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加强资源普查,科学编制规划,严格实施规划,对促进资源合理构造、完成矿产资源合理使用、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才干具有主要意义。
(一)开展资源普查。一是实行专班运作。成立硅矿资源可持续开发使用实施指导小组和硅石资源普查专班,负责硅矿资源的普查、总体规划、开采总量节制及调控方案制定、硅矿日常开采监管等工作。二是加强局部联动。坚持县县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机制,鼓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强的企业和社会资金融入矿产资源勘查。加强局部协调,明确相关职能局部职责,及时处置资源普查中碰着的各类问题。三是严格数据查对。经由实地查询走访对硅石资源的储量、层次、分布、开发使用情况等进行摸底,做好规划前的基本查询、资料汇集、专题钻研以及项目立项等工作,采用最新的勘察与储量标准对资源勘查、储量、开发使用等基本数据进行认真查对,挖掘矿产资源潜力,为规划编制供给准确、科学合理的数据。
(二)科学编制规划。一是明确编制思路。在硅石资源编制中,以维护和合理使用硅石资源为重点,按照科学调控、合理构造、优化妆备、集约高效、注重维护、科技创新的思路,坚持限制原矿出口,大力发展中品级低产品,适度开发中下贱高档产品的制度编制硅石资源开发使用规划。二是突出编制重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矿产资源潜力和开发使用前提,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钻研规划编制框架,明确重点目标任务,加强规划总量节制、构造优化、资源配备等功能,提出符合实践的规划调控目的和政策方法,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编制各类规划。依据硅矿资源市场需求量、资源普查评价和开采现状,以增加产业竞争力为目标,聘请有关专家编制硅石开发使用总体规划、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产品规划及项目规划,提高硅石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严格规划实施。在精确认识硅石资源开发使用现状,科学猜想发展形式的基本上,严格按照硅石资源开发使用各项规划的要求,坚持和完善硅矿资源开发使用与维护的投资机制、管治机制、鼓舞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和标准硅石市场,合理构造产业功能,依托科技提高与创新,提高资源开发使用和管治水平。
二、坚持监管侧重,完成资源有序开采
执行总量节制、整治和标准矿山资源开发秩序、积极推进资源整合是加强资源监管的有效方法,也是完成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
(一)执行总量节制。在硅石资源开发历程中,坚持“限量开采、总量配备、战略贮藏、节流使用”的制度,科学制定硅石原矿开发使用规划,钻研确定鼓舞、限制和避免的方向,提出限制性开采和总量节制要求。运用规划调控和政策指导手段,执行硅石原矿开采总量方案配给制度,根据硅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需求量,拟定硅矿石开采总量、采矿权投放数量及其分配制度,年度开采方案直接分配到硅石加工企业。硅石加工企业与硅矿开采企业签订供矿合同,硅石开采企业凭开采方案和供矿合同开采原矿,硅石加工企业凭准运单到采矿企业调运原矿,优化矿产资源开发使用构造与结构,推进矿产资源节流与合理使用。
(二)标准开采秩序。一是加强采矿秩序的管治整治。经由行政司法标准矿山企业开采行为,坚决打击和取缔无证开采,滥采乱挖等掠取式开采,标准设置矿业权。加强对硅矿和硅产品加工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中状况维护、土地管治、水土坚持等司法司法遵守情况的监管。依法封闭滥采乱挖、破坏资源、污染状况、构造不合理和不符合安全生产前提的矿山开采加工企业。鼓舞企业增加环保和安全投入,指导矿山企业依托科技提高和技艺创新,实行干净生产,提高硅石综合使用率。二是加强运销秩序的管治。制定标准的运销秩序,要求硅石原矿及加工产品出境必需凭调运单到计量室计量,对违规运销硅矿石及其产品的车辆一概破产整治,对强行冲卡或拒不接受计量的车辆,由公安机关对车辆驾驶员进行批判教育,构成不良后果的,按有关司法司法予以处置。三是加强采矿管治。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民依法办矿认识。培育探矿权与采矿权市场,详细实行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办法有偿取得采矿权。提高矿产开发“门槛”,杜绝工艺落伍、层次低的企业进入,要求企业严格执行硅石资源总量节制和资源配备方案,严禁出现采富弃贫现象,逐步坚持标准合理的矿产开发秩序。
(三)推进资源整合。以节流和高效使用为导向,以市场指导和县县政府调控为手段,以“厂矿一体化”为路子,详细执行“采选结合、贫富结合、矿厂结合”战略,支持和鼓舞企业经由资源整合、资产入股、强强联手、组建行业协会等方法,发展硅石精细优产业,推进和指导资源向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状况影响小的优势企业集中,扩展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制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坚持精深加工,完成资源可持续使用
实施资源深度加工,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潜力。
二、龙头企业情况 1、XX县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建厂时间久,专业生产白酒企业,20xx年兼并收购XX县谢村黄酒厂,为XX县第一纳税大户。20xx年企业有职工330人,生产白酒799千升、黄酒829千升,实现销售收入1530万元、工业总产值3427.8万元,上缴税金432.5万元。企业在全市酒类企业中排名第一,其秦洋牌系列白酒占居全市白酒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安康、榆林、铜川等地为其传统市场;其谢村桥牌黄酒,凭借谢村黄酒3000年历史,被专家誉为西北第一黄酒品牌,堪与绍兴黄酒蓖美,后发优势明显。
3、洋州葡萄糖厂:建于1984年,主产品为汉洋牌玉米淀粉,副产品有玉米胚芽油、蛋白粉、玉米胚芽饼、玉米皮等。玉米淀粉主要销往陕西、云南、四川、重庆、广州、武汉、长沙等地。蛋白粉、玉米胚芽饼、玉米皮是饲料的主要原料,主要销往正大集团和希望集团。企业现有固定资产4505万元。20xx年有职工306人,生产玉米淀粉24865吨,实现销售收入5524.1万元、产值6176.5万元,缴税金76万元。
6、XX县宏玮蘑芋制品有限公司:位于贯溪镇周家店,企业占地6675平方米,是在原贯溪纸厂基础上兴办的一户民营企业,企业的主导产品魔芋精粉畅销本省及四川市场,销售前景广阔。企业现有固定资产1070万元。20xx年加工鲜魔芋3800吨,生产魔芋精粉310吨,实现工业产值1200万元,创利税 110万元。 7、XX县大咸德调味品有限公司:是一个具有150多年酿造历史的企业,其前身大咸德酱园,始创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企业主要生产黑米食醋、酱油、馋嘴酱、豆腐乳、料酒等五大系列3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6000吨,属XX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xx年企业有职工人68人,实现销售收入606 万元、工业产值776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本县及邻县市场。
三、产业特点和实施目标 (一)这些企业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围绕为三农服务的目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其主要特点:。一是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种植、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20xx年,转化各类农产品资源13.8万吨,总产值约1.8亿元;实施订单农业面积22万亩,惠及农户11.8万户;调动并激励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推动粮、油、药、薯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了县域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工业产值位居全县工业行业首位。 三是龙头企业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实践证明,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产业需要龙头企业作载体,市场需要龙头企业来拉动,发展经济更需要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撑。现在,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有4个,其中市级以上3个,县级1个,规模最大的是洋州葡萄糖厂,年产值已超过6000万元。20xx年,龙头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18亿元,占总量的52%,带动农户数11.8万户,实施订单农业面积22万亩,收购、转化本县农产品资源5.37万吨。龙头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回报农民。洋州葡萄糖厂在本县率先实施农业订单三年来,支农、建农成绩显著,订单面积内收购价比市场收购价高出5%8%,受益农民普遍欢迎。 20xx年稻谷市场收购价为0.8元/斤时,双亚粮油公司订单面积收购价为1.0元1.05元/斤,平均每市斤高出市场价0.2元,每亩可为农民多受益150元左右。利达油脂厂菜籽优先优价敞开收购。龙头企业以各自优势稳步共拉农产品加工发展车,成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领头雁。洋州葡萄糖厂、双亚粮油公司服务三农成效显著,得到省、市高度评价,双双跨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四是显现了农民增收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双赢的效果 农民增收主要反映在直接(工资)和间接(农产品变现)二个方面。工资方面:20xx年,全县从事农产品加工业人数为6620人,其中本县农民工6487 人,年发放工资总额3800万元,人均5740元;农产品变现方面:20xx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转化本县农产品资源7.8万吨,支付农民现金0.87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惠及众多农民,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历史问题。
(二)实施目标:
20xx年全县食品行业产值要达到3亿元; 20xx年产值达到5亿元。
四、存在问题 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观地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讨、去解决。
1、原料基地建设滞后。
如XX县宏玮蘑芋制品有限公司的原料魔芋,是本县的乡土物种,产量大,种植效益高,由于对魔芋种植的最大克星-软腐病没有特效药可治,魔芋产业在这些乡镇就是发展不起来,企业原料供应紧张,对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十分不利。
2、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3、整个产业潜能尚未充分发挥。
粮、油加工业发展形势平稳,薯、果、菜、药加工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薯、药年加工体现为工业产值的总额为1100万元(不含黄姜),只占总量的5%,而果、菜加工能够体现为工业产值甚微。面对我县10万亩薯类,16万亩中药材,10万亩果品,15万亩蔬菜的优势资源,薯、果、菜、药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可转换为工业产值的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4、产品结构优化不明显。
我县农产品当前有18个品种,其中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产品16种,占个数总额的87%,占产值总额的73%。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只有2种,占个数总额的13%,占产值总额的27%,这一高一低折射出了市场销路窄,企业效益差,产品附加值低,工业产值增速缓慢的客观现实。
5、资源与加工对接出现矛盾。
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另一方面,资源与加工对接有矛盾,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原料供应上存在着吃不饱现象,最为突出的是洋州葡萄糖厂所用玉米,本县年缺口达3.5万吨。
6、农业订单缺乏约束力。
订单农业主要由洋州葡萄糖厂(20xx年订单面积12.8万亩)、双亚粮油公司(20xx年订单面积6万亩)实施。合同是签订了,但具体操作基本上是松散型,种植方随行就市,追求高价格,谁的收购价高就卖给谁;加工方虽然订单内高于行情价敞开收购,但履约有难度,因本县粮源不足,因此订单内外都收,由于彼此之间缺乏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订单农业还有一定差距。
7、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据调查,我县所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无研发机构,20xx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用于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不足300万元,特别是职工技术培训、专利购买、新产品研发三个方面的投入更是与企业发展不协调,制约着企业跨越发展。
8、融资难度大。
金融部门流资贷款渠道越来越窄、难度越来越大、门槛越来越高是制约部分农产品骨干企业达产达效的主要瓶颈。如利达油脂厂经济实力都很强,但一直缺乏流资而吃不饱。因流资紧缺,利达油脂厂达产达效率仅35%左右。
