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10-09 02:30: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文课程与教学

篇(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企业和中职学校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发密切。用人单位在招录员工之际,求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着重考察的因素之一。这种趋势下,现代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不断提升。求职学生想要和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工具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加强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加强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注重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有效教学,为学生未来职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通过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进行职业

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是中职学校的教学基础。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却未能给予语文学科足够的重视,一味追求就业率往往忽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忽视语文课程与教学。导致不少中职学生在毕业时职业素养缺失,即使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很难在工作中取得理想的业绩。[1]因此,加强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正反典型形象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

开设心理学理论专项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心理学理论学习对中职学生而言难免有些力不从心。通过潜移默化的语文课程学习同样可以取得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效果。两种方式相比较,语文课程学习显而易见更加适用于中职学生。语文课程学习更加具有直观性,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具有正面代表性的形象,如古往今来众多的英雄人物,通过他们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利用具有反面典型的形象,可以对学生产生警示作用。通过正反两方面形象鲜明的对比,使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正面引导,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成长。

(二)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业务素质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能力、表达能力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内容。中职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巩固和拓展语文基础知识,提高文章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中职学生在拥有这些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对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所学知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消化。进而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升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需要。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业务素质,形成面对复杂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从容应对未来职场中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和挑战。

二、通过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缺乏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

中职语文课程属于公共基础必修课。由于优秀师资力量匮乏等原因,很多中职学校在开设语文课程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更加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中职学校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基本相似,都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单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师生互动较少甚至根本没有。[2]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职业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容易产生慵懒和倦怠情绪。

(二)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过于简单

在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侧重阅读教学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学,并未立足于听、说、读、写于一体的教学课程。单一的阅读教学只是简单地对课文进行分析,而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法形成自己的职业素养。导致在未来的职场中,受到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不足的影响,阻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中职学校对语文课程不够重视,教学模式和方法过于简单,教师也缺乏对教法和学法的深入研究。这样的现状无法调动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发展也无从谈起,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就业所必备的职业素养。

(三)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现在的中职语文课程不仅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机制也较为单一,往往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传递知识,然后进行理论考试来评判优劣,缺乏综合评价的体系构建。这种单一、片面和被动的评价机制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即使平时不学习,也可以采用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方法敷衍应对,造成学生的语文学习与职业能力脱轨。对于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侧重于语文知识,而忽视学生与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的关注点也在于学生的分数高低,而非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否提高,如此重结果轻过程,无法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通过加强教学力度帮助学生提高字词积累水平

结合现阶段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语文课程的教学力度。如书写和阅读需要建立在识字的基础上,学生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字词积累,往往很难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和表达。只有明确要求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独特的内心体验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予以表达。调查研究表明,很多中职学生存在书写不规范现象,要想将学生的字词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必须要求学生认读大量的文字,并逐步落实规范要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汉字规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提高字词学习积极性。同时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字词积累,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3]

(二)通过改善阅读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延伸

阅读教学在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正确认识世界、不断拓展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以教师讲授传递知识信息的方式,很难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也大打折扣,从而严重阻碍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中职学生语文能力的不足,直接造成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应用缺乏信心,最终导致学生既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没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未来的职场生涯中举步维艰。因此,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将内在的人文性和工具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改善阅读教学的方式使课堂更加多元化,满足学生的需求。[4]如开展信息化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中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扎实。同时加强职场信息阅读教学,在阐述作者思想过程中融合职业理想教育,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在归纳文章主题时穿插劳动制度和劳动法规介绍。不断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工作要求服务,促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延伸。

(三)通过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为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可以从应用文写作方面着手。写作能力体现出学生的语文修养,是对学生字词积累、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直接表现出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职业素养,也是未来工作中有效的沟通途径。[5]在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把教学实践经验落实到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应用文写作指导。教师可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练结合法,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听记为探究、变单干为合作,在写作中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写作能力是中职学生走向职场、勇敢表现自己、展示良好职业素养的坚强后盾。通过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有效培育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为适应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打好基础。

(四)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因此,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据调查,世界众多国家把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国家素质教育总体规划中。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语言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基础,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加大口语交际训练力度,增强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交际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和进步。[6]并且把职业活动的相关内容融入口语交际教学。如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听问、听辨,还要让学生学会聆听技巧、听话礼仪等,使自己的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闵清,黄晓初,张丽.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1(6):72-74.

[2]周卫鸽.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3]龚培华.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2):26-27.

[4]赵丽萍.浅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语文天地,2013(3):79-80.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13-0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非师范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质量。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学的形势更为复杂,无疑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改以来,各师范院校一直努力进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学科为本位,没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发展;第二,教学方式重理论讲授轻学生实践,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与提高;第三,课程实施过于封闭,脱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针对以上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课程建设方面,以学生发展为本,重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顺序。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科书的编写,完全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一般分为“课程论”和“教学论”两大部分,“课程论”部分大致分为“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教材”、“语文课程的评价”等几部分;“教学论”部分大致分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几部分。体现的是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思想。知识本位注意学科知识内部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优点是知识量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较完备,利于学生系统接受知识。但缺点是忽视学生的经验、接受能力和兴趣,没有从学生出发去整合知识,从而也就不利于学生发展。基于此考虑,我们对教学内容做了以下调整。

第一,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重构教学内容、重新安排教学顺序。如讲“教学论”中的阅读教学时,通常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和顺序,应先后讲阅读教学的理念、阅读教学的过程和原则、阅读教学的模式、各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理论讲了一大堆,当安排学生编写教案准备讲课时,学生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似乎讲了白讲,没有产生应有的教学效果。于是,我们就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重新安排了教学内容和顺序。阅读教学部分先后安排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说课”、“如何讲课”、“如何观课评课”等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中又安排了几个小模块,比如“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模块,具体包含“如何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设计导入语”、“如何安排教学环节”等。相关的教学理论一定是在学生需要时插入讲解,比如学生学习教学设计时要考虑选择教学方法,此时插入以下理论:“教学方法通常有哪些”、“每种方法的优点缺点”、“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根据学生需要相机讲解理论比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讲解理论效果要好得多。再如讲“如何安排教学环节”模块时,就把“阅读教学的过程和原则”、“阅读教学的模式”理论插入进行相机讲解。总之,阅读教学的所有理论知识均可通过这几个模块整合起来。

