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制图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TU2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30-02
互联网快速发展,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手机电脑人人必备,网络已然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想使用手机,一味地限制他们使用手机,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唯有主动让他们使用手机。为此,《建筑制图》课题组尝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融入网络环境的《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新模式。
1 该院《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制图》是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该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识图综合能力,教学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和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笔者在近几年的《建筑制图》课程任教中发现,学生刚开始都很有兴趣,非常认真,课前能做到认真预习,课后能复习并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但是随着课程深度的逐渐加大,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吃力甚至不想学的现象。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笔者总结出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1 教学对象参差不齐,基础较弱
近几年由于该院招收的学生有提前招生、单独招生和普通招生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近几年文理科兼收,由于文科生空间想象力普遍稍弱于理科生,因此,对于这种靠图纸和空间想象力来表达设计意图的《建筑制D》课程让文科生非常头痛[1]。而且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建筑行业的实际工作,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体建筑结合起来。
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及用人单位反映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识读工程图样和解决工程设计等体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2]。
1.2 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目前该院《建筑制图》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相对单一枯燥,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比较少,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课程组尝试创建了《建筑制图》网络课程平台。
运用网络课程这一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优点非常多:(1)它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3];(2)枯燥难懂的《建筑制图》知识靠语言无法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动画、视频等生动有趣的网络资源,而网络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巨快,便于实现资源共享;(3)网络课程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教师备课、上课,节约时间,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和成绩的考核,提高教学质量。
2 信息化手段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1 信息化手段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依托该校智慧校园和《建筑制图》网络课程平台,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实现“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学”的全过程一体化教学模式。
下面以“建筑平面图的绘制与识读”为例,具体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2.1.1 课前自学
课前教师登陆网络课程平台,向学生发送学习任务。
(1)识读某民用建筑平面图(一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完成单元作业。
(2)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归纳一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的异同点。
(3)打印其中的一层建筑平面图,按1:100的比例手工绘制该一层平面图。
学生登陆平台,点击接收任务,获取任务信息。观看建筑平面图微视频、课件等资源,独立查阅、整理相关资料,识读建筑平面图,完成自测题,按要求绘制一层平面图。
教师查看成绩并公布。教师将作业中出错最多的题目总结归纳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提炼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期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破除难点。
2.1.2 课中导学
按照“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两条主线,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团队合作,师生互动,分步实施教学。
(1)教师将学生分组,分组讨论交流课前任务,教师随机指定小组同学阐述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教师总结。
(2)根据课前绘制的图纸,进行各组自评(图纸核对),小组互评(图纸审核),教师评价(图纸审查),各小组相互找茬,复习所学知识,各小组指派一人汇报评阅图纸情况,相互学习,教师总结归纳。
(3)教师根据课前学生作业情况和学生绘图情况,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4)学生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完成单元测验。
2.1.3 课后拓学
课后学生登陆网络课程平台,自学相关知识,完成拓展练习,自主利用绘图软件练习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3 《建筑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成绩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性教学环节。《建筑制图》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采用单纯的理论笔试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4]。
目前该院《建筑制图》的考核方式是按考查课和考试课考核,不同性质的考核比例不同。以考试课为例,平时成绩占40%(包括平时作业10%,平时测验15%,实训成绩15%),期末考核占60%。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引导”的教学效果,转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应该特别注重《建筑制图》课程的过程考核,因此有必要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建筑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重点是将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相互交流讨论情况等纳入过程考核中,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比重。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中,单元作业成绩占10%,网络课程学习讨论占15%,实训成绩(手工绘图)占15%(实训成绩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单元测验成绩占20%。期末考核成绩占40%,通过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有效地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4 结语
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今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为了顺应这一发展步伐,唯有迎头而上,改革创新。该院《建筑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目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成为整个教与学的主体,课程组教师仍需继续努力,依托该校智慧校园和BIM实训中心,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开发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廖先琼.高职院校《建筑制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与教学,2013(9):157-158.
