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历史八下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深入,但现实中历史与社会作业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开放性等,故无须回避,在当前紧张的升学中历史与社会作业已成为学生负担的代名词,忽视作业质量和学生感受的作业比比皆是,严重影响本学科的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探究实现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一、承认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一个事实:各学生的水平是不同的。老师也承认学生间有差异。但历史与社会作业都是要求所有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本,忽视实际学情差异,这严重影响作业应达到的作用。所以,要实现作业的功能,须承认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例:八下“中华民族的觉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写出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事件及异同;中等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归纳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及特点;学有困难的学生,布置基础题目。这样的分层布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的收获和提高。
二、作业形式多样化
传统作业远离学生实际生活,作业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考试,
所以内容、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开放性等,要扭转此现象须实现作业形式多样化:
1.归类型作业
归纳型作业,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我们认为,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多种途径,教师帮助学生构建会抹杀学生的主动性,
效果不佳,相反应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分享成果,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例:八下整个单元结束后我们设置归纳型题目: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是如何学习西方的……这样的作业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作业质量明显改善。
2.实践型作业
实践是《历史与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型作业便于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和适应社会。故每个单元的探究课设置社会调查等实践型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记录实践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这类作业需要的时间较长,建议一到两周,发挥团队自主探究精神,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锤炼能力。
例:七年级下,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1)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分组调查
各组有计划进行收集资料。具体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士,网上查找资料和调查等。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写成调查报告,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课堂展示成果。主要让学生交流在调查过程中的表现及感受,再采取组内互评、组际互评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团队意识和探究能力。
3.反思型作业
每个单元作业完成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份“自我诊断和反思评价表”,包括项目应得分与实得分、错题对应知识点、失误原因。失误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知识、能力上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原理不明;读图析图技能差等。另一类原因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包括审题不清、条理不清、答案过于简单等,学生根据错误原因以书面的形式确定应采取的措施,总结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在作业管理上进行一些实践,让学生的作业精彩起来,使每一次作业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幸福与快乐、成功与喜悦、苦恼与辛劳等。
三、关注作业批改,注重展示作业成果
传统的作业评价只有简单的对和错,新课程关注三维目标,因此,要把作业看成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应充分肯定这些成果并展示,尊重、鼓励和引导学生。
教师要注重作业的批改艺术,我批改作业都是对的打勾,错的从来不打叉,而是用红笔逐一圈出,从不根据对错的数量来判断优良,而是根据学生作业透出的态度来褒奖,并运用评语鼓励学生。另在班级中强化表扬学生的认真态度,除口头表扬,只要每学生得到一个A就可在班级表扬花名册上加上一个“1”,每周会评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会通过校讯通在全班家长面前表扬,如
连续一个月优秀者,单元考试还可以加2~3分不等,还可得到一定的奖品。相信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劳动被肯定,只要真心用心对待孩子,他们就会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这将会给他们无形的巨大动力。
除此,我们还可通过其他形式展示学生的作业成果。如以中国传统习俗为主题的手抄报贴在教室,学生都特爱护,互相评价学习;进行班级间的竞赛和相互展示;利用黑板报,班队课等多种形式展示取得的成果。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来重视学生作业成果,重要的是要让学
生充满被认可感,提高他们的主观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作业的有
效性。
总之,新课程下历史与社会的作业变成课堂一个延伸,这种延伸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对课程意义的重建与提升。对学生而言,新课程下社会作业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形式的更加多样化,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强调展示和评价,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从而实现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有效性。
1.实验细节放大化
