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对学生的分析
高一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内容很感兴趣,对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欠缺,看问题较片面,缺少对经济现象背后本质的深刻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对教材的理解
1.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这为过渡到本课起到铺垫作用。本节课将进一步阐述消费心理和消费观,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为下个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作铺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关于本课,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以及“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分析各种消费心理和观念,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我以创设的情境为线索,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参与教学过程,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理论,分析经济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以及避免盲从的消费观念;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之所以确定其为重点,是因为这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内容。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我将这节课的难点定位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确立其为难点是因为这一代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而且高一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认为消费只是个人的事情,与社会、与国家无关。在理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时,学生多会产生不同想法。
三、教法和学法
1.采用的教学方法
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采用“情境―发展”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建构知识。
2.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因而我采用了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
上课前,我深入学生,了解情况,布置学生预习课本,收集相关的信息,既为课堂上设置的情境作了铺垫,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我想用五句古诗来形容我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第一,未成曲调先有情;第二,书山有路思为径;第三,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四,似曾相识燕归来;第五,纸上得来终觉浅。下面我来分别阐述一下。
1.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约2分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为此,我在导入时首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我、同学、生日礼物”,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书山有路思为径――根据生活情境推进新课(约15分钟)
接着我根据生活场景内容创设三段对话情境:这些情境讲述的是本班同学玲玲关于给同学买生日礼物与妈妈的一席对话,引起了玲玲对一些现象的迷惑。在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的基础上自然过渡推进新课。最后得出结论: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立异不提倡,虚荣攀比要不得,理智求实乐融融。“生活是感性的,思考是理性的。”我用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情境内容的理性知识,我把它称之为――书山有路思为径。从而释疑学生的困惑,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许多经济学道理。
3.柳暗花明又一村――再设情境(约15分钟)
对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我给学生创设了一段生活场景:“小明家最近有新房子了,圆了全家人多年的梦。这不,围绕新房这个主题,全家人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据这个场景我依然创设了三段对话:小明一家围绕新房装修、贷款买家电以及小明买名牌服装等展开的对话。根据场景内容,我层层设疑、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共享。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根据场景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信息,在老师的引导下不难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对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则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视频情景――《保护地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感。进一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同时也把本节课推向了。这个环节我称之为――柳暗花明又一村。
4.似曾相识燕归来――在课堂小结时回归情境(3分钟)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因此课堂小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本节课的小结中,我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手法。重新回到前面《玲玲的困惑》这一情境中,让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给玲玲一个合理的消费建议,再次把本节课推向新的。这一环节我称之为――似曾相识燕归来。
5.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布置作业中创设情境(约2分钟)
二、学情分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安排第一单元第三课学习。
1、学生在初中三年政治课学习的基础上,已初步具备了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作为刚刚进入高中校门的中学生,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参与课堂活动的学习热情,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受其年龄的影响,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从学生的心理和现实出发,设计出符合他们认知心理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至为重要。
3、每个学生会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个体优势并愿意在公开场面表现出来,基本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客观公正性。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2、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以上四种消费心理。
3、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
(二)能力目标:
1、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
2、提高科学理财的意识和能力。
3、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的消费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
