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美发课程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17-02
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现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对美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就使得现在的美发行业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操作所带来的变化,人们也开始在乎消费过程的感受。这种社会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提高美发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就对美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中职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材使用上,大部分学校选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美发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通常理论性较强,与美发行业的现状较为脱节,主要体现在内容实操性不够,实用性也不强。同时,传统教材中的内容对行业中最新的新技术体现不够,不能贴近美发技术行业的实际需要。
其次,就专业实训条件而言,虽然各学校都建有实训室并配备了一定的实训设施,但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有的学校建造了设施设备较为齐全的实作室以及校外实训场所。在校外实训场所中,学生可以时常接触到顾客,并在洗护发、烫染等各个岗位进行上岗实训,逐个岗位地熟悉操作。而有的学校却只建有简单的实作室和一些最基本的实训设施,较为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学习该专业的积极性和实操性。
最后,关于专业师资队伍,目前在中职学校中担任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师中,以外聘行业专业人才为主,配以双师型教师为辅。学校通过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者加入教师队伍,并对原有的在编教师通过参加培训及技能等级鉴定等方式,来加强学校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当然,这种方式在目前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在一些学校教师的教学观念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观点仍然根深蒂固,教学理念及手段与现在美发行业脱节,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二是随着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学生招生人数的增加,使一些专业教师疲于应付日常教学,难以有时间加强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不用说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实践。
2 推进中职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措施
2.1 创新教学内容,建设专业教材
要从职业需要出发,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内容,建设专业教材。
教材的制定标准要服从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明确教材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体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要打破传统职业教育的约束,构建适合现代职教理念的新课程标准,以满足学生实习就业以及以后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创新教学内容、建设专业教材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教材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针对美发与形象设计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专业性的学习过程,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2.2 建设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库
在创新教学内容、建设专业教材的同时,中职学校还可以完成配套的教学资源库项目的建设,使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和完整。
教学资源库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呈现出全面、详实、操作性强的高品质资源。在资源库中可以融合专业技能、生产实习项目以及管理模式等资源。同时,在该项目的建设中,可以联合一批行业内企业,从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实习管理模式等方面共同开发建设,以实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上岗的无缝对接。这样不仅能满足相关企业对该专业学生培养的需求,还能使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增强社会影响力。同时,教材开发和配套教学资源库的建成,也可初步实现教材、教辅、教具、课件和局域网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使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得到整体优化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得到更专业、更系统的学习。
2.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鉴于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学校应积极与美发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模式,创新办学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建立课堂与实训(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贴近企业的职业岗位,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可显著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对拓宽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提高就业质量,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由于流行趋势不停变化的特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专业。而该专业的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也应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和深化。每年的课程,必定是要体现行业主流技术、介绍行业的先进技术的课程。
合理安排教师出去进修和培训,不仅能带动该专业师资队伍发展到更高层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更可以使教师通过学习和进修,更新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理念,启发教师的教学思维认识,同时也能更有效、更快速为学生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从而带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中日交流 美容美发教育教学 尚信 尚新 尚果 随机而变 适者生存 产教结合
笔者所在学校一直与日本版神美容美发学校进行每年一次的学术交流,从专业基本功到最新流行,从美发到美容,从化妆到美甲进行全方位交流、多角度研讨,收获很大,感受颇多。笔者认为中日美容美发教学有许多相同之处,相同的方面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发扬光大;不同之处,则更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一、中日美容美发教学的共同点
1.育人是首位
日本版神美容美发学校理事长半田真由美女士在作来访讲座时第一句话就说:“人,要先做人后做事,要做好人要做善良的人。”我们说:品行不好的人是废才,中日学校同样注重对学生品行的培养,而且是放在首位。
2.职业教育特点突出
中日教学美容美发教学都是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重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职业能力中最为重要的是实践操作能力,即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3.学生就业好
美容美发行业不仅在我们国内,在国际上也属于朝阳行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在大村美容美发学校,我们了解到,学生就业好,而且收入高。我们学校的就业分配也是供不应求。日本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才可就业。这与我们的考试制度是一样的。
4.中日美容美发教学的不同点
(1)学校体制不同。日本的美容美发学校大都是私立的,如我们所接触的大村美容美发文化学院和版神美容美发学校均为私立,它们学费高,一年学费合人民币15万元左右,而我们学校每年是免学费的。加上我们学校有政府投资,其经费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和日本相比也相差甚远。所以,日本学校的教学设施齐全,仅学生使用的练习头模数量,就是我们学校学生的30倍。
(2)实习场所不同。在日本,学生的学习、实习都在学校完成。大村美容美发学校实习厅有250多平方米,是模拟美容院、发廊和影楼设计的。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都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完成。这样其知识技能、管理体系完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与提高。而我们的学校学生一年的实习,是分散在全市各大美容院、发廊和影楼等实习基地完成的。学生到了实习基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加之带学生的师傅文化素养、专业素质、管理能力良莠不齐,导致学生刚刚掌握的一切技能要么停止使用,要么被否定,致使学生心理上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失去信心,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心灰意冷;使跳槽改行的、辞职不干的学生增多。其所学的专业理论得不到发挥,技能得不到巩固和提高,而且延长了独立工作的时间。
(3)学生来源不同。在日本都是在高中毕业后,学生才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选择研修的专业。而我们的学生是考不上高中的,有的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有的是听从家长意见选择专业,有的就是为了有个书念而选择专业等等。再则,学费差异太大。在日本,专业技能学习学费要比普通的学历教育(例如语言学习)高得多,这客观上也促使学生很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这样,学生学习主动性强,专业技能也较我们的学生要优化些。
通过交流我们看到,就美容美发行业状况来看,以前我们在理论、技术、工具等方面都比较落后。现在距离缩小了,今年从发色到发型的流行来看两国已经同步。教学都是以就业为导向,从教学内容选择到教学方法改革、到教学模式的创新都是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准则的。由此,笔者感到我们的教学要根据国情,立足行业的需求,针对学生的思想、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实效性的教育教学与训练。
二、教育教学走自己的路
1.永远把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
先进的文化模式,崇尚诚信、崇尚创新、崇尚担责,即尚信、尚新、尚果。诚信是独立人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个性发展与社会法制的统一,个人权利与他人权利的统一,它以传统道德的无形力量为约束,引导人们诚实、守信,遵守承诺和契约。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高尚人格,是把品德放在优先地位的模式。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如班委、科代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例如检查作业、辅导、谈话等引导学生尚信,不说假话、空话;尚新,在对所有问题,当刚一切入时就有超越自己、超越别人、超越过去的意识;尚果,勇于承担责任,每个人都把自己看做自己岗位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都主动承担任务,都尽力地把事情做好,不推不拖,不等不靠,不敷衍应付。使学生尽职尽责地学习,尽职尽责地苦练专业基本功,尽职尽责地实习,尽职尽责地工作,尽职尽责地为社会尽义务。
针对美容美发专业学生跳槽频繁的现象,在课前“职业畅想”“走进美容院”栏目等,都要启迪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坚定奋斗目标,争当为企业创利最多的人。
2.教育也要随机而变、适者生存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以教育为中心,由制约和调控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多元素构成。任何事物发展必须经历起步—发展——衰落的过程。但不同的组织机构发展持续时间的长短却迥然不同,关键在于有的因需而变,有的循规蹈矩。教育要因需而变,职业教育更要因需而变。我们的三产教学则必须因需而变,学校的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已经做了课程调整,增加了形象设计、服饰与造型、化妆品化学、企业管理等课程。专业教师更是在课程内容、专业技能训练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下工夫研讨,化气力实践,及时总结提炼。例如,课程的课前版块由原来的5分钟增加到8分钟,内容和形式依据岗位需要不断变化更新,意在为学校创名牌,为专业打名气,为教师争口碑,使学校招生—教学—实习—毕业分配形成良性循环;使我们培养人的工作随社会发展而变、随行业需要而变,做到随机而变,适者生存。
