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2-01 10:54: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

篇(1)

要想明确大学生自主创业方式,必然需要先搞清大学生自主创业概念。对“创业”的定义有很多,譬如,百度百科“创业”词条指出,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Venture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创业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商机并加以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获得利益,实现价值。我们赞成“创业”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即狭义的创业是专指创业者为了获取利润,独立自主或结伴从事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主要是开办企业、开创个体和家庭经营实体。广义的创业是指创业者的各项创业实践活动,其功能指向国家、集体和群体的大业。包括人们创造事业、创造基业、创办企业、创造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方式等。前者是基于商业领域,后者是基于所有的工作领域。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概念的界定应该是前者。创业教育对象包括前者与后者。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方式研究综述

什么是方式?方式指言行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只有长期、多人使用,我们才称其为方式。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方式体现了人类的朴素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譬如电子方式、网络方式、数字方式等。目前对创业方式的研究很少,因为它好像很简单,没必要给予过多的关注。大致上有以下方面的研究:

(一)按照创业动机

1.生存型创业。生存型创业是指创业的动机是因生活所迫,主要为解决就业问题,而从事的个体创业活动。所以又称为就业型创业。其特点是,创业项目简单实用,能够迅速获得回报。一般多为服务型项目,如小餐饮、小商品出租以及家政服务等。

2.机会型创业。机会型是指创业的动机并不是为了解决生活或工作问题,而是为了抓住、利用市场的机遇获取利益的创业行为。“它是以市场机会为目标,能创造出新的需要,或满足潜在的需求。因而会带动新的产业发展,而不是加剧市场竞争。”

(二)按照创业资源1.小微型创业。顾名思义小微型创业指微小的、没有多少资源,依靠代售或服务的创业活动。譬如在校园里这类创业主要形式是,饮品代售、电子产品代售、IT卡代售、手工品销售、小盆景销售、旧图书销售、文化衫定制、自行车出租、打字复印等。这类创业成果的要素主要是依靠地理位置和赚取微薄的差价,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还是一种尝试性的创业,一种“练手”。其特点是成本低、技术含量低、资源利用率低、对创业者的能力水平要求低,在不同层次的大学里都有这类创业形式。

2.复制型创业。复制型创业是指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或从母体独立出来的创业活动。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复制,异地生成新公司。直接掌控资源或间接利用原母体资源,包括管理资源、人才资源、渠道资源或客户资源。这种方式经常大量的发生在商贸、教育、服务等类型企业中。譬如,先前可能只是培训公司的一位合伙人、教学管理者或教学老师,在熟悉了业务流程和市场情况后,异地创办同样性质的公司。有的直接成立全资子公司。浙江早期乡镇企业基本上是用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

3.发展型创业。发展型创业又称资源型创业。是指那些明知创业初期要亏本,但认定计划亏损时间后会有较大回报的创业行为。发展型创业一般都有较强的实力,较多的创业资源,如资金资源、关系资源,不计较一时一事的短期利益,而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创业活动。如大型网络平台建设,网站建设等。由于学校免费提供场地和一定的创业资金扶持,近几年,发展型创业在学校中越来越多,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网站和网络平台。有的网络平台建设、网站开发得到了风险投资商的青睐,获得了天使基金等风投的支持。

(三)按照创业形式

1.网络型创业。顾名思义,网络创业是指创业者在互联网环境中,利用各种资源,寻求机会,努力创新,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者是真正将网络作为一项事业,想要在上面获取客观的收益。如开办网店。通过网上店铺销售各种产品或提供各类服务。一般网络创业是先有了网站运营,网店经营之后才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创业形式。网络创业方式,是高校大学生的主要创业方式之一。哪里有高校,哪里就有网络方式的创业。这是因为大学生熟悉互联网,不需要实体店,足不出户就能进行管理。所以网络创业是一种具有勃勃生机的创业方式。

2.加盟型创业。加盟是指以自己的条件,按照对方的要求合作经营的一种创业方式。是一种经济而简便的经商之道,经由一种商品或服务以及行销方法,以最小的风险和最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加盟就是该企业组织,或者说加盟连锁总公司与加盟店二者之间的持续契约的关系。根据契约,必须提供一项独特的商业特权,并加上人员培训、组织结构、经营管理、商品供销等方面的无条件协助。加盟特许经营的经营形式种类有很多,依出资比例与经营方式大概可以分为自愿加盟、委托加盟与特许加盟。

3.概念型创业。概念创业也称创意创业。概念创业是指凭借创意、点子、想法创业。概念创业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作用,特别是本身没有很多资源,但具有聪明才智的大学生创业者,可通过独特的创意来获得各种资源。概念创业在高层次学校比较普遍,因为专利发明比较多,但失败率较高。因为创业需要创意,但创意不等同于创业。学校里往往是一个同学想出了一个好点子,或者有一项获奖的小发明,于是几个同学一合计,找学校申请一个地方,一笔资金就干起来了。接下来可能就发现设计研发、市场推广、经费筹集等等问题都来了,一个环节不到位,创业就要重新开始。不管怎么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概念创业有了无限发展的空间。

(四)按照创业特征

1.技术型创业。技术型创业是指利用自己掌握或合伙人掌握的一门技术为核心点所展开的创业活动。这项技术往往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具有比较优势。创业者一般是以自己掌握的技术为基础来创立企业。譬如学化学专业的大学生,掌握了一项化学方面的新技术;学医学的掌握了一项医学方面的新技术;学材料科学的掌握了一项新型建筑材料生产技术;他们就可以以此为资本开创企业。有的只以技术入股,有的引进新技术创业都属于技术型创业。这种创业方式主要出现在高层次学校中。

2.管理型创业。管理型创业是指管理咨询方式的创业。也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开设的管理咨询类公司。譬如教育咨询公司、留学服务咨询公司、旅游服务咨询公司、水产品养殖咨询公司、宠物健康顾问公司等等。初创阶段,大学生还不具备条件,创立诸如会计管理咨询、审计管理咨询、建筑管理咨询等有国标要求的管理型公司。但毋庸置疑,随着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咨询服务将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好方式。

3.项目型创业。项目型创业是指以项目为核心开展的创业活动,而不是以企业经营方式的一种创业活动。项目创业的特点是,依靠项目盈利,多为短期行为,项目工作人员结构相对稳定,但劳动关系简单。在高校中一般艺术类大学生喜欢采取这样的方式。譬如,承包一个庆典的宣传品设计、背景墙制作、人体雕塑等等。另外,项目创业也多是创立公司的早期阶段形式,即还不具备条件设立实体公司或创业者不愿意现在就设立公司,而是以项目创业方式来进一步了解市场反映,进一步收集市场信息,进一步挑选团队成员等等。其它还有团队创业、兼职创业、大赛创业等等。这里有的是创业模式,有的是创业类型,有的是自己定义的创业方式。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方式研究方法