2、消费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3、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身体力行“低碳经济”,自觉落实环境保护行动。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
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自觉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用正确的消费观念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教育目标之所在。
由于这一教学内容涉及到对适度消费,艰苦奋斗的理解,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这一内容在教学中又有一定的难度,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五、教学方法与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学生学法是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周杰伦为美特斯邦威作广告――“不走寻常路”。
提问:面对周杰伦代言的广告,你有没有要买这样衣服的打算?请说出你的理由。(从学生关注、崇拜的著名歌星――周杰伦作的广告语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实际,抓住学生兴奋点,只有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对他们的生活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才有价值,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教学。)
2、每逢新年,同学之间免不了要互赠礼物,前几年时兴贺年卡,近几年的礼物价格愈来愈高。许多家长无奈地感叹:“这样过节,对家庭压力不小。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没面子,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
――中国家长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而西方家长却认为:“再富不能富孩子”,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3、现代人的流行病:
A、买房装修给人看,身背包袱日子难。见面说不上三句话就扯到房子上。没有房的要买房,有了房的想换大的,有了大的还想买第二套……
装修也是相互攀比,你装修成皇宫模样,我就装修成总统套房……
B、买车争先恐后,哪管寸步难行。为了面子买车,人有我无,总怕遭人小瞧;女孩子更是把车子当做婚姻的要素,甚至结婚的必要条件之一;开车不如打的省,但人们还是争先恐后地买,结果城市道路,车满为患,开车不如骑车快,而且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C、购物变弱智,消费落陷阱。只要看到“打折”二字,就热血沸腾,趋之若鹜,这已成为一种嗜好,导致许多没有用处的东西堆积如山,弄得家里恰似货物推积场。发誓下次不上当(打折没好货),但每次看到“打折”二字还是身不由已,重蹈覆辙。
让学生针对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然后从每组中选出一名代表在班上发言。
(二)师生互动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并区别四种消费心理的异同。
A从众心理 B 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 求实心理
教师重点讲解: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的区别与联系。
(三)做理智的消费者
材料1:
蜜蜂的故事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医生曼得维尔曾经写过一本叫《蜜蜂的寓言》的书,以诗歌的语言讲述了关于蜜蜂的故事。从前一个蜜蜂王国,这个王国有个英明的国王,在他的精心治理下,蜜蜂王国一度因繁荣昌盛而名震天下。不过,这个蜜蜂王国的国王贪图享受,最喜欢任意挥霍。上有所好,下有所投。王国的蜜蜂为了满足国王无穷无尽的欲望,大批的蜜蜂日夜劳作,制造了很多精美的产品。王国的子民们为了迎合国王,也都积极地购买商品,享受生活。所以,整个王国的街上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到处是一片兴旺景象。王国国库也一天天充盈起来,国力强盛,天下无人能敌。
后来,这个贪图享受的国王去世了,另外一个国王代替了他。不过,这个国王和以前那个迥然不同,他不但不喜欢奢华富贵和享受,而且还鄙视奢侈。所以,商人们不再去远方追逐利润,子民们也不再追求享受,而是逐渐过着俭朴、节俭的日子,因此,许多商品积压,工人们因商品无人购买页告别倒闭的工厂。人们开始赞美节约,赞美家中的储蓄。街道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冷清,经济也越来越萧条,而整个王国越来越衰弱,最后,外敌入侵,蜜蜂王国惨败,子民四处逃遁。
当然,我们讲这个故事,不是说追求享受要比节俭要好,只是通过这个故事来阐述有效需求这个经济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蜜蜂王国的第一个国王推崇挥霍和享受,所以蜜蜂们积极生产产品,子民们积极购买商品进行消费,这样就要生产更多的产品,又有更多的购买需求,也就是有效需求,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整个国民收入增加,经济走向繁荣,国力十分强盛。后来,另一位国王推崇节俭,从而造成大量商品积压,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就算有购买的意愿,也丧失了购买能力,也就是有效需求不足。这就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人民越来越穷,经济走向衰退,国家也越来也衰弱了。从这个寓言故事,你是不是知道了有效需求的重要性呢?
教师点评:有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它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材料2:教师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出发,设置生活情境,引发思维冲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分析,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其辩证思维能力,深化学生认识,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思维过程的科学训练。
――我家邻居老赵90年代末原有一台黑白电视“退休”后,由一台24英寸彩电取而代之,使用至今,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看得也蛮顺心。近年来,子女经常开导他们,现在还看24英寸彩电,多寒酸!!快换成等离子或液晶的3G彩电!现代人消费不能死抱住传统不放,应赶时髦、追潮流,要学会享受生活。经他们这么一开导,老人困惑了。仔细思量,尽管经济上有能力换大屏幕彩电,但换了以后,这台使用价值完好的24英寸彩电该如何处理?卖了吧,三文不值二文,可惜!不卖吧,让它躺着睡大觉,直到自然消亡,还占地方,物不能尽其用,这算不算浪费呢?如果属于消费的话,那么与子女所说的“适应潮流”之间的矛盾又如何解决呢?
问题:请就这台24英寸彩电究竟该不该换新潮的提出你的看法。
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适时点评:这个案例蕴含着传统与现代,节俭与享受等一系列矛盾与冲突。学生引用教材知识并结合生活实际的争论过程就是高效精彩的学习过程。24英寸彩电换成新潮的等离子或液晶3G彩电,并不意味着会提升生活的品质,为扩大内需而要求个体家庭增加消费本身就颠倒了主次关系。加强宏观层面的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生产消费),“关注民生”既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硬件投入的扩大,也包括增加工资,降低消费税,扩大居民个人消费等等都属于扩大内需的范畴。其实,针对彩电究竟换还是不换,本身就存在认知上的冲突,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应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这个案例本身又蕴含着传统与现代,节俭与享受等一系列消费理念上的矛盾与冲突,教师与其非要给学生一个现实的答案,还不如做“留白”处理,让学生离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为好。
通过讨论,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突破教学难点,明确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绝色消费。
联系春节将至,各大城市的年夜饭预定火爆,“鱼翅汤”自然成为众多饭店的高档招牌菜,许多人把消费它作为身份和地位的体现,你是怎样认识的?
