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关于红色革命的诗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6 16:38: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关于红色革命的诗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年里,春天,在山海关铁路,一个叫海子的诗人卧轨自杀了。物理上的生命在一刹那间到达了绝对的终点,而在精神方面,我却无法言说。只有在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在闪烁的电脑屏幕前看到了这样的一行字,心中的诸般感受才找到了丝缕的出口:“请不要让我真的听到挽歌……”。

如果我们把那一个春天视作栅栏开始的地方,那么,直到今天。我还能看见栅栏边缘的狐狸在绝望地垂泪。

在张先生《禁止与引诱》一书的封面上,“禁”字大得出了号,而且是封面上唯一的红色。在法国国旗和一些欧洲艺术片里,红色代表爱;在苏联国旗和许多我记不住名字的电影里,红色代表革命。还有人告诉我,红色代表同性恋,对此,我无话可说。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红色只有一个具体的意义,那就是―一禁止。

请原谅我在此无法向你描述那片红色的栅栏是个什么形,状,我只能确定一点,那片栅栏曾经很稀疏。因为当年有很多人像那只狐狸一样,咬牙,绝食,然后钻了进去。但是现在,也许是栅栏加固了,也许是狐狸长胖了,我没有看见他们再钻出来。

大约在两年前,中国处于网络泡沫的巅峰之时,很多CEO对着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在IT业(也有扩大到‘当今社会’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现在这些人大都不见了,我却突然发现他们漏掉了一个不变的因素:禁止。

如果说当年CEO们是处在了整个社会的中心焦点,那么禁止的栅栏就远在社会的边缘,只有那些处在结构边缘而欲出无门的狐狸们(这个代称不含任何的感彩),才真正能明白这多年来冰冷不变的栅栏是一种怎样意义上的禁止。

但是他们还在往外挤。有时我甚至能看到一根根栅栏在他们的身上勒出的血痕。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都在杀人。在世界上,现在杀人,过去也杀人。血像瀑布一样流,像香槟酒一样流。”如果说当年的狐狸们为了突破禁止,进行绝食减肥而且付出了胃出血的代价。那么在今天。新的血痕出现了,而目的仍没有实现。

在这栅栏之上,是一片镀金的天空,飘满了当初饿死的狐狸们弯曲的倒影。在这倒影之下。是一群为了没有希望的事情而获得希望的老狐狸。本雅明告诉我们,他们的名字叫做“理想主义者”。

我不知道是否会有那样的一天,理想主义者们再次突出了禁止的栅栏。每当我陷入这样的一种设想之时,总会记起下面这段诗:

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

――穆旦

下:信仰的葡萄

我很难找到这样的一个词来对应那诱惑狐狸的葡萄。这个词经过很多人的抚弄,已经变得很光滑。最后,我是在一个叫桑克的诗人手里看见了它,这就是“信仰”。

如果把当初夏娃偷食禁果的例证加以分析,不难发现促成这一行为的原因并非只有“原罪”。因为那是一枚“智慧之果”。我们甚至可以由此而得出结论:夏娃是出于信仰而偷食禁果,这信仰就是对智慧的追求(正好是罗素先生的三大生命动力之一,不知是不是巧合)。

也许有人会因上面的例证而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信仰的葡萄永远在禁止的栅栏之后。”对这个命题我无法判断。我只能说如果你把当初畅想的长大要娶一个多么漂亮的老婆也叫做信仰的话,那么这个命题就是错的。

“是谁点燃了天边的朝霞早”切・格瓦拉最终死于他的信仰,留下了一条和托马斯一样的碑文:“他要在人间建起上帝的天国。”

对于这一种有别于“挣大钱,娶美女”的信仰,顾准曾经写道:“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天国是彻底的幻想。矛盾永远存在。所以,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

如果说矛盾的栅栏永远存在,那么信仰的葡萄就永远可望而不可即。当初的狐狸绝食减肥,后来尝到了葡萄的美味,而在此之前,他们却是首先尝到了自己胃出血的滋味。

最后他们要突围。因为他们看到,新的葡萄在栅栏的那一边。那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爱,他们前进的动力。

很多年以前,一位伟人说过一段话,当时全国人民几乎都能背下来。但在今天,我要把它完整地写出,却很难做到。记忆中只有这么几个片断:“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是温良恭俭让……”

上了岁数的人恐怕也很难完整地背出,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失掉了信仰,失掉了爱,失掉了前进的动力,在矛盾的栅栏前,进步的脚步是那样的无力。

在热力学中。有一个基本定律说:任何对外封闭的系统中,无序程度或熵量总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如果把这个道理通俗地移植到社会生活中,那就是:如果没有人努力,社会状况将越来越混乱。但是眼下,我们还看不到越来越多的混乱,这似乎是在证明给我们看:当一部分人停滞不前时,另一部分人却在为信仰而不断奋斗,推动了我们的进步。也许,因为有了信仰,有了爱,我们并非那么无力。

“我们的力量,不是残忍无情的力量。而是苦弱的,偶在的力量。尽管经常无法做出决断。经常失败,但能够在坚忍中捍卫我们的爱。”

这是李猛先生文章中的一段话。那篇文章的标题,就叫做“爱与正义”。这正是我们在栅栏外永远的追寻。

篇(2)

身份是杨小翼全部悲剧的源头,母亲的家族流淌着资本主义的血液,贵族气息和优雅的举止随时泄露她们的身份,事实上,母亲一家根本无法反抗这种阶级的悲剧。开篇,尚在童年的杨小翼就开始为自己的身份焦虑,她希望有个真实的父亲。隔壁女友米艳艳的父亲虽然早有两个妻妾,但她可以坐在父亲膝上撒娇的场景仍让杨小翼深深向往。从此,她迈出的每一步都与“父亲”息息相关。不合法的身份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革命的想象支配着她的人生,并使与她交往的异性无一不落得悲惨的结局。红颜薄命的源头是她的私生女身世,这又曲折地指向革命。寻找父亲是寻找一种生命的合法性,而革命是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为了捍卫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和自己的身份,将军宁愿让自己的女儿承担沉重的身世秘密。

因为种种遭遇,杨小翼选择了对革命者的私生子们的生活道路进行研究,她通过这些遮蔽的人生触摸到历史的静脉。“父亲”成了她的研究对象,她终于可以独立地坐在父亲对面,以学者的身份审视这位见证共和国的将军和缺席自己人生的父亲。研究性的冷静对话遮掩了内心情感的惊涛骇浪,革命成功地将一对父女分隔在历史河流的两岸。将军是个复杂的存在,就像他经常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一样,他的内心生活也被四壁屏蔽了。经过革命伦理的精心洗涤,将军认同的是自己的革命身份和民族国家的理想。

在艾伟的叙述世界中,革命不是一个被滥用简化的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一个动宾词组。这个命是活生生的生命,是具体的与日常生活深深纠葛的情感、欲望和秩序。革命的诱惑来自一个远景,这个宏大的远景要求革命者自觉地做出个人的牺牲。在中国这样的一个“熟人社会”则必然地波及到家庭甚至整个家族。革命有自身的节奏,身陷其中的革命者无能为力。

篇(3)

(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文字材料请查阅相关资料,此略)

12.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文中写孩子们、大人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D.“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E.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

解析:B项“却对故乡充满深深的愧疚”错,在文本第二段写道:“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却被打上外乡人的烙印。”言语间流露的只是不安,而没有“愧疚”;E项“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错,应该是“故乡在我心中”。

13.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4分)

答题要点: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

解析:题干中的原话位于原文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而下文正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考生从第五、六自然段中筛选信息,需作一总结。本题的文本依据是:(1)“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2)“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

14.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义。(6分)

答题要点:(1)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2)“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的厚重的乡愁;(3)“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

解析:“纸上”是破题关键。所谓“纸上”,根据文本内容可推知,这是作家运用的借代手法,代指文学作品;从作者来看,文学作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人创作的“故乡”方面的作品,二是“我”自己创作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这两类文学作品都与“故乡”密切相关。抓住“纸上”的这些含义,即可圈定阅读范围,将有关语句进行整合,把答案概括出来:从第三段中“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可以提炼出第(1)点;从“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可以提炼出第(2)点;从倒数第二段“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等语句中可以提炼出第(3)点。

二、答题技巧

1.明确全文主旨。通过“题目、开头、结尾”三位一体找文章的主旨。另外还要注意题目、文中议论抒情性语句和有主旨倾向的重要句子。

2.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问的是什么)

3.注意研究关键语句。“关键语句”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2)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5)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4.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从哪儿答)阅读主观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附近,及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因此,落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准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4)

①有一句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民间亦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说法。人的生命融入土地后,最后的结局是剩下“一杯黄土”。由此可见,土地的主色调是黄色,在一般人的眼里,这种色彩带有单调和悲凉的味道。

②其实,土地的颜色并不单调。土地是神奇多彩的,她是所有陆地生命的家园。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不是今天所指的作家或学者写出的长篇巨著,而是指大地上的斑斓景观。这可以从李白的“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中得到性的证明。“大块”就是大地,“文章”是指错综复杂的色彩花纹。我们有“五色土”的叫法,还有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的分类,说明土地五彩缤纷,迷幻多姿,娇娆动人。

③面对地图,就是面对五色焕然的土地。而实实在在的土地,其颜色要比地图上的色彩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在喜马拉雅山上,土地是银色的,呈现白皑皑的景观;在西部广阔的沙漠里,土地是苍黄的,留下无穷的关于生命的思索;在东北广袤的原野中,土地是黑色的,把丰收和喜悦送给人间;在南方的丛山丘陵中,土地是绿色的,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在坦荡无垠的平原里,土地是金色的,现代神话正在天天演绎;在革命老区,土地是红色的,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种。

④春天的土地是 的,金黄的菜花、殷红的杜鹃花及各色的野花铺天盖地。夏天的土地是 的,浓绿的草木、深蓝的河水、火热的阳光写满山川。秋天的土地是的,金色的稻浪、橙黄的水果、红红的高粱透着喜气。冬天的土地是 的,晶莹的霜花、洁白的山川,银色的世界玲珑剔透。

⑤土地不仅表面上璀璨耀眼,而且其内心也藏着一个缤纷的世界。黄灿灿的金子、清亮亮的石油、灰色的铅和铁、乌黑的煤、翠绿的翡翠、血红的玛瑙、亮晶晶的宝石等等都是土地本身的颜色。

⑥如今,银色的冰川在消融,大地上的绿色在减少,黑土地正在流失,黄土地上流走的泥沙危及千里沃野,白花花的盐碱地挤走了良田肥地,苍黄的沙尘暴席卷城市村庄,地下宝藏乱采滥挖,……这样的举止,如果任其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就会真的变得色彩单调,不再神奇。人类将会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

⑦我们只要对土地带有一份感情,就会觉得它是一个斑斓的世界。陆地生命的多姿多彩,源于神奇的土地。保护土地的颜色,就是保卫地球的蔚蓝色!

