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3 12:36:4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师业务提升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师业务提升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80-02

1.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重点内容,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是关键性因素。但是,当前我区的师资素质还整体不高,教育教学质量还相对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广大教师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主要从校本培训方面对如何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作了初浅的探讨。

2.把确定教师的发展目标作为校本培训的先导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发展,必然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确定教师的发展目标,因为目标是教师成长的方向和动力。笔者以为,教师发展目标的确定要全面、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全面就是要涵盖教师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师德修养、理论学习、学科修养、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研究等;科学就是所设定的发展目标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教育发展的形势,符合学校提出的目标要求,符合教师自身实际,且这些目标经过个人的努力是能够实现的,而不是空中花园;可操作性就是设定的目标通过具体的评价标准能够测试可测量,也就是通过一个阶段,教师个人或学校能够陈述目标的达成度。

3.把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校本培训的重点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综合能力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其业务能力无疑影响深远。我们应该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教学大计,作为校本培训的重点,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和培训。

3.1师生帮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完美的,教师对于本专业之外的知识也有局限,即使是本专业的知识有时也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而学生需要教师传授知识才能不断的进步,因而师生帮教的方式可以增强师生的互动性,互相提高。在教学阶段,有评议,有检查,有总结,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改善教学做出贡献。师生帮教的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能力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提高,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3.2群体教研

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以群体教研为突破点,结合平时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群体培训活动。如在寒暑假进行微机、课件制作和多媒体使用等课程培训,以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在开学之后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活动,学校要留出比较充足的时间。群体教研可落实到“五课”活动中,即备课、说课、听课、上课、评课等研究性活动,可以分为四步进行:其一,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教研组演练课,进行组内的交流,大面积培训;其二,由业务负责人带头上课,示范引路,运用教育理论进行综合性的评课;其三,组织竞赛,教师在参与到竞赛中时会提高积极性,自觉提升业务水平,以应对教学任务;其四,引导教师不断的总结和提炼经验,把教研活动引向深入,开展优秀课的汇报总结活动。在“五课”活动中,教师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形成群体的教研模式。

3.3全员达标

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而必须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全达标,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校本培训的本质是提升本校教师的专业素养,立足于全员达标,以之为追求,实现二者的对接。全员达标与校本培训是有着一致的追求的,初衷都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而要实现全员达标的目的,必须从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探索培训的模式,引导教师不断的自我提升,形成自我知识结构更新的意识;其二,进行评估,以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奋勇争先,不断完善自我;其三,全员达标还要组织教师相互学习,积累先进的经验。

4.建立教师管理的激励制度

建立教师管理的激励制度,最终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激励:其一,从精神层面进行激励,以便教师在提升的过程中有成就感,可以不断的学习提高,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相互学习;其二,从物质方面进行激励,物质激励可以以教学奖惩、职称评聘体现出来,让教师感受到提升的乐趣,形成动力。此外,在激励的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对于那些教学中没有提升,或业务下降的教师需要进行谈话,或适度降低职称级别,对教师形成压力。建立教师的管理激励制度与校本培训的内容相契合,校本培训在于立足学校,培养本校教师,提升其综合素质;而教师的管理激励制度的制定可以以学校为单位,激励制度有充分的灵活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管理和激励,其根本的目标都是服务于培训教师,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因而校本培训可以与教师管理激励制度相互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

5.结束语

校本培训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会直接改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素质的提高任重道远,措施多样,见仁见智,希望笔者的抛砖引玉之作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肖明英. 坚持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J]. 教育探索. 2009-03-15.

篇(2)

1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建设历程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诞生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中,覆盖专业广泛,将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仓储物流、资本运作等26个专业有效整合,形成网状仿真综合模拟实验。学生在仿真商业环境中,感性而相对自主地构建上、下游行业协同,促进供应链、生产链、流通链高度整合。通过体验式综合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对产业环境、企业经营决策、企业管理、竞争对抗、业务训练等专业技能的认知,有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2]。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依托三大平台建设,即“虚拟仿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平台、仿真教学场所平台和自制实验教具平台。首先,“虚拟仿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平台,该平台模拟真实的商业社会,将制造业与服务业、供应链、生产链、流通链、资本运作业务链相互协同,高度整合。在这个仿真社会中,学生将遵守政府与市场规则,履行标准工作流程,发挥专业技能与创新潜能,实现个人、组织、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其次,仿真教学场所平台,该平台是开展跨专业综合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验室,这里与其说是教室,不如说是学生角色扮演的工作场所。学生可以在自己组织的办公区一起办公,也可以穿梭于不同组织之间,办理业务或开展商务合作,还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集中召开对内、对外会议。最后,自制实验教具平台,该平台是西南经济大学实验教学团队共同研制的各种系列教具,这些教具陪伴学生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始终,这里不仅有标配办公用品,还有业务推进所需的各种文书、证明、单据、账薄,以及验钞机、练功钞、工作胸牌……学生在仿真模拟运营期间,也会自制更多个性化的实验教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的课程建设,起步于2014年春季学期,教学团队由实验教师、行业专业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学生实验助理共同构成。课程建设初期,以选修课的形式推行与完善,期间经历了实验平台的多次优化与升级;教师团队的若干次选拔、培训与再提升;一批批学生建议的积累与践行;一场场行业交流会的研讨、探索与提高,最终于2016年秋季学期,《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成为该校各专业创新创业必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2 创新的实验教学课程,需要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不再以传统的“验证性、设计性”实验为主,而是强调“任务驱动性、体验性”综合仿真模拟实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学生为中心、重体验过程、重反思总结”的全新实验教学理念。

2.1“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全面颠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

首先,教师需要积极适应角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教师需要努力扮演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情景的创造者、学习热情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启发者、学习过程的帮扶者角色,为学生搭建能力提升的“脚手架”。通过引导学生自觉决策和创造性实验,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行为。再者,学生需要积极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在跨专业综合实验课内模拟经营体验环节,每个学生扮演企业管理中的不同角色来完成实训任务,通过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发现完成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制定完成任务的策略和计划,确定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以及协作方式,从而达到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素质提升的目标[3]。

