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设计构成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基础作用
二、色彩构成对设计类专业的重要性
色彩构成这一概念是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伊顿开设的色彩基础课程上发展而来的。它是按照构成原理,将色彩按一定的关系法则去组合、调配出适合目的的美好色彩关系;是从色彩的物理性、心理性、生理性,配色原理及色彩调和等方面来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通过对具有一定形状、面积、位置关系的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关系,来探索色彩美的构成规律和提高色彩敏感度。伊顿主张“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色彩使学生能够对色彩有一个实在的了解,而不仅仅存在于个人的不可靠的感觉水平之上”。通过这种教学,学生形成了对色彩的明确认识,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色彩,所以色彩构成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实践课。它着重于一种思维方式的视觉训练,把学生美术高考学过的视觉习惯完全洗掉,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视觉规律。
三、关于色彩构成结合各课程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研究
很多学生学习了色彩构成,了解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混合、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及色彩与心理等知识后,能做出符合色彩构成课相关的作业。但不能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设计中或是运用到其他设计领域,不会主动地去思考它们之间的连贯性。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对本身固有色彩知识的学习外,还应注重对后续学科的延展性。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色彩构成的其中一项课题作业这样设计:(一)让学生寻找杂志上的服装模特图片(或者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素材,如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后打印出来),复印成高20CM,宽10CM的4张相同黑白图,然后剪下来;(二)我们给学生两组作业命题:1.色彩同类色(临近色)之间的强对比1张,以及相对应的弱对比1张;2.色彩对比色(互补色)之间的强对比1张,以及相对应的弱对比1张。这里所指的强对比是指高纯度色彩之间的对比,弱对比指的是低明度低纯度色彩之间的对比。这两组作业命题同时考验了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对比关系和对冷暖鲜灰调的掌控能力。然后学生对黑白图中的模特进行服装色彩配置(这个过程中服装的式样不需要改变,只需在原有式样上搭配色彩关系),并且设计背景颜色。这一步,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色相对比是否准确,模特与服装之间的色彩搭配关系是否协调,服装模特与背景的色彩关系是否协调;(三)色彩整体关系搭配好后,还要注重和深入细节,通过对衣服配饰、头饰、服装花纹的色彩配置的练习,达到深入画面细节的能力。
1.2立体构成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立体构成是研究三维空间中立体造型各个元素之间美的关系,它是以力学原理为依据的。造型的整体关系体现立体构成的组合方式,表现出整体的美感。设计时既要分析局部形态,也要分析总体布局,整体中富于变化,局部中透出平衡。立体构成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综合。立体构成的突破点在于对材料表现形式的创造性发挥。提倡用心感知一切物体的美,一般通过折纸这种方式体现立体构成教学,也体现了单一的教学方式,所以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在立体构成教学中,也很重要。培养学生立体空间概念,折纸这种训练方式,不能体现一切立体事物,存在缺陷。在立体构成教学中,应该借助雕栏、石雕等,培养学生多角度写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组建空间。
2三大构成在设计教学中意义
全世界的艺术设计专业都把三大构成作为基础课程。构成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构成课以培养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在此基础上拓宽专业方向,开拓发散思维,灵活运用设计方式。三大构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成课是对平面和立体的结构、材料、色彩的研究,是美术专业和设计专业的基础教育。构成课和专业课的关系紧密,所以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充分体现三大构成的内涵。把握三大构成中的点、面、线、体、明暗、色彩等形态的元素的关系,突出设计艺术为人类美化环境的作用。构成课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审美能感知力。三大构成是设计的核心,需要在设计中体现出专业设计的动态。
二、注重空间能力的培养
从最初的包豪斯,到如今各大院校纷纷开设立体构成课程,处处体现立体构成训练在当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包豪斯学院的诞生使设计教育纳入了一个良性而正规的发展道路,它有着许多颇具价值的教学理念。在伊顿的《初步基础课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分为三点: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分,重视材料和质感对学生的启发,了解创造性的构成原理。当下,许多院校仍在进行立体构成训练,如同济大学让学生做6×6×6厘米的立体构成训练,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练习4×7×7厘米的立方体组合等。在教学上,笔者此次训练方式与以往训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别开生面——商业空间形体