五、做大做强XX县食品工业产业的对策和办法 1、坚定不移地稳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大量的数据和不争的事实说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工业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更是农业、工业双跨越的基础。因此,作为经济发展重中之重坚定信心;抓好产业持续向前发展坚持不懈;推动整个产业再上新台阶艰苦努力。
2、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战略调整。
3、食品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4、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发展代表产业的整体水平,是整个产业的火车头。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扶,贯彻好、落实好县上已出台的关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决定,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力争在十一五末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群体。二是促,政府主要从政策资金、税收、技术、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促进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健康运行。三是提,引导龙头企业全面提高生产经营质量,提高管理创新水平,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四是建,在20xx年前,争取再新建年生产规模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4个,龙头企业总个数由现在的4个增加到8个,年总产值能力由现在的1.2亿元上升到2亿元。
5、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农产品加工、种植的主要推动力。积极推介、申报企业科技成果,争取省、市科技专款扶持,宣传组织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劢科研院所、农业学校(院)、技术推广单位的科技人员以技术开发、入股和转让等形式与企业协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快高、顶、尖产品的开发步子。企业要提取不低于总收入的1.5%科研经费,作为科技工作保障,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实力。
6、引入扶持和激劢机制。
争取各级财政扶持,扶贫资金、以工代赈、科技投入等要向农产品加工业给予倾斜。
7、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一、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富硒刺葡萄适宜栽培区是10℃的年活动积温3800℃以上,无霜期180天以上,年降水量500600mm,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以上。有灌溉条件的壤土、沙壤土即可。大桥江乡恰位于海拔850m以下地区,生态气候指标全部符合富硒刺葡萄生长发育的要求,属最佳适宜地区,发展葡萄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全乡种植面积达2000亩,覆盖全乡10个行政村,年产量达8000吨,经过近几年的栽植实践,大桥江乡富硒刺葡萄种植技术日益成熟、效益良好、前景广阔,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桥江乡富硒刺产业发展大致可为分三个阶段:1、20032004年为政府号召、群众尝试阶段。主要表现为政府虽大力倡导发展葡萄产业,但绝大部分群众畏于投资大,技术含量要求高,看不到市场前景,仅有部分农户零星栽植,尚未形成规模。2、20042005年为葡萄建园成效凸显,群众大面积栽植阶段。主要表现为初期栽植的果农,富硒刺葡萄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单位面积效益是种植水稻的六七十倍,群众诱于可观的利润,纷纷栽植,富硒刺产业初步形成。3、2006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主要体现在栽植面积成倍收长,产业规模进一步形成。截止2011年底,仅大桥江村葡萄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其中种植大户杨大和通过集约土地种植富硒刺葡萄10余亩,年经济效益达8万余元,产业规模初步形成。
(二)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富硒刺葡萄的管理相较其他产业技术含量要求较高,通过县农业局农技专家指导,特别是乡葡萄协会对果农的培训、实地讲解、示范,使我乡广大果农管理技术日臻成熟,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新型果农纷纷涌现,果园单产及果品商品率显著提高。加之近年富硒刺葡萄市场价格看好,群众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富硒刺葡萄产业日渐成为乡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也日益成为我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一村一品战略的典型。
(三)主导地位初步形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富硒刺葡萄产业在我乡的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物质基础和经济后盾。同时也促进了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果农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务农,科学种田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富硒刺葡萄产业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发展主导产业的引擎机。
二、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一)品种结构较单一,市场竞争优势不强。90%为中熟品种,缺乏早熟、晚熟品种。采摘期比较集中,周期短,不利于拉开时间差,提高葡萄价格。成熟期销售压力大;葡萄贮藏、包装、运输等技术跟不上,市场竞争力较低。
(二)技术开发滞后,优质苗木供应不足。与悠久的种植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乡在葡萄新品种引进上基本属于空白,无法提供优质苗木进行品种更新。由于技术支持不够、优质苗木无法自给,导致个别村从外地引进的苗木质量无法保证或品种不对路,死苗现象时有发生。
(三)管理方式落后,种植规模发展受限。葡萄种植投入期较长,产前投入大。在成熟期前,每亩地投入至少在5000元左右。同时,由于葡萄种植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费工、费时,而目前农民种植主要采取以家庭为主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规模化种植的需要。
(四)品牌知名度还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目前,我乡鲜食葡萄没有统一包装,缺乏终端销售网络;葡萄酒生产企业缺乏,宣传不到位,后期维护跟不上,品牌建设力度不够,无法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产业档次、效益和竞争力不高。
三、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土地集约,扩大种植规模。在巩固目前鲜食葡萄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围绕做强葡萄酒产业,重点通过土地集约加快葡萄种植示范区建设。按照县委政府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培育新型工业集群,建设长寿旅游名县的要求,积极推进葡萄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以 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标准模式为主的种植基地建设。计划到2012年,大桥江乡实现建设富硒刺葡萄功能示范区4000亩。
(一)多模式发展,多品类共存。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菜、林菌、林药、家禽养殖等模式。全旗沙果树12.18万亩、414.42万株,其中,百亩以上沙果树种植示范地块40块、面积1.1万亩,种植沙果树37万余株;我旗林区山野菜资源丰富,有柳蒿芽、蕨菜、黄花菜、木耳、蘑菇、猴头、榛子等,种类多、产量大,常年产量蕨菜约为1000吨、木耳50吨、蘑菇80吨、柳蒿芽1000吨。二是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依托天然林地资源,鼓励林区职工发展野猪、野鸡、鹿等特种养殖。三是大力发展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全力推进牧人寨生态休闲景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成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停车场、漂流码头、高空滑索、森林温泉、水上乐园、蒙古部落、生态采摘等休闲娱乐项目。启动图博勒峰风景区项目。项目前期规划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招商。项目投入运营后,可与仙人洞旅游度假山庄联合推出“俯瞰兴安岭、探秘仙人洞”精品旅游线路。
(二)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柞蚕产业是十大富民产业之一。现有宜蚕柞林面积60万亩,已开发利用近47万亩。蚕种场2个、繁种点1个,种茧贮藏窖2处,蚕种场制种室及保种库6358.8平方米,制种蚕场2万亩,每年可提供优质蚕种(丰达1号、珍珠1号)15公斤,完全可以满足我旗蚕种需求。目前,全旗养蚕专业示范村12个,蚕业生产专业合作社34个。柞蚕放养4016把,商品茧产量750万公斤,产值2.05亿元。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调查统计,我旗现已成为最大的柞蚕生产基地、柞蚕良种繁育基地和最大的蚕茧集散地,柞蚕单产和蚕农收入居全国之首。
(三)创新机制,企业参与。为更好地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提升林下经济技术水平,我旗大力倡导并鼓励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企业参与林产品开发,依托其企业优势,打造本地特色品牌。2015年4月,呼伦贝尔蒙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我旗,该企业设计年加工黑木耳3600吨、年产黑木耳多糖饮料30万吨、小包装干品木耳500吨、小包装湿品木耳100吨、木耳粉及功能食品2500吨。2019年8月,内蒙古鸿一格商贸有限公司与呼伦贝尔阿荣小镇电子商务实行战略合作,将通过阿荣小镇电商平台下单采购汲耳饮料,该公司将围绕木耳、榛子等优质农畜林产品开展线上下单采购,将极大地促进我旗林产业的发展。
(四)强化服务,合力推动。一是实行下沉式技术指导。依托旗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局、“土专家”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50人,组建技术服务队,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服务。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先后组建沙果种植、中草药种植、柞蚕养殖等专业合作社50多个,形成合力,从而推进林农组团致富。二是创新式金融支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以林权抵押,旗农经站担保,林业部门登记、评估定价的贷款方式,助推林业经济发展。同时探索扩大森林保险覆盖范围,进行了榛子林和经济林产量保险试点,进一步为林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足。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林下经济发展宣传引导不够,分类指导有待加强;林农对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产业效益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发展林下经济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导致主动发展意识不强。
(二)产业化经营程度低。我旗林产业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均衡,林产业多以原料销售为主,缺乏精深加工利用的企业,缺乏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市场,产业链条不长、附加值不高,导致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
(三)产业支持政策不够。国家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大多是引导性、方向性的,缺乏具体的支撑和鼓励措施。加之我旗财力所限,目前对参与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不够,影响林农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的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组织群众参观学习,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向广大群众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和优势,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二)科学布局,提高效益。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将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确定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努力探索和推广切合实际、适宜地区发展的林间种植、养殖模式,实施分类指导,提高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