⑧丰富多彩的土地,孕育一个美丽的主题……!23.给加点字注音。(2分)

白皑皑( ) 广袤( ) 演绎( ) 剔透( )

24.选择恰当的一项词语填在第④段的横线上。(2分)( )

a洁净 b.激情 c灿烂 d.厚重

A.abcd B.dabc C.cbda D.bacd

25.作者认为土地的颜色是什么?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土地的颜色?(3分)

26.请从文中任选一个角度简析选文的艺术特色。(3分)

27.面对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你认为该怎样做才能使土地依然神奇多彩?发挥想象,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那个“美丽的主题”。(后一问作答不超过60字)(4分)

答案:23ái mào yì tī 24C 25 五彩缤纷(或五彩斑谰、五色焕然等)(1分);从土地的形态(或从山脉、沙漠、原野等方面(1分);从春夏秋冬四季(0.5分);从土地的内心(0.5分)。26 示例1: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土地色彩的单调悲凉,然后写土的神奇色彩,并以李白的诗加以佐证,突出土地的五彩缤纷。

篇(5)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点题法就是通过对文章题目的分析,抓住文章要旨,把握结构。有位教师在教《白杨礼赞》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教师板书:白杨礼赞)白杨“赞”它还不够,在“赞”字前面加一个“礼”,请同学说说这“礼”是什么意思?(同学回答:表示敬意)对,“礼”是“顶礼”,向它表示敬意。那么为什么要对白杨表示敬意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

这个导语的设计,紧紧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礼”,进行分析与挖掘,把学生的思路引进题目的中心和课文内容中去。

二、平开法

就是开门见山地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等,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种导入法特点是“短、频、快”。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导语:

师:我们天天读书,从小学、中学以至进入大学,这是为的什么呢?是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就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板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请大家打开书,认真自读。

三、类比法

这种导语的方法是利用新旧课文之间的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进行引伸或类比,从而达到由彼及此的过渡。如,《范进中举》的导语:

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他和丁举人都是读书人,遭遇却截然不同,爬上去的丁举人吃人,而没有爬上去的孔乙己被人吃。他迂腐穷酸而麻木不仁,被人当作笑料,遭到丁举人毒打,最后默默死去。发生在孔乙己身上的悲剧是不是个别现象呢?不是,清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中所写的范进也是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遭遇又如何?我们阅读《范进中举》一文就可以明白了。

四、复习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过渡到新课,新旧联系,温故知新。如,于漪在教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

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大家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生背)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样描绘的?(生背)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和姿态的呢?

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这样导入,学生必会迫不及待地去赏《春》。

五、交谈法

这种导语设计的方法是通过师生间随意的交谈来去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家常式的导语会使学生顿感亲切,课堂气氛随之活跃。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的导语:

教师问: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家乡,端午的习俗有哪些?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草、吃茶蛋、咸鸭蛋等。教师:请一位喜欢吃咸鸭蛋的同学来说说咸鸭蛋的特点。学生:蛋黄是红色的,可以流出红油,又鲜又嫩。教师:今天让我们随同散文大师汪曾琪走进他的故乡――高邮,来品尝他故乡的鸭蛋,细细体味蕴涵于字里行间的那种深深的情、浓浓的味。

六、情境法

这种导语的设计,教师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创设一种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共鸣。于漪在讲授《七根火柴》时用了这样的导语:

篇(6)

读心予若虹的诗,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客观和公道。我认为心予若虹的诗,不豪放,不婉约,不朦胧,不明朗,不拟古,不先锋。很难定性定位。但是很美,确切地说是好。好在随意而生、有感而发、水到渠成、急缓有度而且轻重适当。如溪水潺潺,如清风徐徐,如鸟鸣啾啾,如春阳普照。细细品来,给人以幸福、平和、温馨与愉悦的感觉。从中可以体受诗人那颗活蹦乱跳的心,那种真诚、善良、贤淑及温存,然后时不时飘来一缕缕淡淡的忧伤的雾气,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忽然想起一幅幅神奇美妙的仙境图画。

心予若虹的诗,每一朵我都要看好几遍,过一段时间再翻一翻,而有些好句子,我是非背诵不可的。比如:“看一眼你是君子/看两眼你是小人”(《夏日的某些细节》);比如:“走一步是赏景/走两步是风景”(《风景》);比如:“让我的头沉入你的臂弯里/让我的脸藏在你的手掌中吧/现在可以哭泣了吗”(《缭乱》);比如:“用一朵花把今夜的门打开/露出泛开的雪白或是紫红色的霞/顶着霜雪落户你的泥土/爱人我要和玫瑰一起开放……我的花骨已经为你开出了春天/蔓延的情丝掀开羞涩轻喘低吟/月下起舞疯到极致的妩媚/爱人我要用倾城倾国的笑把你砸伤”(《用一朵花把今夜的门打开》);再比如:“我将手中的玫瑰击中你/让你一不小心/掉进我温柔的海里”(《玫瑰水手》)。如此等等,枚不胜举。

她在写《傍晚》时,文字在她的手里排着整齐的队伍;她在写《今夜的诗行》时,挥舞着彩笔收割着梦幻;她在写《一朵花的重量》时,是“在比风还轻的花瓣上写下/一朵花的重量/就是一个季节的重量”;她在写《绿萝裙当风欲飞》时,“用我粗糙的手指写诗/用我妖精的手指握住爱情”;她在写《梨花旧梦》时,“用一首瘦词的上阕指点江山/醉倒吧梨花是我的前生和今世”;她在写《如果我愿意》时,用“钢笔生出的蝌蚪写信”……我要称青年诗人心予若虹是中国当代爱情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心予若虹说:“我写诗真的是随感觉而写的,从来没考虑过诗的结构和思想,我愿褪去尘世的俗念与浮华,剥开虚伪与冷漠,放下沉郁与困惑,与大家一起沟通、对话、交流、吟唱,让诗歌成为我们精神向度的谶语。”中国的延安,是革命的圣地;若虹的诗歌,是爱情的圣地。

心予若虹的诗,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是梦幻般的童话城堡,是花香与朝露做的骨肉。

进入当代青年诗人心予若虹的诗中,就进入了童话般的城堡。就感觉进入了一幅幅耳目一新的魔幻般的风景区。不是么?她低着头就能“听到星星的对话”(《今夜的诗行》);“每棵树只要我看它一眼/它都在和我打个招呼……我站在树下/听到树杈摇动的声音/听到树叶追逐的声音/听到小鸟穿梭的声音/听到虫儿呼噜的声音”(《回忆昨天下午》),诗人就像小孩一样,童心永存;而傍晚的阳光“滑过我的肩膀时/向我眨眨眼……风从一个方向吹来……在我的头顶换了口气/水在叹息/堤坝上坐着垂钓的人/矿泉水瓶子里两尾小鱼在对话……太阳把脑袋枕在山洼做梦去了”(《傍晚》),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诗人的眼中都具备了生命力,都闪射着灵性的光辉;我们再看看这首小诗:“微风过处/老树叶抖动一下/第一只蝴蝶飞出来/我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哦/原来是一朵花开了”(《花儿开了》),自然而然中使用了错觉手法和意象置换,从蝴蝶到花开,在预料之中而又出其不意地完成了诗构,有动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蝴蝶花呼之欲出,给人以宁静愉悦的美感享受,让人想到这短暂的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美好。“因为什么都不会写,所以什么都敢写。”(若虹名言),而实际上,她什么都懂。

《红楼梦》中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认为心予若虹的诗歌是花香与露水做的骨肉。在心予若虹的诗中,花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请看:“摘一瓣/欲滴欲翠的芬芳/用迷乱羞涩的目光吻着/遥寄给你”(《写给朋友》);“最后的雪知道了秘密/谋划一处铺天盖地的场景/诗人踏雪寻梅/我要踏雪寻你”(《踏雪寻你》);“花蕾光着脚丫掀开帘帷/听繁花姗姗的声响走向山崖……美丽的名字都开了”(《繁花过境》);“爱攀上了明月的肩/少年的心事被梨花抖开”(《白》);“昨日的诗句刻在你的茎上/与你的体香一起/把月光纷纷惊散”(《月季》);“我在花前省略了与你有关的细节/躲避开你能刺透肉体的目光/提一壶老酒把黄花灌醉/抖动的腰肢与众姐妹争宠”(《野花》);“我已经为你荡尽污垢洗净了媚俗/在无人知晓的时候/我已盛开了且美丽如初”(《荷说》);再如:《最后的菊》、《雪落了我错过了花期》、《只等两瓣桃花盛开在脸颊》、《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用一朵花把今夜的门打开》、《一朵花儿开》、《笑靥,人间四月天》、《玫瑰水手》、《梨花归梦》、《一朵花的重量》、《夏日的某些细节》,如此等等,多如繁花,可谓百花齐放。而玫瑰系列从第一朵玫瑰开始,不紧不慢,以此类推,一直写到九千九百九十朵玫瑰,更是把花与爱情写得淋漓尽致、美好无比,把女性的美渲染到极致,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心予若虹的诗歌“心态好”。说到心态,我认为一个人心中要装满这8样好东西:1.清风;2.阳光;3.白云;4.月光;5.绿草;6.红花;7.鸟鸣;8.彩虹。都是自然好风光,都是人生最美的境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说的是心灵中的自然风光,景由心饰,情由心迷,哈哈哈!落花有情,流水无意,流水空有意只奈忙奔腾。所谓清风——是为人处事要像清风一样徐徐而来,飘飘而去,人啊,要做到不容易啊,现在机关里,到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一点女人尤为严重,我讨厌那些女人,但是那样的女人很多,而且吃香;再说阳光——工作学习,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以及现实生活中,如果胸中洒满阳光,就快乐,包括正直啊,善良啊,但是,如果是那样,可能就吃亏,俗话说,吃亏是福啊;再说白云——是胸怀要坦坦荡荡,心态释然,人生坦然,心胸一宽,就坦坦荡荡;月光——就是梦幻,遐想,人啊,有梦幻的生活才美好,但是现在好多年轻人没有目标追求和美好的梦幻,当然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绿草——就是处理生活琐事,包括能力和方法,小小的草,迎风在摇,狂风暴雨之中挺起了腰;红花——就是激情,包括爱与情,(很经典吧?)可以听听音乐,音乐可以疗伤,我喜欢音乐;再说鸟鸣——是业余爱好,包括音乐,诗歌可以疗伤,可以抒情,可以让人站起来,大步朝前走;还有啊,彩虹——就是灵感,也是一座超越自我、跨越成功的七彩的虹桥(梦的点滴语)!

