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职学院教学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9 18:07: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职学院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职学院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75-01

一、面临问题与困境

学生的资质不同,学校应该相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但是现在中国高职院校却更多用处分和教育方式进行处理。处分也只是一种手段,教育好学生才是学校的根本目标。然而违纪学生却通常被标签为问题学生,这种标签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其未来的生活以及人生道路影响深刻。而学校在处理过程中,仅单靠惩罚的方式,是没有办法实现违纪学生教育转化的过程。针对违纪学生的后续问题,没有跟进的方法和后续计划,简单的仅单靠谈话和批评教育,是完全不足够能够实现违纪学生教育良好转化。然而通常都认为,对问题违纪学生进行教育处理就是完结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90后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简单单纯的这种方式。更多教育手段和方法呈现出来,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可以有效融合入思想政治教育,为违纪学生教育教化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想法。

二、优势视角和小组工作

1、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社会工作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优势视角着重于挖掘学生自身的优点,帮助学生认识其优势,从而达到解决学生外在或潜在的问题。针对受过处分或者其他违纪行为严重的学生,通过学校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和体验式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学习能力。

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帮助实行违纪学生教育转化过程。“小组指一个有同样目标,同样追求,同样需要的一群人组成的一个团队或组成一个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方法帮助他们恢复机能”(1)学校小组工作的方法,从大程度上协助违纪问题学生的发展,帮他们争取教育机会。小组工作以小组经验和小组活动为载体,利用小组动力,为违纪学生教育转化提供有利的陪伴与支持,从而帮忙他们提高自信心。

三、小组工作坊“拥抱阳光拥抱未来”的实施

短期内,通过本次工作坊,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个人自信心,提高问题学生和家长,辅导员的沟通和融合。中期目标,建立一个平台,给同类型学生互相交流,立榜样模范作用,让新生班主任以正面思维带动问题学生,融合老师家长和问题学生的关系。终极目标,让问题学生从优势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为问题学生增权,并且建立完善的问题学生转介机制。

四、优势视角下小组工作在高职院校违纪学生教育转化中的运用

1、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建立平台

通常,违纪的学生通常都是被赋予负面的影响,并且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与肯定。老师和父母对其长期的否定,更是引发多种问题。通过小组工作,可以有效帮忙他们建立起平台。因为小组成员的同质性较强,在本次工作坊中,成员有更多的共同的背景和情感可以分享。利用小组动力学的理论,“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题可以产生一个动态的场域,通过场域内外的因素及小组成员自身因素的介入,达到小组整体发展,最终实现成长小组解决大学学生问题的最终目标”(2)这个平台不仅可以有效帮忙违纪学生交流和沟通,更可以成为他们互相支持的一个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2、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进行行为改变的训练

通常,面对违纪学生,我们一般是进行谈心谈话和教育指导。但是很难真正对学生实习行为改变和行为训练、“小组工作是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取小组经验,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人问题的解决以及成长完善”(3)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工作,对违纪学生进行行为训练,让他们在小组体验中了解到应该如何遵守学校的规定,并且自发的进行行为改变和行为约束。可以有效防止违纪问题学生在此违反学校规定,更能有效真正实现违纪问题的学生的教育转化问题。

3、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的个人系统进行改善

根据系统理论,每个人的生活系统都是由多层系统构成,个人行为问题真是因为系统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导致。违纪问题学生面临着多种问题,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所以,仅仅单关注学校层面是完全不足和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区了解学生的个人系统,外在环境,内在家庭,学校,所在社区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从根本帮忙学生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工作可以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解决问题”(3),

4、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增权

增权的理念最早是来自于上个世纪美国黑人运动,其意义是为弱势群体增强自信以便他们得到平等权利与机会。“增劝是指一个人感觉有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内心充满自信,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有改变现状的能力”(4)违纪问题学生通常都被标签为坏学生,其产生的各种问题让老师觉得难以处理和解决。学生本人也处于不利的境地,不被理解和支持的现象非常多见。学生本人缺乏自信,厌世厌学,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所以对违纪学生的增权显得尤为重要。

5、通过小组工作为违纪学生整合资源,有效实现问题学生教育转化。

整合资源是社工常用社会工作方法,这个取向适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因为社工仅是社会服务中的一个链接,单靠自己之力势单力薄,也不能保证我们服务可以脱离客观存在而存在。作为资源链接者,动员和整合服务使用者身边的所有资源,才可以是的服务使用者得到更好有有效的服务。“整合的小组工作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去适应所在环境,真正形成行为改变。”(5)通过小组工作,不仅可以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网络平台,还可以了解问题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发动和整合问题学生周围所有可用的资源,帮助其得到最好的服务。通过这种方法,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才可以真正落在实处,真正有效且能够长久持续的过程。除了学校资源之外,我们还要积极去发掘学生所在社区,家庭以及社会环境可以提供给问题违纪学生的资源,帮忙其顺利度过其人生的难熬阶段,实现真正的教育转化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雨霓.小组工作方法在学校中的运用与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 张朦朦.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 孙秀影.小组工作介入下的新生适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 刘焓碧.小组工作在大学新生适应性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4.

篇(2)

课 题:辽宁省人社厅技工培训教学研究室2013-2014年立项课题“中职机电专业一体化有效教学”阶段成果;主持人:纪正君。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比例的改变,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尤其是机电类人才越显缺乏。

这给中等职业学校提出了新的课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培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机电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简称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达到怎样的职业水平?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适应什么样的工作岗位?