1.引言
《建筑CAD》课程是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如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是将传统建筑制图与现代信息技术通用绘图软件AutoCAD相结合,以天正建筑(TArch)等应用软件教学相融合性课程。《建筑CAD》课程是建筑工程制图、工程识图、建筑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体系的补充与延伸。
我院(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建筑CAD》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AutoCAD与天正建筑软件,让学生熟练掌握AutoCAD基本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在熟练操作基本命令及绘制工程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前提下,能够熟练地绘制各种工程图,能熟练地应用天正建筑软件,快速绘制建筑工程图,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其它工程图的技能。
2.模块化教学法应用
2.1模块化教学内涵
模块化教学模式,主要以“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和“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两种比较具有代表性。它们的区别在于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而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它们的共性与内涵是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这也正是职业教育目标所强调的,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扎实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2.2 模块化教学在职业教育的应用
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早于“项目化”教学,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灵活划分、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知识、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其成为一名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本科层次以上的教育,高职教育突出的在于应用,在于具有某一工作技能,而模块化教学的内涵与应用正是“能力为本”培养的体现,所以模块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2.3 模块化教学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应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版)中的结构要求指出: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其中的课程模块正是模块化进行组织教学的重要体现与应用,各教学模块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
3.建筑CAD课程模块教学应用与实践
3.1 关于建筑CAD课程
建筑CAD课是《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简称,是将传统建筑制图与现代信息技术绘图软件相结合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于行动导向的职教理论指导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定位,满足高职教育专业计划中人才规格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实训要求。是从事工程设计及CAD建筑绘图应用的基础,课程共 60学时。
课程是通过学习AutoCAD与天正建筑软件两个软件,让学生熟练掌握与利用AutoCAD基本操作技能,熟练地操作基本命令来绘制工程图,并通过课程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工程制图的相关规范的理解,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熟练地绘制各种工程图,如建筑施工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结构施工图等。通过天正建筑软件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利用天正建筑软件,快速绘制建筑工程图,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其它工程图的技能。AutoCAD通用软件侧重于基础训练与制图规范的掌握,天正建筑软件则重于实际应用。
3.2 建筑CAD课程模块化单元的应用划分
建筑CAD课程是在60学时内完成AutoCAD与天正建筑两个软件的讲解、实习、实训、考核,课程知识点多,而现行的教材编写的关于AutoCAD教材一般以是一个学期,70左右学时编写,所以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知识模块单元的教学方法,不完全以教材的章节为顺序教学,将两个软件划分为不同的知识单元(模块)教学。通过精心的教学模块划分,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划分到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在大纲的编写,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实习实训资源的编写都围绕模块进行。例如将通过矩形命令REC的宽度、标高、厚度等参数的讲授时,同将AutoCAD的各种视图模式、视觉样式、三维动态观察等知识点融合其中讲解,还可以进一步讲解平面窗、剖面窗的绘制、定数等分、点样式的设置,对像捕捉等知识点融于其中讲授。建筑CAD课程模块划分如表1。
模块在划分时要将整个课程,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划分在不同的模块中,如模块6:综合实例,模块主要内容有:CAD的综合实例项目(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绘制)图框与布图、打印出图技术,文字与尺寸标注等。
模块在划分时对于各项主要内容,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根据不同的专业,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内容。如第7模块,CAD复结、建筑工程图与结构施工图、建筑大样图、三维图基础部分,要求学生了解三维实体的绘制与编辑,面域创建及布尔运算、三维视图与观察,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熟练掌握与应用,建筑工程大样详图的绘制技巧。
3.3 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与建设中的实践
建筑CAD课程是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必修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应用技能之一,在学院市级精品课程《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建设过程中,模块化教学模式得以应用、在2012年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中,明确提出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版)的要求,整个课程的教学组织以模块为教学单元,将整个课程分为15个基本模块,AutoCAD分为7个模块,天正建筑软件也分为7个模块,还有一个综合考核模块。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学习指导教学课程录像、演示文稿、教案、实习实训、作业等主要教学资源都是以模块为单元进行组织教学与课程建设,
4.建筑CAD课程模块教学提升与发展分析
建筑CAD课程是一门专业应用非常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建筑工程类相关知识、掌握常见的建筑制图规范,并结合规范与知识进行讲解,让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建筑相关专业的课程的补充与延伸。
学生通过建筑CAD课程的学习,能快速利用计算机绘制建筑工程图,课程教学要能满足学生在毕业后,在建筑相关单位,不同工作岗位群中对计算机绘图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前,就拥有能完成相关岗位绘图的能力,实现毕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教学目标。
如何提升模块化教学质量呢?如何推进模块化教学法在建筑CAD课程中的发展应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部份建筑CAD教师,因历史原因由计算机教师担任,他们有些缺乏建筑专业背景,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更利于课程的教学;
第二:建筑CAD教师与建筑制图课程老师相互配合,提升学生在建筑制图课程学习的质量与知识,将更利于建筑CAD课程的学习;
第三:精心制作与划分模块,各个教师可以根据自我教学习惯,将整个课程的知识点融合于不同模块中进行教学,特别要模块化与实例项目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块划分知识点要完整、要灵活而不呆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学生类别、所授课程的特点等各种不同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模块教学法来完成教学,达到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第四:教学过程中,要将建筑制图的相关规范引入教学课堂中,各种建筑工程制严格按相关规范、以及建筑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与绘制。
第五:编写模块化校本教材与模块化实习、实训图集或教材。将所有建筑CAD课程相关知识要点设计有图集或教材中,利于教师教学,学后课后实训。
5.总结
总之,模块化教学法是应用于建筑CAD一种很好的教学法,再结合实例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模块化教学法是建筑CAD课程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教学法。当然任何一门课程要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都需要教师以实际的行动去研究、去总结适合于所教课程、所教学生的教学法,要以学生为本,以校为家,用心去教,用心去激发学生学的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之根本。
参考文献:
[1]王晶莹,高鸿翔.高职《土建工程CAD》课程模块化改革的教学实践[J].中国科技纵横.2011年16期.
