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图形设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5-15 06:11:4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图形设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图形设计论文

篇(1)

明确的定位是一切设计的前提。招贴创作在没有文字说明的前提下,仅利用图形设计就能一下抓住消费者眼球,传播出招贴画的主题思想。从这方面着手,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内容,主题定位要呈现出独特性、鲜明性和个性化。

1.2受众定位

招贴设计创作一定是面向大众群体的,而不是被独家珍藏。但由于受众群体受年龄、教育思想、宗教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等等的影响,信息接收自然有相应的差异性。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在这基础上,凭借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制定出准确的受众定位。

1.3市场定位

信息的传播与市场是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公益性招贴还是商业性招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目的性。依据市场定位,进行市场调查,反馈产品信息,进而做出产品价格或者设计调整。这些内容都与市场定位有关。

2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创作手法

根据艺术的相通性,图形的创作手法在具体招贴设计中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2.1手绘法

近年随着手绘的艺术方法得日渐流行,手绘在招贴设计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用于手工描绘的图形有一个共性:笔触自然,表达真挚,感情细腻丰富。其图形可以分为具象和抽象,诸如油画、水粉、素描、版画都可以拿来创作,而且风格不拘泥于特定的形式,手绘的图形一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手绘的图案传达的是设计者的人物性格特征、个人感情。手绘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考验的是绘画者的美术功底,能够纯属地运用手绘技巧以达到大众欣赏水平还是一大突破难点。

2.2拼贴法

拼贴是张贴设计创作手法比较有趣的一种方法,拼贴法就是利用多种艺术手段,一般是通过摄影、手绘或者是具体实物,以造成画面的不平衡感,然后把集中艺术手段统一结合、对元素重新配置组合,生成不同风格图形作品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拼贴法比较考验设计师对元素的整体掌握和材料的选择,既要表达出自己的创作特点,又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2.3电脑制作

在数字化的时代,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电脑技术更是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凭借自身优势占据主导地位。现今消费者看到的很多色彩鲜艳、制作精良的作品都是依靠电脑制作生成的。招贴作品想要出彩博得大众欣赏,不仅需要设计师独到的思想见解,也要结合先进的技术。

3招贴创作中图形创作

艺术的演变总离不开时代的发展进步。招贴创作中图形的设计创作也是变化万测,这里选取了几个经典、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图案来具体分析一下。

3.1传统图形

中国的传统图形从诞生时就与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内涵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和重新创造,普遍的出现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里以中国传统吉祥图形和传统水墨图形为例,分别说明在招贴设计中是如何运用的,还有相应取得的效果意义。

(1)中国传统吉祥图形。

中国几千年文化流传下来,较为熟悉的传统吉祥图形有方胜、云纹、太极八卦、和如意纹等等。题材相对比较宽泛、形式多样、源远流长,是其他图形难以相比的。将传统吉祥图案元素运用于招贴设计中,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具有很大的文化性底蕴和人文性。

(2)传统水墨图形。

水墨常见于山水绘画艺术当中,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境界内涵。传统水墨图案以其简约的个性特点融入招贴设计中,来表达丰富的寓意。将这种表现形式完美应用,更是具有外在形式和内在层次的双重效果。传统图形在招贴设计创作中比较有时代意义:一方面是使招贴设计更具民族性。在这个被外来文化冲击的时代,本土文化随着西方艺术热潮的涌入,更是无人关注。面对这种情况,将中国传统元素注入招贴设计的浪潮中,使得招贴作品更具民族特点,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学习和新认识。在招贴设计上我们应“立足中华,面向世界”,发扬并传承中华文化;另一方面为招贴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在招贴设计中灵活运用传统图形,并对传统图形加以创意设计,使作品更具美感和感染力,这从另一个角度也给予了设计者广阔的创作空间,观赏者也有无限的想象力。

3.2现代商业模式下的图形风格

招贴作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会是招贴图形创作都要进行变化,要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招贴不是个人把玩的艺术形式,其具有明确的传播目的、特定的受众群体、很强的商业性质。就风格而言是夺人眼球的。就当今招贴的发展趋势而言,对商品的宣传,由于推销上的特殊要求和电视广告、网络竞争的需要,人们更注重与真实、直接、明了、迅速地传达商品信息,绝大部分的招贴都是采取摄影的形式。在新图形图像时代,现代招贴呈现多元素、多样化的面貌特征。图形设计通过摄影、漫画、水彩、油画、版画等形式,甚至素描的手法表现设计主题,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画面图案追求新鲜刺激、离奇怪诞,图形打破了时空、环境、对象的限制,出乎意料的组合,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3.3视觉疲劳下的创意图形

在招贴设计中创意是图形设计的核心,人们生活在图形世界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图形扑面而来,这就造成了人们对图形产生视觉疲劳。这就要求张贴作品内容新颖、富有吸引力,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图形的创意中通过构思创造出的视觉语言,既可以用感性含蓄的、隐喻的抽象图形语言来启发人们的联想;也可以用具体可感的事物形象的具象图形语言,来强化视觉的冲击力。图形的含义不能局限在简单的视觉图形传递信息的范围内,而一幅招贴设计作品能恰到好处的用图形语言来说话,而不是简单的只追求图形的形式美感,缺乏了生动性,同时忽视了更深层的主题内涵。未来的招贴广告会越来越需要创意,越来越需要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运用创意图形作为招贴设计的发展趋势,会更加显现出它的社会优势。

篇(2)

二、情感共鸣的基本方式

1.顿悟

情感共鸣中的顿悟是指在原来看法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一种新的看法或者认识,这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次飞跃。图形设计中情感共鸣的顿悟方式就是欣赏者对图形作品进行观赏时,顿时悟到了作品试图传达出来的深刻内涵。所以,设计者在对图形进行设计时,也要进行周详的考虑,不仅要在图形设计作品中隐藏试图传达出的深刻内涵,也要避免流于表面,让受众一看就知道。隐藏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找不到,恰恰相反,隐藏是为了让受众对图形设计作品充满了深入探索的兴趣,激发了受众的视觉转换和跨越式思维。例如:受众在对“鲁宾杯”这副图形设计作品进行欣赏时,会先看到一个杯子,然后进行细致观察之后,会发现两张脸,欣赏者会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欣喜,这个过程证明了受众视觉上的转换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心理上的波动和思维上的飞跃。所以,一副优秀的图形设计作品,就要充分体现顿悟的特点,将深刻的内涵隐藏在图形作品之中,实现深刻内涵和视觉转换的结合。