为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职学校培养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目标应是既能掌握机电设备运行的一般理论,又能熟练操作机床、识图加工、维护设备,进行设备故障的诊断、简单维修,掌握设备中的电气控制技术等。

那么,为满足现代社会对机电类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体化教学是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培养新型技能人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师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单独制订教学计划,构建机电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每一环节由一位教师或几位教师在共同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进度的情况下实施教学,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通过实践学习消化吸收。

笔者学校机电专业一体化有效教学具体实施方法是以学习任务形式来进行,学习过程中全班学生主要以组为单位,每组6人,学习过程中可以相互探讨、相互评价,然后各组之间再相互评价学习效果,最后由一体化教师做总结。

三、一体化有效教学的方法及运用

下面就以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车削加工为例,介绍一体化有效教学的方法。阶梯轴的加工作为教学任务,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教师提出一体化教学工作的任务(让学生明确工作任务的名称):阶梯光轴的加工。

第二,教师做一体化教学工作任务的描述(说明本工作任务该干什么):教师首先给出阶梯轴的轴测图(不考虑键槽加工),再给出阶梯轴的零件图,让学生识读零件图的图形和尺寸,再进行车削加工(学生有车床操作基础)。

第三,一体化教学的任务要求,学生看到阶梯轴的轴测图后,需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对比零件图,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二是分析阶梯轴的尺寸和基准,明确各部分的形状和大小,三是分析整个车削工艺过程。

第四,一体化教学应达到的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面达到什么程度,社会能力达到什么程度),学生通过阶梯轴零件图的识读学习能分析其他轴类零件的结构形状和视图表达,且能选出加工和测量基准,制定车削工艺过程。每组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培养团队协助、与人沟通和正确评价的能力。

第五,教师给出一体化教学的任务准备(主要将与本工作任务的相关理论知识提供给学生做支撑),比如提供相关理论知识给学生,如基准的概念和分类,三类尺寸(即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的概念等;提供一些网址给学生课后查询,如http://等。提供企业用的轴类零件的图样供学生作参考等。

第六,制订工作计划:先让学生自行制订工作计划,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

第七,任务实施:让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时,一体化教师需要提供:

学材,即一体化教材(由一体化教师编写),主要供学生阅读相关理论知识,如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概念,提醒学生车削过程中车到每次最终位置均以右端面定位,即轴的右端面既是设计基准,又是工艺基准。强调一些加工时的注意事项,如形位公差、倒角、退刀槽的尺寸、工艺基准的选取等。强调安全操作规程。

第八,任务评价:主要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学生自我评价与总结;小组评价与总结;教师评价与总结;强调各小组工作岗位的“6S”处理;提供评价表,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进行过程考核,认真填好评价表。

第九,技能拓展:对完成本工作任务后进行技能延伸与拓展创新。提供一张稍微复杂的带有三角螺纹的阶梯轴试着让学生识读,再试制定加工工艺。

四、机电专业一体化有效教学的研究价值

篇(3)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熟悉本系教师、学生基本情况和教学开展情况。

学院现代农业系现开设2个专业,现代农业技术和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共有专业教师7人,均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全日制学生共54人。

在学院教务处统筹安排下,本系学生自2019年9月入学以来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疫情期间开展网络在线教学。各门课程基本能够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完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尚未开展。

(二)完成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编撰。

由教务处牵头组织,在海副院长的安排指导下完成了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初稿编撰工作,具体负责“考试管理规定”“教考分离实施办法”“试题(卷)库建设与管理办法”“阅卷、评分、登分及归档管理规定”“学生考场规则”“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章程”“课程考试主考、监考、巡考职责”“学生缓考管理办法”“学生考试违纪和作弊的认定及处理办法”等9个考试管理制度的编写工作。

(三)完成学院筹建期间借用的实训设备搬迁归还工作。

协调农校教师和实训物资管理人员,对学院筹建期间外借实训设备进行盘点。联系原学院筹建专业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搬迁,农业和食品专业所有借用农校的设备均已归还到农校。

(四)组织专业教师上报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安排任课教师上报实践教学开展情况,把已开设专业课程但未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列出清单,做出实验(实训)计划,上报实验(实训)所需器材和耗材的采购计划。

(五)安排学生到农校开展实践教学

根据在校学生实验、实训教学开展情况,安排农业、食品专业两个班共54名学生到农校开展化学课实验,筛选了具备实验条件的11个实验,组织开展完成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两门课部分实践教学,完成68个课时的实践教学。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组织教师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8月)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及有关说明》的要求,组织相关专业教师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争取学院支持,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或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8~10月)

制定专业建设3~5年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办学总体目标,明确招生规模,制定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做出相应的实验(训)室建设规划,提出专业群建设规划,提出课程建设规划,提出科研项目平台建设规划,提出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规划。

(三)推进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工作(7~12月)

目前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2019级全日制在校学生30人,2020年计划招生50人。在校生自2019年9月入学至今已完成1学年教学,公共基础和部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已经上完,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学期教学计划安排,秋季学期计划开设5门专业技能课程,其中有3门课程总共216学时,其中实践教学学时72学时需在户外实验田地开展教学。系部计划招集相关专业教师在职教园区周边地区、曲靖农校、学院北面空地等地进行调研,寻找实践教学用地,以满足目前现代农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教学需要。

根据现代农业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2020年秋季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开学后上述两个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和即将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将开设《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十余门专业课,其中实践教学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0%。学院现有5个农业和食品专业实训室配置了部分实训设备,但因缺少实训用具和耗材,不能开展实践教学,为了确保实践教学正常开展,充分利用已有实训设备,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计划配合实训中心等部门,尽快推进实训耗材采购和实训室的建设工作。

(四)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7~12月以比赛时间为准)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和学校组织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通知和相关文件要求,积极组织教师个人或团队参加比赛,以赛促教,通过参加比赛,促使教师加强学习,得到锻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五)组织教师参加“1+X”证书制度师资培训(8~9月以通知时间为准)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提升学院专业教师实施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的能力,促进学院相关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计划安排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教师,参加由培训评价组织举办的线下师资培训,

(六)启动专业课程标准制定工作(8~12月)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后,组织专业教师制定课程标准。原则上每一门课程标准由两个以上专业教师协商、配合共同完成。每学期每个专业完成2~3门课程标准的制定。

(七)完成学院各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

(八)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篇(4)

单体设计方面:

1、同一专业的教学区和实训区相对独立,但两区相距不能太远,以免学生上课和实训路途较远。

2、教室以50座为主,但每一个系要配套有几间120座的大教室或阶梯教室,供某些公共课程上大课。

3、每间实训室要留有余地,建议其面积建议为一个半教室的面积,方便理实一体化教学,靠走廊的墙面建议设计为通透玻璃窗,比较美观。

4、每层楼都需设置一个教室休息室,位置尽量僻静点。

5、教学区和实训区建议事先要考虑好电路、插口、网线等,避免使用的不方便和不美观。

6、建议楼栋之间相互连接,并多设计一些花园景观。

7、教学区和实训区的走廊建议宽敞一些,方便学生流动。

8、建议系部的行政办公区最好与教学实训区分开,每一个系部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最好能考虑会客区,每一个系部要考虑一个小型会议室。

专业建设方面:

1、为了提高技能大赛的成绩,是否可以效仿xx旅游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一年级结束时,经过挑选组建“精英班”,该班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技能大赛的项目为主,该班任课老师即为指导老师,在正常教学时间进行技能训练,课时报酬为正常课时报酬,这样训练氛围浓,强度大,效果好,避免了教师要牺牲休息时间进行训练,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也解决了教师训练津贴较低的问题。

2、建议选派优秀技能指导教师到江浙一带会计专业办得出色的学校跟班进修,专门学习专业建设和技能训练。

3、建议在新校区建设时建立一个会计历史法规博物馆,将会计枯燥的专业理论和法律法规的教学,转换为历史故事进行陈列,随时供学生学习查阅,改革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

XX年12月8日至XX年12月15日,李xx和熊xx等6人于赴xx市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再度学习,其学习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师资队伍建设:

1、重视教科研.从最初的学校培养方式转化为教师自主发展方式,鼓励教师提升学历(攻读博士学位学校提供学费补贴),鼓励教师参与教科研项目,审批通过的教科研项目经费由教科研项目负责人全权处理,在经费使用上有自主权,形成人人积极参与教科研的良好氛围。

2、教师绩效与工作任务挂钩:教师每年年初填写工作任务等级单(包括全年预计授课时数,数,技能指导及预计获得奖项,预计参与科研项目数等),年末对照任务等级单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根据等级单核实工作成绩进行绩效分配(平时只发80%)。

实习实训:将教学与实习实训分离,采用实训周形式组织实训,会计电算化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统一规定在实训机房授课,每学期专业课安排一周时间组织集中实训,由实训教师根据授课进程单实施实训周教学工作。

技能竞赛:技能竞赛指导与工作任务单及职称评定挂钩,每位教师每年参与竞赛指导,每个项目指导老师不超过两人,由教师选取竞赛项目(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用友杯操作竞赛、电子沙盘赛及其他各种与会计相关行业竞赛等等),再由教师挑选学生自主组织指导教学工作,学院不参与课程开设及授课内容指定,但是学院严格要求带队教师必须是滚动式(即以老带新),要求所有教师对竞赛要求各项目进行全面指导;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委员会不流于形式,成员涵盖行业专家,企业行家,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方案每年修订一次,实行调研、座谈、修订、审核、实施五步制,审核签字工作由行业专家和企业行家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实现紧密衔接,每个任课教师期初必须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指定自己的“三件套”(教学计划,电子教材,课件或者讲义),每节课必须带足“三件套”上课;

专业建设: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从去年开始由原来的由二级学院分割各系,再由系分专业的树形专业建设结构转型为按照某个核心专业吸附相近专业的放射性专业群结构转化,实行群内资源共建共享。

校企合作:就会计与经贸学院而言还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校企深度合作(xx市职工大学却提供了相对好一些的校企合作模式拍摄有相关图片和视屏资料)

二、联组活动东道主持,我校教师勇创佳绩

XX年10月,受xx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我校作为“xx市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会计电算化操作及说课比赛”的东道主持方,以会计教学部牵头向各兄弟学校了关于举行xx市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会计电算化操作及说课比赛的通知,制定了联组活动工作方案,公布了XXxx市会计电算化说课及操作比赛活动流程。此外还周全设计了“中职财经商贸联组活动开幕式议程”、“说课及操作比赛报到登记表”、“说课及操作比赛报到登记表”、“说课比赛抽签登记表”、“操作比赛抽签登记表”、“操作及说课比赛成绩汇总表”等附件。

“操作”与“说课”两个赛项,比拼的不仅仅是参赛老师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与熟练操作技巧,还包括说课课件的创新设计与精美制作以及参赛老师对说课内容、设计意图的清晰表述。此次前来参赛的教师选手分别为xx县职业中专的xx老师,xx职业中专的孙xx老师,xx职业中专的龚xx老师,xx财经学校的刘xx老师,xx职业中专的熊xx老师,临xx职业中专的xx老师,xx职业中专的向xx老师。在经过紧张的上午3小时操作比赛及下午10分钟的说课比赛角逐,我校参赛选手刘xx老师平日里虚心学习与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教学部指导老师共同研讨,在说课课件设计上大胆创新使用微课教学视频,借助“学习金字塔”认识成果的理论支撑教学设计,“说课比赛”遥遥领先勇夺第一名。在电算会计操作比赛中,刘xx老师熟练操作,又快又准,优势明显,获得了操作比赛的第二名,最终以“说课与操作全能一等奖”的好成绩回报学校、成就自己。

三、课堂翻转如火如荼——微视频设计大赛如期举行

XX年11月,根据我校的微视频设计大赛通知,会计教学部共上交了9个微视频作品:(全校共收集 43个作品)

校园网公布了“xx财经学校首届微课教学视频制作比赛评分标准”, 拟对43幅作品按20%、30%、50%的比例评出一等奖8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22个,比赛结果拭目以待。随着此次微视频比赛帷幕的拉开,我校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已稳稳迈出。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慕课”初探,大开眼界

XX年11月21日,会计教学部彭xx、陆xx、邱xx、林x四位老师参加了北京xx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课程服务与spoc教学平台建设应用研讨会”,会中主要由超星代表介绍了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及其应用,由复旦大学蒋xx教授分享了 “建慕课,做翻转课堂,体验全新的大学教学”,蒋教授的激情分享让我们真正了解到“慕课”的含义及其在各大专院校目前的开发及应用的火热程度。