2.2“重体验过程”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彻底革新学生学业考核模式

“重体验过程”的核心是改变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重视学生参与模拟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将知识性考核转变成态度、能力、业务知识应用等多维度考核。比如,在课程动员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教师会通过人才招聘会的课程设计完成分组管理。首先,鼓励学生自荐成为政府机关、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制造企业、贸易企业等行业的负责人,通过即兴限时制作招聘海报和求职简历,随堂开展人才招聘会。招聘会结束意味着分组任务完成。此教学组织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创作海报能力、撰写简历与面试技巧的能力,学生在招聘与求职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人才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现状。再如,在行课中,模拟经营是跨专业综合实验的核心环节,每位学生,在8-12个季度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都有特定的职业角色,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教师将每个季度的成果给予及时、全面的评价和奖励,如季度利润奖、季度大富豪、季度生产大亨、季度销售大亨、季度纳税先锋、季度纳税大户、季度信用评优、季度福利最优组织等。最后,在课程总结期,教师会安排学生在小组内部匿名打分、开展感动人心小故事会分享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控、反思与总结。“重体验过程”的实验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创新实验,参与创业活动,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全面发展,在团队中荣辱与共。

2.3“重反思总结”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深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综合能力提升

“重反思总结”的核心是每个关键实验环节都会要求学生书写活动体验和反思总结,通过反思感悟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综合能力提升。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养成撰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在参与综合模拟实验过程中的经历的困难、总结的经验、取得的成就、收获的感情,强化学以致用,干中学、学中用的创新创业意识。教师也会组织优秀日志分享、“同行”业务交流会、明星“员工”经验分享会、期末“工作”总结展示等活动,将学生的反思总结多渠道、多形式地展示和分享出来。“重反思总结”的实验教学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更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文字表达、逻辑思维、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

3 创新的实验教学课程,需要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在“以学生为中心、重体验过程、重反思总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逐步探索出“丰富教学资源、畅通师生交流、全面考核评价”的全新实验教学方法。

3.1“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灵活、自主学习的需求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的教学资源,现已覆盖了网上实验平台、教学场所、实物教具、课外微视频教程、网上开放教学、课外学习小组多种形式。丰富、灵活的实验教学资源,很好地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能够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与移动场景之间无缝切换,既能满足学生系统化的长时间学习需求,又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碎片化的学习需求。课堂内,学生通过网上实验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场所、实物教具,积极开展协同业务合作,以时间进度为单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职业技能的理解,拓宽学生学习、工作的专业视野;课堂外,学生会受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的影响,利用微视频教程、网上开放教学、课外学习小组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向,为下一次课堂内的创新创业表现做出积极、充分准备。这种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非常利于提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度和质量。

3.2“畅通师生交流”,强化学生互动、反馈学习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非常重视学生自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畅通交流”成为必要的教学保障。为保障“畅通交流”,可以做出如下设计:首先,重构教室,让教室桌椅摆放形式更加人性化,学生重构后的教室里自然形成互动,使讲座报告、小组合作、混合学习,自由交流,灵活穿梭。再者,可以为每个班级建立一个QQ群,群主由助教担任,负责课堂外布置任务,解答疑惑,收集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改进。学生可以在群中自主安排工作、协调任务、开展合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等。第三,对每阶段教学活动和作业,教师应给予及时、正式、公开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的努力方向,启发学生更多的创意来源。最后,教学设计可以增设组织文化建设活动。长期教学实践和课程调查显示,这些组织文化建设活动,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利于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全面提振学生学习、工作的动机和态度[4]。

3.3“全面考核评价”,引导学生重视细节、全面发展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全面评价”的考核方式是“五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自我考核相结合;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个人表现考核与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履行岗位职责考核与特别贡献考核相结合。通过评价指标库建立评价方案,从团队精神、分工协作与沟通交流、经营决策、经营业绩、管理制度、业务完成情况、公司绩效、资料管理、部门或公司经营报告、实习报告、业务处理情况、出勤率、提交书面材料等多点、多方位进行评价。

参加跨专业实习课程的学生成绩由团队业绩考核评分和个人业绩考核评分两部分构成,其中团队业绩得分占40%,个人业务得分占60%。团队业绩满分100分,根据团队业绩考核指标各项得分计算加权平均数,每个团队的考核得分乘以40%为团队成员的团队业绩得分。团队业绩得分转化为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成绩,应根据个人在团队中的综合表现、贡献大小等确定个人分配比例,据此计算团队业绩的个人得分。根据个人业绩考核指标各项得分计算加权平均数,即为个人业绩考核得分,满分为100分。个人业绩考核得分乘以60%即为个人业绩得分。最后计算每个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即个人实习成绩=团队业绩考核得分*40%*个人分配比例+个人业绩考核得分*60%。

篇(3)

树立一个意识,就是要适时、适度地变换自己的角色意识。能正确、恰当地扮演好一个角色,就可以打开一扇成功之门。大范围看一个国家,小范围看一个幼儿园。业务园长担任着管理者、指导者、支持者、协调者、探索者等多重角色,只有牢记自己需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要适时、适度地转换角色,业务园长才能更快、更好地胜任、开展工作。

策略二:摸清“两个现状”

1.人际关系现状

农村幼儿园在现今幼教事业飞跃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园人际关系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在编教师、聘用教师以及改制前幼儿园留下的老教师等等,业务园长必须一一了解,针对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以便于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力量,为幼儿服务,为幼儿园发展献计献策。

2.园所周边现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的地方特性,其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生活习惯及风俗传统等必然会对农村幼儿产生影响,是教育的活教材。农村幼儿园业务园长在组织幼儿、教师开展各项活动之前,必须深度了解幼儿园周边可以利用、开发的一切资源,为幼儿园发展、为幼儿发展提供出路。