[2]卞素兰. 模块化教学法在AutoCAD教学中的探索应用.科技风[J].2008年1月(上)
作者简介:
【关键词】土建专业;CAD课程训练;教学内容
发展创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以市场需求和应用型人才输送的教育实践,是当前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广大职业技术院校应本着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术人才为目的,以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原则,大力推行CAD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输送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建筑CAD课程作为工程项目专业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在工作中通常都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进行教学的。
一、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建筑设计院所的大部分二维绘图任务都是通过AutoCAD软件来完成的。为此高职院校建筑CAD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也应运而生。在教学五系大部分专业中该课程被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普遍开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建筑领域的影响,能系统地了解CAD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
CAD教学中主要存在:教学计划安排欠妥,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忽视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单一,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考试形式简单,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实际操作训练,不利于学生掌握CAD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现行的教学计划安排AutoCAD课程比较靠前,而专业课程安排比较靠后,导致学生需要运用CAD绘制专业图时已经不会运用了,另外在CAD教学授课计划中,教师比较注重基本绘图命令的详细介绍,重点讲解每个命令的基本参数和绘制方法,而综合运用这些命令来绘制专业图的课时较少,加上学生识读建筑图的能力不够,结果导致学生绘图命令掌握了,但是图纸看不懂仍然无法完成教学要求。这与我们CAD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所以要加强学生的课程训练环节,以便于让学生动手能力更强,对理论的掌握更生动灵活。
二、CAD课程训练项目研究
1、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土建绘图教学中,通常都根据三维特征来进行分析,然后采用二维视图方法将三维造型准确、合理、完善的描述出来,从而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扩散提供依据。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主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述和学习,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流程。伴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创新三维设计软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成为今天土建绘图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适应新世纪发展为基础来进行土建绘图的教学转变方式和模式。并且要充分实现教学实践课程的作用,积极开展CAD课程的实训课程,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的融会贯通。
2、实际训练方法的完善
2.1完善教学计划,合理选用或自编教材
建筑专业的CAD课程必须在学生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建筑制图》课程,熟练掌握制图规范和在完成《建筑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开设,这样才能使学生把已建立的建筑设计图形语言、基本概念与CAD技术的基本技能较好地结合。为此需要调整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CAD课程的设置,包括学期安排的先后顺序,建议设置在《建筑制图》、《建筑工程基础》之后,位于《建筑设计》、《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这些专业课程之前,同时配置停课训练周。
2.2加强课程衔接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刚开始接触枯燥的绘图命令,无法理解也无从下手,缺乏制图基本知识的学生更是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很快投入到绘图世界里去是值得教师思考的。在课程讲授初期,作为教师应该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建筑CAD在整个建筑学科中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前续课程为《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制图》、《计算机基础》等,后续课程为多门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类课程以及PHOTOSHOP后期处理和三维效果图课程,因此,与前修课程教师经常作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该班级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强调原来的手工绘图与CAD绘图的相同点,加强制图、读图基本知识的复习巩固。
3、突出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绘图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已成为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因此,建筑制图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读图与手工绘图的能力,更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这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建筑制图内容的变革,也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4、优化课程体系
整合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制图能力的综合培养。按照“建筑制图”课程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把对传统“建筑制图”教学内容整合后与现代计算机绘图精选内容相结合,形成全新的“建筑制图及CAD”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目前主要采用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如投影法知识、组合体形体分析及作图、零件图、装配图等,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作图功能、三维动画、立体造型等优势,使学生尽快建立空间概念,增强空间想象力,缩短由物到图、由图到物基本投影概念的过程。
三、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
建筑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一般CAD课程每学期每周只安排4学时,短短的学时数是很难让学生在本学期课堂教学中全面掌握建筑CAD绘制技术的。另外,学校不同的专业,侧重也各有不同,比如规划专业重点掌握规划总平面图的绘制,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侧重于平面户型图的表达,建筑装饰专业侧重于室内装饰施工图的表达,而建筑工程技术则侧重于结构施工图的表达等。因此针对不同专业和有限的教学时数,怎样寻找到一个既符合专业特点又结合专业项目实例操作的教学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32-03
一、引言
在远程教育以及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材建设是教学的基础性资源。它既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又是联系其他教学媒体的纽带。它不仅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对生活的影响,远程教育教材及其开发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人们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开发出包含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辅助教材、网上课件等多媒介表现手段的远程教育教材。但是,在众多的媒介中,文字教材仍然是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和主流媒体之一,其质量关系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成效。[1]
本文通过远程教育《建筑制图》文字教材的建设,探讨如何在远程教育教材的建设中,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建立适合远程教育需要的教材内容和体系,希望能对我国的远程教育文字教材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建筑制图》教材现状及问题
建筑制图课程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教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作了一些研究与探索。美国大学工程图学类教材在体系结构方面包含学习目标、提纲、总结、复习思考题、重要术语和网络资源,这些有助于学生的自学,方便教师备课和组织教学。在信息表达形式方面,他们注重图文并茂;内容方面他们注重基础性、广泛性、交叉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每隔三年更新一次。[2]在培养目标上,他们重视素质教育,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图示能力,淡化图解能力。