形式主要体现在物体的空间结构上,它决定着所构建物体的形态、布局及功能。形式是组成立体构成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本次设计课程以3×3×3厘米的方块组成8×8×8厘米的立方体,创造出立体构成的设计感,兼顾商业空间的实用性,同时要求空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空间感,锻炼学生的感知觉能力。
(二)形形——材质丰富呈现
立体构成课程的材料是多元化的,例如泡沫、卡纸、石材、木块、塑料、金属等,这不仅体现的是建筑空间的质感,同时可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再次利用。大多数学生以3×3×3厘米的泡沫方块或卡纸做成的方块为主,加以颜料上色,或者半透明塑料板与卡纸的结合、锡纸等。学生对于材料的创造表现不同材料纹理的结合碰撞,使得立体构成更为多变、生动有趣。便于学生在今后商业设计中使用材料时对新型材料的创造性、对环保材料的社会认知性都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数不胜数——构造灵活多变
相较其他院校的6×6×6厘米而言,8×8×8厘米的立体构成讲究空间的多变、复杂,更高要求的思维灵活性。在500多个方块中,包含各种组合,以单个方块为单位,或以两个、三个方块为组合,进行两到三组的有序排列,设计组合成各种形式,由方块堆砌使其形成各种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运用到商业空间中,既能让人们在浏览时保持其基本的人流动线,又能使人感觉空间扩大,改善体验环境。
(四)争奇斗艳——色彩各具特色
制作过程中,在色彩体现方面学生多以单色、多色为主,或者同为互补色或相近色来制作立构作品,互补色更能突显作品效果,同时也能吸引注意力,而相近色则强调的是统一协调的关系,多色的作品则是以活力的、丰富的色彩感取胜。在商业空间设计上,颜色在分布时应具有方向性、渐变性,使得空间多变且不繁杂。
(五)有无相间——空间合理利用
在建筑或是空间设计上,强调的是建筑的空间关系,整体与个别、单个与多个之间的联系。在设计时,从抽象的点、线、面、体的基本形态入手,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打造立方体中所形成的空间,同时考虑空出的部分与实物的协调关系,让作品实体与虚体、阳与阴都能表现出特有的效果。在商业空间布局上,应分析空间的流线分布,从底部到顶部、从建筑外到空间内部,有良好的人流分布走向。
(六)浮光掠影——光影突显氛围
光感反应是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最容易吸引眼球的一种视觉效果,通过物理灯光投射所产生的明暗变化后,所照射的物体面与面之间具有更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强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透视感,也使得空间更具有表现力。同时,在光感表现时,除了会产生明暗的变化外,不同强度的光感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在一间咖啡厅,设计较为幽暗的光感色调,空间会显得更为安静、优雅,而在一处办公空间设计时,选用较为明快、亮堂、高强度的光感效果,身处内部的人们也会更加提起精神、加快节奏的处理事务。
(一)通过形态分析,建立图形关联
形态意识是将图形的内在结构传达至大脑,形成具有关联性图形识别的外在感应系统,从而形成典型性的图形案例。形态意识是图形学的初步思维过程,即图形(内在结构)——图识(外在感应)——图例(原理、哲理)是形态意识的思维过程。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徽派建筑,其在总体布局上受地理位置影响,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更显富丽堂皇。我们通过欣赏徽派建筑结构特征(图形)产生印象,建立图识;进一步进行规律性语言的总结,形成图例。在这一过程中,图形、图识、图例之间的联系是设计雏形到创意思维过程拓展的第一步,直接为设计提供可供参考的设计依据。因此充分运用形态意识,建立起图形、图识、图例之间的联系,是启发创意思维的有效途径。
(二)尝试实体组合,创造空间立体
综合的思维研究过程体系,第一步从形态思维中的图形、图识、图例开始,初步确立整体思路后逐步进入到下一造型意识思维即实体意识。实体意识是形态意识的具象化表现,具有立体多面性、虚实性等多种空间思维表现。实体造型的组合、切割与创造对空间设计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从空间环境中实体的大小、疏密、相互之间的联系还是具体的功能性,都是从实体开始的。因此,充分运用实体意识建立立体形态组合与构造,是设计的中期阶段,是创意思维过程的第二步,是将设计灵感运用到实际设计的主体实施阶段。
(三)通过直觉意识,建立空间搭配与交互
综合的思维研究体系的第三个阶段是直觉意识,直觉意识是实体意识的进一步思维走向。直觉意识是以熟悉与当前情境有关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依据,是对空间的场性、渗透性以及对功能与形态关系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对材料构造与形态关系敏锐的捕捉能力,这是经验与直觉的结晶,是个性与审美的传达阶段。
二、空间设计中形态构成要素的作用与体现
形态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特定表现形式。在空间设计中设计师一直在寻找一种指导空间形态设计的学习手段和方法,而这种手段和方法正是形态构成的本质,即开发潜在的创造性思维造型能力及方法(形态分析法)。在空间设计中主要的形态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形要素、无形要素。
(一)有形要素的作用与体现