本次汽车后产业普查,主要针对新旧车销售(包括工程车、农用车)、汽车快修、汽车配件、美容装饰、汽车拆解、仓储物流等十大业态开展定性与定量研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问询、查阅资料等形式,深入分析当前我区汽车后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发展意见建议,为我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我区汽车后产业基本情况
汽车后产业主要包括新旧车销售(包括工程车、农用车)、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汽车快修、汽车配件、美容装饰、汽车文化、汽车拆解、仓储物流、商业配套等十大业态。汽车行业抢抓发展机遇、强化自主创新,实现了较好较快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汽车后产业已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截至目前,汽车相关类企业已近3996家,汽车相关产业总产值达57亿元。汽车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效益持续增加,产品结构日益丰富、配套范围更加广泛,骨干企业带动强劲、优势品牌逐步发展,汽车后产业发展态势欣欣向上,前景广阔。
二、我区汽车后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整体规模小,发展不均衡,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带动潜能尚未发挥,竞争力不强。经过多年发展,二手车行业已经形成规模,已有二手车销售企业423家、个体工商户1000余家,呈现出由一家国企带领四家民企的发展格局。但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我区汽车行业其他业态,尤其是新车销售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现有的318家新车销售企业中,仅有4s店22家,2s店38家。中高端汽车品牌较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资源分散不集中,形不成相互补充、相互协作优势,很难与其他地区新车销售企业竞争。
二是产业集聚不明显,汽车后产业各业态分散分布,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中、下游业态不衔接,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如我区汽车配件商户虽然数量较多,汽车配件相关企业达391家、个体工商户563家,但产业集中度低,普遍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单一,基本属于分散布点、线条式发展模式,没有形成集群发展,影响了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优势和作用尚未充分彰显,对行业和地区辐射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区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业态不完整,缺乏新车销售、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汽车快修、仓储物流、商业配套、汽车配件等业态,现有汽车维修企业76家、个体工商户500余家,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与其他地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现有的产业集聚区整体优势并未得到体现,产业聚集效应发挥不够,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全区现有汽车物流相关企业385家、个体工商户273家,汽车相关类电商企业100余家,但绝大多数商户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尚未与产业园建立业务关系,导致企业无法真正借力汽车行业优势发展,自身规模难以扩大。
三、我区汽车后产业发展建议
截止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为2.3亿辆。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的背后,是庞大的汽车后产业业态。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汽车工业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经过多年发展,枣庄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二手车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应在此基础上巩固优势、持续提升。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新车销售、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在此战略机遇期,急需我区加快发展完善汽车后产业,调整结构,升级产业,创新发展,培植汽车产业新动能,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区。
(一)我区发展汽车后产业的有利条件
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均位居全市五区前列,潜力巨大、层次丰富的消费市场需求能为汽车后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增长空间。近年来,市中区汽车销量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11月,区机动车保有量达25万辆,带动汽车后市场消费额约为6亿元。年均新增机动车1万余辆,营业额8亿元。年均销售新旧车辆20万余辆,实现销售额过百亿元,带动相关就业人员20000余人。此外,汽车拆解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市每年报废各型车辆8000余辆,拆解营业额近两亿元,且数量还在持续高速增长。2019年6月份起,新版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新规中允许“五大总成”再制造,取消报废汽车行业一城一牌照登限制,将给汽车拆解行业带来重大利好,也将对促进汽车消费起到积极的影响。而目前全市仅有一家汽车拆解中心,这给市中区汽车拆解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繁荣兴旺的汽车消费市场为我区汽车后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和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新增或更换汽车产品成为改善出行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刚性需求,为打造汽车强区创造了有利基础和条件。此外,面向消费者差异化、多元化需求的后市场向多维度创新发展,汽车售后维修保养、金融信贷保险、二手车交易、汽车文化等后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形成新的增长点,能成为市中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一个显著增长点。
(二)总体思路
以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为基点,繁荣发展新旧车销售(包括工程车、农用车)、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汽车快修、汽车配件、美容装饰、汽车文化、汽车拆解、仓储物流、商业配套等十大业态,建设汽车后产业聚集区,做大做强汽车后产业,打造规划合理、环境整洁、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综合型产业园区。
(三)重点举措
1、高点定位,全力打造中国二手车出口示范基地。抢抓机遇,完善思路,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多点发力,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和首批出口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及做法,努力做到弯道超车,实现二手车交易由“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全国、卖全球”的大跨越发展,强力提升出口贸易额,全力打造中国二手车出口示范基地新名片。
2、巩固优势,打造诚信二手车市场。构建有序竞争的二手车营商环境,共同整塑行业风气,积极推动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场内业户和消费者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杜绝事故车辆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行为,加强二手车信息和信用体系建设,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助推传统汽车交易市场向诚信市场、智慧市场进行转型升级,提升二手车市场软实力和竞争力。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规模初具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20xx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20xx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20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20xx年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20xx年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20xx年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合肥晚报20xx年经营总收入1.47亿元,广告收入9900万元,发行收入3440万元,总资产已达2.2亿元。
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20xx年12月,我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印刷、打字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1100多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年产值38.8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固定资产投入8.5亿元。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兴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xx年~20xx年,合肥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30亿元。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泽民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20xx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 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相对于《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15)》中提出的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20xx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20xx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齐全,但主体“小、弱、散”,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与长沙和昆明两城市相比,20xx年长沙、昆明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71.56亿元和84.4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是9.5%和6.1%。而我市实现增加值为44.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明显低于长沙和昆明。因此,不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来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尚显滞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虽然我市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总体实力弱小。以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服务业增加值(核心层)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经处于一般竞争性和完全竞争性、国家已经向非公有资本完全放开的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广告会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经纪等高成长性新兴文化服务业(外围层)方面,我市与文化产业发达城市长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例看,20xx年我市为60.5:9.0:30.5,长沙为35.6:39.1:25.3,全国平均为42:18:40,合肥的三层次结构与长沙乃至全国有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以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代表的外围层,占有比重低于长沙30.1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长沙少63.04亿元,我市新兴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小的产业发展阶段,透视出我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亟待开拓。