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车加工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实践教学与学生实操内容
知识
模块
知识点
教学要求
计划学时
支撑教学目标
安全教育
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与实训室规章制度
阐述车工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熟读实训室安全生产与设备保养等各项规定
0.5
目标:8/9
车工工种简介
车床基本知识与车削加工概述
车床型号,规格及加工特点;
车床的组成、使用、车床操作安全技术和文明实训
0.5
目标:2/5
学生实操准备
车床各部分功能
空车练习、开车练习(不切削)和基本操作考核
1
目标:2/5
车削加工
加工范围
讲解普通车床常见的形面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5.5
目标:1/2/3/45/8
刀具
介绍常用刀具种类、结构
实际加工(示范)
示范讲解实际工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要领,再次强调安全操作
学生实操
按图纸要求加工、正确对刀、自动走刀
作品整理
检查完成作品质量
0.5
目标:2/7/8/9
结束
保养设备、清扫卫生、上交实训报告。
(2)考核(本工种满分100分)
劳动纪律5分(参照《工程训练》评分细则执行);
文明生产15分;
考核点:安全操作、设备保养维护、工具的摆放、环境卫生。完成情况较好,得12-15分,如出现差错,每项扣1-2分,最多扣15分。
劳动态度10分;
考核点:听课情况(做好笔记、集中精力等)、积极参加实操练习等。完成情况较好,得9-10分,如出现差错,每项扣2分,最多扣10分。
动手能力50分;
考核点:空车练习,开车练习(10分)、普车外圆加工(40分),括号中的分数为每项最高得分,操作每出现一处错误,扣分10%。
中图分类号:TG5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16-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转向操作技能优秀的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能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才,而实训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积累技术经验的重要途径。近十年来,职业学校数控加工专业的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新型的加工技术冲击着传统的实习内容,这就促使我们对普通车床实训的教学进行改革,从传统的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逐步向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发展,让普通车床实训成为数控加工专业发展的“推进剂”。
如何保证职业学校学生的质量,满足企业的需求,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在数控加工专业的实训教学中利用普通机床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在目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把学习普通车床的操作技能比作学走路,把数控机床的学习比作学跑步,只有走好了才能跑的起来。事实也是这样,在我国目前飞速发展培养数控专业人才的形势下,职业学校应继续重视传统机械加工实习基地的建设,传统的金属加工理论、实践技能仍是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由此可见,传统的普车工艺可以为新型的数控工艺服务,它们是一种相关联的技术服务,是一种一体化的教学,以普车为基础的实训教学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真正让普车实训成为数控加工专业发展的“推进剂”呢?构建普车、数控车综合一体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是基础;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关键;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障。
一、构建普车、数控车综合一体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是基础
数控专业的学生安排普车实训的目的或者说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一部分车工的中级技能,可实际情况是数控专业的学生普车实训阶段(实训时间并不短)的成效与上述目标相距较大,除少数优秀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没能建立起车削加工的完整概念与常识,个别学生甚至连车刀都不能独立完成正确安装,这就导致在数控实训教学阶段又要去教学生一些基本的车工操作技能,重复讲解一些在普车实训阶段应该掌握的概念与常识。因此,由于普车实训教学的实效性不足,对数控实训教学不仅起不到基础与辅助作用,还影响了数控实训教学的实效性。
1.普车、数控车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确定,是实训教学的核心内容
首先我们应重新确定普车实训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制定要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紧紧围绕为数车实训教学服务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总结自身教学经验,我们应从以下六方面确定普车实训教学内容:熟悉安全、文明生产规章制度;车床的使用与维护;工件定位与装夹;车刀基本角度的刃磨及其初步选择;掌握相关车削加工工艺知识,对于切削三要素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车削。以上六点是与开展数控编程与工艺、数控仿真、数控实操教学密不可分的。其次科学安排普车与数控车的实训时间。普车实训为第一阶段,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以数控专业为例)要求,紧密围绕上述六点内容开展实习,可分为认识实习、技能提高、独立操作三个时期进行,实训课时比例应适当加大。数控车实习为第二阶段,同样分认识实习、数控仿真、数控实操三个时期进行。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实训工位的数量及质量应保证。初期入门,打下必备的基础知识;中期根据学生整体接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期以自练为主,教师进行检查、督促辅导。两个阶段的实训安排可以穿行,但必须保证普车实训在前。普车实训中“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车削”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是数控车实训教学的基础。因此,可采取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提问法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能力。总之,普车技能的熟练操作是数控车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普车的实训教学环节很重要并不意味着只加强而不改进,应该切实改进数控专业在普车实训阶段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应与数控教学进行互动,使之更好的与数控实训教学相衔接。
2.要实现教材、教室一体化
随着普车、数控车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确定,教材、教室一体化也要随之建立。现在职业学校专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理论老师只管按照教科书内容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而不考虑学校实训教学的现状;实习老师只管按照原有的技工学校的实习教学模式进行实训教学,而不去关心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去了解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用工的新要求,十几年按部就班的重复着变化不大的实训教学内容。因此,学校应整合教学资源,把普车实训教学与数车实训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各自为政,应统筹安排,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将课堂搬进实训室。以学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车与数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3.对学生做好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正确处理好普车实习和数车实习的关系
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普通机械加工会逐渐淘汰,数控专业的学生只要把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学好就行了,不需要学习太多的普通机床操作技能。从机械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来讲普通机械加工是会逐渐被淘汰,或者说所占比例会逐渐减少。但是,从数控实训教学的角度而言,普通加工的学习很重要也很必要,没有普车的学习,学生就不能建立“加工”、“切削”的概念,到了数控车学习时,就不能很好的把数控程序与数控加工结合起来,不懂加工,所编制的程序就变成了纸上谈兵,就成了空中楼阁;缺少了普车的实训教学环节,就会增加数控实训教学的难度和时间。还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普车是脏、累、差的工作,是没有发展的。以至于学生对实习不重视,敷衍了事,具体表现为课前不预习,示范动作不看,实习步骤不听,摸一摸,动一动,站一站,得过且过,学习主动性意识淡薄,不但给后续学习数车留下隐患,更加严重的是职业道德规范的丧失为今后就业埋下了“炸弹”。