怎样才能明确大学生创业方式,我们的研究方法是,第一步收集、调查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从中提出创业类别;第二步研究确定大学生创业方式的原则,界定创业方式;第三步分别对12位就业中心负责人、创业教学老师、创业俱乐部辅导员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方式表现情况,同时征求对我们界定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方式的意见;第四步在2014届毕业生就业统计中进行实际运用;第五步反馈修正。调查获得大学生创业项目859个,调查项目覆盖大学生所有层次(见图1:项目层次分布图)。我们从经营场所、经营行为、经营产品、经营模式四个方面对创业项目进行分类(见图2:项目结构示意图)分析。

(一)从经营场所来看项目可以分为有固定经营场所和不确定的经营场所。譬如,一般注册公司的创业都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现实场所和虚拟的经营场所。譬如,网店可以是虚拟的经营场所。

(二)从经营行为来看项目可以分为自有自营和倒买倒卖。譬如,艺术学院学生自制的艺术品租地方销售就属于自有自营;通过门面或网络手段低价进货(如保暖内衣)高价卖出,属于倒买倒卖。

(三)从经营产品来看项目可以分为创意类产品(如发明专利、软件设计等)和实物类产品(如各类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电子产品等)。

(四)从经营模式来看项目可以分为实体注册、连锁加盟、特许经营。或者也可以分为成本领先模式、差别化模式、目标集聚模式。

(五)从营销模式来看有百度营销、口碑互动营销、博客营销、论坛营销、信息平台营销、B2B电商平台营销、O2O营销、邮件营销、QQ群营销、微博营销和微信营销等模式。我们确定的调查分类原则是:第一、项目选择要覆盖校园大学生创业不同类型的项目;第二、项目选择要覆盖大学生所有层次;第三、确定的创业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第四、确定的创业方式具有群体性;第五、确定的创业方式具有持续性;第六、确定的创业方式可衡量统计。依据这些原则和调查情况来确定大学生创业方式。

四、大学生自主创业方式界定

经过上述研究,通过反复筛选,我们界定了在校大学生创业五种方式:

(一)实体创业方式是指通过注册公司,开展主营业务,并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创业活动(包括加盟、连锁或特许经营店。加盟、连锁或特许经营是经营模式而非创业方式)。

(二)网络创业方式是指建设网络平台,获得使用过程中的利润或通过网上开店,经营业务的创业活动。(只是利用网络形式销售产品,进行产品或服务项目宣传不列入网络创业方式,因为这只是把网络形式作为一种经营渠道和手段使用)。

(三)项目创业方式是指有业务(企事业单位大型文艺、体育、庆祝、展销活动策划组织、产品销售或技术服务),有团队,不注册或还没有注册,有临时经营场所的创业活动(如正在孵化的创业项目、项目工作室等)。

(四)创意创业方式是指出售自己的发明专利、软件开发产品(如各种APP应用软件开发)、文艺创作产品(如雕塑、剧本、绘画、书法等)、各类设计作品(如商品包装设计、会展背景设计等)或有创意的点子获得报酬的创业活动。

(五)个体创业方式是指出售自己的技能与服务,由个人完成全部工作并获得全部利润的创业活动(不是被他人雇佣)。如:网站开发、电脑维护、电器修理、考生培训、文体教练、餐饮快递、商品出租、商品零售、财务管理、家政管理、经纪人、自由撰稿人、家庭护理等。

五、大学生自主创业方式研究的应用价值

大学生自主创业方式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确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方式有助于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目前,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多,但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扶持政策凤毛麟角。为什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少?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要搞清楚在校大学生有哪些创业行为和做法,如何给予扶持,给予什么程度的扶持。有的是要给予资金扶持,有的是要给予场地支持,有的是要给予具体指导。所以将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各类行为以创业方式进行归类,有助于有针对性的给予扶持。

篇(2)

1.创业资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头道难题便是资金缺乏问题,目前我国个人商业贷款的主要形式就是存款抵押,质押贷款,第三方担保等。而这些对于刚刚踏入社会或者是在校的大学生而言只能是可望不可及。2.创业专业知识。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欠缺也是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也学习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但是对于创业的专业知识稍显单薄。比如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经济法,知识产权等等。3.创业经验。对大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尚未成熟,何来创业经验之说。而创业经验在创业是否成功中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经验不足是大学生自主创业避不开的短板。4.创业心态的不成熟。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使得大部分大学生主管臆断市场需求,或者一味地搞技术战术。另外,大学生自主创业刚刚起步时盲目乐观,一旦创业中遇到挫折和失败就选择逃避和放弃。

(二)客观因素

1.社会因素。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接受市场的检验,虽然在最开始创业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鼓励与支持,但是它仍然属于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能否成功终究要经过市场考验。残酷的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主创业的结果。在竞争如此残酷的市场中,怎么存活下来才是创业者考虑的问题。开始创业很容易,关键是要如何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存活下来。2.政策因素。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极大地激励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改善了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从2011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新的支持和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享受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人员范围,同时应届大学生也可享受到税收减免政策。尽管如此,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之路还是异常的艰难,除了上述的本身条件的限制以外,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我国创业环境在资金支持,政府项目,创业教育以及培训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分析

(一)主观因素

自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创业困难的一个实际的办法。在残酷的市场条件下,大学生必须深刻的意识到自身能力的重要性。在创业意识培养方面,一定要加强自我能力的提升。保证自己在残酷的竞争市场中存活。

(二)客观因素

政府,教育及社会相关部门应该大力的倡导,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在市场调节方面起一个比较好的作用。第一,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服务体系的完善。第二,政府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教育师资。第三,加强宣传力度,告诉老百姓创业兴邦的道理,让人们从心里接受大学生自主创业,让更多人真正的加入自主创业。第四,提供创业体验的机会,让大学生提前体会学习,吸取经验。第五,表彰杰出的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让他们带头走好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每一步。

篇(3)

大学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选择过程的开始。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三个出路,一是就业;二是创业;三是专升本。这三条路径,多数选择就业,选择升学和创业的是少数。所以对高职院校来说,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规划,引导他们做好就业、升学或创业的准备。创业对于一名高职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词汇,高职设置的很多专业,如兽医、会计、食品加工等专业因其专业本身的特点和高职的办学机制的优势,使得毕业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很快适应工作,所以这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小规模创业或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创业是较有优势的。创业对于一个高职毕业生来说是有很大诱惑力的,但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那么,如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创业素质,激发起学生创业的激情,帮助指导学生为创业做好心理、技能等各方面的准备,是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思考并规划未来发展,主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怎样的工作;二是意识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工作对自己未来人生发展非常重要;三是做出承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完成这样这项工作。这一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勇于对自己承担责任的过程。对于创业者来说必须具有规划自己人生目标的能力,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要拥有自己创业的梦想,激发起学生创业的激情,鼓励学生建立起为实现自己未来创业梦想做好准备的决心。

