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课堂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0-01 11:27: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课堂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课堂文化论文

篇(1)

二、生态教学法培养传统文化翻译能力的策略和方向

生态教学指的是把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和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和环节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指引下有机联系、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生态课堂各要素、环节中始终贯穿的是联系、发展、共生、平衡、开放等生态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翻译能力方面,需要教师的教授、讲解、分析、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讨论、总结、交流有机结合。

1.课堂教学内容应体现整体性和联系性生态理念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一个整体之中,整体是部分存在的前提。在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以联系性和整体性作为指导。其一,教学内容要体现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要体现性质相近课程的整合。在传统文化翻译教学中,应恰当地融入英美文学、语言学、词汇学、修辞学等课程内容,体现与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整合。其二,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与其生存环境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联系意识的培养。

2.课堂教学过程应体现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传统文化翻译教学过程应贯彻动态性、联系性、发展性等生态理念。教学过程应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多鼓励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另外,还应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拓宽彼此视野,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3.课堂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文化翻译课堂教学方法应贯彻多样性、联系性等生态理念。一是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导入。背景介绍主要指教师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课的同时讲解给学生,使他们对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特定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进行不同的文化对比指教师在讲解本国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侧重与外国文化内容进行联想和比较,使学生形成全球文化意识。二是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探索。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实现词汇与文化教学的结合。此外,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报纸、图书,并督促他们在阅读时认真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三是案例分析实践。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相关的案例,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思辨能力、翻译技巧和沟通能力。四是角色扮演与情景模仿。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规定情景和目标完成角色扮演;另一种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任务完成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翻译技巧、策略完成特定情景下的传统文化翻译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充分地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五是适度地使用多媒体。传统文化翻译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播放视频,利用模型、照片和PPT等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相关研究证明,学习文化翻译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文化氛围,促进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4.课堂教学评价要多样化生态理念认为,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态系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离不开各个部分多样性的存在。传统文化翻译课堂的生态化必须以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作为重要条件。教育生态学要求教学评价应当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的学习能力,实现其全面发展。例如:同学之间的评价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这种评价既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训练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设计理念;探究教学

一、新课程高中化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过程。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指将学与教的原理转化为教材处理和教学活动方案的系统化规划过程,它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以求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教师以及教学媒体的特征,确定恰当的教学事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手段,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它应当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内容的选择、课堂实施的调控策略、学习过程、结果的评定及课后反思等。也就是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所进行的系统策划。

我们所说的课堂设计一般都包含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在开始我们的教学课堂设计之前,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向性,同时还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所以制定准确、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二、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教学的问题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大部分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强化。但是通过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现在的课堂化学探究实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不一致的实验”。在一些高中化学实验中由于操作上的问题或者天气等客观因素会导致实验的不成功。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对实验产生反感,就不愿意去相信实验。这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从过去的应试心态中走出来。从客观方面来看,看重实验结果,这既与目前当前一些地区的高中化学实验仪器精度不高、教师对实验误差分析不够有关,也与长期以来验证性实验居多有关,大量的验证性实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

2.教学过程重探究行动轻探究方法,探究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调查数据说明,大部分学校化学实验开出率比较低,实验课普遍流于形式,不能妥当地将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探究实验具有不确定性,在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下,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应具备的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化学知识,二是实验技能,三是各种技巧。只有具备了有关知识、技能和技巧,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探究实验活动。

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探究教学只有外在的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教师在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摸索实验探究活动的形式上。

3.高中化学教学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缺乏科学方法论的指导。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历来不重视科学方法论,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例。从教材对有关实验探究的设计上看,牵涉到科学研究中的几个专门方法,一是实验对照,二是条件控制。无论是化学传统课程还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师通常不会对这些方法作详细说明。这种实验探究,虽然结果是正确的,过程却没有多少科学价值。

4.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去尝试“实验现象不容易观察到的实验”和“操作步骤复杂、动作要求高的实验”。甚至有不少同学一碰到这样的实验就采取应付的态度,完全缺乏实验的主动性,更无探究性可言。这是当代化学实验的一个通病,也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后遗症。这个后遗症可能还要追溯到在旧课程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实验教学固定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久而久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课本有一定的依赖性。很多学生宁愿相信书本上一些文字苍白无力的描述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去试一试。

三、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1.树立“全人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什么样的理念,必然配之相应的行动。新课程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关键在于它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的诸多理念中,“全人发展”显然是其核心理念。“全人发展”的理念是指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这里的“全面”,指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它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而“自由”,则指在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素质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特长。这就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