我国的《建筑制图》[3]教材早在1978年由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五校合编,随即成为全国高等学校的试用教材及通用教材。20世纪90年代,在“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推动下,一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涌现出来。“十五”期间,我国通过立项研究带动精品教材建设,结合“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等项目,引进国外优秀教材,推动和促进我国工程图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同时,我们整合现有资源,研制开发建筑制图教学资源库,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立体化、网络化、精品化教材建设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另外,为适应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的需要,我们还编写出了部分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建筑制图》教材。在这些教材中不乏经典之作,但由于受编写时间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出版的该类文字教材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是:1.教材种类繁多。这些教材一般是作者根据教学改革的经验、专业特点及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编写而成。2.多数教材在结构体系上,注重的是建筑制图课程的完整性和系列化,忽略了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没有和先进的技术、最新的技术标准接轨。3.缺少适用于远程教育的文字精品教材,教材的设计和开发尚未能充分体现远程学生学习的特点,普遍存在使用或照搬全日制《建筑制图》教材的情况。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制图类文字教材的现状,根据高等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为满足现代不同层次的人群对教育层次、知识更新的需求,急需开发、编写适应远程教育、独具远程教育特色的《建筑制图》教材,以推进终身教育体系与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
三、《建筑制图》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
远程高等教育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办学特色鲜明,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文字教材的建设上,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在已有教材编写的基础上,确定编写本教材的指导思想如下:
1.适用性。要求教材本身的内容和结构适应远程教育与教学的基本规律,满足教育部制定的远程教育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遵循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编写原则。
2.先进性。工程制图中的概念、理论与知识反映了现代科技的新知识,应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贯彻最新的技术与工程制图国家标准以及与制图有关的其他国家标准,体现教材的先进性。
3.创造性。教材建设在注重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追踪学科发展的步伐,突出建筑制图知识的工程应用特点,加强学生想象构型和设计能力训练的成分,使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4.科学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应与客观实际密切结合,反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特征。教材应力求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行文通俗易懂,表述深入浅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学。
四、《建筑制图》教材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建筑制图》教材内容体系的重新组合
远程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最为本质的特征是时空分离。这种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字教材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承担和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教材的内容和体系涉及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决定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继续教育思想。因此,本教材内容体系从成人教育的实际出发,以网络课件的教学大纲为基础,同时参照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图学教学基本要求,从整合原有《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房屋建筑识图》[4] [5]教材入手,以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组织知识点,对传统《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教材内容、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了画法几何理论、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融为一体的教材新体系。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础及计算机绘图,投影的基本原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立体与立体相交,轴测投影,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民用建筑图,给水排水工程图等内容。另外,教材中还包含实训内容。
(二)新的《建筑制图》教材体系的特点
与已有的相关教材相比,新的《建筑制图》教材内容体系的整合重组体现了以下特点:
1.以学习者为中心,把传统教材的结构形式重新打破。画法几何理论部分,以够用为原则,做了大幅度的精简,减少了点、线、面的综合图解问题,降低了画法几何的难度,重点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手工画图与计算机绘图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工作的需要,以工程实例为引导,加强专业图的绘制与识读,学生可以应用教材的内容去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突出教材的实用性。
2.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保持学科的系统性,各章保持知识点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在教材的表现形式上,采取文字与图形相结合,做到语言精练、简洁,文字通俗易懂,图面清晰,着重论述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概念准确,解题思路清晰,作图方法简明扼要,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的掌握。在教材的设计上,为了适应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解决自学中缺乏教师等问题,考虑了助学导学,每章开头部分都设计有教学提示、内容和教学要求,帮助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即将学习的内容,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和方法。每章的结尾均有章后小结和习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自学。
3.教材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编写中引入了计算机绘图技术,贯彻了建筑行业最新的技术和规范,如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的改革及平法标注问题,同时吸收了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理念,确保教材的先进性。
五、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教材的配套性
教材可分为主教材(文字教材)和辅助教材,学生主要从主教材上获取必要的知识,而主教材受出版篇幅的限制,需要有辅助教材。辅助教材是主教材必要的补充,是主教材的深化,包括文字的和音像的,如习题库、自学辅导材料、学习指南、教师手册、工程录像资料、图片、阅读材料等。主教材与辅助教材构成教材的主体结构。学生在一个知识空间学习。[6]
(二)教材的信息化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又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在远程教育文字教材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教材的信息化以及与其他媒体组合使用的问题,要避免教学媒体过于单一,应该用不同媒体来表现、传递同一教学内容[7],让学生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同一教学内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在建设文字教材的同时,要考虑文字教材的网络化,连同配套的网络课件、辅助教材等相关资料一起开发。
(三)教材的实用性
由于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技术资料。目前,不仅工科院校的各种层次的学生要学习这门课程,而且从事和准备从事建筑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与基本建设相关的金融财会人员均需学习建筑制图这门课程。所以,远程教育《建筑制图》教材在建设过程中,还应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调整内容体系,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教材的人文性
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人才,这是21世纪中高等教育的大趋势。科学精神是求真,人文精神是求善,二者都是求美。我国国家教委于1995年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理工科高等学校加强人文教育,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已提到日程。人文精神的培养除有专门的教育环节和活动外,教师的讲课过程和教材内容也应有所反映。对于远程教育的学生,文字教材是开启他们心智的钥匙。所以,在教材中贯彻人文精神,对提高他们的素质有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津津乐道,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建筑制图的教材中应有“美”的要求。图形是建筑物的化身,建筑物的设计应考虑到美的要求,表达建筑物的图形也应有美的要求。图形既是一种工程语言,又是一种美的表达、美的显现,图形中美的内涵会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教材中除获得科学知识外,还能感受到科学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科学。
六、结语
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途径。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建筑制图》文字教材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把握好教材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借鉴国外远程教育教材建设的经验,整合已有的教材资源,编写出适应远程教育特色的教材是图学工作者应该关心研究的问题,也是工程图学教学改革内容之一。
[ 注 释 ]
[1] 刘选,武丽志,李亮.远程教育印刷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5):34-38.
[2] 江洪,张培耘,吴巨龙.美国工程图学教材对我国图学教育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2006(6):145-151.