第二,在具体进行每个模块教学时,变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思路为先实践后理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常一般先讲理论,然后让学生去实践。但事实证明,由于学生没有实践经历和教学经验,讲理论时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也往往感觉难以理解,而且等到学生实践时理论也忘得差不多了,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于是我们改变了以前的思路,变为先实践后理论。比如,过去教学生学习教学设计时,一般先讲教学设计的有关理论,再让学生去练习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先实践后理论的思路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选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依据什么确定教学流程?怎样导入新课?怎样提问?等等,当学生在备课经历的基础上产生问题时,老师再进行理论讲授,学生的听课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学生自己备课时运用的往往是在中小学老师那里学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些理念和方式一般比较陈旧,当前教师的讲授会带来鲜明的对比,学生会对新课程的执教理念领悟得较快,老师讲完了再让学生回去修改它们的教学设计,效果明显。

二、教学方式方面,压缩理论讲授,加重实践的比重和力度。

目前,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普遍重理论轻实践,结果是学生不熟悉语文教学现状,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语文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差,教学技能运用生疏。总之,适应教学慢,应聘教师编制考试录取率低。针对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我们做了以下两点尝试和改革。

第一,过去高校一般的做法是讲一个学期的理论,下学期到中学实习前才集中校内试讲几周,实践时间短,学生下去实习时表现得很不成熟,难以应对语文教学。对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整。一个学期的课,先用三分之一的课时教授“课程论”,在进入“教学论”讲授时就开始一直伴随学生的实践活动。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即每个教学技能的习得都是先让学生去试做,然后老师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讲授相关理论,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再去修正、去练习。然后老师再指导,学生再纠正,这样一条主线一直贯穿学习的始终。此外,实习前几周,再集中进行综合实践,主要是练习讲课,包括各种文体的处理思路、各种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不合乎要求的学生会再进行指导、练习,直到每位同学都达到基本要求。

第二,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特点,我们尝试引入了案例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究其实质而言是一门技能课,技能的培养需要熟练的反复实践,更需要正确的模仿。而要想正确的模仿,必须引进大量的案例。从一个个案例中,学生不仅得到启发,而且还开阔了视野、熟悉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此外,案例教学法讲究的是学生通过案例的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其过程是学生探究事物规律的过程。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三、课程实施方面,走出校门,加强与中学实际教学的联系。

作为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如果不走出课堂,不面向中学,不到中学中去,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满足中学教学的需要的。因此,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人中学课堂,进行调查、观摩和学习,感受和体会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氛围。具体我们有以下举措。

第一,教育见习。教育见习,可以使学生与中学语文教学有零距离的接触。通过了解教学实际,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了解中学生学习现状及兴趣爱好等,培养教育责任感。通过观摩教学,熟悉教学流程,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技能。

篇(3)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通过知识教育来培育人的活动。每一门课程都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担负着不同的角色。我国古代对此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他们将教育看作是人的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的教育。记得在大学学习期间,曾聆听过陕师大教授的讲座,他是人文学科专家,他说我国古代的教育,那些骑马,射箭等的技术,他们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让人们掌握这些技艺,而是通过这些技艺,涵养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人文素养。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教育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逐渐地让他们的思维健全起来,让他们的人格健全起来,生命丰富起来。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知识是形成学生人格的载体,知识是通向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人的必由之路。知识教育绝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说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人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会思考、会处事的人,一个具有人文素质和人文情怀的人。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还是那么世俗,那么功利,那么脆弱,那么这样的教育,怎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呢?

我们常常说大学是精神的圣地,大学的品位不在于它的大楼而在于它的精神文化氛围。那么什么样的氛围才算是真正的文化氛围呢?笔者认为这种文化氛围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善于思考人生社会的、对自己专业的那种虔诚之心,对真理的那种坚持追求之意,没有过多功利的考量,没有过多得失的计较。如此而已。

作为大学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他们沐浴在精神的阳光之中,感受到思想带给他们的快乐。在这儿,学生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动机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为了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出于人的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强加的利益驱动。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形而上的生存的智慧,是人对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一种哲学的把握。我们不必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的教育最终的结果都要上升到哲学这个层面上来,这才是我们的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大谈人文性,将语文教学的任务归结为人文性教育,就有点不合适了。课程标准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将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结合起来给语文课程性质下定义。的确,语文学科主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但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他学科也有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任务。只不过语文学科的这种性质更为明显,更为直接。语文终归还是语言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是要注意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更多的是从方法上考虑。

那么为什么我们过去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将语言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的语言素养还是没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呢?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那么低下呢?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是工具性吗?人文论者就是为了反驳工具性,但是他们忘记了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和学习语言,这是最根本的,也是确定不移的。拿人文论来否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显然是错误的。

与其在语文课程性质上下功夫,还不如在语文课程的特点上寻找语文教学的弊端。语文教学最终归结到语言的学习上。语言是和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认识紧密相连的,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就语言而语言,而是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结合,和学生的生命意识相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学好语言。说语文学习就是一种唤醒,我们通过语言文字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他们内在的心灵世界,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这样的境界了,那么就算成功了。

篇(4)

现代教育不仅仅培养具有知识的学生,更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道德教育在现代教育地位中日显重要,加强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在小学教育阶段中,道德教育不再仅仅是品德课的任务,其他学科在教学中也存在渗透德育的义务。文以载道,道义载人。作为“万科之母”的语文,其基本的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她不仅是认识世界、学习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具有丰厚的人文因素。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结合实际实践,简单谈谈其中的德育渗透。

一、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必要性

从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取的文章都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教育意义文质兼美的文章。从知识角度看,知识本为善。语文通过语文知识来传递或引发知识,而语文知识的传递与引发离不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乃至知识信仰,如尊重知识、坚持真理等,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着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概而言之,追求语文知识本身就是道德的,也是在道德上值得追求的。同时,在传递或引发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蕴含着善,学生如何去把握、运用语文知识,蕴含着人类价值选择与意义追求。在语文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为获得正确知识而勤奋学习、不懈探索的精神品质,也是人的德性的重要体现。

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学活动本身存在着道德意义。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经由“知识”这一中介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不仅影响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而且也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生成。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学应当是语文智育、语文德育、语文美育的统一的过程,如何组织好语文教学,对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感,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重要作用。