策略三:关注“三个提升”

1.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

业务园长统管幼儿园的教科研、各类培训、竞赛、教师成长、幼儿成长等等,要想把这些工作内容要想有序、顺利、有效地开展起来,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专业业务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刚上岗的业务园长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培和自修,以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业务指导水平等。

2.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冯晓霞教授曾提出:学前教育发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最为关键。幼教事业的发展与幼师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培训,从培训中学习的知识更能发展教师的个人素质与个人专业。业务园长统管教师培训、学习,应充分为教师争取、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关注每个教师的不同发展,给予适时的帮助。

3.幼儿自身能力的提升

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发展幼儿,为幼儿创造快乐的童年。教育专家把幼儿园教育形象地比喻为向下扎根的事业,树根扎得越深越牢固,树就会长得粗壮,枝繁叶茂。同样,根部的事业又是默默无闻的,幼儿园教育虽然琐碎、不起眼,但是承担着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可持续奠基的重任。业务园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时刻关注幼儿自身能力的成长,以此作为幼儿园业务工作的中心。

策略四:巧用“拿来主义”

篇(4)

本文作者:沈瑞山工作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职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高职教育具备“高教性、职教性、应用性”等特点。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则对师资整体素质尤其是实操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外,还须具备本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和操作引导。建立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可以使教师能够按计划、分期分批、长期轮流地进行企业实践,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二)经贸类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的现实需要(1)从学校方面来说,专业教师本来就比较缺乏,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校内教学任务,没有时间深入企业开展实践和服务,学校抽调教师到企业实践,会导致学校的教学工作人手不足,往往要在课时较少的学期里才能安排教师下企业,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缺乏计划性。同时,由于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时间短,没有机会深入学习,导致走过场现象经常发生。(2)从教师方面来说,专业教师所实践的企业应与自身的专业相结合,应有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但企业并不轻易接受一个不太了解的专业教师来企业实践,因此,教师联系企业有一定困难。客户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由于涉及公司商业秘密,所以教师个人到企业中去,不可能实际接触企业的业务活动,不能接触实际业务,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效果就会打折扣。(3)从企业方面来说,目前企业接纳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是,教师下企业实践,企业对教师没有约束力,无法放心让教师深入生产经营的核心领域,教师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接纳教师下企业实践。(三)现代社会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和人才观、质量观的改变,社会需要更多的一线高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既能动口,也能动手;既要善讲,更要会做,要改变“黑板上做贸易,课桌上谈价格”的现象。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沈瑞山: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的研究与实践教师经过流动工作站的锻炼,能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动向、市场运作技能,可以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行业企业的信息,把企业文化等企业要素融进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中,使育人模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二)促进专业和课程建设专业教师在企业流动站里工作、学习,可以收集到大量企业人才需求信息,这些来自市场一线的信息,为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修改专业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内容安排,进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据。(三)引导学生的实习实训企业流动工作站可以使学生的校外实训条件得到改善,实训内容得到充实。通过专业教师在站的工作实践,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训提供更好的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个完整的业务工作流程,掌握经营一线最实际的信息、知识和业务操作方法。(四)为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在流动站工作的专业教师一般具有较为厚实的理论基础,在向企业员工学习实践技能的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较为专业的知识培训和技术咨询,为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企业素质。

(一)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管理模式1.管理机构成立学校企业流动工作站领导小组,负责决策与协调重大事宜。同时设立学校企业流动工作站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制订学校企业流动工作站的建设规划、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验收标准等相关工作,负责对流动工作站进行管理。2.管理程序专业教师提出申请,系部严格考察,确定与本系相关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合作愿望较强的生产经营性企业,设立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并将相关报告与计划报送学校审核、备案。(二)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管理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管理办公室管理主体的作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在教师课务调整、工作站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协助。对在进站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实践教师给予奖励,对建设效果不理想、未完成建设目标任务的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与调整,使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向健康良性化方向发展。(三)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管理内容1.学校的政策保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建立专业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的核心要求,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参与到工作站实际工作中,保证进站的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实际业务运作中。2.加强过程管理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工作站进行走访,对专业教师在站工作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协同企业督促教师切实做好实践工作,同时,及时解决专业教师在站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教师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及时改进。3.加强对教师进站工作成果的总结和管理在站工作中,专业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既要善于吸收、消化实际业务中的方式方法,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又要充分利用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优势,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符合企业实际的措施与办法,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站工作结束后,学校要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和总结,获取专业教师根据实践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培养模式等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4.企业对专业教师流动工作站的管理教师进站前,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制定教师进站方案、计划和制度,并签订相应的合作文件。一方面,专业教师到流动工作站工作属于脱产性质,因此企业要实现进站工作的教师“员工化”,教师主动接受企业管理,执行企业的决定。另一方面,企业要用激励制度提高进站工作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企业需要的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的人员,教师进站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与学校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必须要将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为企业服务上来,教师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相应的激励制度可以很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四)教师企业流动工作站考核学校要坚持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坚持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坚持静态与动态考核相结合。首先要从学校、企业的层面对进站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全面的考核,综合评价其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提高的实际效果。其次,对进站工作的教师在进行量化考核的同时,为更好地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要进行定性考评。第三,既要注重对进站教师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又要注重教师发展的潜力和发展趋势,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一)学校明确专业教师实践目的确定专业教师到工作站锻炼的目标是学习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实践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二)企业制定相关规定接收专业教师实践学习合作企业与学校签订相关协议,制定与学校制度相适应的规定来接受教师,在教师的业务工作、日常管理等方面做出相应安排,实现与学校的协调共管,确保教师在企业里有具体岗位,从事具体工作,直接参与企业业务活动。(三)专业教师进站工作学习专业教师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生产经营运转系统,投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企业按员工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日常管理。现以实际案例来说明。学校经贸类专业教师到××公司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外贸业务员,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外贸出口流程,主要工作目标是寻找国外客户,联系国内厂家,实现国内国外衔接的交易全过程。具体学习过程如下。1.熟悉公司专业教师到企业后首先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熟悉环境,进行角色转换的准备。了解公司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业务范围,了解外贸的主要经营过程。2.认识产品学习外贸流程的前提是从认识产品开始的。该公司是一家以建筑用品为主要出口对象,同时出口纺织品、灯具等产品的贸易公司,产品的目标市场主要为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产品的认识从学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开始,学习主要出口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和检验等。通过认识产品,明确国外客户的具体要求,在国内找到相应产品的生产工厂。3.客户洽谈在初步认识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国外客户。主要的途径就是网络平台和交易会参展等,通过相关的网络平台资源找到需要公司产品的客户,了解对方的具体要求,在师傅的指导下,逐步学会针对不同客户类型,用较为准确的日文、英文等语言进行不同内容的写作和电话沟通,进而在国内工厂中寻找相应的生产厂家,与选定的国内生产厂家进行沟通,了解合作意愿,及时向国外客户发出产品的报价函。上述工作主要是培养业务沟通、谈判等能力,这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在与国内外客户和供应厂家的磋商完成后,签订合同并履约,最终完成商品的生产、交付和货款的回收等。此外,有条件时,可以接触、学习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国内国外客户出现索赔情况时的应对策略和谈判策略等。4.企业工作阶段性小结企业在进站教师工作结束后,对其所进行的工作、开拓的客户等当面进行小结、交流,形成书面材料,寄交学校,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同时,对教师在企业的后续性工作提出参考意见。(四)学校相关部门对专业教师进站的工作召开总结汇报会学校在专业教师进站工作任务完成后,组织进行总结汇报,从工作技能与双师素质提升、教学资源准备等多方面对教师企业工作实践进行考核,对取得的成绩进行汇报,同时也指出其中的不足。