――引出篮球巨星姚明在央视作的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虏”。让学生真正理解:消费不仅仅是花自己钱的一种纯个人消费行为,它更关系到对全球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保护,进而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什么应该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中学生应该怎样去身体力行。
二、学生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具有自主性强、个性张扬的特点,而消费是既有经历又有感受的熟悉的话题,因而在教学中可以围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展开,非常适合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进行探究,易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通过运用比较鉴别、合作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懂得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并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能力目标
学习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通过本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树立适度消费、量入为出和避免盲从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所以,理性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教学难点:适度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本节课涉及“适度消费”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问题,由于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五、教学方法
本框题综合运用讲读法、讨论法、事例分析法、举例法、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本框题的内容,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总结)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消费都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的影响因素前面已经学过,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心理。
课前展示问卷调查结果(也可在课后)
1.身边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某商品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
A.有?摇B.没有
2.你挑选服装的要求是(只能选一个)
A.新奇、前卫、突出个性?摇B.质量好、大方
3.如果让你选一款车,你会更注重
A.外形、款式?摇B.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
4.同学请你吃一顿饭花了200元,如果有机会请他吃饭,你准备用多少钱
A.150元?摇B.200元?摇C.300元
5.你去饭堂(校外)打饭会不会自己带饭盆?
A.会?摇B.不会
6.你会怎样处理矿泉水瓶?
A.随手扔进垃圾桶?摇B.聚集起来卖掉
7.你每月的零花钱主要用于
A.零食、衣服、饰物、充值卡?摇B.书、文具、电脑游戏与软件、体育用品、上网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是比较正确的,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消费观念不那么科学,是什么消费心理在作怪呢?其实,我们的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这就是第二框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
1.消费心理面面观(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几种消费心理的利弊及态度。(通过课件展示)
(课堂探究活动: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一种消费心理,5分钟完成。要求小组密切合作,然后派一个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得到结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别指出: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是否被社会认可。)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应该持否定态度。)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应该提倡。)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消费观需要参考哪些要素,从而在消费过程中自觉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此外,还有其他消费心理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例如爱美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好癖心理等。由于消费心理对消费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社会消费时,要注意对消费心理的引导,使人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问题过渡: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有何具体要求呢?
2.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
①什么是适度消费?
②你认为:“小年轻”的消费“适度”吗?是否我们都不要喝“XO”,全喝“二锅头”,才叫适度消费?(课件展示漫画)
③贷款消费是适度消费吗?如何看待“负翁”?
教师归纳总结:(略)特别说明:量入为出的“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将来的收入。适度消费的“度”指的是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所以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贷款消费是适度消费。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还不起贷则是不适度的消费。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难点内容,将学生讨论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理解,并贱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课件展示相关漫画)
①你喜欢追星吗?购物时非名牌不买吗?
②你有过凭一时冲动而购物的行为吗?
③在你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多少?精神消费占多少?是否患“小儿麻痹症”?
