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流行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而收录贝多芬、帕格尼尼、斯特劳斯等等音乐巨匠杰作的专辑即使只是流行专辑的三分之一,却仍然往往躲在墙角更甚者塑料封套上沾满灰尘,无人问津。在书店,最抢眼的便是包装精良的一套套网络系列小说,80年代的作者的作品更是大行其道,不费吹灰之力的赢得畅销书榜的榜眼探花。而那些经过一次次历史冲刷考验的名著,却在一边黯然失色。
The albums that contain the masterpieces of Beethoven, Paganini, Strauss and other music giants, even though they are only one-third of the pop albums, are still often hidden in the corner or even the plastic covers are covered with dust and nobody cares. In the bookstore, the most eye-catching is a set of well packaged network series novels. The works of the authors in the 1980s are even more popular, and they won the best-selling list easily. And those classics that have passed the test of historical scour have been eclipsed on one side.
曾经,我也被书架上包装精美书名诱惑的时髦小说带走,因为其中设计精巧的情节,艳丽奢靡的“人生体会”即使深知这是快餐文化,泡沫文字,但仍然为之“折服”。但是,久而久之看着雷同的情节,乏味的对白,不禁怀疑这些版率极高的时髦小说是否有“抄袭”之嫌。看着无数“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理想”的网络宣泄文学,对愤世嫉俗的陈词滥调,也不免嫌恶。
At one time, I was also taken away by the fashionable novels that were seduced by the beautifully wrapped titles on the bookshelves, because of the ingenious plot, gorgeous and extravagant "life experience", even knowing that it was a fast food culture, bubble words, it was still "subdue". However, as time goes by, looking at the same plot and boring dialogue, we can't help wondering whether these fashionable novels with high edition rate have the suspicion of "plagiarism". Watching countless "this world does not conform to my ideal" network catharsis literature, to cynical cliche, also can't help but dislike.
绕了一个圈子,我又回到起点。捧起名著――真正的文学,感受它所教导的哲理,滋润着我每根神经的触角。而那些“时髦的轻浮念头”也随之摒弃,因为真正的文学告诫我生活不是轻滑的角色扮演。诚然,社会的激烈竞争,让人们不断面对各方面压力,很多追逐流行的人,开始学会用各种激烈的方式,让自己成为地地道道的“愤青”,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
Around a circle, I return to the starting point. Hold up the famous works - real literature, feel the philosophy it teaches, moisten the tentacles of every nerve. And those "fashionable flirtatious ideas" are also abandoned, because the real literature tells me that life is not a light role play. It's true that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the society makes people face all kinds of pressures constantly. Many people who are chasing after fashion begin to learn to use all kinds of fierce ways to make themselves truly "angry youth" to express their dissatisfaction.
流行文化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影响甚深,不单只是在阅读、音乐上,更甚者是对我们生活态度的影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流行文化都是负面的。比如近来在中国年轻人之间大受追捧的街头文化。很多人会疑惑,这“街球”、“街舞”不过是在大街上打球跳舞,有正面影响吗?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但是这街头文化又叫黑人文化,顾名思义是从黑种人中开始盛行的一种渗透了深厚黑人文化精神的民间文化、是美国贫民??的黑人在人权压迫,种族歧视的特殊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文化精神,文化运动。
Pop culture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our generation, not only in reading and music, but also in our attitude towards life. Of course, not all popular culture is negative. For example, the popular street culture among young people in China recently. Many people will wonder, this "street ball" and "street dance" are just playing and dancing on the street, does it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urface, it doesn't seem to exist, but this street culture is also called black culture. As the name implies, it is a folk culture that has permeated the spirit of black culture, and a cultural spirit and movement formed by the black people of the poor in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human rights oppression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
在美国,它并非只是爱好,更是一场为人权而战的革命。但是,在中国它却只是一种爱好。诚然,这是不同的历史背景造成的。爱好这种街头文化的青年如果深知这种文化的精髓并从中学习他们优秀积极的生活态度,而非单纯的追逐流行的话,在我看来,其正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事实证明,流行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战略力量。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指文化自身蕴涵的内在力量,而且还包括一种能够被他者认同、被别人接受的文化力量。所以,文化软实力并不是一个自我确认、自我命名的文化属性,而是一种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兑现的文化价值观。目前,在古典文化与流行文化之间,我们应当更加关注流行文化的作用。我们指的流行文化包括电影、电视剧、通俗音乐、歌舞晚会这些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文化艺术形式。要建构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提高本土流行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在此所强调的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仅仅是一种企业意义上竞争力,而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它主要是指那些在文化领域长期积淀的思想成就以及优秀的民族精神品格,通过对这种精神资源的开发与传播,必将对提高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就连对娱乐文化持有激烈批评态度的美国当代学者尼尔·波兹曼也不得不承认,在当代世界“上帝偏待的是那些拥有能够娱乐他人的才能和技巧的人,不管他是传教士、运动员、企业家、政治家、教师还是新闻记者。”只有在流行文化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才能够使其文化价值观在世界上广泛传播。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建构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首先就是要提高本土流行文化的影响力。日本人也没有把代表他们传统文化的国粹艺术歌舞伎推广到美国,而是把他们最时尚的动漫产品打入美国市场(日本现在动漫产品在美国的销售收入超过50亿美元,是日本钢铁在美国销售额的4倍)。我们中国人了解日本文化同样是通过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姿三四郎这些来自于流行文化领域的大众艺术形象。印度也开始在流行文化领域制造自己的文化偶像。他们拍摄了本国的“超人电影”《克里什》,并且特意安排与好莱坞的进口影片同时上映。印度的克里什与美国的超人一样戴着面具、身穿皮衣,拥有超常的速度和力量,但是他却按照自己的准则去拯救人类。印度的电影专家万西·朱卢里说:“任何印度英雄都要保持印度的传统价值观。所以,克里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肌肉,而是来自于大脑。这意味着印度将成为一个传统而智慧的国家,而不光是靠武力来解决问题。”韩国人没有把他们的传统艺术长鼓舞推向世界,而是把他们的电视剧、电影作品推向海外市场;他们一直在流行文化领域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打造自己的文化偶像。裴勇俊不仅成为韩国电影、电视剧的一线明星,成为韩国争得亚洲娱乐市场的核心人物,而且也成为韩国商业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其个人的明星效应对于提升韩国文化的市场竞争力与文化影响力都具有很强的推进作用。由此可见,各国都在通过流行文化领域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本国文化的软实力。由此可见,我们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也应当把流行文化置于一种与海外文化产品进行博弈的战略力量来考虑,不宜于在文化产品中去追求那种过于深奥的哲理和过于古典的意义,我们更需要的是把那些容易被他人识别,可以被他人理解,可能被他人接受的文化意义表达出来。
我国国际影响力的缺失在流行文化领域
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主要缺失并不在传统文化领域,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地域性文化,是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征。我们的儒学、佛学、道教都是举世公认的文化思想财富,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资源。我们的孔子与耶稣、释迦牟尼、一起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四位文化伟人。儒学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被21世纪《世界人类责任宣言》尊奉为全球社会治理的黄金规则。事实证明:儒学具有跨越空间的历史价值与超越时间的恒久意义。可是,在流行文化领域,我们缺少标准化、系列化的大众文化产品,特别是缺少带有国家品牌标志的流行文化代表作。所以,我们应当按照流行文化的构成元素来配置中国文化产品的内容,来搭建中国文化产业的交易平台,来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现在,我们还没有一种能够被国际市场广泛接受的流行文化产品,特别是还没有一种像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动画影片、英国的爵士音乐那样能够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外销型文化产品,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对海外受众还没有产生普遍的影响力,我们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失去了一个有效的传播载体。
固然,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流行文化产品都变成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工具,但是,那些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力作必定会在这些流行文化的作品中产生,而不能指望还有另外一个专门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品或是机构来完成这个使命。