2.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的三个环节:一是知识从哪里来?它们是怎样被认识的?二是知识及其相互关系;三是知识到哪里去?它们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常只注重第二个环节,对其余两个环节鲜有涉及,因而导致学生中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扎实,但探索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缺乏的现象。新课改就是要求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能够协调平衡地发展,并且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中,而不是孤立存在。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从三个维度融合的角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3.新课程课堂设计需注重过程教学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太注重认识结果的教学就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提倡终身学习,而传统的教学难以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的教学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现有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教给他们智慧,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地把有关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融入具有一定情境的过程性探究中,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统筹安排是设计的前提。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应该如下:课程标准教材与评价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我们要把“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包含在学习目标中的学习内容作统筹安排并关注学生学习评价”这一思想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根据学生的行为和特性,选择相应的教学事件和方法,并通过评价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正的过程。因此,合理的教学设计流程为:确定课堂目标确定学生的行为和特性选择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评价与反思。

五、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设计要求改变以教师灌输讲授为中心,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的教与学的模式,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主动学习、探究、讨论、交流,从而获取新知识。

1.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者的课堂学习服务的

在设计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实践证明:对同一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结果。那么我们所谓的教学课堂设计的根本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率、更快乐的学习化学知识,并且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2教学过程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与其个性特征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尝到甜头”,获得快乐的体验。以学生的经验出发,运用各种生动的情景素材(如化学史实、故事、问题、实验)引入新课学习。精选与社会生活和学习经验密切联系的内容,攫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素材,增加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尽量多地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增强这些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3.教学实施要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和手段

篇(3)

所谓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文化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内核,它包括支撑着教学活动的根本理念、价值诉求,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思维方式,以及维系师生交往活动的人际氛围和精神氛围等。可以说,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而课堂文化建设,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前提,以课堂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张扬生命的文化意识形态。课堂文化并不是课堂教学本身,它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生成的,但课堂文化一旦形成,反过来就会对课堂教学具有根本的制约和导向作用。因此,当先进的课堂文化成为课堂主流时,和谐课堂的构建才不会走向形式化、随意化。

二.传统课堂文化的缺陷

第一,课堂文化的专断现象。课堂文化的专断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文化的表达和阐释的控制上。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作为“真理的拥有者”、“知识的代言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本应丰富多变的教学过程被窄化为简单的授、受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使知识远离了学习,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慧的内在联系,“师生在校的生存方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呈现了被规定的特征,他们面对过去,面向人类已知的领域,而不是面向未来,面向需要发明和创造、探索的领域”。 这种专断的课堂文化剥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丧失了与教师平等的文化主体地位。

第二,课堂文化的随意现象。课堂文化的随意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散漫和自由化上。虽说和谐的课堂没有一定的模式,但是教师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个性或者过分地看重自身的情绪感受,导致课堂的随意和松散,应该说是违背和谐课堂的要旨的。例如课堂中牵强生硬的齐声鼓掌,对学生发言的敷衍模糊的点评,偏离教学内容目标不明的发挥,不能营造活泼生动、情趣盎然的文化氛围,使得课堂缺少一种为师生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民主平等的意识形态。

第三,课堂文化的背离现象。课堂文化的背离现象表现在课堂教学背离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忽略了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全面发展、预制人生这一宗旨,使得教育目的出现极大的偏差。在这种课堂教学文化的主导下,师生关系发生异化,本应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遭到破坏。教学已不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异己控制,封闭、灌输、异化的教学方式也就大行其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压抑,学生的自由思考精神受到禁锢,从而造成学生产生严重的知识缺陷乃至人格缺陷,导致了教育的不和谐。

最后,课堂文化的单调现象。课堂文化是一种聚合化的文化,丰富多彩是其重要的特征,但现时课堂的单调乏味已成顽疾。主要表现有:一、教师形象的单调。远离生活、学术化的话语系统,严肃加严厉的动作、表情,教师总是有意识地将教室中的自己和生活中的自己分裂开来,戴着一副神圣的面孔走上讲台,以传教士的心态站在学生面前,无疑拉大了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二是课堂活动的单调。课堂文化是在活动中萌发和形成的,但现时的课堂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课内活动的单调和枯燥与课外活动的生动、鲜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先进课堂文化的形态

(一)民主的对话型课堂文化

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文化,首先要在教学的着眼点与着力点上面对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并没有主次之分,和谐课堂更加追求教育的全民性和公平性。其次,要实现教师自身角色的根本转换。教师要改变话语权的掌控者的角色。泰戈尔曾经说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约会的关系”,是基于情感的认同,而不是基于任何霸权。教师要彻底改变原有的权威式和灌输式角色特征,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建构的促进者,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创新性思维的启迪者,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领导者转变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从文化知识的“代言人”转变为意义的“对话者”。