篇(5)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练过硬岗位本领,树青年岗位形象,创一流岗位业绩”为中心,深入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充分发挥女教师在学校中的作用。积极上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树立21世纪教师光辉形象。

二、创建目标

为使我校女教职工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我校以“爱事业,比工作;爱学校,比奉献;爱学生,比成果”为目标,在女教职工中积极开展“达标创优”活动。通过搭建学习、培训、竞赛、展示等创建平台,使每位岗位成员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过硬的岗位本领,提升岗位业绩,树立文明的岗位形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1)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巾帼文明岗”活动有机结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学习与实践活动,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日常业务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2)开展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技能。举办课改研讨活动,提高全校教学科研水平。通过开展优秀论文、随笔征集等活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立足岗位比贡献,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动员教师参与三个文明建设,激励教师奋发进取,发挥群体优势,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开展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争创巾帼文明岗。

四、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教职工学习各类文件和指示精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组织教职工欢度元旦。

2、加强对青年教职工的培养,开展青年骨干教师结对培养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为退体老教师送温暖。

3、组织教职工参加庆三八活动,协助少先开展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捐款助学;

4、组织教职工参加技能比武大赛活动,并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女教职工学习业务、比技能的;

5、开展教职工三笔字过关考核活动。

6、开展专题汇报活动,参加岗位培训活动。

7、组织各位教职工在暑假期间自学教学案例的写法,撰写教学案例。通过阅读教学书籍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和业务技能,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8、对参加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的教职工进行考评并推荐上报各类先进,在期末进行表彰。

篇(6)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练过硬岗位本领,树青年岗位形象,创一流岗位业绩”为中心,深入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充分发挥女教师在学校中的作用。积极上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树立21世纪教师光辉形象。

二、创建目标

为使我校女教职工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我校以“爱事业,比工作;爱学校,比奉献;爱学生,比成果”为目标,在女教职工中积极开展“达标创优”活动。通过搭建学习、培训、竞赛、展示等创建平台,使每位岗位成员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过硬的岗位本领,提升岗位业绩,树立文明的岗位形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1)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巾帼文明岗”活动有机结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学习与实践活动,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日常业务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2)开展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技能。举办课改研讨活动,提高全校教学科研水平。通过开展优秀论文、随笔征集等活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立足岗位比贡献,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动员教师参与三个文明建设,激励教师奋发进取,发挥群体优势,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开展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争创巾帼文明岗。

四、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教职工学习各类文件和指示精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组织教职工欢度元旦。

2、加强对青年教职工的培养,开展青年骨干教师结对培养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为退体老教师送温暖。

3、组织教职工参加庆三八活动,协助少先开展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捐款助学;

4、组织教职工参加技能比武大赛活动,并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女教职工学习业务、比技能的;

5、开展教职工三笔字过关考核活动。

6、开展专题汇报活动,参加岗位培训活动。

7、组织各位教职工在暑假期间自学教学案例的写法,撰写教学案例。通过阅读教学书籍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和业务技能,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8、对参加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的教职工进行考评并推荐上报各类先进,在期末进行表彰。

篇(7)

一、 梳理成功经验,确立专业发展“支撑点”

1.记录成长,发现业务价值

教师业务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生命成长的过程。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可以通过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式积累,真实地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高原期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成长档案,发现自身的业务价值。

教师成长档案可以设立自我介绍、求学之路、工作之路、最珍贵的礼物、荣誉证书、发表文章集萃、研究之路、家庭之路、桃李园等版块,通过图文结合、资料积累等方式生动反映教师的学历职称、获奖情况、教研成果以及教师的从教生涯。

教师不断地收集、整理、完善教师成长档案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回顾自己教学工作、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从教学生活中的关键事件中感受自己教学业务提升所付出的一次次努力;会从指引他教学发展的关键人物身上发现职业榜样对其专业成长的影响;会从一份份来之不易的荣誉证书中重温曾经的奋斗带给自己的满足;会从教过的一批批优秀学生名单中体验只有自己才能体味到的工作成就感……