2.移情

德国美学家西奥德•利普斯最早提出移情的观点,后来很多美学家都对此作过深入的解释。图形设计中情感共鸣的移情就是指设计者在图形设计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实现了物与我的统一。移情在图形设计中主要通过拟人的方法来实现,就是在对图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的对象或者物体进行人格化,使其具备人的情感和性格。但是不是所有的情感和性格都可以融入图形设计作品中,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符合作品的特征、适合欣赏者的心境。要注意的是,这种拟人方法不是图形设计唯一的方法或者手段,而是达到移情效果的便捷途径,为设计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提供了方便。

3.联想

联想的目的是共鸣,是指受众通过客观事物的启发想起一些东西,是经验和经验之间的呼应。图形设计中情感共鸣的联想方式就是通过一个内容想象另一个内容,通过一个形式启发另一个形式。联想不仅可以让欣赏者根据设计的形象进行有关、直接的想象,也可以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联想,一些看起来可能没有任何关系的因素放在一起就可能联想到很重要的事。通常情况下,联想主要有三种形式,逆向联想、因果联想以及相关联想。其中,逆向联想是借由某一事物联想到与其完全相反、对立的事物,如:设计者要想体现和平的主题,并非一定要通过和平的元素来反映和平,也可以通过一些战争元素进行反衬,这样形成的反差效果更好,情感共鸣更为强烈。因果联想是指由于某一事物的原因而想到其结果,这种思维比较常见,但是通过视觉形象的转换,效果较好。相关联想根据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而引发的连接和想象,从设计方法方面看,按时、衬托、对比、比喻等都属于相关联想的方式。使用相关联想的图形设计作品可以加深作者对作品的印象,特定的意会作用比较明显。

篇(3)

识别性是标志最基本的属性,是标志设计的成功关键。作为传播符号,标志希望让受众通过视觉上的“形”来接收传达者所想表达的意义,因此,在标志设计中运用传统图形,应选用风格、造型特点与企业、品牌、组织等所需要传递的信息吻合的,使标志的信息传达准确无误。我国几大银行,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标志在设计时,为了准确的传达金融机构这个信息,都采用中国古钱币作为基本形进行设计,使标志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

(二)共知性。

当下是商品极度丰富的社会,标志作为传播符号必须能够广泛传播,并且传达特定信息。标志本身是一个符号,符号的功能是它的信息传达,最理想的传达效果是传播者和受众对这个符号的意义能够达成共识。由于标志是靠其视觉形象进行信息传播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运用大家有共识的传统图形和纹样,有利于设计意义的准确传达。使传播者和受众能够通过标志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发挥标志的意义。

(三)独特性。

在标志设计中独特的视觉形象会让受众眼前一亮,针对一个主题,我们必须能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如果各种视觉形象太过于相似,受众认知时就会辨识失误,从而在信息的接受理解上产生困难,标志的功能性就会大打折扣。传统图形资源丰富多彩,时间、空间赋予了传统图形各有特色的视觉形象,将其利用于标志设计中,同样也会使标志别具特色。

二、传统图形与标志设计的融合

(一)外形的借用。

传统图形中的形是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外形与结构,现代标志设计中对传统图形外形上的借用,是指在设计标志时,标志图形的创意基础是以传统图案为核心,为了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可以采用切割、重组、变异等方式,将核心元素进行再设计,使标志既有民族特色,又能够体现时代风貌。

(二)寓意的延伸。

中国文化具有良好的延续性和传承性,不同时代的人描绘着相同的图案纹样,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图案纹样的外形具有审美意义,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图案纹样背后的象征寓意。人们对于这种美好寓意的追求,使得承载寓意的“形”可以代代相传。每一个时期的“形”的演变都是新的社会审美赋予它的新形象,这些原始的图形纹样经过一代代的设计演变,以及全新的视觉表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三)神韵的传承。

“以形写神”是艺术形神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主张在艺术创作中以“形似”为基础,最终达到“神似”,“形象”是基础,“神韵”是目的,传统图形应用于标志设计中时也会受此影响。外圆内方的铜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古钱币形象,中国银行的标志在设计时就以外圆内方的古钱币为设计基础,结合“中国银行”的“中”字进行设计,古钱币作为流通的货币带有非常明显的财务象征意义,人们看到这个形象,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与货币相关的事物,钱币造型与“中”字的结合,即代表中国,又表明了银行的业务,堪称设计的典范。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时对于神韵的传承,就是利用了传统图形在受众中约定俗成的含义,将在受众心中已经形成共识的吉祥图案应用到标志设计中,从而创造出更新层次的理念精神。

三、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再应用的方式

(一)抽象。

对原始图形的抽象是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再应用的常见方式。所谓抽象是指将直观的事物通过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定理、原理等。人类对现实生活的反应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通过自身的感官,吸收丰富的感性材料,再经过大脑的反复加工进行再创造,从事物的表象入手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抽象的依据仍是自然生活,抽象形态是经验积累的心理反映,即在设计造型时,透过各种事物的自然形态,用感觉通过直线、弧线、平面或者立体构成抽象形态,人们凭借自己的感觉经验可以接受这种抽象的美,它会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的反映着自然。人类与生俱来就具备抽象造型的能力,原始社会时期,陶器上大量的抽象几何纹样——三角纹、星形纹、网纹、鱼纹、蛙纹等——就是极好的证明。从具象事物到抽象图形,图形、纹样就成为一种能够表达思想感情的美的抽象符号。抽象除了提炼出对象的本质特征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快速、准确的传达信息,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二)重构。

重构是一种先分解再重新合成的方法,对艺术造型来说,分解是为了了解结构,了解事物的内在美,了解对象的造型规律,是为了更好的创造。之前我们的设计中经常使用传统图形、纹样的原始状态,这种设计上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分解可以提炼出艺术审美中的构造成分,这种成分虽然是从原始造型中提炼出来的,但它通过新的解构、重构,会产生新的形式和内容。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我们可以将传统图形、纹样分解,取其最美或者最有用的部分加以组合,演变成各种形态。在进行重构时,要突破空间、时间的局限,将单纯的形态按照形式美法则重新组合,这种量变、质变到形变的变异,将在设计中发挥极大地力量。