流行文化在人们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一种娱乐的来源,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资讯来源。“许多知识分子和批评家因为流行文化露骨的商业性而对它嗤之以鼻。他们认为流行文化所提供的只是大众娱乐而非信息,所以没有什么政治效应。”也有人认为流行文化只是通过纯粹的市场力量和享乐主义来引诱人。其实,流行文化对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都具有普遍的吸引力。用软实力理论的创立者约瑟夫·奈的话来说,它的积极作用会使国家在推行其政治政策与国家利益时更加容易,也更加有效。
在流行文化领域打造自己的“梦工厂”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84-01
艺术并不是一台计算机,它是在心灵和想象中展开,体现在一种民族文化的多种多样的表现中。它本身也位于是物质现实与精神体验中很微妙介质。流行文化作为艺术的体现方式之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一、现代流行文化
文化模铸人的生活,而人的生活也在书写文化的故事。
作为一种从属于非主流文化类别的流行文化,它是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文化事实,它正在模铸着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活也可能成为新的流行文化产生的契机。流行文化是时髦、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文化是一种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文化,一种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它基本已经成为整体文化领域中最活跃的部分。
流行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通过一系列传播媒体的推波助澜,在不同层次的人口中广泛传播开来,流行文化在大众中的广泛传播,使我们可以通过对流行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民众的生活方式、心态及其动向。
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文化是经由许多代人才逐渐形成的,而流行文化可能只是各领三五年,它的快速变化必须有一种动力推动,那么这一动力就是市场利益驱动。资本投资人看上了某种消费潜力、消费趋势,于是就作出投资,该投资需要进行一种造势,使人们形成对于它的注意力,以此形成一种大众消费趋向。总的来说,流行文化属于商业文化范畴。流行文化随着时间的快速流逝发生着变化,从日常生活领域,如衣着、装饰、家具到行为方式,如游戏、娱乐、体育等,透过流行,我们能够对当代社会消费有着深刻认识。流行文化既是心理状态和文化现象,又是消费趋向它的本质是精神的,表现载体确是物质的。
二、流行文化中的美学及其对艺术思维的影响
流行文化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是互相兼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流行文化之所以流行,就在于它有独创性,是人的精神自由的体现;流行文化具有艺术功能和文化功能;是一种与精英文化和高雅艺术不同的另一类文化和艺术。以往的艺术和美学理论应将流行文化囊括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对流行文化加以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实现流行文化、艺术与美学理论的融合。
现代艺术思维与流行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我们生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周边事物层出不穷,而绘画艺术中具有创新思维似乎也早已成为了一种潮流,各种各样的新产品使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创意的灵感来源于有思维的头脑,思考中结合的知识点越多,联系也就越多,创意点也就更多。
三、多元化绘画风格中的流行文化
一个成熟的画家,作品必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简单的说,绘画风格就是其绘画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美感,它是建立在作者个人本性基础上的一种智慧,其本质是画家自我的精神气质与独立人格。艺术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它是艺术,它是心灵,是艺术家们的真挚与情感的表述。
〔中图分类号〕B8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11-0140-03
一、流行文化的一般含义
当代的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商业文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来在中国备受压抑的流行文化得到了迅猛发展,各种时尚的流行文化形式以声色感受、直观刺激、绚丽的形态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重新构建着我们的消费文化,同时也给文坛带来了新的文化格局。这种格局中包括影视文学、通俗文学、网络文学、流行音乐、时装时尚等,无论人们喜欢与否,都以迅速流行的方式吹皱起当代世俗人生的一湖春水。
学术界普遍意识到流行文化是我们时代不可回避的重要文化现象,它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以某种远离暴力的方式对20世纪以来精英文化所固有的种种滞重实施了消解,使得包含着多种矛盾体共存的多元文化格局得以初步形成,仅就此而言,流行文化的研究对于积极推进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理论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流行文化,人们往往热衷于探讨它的特征,在特征性的把握中找寻其运作规律,把握其发展前景。这样的学术努力是十分必要的。不过,这样的努力容易造成有关流行文化的界说与特征的众说纷纭。当然,我们也可以疏离这样的学术纷扰,暂缓钻研流行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而从流行文化的具体形态审视其美学精神的流失现象,并加以学术解说,这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学术选择。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建设的结晶,流行文化也是这样建造的。不过,未必所有流行文化的建设都会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一个不容忽略的基本事实是:当代流行文化更多体现着美学精神的逐渐失落。这或许是流行文化的一般性特征,也是我们研究流行文化的一个靠得住的门径。
二、中国流行文化及情节
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指当代中国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人群所遵从的一种价值系统,包括思想感情、语言、行为和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传统传媒传播的文化:电影、电视、通俗小说、流行歌曲等;二是通过网络传播的文化: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三是新生活方式下的流行文化:时装、广告等。绚丽多姿的流行文化以其范围的广阔、层次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在中国迅速传播。它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却在研究领域处于尴尬局面,人们并不取完全认同的态度。有人把它归为“比较低的等级”,或明确地认为流行文化就是不健康的。这些观点虽然比较偏激,但流行文化未尝不是缺乏一些重要因素。从文学角度看,流行文化的一次性消费特性常常体现为对文化经典化的排斥,对审美精神的剥蚀。不少流行文化,特别是能够迅速流行的那一类,往往以对传统美学的消解、挑战来制造轰动效应,以达到哗众取宠或使得盲从者趋之若鹜的效果。这样运作的结果,自然会导致审美精神的流失。
审美精神作为对某种无条件的绝对感性的追寻,体现在对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关怀等方面,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无论是儒家学派、道家学派,还是禅宗及其他诸派都注重的方面。
流行文化以追求自由为初衷,刻意创新,张扬自由精神,将个性充分展示出来,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来,自由是人的本质,也是美的本质。但随着大众的接受,尤其是通过传媒被成千上万人接受后,开始出现模仿、复制。在本杰明看来,大众传媒的发展已使艺术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海蒂兹给流行文化下的定义认为,流行文化就是那类普通可得的人工制品:电影、录音录像带、CD或VCD、时装、电视节目、沟通和交流的模式等。这种普普通通的人工制品已背离了自由精神,丧失了创新的意义。有人于是提出了流行文化是自由对自由的背离的观点。流行文化在追求自由方面走入误区,进而影响到它的深层内涵,不再深刻地关怀人生的意义,所有神圣的、美好的境界在它们面前都变得直白、肤浅,甚至走向媚俗,人们随意地,不讲任何技巧、秩序、规范地渲泄自己的情感,特别是在网络文学中,更是随处可见这种随便的、消解或疏离了审美情趣的情感发泄。有人说“大约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所谓‘网络文学’”,这话说得未免有些夸张,但也道出了网络文学的随意性特点。在对现实愤懑情绪的渲泄中,流行文化的拥趸们忽视了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生不再抱有终极意义的关怀。而人生问题是中国传统美学关注的焦点,也是审美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了作品的高度,在经典作品里无一例外地蕴藏着人生关怀,对现实人生的关切和整体把握能力,也是中国优秀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当然,流行文化并非全无审美价值,但它所引起的美感,不是忘情的赏心悦目、兴感愉悦,而常常是通向人的欲念和,还让人以是否带给人利益作为标准来加以衡量,因为大众要求的总是最刺激的、最兴奋的东西。流行文化是以“卖点”为评价标准的,这是与传统美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流行文化在流行的过程中缺失了审美精神。
三、流行文化的生存环境
流行文化审美精神的流失是与流行文化产生的土壤分不开的。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它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让作家与作品完全进入市场。市场经济运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遵从效益原则获取最大的利润,这种利润的来源只能是广大的文化消费者。为了适应整个文化市场,获得最广大的文化消费者市场,流行文化格外讲究包装,努力制造卖点,包装成为生活活动中决定性的环节,把大众对产品的消费转为对形象的消费,《上海宝贝》的成功是个典型的例子,“美女作家”、“新人类作家”是它的两个重要卖点,作者卫慧特地请来上海一流的化妆师和摄影师将自己搬上封面,出版社原计划是把它归入“布老虎丛书”出版的,但这套比较传统的女性文学书系在流行制造者心目中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于是集合其他70年代出生的作家,另推出一群“新人类作家”制造流行效应。“新人类作家”这个新名词引来了人们的好奇,被大众传媒大力推荐,造成轰动效应,由此引发了解情况的人们对性别、相貌与文本成功之间关系的疑问。
这样一种在流行文化意义上属于成功的运作,正是以牺牲、抽取原来能够体现当代中国女性作家温文尔雅秀外慧中品貌的“布老虎”美学精神为出发点。显然,美女作家的流行让人们从原来的美学世界中抽身出来,带着另一番浓厚的当然也世俗得多了的兴趣注视着新的文学与文化的流行款式。
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但传媒是把双刃剑,它对文学的重要性,特别是文学传播方式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作家们的共识。在大众传媒体制中,由于电影、电视最能满足人们的感性要求,故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首选。莫言《红高梁》、苏童《妻妾成群》之所以能被众多的人接受,与张艺谋成功导演的相关演片是分不开的。阿多诺认为,流行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产物。文化工业通过大众传媒操作的标准化、合理化生产,对它的消费者施行自上而下的有目的整合和统治。“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力量在于,它用统一取代了意识。”从中看出阿多诺非常重视大众传媒对文化产生和接受的意识形态控制力量,它与电影、电视等媒介形成互动,扩大自己的影响。但电影、电视程式化的运作,又限制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流行文化的消费者在观看中很少思维,追求的是视觉的冲击,看重的是形式,对内容不够重视,忽视了审美精神的表现力度。
流行文化作为速食文化、快餐文化,迎合了处于快节奏社会中的人们娱乐的需要,这种娱乐需要意味着流行文化要认同大众的审美格调,流行文化为流行而缺失了审美精神。
四、流行文化与审美精神的关系
流行文化与审美精神的剥蚀、消解是否有必然联系?如果这种联系是必然的,就必能引起深层的美学思考。当然,没有人会主张完全按照传统、经典的审美价值标准、规范来批判或衡量流行文化。事实上,流行文化的创造者、推行者似乎早已不承认传统审美精神和审美规范的权威性,为流行文化辩护的研究者也千方百计脱离原有的学术轨道,对于传统的审美规范和审美精神发动一波接着一波的质疑与挑战,从而构成了当下流行文化理论的基本面目,也造成了审美理论的热闹现象以及某种意义上的尴尬局面。