心予若虹的诗歌,情调温婉、情感真挚、恍若幻境、意象丛生、意境优雅、独具魅力、张弛有度、浑然天成、有声有色、声情并茂。诗人的主观意象融入了诗句的感性泉源,从现实入梦幻,再从梦幻里走出来,起到净化心灵和美化心境的作用。

读心予若虹的诗歌,我们感受到一种伟大的博爱,让我们更加感悟和热爱生活,在真挚、乐观、健康、向上的诗句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美好灵魂的净化和升华。她带着一身花香走上中国诗坛,给在生活中为吃穿住日夜奔忙的普通百姓或者说是读者免费提供一处处神奇宁静的精神家园与灵魂居所。那活泼轻盈的语气,那不慌不忙的语速,那清奇阴柔的口味,那花香四溢的心态,那细腻委婉的心绪,那神思飘逸的联想,那简洁明快的字句,那鲜活灵动的意象,那线条清晰的建构,那精彩洒脱的造句,那呼之欲出的爱意,无不让人感受到人间爱情、朋友友情、家人亲情的温暖与幸福,无不让人在意境优美的诗行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让人心经过一次次对真善美的快乐洗礼!

她在有意无意地向芸芸众生宣告:让人人心中洒满花香和阳光!

心中装着春天,还冷吗?

从质朴到华美,再从华美到质朴。

心予若虹的诗,舒卷自如,梦幻氤氲,若虚若实,虚实相生。一首诗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看第一遍美,看第二遍很美,看第三遍非常美。她的诗歌,是福禄祥的征兆,是真善美的结晶。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在金钱万能的时代,人心浮躁,身心俱累,——那么,读一读心予若虹的诗,我们便走进一种宁静,宁静是一种意境。若虹诗歌给人以轻松柔爽的质感和静雅美妙的享受。

关于心予若虹的诗歌,我的看法只是肤浅的片面的认识与理解,或曰“个人心得体会”;真正要挖掘出若虹诗歌的深刻内涵、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与政治无关与中国当代青年和未来青年的爱情有关,——还需要有眼光的专家和读者朋友不断地探讨与深入地研究。

“若虹现象”不是偶然的。

篇(7)

二、内倾的叙事方式

叙事是审美观的另一关注形式。自从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存在以来,似乎出于某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小说总以情节为媒介与读者发生联系,而作者作为“全知全能”的叙事主体,他总是带着“神”一样的洞察力和叙事能力,以情节为结构为读者构造起一个艺术整体,情节不仅展示性格丰富的人物形象、追求理性主义的主题意味,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局。这无疑为读者把握作品意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由于作品所构成的世界过分完整和稳定,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读者的阅读主动性和阅读体验。随着美学革命的到来,审美方式和视角也从外倾转向内倾。在《最后的雾》中传统小说固有的格局已被击碎,内心世界的展现随着瞬息万变、交错叠合的意识流动而突破了情节的制约,原先引起读者审美情绪的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则消失了,跃居前台的是内心感受,只剩下情绪的流动。思绪出现大幅度的跳跃,时间自由地穿行于过去与现在之间,人物形象也随之消解。人物消解在稍纵即逝的情绪体验中,消解在叙事话语的变换和流动中。这种将重心放在情绪体验等内心感受上的写法显然继承了自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以来意识流小说的传统。生命的意义在于:人类凭借无限丰富的感性把各种印象、情感和记忆容纳在生活这个“半透明的封套”中,用心灵对瞬间的感受构成平凡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邦巴尔的人生观。叙事内容的内倾决定了对叙述技巧的选择。既然小说追求的真实,不再是经过理性沉淀后的“真实”,而是内心的真实,那么要表达这么一种更加接近生活本身的、主观的真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第一人称叙述。因为第一人称更加接近心理的真实,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心理的那种漂泊感与不确定感。这种叙事人称的运用,首先利于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内心感受有效地融入作品人物情感之中。邦巴尔是一个有着丰富感情经历的女人,她一生追求真爱,因此也为爱情受尽折磨,甚至绝望。照她自己的话说,在爱情上她从未有过好眼力,一旦陷入爱河,就会失去一个朋友,并总以悲剧收场。多次失败的经历使她不得不对残酷的现实失望,也使她明白现实与她所追求的梦想之间的距离。于是她只有更深地躲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生命的理想寄托在艺术之中,将转眼即逝的现实纳入辉煌的作品。现代小说的审美意象来源于作家创造的想象力。只有当作家把自己的情感意识注入她要表现的对象之中,作品才会有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邦巴尔正是这样把她对生命的理解、对梦想的执著追求化作一种忧郁、神秘、灵性的美,将它融入作品女主人公“我”的身上,并与之达到情感的契合,使作品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把内心的苦闷、对爱情的向往及对生命瞬间的体验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并不是作者写作的最终目的。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她曾说过,她只是想抵达每个人的心扉。她所期望的是通过作品这一媒介把她内心的激情传达给每一位读者,并与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意向产生共鸣,而第一叙事人称“我”的运用,就起到有效的中介作用。康德认为,欣赏主体的“审美判断不是一种理智的判断,而是一种情感的判断”。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产生于作品的艺术情绪与读者的情感体验息息对应的过程中,而作品的艺术情绪所凝聚的又是作者的审美体验。当我们阅读《最后的雾》时,能从被叙述的对象“我”身上领悟到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无奈感受,就好像是在听作者给我们娓娓讲述她的痛苦往事和内心秘密,我们的情绪完全被她的叙述话语吸引,被带到她为我们营造的艺术氛围中去,一会儿为她的不幸婚姻叹息不已,一会儿又深深地沉醉于她那恍然如梦的爱情故事之中,同时作者的经历与体验又引发起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和现实陷入无限的遐思。

篇(8)

在企鹅出版的发展过程中,设计始终是一个关注的焦点。开始是因为其在象征意义赋予过程中的作用,后来是作为应对激烈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现在,它还是身兼以上两职。企鹅出版长期以来以集聚当代最佳设计者、插图绘画者和摄影者荣耀于一身,并成为了长久以来读者购买企鹅图书的“驱动力”所在。

一、“水平格子”的平民属性

1.平装书与“水平格子”惊艳诞生

1935年夏天,企鹅出版了第一套平装书,内容涵盖了海明威、安德烈·莫洛亚、阿加莎·克莉斯蒂等作品。每本售价只有六便士,相当于一包烟钱。公众对书的看法从此改变——这是出版业的一次革命,也成为了英国文化和设计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当时民众对阅读异乎寻常的热情需求进行的一次革命性设计,极大地满足了当时社会各层次对阅读消费的渴望。

这套平装书的设计不是在原来传统书籍装帧的概念下进行,而是强调对普通民众的吸引力,并考虑到不仅仅在传统书店销 售,同时也适合供货给火车站、烟杂店和其他连锁店的销售方式。Edward Young设计了第一个商标和封面——简单而不失震撼。三个格子水平状上中下排列,企鹅的商业名称第一次在封面上出现,萌发了现代设计意义上的最基本的系列化样式。整套风格的统一,在颜色的使用上与文章的主题相关联,如橘色是小说,绿色是犯罪,深蓝是自传,水红色是旅游和冒险文学,而红色是戏剧——这些都成为设计的重要部分。尽管是作为平装书推出的,也基本上传承了精装本的设计要素,但在理念上却超越了前者。

2.带插图的现代“水平格子”

几十年来,根据三块格子的设计原理而变化出的各种系列也在以后的出版中出现,并经历许多变化。如:区分比例的大小,有的设计把条纹设计得更显粗犷。印刷上的限制已经被抛弃了,插图和照片也被广泛使用。

1962年,企鹅的艺术总监委派了三个设计者来为犯罪类书籍封面建立新的“格子”——要为插图或者图片形象提供足够的空间,但是还要保留一个非常清晰和稳定的字体。Romek marber的方案被选中了,他设计的70本系列的封面,保留了绿色指代犯罪的习惯。水平横线分离了出版者名字、书的题目以及作者姓名。用色大多数是明亮的绿色和黑色两种,图片大量地采用叠印或者负片效果,偶尔也有使用红色的情况。该设计可以使得系列看上去统一并留给图片表现的足够的空间。

那个时期出版的现代古典作品——一大批有着新设计封面的20世纪的文学著作——是一套需要一点时间琢磨其外貌的系列。封面上用来分割作者和名字的水平线更多地是对从前古典格子风格的“复古”,而非起到实际的分割作用。其封面插图的选择则完全是当代的风格。