教师小结说明:(详细理论略)
首先,要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
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
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自己的事例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用启发式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消费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以点拨,让学生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课件展示相关图画。思考:为什么要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实现可持续性消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得出绿色消费5R原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教师引出问题:议一议:你怎样看待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并引用总理的乘除观:任何一个小数乘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小数。
课件展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从历史、国情、个人成长等角度分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识。
教师小结: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它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又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总结
1.以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归纳课文的基本内容,强调重点。本节课探讨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各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教师展示知识结构图表,直观、系统。
3.以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升华认识,落实人性养育。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思想实际,谈认识、谈转变)
(四)布置作业
综合探究:
1.分组活动,就绿色消费进行探究学习,撰写小论文。
2.在问卷调查深圳中学生消费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可行性调整方案,撰写成文。
3.根据今天所学知识重新设计一份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合理化建议。
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消费问题,有些消费习惯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因此,如何引导和加强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便成为我们高校德育教师的课题之一。加强当代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消费意识以及光荣传统的教育,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经济状况相适应。另外,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以及节约型校园建设,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个性的前提下,他们对于品牌消费、日常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普遍具有从众心理。高校校风建设主要体现的大学生能够张扬个性、追逐理性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地去悦纳自我、发展自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繁荣市场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去积极合理消费。可是,如果超越了个人的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而盲目地追求奢侈的消费是有害的。我们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在了解客观存在的消费现象的消费行为的同时,积极地引导学生塑造和形成平和的心态,做一个清醒的消费者。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性的消费模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这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自我修养是当代大学生成为现代人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应该合理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一些与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相关的专题讲座,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认知,以此来塑造节约型校园理念,并利用校园整体环境来培养大学生理性的、健康的消费习惯。如今的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接触社会,他们极容易受到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学生得不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便容易养成心理趋同的消极倾向,所以,家长和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起模范作用。
我校是以金融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我们可以依托投资、保险和理财等专业优势,使学生在大学里更便利地接触到投资、创业、消费、理财为核心的系统的理财教育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各地的学校都很少将理财消费教育纳入到德育教学范围中去,不但是在小学、中学课程中难见相应的消费教育,就是在大学里也很难以有机会接触到,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德育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关于理财消费知识的教育重视不够,对理财教育的理解出现偏颇差,甚至有教师认为理财教育不是自己的德育课程内容。这就很容易导致理财教育在实施德育教育中出现失衡的情况,对于大学教育,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缺少对孩子关于钱财消费的教育,孩子自然就没有树立起正确的金钱意识,作为消费一族给家庭经济造成极大的拖累和负担。所以,在家庭的影响和学校的相关教育内容的双重教育作用下,大学生才能树立起如何消费的正确模式,以克制自己的消费表现的盲目性。
大学校园里的良好消费风气是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加大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方面的教育,鼓励德育教师参与这方面的相关课题研究,聘请著名学者和专家给学生做一些学术讲座。辅导员老师应该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在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同时,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消费水平,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大学生要通过积极的性格修养,克服那些不良性格,努力培养活泼、乐观、豁达等优良性格,以保证身心健康。”研究学生的消费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比较和分析各学生群体、针对在消费行为中的不同情况来收集个案、并对学生做分类指导,以便真正解决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较为偏颇的问题,引导学生健康的消费,使学校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近些年入学的大学生主要是80年代末出生的一代,这代孩子普遍有盲目追求高消费的欲望和冲动,容易过度追求时尚与相互攀比,有些大学生不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相互之间摆阔气,尤其是城市中的大学生大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家庭财力较为优厚,但是,他们心理还不够成熟,追求高消费与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潮流成了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动因,而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所以,父母收入的高低会使得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日益严重,迫求时尚和相互攀比的消费理念会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经济的独立相互矛盾,这容易使大学生偏离理性消费进而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盗窃、诈骗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原因就在于为追求时尚消费,导致大学生信用危机,远远地超出了家庭实力所能承受的范围,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服饰等各方面消费盲目追求潮流,使得这样的高消费群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成为了“负翁”族。