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来,政府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决策受到文化企业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合发〔20xx〕22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合政〔20xx〕89号),特别是《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15)》等,对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具体的、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许多统计数字都是20xx年的普查数据;政府扶持、政策倾斜、税收及土地优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等体系还不健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进入到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即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20xx年,合肥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20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这预示着合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已经到来,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气魄,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动,确立文化产业在全市的支柱产业地位,力争到20xx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增加值占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字”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xx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黄牛产业的基本情况
科左后旗按照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黄牛产业,着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发展进程,逐步构建起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一)黄牛养殖实现规模化发展。随着全旗禁牧工作开展以来,肉牛养殖规模化舍饲水平持续提高,养牛小区和规模养牛场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实施母牛扩繁“万千百十”工程,全旗肉牛存栏超万头苏木镇有15个、超千头嘎查村167个、超百头养殖场(户)有103个、超十头养殖户18733户。建设有标准化养殖小区有7个、万头肉牛养殖基地3个,分别是牧合家、本富牧业、科尔沁牛业;截止目前,牧合家肉牛存栏10105头、本富牧业肉牛存栏7072头,科尔沁牛业肉牛存栏5100头。2017牧业年度,全旗黄牛存栏量80万头,其中基础母牛37.5 万头,出栏肉牛23万头,牛肉产量218600吨,黄牛牛奶产量31100吨。预计2020年将实现存栏100万头的目标。
(二)肉牛改良成效明显成果突出。全旗黄牛改良主要向肉用型方向发展,以提高繁殖率为目标,通过推广应用冷冻颗粒配种技术,黄牛品种改良取得丰硕成果。1977年“科左后旗黄牛新品种培育”纳入哲里木盟科技规划,1983年列入自治区科研重点项目,1987年制定自治区地方品种标准,2002年科左后旗黄牛改良工作经国家科委、农业部联合验收,命名为“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2017年底,黄牛冷配达21.26万头,母牛繁殖率提高到80%以上,繁殖成活率90%以上,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
(三)饲草料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为有效解决草畜矛盾,后旗从饲草料基地建设入手,牢固树立“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草当粮种,粮当料用”的发展思路,实施禁牧舍饲,实现草畜平衡发展。2017年,种植青贮128万亩,年内全旗饲草贮备储备达48.7亿公斤,其中青贮31.2亿公斤,打贮青干草2.5亿公斤,秸秆三化两贮15亿公斤;并每年种植优质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燕麦草等2万亩,全旗保有面积达5.6万亩;建设完成标准化棚舍435万平方米、窖池215万立方米,全年肉牛禁牧舍饲饲草料得到有效保障。2018年,种植青贮170万亩、优质牧草2万亩、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各1万亩。
(四)母牛保险政策全面推开。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旗母牛保险工作全面开展。2014年以来,旗财政匹配资金700余万元,全旗基础母牛累计投保312572头,兑付理赔4448头2629.1万元,为农牧民安心发展黄牛养殖提供了基础保障。2017年,财政出资50.76万元,为全旗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母牛保险,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全旗计划完成基础母牛保险13万头。
(五)奶制品行业有序发展。全旗已注册的养牛合作社555个,奶制品生产企业67家。其中,通辽市通和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已累计投入1500万元,着力于打造“种、养、加、销”肉牛全产业链,建设了泌乳、干奶、育肥、育成、产房和犊牛牛棚,具备现代化挤奶生产线1条、奶制品加工生产线1条,料库、草库、饲料加工间、青贮窖等配条设施齐全,已养殖各类牛482头,其中基础母牛270头(产奶牛97头,待产牛173头),日产鲜奶1100公斤,可销售鲜奶1000公斤/日。奶制品效益对比:按照黄牛奶4元/公斤计算,加工成酸奶后售价为4.7元/公斤,较鲜奶增收0.7元/公斤。此外,通和牧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贫困户”的托管代养模式,成功带动170户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行列,年分红3000元/人,发挥了企业的带动帮扶作用。
(六)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渐完善。一是加快绿色有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建设。后旗于2017年开始投入使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息平台”,实现录入系统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目前,系统已对7家企业生产的8种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食品进行了录入,主要包括鱼类、大蒜、禽、蛋、玉米碴、荞麦、绿豆类等。由于旗内乳制品没有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不属于系统管理范围。二是加大行业监管力度。2018年该旗将食药监局和工商局、质监局整合为科左后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现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无缝监管,通过开展每季度奶制品小作坊专项检查,货源索证索票、加工环节安全检验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抽查等方式,推进手工奶制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政策不明晰。目前通辽市地区还没有关于奶产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后旗黄牛产业发展方向为打造肉牛全产业链,因此奶牛总存栏数不多、总体规模小,产奶量相对较低。
(二)黄牛牛奶收购受限。黄牛产出牛奶蒙牛、伊利等大企业不收购,加之,奶业发展总体产业化、集中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对牛奶要求严格,奶农利润率底,因此农牧民对奶牛饲养积极性不高,旗内没有奶源站点收购黄牛奶,养殖户和大型乳品加工厂无法建立起稳定的牛奶买卖关系。
(三)奶制品品牌建设力度不够。手工奶制品无行业标准,全旗黄牛奶产品主要以手工作坊制作销售酸奶、奶豆腐、奶干、黄油等产品,无行业标准指导、无企业标准规范,大部分未进行商标注册、无生产日期、生产地址、保质期、产品基本指标等标识、无“三品一标”认证品牌。
(四)企业发展面临土地资金瓶颈。后旗结合实际,重新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但与周边地区政策比较,土地优惠政策吸引力还不够强。加之,部分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建设周期较长,难以按预定时间建成投产,影响地区产业的发展壮大。
(五)行业监管难度大。一是缺乏监管指标。由于大多奶制品生产小企业处于传统家庭小作坊、手工制作状态,不具规模,销售上表现为街头、集市零售,工作人员只能通过产品品相、气味等来判断优劣,监管难度较大。二是基层硬件设备不足。奶制品属于生鲜食品,需要就近快速检验,而基层食品监管部门缺乏相关监测设备,制约食品安全源头监管。三是专业人才缺乏。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食品药品领域编制受限技术人员有限,导致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缺乏人才。
三、建议和期盼
(一)加快政策体系建设。希望上级政府和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关于奶业振兴、乳品质安全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产业配套发展政策方案,加快修订《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完善指导企业全程监(检)测系统和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引导地区和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支持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诚信自律制度,规范手工奶制品行业的发展,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研究民族贫困旗县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土地使用优惠政策,设立中小微、合作社产品开发奖励基金,促进和保障奶产业有序稳定繁荣发展。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机构设置
近年来,为保证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把工作落到实处,××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目前成立了××镇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直通车领导小组,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材料负责人,政府信息直通车明确ab角互补制。定岗定责,指定专人负责对远程教育网等信息服务与应用系统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指定大学生村官为各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负责人,并定期进行培训。
(二)基础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全镇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基本完成“村村通电话”的目标,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无线通讯网络全面覆盖,××、××、××3个行政村完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全镇共有互联网用户121户,全部使用adsl宽带上网。
镇政府办公区共有电脑18台,其中上网机12台,使用光纤接入。党政办公室配备多功能打印机一台。以上所有计算机设备配置windowsxp操作系统;microsoftoffice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6.0浏览器;360安全卫士及360杀毒软件。在办公室指定计算机安装有漾濞县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及漾濞县应急通讯系统。
镇属各单位配置情况:计生站专用电脑1台。民政所专用电脑1台,惠普hp
laserjet1020plus打印机一台,佳能eos400d数码相机一台。统计站专用电脑1台,富士施乐打印机一台。文化站计划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平台,预计建立一个电子阅览室(配置6台电脑),一个中心机房,现在已完成电子阅览室装修、办公桌椅安装和网线布线工作。镇属四个行政村基础设施配置情况:××村、××村、××村、高发村四个村民委员会均配置电脑一台,除高发村外,其他三个村已开通远程教育专线。
(三)制度建设
目前,××镇建立健全了《××镇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制度》、《××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镇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制度》、《××镇信息直通车来电管理制度》。
(四)应用情况
