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商务英语英文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比较教学法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词汇、术语、句子、文体等进行语义的比对,从而领悟更深刻的学习规律。以外贸函电中的词汇为例。首先要告知学生,同一单词在基础英语和外贸函电中常用的含义不同。“Enquiry”一词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常用词义为:询问,调查,查询,问讯处。而在函电中,该词义为“询价、询盘”。例如:贵方询价将立即得到处理。Yourenquirywillbedealwithimmediately.再如“Order”一词,常用词义为:次序,规则,命令;函电中意为“定货(单)”。“水平level”在商业英语中引申为价格,如Wecannotclosebusinessatyourlevel.我们不能按你方价格达成交易。“atone’slevel”为“按某人的价格”之意。再者,商务英语行文用语精确、严谨,在用词方面力争精确无误。通用英语中的词汇know,tax,buy,explain对应在外贸函电中则用learn,tariff,purchase,indicate。例如:请报实盘并说明最早交货期。Pleasemakeusafirmoffer,indicatingtheearliestdeliverydate.句中的“说明”一词我们不翻译为“explain”,而是选择更加正式和书面化的“indicate”。有比较才有鉴别和体会。通过对比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的商务英语词汇,将生词与已知词汇相关联,实现对生词的记忆和掌握;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商务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商务英语师资团队培养途径
1.建设商务英语师资梯队所谓师资梯队建设,就是当现在的师资正在发挥作用时,未雨绸缪地培养该批人才的接班人,当这批人才变动后能及时补充上去和顶替上去,而这批接班人的接班人也在进行培训或锻炼,这样就形成了水平不同的师资队伍,仿佛站在梯子上有高有低一样,形象地称为梯队。商务英语师资的梯队建设中应该包括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实践教学的精英;包括不同年龄层,不同职称,不同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各有特长的混合师资。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知识、经验上能互通有无,避免师资队伍中出现断层现象,形成合理的稳固架构。
2.开展校本培训,挖掘现有师资潜能校本培训是指以各高校自身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语言类教师可以先行安排到经济与管理学院或者商学院去学习中文类经济课程。懂得了基本的商务知识后再自行钻研英文类经济课程。或者经管类教师到外语学院学习语言,不断提升复合性,逐渐发展为商务英语的合格师资。亦可通过邀请知名商务英语专家给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讲解商务类课程,然后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自己专攻的商务方向,如有些教师主攻国际贸易,有些教师主攻国际金融。商务类教师和语言类教师相互学习,互帮互助,不断挖掘各自潜能是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既经济实惠又卓有成效的培养方式。
三、商务英语师资培养实施战略
1.鼓励商务英语教师附国外商学院进修。以笔者所在的高校滁州学院为例,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了大力加强商务英语师资建设,鼓励并优先派遣商务英语类教师出国进修。滁州学院与美国康州的布里奇波特大学是友好院校,双方的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每年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都会抽调六名左右的教师去该校参加培训,其中主要是商务英语类师资。此类交流学习不仅能打开商务英语教师的眼界,更能使他们学习国外的先进商务英语教学经验。
商务英语所使用的文体大都十分正式,因此经常会使用一些书面词汇,比如在签订合同、条约、公函或相关的法律文件时,都会使用一些特定的书面词汇。商务英语的书面词汇一般使用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生僻词汇来代替日常词汇,比如在“Agreementshallautomaticallyterminateuponthebankruptcyorinsolvencyofeitherofthepartieshereto”一句中,就用“terminate”代替了“end”,又如在“Everythingconcurredtojackupthepriceintheinterna-tionalmarket”一句中,用“concur”代替了“cometogether”,显得更加正式;另一种是用复杂介词来取代口语化的介词,比如在“Cashinadvancetiesupthebuyer’scapitalpriortoreceiptofthegoodsorservices”一句中,用“prior”代替了“before”,显得更加书面化,经常出现的复杂介词短语有inlinewith(accordingto)、withreferenceto(about;inconnectionwith)、forthepurposeof(for)、withaviewto(withtheaimof)、withrespectto(concerning)等。书面词汇的特点在于,能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规范用语;缺点在于,书面词汇比较固定,与日常用语存在差异。当下的商务英语并不是完全以庶民啊词汇为主,很多词汇都是根据固有词汇和日常工作衍生出来的,此时就必须把握好商务英语以及书面词汇的标准,实现更好的交流。
(二)专业词汇
商务英语中的专业术语其含义十分清楚准确、没有歧义、也不带任何个人感彩、不需要联系上下文来进行理解,因此其在国际上具有通用性。专业词汇通常应用在合同、条约以及各类单据中,这是因为这些文体都需要词汇的表意清楚准确,比如在“Soybeanproductfuturesclosedwithbigadvance.Liquiditymanagementisakeyelementintheevaluationofcapitaladequacy”一句中,分别用到了futures(期货)、closed(收盘)、Liquiditymanagement(对清偿能力的管理)、capitaladequacy(资本充足程度)等专业词汇。商务英语中的一些专业词汇是由词根合成和派生的,还有一些来自于法语和拉丁语,不少专业词汇的前缀和后缀都是一样的,可以准确地表达出含义,比如“defactoconvertibility”来源于法语,意为实际可兑换性,“advaloremduty”来源于拉丁语,意为从价税(关税)。
(三)专业缩略词
由于简便、经济的原则,商务专业缩略词被大量使用,其涉及到运输、贸易价格、结算、支付以及保险等各个领域。这些商务专业术语通常以大家熟知的缩略词形式出现,具体形式也略有不同,主要包括六种形式:(1)首字母拼音词,如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缩略词为COSCO(ChinaOceanShippingCompany);(2)首字母缩略词,如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提单B/L(billoflading)、付款买单D/P(documentsagainstpayment)等;(3)半首字母缩略词,如电子商务e–business(electronicbusiness)、长期国库券bond(treasurybond);(4)截短词,如广告ad(advertisement)、传真fax(facsimile);(5)拼缀词,如外汇forex(foreignexchange)、高技术hi–tech(hightechnology);(6)混合型缩略词,混合型缩略词主要是指由原型单词、字母、符号以及数字等混合而成的缩略词,缩略成分必然包含字母缩略,而数字和符合既可以是缩略,也可以是原型,如商家至商家缩写为B-to-B(business-to-business),其中原型词是to,此缩略词还可进一步缩写为B-B或者B2B。(四)新词汇。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产品、新文化和新理念都被提出,这些变化都可能会体现在语言词汇的运用上,从而产生新的商务词汇。比如interactivead(互动广告)、hi-techindustry(高科技产业)、holidayeconomy(假日经济)、cyber-payment(电子支付)、cybereconomy(网络经济)、e–money/cash(电子货币/现金)、jobseekers(打工)、onlineshopping(网上购物)等都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词汇,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的。