综合上述而言,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是可行的,而且非常有必要。

二、德育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渗透的方式与途径

1、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容易投入到课文学习中,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也能使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教学《颐和园的毁灭》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当时侵略者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侵略者的仇恨。我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播放圆明园被焚毁的录像。昔日的辉煌被毁之一炬,一个个画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并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指导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文本,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本内涵的深层含义,也利于学生暂时置身于他们的位置,体验别人的思想感情,对于学生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掌声》一文,文中叙述了身患残疾的英子以前忧郁、自卑,在一次故事会上,得到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从而变得自信开朗的故事。文章通过“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这一系列的词语表现出英子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自卑,心灵极度脆弱。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指导学生重读描写英子的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英子那自卑而脆弱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残疾人除了承受到身体上的疾病折磨,还有心灵上的压力。从而让学生明白到我们不应该歧视和嘲笑残疾人,更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上面只是简单谈了德育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渗透的一些方式与途径,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渗透在语文中的德育信息是丰富多样,不仅仅体现在教材、教师言行上,还有更多可以发掘的地方。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注意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性

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性,就是要求在课上不要过分强调德育而使语文课偏离语文作为学科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进行渗透德育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正视其中进行的德育渗透的地位,同时我们更加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教育绝不等同于也不可能替代德育本身,不能在教学中因为过分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失去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主体地位。另外,要注意德育渗透的技巧性,不能把德育渗透中的各种情感体验硬邦邦地扔给学生,而在恰当的时候用上巧妙的方法,如情景设置等。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找出语文与德育之间的融合点,运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接收到德育渗透的信息。

对处于刚刚认识生活,刚刚认识社会的小学生而言,在语文课上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一种有独特意义、影响深远的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这就是德育。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渗透的德育信息,需要教师慢慢发掘与言传身教,在进行德育渗透的同时,不能忘记:要保持语文作为学科的主体地位,不能让德育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 郑航 《学校德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一、引言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学的改革,已将语文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这一课题呈现在语文教师面前。教师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开发运用能力,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学校现状及学生实际,积极开发和运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由书本知识向现实生活、向自然界拓展延伸,进而发展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二、拓展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1.挖掘教师自身和校园资源,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程资源亦是如此。开发课程资源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锻炼师生发现、发掘能及整合信息能力的过程。课堂不仅是讲台,更是教师活动的“舞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是展开在学生面前的一本活的教科书。有的老师善于歌唱,可以在教学中一展歌喉,以情感人;有的教师善于书画,可以在课外活动中泼墨挥毫,一展技艺;有的善于演讲,可以在演讲比赛中慷慨陈词,以理服人;有的老师循循善诱,教学有方;有的老师宽容有加,爱生如子……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自身的课程资源,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让学生学会进取、学会做人。校园环境及设施蕴含丰富的资源,如校容校貌的不断改善、校园文化气息的日益浓厚、师生活动的丰富多彩,等等,都是宝贵的资源。譬如,我校经常组织开展学生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及教职工篮球比赛等活动。每次开展这些活动,笔者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慧眼捕捉素材,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组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观察、感悟及实践能力。

社会是个大舞台、大课堂,蕴涵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教学观,根据学生活动的兴趣和教学活动的要求,及时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村庄、山野、街道、工厂进行调查研究与采风活动,借此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在活动中学语文,彰显学以致用的思想。实践证明,这种社会交际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理解能力、观察感悟能力、写作能力等,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当然,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循规蹈矩,而要另辟蹊径,力求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创新、有所收获。为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常跟学生一道设计学习主题,就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变迁及当地人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的变化等开展调查,形成自己的认识,甚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引领学生亲近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自然及人文资源,增长学生的见识。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为此,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开发当地资源,组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譬如,笔者所在的宿羊山镇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宿羊山”这个镇名源于一个优美的传说。在笔者于春游踏青之际所组织的主题为“宿羊山民俗风情溯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笔者与学生一道兴致勃勃地登山游览,采集信息、整理资料。学生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于语文实践活动之中,获取关于“宿羊山”的好多资料,如关于“宿羊山”的来历,学生知道了山的原名叫“宿娘山”,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西王母(王母娘娘)与东王公举行年会,他们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直奔东王公居处。在路经此山(现在的宿羊山)时,被连绵起伏的山峦及绿树丛林所动,便来到此山小憩,住了一宿,因此后人便把此山叫做“宿娘山”。后因此山上确实草木繁荣茂、绿树成荫、山羊成群,人们遂把宿娘山叫做“宿羊山”,并一直延续至今。活动中,笔者跟学生一起参观了位于宿羊山脚下的一个名胜古迹——“双眼井”。通过实地查看、采访当地村民,学生了解到这座双眼井是人工用青石砌制而成,距今已有一千年多年历史,一井两口,故名“双眼井”。村民告诉学生此井四季清澈透明,井水甘甜爽口,据说凡是饮用此井水的人从不腹泻,这便是“双眼井”的美丽传说。学生听后,颇感新奇,纷纷在井边驻足观看。此次的宿羊山之行让学生收获多多、感触良多。是开发课程资源的理念引领师生走出了校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才让当地的风情民俗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毋庸置疑,广袤的自然、缤纷的社会是一本生动而又神秘的“活”教材。教师引领学生打开这本活书,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搬到社会这个舞台上,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得到锻炼,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久而久之,学生随着对家乡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了解,随着自己探索脚步的不断迈进,自己积极进取的个性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形成。

三、结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各地都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习得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56-02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总体呈现了良好的态势,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困惑。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来分析小学语文在课改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以及我们今后要如何转向的问题。

1.困惑

1.1教师的课程改革观念有一定的滞后性和一定的缺位性。滞后性的体现:现在推崇的一些比较有权威性的观念的确对许多的西方先进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不适合中国的教育发展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在形式上虽然阵势很大,但是缺少适合国情发展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们应该寻找并打造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教育理念。缺位性的体现: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还不能完全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内容,还是像以前一样的教书模式,按照课程给定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给学生讲授知识,在这种教师"教"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情况下,不能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智力水平的提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对语文课改理解的不够透彻,没有随着课改而进行观念的更新。