教师的成长档案有效地将高原期教师“安于现状,完成任务就是最大的追求”的业务价值观转移到“我的不断努力才拥有今天的桃李满园,我的工作很有价值”上来,从而清楚地感知自身业务价值,为自己的业务发展定位。

2.总结教学,厘清个人经验

每位教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或多或少地都会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的老师带的班级学生纪律好,有的老师擅长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有的老师扶优补差有绝招,有的老师巩固词语有好办法,有的老师班级学生都有自己的“错题集”,有的老师教的学生个个有礼貌……

因此,可以利用“教学经验交流会”让教师谈谈“我的一课一得”、“学生造句训练十法”、“学法指导妙招”……也可以通过“我的成长之路”专题介绍、“我最得意的一堂课”教学展示、“我的同事教学二三事”等活动,激励教师增强自信、发现自我,帮助高原期教师从个人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教学业务的闪光点,厘清自身拥有的宝贵教学经验。

二、 学习先进理念,寻求专业发展“契合点”

1.悦纳培训,把握教改方向

培训是在职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高原期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往往不强,情感投入不足,学习过程被动。引导教师悦纳培训,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首先,引导教师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参加学习,将培训活动当作繁重教学工作的一个调节,以及对自己职业倦怠心理的一种调适。其次,合理调节教师参加培训活动的期望值。每次培训,主要是看看“世界变化有多快”,见见引领教学的专家,听听有多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向专家请教课堂教学难题的解决,与兄弟学校教师交流对教学改革发展的看法,让培训变得贴近教学需求,引起高原期教师思想共鸣,接受教育改革新理念,科学把握教改方向。最后,积极开展差异化培训,针对高原期教师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采用合适的培训手段,有的放矢地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同伴引领,感受教改脉搏

高原期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模仿、学习,也需要批判、继承与发展。教研组是教师经常性活动的“专业生活小区”。教师克服高原现象,可以充分利用教研组这一教科研共同体,寻求教研组的帮助,获得教学业务的提升。

“集体备课”、“说课展示”、“组内公开课”、“小组磨课”、“教研组博客群”等丰富多彩的教研组活动,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肥沃土壤。教研组有宽松的教研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组内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教学经历的教师思维碰撞,相互学习与分享,足以帮助高原期教师感受教改脉搏的跳动,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

3.合作研究,体验教改进程

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的过程中,理论性知识掌握在先,实践性知识掌握在后,做课题研究是教师学理论性知识的关键。而对于课题研究,农村小学高原期教师畏难情绪严重。

“沟通、合作、交流”的意识是教师寻求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的素质。基于此,可以鼓励教师以问题为中心,自由组建研究小组,就共同关注的课题进行合作攻关,形成学习研究的共同体。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搜集大量的相关理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假设开展研究时,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思索、研究和改进,提高自己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教改进程。

4.榜样示范,享受教改成果

榜样是无声的语言,而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

同一年龄层次的名教师,同一工作条件下的优秀教师,勤修业务以至成果斐然的骨干教师,成功跨越高原期的中老年教师,都是高原期教师学习的好榜样。一次讲座、一堂示范课、一个互动交流,甚至只是一次谈话、一次大会颁奖,都有机会激发高原期教师追求业务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欲望。

三、 反思教学行为,找到专业发展“生长点”

在教师成长理论中,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续行为产生影响。要走出高原期,教师必须做勤于反思、寻求科学方法的探求者。

1.自觉反思,改善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方式,教学反思可以用来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教师教学行为反思的方法主要有:学生反馈反思、经验观摩反思、教学反思日记、观察课堂录像、教学札记、教学叙事、教学手记、教学档案反思等。如:通过教师间互相听课观摩,在撰写教学反思日记时可以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予以再现,对这类相关的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寻求更好的教学策略,调整今后的教学流程和教法设计,改善教学实践。

高原期教师的自觉反思,可从加强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重视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克服专业知识缺乏的困难、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教学自我诊断等方面着手。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更合适的方法,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教师在自觉反思中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促使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逐渐达到平衡,将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真正“学会教学”。

2.问题会诊,解决疑难杂症

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都会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源于教师没能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没能遵从教学规律。对此,普通老师会想方设法寻求解决方法,而高原期教师则经常会以回避来应对。

问题会诊可以通过“征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形式收集教学困惑,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目的开展“名师坐诊”、“专家解疑”、“草根献计”,寻求问题成因并从理论上去探究解决的策略。在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在听完会诊及对策后参与互动评价,没有听明白的,或有不满意的地方,还可再提问。这样的活动解决了教师教学中可能越位或错位的问题,减少了造成教师教学实践效果不佳的因素,有效推动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3.诊断教学,把握教学规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诊断教学能借助他人的力量发现自己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可以邀请教研员开展诊断教学活动,通过听课、查阅教学资料、交流评价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高原期教师的教学情况,关注优点,总结风格,提炼特色,诊断问题,点拨其发展关键点。要帮助教师在教学情感、教学知识、教学艺术等方面获得点拨和引领,并学会关注教学现象,把握教学规律。

四、 实践教改创新,探求专业发展“发展点”

1.行动研究,走向科研型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倡导人人都是研究者,人人都在教育活动中研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重建。高原期教师寻求突破,行动研究是有效形式。

学校应鼓励高原期教师真正静下心来解决自己教学实践中的“课题”。可以把平时的疑问与思考及时记录下来,归类整理,建立研究起点群,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研究起点,然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借鉴优秀教师成功课例,通过撰写教案、自我反思、参加课题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形成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努力做到课题研究“真实验”、“真研究”,不走过场。

“每天一小步,总有新高度。”一次次的小研究定会推动高原期教师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

2.强化实践,成为创新者

篇(8)

一、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理论深度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面对各种具体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业务理论知识。为此,学校应围绕课程改革,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对教师进行多层面的业务理论学习培训。促进教师理念的更新,以便更好地解决研究问题。