2探索自我、发现优势,鼓励大学生自觉培养创业的基本素质

创业的过程困难重重,能否坚持直至成功需要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因此,对于把创业作为人生目标的人来说,不只要有激情,要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同时还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是否具备创业者的基本素质,能够清楚地告诉自己“我适合创业”,并以此不断激励自己遇到挫折时不退缩。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职业定位,要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需要学生们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我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我将来要到哪里工作,我职业发展的路径是什么,进行职业定位的前提是对自我的“特质”进行分析,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二个步骤——自我探索阶段。自我探索要完成四项任务:职业兴趣探索、性格偏好探索、工作技能探索和工作价值观探索,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实质上是让学生清楚自己:我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我能做好什么,我在职业活动中最看中的东西是什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按兴趣、性格偏好、工作技能和工作价值观四个方面分类,在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对自己是否具有创业者的素质进行评估。特别强调的是评估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将来创业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如\9墨圊恬面业果自己还有欠缺的话,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进行自我训练。如创业者必须对成就有高度的欲望、对把握自己的命运有强烈的自信心,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创业激情。工作价值观主要有成就、独立自主、挑战性、服务他人、人际交往等,因而在工作价值观探索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工作价值观的同时,指导学生确立创业所需要的工作价值观,如强烈的成就感、对独立自主和挑战性工作的追求等。

3掌握技能、学会方法,指导大学生自觉学习

篇(4)

二、创业研究

校园艺术设计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陶冶校园人情操,对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等起到重要作用,对形成具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氛围,对全民素质全面发展和审美观的培养有重要影响。校园艺术作品拍卖对活跃校园文化及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就学生个人而言,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创业实践机会,使课堂知识得以运用,达到学习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同时为大学生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其次,就教师而言,带领学生做好艺术作品,使学生能在自由创作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学习效果更显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促进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产学研完美结合。再次,就学校而言,鼓励带动学生积极创业、就业,对于提高学校就业率有显著作用,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后对社会而言,它形成产业化经济发展,校园艺术品完成批量生产的过程能够以点带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和治安秩序方面的压力,还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以校园艺术品拍卖为突破口的产业化的构建,是多方共赢、互利互惠的创业发展道路。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精英团队,设计适应市场、适应大众消费人群的艺术作品的发展思路具有美好前景。拍卖平台的核心功能设计是建立特殊的电子商务系统,如何构建和完善校园艺术作品拍卖的系统程序是一个亟须深思的问题。首先要做好市场资源调查和分析,搜集相关资料,多方面寻找拍卖渠道,建立精英团队。同时,要想有一个好的团队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机制,以保证团队各成员合理分工、相互协作,保障运营的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建立数据库,定期整理分析资料,做好市场跟踪和运营的系统化。以基础作业为主,网上在线拍卖为主,线下拍卖为辅,逐步建立拍卖渠道,形成校园艺术作品拍卖体系。校园艺术作品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探索作品艺术形式发展路线、表现形式,以全新的表达途径对校园艺术作品做出诠释;(2)艺术作品的形式反映思想、情感、校园文化等一系列内在的精神层面的情感倾向,充盈其中使校园艺术作品的“灵魂”得以“活跃起来”;(3)艺术作品无时无刻不反映着时代的变化和革新,通过对作品的深度探讨研究和当今时代的理解让校园艺术作品更具时代感。针对目前校园艺术品市场的特点,课题对校园艺术作品拍卖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研究,以人性化服务方式吸引更多客户参与拍卖行为过程,实现艺术作品价值的最大化;(2)以市场结构理论为依据,让校园文化走向艺术市场,与市场化相适应;(3)通过校园艺术作品拍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让校园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4)通过对审美文化、艺术创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整合在实际应用中探讨校园艺术如何走进大众的艺术生活。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机制 发展现状

一、创业机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破口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国更为重视高等教育,以更加积极的政策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2008年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为550余万,这一数字在2014年达到了727万之多。但是,在我国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的前提之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却不容乐观,自2008年开始,我国GDP已经告别高速增长的模式,GDP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宏观经济结构也面临着转型。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与大学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却不容乐观。

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具体路径来看,其可供选择的策略颇多,比如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推进校企合作等等,但这些策略最终能起到的作用都难以与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相企及。一方面,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仅能够解决单个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创造更多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高校作为我国科研成果的产出基地,其要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必须由具备一定创造力的群体来完成此项任务。而大学生无疑是最佳人选,他们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进而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内在的动力。而经济结构的良性调整,又必然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但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机制不完善,导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很低,且成功率不高。因此,创业机制可以说是关系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大问题,其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二、现状考量:我国大学生创业机制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应然的角度来看,只有在相对完善的创业机制的支持之下,我国大学生创业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但从实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机制是存在问题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据麦可思中国2012年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项调查显示,缺乏管理经验是导致大学生自主创业失败的重要因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缺失,具体来看,高校创业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并没有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当前,只有少数高校设置了关于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大多数高校并没有设置这方面的课程。但即便是设置了创业教育方面课程的学校,也是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流于形式。二是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缺乏。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创业教育的课程实践性很强,要求其教师具有相应的创业实践经历,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从我国高校教师结构来看,其多为学术工作者,即便是有些企业家进入高校从事教师工作,也是兼职教师,偶尔给学生上一次课,这使得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脱离实践。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也是导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政府与高校联动:完善大学生创业机制的出路

毫无疑问的是,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机制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缺少了政府的有效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无从谈起。同样,没有政府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校创业教育也难以顺利实施。基于此,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法律体系。要保障我国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连续性,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是最优路径,我国应积极制定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法律、法规,对于各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执行进行明确的说明,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二是简化程序,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门槛。为了破解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难的问题,政府可以适当降低大学生公司注册资本的限额,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政府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大学生以知识产权出资的比例,以推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三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技术、创业信息服务,化解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困境。

参考文献

[l]范龙,尹琦.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杨艳萍.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教育模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6)

篇(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水平逐年提高,进入大学受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就面临着毕业就业难的问题。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万,创下历史新高。如何解决就业难这一难题,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对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提倡高校学生敢于创业,为自己的将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带动就业增长。

一、自主创业与素质教育

自主创业属于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当今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体现。人才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更新,人们认识到能力比课本上的知识更加重要,而能力便是素质的反应。

创业实质就是素质的体现,杨芳认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人才,在学生中需要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创业素质教育。高校开展的自主创业计划一方面是应付学生的就业压力,而更重要的是深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高等教育相比较美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创业性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这表明美国开展创业教育并非迫于压力之时做出的反应,而是一种常态应对。因此中国有必要将创业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