有形要素是形态构成中的物质性因素,主要是指在构成学领域的主要造型要素,如平面构成中用于空间限定的主要因素点、线、面、体,点以位置为主,线以方向、长度、形状为主,面以面积、形状为主,体以形状、量感为主。再如色彩构成中用于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包括色彩、形状、肌理等。形态构成中有形要素在整体造型设计中起基础作用,如同人体的骨骼与血肉,支撑整个空间。清晰认识有形要素的造型规律与空间形态的关系,运用空间形式造型法则来推敲设计,是设计师在设计时合理运用的关键。
(二)无形要素的作用与体现
无形要素是形态构成中的关系性因素,主要指在构成学领域中的主要情感要素。从空间设计的意义来看,空间的视觉形态主要包括造型(形象)与情感(寓意),也就是形象与神态,即形态。形态构成中的无形要素在整体设计中起指导性作用,使整个空间散发出独特魅力与生机。无形要素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设计师的经验积累和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认真学习与研究无形要素的美学效果产生原因与人的情感要素,挖掘事物的深层寓意,是设计师在设计中提升设计层次的关键。
二、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关系教学措施
通过对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大构成对平面设计的作用极大,如何提高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关系教学效果是现阶段相关领域人员致力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基于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
有效的教学方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平面设计专业三大构成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构思、感觉以及技巧。其中,在培养学生判断力方面,主要指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在众多设计元素中判断与选择出自己需要的元素。通常来说,平面设计者对元素的判断依据自己的直观感觉,但对于一些混乱复杂的艺术形象,还需要通过准确、科学、严谨的判断。在学生创造性启发方面,主要指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从简答的自然环境中找到设计的灵感。因此,需要加强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训练,让学生对一些事物能够产生灵感,然后通过对这些感觉的整理、提炼等,最终形成一个设计构思。如看到行驶过的汽车,就能联想到汽车是由哪些线、点、面构成的等。一旦这些感觉出现需要及时的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后期的分析与整理。在学生表现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方面,就是通过大量的构成练习,培养学生对构成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设计的技巧。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造型简单化,用最简单的方式将事物表现出来,充分的了解造型构成的方式与规律,通过手绘或电脑制图的方式去表现。
2.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
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三大构造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需要对平面设计与三大构成之间的关系充分了解与掌握,同时了解三大构成对平面设计的作用;第二,通过各种途径与手段收集三大构成学习素材;第三,注重自我创造性的锻炼,多学多看,将平时看到的平面作品、造型等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元素。
对于基础构成课程,在教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业内对基础课程的初级定位、僵化的教学内容方式、教学信息更新滞后等是导致教师认识观念狭窄、教学理念陈旧落伍、方法模式单一乏味的主要原因。信息更新滞后主要在于未进行专题研究和缺少院校之间的交流。往届学生对该课程对专业设计毫无帮助的消极反馈,以及遵从传统单一教学造成无趣乏味的课堂效果,都反过来影响到正在学习此课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导致他们从情感(态度)到行为(创作)上都在应付这门基础课。
(二)传统基础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生关系、教学理念及方法模式、教材使用等是相互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综合因素,下面从这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传统基础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为主,学为辅,少交集
传统基础构成的授课方式的三大特点:一是“教为主”,以教师为主,教材为主,单一讲授为主,基本理论方法原则的内容为主;二是“学为辅”,以学生为辅,主动性为辅,思考为辅;三是“少交集”,在案例和创作分析、讲解过程中缺少课堂的讨论互动环节。
2.顾大基,无针对,空衔接
传统基础构成课程教学格局的三大特征:一是只兼顾整体设计类专业的共同基础;二是没有针对具体设计专业方向;三是基础与专业设计没有衔接。目前基础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可毫无变化地在任何相关设计专业进行授课,从视觉传达到环境艺术,从服装到建筑设计等专业都可适用,缺乏对本专业方向的有效启发与引导。
3.重技法,轻创新,无活用
传统基础构成课程教学方向的三大特征:一是过度强调对基本技法的一般把握;二是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三是理论方法停留在表面。绝大部分的基础构成课程训练内容仍旧是参考教材中具体的设计方法及技巧安排构成组合的形式,忽视实践过程中包含个性化符号语言的创造性潜能发掘。
4.教材多,内容同,种类少
基础构成课程教材的三个特点:一是艺术设计是出版数量最多的教材之一;二是大部分教材的内容与结构高度一致或只稍作修改;三是近几年构成内容出现了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光构成和动画构成,但大部分仍然是面对设计类专业的“共性”教材,针对某一专业的“特性”教材少之又少。