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中语料库的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学者都对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其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已经将BEC作为商务英语语料库,同时建立了BEC的关键词词表,通过专业的Wordsmith4.0检索工具在语料库中检索词项,从而获取其语境信息和出现频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类比研究。总的来说,语料库在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词汇的搭配研究
词汇的搭配一项都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词汇搭配就是指相邻词语直接的组合关系,是词汇与语法的交叉点。其实英语中许多词汇组合都是有限组合,而词汇搭配研究所关注的也是这种有限组合,比如“launch”这个词,根据语料库的研究显示,其在被当做动词使用了18次。某些动词如“make”,其组合能力很强,可与friend、trip、tea、coffee、decision、arrangement、appointment、mistake、guess等许多名词组合。词汇的搭配研究,日后应进一步深化,从语法和语句形态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多的商务含义,促进商务英语词汇的发展和健全,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词频的统计研究
由于语料库中本身就存储了海量的文本资料,因此只要对这些资料稍加整理和统计,就可以知道每个单词的使用频数和频率。词频统计研究实际应用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词频表的编制,通过词频表可以将词汇划分为不同等级,从而为学习词汇提供方便。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庞大的词汇学习起来若没有主次则显然会变得十分困难,而可以根据词频表来明确哪些是常用和常见词汇、哪些是较为生僻的词汇,从而提高学习词汇的效率。有学者统计,常见的2000个词汇通常占一个文本内容的80%左右,由此可见,只要初学者有针对性地学习常见词汇,大部分文本的内容都可基本理解。
(三)对词汇语境的判断
众所周知,有时必须结合语境来判断某个词汇的具体含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对方法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对于如何让词汇在学习者脑海留下深刻印象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许多教师在课堂中通常通过例句来表达词汇的含义,但却没有让学习者能对词汇有足够深的印象,因此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语料库就可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可从语料库中选取有些真实的语料作为例句,然后结合例句对词汇进行充分讲解,以此来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印象,让学习者产生联想记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对于商务英语中经常出现的一词多义或者旧词新义情况,教师也可以结合语料库来精确区分出不同词汇的不同语体特征,从而让学习者能够把握住词汇语义变化的基本规律。
三、对语料库与商务英语词汇的思考
(一)融合生活的商务元素
语料库与商务英语词汇的进步,依赖于日常商业用语和市场专业术语的交流。因此,在日后的教学当中或者是词汇研究工作中,应不断的融入更多的商业元素,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发挥出商务英语的积极作用。首先,应对固有的语料库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语料库的不足,之后才能加入更多的词汇;其次,商务英语词汇不同于一般的英语词汇,在使用商务英语词汇时,特定场合具有特定的词汇,毕竟英语没有汉语那么复杂,日后应加强商务英语词汇的语法和规范,结合客观实际,避免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第三,融合生活中的商务元素,并不意味着对语料库或者是商务英语词汇做出彻底革新,而是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与商场交流,来增加词汇,便于日常交流和商务英语的发展,总体上的尺度要把握好。
一、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无论是严复先生的“信、达、雅”,还是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法都无法完全套用,但均可适当借鉴。
众多翻译家和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学者对此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新红、李明认为,商务英语翻译“译者除了要精通两种语言及其文化以及熟悉翻译技巧之外,还必须熟悉商务方面的知识,了解商务各个领域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法”。常玉田谈到翻译的原则时说:“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不是转换语言,而是传达‘意思’、‘信息’和‘内容’”。刘法公先生提出的“忠实、准确、统一”的商务英语翻译原则从根本上适应了商务英语这一特殊性。所以,商务英语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和其他文体的翻译,它必须强调语义的对等或等效,做到“地道、准确”,让读者有专业化的感受,而不是一般的语言描述。
二、商务英语语言的专业性及翻译策略商务英语涉及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等方面,其语言具有极强的专业性。
商务英语的词汇都是专业词汇,其中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具商务含义的普通词或复合词,以及缩略词等。如常用术语CIF到岸价,CP现时价,B/L提货单,FP期货价,L/C信用证,bluechip绩优股,A/C(account)账户,ENCL(enclosure)内附;FYI(foryourinformation)供你方参考,I.R.O.(inrespectof)关于,afirmoffer实盘等等。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根本无法了解这些专业的商务英语词汇的内涵的。商务英语翻译除了要精通两种语言文化以及翻译技巧外,还必须熟悉商务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术语的特殊含义,多分析具体的上下文,多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多查相关专业词典,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道的做好商务英语的翻译。
三、商务英语语言的正规性及翻译策略商务英语语言正式、精炼,用词严谨。