教师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时,一些细节只有前排几位同学才能看清,而后面同学则只能充当听众了,比如正确使用量筒读数时要求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使用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数值时;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等,此时我们有两个方法处理:一种是借助已经录好的视频;一种是借助实物投影仪。一般来说我会选择有现场感的实物投影仪,比如在描述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及磁场分布的规律时,可以使用通电螺线管演示仪,在面板上均匀撒上细铁屑,接通电源后,轻敲面板,发现细铁屑在通电螺线管周围有规律的分布,从而使学生迅速的掌握了知识点。
2.微观世界宏观化
理解微观世界需要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初中生而言略显困难,如果能直观的进行观察,则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原子的内部结构时,我们可以借助视频资料,将微观世界放大,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更进一步,我们在学习化学变化的本质时,如果能用动画演示,那么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起来,更利于学生接受。
3.危险实验安全化
初中化学实验有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不当极易发生事故,比如氢气验纯后才能点燃,不验纯即点燃,极易发生爆炸;Na与水的反应时,由于Na块太大、Na上煤油未擦净、烧杯上盖上了玻璃盖等都容易引发爆炸等。而这些错误操作所带来后果有较大的危险性,必须避免,不是靠学生做错实验后再总结经验教训,那时为时已晚,所以教师在学生实验前一定要说清楚,让学生提前掌握正确操作方法。若我们能把这些错误操作所引发的实验后果通过动画模拟出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思想上重视,操作上细心,那就能起到警示作用,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4.演化历程直观化
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诞生等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去探究这一过程,这时我们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等缩短历史进程、进行精确定位,使之简化,让同学们直观的了解这些进程,深入的掌握了这些内容,而这些史料详实、语言精确的科教短片,更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抽象内容形象化
在学习《电压的测量》这节内容时,电压的概念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建立电压概念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一般都采用用水压类比来理解电压。这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抽水机工作动画和一个闭合电路工作动画,通过动画模拟帮助学生把抽象概念形象化,通过水流类比电流、开关类比阀门、水压类比电压、抽水机类比电源、涡轮类比用电器(此处是小灯泡)等使得学生完成想象过程,获得了知识。这样的方法行之有效,且印象深刻。
科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不足
1.有声有色但无味、可观可赏不可触
(1)我曾尝试用多媒体课件部分替代课堂演示实验,比如在八下第二章第二节《氧气和氧化》的演示实验中我将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用FLASH动画演示给学生,发现虽然动画中细节很详细,但学生在练习中反馈情况的不好,特别是经常遗忘刺激性气味这一重要现象。
(2)在学习《物质的溶解性》这一节时,我全程使用多媒体课件,包括其中有两个现象:①氢氧化钠的溶解,②硝酸铵的溶解,我也没有过多展开,只照搬课件里结论,并没有做课堂演示实验。结果同学在课后的练习里把二者的现象混淆、结论写反的大有人在。
我对上述两个教学片段进行反思:(1)中无味;(2)中未触。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很生动、很细致,并且可以慢动作回放,但它只能体现声光,不能闻,无法摸,不能体现“味”和“热”,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才能有效整合,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应该做当堂演示实验的一定要做,不要犹豫,不能偷懒。
2.完美设计探究难、亲身实践受限制
一般一节课在上之前,教师都认真备课,仔细修改要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力求万无一失,殊不知我们完美的准备断送了很多值得探究的机会。比如我在上《氧气和氧化》时在两个班级采用对比教学,A班全程采用多媒体课件,B班重点实验当堂演示。A班平淡无奇,顺顺当当的结束了一节课,算是完成了教学计划。而在B班上时,同学们对课堂演示实验很感兴趣,要求亲身实践,结果有一位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铁丝怎么也烧不起来,这就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后得出结论:他在火柴刚点燃时就伸进了集气瓶内,结果氧气都与火柴反应完了。分析完了,我请同学重新做实验,一次成功。经过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了一个道理,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他们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惊喜!
1.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尾误用问号
八(上)第10课余秋雨的《信客》,导引中:“熟读课文,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看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句中的问号使用不合乎规范。本句是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末应该用句号。像这种类型的句子在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和第21课《桃花源记》的导引中均有出现。如:“阅读本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读后还要仔细想想,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两句的句末都误用了问号。
2.总括句前面误用逗号
八(上)第26课郦道元的《三峡》,第一段中的“隐天蔽日”与“自非亭午夜分”之间不应该用逗号,而应该用冒号。因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总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在写“岭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在写“山高”。因为“山高岭连”,所以才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效果。也就是说最后这两句是对前文进行总括的语句,冒号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逗号没此功用。
3.连词前误用顿号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间使用顿号不恰当。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雪后的西湖已成为一片大的冰雪世界,“湖心亭一点”和“余舟一芥”是在大的背景烘托之下出现的小事物,这两个小事物属于并列关系。既然是并列关系,“、”和“与”就不应该同时用。另外本文中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的“天”“云”“山”“水”属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只用了“与”来连接,而没有同时用“、”和“与”来连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文的标点符号出现前后矛盾之处!
