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商联工作要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把强化监督检查作为严明纪律、确保政令畅通的重要手段,综合运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定期检查、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一是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把执行党的群众工作纪律贯穿始终,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各自为政、阳奉阴违。二是保障工作落实。加强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商务部门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惠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商务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和保障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积极会同县监察局、财政局等部门通过例行监察和专项执法监察,对中央和省、市、县专项资金等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贪污、挤占、挪用资金等案件线索,及时报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切实维护商务服务对象利益。三是推动政策施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政策,主动受理群众举报,积极加强监督检查,不断强化责任追究,及时会同有关部门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
二、规范权力运行,构建科学有效的惩防体系
(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
去年以来,宿迁工商联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如何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鼓励和促进全民创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等进行了调研,形成调查报告20余篇。其中,《2009年宿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全面、详实地记录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了本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总结了我市在发展民营经济中的4条成功经验,并就如何实施市委提出的“强力推动大项目,强势发动大创业”战略部署提出3个方面18条对策和建议,该文受到了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等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荣获省联颁发的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此外,我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树立科学发展观营造民营经济和谐发展环境》、《关于实施“村企挂钩”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投资创业最优环境》等报告,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通过业务工作调研,提升商会工作水平。
近年来,我们就如何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商会职能和优势,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益尝试。
宿豫、泗洪等地紧紧围绕“三来一加”项目,组建行业商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提升行业组织化程度,实现行业内的优势互补,资源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55210”工程的龙头项目,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商贸流通中心,在它建设之初,我们就组建了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商会。商会成立一年来,始终坚持“服务立会、服务兴会”的理念,为推动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规划、建设、开业、发展、繁荣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开来的,这些工作的开展,既促进了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工商联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
去年底,我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专人对我市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调研,结果发现90%以上的企业存在专业人才招聘困难,培养人才成本过高,现有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绝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人才瓶颈”的约束。为此,我们撰写了题为《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建议》的文章,提出建议市政府授权,由市总商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建立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库,根据民营企业需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及市外等公开组织招聘各类紧缺人才,对于招聘的人才采取事业专项编制人才派遣的形式安排到用人企业。市委书记张新实在该篇专报上批示:“我们必须继续大力扶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倾心帮办、真情服务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市长缪瑞林对文中提出由市政府授权,市总商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建立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库的建议,责成市编委出台了相关方案,并要求尽快实施。目前,我会就该项工作正在与人事部门进行进一步磋商。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上报各类专报、专题调研信息20余篇,均受到了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许多领导同志对专报作了批示,提出的建议大都得到了落实,促使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拓宽工作思路,形成大调研工作格局。
(一)借助外力,扩大调研工作成果。
长期以来,我会受到人手少、办公经费紧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为此,我们开拓工作思路,通过主动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高校专家密切配合,联合开展调研工作,从而达到了优势互补、扩大调研成果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我们就关于规模企业培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动企业跨越发展;民营企业人才保障机制研究;关于我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重点课题,先后与市委办、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等部门多次进行联合调研,收到了较好效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工作不仅有利于准确把握问题的尺度,而且增强了调研工作的权威性,有利于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延伸了工商联调研工作的触角,扩大工商联的影响。
(二)上下联动,促使调研工作纵深开展。
为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相关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的认识,我们与基层商会和行业商会建立联系,共同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有效举措,去年,我们围绕本地木材加工、餐饮、中介等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如我们与泗阳县工商联确立了《关于发展宿迁木业经济的调研与思考》的课题,提出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强化品牌战略意识等对策。我们与市餐饮行业商会共同撰写的《关于发展宿迁餐饮业的建议》,提出尽快建立健全行业规则,加紧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结合直营连锁、特许经营、餐饮超市等现代化的经营形式,加强市场趋势研究,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建议。
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私营企业抽样调查问卷等专项调研工作,已成为全省工商联品牌性工作。我会在贯彻执行省联相关工作部署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工商联组织的网络作用,由县(区)工商联负责调查和数据的初审,市工商联对上报数据再进行汇总和分类,这样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调研质量。
(三)完善制度,建立调研工作长效机制。
我会始终将调研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业务工作来抓,提出将调研工作贯穿到常规性业务工作中来,要求各处室人员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捕捉亮点、发现热点,在考察、交流时借鉴经验,在学习中深入思考问题对策,同时,对各处室下达每月一文的调研任务,每月进行一次交流,在市工商联机关形成了“人人均有指标、全员参与调研”的工作局面,使调研课题更加广泛,保证多中求精。
去年初,我会就制定并下发了《市工商联系统信息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各县(区)工商联分管领导亲自挂帅,要求各县(区)工商联在及时上报会务动态类信息的同时,按月上报调研信息选题。同时,分季度召开全市工商联系统信息选题会,提出阶段性信息工作要点和重点调研选题,市工商联办公室负责督查,实行按季统计通报制度。去年10月,市工商联又出台了《宿迁市工商联先进集体测评细则》,将“能够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工商联的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先进集体评比的前提条件。
此次督查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等19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至关重要,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另一方面也在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上动下不动的执行打折问题,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这一点来说,保证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也是政府自身改革的题中之义。虽然督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督查本身缺乏技术支撑,再加上各种因素下的督查独立性不足,评估效果和公信力难免受损。第三方评估恰恰可以发挥研究咨询机构独立性、专业性的优势,避免政府在自我评价体系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独立、客观、公正。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第三方评估已经成为基本常态和程序式表达,其优势在于能够引导决策更科学、改革政策更符合实际、政策更好地落地,并能最大化地实现政府对自身的监督与促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国务院督查中引入第三方评估,表明新一届政府更加开放、乐于接受监督的胸怀和推动国家治理方式创新的勇气。