3.把行业实体的缩影搬进课堂
Teaching reform of characters designing profession clothing & accessory course
Wang Taopeng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commerce, Beijing, 1011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s improving, people pay attention on personal image more and more, characters l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esigning profess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nalysed the clothing & accessory course of the design professional for the characters, summarized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law, to develop more skills-base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project teaching; teaching innovation
自1999年以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高职院校的大力推动下,开始被广泛开设。该专业源于中专院校和社会培训学校的美容美发专业,随着专业细分化和整体化的整合过程,演变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旨在培养人物形象设计师、化妆师、美容师和美发师,以及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同的院校基于原有的资源等因素,在最终的培养方向上会有所不同,如服装类院校开设本专业会以服装类课程作为主导,而以化妆、发型设计等课程为辅。
不论是怎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和培养方向,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作为对人物进行整体形象的设计和包装,必不可少的实操课程之一是服装服饰。不同的院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课时量的多少、教学内容的安排都会有比较大的差异,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和亲身体会,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总结和探讨。
1 对创造力(创意能力)的分析
做好艺术设计必须具有优秀的创造力,缺少了创新设计、没有了创意,这样的艺术作品是没有出路的。
创造力(创意能力)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是推陈出新,是与众不同,是能够让大家眼前一亮的设计;创造力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和最高表现,是人之主体性的灵魂。所谓创造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它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二是对自身的超越,这种超越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的。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创造力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更多的内涵: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有丰富的想象力,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有标新立异的精神和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能够完整地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阐述和解释。
2 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服装服饰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同院校各有侧重。例如,有的院校是在原有服装专业基础上开办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因此,其课程内容以服装专业原有课程内容为主,以美容、美发、化妆课程为辅;有的院校教学师资以美容、美发、化妆为主,服装服饰类的课程课时量相对较少,对应服装课程教学条件也很一般。笔者所在的院校属于后一种情况,该课程的教学条件比较简单、课时量只有48课时。根据此种实际情况,笔者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根据本专业整体形象设计的需求,精华教学,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如紧密联系化妆、美发课程的教师,根据其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服装服饰课程的内容设计,并在教学进程方面也尽量保持同步。化妆课程讲解到中国古代妆面,服装服饰课程就相应讲解中国古代对应的服装,使学生对整体人物造型印象更加深刻。
2.1 学习服装历史的重要性
针对48课时的有限课时,在服装历史内容的讲解上只能讲解对应化妆课程需要的部分,这样重点突出,又能够深化学生对整体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通过学习服装历史知识,可以更多地了解相应的服装文化和历史背景,并期待学生能够在整体人物形象设计中,在创意服装造型的设计中,将历史的服装造型活学活用。
2.2 服装效果图的作用
设计服装效果图是在服装制作之前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设计师与被设计者(或者客户)进行有效沟通的一个手段,因此,服装服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用服装效果图的形式,画出自己设计的服装,并能够用效果图形式表现整体人物形象设计,这也是让学生对整体人物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和理解,并能够辅助未来的工作岗位。通过效果图也能看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并体会人物形象设计的“整体性”所在。而优秀的服装效果图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个设计师审美内涵和修养的体现。
2.3 不可或缺的服装立体裁剪和制作
设计了服装、画出了效果图、通过了审核,最终需要进行服装的整体制作。服装立体裁剪和制作部分教学内容对于没有服装制作基础的学生来讲,是比较难学的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对应的服装结构,但是该部分教学内容必不可少,否则学生设计好的服装,只能花大价钱去专门的制作单位制作,这样会给学生在经济方面加大压力。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实践,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体会到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表现出了极大的服装制作乐趣,也深刻体会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宗旨。
以上三个教学内容,每一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每一部分的内容需要48~60课时,在课时总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更多地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自学或者教师利用个人时间进行指导。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而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服装服饰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如下安排和设计。
3.1 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以主体参与为内容,以主体互动为过程,以主体构建为结果,通过主体参与来完成教学,实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根本目的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传授与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在服装服饰课程中,活动教学法主要体现在:教师根据服装历史部分已经讲授的内容,布置服装效果图的主题,让学生进行临摹或者创新性的服装设计,在创新性服装造型设计上,要求体现出古为今用的特点,并针对有特色的服装设计造型,要求学生进行系列服装设计,并配合化妆、发型形成整体造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将全部效果图作品展示,并让学生进行评判。在服装制作教学内容部分,该教学方法体现得更为具体:化妆课程需要进行整体设计,同时需要配套服装,因此让学生根据化妆课程需要进行服装造型设计和制作。制作服装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非常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也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此过程还让学生对整体造型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3.2 项目教学法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服装服饰课程中,该教学方法非常实用,以服装制作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根据整体形象设计造型需要,新娘服装、晚宴服装、创意类服装等几类是必须具备的,因此,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购买面料、辅料,制作服装,此过程在教师的辅导下,以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为主,充分体现了学生综合应用服装服饰课程教学内容的能力。在该教学方法中,学生可以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套服装的制作,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系列服装的制作。同时也充分与化妆、美发专业技能教师沟通,听取其意见和建议。
在大型化妆造型比赛中,均要求整体造型的配套,因此也需要制作服装,这也是服装服饰课程实际项目的具体应用。在历年的市级、全国级化妆比赛中,大多数学生需要根据比赛主题,自己设计和制作服装,即使不能自己完成设计和制作服装,也要求学生在购买的服装上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该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意义,许多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服装,体会到了服装制作的乐趣和看到成果后的满足,也对专业更加有自信了。
地域的优势,使学生可以多参观或者观摩各种服装设计比赛、服装展览,这对于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服装设计的真谛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经常带学生、鼓励学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服装展览展示、艺术展示、画展等信息,动员学生多看、多想。
3.3 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法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法主要应用于拓展教学内容,同时弥补教学课时量不足、充实教学内容等,如在服装服饰课程课时量较少,教学内容安排较多,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法很实用。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都受益匪浅。
在服装服饰课程教学中,服装历史部分、服装裁剪和制作项目的训练,都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课后时间来进行,尤其是在参加化妆大赛之前,服装都是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制作。通过项目教学与自主教学法的结合,给教师的震动也非常大:在比赛的促动下、在实操课教师的共同要求下,学生通过立体裁剪的办法,完成了很多难度较大的服装制作,完成效果也非常好,让人觉得非常出乎意料。获奖的学生又进一步促动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过来促动了对服装制作和设计的热爱和热情,所以,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是学生、各科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4 教学效果的体现
4.1 绘画能力有所提高
在绘画服装设计效果图教学内容的要求下,学生自身的绘画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为绘画能力本身就是需要不断地通过动手画的形式来锻炼,因此,通过教师对学生作业量的要求、对设计作品的严格要求,学生能够在绘画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2 服装制作能力极大提高
1、逐步培养学生一些好的习惯
首先培养学生的耐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生的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想让他们在40分钟课堂上安静地坐下来,并且认真听课,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启智教育、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
其次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定和要求张贴在墙上,利用班会课、课前几分钟,点评同学们的表现情况,对不好的苗头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表现优秀的经常性表扬和鼓励。
第三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让他们从简单词语入手,无论在校内、校外,要求他们见到老师都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放学回家向老师打招呼。