“慕课”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英文缩写“mooc”的音译,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送到世界各个角落。“慕课”包括的教学资源有:教学大纲、作业、讲义、题库、课件、教学录像、微课视频等。虽然,“慕课”的开发及应用现今只在全国各大专院校盛行,受网络环境与学生认知素养的限制,但作为中职学校,大胆尝试选择性学科的开发应用、走在最新技术的最前沿也未尝不可。

2、团队力量,公开展现

公开课一 —— 点钞能手现课堂

XX年10月31日,会计教学部王xx老师在电会142班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手持式多指多张点钞法”技能公开课。

“学生点钞达人”精彩视频的导入,紧扣学生急切动手点钞的心弦;一“夹”、二“弯”、三“点”的视频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模拟分步操作;争先恐后的模拟点钞大赛,技能代表队点钞能手的精彩参与,为本堂操作技能课再次增添,就连在场的听课老师们也情不自禁地拿起点钞券认真学习起来,整个课堂气氛完全活起来了。三段直观有效的微课视频恰到好处的前后播放,完全转变了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式兴趣学习,实现了操作技能课上真正的“课堂翻转”。

公开课二 —— 源于生活的凭证认知

XX年12月9日,会计教学部林x老师带着电会144班的学生及老师们认知了会计学上所讲的“原始凭证”,真正让大家明白了生活中眼见为实的单据并非全都是原始凭证。

一开始,林老师就以本班学生的生活照片为引子导出“证明”一词,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又为接下来知识重点的学习埋下伏笔。学生上台展示课前收集整理的原始单据,正式拉开了本堂课序幕,几段微课视频的播放改变了传统理论知识讲解的枯燥,从原始凭证的判断标准到分类,从学生的初步认识到老师恰当点拨,再到清晰认知“原始凭证”,整堂课以“证明”“原始单据” “原始凭证”为主线,清晰明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公开课三—— 实训课的教、学、做合一

XX年12月19日第五节课,会计部尹xx老师在会计实训机房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账簿查询》实训课。

尹老师通过课前下发任务单、微课和教学课件,组织学生课前预习并完成任务单中给定的任务;课中通过布置任务、观看微课视频、小组交流、分组操作、学生示范、分享、互评和教师点评等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控制系统,将本堂课的内容安排得井井有条,全班90%以上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既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又巩固理论知识的良好效果。

篇(5)

随着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体育课程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以及体制与技能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其重要意义。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原有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中职体育的发展,与新《大纲》不相适应。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现状的分析,试着对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使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整体上能取得新的突破。

一、新课改后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体育教学目标实施中的“瓶颈”

新课程改革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五大领域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很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而是错误的把这五大领域目标照搬照抄,使得体育课程无法达到目标的任何要求。

2.体育教学内容的转变

二十一世纪的体育教学内容,已不是单纯的竞技教学和身体素质内容,它覆盖着体质、生理、心理、道德、人口、经济、哲学、美学、健康等学科。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体育教学内容也有了新突破。

2.1技术技能教学内容的转变

传统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内容以田径、体操和三大球为主,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体质等进行教学。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没有很好理解,总是以原有教学内容的进度进行授课。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逃课,甚至宁愿留在寝室睡觉。

2.2理论教学内容的转变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理论课的教学。而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学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增加理论课在教学中的比重。在现实的体育理论教学中,体育教师教授的都是一些理论性偏重的概念,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也很少去讲授人体科学相关的知识。而随着中职人数的不断增加,其生源质量也在不断下降,这些学生本来对理论性强的知识都不感兴趣,这对于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的理论授课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3.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传授式”的旧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职学生的年龄相对集中,他们个性比较强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体育教师们的一个难题。

二、中职体育教师教学职责新要求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具体组织和执行者,其主要职责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有关规章制度;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法,备好课,组织还每堂体育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保证认真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各项测试工作;努力搞好课余训练竞赛工作;自觉维护场馆器材设施;做好体育宣传工作;培训体育骨干;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而作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他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人员,结合新课改后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现状,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职责,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中职体育教学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目标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也是人们通过努力在一定时期内,期望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体育的目标则是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结合职业特色,对中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研究

开设契合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进行体育教学,按照不同专业、职后不同工种的趋向需求,选用于学生相关联的教材进行教学。把专业技能和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体育游戏设计,有意于网络知识相联系 ,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是既健康的,又是快乐的。

3.注重学生的年龄、性格等个体化差异

由于中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较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爱好的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在体育课上课前,教师要对学生大致了解一下,开设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体育项目。同时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要在新课改后加强体育教学的整体状况,必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从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考虑,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职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观念上,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教学内容上,结合中职教育的特色,体育教师要灵活多变的将多样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教学方法上,中职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创新研究方法,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式来改革体育的整体教学。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对新课改后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的职责提出一点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黄璐.从中职学校特点探究中职体育教学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7月.

[2]秦椿林,张瑞林主编.体育管理学;高等教学出版社 .

[3]陈学勇.让中职体育教学凸显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17期.

篇(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在经济谈判、交际等商务活动中,商务英语则更显重要。因此,商务英语的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通用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商务语境中运用特定的英语语言处理日常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目前中职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我国对中职教育教学的硬件投入逐年增加,多媒体教学硬件和软件也更加普及,以此为载体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也逐渐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来。但是在中职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主要是借助这些现代化的工具满堂灌,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信息,缺少积极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教学内容上以词汇句型的讲解操练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的考核单一化,多数仍然是凭借几次考试判定学生成绩的优劣,不能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的动态的表现。学生即使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但在工作中仍然y以有效应对实际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失去了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那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呢?