评估单位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接到委托函后,四家评估单位高度重视,认为国务院把督查和第三方评估结合起来,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听实情、察民情、出实招、求实效的新风,一定要全力以赴,发挥优势,把评估工作抓紧抓实,发挥评估对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作用。
四家单位均成立了由主管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中科院成立了由副院长牵头的“重大水利工程评估”和“农村饮水安全评估”两个工作组。发展研究中心组建了由分管副主任牵头的“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和“实行精准扶贫,今年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两个评估小组。行政学院成立了由副院长牵头的“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专家组。全国工商联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落实企业投资自”的调查组。
需要评估的每个项目只有一句话,但这句话的背后是《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和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措施,有一整套的内容和要求。评估组只有认真学习、充分了解了评估项目的具体含义、目标任务、责任主体以及要达到的效果,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为此,四家单位组织工作组,深入学习领会国务院决策部署精神实质和贯彻落实的具体要求。中科院组织专家学习评估规定,并签署保密协议,确保科学性、独立性。发展研究中心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梳理国务院关于棚户区改造、安居工程建设和扶贫方面的政策文件,理清工作要点。行政学院组织专家深入探讨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政策措施。全国工商联多次开会讨论,力求吃透政策、熟悉评估内容。
四家单位结合评估事项,创新方式方法,制定了具体评估方案。中科院提出开展项目实施地抽样调查,选择3-5个省份,进行重点评估。发展研究中心拟利用全国政策咨询研究机构的工作网络,对省、市、县、区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地方政府、基层群众、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行政学院确定了实地调研、专家座谈、查阅文件、问卷调查和网络信息采集等评估的基本方法,既调查中央部委、又调查地方政府;既调查大型骨干企业、又调查中小微型企业;既调查专家学者、又调查基层群众。全国工商联对评估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12个重点调研省市。
评估工作紧锣密鼓、科学有序
正式评估前,四家单位均开展了摸底工作,增强评估的针对性、有效性。中科院发挥研究专长,以数据为基础,做好资料搜集等先期准备工作。发展研究中心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座谈,并就扶贫情况召开专家座谈会。行政学院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编办、部分经济专家、地市级市长班学员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的看法以及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的建议,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评估体系和标准。全国工商联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摸底。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省、市统战部长会议精神;总结年全区统战工作,安排部署年全区统战工作任务;听取区委副书记、区纪检委书记王瑞军同志的重要讲话;表彰奖励年度全区统战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动员-全区广大专(兼)职统战干部紧紧围绕区委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全面开创我区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有关领导,参加会议的有各乡镇党委,区直各党委、总支的党群书记、宣传委员(兼职统战干部)。各有关党政部门负责人、各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负责人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列席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有以下四项议程:
一、传达贯彻全国、省、市统战部长会议精神;
二、回顾总结年全区统战工作,部署年全区统战工作任务;
三、听取区委副书记、区纪检委书记王瑞军同志重要讲话;
四、表彰奖励年度全区统战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
请区委统战部副部长王红玺同志传达中央、省、市统战部长会议精神。
进行大会第二项:
请区政协副主席、区委统战部部长同志做题为《发挥优势,锐意进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
进行大会第三项:
请区委副书记、区纪检委书记同志作重要讲话。
进行大会第四项:
请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同志宣读关于表年度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统战干部的决定及统战工作先进单位、优秀统战干部名单下面请获奖单位代表上台领奖下面请获奖的优秀统战干部代表上台领奖同志们,刚才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同志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去年全区的统战工作情况,并就今年的统战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特别是书记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全面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对各党委(总支),全区专兼职统战干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会上还表彰奖励了全区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统战干部,希望获得荣誉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为做好年统战工作再创佳绩。
下面就会议的贯彻落实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会后与会人要及时向党委(总支)汇报,按照王书记的讲话精神,把统战工作摆上日程,切实解决不重视统战工作和认为统战工作无所作为的思想认识问题。
通过开展促进就业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对就业政策的知晓率;畅通渠道,及时更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防范和妥善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杜绝虚假培训、非法招工用工和企业间恶意“互挖工人”等现象,维护人力资源市场良好秩序;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致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立足长远充分挖掘本地人力资源,促进本地居民更加充分就业;采取措施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我区的认同感,逐步实现外来工本地化。
二、工作要点
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务求实效。以市政府加强企业用工服务“17个确保”公开承诺落实情况回顾等为宣传重点,增强企业和劳动者对我区的认同感。以开展2012年企业用工服务系列活动为重要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劳务招聘活动。以实施重点企业紧缺技术工种免费培训为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监管,防止虚报培训人数骗取补助资金现象的发生。以建筑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为重点行业,深入开展劳动合同制度示范活动。以查处企业欠薪、无证照小加工作坊、有组织恶意“互挖工人”为重点整治内容,依法取缔非法加工作坊和职业中介组织,规范用人单位的招、用工行为和职业介绍机构的中介活动。以评选表彰区级劳动用工规范管理先进企业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区属重点企业的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和督促广大企业落实社会责任,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
三、工作措施与任务分工
(一)加大促进就业政策法规和用工信息宣传力度。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企业文化、用工情况、用工需求,总结宣传我区企业用工服务的特色、亮点,宣传我区栓心留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编印《就业政策明白卡》和《2012年区企业用工信息汇编》宣传册,发放至外来工、本地城乡劳动者和企业。大力宣传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典型企业,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到用工规范的企业就业。(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物价局、司法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局、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工商局、区总工会、工商联)
(二)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按照《市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规定》的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加强企业用工服务“17个确保”公开承诺事项,保障劳动者在就业、培训、报酬、社保、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权利和待遇,不断优化企业用工环境,让更多的务工人员将我区作为就业创业的首选地或重要目的地。(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物价局、司法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局、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工商局、区总工会、工商联)
(三)开展2012年企业用工服务系列活动。
1.加强企业用工情况监测分析。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召开企业用工座谈会,设立企业用工监测点,及时跟踪、准确掌握我区企业开工、员工返岗率和用工需求情况,做好企业用工服务的形势研判。(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经贸局、区工商联)