1.2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有待提高。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不单单是需要教师有很好的文学功底,对教师的各个方面其实都有很大的要求。这里所说的各个方面其实就是一种综合能力,尤其是在面临小学生的时候,要清楚的知道他们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高、文化底蕴没有那么深厚,这时候就是老师发挥自己综合能力的时候,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的综合能力其实是和课堂的学习氛围成一个正相关的关系的。教师的综合能力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感染力。能力越高,感染能力越强,反之,亦然。但是往往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没有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教学,而且对教材的理解也很肤浅,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势在必行。

在育人方面的体现:虽然语文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展开,但是就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那么顺利,教师单纯的知识灌输,的确体现了教书这一概念,但是在育人这方面却没有很好的体现,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束缚住了学生的思维,扭曲了课程改革的本质"学会让学生学习",而且就语文这个科目来看,语文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科目,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然而现实却没有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很好的成长。

1.3评价机制非常单一。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人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科举考试制度仿佛早已融合于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人们习惯上以成绩来评价一个人。殊不知这种方式是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就语文这个学科来看,该学科无论从哪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它的灵活性,强的灵活性决定了它的评价机制也可以是多样的灵活的。所以教师应该创新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转向

2.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理念。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固然好,但是终究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我们可以合理借鉴他们教育思想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地方,在借鉴的同时也要注意创新,促进教育理念更快的融入到我国的教学实践当中,通过灵活创新的教育理念,打造一批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的人,促进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

2.2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当代学生的教育观。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在面对学生的过程中,要清楚的知道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老师应该差别的对待,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尊重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

2.3关注教师的成长,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总是一昧的强调对学生的培养,面对新课改,教师也应该给予培养。当然,因为他们是第一次经历课改,往往学校会比较重视。

但是老教师也应该关注,部分老教师早已熟悉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思维固化,表面上学习、接受,但是在课堂上往往难有改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应该不仅仅注重教师素养,还要注重教师的教育智慧培训,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在孩子思想上扮演着很重要的启蒙者的角色,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势在必行。

篇(7)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论;性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65-02

一、引言

语文课程的学习一直都是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门说话的艺术,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会历史、人文知识,因此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门意义重大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具体的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因为有很多教学工作者对于语文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误解或者是认识不足的现象,导致了他们在教学中会陷入困境。因此,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和特点是极为重要的。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

在学术界,现在有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特征,目前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是一种理论学科?还是一种应用学科?还是一种较为综合性的学科?既有应用性,又有理论性。这一直都是很多专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陈玉秋先生在他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在他的观点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使用语文这门学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这样的观点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方面,语文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活动,每个人在实际的生活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都是要依靠语文知识来解决的。针对这个观点,西北师范大学靳健教授所指出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中文专业同课程和教学论专业之间不断互相补充而促成的一种新的专业,是一种较为独立的现代性学科。是以语文教育的事实和过程为依据,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专业发展的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升语文教学的理论价值,建构和完善适合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程标准,建构和完善适合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建构和完善能够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课程领导制度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这是目前在学术界本大多数人肯定的一种观点,对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做出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解释。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征

根据前文所指出的,如果按照现在学术界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程度上来看的话,靳健教授所说的就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征应该可以被分成两个方面。

(一)理论

1.理论指导。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中的核心主体是学生,其主要目的是在于通过语文教学中知识和理念上的传达,给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的引导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2.主要学习内容。语文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以及文艺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从教学内容的延伸上来说,课程的内容和编排的方式也应该是各种各样的,不可能是一本教材中出现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应该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体现出百花齐放的特征。

3.多向维度学习。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一直都是用一种思维去进行思考的,其中至少包含了三个不同的思维层次:首先是理解思维,也就是在接受语文教学的时候能够调动自己的感官和思维去进行知识的理解,这是其一。第二是认识思维,认识思维值得就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要能够让学会体会到在了解一个信息之后,如何进行下一个层次的思考。第三个思维过程就是反思,也就是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进行一个自我评估,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其他的能力。

4.改变学习氛围。学习氛围的好坏直接对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的好坏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营造一个合作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习,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5.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建立,不仅能让教师和学生对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有一定的激励的作用,通过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双方面协同展开的方式,可以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实践

语文教学中和其他学科有着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在现实情境中的知识运用,这就使得语文教学能够脱离一种完全学术性的范畴,从而对于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理解思维、认识思维以及反思思维起到很大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起到很多的助推作用。

1.关注实践活动。语文教学来源于实践,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践中,即使是有关于语文教学的理论性的知识的总结,最后也还是会因为被阅读、被传播,最后回归到社会现实中,成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因此,在语文课程中,语文知识的教学除了一般理论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存在很多需要将学生和教师放置在现实生活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去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针对语文教学的这个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更加注重如何去建构学生以及教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运用等能力。

2.联系实践现实。前文说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大的一个部分就是关注实践活动,但是在现实中,在很多不同的情境下,对于语文知识的选择和利用都是不同的,有一些地方甚至有一些禁忌是不允许使用某些语言的,因此在针对这一点上,在语文课程的实践中,还需要注意到在不同的情景中,联系语文语言上的修饰等,做出符合社会际所需要的动作,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语文教学还要联系实践中的各个不同的现实情境,以此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四、总结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不仅能够对于教师的具体的教学工作的展开具有引导性,而且还能够对于学生如何更好更快地接受语文学科知识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另外,语文课程是一门集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的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学科,能够从很多方面、从很多角度上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启发,总而言之,充分认识这门相对来说较为独立和现代的学科,无论对于理论的进步,还是对于实践的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学科教育学的概念、使命和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1997,19(05):124-125.

[2]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23(12):211-213.

[3]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16):171-172.