二、在中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

1. 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是学生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在认知上,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明显提高,形象思维占优势,直观性强,对色彩、情景、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好,但是抽象逻辑推理能力弱。在学习动机上,中职学生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更希望毕业后有一技之长,因为三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要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更加迫切需要“有用的”知识。

2. 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Handlungsorientierte Methode)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它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和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学习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行动导向教学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并对实施的结果进行独立的评估;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他们能够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将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解决问题的过程,直接感受到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

显而易见,行动导向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的目标,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它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来实现。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大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引导法、引导文教学法等。我国引入后发展了任务驱动法、校企协作教学法等。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尝试

笔者从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一线教学工作多年,现以《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尝试。

1. 分析教材,设计并呈现学习任务。本人主讲的《国际商务英语》的教材是《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该教程根据商务场景和主要工作任务划分教学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化的工作任务。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将每一个单元的单元任务按照教学进度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对任务进行详细清晰的描述,通常包括学习任务情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三个方面。

①在“学习任务情景”中,教师需要提供一项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工作任务,明确工作任务的要求,包括来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情境的学习与分析,理解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需要胜任类似的工作任务,并明晰此类工作任务的工作要求。

②在“学习目标”中,明确学生通过完成本次学习任务可以学到什么知识,获得什么技能。通过梳理学习任务的目标,确保若干小任务的目标与相应的单元学习目标是一致的。

③在“学习内容”中,具体描述完成此项学习任务过程中新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鱼骨图呈现,确保此项学习任务中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丢失,并且为各个学习任务之间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系统化处理奠定基础。

以《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第一单元 Introduction 为例,该单元的一个学习任务描述如下表:

一、学习任务情景

假设你是某公司的销售经理,你将代表你公司于2017年5月去夏威夷参加一次国际商务交流会议。在会上,你将认识新的商业伙伴,你要与对方交换名片,并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你的自我介绍需要包括你的姓名,国籍,所在公司和你的职务。

二、学习目标

1. 专业能力目标:

A.词汇:识记词汇---国家名与国籍名;企业部门和职务的名词

B. 语言应用:会熟练运用句型:I am + 姓名, from 国家. I am a/an + 职务 from +公司名

会熟练使用问候语:Hi/Hello! 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

能够区分英文姓名中的名和姓,并且会拼读姓 名

C. 商务知识与礼仪:问候商务合作伙伴,认识名片,交换名片

2. 方法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本次任务的学习,能够学会利用国家名转变为国籍名单词的变形规律记忆和区分国家名与国籍名。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共同完成本次学习任务。

3. 社会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本次学习,能够学会有效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理解每一个成员对完成本次学习任务的重要性,还能够理解商务活动中交换名片的基本礼仪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三、学习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制订计划,形成决策并提交。

学习任务单呈现以后,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为一个公司,给每位小组成员安排职务。然后各个小组负责人组织成员一起讨论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分配工作,形成书面方案或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太多参与到学生的讨论,而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加入小组讨论,为小组完成任务积极出谋划策。

3. 学生实施工作计划,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提交方案之后,教师安排时间场地供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由于商务英语是语言类课程,没有实物成品,所以学生实施工作计划的过程往往是排练的过程,学习成果主要以视频,音频,课堂报告,PPT,书面写作,英文情景剧等形式呈现。学生的排练通常由学生自主安排课外时间,这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学生展示成果时,教师不需要对学生的成果做正确或者错误的判断,允许学生犯错。教师只是课堂的主持人,只需要维持好课堂的秩序,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4.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是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包括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比如英语词汇与句型的熟悉程度,英语的写作能力,英语口语的流利度等,以及他们的职业能力,比如他们对待工作的责任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与小组成员能否有效沟通等。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主要体现在:

①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形

式。为了避免学生之间的“感情分”,可以将教师评价的比例适当设置大一些。

②评价的形式要多种。可以采用等级评分,比如只评出A,B和C,或者优秀,良好,

合格与不合格,并且规定各个等级人数的比例;也可以采用按照百分制具体打分的评分方式;还可以用写评语的形式评价。

③评价手段和方法要多变。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有书面测试,口试面试,观察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

④评价的维度要多样。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不能只评考试分数的高低,还应该包括对学生的社交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学习能力等非分数因素的评价。

教师需要针对每一项学习任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

通过对进行学生进行多维评价,教师既能够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也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

四、效果与反思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尝试收效良好,学生通过完成模拟商务任务,对真实的商务活动有了直接的体验,能够感受到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并且能够看得到自己的进步,这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小组讨论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监控课堂,也能够最大范围地调动同学们参与学习活动。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对学生分组时需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每个小组的人数和小组成员的能力强弱的搭配,对少数不满意分组安排的学生要做好思想工作,以在避免日后的学习中出现不合作不参与等消极现象。在整个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各个小组比较“安静”的成员,了解原因,给予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同时更应该向小组其他成员强调帮助本组中能力较弱的成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由于学生工作计划的实施大部分都是在课外进行,教师需要跟进实施进度,及时了解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帮助。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师对班级学生课程学习活动的管理过程。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通过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对教学安排做出必要的调整,同时对小组长进行小组管理组织工作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组织本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

行动导向教学法将教师从讲台上解脱出来,让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是教师要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思维转变成“学生讲,老师听,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老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的“权威”,而是学生专业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其次,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教师在上课前的备课和课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分析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投入更多,所涉及的不再局限于教师所讲授课程的专业领域,更多时候是跨专业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丰富自身的知识构成,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游刃有余。

⒖嘉南祝

[1]张佐成,商务英语的界定[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第6 期

[2]彭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6月

[3]王军强,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第27期

篇(7)

【摘要】 中职学校教学重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更好把企业职业素质融入课程内容教学中去,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

关键词 行为导向教学法;中职;物流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3.031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5)03-0080-02

收稿日期:2015-04-15

作者简介:李祖辉(1964-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实验师、物流师,主要从事中职物流教学工作。

1 行为导向教学法过程特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代表当今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它是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所组成的,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信息、计划、决策、控制、评价和迁移等阶段。以下以纺织中职学校物流仓储出入库的实训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1.1 获取信息

学生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学习任务、操作过程和学习目标。

学生利用学校教学平台资源库或互联网查询收集下列资料:

入库、出库物流设备(托盘车、堆高车、打包机、手持终端)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

入库、出库操作流程;

仓储软件操作;

货物堆码方法;