2.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务招聘活动。深入开展以“企业招工、政府帮忙”为主题的企业用工服务系列活动,引导企业用足本地工,留住外来工,新引进外来务工人员。组织规模企业到湖北、云南、宁夏以及省内三明、南平顺昌等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开展劳务协作和招聘活动,在巩固2011年人力资源比较富的招工点外,新拓展2-3个招工点,力争新引进5千名以上外来工。要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协作区域,积极与省内外人力资源富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劳务协作关系,开辟更多、更稳定的劳务输入基地。全年举办50场以上劳务招聘会,携手海峡都市报等媒体举办海都就业节、“春风行动”专场咨询招聘活动5场,新春大型招聘会5场、校园招聘会5场,联合开展“海西招聘行动”和“2012人才淘宝会”。(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做亮特色工作。继续采取“到省外人力资源富的市场驻点招聘”、“进学校、进社区”、“村企合作”,更直接、有效地引进外来务工人员。继续在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及“大人才网”、“婉玲信息超市”求职热线我区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打造不落幕的免费求职市场。区人力资源市场“求职超市”及时供求信息,每周更新一次和每周六固定的招聘会,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设立职业介绍窗口,辖区企业用工信息,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优质服务。(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4.大力培育技能型人才。积极开展“送培训进企业”活动。联合区直有关部门开展重点企业紧缺技术工种免费技能培训,今年培训500人以上,加快培养企业转型升级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建立各类产业基地培训中心。加强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落实好政府培训资金直补企业政策。抓好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认定和社会化考评。我区全年培训各类劳动者2万人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000人以上。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走实走宽校企合作,打造精品专业和品牌学校。鼓励企业、培训机构等到劳务协作城市建立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输入优质人力资源。(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财政局、教育局)
(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营造良好就业用工环境。
1.从2012年月起,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取缔无证照小加工点、小作坊;严肃查处有组织恶意“互挖工人”行为;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幌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查处和取缔非法中介组织,清理整顿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规范职业中介、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市场行为,维护人力资源市场正常秩序;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加强对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指导和监督,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依法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公务员局、区公安分局、工商局、区总工会)
2.结合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在全区范围内评选10家以上劳动用工规范管理先进企业,报送市政府表彰。并通过新闻等媒体宣传报道先进事迹,营造我区栓心留人的用工环境。(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局、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地税局、工商局、区总工会、妇联、工商联)
3.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大“五险统征”工作力度,引导和督促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积极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稳定职工队伍。(牵头单位:区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地税局)
(五)努力促进产业工人本地化。
1.创新公共管理服务,吸引外来劳动者扎根我区。学习市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劳动者给予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险、计划生育等方面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稳定性。支持工业园区和具备条件的企业把工业用地中的剩余生活配套用地经所在地政府批准改变用途后,可由所在地国土资源部门按程序组织招拍挂出让,或以划拨方式作为公共租赁房用地,用于建设员工公寓,优先向本单位符合条件的员工出租,多余房源由政府统一调配,权属不变。(牵头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协办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局、区公安分局、市国土资源分局)
2.充分吸纳本地城乡居民就近就地就业。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对辖区内的本地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意愿、培训情况和就业去向等进行调查建档,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数据库,实现全区人力资源实时动态管理。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各项促进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本地职业院校毕业生和外出务工人员留在我区就业,鼓励企业使用本地劳动力,提高本地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化程度。(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财政局、教育局)
四、工作步骤
全区进一步提升企业用工服务水平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月)。各街道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动员部署;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以及街道、社区宣传栏、劳动保障窗口等宣传阵地,多层次、多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促进就业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月—11月)。要充分掌握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在采取组织企业外出招工和参加现场招聘活动以及发动老员工带新员工等传统管用招工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招聘方法,运用现代化招聘手段,帮助企业和劳动者牵线搭桥,内招外引,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企业用工服务系列活动。街道要组织专门力量,督促指导辖区用工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对辖区内的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基本情况,确定重点检查的区域、场所,有针对性地开展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对检查中发现无证照生产经营的小加工点、小作坊等,要及时责令其停止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对存在安全隐患、破坏环境资源、扰乱用工秩序的,坚决予以取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职业中介、职业培训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取缔“黑中介”,撤销不符合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规范用人单位招工行为,对恶意互挖工人的企业按照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规定予以查处;对提供虚假招聘信息,虚假招聘广告,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用人单位,依法责令限期改正,不能落实整改或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关闭取缔,并给予公开曝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2年11月—12月)。要认真总结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及时兑现各种奖励优惠政策,推广各有关单位在促进就业、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和规范用工行为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巩固提升工作成效。要积极宣传受表彰企业的先进典型事迹,展示我区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为我区实施“四个提升,两个加快”和“五区构建”战略和着力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核心区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此次专项行动作为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任务,积极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健全。建工师党委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师纪委、党委办公室等成员部门明确职责和分工,制定本部门实施办法,分解工作任务。由此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工作相互结合,同各集团(公司)、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层面工作相互贯通,形成了师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兼职政工干部队伍为骨干、以形工群众广泛参与为特色的大政工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系统扎实。为稻实思想政治工作各项责任,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建工师党委根据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企业、教育、卫生三大系统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设计了涵盖考评项目、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的三个思想政治工作考评表,将思想政治工作分解细化为党风廉政建设、党建组织工作、宣传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统战民宗台办工商联工作、社会治安综治工作、武装工作、工会妇女儿童共青团工作七大类考核项目,其中企业考核总分为20分,考评结果纳入企业年度发展业绩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分别为100分,考核结果与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