每个大学生的素质和后天形成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兴趣和爱好也不一,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专长的优势。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鼓励大学生张扬个性、放飞理想,对于影响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因素,决定着个人的人生走向。所以,对于具有一定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大学生而言,认真地剖析自己的优缺点,展示自己的特长,彰显个性的同时,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准确的定位,选择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专长的奋斗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因而,高校一方面应该在加大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创立各种学生会社团组织,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有些大学生感觉学习压力要比中学时期轻松得多,闲暇时间无所事事,学校就更要对学生进行闲暇消费教育,这仅仅依靠德育教师有限的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学校团委要创造条件,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图书馆,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闲暇时间里过得轻松、愉快,通过积极的消费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学生认清自己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有清醒的认识,以此来走出消费误区。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引导,强化他们的勤俭节约意识。我国的大学生一般在18到23岁,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没有真正走向成熟,在消费方式上有些学生的消费仍趋向盲目“从众”心理。教师要通过心理咨询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消费的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大学生消费意识教育。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日常消费开支理应合理分配,尽量加大学习方面的投入,缩减娱乐消费方面的支出,以此来摒弃不良消费模式。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因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的物欲也随之膨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正使人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人类要想彻底摆脱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就必须重新定位自身的消费模式。当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时,他们才能意识到科学消费与环保意识的重要。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财富的增加会因为年轻人奢侈的追求而在短时期内出现增长现象,但是,它给整个社会留下的隐患将会隐藏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让我们的社会走向疲软的状态。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生活在物质产品相对比较丰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年代里, 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拥有全新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特别是对于网络消费更容易接受和推崇,他们在网络消费主要是查找资料、网络游戏、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和电影或软件下载等。“网络可以是自由言论的媒体,但它也能变成监视媒体”。所以,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标准,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健康的消费,发现有过度消费的现象可以对其进行劝导和教育。大学生中流行的所谓“高价消费”,普遍都是为了自我炫耀,获得一种“自尊”的需要。因为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完全依靠家庭支持,有些同学一进校门就陷入“经济危机 ”,又何以能安心学业。
既然消费追求是无止境的,有些大学生为了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不顾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而去追逐新潮流,这不仅会助长了相互攀比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且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在大学生中倡导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并以此来消除一些不良消费现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中,应当涵盖消费观教育,因为消费观的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社会休戚相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生态度的教育主要是进行革命乐观注意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勤劳致富教育、挫折和生存教育等”,另外,依靠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依赖社会力量帮助大学生摒弃不良消费行为,建立和谐校园新风气。因此,把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各案研究,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消费和节约有关的课程,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自觉抵制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33
学校必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要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第一,利用班会时间选编传统美德故事进课堂,懂得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节俭重要性的认识。第二,举行合理消费征文比赛活动,从思想上加强认识。第三,进行合理消费手抄报活动比赛,加强宣传力度,教育中学生树立适度的消费观,防止盲目消费。第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与消费相关的知识讲座、报告,加强对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家校联合,父母对孩子的消费行为加强引导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重要保证。家长是与孩子接触最频繁、最亲密的人,家长的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家长给孩子做好示范作用,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不良消费心理及行为。家庭中应尽量营造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氛围,使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理性的、科学的消费习惯。首先,家长举办消费专题讲座,引导家长去观察,了解孩子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并进行指导。其次,举办家长消费教育讨论小组,及时了解孩子的消费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生自查自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首先,积极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磨炼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家长要正确引导他们适当地利用假期到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吃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勤劳俭朴的品质。其次,对于自己的零花钱,要拟订自己的消费计划,学会有计划地用钱,并学会积累,把钱用在刀刃上。再次,针对自己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消费方面存在的不合理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的成功尤其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政治课这样的学科,若不然,政治课永远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枯燥乏味的不佳印象。笔者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一反之前教学常态,不是事先让同学们课前调查周围同学的消费观念。而是借助网络技术中的调查手段,直接采取在课堂调查学生自我消费观念,人机交互,很快调查结果便由计算机显示出来。学生由此兴趣高涨。笔者适时抛出问题情境:“请同学们观察网络调查的结果,说明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情境激励策略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整合,创设图文并茂的真实性、问题性学习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引导学生积极迅速设想出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的热情。
二、任务驱动策略
一堂课如果能事先让学生知道教师和学生所要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实现的目标,那么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笔者在制作《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网页时,在显要位置突出学生本节课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和完成的学习任务,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序和清晰。因此采取任务驱动策略可以使学生在接受了任务之后,就会有动手操作的兴趣,这时大胆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探索,去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去质疑,去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通过网页呈现任务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返回前面完成的任务,做到承前启后,进而迁移知识。
三、自主发现探究策略