[3] 朱福熙,何斌.建筑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
[4] 王子茹,贾艾晨.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课堂教学部分
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并贯彻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基本制图规格,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
1.1严格认真传授制图要求及标准
为规范图样,便于技术交流,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图标准。作为一名学习建筑工程管理的学生,理所当然要掌握这些制图标准。建筑工程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图纸上的一条线的疏忽或一个数字的差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浪费甚至返工。所以,授课过程中严格认真地对制图要求进行讲解,强调标准的重要性。课堂上还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道练习任务,掌握好制图的每个细节要求和标准。通过制图要求和标准的贯彻,要把学生培养具备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1.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分析能力是制图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当中可以制作一些形体的三维模型图片,与二维的投影平面图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更易于分析清楚立体与投影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课件观察形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想象出各个投影面的投影;再离开形体,让学生根据各面投影形想象出形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这样反复训练就能很快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板书与挂图教学方法,这样做之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
但是,是不是意味着采用多媒体教学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会使教学速度加快,学生做笔记的时间与消化的时间会减少,反而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制图这门课,多媒体可以演示形体的投影、绘图的步骤,但是学生课堂上的理解能力往往跟不上演示的速度,讲解的时候听懂了,而实际做作业时根本无从下手。所以说,针对制图这门课,多媒体课件可以用来演示物体的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绘图的步骤及作图技巧,老师还是要在黑板上给学生做示范,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1.3借助辅工具,构造空间模型,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上课时老师可以借助于一些辅工具,比如粉笔盒、水杯、粉笔等等,这些工具相比与二维的投影来说,都很形象、很具体。借助于这些工具,学生应该能很好地把形体的立体与投影联系起来。比如,讲述到圆柱体及圆柱体截切部分内容时,完全可以借助教师上课时带的水杯进行讲解。再比如,讲述到构造三面正投影体系时,告诉学生可以借助教室的三面墙面或者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书本进行构造。对于更难于理解的形体,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切割、拼做一些简单模型进行组合,边组合边分析,这样做更容易加深同学们对形体投影的理解,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1.4课堂上预留练习时间,巩固教学内容
对于每节课讲解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会预留好学生练习的时间,用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这些针对性练习,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讲课深度,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和效果。
2实践教学部分
通过课程实训和技能竞赛,把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和画法贯穿于其中,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绘图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绘图和识图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1高度重视学生的课程实训
制图课理论知识部分授课结束后,学生需要对这门课进行实训。老师要制定详细的课程实训计划、实训内容及要求,明确实训的目的。笔者认为,实训就是让学生独立练习,独立完成实训内容,让学生自己在实训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少数同学不理解或不掌握的话,提倡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把问题解决掉;只有在大多数学生都无法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老师才会去帮助引导和解决问题。
2.2开展制图和读图比赛
为提高学生的制图和读图能力,可以开展一些制图和读图方面的比赛。比如,建筑制图比赛时,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建筑制图标准完成一幅建筑平面图;而建筑识图比赛时,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识读建筑平面图和结构平面图中的内容。
1 课堂教学部分
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并贯彻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基本制图规格,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
1.1 严格认真传授制图要求及标准
为规范图样,便于技术交流,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图标准。作为一名学习建筑工程管理的学生,理所当然要掌握这些制图标准。建筑工程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图纸上的一条线的疏忽或一个数字的差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浪费甚至返工。所以,授课过程中严格认真地对制图要求进行讲解,强调标准的重要性。课堂上还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道练习任务,掌握好制图的每个细节要求和标准。通过制图要求和标准的贯彻,要把学生培养具备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1.2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分析能力是制图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当中可以制作一些形体的三维模型图片,与二维的投影平面图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更易于分析清楚立体与投影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课件观察形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想象出各个投影面的投影;再离开形体,让学生根据各面投影形想象出形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这样反复训练就能很快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板书与挂图教学方法,这样做之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
但是,是不是意味着采用多媒体教学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会使教学速度加快,学生做笔记的时间与消化的时间会减少,反而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制图这门课,多媒体可以演示形体的投影、绘图的步骤,但是学生课堂上的理解能力往往跟不上演示的速度,讲解的时候听懂了,而实际做作业时根本无从下手。所以说,针对制图这门课,多媒体课件可以用来演示物体的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绘图的步骤及作图技巧,老师还是要在黑板上给学生做示范,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1.3 借助辅工具,构造空间模型,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上课时老师可以借助于一些辅工具,比如粉笔盒、水杯、粉笔等等,这些工具相比与二维的投影来说,都很形象、很具体。借助于这些工具,学生应该能很好地把形体的立体与投影联系起来。比如,讲述到圆柱体及圆柱体截切部分内容时,完全可以借助教师上课时带的水杯进行讲解。再比如,讲述到构造三面正投影体系时,告诉学生可以借助教室的三面墙面或者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书本进行构造。对于更难于理解的形体,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切割、拼做一些简单模型进行组合,边组合边分析,这样做更容易加深同学们对形体投影的理解,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1.4 课堂上预留练习时间,巩固教学内容
对于每节课讲解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会预留好学生练习的时间,用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这些针对性练习,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讲课深度,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和效果。
2 实践教学部分
通过课程实训和技能竞赛,把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和画法贯穿于其中,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绘图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绘图和识图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1 高度重视学生的课程实训
制图课理论知识部分授课结束后,学生需要对这门课进行实训。老师要制定详细的课程实训计划、实训内容及要求,明确实训的目的。笔者认为,实训就是让学生独立练习,独立完成实训内容,让学生自己在实训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少数同学不理解或不掌握的话,提倡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把问题解决掉;只有在大多数学生都无法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老师才会去帮助引导和解决问题。
2.2 开展制图和读图比赛
为提高学生的制图和读图能力,可以开展一些制图和读图方面的比赛。比如,建筑制图比赛时,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建筑制图标准完成一幅建筑平面图;而建筑识图比赛时,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识读建筑平面图和结构平面图中的内容。