1.集中培训学习

学校要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激发教师学习课改理论的热情。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学习制度,以校长带头,以科组为单位,定时间定地点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校可以通过购买相关书籍,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观看教学实录、聘请专家进行讲座等多种渠道为教师提供学习途径,构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学校内涵发展奠定基础。

2.开放式学习培训

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式发展的转变。学校要积极为开阔教师眼界,提高其业务水平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只有开拓教师视野,增加教师理论积淀,才能有力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以教学实践为平台,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会面临各种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同时还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校要大力开展“校本教研”,重点要做到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1.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

为了让教师将深厚的业务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等课型,促进教师将新的理念带入课堂,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课后进行说课、评课、研讨等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2.内外兼修,大大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了更快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还应该加强校际联系,多请名师、教学能手给教师上示范课,传经送宝,增加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淀。同时在学校内,要经常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比赛活动,以便丰富教师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校本教研为根本,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把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紧密地结合,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落实找到了结合点。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研究、再学习,成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素质。

1.建立问题积累和教学反思制度

新课程改革对每个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困惑和疑问是必然的。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将这些困惑、问题都记下来。要求教师每节课都写教前反思、教中反思、教后反思,将问题归纳总结,分析共性和个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2.进行专题研究,提升专业化水平

篇(9)

一、勤思教学 智慧管理

担任班主任期间,秉承“以幼儿为本”的理念,用心观察,理解、支持孩子,创建自由又自律的班级文化。孩子们在班集体中如花儿般纵情绽放着, 每个活动,都能轻松高效地完成;每次比赛,都能斩获最高奖项;并多次承担各项重大任务,如代表五爱参加xx电视台《少年朗读者》拍摄活动、担任鼓乐队、参加各类演出活动等,得到家长与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二、找准定位 共同发展

担任业务助理,协助园长分管新兴园区的业务工作。摆正位置,务实本职,做好园区教育教学的引领与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做好集团业务工作。

1. 提升理念:关注教师理念的提升。利用教研、Q群、面对面、进班、随机、小组、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不断与教师交流。带领老师们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并要求每个活动前进行规划、预案;活动中有观察、有记录;活动后有反思与梳理。感受“目标先行、理念为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从而逐步养成思考的习惯。

2. 业务指导:进行手把手地指导。每个活动前,都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主脉络、一个相对规范化的预案、以及大量可以参考的范例,以开拓教师思维,激发创想。如主题活动春天、蜗牛,自然角、区域活动创设、特色化班级文化创建、春游、毕业Party、计划总结、活动方案撰写、哇时刻评语等都提供了大量的图像及文字资料,并现场解读关键点,不断跟进推动。

3. 精研细究:新教师赛课、一课三研、外出学习展示课、原创课交流等,都带领业务团队,先进行园区层面的反复地磨课研课。集团园本课程交流、现场教研、特色班级评选、经验分享等,先进行逐段、逐个班级一次次地指导梳理。对于年轻教师,更是从框架思路的搭建,到PPT照片的选择等都做细致地指导。对资深教师开展的微课程、项目活动进行跟踪,共同分析、挖掘、推进活动。

4. 互学互助:搭建了教师互学平台,每月的第1周我们实行轮班上课制,第2周实行礼堂上课制,3、4周分组教学制,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增进交流,智慧共享。

5. 教学管理:注重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的常规化。每天巡查2次以上;每周跟班、推门课2次以上,主题活动跟进1次以上;每月业务线综合检查1次以上,并进行及时地、详尽地反馈。

6. 积极承担:负责园区开学互动、红歌会、金秋创意画展、幼儿展演月、六一音乐会等活动。承担集团广场音乐会、担任新入职教师导师,五爱共同体指导工作等。

篇(10)

一、指导思想:

全面、切实贯彻宁乡市教育局及白马桥街道、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和教学教研的工作计划安排,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和助力,以“减负高质”为基本原则,切实加强日常语文学科教学管理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辅导。力促全体语文教师语文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整体稳步上升;力促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达成。全面实施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加大力度继续努力营造特色书香校园、做大做强阅读特色工作、引领学生沐浴书香,快乐主动学习、健康茁壮成长。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地开展有效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精心组织好每一次教研课堂的听、评、反思活动。切实重视新教材理念下学生语用能力的引导、训练、提升效果,有效训练学生的语文读写、领悟、表达基本功,努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石。

2、认真、细致进行每月的常规工作检查、督促,力促全体语文老师常规工作的落实与有效。

3、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务实开展好“师徒结对、老带新”互帮互助活动,积极为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期末对“师徒结对”开展效果良好的老师进行评优奖励。

4、继续坚持开展学校教研课题——亲子共读的深入探究研讨活动,切实为我校学生与家长的阅读开展做出实质性引领,力求成功揭题。

5、以“阅读梦飞翔”工作为依托,致力于开展有效、有趣的阅读教学工作。

6、落实集体备课,凝聚年级语文组的教学经验与智慧,力促每次集体备课有所感、有所获。

三、措施方法:

(一)、加强语文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督促、引领、指导。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辅导、学业检测与评价的规范要求,正确研读并落实新教材设计意图,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2、督促教师重视并落实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工作,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重点要抓好学生的听课习惯和自主预习、学习习惯。

3、强调教师课堂上,用好教材,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达成“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4、强调语文作业布置要突出层次性,落实培优补差工作,切实重视班级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提升。

5、利用每月的常规检查,细致阅览、评价、敦促语文教师高质量的完成语文教学常规工作,确保语文教学的落实有效进行。

6、实施推门听课制度,听课同时检查组员教师的备课情况,学生习惯、作业情况等。做到检查、督促随时随地进行。

7、做大做强阅读工作,做实做细集体备课。

(二)、拓宽教师专业培养的渠道,打造水平不断提升的、相对过硬的师资队伍

1、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我校教务开展的各种校本培训活动,和市级、各级教学教研培训活动、观摩活动。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理念、业务水平。