错误货物处理方法。

1.2 制定计划

学生独立获取制订计划和执行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借助材料独立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在老师指导下制定货物入库、出库操作方案。

入库作业:订单处理—验收—入库理货—入库搬运—上架;

出库作业:订单处理—下架货品—搬运货品—理货交接。

1.3 做出决策

学生根据工作计划以团体或分工的形式执行训练任务。具体为:

老师讲解仓储出入库理论知识;

老师示范操作;

学生练习操作出入库;

老师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并指导学生操作;

学生练习操作。

1.4 检查控制

学生独立检查和评估自己的工作结果,理解并练习正确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正确的、规范的操作方法。

1.5 评价 (检验和评价)

评价分为两个步骤。

1.5.1 成果汇报

各小组或由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学习过程,汇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向所有学生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各学习小组进行出入库操作,展示自己的操作水平;播放各小组操作视频。

1.5.2 检验和讨论

根据评价标准,教师和学生共同对项目的成果、学习过程、项目经历和经验进行评价和总结。针对项目问题的解决方案、项目过程中的错误和成功之处进行讨论,使学生意识到理论和实践间的内在联系,明确项目问题与后续教学内容间的联系。 评价方法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价各小组的工作过程,并总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1.6 迁移

将项目成果迁移运用到新的同类任务或项目中,或者将能力迁移运用到新任务中。具体为:

能操作相似型号的设备;

将出入库操作应用在物流技能比赛中;

将出入库操作应用在企业仓管员岗位工作。

从案例过程可以看出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如下特点。

1.6.1 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许多教学活动,如收集资料、讨论方案、观看视频和总结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方法多样,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参与,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在活动中感受知识与技能,教学效果明显。

1.6.2 在情景中学习

老师为学生创造教学情景,如引入任务情景、示范教学情景、操作练习情景等,学习情景由图片、视频、人物、动作、音乐等组成,教学情景尽量与实际岗位环境对接,再现真实的环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直观、逼真,给学生充满想象空间,在情景中寻求答案,在情景中感受知识与技能[1]。

2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作用

2.1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在上述案例中,多种能力的形成体现在:

学生制定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在评估工作结果等活动中形成的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方法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自信心、自尊心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形成个性能力;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在多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形成决策能力;

学生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善于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形成沟通能力;

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收集、整理、使用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的能力,形成信息处理能力;

为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充分理解和发挥团队的作用,并与他人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作能力;

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收集、整理、使用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的能力,形成信息处能力;

在原有的基础上,将能力迁移运用到新任务中,形成革新创新能力。

此外,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按流程操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形成安全意识;学生对实训室进行5S管理,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懂得并且重视对能源和原材料的节约,形成环境意识;在校学生同时也是社会一员,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社会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形成社会责任感。

可见,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有利于全体学生能力的提高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团队的形式来学习,通过团队的交往和对团队学习成果的展示,使每个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都得到培养,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具有关键能力的人材。行为导向教学法解决了中职学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培养教学难题。所以,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全民职业素质。

2.3 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当前,一线生产企业需要大批技能型的技术工人,而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又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造成这种落差原因是:教学与实际脱节,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相分离,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学校使用统一化的尺度去考核学生,学生失去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学校无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的技术工人。但是,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对接,按企业订单需求实施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3 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体会与收获

3.1 促使学校更新教学设备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和教师的要求更高。

首先,学生能够上网查阅相关教学资料,能够动手操作练习,还能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总结、评价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是理论—实训一体化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资源库要足够丰富,资料包括有老师上课的课件、视频、微课,设备操作流程及安全要求、设备操作视频,仿真教学软件等。

其次,教师必须是“双师型”老师,熟悉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设备操作,精通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必须了解现代企业岗位的职业素质及岗位技能要求,经常到企业参加实践。例如,我校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后,学校越来越重视教师培训,积极参加企业实践,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工艺流程及各岗位技能要求。如学校近期来先后组织教师到宁波波雅戈尔集团公司、江门冠华针织有限公司、福清洪良集团、广东惠州盛龙纺织有限公司、伟全化纤有限公司实习、佛山屈臣氏物流中心等企业实习,参观了青岛海尔物流中心、青岛港、防城港、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普洛斯(三山)物流园、国美电器(广州)物流中心、广西正田玻璃有限公司仓储中心。企业实习,让实训教学更贴近企业实践,企业文化融入教学。

3.2 促使学校就业率提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企业生产相脱离,行为导向教学法实现了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物流实训内容按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设置,学生能够掌握更实用的操作技能,更快地适应企业岗位工作。例如,我校推行先进教学方法后,到我校参加双选的企业明显增多,2013年企业需求物流专业学生400多人,2014年企业需求物流专业学生达500多人。

4 结 语

篇(8)

目前,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在仿真实训室,进行情景模拟,但是这样的模式难以让学生产生职业认同感,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应该面向各类公司、企业,能够灵活应对营销对象,开展市场营销策划与组织、运用推销技巧,具有一定的商务谈判能力,并且能够拥有法律知识和一定的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在实训室中,难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实践教学方法主要集中在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实践教学方法亟需创新

(二)实践教学缺乏考核与评估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市场营销学等应用性强的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之一。技工学校没有根据中职教育的特征,有效地确立各学科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继而构建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三)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职业素养提升

技工学校学生市场营销学实践过程中,强化的是知识体系构建与职业技能提升,而缺乏对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教育,从而导致技工学校毕业的学生职业认知能力普遍偏差,对于所学专业的应用方向把握不准、没有契合实际的职业目标、缺乏完善的职业规划等。这种注重技能而缺乏系统性的职业认知教育,也会弱化实践教学效果。

二、技工学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贯彻“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实践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

技工教育要求各类技工学校贯彻“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实践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各类技工学校学生应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市场营销学》应用性极强,但是传统的理论教学,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过多强调理论也弱化了教学效果,因此,适用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技工学校学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体现

中等职业学校又分为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五个类别。中等职业学校属于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承担着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任务。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毕业生的主要出路在就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意味着技工学校的市场营销学必然强调技能应用。