自主创业也是素质教育主体能力提高的一种体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校学生的素质,这个主体便是高校学生。自主创业首先要求学生有创新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创新,那么我们可能依旧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学生拥有的创新素质,是一种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是良好心理素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自主创业无疑增强了学生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正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通过自主创业,不仅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自强自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将创业的精神和能力迁移到各项社会活动中去,使其在将来的人生中一帆风顺。

二、高校自主创业所面临的现状

(一)创业观念落后

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观念是迫于我国就业形势提出的,起步较美国和西欧国家是比较晚的,对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认识尚未成熟。

创业教育在高校中仅仅作为一门业余教育举行,并未纳入到正常的教学之中,也未构建合理的创业模式,这就使得创业教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遇。学校仅仅依靠讲座和报告来宣传创业教育,例如每年的“挑战杯”比赛,涉及面还是局限于部分有能力的高校,新出的成果多局限于论文形式,并没有锻炼学生真正的创新精神,更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观念的落后是最可怕的落后,思想的转变才是最根本的转变,许多学生针对自主创业多有不了解,依然认为毕业后有份稳定的工作是唯一的出路。学校的老套路线迎接新生、培养人才,并未很好的做到善后工作,针对创业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将其纳入到正常的教育之中。中国青年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进入高校似乎成为唯一的高等教育出路,绝大多数青年求职前仅有的经历就是升学,并没有受过职业技能训练,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能力较弱。而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许多已取得大学文凭的青年心理脆弱,抵制自主创业。家长的传统的思维模式,有意识在孩子思想中灌输大学就业并非创业的思想,这些都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举步维艰。

(二)打铁自身不硬

对于势在必行的自主创业政策,高校许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对此很盲目,而有的仅仅对此保有新鲜感。针对国家出台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仅有7.9%的学生对相关政策、法规“经常关注,很清楚”,44.3%的学生“偶尔关注”,14.2%的学生对此“一点也不知道”。其次,45.8%的学生对于创业“曾经想过,没有准备”。这表明,学生潜意识里并没有自主创业的概念,何来实践。在创业者应具备的几项关键素质上,学生的表现更是不尽人意。在“领导能力”上,有74.3%表现得不自信;在“团队协作”上,仅有17%的同学觉得自己表现不错;在“创新能力”上。只有7.7%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强。有80.5%以上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具备创新素质。这表明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质疑,高校专业教育过于单一,使得学生知识水平不全面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创业,相对于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而言仅有课堂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受人生阅历影响一直生活在学校的学生心理脆弱无法承受压力,仅有创业的热情而没有创业的能力,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俗话说:“打铁自身硬”没有良好的知识积淀、坚韧的心理,创业必然流于口头形式。

(三)创业教学资源匮乏

首先缺乏自主创业教育的老师。创业教育的落实需要老师的引导,在高校中资深的教授一般都是纯理论学家,而创业教育则需要于资深社会经历的专家;创业教育没有体系的教材,更没有可鉴的经验,如何开展教学成为头疼的事情,使得许多老师知难而退。这点与美国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首先高校鼓励并选派部分老师从事创业教育的实践,许多教授都有过自主创业的阅历,使得他们对这一领域有深刻的体会,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其次学校不断吸引社会上的成功范例兼任自主创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通过短期教学或讲座像是,这样既节约了资金,又使得学生有了自主创业的勇气。

其次高校中没有设置体系的自主创业教育课程。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择业和人生观。完备的创业体系课程涵盖理论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自主创业没有被纳入到正常的学科之中,高校向来以基础专业学科为重,这与创业学科的开放性是格格不入的。而自主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更是不健全的。创业的实践体系可以使学生融入到社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能力。学校开展创业的教育的实践工作一般是讲座,仅仅通过社团形式吸引学生眼球,这些显然是不足够的,这种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直接影响而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即使有的学生有心创业,但面临的现实困难依旧很多,譬如资金的问题,创业并非纸上谈兵,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而国家设立的创业基金、各地政府成立的创业基金以及高校设立的基金利用不足,导致许多学生创业流产。

三、高校实施自主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自主创业教育是解决高校毕业就业困难的方法

2009年两会中讨论最激烈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毕业出路。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到2010年毕业生人数突破630万,这是个可怕的数字,大学生就业也因此进入30年来最难时期。历经9年的高速增长,我国高校育逐步显露出“就业危机”。过去的天之骄子,在今天经济的浪涛中几乎沦为弱势群体。

面对现实,大学生不能只等待就业机会,而应该积极的投入到自主创业中去。高校盲目扩招、过度就业、就业体制老化无疑均加剧了毫无社会经验的毕业生的困难。在美国,1990年以来,麻省理工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已经累计创办了上万家公司,雇用了数百万人,创造出数千亿美元的销售业绩。一方面通过自主创业可以现实的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不拖累社会;另一方面通过创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增强国家的实力尽一份力量。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自主创业教育,解决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通过自主创业使得求职的学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为社会分担就业压力,让更多的无业者有着落。

(二)自主创业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才就是国力的象征。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培养中心,人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实力。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依靠人力的生产方式势必要被淘汰,新型的生产方式有赖于有创新理念的人才。那么高校的出路就是培养高素质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这样自主创业教育就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体现。什么是“素质教育”?第一,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第二,强调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三,强调充分开发智慧潜能。第四,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简单的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人才。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一个优良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的全面人才,而自主创业就是学生创新的体现。通过自主创业学生锻炼了自己并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课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功利轻素质。当今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模式、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自主创业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不仅仅让其就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素质。通过自主创业开发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开发了他们的潜能,使得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融入了社会。从这个层面上讲,自主创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别称,二者息息相关、同质异名。

四、高校开展自主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观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观念,使得学生固步于毕业等待就业中。学校应该设立相应的创业指导部门,宣传自主创业,摒除旧的“金饭碗”等就业思想。创业教育的困难就是在于价值取向上,认为创业的学生没有资深的家庭背景就无从谈起,这种功利的创业教育观是不正确的。人力资源的教育在于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因此应该着眼于创新人才的需求这一基本价值取向。自主创业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二)建立自主创业的完备教学体系

我国自主创业教育之所以落后,没有完备的教学体系是主要原因。完备的教学体系包括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课程体系。

师资是课程实现的关键,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高校应该选聘一批责任心强的课堂教学老师,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增强老师自身的素质。也可给予老师优厚的条件,让其去社会亲身实践,体验创业,以此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此外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聘一批有学术底蕴的企业家、管理家等社会成功人士担任教师,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鼓励他们创业,指导他们,为其量身定做一些合适的项目。

自主创业教育要纳入到高校的正常课程中,必然要求有一个完善的教育课程。高校可以借鉴有成功经验的大学学习,特写是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的自主创业课程。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善有自己特色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适当拓宽,融合其他学科,作为一门具有针对性的教程。并开设实践课,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创业的快乐。

(三)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自主创业教育的前提,是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的。政府应该为高校自主创业教育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制定保护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法规,提供创业基金。据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显示,全国97家开张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2005年的另一项统计则表明,创业企业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到2007年,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这一事实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没有优势可言,政府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打破了有关政策的制约,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和成本。

学校更要利用良好的校园坏境鼓励支持自主创业教育。为从事这项教育的老师提供丰厚的条件、设立创业基金、树立创业典型。为学生开创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条件,例如鼓励学生加入校内商业街,鼓励学生开网店,为学生的公司提供资金和信誉担保。学生一旦准备着手,学校马上指定教师对其帮助、指导。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新国,等.培养的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战略意义[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8.