近年来,我镇信息服务与应用系统发展迅速。下半年依托云南省数字乡村网建设了××镇数字乡村网,下设××村、××村、××村、高发村四个网站,全面介绍了××镇镇情及49个自然村风土人情和自然资源。下半年依托漾濞县公共信息门户网站建立××镇政府信息公开网,现有××时讯、领导干部公示、科学发展在××、重大事件听证等8个栏目,每月按照相关规定,按时按步骤公开应公开内容,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另外,开通了政府信息直通车96128专线电话及联络员手机,随时解决农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做到能解答的当时解答,不能解答的限时回复。
目前,镇内各部门应用的系统还包括:镇计生站使用的云南省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人口数据库个案基本信息离线录入系统,镇组织办党统系统,镇民政所城镇农村低保、五保户统计系统。
自6月开通了××村、××村、××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来,各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利用网络学习相关政策和实用技术。××镇政府远程教育网络主要应用于视频会议。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利用网络资源及平台,利用每周例会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
通过积极开展136农村移动信息富民工程项目,做好移动短号业务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向村民讲清楚短号业务的优惠,帮村民算清账,动员村民使用,以帮助农民节省话费开支。移动信息终端使用客户中“移动惠农网”使用率达到80%以上,让农户尽量使用移动惠农信息终端和产品,提高移动信息终端及产品的普及率,以促进 农业信息的传播。,我镇获得信息富民工程先进单位称号。
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来,我镇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村社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信息化人才资源十分缺乏,干部职工对信息化的认识相对不够,信息化应用相对零散,缺乏总体规划。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制约了我镇信息产业的发展。
(一)观念意识滞后,认识和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镇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总体对信息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信息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使得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其他工作,也导致地区、部门发展不平衡。而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应用对传统的工作习惯、方法和流程冲击较大,推广和发展存在一定的阻力,大部分干部职工也缺乏创新精神,基本满足于会用就行的状态。另外,信息化直接触及、影响到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比例较低,从而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不强烈,与信息服务部门之间缺少真正的互动。
(二)体制尚未理顺,政策不够健全。
我镇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至今尚未建立专门的机构及管理体制,更没有长效机制,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镇内各部门、各行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本都是各自为政,造成设备、网络等资源较难实现共享或互联,没能很好发挥各类信息系统作用。
(三)资金短缺,人才基础薄弱。从调研情况看,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需要资金投入量大,但大多数村组、部门都资金短缺,从而导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落后,信息进村入户难,互联网大部份只在镇政府周边经济较发达的村社使用。镇内信息化人才缺乏也是制约信息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镇政府及下属机关中没有信息化相关专业毕业的职工,很多软件在实际应用时发现的很多问题没有能力及时解决。上级机关组织的相关培训非常有限,没有延续性,涉及面也较为狭窄。
(四)信息系统建设都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自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站建立以来,基本没有进行过信息更新,而网站本身的浏览量也很少。而××镇政府信息公开网的信息虽然按月更新,但也存在访问量低的问题,电子政务发展还只停留在政府信息化角度,面向公众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差距很大。
(五)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存在障碍。一些重要的基础信息库,像流动人口信息库、党员信息库、城镇农村低保户信息库的建设推进缓慢,各部门信息系统很难实现互联互通,而各部门信息共建、共享等方面的机制建设也非常困难。
(六)信息安全保障水平较低。对计算机和局域网络的保密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这方面还缺乏(来源:文秘站 )完全有保障的技术支撑。目前只能以常规的保密制度加以约束,有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从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信息化发展制度和政策、提高信息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入手,重点解决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加强××镇信息化建设。
(二)发展目标
以重点项目推进为抓手,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深化应用,务求实效,加快政务、企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1、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同时,坚持将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与自身的业务联系起来,完善公文传输系统。启动涉农信服务平台建设,深化信息服务站应用。政府企业信息共享发展模式初步确立。
2、镇村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多方筹备资金,确保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足额到位。加快网络互联工程建设,加大宽带网建设力度,力争我镇信息化建设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3、营造平台,促进发展。以网站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网站强大的可扩展性和包容性,有重点的收集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分类整理,建立项目储备库,结合我镇的实际,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为新企业立项提供参考,为原有企业改造提供帮助。
(三)发展重点
1、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投资8万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信息化建设重点示范项目或公益性社会基础设施工程,以项目为抓手,加强××镇信息产业化进程。
2、拓宽政府信息覆盖面,加强信息服务力度。一是提高政府信息上网的时效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二是以政府信息公开网为平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增加互动性。三是加大网上招商力度,一方面大力宣传××镇的投资政策和环境,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另一方面与镇内企业合作,将镇内企业信息上网。四是加强对现有信息资源的管理,掌握资源存量状况,并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形成一批实用的基础数据库。
3、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利用现有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县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的信息网络系统及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农村信息服务。通过推广实用适用的技术,多渠道构建信息共享的农村服务网络。
四、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一)增强信息观念,优化信息化推广的社会环境。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强化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实实在在地推进部门、地区信息化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科普、教育和各种渠道,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组织领导。为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注重统筹协调,为我镇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各级信息化管理机构,落实具体负责人。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管理,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做好通信运营企业等相关单位间的协调工作,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建立一套反馈迅速、资源提供及时,群众使用方便的服务机制,实现技术有保障、服务有标准、管理有规范。
(三)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全民信息化水平。
加强对信息化人才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立足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技术熟炼、能力过硬的信息化工作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丰富培训内容,吸引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知识的普及率。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上多文秘站-您的专属 秘书,!开展一些信息化技术的宣传和教育,使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简单的操作知识得以普及。尽可能创造平等的、便捷的条件,争取信息化相关教育和培训机会。
根据红政生物办电〔20xx〕8号《关于开展全州生物产业开发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指示,我办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企业对全县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物药业发展成效明显
1、灯盏花产业稳步推进
20xx年,我县计划推广种植灯盏花10000亩。20xx年1至6月,龙头企业红河千山公司完成灯盏花一期(春季)种植面积5635亩,同比增长40.2%,主要分布在中枢镇、舞街、永宁、旧城等乡镇。目前,已采收 1150吨,平均亩产值达4150元,同比减少1.2%;农民创收2300万元,同比增长64.3%;实行利税1190万元,同比增长42.5%;实行销售收入3746万元,同比减少9%;实行利润590万元。二期(夏季)已经落实种植面积4500亩,在6月份完成全部播种任务。
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公司在白水镇工业园区内新厂开始大批量生产,同时还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质量稳定,至6月底已生产灯盏花素22.2吨,同比增长52%。销售部门在维护好原有老客户外,还开发了一些新客户,目前销售市场以**制药企业为主,辐射到省外的部分制药企业。
为更好地服务灯盏花产业开发,打造公共知名品牌,工作中我办专门安排一名副主任多年跟踪企业服务,全力做好灯盏花产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省、州项目的实施。今年4月中旬,在舞街镇山林哨村灯盏花产业片区开发工作中,部分群众由于科技素质低,苗床地管理不到位,发展起步受挫,我办及时与舞街镇党委政府和红河千山公司协商再扶持的办法,使群众的50多亩灯盏花苗床地再次得到每亩600元的补尝,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发展灯盏花产业的信心。
2、三七、草乌、半夏等中药材发展向规模化迈步
三七、草乌、半夏是我县继除虫菊、灯盏花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山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为培植好三七、草乌、半夏等中药材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办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进行实地考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至20xx年6月,全县共种植三七6300亩,其中,我县群众种植的460亩,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阳两个乡,比去年同期增940亩,增长17.5%。今年3月因受霜冻灾害,全县三七产业受灾4600亩,直接经济损失4600万元;种植草乌4222亩,比去年同期增2925亩,增长225%,主要分别在三塘、向阳、白水三个乡镇;种植半夏1015亩,主要分别在三塘、向阳、白水、旧城四个乡镇。