(三)意象的延展。

意象造型是指在创作中注入浓厚的意念成份,主张追求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现实的真实。意象造型追求整体对象感觉的真实性,而不注重细节的合理性,有时会超越现实。传统图形意象在标志设计中的延伸,是指在设计时运用意象造型手法,在标志设计中对传统图形、纹样的意象进行深度挖掘,使其在标志设计中表达出一种全新的意义。

篇(4)

二、图形设计的张力

情感是一切艺术的源泉,设计师和大众都具有喜、怒、哀、乐、愁等情绪,情感是人们都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从古至今,图形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它和人们有着深厚的情感,因为图形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唤起审美意象的感染力和情感激发作用,同时蕴含了社会性的思想意蕴。人不仅感知生理、心理张力,还感知来自其它各方面“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复杂情感。而这种表现力度,是图形本身所具有的深度表现力的体现,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相互作用的复杂张力。如日本设计师下岗茂设计的环保海报《反对核试验》、《反对海水污染》,对人物造型进行了夸张,把面部的眼睛省略掉,突出因恐惧而变形的呼喊,画面震撼力很强。使受众在观看图形时启发想象思维,沉浸在物我交融、浮想联翩的情境之中,触动观者的内心感动。正如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美学家莱辛说:“艺术的形象必须让观众的想象可以自由活动,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在图形设计与想象之间因为情感因素的存在,使当代图形设计趋向于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三、接受者的审美情感

图形设计既反映了设计师的审美思维,又经过受众不同的心理感受被释读和接受,对于相同的作品,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直觉反应,直觉在视觉艺术领域里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尤其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禅”宗的美学思想,它重视个人体悟所产生的隐喻情结的作用,都是对直觉的重视,再如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我认为艺术直觉是一种判断,而且是一种借助于个别符号进行的判断。”直觉是设计的一个原点,也不是所有的直觉都可以被发展成有意思的设计,这中间需要受众和设计师对直觉加以理性的选择和取舍,才有可能发展成经得起推敲的作品。这说明了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从感观感受的愉悦到精神意蕴上的感悟,从感官体验到精神境界的升华,它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一个过程。对设计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是受众的审美情感。情感能够引起受众的审美认知,如果没有情感也就没有审美体验,因其审美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情感成为当代图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篇(5)

众多创作者在设计实践中,都形成了一些个性化的表现手法,经过长期和广泛使用后,就形成了创作者的标志和符号。具体来说,符号化主要包含符号性技法和符号性元素两个方面。首先是符号性技法。即创作者对某一种具体表现手法的偏爱。如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其对中国水墨艺术十分青睐,很多作品都使用了水墨技法。如创作于2006年的《汉字》系列招贴中,作者就选取了山、水、风、云这四个汉字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并全部使用水墨形式予以表现,将山之伟岸博大、风之聚动无影、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北京奥运会》《岁寒三友》《运动与健康》等作品也都采用了水墨的形式,所以一看到水墨,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靳埭强。另一位香港女性设计者苏敏仪,则对水彩艺术青睐有加。如《环保2000》中,先是用水彩技法画出了四片鲜绿色的叶子,给人以十分逼真的感觉,然后再将“2000”四个数字错落有致地放在每一个叶子的底部,传递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此外,《苏州印象》《卓越女性颁奖展》等作品也都使用了水彩的形式,因此苏敏仪被誉为是将水彩和平面设计有机结合的第一人。其次是符号性元素。即设计者对某一个元素的青睐。观众看到这个元素,就可以推断作者是谁。如德国著名设计师冈特兰堡,他被称为是“土豆设计师”,原因就在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土豆元素的出现。为什么会对土豆情有独钟呢?因为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物质极度匮乏,人民普遍处于饥饿中。后来德国政府从美国引进了产量丰富、生长期较短的土豆,帮助包含冈特兰堡在内的德国人度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没有土豆,也就没有冈特兰堡,所以他才会对土豆有着特殊的感情。此外,靳埭强的“红点”元素、刘小康的“椅子”元素等,同样成为了他们的“名片”,彰显着他们独特的创作理念和风格。

2.三维化表现法

传统招贴的图形都是以二维形态来传递视觉信息的,但是伴随着三维、四维形态的出现,二维图形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很多设计者都对招贴图形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到今天,这种三维化表现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和善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具体来说,包含图形自身的三维化和与周围环境形成的三维化两种形式。首先是图形自身的三维化。即通过对点、线、面三元素的巧妙运用和对观众视觉思维的把握,让画面实现从二维向三维的扩展。如日本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就是一个创作三维图形的高手。在1987年创作的《福田繁雄招贴展》中,其将静坐在台前的四个人放置在同一个画面中,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视角。在此基础上,利用线和面部的穿插以及黑黄色的对比,营造出了一个立体的画面,这种空间上的刻意模糊,让人分不清到底是二维还是三维。又如1999年为日本松屋百货集团创作的招贴中,画面中间是一张照片,但是照片的顶边和底边又分别放置了两个不同视角的人形,一个仰视,一个俯视,由此产生了视觉上的悖论,再一次让人产生了空间的不确定感,从而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其次是与周围环境形成的三维化。即让招贴图形和周围环境相配合,实现从二维向三维的扩展。比如一则保护野生动物的招贴中,作者将一只象牙的图片放在了一个九十度转折的墙壁上,依附在画面上的象牙也自然形成了强烈的弯曲,生动地展示出了砍取象牙给大象带来的痛苦。又如一则跆拳道的招贴中,画面左侧是一个跆拳道的踢腿动作,但是顺着这个动作向前望去,却是一片现实中破碎的墙壁,让人感觉好像是这个动作推倒了这面墙一样。这便是利用招贴周围真实存在的事物来替换原有的二维图形所形成的实体的三维化。