通过这些比赛,要求学生注意严格遵守制图标准,正确使用制图工具和仪器,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赛,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并很好地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
3 结束语
上述的这些做法只能作为制图课教学的普遍经验,要想真正开展好制图课的教学工作,还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老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更新知识,摸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一、如何上好理论课。
理论课相对于实训课来说有些枯燥,但理论知识是对专业知识的高度概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如果缺少上理论课的环节,直接上实训课,就会缺乏基础知识,知识就会不系统,同时还会出现仪器操作不当而损坏仪器或安全事故。要上好理论课,首先要求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学生。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它是一种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媒体有机地结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是通用的、比较常见的,授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这种教学方法比较贴近学生,学生也可动手演示,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感官。
3、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4、启发法 。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这种教学方法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举一反三。
5)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展现学生的知识运用情况,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同学们掌握重难点知识。
二、如何上好实训课。
实训课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实训课的优势是学生亲自参与、气氛活跃、锻炼动手能力、加强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等等。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上实训课并不是那么轻松,因为我们要思考很多问题。
1、实训准备。物质上:每一次实训课前,实训老师应列出实训材料清单,包括仪器和工具等,按清单准备好各种材料,做到有条不紊,为实训打下基础。思想上:要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熟练掌握各环节的要求。分组准备:分组时应做到合理搭配,使每一个小组实训时能够团结合作,做到动手能力强的能带好动手能力差的,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果。
2、实训精讲及实施。实训时,根据专业的特点,首先必须对学生强调安全事项,以及在实训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程序即按照什么程序去做也就是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步应该做什么……。怎样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实训班的学生少,实训的场地又宽的话,那么所有学生可以同步进行,老师教一步,学生跟一步,或者老师先示范,然后学生全部一起做,在学生做的时候,老师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那些跟不上的学生可以再单独辅导。如果实训班的学生多,实训的场地又窄的话,那么实训老师就可以先培训每一个小组的小组长,把小组长培训好了以后,各小组组长再回到各小组进行本组的培训,小组培训时实训老师要到各小组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小组培训完以后,所有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并要求每一个学生能独立地完成每次实训任务。
3、实训检查、总结。实训课中,实训老师可以抽查3-5人或按小组每小组抽查一人,抽查时注意高、中、低搭配,以便掌握各层次学生对本次实训课的掌握情况。并对本次实训掌握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提高实训效果。每次实训课结束前,实训老师要用5至10分钟的时间去总结本次实训课的情况,总结本次实训课同学们对本次实训内容掌握情况。
4、清理实训场地,巩固实训效果。每次实训课完后,实训老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清理实训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实训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填写《实训日志》,其内容包括:实训题目、任务要求、实训过程、实训总结等。填写《实训日志》时,应改变以往单纯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点评等方法,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实训中的不足,也为指导教师改进实训教学提供了依据。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训课。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水平相对差,但动手能力较强。既然学生喜欢实训课,我觉得凡是能开设实操的内容都要尽量开设,作为教师,想法设法使学生成才是我们的职责,学生满意就是对我们教师工作的肯定。
1、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中职生刚接触建筑专业,直接灌输理论或要求学生动手是非常难的。上课之前可带学生参观学校的建筑物、实验室、实训场,或结合课程内容到工地进行见习,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也应购建各种建筑构造、结构构件实际模型,以便学生认识建筑的基本构造。
2、模型制作。建筑物是三维立体的,各种构件也是三维的,且有多种层次,结构构件或材料组成往往是被隐蔽的,在实际建筑成品是不能直接观察,学生在教学中接触的教学内容多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这大多是二维平面形式,不容易形成立体形像,空间想象能力难于得到煅炼,模型制作恰可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把教学中的各种构件、系统要求学生画出图纸,制成立体模型。材料可用硬纸板、铁丝、线、软木条、薄胶合板,经济且利用剪刀、美工刀、钢尺、大头针容易制作。如建筑制图中的三维空间、基本形体、组合形体可用硬纸板制作,建筑结构中桁架用软木条制作,梁、板、柱用铁丝作钢筋、纸板作为模板,甚至整个结构体系也可制作模型。
建筑CAD课程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的就业相当重要。笔者任教建筑CAD教学已经八年,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1.学习方法方面
建筑CAD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现在的老师是“自己割草喂羊,而不是牧羊,羊不会自己找草吃”。而学生大部分没有自学能力。目前建筑CAD制图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只注重低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培养;(2)教师采取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3)学生学习方式以机械接受为主。老师只注重完成教的任务,忽视了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刻理解,不重视实训,随意性大,缺少实效性。
2.选取教材方面
市场上的CAD课程教材,有的是纯理论的教材,有的是将CAD中的编辑与绘图命令分开介绍,对于处在初级阶段的学生而言,起不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方面
在日常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CAD课程,老师先说明所要学习的命令,然后通过绘制图形将CAD命令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会了绘图,理论也就掌握了。该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很好地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但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过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不利于培养顶尖人才。还有一些老师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命令,在实际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自己解决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基础知识扎实和综合能力很强的学生,而对于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自信心可能会受到挫伤,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
在建筑制图课程与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改进的问题。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体会,使学生在愉快、积极、主动中学好这门课程。
1.让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去学习
脱离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去学习,让教师真正“以问题为纽带”去教学。问题应该是由学生自己挖掘或与老师探讨产生。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立见解。教师每次课后除了布置本次课堂内容的作业之外,还要安排与下次课内容相关的作业。目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而不是感觉被逼着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得快乐。
(1)分组学习。将学生分成几组学习,按电脑操作水平较好的、中等的、相对比较差的三种类型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安排好每个组长管理好本小组成员,再由学习委员督促小组长。
(2)分层次教学。由教师分析并演示某个CAD命令,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完成任务,学生既掌握了本次课的理论知识,又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了技能。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有了成就感,也增加了学习信心。分组学生要互相讨论、团结协作才能完成,这样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目的。这样也会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2.与其他课程结合,同时开展教学
1 AutoCAD制图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师用来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外部工具和手段,也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