由于涉及到双方或几方面的利益,商务合同、文件或一个条约所给的定义、条款和内容必须精确。为了做到准确无误,不产生任何差异,用英语拟订、书写这些文件、合同时,除用词恰当外,还经常使用结构复杂的从句、复合句、介词、倒装句、被动语态等来修饰或限定其内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句子结构错综复杂,但句意完整、严密,不会出现歧义。例如:PleasedtoinformyouthatourcountersamplewillbesenttoyoubyDHLbytheendofthisweekandconfirmitASAPsothatwecanstartourmassproduction.(很高兴通知您,我们的回样将于本周末用特快专递给您,请尽快确认,以便我们开始大批生产。)这个句子中用作inform一词宾语的除了人称代词you还有that从句,从句中又带有由so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商务英语中还常用一定的格式和套话。如:Yourearlyreplytoourspecificinquirywillbehighlyappreciated.(如蒙早日答复我方的具体询价,将不胜感激。)这是商务英语外贸应用文中询价函电中常用的句型之一。另外常见的表示感谢的套语有Thankyouforyourorder(谢谢您的定单),Weshallappreciateyour...(若能,我们将甚为感激)等。表示歉意的套语有Ioweyouanapology(我应该向你道歉),Pleaseacceptourmanyapologiesfor...(我们深表歉意)等。商务英语的这一正规性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做商务英语的翻译时应正确地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语言表达出来,不苛求语法与句子结构的一致,但要求信息内涵上的相等。
尽量做到措辞严密,选词要准确,概念表达要确切,物与名所指要正确,数码与单位要精确。译文所传递的信息同原文所传递的信息要保持一致。商务英语翻译与贸易、合同、保险、投资、货运、金融等领域的文字相联系,所涉及内容严肃而具体,不允许译者在翻译时随便表达,翻译过程中译名、概念、术语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套话的格式都是固定的,句式也是很正式严谨的,翻译时同样不可以随意而为。
四、商务英语中一词多义性及翻译策略商务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常见。
在不同的领域和专业,作为该领域或行业的行话和专业术语,同一个词往往具有多重含义。针对一词多义性,翻译时首先要判断该词在文中的词性,考虑到词与词的搭配关系,根据专业内容来进一步确定其词义。我们以floating一词为例,下面两个例子中都用到了floating一词,但其含义截然不同,第一句为Floatingpolicyisofgreatimportanceforexporttrade;itis,infact,aconvenientmethodofinsuringgoods(统保单对出口贸易至关重要,它实际上是货物保险的一种便利的办法),第二句为Itisnotsurprising,then,thattheworldsawareturntoafloatingexchangeratesystem(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又恢复浮动汇率就不足为奇了)。第一句中的floatingpolicy指以承保多批次货运的一种持续性长期保险凭证,常译为“统保单”;而第二句中的floatingexchangerate为“浮动汇率”,即可自由涨落,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综上所述,为了真正做好商务英语的翻译,我们必须在打好英语语言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商务知识的学习,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采用一些翻译策略,不断地学习最新的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才能使商务英语的翻译真正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常玉田:ef="整理提供经贸汉译英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二、继续教育学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滞后。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其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能顺利衔接。英语语言基础课与商务专业课比例失调,英语与商务相辅相成的关系没处理好。有的继续教育学院在设置课程时,只在原来的英语课程里附加了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谈判等几门商务类课程,总体的课程体系零散笼统,学生难以习得系统规范的商务知识,商务英语实践类课程少。有的继续教育学院过分强调商务专业知识,没有重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还有的继续教育学院,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实践的机会少,实训资源也很短缺。
2.教材内容滞后。继续教育学院选用的商务英语教材大多侧重英语而非商务,教材中的练习一般从英语词汇、短语、句子和汉英或英汉翻译出发,强化语言点,没有体现商务英语的实用性特点。很多学生学会了汇票、本票、支票、保单、提单等商务常用单据的理论知识,却不知道在现实商务实践中如何运用。另外,继续教育学院选用的商务英语教材内容也相对滞后,理论性强,应用性弱,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无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3.教学方法单调。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学大多采取以教师授课为主、以内容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理论讲解为主,实践实训为辅。有的继续教育学院由于条件限制,甚至没有商务英语类的实践实训。商务英语教师基本都依托学校指定的商务英语教材,零星地讲解商务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师生互动少,课堂沉闷,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4.师资队伍匮乏。目前,大多数继续教育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师良莠不齐,很多是从英语语言类教师转型而来,精通英语语言,但欠缺商务知识,更缺乏具体的商务工作经验,尽管可以使用英语授课,但涉及商务领域的内容只能照本宣科。因此,这样的商务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深入、系统、透彻地讲授商务专业知识,实践教学能力更是严重匮乏,使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商务理论知识和商务实践技能。一方面,商务英语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学校的重视也不够、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力度不够。此外,针对商务英语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机会也比较少。