3.动态化表现法

招贴图形在其发展历程中,一直都是以静止形态出现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招贴的发展,设计者们已经不满足于这种静态表现,并在图形的动态化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尝试,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动态感。具体来说,包含图形本身的动态化和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动态化两个方面。首先是图形本身的动态化。即通过对图形的加工和处理,使之呈现出动态化的效果。既可以直接选择具有动态形象的图片,如奔跑中的人或动物、行动中的交通工具等,又可以从视觉生理学的角度入手,让观众的眼球动起来,如模糊图形、不对称图形等,这些图形都能引发观众视觉的自觉调整,从而获得运动的感觉。尤其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在制图软件的帮助下可以将这种动态感描绘得更加逼真。当观众感受到作品的动感之后,会禁不住上前一探究竟,从而使作品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比如著名跑车品牌兰博基尼的一则宣传招贴中,就采用了运动加模糊的图形处理。当画面中的汽车飞驰而过时,周围的景物都是模糊的。这样既显示出了汽车的速度之快,又充分激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当观众纷纷上前仔细观看时,也就达到了设计者的初衷。其次是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动态化。即让招贴图形和周围环境相配合,实现由静到动的转变。比如著名电影《杀死比尔》的宣传招贴中,特意将张贴环境选在了多个大楼的电梯间。电梯门上是电影中比尔的背影,每当电梯门打开时,比尔的身体就被一分为二,并慢慢地消失,而电梯间内部的墙壁上,则是拿着一把尖刀的女主人公布瑞得。最终通过对位置和主体行为的有机统一,获得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视觉效果。

4.残缺化表现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视觉有主动的完形意识,当面对一些不完整的图形时,他们会自觉地予以补充和完善,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基于这一原理,很多设计者在图形设计过程中,经常会有意地将图形进行部分省略,使之成为一个残缺的形象,而观众看到这些残缺图形后,则会自觉地将其补充到完整状态,这样既可以获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又可以增强作品和观众的互动。具体来说,包含图形自身的残缺和构图造成的残缺两种形式。首先是图形自身的残缺。很多常见的图形都有着自己固定的形态,但是如果设计者特意使其残缺,则会充分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并促使观众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残缺。如陈幼坚创作的《圆》,该作品以呼吁海峡两岸统一为主题。画面中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玉镯。玉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有着圆满、团圆的寓意。但是这个玉镯上,却有一个明显的裂口,所残缺的那一部分,正好是台湾岛的轮廓。该作品先让人心生遗憾,继而又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使渴望祖国早日统一这个主题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表达。其次是构图造成的残缺。所谓构图的残缺,其实就是对画面元素的取舍。在有限的画面中,不可能将所有元素都展示出来,而通过恰当的取舍,反而能够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如资生堂美白乳液的宣传招贴中,类似的作品都是将整个脸部作为主要表现对象,但是这则招贴中,画面中的主体却是一位年轻女士的额头。额头的左边黯淡无光,右侧却是健康亮泽,这显然是使用了该产品所致。仅仅是额头部分,就有如此显著的效果,那么整个脸部的美白效果更是不言自明了。通过这种构图上的刻意取舍,充分激发起了观众的想象力,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6)

(一)图形符号作为一种装饰符号

根据展示目的的不同,展示设计大致可分为会展展示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以及商业展示设计等。任何类型的展示都离不开它的主题,设计的要点就是对装饰手法进行定位,切合展示的主题,配合展示的内容,并且结合展品的样式、历史乃至文化内涵。对于展示设计而言,如何选用装饰符号,对展示空间进行装饰性设计是其重要环节。

(二)图形符号作为地域文化的标志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形成的一种历史遗留,包括社会习俗、文化形态、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等。在展示设计中,通过视觉形式的艺术化,将地域文化与展示的主题连接起来。在普遍的会展活动中,一些商家品牌的标志往往能够带来比较明确的视觉引导效果,但倘若扩大到世博会展示的范围,那么商家品牌的概念就可能附加了某个国家或者地区文化的内涵。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孕育提炼出来的符号手法将其文化精髓加以提炼,所以图形符号就是以它的简练、概括的特点才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三)图形符号作为营造氛围的手段

图形符号是一种带有强烈特点的元素,文化性以及标志性是图形符号装饰作用的根源所在。图形符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烘托气氛的手段进入到展示空间,它也作为一种装饰手段,能够为展示空间带来立竿见影的分类效果以及浓烈的文化氛围。对于展示设计来说,在主题气氛的把握上要有宏观的认识,使观众一进入展馆,便可以立刻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主题氛围。图形符号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符号,设置在展馆的入口处,是展示其形象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设计此类图形符号的时候要突出展馆的特色。倘若仅仅靠一些单纯、简洁的通用形态,那么将很难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增添个性化的以图形符号为主的标识,将会使展示的主题更加丰富。

二、怎样充分发挥图形符号的作用

(一)创意与想象

展示效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视觉元素和视觉效果的处理,通过创意将继承与创新、主题理念与科技手段、展示表达与受众感知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整合,将各种独具创意的视觉形式来表现人类的文明和文化,通过图形符号这种信息载体将人类社会的思想转换为可视的形象。图形符号作为展示设计其中一种传播媒介,目的在于有效传播信息,以期获得参观者生理或心理上的共鸣和反馈。在设计理念上,应将科学技术与艺术相融合,图形符号的精髓来源于对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生活方式、美学追求和价值取向。所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关键,这种趋势适应了全球化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发掘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让现代的展示设计在满足精湛技术和新奇材料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层面,使参展者深受启迪和震撼。

(二)色彩、材质、照明、新媒介技术等形式语言的运用

色彩是视觉传达中最具诱惑力的元素,它使展示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并且可强化展示活动的整体感和陈列对象的展示效果,在活跃参展者的情绪的同时也减弱其视觉上的疲劳感。这种氛围的营造为空间添加了神秘感,同时也起到引导的作用。如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中国馆,在会馆外建筑的立面上出现了中国北方文化的剪纸生肖图以及标志性的红颜色,使参观者很容易就界定出中国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材料质感方面,以前的展示设计以传统的天然材质为主,人工合成材质为辅,近年来,由于科技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高分子和纳米技术的新型材料的运用也逐渐成为展示工程用材发展的新趋势。另外,图形符号在外观上还可以通过印刷、浮雕等方式增强质感以达到增加效果的目的,如中国馆内的“华夏文明之旅”浮雕墙)通过《清明上河图》、兵马俑、《百家姓》等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符号语言,浓缩了中国历史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同时也展现了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因为图形符号本身就是一种标志性的纹样,所以极具历史感与归属感。展示设计的照明不仅仅是照亮物体,还能烘托展示气氛、表达思想情感,既满足了人们观看展品的要求,也使人们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理的满足。灯光照明的运用能直接影响到参观者对展品的大小、形状、色彩以及材质的感知,巧妙地运用光和色能够加强图形符号的轮廓和色彩的特征,使参观者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其艺术氛围,在艺术效果的表现上,给展示空间的设计上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以影像和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介技术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资讯信息的容量,使观众通过展台的窗口接收到更为广泛的信息。由此现代展示设计逐渐向互动、动态的方向转变,出现了资源共享的新趋势,展示信息的容量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约束,既能节约展示空间的面积,又能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使参观者成为展示活动真正的参与者。而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虚拟空间,它带给参观者前所未有的超越真实的心理体验,使展示效果更加生动。