1、制定了专题调研实施方案。3月上旬,我委成立了有省政协委员、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参加的专题调研组。调研组搜集了大量加工制造业的相关资料,并认真组织学习,坚持从政协实际出发,坚持发挥政协人才荟萃、位置超脱、联系广泛的优势,坚持从总体思路上进行宏观研究,坚持“立足省情、突出重点,深入调研、上下联动,统筹安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形成体系”的基本思路,制定了专题调研实施方案,并先后召开专家座谈会、经济委员会主任会议,对调研方案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上报后组织实施。
2、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考察活动,起草了专题常委会议
主题报告。3月中旬,我委召开情况通报会,省发改委、国资委、农委、科技厅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分别通报了我省加工制造业有关情况。之后,调研组在卢家丰副主席的率领下,调研了合肥、滁州、蚌埠等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情况。通过一系列的调研考察活动,调研组摸清了我省加工制造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对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构建我省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调研报告(初稿)》,提出了我省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具体的构建方向、思路和对策建议。
调研组还先后赴河南、江苏两省,考察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和加工制造业发展情况,写出了《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江苏省制造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3、组织各市政协开展上下联动调研。在省政协调研组进行调研的同时,还商请各市政协及省各派开展上下联动调研。一是委托马鞍山、宣城、*、*、安庆、巢湖市政协主席牵头,组织当地的省政协委员就地开展调研;二是商请省各派、工商联及省辖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围绕这一专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开展调研,各自形成调研报告。三是约请省政协常委和经企、科技等界别的部分省政协委员撰写大会发言。目前已收到调研报告和大会发言稿20余篇。
4、召开了省辖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工作会议。5月下旬,我委召开了省辖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围绕构建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调研情况,对如何结合各地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加工制造业,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从而对如何构建我省加工制造业基地问题形成共识。这次会议对筹备好省政协专题常委会议,起草好常委会议主题报告将起到重要作用。
5、以调研活动为纽带,加强了与有关方面的联系与合作。一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和交流。继续保持与省发改委、国资委、农委、财政厅、商务厅、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坚持交流工作情况,并主动邀请有关部门派员参加我委组织的专题调研等活动。二是加强了与委员的联系。根据分管主席的指示精神,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率办公室同志分别登门拜访委员,与委员座谈交流,对委员们参政议政、履行职能的积极性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征求他们对开展专题调研及做好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建议,提高了委员会工作效率和水平。
6、编印《情况交流》。我委上半年编印《情况交流》3期,选编了《世界经济的大调整与大机遇》、《中国制造业:应尽快完成向高端跨越》、《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的产业调整》、《城市的工业化之路》、《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等10余篇与常委会议专题有关的文章,为委员参政议政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二、20*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1、继续做好专题常委会议的筹备工作
重点是组织专家、学者对《报告》进行讨论、修改和论
证,为省政协九届八次常委会议提交有较高质量的主题报告。同时做好专题常委会议大会发言材料的编、校、印及其它筹备工作。
2、召开专题座谈会
围绕“加快发展*流通业”这一专题,召开一次专题座谈会。
3、组织开展专题调研
(一)组织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云硫集团、发电厂等省直管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市经贸局负责,市科技局、外经贸局、工商局、质监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发改局配合)
(二)抓好项目建设,抓紧发电厂三期和华润电厂等重大项目的立项报批。(市发改局负责,市经贸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供电分公司、发电厂配合)
(三)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帮助各县建立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市经贸局负责,市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农业局、质监局、工商局、林业局、环保局、发改局配合)
(四)抓好市高新科技园区建设。(市科技局负责,市经贸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农业局、质监局、工商局、林业局、环保局、发改局配合)
(五)大力发展镇域工业。(市经贸局负责,市工商局、科技局、质监局、环保局、发改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配合)
(六)扶持温氏生物制药、雅达电子、郁南天宝生物制药等技术型、非资源型工业发展。(市经贸局负责,市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质监局配合)
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新发展
(七)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任务;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市农业局负责,市粮食局、财政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八)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全市8个石灰岩苦旱镇分别引进一个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市农业局负责,市林业局、工商局、质监局、科技局配合)
(九)发展优势农林产业和畜牧水产业。(市农业局负责,市林业局、畜牧水产发展中心、质监局、工商局、科技局配合)
(十)启动民资,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农林产品批发市场。(市农业局负责,市林业局、工商局、质监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供销联社配合)
(十一)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市农业局负责,市工商局、质监局、供销联社配合)
(十二)切实加强动植物防疫工作。(市农业局负责,市畜牧水产发展中心、林业局、工商局、交通局、卫生局、海关和检验检疫办事处配合)
(十三)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城市防洪工程提前一年完成;继续抓好市区南山河等10宗城乡水利防灾工程和61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达标。(市水务局负责,市农业局、城乡规划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配合)
(十四)搞好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市交通局负责,市公路局、财政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十五)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市林业局负责,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公用事业局配合)
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全市经济总量
(十六)大力发展县域特色工业。(市经贸局负责,市发改局、国土资源局、科技局、质监局配合)
(十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市经贸局负责,市科技局、质监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工商联、供电分公司、自来水公司配合)
(十八)帮助各县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市经贸局负责,市供销联社、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配合)
(十九)帮助各县发展房地产业,继续推进小区开发。(市建设局负责,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配合)
(二十)帮助各县发展旅游业。(市旅游局负责,市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四、组织外经贸工作新突破,做大外源型经济
(二十一)努力增加外贸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拓宽对外贸易的渠道和市场,搞好涉外服务工作。(市外经贸局负责,市经贸局、海关、外事侨务局、检验检疫办事处、贸促会配合)
(二十二)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整体推介,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加强外商投资成本的调研,进一步发挥好我市驻珠三角招商引资联络机构的作用。(市外经贸局负责,市经贸局、外事侨务局、贸促会、工商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物价局、广播电视局配合)
五、加强财税工作,增强全市财力
(二十三)强化税收征管。(市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市财政局、经贸局、外经贸局、工商局、海关配合)
(二十四)加强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评估;对市直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市财政局负责,市监察局、审计局、国资委、建设局配合)
(二十五)盘活国有资产和加快政府资源的开发经营。(市国资委负责,市财政局、发改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房管局、公用事业局、振云公司配合)