2、继续开展师徒结对工作。要求教师主动听课学习、主动交流经验,分析教学过程的成败,并及时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反思;虚心向师傅学习,与师傅经常交流教学中的困惑和心得;善于吸收同行优秀的经验,充分珍惜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3、认真组织教研组示范课和展示研讨课堂的听、评活动。互相听课、交流经验,相互启发、开拓思路。不断提升组内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科学利用活动与平台引领提升

1、组织老师指导学生积极开展阅读系列活动、习作、征文系列活动等语文相关特色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开展中锻炼、进步、提升。

2、督促教师充分利用:贝壳网、人人通等官方教学网络平台资源,服务于语文教学的改进、提升,力做与时代同行的发展性型教师。

3、利用教师信息技术发展测评活动,继续切实提升组内语文教师的网络教学技巧,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4、组织、引领老师积极参与各类各级学习取经活动,开放学习途径,不断提升专业教学素质水平。

5、积极开展教师读书征文宣传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读书心得与经验文章,鼓励教师做阅读的先行者、实践者、引领者。

四、具体安排:附表

时 间

内  容  安  排

四、五月份

1、制定语文组学期计划,制定个人教学计划,读书征文撰写、上交参评。

2、开学语文网课学习测评摸底分析。

3、推门听课、随堂听课启动。

4、教研组开始开展教研活动、示范课听评活动。

5、贝壳网等教师教学资源下载使用。

6、中高年级“全民来阅读、书香促同创”优秀作品交市参评。

六月份

   1、“阅读.梦飞翔”交流学习活动开展。

2、爱党征文、作品创作。

3、教研课听评活动。

4、开展集体备课。

5、教师素养大赛观摩学习活动。

6、教师读书征文作品创作上交。

7、书香校园验收。

七月份

1、学校研究课题——亲子共读活动的学期总结。

2、教研组集体备课总结。

3、梦飞翔阅读活动总结: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之星评选活动。

4、教研组活动总结、评比,学期常规评优。

篇(11)

一、品牌教师的内涵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力量和资源,而品牌教师则是教师队伍中最重要的力量和资源。品牌教师是指具有优秀教学能力、独特教学风格、高超的教学艺术,受到学生真心喜爱和拥戴,获得同行广泛认同和赞誉,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优秀教师。

品牌教师是学校的教师队伍,乃至整个社会教师群体中专业发展水准最高、最为优秀的少数人,品牌教师无疑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在学校内部,品牌教师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榜样,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的发展:在学校外部,品牌教师是学校的名片和闪光点,能够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品牌教师能够也应该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品牌教师能够为学校的全体教师树立实实在在的榜样和典范,能够带动学校开展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够为学校赢得许多宝贵的社会声誉。所以,学校在整体建设教师队伍的同时,必须要着力培养品牌教师。

二、品牌教师的培养

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打造和任用品牌教师能够加快和促进品牌教师的成长,发挥和扩大品牌教师的作用,提升学校教师队伍水平,确保学校人力资源的增值和增效。品牌教师的培养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如何培养品牌教师?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

(一)识别与筛选

识别与筛选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教师是学校品牌教师打造的第一步。校长和学校的教学管理干部首先要成为伯乐,要有一双慧眼,能够识别和筛选“千里马”。识别和筛选品牌教师必须要注意切入点,即从什么视角、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识别和筛选。一般来讲。有学科视角和教师视角两个切入点。

学科视角就是抓重点学科,在发展重点学科的过程中培养品牌教师。那么,在学校整体学科中哪些学科能够成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呢?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学校教学业绩突出的优势学科。优势学科之所以能够形成,是跟学校各个方面的资源和教师队伍的素质密切相关,通过优势学科培养和打造品牌教师。是强化优势,是在高起点上发展,容易成功。二是能够彰显学校特色的特色学科。特色学科与学校发展特色密切相关,通过特色学科培养打造品牌教师,一方面能够借助学校特色建设的资源培养教师,另一方面也能够把学校特色建设和品牌教师发展有机整合起来。三是教育改革过程中新增的学科。整体而言,不管是从教学资源来看,还是从教师素质角度看,新增学科往往都是比较薄弱的。从薄弱学科人手培养品牌教师发展的空间比较大,也容易受到关注。

教师视角就是在全校整个教师队伍中。关注那些有明显业务优势、有发展潜力、肯钻研的优秀教师,重点培养这些教师,并从中选择打造品牌教师。主要关注以下教师:一是发展成熟的有经验的教师。重点考虑工作5年以上、发展状况良好、发展势头强劲、专业发展水准比较高的中年教师。二是新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重点考虑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强烈的发展动机、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的新人职的年轻教师,选择“好苗子”提早培养。三是在某方面有独特优势的教师。重点考虑学校教师中在某些方面有独特优势和特色的“不可或缺”的教师。

在学校品牌教师打造过程中,可以把这两个切入点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可以体现在同时从两个切入点着手打造品牌教师,也可以体现在从两个切入点的交叉点上着手打造品牌教师。具体如何选择,要看学校发展现状、发展目标和各项资源等具体情况。

(二)培养与历练

识别和筛选了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品牌教师苗子之后,就要大力进行培养,并在工作中历练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整合学校内外的业务资源培养品牌教师。品牌教师是高质量的教师。品牌教师成长不同阶段都需要高端的业务资源的支持和指导,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业务资源,比如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发挥学校优秀老教师的作用。其次要利用学校之外的业务资源,比如本地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骨干教师,还有地区的教研员和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秀学科专家等。学校要把学校内外业务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优质资源的合力来培养品牌教师。