(三)着眼于展陈方案的整体性,而不是独立分割

对于展示设计而言,突出其时间性、历史性以及价值性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仅只是解释某一件展品的内容,还包括了这个展品的空间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的使用和作用等。在图形符号的运用上,要着眼于空间的整体性,使其成为一个一体化的过程。在对空间氛围的表现上要有宏观上的认识。展示设计的创作过程是由设计概念到形象表现的构思过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必须与经济、文化、功能、技术、审美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设计的理念是整个设计的中心思想,围绕这一中心思想,通过探索与融合技术美学、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解读与表达艺术形式以及协调与整合社会环境,使得展示设计得以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

三、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一)图形符号在国家馆建筑造型上的运用

1.“韩文”符号的韩国馆

韩国馆的最大特点是以韩国文字符号为基础作为馆体的外观设计,从远处看,展馆由几个巨大的韩文字母组合而成,而走近才发现,墙壁上布满了若干个凹凸有致的韩文字母。在展馆内部,用七彩的地砖铺设组成首都首尔的缩略图形,这种“符号化的空间”体现了韩国的传统文化,也加深了参观者对于这个国家文化的理解,这成为韩国馆的亮点

2.“剪纸”形状的波兰馆

波兰馆在世博会众多的馆中,以它抽象的外观,独特的折纸造型,镂空的剪纸图案十分引人夺目,将“剪纸”这一图形符号运用于建筑的外观中,源于波兰鲜明的传统文化元素。尤其到了夜晚,镂空的造型将透过表皮室内的光线照亮室外,呈现强烈的明暗对比,及传统又现代,呈现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3.“C”型的加拿大馆

加拿大馆的建筑外观整体呈现字母“C”的形状。其代表着加拿大的英文名称“Canada”的首字母,整个图形形状犹如一个张开双臂的怀抱,寓意着温暖的拥抱。其灵感来源于这个国家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加拿大的城市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地图上形成了连续的半环状,这一简单又带有隐喻的表现手法,散发出了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地域特征。

4.以“斗拱”为元素的中国馆

采用古建筑中“斗拱”元素的中国馆,其设计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其斗冠造型,寓意“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在外侧的环廊立面上,用叠篆字体印出传统朝代的名称,在参观者休憩的设施表面,同时也篆刻着我们国家各省、市、区名。这34个字象征着祖国的地大物博,向参观者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综上所述,图形符号在上海世博会建筑造型上的运用都体现了一种民族传统以及地域文化,这些符号将内在的“含义”与外在的“表象”结合了起来。建筑独特的审美表达让身处在图形符号之中的参观者由静态变为与之互动。这些符号的元素大多源于本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以及人文地理,因为图形符号更直观,更容易被视觉捕捉和吸收,它不是简单的文化符号的套用,而是设计师通过创意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独特的图形符号语言。

(二)图形符号在会徽上呈现的特征与内涵

会徽作为世博会的思想载体,尤其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主题是会徽设计的依据,将图形元素加以简化、变形的抽象化表现,力求对于世博会主题与内容的表达更具的准确性、可读性、可视性。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图形为主体进行创意,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形似幸福美满,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象征着世界人民同一家,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基于图形语言的符号性很强,其简约、单纯的特点易于观众识别,色彩上采用象征和谐、可持续的绿色,富有生命的活力和激情;使用篆刻来表现图形的特征更加能够体现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使整个图形符号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三)展示设计中运用图形符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遵循“少即是多”的理念

因为越简洁的形式就越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在运用图形符号的时候力求以最简洁的形式表现最丰富的内涵,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展示设计中尽可能地选择最富有代表性的图形符号,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不求使用次数的频繁,只求能够准确地进行空间的信息传达。

2.满足时代性、传达性、艺术性、文化性等基本需求

图形相对于文字更具象、更简明、更通俗易懂,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内涵,在使用时更应该注意其表义性和通用性,考虑它自身的时代性、传达性、艺术性、文化性等基本特征,通过精炼形象的视觉语言传递并展示空间的主旨概念,使展示的内涵更加丰富。

3.充分考虑受众人群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等因素

图形符号具有隐喻的特征,善于利用隐喻特征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使展示设计中能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又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受,隐喻的基础必须是设计者对生活的感知。而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参观群体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图形符号的隐喻性认知也不同,这就要求在使用图形符号时必须考虑受众人群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风俗等因素,将其对于展示空间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4.重视图形符号营造民族地域特色的作用

展示设计中的图形符号主要包括“标志”和“标识”图形两个类别。标志能够加深观众对展示活动的印象,扩大展示活动的社会影响,并且有利于树立展示活动的形象;而标识被广泛地应用于展示环境中,方便观众在展示环境中参观浏览和获得服务帮助。鉴于它们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性,就应该更加重视借鉴、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纹饰符号,将具有代表民族地域标志性的事物、场景进行变形、抽象的概括,向人们传递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

篇(7)

二、大胆运用色彩变化和微妙的造型设计,结合不同的形态变化,传达统一的形象内涵感受,体现设计意境。

如MonsterMilk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利用三个辅助标志配合一个基本标志,来进行各种应用设计。辅助图形的设计既是对于标志的形象卡通化的造型,又是可以独立运用作为海报传播的图案。辅助图形的设计有所变化,但是给人的意境感受与品牌形象的设计里一致的、俏皮可爱的品牌形象,更容易让人亲近。这种设计手段能延续系统化的视觉观念,同时增加人们对于品牌形象的想象力,使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更加丰富、饱满和富于变化。所以在设计时设计师应当意识到没必要过分地强调辅助图形与logo之间的主次关系和功能层次,无需刻意强调logo的色彩,重要的是受众接受设计的程度,以及设计效果在受众头脑中所形成的品牌形象,这不是一个图形或者一种色彩可以完全表达清楚的。