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整合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政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决定使用什么形式、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利用互联网(主要是利用百度或Google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开展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该策略主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对政治课问题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进行探究品格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笔者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精心选择了30个左右的信息资料,包括文本资料、漫画资料、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除此之外还允许学生运用搜索引擎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形象鲜明的信息面前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我感受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及如何抵制错误的、不良的消费观。但是,自主并不是放任不管,政治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监督,免得学生在纷繁浩瀚的网络资源信息中迷失自我。
四、思维冲突训练策略
思维训练是教学的核心。政治课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如借助于网络交流工具(如BBS)采取思维冲突的策略,加强对学生思维的一般品质的训练,如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另外还有助于对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有效培养,如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逆向性等。笔者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把网络留言板改装成学生的讨论区,设置讨论问题:18英寸的彩电究竟该不该换?你的看法如何?再次采取情境问题的激励策略,重在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在网络讨论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再一次被问题激发起兴趣,纷纷在讨论区中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时地反驳学习同伴的观点,产生了思维碰撞。以前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此时也表现活跃,思维迸发。为了监督讨论区中的言行不偏离主题,笔者加强了网络监督,设置了每台计算机的IP。发表留言的同时会在显要位置显示计算机的IP地址,同时这样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评价每个同学的观点。
五、在线反馈评价策略
该策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练习内容使学生获得即时的反馈和强化,并能尽快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笔者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网页上加入了在线考试系统,该系统由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编创,不但学生可以自我测试,了解和反馈自己的学习结果,而且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在后台查询各个题目的得分率,便于教师即时讲解错误较多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
六、合作探究策略
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合作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笔者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采取的是课后合作探究的策略。在学生了解并树立了一定的正确消费观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我们将其称之为研究性学习,课题是调查某校或者某年级的学生消费观。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动手的过程,同时可以再次利用互联网获取分析加工信息。后来,笔者把比较优秀的成果放在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网络课件中,供学生进行交流评价和学习。
七、结束语
运用一定的整合策略,可以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要一味地追求网络技术的技术含量,忽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整合的过程中不能颠倒教与学中的“主导”和“主体”关系;同时也不能滥用网络技术,忽略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整合;网络技术还很容易忽视情感教学,教师要克服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情感缺失。
1.攀比心理
有些农村学生的家庭收入低,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看到别人有手机,自己赶紧买一个。农村中学生本是纯消费者,但很多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而是盲目地讲攀比,在消费上就是追风赶潮,用名牌;别的同学互赠礼品,自己当然不甘落后,迎头赶上。
2.从众心理
多数农村中学生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融入集体当中,其消费心理受到消费群体的影响,并与群体的消费习惯一致。如,男生为装出男子气质,随波逐流抽烟喝酒,发型留“鸡冠”头;女生则表现为对奇装异服、化妆品的消费,过分重视名牌效应而忘却了自己的身份。
3.享乐心理
农村中学生因为父母经常外出打工,没有空闲时间照管他们,因此吃喝玩乐,电子游戏厅“潇洒走一回”,旅游景点“浪漫温馨又一回”,网吧“通宵达旦,夜不归宿”,白天上课“梦游周公”者屡见不鲜。因贪图享乐而精神颓废。
二、农村中学生消费心理误区形成的原因
1.家长对子女的娇生惯养
随着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这种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导致家长普遍有这样一种想法:“要让孩子吃的营养,穿的漂亮,玩的高档,用的排场。这种消费的生活方式误导了学生的消费心理,助长了学生不良的消费行为。
2.学生自身消费观念的错位
随着农村家庭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活条件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中学生对城市各种新鲜事物,对时尚和新事物的流行有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心理驱使他们竭力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打扮装束和独特的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三、农村中学生消费心理误区的解决方案
1.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中学生应该辨清金钱对人的双重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同时,中学生应该广泛参加社会实践,这样就会认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进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2.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也称合理消费,是消费主体的经济力量与消费支出的对比关系,通俗地说就叫“量力而行”。农村中学生是纯消费者,他们家庭的主要收入是靠父母打工,更应懂得“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防止入不敷出,不能盲目攀比和追求高消费。
3.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农村中学生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自身、家庭都有重要的作用。农村中学生需要加强自身的消费教育,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消费,做一个合理的消费者。
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决定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多重性和纵深性,即:不仅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诸多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要着力发掘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多重性而言,通过课堂教学即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恰如其分地融德智体美等方面为一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意识品质。可以说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败。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精心设计备好每一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地设计教案。在应试教育中,有的教师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不结合学生实际,致使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设计问题不得当,启而不发,实际是启不得法,形成师生课堂不和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不过主要是课没备好,教案没设计好。还有少数教师写教案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照着书本隔三拉四抄一些应付,讲课时根本不用。总之忽视了教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精心设计好一节课是教师达到教书育人能力培养的体现,也是学生在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开拓思维时对教师能力的发展。一节精心设计备好的课,学生听得入神,接受就快,效率自然就高,师生配合默契,双方都轻松满意,所以它是教师智慧高度集中的结晶,课堂时间短、任务重,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设计好教案,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 吃透教材,深挖精髓
要想把课讲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驾驭教材,找准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并用巧妙的语言概括出来,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活,要想达到此目的,教师必须反复阅读教材,尽力吃透教材,把所要讲的东西,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
1、明确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改变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德育、美育目标的实现。用实现德育渗透、美育渗透、学科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