对话型课堂文化强调了课堂的民主性。所谓对话就是指“主体间以语言符号系统为中介进行的交往,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主体间的在场相遇,平等交流”。对话以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为基本前提,它要求教师将师生关系转换为“你——我”关系,营造一种主体间的平等互换的对话语境,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进行相互造就。对话型课堂文化需要营造一种“公共话语空间”和人文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言说的主体,拥有应答、质疑、选择、表达自我的话语空间。

(二)智慧的探究型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材实际上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剧本”,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对于这些“剧本”和“案例”,由于教师以及每个学生的经历、体验和解读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也有可能不同。所以课堂教学不应该视教材为“圣经”和“金科玉律”,不应该停留在对教材本身所传达的文字信息上,而要关注“案例之后”的更为本质的东西,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对“问题”进行不同的解答,大力倡导“创读”、“创解”。

更为重要的是,构建自主探究型的课堂文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价值引导——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关系,而且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学会了思考,启迪了智慧,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旦这种自主探究和意义创造的课堂文化构建起来,学生就具有知识发现和能力生成的后续力,就会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达到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目标。

(三)绿色的生命型课堂文化

构建绿色的生命型课堂文化,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世界”“体验世界”,注重课堂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和未来发展出发,观照与学生相关的活生生的经验,让学生体验过程,习得某种经验和体验,使学习成为学生生命经历中的一部分。

生命型课堂需要体现如下要点:一是赋予学生生命成长必备的共享的核心价值观。生命型的课堂要增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意蕴,淡化对分数、升学的功利性期望,在一种文化的分享和创造中丰富学生的生命,形成基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是赋予学生生命的关怀与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发展潜能,赋予学生生命的关怀,是生命型课堂的基本诉求。三是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开辟更加广阔与生动的教学空间,使课堂教学活动富有强烈的生命色彩。

(四)互动的合作型课堂文化

合作指的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使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合作型课堂学习有利于倾听各种意见,不断完善已有的文化,其重要价值还在于把学习者置身于社会背景中、置身于交流的环境中,从而将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进一步协调起来。

篇(4)

二、课堂讨论模式的涵义

课堂讨论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指“在准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的基础上指导课堂讨论”[3]。事实性问题的回答能够直接从材料或文章中找到原话或推断出符合逻辑的结论,结论是唯一的;解释性问题是一些有歧义的问题,不只有一个答案,有多种可能的解释;评价性问题是要学生联系他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价值标准对材料中的观点作出评价。在“中西建筑文化”课堂讨论中,一般采用解释性或评价性问题,因为这两类问题没有特定答案,是开放性问题,能在问题的探讨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事实性问题对于高职生而言,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其他学习方式获得答案,无须深入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而是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建筑文化课程中,要实现教学目标(即学生能够比较、分析、鉴赏中外建筑的美,能评价当代社会的建筑文化现象,能预测建筑文化未来发展趋势),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表达观点的机会,促使学习动机由外部向内部转化。

三、课堂讨论模式的课堂组织形式

(一)准备材料构建一组好的事实材料,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优秀的教师往往不会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能从社会生活中敏锐地捕捉到信息,课堂讨论的材料来源于社会,并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当今社会,各种建筑现象和事件层出不穷,作为建筑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对纷繁的社会现象有所了解,并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如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一组代表性材料:材料一、古建筑研究和保护专家梁思成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材料二、影视明星成龙把收藏的徽派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科技大学。材料三、当下一些城市不惜以牺牲自己的遗产为代价,克隆西方的地标性建筑,如杭州天都城的埃菲尔铁塔,苏州相城区的伦敦塔桥,天津武清区的佛罗伦萨小镇等。材料四、中国许多地方成为了西方建筑师的试验场,随处可见奇形怪状的建筑,如“大裤衩、唐僧帽、大秋裤、桶装方便面”等。

(二)设计问题课堂讨论模式的难点在于问题的设置,讨论的质量直接依赖于所提问题的质量[3]156,问题来源于材料。根据以上材料,提出如下问题:(1)现存古建筑需要加以保护吗?(2)保护古建筑的意义何在?(3)如何看待中国各大城市随处可见的克隆建筑和奇怪建筑?(4)结合对以上三个问题思考,谈谈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这组问题的难度由浅入深,既具有独立性,又有内在的逻辑性,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这组问题是真实的疑问,具有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对问题的解答会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三)创设问题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在呈现材料时,不是简单地陈述事实,而是借助于网络海量资源,制作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对上述材料进行处理时,综合运用关于南京古长城、徽派建筑的视频欣赏,克隆建筑的图片呈现,成龙捐赠古建筑的新闻报道,网友论坛发言等,还原历史现场,模拟真实情境教学。