(三)结合技工学校学生的特征培养人才的要求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生源层次不高,学制3年,学习期间,这些学生年龄不大,心理成熟度不高,文化素养不高,自我约束性不强,市场营销学过分纯理论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学生特征,市场营销学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三、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一)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创新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创新就是要求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与创业型组织、创业过程中的系统知识培训,培养学生的知识系统,传授就业与创业过程中的营销知识,包括商务运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业营销知识、商务谈判能力等。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孵化学生的一些小型创业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加强学生对于市场营销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运用,也就是说通过创业活动,服务于市场营销学的教学。

(二)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日益重视营销工作,市场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旺盛。市场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社会营销人才培养难以匹配。因此,本文认为各个技工学校应该基于岗位能力培养,设置市场营销课程体系。通过师带徒制度、校企合作、校中企等模式提高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基于岗位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各方面技能,通过校企协同培养,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以保险行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为例,学生市场营销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结合保险行业特征,培养学生保险行业的市场营销知识,包括客户沟通技巧、保险推销、保险高级客户维护与管理、保险电话营销等等。也就是说,基于保险行业岗位能力分析,要求学生掌握金融保险综合知识,精通金融保险基本业务技能,熟悉金融保险业务,初步具备保险和经纪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保险市场的开拓与客户开发管理能力、具有保险公司的基层管理能力等。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教学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也就是基于工作过程来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可以确定为,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也就是说坚持模块教学—任务驱动—目标管理的方式。将教学分成若干模块,模块中分解若任务并设置学习目标,学生自行进行目标管理干任务,学生在比如,市场营销中的产品开发,首先要求学生对于同类产品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找出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叫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营销策略选择并进行有效组合。加强与企业合作,学生参与实践环节,完成教学工作计划。

(四)创新市场营销的教学环境

创新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环境,构建独具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营销实践教学环境,市场营销学创设的教学环境,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主动创造机会,创设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强化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职业认识和职业素养的认同,尽量减少情景模拟的虚拟环境,而是真实的营销办公环境,通过实体经营,从而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与营销水平,加强团队协作与合作能力,强化真实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实践教学改革;实训模块;能力培养

一、引言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涉及公路工程技术、工程经济、管理等多门课程,突出特点是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实际动手能力如何,能否让用人单位满意,成为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院校,在创新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与实践。

二、教学改革探索

1、课程目标的重新确立

区别于本科院校、中职院校和培训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定位于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结合实践,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从工作岗位的一次就业——二次晋升——未来发展都提出了具体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要求。

2、课程设计探索改革

(1)优化课程设置。通过优化不同课程组合,强调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针对学生识图能力差,看不懂图纸的情况,我们将“工程制图”课程分解为“道路工程制图”和“公路CAD”两门课程,并设置了识图与制图大作业,CAD实训大作业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①教学内容选取。针对造价员典型工作岗位要求,从宏观层面选取课堂教学内容,以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为依据,从中观层面选取每个学习情境下的教学内容,最后从微观层面设计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②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区别以往的教学表现形式,提出教师授课活页与学生学习活页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列出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点等,学生根据项目任务,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认真填写学生学习活页;③案例选择的连贯性。采用同一项目为案例,贯穿所有实训课程设计,使阶段性的实践得到延伸;④加强模拟实践。对于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等一些集体性实践课程,尽可能采用现场模拟方式来进行,一方面突出了实践的目的性,使课程更贴近于真实;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⑤改革考核方案。采用过程性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案。过程性考核可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和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和认真程度。阶段性考核通过闭卷、开卷考试展开,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熟练程度。两种方法各占一定权重,累计之和就是学生的最终成绩;⑥开发配套的教材、讲义。通过课程改革,实训模式的变化,相应的教材、讲义也要与其配套。教师要争取依托现实工程,编写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融汇贯通的教材。

3、开展职业资格培训

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是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一种有力手段。学院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开设了员资格培训,使得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了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学院还积极与广联达、同望等软件公司联系,对学生进行培

三、公路工程造价实训模式研究

在探索性地完成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外,对本专业的核心技能组成及对应的实训环节进行了梳理,形成了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实训模块,见下表1所示:

表1 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实训模块

从上可知,表1从认知角度出发,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整体的过程,将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划分为四个模块,即基础实训模块、熟悉岗位实训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及顶岗、毕业设计实训模块。每个模块实训都综合了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实践技能的能力。

1、基础实训模块

设置该模块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图纸识读与造价编审有关的基础技能。这类实训可采用理论讲授结合多媒体、实物模型、现场参观、模型制作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模型大赛和CAD操作大赛,通过此类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带动了学生对学习专业课的热情。基础实训模块只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工程项目即可,这一模块在第一学年完成。

2、熟悉岗位实训模块

本模块让学生基本掌握公路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方法、程序,能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审核工作。本模块是为后续的综合实训模块做铺垫,力争要把造价文件编制的基本要求在本环节实现,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完成。

3、综合实训模块

本模块是整个专业实训的关键步骤,是按本专业职业要求设计的仿真模拟训练,这个环节的实训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能力掌握与综合素质的评价,所以在实训内容的设计上要强调真实、连贯、系统,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完成。

4、顶岗、毕业设计实训模块

本模块让学生在一年的顶岗期内进行专业技能实战,再结合毕业设计任务的完成,对实际工作中的造价为上岗打好基础,在第3学年完成。

四、结语

高职院校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应以岗位技能为目标,在实践教学设计上,要积极探索改革之路,开发适合学院实际条件的动态、系统、关联、真实的实训情景,从而为企业提供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 孙久民,孙丽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公路工程造价课程开发研究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4)75-78.