Auto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制图是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制工程图,是各类工程制图课程的后继课程,是制图课程的必要补充。
高职AutoCAD制图教材即要符合高职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又要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加强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联系;加强制图课程与CAD课程的联系。
2 高职AutoCAD制图教材目前的现状
目前的AutoCAD制图教材存在着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高职”特色 目前使用的高职AutoCAD制图教材主要分三种:一是高等教育本科、大专院校一直沿用的教材;二是任课教师自行编写的讲义;三是针对高职教育院校专门编写并正式出版的教材。大多高职AutoCAD制图教材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使得教材内容以讲述软件的各命令的使用为主,而且AutoCAD软件版本滞后严重,不能及时反映软件所体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2 缺乏大学科的融合特性 目前高职的AutoCAD制图教材和相对应的制图课程联系紧密的教材少,各门课程所使用的AutoCAD制图教材内容自成体系,缺乏相互沟通衔接,缺乏与各种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融合。
2.3 与实际结合力度不够 目前AutoCAD制图教材以理论为主, CAD制图实训教材编写力度不够,和实际结合的就更少了,没有从根本上体现以应用性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观念。
2.4 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但目前高职AutoCAD制图教材的编写与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CAD教学经验编写了《AutoCAD2008工程制图与实训》教材。
3 AUTOCAD制图教材的编写
在《AutoCAD2008工程制图与实训》教材内容编写过程中,围绕贯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条主线进行阐述,谋篇布局,力求相关计算机理论从简,突出CAD为工程制图所应用;贯彻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不断深化、完善编写思路和内容,以打造精品教材的目的来精心编写,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从目录编写到课程内容的确定 首先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同类教材中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编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创新,取长补短编写出教材的目录纲要,再不断逐章逐节地编写、充实、创新。全书内容分九章进行阐述,内容包括:AutoCAD2008的界面和基本功能;AutoCAD基本命令;精确绘制综合平面图;文字、表格及尺寸标注;图案填充、块及设计中心;工程图样的绘制;三维实体造型;图形的输入/输出与Internet功能;实训。我们觉得这样的编排、由浅入深、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更好的贯彻教材的教学目标,所举实例要典型,讲解要详细,操作要具体,而且符合人们认识问题的一般规律,并能做到主题明确、条理清晰,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认知规律,且努力使教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突出特色。
3.2 教材进行了整合 AutoCAD制图相关对应的制图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电气工程制图等,为此在编写之时将机械制图、建筑制图及电路图中的一些典型例题作为CAD制图的绘制实例,既有效的将CAD软件与对应的制图相结合,又将相关的工程制图通过CAD融合到了一起,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且与实训进行了有效结合,加大了实训力度,突出了高职教材的创新特色。
3.3 教材基于企业相关人员的编写 《AutoCAD2008工程制图与实训》编写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并且为了使教材在编写上能够体现最新的职业动态且具有前瞻性,实现学生走向社会后使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无缝对接,我们在教材编写中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对本行业发展有充分了解的资深企业人员参与编写,使我们的高职教材紧跟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的最新技术。
3.4 教材的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相结合 当前在职业教育中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将国家职业资格的技能要求融入到职业教育的教材中,使学校教育真正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在编写《AutoCAD2008工程制图与实训》教材的内容上与我国的制图员职业资格认证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学生在毕业前顺利地通过中、初级制图员资格认证。
4 编写AutoCAD教材的思考
教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各个学科问题,又涉及教育心理领域;既有理论探索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既包括教材的自身建设问题,又牵扯整体学科建设问题;既有教材的研制问题,又有教材的出版发行问题,为次编者认为在高职教材编写过程中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4.1 在编写层次上,要针对高职学生层次,以育人为主题,面对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结合职业要求,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与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鉴定标准衔接。在编写教材的内容和体系上要有所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编写纸质教材,还要有附带网络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试题库等基于互联教学网站等教学资源,以方便教学。
4.2 编写教材需要支持,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对教师编写教材应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承认编写教材的工作量;并且从教材立项、调研、组织人员编写、开编审研讨会到出版、发行都需要一定的支持。
4.3 要发挥出版单位的优势,出版单位应积极配合学校、教师开展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广泛从优选择作者,利用好行业专家资源,积极优化作者队伍;主动为作者搜集信息资料、出主意、想办法,组织作者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监控教材编写、出版的质量,自觉抵制出版短期行为。
参考文献
[1]余祖文,谭维奇,张鹏顺.关于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
1教学分析
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投影原理、建筑制图知识正确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识图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顶岗能力。本课程涉及三个专业,分别是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那么在工作后的地位也略有不同,对于工程技术专业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工作;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通过识图准确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造价;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能依据图纸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现场管理。综合而言,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为学生实际工作奠定基础。1.2课程承接《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大一基础课程,是很多课程的先导课程,它后续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CAD、建筑力学与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工程图纸综合实训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等。因此本课程是很多专业课程的基础。1.3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专业大一学生,他们热衷于网络,团队荣誉感强,乐于动手,对于几何模型有一定的认识,但空间想象力较弱,对建筑构件了解少,从而成为学习本门课程的障碍。1.4培养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确定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掌握现行国家制图标准;掌握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2)能力目标:能够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进行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能够熟练识读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能用建筑专业术语与客户进行交流。(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简单来说《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这门课就是通过平面绘图能力能将三维模型绘制为二维视图,还能通过空间想象力将二维视图,在头脑中形成三维模型。1.5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建筑工程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及投影图和建筑专业图,其中正投影原理及投影图包括点线面投影、平面曲面立体投影、轴测投影和组合体投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48学时,在大一第一学期开展,本部分是课程的基础,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建筑专业图包括建筑形体剖面图断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本部分共42学时,在大一第二学期学习,是课程的重点,学习工程图识读,是所有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也在学生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课程考核采用30%平时成绩加70%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日常考勤和作业。
2教学资源