2、指出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3、整体感知
把所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指出从整体上讲了哪些内容,各个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讲围绕中心内容展开论述的,在教师心目中有一个整体框架,在讲授时围绕这个框架展开。
二、 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活动
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活动,对于学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有其重要作用。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1、 活动方式。
2、 活动安排。
3、 活动目的。
三、 恰当设计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成功的导入如同打开殿堂大门,引导学生竟相登堂入室,犹如拉开序幕,让学生一眼即睹精美的置景,犹似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导入可采用以下方法:设问,悬念导入法;资料介绍导入法;趣味导入法;利用实物导入法等。
2、 新课讲授
做好课堂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除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外,要注意兴趣激发及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要选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运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利用多媒体教学,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
四、 做好课堂总结,并扩展所学知识
总结,使学生对一节课的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从而把握重点、难点。
扩展所学知识,就是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前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
五、 布置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一些作业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评讲。
六、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体现把握重点,排列有序,整齐美观,使学生容易记笔记,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以我校中专学生使用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本中的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为例,谈如何设计教案,体现素质教育。
第六章第二节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
一、明确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必要性。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消费。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
美育目标:
结合讲解中的对比材料,体会不同的消费观念,折射出不同的行为、心灵美,理解生活创造美。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解决这一问题应以讲授为主,实例为辅,最后由学生对不正确的消费观进行课堂讨论,说明其危害性。
难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许多人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过去的事,现在生活好了,没有必要这样做。解决办法,可从两个方面,首先说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其次说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整体感知
围绕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理解正确合理消费的积极意义,主要从正确消费的内容、作用及要求上去把握本课内容。
a)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i. 活动方式,讨论
ii. 活动安排
收集正确和错误消费观的案例。
分析不同消费观的作用和危害。
总结。
iii. 活动目的
让学生了解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必要性及正确消费观的内容,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b)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将下列两则材料展示给学生。
某地有个青年农民,从4000元起家,成为拥有几亿资产的个体企业家。面对巨大财富,他并没有拿这些钱去买豪华汽车、吃山珍海味,而是用这些钱去发展生产、支援贫困地区。
南方某市曾发生一起怪事。两“大款”在一高级饭店吃完饭后,大款甲看大款乙给的小费比自己多,于是就当着他的面撕掉一百元大钞,乙也不甘示弱,撕掉五百元,如此往来,两人搞起了撕钞票大赛。
提问:上面两种现象,哪一种值得我们学习呢?
学生回答:青年农民值得学习,因为他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举例(略)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举例(略)
既然我们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消费呢?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
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举例(略)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举例(课本第235页事例)
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消费的科学性。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总结、扩展
总结。
扩展。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会不会抑制消费。
布置作业
i. 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不符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的有
1. 中专生买手机
2. 中专生用电脑
3. 中专生出入高级饭店
4. 中专生买名牌衣服
ii. 辨析题
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消费消耗财富,因此要发展生产而降低消费。
板书设计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决定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多重性和纵深性,即:不仅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诸多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要着力发掘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多重性而言,通过课堂教学即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恰如其分地融德智体美等方面为一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意识品质。可以说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败。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精心设计备好每一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地设计教案。在应试教育中,有的教师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不结合学生实际,致使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设计问题不得当,启而不发,实际是启不得法,形成师生课堂不和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不过主要是课没备好,教案没设计好。还有少数教师写教案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照着书本隔三拉四抄一些应付,讲课时根本不用。总之忽视了教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精心设计好一节课是教师达到教书育人能力培养的体现,也是学生在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开拓思维时对教师能力的发展。一节精心设计备好的课,学生听得入神,接受就快,效率自然就高,师生配合默契,双方都轻松满意,所以它是教师智慧高度集中的结晶,课堂时间短、任务重,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设计好教案,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吃透教材,深挖精髓
要想把课讲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驾驭教材,找准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并用巧妙的语言概括出来,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活,要想达到此目的,教师必须反复阅读教材,尽力吃透教材,把所要讲的东西,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
1、明确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改变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德育、美育目标的实现。用实现德育渗透、美育渗透、学科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
2、指出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3、整体感知
把所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指出从整体上讲了哪些内容,各个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讲围绕中心内容展开论述的,在教师心目中有一个整体框架,在讲授时围绕这个框架展开。
二、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活动
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活动,对于学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有其重要作用。活动包括以下内容:
1、活动方式。
2、活动安排。
3、活动目的。