[2]刘华.大学生自主创业纵横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l2.

[3]郝咏梅,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1期。187―188.

[4]刘穿石. 创业能力心理学[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王海龙.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 天津大学.2004, 6.

篇(7)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俄罗斯大学生自主创业及其对我省的启示》研究成果

党的十明确指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所以,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鼓励并通过具体可行的方法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年我国有近700万的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特别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都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今天,我们对高等教育普及情况下的俄罗斯大学生自主创业加以研究,希望能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有所启示、帮助和借鉴。

启示一:不要将就于不感兴趣的职业,要大胆尝试创业

在俄罗斯大学生自主创业普遍,社会氛围浓厚。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人对职业的要求较高,他们不会将就于某一个不感兴趣的职业,更不愿一生从事自己反感的职业。所以俄罗斯大学生非常注重职业的选择,其坚定的择业观推动着其大胆地去尝试自主创业。

所谓择业观是指人们在择业过程中的理想、动机、标准的观念和看法。大学生择业观则是将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作为一整体,反映这一特殊群体在择业过程中的观念和看法。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一个人的人格类型、兴趣和职业密切相关,职业兴趣在职业选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职业和个人的兴趣匹配时,人的积极性和潜能就能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职业的选择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息息相关,拥有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所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当代大学生步入社会、展现自我的关键。

在职业的选择上,俄罗斯大学生对工作的态度、职业的感受远比对工资的要求要高,他们不是把工作作为养家糊口的必要行为,而把工作看做一种需要,希望能在工作中体现自我价值,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他们不是把公司规模、效益好坏、收入高低作为首要标准,而相应的专业性、自主性和发展空间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没有合适的岗位,他们就会自己创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由“统招统分”向“双向选择”的变革,经过近三十年的磨合,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才市场在“双向选择”主导政策影响下,更为突出了其就业风向标的作用,人们的择业观念随着就业风向的转变而跟风逐流。我国大学生已逐步适应这种就业方式,能够理性面对,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迁就于现实,从而缺少了自主创业的动力。

启示二:认清自我,勇敢创业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费隆的择业动机理论,择业动机等于职业效价与职业概率的乘积。择业动机是择业者对目标职业的意向大小和追求程度;职业效价是择业者对目标职业的价值评价;职业概率是择业者获得目标职业的可能性。所以,职业的选择是同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紧密相关的。大学生要想选择理想并适合自己的职业,首先就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有一个准确、全面、客观的定位。大学生只有准确地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俄罗斯大学生就是清楚地认识了自我。他们的就业期望都较为实际,已基本同现实情况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在择业前都会注意分析现有的就业形势,根据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他们也向往去大城市发展,大城市优良的硬件设施无疑是为人生的成功开辟的一条捷径,但是,他们也知道艰苦创业也会为人生添光溢彩。所以,他们更注重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国大学生不只限于自己能干什么,而更多地倾向于自己通过努力能否适应某一工作,这份工作可能同自己的专业不对口,但是他们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优点,也会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来展示自我,不会坐等伯乐的赏识,会主动赢得伯乐的关注,这虽然有利于他们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并不一定是自己向往的工作,不一定同自己的理想吻合。在我们对河北省十五所大学的调查中发现,当问及是否考虑相似专业,得到肯定回答的有93%;是否考虑非本专业时,得到肯定回答的有68%。接近七成的被调查大学生能够接受专业不对口的现实,这表明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决定职业效价的因素中,兴趣因素已逐渐淡化,相应的工资待遇、职业声望等因素已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大学生择业会过多地关注地域因素,大中城市是择业的首选。他们紧盯大中城市,哪怕家乡发展前景广阔,也很少有人会选择回家乡谋求发展。另外,大学生找工作政府机关和国企也是首选,一方面其根源在于当前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现在的大学生认为要想使得利益分配有利于自己,那就要掌握利益分配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利益分配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利益,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享乐主义在他们内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安逸悠闲的工作是他们的第一追求。我们看到现在大学生在激烈竞争公务员岗位,很多人报考公务员就是因为公务员工作是早九晚五的铁饭碗。2013年公务员考试报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一职位竞争激烈程度达到3992:1,还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虽然国家机关公务员工资待遇并不高,但其福利待遇较好,工作稳定,还是大学生的第一选择。武汉一位研究生放弃一家大型设计公司年薪20万的行政工作去竞争公务员,其工资只有2千多元不及原收入的零头。所以,在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前提下,只能由工作岗位来牵动你的兴趣和爱好,而不能由自己的理想来指引自己去创造未来,去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启示三:积累经验,准备创业

经验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缺少经验就会增加人生成功的壁垒。在我们对河北省大学生的调查中,关于就业单位的选项,选择国家机关的最多,其次为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国营企业、私营企业,这表明我国大学生还固守着传统就业观念,思想保守、贪图安乐意识根深蒂固。外资企业排在国营企业之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大学生更看重外资企业的优厚待遇,巨额工资,只要进入就会留恋于此不想离开。我国社会也普遍认为在外资企业工作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因为其竞争激烈,只有工作能力突出的人才可能留在外资企业工作。

而俄罗斯大学生毕业后首选外资企业,其次为私营企业,国家机关排在其后,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发展空间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展宏图,企业的工资待遇也远高于国家机关。而外资企业除有良好的工资待遇外,其经营理念、管理模式,都值得学习。俄罗斯大学生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才热衷于到外资企业去锻炼、去尝试,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俄罗斯大学生并不想一辈子为他人打工,他们体内的斯拉夫血液决定了他们敢于尝试,推动着他们敢于去创造自己的事业。他们首选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很多就是为了积累经验,学习其管理方法、经营技巧、业务流程,为其创业做准备,在条件成熟后开创自己的企业。

俄罗斯大学生在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工资待遇,而是对企业的深入了解,看它的经营领域、发展前景、管理方式,看是否有利于自己的成长锻炼。而我国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就是工资待遇,殊不知工资待遇是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如果企业没有好的发展愿景、发展规划,没有10至20年的宏伟大胆的目标,那它的高工资待遇,只能是昙花一现,你从中只能学到失败的教训,而不能学到成功的经验。