2.1教材使用教材采用刘军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教材采用赵建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2.2几何模型上课教具有点、线、面投影模型、楼梯剖切模型、房屋空间布置模型,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还有筏板基础配筋模型、独立基础配筋模型及楼板配筋模型等,提升学生识读配筋图能力。2.3实体工程施工半成品模型学院行知楼C建有二层楼施工半成品模型,有楼梯构造、板配筋、多种基础配筋模型及梁柱配筋等,帮助学生高效了解实体工程钢筋构造,提升学生识图能力。2.4智慧职教-网络课程平台根据使用教材建有配套的《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在线网络课程平台,这个网络平台现在已为学生开通,它有手机客户端,只要有WIFI,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同时,对书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十分钟左右的微课、图片、动画及练习题,大大的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5实训条件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遇到难点,带动学生跟老师一起绘图,做到做中教、做中学,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绘图能力。
3教学策略
3.1教学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是:(1)课前复习:课前通过5分钟对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简单复习;(2)新课导入:通过几何模型或建筑构件对新课程进行引入;(3)新课讲授:在讲新课时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练习:每节课内容讲完后,留学生练习时间,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自己知识欠缺点;(5)老师讲评;(6)课堂小结。3.2教学方法对于理论环节和实训环节运用多种信息化工具,如微课、云班课、翻转课堂及微信公众号等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课堂上通过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环节的兴趣,对于实践环节通过演示法并分组合作提升绘图识图能力。3.3教学手段具体教学手段有(1)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引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再通过PPT图片提升学生空间想象力及对二维图形识读能力;(2)板书教学:对于较难的复杂图形,仍然通过板书绘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采用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独立完成练习;(3)信息化教学:通过微课简短的说明知识点内容,通俗易懂,是学生课前复习课后预习的法宝。3.4教学要点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上要多提问多互动,学生充当小老师给同学讲知识,在课后积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喜爱上这门课。3.5教学效果针对本课程,每年都会举办校内建筑制图识图比赛,学生积极性很高,每次报名过百人。从学校比赛中选出一等奖获得者,参加全国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今年学生取得了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以赛促教。
4教学总结
本课程通过图片动画、教学视频和几何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老师讲授及实体半成品展示突破重点难点,在实训中进行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课后以网络课程平台及云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良林.关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项目化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1(25):132-133.
[2]牟明.关于高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70-171.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教学改革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施工技术为主线,与行业、企业专家联合按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建筑工程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用5个学期完成职业基础课程领域、职业能力课程领域、职业素质拓展课程领域的知识及技能培养,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包括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第二阶段用1个学期的时间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
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现状
1.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内容
目前,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是学生于第四学期末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为期三周的实践操作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板工、架子工、砌筑工、抹灰工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方法,为今后从事施工员等岗位的工作打下基础,学生按小组分别进行各工种的实训操作。
1.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不足之处
通过往届学生的实训,我们感受到当学生穿着工作服在实训场的氛围中操作时是充满了热情,但没过多久由于工作的艰苦、单调学生中就反应出一些情绪,借口这些工种实训不是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训工作有所懈怠,最后经过指导教师的分析帮助,学生们还是按要求完成了实训工作任务,但是通过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下一级的学生来讲如果不认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作用就不能认真完成该项工作任务,今后对现场施工工艺开展、施工工艺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就没有相应的经验,在顶岗实习时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导教师的分析观察,发现了产生消极情绪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按照各工种实训要求开展工作,属于被动型完成任务,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各工种独立开展实训,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
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改革
2.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方案改进
针对以上情况,教研室成员经过企业调研及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探讨,制定了新的实训方案,方案能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主要内容是据实训指导给出模拟工程概况,综合运用所学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预算》等科目的知识,分组进行模拟施工项目施工图设计、制定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因实训时间限制故模拟工程是简单化的一间房间)、工程量计算,各班实训小组成员根据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相应的资料并合作完成实训操作,小组长俨然项目经理,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预算员、安全员、测量员,他们的工作既有独立考核的部分又有合作完成的内容。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按照指导思路自己主导组织开展实训工作。最后成果由指导教师现场分析评比,建筑施工模拟实训项目由单一的工种实训转换为综合实训。
2.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方案实施
学生从接到任务开始就充满了热情和想象,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项目但是都要完成相当于一个单项工程所开展的设计、施工、验收程序,从学生对人员的精心组织安排、设计方案的反复讨论制定、实际操作的互相比较竞赛、验收时认真听取讲评及合理的争论,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施工模拟实训方式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阅读学生施工日记、施工总结及实训过程的指导,学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具备了一定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相当高,对其中的设计问题、计算问题不厌其烦的查资料、讨论、咨询,对施工的开展更是你追我赶不甘人后,对操作工艺精益求精,有的主动对某些操作项目重新返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综合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图纸的绘制不规范;图纸识读不熟练;设计规范不清楚;施工工艺、工种交接、施工规范不明确;操作不正确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反应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同时也反应了教学过程的弱点,面对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改革,相关专业课程也应思考教学改进思路。
3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进一步改革——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这种方案目前得到了认可,但通过实训反应出的问题应得到进一步解决,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综合了各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怎么让学生把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应用,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大纲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应结合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要求把对应的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这样在今后的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学生才能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训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