二、文言字词解释有误
1.“船底”被解释成“船顶”
八(上)第23课魏学的《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船背”该如何解释?在课本P180的课下注解⒄中,它的意思为“船的顶部”。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的义项为“脊背,泛指物体的背面,反面”。针对此种义项,有很多人认为船的背面就是船的顶部。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又不经推敲。它的义项中除了“泛指物体的背面”外,还有“反面”之意。船的反面应该是哪里?我认为船的反面不是船的顶部,而应该是船的底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词典》中,“背”的义项为“物体的反面或物体朝后、朝下的一面”,并且后面附着“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这个示例。那么在此文中,这个“背”的义项就应该是“船的反面”或者“船的底部”。按正常的逻辑来判断,船的正面应该是人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船身和船顶,而船的反面就是船的底部。除词典上的释义外,我们再结合语境来分析:如果按照“船的顶部”来解释,那么船的顶部应该为船舱的顶部。如果船舱的顶部不算高,在高度上来讲,坡在上面题字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本文中的“中轩敞者为舱”的意思却为“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有“高”和“宽敞”,想必苏轼在上面题字还是比较困难的。除了高度外,还有一句“箬篷覆之”,意思是“用箬竹叶做的船篷”。既然已经有船篷了,就说明船舱的顶部已经雕刻了箬竹叶。把箬竹叶和题名刻在一起, 题名如何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的效果?从美观上来看,古人的文章、画等作品题目落款时往往都会选择左下角,避免冲淡作品的主题。魏学在雕刻这幅图景时应该会考虑苏轼的题名放在船的底部更合适,若苏轼题在船舱顶部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了。所以结合语境来看,“背”应该解释为“底部”。
2.“更定”被解释为“定更”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更定”释为“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就目前来看,杭州西湖冬天在晚上六点左右天黑。在崇祯五年即1632年,晚上八点左右就是初更,而“更”是夜里的计时单位。这说明此时已经天黑。既然已经天黑,如何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景象?特别是在古代野外的夜晚,没有照明的情况下,作者如何能看到“上下一白”的效果?另外,本文中的 “更定”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提到的“定更”吗?是否是译者将二者混为一谈了?“定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旧时晚上八点钟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而在依据最新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古汉语词典》中查到了“更定”,它的义项为“更深夜静”,而且举的例子就是本文中的“是日更定矣”。《古汉语词典》中“更”的义项为“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后起意义)”。《中学文言文多用词典》中“定”的义项为“人声静谧”,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也是此文中的“是日更定矣”。“矣”的义项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综合上面各个义项,先从“人声静谧”入手去分析,虽然深夜比较安静,但是古代晚上还是有打更的人出来打更,有打更的声音和打更人提醒大家防范的喊声。每两小时一次,还无法达到人声静谧,只有当五更都打完了,即到了早上五六点那样才真正的安静下来。再加之“矣”是“了”之意,表完成时态。“更”可以理解为“打更”,“矣”修饰“更”,意为“打更完毕”。那么“更定矣”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打更声结束后,人声静谧”。这时大概是早上五六点,而在杭州冬天日出的时间也刚好是五六点左右。在日出之后,作者出门才有可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些景象。
3.“郁郁”被解释为“形容草木茂盛”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下注解“郁郁”的意思为“形容草木茂盛”。但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为“香气浓烈的样子”,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恰巧就是本文中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我认为应该翻译为“香气浓烈的样子”。按照语境便可分析出来,“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的“岸”译为“岸上”。“芷”即白芷,香草名,可入药也可做香料,白芷枝叶呈青色。“汀兰”译为“小洲上的兰花”,兰花的枝叶也呈青翠色。由此可判断出,白芷和兰花发出浓烈的香气,呈现出一片青葱翠绿的颜色。所以此两句应该翻译成“岸上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4.“极”被解释为“尽”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意思为“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 从修辞角度分析,应该是对偶句,即“通”与“极”的词性一致,都是动词。课本的课下注解“极” 被解释为“尽”,那么“尽”作为动词时有三个义项:①完,消失;②竭尽;③结束,完成。把这三个义项都带入原句中进行翻译,明显不合语法规范。“极”作为动词时有一个义项是“至,到达”。我认为此处的“极”翻译成“至,到达”或“到,到了”更合适。
三、表意不明
1.小说中的“我”被表述成“作者”
八(上)第8课李森祥的《台阶》的体裁是小说,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在P67导引中的“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父亲的故事的”一句表意不明,易让人产生“作者”就是“我”的误解。此处不妨改成“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文中‘我’的父亲的故事的”。
2.并列谓语服务于同一个主语导致语意不明
在八下第25课的导引中,有一处文字“这些作品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表意不明,它的表述容易误导读者认为这课中所有的诗词曲都是“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长期被贬异地的悲愤心情,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杜牧的《赤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的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托了词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表现出其不为失意和离别所苦的旷达胸襟。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综上所述,各首有各自的感情特点,因此导引应在“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和“思亲忧国”的前面各加一个“有的”,这个句子就变成“这些作品有的抚今追昔,有的慷慨悲愤,有的感时伤怀,有的思亲忧国”。这样的表述才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