(二十六)盘活市食品集团在市区的连片土地,开发建设大型购物商场。(市经贸局、国资委负责,市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外经贸局、食品企业集团公司配合)
(二十七)加强政府投资工程监管。(市财政局负责,市监察局、审计局、建设局配合)
(二十八)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展资本市场。(市金管办负责,市经贸局、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工商局配合)
六、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二十九)尽快动工河口至郁南平台和罗定支线高速公路;启动罗定至岑溪、云城(思劳)至新兴、(郁南东坝)至阳江港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市交通局负责,市发改局、公路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财政局配合)
(三十)抓好324线河口至城区段改造工程;抓好省道352、369、280、276线改造建设。(市公路局负责,市交通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水务局、财政局配合)
(三十一)加快港的报批立项和建设步伐。(市交通局负责,市发改局、港务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配合)
(三十二)加强中心城区管理。(市公用事业局负责,市公安局、城乡规划局、环保局、卫生局配合)
(三十三)加快市委党校、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金山大道工程建设。(市建设局负责,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环保局、市委党校、档案局、文化局、公用事业局、房地产开发总公司配合)
(三十四)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建设局负责,市农业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环保局配合)
七、统筹推进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三十五)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整顿、规范和发展文化市场,深入挖掘我市历史和人文资源,打造我市民间艺术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市文化局负责,市广播电视局、工商局、公安局配合)
(三十六)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都要有新进步;确保中学高中校区和各县(市)高中学校新建扩建工程按期投入使用和51所老区学校建设通过省的验收;按省的任务要求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推进“一机两语”教育;做好创建教育强镇的基础工作。(市教育局负责,市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配合)
(三十七)加快市技工学校建设。(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市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配合)
(三十八)鼓励和扶持骨干企业组建科研中心;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我市企业生产合作;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市科技局负责,市经贸局、质监局配合)
(三十九)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市人事局负责,市科技局、教育局、卫生局、经贸局配合)
(四十)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和医疗救治三大体系建设,确保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造建设项目在今年10月全面完成;加快创建省农村中医先进市工作步伐,力争年底前通过省的验收。(市卫生局负责,市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财政局、工商局、公用事业局配合)
(四十一)全面启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卫生局负责,市发改局、经贸局、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交通局、水务局、林业局、文化局、环保局、公用事业局、广播电视局、公路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爱卫办配合)
(四十二)加快全民健身广场建设,组织好省运会的备战、参战。(市体育局负责,市财政局、城乡规划局、建设局、发改局、环保局、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机关事务管理局配合)
(四十三)抓好农村合作医疗扩面和服务工作。(市卫生局负责,市财政局、审计局、农业局配合)
(四十四)抓好全市药品招投标工作。(市卫生局负责,市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纠风办、物价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
(四十五)进一步规范土地交易市场。(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市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配合)
(四十六)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市建设局负责,市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配合)
(四十七)继续规划和抓好第二批生态示范村建设。(市建设局负责,市环保局、城乡规划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四十八)抓好环境保护,重点抓好城区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西江、新兴江、南山河、南江河的综合整治及重点监控企业的环保监管。(市环保局负责,市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四十九)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加强项目建设征地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市城乡规划局配合)
(五十)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控制人口出生率。(市人口和计生局负责,市农业局、经贸局、监察局配合)
(五十一)落实优抚政策,兑现优抚对象的生活待遇。(市民政局负责,市财政局配合)
(五十二)创建双拥模范城市。(市民政局负责,市财政局、卫生局、公用事业局、城乡规划局、工商局、教育局、公安局配合)
(五十三)编写好“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市发改局负责,市府直属各单位配合)
八、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五十四)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各类适用技能培训,组织好劳务输出。(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市财政局、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农业局、扶贫办、质监局配合)
(五十五)进一步加强五保、低保工作。(市民政局负责,市农业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社保基金局、卫生局、教育局、房管局、监察局配合)
(五十六)落实农业税全免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市农业局负责,市监察局、财政局、教育局、物价局、民政局、人口和计生局配合)
(五十七)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尤其是企业早期退休人员的待遇。(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市经贸局、外经贸局、财政局、工商局配合)
(五十八)实施社保全责征收。(市地税局负责,市劳动保障局、社保基金局、财政局、工商局、经贸局、外经贸局配合)
(五十九)争取年内解决18万农民饮上干净水问题。(市水务局负责,市农业局、环保局、卫生局、财政局配合)
(六十)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坚决制止和查处拖欠企业职工工资等违法行为。(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市经贸局、外经贸局、总工会、妇联、工商联配合)
(六十一)按要求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市建设局负责,市财政局、监察局、劳动保障局配合)
(六十二)清欠农民征地拆迁款。(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市财政局、监察局配合)
九、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
(六十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继续加大打击“双抢”、黑恶势力、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市公安局负责,市司法局、法制局、综治办配合)
(六十四)加强政府工作,妥善处理,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市局负责,市法制局、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配合)
(六十五)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等事故多发行业的监督管理,遏制各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市安监局负责,市经贸局、交通局、公路局、公安局、消防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农业局、海事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配合)
(六十六)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市经贸局负责,市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配合)
(六十七)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市食品和药品监管局负责,市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农业局配合)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六十八)加强廉政建设工作。(市监察局负责,市纠风办、审计局配合)
(一)领导推动有力。一是健全组织机构。为有效推动返乡创业工程,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返乡创业工程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信局,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专职联络员。二是加强调度推进。将返乡创业主攻行动纳入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纳入分管负责同志季度重点工作计划,每季度专题调度推进一次并形成工作简报,及时总结推进。