第二,结合常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品牌教师。品牌教师的成长是在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起来,品牌教师的培养也要在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学校要引导教师结合学科教学中的不同类型的课型、课例开展扎扎实实的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不断梳理、总结和深化对教学实践的理性认识,并把这种理性认识重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发展。如此不断循环,就能基于实践不断强化教师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为成为品牌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培养和历练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品牌教师的成长来说,常规的培养很重要,实践中的历练同样不可少。品牌教师的功夫是在实践活动中,特别是一些重要活动、关键活动中不断提升的,重要活动和关键活动往往是品牌教师提升的“节点”和“拐点”。所以,学校既要重视在常规工作中培养品牌教师,也要注意创造机会、提供平台,让品牌教师在重要活动、关键活动中,在应对严峻挑战、完成重大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历练,不断成长。

第四,合理使用学校的业务资源。在品牌教师成长过程中,要注意有效分配和使用业务资源。学校可调动的业务资源是有限的,在使用时要向品牌教师倾斜,但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教师,既要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也要避免好钢都用在刀刃上。

(三)重用与提升

品牌教师的任用与提升直接关系到品牌教师作用的发挥。学校应该有效、高效任用品牌教师,并由此不断提升品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让品牌教师更多地在业务岗位,而不是在行政岗位上发挥作用。在业务岗位上,品牌教师更能专注自身的学科教学业务,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实力。也更能影响和带动其他教师,进而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在实践中,一些学校把正处在快速发展上升期或者已经发展成熟的品牌教师提拔到行政干部岗位,大量事务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他们的精力,影响了他们作为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也可以让品牌教师在校内担任新任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师傅,使他们在指导新任教师和年轻教师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教学实践问题,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第二,要不断完善品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专业能力的基础,教师专业知识的丰厚程度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准和高度。从知识的表现形式看,教师的专业知识可以分为原理性知识、案例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个方面。原理性知识是学科教学的原理、规则和一般教学法的知识,它主要通过理论学习获得。案例性知识是学科教学的具体案例和个别经验,它主要通过学科教学实践获得。策略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原理性知识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独到认识,它主要通过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获得。实践研究表明,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在专业知识结构上的差别主要在于原理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换言之,优秀教师的原理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积累要明显多于一般教师。其实,原理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都是理性认识形态的知识,只不过其来源不同。原理性知识是来自理论的理性认识,策略性知识是来自实践的理性认识。所以,完善品牌教师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是扩充教师的理性认识和理论素养。学校要通过课题研究、理论培训、专家指导等方式提升品牌教师的理论素养,通过研讨不同课型的教学规律与特点、不同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风格等提升品牌教师的理性认识。

第三,要扩展品牌教师成长的空间。学校本身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把品牌教师的成长局限在学校范围内,不利于他们的更大发展,也容易滋生品牌教师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不良心态。学校应该提供机会让品牌教师走出学校、地区、省市,走向全国参加业务交流活动,不断与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学科教学高手交流和“过招”,激发深度思考和前瞻性探索,在应对挑战、解决新问题中不断提升其素质和能力。

(四)引领与宣传

品牌教师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学校要通过发挥引领作用和内外宣传不断扩展和放大这种重要资源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让品牌教师引领其所在团队、相关团队,乃至全校教师的发展。这种引领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品牌教师成长起来后,把品牌教师个人的教学优势和专业资源体现在学校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引导和影响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在品牌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前期培养过程中,学校要有意识地总结和研究品牌教师成长的路径、规律和特点,在其他教师的培养中加以借鉴。

第二,适当宣传品牌教师,发挥其品牌效应,促进学校品牌塑造。品牌教师与学校品牌密切相关,品牌教师的宣传与学校品牌宣传、品牌塑造密切相关。对品牌教师的宣传既能够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能够激励品牌教师自身,促使其在新的发展平台上追寻更高、更远的发展目标。品牌角度宣传既要对外宣传,也要对内宣传,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宣传品牌教师的时候。要注意宣传的平台和方式。不要进行单纯的宣传和包装活动,要通过学术活动、业务活动扩大教师的影响力,宣传品牌教师。

三、培养品牌教师的误区

(一)重视品牌教师的外在培养,忽略其成长的内在动机

在品牌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推动力量,一个是学校外部培养的力量,另一个是教师自身的力量。学校外部培养的力量是外部支持的力量,教师自身的力量是内在的驱动力量,这两种力量都很重要。教师自身内在的驱动力量包括内在动机和个人努力,其中内在动机非常重要。一些学校非常重视品牌教师的外在培养,却忽略了其成长的内在动机。

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研究了人获得成功的因素,提出了“洋葱模型”,展示了人获得成功的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的主要特点。“洋葱模式”认为决定人的发展水平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这三个因素按照其性质和作用分为三个层面,一层一层组合起来,就像一个“洋葱”。在这个“洋葱”中,处在中心层的是动机和个性,是个体的内在特征和主观愿望。处在中间层的是自我形象、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是个体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主观认识。处在层的是知识和技能,是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及其有效应用这些信息的工作技能。在这三个层面中,第三个层面是容易培养和评价的,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直接而短暂的,第一和第二两个层面,特别是第一个层面难以培养和评价,而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却是深远和长久的。“洋葱模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培养品牌教师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着眼于外在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那只是在做工作,并没有深入到中心,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关注教师的内在动机。另外,麦克力兰的“成就动机”理论也告诉我们成就动机是最能激发个体发展的因素。

(二)重视品牌教师的个人展示,忽略其对教师队伍的引领作用

品牌教师对于学校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个体出色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表现在其对于学校整个教师队伍的引领工作。一些学校只是把品牌教师当做一个个体的教学工作者,强调品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个人展示,忽略了其对学校整个教师队伍的引领作用,远没有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应该说,品牌教师在学校的角色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承担特定教学工作的教师。品牌教师在学校的角色有四个:一是教学者,承担既定的教学工作;二是研究者,基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捕捉并研究工作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二三是指导者与培训者,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程,给同一学科的教师提供针对学科教学的及时指导与培训;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给全校教师提供针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指导与培训。

(三)重视单个活动,忽略品牌教师培养的系统部署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