在中药材产业培植中,今年3月2日和4月22日我们先后两次分别与**鸿翔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云河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洽谈,邀请他们到我县开发中药材产业。针对我县目前三七种植面积广,管理技术相对不高的情况,为进一步整合全县三七产业资源,提升**三七品位,我办到向阳乡同该乡党委政府和三七种植户一道,共同探讨我县三七产业发展事项。
(二)生物化工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1、除虫菊产业在无公害需求拉动中发展
近来,随着国际市场对无公害除虫菊产品需求量的加大,使我县除虫菊产业发展重获生机。但是,由于红河森菊公司目前尚未兑清前几年收购的欠款,致使全县广大农民对除虫菊产业发展前景仍持怀疑和等待观望的态度,公司现已呈现出一边是客商订单积压,产品供不应求,一边是农户不愿大面积种植,加工原料紧缺,公司一时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况中。目前,公司已无原料加工,正在进行设备检修、超声波萃取生产线调试工作。
今年1至6月,森菊公司生产加工除虫菊素原药8吨,生产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1.5%可湿性粉剂、5%水乳剂等农药产品约20吨;生产细度为80目99%过筛花渣粉300吨;细度为80目98%过筛花渣粉100吨;细度为80目99%过筛花粉100吨 。在20xx年实现国内外销售收入2500多万元的基础上,20xx年上半年实现国内外销售收入425万元。公司产品国内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江苏、广东等省市,国外销往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欧盟、瑞士、美国、南美等国家。
20xx年,森菊公司计划在全县种植除虫菊5万亩,3月份,由于全县遭受春季霜冻灾害, 除虫菊产业受灾5000亩,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种苗严重受损,全面完成今年生产任务困难加剧。灾害发生后,我办配合森菊公司及时深入到各乡镇调查了解受灾情况,认真做好灾情上报工作,指导广大群众抢抓节令,做好补植补栽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森菊公司采取除虫菊种植以小春为主,大春为辅,一年两季种植的办法来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解决目前原料短缺的问题,现在已育苗750亩,大田移栽1160余亩。为帮助森菊公司进一步落实今年种植任务,4月21日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除虫菊生产工作座谈会,会后我办狠抓政府决策部署落实,一是督促森菊公司加快兑现花农欠款,取信于民,一是积极配合公司员工深入各乡镇宣传发动,引导广大农户重树除虫菊产业发展信心,栽好除虫菊。
2、万寿菊产业稳步发展
万寿菊是用途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20xx年全县种植3050亩,平均亩产值达1200元,农民实现创收363.6万元。今年将在上年的基础上稳中求进,扩大发展。现已在永宁、三塘两乡落实种植面积1650亩,大面积种植工作正在规划布局中。
(三)绿色食品加工业效益可观
1、魔芋产业种植及加工初见成效
魔芋是一种低热量高膳食纤维食品,有排毒、减肥、通便、洁胃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前景广阔。**县境内大部分地区较适宜种植魔芋,我县依托鑫晟魔芋有限公司根据魔芋生长环境要求及**县地质、地貌条件,结合我县多年来广大群众自行种植魔芋的经验,加大魔芋产业的开发力度,全力打造魔芋产业。今年,**鑫晟魔芋有限公司计划在县内外推广种植魔芋5000亩,为农民增收2500万元,主要安排在我县东部三塘、向阳等适宜山区乡。目前,公司已经向群众发出种子80吨,种植工作全面完成。其龙头企业鑫晟魔芋有限公司建成魔芋加工生产线4条,今年1至6月份共销售魔芋精粉42吨、素食品190吨,实现销售收入290万元。
2、阿庐牌荞系列食品开发前景广阔
我县依托**阿庐旅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红河润高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生产苦荞系列食品及保健用品,主要产品有13个荞系列食品和9个荞系列保健用品,产品畅销红河、昆明、曲靖、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今年上半年,全县落实苦荞种植面积10000亩;1至6月,龙头企业公司生产加工荞系列产品859吨,实现销售收入808.3万元,产值824万元,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四)传统产业发展不断改造提升
今年1至6月,全县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31156亩次,实现产值1680万元,新增蔬菜基地1000余亩,品种主要是藩茄、莴笋、黄瓜、青蒜等;与曲靖、广州等蔬菜客商签订蔬菜订单1200余亩;水果39469亩,新增高原梨、柿子水果产业740 亩;完成生姜种植3000亩;油料11500亩。全县部分传统产业逐步向“品种优良化、布局区域化、管理规范化、生产规模化、销售订单化”五化方向发展迈进。
(五)其他新兴产业正在起步中
1、花卉产业有新的突破
花卉产业是我县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切实抢抓机遇,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加快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开发中的又一个新亮点。目前,我县 有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基地2600亩(现在培育面积100亩,定植面积75亩,袋苗面积25亩),主要品种有清香木、石楠、拟单性木兰、**尖顶红栾、**樱花、多花含笑、**含笑、火棘、鹅掌楸、大叶樟、滇朴、黄连木、长青藤等一批乡土苗木,年生产经营花卉盆景20xx多盆(株),观赏绿化苗木50万株,现已成为我县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对全县花卉产业及其他花木生产企业和专业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今年,我办向州创新办申报的《**县乡土苗木及绿化树种繁植基地建设项目》已下达,这标志着我县花卉产业开发工作即将启动,我们正积极配合县林科所在白水镇抓好项目工程的实施。近来,全县新发展鲜切花100亩。
2、重楼、金银花、红花、铁皮石斛等新兴药材正在引进试种中
在旧城镇引进重楼、红花、铁皮石斛实验栽培的基础上,今年我县在三塘乡试验种植金银花100亩,该乡党委政府出台扶持措施,凡在今年种植金银花的农户,乡上将每亩给以1000元的扶持,这进一步丰富我县特色生物药业的种群。
二、发展生物产业的主要措施
(一)突出一个重点
在产业开发工作中,我们抓重点、立主体、打品牌,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产业工作重点,着力开发灯盏花、除虫菊、草乌、半夏、魔芋、苦荞等产业和产品,培育三七、万寿菊、早实核桃等后续产业的指导思想,坚持做到重点产业重点培植,拳头产业精心打造,全县逐步形成一些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群。
(二)做到二个兼顾
在全县生物产业开发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做到新老产业发展统筹兼顾,同步推进,既注重引进培植新兴产业,又不丢传统老产业。在继续抓好蔬菜、水果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培植新兴产业,全面增强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的储备总量和种群数量。
(三)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县、乡各级均成立生物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使全县生物产业开发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年初层层签订生物产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组织实施有领导,工作任务有目标。
二是服务到位。县、乡各级和龙头企业公司都配备精干高效的产业开发技术人员或生产辅导员,我办干部职工积极配合相关技术指导员,经常深入到各乡镇村寨田间地头跟踪服务,督察指导生物产业开发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在各生产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宣传到位。在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中,我们结合全县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全县在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效,让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知道当地该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这些产业。做到在宣传面上抓广泛,在宣传点上抓特色,坚持重点产业重点宣传,新兴产业引导宣传,传统产业侧重宣传,引导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产业。
三、全县生物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我县生物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从特色产业的培植来看,小而杂,什么都有点,什么都不多,即使是经多年培植的灯盏花、除虫菊、草乌、半夏等特色产业现有规模仍然还小,没有得到深层开发,特色效益不明显。部分新产业缺乏市场前景分析,盲目上项目,一哄而上,一下而散的现象还存在,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初具规模的蔬菜、水果等传统主导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销不能有效对接,产业链短,产品价格低,农民增产不增收,仍然存在大资源,小产值的状况;三是生物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企业信誉度低,群众抗风险能力弱,某些农产品既使是订单生产,企业也常出现“打白条”或擅自单方违约,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群众打官司的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多年苦心培植的产业一下走入低谷;四是群众生产科技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产业的培植常持等待观望思想,发展缓慢,产品质量不高,科技支撑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五是企业投资融资困难,贷款难度大,生产周转资金普遍紧缺,扩大生产和产品深层开发困难重重。
三、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四个力度”
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在一些新产业的培植上,群众往往持等待观望的态度,需要各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投入一定的发展启动资金,发挥小资金大效应的作用,扶之上马,送之一程。三塘乡在草乌产业培植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在发展起步阶段,由于政府每亩给予200元的扶持,发展速度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面积连年翻倍,从几百亩一下子发展到几千亩,成为我县乃至全州生物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二要加大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大项目带来大发展的思想,多方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带动产业发展。同时又要优化投资环境,打造投资融资平台,敞开投资融资渠道,跨区域协作,引进县外实力较强的现代企业参与**生物产业开发,提升**生物产业品位。
三要加大开拓创新力度。尤其对我们生物资源产业创新部门来说,创新就是我们工作的灵魂,我们在产业培植中必须找准工作切入点,大胆尝试,主动创新。对某些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我们可以每年只选1至2个产业品种在一些科技意识较强的示范户中种上几株、几分或者几亩进行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同时要开展一些必要的产业考察学习活动,让生物产业创新系统干部职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信心。
四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中,我们要在深入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对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要大力宣传引导,坚持重点产业重点宣传,新兴产业引导宣传,传统产业侧重宣传,做到宣传引导而不误导。引导群众在产业培植中对比算账,看前景、看长远。
一、绥芬河考察体会
8月7日,在石局长的率领下,考察组一行参观考察了森雅木业公司生产加工车间,边合区木材交易中心和万泰木业产业园区;参加了第六届中国绥芬档口国际口岸博览会,出席了第二届中俄可持续林业产业发展(对接)论坛。8月8日,专程考察了绥芬河中俄木材加工运输集散中心。考察团一行一路参观,带着问题与商户探讨,带着真诚与客商交流,绥芬河一行可谓收获良多:
绥芬河启示:顺应市场,把物流优势转化为产业集成优势。抓产业、谋项目的思路,要随着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市场是工作的导向。要转变靠一种资源吃老本的思路,就要把市场研究透,把产品做精,把优势做强。绥芬河是俄材进口的重要陆路口岸。前些年,依托这一优势,绥芬河口岸依托进口俄材过货运输,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但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发展,以前那种“倒圆卖圆”的过货方式和“运输者”的角色,已无法适应国内木材加工行业发展,或者说,圆木材倒卖的方式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已无法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面对这种形势,近几年,绥芬河调整了产业结构,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健全完善了政府服务职能,建立了俄材加工集散中心,建立国林木业产业园和万泰木业产业园,将进口“圆木”就地加工成“方材板材”或直接进口板材,一方面,通过收取园区服务费用,增加了财税收入。另一方面,园区木材加工企业,不只生产初级产品,而是生产家具配件和套件,提高了工艺水准。绥芬河口岸的物流优势,逐步转化为木材加工全产业链的产业集成优势。
绥芬河口岸有其人文的、地域的乃至政策性的特殊性,做为大兴安岭的林业企业,无法复制其发展模式,但其及时顺应市场发展方向、适时调整产业布局的工作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但综合分析当前绥芬河木材加工行业,除去行业入门的规则,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亦需认真研究与对待。一方面是资金投入,行业门槛较高。技术性人员组织上,行业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是地方保护主义壁垒突破较难。
二、绥阳黑木耳大市场概况
8月8日,参观考察了绥阳黑木耳交易市场。在考察中,考察组详细了解了木耳市场的经营管理方式、产品种类及包装式样、走货价格及走货量等等信息。经初步了解,绥阳木耳大市场属招商引资企业。该公司自己生产菌包的,并大量收购耳农的木耳及山野菜产品,经过初选后分级后进行批发销售。经初步了解,该批发市场的木耳批发售价平均在20-30元。该市场的门市房屋分区域划片,黄金区域年租金5万元-10万元,一般区域1.5-3万元。
绥阳有感:产品集中,“二手倒卖”也能大有作为。绥阳木耳大市场,是招商外资成功的典范,一方面依托东宁木耳产区的原料优势(俄罗斯进口桦木原料,成口较低)。同时,借助招商落户企业资金、技术优势,所以该地木耳产业可以做大。同时也造成当地木耳产量大、售价低的客观现实。而且,在木耳大量上市期间,前端批发售价下浮波动较大,木耳市场定价受控于中间商。剖析这个现象,大兴安岭地产木耳在绥阳的口碑良好,售价偏高,存在当地耳商在大兴安岭收购质量较好的木耳,与当地木耳混合后,再评级销售的可能性。因此,这种混搭后的方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3、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考察概况
双峰林场考察体会:双峰一行,考察团一行深感振憾。特别是在与大海林林业局主要领导座谈期间,交流中进行了信息与思路分享,宾主双方谈发展、谈理念,不枉此行:一是一个小林场的“弹丸之地”,已然成为举世闻名的雪乡,这里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一是专注雪乡旅游,围绕雪字做实基础设施。二是工作有延续性。雪乡的成功,不是一届领导、一批干部职工一夜之间干起来的,而几任领导都在围绕雪乡旅游做工作,才有了今天雪乡的成功。三是妥善的应对公关危机。面对自媒体的负面信息。大海林林业局主动公关,自我剖析并果断处置,有效避免了事态扩大。在危机处理上,体现了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四是旅游后服务意识强。围绕旅游大主题,引导和带领职工从事种、养、服务行业,特别是危机公关事件后,建立了洗消中心,逐步完善旅游产业链上的盲点。
4、伊春考察概况
伊春林区是这次考察的重点,伊春一行,根据先前发函联
系,重点考察了乌马河、桃山、美溪和带岭四个(区)林业局。
乌马河见闻:在乌马河,重点考察了西岭森林生态旅游度假
区、伊佳旭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美江木艺有限责任公司、汇源佳伊饮品有限公司等地。参观考察过可谓眼界大开,西岭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立了别墅度假区,家庭式的布局设计,旅游旺季入住率100%。温泉区与别墅度假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理念,使景区与休闲区整体划一;美江木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北沉香木制工艺品加工,工艺水准较高,据了解,手工艺人日均工资达到400-600元。工艺品远销海内外。伊佳旭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汇源佳伊饮品有限公司就乌马河区招商引资企业。在园区内,宽敞明亮、设备先进的厂房,给考察组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考察组一行详细了解了饮品生产的流程,并与厂家就产品开发、销售交流了意见。
桃山考察见闻:重点考察了桃山国际狩猎场、桃源湖温泉渡
假区和玉石加工厂。通过考察了解,狩猎场的审批权限已下放到省级,这无疑为我们下一步规划旅游产业增强了信心;桃源湖是一座人工围堰形成的湖泊,夕阳斜下,晚霞映照湖面,游人三五成群,在湖堤岸边散步,在湖面上划船荡漾,累了,湖边就是温泉休闲区,泡泡温泉,洗去一天的疲惫。这种依湖建景的格局,为我们航空水源地项目提升了良好的参考。
美溪考察见闻:在美溪考察了缓岭棚室木耳项目、北域时代森林绿色时代果饮项目、雪貂养殖基地和回龙湾国家森林公园。在缓岭考察棚室木耳项目时,考察组发现了一种现象,即当地棚室吊袋木耳的产品远高于我局的吊袋产量,除去菌包略大于我局的菌包外,一路思考,差别应该体现在原料配比和液态菌的质量上;伊春伊润服饰集团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投资建设,主要生产以貂皮、狐狸皮、貉子皮等为原材料的毛皮服饰制品,当年产品即投放市场,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在美溪区兰新、对青山经营所共建设了53栋水貂养殖棚舍,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养殖13000只商品貂,形成了产、供、销为一体的发展格局。我局地处大兴安岭腹地,气候上与伊春相比,年平均气温略低,从环境上看,具备养殖雪貂的条件,只要管理得当,雪貂项目值得认真研究。
带岭考察见闻:在带岭林业局考察了两家饮品公司和一个菌包生产基地项目。其中,带岭的菌包生产基地,是伊春伊林集团与个人共同投资兴建的大型液态菌生产基地,基地占地数万平方米,设施全部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项目建成后,可日产菌包2000万袋。带岭这种招商引资的规模,项目落地的效率,值得肯定。
8月13日至14日,考察组一行还考察了哈尔滨双城许氏大酱车间、齐齐哈尔碾子山区食全酒美酒业公司和嫩江县赤芍种植基地。
考察后启示:
一路考察,一路学习,更重要的是,考察组一路思考与探讨,学习到了经验。林区人相似的工作环境与经历,也让考察组与当地的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这次考察,考察组一行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在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中,抓产业,闯市场,在市场中寻找发展方向,是林业企业未来必走之路。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们也得到了几点启示:
(一)要先看自己有什么,再去找市场。我局现有的优势产品矿泉水、原生面、煤炭、纯粮酒、黑木耳,怎么让这些优势产品打开市场,应该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做产业干事业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认准一件事,一个项目,就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路所参观考察的成功项目,无一不是在坚守中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04-03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全县辖15个乡镇,184个村(居),总人口57.1万,总面积2 040 km2。自然、生态条件优越,青山绿水,风光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植被覆盖率高,所产茶叶香高味浓,品质优良,是我国最适宜产茶区和安徽省名特优农业产区——茶叶生产优势区域,同时也是农业部大别山地区名优茶优质高产协作项目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茶叶产业化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成绩。茶产业已经成为太湖县农业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 太湖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
茶叶是太湖县传统农产品,茶业是该县资源优势产业,山区民生产业。全县11个乡镇120个行政村产茶、涉茶农户近5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3,茶农12万,涉茶从业人员20万。北中、寺前镇是县里的2个产茶大镇,其茶园面积分别达到1 666.67 hm2和1 066.67 hm2。北中镇望天村是太湖县茶叶专业村,全村有12个组701户,茶园面积206.67 hm2,户户种茶,茶产业已经成为这个村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2012年全县茶园面积5 866.67 hm2,比2011年的5 533.33 hm2增长了333.34 hm2,其中投产园4 533.33 hm2,低产园1 400 hm2,成片园4 666.67 hm2。2012年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 666.67 hm2,其中北中、寺前2镇平均每年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6.67 hm2以上。2013年全县茶园面积达6 200 hm2。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茶产业逐渐向无公害、有机茶方向发展。目前全县获无公害认定茶叶生产基地6 400 hm2,有机茶基地认定66.67 hm2,认证茶叶品种2个:“天华”牌“天华谷尖”和“二祖禅茶”。
茶园种植面积快速扩张的同时,产量产值同步增长,2012年全县茶叶总产量1 628.14 t,总产值14 900.21万元,而 2011年分别是1 109.7 t和10 119.19万元,分别增长46.72%和47.25%。2011年平均产值2.53万元/hm2,2012年平均产值3.29万元/hm2。全县名优茶产量376.89 t,产值8 141.83万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9.17%和22.27%。名优茶产量产值明显提高。
全县茶叶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2012年共有茶叶加工厂89家,年加工能力2 300 t,清洁化茶叶加工厂37家。其中寺前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00 t。全县茶叶龙头企业13家,其中市级1家。年销售50万元以上的茶叶企业,2011年3家,销售金额410万元,2012年增加到6家,销售金额720万元。
1.2 资金投入和产业人才队伍
2008年以来,太湖县政府每年投入茶产业整合资金11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基地建设、茶叶加工厂新建改建、品牌整合及宣传。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及常规茶园发展投入资金约530万元、新建改建加工厂37座投入资金约100万元、投入品牌宣传等约20万元,共计投入资金约650万元;通过各项目投入茶产业资金约500万元;茶农及茶叶企业投资500万元。2008—2013年全县茶产业总计投资约1 650万元。
全县共有茶叶技术推广人员15人。各产茶乡镇均配有茶叶专业技术员,县种植业管理局设有茶叶股,成立了县茶叶协会和5个乡镇分会。全县茶叶销售队伍在3 000人以上。
1.3 茶叶品牌创建与发展
太湖县产茶制茶历史悠久,据陆羽《茶经》记载,太湖唐代始产茶。明清年间太湖县所产“芽茶”被列为户部贡品,当时“南阳谷尖”茶叶在皖西南家喻户晓。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名茶创制如火如荼。1986年太湖县政府把创制名优茶提上议事日程,并聘请全国著名茶叶专家、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进行技术指导,成功创制名茶“天华谷尖”,同年赵朴初先生题诗咏“天华谷尖”茶,从此“天华谷尖”声名远播,影响不断扩大。90年代初,太湖县政府决定成立四大农业开发公司。1993年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正式成立,同时注册保护“天华谷尖”品牌并申请了“天华”茶叶商标。此后,其他茶叶企业也先后注册了5~6个茶叶商标,如“花冲”、“南阳河”、“寺前河”等。2008年县政府决定对全县茶叶品牌进行全面整合,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选择、舆论宣传、督促保护等措施,实现了全县主打“天华谷尖”和“二祖禅茶”。“天华”牌“天华谷尖”参加国内外茶叶评比中多次摘金夺银,并先后获部优、省优,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安徽省十大品牌茶,安徽省名牌产品等称号,并被认证为绿色食品茶。“二祖禅茶”2004年创制成功,获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太湖县乃中国禅宗文化发详地,禅宗二祖慧可在太湖狮子山弘法32年。“二祖禅茶”创制成功,实现了茶禅一味,太湖茶与禅宗相结合,丰富了太湖茶文化内涵,提升了品牌形象。
2 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茶园基础较差,规模偏小。太湖县茶产业经过“十一五”茶叶基地建设,目前全县茶园总规模虽然已达6 200 hm2,但50%成片茶园规模在6.67 hm2以下。“十一五”以前所建茶园大部分标准不高,基础差,规模偏小,在实施“十一五”规划过程中未得到改造,2 hm2以下零星分散的茶园面积2 000 hm2,约占总面积的30%,茶园治理粗放,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土层浅薄板结,茶树生长衰弱,导致茶园产出水平低。良种覆盖面较低,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 000 hm2,只占现有茶园面积的32.3%。在茶叶基地建设中,全县仍有部分茶园建在超25°山坡、风口等一些不宜种茶的地方,同时茶园发展中普遍存在前期整地、吊槽、施基肥不到位的问题。