三、根据品牌形象设计的理念需要,变换辅助图形设计的内容,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辅助图形不再被规范为某种特有的造型和颜色,而是结合实际设计需求进行变化。匈牙利MYDll室内建筑工作室视觉形象全套视觉形象都是围绕标志MYD和11进行变化,其辅助图形并不以某一种图形为视觉中心,而是分别采用和室内建筑设计相关的字母、剪影图案和立体图案作为创意的视觉元素,文字和图案采用相同的设计色调,具有很强的视觉识别性。辅助图形在各种应用中也比较灵活,体现出设计的灵动性,效果不拘一格。所以在品牌形象设计中,既保持形象的整体性,又根据其使用的具体产品的不同,变换辅助图形,不再规范辅助图形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描绘方法及效果,这样既在表现效果上体现形象设计的系统性,又能丰富视觉效果。利用立体化、动态化的表现形式展现辅助图形。辅助图形的展示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模式,应该保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相符的动态发展和革新,传统的纸质印刷品已经不是辅助品牌视觉形象传达和辅助图形应用的唯一媒介,应该有更为丰富的形式。例如,巴西AlmeidaFrana工程公司品牌形象设计中标志和辅助图形的设计联系非常紧密,辅助图形是在标志的基础上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像是形式各异的建筑工程,传递品牌本身的含义,又像是道路崎岖的迷宫,补充品牌中尚未传递的内涵信息。在展示上采用gif动画的展示效果,显现辅助图形多变的形态,既不超越核心标志符号,还要作为辅助图形出现在大家的视角内,并且具有个性化特征。所以,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无论是投影、手机、电脑、网络这些科技的出现,都促使辅助图形的展示从传统的平面化形式,逐渐变得多元化、立体化。一切可以想象的表现形式也许都可以成为品牌形象的宣传方式,从而使品牌形象传播的形式更加丰富,表现力也更强,使立体和动态的事物更具活力,从大众的审美视觉上说,具有张力与多维感知的识别形象,会带来更强烈的新鲜感和刺激感,更能让人长时间记忆。

篇(8)

(二)意中有境的意象表达云由气生,是阴阳二气聚合变化而成,中国古代哲人观自然之云的形态取云之象绘制而成的云纹,它是中国古代哲学观、自然观和世界观的有机统一体。云纹成为一种精神的图形载体和标示,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追求,对生命向往的独特审美意境。这种独特的审美意境是对云纹固有的意象的突破和升华,但并不是完全摆脱固有之象。王昌龄在《诗格》中说“: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可以看出这种审美意境指的是内心意识与外界事物的审美意象心灵相通的审美感受,所以云纹意中有境的意象表达就要求形象在尽意的过程中生成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而云纹这种独特的审美意境就造就了图形创意设计中讲求二次联想的视觉思维方式。意象图形的联想特性就是运用意象图形表现出受众所熟知的图形形态,启发观者通过意象图形语言的联想正确判断出作品想要传达的信息。[3]而二次联想是指图形在传达出设计创意的同时,设计者又赋予图形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没有意境的作品,直白的说教,把图形简单的当成文字一样的工具,有一说一,这就犹如无灵魂的躯壳一样,虽存犹亡,也就是说通过二次联想传达出的意境是图形创意设计的灵魂。在《名古屋香港著名画家十三人展》的海报中(如图2),可以看到在靳埭强先生的设计作品中透露出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意境。

二、云纹形态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设计语言里,云纹独特的造型方法大量的运用于现代图形创意设计之中,其中主要包括有形态构成的运用、象征符号的融合、抽象因素的提取等,并显露出它独特的应用价值,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

(一)形态构成的运用1.反转相关反转相关是指“正形与负形”“图与底”视错觉规律的运用。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在《两个不同性别的腿》宣传海报的图形创意设计中(如图3),充分利用了正负形的重复手法,男人腿与女人腿在反复中闪烁不定,画面充满了趣味性,视觉效果简洁明了,从中传达出京王百货的繁荣,也在更深入的探讨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2.重复再生明清时期流行的团云纹造型,它的手法表现为通过单个云纹的重复组合加强图形本身的视觉冲击力,并与朵云纹相配合,整体的造型姿态构成了一个从四面八方向中心聚拢的展开样式。这种手法在图形创意设计中被大量采用,通过单个形的不断重复和有规律的组合从而使新的图形具有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丰富的画面效果是单一图形无法达到的,透过重复的组织结构关系,准确的传达出了画面的某种逻辑关系。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主体图案就是采用了云纹的重复手法,将“吉祥、如意、和谐共生、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如图4)。奥运“祥云”火炬的传递也将中华民族精神与北京奥运会吉祥、祥和的信息传递到全世界,在火焰之下的中国云纹也成为最时尚的创意元素。[4]图4祥云火炬3.移花接木移花接木是把两种不同形态的造型通过嫁接融合的手法,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的过程。秦代出现的云鸟纹深刻体现出了这种独特的造型手法,在弧形的云纹头部加上一个鸟头,末端是云纹特有的S造型,凸显了飞鸟的形象,但又隐含了云纹图案的印迹,把云纹飘逸、洒脱的形态特点和鸟的形象进行结合,形成了新的艺术效果。这种移花接木式的造型手法被大量应在图形创意设计中,是将图形的某一特定元素与另一图形元素进行打破常规的组合,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有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以产生出新的含义。

(二)象征符号的融合云纹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图形纹样,它内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为现代图形创意设计灌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品格,究其根源是它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从古至今,在云纹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哲学文化内涵。在中国人的心中“吉祥”一直是云纹最本质的象征含义。中国古人曰:“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可以说追求吉祥如意是中华民族普遍的文化心理特征,而云纹自古就具有“吉祥”的象征意义。故宫现藏的金属如意,它的头部采用的是如意云纹造型。它是把传统的云头造型和内部一条向内弯曲的圆滑飘逸的曲线形两者结合而成,充分的表达出“吉祥”的文化象征意义,也是人们追求吉祥如意文化心理特征的物态化表现。而现代图形创意恰恰抓住了云纹这一图形符号的文化象征意义,并把它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图形语言。首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金奖作品,就把云纹这一文化象征符号运用到海报中的图形创意设计中(如图5),来表现“吉想如意”这一主题。他巧妙的抓住了云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吉祥如意”,通过夸张与变形把“吉祥如意”的“祥”与“吉想如意”的“想”进行同构,呈现出了独特的设计意境,是传统图形创意理念和现代表现手法有机融合的成功作品。