面对现实与理论层面的热闹与尴尬,我们有多元的选择,而且应该提倡多元的选择。整齐划一的学术是粗暴的,也是不必要的,特别是对流行和流行话题,学术界应显示更大的包容性。如果套用“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老话,我们不妨也可以说,流行的就是合理的,没有一定的合理性就不可能达到哪怕是最短时效的流行。既然是合理的,或带有一定的合理性,则流行文化现象是任何简单的理论批判所无法的。不过,正像人们可以包容甚至欣赏一种流行款式,而自己并不一定也去追逐这种款式一样,在人们对流行文化采取包容态度的同时,在对流行文化挑战传统审美精神、剥蚀美学精神种种现象采取包容态度的同时,并不一定需要痛心疾首地反思原有的审美规范和最具普适意义的审美精神,甚至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加入欣赏流行文化的行列。包容乃至欣赏流失了美学精神的流行文化与对传统审美规范、审美精神的坚守,这在理性的学术环境下,应该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流行文化不论怎样剥蚀、流失美学精神,对于学术规范、美学精神的坚守者来说,都不应构成巨大的沉重的压迫。其原因有二。其一,从范畴上来说,立体传媒条件下的流行文化更多地站在时代的最浅表层,消解审美规范,挑战美学精神的后现代文化特征,本来就与一般的文学、文化思潮追求审美境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品质有相当大的距离。当代流行文化在理论范畴上跃跃欲试地突破审美范畴、美学精神,可这样的努力,至少在流行文化的辩护者那里,实际上是为了使流行文化与传统的审美规范、审美精神有资格构成某种平衡的关系。明白了这一点,传统审美规范和美学精神的坚守者完全可以处变不惊,笑看风云。其二,从历史发展的状态看,今天的流行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地体现为“流行”特征。这是流行一时的流行,在运作中迅速流行的流行,充分体现出一次性文化消费的特征。这种流行过程的快捷、短促可以使得任何一种针对他们建构新的审美规范的企图得以搁浅,终至于一无所成。这就是一段时间以来为流行文化辩护的人们在理论建构上终于建树寥寥的原因。这样的情形告诉我们,流行文化终究不会获得巨大的理论能量和学术耐力,改变它们一直挑战的传统审美规范、美学精神,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真正实现跨越或这种美学规范的精神,并以一种新的建构取而代之。
流行文化有它的理由,但所有的理由都不足以成为它跨越或审美规范、美学精神的强大力度。审美规范、美学精神的坚守者有理由坚守自己的立场,却没有必要去否定和漠视流行文化的存在与流行。
[参考文献]
[1]金元浦. 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叶志良. 大众文化[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03.
[3]吴士余. 大众文化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具有神圣性,人们会在这一时间安排种种民俗活动,作为新民俗的春晚本就是“要在新的历史叙事当中,为民众创建一种新的认同形式”。②而春晚的媒介场为大众预设一种“家”的幻象,确立“我们是谁”“归属于谁”的信念。③达到了人们对“家”形象的认同。羊年春晚的主题是“共筑中国梦,家和万事兴”,这一主题再次回归春晚本质,别有返璞归真之意。
羊年春晚以“小家”开场,展现个体家庭的欢乐与喜气。小品《车站奇遇》关注家庭中的空巢老人,蔡明延续这两年备受追捧的“毒舌”风格,在与潘长江的戏谑打趣中传达出了国人重视佳节团聚的“家”文化;歌曲《四世同堂合家欢》以中国最具有幸福感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上演,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同样以家庭形式出现的节目《幸福家家有》,由火爆荧屏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嘉宾陆毅一家演出,表演延续了真人秀中父女的可爱互动,在年轻观众中引发了关注热潮。腾讯视频等,4家联合的数据中显示,这个节目是90后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并且登上了春晚热搜第二的位置。可以看出,春晚借力电视真人秀的盛行,将真人秀中家庭之爱以适合春晚的表演形式再次呈现,通过歌曲传达出浓浓亲情,强化观众对中国式3口之家的认同。
数据来源:腾讯娱乐④
本届羊年春晚对“家乡”有着浓墨重彩的表达。“乡愁”是国人对“家乡”深沉而厚重的牵挂,羊年春晚则顺应了人们对家乡的美好向往,在一首首歌曲中重提“家乡”“乡愁”,诉说着人们对家乡的怀恋。刘德华时隔十年再登春晚,演唱了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歌曲——《回家的路》。作为本届春晚的宣传主题曲,传达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民族精神,歌曲娓娓道来,引发了国人对“家”的集体共鸣,这首歌不仅成为80后最喜爱的节目,演唱者刘德华也登顶搜索热门。羊年春晚还以全新视角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比如莫文蔚的《当你老了》,展现了当容颜老去却依旧相依相伴的故事;邓紫棋的《多远都要在一起》,都市感的音乐诉说着现代人远距离的思念。在这些流行元素的参与下,加深了观众对“家”多元认知。
在中国文化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这个词汇,充分体现了“以国为家”的空间观。⑤羊年春晚充分营造了“家国”的观念,《共筑中国梦》《时代的勇气》等歌曲紧贴“中国梦”思想,在气势磅礴的歌曲中,展现中国“大家庭”的正能量,引领观众将“小家”梦上升为“大家”梦,寻找到大众的家国身份。
二、传统文化引入流行,增加民俗文化续航力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但现代文明的侵蚀造成了民俗文化生长力的衰弱,春晚作为春节新民俗,将渐渐消失于大众视线的民俗文化借此平台传播。而且,近些年倡导“开门办春晚”,将“新鲜血液”引进来。于是,羊年春晚与时俱进地将当下流行元素引入,边缘化的传统文化再次焕发生机。
羊年春晚最为养眼的节目当属李宇春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节目《锦绣》。节目取材于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刺绣,结合了最新科技“全息投影技术”加以展示,令表演者能够瞬时变装、消失或出现,场景如梦如幻。李宇春带来的中国风歌曲,配合着全息投影,进入相应场景中表演,画面古色古香,美轮美奂。这场表演将流行元素贯穿始终,现代流行音乐传统化,却不失流行的律动感,舞台的唯美配上李宇春动感的舞蹈,流行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之时碰撞出火花,重构了民俗文化之美。
图:全息投影技术下呈现出四个李宇春(表演者)同台
关键词: 流行文化;内涵;大学生;影响
Key words: pop culture;connotation;university students;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88-02
0 引言
当今时代,高等学校勿庸置疑是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流行文化本来就具有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又加上当代大学生年纪轻、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象牙塔的比喻似乎不再适合当今的校园,蕴含较大商业性、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流行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强势侵入现代校园,为大学生和外界社会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扩展了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思路,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流行自有流行的道理,他们能够走多远,就取决于他们的深度与厚度了。
1 流行文化的内涵
流行文化是有别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它是与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娱乐是其主要的功能特点。吉登斯有言:“术语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海蒂兹基于吉登斯的文化理念提出:“流行文化就是那类普遍可得的人工制品:电影、录音录像带、CD或VCD、时装、电视节目、沟通和交流的模式等”。一言以概之,流行文化就是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2 当今大学流行文化现象
流行文化时尚是一种偶尔发生的,近乎崇拜的短期流行方式。它是多元化的文化类型,也有一定的前卫性,在社会媒介多元化的今天以先锋姿态通过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开来。商品经济时代兴起,流行文化总是与泛滥的商品化信息融为一体。大学生在流行文化中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思想,从中汲取养分和精髓,而一些文化鉴别能力欠缺的学生由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逐渐陷入多元化的流行文化涡流之中,伦理道德情操方面开始异化,这种衰变的腐化现象,一旦蔓延,将会一泻千里,势强难抵。如何以比较客观而严肃的教育手段,纠正这种现象,肃清流毒,可以说任重道远。
3 流行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3.1 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 大学生要实现自身的社会性,必须通过社会互动与交往来实现。而流行文化通过跨国家、跨时空、跨民族的文化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由于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机、也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因素,他们不断寻求适应当前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且热心参与社会变革与发展。因此,流行文化的传播,克服了大学生以往仅仅在校园内“点对点”的交往的局限性,从而实现了与社会“点对面”的接触,促使大学生交往方式发生改变,使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促进自身的社会化。
3.2 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思维观念的转变 流行文化崇尚弘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当今社会多元思想激烈碰撞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其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在强化“我”的内涵,并且习惯以批判和质疑的姿态处理周围事物,迫切希望挣脱各种束缚,以自我的姿态自由地审视和处理各种问题,以表达自我的观点。
3.3 流行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行为方式的改变 大学生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流行文化有着本能的敏感,因此,流行文化的出现,使得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模仿心理和个性特征。在流行文化的导引下,大学生竭力寻求适应当今社会甚至能被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去交往,去处事。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各种行为中如消费方式、闲暇生活、交际方式、婚恋方式、职业选择等方面都超越了以往传统社会的价值羁绊,不断改变着现代人对于传统价值的思维结构。
4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4.1 流行文化促成传统消费意识的消解 时尚的新潮气息与浪漫的休闲娱乐文化,是流行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它又表现为社会信息流通的传染性与庸俗的情趣文化的腐蚀性,他通过直观的时尚画面或动感的艺术题材,如狂放或自然平放音乐歌曲,超奢华的高消费的广告宣传,以及富含激情的抽象情感催化方式,与大学生的个性展放与时尚追求的娱乐意识精于乐道,往往会吸引一大部分,蒙昧和追求时尚美观性的消费者的眼球。客观上讲,他也催促大学生生活消费向着个性化与时尚领域发展。因此,时尚大学消费,在当今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实际上,这种趋势流行的后果就是,在某种意义上不自觉的消解了传统消费文化的倡导意识。使得大学生的奢侈,浪费的消费层次上升,对大学里淳朴而实在主流文化构成了极大威胁。
4.2 流行文化促成与科学审美观的悖离 当前,流行文化正处于多元化的繁荣期,各种审美观以流行文化为载体进入校园,传统的审美观和文化理念逐渐失去主流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流行歌曲、“武狭热”、“网吧热”、“练歌热”、“美女热”、“挂科热”、“失恋热”等庸俗的非主流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热点。这种偏执的审美观和肆意放纵的心态,对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错误的导向作用,大学原有朴素、健康的学习氛围被打破。大学生在尚未角逐社会利益之前,也应该有着各种各样生活与友情的释然心态,并且它由于缺少个人利益的调剂,便最容易保存学生时代纯粹的个人信仰抑或是原始的青春美丽性。但是流行文化的盛行打破了校园青春朴素的生活规律,商品信息泛滥以及不受各种阻力的庸俗审美观的形成,却完全使人始料不及,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4.3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健康心理成长的影响 正确而高尚的美德观念与价值观的择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历程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据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尤为明显,其中主要表现为严重缺乏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面对各种文化思潮和商品信息,由于未提前进行心理建设而无从处理。其次,大学生处于校园人与职业人的过渡阶段,文化类型多元化虽然有助于拓宽其知识面,但其中的“糟粕”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加之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感情冲动。其次,流行文化在大学校园泛滥,学生面对各种文化元素毫无心理准备,以致仓促的应战和接受新的信息,加之文化鉴别能力欠缺,一旦受到虚假信息的中伤,其本就脆弱的感情底线就会一日崩解,随之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寄望于极端的行为方式来寻求解脱。