第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教给孩子们正确的刷牙方式,检查他们的个人卫生。要求班主任老师每天坚持带着孩子打扫教室卫生,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开展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知识。教师精心制作各种教具,辅助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课余时间与同行同事开展探讨性的交流活动,提高教学方法。
3、融入爱心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老师经常给孩子们擦嘴、擦鼻涕、提裤子、喂饭,陪孩子们做游戏,手把手地教孩子洗手、穿鞋、写字等,不仅教他们知识、生活技能、良好的行为习惯,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心。两年来,老师的爱心付出换来的是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常宇青同学见到台阶不敢下,杨雪莲经常扶她下台阶;黄子琪常常帮助其它同学整理书包等等这样的事例还很多。
为了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爱心交流,我们开展了“学会感恩 快乐生活”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家长零距离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观看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的影像资料。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互动,学生表演手语舞。爸爸、妈妈和孩子们还一起做游戏。使老师、家长,尤其是每一位学生都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
启智教育在我们学校来说是一件新生事物。我们一边教学一边探索,也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以上这些只是我们工作中的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累和借鉴新的教学方法,把启智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二、利用影视资源提高聋生语言能力
为了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我校在2013―2014学年搞了《利用影视资源提高聋生语言能力的探究》课题,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首先我们将研究过程分四个阶段:(一)对学生进行语言水平摸底和分组;(二)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三)书面语言能力训练 ;(四)课题总结汇报。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根据实际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其次,我们在课题研究中除了课堂的研究实践,还注重深入社会生活进行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牡丹园,祭扫烈士陵园,观看电影,去运动公园活动等;在校内,我们组织观看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微电影,还开展了影评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将所看、所闻,用口语或书面语表达出恚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检验我们的研究成效,为后期的研究寻找新的思路。
经过一年努力,学生的语言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写句、写日记、写作文较以前明显有所好转 ,原来的句序颠倒、混乱现象有所减少,口语能力、书面语能力、手语能力均不同程度得到提高。
[关键词]美育维度;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探析
一、将美感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重视到从美感教育的角度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脱离了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加之数学知识在表面上呈现出的是枯燥乏味的表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与此同时,在进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重视对于数学知识理论的教学,便会很容易导致小学生难以发现小学数学中的美感,进而导致小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学习产生厌倦感。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进行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可以将小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美学元素和小学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本来抽象枯燥的知识赋予更多的知识美,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过程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进行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类型探析
1.发掘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美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小学数学具有着规律性强的知识美。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对于数学知识美的研究,对于小学数学知识中所具有的美感也没有形成足够的认知,这就导致小学数学教学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对小学数学知识内在原理探析的研究也没有形成足够的教学认知。由此可得出,目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之美的探索研究还需要提升。
2.发掘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美
截至目前为止,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数学知识点记忆和数学习题解题方法的分析,并没有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美进行发掘。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数学教学内容的单调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缺少主动性,只是机械地学习,而没有真正理解知识,这也会产生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不够高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要重视并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数学的内容美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助力,小学数学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学部分,承载着系统性的数学知识。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掘隐藏在小学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文化,发现小学数学的内容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3.发掘出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美
作为自然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这也就提出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之美的追求。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存在着对于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进行强行灌输的情况。与此同时,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的的时候,也忽略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之美的研究,这就使得所制定出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导致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之美的总结研究,发现数学基本方法的应用特征,展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之美。
三、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美发掘不足
数学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串联性和系统性(这是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连续性过程,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也是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就可发掘出小学数学的内容。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串联分析研究,对小学数学内容的探索度也明显不足。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也就难以展示出自身的内容之美,进而导致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成为机械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就难以真正地理解知识的精髓。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美发掘不足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理论考试仍然占据了重头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小学数学知识美的发掘,通过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美感,加强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多数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对于小学数学的知识美发掘不足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未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美”的追求,提高教学效率。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规律美发掘不足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明确目的,这就导致小学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规律之美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掘。与此同时,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难以通过对知识的把握,形成对数学规律美感的认知,导致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一团乱麻”,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规律美发掘不足的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用的发挥,是未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发掘出知识美
为了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美育策略研究之前,要结合教学过程的各项具体要求,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美的深刻研读,来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充分地发挥出小学数学美育教学的作用。
2.勾勒出内容美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小学数学内容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美的展示。第一,要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运行过程贴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第二,要保证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数学知识蕴含的内容之美。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习题解析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足够的理解,并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内在美,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3.引导出规律美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数学的实际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引导出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美。综上所述,通过将美感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合理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蕴含的美感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要从美育维度出发,合理规划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平.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06).