(四)合作探讨凯恩的大脑研究原则“对意义的探求是天生的”[3]5,启示我们教师,每个人都具有求知欲,只要手段得当,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建构意义。讨论的形式采用小组式讨论和全班式讨论,前者是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问题或角度进行探讨,小组成员内部各抒己见,组长记录并整理每位成员的观点,这种讨论形式的优点是学生参与面广,气氛活跃,当然它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全班式讨论是在教师的主持下,同学们对某一问题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掌控讨论的进程,引导讨论的方向,也可以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及时评价和反馈。

(五)归纳总结教育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赞美将会促使学生表现得更加出色,反之,对学生的批评与否定将使学生自暴自弃。在总结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学生对某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这恰恰就是讨论带来的成效,因为讨论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权威观点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理解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增强处理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如讨论结束后,鼓励学生把探讨中得到的结论整理成小论文,以适当的形式发表,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

篇(5)

例如:教学《笋芽儿》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开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观的录像。先将青翠欲滴的竹亮。再将镜头逐渐聚在竹笋上,使学生感知竹笋的形、色。此时及时提问:笋芽儿是怎样成长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长条件?来诱导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序幕。接下来教师可边讲故事,边放“雨声”、“雷声”的录音,边投影各种情景:如笋芽儿扭动、向上钻、脱壳、成长、小草摇动以及雨景、桃红柳绿,太阳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随着文中各种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饶有兴致地学习了课文。

二、激发思维,释疑解难

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和可以用来体现训练重点的词、句、段,也有意思比较深或内容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词、句、段。在课堂上,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启而不发”时,当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学生难以掌握时,教师可使用电教手段。因为电教煤体具有对事物与现象过程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进行扩大与缩小的表现力。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从而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要想解决这个难点,必须使学生懂得赵州桥结构的独特作用。由于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我准备了一幅赵州桥的剖面投影片向学生讲解:这个拱形的大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道不受影响,所以,赵州桥虽然没有一座桥墩,桥身却仍然很坚固。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内心图象,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赵州桥结构的独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种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请学生到前面指图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印像,使理解更加深刻。此时,再让学生解释“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难点自然而解。

三、激起情感共鸣,陶冶思想情操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为从审美心理来说,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广泛地渗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与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审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像,趋向理解。简单地说,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而电教媒体对于提供具体的形象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显著作用。

例如:教学《采蒲台的苇》其中一句:“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涉及到历史背景。但是,由于当时的年代距现在较远,而且学生缺乏生活经历,如果只靠语言的中介,是很难认识其特定环境的。所以,我播放了一段精心选制的录像,让学生边欣赏一望无际的苇海及冀中人民为了保卫美丽的家乡而英勇战斗的情景,边听着老师的讲解,“时期,冀中是遭受日寇蹂躏最厉害的地区之一,但是这里的人民群众充分利用水乡的自然条件,出没于芦苇丛中,战斗在烟波之上,沉重地打击着侵略者,勇敢地守卫着祖国美丽的水乡,最终取得了胜利,课文中写的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就是指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损害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这样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学生理解了当时的背景,体会到了冀中人民勤劳、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并且为理解下文作了准备。

篇(6)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科学的课堂提问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反馈和调控教学,增进师生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科学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学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课堂提问。

一、了解不足,换位思考

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通常有提问,但经常出现这样的不足,即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未能回答或回答不完全时,老师既不启发,也不作适当评价,就让另一位同学回答;或刚有学生勉强答上,学生未能思考消化,老师就马上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的提问,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能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思考学习,久之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问题的症结何在呢?我觉得症结就在于老师问题的设计是从自身的思考出发,而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出发。

因此,教师备课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做到“四有四备”。“四有”即胸有大纲、腹有课本、目有学生、心有教法;“四备”即备目标、备教具、备板书、备合作(备合作最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驾驭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上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心理换位,从学生角度思考提问的设计及问题的启发,让一个个问题转化为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思维氛围,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主动。

二、因材施教,精心设问

问题设计是课堂提问的基础,是课堂提问顺利进行的关键,而且问题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善问者如伐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启发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病句时,我根据病句类型的不同,选择了如下一些句子,然后再设计问题提问。

病例:

1、在辽阔的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有一种野马,夜间经常混入牧群。

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实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3、看了“崇尚科学、批判”的展览,使我有了许多感想。

4、讨论战争和平等严肃话题的国际舞台纽约联合国总部,将破天荒首次出借给电影公司拍摄电影。

问题:

1、这些句子对吗?

