锻炼岗位,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敢于把挂职干部安排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去磨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把压力作动力,促其提高。要善于搭梯子,安排挂职干部参加党委会、政府办公会等重要会议,使他们尽快全面了解和熟悉乡镇工作。要精心传、帮、带,每个乡镇都要明确一名党政领导作为帮带联系人,负责指导挂职干部的培养锻炼,通过经常性的谈心谈话传授经验、交流思想、指出差距、提出建议,帮助成长。其次,选派单位要多支持。挂职干部面对新环境,难免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挂职干部的娘家,选派单位必须从各方面全力支持。要积极主动,定期与挂职干部和挂职单位联系通气,了解挂职干部的工作情况,当其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要尽力帮助解决,必要时还要在人财物上予以扶持。再次,组织部门要精心抓。组织部门是选派干部挂职工作的职能部门,对挂职干部能否健康成长负有重要的培养责任,必须从紧从严抓好挂职干部的培养锻炼。要强化考核,改进考核方法,突出对挂职干部能力变化的对比考核,看挂职锻炼取得的效果怎么样,看与乡镇工作的需要比缺什么,发现不足要及时向乡镇和本人反馈,明确其努力方向。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帮助改进提高。必要时要组织挂职干部交流挂职体会和心得,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二要在关心上形成合力。从机关方面来讲,关键是待遇要保证。挂职干部到乡镇,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从事一项全新的工作,群众在观望,组织在评价,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才能干出成绩,工作压力、思想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派出单位要确保待遇落实,决不能让挂职干部有后顾之忧。从挂职乡镇来讲,关键是生活上要关心。挂职干部虽然人事关系在机关,但在今后的一年里,生活、工作都要在乡镇,远离家人和朋友,跟大家战斗在一起。所以乡镇干部要把他们当作家里人一样对待和关心,要乐于和他们交朋友,主动教他们做工作,帮助反映和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组织部门来讲,关键是谈心活动要经常。要定期与挂职干部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围绕挂职后工作、学习、思想和生活上的得失谈,对取得的成绩要及时总结并予以肯定;对存在不足的要指出问题点明努力方向;对思想上遇到障碍的,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帮助打消顾虑,促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三要在管理上形成合力。挂职干部的管理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对乡镇来讲,挂职干部是客人,往往会碍于情面;对机关来讲,挂职干部是远亲,往往会放任自流,所以稍微疏忽就有可能出现两头管理两头落空的现象。首先,我再明确一下,在今后的一年中,原单位要尽可能克服人员更替的困难,原则上不允许再给挂职干部安排工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必须使用挂职干部的,需向组织部门请示,征求乡镇意见后再定,不能自作主张,随意安排。其次,要努力形成制度管理的合力。组织部要制定实施挂职干部定期向三方汇报制,定期了解掌握挂职干部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思想情况。要严格执行组织部门定期征求意见制,定期到挂职单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收集挂职干部的表现情况,并及时向原单位和本人反馈。还要实行组织部门定期考核制,对挂职干部半年考核一次,一年期满进行全面考核后,根据组织需要,表现优秀的,予以提拔重用。

三、把握机遇,有所作为,实现挂职工作的既定目标

这次公开选拔,全区共有42单位114名同志报名,经过公开考试、面试、考察,区委常委会研究,最终确定了在座的20位同志到乡镇挂职,任乡镇长助理职务,这次挂职从一定程度上讲,将是你们工作、生活的重大转折点,所以,我想再对你们提五点要求。

1、珍惜下派挂职的机会。首先,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下派到乡镇工作,你们将置身一个全新的环境,遭遇许多未知的困难。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关键在于你能不能适应变化,克难奋进,把工作做好;看你能不能经受住挑战磨练,实现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提高。其次,这是一次发挥才能的机会。在坐的各位,知识和学历水平都比较高,这次公开选拔,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现在就要看你们这些演员的功夫了,看你们能不能充分发挥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绩,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再次,这是一次自我重塑的机会。这次下派选择了你们,是组织上对大家过去工作成绩的肯定,但是同时也在客观上把大家同过去的成绩割裂了开来,为大家设定了新的起点。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前途还需努力争取。不管过去是好是坏,下派之后,都要从头做起,从零开始,用工作表现说话,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能力,用行动塑造自己的新形象。

2、正视乡镇与机关工作的差别。一要正确认识工作环境上的差别。跟机关相比,乡镇各方面条件要艰苦得多,特别是家庭生活方面,在机关上班时,单位与家离得近比较方便,可以两头兼顾;到乡镇之后,单位与家离得比较远,往往就顾得上工作顾不上家,对此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二要正确认识工作对象上的差别。跟机关相比,乡镇工作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涉及到方方面面,相对变数较大,没有什么脉络可寻,工作中需要灵活机动,不能因循守旧,死搬教条。三要正确认识工作性质上的差别。机关部门无论大小,都只涉及到一条线的工作,总体上专业性比较强,对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乡镇虽小,但作为一级政府机构,不管开展哪一项工作,都牵一发而动全身,综合性比较强,不但对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还要求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四要正确认识工作手段上的差别。由于工作环境、对象、性质等方面的差别,乡镇工作与机关工作在工作方式上也有着很多差别。乡镇工作较复杂,不是一眼能够看到底,一个药方可以治百病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推动工作开展,所以工作中对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要求比较高;乡镇工作比较具体,要把理论转化为群众语言,才能开展好工作,所以工作中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求比较高;乡镇工作头绪比较多,要善于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在工作中对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协调要求比较高。挂职干部只有掌握了这些差别,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才能很快进入角色。