[2]俞航.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原始问题”[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4,(15).
[3]佟娟,王琦.“整理和复习(二)”教学设计与评析[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4,(36).
[4]陈好兰.合作学习与促进学生发展[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02):38-39.
【关键词】美容;《化妆与造型》;美感;技巧
美容与化妆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文化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时时牵系着都市人的情感需求。现代美容早已超出理发、磨脸的范畴,成为一项集美容、美发、服装、气质、流行、时尚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因而形象设计师这一职业应运而生。当今社会所需的形象设计师需具备广博的历史人文知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需练就能整合趋真、向善、审美三者需求之间内在联系的高超本领。新世纪的形象设计师将面对新的挑战,而我们这些培养形象设计师的教师,也需开拓出全新的教学思路与课题。如何把握国际上最新的流行资讯,不仅是形象设计师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更是我们培养形象设计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容化妆专业教师,需具备以下素养。
一、兼顾教学与德育,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我认为学好专业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对本专业的热爱,因为唯有敬业、爱业才能学好专业。
从专业教师的经验来看,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往往要弱于实践课。那么如何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我常采用“巧设疑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把学生的求知欲由被动状态转入主动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活跃性,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参与“虚拟”的实践活动中传授理论知识。如“美容师的修养”是学生开学的第一堂课,原本是理论性极强、较为空洞的课程,我把它设计成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兴趣课。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先给学生讲“剧本”,然后将学生分成A、B两组。A组扮演美容师,B组扮演顾客。顾客会故意用各种难题来刁难美容师,而美容师必须尽最大的努力让顾客满意。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相当多的美容问题实际上都离不开美容师高超的技艺、丰富的经验和创造性的思维,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对美容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戏剧”的教学形式,既让学生了解了美容师的工作要领,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了学好专业课的自信心。
二、玩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将“教书育人”视作教师的天职,仿佛一句“传道授业解惑”就可以囊括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只教给学生具体的技能,对美发与形象设计这个专业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时尚是瞬息万变的,教师不可能在学生身边时刻提醒他最前沿的流行资讯。因此,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师注重的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思维模式。
(一)巧设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每个单元提前布置任务,每个小组需在课前进行资料搜集与整合,做出方案。新课内容讲解之前,每组派代表将分析结果进行汇报,教师再将所有年代的历史背景进行讲解。如此一来,教师在化妆课上讲授化妆技巧的同时,将历史、经济、德育等其他知识也进行了有机渗透。在贯穿这些知识后,教师再进行手法的示范并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在造型结束后,每组派代表结合作品来复述设计理念,由全体学生和教师投票评选,给最佳作品加分奖励并计入期末考核成绩。通过巧设任务,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灵敏度,使他们能捕捉到最流行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内容更好地开阔眼界。这既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是现今教育家主张的“自动”。
(二)互换角色提高学生参与度
古语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此,教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扬民主思想,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理论课堂的教学。譬如,我会先将本节课的重点以引导的形式进行陈述,然后与学生交换身份,让他们扮演老师来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使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形成严肃而活泼,既有民主,也有欢乐,又有争论的课堂气氛。理论教学的效果是建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的,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更新教学理念,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玩转课堂
《化妆与造型》是一门与当下时尚流行趋势紧密结合的课程。当下化妆、造型理念及手法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狠抓学生基本功,还要及时为学生输入最新的化妆造型技术。因此,本课程设计的理念就是:“理论联系实践,实践结合生活,生活趋于流行。”
在专业课堂上设计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将“纸上谈兵”“假模模拟”“真枪实弹”环节与网络信息化教学巧妙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玩转课堂。
“纸上谈兵”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将所学的技能知识在相对应的彩妆练习册上用彩色铅笔练习,参考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按照真人比例进行设计和描画。这是第一步的平面训练。第一环节结束后,将在平面上设计的色彩和技法转到公仔头上进行练习,公仔头是按照标准的人头比例设计的。这一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手感。当掌握住立体操作的手感后,再真枪实弹地在真人脸上进行操作。“纸上谈兵”“假模模拟”“真枪实弹”这三个环节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技法。将技能技法与网络信息化手段巧妙地结合,赋予了专业课更强的生命力。
在内容设计上首先要归纳知识点。由于《化妆与造型》这门学科是专业技能课,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同时活动又受制于课堂时间,所以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遗忘知识点的现象。于是我精选了最重要的基础知识点和拓展知识点并对其进行了加工、完善,辅以生动的课件,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了技能。其次,设计“出谋划策”环节。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我将流行趋势与学生最关注的明星时尚二者结合,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思路。“出谋划策”这一环节是为了解决日常操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学生可以在这一环节各抒己见,为以后的实际操作积累丰富的经验。最后,设计“知识链接”板块。现代社会是追求个性的社会。美发与形象设计的从业人员要具有根据不同人的发型、服饰、年龄、气质、职业等多方面的因素对顾客进行整体形象设计与包装的能力。这需要学生懂得发型与整体形象、服装与整体形象、形体与整体形象的多元关系。因此,我设计了“知识链接”板块,利用网络不断捕捉流行时尚,在每个知识点上设计了不同的知识链接,以便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路。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依据目前先进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量开放式网上课程理念,建设实现基于互联网技术适用于各专业各门课程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式教与学的应用平台。平台能满足教师应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项目任务式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途径,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具有特色的网络课程。
在平台上教师将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录课视频、教学案、动画游戏等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依据课程建设结构组合在同一学习页面中形成多种教学模式并通过互动学习设置,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任务书+微课+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富媒体教学模式
教师上传微课视频和PPT课件,将视频讲解与PPT页面翻转进行同步设计,同时生成学习要点大纲。学生可以点击学纲进行自主学习。如此一来,从基本功到整体造型都进行了设置,循序渐进地将知识点归纳总结,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2.录课视频+微课视频(或多媒体动画)+课前任务与问题汇总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将课前上传的任务书和通过即时互动系统获得的学生问题汇总以及以此为依据设计的教案有机结合,并通过微课视频或多媒体动画、课堂实录等方式全面展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全过程设计,为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形象设计”这一新兴行业发展壮大,形象设计教育应运而生。为顺应时代潮流,培养更多的形象设计从业者,高校在开展形象设计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采用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从业资格认证门槛以确保从根本上保障教学的质量。下面,笔者重点介绍形象设计的发展历程及高校提升形象设计教育质量的技巧。