二、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构成教学的新模式
“效用指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综合性标准,成为课程结构新的依据及标准。单一的认知型课程结构将逐渐让位于强调整合化的课程结构与模式。”笔者根据在建筑设计专业的基础构成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点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方法原则。
(一)以设计专业导向为主的教学计划安排
设计专业在宏观上具有“艺术”的共性,在微观上不同的设计专业又必然有其独特的“特性”,因此教学计划应该兼顾整体,有的放矢。1.弹性的课时分配安排教学计划总框架依序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三部分组成,但这部分的课时划分可考虑具体设计专业的方向需求进行时间分配。如总课时为48学时,安排28学时在立体构成部分,因为三维空间与建筑设计专业紧密相关,而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部分的课时相对较少。2.明确的课题内容定位课题练习内容应结合构成内容、专业方向、创意思维这三方面来进行设计。课题练习内容是教师们经常会忽视的部分,现在普遍的构成作业题目布置是照搬教材课后练习,构成形式和表现手法单一雷同,课题内容被固化,缺少创新和专业导向启发。“任何一个构成课题的练习都是按照构成原理进行探讨、思考、启迪创意、开拓设计思维及造型能力培养的过程。”笔者在建筑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教学中以“现代都市”为课题练习,要求学生对现代都市进行个人解读并通过黑白灰构成图面形式去表达和呈现。这个课题设计是运用所学构成手法,对城市建筑整体“形”的印象或城市氛围的“意象”,进行整理、归纳、提炼的创意表达。教学内容组成部分和课题练习设计应该彼此紧密衔接,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与设计专业相关的平面、色彩、立体,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课题之间等诸多教学内容与环节的相互结合、推动、促进,使课程有序、有效地连贯和深入,避免学习断层的出现。在平面到色彩、二维到三维、构成和专业等关系处理时,要促使它们成为相互推进又彼此融合的链条关系。针对建筑设计专业,笔者设计了课题练习:“自由选择某一建筑设计图片,提取出基本形并进行黑白重构设计。”
(二)学生掌舵与教师导航的课堂教学原则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应只是注重传统的“教”。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脱离传统“填鸭式”的“被动接受”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尝试、反思、调整、完善、总结等一系列“主动汲取”的实践环节,理性认清自己的学习进度,促进有效的自我发展。例如,教师把握建筑设计专业的大方向,通过分解到每个课题内容设计、方案修正建议、分段总结点评等小方向中。授课过程中应给学生更多的关于课题主题的思想表达、创作手法、造型呈现等陈述需求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自己的创作作为一个课题内涵意义情感表达的外显作品,通过课堂表述作品这一环节也刺激学生们的深层创作表达欲。
(三)概括可行性方案,隐性推动作业深度细化
关注课题创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分别对学生初期、中期的创作稿进行阶段审评,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修改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推动课题设计表现的深化程度。
1.把握可行性方案建议的数量与程度
给学生提出修改建议的方案数量最好控制在三四个,数目太少缺少比较思考,数目太多易造成思维混淆;此外教师最好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优先顺序的推荐。对学生进行方案表述时必须把握程度,既要明确大方向又要保留小细节,如创作手法、表现风格与主题思想的距离这样的大方向须阐明,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详细安排的小细节可适度提示。此教学环节设计促使学生对方案进行比较,避免与主题内涵无关的构图造型,思考选择具体的修整方法。
2.推动“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
谨慎对待初稿及修改阶段,尊重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依其个性喜好进行启发、挖掘出新创意也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性格特点,扬长避短,学生从毫不起眼的初稿提高到丰富饱满的完成稿,逐渐培养起对构成形态处理的兴趣和信心。灵活对待独特的个体思维表达,通过激发主动性、拓展灵感渠道的“个案施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照搬照抄的不良创作风气,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授课过程中遇到一个钟情于以小方块去进行构成创作的学生,初次构成作品表现零乱,经笔者提醒问题在于表现手法不妥而非创作元素,其随后创作提升很快,作品兼具个人色彩与艺术感染力。
(四)重点课题班级总评,分段点评加强反思
对专业起到推导作用的相关课题终稿,应在课堂进行阶段总结、整体评价。在学生个人作品阐述过程中,鼓励同学们参与评议,老师归纳总评。在不同设计思维的碰撞和激发下,让学生反思自己所处的位置及提升的程度,进一步审察终稿表现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法。公开认可创意佳、图案造型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仍需改进的学生。
2《采购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目标