(三)抽象因素的提取云纹就是古代先民用“观物取象”的方式创造的图形符号,是对自然之云形态的一种抽象提取,图形创意设计的特征就是对事物抽象的设计过程,它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最终完成设计创意的一个图形创造的过程。所以图形创意设计中抽象因素提取的造型手法和云纹“观物取象”的抽象造型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是对云纹抽象造型手法的继承和发展。例如,2011年西安世园会标志的图形创意设计(如图6),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探寻“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深层含义。

三、云纹色彩观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传达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设计语言里,云纹具有的色彩观不仅是客观事物外表颜色的外在说明,它代表的是古人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蕴含着十分深邃的情感世界,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云纹色彩伴随着五行说思想、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所以云纹的色彩观被逐渐运用到图形创意设计中,并显露出它独特的应用价值,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以云纹为代表的五色体系是中国人独特的色彩体系,充分的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自然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五色即青、赤、黄、白、黑。云纹的五色是与五行方位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究其根源云纹五色实际产生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观念。同时,云纹五色从色相上讲它包含了现代色彩学上的三原色,但它内在体现着的先秦古人的宇宙和天地时空观念。如五色体系中的赤黄青就近似于现代色彩学中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这三色基本上代表了可见光谱色的全部,换言之,红黄蓝可以代替色彩的总和,眼睛需要这个总和才能满足,也才能处于和谐的平衡状态。[5]从五色“青赤黄白黑”到五方“东南中西北”,从五方“东南中西北”到五行“木火土金水”等,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衍生、相互呼应,循环变化的体系。所以云纹的五色体系所蕴含相生相克、循环变化的时空观念就是对于这种周期性的现象与规律的深刻理解。云纹这种独特的色彩象征意义对于现代图形创意设计有着深刻的启示性,能赋予色彩新的内涵与生命,并显露出它独特的应用价值,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在《九九归一•》的海报中(如图7),画面用中国传统水墨的手法绘成九九勾云纹的涟漪,托起红白相间的莲花花瓣,以宽宏淡然的意念表现不染的精神。在黑白红之间显示了道家自然而然、花开花落、落叶归根的深远意境。同时云纹在“焦、浓、重、淡、轻”的水墨丹青中表现出道家崇尚黑色的审美观,在道家看来各种色彩地位也是不一样的。他们推崇黑色,因为在古代“五色”理论中有“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的说法,天色乃玄色,而玄乃道家学说的归源之地,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靳埭强先生就是很好的利用了中国水墨黑与白的独特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图形创意观念和设计语言,他将现代设计的法则、材料、技法语言与传统玄学神韵和意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其独特的色彩情感语言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民族特色,从中也体现出云纹黑与白的道家审美观念已经融入到了图形创意设计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图形语言,也显示出云纹黑与白的道家审美观念所具有的独特应用价值。

篇(9)

这是最基本也是首要的原则,无论设计时多么地追求视觉审美需要,都需要控制好变化的程度,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模糊了文字的识别性。文字的第一要义是传达信息,也就是一定要能让受众辨识出这是个什么字,表达的什么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设计美化。字体标志比较一般的标志设计而言,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文字的专属性极高。字体本身即在传达意思,倘若没有了辨识度,其专属性也不会存在。是笔者为西安市雁塔区小寨商圈设计的字体标志。从中可见“小寨商圈”中的“小”字和“寨”字有笔画相似的部分“小”,笔者将其进行结合,变化的同时仍保留了汉字原有的识别性。

2.以意造型、形意兼备

“形”主要指形体外观。广义的“形”是指与形相关的可视形态的统称;狭义的“形”是指具体的图形、形状等。“意”是审美心理活动的产物。“意”的发现和创造除了体现理性思维的形式结果外,还在于内在的思想和感情。字体标志设计不单是对汉字外“形”的设计,还要以汉字内涵为依据,创造性地表达设计者的想法。字体标志设计的魅力在于它将“读的符号”变为“看的形体”,用直观的图形语言来诠释汉字所传达的信息,即汉字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字体标志不仅要传达文字信息,还要传达文字信息的视觉差异。有价值的字体设计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基本形态圆、方、角,经过多种组合方法而形成。汉字的形态具有非常丰富的变化空间,只有准确把握其变化规律,设计得当,才会取得预想中的设计效果。不是简单地将中国传统图形与字体直接相加,必须经过对传统图形进行再创造。汉字的形态具有非常丰富的变化空间,只有准确把握其变化规律,设计得当,才会取得预想中的设计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只要把握住核心内容,也不必拘泥于外形的限制。正如靳埭强所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庞,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自己是中国人。这是中国的设计,我们完全可以用非常国际化的元素,符号是国际化的,但表达的思想可以是中国的,是中国的文化”。以“小寨商圈”的标志设计为例,在完成将“小”字和“寨”字笔画共用之后,再对“寨”字进行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寨”字的释义为“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结合实际,小寨地处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安,附近有著名的大雁塔(唐代所建)。该标志是在透视字形字意的基础上,抽象出唐朝典型楼阁建筑的框架结构,将两者结合而成,把“读的符号”变为“看的形体”。

3.字体标志应反映出企业文化

优秀的字体标志设计应与商品保持密切联系,画面内容简洁而内涵丰富,美观大方,并且象征性和概括性极强,能彰显企业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品位。字体标志的设计不仅要整体考虑企业的特色与理念,同时也要使其具有时代特色。如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古铜钱作为古代市场流通的货币,是中国传统图形的重要标志之一。将古铜钱与“中”字相结合,传达了中国银行的商业属性。再以“小寨商圈”字体标志设计为例,“寨”字周围的方形是提取方形印章的外形轮廓而成。印章是中国的传统图形,在这含有“一诺千金”之意,用来传达小寨商圈的商业理念,即诚信经营。在色彩搭配上,采用雍容华贵的红色和黄色。黄色表示商业气息浓厚之意,红色不仅代表喜庆,而且与传统印章的“红”色印泥相对应。整体而言,本设计较好地传达出小寨商圈的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