一、对形象设计的阐述
形象设计是指由形象设计师通过各种美化手法使事物在人脑中形成比较完美的印象的一种装饰手段,使其在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都会有所改善与提高。由于人的意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这些手段对于人脑具有极大的刺激作用,从而形成对所认识对象的比较欣赏。形象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期望通过对对象有目的地美化而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好的形象设计既可以凸显设计对象的个性特点,又可以在事物固有的特质的基础上产生统一、和谐的整体感。形象设计包括企业形象设计、城市形象设计、产品形象设计及人物形象设计,每一个形象设计领域都是由专门的人才所构成的,在继承前人优秀设计理念与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由于形象设计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难以从全局上进行系统而详细的阐述,因而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探讨人物形象设计。
人物形象是指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等内在元素的外在流露,它能够调动他人的思想感情活动。每个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外在形象使他人认识、了解自己,而他人也正是通过对于周围人的外在形象的观察,从而慢慢做出认可或不认可的判断。对于人物形象的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适合人物个性的妆容、发型及服装搭配,它还包括对于人物的谈吐、举止、生活习惯、气质等多方位、多角度的设计。形象设计师又称为形象顾问,其工作就是针对每一个设计对象的先天的形体特征,如面容、身材等特征及气质、社会角色进行专业的评估判断,找出其最合适的风格类型及色彩范围,从而为设计对象匹配合适的发型、服装、配饰风格与搭配。
二、高校提高形象设计教育水平的技巧
形象设计是西方国家在其经济、技术和人们生活理念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于色彩、形象理念成熟应用的结果,它的重要性体现在通过好的形象设计可以迅速提升一个人的形象品位、气质涵养,因而形象设计师在西方国家具有很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随着形象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它在我国也得到人们的青睐,很多专业成功人士都追求自己的形象风格,请专业的形象设计团队为自己量身打造适合的形象。高校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的习得的基础上了解、学习形象设计是大势所趋,因为好的个人形象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社团活动参与机会,而那些即将毕业、踏入求职应聘行业的学生更是需要学习形象设计以便在求职过程中给应聘单位留下好的印象,增加其求职成功的砝码。因此,大学形象设计公共选修课必须保质保量。下面,笔者将提出一些有助于提高高校形象设计课程教育质量的技巧。
1.选择适合高校学生的教育教学资料
形象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研究经验是有限的。目前,国内的教材大部分是针对美容、美发、化妆等单科职业培训,然而形象设计融合多门艺术学科,有一套完整的教材可适应新观念、新生活、新的设计理念的需求。目前,国内暂无这种全面的教材,各高校的形象设计教学中教师只有选用国外教材,或尽量找其他的资料来自编教材,但由于国情不同、教育工作者的水准千差万别,因而上述两种方式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育部门应尽快组织学者、专家在结合国内高校学生学业水平的情况下参考国外先进的教材编写适合中国学生的形象设计教材,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2.设置合理的形象设计专业课程
在形象设计教学中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是必要的。各门课程的比重是相当严谨的,是在总结国内外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并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充分考虑学生的入学水准后得出的。某些高校的课程设置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完善,实际上却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比如某些专业课程多而学习时间少,对于一些知识要点点到为止而不进行详细的剖析和讲解,造成知识点的笼统概括。形象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涉及诸多学科领域,因而必须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课堂安排才能使学习者循序渐进、充分吸收学科知识,最终成为优秀的形象设计师。
3.形象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与宣传内容一致
形象设计教育是综合性较强的教育学科,其教学内容相当严谨,绝不等同于美容美发等单科性操作教育。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扩大招生,盲目跟风时尚潮流而不考虑其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基于形象设计的热点,很多美容、美发学校以形象设计为招牌而实际上仍以美发、美容或化妆为单科教学内容。因此,必须规范管理,使高校形象设计教学内容与其所宣传的内容相一致。
4.合理安排形象设计培训时间
社会的发展要求各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应相应提高,形象设计已发展成为一种手艺加思维的艺术,作为艺术,它必然包含多种专业元素,如构成学、专业色彩训练、美学、服装、摄影、化妆、绘画、灯光等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的习得和熟练运用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即它必然以足够多、足够长时间的实际操练为代价,短期的培训根本不可能真正掌握形象设计的真谛。因此,高校应合理安排形象设计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时间。
5.落实形象设计的实习场地
高校形象设计教育必须以稳定的实习场地来巩固教学成果。传统上,高校职业教育培训大多采用理论为主、实习为辅,讲多于练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操练的重要性,而形象设计恰恰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技能培训,这给形象设计从业人员以后的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目前,高校的理论教室基本合格,而实际操作则采用封闭或游击战的方法,这使学员在紧张的奔波中疏于学习,也影响市容市貌,同时,由于气候和操作环境的影响,学员往往容易丧失良好的心理感觉,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各高校必须有固定的实习场地,以便学生有较佳的实习操作氛围。
结语
总之,高校形象设计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努力进取、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实习机构的鼎力配合。因此,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步伐,才能培养专业的形象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涂途.现代科学之花——技术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①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学校的教学资源,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体现地方和学校办学特色,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整体,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方面。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也很大,如果只采用国家开发的统一课程和地方开设的地方课程,是远远不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实施差异性教学和对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都有很大的帮助。新疆位于中国的大西北,地域辽阔,人口稀疏,以发展畜牧业为主,是我国西北部的边陲之地,积聚着以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新疆地区的健康有序发展,严重关乎着我国边陲之地的安定和各民族的团结以及整个国家的快速稳步发展。加快新疆的经济建设,基础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近年来一直加大对新疆教育资源的投入并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新疆的学生在高考中可以享受降低分数线的优惠政策,并且像北大、清华、人大这样的一流名校也给新疆地区的学生留有一定的保留名额。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战场,课程是教育的第一生命。②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力的推进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疆和静高级中学成立于2002年7月,是一所国办县级高级中学,也是新疆巴州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所县级示范性高级中学。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和静高级中学大力推进该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校本课程开设的动机和目的