项目化教学作为近年来职业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是按照企业、行业调研分析,围绕相应工作岗位技能的需要确定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购实务》项目化课程设计是以采购业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总体设计要求,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实践的主线,通过任务驱动构建的课程项目体系。
3《采购实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3.1明确课程地位和培养目标
采购是物流生产企业的核心环节,《采购实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目标是为生产企业、商贸连锁及经营企业的采购部门培养熟练掌握采购流程的人才,树立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理念,掌握采购议价策略与谈判技巧,获得供应商信息调研、采购比价、采购执行、货物检验、订单制作等各项技能,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2课程改革思路
《采购实务》课程在课程设计中,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邀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一起对采购岗位进行职业分析,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训导,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精心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形成采购管理与组织的认知、采购前准备、采购过程组织与实施、采购后管理四个具有职业性特点的教学项目,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运作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采购流程,树立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理念,掌握采购议价策略与谈判技巧,获得供应商信息调研、采购比价、采购执行、货物检验、订单制作等各工作环节的岗位技能,从而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获得较好的岗位能力提升。
3.3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采购实务》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引入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紧紧与采购工作过程相联系,以采购流程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让学生掌握真实采购工作过程和方法,以达到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这种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而且可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3.1课程内容的选取。
在实施课程项目化改革的过程中,《采购实务》课程团队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出发,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采购管理与组织的认知、采购前准备、采购过程组织与实施、采购后管理4个项目10个工作任务。
3.3.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项目驱动教学方法。
在《采购实务》教学组织中,根据四个教学项目的特点,按照课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每个任务为引导,若干个学生组成小组,相互配合完成相应任务和最终项目。如在组织采购谈判计划与实施任务中,由教师布置谈判条件和谈判目标,由小组同学共同运用一定的谈判技巧和专业知识来实现相应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协调、沟通、领导和组织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根据采购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院物流实训室的采购软件,让每组给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岗位,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如采购计划的制定及实施,通过情境教学完成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锻炼。
(3)现场教学法。
课程创新了教学模式,利用已有校内实训条件,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结合起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如在讲授采购计划的编制时,如果教师仅单纯地介绍计划的编制方法,则学生无法动手操作,此时若借助采购实训软件,对采购计划的编制方法进行演示,让学生形成较好的直观印象,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计划的编制,学生便能深刻体会并熟练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3.3.3教学考核与评价。