三、基于成人教育视角的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顾名思义,成人教育是专门为成人提供的教育和培训,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不但能为更多社会从业人员增加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和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因为成人的年龄、阅历、社会经验、文化素养、职业领域等方面的差异性,成人教育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其教育形式、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成效等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基于成人教育特点的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1.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创新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继续教育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应用型课程开设太少。因此,我们要紧密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有特色、善创新”的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适当增加应用性和商务实践类的课程,重视商务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输入,把课程体系与职业需求的实际结合起来,增加研究型、讨论型和自主学习型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专业知识,而且可以通过模拟商务环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合适的教材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商务英语类教材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当今风行的电子商务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此相关的网购方式如团购、秒杀等都要适时地写进教材。教材内容还要体现概括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掌握学科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形势下国际贸易、国际市场竞争的方式,商务洽谈的形式等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这些都要在商务英语教材中体现。再者,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要改变以学历为目标导向,强调稳固掌握知识点,切实提高职业能力,教会学生去动手、去思考、去创新,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层次。
3.根据成人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商务英语课程应该关注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多讲对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避免过多不切实际的商务理论。将国际商务活动的真实内容引入教学,强化“三位一体”(即实验课程、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让学习者在习得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最新的国际商务知识,掌握商务实战技能。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多采用引导式和互助式教学,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环节。除了使用多媒体教学和大量援引网上资源外,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交叉使用分组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跨文化交际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适合成人的教学方法,尽量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鲜感,鼓励他们参与讨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他们自己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授之以渔。
4.根据成人教育的需要,教学手段要现代化和网络化。在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成人教育走向规模化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并放置在网络上供学生随时查阅参考,实行开放化的继续教育体系。同时,通过电子邮件、QQ离线文件传递等实现作业的网络投递和批改反馈,也可以通过QQ聊天实现答疑辅导,根据学生在网络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合理科学地安排面授时间和内容,实现网络化和弹性化教学。
2.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商务英语教学就是要在仿真的商务环境中培养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及相关业务的操作能力。可以说它既是英语语言教学,又是商务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定位,注重培养语言应用技能、商务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验室。包括:语言实验室、翻译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商务操作能力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通过外贸单证实训软件、外贸函电实训软件、国际商务谈判软件等,根据工作过程设计实训模块,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商务相关的业务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商务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3.以双赢为原则的校企深度合作在新常态下,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传统优势逐渐消失,必须从制造向创造转变,这就需要企业拥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进行产品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这一体系,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无论校内的实训条件再好,也替代不了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功能。要求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和企业深度合作,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指导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岗位实践后,了解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并促使其形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态度,为毕业后迅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认知实习。针对具有初步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生,通过参观、考察、访问实习单位,对工作性质和简单的业务流程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等,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专业实习。针对已经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通过实习,既检测了学习效果,又培养了职业素养,为顶岗实习做了充分准备。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其综合素质和技能,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新常态”下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作为应用型复合型极强的商务英语教学,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常出现以下问题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企业行业指导性;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中缺乏制度保障;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指导和监督检查作用等。