篇(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时间是讲解知识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听课,这在课堂教学中教室里的气氛也不活跃,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应用,语文课程设置教材增加了更多的实践,并为教师实践教学系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吸收了学生、更多的学生通过实践知识-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参与,让小学生的学习和积极的氛围中成长。

一、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实践性教学是很多学校教师被要求使用的教学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学校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体与监管主体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教学进行中,教师可以随意决定授课方式与手段,并且决定着实践教学的各种问题,有时候教师就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

为此,学校首先应该重视对于教师实践教学的培养,首先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可以使得教师使用恰当的方式教育小学生,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就目前的实践教学状况而言,很多小学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面对新的小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设置,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小学的实践教学多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教学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总结的,这就造成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固然值得参考,但是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方式对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教师的实践教学方式才会更加科学。

实践教学的不科学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进行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或者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社会调查时,本意在于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却因缺少科学的指导,使得实践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实践教学体系与实际教学情况不符

在构建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和科学的建设,致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不相符合,进而造成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书法比赛、知识比赛等,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由于赛制设置不合理,评选制度不完善等,就会造成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达不到实践活动的效果[2]。

二、如何科学构建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

(一)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

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为此学校要重视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及时解决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实践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教学的改变,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都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因此学校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该不断让教师接受相关的教育培训,借鉴其他校园的优秀经验,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二)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

科学的指导对于实践教学系统的开展必不可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坚持学校的科学指导,实际教学经验虽然可以提供教学参考,并不能够完全掌控实践教学的各种环节与手段。科学的教学体系对于实践教学的长足发展尤为重要。

提高实践教学的科学性的另一手段就是加强学校的硬件设备建设,例如重视建设多媒体设备,建设学生活动中心等,这些硬件设备的完善,有利于各种语文教学实活动的开展,更加符合科学的硬件设置。实践教学系统的科学性对于学生学习的系统性、科学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因此科学的实践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减少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失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用性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与科学的手段才可以形成,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要重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的学校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对于实践教学手段进行及时的调整。

结合实际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教学反馈,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也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进而形成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反馈,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给学校,学校根据整体的教学状况对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2]。

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变动,而不是彻底的改变。小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学习需要一定的适应性,实践教学体系在不断的变动过程中会对于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适应性,逐渐对于该体系进行改革,与实际的学校情况、教师教学、学生的学习状况相适应。

三、结语

小学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的背景之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的。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善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体系。随着实践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体制的建设会逐渐形成,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会不断地更新与丰富。

篇(9)

从2001年至今,我国小学和初中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正在逐步推开。在基础教育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最能体现师范性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面临着全新的巨大挑战。其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非常突出的实践课程。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相比,它更具有培养学生语文教育能力、训练学生语文教学技能的意义。因而,这门课程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具有更加关键的作用。为了积极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解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探索。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不少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被公认为枯燥、乏味的课程,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门没有用处的课程。学生对它的喜欢程度也往往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这门课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法不当,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应用理论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举是它的特点。这门学科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其他理论不同,它是直接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门应用理论科学。教师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才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才是有用的理论。

然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相比,其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本来就差之甚远,也就不太容易吸引学生。再加上有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变革,一味地满堂灌。一味地用讲授法单纯地讲授抽象、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很少联系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实际,很少运用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学生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这就极易导致这门课的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对它产生空洞、抽象、无味、无用的认识,因而没有多少兴趣听讲,更不可能有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各种新理念、新理论、新变化缺乏深刻、充分的认识甚至是最基本的了解。那么,还何谈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呢?还何谈培养学生必备的语文新课程教学能力呢?又何谈这门课程的价值呢?

2.忽视实践教学,学生缺乏充分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人们习惯的一种错误观念是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单纯定位为一门理论课程。而且,在高校教学中,所谓的“理论性”往往被过于强调且达到了一个极端的境地。因而,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才会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而轻技能训练、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实践的现象。因而,不可避免的,整个实践教学往往处于被严重忽视的境地。

因为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大多数高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一直存在着“理论讲授多,实践训练少”的问题。这门课的理论授课时间一般占3/4以上,实践训练时间不到1/4。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每周的课内教学技能训练时间常常只有甚至不足1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大部分项目不能正常开展,仓促进行的一些训练如设计教案、模拟试讲等也只是走走形式,收效甚微。缺乏充分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呢?学生最基本的语文教学能力又从何而来呢?也就难怪不少学生在教育实习时甚至毕业后仍连最基本的口语表达、导入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等能力都严重缺乏。

3.实践教学科学性不强,教学技能训练不够系统、细致、扎实。

近年来,有部分高校开始重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教学,专门安排每周1-2课时来进行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但是,因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至今只有理论教材,没有规范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所以,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项目、组织形式、程序、重点、评价等完全靠任课老师来设计、操作。这就很难保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实践教学的科学性。一些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来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细致、扎实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比如,不让学生站上讲台进行朗读、自由演讲、讲导入语、设计板书、提问等基础训练就直接开展说课训练、试讲课文训练;不让学生观看语文新课程教学录像、讨论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就让学生设计教案;训练中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点评及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应付训练而教师不作严格要求,等等。显然,即使实践教学有较充裕的时间,如果组织、实施不够科学、扎实、严密,也会导致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使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针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积极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一举两得:首先,能够使抽象的理论显得更加具体、生动、易懂、有用,使学生乐于学习,促进学生学好理论:其次,因为课程与教学理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引作用,搞好理论教学又能够为学生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奠定必要的基础,所以,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也恰恰是搞好其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前提。我们在理论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改革策略。

1.让学生先感受、体会中小学新课程教学实际,再学习课程与教学理论。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没有经历小学、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他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模糊记忆中。在他们对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实际没有任何具体感受和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就直接让他们去学习语文新课程方方面面抽象的新理念、新理论,理论就会显得枯燥、空洞而难以消化,从而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先让学生对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际有一定的具体感受、体会,再开始学习理论,是最好的做法。而各高校传统的做法都是在学期中段或末段理论学习过半时才安排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或到中小学课堂现场观摩语文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改革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在第1至3周先安排学生观摩语文新课程教学录像或者到附近的小学、中学现场观摩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第4周才开始启动理论教学。当然,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一定要认真、投入地观看,写出比较详尽 的课堂实录并保存好,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要求学生以后随时把这些课堂实录带到理论课的课堂上。带着观看课堂教学实况的感受和经验开始后面的理论学习,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动力。而且,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举出那些观摩教学中的实例来阐述抽象的理论,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讨论一些实例,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理论将不再空洞、抽象,不再枯燥无味。

当然,根据理论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学期中段或末段,教师还可以再安排一定的观摩教学录像或观摩现场教学的活动,并把观摩和理论讲授、探讨紧密结合在一起。