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改变了原有的单一评价体系,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的学业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项目考核成绩和平时表现综合而成。期末成绩内容以知识够用为度,强调专业技能,主要侧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项目成绩从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考核,考核方式为实训考核和平时表现相结合,每一个项目结束后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形成每个项目的成绩,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定出每一项目的权重,所有项目完成后,得到过程考核成绩;平时表现侧重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用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和训练。
由于相机采用全反射光学系统,反射镜的背部不参与光束传输,因此,常采用刚度较高的背部支撑方式。
1.2柔性支撑结构设计
在主镜支撑结构上减弱了个别方向上的刚度,引入了一定的柔性,以此来抵消反射镜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和微小变形。柔性铰链被广泛应用于支撑结构的柔性设计领域,其具有无机械摩擦、结构简单、释放自由度和灵敏度高等特点。柔性铰链通过在某一方向上切开一个柔性槽,以降低该方向上的刚度,体现其柔性,使其能够产生微小变形,释放热应力,只存在一个柔性槽的柔性铰链被称为单向柔性铰链,而在一般情况下,往往将多个柔性槽成组使用,即可实现在多方向上的柔性,达到释放多个自由度的目的,将其称之为多层柔性铰链。由于主镜采用背部3点支撑方式,在反射镜长度方向上对称分布支撑点位置,基于半运动学安装定位原理,每个柔性支撑结构需要约束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因此,采用3层组合式柔性铰链,释放4个方向的自由度,参考Bipod双脚架设计原理,设计柔性支撑结构,其分为两个部分,上部分与反射镜支撑孔粘接,下部分与支撑背板连接,上下两部分通过螺钉连接。3个柔性铰链对心安装,便可以恰好约束镜体6个方向的自由度,又不会因为过定位产生装配应力。支撑背板的作用是固定连接3个柔性支撑结构,将反射镜固定安装在框架指定位置,因此采用高强度的加强筋与薄壁组合的结构形式,组成多个结构封闭的四边形单元,以达到支撑背板高刚度的的要求。对比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综合考虑力学性能、热性能、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加工工艺性等因素,选用线胀系数经过特殊匹配的Invar作为反射镜柔性支撑结构的材料,采用比刚度高、导热性好、线胀系数低的高体份SiC/Al复合材料作为支撑背板的材料。
2镜体轻量化设计
在反射镜背部,布置一系列形状规则的三角形轻量化孔,具有轻量化率较高、刚度好、“网格效应”低、加工制造工艺成熟等优点。为确定主镜镜体最优的结构尺寸,在反射镜刚度最大和质量最小之间取得最佳平衡,需要对镜体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反射镜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1g重力作用下的变形,并提取镜面最大变形结果,生成优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分析文件,然后,选择优化处理器,确定目标函数为反射镜质量最小,状态变量为1g重力作用下的镜面最大变形结果,设计变量为反射镜结构尺寸参量,选择背部3点支撑约束,指定优化方法及循环控制方式,便可以进行优化分析。但是,在主镜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影响反射镜镜体质量和刚度的结构参量有很多,若都进行优化设计,会使设计变量增多,迭代次数增加,运算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无法收敛。由于各结构尺寸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可以首先分析各参量对镜体质量和1g重力条件下镜面最大变形量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结构优化分析之前,先确定影响较小的结构尺寸参量,降低计算规模,再对影响较大的结构尺寸参量进行多变量优化。
3反射镜组件有限元分析
对经过分析和优化设计后的主镜组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在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时,以六面体Hex6单元为主,以提高分析精度和效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得到主镜组件在重力和温度影响下的变化结果,Fig.8Thefirst-orderfrequencyofprimarymirror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主镜组件在重力和温度变化作用下,表征面形变化的PV值和均方根(rootmeansquare,RMS)值,以及表征位置变化的位移值和转角值均能满足设计要求,1阶频率为80.03Hz,满足卫星对载荷特征频率大于60Hz的要求,因此,主镜组件结构具有较好的力学适应性、温度适应性和动态刚度。
4力学振动试验
为了验证上述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对实际加工装配后的主镜组件结构的稳定性有一个客观评价,对主镜进行了1g正弦扫频试验,测试结构的实Fig.9Vibrationtestofprimarymirror际模态,如图9所示。振动响应曲线如图10所示,纵坐标表示对测点加速度响应值Ma求以10为底的对数。从响应曲线可以看出,主镜组件的实际1阶频率为73.06Hz,动态刚度较高,且与有限元分析误差不到10%,说明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精度较高。Fig.10Responsecurveof1gsinusoidalvibration
2、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汇编语言