二、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1.提高职业教育认识在教育领域中,“重学术,轻技术”的观点比比皆是,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社会、家长、学校、学生都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到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技能型人才属于“蓝领族”,社会地位不高,不受人重视。应该呼吁全社会改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职业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要从“学历本位”转化为“能力本位”。同时并不摒弃学历教育,而是此基础上,以发展能力为核心,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积极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重点建构各职业教育间“立交桥”的互通机制。优化校内实践教学配置,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连贯性,做到商务与语言、商务知识与技能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校的工作重心和资金投入放在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
2.提供校企合作制度保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总会出现“校热企凉”“工学”教学模式质量不高、产学结合度不高、校企合作缺乏法规保障、校企合作中缺少政府的监督检查行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纳入到《职业教育法》中。内容包括: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师生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引导政府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基金,并明确用途;对具有职业教育资质的企业,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并争取其他项目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强化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保障等。通过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2商务英语课程改革和尝试
1)教学理念,在国家级以及省级技能比赛方案框架下进行课程的整合和开发,将英语项目技能比赛国赛和省赛的方案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前期选择目前部分科目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实行基于工作场景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前期选择语言类课程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到商务英语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下面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在进行的前期三门语言类课程为例进行说明。开发过程如下:前期研讨:商务英语教学团队以及商务英语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进行研讨教学任务包和资源包积累:对三年级三门课程教授内容进行调整(技能比赛方案+工作场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任务包和教学资源包集体教研:通过集体教研的形式对初步形成的教学任务包和教学资源包进行探讨和修订校本教材:初步形成校本教材并在实践中检验效果,形成“真实任务包”和教学资源包。
2)教学目标上,由注重知识获得向注重技能操作实践转变。课堂教学不再以传统的课文讲解和知识点学习为重点,而是突出提高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利用英语解决问题的实训能力,通过讨论、模仿和以及实际操作,不断提高英语实践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和内容,由传统教学手段转向多样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真实场景模拟实训室的运用。以目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务英语教学团队正在进行的三年级英语语言类课程改革为例:前期将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语言类(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听说以及商务英语基础教程)课程进行整合为商务英语语言综合实训教程。每节课按照情境描述和职场应用以及职场风采三个大的方向来设计和分配任务。
4)教学评价上,从传统卷面测试转向以工作考核为主的综合性评定。通过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督促学生增强知识转化为技能扥能力,同时提高社会交际能力。考核的形式多样化,模拟相关企业进行绩效化考核。
5)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商务英语教学使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按照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面向以及英语项目技能比赛的国赛和省赛的方案,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阶段。教师在全面熟悉国赛和省赛的比赛方案的前提下,充分和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中行业专家进行广泛的研讨,针对不同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初步形成教学资源包和模拟任务包,例如:接听商务电话、客户交往、工作汇报、产品推广和介绍、参加商务会议、商务谈判、函电、国际贸易操作等。课堂活动的设计应使学习者能将其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运用到商务工作实践中去。每一次课程都是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每个任务都要经过行业专家的检查确认后才能写入“检验任务包”通过集体教研和行业研讨最终形成“真实任务包”并保持随时更新。该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达成以下目标:图片描述很多都是工作场景的描述和注意事项,没有统一的固定答案,学生可以在一定框架下自由联想和发挥,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工作场景的任务分配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最终达成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的高级技术人员的教育要求。