(2)茶叶加工厂规模偏小,数量过多,茶叶加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不高。全县现有茶叶加工厂近90家,加工能力平均不足15 t。60%厂房简陋,设施老化,加工标准不严,生产卫生条件差,造成茶叶加工成本增加和茶叶质量不稳定。目前全县还没有一家真正符合产业化、规模化要求的高标准化茶叶加工厂[1]。
(3)品牌培育与保护方面,理论上虽有一整套的品牌治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中不够严格。大多数茶农和茶叶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茶叶产品质量较低,严重影响品牌的培育、保护,使得太湖茶叶品牌整体形象欠佳。
(4)茶叶企业散小弱,组织化程度较低,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全县茶叶龙头企业13家,年销售50万元以上的2011年只有3家,2012年增加到6家。
(5)茶叶产业投入相对不足,制约了茶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多年来县政府为了做强做大太湖茶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但由于各级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很难落实兑现,县级安排的专项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发展基地规模,而对于清洁化标准化加工厂的新建改造、茶叶品牌打造以及龙头企业培育方面投入很少。再加上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自身投入不足,以致良种茶园扩建、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十分缓慢。
(6)茶叶产品单一,缺乏深度开发。太湖县是绿茶产区,高档茶叶为烘青,约占总量的10%,余下为炒青。除北中镇外其他乡镇很少生产夏秋茶。全县每年有2 500 t以上夏秋茶生产能力未得到开发利用。全县没有一座茶叶精制加工厂。北中镇每年生产近900 t夏秋茶主要通过英山县一些精制厂加工出口。
(7)专业化茶叶交易市场尚未建立,销售渠道不畅。20世纪80年代中期,太湖县茶叶加工基本为手工制作,农户自产自销,提篮小卖是主要的销售方式,于是形成了北中、弥陀、刘畈等小型茶叶交易集市。90年代以后随着机械化加工的兴起,小型茶叶集市全部消失,各加工厂负责对茶叶进行销售。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太湖县所产的名优茶,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经营习惯,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人情茶”、“关系茶”、“礼品茶”、“扶贫茶”为主,解决名优茶的销售问题,大部分局限于本地市场,难以有效辐射到大众市场[2]。随着形势发展和茶叶产业化不断提升,全县亟待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吸引外地客商,建设专业化茶叶交易市场。目前太湖县茶叶市场基本处于有市无场的状态,茶叶生产者、消费者和茶商没有一个具体的交易场所。
3 太湖县茶产业发展对策
要做强、做大太湖县茶产业,必须坚持“兴基地、精加工、塑品牌、扩宣传、拓市场”的工作思路,以提高茶园规范化管理程度为目标,强化基地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建立茶叶加工体系,不断提高产品加工规模、工艺和质量水平;按照“规范县内市场、主攻省内市场、拓展省外市场”的营销策略,逐步健全茶叶营销网络,把专卖店、直销店、连锁店塑造成展示太湖茶形象的平台和窗口;同时坚持狠抓基础认证和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太湖“天华谷尖”和“二祖禅茶”地域品牌,增强产业软实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3.1 建立健全促进太湖县茶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体系
要尽快研究制定《太湖县茶产业发展规划》及茶产业配套扶持政策,明确今后太湖县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项目、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设立随财政可用资金增长的产业发展资金,落实并稳定税收优惠政策,在土地流转、信用担保、风险机制等方面出台产业发展配套措施,在财政投入上,坚持“财政资金引导,整合县级涉农项目经费,金融贷款支持,招商引进省外资金,吸纳民间资本投入”的筹资原则,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凸显茶产业的优势地位,努力使太湖县茶产业向着茶树良种化、产出高效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加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
3.2 抓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做强、做大茶产业的基础和前提。基地建设抓得好,有利于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和大资本结合,有利于规模经营[3]。抓基地,要重点做好良种茶园发展、低产茶园改造、“三茶”(有机茶园、绿色食品茶园、无公害茶园)认证管理等工作,建设一批优质、高效、生态的标准化茶园,并向立体化茶园发展。
太湖茶叶基地区域布局应以北中、寺前、天华为中心,打造出5~10个茶叶生产专业村。产业政策应向重点专业产茶乡镇、村、组倾斜,以提高规模效益。通过建立4~5个6.67 hm2以上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基地,从选地、选苗、栽植、施肥、施药、田间管理及精加工各个环节,均用科学方法进行示范,让茶园建设业主和茶农从示范基地学技术。专业技干建立科技示范户、联系户,通过点片示范,辐射带动全县茶农茶叶生产科技水平。开展好茶农科技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和新品种推广工作。建立茶农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通过这种“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为名优茶生产提供原料保障。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茶园面积达到6 666.67 hm2,无性系良种茶园占全县比重提高到40%以上。茶叶产量达到3 000 t,茶叶产值2.0亿元,全县茶农年人均茶叶收入达到2 800元以上。
3.3 抓龙头企业培育
培育龙头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做强做大太湖茶产业的必然选择。没有产业龙头,就无法站在产业的高度,对企业本身和行业未来发展做出规划;没有真正的茶叶龙头企业,就形成不了真正的茶叶产业,就没有力量去牵头组织茶叶的精深加工和拉长产业链条。只有龙头企业成长壮大了,劣质企业的空间才会被挤压,甚至会被挤出市场。从太湖县的情况来看,需要加快扶植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提高效益,带动茶叶商贸。发展龙头企业,政府要扶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要打拼,加快自身发展;企业之间要强强联合,共同开发大品牌、培植大市场、争创大效益。“十二五”期间,太湖县目标是扶持和培育年销售1 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3个,建设带动全县茶叶发展的省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建成年销售额超5 000万元的茶叶专业市场1个。扶持发展壮大茶叶经纪人队伍,新建茶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0个,提高茶农在茶叶生产、销售中的组织化程度。
3.4 抓品牌建设,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
品牌凝聚人气,品牌代表形象,品牌创造财富。当今社会,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茶产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必须增强品牌的竞争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是发展茶产业的必由之路[4]。实现茶叶名牌战略,其前提是企业要有规模、有实力,茶叶要高质量、有信誉。英国“立顿”之所以能够成为驰名世界的茶叶名牌,就是靠这四大因素。对于太湖茶产业来说,当前要进一步落实县政府关于全面整合茶叶品牌的政策措施,明确“天华谷尖”、“二祖禅茶”公共品牌属性,成立公益机构,对公共品牌进行管理维护,组织全县茶叶企业共打、共建、共享,引导企业和茶农增强茶叶品牌意识,通过强化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管理监测等规范,确保茶叶名牌产品质量与市场信誉,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氛围。
要坚持“内抓”、“外抓”两手抓,即内抓整合,集中力量打造强势品牌,做到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格、统一对外宣传;靠精品名牌占领市场,靠优质的品质和良好的信誉巩固市场,靠精美的包装塑造形象,真正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外抓宣传,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评参展,每年选择1~2个城市举办茶叶宣传推介会。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聘请专家、学者、名人,共同推介太湖茶叶。
建立健全名牌营销网络,坚持发展名牌专营商和名牌专营店。鼓励农民经济人、外地工作的太湖籍人员在各大中小城市开办茶叶销售窗口,代销、经销太湖茶叶。积极参加全国或国际上大型茶叶博览会,既能跟踪同行的动态,又可以通过与著名茶叶企业的同台亮相,扩大太湖茶叶品牌知名度。
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扩大品牌影响力。注重研究和挖掘太湖茶文化内涵,将旅游资源与茶文化资源相结合。太湖茶与禅宗有不尽渊源,太湖县又是赵朴初先生的家乡,要以禅宗为主攻方向,利用好朴老这张名片,宣传好太湖茶,打响“天华谷尖”“二祖禅茶”品牌。利用县内2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花亭湖和五千年文博园旅游蓬勃兴起,发展茶旅游,把茶文化建设融于花亭湖、文博园旅游之中。还可考虑在上述2个景区内设立茶艺馆,开展各种形式的品茶宣传活动。
3.5 抓升级改造,推进茶叶加工厂建设
继续对全县茶叶加工厂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对老加工厂改造升级和新加工厂建设,提高全县茶叶清洁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和规模化水平,鼓励现有茶厂重新整合,扩大生产规模。县政府实行政策引导、招商引资、鼓励社会投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在重点产茶乡镇建设年生产能力250 t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2座,引进名优茶清洁化生产线2条。到“十二五”期末,全县茶叶机械加工总能力达4 000 t以上。用好用足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和茶产业化建设项目。积极推广茶园机修、机采、机耕,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加速全县茶叶生产机械化推广工作[5]。
3.6 抓延伸加工,扩张产业链
茶产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综合化利用。从大茶业观念出发,既有传统茶类,又有现代茶饮;既有冲泡茶,又有泡沫茶,还有保健茶;既有茶叶加工制成品,还有茶叶提制品,包括茶多酚和儿茶素在内的社会及医药用品。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成功开发了低咖啡因茶、超微茶粉,用作保健品和药品中间体的茶多酚,这些茶叶新产品能使原来利用价值不高的夏秋茶叶得以充分利用。太湖县除了传统茶叶外,在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太湖县茶产业收入主要靠春茶,2012年茶叶总产值14 900.21万元,春茶产值9 922.08万元,占总产值的66.59%。夏秋茶开发是太湖县茶叶生产中一个薄弱环节,随新茶园开发投产,全县将有2 500 t以上夏秋茶生产潜力。要鼓励企业在茶叶系列产品的开发上不断创新,通过茶叶深加工和延伸开发夏秋茶,提高茶叶附加值[6]。目前,太湖县重点产茶乡镇北中镇的夏秋茶都是通过湖北省英山县精制出口,县里可以考虑在北中镇建设一座年加工能力500 t的茶叶精制加工厂。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家投资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3.7 抓市场营销,建设茶叶市场网络
政府加大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尽快完成北中、寺前镇初级茶叶市场建设。在县城区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茶叶交易市场,并打造成在皖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茶叶专业市场。积极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要维护好社会秩序和茶叶流通秩序,构建一个自由、公平的茶叶交易环境[7]。
4 参考文献
[1] 陈学芝.关于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贵州茶叶,2006(4):28-31.
[2] 马士成,曹明方,吴建华,等.和平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茶叶,2008(2):102-106.
[3] 陶智全.关于宜宾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茶叶,2005(6):4-5.
[4] 陈章健,熊浪铨.关于加快永定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2(1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