2.突出理论重点,强调其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教学要突出两大重点。一是语文新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些新理论、新变化,例如,反映语文新课程总体指导思想的四点课程基本理念,全新的语文课程性质观,全新的语文课程目标观,语文教学对话理念,个性化写作理念,综合性学习理论,语文新教材的巨大变化,等等。二是操作性较强的语文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因为前者对于学生从事语文新课程教学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新理论,了解这些新变化,无论学生具备多么优秀的教学基本功,他们都无法成长为合格的新课程语文教师;而后者具备突出的实用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以及一些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如教学导入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等)能力至关重要,而较强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正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教学能力之一。所以,教师要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这两大重点方面来精讲细讲,对其它内容则可以少讲或略讲。

3.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一词,英文中称“case”,也叫个案、事例、事件,是指与教学有关的列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义出的事实”来代替,它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为相互脱节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利用案例教学,能给学生提供真实、具体、生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并能帮助他们用理性思维去解决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或者认识课堂教学的一些规律。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能够学会提取案例中的理论成分来对照自己学到的相关的教学理论,有助于深化他们的理论修养,而且能让他们学会在设计教学过程的同时思考其合理性。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培养他们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广义的案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用文字记述的反映教学中一些具体情况包括经验、疑惑、感悟、反思等的教学案例,如方智范、赵志伟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中的许多案例,文字记述的详细的教学实录,教学录像,现场教学,教案,教师所了解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例,等等。这几种案例都可以具体运用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案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常见策略有:(1)呈现案例,解剖麻雀,内化理论(主要用于系统理论讲授中);(2)呈现案例,展开讨论,把握理论(主要用于个别理论探讨中);(3)案例观察,做听课记录,写评课报告(主要用于观摩教学中);(4)案例开路,启发引导,学生学习设计(主要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中);(5)案例呈现,系统学习(主要用于学生试讲前)。

我们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不仅非常适合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而且能够为这门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真正把这门课的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最好的纽带。

4.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

为改革学生总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习,教师可从这门课的理论中精选出一些重点专题,如“语文素养”观、语文课程三维度目标、语文课程性质观、对话教学理念等。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按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地去研究、探讨,最后在理论课的课堂上分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且展开小组间的交流、讨论。教师只做一个引导者、旁听者、评点者。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是相互合作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也是实践者。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那些重点理论,又有利于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教学理论研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等多种优良品质。这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为了使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引导。而且,理论教学中要保证至少开展两次这样的活动,所占的理论课课时应在6课时左右。

三、转变观念,大力改革,强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为了解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必须转变观念,大力改革,强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措施如下。

1.重视实践教学,安排充足的教学技能训练课时。

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充足的课时。只有课时充足,学生才有时间进行多个项目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多次登上讲台。反复进行训练。教学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才有保证。要专门安排每周至少两课时一共不少于36课时的实践教学课时。同时在理论课的54个课时中,还要抽出约18个课时安排教学观摩、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学习汇报和讨论等活动,使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践。

2,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

要改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现在只有单本理论性教材的现状,各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一套实践教学教材,可将其定名为“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当然也可以组织多所高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联合编写。两套教材在内容上互补,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如理论性教材阐述的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学设计、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知识,训练操作教程就可以有相对应的具体案例分析或技能操作训练内容。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就会较易理解。在进行技能训练时也会因有案可依而就较易上手,既能保证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能够促进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顺利实施。

3.制定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科学安排教学技能训练项目和程序。

在实践教学没有教材无所凭依的情况下,教师自己要制定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明确其地位、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特别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系统、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训练项目要全面、充分,包含各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及综 合性的模拟试讲训练;训练程序安排要合理,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例如,我们近几年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是这样安排的:(1)学生课外练习普通话、粉笔字等教学基本功;(2)课文朗读技能训练;(3)自由演讲训练;(4)教学观摩及评课;(5)语文课导人技能训练;(6)语文课板书技能训练;(7)语文课提问技能训练;(8)语文课讲解技能训练;(9)学生课外进行教学设计训练(编写教案);(10)说课技能训练;(11)模拟试讲课文训练(即教学实践技能综合训练,最好采用微格训练的形式)。其中的第二、三、五、六、七、八、十、十一项都是学生必须单独登上讲台训练的。这样,学生在最后模拟试讲时已经经历过多次包含读、写、说、讲的公开训练,语文教学综合技能的形成和提高就会水到渠成了。

4.扎实、严谨地组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将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

教师不仅要系统、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而且要扎实、严谨地组织每一次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把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要做好学生训练前的指导工作。每一项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师都要提前布置,给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练习时间。并且,在布置训练项目及任务的同时,教师要认真地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指导,让学生练习时有路可循,有法可依。例如,语文课导入技能训练前,教师就要把导入设计的内涵、作用、要求与方法等要点进行指导,最好结合一定数量的优秀导入案例使学生加深体会与理解。这样。学生才可能设计出有吸引力、有创造力的导人语,导入训练才可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次,要做好学生训练的课堂组织工作。在训练课上,要求每一位训练的学生要真正进入角色,认真投入地训练。教师自己也要做一个全神贯注的观众,认真观看每个学生的训练。而且,教师还要组织好整个课堂,让所有学生认真观摩台上学生的训练,不能出现一人登台认真训练而其他学生在台下漫不经心、各行其是的现象。教师要严格要求和认真组织,使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成为一个气氛庄重、热烈、活跃的学生充分锻炼自我、表演自我的舞台。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128-03

如何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来发挥它的优势,挖掘它的潜力,整合并强化它的多效性教育功能,完成知识、能力、素质的转化,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2009年以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试图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项目驱动型重构,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及目标

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项目驱动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问题。通过设计出具体的学习项目来引导语文教学活动,在本院部分班级进行试点,让学生在学习项目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高效率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

项目驱动型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新教法、新模式;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目前,对项目驱动教学的探讨比较集中在一些边缘学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等;部分地方的英语教学也开始引入此教学模式,并开始有了新的模式建构;而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本来是最适合项目驱动教学的,可一直还没有规模化的研究。这是我们开展专项研究的主要的动因。

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项目驱动型重构,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一)改革的思路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阶段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单元内容教学目标、分课教学要点目标,教师积极地进行课程开发,制定具体可行的学生学习项目。

2.以目标教学激励教学理论、情景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理论为指导,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方法指导,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帮助;交代具体可行的学习项目,明确目标和评估的办法。

3.以控制论、语言习得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或需要训练的重点,激励学生自主、推究、合作学习,把“三尺讲台”变成他们表现自我才干和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让他们自己在完成项目中,去摸索方法,探究结果,合作交流。