如果大学生能够经常经历因流行文化虚假带来的多种挫折,成熟自己的心理,便可以抵制不良流行文化的冲击。然而,现行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使得我们职能依靠大学里所谓的心理诊疗来解决这一问题,结果是治标不治本。
5 思考和对策
流行文化背后的思考不可否认,流行文化在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知识与开阔的视野的同时,也有很多消极的内容。而我们受年龄、阅历和经验的欠缺,相对缺乏判断力与自控力,往往会耽于娱乐而忘却了法纪、道德的约束。于是,网络中一些比较低俗的谩骂侮辱之词不经意间就会蔓延到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称呼的“哥、姐”带有戏谑口味,进行人身攻击同时还津津乐道。
5.1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流行文化的教育和引导
第一,正确处理大学生主观需求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差异,准确把握文化教育的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逐步深入,在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需求;第二,基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的形成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大学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基于平等交流的形式适时加强引导和沟通,而非单向的说教;第三,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文化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其文化判断力和鉴赏力。
5.2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形式与地域的差异只是某一文化类型有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个性”。大学校园本就是各种文化思潮的集散地,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相互融合是校园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应该秉承开放的态度尊重并承认流行文化的存在,同时加强主流文化的宣教,以高尚的主流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文化鉴别力,从而消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
5.3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 传统文化得以流传至今必然有其可贵之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对流行文化予以尊重,客观的看待它代表的文化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只有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价值观念加以改造,使之与时代特点相融合,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6 结语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糟粕和精华的并存体,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受这些流行文化浸染的同时,加强甄别、判断流行文化优劣的能力,努力利用流行文化的优势因素提升自己,成为流行文化的“弄潮儿”,还要掌控着自己要走的方向。总之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客观的看待流行文化的优点,集二者之大成,成就中华文化之精髓。
参考文献:
[1]陈果.大学生流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前沿,2007(4).
[2]戴勇行,李榕.流行文化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教育,2008(7).
[3]赵修义.关注流行文化的伦理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3).
[4]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赖光明.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6]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概念、历史和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学术界也曾有人试图给它下一个严格的定义,但是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体现着一个社会的当下状态,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积淀物,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确切的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
2.民族院校流行文化的概念
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本文由收集整理而迅速推广的过程,它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民族院校流行文化是指以民族院校为依托,按照一定节奏,以一定时间为周期,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包括时装、消费文化、休闲文化、流行生活方式等。
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流行文化一开始在西方社会比较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流行文化也由西方社会不断向世界范围扩散,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为流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之,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代社会,流行文化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它是建立在大众传播媒介为青年消费所肯定的价值观念、活动和角色基础上的一种青年分层文化。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不同阶层的人群中广泛传播的文化。本文主要侧重于大学生这个人群,并且限定在民族院校当中,分析流行文化对民族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流行文化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1、民族院校大学生流行文化的特征
(1)民族院校流行文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任何东西的流行都会具有周期性,文化的流行也不例外。随着大学生生活方式的丰富而多彩,不会只有一种固定的流行文化一直停留在大学生的周围,流行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但是,与一般院校相比,民族院校的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政治信仰,为了尊重各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和政治信仰,流行文化的传播相对地被抑制了。总的来说,民族院校中大学生流行文化不可避免地体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只是周期要比其他一般院校要长一些。然而不管当下流行的是什么,民族元素都是其亘古不变的主题,都会掺杂在民族院校的流行文化之中。在西南民族大学中,服饰文化是体现其民族性的一种很好的渠道,各民族同学会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去庆祝他们的节日。就像维族同学在古尔邦节的时候会穿上维吾尔族服饰,但是流行服饰不会一直是维吾尔族服饰,它是具有周期性的。
(2)大学生流行文化具有商业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的建立和发展,校园中的许多流行文化都被商业化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学生流行文化应运而生了。在民族院校中,流行文化不仅仅局限在少数民族之中了,汉族同学也占民族院校学生的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也被汉化了。考研、过级、考证也成为了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在这种需求的带动下,考研、过级、考证也随之成为流行文化,考研机构、考证培训班、过级培训班也因此兴起,这就使大学生流行文化具有了商业性的特点;还有就是这几年刚火起来的大型选秀节目,像《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等也成为大学生关注的一大焦点,他们都设有短信参与平台,不管你处于什么地位,只要愿意都可以参与进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消费。
(3)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在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就会去选择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原理是一样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去寻求精神上的需要。大学生流行文化趋向于娱乐性正是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体现。现在的流行文化,不管是影视文化还是选秀文化,其中都充斥着娱乐性,因为娱乐是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目标,而关注影视文化或者选秀文化是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在西南民族大学里,一些民族节日的庆祝、具有民族特色活动的开展就成为了大学生的流行文化。比如“三月三”歌节、青年歌手大赛等,都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把自己民族的文化介绍给大家,在青年歌手大赛中,许多优秀的选手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吟唱着自己民族有特色的歌曲,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各民族同学参加比赛不再是为了最后的胜利,更多的是为了能够发扬民族的精神,让人们体验到比赛过程中的乐趣。西南民族大学在开展活动期间,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娱乐性,才能吸引各个民族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从而促进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共建和谐校园。
(4)大学生流行文化趋向于全球化和多元化,在民族院校体现为融合性。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变得全球化了,于是西方国家的文化形态便迅速地传播到中国来,像肯德基、麦当劳、nba等带有美国标志的文化符号以强劲的势头抢占了中国的文化市场。多民族文化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重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西南民族大学对大学生流行文化采取了任其发展的放纵式,由此民族院校中的流行文化不会是某一个民族特色的,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流行文化,更趋向于多元化。
(5)民族院校大学生流行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明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只有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才能从整体上推动我们国家的前行。因此,国家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但文化是软实力,搞好文化建设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西南民族大学作为国家民委直属的院校之一,在文化建设方面更加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它是一个聚集了全中国56个民族大学生的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这种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就成为了民族院校中的流行文化。在西南民族大学,在固定的时间段,就会有许多学生自己组织,围在一起跳“锅庄舞”i,还有维吾尔族舞、彝族舞、哈萨克族舞、现代舞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民族院校的民族性。