(二)制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返乡创业工程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县返乡创业工程的实施意见》,并对该实施方案进一步进行细化,制定了《县2019年返乡创业工程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领导组及其成员单位任务,将相关措施进一步细化,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三)工作机制创新。一是通过印发了《县返乡创业工程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领导组及其成员单位任务分工,将工作安排细化到月,并将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以工作简报形式下发各成员单位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二是设立了县创新创业投资资金和孵化资金,鼓励创新型企业和孵化企业入驻返乡创业园。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制订《返乡创业帮办制度》,设立返乡创业综合窗口,开设返乡创业绿色通道切实做到一站式服务,实施“电商培训”、“春风行动”等帮助企业在创业培训、人才招聘等方面给予帮助。四是将返乡创业工程和“四送一服”、工业富县领导组等相结合,更好为返乡创业者解决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难题。
二、政策支持体系
(一)政策制定
1.“一园一策”专项扶持政策文件。为抓好《县返乡创业工程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陆续出台了《关于印发<县长集农民工创业园管理办法>的通知》、《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规定》、《县2019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奖补政策》、《县2019年电商及家政扶贫奖补资金实施办法(试行)》、《县创新创业投资资金和孵化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鼓励创新型企业和孵化企业入驻返乡创业园,并从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入驻条件程序退出条件及租金标准、扶持政策、组织保障六个方面对该实施方案进一步进行细化,将17项相关措施分列到各乡镇、园区和有关单位,做到了“一园一策”专项扶持细化全面,从而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吸引广大的创业人士返乡创业。
2.推广普惠制政策。一是制定了《县创新创业投资资金和孵化资金使用办法》,设立了300万元创新创业投资资金和孵化资金,并逐年增加。二是出台了“一园一策”专项扶持政策,了《关于印发<县长集农民工创业园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规定了入驻企业可在厂房租金、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享受多种政策优惠。三是规范租金补贴标准。对入驻标准化厂房企业年实缴税收达到100元/平方米,给予30%租金补贴;企业年实缴税收达到200元/平方米,给予60%租金补贴;企业年实缴税收达到300元/平方米,给予90%租金补贴。
(二)政策落实。2019年以来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帮助43家企业申请省市项目扶持资金2526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问题;帮助矿业成功申报省专精特新企业;帮助工艺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市专精特新企业;补助华东玩具城建设标准化厂房资金1251万元,锅炉改造专项资金471万元等;拓展“4321”政银担和税融通等政策性担保,全年共办理小微企业融资担保178笔,5.3亿元;为25家企业提供过桥接续贷款6200万元;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建立地产品使用目录,帮助12类33家有市场前景的企业扩大生产、开拓市场;推动电商换市,引导企业加快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营销体系,企业营销成本明显降低。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通过到企宣传、组织认定工作培训会、招商引资有潜力企业等方式,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开发矿业有限公司、世华化工有限公司、龙翔美食王禽业有限公司、荣程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申报认定资料已通过市级审查,上报至省科技厅审查。
三、平台建设
共有返乡创业园平台6家,其中省级返乡创业园区平台2家,分别为创业辅导中心(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省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和县顺捷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县级返乡创业平台4家。分别为经济开发区、示范园和、,在其他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返乡创业园或园中园,另外中胜玩具有限公司厂区二期规划设计方案的批复,和居家俱有限公司厂区规划设计方案的批复已完成,规划在合肥高新区现代产业园,高新创业园20万平方米一期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预计2019年底全面建成。
四、基础工作
(一)建立返乡创业重点人员台账。全县所乡镇、开发区、示范区对返乡创业重点人员均建立台账,2019年县返乡创业在外人员数45万,其中:在外创业成功人士483人;新增创业人员2743人,返乡创业人员32人,新增就业2000人。全县共新增企业2711户,其中新增工业企业235户。
(二)开展返乡创业培训。认真落实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全年累计培训3批次以上。2019年6月16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19年度县贫困村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第三期培训班在金寨县金寨职业学校培训中心正式开班;2019年度贫困村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轮训已在苏州和金寨开展2期,本次培训班共有来自86个贫困村的175名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参加;创业辅导中心特邀省专家开展专题培训,130家多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县电商办先后组织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双创系列培训、县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系列培训暨电商精准扶贫专题班等创业培训等十余期,培训500多人次;县妇联、县商务局联合举办县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暨巾帼电商培训,培训效果显著。
五、创业服务
(一)创建绿色通道。在县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三楼市42号市场监管局窗口及各乡镇(开发区)为民服务中心人社窗口增设“返乡创业综合窗口”,开通服务热线,实行“一窗受理”,集中办理返乡创业各类服务事项,切实解决返乡创业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加快办理需要的各项证件和手续。在县政务服务大厅三楼48号窗口开设返乡创业绿色通道,凡企业需要办理的各种手续,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优先协助帮办相关业务。
(二)创建“帮办制”服务。
1.定期开展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分别在县政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及各乡镇(开发区)为民服务大厅及县政务中心都推行返乡创业帮办制度,明确专人专责全程帮办,推行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延伸服务,在返乡创业园设立政务代办点,实行服务全覆盖,安排专人实行全程代办。从相关业务部门抽调人员驻点,开展“保姆式”结对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企业满意度。截至目前,新增注册企业2711家,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公章刻制服务449家。
2.扩大服务覆盖率。近年来,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一大批符合“特色、集聚、绿色、环保、融合”要求的企业、产业正在加速建设、健康运行,为“美好和谐建设增添了“创新创业”新动力。一是突出服务创新。县镇返乡创业园华东玩具产业城,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制订《返乡创业帮办制度》,对返乡创业项目开设返乡创业绿色通道,对每个入驻项目均成立一套专门班子,在项目签约、立项、注册、规划、征地、环评、供电、税务、报建等各个环节,均明确专人进行跟踪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截止目前已入驻企业43家,还有20家正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全部入驻后年可生产玩具3.6亿件,年产值29810万元,出口创税达1亿美元,利税在1600万元人民币以上,带动2800人就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600个。二是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冯井镇返乡创业园家具制造集聚区1500亩、化纤颗粒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集聚区800亩。通过以冯井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为媒介,成功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和居家具城项目和总投资3.28亿元化纤颗粒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等6家再生资源企业已投产;和居家具城项目已完成投资1.8亿元,签约入驻企业40多家,利税30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200人。三是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县中小企业创业园位于县经济开发区,由省业辉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并运营管理,为入驻企业实行全方位服务。项目总投资26400万元,占地141亩,目前已完成12栋4层钢筋混凝土标准化厂房建设,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已入驻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等企业22家,带动就业1200余人。县政府采取“一事一议”事后奖补方式,给予项目投资方按建成厂房给予每平方米300元的奖补,仅此一项县财政已拨付项目补贴资金5434.796万元。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对入驻企业按税收缴纳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
六、返乡创业宣传
(一)制定宣传方案。为全面推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2019年6月15日制定了《县返乡创业工程宣传方案》文件,明确宣传计划和责任分工,营造良好的促进返乡创业舆论氛围,着力促进返乡创业。2019年12月,县返乡创业工程领导组办公室围绕“返乡创业集中宣传活动”主题,再次开展了对全县6个返乡创业园发展现状和13名返乡创业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活动,通过营造环境、展示成绩,树立了形象,鼓舞了士气,提振了返乡创业信心,必将吸引更多在外成功人士和在外创业人员返乡创业。
(二)社会舆论氛围。今年由副县长带队分别赴苏州开展籍在外成功人士纺织产业专题宣传推介会,围绕纺织企业转移进行跟踪洽谈,与苏州市怡美纺织、锦泰纺织签约,总投资约5.6亿元;赴石家庄围绕钢铁、物流等产业转移邀请籍在外成功人士进行专题推介座谈会并宣传;召开了县招商引资和返乡创业推介会,宣传返乡创业政策措施,县领导,县招商局、县经信局、5个驻外招商联络处以及招商引资客商共70余人参加了活动。