启示四:创造社会氛围,支持自主创业

当代大学生除了具有大学生应当具有的朝气与活力外,必定会带有这一时代的特征。他们敢爱敢恨、个性鲜明而又独特,懂得享受生活,偏好新潮时髦,性格通脱不拘,行为桀骜不驯。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人的行为。这一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之女,享受着两代四人的关注与财富积累,缺少的只是社会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他们需要通过创业来证明自己。他们有实现自我需要的潜在动力,有为目标而拼搏的斗志,缺少的只是自我创业的勇气。所以,我们应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与鼓励,推动其树立自我创业的信心。

俄罗斯人普遍认为18至35岁的青年人就应该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开拓进取、野心勃勃,他们不应性格温顺、百依百顺,这样国家才有希望,所以他们的父母都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一社会氛围的形成更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也积极支持创业。这从大学生的毕业设计就可看出,他们的毕业设计不是简单的对某一问题、理论的简单赘述,而是要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理论自己设计。他们也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毕业设计所需的各种材料完全由学生自己解决,如果想要使用学校的精密仪器、高端设备,就支付相应的使用费用,学校不会提供任何免费的服务,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统筹规划能力,免得以后无计划盲目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降低自主创业的成功率。所以笔者认为,俄罗斯的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不墨守成规,去发现、去创造。

在我国,社会和家庭都会支持大学生继续深造,极力推荐考研,工作是考研无果情况下的被迫选择。所以这就形成了为数众多的老学童,年过40还未曾自立。在我们针对河北省十五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8%的学生选择尝试考研,争取继续深造的机会,将就业作为第二选择;只有42%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这一方面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几年河北经济发展趋缓,企业用工呈逐年递减趋势,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迫使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最主要还是整体社会氛围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只要是上学,还是学生身份,那花家里的钱,由父母供养理所应当。父母也会鼓励自己孩子继续深造,努力考硕、考博,父母也会以孩子的学历高为荣,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而据俄罗斯相关数据显示其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接近60%,其中也不乏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但他们认为,大学毕业既已成年,应当能够自立,不应再依附于父母呵护之下,认为拿父母的钱读硕、读博是一种耻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所以他们在考虑自己的未来时,首先就是要自立,在自己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考虑继续深造,在继续深造期间也会在业余时间打工挣取学费。所以,在这种社会鼓励、家长支持的社会氛围带动下,大学生就会勇敢积极地去尝试创业,创业成功率也会提高。

总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始终要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各级各类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又是当前就业压力下的必然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创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在借鉴别人的经验励精图治创造出自己的事业,虽然需要经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却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使自身更加成熟和干练,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克礼.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王改侠.促进河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途径探析. 神州 2012

篇(8)

二、做实做细,积极提升创业服务

1.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云南农业大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资助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文件,不断加大在创业指导与服务方面的经费投入,制定了《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奖励资助办法》等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学校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为组员。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保障了创业服务的高效运行和落实。2.饱含真情,不断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帮扶力度云南农业大学设立了每年10万元的“云南农业大学自主创业资助基金”、每年20万元的“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专项基金”,每年20万元的“云南农业大学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基金”,专项用于奖励和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创新。同时,学校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安排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专家开展分类指导,跟进服务创业项目。2009-2012年,学校共奖励资助创业项目26项。云南省政府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政策实施后,学校积极组织自主创业毕业生项目计划书的征集、论证,筛选部分创业项目重点奖励、资助,主动和各承办单位及有关部门联系,为毕业生申请工商登记、申办创业贷款等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积极宣传办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截至2013年7月,共发放《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1423本。3.想方设法,畅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息通道目前,学校已建立三条信息渠道。一是学校招生就业处及相关职能部门与各学院专职就业创业工作队伍之间的传递渠道,二是学校就业互助协会与各学院学生会就业部之间的传递渠道,三是学校就业网、“职场情怀”QQ群、微博、微信与各学院就业网、QQ群、飞信群之间的传递渠道。

三、狠抓落实,有效整合创业基地

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创业孵化和实践平台,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初步建立了一个集教育、指导、服务、培训、帮扶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园区主于学校东校区,共计有35间工作场所、1260平方米,主要面向在校学生和毕业三年以内的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和实践平台。园区有规范的管理章程和办法,聘请了50多位校内外专家担任创业导师,设立了20万元创业园专项基金,为入驻创业园的优秀创业企业(项目)提供帮扶和服务。按照《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申报的企业(项目)经过严格的审评后方可入驻,对入驻企业(项目)进行年度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机制。目前已有23个项目入驻园区,学生创业积极性高涨。此外,学校还与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双方互派创业导师、政策互通、帮扶结对、资源共享,成为学校定点输送创业项目的基地。2011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园成为首批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园;2012年,成为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并获批为全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关系到生存的问题,创业是就业的发展之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困扰了我国很多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艰难的就业环境下自主创业,这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好体现。尽管在创业的初期阶段会遭受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优化和创业能力的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进程会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创业机会的把握,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探讨大学生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问题有利于国家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创业促就业。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提供给大学生的创业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全真式的创业教育模式,也就是说采用模拟真实创业环境的方法开展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另外一种就是孵化式的创业教育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依托高校创业园区中的企业,将其作为“孵化器”,大学生在企业内进行学习,参与锻炼,毕业后脱离企业自行创业。 

不管采取何种创业教育模式,我们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培训,为大学生脱离校园之后能够成功创业提供基础性的条件. 

二、大学生创业机会的存在 

由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的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经济条件发达的地区所处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而相对应的创业率就低。但是我们不能说,较高的自主创业率就能够保证较高的创业成功率。因为相比于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不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政策引导、地方财政支持、融资环境等当面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而正是这些差距导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自主创业机会的发掘,经济发达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融资环境宽松、人才储备雄厚、信息流通顺畅等因素,更加能够保证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优越环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我们在考察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目前我国因受到的美国金融危机波及而遭受到的经济困难,这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也是非常直接的。金融危机在两个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创业:一方面,金融危机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发展困难,企业生产能力下降,无法容纳更多的大学生,这就迫使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这条路,并且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做出创业决策的机会成本比较低;第二,金融危机使得大众消费降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选择机会就变多,创业门槛较之以前也降低了。大学生选择某一个领域进入后,可以利用经济衰退的机会积累经验和财富,为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基础;第三,金融危机导致失业人员增多,且大学生就业也很困难,因此选择自主创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成本就下降了,这有利于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创造核心团队,也有利于创业者们在同甘共苦的条件下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金融危机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造成的消极影响。第一,金融危机导致了很多经济活动衰减甚至停顿,严重挫伤了人们对经济发展和投资的信心,在这种大的消极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会减退;第二,大学生由于没有资本,需要从市场融资,但是融资机构对贷款等条件的限定非常严格,大学生在融资方面的苦难就不言而喻了。没有融资渠道只能依靠大学生自筹资金,但这样也加大了大学生的创业风险和投资风险。 