2、民族院校大学生流行文化的产生原因
(1)经济全球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流行时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和强烈的冲击。流行文化更符合大学生的文化趣味,它所传递的情感与趣味符合大学生的交往需要。在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民族院校中,各民族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不仅对汉族同学的思想产生了冲击,更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各民族同学在坚持本民族信仰的基础上,对民族院校中的一些流行文化从不接受到开始接受。
(2)通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信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流行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深远。流行文化是西方后工业时代的产物,传播媒介是流行文化得以广泛发展的载体。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发展是传播媒介的一大进步,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大众心理通常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怀旧,主要是进入中老年以后的人们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二是求新、求变,求变则是以青年人为主体、几乎所有的社会大众共同存在的一种心理。在以青年为主体的大学校园里,青年学生思想行为更新快,接受能力强,流行文化在互联网技术的传播下影响会更加明显的。
(3)民族院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一般大学是民族比较单一的地方,而民族院校是各个民族相互融合的地方,与一般院校相比,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要大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流行文化方面各民族除了致力于展现本民族的流行元素,还把其他民族的流行元素与本民族的相结合,呈现出民族院校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点。
三、民族院校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丰富了教学内容。
民族院校中的流行文化使大学生感受到了更加丰富化、生活化和时代化的教学内容。除了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传统文化讲座、民族历史课和古代礼仪选修课之外,还增加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资源等教育内容。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一种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形式,也就是通过流行文化引入课堂, 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了解祖国, 激发民族大学生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 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文明, 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2、增强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8—0090—05
现代文化研究不能忽略的是流行文化的兴起。法兰克福学派就已经注意到了现代社会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国内学者也多从流行文化的形态、社会影响来分析、探讨流行文化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我们也应该关注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契合关系。可以说,流行文化的宣泄性特征代表了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根本性的需要。
一、流行文化的兴起与大众的文化宣泄
大众的、流行的文化兴起,是现代性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流行文化,如果我们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流行的趣味和时尚,它可能具有很长久的历史。但如果我们把它看做是一种完整的文化形态,流行文化则是在现代社会才完成的。在传统经典文化中也不乏某种文化形式大肆流行的现象,但无论何种形式的流行色彩,都只是一直处于从属于经典主流文化的地位。在现代社会,流行文化借助于媒体技术和市场运作,已然成为具有巨大穿透力的文化形式。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交互式的、大众广泛参与的流行文化时代,文化模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型。文化的体验和享受的主体已由少部分的文化精英变成了如今的文化大众,大众获得了更多文化表达的权利。大众型的流行文化在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主流的乃至具有文化霸权的形式。
经典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传统社会文化的核心和象征。在流行文化兴起之前,占统治地位的就是这种经典文化。经典文化所代表的是精英阶层的文化诉求,经典具有文化权威的地位,引领着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经典文化中,不论是对于文本—阅读的文化传播模式,还是对于演出—观赏的文本形式,大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只能理解、消化、接受文本的意义。大众受制于精英的控制,摆脱不了经典文化的权威性。但在现代社会,流行文化借助于文化工业,打破了精英文化的核心模式,改变了以往理性教化式的文化传播理念,成为具有大众参与性与宣泄性的文化形式。在流行文化中,大众成为文化参与的主体。他们不仅作为最广泛的受众影响着流行文化的趣味与走向,而且他们也借助于现代媒体积极地参与文化的表达。因此,可以说,流行文化是大众具有一定文化表达权利的文化。宣泄则是大众文化参与的根本动机和文化表达的鲜明特征。
流行文化是一种情感型文化,宣泄是其基本的文化诉求。流行文化以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为宗旨,成功地贴近了时代的社会心理,满足了人类回归本性、追求世俗快乐的欲望。流行文化充满丰富的情绪化要素,其煽情、娱乐、狂欢的特性不断刺激着大众内在的情绪。
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表达总带有情感宣泄的成分。只不过经典文化是一种较为理性的文化,它强调的是思考,强调的是对问题的解决;娱乐只是附带的,而且是被认为是无深度的;宣泄则被认为是负面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被压抑的心理能量没有多少释放的途径,顶多只能借助宗教活动或者社会节庆习俗间接地得到缓解,在此之外的多余性宣泄往往被看做是怪异、疯狂而遭到否定。而流行文化则以愉悦大众为己任,把娱乐看成是自身的首要功能,宣泄则被看做是人的正当的心理、情感要求,将宣泄型的文化合法化,并将之聚焦为文化的焦点。参与、个性作为现代流行文化的要素都指向焦虑的宣泄。感官的刺激、个性的张扬、文化表达的大众参与都淋漓尽致地把一种宣泄型的文化呈现在我们面前。流行文化的强势,使得社会大众有了一个合法的情感宣泄空间,人们可以通过娱乐进行合理的情绪释放。
流行文化的宣泄性特征也是大众文化参与的基本诉求和文化表达的基本特征。流行文化体现了现代人普遍的文化表达愿望,它把文化的意愿从零星、闲暇的文化享受变成基本的生活方式。流行文化游离了神圣和崇高,以大众意识和平民感受为视点,以人们易于沟通与理解的表现方式出现在实际生活中,具有深入人心的感染力。流行文化具有世俗化、门槛低的特点,适合大众进行文化表达。它简单通俗,便于人们理解,为人们的普遍参与提供了文化形式和路径。大众文化表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流行文化不可能是深刻的理性思考,只能是感受性的情绪表达。人们在流行文化的氛围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宣泄内心被压抑的情绪。
流行文化的宣泄性特征也与现代社会生活机制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现代社会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制度性控制和压抑的社会。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当达工业社会,理性的追求变成技术理性的机械化思维,自由的渴望体现为资本—市场的控制,人的创造性转变为“物化”的生存方式。在这个追求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时代,人们被要求努力奋进,这极大地肯定和放大了人们的理性能力,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众内在的非理性力量。生活在一个合理民主化的社会可能是进步的、舒适的,但也是不自由的,使人压抑的。流行文化成为理性自持的人们非理性精神的最后领地。大众生活的时空被分为职业的、工作的方面与闲暇的、业余的方面。在职业时空中,大众面对的是工具理性的压抑,它把人变成了物、工具、机器,人们只能按照制度规则的要求进行机械化的劳作。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升学、就业、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以及各种需要自身做出选择的境遇,都使得包括青少年在内的现代人容易产生高强度、持续性的压力和焦虑。因此,在闲暇中人们需要的是在前者中集聚的心理能量的宣泄,只有这样,每个个体才能获得身心的有机平衡。流行文化正是契合这种二元存在,为个体心理能量提供宣泄出口的文化形式。
二、现代社会思潮与宣泄性文化的合法化
“毫无疑问,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经典,而作为集合概念的经典文化是由无数文化经典文本组成的。文化经典不仅仅是以文字或其他符号形式存在的文本,更重要的是这种文本还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价值规范,代表了模铸人的思想、制约人的行为的文化力量。”①在过去,经典文化具有理性主义特征,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于欲望、情绪情感的表达发生了一些变化,由开始的贬斥态度到后来的逐渐尊重。从整个近代以来的发展进程来说,个体性的欲求一直处于解放的过程中,但理性主义的态度自始至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要求。近现代社会的诞生并没有立即改变经典文化的主导地位,理性主义则是自启蒙运动以来这种文化的基调。在经典文化的氛围中,内心的原始情感始终处在理性控制与管理之下,宣泄性的文化不能得到肯定。
自叔本华、尼采以来,非理性主义成为一种日渐壮大的社会思潮。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揭示了人的潜意识的存在,为非理性主义的兴起提供了一种理性主义(心理学)的支持。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根植于人的本能需求,具有一种巨大的心理能量。人的行为是受本能支配的,但又受到现实的制约,很多时候人的冲动性的本能会因为“现实原则”的约束不能实现。此刻如果个体消极地抵触、压抑这些情绪,就会在心理上积蓄侵犯性的能量。这种心理能量具有“物质不灭定律”的特点,如果你不去解决和疏导,这些能量会处于“潜意识”层,不会自动消失,反而成为深藏于个体内心深处的暗流,压力越强反抗力就越大。弗洛伊德认为,文明是压抑的结果,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被压抑的历史,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在于对本能的压抑和升华。“概而言之,我们的文明建立在本能的压制之上,每一个体都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如人格中的权力欲、进攻性及仇恨性。正由于此文明才得以产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共享。”②
作为理性主义者,弗洛伊德肯定了压抑的合理性,但是作为一个精神病专家,他又看到了文明与压抑之间存在的问题。在《图腾与禁忌》中,弗洛伊德认为“随着禁忌的维持,那种原始的想触犯禁忌事物的欲望依然保留着”③,“因此,任何被压抑原欲的超越将带来更显著的禁忌效果。对于这两种冲突的自然抑制,就产生了一种宣泄的需要。这种宣泄能够减弱优势一方所带来的压力:这也是强迫一再被实行的原因(如不断地洗手或看手表等)”④。在弗洛伊德看来,如果人的这种内在被压抑的冲动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宣泄,就会使人产生焦虑不安等各种情绪,严重者还会产生神经症等精神疾病。因此,个体受压抑的本能能否通过合适的途径得到释放或宣泄,成了人是否会患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这无形之中肯定了人们有情感宣泄和表达的愿望,他的观点也恰好揭示了宣泄的合法存在。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为宣泄性文化的合法化提供了一个心理学的学理根据。文化发展的现代性诉求和后现代批判,则进一步助推了个体性的、宣泄性的文化的发展。