二、商务英语核心能力需求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商务英语技能、商务英语知识和商务英语情感是商务英语教师核心能力需求框架的主要维度(表1)。派瑞[9]也认为,知识、态度情感和技能是衡量能力的主要标准,是成功完成特定工作所必备的核心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商务英语语言技能(变量1、17和18),学科教学能力(变量3、7、9和26),学科知识面(变量4、33和41),实践能力(变量2、6、30和42)以及幽默的个性(变量48)对商务英语教师非常重要(M≥3.5)。(1)商务英语知识。本文中的知识是事实性和概念性的陈述性知识。商务英语知识是商务英语教师的“知识基础”[10],主要包括四类核心知识:①商务英语学科知识,包括商务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②商务英语学科教学知识;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及学生特点知识;④商务英语教育环境、教学目标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知识。统计结果表明,商务专业知识是知识维度的核心,知识面广博(M=4.12,SD=1.29)对商英教师非常重要。与“知识面”相比,调查对象认为教师是否“精通”某一领域不重要(M=2.18,SD=1.36)。商英教师最好具有“语言学科和商科双学历学位”(M=4.48,SD=0.99)。不同层次高校在这些问题上的认识无显著差异。实践证明,语言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除了精通英语语言知识,商务英语教师的商务能力非常重要。掌握较广博的国际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是商务英语教师独特的能力要素。(2)商务英语技能。商务英语技能是关于“为什么”和“怎么样”进行商务英语活动的程序性知识。技能侧重知识的应用,故与知识不同。本研究中的技能主要指商务英语语言技能和商务实践技能。语言技能是商务英语教师核心能力的重要维度。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层次高校对“语言能力”看法有显著差异(Sig.=000)。调查对象普遍认为语言能力比较重要(M=3.44,SD=1.38),独立学院学生则认为“非常重要”(M=3.84,SD=1.19),普通公办本科学生认为“一般”(M=3.14,SD=1.36),重点院校则介于二者之间(M=3.57,SD=1.40)。访谈表明,各高校对商务英语教学要求不同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采用“英语+商务”模式的高校对商务技能要求“较高”,而采用“商务+英语”模式的高校则更侧重教师的“语言技能”,全英浸泡模式对商务英语技能“要求最高”。回答“何种语言技能重要”时,学生普遍认为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最重要”(M=3.79,SD=1.31)。与之相比,传统英语基本技能(M=2.87,SD=1.35)略显次要。此外,不同层次高校学生(Sig.=0.008)均认为商务实践技能比较重要。调查发现,实践技能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经验丰富(M=3.52,SD=1.15),二是学科实践教学能力强(M=3.95,SD=1.17)。不同层次高校学生一致认为(Sig.=0.607)“口语和商务沟通能力”(M=3.58,SD=1.13)是商务英语教师的核心能力需求。可见,与普通英语教师相比,商务英语教师的能力具有独特性。除了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商英教师必须具备“运用娴熟的商务英语语言进行谈判等商务活动”的能力。欧洲IBSTPI[11]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商务沟通能力”是优秀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3)商务英语情感。情感包括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和意识形态等。[12]情感是能力的表现形式[10],个性是情感的反映。为此,根据瑞士心理学家卡尔的研究,我们把教师的的个性描述为幽默型、机智型、热情型和严厉型四类。统计发现,幽默型教师最受欢迎(M=3.76,SD=1.27)。个性幽默的教师往往集分析型和表现型人格优势于一身,机智灵活、有创造力;他们注重课堂效率,善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这种个性对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和实现有积极作用。在商务谈判中,幽默的谈判人员往往更能创造性寻找“替代方案”,灵活运用谈判战略和战术,营造“双赢”局面。但幽默不等于课堂娱乐化。商务英语教学应注重课堂信息量、实践性和启发性。机智(M=3.33,SD=1.28)、随和(M=3.11,SD=1.33)和热情对教师也较重要。严厉型教师普遍不受学生欢迎(M=1.31,SD=0.96)。此外,教师的商务英语意识、态度、思维及具有企业家精神也是情感维度的重要方面。
二、学生方面
1.学习态度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来看,有68%的学生商务英语期末成绩分布在60~90分之间,有57%的学生表示较满意,只有3%的人表示不在乎,说明很多学生对成绩态度良好。有30%的学生投入一小时左右时间学习商务英语,而有43%的学生几乎不投入时间。这反映一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而很有一部分学生并不主动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有70%的学生上课认真或比较认真,而完成课下作业的情况却不理想,有48%的人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作业,只有28%的学生认真完成。说明很多学生上课积极性很强,但只有少数人能高质量完成作业,有决心努力学习,但是有惰性,需要身边的同学朋友激励。学习目的就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来说,有56%的学生希望学好这门课程以顺利获得文凭找到好工作,也有45%的学生是为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能以后更好地学习。这说明很多人并不重视商务英语这门学科,只是为了取得文凭,也有一部分人重视这门课,希望学好以全面提升自己。对于是否有考取商务英语证书的打算,48%的学生暂时不考,说明商务英语证书的普及性不强,只有20%的人决定报考证书考试,学生学习这门课没有真正把它用到实处。
2.主观需求对于学习商务英语的需求,关于学生是否想锻炼商务英语的相关能力,有45%的学生有打算但没有行动,有33%的人有打算,正在寻找机会。说明一部分学生学习实践的劲头不足,需要有实践热情的同伴来激励,带动周围人一起实践提高能力。关于商务英语学习的用途,有很大比例的学生选择了有助于进入外企,提高口语能力,拓宽就业渠道。表明学生学习商务英语,希望提高口语能力和就业能力。在平时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应酌情增加练习口语和实战演练的投入时间,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师方面授课方式很多学校的授课方式还是比较传统,课堂不活跃。在问卷中,有62%的学生希望课堂上多一些情景模拟的演练,有43%的学生建议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因此商务英语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根据教材灵活运用各种类型的授课方式,增加情景模拟等和学生互动的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商务英语工作中所需要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考评方式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考评方式都是单一而且简单的,如单词听写、小测验等,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对课程的重视,消极对待平时的学习。因此老师在考试的时候要更注重多样性,进行综合性的考评比如增加一些场景模拟、辩论赛等的测评形式提高口语及表达能力