3.转型期的“水平格子”

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浪潮,伴随经济、技术发展而来的是物质的丰裕,从而刺激了人们对于生活、政治多元化的追求。为迎合了民众对政治问题的关心,出版了很多关于社会意识和问政、议政等话题的书籍。与这些话题本身的时效性一致的是,这些书籍在出版和设计上的推陈出新速率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些封面往往都在一周之内很快地被设计出来。红色成了主导颜色,也是显著的特征。而在这十年的后期,类似内容的出版物似乎显得不太像一个系列。黑色的主色调和大量未经加工的新闻图片预示着某种变化即将到来。

二、再设计——消费“新奇感”

1.古典风格的再设计

古典系列原套用非常标准的“水平格子”。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使用,丰富多彩的流行元素加入了封面,引领了一股消费“新奇感”的潮流。

当时封面呈现出更加简单、更加平衡的构图。带有颜色边框和黑色装饰图案的双色封面出现了。把封面文字全部放入白色“格子”里。用一段变化的线条将作者和译者的姓名隔开;再配以更加精心设计的图案边框。而新古典风格是在传统“格子”基础上进行改良,扩大了颜色边框,如乐谱系列的封面用了图案背景,复古的图案来自老的精装版书籍的前后环衬,文字呈现在一个规则的粗细双线边框的格子中,采用garamond字体,还有斜体字体作为设计变化。

而在1948年,设计师Tschichold赋予了诗歌系列一个有着边框的新的设计,作者的名字是斜体的garamond字体。1954年,再次修改的设计使用乐谱系列中用到的古典图案。作者的姓名同样是用斜体,但是使用更加粗的walbaum字体。

2.图案和格子的融合

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封面设计:在一个加宽的边框里面填满了插图——它们可能是具象的,也可能是抽象的。这些设计中,一些更具识别性的图画被用于一些特定的主题。很多设计元素都是可调整、变化的,除了边框围绕中间字体区域这一规律是不变的。

3.被强调的陈列效果

1954年流行的诗歌集在1963年重新进行设计。写有书名的那块格子更加小巧,这样让出更大一块区域可以被用来欣赏——充满民族特点的艺术图案。丰富多彩的图案,使得诗歌集在陈列时十分有趣。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至今仍保留在布里斯托大学“企鹅”档案室里。

1971年,Birdsall带来教育书籍系列新的面貌。使用白底色和很粗壮的黑色字来保持整个系列的统一性。配上幽默有趣的图片来表现每本书的内容。同样,通过使用书脊所能够允许的尽可能粗体的san serif railroad gothic字体强调内容的独立性,而这也让书籍在书架上十分显眼。

众多的烹调手册系列,在1970年代被赋予了一个统一的模样,封面的照片使得题目可以从图片上被立刻“阅读”,因此无需任何暗示性的设计引导。同样,使用的照片覆盖了封面并延伸至书脊,使得手册在书架上的陈列效果令人惊喜。

三、出版新理念的融合发展

如今图书内容的宽泛,导致设计的多元化风格特质,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目前使用的许多设计手法其实是使用了alan Aldridge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理念。为了面向特殊客户群,小说以一种展现自我的最佳方式被推介,委托最好的当代设计者和插图绘画者就是为了保证市场需求与完美设计之间的平衡。

一些旧的理念开始瓦解,超前的设计摒弃了传统的框框,有些设计完全没有了意义上封面的概念,包括可以让读者在封面上就可以开始阅读等方式。就算是系列图书,设计风格可以各异,画面处理可以各不相同,但总体视觉气场仍是统一的。

21世纪的前10年是大众娱乐化与个性化需求并存的年代,大众参与各种媒介的审美实践成为常态。

从美学应用规律来说,美的享受就综合了欣赏中的审美需求和使用中舒适愉悦感的统一。而现代社会日益提倡美的多样性、选择性和参与性,设计的开放做法可以满足人们参与实践的需求。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产生了——让所有喜欢阅读的人都成为设计者——引入不同的阅读身份——能够塑造个性风格的设计,让每一个个人的审美影响封面的最终效果。个性化设计除了传统印刷之外,导入纯手工工艺封面,如手绣,剪纸等。更有以收藏为目的的小众爱好之需的经典限量版。为了寻找企鹅出版社未来的设计之星而举行的封面设计大赛,适合数字阅读的、迎合读者个人需求的选择性封面的出现,使用最前沿的设计和制作工艺,都是为了融入数字化和个性化的时代需求。

显然,七十年的发展还将继续,经典与普及双赢的设计理念将随着新媒体演绎出更华丽的“格子”。

参考文献:

篇(9)

此外,关于鲁迅我们还知道不少。我们被告知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共计“三个伟大”,只比“四个伟大”少一个。我们还被告知,“三个伟大”是“四个伟大”的一名“小兵”,是“战士”,还是“硬骨头”,这些称呼让人联想到某部的一个连队的称号。但鲁迅并不使用大刀长矛,也不用驳壳枪或机关枪,而是用“匕首和投枪”。然而这“匕首和投枪”却又不是真正的“匕首和投枪”……这些说法颇为费解。不过,我们还是很聪明地从革命造反歌曲“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中得到了启发,而对那些些晦涩的说法也能一知半解。

然而,在医专的课堂上,这本《野草》却以一种奇异的风格吸引了我。这是一本1973年版的单行本,是我花了5分钱(原价1角)从废品收购站买下来的。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是因为喜欢鲁迅,而且,它又便宜――一份油煎豆腐干的价钱。书的封面是白皮的,有鲁迅头像浮雕。而扉页则有初版封面照片。初版封面为孙福设计,显得很特别,背景是连成一片的天空和荒漠,呈深灰色,看上去十分的黯淡,以致分不清所表现的究竟是白天还是黑夜。在这个充满着苍凉感的背景之上,又随意地点缀着几段零乱而且不规整的绿色线条。这大概是表示一丛野草。在色调灰暗的背景的衬托下,这几抹绿色便显得格外鲜明醒目。相比之下,初版封面更有吸引力。我甚至撕掉了1973年版的封面,直接让扉页替代封面。

毫无疑问,当初我根本读不懂这本书。一个在期间受教育的17岁的少年,连他的小说和杂文读起来都很费劲,遑论理解《野草》。但我却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看到了一种幽暗的色调、忧郁的情绪和晦涩、欲言又止的语句。而更重要的是,书中所透露出来的一种无可名状的情绪给了我强烈的震撼。这种感觉是在读鲁迅其它的作品时,所不曾有过的。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是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野草・影的告别》)

这些纠结在一起的拗口的句子,让人感到眩晕而又迷醉,如果是通常所说的那种勇往直前的“战士”,如何又有这种彷徨、迟疑、灰暗?与其它杂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硬朗、明快和尖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单从那个初版封面上,便能明显地感受到背景的压抑和沉闷以及那绿色中所透露出来的冷峻和孤傲。这正与《野草》中的内容及其风格相表里。对照一下《呐喊》和《热风》的封面:《呐喊》的封面以深红色我底色,书名为黑色;《热风》则为白底大红书名。这显然与《野草》的封面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呐喊”所处的炽热而温暖的背景,到了《野草》中则化为荒凉的苍穹和旷漠。对于把阅读鲁迅作为功课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并不难感受到《呐喊》与《野草》之间的精神落差。从《呐喊》到《野草》,就好像是从喧闹的白昼一下子沉入到幽静的午夜。这种反差引起我的好奇,想窥探晦涩言辞面具后面所隐藏的那个人的内心。

很快,我就从医专毕业,被分配到一处偏僻的卫生院当医生。乡间的生活是寂寞而又无聊的。在那些漫长难捱的日子里,这本《野草》给了我许多慰藉。许多年之后,当我重新开始阅读《野草》并为自己的博士论准备的时候,我使用的原文依然是这本5分钱的小册子。

关于《野草》,特别是关于《野草》的诗学研究,并没有多少材料需要整理。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抱着那本价值5分钱的小册子翻来覆去地看,试图从中拼读出那个深藏在“战士”面具后面的“忧郁诗人”的鲁迅的面容。

1990年代初期,时代的文化氛围沉闷压抑,精神的天空一派黯淡,这在一定程度上,跟鲁迅写《野草》的时代有相似之处。鲁迅本人在回顾《野草》写作时期的思想背景和写作动因时,写道:“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而在1990年代初期,我们也看到了曾经激情四射的1980年代正在一点一滴消逝,那个年代的思想群体也开始发生分化。一些仍想保持独立精神的人,也丧失了目标,只能在精神的暗夜里盲人瞎马地前行。

我的宿舍窗户朝北,外面是一处网球场,白天有人打网球,晚上则很安静。但不远处是一家教学仪器厂。工厂的看门人养了一大一小两匹狗,它们总是在晚上叫唤。但它们不是落水狗。小狗叫起来声音清脆、急躁:昂,昂,昂昂昂昂,好像刚刚挨了打似的。大狗的声音则显得沉着、雄浑,而且高亢――汪,汪汪,汪,在半夜里听上去真有“犬声如豹”的味道。它们有时是轮流叫,有时是一齐叫。每天晚上,我就在它们的“二重唱”中构思着论文。如果吠叫就是狗的语言的话,这不同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两条狗不同的形象和个性。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其声音特质相互识别,或者可以说,这声音是其主人的“自我意识”的标识。这让我想起了法国作家马尔罗的一句话:“诗人总是被一个声音所困扰,他的一切诗句必须与这个声音协调。”于是,我想到的第一个章节的题目,就是“论《野草》中的声音意象”。

在《野草》中,诗人的声音显得低沉、隐约,有如梦呓。诗人在这里犹如一个夜间的“低语者”,一个“自言自语”的人。而《野草》的雏形,写于1919年的另一组散文诗,其总标题正好就叫做《自言自语》。《野草》的开篇《秋夜》中的“夜”的动机的出现,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仅是为了在作品中烘托出一种背景的氛围,而更重要的是它扩展成为一个基本主题。在这里,因为“夜”的主题的引出,夜间的事物即刻纷至沓来:着冷眼的星星,“窘得发白”的月亮,在“冷的夜气中”瑟缩着的“极细小的粉红花”,铁枪一般直刺向上的“枣树”,“夜游的恶鸟”,“夜半的笑声”……这些事物构成了《秋夜》的文本世界的主要内容,同时,也给整部《野草》带来了一种“夜”的基本氛围。