三、恰当设计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成功的导入如同打开殿堂大门,引导学生竟相登堂入室,犹如拉开序幕,让学生一眼即睹精美的置景,犹似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导入可采用以下方法:设问,悬念导入法;资料介绍导入法;趣味导入法;利用实物导入法等。
2、新课讲授
做好课堂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除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外,要注意兴趣激发及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要选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运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利用多媒体教学,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
四、做好课堂总结,并扩展所学知识
总结,使学生对一节课的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从而把握重点、难点。
扩展所学知识,就是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前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
五、布置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一些作业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评讲。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体现把握重点,排列有序,整齐美观,使学生容易记笔记,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以我校中专学生使用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本中的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为例,谈如何设计教案,体现素质教育。
第六章第二节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
一、明确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必要性。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消费。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
美育目标:
结合讲解中的对比材料,体会不同的消费观念,折射出不同的行为、心灵美,理解生活创造美。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解决这一问题应以讲授为主,实例为辅,最后由学生对不正确的消费观进行课堂讨论,说明其危害性。
难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许多人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过去的事,现在生活好了,没有必要这样做。解决办法,可从两个方面,首先说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其次说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整体感知
围绕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理解正确合理消费的积极意义,主要从正确消费的内容、作用及要求上去把握本课内容。
a)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i.活动方式,讨论
ii.活动安排
收集正确和错误消费观的案例。
分析不同消费观的作用和危害。
总结。
iii.活动目的
让学生了解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必要性及正确消费观的内容,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b)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将下列两则材料展示给学生。
某地有个青年农民,从4000元起家,成为拥有几亿资产的个体企业家。面对巨大财富,他并没有拿这些钱去买豪华汽车、吃山珍海味,而是用这些钱去发展生产、支援贫困地区。
南方某市曾发生一起怪事。两“大款”在一高级饭店吃完饭后,大款甲看大款乙给的小费比自己多,于是就当着他的面撕掉一百元大钞,乙也不甘示弱,撕掉五百元,如此往来,两人搞起了撕钞票大赛。
提问:上面两种现象,哪一种值得我们学习呢?
学生回答:青年农民值得学习,因为他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举例(略)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举例(略)
既然我们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消费呢?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意义
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举例(略)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举例(课本第235页事例)
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消费的科学性。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总结、扩展
总结。
扩展。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会不会抑制消费。
布置作业
i.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不符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的有
1.中专生买手机
2.中专生用电脑
3.中专生出入高级饭店
4.中专生买名牌衣服
ii.辨析题
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消费消耗财富,因此要发展生产而降低消费。
板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设计的四个大的板块为:经济与生活、思想政治与生活、文化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不难看出,在教材的涉及上是十分注重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所以,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多彩的消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介绍自己平时的消费习惯,理解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交流式教学模式是课改以来最受广大教师欢迎的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得到共同的进步。
1.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1)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消费群体,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但是在消费中却表现出时尚、新潮的消费特点,在消费过程中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他们不仅要求商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还需要商品美观、能够满足心理上的愉悦感。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理性认识还不够,大多依靠感性认识,当外界事物对他们的情感产生一定影响时,他们就会跟着感觉做事。而且随着大学生独立性的逐渐增强,他们在消费时更多依靠直觉和情感,容易感情用事。
(2)形象消费
当前的大学生不再是只会学习的学生,他们追求时尚、感性、率性,在消费时容易出现冲动。在物质以及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大学生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以及人力资源的紧张,大学生们不得不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形象魅力。
2.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1)盲目消费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愿在消费过程中听从家长的安排,开始要求自我选择,自己对消费性行为进行支配。大学阶段的学生十分愿意交朋友,聚餐、出游等活动都需要经济条件作为基础,并且这些资金都能够为自己的所支配,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就需要依靠家长的帮助,但是这种突然由自己进行金钱支配,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计划会出现盲目消费不理性消费的情况。
(2)虚荣、攀比心理
大学生在满足了自身的物质以及心理需求后,需要获得尊重需求,他们所做的各种努力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在消费领域中,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求其实是一种炫耀的心理表现,而攀比心理是一种好胜心,在消费过程中相互攀比、追求时尚与流行。
(3)恋爱消费和超前消费
在大学生的恋爱过程中,攀比心理和虚荣心理也是比较强的,大学生认为恋爱不仅是甜蜜浪漫的,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基础的。而且当前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大学生中出现很多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现象。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念的途径
1.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影响的,因此大学生应积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出科学的规划,消费计划要与自己的经济能力相符合,并且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过度消费的现象。大学生在消费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出现盲目攀比、虚荣等消费心理,很多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容易受到自己的情感的影响,盲目做出消费的决定,因此应在大学生中提倡文明消费的行为,避免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2.学校要加强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
学校应对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做好教育工作,邀请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指导。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个别指导,更好的了解学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