三、学校方面
1.师资状况在我们调查的几个学校中包括本校在师资力量这一方面都比较薄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老师与学生人数的不均衡,导致老师课业负担重,因此只有时间和精力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去对这门课程做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学校应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对商务英语老师进行培训,改善自身的知识建构,满足学生对商务英语学习的需求。课程设置很多学校的商务英语都只开设一年的时间,而且课程数量很少。因为时间短、课数少,上课的节奏会比较仓促。最终这个课程结束后学生会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对所学内容掌握甚少,不利于证书的考取和将来抓住就业机会。因此我们希望校方能够安排出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安排。
2.启示与建议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有认真学习的决心,但不够坚定,需要老师和身边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也有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克服难题的能力很强,希望这样的学生可以鼓舞和影响周围的同学,让班级的同学把商务英语这门课程学好应用好;关于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只有小部分学生有考取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的计划,说明这个证书还不普及,希望学校教师多向学生们介绍商务英语证书和考取证书后对从事商务英语相关工作的优势;关于学生的主观需求,问卷显示出很多人希望多锻炼听说能力,增强就业能力,因此希望学校和教师在商讨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时,能更加注重对学生听说和口笔译方面培养的侧重,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对于教授商务英语课程的老师,希望能让课堂更生动,考评方式更多元,寓教于乐,提高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关于课程设置上,希望调整为每周两至三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也方便督促他们课下预复习;在教材选择方面,学校应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选择与学生需求相适应和能培养当下市场需要的教材。
二、中西方审美观在广告审美中的差异
(一)文化层面的审美差异性
中西方人在思维、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受此影响,对美的评判标准也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性。西方人崇尚个性,追求事物所体现的个性美;中国人崇尚共性,追求事物所体现的整体美。西方人同中求异,追求变动的美、不对称的美;中国人异中求同,追求整体协调所体现的稳定的美、对称的美。西方人崇尚理性,相信具体数字、事例、逻辑推理所表现的真实美;中国人崇尚感性,相信华丽的语言、美丽的形体所显示的艺术美、朦胧美。西方人注重空间的真实性,强调现实美、细节美;中国人注重时间的久远性,强调历史美、经验美。西方人崇尚个体的平等性,强调个体的特色美;中国人崇尚权威,强调权威的绝对真理性[8]。
(二)广告审美中的审美差异性
英语广告“Tryoursweetcorn.You’llsmilefromeartoear”采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广告的内容。口语是一种非常随意的语言,是个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一种表现,所以这则广告体现了英语广告尊重个体平等的美学内涵。这样的广告还有很多,如:例4:Focusonlife(Olympus)例5:Fortheroadahead(Honda)例6:Makeyourselfheard(Ericsson)汉语广告在某中程度上更加注重对称美,强调语言的艺术性,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诗化的语言在广告中得以应运,例如:例7:与书为友,天长地久(丛书广告)例8:片纸能缩天下意,一笔可画古今字(字画店广告)从例7、例8可以发现汉语广告更加注重感性美,崇尚艺术的辞藻。因此,在翻译英语广告的过程中,英语语言所体现的非对称美,需要采用汉语中对称美进行转化,否则难以实现功能对等。
(三)中西方美感的差异性
首先,两种语言的语音美感差异性很大。商务英语通常通过压头韵、压尾韵、压元韵及语音的扬抑格、抑扬格等来体现语言的美感。例如:例9:NeverlateonFather’sDay.例10:Betterlatethanthelate.汉语通常通过平仄对仗、压韵、四字结构的抑扬顿挫来体现语音的美感。例如:例11: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白丽美容香皂广告)例12:除了钞票,承印一切(复印机广告)例13:寻寻觅觅无缘分,一见钟情上华帘(窗帘广告)其次,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语义由于引申意义不同,其体现的美感也有所区别,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美感。比如说芳芳在汉语中代表的是一种香气扑鼻的审美效果,可是音译成英语FANGFANG后,代表的是一种令人产生恐怖的审美效果,因为FANG是一个英语单词,其义是“狗的长牙”或“蛇的毒牙”。英语中也有些词语的意义在汉语中可能产生相反的美感,如“Poison”(百爱神)是一种著名的法国香水,但“Poison”在汉语中代表的是毒药的意思。再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字形差异大,汉语是表义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所以汉英字形所表现的美感区别也很大。如一则汉语公益广告由汉字“毒”和“寿”拼凑而成,寿倒写在毒的上面,其标题是反毒得寿。这则广告充分体现了汉语广告的字形美,以及汉字所带来的语意美。由于英语是表音文字,字形的表义功能大大降低,所表现的美感就远不如汉字丰富。最后,英汉两种语言句法差异很大,英汉句子所体现的美感也相差很大。汉语广告多采用四字结构,常用习语以及家喻户晓的诗句等句型结构。这些句型结构紧凑,表达的信息量大,听起来和谐,迎合中国人崇尚感性、尊重权威的审美观,跟广告本身所提出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散播最大的信息量、获取最大的注意力相符。英语广告则常常采用简单句、省略句以及短语等句型结构。这些句型结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体现个性化运用的句型结构,符合西方人崇尚个性、追求平等的审美观。
三、商务英语广告中美的传递
(一)传递美的理论前提
由于广告审美直接决定着广告的功利性目的,所以广告翻译不仅要传递原广告的信息,而且要传递原广告的美。就美的传递而言,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原广告竞赛。因此,广告翻译是忠实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统一。忠于原广告的信息内容是传递美的理论前提,发挥译者的创造力是实现美的传递的途径。
(二)传递美的事实根据