《秋夜》仿佛是一扇门,通往一个幽暗而又神秘的“夜”的空间。打开《野草》,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密的夜气。在这个“夜”的空间里,充满了一切真正属于“黑暗”的事物:废弛的地狱,倾圮的墙,连绵的噩梦,幽灵般的人物,各式各样的鬼魅,隐约的呓语,野兽般的喊叫声……这些凶险的事物,往往令人感到不适。在当时,有一位激进的左翼批评家曾用十分尖锐的口吻批评道:“鲁迅所看到的人生只是如此,所以展开《野草》一书,便觉得冷气逼人,阴森如入古道,不是苦闷的人生,就是灰暗的命运;不是残忍的杀戮,就是梦的崇拜;不是咒诅人类应该同归于尽,就是说明人类的恶鬼与野兽化……”(钱杏《死去了的阿Q时代》)这位批评家虽然严酷,倒也不失敏感。他无意中道出了《野草》的风格特征和精神实质。

正是这些夜间的空间,成为鲁迅“夜间经验”的滋生地。鲁迅的“夜间经验”,有着双重的含义,一方面,夜间生活的习惯赋予鲁迅以一种独特的生存感受;另一方面,这些夜间的经验又恰与鲁迅个人内心生活的灰暗状况形成了内外一致的照应。通过对夜间的黑暗的体验,鲁迅发现了自身内心世界的“夜的方面”,或者说是“黑暗的因素”。鲁迅在另一处写道:

夜九时后,一切星散,一所很大的洋楼里,除我之外,没有别人。我沉静下去了。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有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茫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

(《三闲集・怎么写――夜记之一》)

这个夜间的空间,同时又是鲁迅写作的空间。我们仿佛能看到,多少个夜晚,这位“爱夜的人”,默默地书写着一行行风格奇特的文字。“夜间式”的写作,给鲁迅的文字带来了浓郁的夜间气息,造成了他特有的冷峻、阴郁的风格。这一风格在《野草》中得到了极端的发挥。《野草》,可以说,即是由这黑暗的夜气所滋养出来的一株“惨白的小花”。诚然,鲁迅也有热情洋溢的日子,也不乏明朗、泼辣的文字,但冷峻与阴郁却他的始终无可消弭的风格印记。凭着这一印记,我们能够很容易就把他从同时代众多的写作者中分辨出来。尤其是《野草》,可以说是代表了鲁迅“夜间式”写作风格的最典型的文本。

在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反映个人心灵历程的作品。在西方文学史中,属于个人心灵史的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成长小说”,如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这一类小说主要是叙述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另一类则是“忏悔录”式的作品,如卢梭的《忏悔录》,以及一些作家、思想家的思想随笔。这两种文类自近代以来日渐发达,显然与西方文化思想史上“个人意识”的自觉是密切相关。个人的精神成长和自我形象的形成,“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熟,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复杂和矛盾的状况,成为这类作品所要表现的对象。而在现代汉语文学中,“五四”时期及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主要是所谓“社会问题”文学。作家很少将自己注意力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即使是那些比较地关注“自我”之形象的作家或诗人(如郭沫若及创造社诸作家),他们笔下的“自我”也更多地是作为一个抒情性的“自我”。抒情性的“自我意识”在激情的驱使之下,可以不断地向外扩展,夸张成为一种“宇宙观念”。但是,一个个体的成熟的“自我意识”所要求的批判理性DD怀疑和反思的能力和勇气DD则是这些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们所缺乏的。《野草》以其独有的方式表现出了作者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密切关注,并努力追求一种对灵魂的复杂性和深邃感的完美表达,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疑是令人瞩目的。尽管在《野草》中所呈现的只是个人内心的一些片断、零散和瞬间的经验,但仍可以说,它是现代汉语文学中关于个人心灵史写作的源头,甚至,恐怕还是唯一的源头。

然而,尽管从精神内容方面看,《野草》可以归为“忏悔录”式的作品一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仅仅是一部作家的思想的“备忘录”或哲学随笔。诚然,《野草》提供了大量鲁迅的思想材料。如果我们要研究作为思想家的鲁迅,《野草》显然是必不可少的研读对象。但是,即便如此,研究者仍会碰到许多麻烦。我们知道,“忏悔录”式的作品往往是作家或思想家对自己的思想状况的披露和对自己的精神发展史的回顾与总结。它要求作品忠实、直接、明晰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内容及其发展的逻辑。这样,任何形式的掩饰、虚构和扭曲,都将大大损害“忏悔录”的价值。对于一部“忏悔录”而言,坦率和真实,乃是值得称道的作风。与此相一致的是,在修辞上,明晰和准确是它的基本要求。其它的修辞手段的使用,必须要能够强化,至少是符合作品的明晰性和准确性,而不是削弱它们。可是,《野草》却未能符合这些修辞原则,相反,它恰恰是违背了,甚至是有意地破坏了这些原则。我们知道,在《野草》中有大量的述梦篇章,鲁迅正是借助这些梦来显示他的内心世界的状况的。而梦,众所周知,是理智迷离状态下的意识活动的产物。梦的内容非但不是明晰准确的,反而是模糊恍惚的。更为重要的是,《野草》在写作上也尽量模拟梦的话语规则,它以零散、含混、悖谬的语体及大量的隐喻、象征、反讽、寓言修辞和文体手段,来描摹梦境,而不是对梦的内容的直接陈述。这些表现手段,给《野草》本文笼上了一层浓重的迷雾,使人难以直接窥透其深隐的奥秘。鲁迅本人也承认《野草》在修辞风格方面的“含糊性”。他在一段自述中写道:“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鲁迅全集》第4卷,第3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而这种“含糊性”,对于一个思想性的本文而言,是不利的因素。隐喻、象征之类的手法,对于思想的描述往往只能是“累赘”。然而,这一切却是《野草》的诗性因素,也恰恰是《野草》的艺术魅力和风格秘密之所在。《野草》依凭着这样一些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篇(10)

不仅仅如此,犹记得《Sex and the City》里Carrie关于手袋的金句:没有手袋就没有尊严。手袋之于女人就像领带之于男人,完全没有原则可言。不然,当Mr. Big送出那只闪闪发光的Judith Leiber华贵水鸭形手拿包时,Carrie也不会迅速石化,硬生生挤出一句话:“I love you。”

男人穿衣服会搭配不同款式的领带,女人穿衣服则会搭配不同款式的手袋,所以女人在购物的时候主题就只有一个理由:“搭配”。这件衣服可以搭配哪双鞋子,哪个手袋?买了这个手袋可以搭衣柜里的哪些衣服?有没有鞋子衬?特别欣赏海港城的广告金句:“海港窄,海港城大,但最紧要系自己衣柜阔。”摆明就是让女人永无止境地买、买、买……

名牌手袋见证了历史

如果手袋是女性的自尊,那么名牌手袋就是女性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比如说Lady Dior Bag。1995年,Dior公司赞助的塞尚画展在Grand Palais展出,在画展开幕式上Madame Chirac向Princess Diana赠送了Dior新款包。Princess Diana十分喜欢这个手袋,之后在很多重大场合都拎着它亮相,Dior旋即为这个还没有命名的新包,冠以“Lady Dior”的名字,成为如今Dior主线销售的基本款皮包之一。

很多女明星也钟情于这款经典的手袋,尤其是黑色的。之后这款手袋甚至还推出了彩妆版,一推出即被抢购一空。Dior今年更是请得2008年奥斯卡女主角法国籍的Marion Cotillard在巴黎地标Elfie Tower上拍摄全新的广告,演绎新款Lady Dior Bag。

Hermès Birkin Bag则是在Kelly Bag的基础上修改成的奶粉袋,Jane Birkin有次在飞机上遇到品牌主席Jean-Louis Dumas,抱怨Kelly Bag的袋身狭窄,而且不够柔软,不方便携带婴儿用品。之后就有了Birkin Bag的诞生,不过法国女人并不喜欢它,因为对于她们来说颜色太花哨,但像王菲等女明星则是它的死忠Fans。

优质的手袋总会有市场

其实无论是Lady Dior,还是Hermès Kelly,抑或是Hermès Birkin,手袋都随着时代的氛围不断改良,有些变得更优雅,有些变得更艺术,有些变得更实用,就像Paddington一样,拎着它并不舒服,但超大容量和充满个性的表率,都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观。

即使是经典款式也是在经典的基础上不断Upgrade,通过颜色、材质、车线等等设计元素,不断去迎合女性的需要,这也造就了2009年秋冬手袋百花齐放的局面。IT Shoes始终不如手袋赚钱,于是设计师们铆足了劲,在金融危机时期各出奇谋,务必让手袋力挽狂澜,今年秋冬的手袋也因此变得精彩纷呈,复古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又或者是用朋克精神表达对现时环境的不满,天真而可爱的设计旨在对纯真年代的诉求,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女人来说,这大抵还不赖。

迷人童趣 将天真放在心上

秋冬之选

突破平时的手袋规则,看似难以搭配,其实很简单,优雅的裙装搭配一个有趣的手袋能让人感觉到你的活泼与青春。而印花手袋则可以搭配较休闲的装扮,这样手袋就可以为造型带来新鲜感。

T台直击

充满童真是设计师近年在每季的保留项目,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笼络一众年轻Fans。前英国版《VOGUE》杂志服装编辑Luella Bartley创立同名品牌,就大打少女牌。在秋冬用上印花布料来制作手袋,并且以荧光绿色来装饰提手和包边,十分抢眼。