自启蒙运动以来,文化的现代性叙事逐渐被建构起来。现代性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但在文化特征上仍然表现为理性主义乃至权威主义。现代性文化是通过经典文化的表达方式来实现的,它通过宏大叙事来建构一系列文化经典。所以,现代性文化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它一方面提倡要尊重个人与自由,但另一方面,其宏大叙事的经典建构又限制压抑了个体的文化表达。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兴起的后现代思潮以其与现代性的不妥协姿态为其文化表征,后现代对现代性的种种宏大叙事进行批判和解构。严格意义上的后现代只进行解构而反对任何的建构。但是,通过这种解构,后现代思潮显示出对个体感受性、对真正在每个个体身上实现个性与自由的守护。后现代性文化以反等级、反权威、消解边界为特征,呈现出多元、开放、碎片的形式,在某种意义上与流行文化的文化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在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塑造并加以支撑的文化生产形式和文化传播形式,并因此能够成为被大众广为使用和利用的文化消费形式,是基于文化成为大众普遍的消费品而赖以确立起来的文化形态。”⑤经典文化那种深刻性、理性的追求,很难与大众的文化消费口味相协调。大众的文化消费只能是个体性的吟唱和情绪的表达。
实际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对立表达的就是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对抗。在某种意义上,后现代对现代性的批判与颠覆,在其现实的文化样态上,可视为流行文化对经典文化的颠覆。可以说,在后现代崛起的同时,流行文化也前所未有地发展起来了,从过去处于经典文化统治之下末流的文化,发展成为主流的乃至强势的文化样态。流行文化整体上没有权威的宏大叙事,重点是个体性的情感及其宣泄。后现代的兴起,在学术上为流行文化的存在发展提供了合法的理论基础,并为其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间接肯定了流行文化感性的、宣泄性的特质。
流行文化实现了文化与商业、娱乐的融合,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文化形式。它与现代社会生活构成了一种“自洽”结构,一方面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工具理性压抑下带来的不断增强的焦虑和心理能量;另一方面,宣泄型文化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构成对人们生存压力的一种补偿。
三、宣泄性文化的流行文化路径
宣泄并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文化表征。传统社会也有宣泄的需要和宣泄的文化渠道。只不过,在现代社会宣泄成为一种更为经常、迫切的需要,大众借助于流行文化元素,能够获得更加方便和日常化的宣泄。
传统上,民俗文化作为代代相传的大众文化,发挥着大众的文化宣泄功能。民俗庆典作为民俗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通常具有欢庆性质。在固定的节日中,人们可以尽情狂欢,宣泄自己的情感,乃至颠覆日常生活中各样的风俗伦理约束。在庆典中,人们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摆脱日常规范的束缚,表露最真实的自我,缓解社会世界对人的“本我”的压抑。比如喜庆婚礼中的“哭嫁”、“闹房”,送葬队伍中的“哭丧”,泼水节中的肆意玩闹,元宵节观灯以及庙会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原始本能情绪宣泄。
在当代社会,民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结合,使人们的情感宣泄更加日常化。民俗文化的内容往往以片断的方式融入流行文化,进一步放大了其宣泄功能。人们可以在流行文化的氛围中借助艺术化的、日常化的文化形式,表达个体的内在情感,宣泄被隐藏的欲望。
流行文化之所以成为流行文化,是因为其包含着一系列的流行元素。正是这些流行元素的魅力,使其成为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同和追随的一种文化形态,逐渐成为一种强势文化。也正是通过这些流行元素,人们宣泄着在现代文明工具理性压抑下积累起来的心理能量。
娱乐元素是流行文化的本质性的文化元素,它具有直接的宣泄性质。在流行文化的形式下,大众可以有两种方式的娱乐选择。一种选择是对流行文化作品的观赏。流行歌曲、电影、电视剧、明星们的娱乐表演以及各种各样的媒体娱乐节目,它们或者打动大众敏感的情绪,或者直接刺激其娱乐神经。在这样的欣赏中,大众通过感受和想象,将自身置于娱乐状态,缓解其在工作时空中的压力。另一种选择是大众直接参与的娱乐文化。随着大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流行文化借助于现代技术提供的各种文化工具,使得普通大众获得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的文化娱乐途径。例如,卡拉OK使得没有多少音乐细胞的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音乐直接宣泄自己的情感。游戏在流行文化时代,成为大众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各种各样的媒体为了迎合大众,也打造了许多大众参与式的节目,其口号即为“娱乐大众”。
时尚则是流行文化的表现性元素。时尚是流行文化感性特质的体现,它不追求深刻、永恒的主题,只有内心情绪通过不断翻新的花样的表达。在先锋人群中,人们追求的是前沿的时尚。从嬉皮士到时尚女装,人们通过所谓个性的、领先的文化潮流的表达,实际上满足的是人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缺乏自信的慰藉。而在从众的人群中,则是对时尚的追赶。无论是全民“偷菜”式的文化参与,还是追星、审丑、焦点式围观,都带有明显的大众性宣泄的特征。
消费是流行文化的生活性元素,它具有双重的文化意义。一方面,现代流行文化是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实现大众的文化参与和表达的。流行文化具有娱乐消费性,现代人们的消费行为已经从物的层面延伸到精神文化层面。另一方面,消费主义是现代流行文化的基本理念。人们通过消费刺激使内心深处的能量有了生活性的宣泄出口。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心情苦闷的人们也常常会借助于消费来削减内心的消极情绪。比如购物逛街,进行奢侈品消费,在花钱消费的过程中释放被压抑的感受;或海吃海喝消耗内心的能量。
总之,流行元素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悄悄地以我们不宜察觉的方式消解着我们内心的各种负能量。人们借助流行元素,通过各种娱乐形式来宣泄情感上的郁闷与生理上的压抑,在欲望与压抑的永恒矛盾中,寻求心理和生理上的暂时平衡状态,获得替代性的满足。
商业传媒是流行文化实现宣泄功能的载体。商业传媒作为一个文化互动平台,以其特有的及时方便、高度参与等优势在人们宣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内容上,商业传媒本身具有市场性、商业性、娱乐性等特点,它为了迎合人们的宣泄需要,生产出更多的消费产品,进而推广给大众群体,使人们在消费这些文化产品的同时可以进行内心能量的宣泄。另外,商业传媒在大众宣泄过程中提供了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的技术手段,使文化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内容也更加丰富。文化大众依托商业传媒获得了表达、释放个人本能感受的权利。
现代网络传媒的出现将流行文化的宣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情绪常常受到压抑,总是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疏导和倾诉,而网络正是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即时性载体和宣泄的渠道。网络提供了多重的宣泄渠道,人们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论坛以及跟帖等形式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自己。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放大了网络的宣泄功能。在这里,彼此都是陌生人,无关阶级与地位。人们可以尽情表达自己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也可以透过一些事件表达自己的价值理念和情绪情感,甚至可以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到网络中进行宣泄。与现实时空不同,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语言的规范性约束趋于弱化,宣泄性特征更为明显。同时,以网络围观为特征的网络实践,表达了大众的集体宣泄。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围观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主要指发生重大事件时网民集中关注、发帖、提供信息等网络行为。当一个网络热点出现时,大众有表达的欲求。在正义诉求的背后,对立的情绪、激烈的语言实际上表达的是大众性宣泄的需要。
在新媒体环境下,流行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这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每个人都有文化表达的权利。文化大众可以借助各种流行元素宣泄身心被压抑的能量,人们的宣泄方式越来越日常化。在这种宣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中,文化话语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过去,传统的理性主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人们都以经典、神圣、崇高作为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理性话语是文化的主流,人们的宣泄情绪都在社会的理性控制之下。而今天在流行文化中,大众借助媒体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并且宣泄性的话语逐渐成为社会的经常性语言。这种宣泄话语本身代表了一种情绪性的文化表达方式。这种情绪、宣泄性的文化本身具有一种现实的合理性,它与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性制度带来的心理压抑的宣导需要正相契合。在某种意义上,流行文化正是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性制度许可的宣泄性工具。但是,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系统,它更是一个多样性的意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理性与、价值信念与世俗享乐、精英式的经典与大众式的通俗等应该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在流行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今天,文化的宣泄性特质不仅颠覆了经典文化的理性主义姿态而合法化,并且成为文化的常态。在这种情势下,文化的发展需要的是理性的再平衡。
注释
①傅守祥:《经典文化的焦虑:从精英掌控的标准到动态选择的趣味》,《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当代的流行文化简直就是一个包罗万象、林林总总的大杂烩,有学者在归纳大众流行文化时,分析了其中的四种类型:“一是印刷媒介中的大众文化;二是电子媒介中的大众文化;三是电脑与互联网中的大众文化;四是日常生活习俗与器物中的大众文化。这最后一种尤为复杂,包括了趣味、心态、形象、行为、物品、语言、环境等多个方面。”①这是概括得相当到位的。笔者认为,就大的方面来说,流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主要有下列数端:
其一,它表现出高度的现代性。流行文化是工业文明的伴生物,就世界范围而言,流行文化产生于现代工业化时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显然它与城市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封建时代高度发展的民间文化,例如明清城市的文化,但它绝非流行文化,因此明显地不同于前工业社会中的民间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
其二,它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流行的商业文化,表现出浓烈的商业性。流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同普通商品的生产一样,包括了策划、设计、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流行文化的生产者特别工于成本的核算和收益获取,用各种可能使用的手段来尽可能地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并以此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现代化传播媒介和科技手段是大众流行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因而能使这种流行在短期内迅速蔓延和扩张。
其三,流行文化凸显高度的产业性。它是一种按照产业方式运作的经营性文化。包含了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序化等―般内容,产品的生产者只能从多数人的一般需求特征和接受水平出发,它面向社会生活中的普通大众。而我们知道,所谓“社会大众”,从本质上看,其接受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它只能制定普通的、适合多数人的产业标准。