2、如果错,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层次不同。第一个问题难度较低,学生凭语感或能判断其正误。这一层次问题的设计既考虑水平较低的学生实际,也是考虑到病句经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只要能判断其正误即可。第二个问题难度较高,学生除了要判断其正误,还应懂得错在哪里,如何修改。这一层次问题的设计既考虑水平较高学生的理性思考与分析,也是考虑到病句或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不同层次问题所引起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不同。较低层次的问题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简单应用;较高层次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较低层次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较高层次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适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三、引导学生发问,培养“问题”意识

篇(7)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因而,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不可分。

一、大学生对英语学习和传统中华文化的了解现状、原因

在相对重视西方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很多学生知道Valentine’s Day是西方的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用英语怎么说;他们知道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但不清楚中国四大名著的英文表述;他们知道国外的fortune cookie是签语饼,但不了解中国的红茶在英语中叫black tea。

究其原因,无非是主客观两方面。客观上,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本身过于强调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英语语言知识,对英美文化相关信息的介绍不胜枚举,大多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多媒体的普遍应用及网络电视等渠道,使英美文化潮水般地以影片、教学试听材料等形式进入学生视野,相对而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介绍的资料寥寥可数。

主观上,很多英语教师自身忽视了在英语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认为英语课堂的教学目的就是单纯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相应的英语国家文化。甚至有些教师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就十分匮乏,更不用说在课堂上靠自身修养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学习英语的大学生们大多以考试过级、多掌握一些英美文化知识为目的,课堂内外主要对英语语言、英语国家相关的文化背景、有关资料进行阅读和涉猎。他们没有主观意识到,其实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把本民族传统文化用英语表达,能够更好地促进对英语语言的掌握。

二、课堂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首先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民族灿烂文化的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包含了许许多多优秀、积极的民族精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传统文化积极的一面,使学生为民族特有的宝贵文明骄傲自豪。其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成为二者沟通的桥梁。再次,它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中华文化知识更贴近中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同于中华文化的英美文化与之相辅相成,在英语教学中,对于二者在文化上的对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方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从而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传承。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引导学生培养这种文化意识,在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兼顾英语作为一门重要外语工具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认识到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多多研究如何利用英语课堂这块阵地有效地把英语语言的学习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相结合。让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既能操练他们的英语基本功,使得语言得到锻炼,又能真正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达到双赢的目的。

那么如何具体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灌输中华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环节着手:

1.课前学生的presentation环节

笔者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在每堂课前利用3~5分钟让学生做presentation,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因而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presentation。往往在presentation环节,学生自己选择topic的空间很大,涉及的面也很广,包括:唐诗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宋词Ci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中国菜Chinese cuisine,二十四节气The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传统节日 traditional festival,民俗folk customs,等等。给大家做展示的学生会精心搜集素材,准备稿子并认真练习表述;在下面听的学生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听力,而且能了解到相应的文化讯息,可谓一举两得。当然,教师可以灵活地把presentation环节改为discussion,由教师选择一个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组陈述。

2.讲课文时的导入环节

在每课的课文导入环节,介绍课文背景知识时,可以联系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点。例如在讲《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中“Going Home”一课时,在介绍背景或分析题目时,教师可以联系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Random Notes of a Returned Native),可以把这首诗的英文译本读给学生,让学生猜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oem,Who is about going home。这样会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认真听这首诗的英文译本,并迅速调动大脑已知信息寻找诗的题目和作者。此环节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力,还能够引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诗歌的回顾和兴趣。

比如讲《现代大学英语》第二册“Quick Fix Society”这篇课文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讲解fix的含义,再解释题目的意思并让学生讨论快节奏社会的种种表现方式,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快节奏。其中在对待快节奏的态度上,教师可以援引《老子》第37章:道恒无为,而无不为。Nature does not hurry,yet everything is accomplished.教师先把这句英文说给学生听,让他们说出汉语意思,进而把传统文化中先人对待快节奏的态度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老子这句话的看法。同样,学生会对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叹服并产生兴趣,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再如讲“Discovery of a Father”的时候,可以联系朱自清的《背影》(“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摘选这篇散文中的一小段译文让同学们进行赏析。讲“The Greatest Invention”这课的时候,首先就让学生说出“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这篇课文是寓言故事,因而教师还可以联想到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诸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教师让学生练习用英文讲古代寓言故事,就能达到操练口语、锻炼表达能力,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双重目的。