印花无疑是少女最喜欢的Pattern,设计师除了用上花卉,更是用上充满少女味的插画,有动物有人物,除了令到市场不断扩大之外,也让品牌形象年轻化。

有平面上的变化,在外观上也突破以往手袋的形状,像Frankie Morello的巨型珍珠袋就令人惊喜,这可是秋冬手袋的一大特色。

明星搭配

Kelly Clarkson

印花背心+条纹针织衫+牛仔裤

手袋:美式插画风手袋

高度饱和的彩色,是 Kelly Clarkson这身装扮的重点,值得留意的是,即使如此Colorful的造型,仍然未构成“灾难”。这和色彩的配合不无关系。

手袋的颜色与印花背心相近,而仔细看充满东方风情背心上的花瓣又有接近于针织衫的桃色,很是巧妙。

Paris Hilton

渐变色V领短裙+浅啡色高跟鞋

手袋:Paris Hilton同名品牌

如果说谁是粉色狂热份子,非Paris Hilton莫属。紫红渐变色V领短裙搭配Christian Louboutin粉色红底鞋,自创品牌Paris Hilton的手袋、项链及手表都是粉色系,桃红色的花边发饰、粉红色黑超,连黑莓手机都是粉红色的。

不过这套搭配还带出一个重要的讯息,印花对印花也是个不错的搭配。不过浅淡的花色确实比鲜艳的花色好搭配,最好是相近的色彩之间互搭。

留恋怀旧 将年代挽在手上

T台直击

越是经济不景气,设计师越喜欢向华丽的旧时光吸取灵感,70、80与40年代的着装风格是设计师本季秋冬的设计重点。经典的设计在保守人士的面前特别容易亮起绿灯。

在Louis Vuitton的秀场上,我们看到Marc Jacobs献上一场八十年代纸醉金迷的超级大秀。迪斯科年代的泡泡裙,朋克风甚重的高筒鞋,都让时光倒流三十年,令人完全沉浸在对时光的缅怀当中,仿佛那些美丽的模特儿是电影中的画面,手持矜贵的手袋出入宴会。紫红色的褶皱边被巧妙地缝在手袋上,增添一抹迷人的活泼。

Kenzo在意大利籍设计师 Antonio Marras的带领下渐入佳境,本季灵感来自俄罗斯革命时期移民到巴黎的年轻女孩,相当特别。带有七十年代风格的几何印花是创作的重点,模特儿手上拎着具有“男士公文袋”轮廓的手袋,用上拼色的皮革与印花布料,在中性的外观下表露出一丝坚毅的女性情怀。

Alber Elbaz无疑是将接手Lanvin以来的经典融合在这一场秀中,52 种风貌曼妙地移动着,像是将一段由款款深情刻划而成的旅程倾泻在移动的身躯上。建筑技法和工业的冰冷感穿插着极度女性化的符号,Elbaz 的独特时尚,调和了这两种极端的反差,却又传达出一种脆弱而柔美的诗意。提包系列呼应着时装秀上的几何线条,轮廓分明的手袋,让模特儿多了一种强势的姿态。

Moschino本季秋冬系列具有四十年代的风情,从手袋上就可窥见一二。搭扣设计的手拿包充满东方味道,让人想起“夜上海”的妩媚。但前卫与反讽是它的绝对风格,装上彩色晶石的包还用上菱形铆钉装饰,朋克的突然侵袭令人始料不及,这才是好玩的地方。

明星搭配

Renée Zellweger

灰色连衣裙+裸色尖头高跟鞋+黑超

手袋:Hermès Birkin Bag

老实说Renée Zellweger不算美人,但这套打扮确实相当不错。Carolina Herrera灰色丝质修身裙简直像为她量身订做一样,十分服帖。裸色的高跟鞋搭配得相当有技巧,既是潮流之选,同样又能符合整体的简约风格。超大型Hermès Birkin Bag绝对抢镜,好在并不过分炫富。其实像很多品牌Signature标签式的手袋,都是相当高贵而成熟的设计,这样的手袋本身就能独当一面,所以在搭配上务求简约。千万不要有堆砌式的穿着,或是太复杂设计的服饰。

Sienna Miller

条纹背心+奶油色褶层短裙+白色皮鞋

手袋:Prada Cervo洗水鹿皮手袋 HK$14500

身高165cm的Sienna Miller穿着朝气活泼,奶油色褶层短裙来自她与姐姐的自创品牌Twenty8Twelve,白色粗格皮鞋来自Rupert Sanderson,红色珊瑚石项链、棕红色Prada手袋与Benjamin透明框黑超成为造型的点睛物。

Prada Cervo最近人气相当旺,连奥斯卡影后Kate Winslet在加冕当日也带着她。对于这种稍微有些正式的款式其实很好搭配,要么像Sienna一样,用休闲装配搭,产生对比效果,要么就搭配职业装。

Blake Lively

蓝色V领短裙+白色马甲+露趾高跟鞋

手袋:Notting Hill鳄鱼皮手袋

蓝色V领短裙搭配白色马甲,蟒纹露趾高跟鞋,手拿Notting Hill红色鳄鱼皮手袋,Blake Lively的抓拍照片已经很有星味。而Blair的扮演者Leighton Meester也曾经拿着同款的粉蓝色亮相,毫无疑问这部剧绝对是时尚推手。

不得不提的是Blake Lively戴的Suzanna Dai 名为“Antwerp”银项链,复古的款式与短裙绝配。在平时搭配的时候如果觉得服装款式太平淡的话,一些设计夸张的首饰会加分不少。

秋冬之选

古董手袋款

有搭扣设计的古董式手袋在本季来势汹汹,复古的花纹,优雅的韵味,搭配起来具有可操作性。既可以与性感狂野的豹纹单品一起演绎怀旧风潮,又能与休闲服饰完成街头感的造型。

签名式手袋

今年很多品牌的签名式手袋都是向复古致敬,像Lady Dior Bag、Gucci的Hobo Bag。所以在平时的搭配上以简洁大方为主,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复古的配饰来增强造型的存在感。

型格朋克 将话语权背在肩上

T台直击

朋克风并不是只有Vivienne Westwood才懂得把玩,在社会对立矛盾日益激增的今天,时装设计师通过表达权利让女人变得阳刚。朋克精神与女权主义的结合下,新一代的女性更前卫,更具话语权。

Miuccia Prada本季利用硬朗的布料剪裁出新的轮廓,流苏状的连身裙,用上皮革的质地,突显一份独特的硬朗质感。裙身上用上黑色的锥形铆钉与褐色亮片装饰,营造出低调奢华感之余暗藏不羁的锋芒。模特手中的白色山羊皮缀流苏的索绳手袋用上金银两色圆形铆钉装饰,辅以条状水晶装饰,风格与连身裙相若。粉色的露趾高跟鞋走的同样是朋克风格,可见只要有心做亦各有各精彩。

Louis Vuitton除了在本季的迪士高风情还融入了强烈的朋克元素。红色与啡色拼接的手袋,用上金色的锁链连接皮手袋,金色的锥形装饰着手袋的侧边与底部。相对以往的手袋,品牌明显在本季更有创造性,变得更加大胆,有了爱情的Marc Jacobs果然充满了灵感。

Isabel Marant品牌备受瞩目不是没有原因的,慵懒的法式风情与高度的可穿性让它在本季备受赞誉。华丽的摇滚遇到了伦敦坏男孩,在她眼里“姑娘们喜欢穿的衣服”实际上是灰色圆领长袖连体衣,还有男性化的外套。金属摇滚中带有一点嬉皮士的味道,那黑色的铆钉手袋就是最好的佐证。

Francesco Scognamiglio的秋冬延续了春夏的一些元素,大量的荷叶边装饰、轻薄如纱的质地都是有着一脉相承的设计。只不过设计师还大胆融入武士风,立体挺身的大衣搭配尖长锥形铆钉装饰的黑色箱形手袋,同款的靴子为整个造型画上硬朗的收尾。

明星搭配

Lady GaGa

机车款马甲+连体服+黑色高筒漆皮靴

手袋:Yves Saint Laurent Y-rock Bag

Lady GaGa特别偏爱连体服已经是公认的事情,早前她的最爱就是Martin Margiela的裸色连体服,这次大胆换上连体豹纹,颇具秋冬Look。

值得一提的是GaGa的黑色手袋是出自Yves Saint Laurent今年的男装手提包Y-rock。和Muse手提袋一样,有着特大的“Y”标识,而这款Y-Rock手提袋以闪亮的金属铆钉填满“Y”标识,演绎着华丽的摇滚风格。

Taylor Momsen

机车款马甲+白色印花背心+藏青色短裤

手袋:Be&D Garbo黑色铆钉手袋

《Gossip Girl》里扮演Jenny的Taylor Momsen,在戏外几乎都是以Punk Style示人。身高171cm的她和模特一样拥有好身材,机车款马甲搭配短裤,在朋克风中流露出天然的性感,Taylor的穿着也成为时下众多女性的追捧对象。在整个造型里最抢眼的还是那黑色手袋,布满银色锥形装饰的袋身具有“女王”般的气场。在秋冬想要变得和她一样有型可以选择机车款夹克搭配水洗牛仔裤,然后加上铆钉手袋,效果同样不俗。

Leighton Meester

灰色无袖衬衫+米灰色短裤+罗马鞋

手袋:铆钉流苏挎包

《Gossip Girl》里Blair终于出场了,Leighton Meester一身浅灰色无袖衬衫搭配Wayne Bubble的米灰色短裤以及Marc Jacobs蝴蝶结罗马鞋。风格十分清新,性格很鲜明。

那个黑色的铆钉流苏挎包是整个造型最有特色的潮物,在袋身以不同材质和颜色的铆钉、纽扣装饰,相当个性。通常如果整体颜色搭配要是比较轻浅的时候,更应该挑选具有个性的手袋来加强造型。

优雅朋克

篇(11)

廖伟棠

现代派诗人、作家、摄影师、自由撰稿人。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诗组及散文组冠军、香港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诗组及小说组季军;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诗组首奖、联合报文学奖诗组大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小说奖、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