篇(10)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模式,也称模块教学,是将某门课程(工种)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或模块交予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进行,要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

项目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锻炼学生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跨专业的各种能力,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基础会计》课改的必要性

目前的《基础会计》教学中,还普遍存在学生偏重死记硬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而教师也偏重于教学生理论知识,忽视技能培养的现象。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科共通能力。而项目教学法则是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学、在相互合作中学”。这种教学模式主张把项目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主体;主张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主张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引领下,在工作过程中自主制订计划,自主开展学习探究活动,独立构建自己的行动知识和行动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经济业务的核算”作为《基础会计》的重点内容,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过去的经济业务核算和凭证的填制是分开教学的,学生只学会了理论,不能够将两者很好地联系起来。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则可将会计凭证的填制和经济业务的核算联系在一起,学生在掌握经济业务核算的同时也学会了凭证的填制,一举两得。

四、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以“供应过程的核算”为例)

(一)学习准备

1.任务:①了解企业会计工作的流程;②了解记账凭证的种类;③了解每种凭证的适用范围;④了解记账凭证的格式;⑤了解凭证的填制方法

2.划分工作小组,细分任务

①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会计工作小组,每组6―7人

②每组中至少应具备如下工作岗位:会计主管;出纳;制单员(至少2人);审核员;记录员

(二)知识讲解

任务:①掌握工业企业供应过程中所涉及的账户;②掌握这些帐户的性质及用途

(三)经济业务分析及记账凭证的填制

任务:①能分析工业企业供应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发生的经济业务;②掌握记账凭证的适用范围;③根据分析的经济业务能够填制相应的记账凭证;④能够审核记账凭证;⑤能够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1.“发出原材料”环节的经济业务分析

(1)展示学习案例

2007年5月2日,从胜利工厂购入A材料5000千克,买价5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元,代垫运杂费1000元,款项暂未支付,材料同时验收入库。

(2)提问:该如何去看这张原始凭证?

(3)讨论:这笔业务涉及几种材料,几个部门?该填制哪种凭证?填几张凭证?凭证编号怎么编?

(4)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完成案例凭证的填制。

(5)提问:该项业务的分录。

(6)总结填制的流程和应注意的事项。

(7)提问:会计分录的编制。

2.知识拓展

学生以相关业务实例组为单位讨论其他环节发生经济业务的分析、凭证的填写、审核和分录的编制

(四)情景实操

任务:①明确组内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任务;②按照组内成员分工情况制订工作计划;③根据资料和已知知识协作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④根据审核好的凭证完成会计分录的编制

1.制订工作计划(组内讨论完成)

①明确组内分工;②分析案例资料;③选择相应记账凭证;④逐项填制凭证;⑤编制会计分录

2.实施计划

①各组领取顺达公司的经济业务资料;②组内讨论分析每笔业务应采用的记账凭证;③小组成员按计划流程,互相配合完成本职任务;④完成每笔业务的会计分录

(五)布置作业

根据练习册第60页习题二中相关的经济业务,完成相应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会计分录的编制。

(六)自评、互评和老师点评

五、项目教学法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在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重视项目实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达到结合与促进。

2.项目的可操作性

教师所涉及的项目必须是切实可行的,而不能是(下转第102版)(上接第101版)虚拟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能以原始凭证代替经济业务的文字说明,让学生直接面对的不是一笔笔经济业务的文字,而是真实的业务,这样就更有利于他们掌握此项目的操作,我们所采用的“项目教学法”也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教师的角色转换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教师的工作量与责任增加了很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和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较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掌控项目。还要注意观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上成效比较显著,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应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利用各种方法展开课改,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施金影.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4).

[2]张劲松.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7(12).

篇(11)

1.职业教育战略联盟的性质。职业教育战略联盟是由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包含中职、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职专科、应用技术本科等,以下同)、行业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组建的,以契约方式约定参与各方的行为准则,以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技术创新、服务于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为根本宗旨,属于自发性、群众性、协作性、非盈利性组织。战略联盟内,各成员单位原有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和性质不变,合作各方建立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基础上的,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精神。

2.职业教育战略联盟的基本原则。职业教育战略联盟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可持续合作发展为主线,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一是凸显优势、合作发展原则。比如,职业院校主要优势在人才培养、师资团队、专业技术能力、科技项目申报能力、科学管理方法等;行业企业主要优势在技术操作能力、新技术新工艺更新能力、实践经验、先进设备、技术信息等。二是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原则。职业院校可以帮助行业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技术革新,提升员工素质等;行业企业可以帮助职业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教学条件改善、教师下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实训、拓展社会服务等。三是责任同担、共享发展原则。战略联盟以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经济转型发展需求、企业成长需求、社会进步需求为共同责任。合作各方实现利益与责任统一、风险与机遇统一、共享发展成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是注重内涵、创新发展原则。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都要从自身发展远景利益出发,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合作广度和深度;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着力点,不断丰富和完善合作模式。五是规范程序、健康发展原则。合作各方要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法律制度和战略联盟内部组织规定,按程序和规矩办事;优化资源配置与考核评价机制,共同促进政校企行合作战略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教育战略联盟运行体制和保障机制

1.监督考核评价机制。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战略联盟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完善合作协议,合作各方要通过合作协议来约定各方的责任和权利、约定各方的行动。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战略联盟章程》和工作程序文件。四是制定考核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考核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五是明确监督主体和评价方式,制定操作性强的监督实施细则和评价工作细则。

2.利益共享分配机制。通过调研、协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适当的利益共享分配机制,通过相关文件如:生产性教学设备企业共享制度、企业接收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办法、兼职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管理办法、科技项目合作研发管理办法等来明确合作各方的工作内容和成果效益。校企合作可以大胆尝试利益分成合作模式、股份制合作模式、实践基地共建等混合所有制形式。

3.风险共担化解机制。职业教育战略联盟应当由合作各方按照合作协议共同承担风险责任,政府部门要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资金投入分担或降低企业的风险,让企业不会因校企合作而亏损;职业院校对合作企业的合理需求要支持和配合,由于校企合作而受到冲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校要主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果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危机,要果断采取措施进行风险化解,合作各方共同探讨化解风险,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4.人才互兼互聘机制。职业教育战略联盟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沟通搭建平台,化解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科研与市场脱结的问题。一方面鼓励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兼职教学,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实践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激励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做兼职工程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和员工培训;第三是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如兼职教师政府津贴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职务晋升管理办法等支持人员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