其四,流行文化强烈的娱乐性。当代美国学者与思想家丹尼尔・贝尔认为,大众流行文化是―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文化,它不再和如何工作、如何取得成就相关,而只关心享乐和消费。他借用麦克唐纳的话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高兴。”②追求愉悦和消遣的欲望在当今时代得到了全面的扩张。所谓“跟着感觉走”、“玩的就是心跳”,追求和制造快乐,已成为当今社会一道无处不在的文化景观,其背后潜藏着人对自身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的祈盼。
其五,流行文化的复制性。以技术为先导的工业时代打破了文化霸权,流行文化借助于迅猛发展的现代高新科技传播手段,复制性是一个相当突出的特征。显然,流行文化的复制性,既普及文化,同时也制造平庸,加深了文化流行与鉴赏的同质化倾向,复制性也是其产业化、标准化操作的必然要求。为了适应一般受众的需求,它不得不采取“一般”的标准,“一般”即是“标准”,标准化就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的一个特征,否则也无从复制。
通过对流行文化上述若干特点的描述,我们也许能够对流行文化的内涵有些基本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流行文化不仅不是精致的文化,而且根本就不屑于作出这一区分。由于没有高低的层阶,因而也就缺乏一种文化的引导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剥夺了统治者机构和知识分子平时秉持的话语权,在表达的民主性上它可以具有一种变革意义,但是也具有无政府状态的可能性。
流行文化与大众传播共生互动
人类的传播行为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也充分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这就从本质上规定了传播与流行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大家都知道,文化是联结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社会纽带,社会的基本性质、走向、形态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粘合方式与力度。那么,怎样来表现这种粘合呢?传播就是文化的载体,它承担着对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转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提取和推广的全过程。事实上,社会自有大众传播出现以来,大众传播就充当着双重的角色。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就是流行文化的“领头羊”,当代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没有不重视大众传媒研究的。另一方面,大众传播以其强大的传播力量,它又是各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当代社会文化的流行过程中,大众传播又是流行文化的积极传递者、倡导者、推广者与普及者,流行文化的扩布与流行,倘若没有大众传播的推波助澜,各种文化样式就行之不远,成不了气候。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众传播与流行文化共生共荣,它们是不分彼此的“共谋者”。
从传播学角度看,各种流行文化样式并不追求它经典的示范性和传之后世的楷模范式,它看重的只是“现在”,特别是在它被商家染指,商业运作得相当成功,由此形成一套文化上的生产―消费关系。
就历史传统说来,中国传统社会中缺乏发展出市民社会的文化资源。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空前发达与长期存在,国家通过中央至地方的权力机关对社会进行严密而全面的统治,使社会呈现出高度一元化的倾向,任何独立的民间社会组织都难以生存。在这样一种高度一元化的政治运行机制背景下,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不可能获得成长和发育的真正空间,而市民社会的无法形成必然导致流行文化难以萌生。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转型,尤其是90年代初期国家正式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定位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而市场经济正是市民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在客观上为市民社会和与之相应的市民文化――流行文化的健康成长创造了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文化领域也出现了走向市场化的趋势,大部分文化艺术产品以商品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渠道,流通于社会各个领域,并以相当的规模、范围和容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场。诸如演出市场、书报刊市场、美术市场、电影市场、文物市场、音像市场、娱乐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装潢广告市场、体育市场、旅游市场等等,形成了以国家为主,集体、个人和外商投资等为辅的,开发文化市场的经营格局。
流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大众传播形影相随、共生互动。从发生学上讲,流行文化在西方虽然可以溯源到18世纪,但真正的发展是在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纸出现以后。可以说流行文化是依赖于大众传播的发展才逐步形成的,而大众传播媒介也成为流行文化的一种重要样式与内容,两者共生共荣,密不可分,或者说两者本来就是一枚铜币的两面。有人曾用这样的话语来考问历史:“在无线电和电视、电影、留声机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多样化的定期报刊出现之前,生活本来究竟是什么样子?”③
现在学术界一般把1833年9月3日美国人本杰明・戴伊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作为人类传播史上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这张每份只售1美分的“便士报”,开启了一个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由此,与大众传播共生互动、相伴而生的流行文化也开始进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革命,传播媒介的花样翻新,使流行文化逐渐步入市民生活的殿堂。由于大众传播与流行文化相伴相生、共生互动,也使文化研究的学者始终绕不开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流行文化这两个主题。斯诺曾指出:“在当代社会,公众往往接受媒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因此当代文化实际上就成了‘媒体文化’”。④西方学术界自20世纪20年代逐渐开始了对大众文化的理论关注,从时间上看,此时也正是大众传播飞速发展的时期。1920年商业广播电台在美国开播,1936年电视在英国问世,到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与此同时,迅速崛起的西方社会批判理论,也把其理论视角放在了大众流行文化与大众传播的相互关系上,强调了大众传媒研究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内在一致性。“由于它们强调工商业服务和产品,它们是经济体制的中心部分之一。由于它们增加了在选举过程中的作用,用于报道各种听证会和注重政府新闻,它们成为我们政治体制中的一个重大特征,由于它们提供家庭消费的娱乐和通俗文化,它们成为我们家庭体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许多人来说,电子媒介布道已经成为宗教体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有限的程度上,它们也成为我们教育体制的一部分。”⑤大众传播的巨大影响力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顽强地表现出来,它与流行文化的共同体关系也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为当代流行文化推波助澜的电视传媒
流行文化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社会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随处可见的消费现象。因为在多数时候,它都体现为某一时期人们一种趋同的消费选择。它可能是一首传唱于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也可能是满街行走的红头发、黄头发,还有可能是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更有可能是一部票房走俏的电影、一档电视节目……总之,当潮流来袭,不管人们身处何处、接受与否,总能感受到其旺盛的扩张之势。
有人把“流行文化”比作是“任性的小姑娘”,荒唐而美丽。流行文化好像没有方向的飘风,忽左忽右,毫无路径。流行文化的精灵在于跟风――没有思考,没有判断,没有抉择,仅仅是失去抵抗的接受,以一种物质性标志昭示意识形态方向,从而升入一个精神范畴,抽离原来从属的文化领地,这就是人们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如前些年流行的一首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也是一曲流行,到处传唱,获得的评价却是大相径庭、褒贬不一。这就提出了流行文化中一个关于共识的问题,通过对流行共识的成因追根溯源,不难看出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所代表的网络文化背后,正是中国社会产业、教育、资讯结构变化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以后,被电影人轻蔑地称作“小耗子”的电视扶摇直上,目前占据大众媒介第一媒体的位置,它是流行文化的同谋、最积极的制造者、最热烈的推动者,当然,也是流行文化利益的瓜分者。从媒介进化来看,电视是口语文化的再度复兴。文字诞生以前的人类沉浸在口语文化时代,文字符号从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口语传播的能力,却消解了人际传播过程中分泌的形象与。电视的勃兴纠集沉默已久的口语文化人口,迅速收复文字霸占的传媒领土,口语运动消灭了文字的内涵,文本化为散落在时间之河中语音的流动,成为没有所指的言语运动――重复、琐碎、虚词、语文教师痛心疾首的病句、语气词和闪烁不定的神情。口语文化召唤被文字冷落的人群:文盲、不爱上学的坏小子、家庭妇女、流落在城市边缘的民工和普通工人。知识分子在电视媒介的口语文化挤压下成为孤独的小岛――拒绝电视也被电视拒绝。
共时性传播和参与式收看是电视传播的重要特征。卫星覆盖与有线传输的结合将大众编织在一种共同的经验中,不同地域的人在同一时间收看同一节目,这种经历前所未有。共时性传播为流行文化支起空间平台:从荧屏出发,可以到达广阔的人群。参与式收看让受众成为电视的俘虏,奖品、嘉宾、现场观众等种种诱惑布下天罗地网,受众在接受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关闭了理性思考,任凭感性听随主持人摆布――回忆一下收看娱乐节目或现场演唱会的经验,自我迷失,流行乘虚而入,电视与流行文化合谋,大众在毫无防范的心理状态下被罗织进流行文化的情境。
当代流行文化是一种后工业社会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是消费性、复制性与集体狂欢性。流行文化大多落实为具体的消费行为,演唱会、CD、电影、衣服、饮食、阅读、观看(观看是电视消费,为收视率增加小数点,而收视率是广告最主要的考察指标)以及烫发、染发、化妆等。一种事物所以会成为风行一时的潮流,受众对于该事物的共通知识成为共享流行事物并获得其意义的首要基础,不具有该流行共识的人会自然隔离于流行文化之外。
流行文化与大众传播共生互动,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着流行文化;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又直接影响着大众传播媒介。事实上,我们仅从当代新闻类传媒的传播内容、方式与风格上,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内在关联性。英国文化社会学家约翰・哈利特曾经说过:“通俗新闻看来是一种蒸蒸日上的新闻形式,它正在取代传统的‘严肃’新闻,即使在‘严肃’新闻的最后堡垒即所谓‘高品位’大报也是如此。”他所说的通俗新闻(Popular Journalism),是指“那些大量销售的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节目,它们专门从事名人轶事、生活方式以及‘非消息性’报道,并不注意日常政治新闻报道”。⑥今日的大众传媒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早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文化消费主义倾向,流行文化固有的娱乐消费性,已全面渗透到对新闻的传播之中。主要表现在:一是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出现了大量“生活方式报道”,对受众实施物质生活消费的诱导;二是以大量的娱乐新闻和娱乐节目,服务于受众的感官享受;三是新闻传播的主体形象身份产生了变化,各种影视、歌舞、体育明星等逐渐取代“生产英雄”,占据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四是新闻传媒开始注重媒介自我形象的重塑与包装。⑦
在当今的情势下,电视在诸多媒体中“一支独秀”的时光已经成为过去,它的日子并不好过,电视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电视业界开启了专业化频道营销可以说是世界电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电视受众市场变化的必然结果,以及媒体竞争的必然产物。■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①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4.