教学现状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教学是有区别的,高级语言经常包含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因此在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已有的经验建构起来,得心应手。而汇编语言中很多都是新的知识,并且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解释,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建构主义更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认知结构、心理结构和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建构知识结构。学生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理解过程。建构主义这种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这种学习方法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与协作性。从教师的视角来理解建构主义,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在新知识的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和输出阶段等不同阶段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汇编语言本质上是机器语言,与高级语言相比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①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与硬件联系紧密;②指令繁杂,编程繁琐;③调试环境不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汇编语言调试工具采用的是Debug,DOS下的命令交互方式,界面不友好;④课程中段才涉及程序设计和应用。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目前汇编语言教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教师通常将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教学内容顺序安排不合理,并未真正地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教授;②有的内容一讲到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虽然教师教学很认真,但不和学生进行互动,不及时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③教学实践缺乏有效性。目前该课程上机实践多数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很少有具备针对性或直接面向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学生难以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培养。现有的例题特别是上机习题编排,不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技能,更不利于通过上机实验进一步调动学生语言的积极性。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输入阶段,受高级语言的影响,汇编语言学习者很难实现新知识的输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相互作用阶段,原有的高级语言学习方法、理论基础不能在这里形成知识与编程技能的正迁移,反倒阻碍了新知识与能力的习得;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操作阶段,由于学生不熟悉DEBUG调试环境,不能很好地驾驭上机环境,实践脱离了理论,不能使新学习的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在输出阶段,由于作业或课程设计题目主要针对操作系统的某一子功能进行设计,无正误判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解决具体应用问题的信心与决心。
3、建构主义理论的汇编语言教学实施
3.1、随着计算机发展,多次讨论修改教学大纲
随着PC性能的不断攀升,内存的不断扩大。汇编语言的优点已经不是特别突出,学生总觉得汇编语言指令繁多,枯燥难学。有了很多种高级语言,开发程序非常容易。他们非常不愿意学习汇编语言。哪些需要删除,哪些增添,已经是需要重新讨论的问题。教研室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明确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如何与其他高级语言衔接,如何相辅相成。在整个计算机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哪些陈旧的内容需要删掉,哪些新的内容需要增添,这是教研室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
3.2、多用形象的类比
汇编语言枯燥抽象,硬件结构又看不见摸不到,用类比的方法讲授就显得比较重要。用鲜活的例子来打比方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寻址方式时,笔者就用类比的讲解方法,告诉学生说,例如,一个小孩子对他妈妈说:“我要吃苹果”,妈妈就给他拿了一个苹果,这就是直接给出,是立即寻址方式:孩子大了一点,有一天又和妈妈讲,我要吃苹果,妈妈给了他一个盒子,孩子打开盒子,苹果放在盒子里,这就像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寄存器里;再大了一点,孩子又和妈妈说要吃苹果,妈妈给了他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放苹果的地址,例如在厨柜的第二个抽屉里,孩子按照地址找到苹果。这就是直接寻址方式。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如果妈妈给孩子一个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字条,写着放苹果的地方,孩子按照地址找苹果。这就像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按照地址找到操作数。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得学生很容易理解寻址方式的精髓,不必再去死记硬背,很快就能理解和记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