3、把握锻炼的重点。一要提高理论素养。挂职干部下派之后要从不懂到懂,从了解到熟悉,还有许多新事物需要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还有许多新问题需要去研究、去回答、去解决。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关键是要善于学习。要挤时间学习,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少应酬、不空谈,多学习。要抓住重点学,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契机,带头学,深入学,深刻领会、切实把握十七大的精神实质。要学以致用,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二要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乡镇是连接机关与群众的纽带,可以说是上管国家大事,下管鸡毛蒜皮,各种事务繁杂琐碎,各种问题交缠纠结,各种矛盾错综复杂,都要靠乡镇干部去解决和处理。任务重,人手紧,怎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呢?关键就要看你的综合协调能力。要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安排好处理问题的时间表,制定好解决问题和矛盾的预案。要多深入多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个人的工作威信,要出以公心,要有独到见解,让大家心悦诚服,积极主动地配合完成工作。要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善办利民之事,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善于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贯彻上级意图,把上级意图和群众愿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上级满意、群众满意、组织满意。三要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乡镇经常会遇到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需要处理,碰到这种情况,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思考问题,准确地把握其政治内涵,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要增强应变能力,沉着应对,冷静思考,充分考虑各种未知因素,估计各种可能的变化,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要善于发动群众,通过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问题。四要注意增强创新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新矛盾,必须创新,才有出路。要摸准农民的脉搏,把握农村工作的节奏,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用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开展好各项工作。

4、认准角色定位。一是当好学生的角色。挂职锻炼就是到实践中去学习,去提高,就是要当好学生。要向领导学习,学习他们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学习他们高超的领导艺术;要向书本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指导;要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摔打磨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向群众学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汲取群众的智慧,不断丰富工作经验。二是做好助手的角色。这次挂职既然是当助理,那就必须要先当好助手。一方面要当好领导的参谋,帮助领导想办法、出点子,做好建言献策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当好领导的臂膀,帮助处理一些工作、琐碎事务,做好打基础的工作,让领导能够集中精力抓大事。三是做好公仆的角色。要深入基层,做基层的知情人,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考虑部署工作,不搞空中楼阁;要深入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保障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开空头支票;要全心为民,亲近群众、爱护群众、致富群众,做群众满意的好公仆。四是做好未来领导角色。领导助理是培养领导干部后备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时期,把培养领导能力、提高领导水平、丰富领导艺术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工作中要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遇到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想一想假如自己是领导应该怎么办,对各项工作要进行超前思考,形成完整的工作思路,为走上领导岗位作好准备。

5、掌握工作方法。一要勤学多思。所谓勤学,就是要自觉、勤奋、刻苦学习。不仅要把学习作为掌握知识、增强本领的重要手段,更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来认识和对待,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学习型干部和学习的模范。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周围的干部群众学习,向所有内行的人学习,向选派干部先进典型学习。通过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上有新的进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上有新的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新的提高。当然,要真正做到勤学,关键要使学习成为一种状态,成为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无处无地不在运行的状态,把学习贯彻到工作、生活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所谓多思,就是要勤动脑、勤总结、多思考,善于“开动机器”,琢磨问题。古人说:“行成于思”。思考是学习的继续,是对实践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探索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认识环节,是学习后觉悟的过程。多思出智慧,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减少实践盲目性,增加实践的有效性。多思,一是要处处留心,仔细观察基层同志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善于从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二是要超前主动,做工作,办事情,特别是一些重大事项,行动前必须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三是要总结反思,对每一项工作都要认真总结,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尤其是在失败的情况下,更应认真思考、总结,找出原因。只有不断地总结反思,才能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二要苦干实干。所谓苦干,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基层相对艰苦的环境里经受磨练。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作矛盾和困难相对较多。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吃苦耐劳,迎难而上,勤奋工作,才能在本职岗位站住脚,才能在艰苦环境里立稳身。可以说,艰苦奋斗是我们挂职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方面,希望大家要有所认识,有所准备。所谓实干,就是要实实在在地抓落实,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基层群众最讲实际,他们衡量干部的标准,不是会说不会说,也不是工作的过程,而是看到底干了哪些事,结果怎么样。所以,挂职干部一定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抓好经济工作作为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充分发挥自己了解政策、视野开阔、信息灵通的优势,为经济发展当好助推器。具体工作中,大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敢干不要蛮干。敢干是年青人的特点,但敢干绝不同于蛮干、盲干。二是实干又要巧干。实干是推进工作的先决条件,但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必须巧干,讲究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既要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共同把事情办好;又要注意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要注意推动干部群众转变观念,切实帮助解决选择项目难、资金筹措难、技术投入难、扩大规模难、产品销售难等实际问题,从而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对交通便利,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的乡镇,要宣传投资优惠政策,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在街道工作的同志,也要根据街道特点抓好经济工作。

三要开拓进取。挂职干部到乡镇基层工作,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从事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工作,需要学会以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同时,目前多数乡镇的发展还比较滞后,面临的困难较多,发展的任务很重。在这样的地方开展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但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开拓创新不是立异标新,要坚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找准结合点,力争取得更大的突破。特别是到条件较差地方的挂职干部,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做到面对困难,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挑战,有应对挑战的办法。积极拟思路、想点子、抓落实,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