②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91.
③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
④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127-01
“流行文化”是一定时期内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并受欢迎的文化,它具有娱乐性、商业性、通俗性和互动性四个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流行文化开始崭露头角。由于其商业性娱乐性等特征,它在短短数年之间迅速发展壮大,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喜爱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流行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力更大。
一、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流行文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思维独立,强调自我,不盲目崇拜权威。流行文化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想,为他们创造了一个释放个性和实现自我的平台,激起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流行文化借助现代传媒的交流更加便利。大学生们通过流行文化不仅了解了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成果,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更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而形成符合时展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2)流行文化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了他们的学习视野。新事物的出现通常蕴含着多样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因此,对于喜爱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网络这个“新事物”的运用能力和信息的需求量都是惊人的。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灵活性更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更高。同时,通过主动搜索和学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流行文化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又使他们得以多角度的认识客观世界,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了他们的学习视野。
(2)流行文化加速大学生与社会融合的进程。住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很少与社会接触,因此在毕业时经常面临着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矛盾。然而,由于网络、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流行文化快速传播,大学生们更加容易获取大量的社会信息,掌握社会发展的动向。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可以及时传播社会上新的技术发明,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新技能,有利于大学生与社会互动,参与社会生活。
(3)流行文化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升学、就业、情感等种种压力,迫切需要找到释放的空间,而流行文化由于其自由、新潮、娱乐化的特性成为大学生的一个压力的宣泄方式,纾解了大学生的焦虑感,起到了调节情绪、减轻压力的作用。
2.消极影响
(1)价值取向扭曲。流行文化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因此,它在利益的驱使下容易传播一些低级、庸俗和不健康的内容。而一些心智不太成熟的大学生们受这种浓重而平庸的世俗时尚的包围与诱惑,十分容易迷失方向,从而导致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推崇与追求,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2)政治观念淡化。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不同文化交流更加便利,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下,容易被西方资本主义的观念所腐蚀,容易导致信仰危机。而另一方面,流行文化所传播的奢靡的生活方式冲击着大学生们的感官,容易使大学生们现实政治漠然视之。
(3)道德意识弱化。流行文化追求的是感官刺激,道德教化并不是其终极目标。因此,流行文化在一味追求享乐的同时,淡化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大学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相对缺乏判断力和自控力。因此,大学生作为流行文化追求者,在感受着流行文化带来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也不断削弱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水平。
二、流行文化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1.正确认识和对待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变革的必然产物,它的特性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精神上娱乐与放松,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的意识领域带来坏的影响。对于流行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确引导流行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将流行文化适当引入学校教育。总之,既要发挥流行文化的优点, 又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这样才能融合文化,形成共赢局面。
2.加强校园主流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大学生。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坚守校园主流文化阵地。在把握好大学校园主流文化的方向的同时,也要融入一些流行文化元素,充分利用流行文化的鲜活形式,吸引大学生们的关注,这样有助于大学生接受大学校园主流文化,从而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提高自身鉴别优秀文化和低俗流行文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品位,增强辨别能力,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理性追求流行文化。
三、结束语
如今,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事物,大学生更是当代流行文化最主要的追随者和传播者,它包含诸多表现形式对在校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产生了不可估量影响力。因此,只有通过采取措施规避流行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才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追逐流行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J2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116-01
一、综述日本流行文化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所有日本本土以外的能看到日本动画都是盗版的,日本人不卖版权给其他国家。而近些年,在国内的互联网上,无论是MV、漫画、卡通、电视剧、电视节目还是电影都可以找到,既免费又更新速度快。对中国影响最深的日本流行文化便是日本漫画了。
二、现代漫画艺术演变
日本漫画艺术虽然现在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在日本现代漫画起步的初期也同样经历了痛苦的磨难。
(一)美国文化的影响
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流行文化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美军的进驻,美国的新文化和生活习惯被带入日本。因为战争,日本民众对美国所带来的新文化十分向往,这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上。
美军进驻日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日本人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美国的影响。同样在那个年代,美国的漫画也正处于非常发达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漫画的盛世影响了日本漫画。
(二)经济腾飞时期
从20世纪的50年代到60年代,是日本的经济起飞的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竞争激烈。这种激烈的社会竞争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升学竞争。学校成了应试教育的机构,孩子们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厌恶了课本文字的束缚,甚至对文字本身产生了一种抗拒的心理,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看文字,不愿意写文字的现象。漫画在这种状况下开始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食量。漫画具有诙谐、轻松、幽默和易看的特点;另一方面,日本的现代漫画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前漫画的概念,故事情节动人,信息量大,画法新颖,题材多样性等,这些特色都成为吸引孩子们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与文字文本相比,漫画更具有想象的空间。孩子们本来就是想象力丰富的一个群体。漫画这种图文文本不需要文字文本那样比较严谨的逻辑性,根据人物的言行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可以比较自由地发挥读者的想象力,这符合孩子们的特性。
日本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信息过剩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人们都必须每天学习新的东西,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由于高效率,日本人没有时间来慢慢思考。漫画的直观效果,能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当然很多的日本人从儿童时代起就一直看漫画,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漫画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最好地娱乐消遣。
(三)全球化时代
日本的现代漫画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满足每个年龄层、每个阶层的观众。现代漫画与动画电影、动画片的关系十分密切,并且相互影响。在现如今,还没有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可以像这两种媒体一样结合得如此紧密。这种结合方式促进了动画片和现代漫画的发展。
在日本的地铁里看漫画杂志,没有人会觉得奇怪。但是在欧美人的眼里,这个情形却十分少见,令他们诧异。因为除了一部分漫画迷支持的艺术漫画,在欧美国家,漫画只不过是面向儿童的幼稚读物。在过去的日本,漫画也被认为是陈腐和幼稚的东西。在20世纪60年代末,“大学生看起漫画来啦”还一度成为不大不小的新闻。但也就是从那时起,成年人(青年)逐渐开始看漫画了。日本的漫画从那时起开始达到了足以供成年人欣赏的水平。
三、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出版大国。漫画不仅对本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输入到世界各国,漫画成为输出最多的一种文化产品。在西方世界,日本的漫画和动画片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而且对西方国家的漫画和动画片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亚洲,日本的漫画同样影响巨大,无论是韩国、中国还是东南亚各国,随处都可以买到日本漫画。日本的漫画的对外输出刺激了各国漫画自身的发展,也对日本的文化的推广起到了巨大作用。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