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推进学校教学特色的形成。③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缺陷,提高课程对具体环境的适应性。但是在新疆和静高级中学,很多校本课程的开设已经严重背离了校本课程这一开设宗旨。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很多校本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根本没有从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成了学校争取荣誉头衔和教师竞争职称的工具。新疆和静高级中学2011年第一学年为高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校本课程数目达十几种,各科教师也都有参加。但是由于学校贪图虚华,一味追求校本课程的数目,所以对一些校本课程是否适合在本校开设和实施根本没有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核,导致一些课程在开设之初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毛病,加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精心的补救,因此这些课程也就难逃脱半路流产的命运。譬如一位语文老师为学生开设的美容美发课程,因为和静高级中学还只是一所中学,学校对学生的服装和发型有严格的规定,男生必须留平头,女生必须是齐耳的短发,学校教导主任和班主任也整天检查学生的衣着打扮。因此这位老师的美容美发课程根本不适应学校的环境气氛,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冷淡,课程进行到最后老师只好将美容美发课改成学生喜好电影课。一位美术老师开设的手工制作课,由于和静高级中学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县城周边的农村,父母大多都是农民,学生的家庭状况也都不是很好。这个手工制作课需要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必需的工具和材料,但是很多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课程开设了一个多月后,依然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准备好课程需要的工具,造成这门课就程就这样无形中被搁浅。
二、校本课程实施中的管理
校本课程的完整有效实施,除了最初的开设研发外,还要重视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严格监管。一些校本课程在开设之前没有综合考虑它的适应性和可实施性,到真正的实施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学校要特别加强对这些问题课程做合理有效的处理,而不是完全交给课程老师,让老师把问题简单化,一致将校本课程改成电影课或自习课。这让其他有可能和有能力上好校本课程的老师,也因为其他老师的这种不良做法影响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也随意将自己的校本课程改成自习课或电影课。在校本课上的这种不当管理和错误态度,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师把校本课程当做活动课和电影课给学生上,让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抱着休闲娱乐的态度去学习,学生也会顺势将这种不严肃的态度延续到正常的课程上,这会严重影响到了学生整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据很多老师反映,学生在上完校本课程后在上其他正式课程时,教学课堂很难控制,学生交头接耳、讲话,严重将这种不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带到了正常的教学课堂上。
三、教师的培训
校本课程让教师自主决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一个合作和探究的过程,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④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思想理念方面还没有真正领会到开发校本课程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甚至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给教师徒增的教学负担和麻烦,所以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偏见的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都无益,甚至还可能会影响。 例如教师在有限的教学工作时间里,原先只需对自己的所教科目进行备课和研讨,现在除了自己的所教的课程外,还要另外准备校本课程,这无形中就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教学任务。另外,因为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本校的教学特色开设的课程,教师在备课时可供借鉴的资料很少,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准备校本课程,因此在正常科目上的精力就会减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而言,处于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高考即将逼近,还让学生每周都花费一些时间在这种不实用的课程上,这也让很多老师很懊恼。很多教师开设校本课程也不是本着自主自愿的心情,而是很多学校把开设校本课程作为教师评职称的一项考核项目,所以很多老师是在这种高压下硬着头皮被迫和被动开设自己的校本课程,实际上仍是站在校本课程的门外。对教师在校本课程上的思想意识引导不到位导致教师的消极对待,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四、校本课程缺失评估准则
评价是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衡量判断。教学合理有效的评价可以诊断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监控学生的进步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④新疆和静高级中学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一直没有一项专门针对校本课程实施成果的评价方案和考核标准,严重影响了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得积极性。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准备和对待上,远没有像正常课程那么认真负责,很多老师抱着应付差事的心态,课程的内容和安排也都很随意。学期课程结束后,由教师自行组织课程考试,有的教师根据课程考查一些相关知识,有的教师检查课堂笔记,有的老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打分。考核评价制度的缺失和混乱,使教师在具体实施操作中也失去了不标杆,学生没有了学习目标,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损害学生的利益阻碍基础教育前进的步伐。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对实施新课改和贯彻素质教育都有深刻的意义,也利于满足学生的最大利益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校本课程实施之初因为思想观念的问题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的问题,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端正态度,认真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和不足,相信校本课程最终会取得很好的成就。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118-02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①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学校的教学资源,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体现地方和学校办学特色,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整体,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方面。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也很大,如果只采用国家开发的统一课程和地方开设的地方课程,是远远不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实施差异性教学和对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都有很大的帮助。新疆位于中国的大西北,地域辽阔,人口稀疏,以发展畜牧业为主,是我国西北部的边陲之地,积聚着以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新疆地区的健康有序发展,严重关乎着我国边陲之地的安定和各民族的团结以及整个国家的快速稳步发展。加快新疆的经济建设,基础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近年来一直加大对新疆教育资源的投入并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新疆的学生在高考中可以享受降低分数线的优惠政策,并且像北大、清华、人大这样的一流名校也给新疆地区的学生留有一定的保留名额。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战场,课程是教育的第一生命。②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力的推进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疆和静高级中学成立于2002年7月,是一所国办县级高级中学,也是新疆巴州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所县级示范性高级中学。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和静高级中学大力推进该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校本课程开设的动机和目的
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推进学校教学特色的形成。③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缺陷,提高课程对具体环境的适应性。但是在新疆和静高级中学,很多校本课程的开设已经严重背离了校本课程这一开设宗旨。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很多校本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根本没有从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成了学校争取荣誉头衔和教师竞争职称的工具。新疆和静高级中学2011年第一学年为高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校本课程数目达十几种,各科教师也都有参加。但是由于学校贪图虚华,一味追求校本课程的数目,所以对一些校本课程是否适合在本校开设和实施根本没有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核,导致一些课程在开设之初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毛病,加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精心的补救,因此这些课程也就难逃脱半路流产的命运。譬如一位语文老师为学生开设的美容美发课程,因为和静高级中学还只是一所中学,学校对学生的服装和发型有严格的规定,男生必须留平头,女生必须是齐耳的短发,学校教导主任和班主任也整天检查学生的衣着打扮。因此这位老师的美容美发课程根本不适应学校的环境气氛,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冷淡,课程进行到最后老师只好将美容美发课改成学生喜好电影课。一位美术老师开设的手工制作课,由于和静高级中学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县城周边的农村,父母大多都是农民,学生的家庭状况也都不是很好。这个手工制作课需要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必需的工具和材料,但是很多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课程开设了一个多月后,依然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准备好课程需要的工具,造成这门课就程就这样无形中被搁浅。