广告美的传递是建立在对广告产品具体情况、文化背景的了解基础之上的。广告产品的具体情况为译者发挥创造力提供了具体的现实语境,而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为译者的创造力指明了方向[9]。此外,译者的主观因素对传递美感也有重大的影响。译者不仅要有创新思维,而且要勇于创新。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灵魂,而且是广告的灵魂,更是广告审美翻译的灵魂。
(三)翻译广告美的可操作性手段
目的论和功能对等为广告美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方法论。通过对大量广告翻译事实的研究,可以把广告翻译策略分为常规策略和变译策略两种形式。常规策略主要是直译,变译策略则主要是创造性翻译。通过使用翻译策略,可以较好地实现英语广告的美感传递,达到正确理解英语广告的文本目的,使读者有种美的享受。
除了具备以上语言特点外,商务英语还具备以下语篇特点:a.较强的语域特征和目的性(Ellis,2002);b.较强的程式化色彩;c.独特的语篇文体特点。
2目的性原则与商务英语翻译论文
由德国的莱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诺德(ChristianeNord)等学者提出的译文功能理论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们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in-tentional)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如传递信息)以及某种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如直译以显示源语的语言结构特点)。
根据目的性原则,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实现其预期功能为标准。比如在市场营销这一商务活动中,达到商家的促销目的是广告翻译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决定了译者在广告翻译中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译文语体、读者反应和译语文化。首先,广告翻译要遵循译入语的广告语体风格。根据目的论,商务广告翻译要符合译语广告文体的语言风格,即简约洗练、有吸引力,尽量做到语出不凡。
其次,广告翻译应该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反应。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地道的语言,特别是套用译语文化中家喻户晓的名言、名句对译文读者进行情感传递。这能帮助译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其预期功能。例如,某国产香烟进入英国市场时,推出了这样的广告语:tosmokeornottosmoke,thisisaquestion.这则广告戏谑地套用了莎翁名言tobeornottobe,thisisaquestion,不仅大大增加了广告的新奇性,还通过这种原汁原味的语言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使读者看过之后,不禁会心一笑,产生了消费欲望。
最后,广告翻译还应尊重译语文化,确保许多学者(Dudley,1998;王晓辉,2001;李明,2004)将商务英语的使用和翻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研究。在总结了商务英语语言特点基础上,介绍了现今翻译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三种理论:目的论、顺应论和功能对等理论,并通过实例翻译说明其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适用作用。
1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和语篇特点商务英语完全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与此同时,商务英语又是商务知识、管理技能和英语语言的结合,因而其本身又具独特性。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包括:a.具备较强的客观性;b.使用平实、准确的表达方式;c.具备独特的行业特点。
除了具备以上语言特点外,商务英语还具备以下语篇特点:a.较强的语域特征和目的性(Ellis,2002);b.较强的程式化色彩;c.独特的语篇文体特点。
2目的性原则与商务英语翻译
由德国的莱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诺德(ChristianeNord)等学者提出的译文功能理论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们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in-tentional)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如传递信息)以及某种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如直译以显示源语的语言结构特点)。
根据目的性原则,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实现其预期功能为标准。比如在市场营销这一商务活动中,达到商家的促销目的是广告翻译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决定了译者在广告翻译中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译文语体、读者反应和译语文化。首先,广告翻译要遵循译入语的广告语体风格。根据目的论,商务广告翻译要符合译语广告文体的语言风格,即简约洗练、有吸引力,尽量做到语出不凡。
其次,广告翻译应该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反应。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地道的语言,特别是套用译语文化中家喻户晓的名言、名句对译文读者进行情感传递。这能帮助译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其预期功能。例如,某国产香烟进入英国市场时,推出了这样的广告语:tosmokeornottosmoke,thisisaquestion.这则广告戏谑地套用了莎翁名言tobeornottobe,thisisaquestion,不仅大大增加了广告的新奇性,还通过这种原汁原味的语言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使读者看过之后,不禁会心一笑,产生了消费欲望。
最后,广告翻译还应尊重译语文化,确保的乘客),使那种体现公司和乘客之间的人情味变得荡然无存,以致大大地削弱了原广告的广告效果。贾文波(2000)建议在译文中使用第二人称用语(You)代替“guests”来顺应英语广告中“顾客至上的信念”。他把上述广告改译为“:Giveyouapleasantridealltheway!”,显然与原译相比,预期读者更乐于接受后者。
4功能对等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
奈达的翻译理论“以目的语和目的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郭建中,2000),其核心即为“等效”理论。作为语言共性论者,奈达主张翻译是“可译”的且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
奈达将“功能对等”定义为“最为切近的自然的对等”(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Nida,1969;2001)充分反映了对于翻译中不存在像数学中那样的“完全对等”(com-pletelyequivalent)的认识,而只能是基于各种不同程度的“切近”的“功能对等”。这个“功能对等”应当涵盖(所指和联想)意义、语境、文化、文体、信息、认知和经验等诸多内容。“功能对等”既体现了翻译(尤其是文学性翻译)的“可译性”,也体现了“可译”程度的相对性或“动态性”,合理地解决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作者与原文读者及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关系等。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