(三)社会力量参与。县妇联联合人社部门举办妇女就业“春风行动”2场。县总工会、中国农业银行县支行印发《县总工会帮扶创业就业小额贷款贴息实施办法(试行)》助力困难职工(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大中专毕业生以及产能过剩行业转岗分流职工稳定就业和返乡自主创业人员自谋职业,积极响应开展精准帮扶小微企业,创业就业人员小额贷款贴息工作。县工商联使用省工商联光彩事业资金扶持重点贫困村建设标准化车间。成立了乡商会、镇商会,由在外投资创业的成功人士和在本镇内投资经商的工商企业组成。
七、工作成效
(一)返乡创业及创业带动就业成效。
1.当年新增返乡创业人员数。
近年来,125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新增返乡创业企业32家,带动2000余人就业。
2.当年新增注册登记企业数。
2019年,新增创业2743人、新增注册登记企业2711户。
3.其中:新增工业企业数。
全县共新增企业2711户,其中新增工业企业235户。
4.当年新入孵企业数。2019年,新入孵企业1家。为县众创空间,由省科技厅公布的《2019年度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目录全名单》中,确定16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301家众创空间列入2019年度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目录。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辖__个乡镇,___个行政村,总人口__万,国土面积____平方公里,是吉安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我县中药材资源丰富,产量较大的有川牛滕、杜仲等___多种。金桔、板鸭、狗牯脑茶叶誉为我县“三宝”,以此为龙头的食品、药品产业初具规模,约占全县经济总量三分之一强,食品、药品产业被列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拥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点)___个,其中获证企业__个。拥有生猪定点屠宰厂_家。拥有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的餐饮店__家。全县现有涉药单位___户,其中,药品生产企业_户,药品经营企业___户,药品使用单位___户。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维护群众健康安全、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县的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持继好转,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
_、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按照省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进行了两次机构调整,组建了县药监分局,随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束了长期以来药品监督管理多头、分散、交叉、牵制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对食品的综合监督管理和药品的统一监督管理。
_、强化食品药品工作领导。县政府历来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一直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成立了县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确定了成员单位和人员,明确了职责,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县政府今年专门召开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与各乡镇分别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各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落实了食品安全工作区域责任制。
_、调整充实基层监管队伍。我县从____年起,先后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今年,由于县乡人员变动,出现了部分乡村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员及联络员空岗现象,为此,县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及时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队伍进行了调整充实,重新确立县级食品安监联络员__名,乡镇食品安监联络员__名,村级食品安监联络员___名。药品协管员、信息员也实行了动态管理,相应进行了调整充实。
_、建立高效食品安全协调机制。为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形成监管合力,我县于____年_月,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食品药品监管等__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领导机构成立后,积极履行了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督的职责。在纵向上,加强了与各乡镇政府的联系,经协调督促,全县__个乡镇均成立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横向上,加强了各成员单位的协调。目前,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已初步建成。
_、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XX县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全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点》、《XX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同时,县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还制定了工作制度、信息管理办法、应急救援操作手册等,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分工,促进了全>!财政预算。
(二)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
我县从____年开始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_.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县农业局开展了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禁止销售使用__种剧毒高残留农药工作;加快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步伐,目前,我县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标识_个,建立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_个,_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其中有机食品(AA级)_个。_.在生产加工方面。县城和于田镇生猪定点屠宰厂达到了规定生产标准条件,保证了群众吃上“放心肉”。县质监局今年开展了食品生产加工业专项整顿,共普查食品生产加工点___个,新增普查建档食品企业___个,建立了食品生产 企业管理档案,纳入电子动态监管系统,并对生产企业依据质量风险等级划分为ABCD分类管理。_.在流通环节。县工商局严格把好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对食品生产经营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坚持先证后照;加大对各类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在县城超市、批发零售点设立了_____投诉点;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目前,全县____家食品经营企业已建立进货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等自律制度。_.在消费环节。县卫生局严格按照量化分级管理规定要求,对全县__家餐饮单位和县城学校食堂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对餐饮单位卫生监督管理及技术培训和指导,共培训食品从业人员____人。
在药品监管工作中,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大了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强化药品源头监管。经常性的对三越药业、翔云药业、县人民医院制剂室的原材料质量、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提高了生产单位的药品质量意识,做到了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进库、不合格的成品不出门,确保了药品的质量。二是加强药品流通监管。对已通过GSP认证的___家药品零售企业进行了GSP认证后的跟踪检查。三是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对全县医疗单位的药品及医疗器械购进、入库、贮存、养护、使用等情况实施了经常性的监督管理。
(三)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促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在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中,我县在年初制定印发了《XX县____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一系列成效显著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先后开展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学校食堂、企业食堂的专项整治、传统食品产业的整治。通过这些专项整治,净化了食品市场,确保了全县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在药品专项整治工作中,我县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相结合,建立食品药品监督、卫生、公安、工商联合执法机制,狠抓药品市场秩序的整治和规范,先后开展了中药饮片、无证经营药品、药品购销渠道、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齐二药”假药、鱼腥草注射液、“欣弗”注射液、食品冒充药品等十余项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全县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四)创新监管模式,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_、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我县制订了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选择某省燕京啤酒有限公司XX分公司、樟邦大药房等_个单位为食品药品信用建设试点单位,建立了试点企业质量及信用管理档案,对试点企业开展了年度回访和信用评价工作。
_、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各职能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宣传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营造了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先后开展了“关注食品安全,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月、“_.__”、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就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发表电视讲话,起到良好宣传效果。