4.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用激励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否定之否定。

5.以系统论、方法论为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方法论。

(二)改革的主要方法

我们采取了文献理论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现场观摩法、经典个案剖析法及比较借鉴研究法进行研究,通过反复实践检验形成阶段性成果,最后总结并进行成果推广。第一步,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纳研究;广泛进行教师和学生调研,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项目分解和任务设计。第二步,在试点班级中进行具体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驱动型教学,并对效果进行及时调研和评价。第三步,总结课程改革实践、项目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再次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

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首先面临的就是自身准确定位的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的重新定位

高职大学语文应定位为“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职业化公共课程”。具体来说,高职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人文性为基础,并呈现通用性、工具性、职业性特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其中职业性是高职大学语文与其他各层各类语文课程的区别性特征。高职大学语文是为高职学生适应就业需要、适应岗位和职业转换需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素质教育课程。这一课程定位就要求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专业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1.以能力为中心,凸现职业指向。整体课程以培养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实践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开展能力训练。

围绕学生的职业需求组织教学。在强调语文学习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不同专业的不同个性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类别指向的职业岗位特点和不同要求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

2.建设开放课程体系,扩展教学空间。一是课程开发的开放——由本校语文教师、其他专业教师、校外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同时开展企业调研,征询企业人士的建议;并在教学过程中亦注重不断吸收学生的意见完善课程建设;二是教学内容的开放——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留有教学内容选择和扩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三是实训载体的开放——教师和学生根据专业特点,灵活选择基本活动项目载体,教师和学生更可以根据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灵活选取和另行构建不同的活动项目载体;四是教学资源的开放——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随时向学生开放,以促进学生自主扩展学习;五是教学环境的开放——不仅注重课堂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本课程还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把学生的活动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3.重新设定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把语文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从职业能力需求出发,构建了“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突破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束缚,不再按照语文学科体系安排课程教学内容,而是结合专业特点,从未来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出发,重新构建了“双能对接”即基础能力与职业能力对接的课程体系,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其中职业能力由各专业的就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需求决定,基础能力包括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四项。这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在内容上扩大了语文学习训练的范围,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语文教育观念,使高职语文课程从根本上归向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由此也直接推动了课程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评价机制等诸方面的创新与完善。

(三)以“主题呈现”的方式设计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以主题呈现的形式,打破文种和文学史界限,以服务职业活动为导向,紧跟时代,让学生能从各主题中感悟人生。在设计思考训练时注重新颖多样,富有启发性;在选文时注重视野广阔,推重经典而不废时文,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融入书中,让学生感受到大学语文课堂既设置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又设置在火热生动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以此优化教学内容,力求学生能对今后求职就业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有明显帮助,具体而言:

教学目标上,坚持“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围绕职业能力这一主题,以主题呈现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与培养职业能力有关,紧跟时代,具有启发性的知识内容,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思想和引导作用的教学内容体系。

(四)构建了以“项目驱动、小组合作”为核心的“六步紧随”教学模式

1.项目布置。教师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必须解释清楚项目要达到的目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者过低。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才可以确定为项目目标,这样才能达到学习进步的目的。

2.基础检测。学生在完全理解本次的项目目标之后,通过实施预设的一个项目来检测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看自己距离顺利完成项目存在多大差距。

3.师生探究。通过师生相互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实施点评等方式,完成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4.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是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根据完成项目所需能力的若干要求,运用基础知识,按程序实施训练项目。

5.延伸拓展。根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职业能力与人文知识,通过阅读拓展、博客天地、争鸣空间、社会聚焦,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阅读、讨论、争鸣、辩论。

6.测试评价。学生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力表现,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进行自我测评、组内互评、教师测评,检测目标的达成度。

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独创性成果:构建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在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专业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课程理念的主导下,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课程建设主体诸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究与改革,整合各类语文学习内容,聚合各种学生活动形式,借鉴英国和我国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通过课程活动化、活动项目化的处理,构建了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确立了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四大基础核心能力,在不同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并对学习全程开展综合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严谨有序的逐层习练、真实生动的项目实施中获得综合能力的逐步提高。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能力指向,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在这一课程体系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等结构要素均为系统化呈现,不同系统之间依课程教学规程相互对应组接,共同构筑了一个多方位、多形态、多层次的语文能力培养系统,课程系统运行最终目的指向语文综合能力的社会应用。这是一个明显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

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应用,因此,“双能对接”课程体系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扩大了传统高职语文或重人文作品赏析、或重应用文写作的相对狭小的学习领域,更重要的是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动地使语文从知识学习、孤立训练为主的教学转向了能力培养、综合应用为主的教学,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其中所体现的是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双能对接”课程体系的运行明显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有效服务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它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领域引领着一个改革方向,为同类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成效

我们根据高职语文教育的特性,借鉴项目驱动教学法,创设了“六步紧随”教学模式,寻求语文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途径,让语文教学活动渗透所有专业学习,通过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六步紧随”教学模式使课程得以顺利通过教学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授与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拓开语文教学空间,有力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成效。

(三)搭建开放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考核全程化、评价证据化

借湖南省“数字湖南”的东风,我们在“职教新干线”网站上搭建了开放性的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平台。不仅将所有教案、课件、教材、练习、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后到这个平台,更是将这个平台作为学生交流沟通、延伸拓展、互动评价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此畅快阅读,可以用博客记录心灵文字,可以与本校教师、同学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可以与校外专家、知名学者或其他大学的学子们就社会热点问题激烈辩论。通过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顺利通过教学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授与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拓开语文教学空间,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成效。

同时,收集学生习练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学习证据材料以作为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考核的原则,克服一次考核定结果、教师一人定成绩的弊端,打破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把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训、教师要求和学生自学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以学生提供真实学习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课程学习评价的依据,使考核方式多元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篇(11)