二、校本课程实施中的管理
校本课程的完整有效实施,除了最初的开设研发外,还要重视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严格监管。一些校本课程在开设之前没有综合考虑它的适应性和可实施性,到真正的实施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学校要特别加强对这些问题课程做合理有效的处理,而不是完全交给课程老师,让老师把问题简单化,一致将校本课程改成电影课或自习课。这让其他有可能和有能力上好校本课程的老师,也因为其他老师的这种不良做法影响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也随意将自己的校本课程改成自习课或电影课。在校本课上的这种不当管理和错误态度,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师把校本课程当做活动课和电影课给学生上,让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抱着休闲娱乐的态度去学习,学生也会顺势将这种不严肃的态度延续到正常的课程上,这会严重影响到了学生整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据很多老师反映,学生在上完校本课程后在上其他正式课程时,教学课堂很难控制,学生交头接耳、讲话,严重将这种不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带到了正常的教学课堂上。
三、教师的培训
校本课程让教师自主决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一个合作和探究的过程,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④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思想理念方面还没有真正领会到开发校本课程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甚至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给教师徒增的教学负担和麻烦,所以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偏见的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都无益,甚至还可能会影响。 例如教师在有限的教学工作时间里,原先只需对自己的所教科目进行备课和研讨,现在除了自己的所教的课程外,还要另外准备校本课程,这无形中就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教学任务。另外,因为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本校的教学特色开设的课程,教师在备课时可供借鉴的资料很少,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准备校本课程,因此在正常科目上的精力就会减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而言,处于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高考即将逼近,还让学生每周都花费一些时间在这种不实用的课程上,这也让很多老师很懊恼。很多教师开设校本课程也不是本着自主自愿的心情,而是很多学校把开设校本课程作为教师评职称的一项考核项目,所以很多老师是在这种高压下硬着头皮被迫和被动开设自己的校本课程,实际上仍是站在校本课程的门外。对教师在校本课程上的思想意识引导不到位导致教师的消极对待,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四、校本课程缺失评估准则
评价是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衡量判断。教学合理有效的评价可以诊断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监控学生的进步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④新疆和静高级中学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一直没有一项专门针对校本课程实施成果的评价方案和考核标准,严重影响了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得积极性。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准备和对待上,远没有像正常课程那么认真负责,很多老师抱着应付差事的心态,课程的内容和安排也都很随意。学期课程结束后,由教师自行组织课程考试,有的教师根据课程考查一些相关知识,有的教师检查课堂笔记,有的老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打分。考核评价制度的缺失和混乱,使教师在具体实施操作中也失去了不标杆,学生没有了学习目标,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损害学生的利益阻碍基础教育前进的步伐。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对实施新课改和贯彻素质教育都有深刻的意义,也利于满足学生的最大利益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校本课程实施之初因为思想观念的问题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的问题,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端正态度,认真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和不足,相信校本课程最终会取得很好的成就。
二、经济学教学过程要教会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
(一)经济学教学目标的设立要避免两个极端
作为一门在高校广泛开设的财经类基础课程,开始课程之初要明确和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经济学思想体系产生的大环境来考虑。传统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思想影响极为深远,没有产生经济学思想和理论的土壤,目前我们讲授的经济学理论完全来自于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其数百年的市场经济政策和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理论总结和理性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欧美意识形态、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分析研究方法的综合体。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定呢?是将来自欧美的经济学意识形态、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这样的综合体系不加分析鉴别和盘托出?还是有所取舍,择优录用呢?我认为应该注意避免两种极端。作为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开设来自欧美的经济学综合思想体系,我们毫无疑问应该充分意识到经济学思想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高校都曾经开设有一些不多的经济学课程,但是当时讲授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这是一种为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合理性进行辩护的思想体系,被认为是充满辩护性的庸俗的学科,也正是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成了深刻认识经济学本质,避免被西方腐朽思想侵蚀和演变的批判课,教学过程也变成了对于经济学思想的多角度的批判过程。[3]这种极端156做法显然是应该否定并被摈弃的。如果把经济学仅仅是看成只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研究方法的纯粹的科学,忽视其包含的意识形态色彩,显然又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有些人认为经济学中的很多微观和宏观理论,描述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行为总体特点和经济现象的内在一般规律,这些理论就如同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和数学规律,是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纯粹的科学理论,没有国家界限,没有社会制度界限,虽然产生于欧美,但是在中国一样的有效的。经济学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教给学生一整套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基本理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去批判其不合理的方面和有别于中国实际的情况。过多的对于经济学基本观点和理解的批判会困扰学生的学习,使其对于经济学学习的目的产生怀疑和迷惑。相比较现代宏观经济学而言,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基本原理还是没有太多意识形态色彩,对于所研究对象的分析也是比较客观比较科学。
(二)经济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为目标
经济学教学的目标设定需要避免过多受意识形态干扰,同时也不能完全忽视中西方经济环境的不同,因此经济学教学目标不在于具体的经济学概念、观点、理论、结论的识记和背诵,而在于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的掌握,教会学生以经济学思维方式去思考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体经济行为。经济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学科语言和思考方式。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体经济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需要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经济社会,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抽象出理论,然后运用这些理论去对经济现实进行验证和考察。第二,运用之前从经济社会现实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对于经济社会中的现象提出建议,通过相应渠道影响政府的经济政策,用经济学的原理和理论服务于社会。第三,立足于经济原理和理论,明晰不同经济学派别之间存在分歧的原因。不同经济学派对于相同经济现象会产生有差别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理解,并提出可能会相反的经济政策,这些都是完全正常的。教会学生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去思考社会经济现象,能够使学生知道如何去看待经济现实,知道立足经济现象按照什么逻辑得出结论,知道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和产生原因,也促使学生敢于对经济政策提出不同看法,使得学生能够应用经济原理和经济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经济问题,避免教条式的理解和运用经济理论。[4]教会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以致用,也有利于经济学思维方式在全社会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全社会经济学素质的提高。