_、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加强了农村药品监督网、供应网的建设。为提高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我县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__月,成功地组织了一次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应急救援演习演练。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演习演练方案,分工协作,狠抓落实,演习演练取得了预期效果,充分验证了我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食品监管体制尚未理顺。目前,食品监管是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办法,这种多头监管的模式,存在监管职能部门多、职责交叉的现象,这必然造成职责不清、责任不明、有利争着管、无利不愿管的局面。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环节还存在漏洞。全县尚未建立农产品检测机构,农产品农药超标和使用禁用药物现象仍存在;食品生产加工起点低,规模小,卫生状况差,食品加工“黑窝点”、小作坊一时难以根绝;定点屠宰工作目前仅在县城和于田镇开展,在品种上仅限于生猪,覆盖范围太小。
三是食品监督抽验工作滞后。由于经费不足,全县食品检验设施落后,目前只有县疾控中心能够开展部分食品检测项目,粮食局能够开展部分粮油检测项目,县工商局有少量食品快检设备。检测设施已远远滞后于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需要。
四是食品药品基础设施薄弱。食品药品监管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瓶颈”。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组建至今仍租房办公>!<,且人员编制少,与其承担的食品药品监管任务不相适应。
五是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管有待加强。在边远乡村无证经营药品、销售使用过期药品的现象仍有发生,保健食品涉及药品的宣传在一些公共场所、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几点建议
经过近两年的引导和培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按照高企申报要件和高产入库条件,提早谋划高企高产培育工作,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摸排和筛选,并进行对标对表、分类指导,计划培育15家企业纳入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其中8家企业已具备条件,组织进行2020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目前,申报工作进展良好。在高企培育中,科技有限公司和制造已纳入高产企业,目前,全区纳入高产企业共计19家。
(二)持续促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实质是在于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减轻企业改革创新的成本,是实现校企共赢的有效手段。我们在日常走访、调研企业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注重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等分别与2019年促成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与师范大学建筑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持续推进技术合同及技术成果登记工作。
(三)积极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
今年,我们积极开展辖区内优质企业的走访、分类指导工作,积极宣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及时组织辖区内企业有效地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备案工作,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力争在2019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的基础上争取有数的增加和质的提升。同时,积极宣传并落实科技相关优惠政策,推荐符合条件企业申报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仪器设备补助等奖补,为企业努力争取各级各类发展资金。
(四)继续营造企业积极参加创新创造活动氛围
2019年,申报全国工商联举办的“2019年民营企业项目类科技成果”评定,并成功评定为A级(相当于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水平);参加由市局主办的市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各类奖项的获得,极大地激发了辖区内其他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创造活动的热情,多家企业表示将积极参与今年的创新创造活动。
(五)扎实推进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
积极配合做好市科创办要求的相关工作,为全力保障大走廊项目建设进展,建立“招”“落”分离和“融”“建”分离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一线工作法,及时制定出台年度工作要点,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项目推进工作台账,每月报送项目进展情况。成立宣传专栏,专人负责,每月按时报送信息,宣传区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成果。
(六)全力推进东部科教新城建设工作
教育是社会承袭和发展的纽带,对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省、市一流科教文化新城目标,加快推进港利教育小镇、市一中、文创科教城、绿金学校等项目的建设工作。2019年11月,区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港利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的港利实验学校项目落地,目前,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中。预计2020年底,幼儿园、小学、初中主体楼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工,2021年初投入使用,2021年9月实现首次招生,2024年9月招生高一年级新生,同时,学校配套的商住用地,已开工建设港利华师城。华东师范大学港利实验学校的落地建设,实现了上海科教资源、江苏资本资源与区位优势的融合,将打造成为皖北乃至淮海经济圈的教育高地,有利于集聚市东部新城人气商气,吸引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人口集聚。绿金学校已规划选址;市一中主体已封顶,预计2020年9月投入使用;华翊文创科教城项目各项工作也按照工程进度计划有序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从政府层面看,县区、乡镇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普遍存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的现象;从企业层面看,多数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极低,企业重生产、轻改造,重效益、轻研发。
(二)科技与工业、社会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
1.企业普遍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大部分企业在技术和科研人才方面投入十分有限,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平台较少。
2.高新企业数量偏少。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在全市高新企业占比中依旧很低。
3.高产出现负增长。由于18年退出规模企业较多,基数过大,引起高产增加值大幅下降。
4.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孵化器建设工作始终原地踏步,没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支撑,辖区内科技型企业的生长及成熟缺少营养元素,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科技与农业的融合的有待推进。
农业农村生产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较为薄弱,农业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应用、科技扶贫等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与农业大学合力共建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特色试验站“石榴产业试验站”,目前正在建设阶段,还未投入使用。农业企业基础普遍较弱,农村科技进步和乡镇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滞后。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切实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精准分析科技在发展中存在的明显不足及突出短板,研究对策措施,积极争取主要领导支持,凝聚各相关单位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科技工作发展的浓厚氛围,促进科技工作尽快上水平、上台阶。
(二)扎实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工作。
围绕排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标对表,一企一策,倒排时限,挂图作战,能报尽报。积极对接市科技局,在开发区申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邀请专业人员指导建设工作,同时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做好协调、积极汇报、争取落实资金。
(三)深化产学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深化辖区内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在现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创新模式,完善机制,推动企业尽快实现质量及数量上的新突破。
(四)积极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
以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抓手,推进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拟计划以石榴特色小镇为核心区,示范带动南庄、华家湖、蒋疃、青谷、和村、黄营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辐射古饶赵集、秦楼等,规划形成“一区两园”的空间布局(“一区”即一个核心区,“两园”即示范园区、辐射园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示范推广现代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建成一座集农业科研、成果孵化、农产品品种展示、技术示范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五)强化政策支持,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资金投入的扶持力度,指导、帮助企业申报省、市扶持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热情,全面提升研发投入占比和技术合同成交额。
(六)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