3.课堂学习中的点滴渗透

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根据具体情况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授课若是涉及国外的某些习语或谚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之相对应的中国文化的习语或谚语的表达,例如teach fish to swim就是中国成语班门弄斧;love me love my dog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屋及乌。如果涉及西方的咖啡文化,则可以让学生联想中国的对应饮品――茶,思考茶在中国的渊源文化底蕴。再如提到英美文化中的色彩,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中华文化中的色彩含义,并鼓励学生辨别二者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出其背后的深层次文化根源。

四、结语

教师需要开动脑筋,平时多注重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才能做到在讲授英文课本的同时,恰当地联想相关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点滴渗透到课堂中,继而实现既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又锻炼语言能力的目标。笔者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英语教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吴友富.外语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

[4]于鸿雁.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海外英语,2012(11).

篇(8)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几点基本共识:1教学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2必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3必须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各种可能性;4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打开思维通道,形成“顺应”“同化”的态势,获得比较高级的认知学习。这些基本认识不仅证明认知的张力是客观存在的、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它启示我们要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关“认知张力”的研究,以此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

主体性、客体性是认知的两极,是互动的、对立统一的。在认知活动中缺一不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我们平常说的“主体”“主导”是主体性的两个方面。教学中的客体是学习材料,包括教材、实物、图片、音像资料以及供操作使用的学具等等。为什么说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呢?教学中的认知,是主体(学生)获取关于客体(学习材料)的知识或原理的基本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因素,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形成相应的能力,发展智力,这是主体认知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能动的。这种主动性、能动性使其在认知活动中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思维过程,并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扩展思维空间,积极深入到学习材料的意义、结构及本质特征的探索中去,不断获取认知成果,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展开”“探索”的过程,正是认知“张力”的过程。因此,主体性是认知张力的决定性因素。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过程,能很好地说明主体性是认知张力的决定性条件。

从认识1开始,孩子们经过认、数、摆个数是1的物体,抽象出“1”这个数概念,然后进行读、写、认。这时,孩子们绝不会满足于幼儿园里对“1”的具体操作,否则就会表现得冷淡和缺少耐心。“1”的认知过程中所开展的六七种活动(数一数、摆一摆、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用一用等),正是认知的不断“张力”(延伸、递进、扩展)。接下来认识2—10,他们仍不会满足于上面的六七种方式,他们盼望有进一步“张力”的认知,发现和获取更新奇的东西,由此而带动出更具数学性的认知张力:(1)数的大小比较;(2)数的分解、组成(含不同的形式);(3)数的连续;(4)序数、基数的出现;(5)加减法的产生;(6)运算的进行等。可谓丰富多彩。学习者和学习材料同步互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认知客体———学习材料,则是认知张力的必要条件,它以“合规律性”的原则呈现。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教材的改革与进步。人教版的义务教材在实验本的基础上作了新的改进,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便教便学的知识体系、结构体系。比如小学数学教材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考虑到知识的呈现过程与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有机统一,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递轻学生参与的单一滞后的模式。尤为突出的是,教材中“想一想”多了,“摆一摆”多了,例题中要求学生“填空”的地方多了,“解法一、解法二”多了,“比较课”多了,“整理与复习课”多了,从而使学生进入到认知结构的深层次中。

何为认知结构的深层次呢?“经验—知识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1)经验知识要素;(2)逻辑数理要素。前者不难理解,后者指主体认知客体所获得的经验知识并非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而是以一定的方式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小学数学“比较课”、“整理与复习课”实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认知结构课。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是为了把一组数量关系纳入一个有序的高级结构中去。学生一旦获得这种高级结构的认知,他们“同化”“顺应”的能力将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有结构”的材料也就大大张开了认知的空间。例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不管是一般的还是稍复杂的,都将纳入到“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上来认知,也就是说“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张开后,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刺激情境,让学生强化意义的理解。而由分数的意义张开的诸如“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求甲数比乙数多(少)几分之几”、“甲数与乙数的比”等等,都成为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推动主体建立有序的整体的认知结构。主客互动是一种积极活动,既有学习者一系列的外显的认知活动,又有学生以“观念形态”进行着的内在思维活动。作为客体的积极性,在于它的科学有序的整体构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对主体具有吸纳作用。同时它能带动主体以积极的情感、意志,主动地探索,科学地认知。认知的张力是主客互动形成的。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纠正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过分强调主体而忽视客体的偏态,具有一定作用。