1.大学语文是语文教育的高级阶段。语文教育是国民的终身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则是这种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语文既非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即所谓“高四语文”,也非专为语文水平不过关的学生开设的补课型课程,它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必然延伸,是语文教育必经的高级阶段。一些人把大学生写错别字、不会写请假条等基本语文能力的缺失作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意义的例证,把那些中小学语文应该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大学语文课的主要内容,这实际是对大学语文功用的误解,大大降低了这门课的意义。学者巢宗祺把语文教育划分为三个层次:“温饱型”的识字,看懂报纸、通顺地写信;“小康型”要能基本表达;更高层次的是美学教育。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表示,大学语文课程与小学、中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相比,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语文素养教育。南开大学周志强博士更具体地指出,在中学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调技巧;在大学强调的是对文体的感染力、审美能力及语言交往能力,强调广阔的视野。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紧密相连又明显区别,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出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其大中小三阶段都拥有不同的任务与使命。三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内容的不同,而是整体层次的一种内在的提升。所以,大学语文绝非可有可无,它是语文教育必须阶段。

2.大学语文不是单纯的人文课、文学课或文化课,它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大学语文课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但也正是这样一种很宽泛的认识,赋予大学语文太重的责任,使之陷入困惑。由于一段时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大学语文的“大学”、“人文”属性,而偏离了“语文”属性,一些教师把大学语文单纯地讲成 “人文课”、“文化课”或“文学课”、“思想课”,大学语文成为一个“四不像”,失掉了其课程的独特性与独立性。因此,我们在定位大学语文课时必须突出其区别于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课的基本功能:即母语教育功能。大学语文首先是语文课,有学者形象地概括大学语文是“行”大、姓“语”。其次,它又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大学语文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担负着塑造品格、培育人文修养的重要职能。这是其它任何课程都不能替代的。

3.大学语文课要彰显民族文化精神。语文不仅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成员智育、德育、美育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源流,其中蕴涵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语言是民族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作为记录、保存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最高标志”。所以,语文教育不仅是每一个国人所必需掌握的语言工具,更是一种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目前重外语轻母语的整体教育环境中,外语尤其是英语在教育中强势地位对语文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在大学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大学生语文能力的普遍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一方面要通过种种努力为大学语文课争取应有的地位,同时,更要在语文教学中彰显民族文化精神,无论是学习汉字还是诗文都应引导学生去体会丰厚的民族历史内涵,唤起学生们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4.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育部司局函件”的形式,下发了的《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在这个编号为“[2007]38号”的函件中提出:“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的。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正确处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与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其他相关课程的任务分工。在这个文件中把大学语文定位为“高等教育层面上的母语教育”,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定位整合了多方面意见,比较清晰准确的概括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一些学者、大学语文工作者纷纷撰文呼应,复旦版《大学语文实验教程》更以“重新发现母语”为核心元素,标明从重新发现和认识母语为出发点的立意,在教材领域作了全新的尝试。应该说,这也符合本文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依据的阐述。这个定位可在两个层面上理解:“高等教育层面”突出了大学语文课程区别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独立性与不可替代性。“母语教育”强调了其语文特质,并且“母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比“语文”一词更能引发人们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危机感。当然,这个定位仅是一个方向上的把握,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更具体的解读:比如:大学语文承担哪些母语教育的内容,语文素养具体培养哪些能力,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关系等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和辨析。

二、完善教学体制

1.完善大学语文的教学体制,首先需要解决师资问题。徐中玉先生曾尖锐地指出:“学生不喜欢语文,这个结果必须由老师来负责。”换句话说,大学语文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华东师范大学谭帆教授也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而现在的整体师资状况距此标准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尽快改变教学队伍不稳定的状况,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在教师选拔过程中严格把关,积极创造条件采取进修、交流学习等方式,增加广大一线教师与同行、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现有师资教学与科研水平。

2.编写优质教材,改变教材出版混乱局面。教材混乱是大学语文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据某权威图书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有关教学图书有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400种左右。而且,相当一部分教材存在着粗制滥造问题,选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大量雷同,穿新鞋走老路者比比皆是。教材的严重不统一直接导致教学上的分歧,这对大学语文的发展极为不利。改变教材混乱局面除了采取一定行政手段干预外,用真正的优质教材驱除劣质教材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目前,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教材计有6种: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南京大学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复旦大学张新颖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这些教材在编写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他们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课程定位的思考。随着课程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希望从事大学语文工作的有识之士整合多方优点,编写出能够切实反映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便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真正的优质教材。

3.课程的课时与授课规模问题也应该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研究。目前,对大学语文课时量没有硬性的规定,各学校按照自己的情况分别开设32课时、36课时、48课时、54课时等,其中以30课时左右居多。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通常采取合班授课,其授课规模一般在150―200人之间。相较于大学英语200多个课时、几十人的授课规模,大学语文教学明显处于下风。当然,要实现与外语同样的课时量与教学规模既不现实也没必要。那么,这样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在实现其教学目标、保证其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怎样的课时量与教学规模才是科学而符合实际的,这也应该成为一个探讨的问题。

4.考虑制定语文水平能力测试制度。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说,许多高校不重视大学语文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英语,而对中国语文能力则缺少硬性要求,后者难免被挤掉。因为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越来越被“边缘化”。有人提议像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样,对大学生语文能力也来一个考级。这种设想可以加强语文学习的“强制性”,对改变大学生语文水平下降的趋势可能起到作用。教学与国家测试一旦挂钩,这对学生学习来说,绝对是一种强有力的指挥棒。并且设立统一的语文水平测试,就能使我们的母语教育有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并使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学校教学可以更符合社会需求,学生获得了国家证书,也更具有就业竞争能力。其实,这样的尝试已经有了。一些高校在校内自主设立语文水平测试,西北大学是国内高校开展此类测试最早的单位之一。上海交大、北京邮电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一批院校面向本科生进行语文水平测试,凡测试不合格者都必修《大学语文》课程,否则不能毕业。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国内心理学家和语言学专家开发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测定居于职业核心能力之首的母语语言能力。满足大学求职、新闻单位、教师、公务员等有语言能力要求岗位考验考生汉语水平的测试标准,应该说这对于推进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措施。当然类似的测试是否科学合理,是不是需要研制开发一个独立的汉语水平考试,尚待进一步探讨,但这样一个方向与趋势无疑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汉语教学是整个国家汉语大厦的根基,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关系着汉语发展的大计,我们呼吁进一步确立大学语文地位、明确课程定位,尽快完善大学语文教学体制,使之成为高校中一门重要课程。

[基金项目:天津科技大学“十一.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编号200711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中国高等教育》,2008.3。

[2]何二元:《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大学语文研讨会上的发言》,大学语文研究网站(省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