3.3、实现对上机环境的知识建构
通过分析代码在源程序和DEBUG下的区别,帮助学生利用已学得的汇编指令实现对上机环境的知识建构。代码在源程序和DEBUG下的区别明显存在的,源程序中的汇编指令经过编译发了很多变化,不同版本的DEBUG对机器指令的反汇编结果也不完全一致。了解这些区别对学生熟悉和掌握DEBUG的作用非常巨大。
3.4、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高级语言程序“可视化”的特点,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利用DOS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来设计“可视化”的汇编语言程序,在相互作用阶段帮助学生建构汇编语言的案例知识。汇编语言写起来费劲,调试起来困难,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平常所说的操作用汇编语言来写都十分困难,即使是写出来了,运行起来可能什么都看不到,学生很难有兴趣去编写更多的汇编程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汇编语言教学成败的关键,用DOS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汇编程序运行起来什么都看不到的问题,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演示效果,大大增强汇编语言运行的可视程度,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汇编语言的兴趣。另外,还要特别给学生指出:如果在调试运行程序时系统中断资源发生变化,一些使用BIOS中断资源或DOS功能调用的程序,其执行结果可能会不正常。如有的学生在录入源程序时为注释汉字信息,而在WINDOWS平台的DOS兼容模式下加载了汉字平台,结果该让喇叭鸣叫的地方而无此运行现象。
3.5、编制有利于学生兴趣建构的上机习题集
深入分析汇编语言上机环境,结合理论教学进度,编制梯度合理、易学、易练、易调试,有较直观的运行结果和一定趣味性的上机习题集,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技能,促进汇编语言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3.6、建构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生态课堂
密切关注课堂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汇编语言教学中,为了随堂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要求学生把自己编写的程序段写在黑板上来讲评,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差异,在评讲过程中,无法预料会出现何种错误,因此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根据学生情况,总结代表性的错误总之,针对汇编语言的课程特点,将建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手段引入课堂,使课堂不仅成为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完善和发展自我的舞台,实现教学相长。
2供料机构设计
供料机构是为秤体加料这种需求而设计的。其底部是加料闸板,向秤体加料时,闸板首先由全关状态变为全开,当加料量达到足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时,关闭,但不是全关,其关闭程度是使闸板的边缘的豁口继续漏料,以细流补充不足,当秤体内的物料的重量达到期望值时,闸板进一步关闭,达到全关的位置。由全开到全关的两个过程,是靠两个气缸对顶串联的方式实现的,全开时两个气缸全部伸出,当加料量达到足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时,串联的两个气缸中行程较长的气缸收缩,完成进料时,较短的气缸,再收缩,完成一次测量的全部加料。这种结构中的存料部分,即插板以下进料闸板以上的部分,储料量应为供料量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只要将此部分加人到秤体内,就可以关闭粗门开始细料流的控制,因此可以减少时间,提高称量速度。
3卸料机构设计
将底门设计成对称的两扇门,其动作由气缸伸缩来控制,以实现关闭和打开动作。气缸是经过改造了的。将两气缸的缸体对顶安装成为一体,两端的阀杆在气源的作用下同时伸缩,将这种组合气缸水平安装于秤体的侧面,当其伸缩动作时,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位移,实现了对称运动。克服了秤体的摆动,确保了测量的快速性。并形成专利,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O32026862。结构示意见图l底「1(卸料翻门)的搭口结构保证了在称量粉类物料时也不会出现漏料现象。,‘仕楠件/‘;县;本图1结构示意图1石结构优化设计二•二。”,小。二结构优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对物料人口及出风口面积的匹配设计、供料箱结构尺寸的合理选择、供料翻门一门实现粗流、细流两种功能的设计、卸料翻门搭口结构设计、实现供料及卸料动作的机构设计等。所有这些优化保证了整机的优良胜能。称重精度为0.巧%;称重速度为1000袋/小时(单秤);采样速率:25000次/秒。
4技术特点
儿3000型自动电子计量秤的称量精度达到0.巧%,速度达到1000袋/小时(单称),并提高使用寿命达到2年免维护,并实现自动标定。称重出厂合格率达到100%,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JL3000型自动电子计量秤结构优化设计与应用,并将此发明应用在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三厂成品包装线上使用。经实际运行证明,称量精度高,称重速度快,无漏料现象,这些结构优化设计,保证了整机性能,效果好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