分析对比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创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之后,我们可以做出总结:总体来讲,金融危机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时机,而如何把握这些有利条件创业成功,关键在于大学生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对创业机会的有效利用。 

三、大学生机会的发掘与利用 

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而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精神包括积极进取、创新、奉献、合作等。大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创业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使自己具备成功企业家的精神。概括来讲,创业者的个体能力都与发掘并利用创业机会有关,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发掘创业机会和合理利用创业机会的能力。 

(一)发掘创业机会的能力 

我国相关的政策和社会的经济环境大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创业条件,但是创业不仅需要外在的完善的客观条件,还需要创业者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能力,辨别出创业机会且发掘出其中的价值,这样才能创造利润,创业成功。大学生对创业机会的发掘和把握能力需要自身知识结构、性格特性、认知能力等各个方面素质的综合。 

1.知识结构 

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都来源于大学,知识结构主要是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思想道德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把握好价值取向,并且提供精神支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对大学生的创业有着保障作用,能够使他们明确奋斗的目标,同时充满热情地向目标前进。创业的热情和自身潜能的发掘能够促使大学生们不断进步直至成功。 

大学课堂上积累的专业知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基本条件。我们在这里提到的专业知识不能仅限于大学生掌握的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包括对所要涉及领域的详细了解,特别是对创业相关理论掌握,这对创业成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大学生虽然对本专业的知识更为了解,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其他原因的限制,他们都会选择与本专业关联性不大的行业进行自主创业。据叶国爱等对我国中部地区高校的一项调查显示,94.6%的创业学生所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大学生创业的范围局限在服务咨询、饮食行业、娱乐业等服务性行业。这一现象与大学生对创业相关理论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大学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缺失使得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精神、创业途径和创业知识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培训,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在创业中创新能力不强、不能将本专业的知识与创业行为相结合的重要原因。 

2.性格品质 

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者一般都具有独特的性格品质,这些独特的个性能够使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应当具备坚强的意志、缜密的思维和过人的胆识。坚强的意志能够使创业者在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坚定目标,奋发图强,不至于被失败吓到,不会因身处逆境而退缩。在顽强拼搏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缜密的思维能够使大学生创业者紧紧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迅速捕捉到市场中的信息,还可以在作出决策的时候审时度势、科学判断,这样才能将企业带入良性的运转中;过人的胆识能够帮助创业者在市场竞争中不畏艰险,以智谋和勇敢取胜。另外,这些独特的性格品质也是大学生创业者吸引到人才的关注,能够巩固团队的必要的品质。

3.认知能力 

能够在市场中发现创业机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者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成功人士比其他人更加容易发现市场机遇,对有效信息的接收能力较强,这都与他们有这强烈的认知能力有关。大学生创业者对市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知力,才能对市场的变幻做出准确的判断:一是从经济形势的微观变化判断出大的市场走向;二是从政府创业政策的深入了解找到好的创业机会。大学生创业者要将创业看作是一种机会而不是冒险,对信息的发现和挖掘要有独特的视角,这样才能打破守旧成规,闯出自己的天地。 

(二)利用创业机会的能力 

创业机会的发掘不是大学生创业的终点,还需要好好地把握机会和利用机会,这样才能坚实创业的基础。将创业机会转变为利润,这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创新精神 

大学生创业者在变幻的市场信息中发掘出创业信息之后,要做的是对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旦肯定了这些信息的价值,就果断地开展行动做出创业的决策,这正是创业者们创新精神的体现。每一个能产生利润的创业信息都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时候创业者的创新精神就决定了谁能够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另外,创新精神还表现在对新产品的开发、对融资渠道的开拓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革新等方面,另外,创业者们还需要在各个细小的环节注意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效果,因因为创新才是企业的生命力。 

2.融资能力 

创业资金的筹集是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家庭的资助,但是我们提倡大学生们通过各种商业渠道筹集所需的资金。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解决一部分问题,另外,在创业过程中选择科技含量高、资本需求较少的项目也是可行的方法。大学生创业者也可以从其他企业中融资,或者从风险投资机构中融资,这都需要对大学生融资能力进行专业的培训。 

3.管理才能 

创业者利用创业机会成功建立起新的企业离不开大学生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作为创建者,其在管理方面的才能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一方面,大学生需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团队,如何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是每个创业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另一方,大学生创业者要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出发,对企业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不计较短期收益的得失。总的说来,创业者的管理才能表现在对创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上,这些资源包括创业者的个人知识和认知,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创业团队的人力资源以及其他战略资源。创业者组织各种资源成立企业,其管理才能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高校持续扩招,导致社会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这样使得大学毕业生毕业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尖锐。因此,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对于每位毕业生来说十分重要。文章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形式及现状做出深入思考,现叙述如下:

一、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形式

就业创业实践指的是大学毕业生应用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运用,进入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就业或自主创业,为自身带来经济、精神及社会地位的提高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主要分为择业实践与创业实践两大类。

(一)择业实践

择业就业的过程,是大学毕业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为提高的择业就业能力,大学生必须对自身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等。确保在择业过程中认清自己,选择适合自身的岗位。开展大学生择业就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现在的就业状况,清楚当前社会的就业严峻形势。从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提高就业率。

(二)创业实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来实现自我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指的是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以及现有的条件,筹备资金,寻求合作,在一定的环境下,自主创业以实现自我价值、不断成长的就业方式。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现状

自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各个国家,中国国内众多企业不堪重负,尤其是一些规模不大、设施不完善,对海外市场依赖性较强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宣布破产、倒闭。这就使得青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雪上加霜。据有关调查表明,就现阶段而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依旧偏低。其中包含多种因素,有些大学生缺少必要的创业条件,包括资金缺乏及时间约束等两个方面。有些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强,不敢尝试自主创业,害怕风险。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

从主观因素来说,大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学习待人处事方面的优良品德。从而给企事业单位留下好印象,提高就业率。大学生需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骛远。客观方面来说,可以提高择业就业的基本能力,在就职前,参加岗位培训,培养就业意识,学习求职技巧,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等。大学毕业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之后,还需要在求职前对当今的用人单位做提前了解,有针对性的收集相关资料,有条不紊地按照步骤进行求职、面试、笔试。

(二)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开设有关自主创业的讲座、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自主创业的流程和方式。其次,在大学校园中开创自主创业的平台,投入资金,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降低大学生在校内进行创业的门槛。学校可以创建基地,不断加强硬件设施的投资建设。接着,学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创业的过程,提高其自主经营的能力。