二、字体标志设计中运用传统图形的方法

1.笔画共用法

以笔画共用的方式搭建一体化图形。笔画的共用在传统民间字体设计中是一种很精彩的手法,今天的字体标志设计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像图例中笔者设计的“廿四节气”即是以笔画共同的方式将四个字组合成浑然一体的图形,这是一种不需借用具象图形即可达到图形化的巧妙方式。

2.特征一致法

首先是要将两个元素进行形体特征上的一致化处理。设法改造其中的一个形体,以适应另一个形体的特征,或者双方都往一个方向做适当的修改以取得一个融合点。在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进行资料收集,所收集资料的种类与数量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这样才有条件将其造型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其次要认真临摹,这样能更贴切地感受到物体的特征。最后根据自己的感觉把经过临摹阶段得来的感受与体会运用到标志字体设计上。笔者在设计“小寨商圈”标志的时候,也是先收集分析唐朝建筑特点,然后找到唐朝建筑特色与字体特征的结合点进行设计。

3.因字状形

在进行汉字标志设计时,可以根据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企业的理念,将汉字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前面所提的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就是一个以汉字为主要元素的设计典范。它将中央的方孔幻化成“中”字,把“中”字和方孔钱鬼斧神工般连在一起。笔者设计的“小寨商圈”字体标志时,运用的“寨”字,其笔画造型本来就与楼阁建筑的外形相接近。倘若字体外形与准备结合的图形差别很大,就很难设计下去,所以在将二者进行结合的时候一定要因字状形。

篇(10)

2图形设计中的造型由“传统”转为“现代”

檀香扇发展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其传统工艺的影响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目前檀香扇的生存状态却并不乐观,究其缘由很多,很大程度上来自年轻人的认同感。80后、90后的人群对苏扇的印象是大都是单一的,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没有了后来人的认同,就失去了其生存发展的土壤,这是苏扇不能很好传承的一大社会缘由。图形设计中一直以来都是沿袭了20世纪80、90年代的样式,缺少创新。从图形的题材选择上还是以“花鸟虫草、园林、仕女图、佛事”等中发掘而来的题材,表现的人物场景形象缺少变化,想要吸引年轻人恐怕不易。因此,在现代图形设计理念下,应当把当前流行元素或构成手法融入到传统工艺的图形设计中,要使得传统工艺散发时代的气息,具有时尚的元素。现代图形中的解构重组可适当替代原有的规律排序;现代图形中吸取外来文化因素将卡通动漫造型嵌入在原有的传统造型;现代图形中的抽象意向图形可以置换原有的具象图形。现代图形中可以将均衡图形设计替代原有的对称图形设计等等。总之,图形设计的手法变化应依托时代的变化而发展,不应墨守成规才行。

3图形设计中结合工艺由“单一”转为“多元”

苏州檀香扇是有“拉花、烫花、绘花、雕花”这四花技艺闻名于世的。涉及到多种工艺的制作,步骤繁杂,需要极高的工艺技巧。在图形设计中势必要结合制作工艺的特点才能真正实施操作。拉烫结合在7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发展到现在也已非常成熟。目前市场上看到的实在很多,不足以显现其优势与特色。现代图形设计中,要积极融合多种工艺手法,将图形创作更加富有新意。其具体的方案可以有:其一,拉花图形作底样纹饰,结合块面烫花图形。其二,细拉花图形除作底纹外,还将烫花画面部分结构做出“实体虚化”的处理,拉烫的交替互转,更具趣味。其三,拉烫与镶嵌工艺结合。镶嵌材质可选用象牙、玉片、银丝、牛角、螺钿等。由于这些材质本身具有的色彩、光泽、机理、质感等都非常具有观赏性,镶嵌在扇面上增加了审美效果,其四,拉烫结合雕刻工艺。扇骨雕刻是不可忽视的一面。图形设计的扇面设计与扇边设计应当结合统筹考虑。通过多种工艺结合可以为原有单一的设计渗透为多元的工艺特色。

4图形设计注重由“实用性”转为“艺术性”

扇子作为纳凉的工具已经盛行了几千年了,随着着电扇、空调的普遍使用,扇子招风纳凉的单一的使用价值正在逐步消失,檀香扇的发展和沿袭早就脱离了原有扇子的使用的功能的退化。苏扇当前的定位由使用价值转向审美情趣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因此,图形设计注重的应当随功能的变化而发生变革。提高图形设计的艺术性是今后檀香扇发展的一大任务。要使得传统工艺体现出艺术的情趣,不仅要有工,还要有艺。图形设计创作是其艺术魅力的展现。苏扇的艺术性的提高,必须提高和发展制作檀香扇的艺术图形设计处理与工艺技巧,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继承原有精髓的前提下,更要有时代艺术的变革,如同任何艺术创作都来自于生活一样,檀香扇的图形设计不能停滞在传统的图形上,要有创新意识,广泛接触生活的背景下,汲取时代艺术营养,创作出相适应的的新图形。

篇(11)

二、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1.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标志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非语言性的图形符号,是一种象征艺术,它具有共同识别性,能够跨越国界,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形创意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主要视为了准确诠释标志的核心内涵,通常采用的创意手法主要有形与态的联想、形与意的联想以及传统图形再创意。图形创意就是在不同形态之间发现共同的要素,在以艺术的形式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采用了中国古钱币的“形”与中字“态”,将二者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该创意就是形与态联想的典范;所谓“意”,就是人对事物的感知与评价,图形创意就是有意识地创造出“形”和“意”相合的图形,如轻拿轻放、防潮、防火的标志;传统图形再创意实际上就是对现有的图形进行在加工,如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就是对汉字的“京”进行了在创造。

2.图形创意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图形创意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利用的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传达优势,将商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印象。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要素主要有商品的形象、标志的形象、字体的形象等,图形创意就是要有效地将这些要素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通过对图形创意隐意的挖掘,来加深对商品的了解。图形创意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应遵循四个原则,其一是准确性原则,图形设计传递的内容和形式要保持一致;其二是个性化原则,只有能够在众多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的商品,才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其三是艺术性原则,这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审美的要求;其四是局限性原则,图形创意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不同风俗习惯。

3.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

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除了要显现其功能性和实用性外,还要显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外,这在整个创意构思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对图形创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概念,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个性化设计、时空设计、多元化设计以及绿色设计,图形创意还要满足地域本土化、国际化以及人性化设计需求,总之,设计艺术理念和思维要跟得上时展的脚步,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要满足时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