二、师生互动是认知张力的动力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主体或教师主导的作用都不可替代。维果茨基说过,“最近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有了教师的帮助,学生就可能不断地从“最近发展水平”向“现有发展水平”转化,推动儿童向深层次发展。我们来看“十几减8”的教学。在师生互动作用下,学生掌握算理,顺利完成11-8、13-8、15-8、12-8、16-8后,例4发展为“想一想:14-8=()”。按照学生已有的认知,教师一般这样引导:想8加()得14,因为8加6得14,所以14减8得6。

但高明的教师并不到此为止,他想带动学生调动自10以内数的认识以来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产生认知张力;而聪明的学生也并不满足于用那个算理去想。师生的默契使这种互动关系协调运动。教师一个“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就活跃起来了,各种不同的想法随之呈现出来:(1)想14拿去8,还剩6(低级思维,但也属一种不同的想法,因为认知的张力并不限定学生的认知“搜索”);(2)想10-8=2,2+4=6;(3)想把8分成4和4,14-4=10,10-4=6;(4)想14-7=7,7-1=6;(5)想14分成8和6,8-8=0,还有6……从这里可以看出,师生互动能保持认知的积极状态,有助于张开认知的空间,而且它驱动学生打开认知的各种通道,获得丰富的认知成果。奥苏贝尔解决问题的“四阶段”(第一阶段,呈现问题情境命题;第二阶段,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第三阶段,填补空隙;第四阶段,解答后的检验)中,第三阶段“填补空隙”的说法很形象、准确。填补“空隙”正是因为认知张开后有了空间空隙。学生看清了“已知条件”(他当时的状况)和目标之间的空隙和差距,就必须占领这个空间,填补这个“空隙”,实现师生互动。

三、探索与表达是认知张力的存在方式

有了探索活动,才有认知的存在;探索的进行,使认知张力的方式变得直观。探索本身,需要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展开。它既张开这种时空范围又占领这种时空范围。学生的认知活动一旦进入探索阶段,主体的认知(当然也离不开情感、意志的积极参与)逐步深入、拓展,不断进步。这样,认知张力成为容纳探索活动的载体,探索则是认知张力的存在方式。小学数学教师越来越勤于使用“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语言,其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材料。随着探索活动的展开,使得认知得以张力。反过来,认知的张力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探索所致。没有学生的探索,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表达(这里重在口头表达)也是认知张力的存在方式之一,亦称表现形式。

篇(9)

例如在讲灭火的原理时,笔者给同学讲了的故事。与战士们一起秘密地潜伏在敌人阵地草丛里,几架敌机尖叫着飞到草丛的上空不断盘旋,接着扔下一排燃烧弹,落在潜伏区附近,一时间黑烟滚滚,大火熊熊。“不能动!一定要严守潜伏纪律!”敌机又一阵疯狂扫射,临走又扔下一排燃烧弹。一颗燃烧弹在身后爆炸了,燃烧着的汽油溅到身上,身上的伪装、衣服立刻烧着了。“哇——哇!”他的左侧,传来了急促的蛙叫声。“叽——叽!”他的右侧,传来了紧迫的鸟叫声。这是战友们用暗号发出的呼唤,他们不住地向示意,赶快将大火弄灭。但却异常平静,他向战友们摇摇头。他当然知道,身后就是一条流水的小沟,滚进去,火马上就会熄灭;或者,踢开腿上的伪装物,就地一滚,也能将火熄灭。为什么要描写他身后有一条小沟,有小沟为什么就可以灭火?为什么就地打滚也能灭火?为什么安静地卧在那里,任凭火舌爬上自己的脊背,爬上自己的双肩,任凭火舌燃烧着他的眉毛、头发……他没有呼喊,没有流泪,只是使劲咬着嘴唇。

通过故事让学生懂得了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也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是化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惯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在新教材(沪教版)中燃烧的条件是通过三个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而在旧教材(人教版)中则是通过白磷和红磷的一个对比实验得出的。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也往往采用后者作为补充实验,但几乎所有的教师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后便结束实验,却不知将它进行适当地改进。由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一思维定势:水能灭火,因此水火不相容。所以,学生便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白磷在水中不会燃烧”。如果能够将上述实验加以改进: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教师适时设疑:如果用一导气管将氧气通入沸水中与白磷接触,白磷是否会燃烧呢?(学生都会认为不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补充实验让学生用一导气管将氧气通入沸水中与白磷接触,同学们就能看到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知识,而且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三、创设问题性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学堂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