(三)重视对实践经验的积累

各个高校管理人员及教育工作者们应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村、西部和第一线去就业创业,这样一来,不仅能缓解西部贫困地区人口不足的问题,还能解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是提高青年大学生理性成长的有效方式。各级政府和高校应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领大学生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竭诚为青年健康成长服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按照“抓培训、促创业、抓创业、促就业”的思路,统筹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同时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实践的过程中还应当深入学习和观察科学发展观,树立坚定的信念,自觉地把事业融入到自己的生命当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抓住就业及创业实践的时机

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世界,国外大量的企业公司不断涌入,作为大毕业生应当抓住时机,认清当下形势,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大自身的就业创业理念,用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加上出色的实践能力,来适应目前的就业状况,成功就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及创业实践形式进行阐述、对现阶段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可发现其中存在着不足。因此,高校应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实践能力。

篇(11)

课 题:1.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学生创业高校支持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13Y453;2. 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就业创业工作研究项目:“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编号:2013ZD04。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来,华夏大地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特别是有知识有学历的大学生成为了创业的主力军。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在推动大学生创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各地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力促大学生创业,积极营造创业氛围,不断完善创业支持体系。

云南农业大学虽地处西部,但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设。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深挖大学生创业潜能,注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创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初步形成了集“政策引导、项目建议、经费支持、创业孵化、跟踪帮扶”等为一体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学生们的创业热情日益高涨,大学生创业人数逐年增加。

一、点面结合,广泛铺开创业教育

1.课程体系建设

云南农业大学将创业教育列入学生教学计划和方案中,从2008年开始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36个学时、2学分,其中安排有专门的创业专题。2009年,学校开设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选修课,32学时、2学分。2011年,学校被批准成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创业教育课程进入常态化轨道。目前,学校正在探索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可以获得课程学分的办法。

2.开办专题培训班

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团省委首批“青帆创业夜校”试点单位,已举办四期培训班,每期学员180人。2012年,学校与昆明市就业促进会合作举办了SYB创业免费专题系统培训班,首批培训学生86人;与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合作,培训创业学生400多人。同时,学校还购买了时代英杰公司开发的“职前网络学堂”,进一步丰富了课内外创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3.宣传创业典型

学校每年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来校参加各类创业讲坛、论坛、讲座以及沙龙活动,举办特色访谈节目――“赢在校园 对话职场”,不定期地邀请成功创业人士和创业起步的校友,给在校生讲述创业故事和心路历程。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创业热情日益高涨,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中创业人数已占毕业生总人数的近2%。

学校的创业氛围逐渐浓厚起来,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涌现出来。“毕业伙伴”创业项目团队成员入选2008年感动云南十大人物;毕业生吕春华2009年创办的“东川区长岭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受到团中央、云南省委组织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黄涛创办的“富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带领群众致富,获得当地乡亲一致好评;2010年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熊云,获云南省2011年“优秀创业者”荣誉称号;回乡创业的85后大学生猪倌濮玉涛,企业的年产值接近100万元;新科创业者、2012届毕业生马成高创办的“花样保鲜花”主要做出口生意,年销售额超100万元;2012届研究生李林辉在网上开办鲜花产品淘宝店,年销售额过100万元。

二、修炼内功,稳步推进创业指导

1.夯实队伍建设

云南农业大学一直非常注重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校外创业导师的聘用。目前,长期在就业创业教学一线、工作一线的专职教师达60人,大部分教师获得了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创业导师资格证。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内外专业教师、企业家、行业骨干的资源,聘用50多名专家担任学生创业导师。此外,学校鼓励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指导教师,使学生在学习中创业、在创业中学习,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加强政策解读

为了让教师队伍吃透政策,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各类培训会,首先做到教师了解、熟悉政策,不留死角,能将相关政策内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然后通过各种座谈会、咨询会、宣讲会、主题班会、宣传展板、网站问答、短信平台、QQ、微博等,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和解读创业政策,讲明讲透、熟知熟悉、能懂能用。平时在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设立咨询点,为有意愿创业的学生提供

咨询。

3.活用创业大赛

以赛促氛围,以赛固基础,以赛强发展,是云南农业大学坚持的创业原则之一。近几年来,学校学生参加了一系列创业大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在“用友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获全国优胜奖、云南省冠军,在第七届“挑战杯”一汽大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铜奖,在云南省2011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2012年“城投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和1个鼓励奖,在“青春彩云南动感地带MM杯”云南省第五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1个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和3个优秀奖。

三、做实做细,积极提升创业服务

1.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云南农业大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资助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文件,不断加大在创业指导与服务方面的经费投入,制定了《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奖励资助办法》等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学校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为组员。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保障了创业服务的高效运行和落实。

2.饱含真情,不断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帮扶力度

云南农业大学设立了每年10万元的“云南农业大学自主创业资助基金”、每年20万元的“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专项基金”,每年20万元的“云南农业大学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基金”,专项用于奖励和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创新。同时,学校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安排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专家开展分类指导,跟进服务创业项目。2009-2012年,学校共奖励资助创业项目26项。云南省政府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政策实施后,学校积极组织自主创业毕业生项目计划书的征集、论证,筛选部分创业项目重点奖励、资助,主动和各承办单位及有关部门联系,为毕业生申请工商登记、申办创业贷款等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积极宣传办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截至2013年7月,共发放《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1423本。

3.想方设法,畅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息通道

目前,学校已建立三条信息渠道。一是学校招生就业处及相关职能部门与各学院专职就业创业工作队伍之间的传递渠道,二是学校就业互助协会与各学院学生会就业部之间的传递渠道,三是学校就业网、“职场情怀”QQ群、微博、微信与各学院就业网、QQ群、飞信群之间的传递渠道。

四、狠抓落实,有效整合创业基地

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创业孵化和实践平台,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初步建立了一个集教育、指导、服务、培训、帮扶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园区主于学校东校区,共计有35间工作场所、1260平方米,主要面向在校学生和毕业三年以内的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和实践平台。园区有规范的管理章程和办法,聘请了50多位校内外专家担任创业导师,设立了20万元创业园专项基金,为入驻创业园的优秀创业企业(项目)提供帮扶和服务。按照《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申报的企业(项目)经过严格的审评后方可入驻,对入驻企业(项目)进行年度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机制。目前已有23个项目入驻园区,学生创业积极性高涨。此外,学校还与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双方互派创业导师、政策互通、帮扶结对、资源共享,成为学校定点输送创业项目的基地。2011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园成为首批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园;2012年,成为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并获批为全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五、着眼未来,有序开展创业研究

1.力争出版专著

为了宣传学校学生在创业之路上的奋斗历程,引导更多的学生认识并走上创业之路,云南农业大学积极走访、收集校友的创业事迹。2010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追梦彩云南――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创业纪实》;2012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就业与创业――建筑类毕业生成功案例解析》。

2.课题项目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