默默

诗人。1979年开始诗歌创作至今。1999年创办默默工作室,现任《撒娇》诗刊主编。“撒娇派”主要创始人,曾经与北岛、舒婷、食指等当代著名诗人齐名。分别于2002年、2007年在上海、云南创立举办诗歌朗诵会、研讨会、酒会以及画展等诗意活动的撒娇诗院。

诗人的角色,让他们比常人更容易感知周遭事物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他们可以感受到属于一棵树的忧伤和一朵云的欢快,然后,用镜头将它们捕捉下来。在他们看来,这也许又是另一种诗意的表达。

2012年4月,北岛突然中风的消息在文坛传遍。一周后,他却如期出席了由他组织的“国际诗人在香港”之盖里·斯奈德诗歌朗诵会—也许是北岛要捧好友盖里·斯奈德的场,又也许,北岛不愿错过每一次自己组织的朗诵会。

朗诵会即将开始,就在唯一的灯光聚焦在盖里·斯奈德身上之时,北岛趁着漆黑低调地走向观众席,即便如此,他的入场依然引起不少观众的细声讨论—那天的北岛,看上去很憔悴,身体瘦削,走起路来略显吃力。“医生让他不要下床,躺着好好休息。但他还是执拗要来。”寒暄中,北岛的太太说。

从零开始,源起

这些年,北岛和家人搬来搬去,随身总会带上一些自己挑选过的照片,里边记载的大多是朋友、家人、过去的住所之类。“看照片总是让人怀旧。”他说。

北岛一直以诗人的身份活跃在文坛。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广为流传,他也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四次提名。2008年,他暂时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漂泊,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人文学科讲座教授。香港成为他新的“定居点”。一年后,北岛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重新游走于国际文坛。

在他中风的半年后,突然传来北岛举办首个摄影展的消息。人们对此的反应几乎都是讶异:“哦?是那个诗人北岛么?”疑问很快被揭晓。2012年10月初,北岛的首个摄影展《零镜》分别在香港当代美术馆北京馆、广州分馆展出,通过12组作品(14张照片),呈现北岛最近十年来在摄影方面的影像积累。对这个展览的名字,北岛是这样解释的,“零镜和我最近的一幅水墨作品名一样,有着‘从零开始,源起’的意思,而‘镜子’则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意象。”

第一届香港国际诗歌节上,不少摄影记者拿着“长枪短炮”争相拍摄诗人们,身为操办人的北岛自然谋杀不少菲林。但没有人留意到,他手上拿着一台小数码相机。北岛的摄影比写诗还早,他甚至差点在上世纪70年代就举办了人生“第一个”摄影展。1974年,北岛在北京六建三工区的特种钢厂工地干活,经常给师傅拍照。当时工地宣传科想搞一个“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览,便找到这位二十多岁的铁匠,让他帮忙拍些工人劳动、起重机、盖厂房之类的照片。北岛在拍照之余以暗房的名义,偷偷在里面完成了中篇小说《波动》初稿以及一些诗歌。但后来种种原因,摄影展并没有办成功,但北岛却尝到了摄影带给自己的甜头,“我利用摄影做掩护,给自己的写作寻找便利条件。”

十多年后,北岛遇见了他的第一个摄影师傅—诗人艾伦·金斯堡。1990年夏天,他们一起在首尔参加世界诗人大会。金斯堡上蹿下跳地到处拍照,一会儿拍树上的乌鸦,一会儿拍黏在胶带上的蟑螂。金斯堡还把自己金属外壳、折叠式的全手动相机介绍给了当时只带了一个傻瓜胶片相机的北岛,建议他也去买一台这样的机子。金斯堡还分享了自己的摄影经验,“在摄影中一定不要用闪光灯,会把所有的空间都压缩成平面,缺乏真实的氛围。”北岛记在心里。

很快地,北岛在波士顿一家二手器材店里买到一台全手动相机。数码相机出来之前,这台相机陪伴他度过了大多数的海外岁月。2003年开始,他开始有意识地用数码相机进行摄影创作。他的很多照片和女儿田田有关,他们一起去德国、奥地利、瑞士旅游,旅途中互相拍照,“这无形中给了我拍摄的动力”。北岛说,摄影和写诗很像。“你和你的摄影对象常常在互相寻找。有时候你在找它,但怎样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时,你们才相遇了。这和写诗有点像,你刻意想写往往写不好。依我看,真正好的摄影作品就是一种相遇的过程。”

找北岛聊摄影不容易。他身体不好,个性素来低调,因此,即便在摄影展举行期间,媒体也很难约到他的采访。于是许多媒体找到北岛的好友廖伟棠,约这位同样热衷于摄影的诗人来聊北岛的诗歌和摄影。廖伟棠被香港媒体称作“001号回归诗人”—回归后香港新移民政策的第一个获益者。北岛和廖伟棠时常在湾仔的“老北京”餐馆吃糖三角、京酱肉丝等地道北京菜,以缓解北岛的乡愁,也是安抚廖伟棠对北方的怀恋。

“很多东西都变了—除了北京的雪。雪一下,一片白茫茫尽收眼底,把人瞬间带回青春岁月里。”2012年“世界末日”来临前,廖伟棠和同是诗人的妻子曹疏影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初初回到北京。对于廖伟棠而言,北京是个特别的地方。“这个城市本身就有一种漂泊感,是个适合‘冒险’的地方。在北京的那几年,就是一段和青春有关的日子。”十二年前,他离开生活的香港,来到北京。当时,廖伟棠的生活可以用“朝不保夕”来形容,但他却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逍遥和自在。除了偶尔去清华美院念摄影课,他的其它时间都用来看摇滚演出、喝酒、玩,在家里写作和画画。摄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真正走进了他的生活。

要说摄影的启蒙,还得归结到廖伟棠的大伯。他是个追求高科技的摄影发烧友。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人们都还在用黑白胶片的时候,大伯就开始用彩色胶片给家人拍照。谈及自己孩童时期留下的彩色照片,廖伟棠至今非常骄傲。“摄影就像是一个魔法师,将一个人的记忆固定在一个平面二维空间里。” 摄影的神奇将廖伟棠的青春期带入了另一个可憧憬的世界,而让他真正决定好好把摄影当成正儿八经的事业来经营,则是在北京生活的时候。“在内地的行走经历,让我看到了许多以前不曾接触到的现实,也萌发了许多创作的冲动。但文字总是来不及记录,纪实摄影的反应更加迅速。”

非理性的偶然

在廖伟棠看来,写作是一个听世界说话的过程,作为一个作者,只能听命于它。但拍照不同,“拍摄的过程听命于你,但又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左右它,让它游离于你的掌控之外。”

“诗人是最敏感的人。这敏感不仅仅体现在对万事万物的感知上,更是因为诗人的同理心强,很容易代入。可以感受一棵树的忧伤,一朵云的欢快。因此捕捉起来不难。”与北岛一样,廖伟棠的另一个身份是诗人。事实上,他开始写诗和开始摄影的时间相差无几。早在中学时期,他便开始写象征主义的诗歌。“诗歌和摄影的源头和契机,都是因为对包罗万象的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很长一段时间里,回忆成了廖伟棠创作中的主题。“艺术和回忆有极大的联系—写作带有个人主观的情绪,很多时候它会改变回忆原有的面目。但照片不一样,它更为客观。人们通过图像,可以找回自己曾经选择遗忘的回忆。”

在北京的几年里,廖伟棠接触了许多底层的人和事。这些东西一直影响着他后来的生活,而他的创作也自然地和“底层”发生了关系。回到香港后,廖伟棠开始有意识地去注意和自己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这种对现实的关注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同时也投射到了自己的摄影里。他的摄影总是有着强烈的情感指向,甚至带有某种隐喻。很多摄影师喜欢在作品中强调“冷静、冰冷”,但廖伟棠却总是一而再地在自己的作品中书写着丰沛的情感强度。

这些年,廖伟棠游走在广东、香港、北京三地,不同地域的生活给了他的创作很多滋养,但归结到创作本身,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地域,而是个性。“如果你拥有开放的个性,无论是在哪个地域,哪个时代,也能产生与社会接轨的创作;但如果你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个性中,哪怕是把你放置于更开放的环境里,你也只是会书写自己的内心。”廖伟棠笑说自己很大一部分的创作都属于后者—无论是诗歌还是摄影,总是带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印记。

“文字是理性的产物,由理性主导。摄影则是一个不断实验的过程,面对的现实是非理性的。而且,总有某种不可知的因素在左右一幅照片。特别是在你用底片拍摄的时候。”按下快门就是一瞬间,在这种偶然下,你无法推测光线对不对,也无法预想画面会呈现的状态。 “首先,它有一种主观性—你可以选择什么时候按下快门。但它又不是完全受你控制的,作品好与不好,还得听命于化学反应。”这种非理性的偶然,让廖伟棠不可自拔。

偶然,也是北岛在摄影中的所得。在日常生活的“无聊”中,他用相机记录了“不无聊”的瞬间。北岛喜欢拍别人不在意的东西,比如一个柱头、一个门,或者是光影等局部细节。场景普遍,却很难看出来是在哪儿拍的。朋友们总忍不住问及北岛,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那张照片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拍这个作品?对此,北岛总是习惯性地回答:“这个画面的拍摄很‘偶然’。我是‘偶然’看到了那片光,‘偶然’地路过。”

《色调》系列就是北岛在偶然的情况下捕捉到的。《色调一》是在火车上,随手抓拍的窗外呼啸而过的绿色植被;《色调二》展现的抽象色块是北岛与汉学家顾彬参加某次诗歌活动时,截取的彩色椅背;《色调(2009)》的红块,是北岛看到水泥地上投了一大片红色快速捕捉下来的结果—那是一瞬间的画面,一秒钟过后红色便消失,变成了其他颜色。这个作品后来还被用来作北岛所编辑出版的书《暴风雨的记忆》的封面。