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一瓶氧气,然后提出问题:集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得到的?由此引出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在实验室里,通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得氧气?同时向学生介绍并出示双氧水和黑色二氧化锰粉末。接着提出问题: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是否都会产生氧气?请学生做如下三个实验并观察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2)在试管中加入双氧水,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3)将实验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至此,教师再创设问题情境:双氧水中不加二氧化锰,会产生少量的氧气(有气泡),为什么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以后,会产生大量的氧气?请同学们考虑有哪几种可能性。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情绪高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教学气氛达到。

讨论过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像二氧化锰这种物质叫“催化剂”。在实验室里,通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来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加快了双氧水放出氧气的速度。教师此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1)除二氧化锰外,有没有其它物质可以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2)二氧化锰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这种说法对吗?促使学生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去进行思考,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处于“愤悱”的状态中,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化学的实效。

四、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化学反应的实质”这一内容时,笔者让学生上课时表演,让学生演原子,先组合成水分子,随着笔者的哨声,学生化分成原子,再随着哨声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学生通过亲自演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竞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氛围,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重过程,多鼓励。”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例如,在元素符号的教学中开展“看谁记得快”活动,在化合价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开展小组比赛,“比比看谁记得多”、“动动脑,我出题来考大家”等竞赛活动,把学生们的兴趣提高起来。通过课堂生动的竞赛,学生兴趣浓了,参与课堂的意识强了,学生也能更好地构建课内外的知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解决教学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强化,兴趣被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裘建浩.创设教学情境改善教与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6).

[2]陈伟,周志华.中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5(6).

Abstract:Inchemistryteaching,cultivatingstudents’chemistrylearninginterestanddevelopingstudents’positivesentimentexperienceisthebasisoflearningchemistry.Therefore,teachersshouldcreatedifferentlearningsituationsandarousestudents’sentimentexperiencesoastohelpstudentsexperiencethesuccessandestablishtheconfidence,thustoimprovechemistryteachingquality.

篇(10)

二、灵活使用课件,使化学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征在于其思维方式是微观与宏观的联系,建立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是化学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也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而在中学阶段学生抽象思维有了很大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仍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用动画表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把分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原子或原子集团的分与合形象地、动态地展现出来,生动活泼,吸引力强,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形成直接学习的动机,增加无意记忆和联想记忆。多媒体课件在物质微观结构的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的演示方面的直观性为我们在教学中架起了微观和宏观的桥梁,对于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在进行原子的结构、水的电解、氯化氢的形成等知识点的教学中,都采用了Flas,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形成自己头脑中的微观想象。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仿真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发现的最大难题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每次实验课,老师的大量精力都花在纠正同学们的错误操作上,而且由于人数众多,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为此我们在学校计算机房中装了一个《化学仪器随意组合》这样一个小软件,学生在上机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仿真实验演示。通过仿真实验的训练,再进实验室做实验,我们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的提高了。

四、利用网络优势,实现交互式和协作式的建构性学习。

篇(11)

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是十分有益的。师生之间融洽的氛围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全面把握课改师生关系的内涵,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想方设法地增强和保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最终共同营造一种愉悦的、兴奋的、共享的教育情境,迈出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一言一行,学生不经意间流露的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细微的眼神,很有可能都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的一个真实反映。在课后多进行师生交流,把在课堂上观察到的信息以个别谈心、课外活动或集体交流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坦诚对话,以平等对话拉近师生距离。正所谓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深刻了解与情感交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发生了情感上的改变。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身份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者和解惑者,更是转变为学生在探求新知识道路中的合作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有了良好的感情上的沟通,才能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节奏中不但学到化学知识,更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更能增强和保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又何尝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呢?

二、优化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实验是进行化学探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实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实验探究中掌握化学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并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进一步优化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实验的探究欲望,并借助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增加“喷泉”趣味实验,在讲“燃烧”时,增加“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实验 ;在讲指示剂与酸碱的反应时,增加“无中生有”等实验,富有“魔力”的趣味实验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再比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探究类实验的教学,首先给学生提供各种器材如下 :锥形瓶、广口瓶、烧瓶、试管、单孔塞、双孔塞、分液漏斗、长颈漏斗、注射器、导气管。以及生活用品如:饮料瓶、吸管等。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自选器材进行组装后分组试验,在最后的评价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小组间进行评价,说出各自装置的优缺点,并自选一套进行实验制取。这样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知道进行化学实验的装置并不是唯一不变的,只要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就会产生更新、更好、更有效的装置,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思维。可见,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很多化学概念都需要通过实验引入或验证。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以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实验技能。

三、巧设教学情境,强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