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教学过程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目前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重视具体教学内容轻视对于内容的分析的现象,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多,联系具体实践少,尤其是联系具体经济实际情况的中国要素更少,大多数案例都是来自于欧美国家。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就教材论教材,甚至完全不做具体分析,纯粹抽象讲解经济学理论,脱离中国经济实际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学生没有经济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切身体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钻研经济学原理及对其实际运用。
(一)结合中国实际添加中国要素的重要性
抛开中西方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经济学也是根据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现实总结提炼而成的,其产生和成熟的大背景是欧美国家的经济条件和发展轨迹。而现阶段的中国和西方在很多经济条件方面有所不同。第一,中国属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初级阶段,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社会基本制度和发展水平上就有着巨大的差异。第二,中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的过程中,原有的经济制度中的元素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并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在某些领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不同经济体制的矛盾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存在着。第三,中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起点较低。[5]这就意味着在较长时期内,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都将会持续不断影响着中国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有鉴于此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将产生于欧美的经济学照搬到中国,而必须将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使之更好运用于中国。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否则经济学教学极有可能成为脱离中国实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经济学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可以直接采用,而有些内容因为与中国经济现实出入较大,需要经过改造或者放弃暂时不用。对于利率形成机制的不同造成的影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经济学中常常将利率设定为一个市场决定的经济变量,由资本市场的卖方和买方根据市场供求共同决定,而中国目前的利率是由央行高度管制的,民间借贷形成的市场利率虽然也有,但是还没有到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地步。由于利率形成机制的不同,建立在利率市场化基础上的一些理论就不能用于解释说明中国的现实经济。[6]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美容医学高等教育创始人,侯在恩教授早在1986年便提出美容医学要跳出传统的医学分科,并有了开展系统美容医学教学的设想。1987年,他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开办了中国首家美容医学中专班;1993年4月组建美容医学系,招收大专生;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已有两届学生毕业;2004年将更进一步开设“本硕连读班”(七年制)。
当年侯教授倾尽全力办学时,可能还无暇想到,他不经意间正创造着不仅在中国,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美容医学高等教育。侯教授的壮举被列入1998年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大全,而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世界首创美容医学高等教育创始人金奖”。
为什么一定要办美容医学高等教育呢?侯教授认为,这是市场推动了学术行为,当时美容市场的混乱局面强烈呼唤学术界用先进的理论和实际行动来加以引导。
侯教授起步时并非一帆风顺。1986年,他在考察了日本、法国及国内的美容教育后开始设计课程,当时这个举动有点像天方夜谭,学术界并不完全理解认同,甚至有些师长们也认为此举有些不务正业。其中有个小插曲:上美术课时,学生们背着画夹在校园里写生,就有人嘀咕,哪有医科大学生学画画的,简直误人子弟。
但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令人欣慰的不仅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更有近年来国内外同行的认同和全国各地院校的效仿。
界定・第四医学
美容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医学概念、整体学科概念。
现在,人们已普遍接受了“第四医学”这一概念,而“第四医学”就是“美容医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日本著名美容专家鬼土冢教授于1995年提出的,在理论界曾引起强烈反响,而其重要论据正源于侯教授在大连医科大学美容医学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设置。
当我们谈起某项美容手段时,往往会习惯性地想:这是“生活美容”还是“医学美容”?侯教授则在学术上为“美容”做了这样的界定:“美容”包括所谓“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它们是一个整体,在学术上属医学范畴。
侯教授指出,“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提法事实上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是不科学、不严谨、也是不准确的。在传统纯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分为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大医学体系。而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现代医学已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健康概念也被重新定义:除肌体上的健康外,同时也要具有心理、社会适应上的健康,这样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健康人。正是这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决定了美容属于医学范围,因为美容解决的正是人们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问题,它虽不同于传统医学,但同样是“救死扶伤”――治疗的是人心灵上的伤病,所以必然属于医学范畴。
分科・五大系列
美容医学作为新兴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因其具有学科理论交叉的特点,所以要建立新的体系必然要脱离传统的学科设置、摒弃既往临床学科分科过于繁杂的不足。
经过几年的探索,侯教授寻找到一个共同的依托点,那就是行医手段。以此,他将其总结为5大系列:
以手术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美容目的的学科为手术美容学;
以药物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美容目的的学科为药物美容学,其中包括中药与西药,中药项上尚包括药膳;
以物理方法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美容目的的学科为物理美容学,包括时下常见的香熏、激光、磁疗等;
以经络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按摩、气功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美容目的的学科为经络美容学;
以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体育锻炼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美容目的的学科为健身美容学。
这五大系列已涵盖了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全部项目,并具有概括性、开放性,就是以后发展了什么新项目也能纳入相应的体系内。现已由侯在恩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做为《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正式出版了这五大系列教材。
目前,这一学科体系设置已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广泛认可,从而也奠定了“第四医学”的理论框架。
现在
“现代美容”新理念
为提升美容市场品质,并区别于以往的“生活美容”,侯教授于2000年8月在涵盖了生活美容与医学美容的“大美容”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现代美容”新理念,那就是要培养懂医的美容师。
美容师的工作确实与医学相关吗?侯教授说,美容师并不等于医生,但必须要有医学背景。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就能体会到:根据学术上对美容的定义――在人的肌体上直接进行的美化性运作,从这个角度看,包括美体、美发、面部护理、按摩等都要触动经络,这就与经络美容学有关;而护肤品、彩妆、美发品等化妆用品要渗透皮肤、毛发,在广义上属于非处方用药;化妆则比较特殊,但彩妆产品同样会渗透皮肤,而且化妆效果也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这就涉及到医学心理学。
而美发师看似纯技术操作,但实际上现代美发已是“护发”,首先要确定发质,这就用到了医学的诊断原则;再根据顾客的发质状况确定处理方法,相当于开处方;最后才是进行技术性操作。这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但正如外科缝合技术来自于缝纫技术,其大前提却必须在医学指导下进行。侯教授还引用了一段学术史上的趣闻:外科手术的鼻祖据说就始于理发店,现在美发店门前常见的红白蓝三色灯柱,其中红色就代表血液,而白色代表绷带。
在中国保健科技学会美容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全力支持下,侯教授已先后在广州、中山和上海等地开办了现代美容专业中专和大专班,并在澳门特区举办了现代美容师培训班,获得了极大成功。现在,侯教授正与广州医学院天河学院筹办“美容医学职业技能专修学院”,全面培养新型的符合现代美容人才市场需要的“懂医的美容师”。
将来
下一个目标:办大学
大力推行“现代美容”理念、培养懂医的美容师,是侯教授始终不渝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