《零镜》策展人、诗人沈曾经这样评价,“北岛的照片很简洁,不会有嗦的叙事。跟写诗一样,都在做减法。”她解释,尽管拍摄过程很随性,“但潜意识里,他的照片充满符号感,对于光影、符号、色块、几何这些‘非纪实性’的元素,有着天然的敏感度。”北岛的解释是,“这可能就是我的角度,我不太想拍带有强烈文化诠释性的照片。比如去,一定要拍布达拉宫、天葬、喇嘛诵经,这些很多人都拍过了。我还是想找到一种‘纯摄影性’的东西。”

北岛写诗不太强调诗歌背后的文化意义,摄影也一样,追求脱离文化诠释的纯粹境界。而廖伟棠则更希望自己的摄影能带给人思索的空间。“我不希望自己的摄影是让人看过之后就立马忘记的。”他曾经将摄影当成谋生工具,拍过美景,拍过美食,也拍过所谓的时尚大片,但最终还是觉得自己不适合。“见到的都是浮华、精美的东西,会让你的心情受影响。那都是脱离现实的。我关注的是现实,是人们基本的生活。现实不可能永远都是精美的,当中免不了会有混乱,甚至于肮脏龌龊的状态。我要拍的是这个。”在廖伟棠的世界里,摄影不是美。“至少在我的照片中它并不等同于美,相反的,它是不和谐,甚至是一种噩梦感。”

成为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诗人大抵注定会过一种穷困的生活。行走、思索、记录,而后表达,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富足。但即便是默默这样的“有钱人”,最终还是选择放下身外之物,回归到诗歌中去。

到香港四年,除了工作外,北岛把自己关在家里画水墨画,一画就是四五个小时,并无照相的冲动。2012年之后,由于身体不太好,北岛也很少拿起相机了,“只有旅行才有拍摄的冲动,摄影是旅途上打发无聊的一种方式。”

而廖伟棠依然在行走。他有一个摄影包,上面写着一句话:去哪里都要带着相机。“摄影让再平凡的行走都有了意义。摄影记录的是每一个偶然的瞬间,但这些偶然就会组成必然。每个人生、时代都是由瞬间组成的。”对廖伟棠而言,摄影最大的功劳,是让他不再拘泥于一时一地。“我想成为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到不同的地方,过不一样的生活。世界本身是丰富的,人是时间有限的生物,只能尽可能的拓展空间。摄影就是打开空间的一个工具。”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句话被廖伟棠用来形容摄影和诗歌的共同之处。“就像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摄影也不会是单一的画面,而是在画面之外有更开阔的延伸。诗歌更适合表达自我,给人以思考空间。摄影则是你对世界思考的切片,是你的世界观之呈现。”

廖伟棠最满意的作品,来自巴黎的游历。“这是一个有着无穷无尽诗意的城市。集现代与复古、优雅和野蛮于一身。好的城市就像是一个经历丰富的人,可以给你讲述很多故事。” 而最震撼他的拍摄,则是甘南的拉卜楞寺。当时他在为当地民间音乐的采集做拍摄和记录的工作。拍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当地的喇嘛,真正感知到了藏传佛教的文化。“无论是音乐本身,还是藏传文化,抑或是喇嘛们的生活方式,都让我震撼不已。”

2011年底,廖伟棠有了孩子。初初开始成为了他镜头下的常客。廖伟棠最爱拍的关于初初的画面是这样的:一片大背景下,站着一个懵懂的小人。他微博上刚刚更新的图片是这样的:白花花的雪地里,被包裹得如同一颗皮球一般的初初,露出懵懂的眼神,在雪地中间摇摇晃晃地走向这个世界。廖伟棠说,接下来的世界,他希望能领着初初行走。“我不打算为他安置未来,不会给他很多的金钱,不会像现在的父母一样早早地为他买好房子。我只会给他提供各种生活的可能性,锻炼他的心智。即便那会是一种流浪汉式的生活。”

流浪汉式的生活,廖伟棠曾经有过。至今,即便他有诗名加身,但说到物质,他摇摇头。他从不指望通过诗歌能过上好日子。“写诗是纯粹的艺术形式,非功利,带不来钱。如果非得说它能带来的报偿,也只会是精神上的。”反倒是摄影,给他挣了一点稿费。

对于很多诗人而言,金钱是很难绕过去的坎。但这似乎不属于诗人默默考虑的范畴—或者说,他早已经越过了金钱的障碍。默默是个玩家。他的身份介乎诗人、商人和摄影家之间,显得有些玩世不恭。

早些年,默默的身份是诗人,为了诗歌,他曾两次入狱。1986年,他写了一首《在中国长大》,“写完后,也不能发表,就在各个大学里巡回演说,交流,有的人要看看诗,后来被当成非法出版,幸亏那年对舆论管制比较宽松,后来就把我放出来了,否则就判刑了。”这一次关押了45天。1992年,默默已经是诗歌界的风云人物了。本着“只撒娇不撒野”的态度,他又写了首《争取未来》,再次被抓。“六年一个轮回,到1998年的时候,我胆战心惊,那时在做生意了。”

李亚伟评价默默:“默默一高兴一抬腿就会直接去别人家里,也会一高兴一抬腿就进入别的行业,他从来不走后门,也不翻窗户,他想要进去就直接进去了,像崂山道士。”从诗人到商人的转身,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到了默默这,却不过是一次“一高兴一抬腿”的改行,原因是“穷怕了”:“奶粉都买不起,还做什么诗人。”

告别诗坛后,默默和三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广告公司,后来又跟着一个老总做房地产开发。老总负责投资,默默则管市场开发和营销。“结果,一不小心成为了房地产的一代宗师。1995年,当时没有房地产,拿块地,随便盖栋楼,就卖掉了,很好卖。”资本原始积累加上优质人品,默默很快“脱贫致富”:“把人做好了,钱就会自己来找你。我和这个老板合作,开始是我先帮他干十个月,一分钱都没有收。”但是体力的透支令其看到商场上的朋友们相继倒下:“赚了那么多钱,没有机会用。”默默觉得够了,该回归到自己的生活里来,回归到诗歌里来。

把相机交给神

“我要在抽象摄影里找一种神性的东西,寻找被我们遗忘的神性。”不会对焦的默默,实际上是把相机交给了神。

小寒时节临近,是默默南下“猫冬”时。每年12月寒冬抵达前,默默逃离江南,到西双版纳蜗居,那里有他十年前买下的数套公寓。这是他创作状态最好的时候,几年下来,他在西双版纳创作 了八部长篇小说,两本随笔。

到江南燕语呢喃的四月,默默回到位于上海市区的一套公寓楼内。这里零散地寄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八卦图和弥勒佛图案的门帘内诗书环绕,供贫寒的诗人们喝茶聊天、读书蜗居。在上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梅雨降临,受高血压折磨的默默又会再次逃亡。这次是怡人的香格里拉,那里也有他的诗社和客栈。在那里,默默养成了中午起床的习惯,“早晨八九点的香格里拉太冷,起床受不了”,中午起来的时候,阳光带来二十多度的气温,一切都刚刚好,拍照,或者呼朋唤友。一直待到金秋十月大闸蟹上市,默默再像候鸟一样飞回上海。

默默崇尚自然,但他从来不拍。他拍的是模糊的光影。黑色的背景,一串竖琴形状的红色光线,配上一句诗:“肖邦在弹奏小夜曲”;一片暧昧的小清新色彩晕开来,中间留下几块黑斑,命名为:“我们身上的另一个我”;白色底板上,像是打翻了几片湖蓝色颜料,叫做:“我的思想随风酿蜜”默默的摄影,能把那些处心积虑要成名出道的摄影师和画家气死,最终他把这样的影像不称为照片,也不唤作画,依然地,它属于默默出发的领域:诗。

在香格里拉展览时,一名女子强烈要求默默为其拍肖像照,“不管出多少钱”,默默很无奈地给她介绍专业摄影师,“不瞒您说,我连对焦都没法对准。”他从来不在意所谓的光圈、景深、曝光度、快门速度所有摄影师应该熟悉的专业术语对他来说形同虚设,他只在乎那一瞬间与心灵产生的感应,哪怕只是一个劣质的卡片机,也能将两者架起桥梁。

不会对焦的默默总在“乱拍”:拍虚无,拍人家不拍的东西。换一种说法,默默是把相机交给了神:“我要在抽象摄影里找一种神性的东西,寻找被我们遗忘的神性。”连默默与抽象摄影的偶遇也充满了神性。一次诗友会上,东北女诗人左手用默默的相机为大家合影,相机突然不慎砸向地面,却毫发无损,于是大家继续乱摆POSE。回家后,默默发现相机严重漏光,相片一片模糊。彼时彼刻,默默的诗人“天眼”突然洞开,下海后十年未曾激荡的诗性大发,诗句如地下奔突的岩浆,炙热地喷发,此后诗歌和摄影在默默身上成为一体。

最初只是无意识的尝试。默默把照片发给上海抽象艺术家许德民观赏,没曾想许德民相当激赏,当夜草就了文章《撒娇诗人的观念摄影》在博客上。第二天,一个看到此文的上海记者给默默打电话,要求在他编辑的杂志上全文刊登,并配发默默的影像作品“上朝路上的众大臣”和“所有期待幸福的人们”。

2007年,为了装饰香格里拉撒娇诗院的大堂和客房,默默带着一大堆照片,从上海来到杭州最大的画廊印象画廊做画框。当默默把照片向画廊女主人、美术鉴赏家歆菊一一展示时,歆菊惊叹的声音响起在默默耳边:“这些都是很精彩的观念摄影啊,你是怎么拍出来的?”

不久,文化部艺术品鉴定专家、洛杉矶东方艺术基金理事长海波造访上海撒娇诗院,看了默默的系列影像后惊呼:默默,你对人类的眼睛发动了一场战争!当天,海波就表示要为默默出版一本摄影作品集,并希望默默的首个个展安排在其设在南京的“艺事后素美术馆”。朋友和专家的激赏和鼓励,使默默摁快门的声音一发难收,并且让默默在影像界慢慢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