二、提高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关键
普车、数控车综合一体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常我们所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而本文所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懂得普车的实训教学,又掌握数控车的一定操作技能,并达到一定技术等级的一种“双技师”型教师。我校数控加工专业的实训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严格、正轨的普车学习,在数车教学中难免出现诸如刀具刃磨、工艺安排等棘手的问题。因此,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专业实训教师培养。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然而我国的数控技术人才非常稀缺。作为培养机械本科专业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课程,作为指导工人实践生产,数控技术对于我校学生技能培养,但是目前我们学校对专业技能实训课研究比较落后,在学校里教授的内容往往同实际生产应用不对口。数控专业是一门具有工种多、操作性强等特点的工科专业。应该怎样来评价数控专业技能实训教学,以社会生产提供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需要对数控车加工实训课的有效教学进行实践与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国外特别是德国、美国等西方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课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有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和相应的评价方法,都获得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国家整体教学环境制度不同、观念差异,我们认为对国外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评价方法等要消化性吸收,需要有所扬弃,不能照抄照搬。
国内关于高校数控专业课教学的研究近几年还刚刚起步,但是发展较快,特别是上海、江苏、广东等职业教育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中职学校开展过一些研究。我们知道,对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评价和审核是劳动部门的一种技能鉴定。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只能体现一种学习的结果,并体现不了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更说不上对其进行控制。至于高校数控专业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项目量化达标的规定,目前在我国还处在最阶段。
二、数控车加工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动手的机会少,危险性大。由于数控机床的设备比较精密,且价格贵,使学生操作起来有顾虑,只能在教师的亲手指导下才敢动手操作,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很多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都很陌生,在以后的操作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办法独立完成操作,这使机床误操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多,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二)学生无法检验加工程序,加大教师检查编制程序的难度。每一个学生在加工程序时的进刀方式、进刀点和走刀路线完全不一样,显然编制完成的加工程序也各不相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就加大了教师检查程序的难度,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同时降低了授课效率。
(三)学生对学习失去积极性,实训效率低。首先是对程序的编制,学生编制好程序后,教师要对其进行检查,确认没有问题以后才可以把程序输入到机床;如果学生编制的程序有问题,必须重新编制,直到程序可使用为止。其次是程序的输入,要求认真仔细,输入的程序确保无误才可进行加工,程序输入在实训中是非常重要一步。因为一个零件的加工程序很长,难免在输入过程中会有一些失误,因此在程序输完以后要进行逐字检查,这其中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这种繁琐重复的工作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降低了实训课的有效性。
(四)班级学生数多,学校设备少,无一人一机的实训条件。从现有的班级现状来看,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已达到40人左右,而我院现有数控车床数量总共才10台(除去比赛训练用机床4台),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在同一时段进行1人1机(1台)的实操需要,使得学生等候时间较长,学生平均操作次数也减少输了熟练程度也大打折扣,要想提高操作技能也较难。
针对以上所产生的原因,为改变现有的不良现状,努力提高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笔者也根据这么多年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能对此进行了积极和有效的探索性实践研究。找出一条符合我校校情,切实可行的教学之路。这对于加快我校数控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无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教学方法的研究。据研究表明,学生对有数控车加工实训与数控理论学习交叉进行的教学方式不赞同。然而每一个学校都力求培养既能懂理论又能懂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学校拥有技能高超但教学能力却不强的人才,于是我建议数控车加工实训教师应该加强数控加工实训指导方法学习,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传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二)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让学生对数控加工实训感兴趣,首先要抛开传统教学模式,试着让学生自行加工和设计零件,需要强调的是,进行加工设计之前一定要先在模拟软件上进行仿真,通过老师审查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实体加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独自进行零件设计、绘制图表、制定工艺、选择加工方式、编写程序的,老师只是对零件加工进行验证检查。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相信假以时日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获得一个质的飞跃。
(三)分组实训,组内成员各安排任务。针对我校近年来数控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多,设备的缺乏,数控教师应根据本校特色选取适合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将班级实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实训,如(第一位操作机床,第二位编程、写工艺,第三位检测等)实训完成之后,小组成员进行小组交流,总结教训,通过分工合作,让学生对单件的加工技能得到加强巩固。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去引导,让学生在加工每个零件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提高技能。当然,也希望通过实践教学与其他兄弟学校取经的方式研究出一条符合本校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的教学形式,以满足每个学生共同参与数控车的实训。
参考文献:
[1]邹玉杰,韩鸿鸾 .《数控车工全技师培训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控加工技术已经在现代加工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的需求和人才的缺口已经成为社会的重大矛盾,如何为企业尽快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校是个年轻的学校,尽管建校时间不长,但是为数控专业教学配备了足够数量的数控车床和数控仿真实验室,为顺利实施数车项目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笔者在多年进行数车实训教学中不断总结,感悟到运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数车项目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数车实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习效率低
在数车实训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机床上现场示范,学生看过老师示范后就各自上机练习。以这种教学模式开展实训教学,学生在数车实训中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因为数控机床一般是封闭式结构,学生只能和教师一起站在机床的一侧进行学习。因人数众多,可见范围窄,多数学生看不清老师的示范,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2.存在安全隐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数控车床上进行示范操作后,直接让学生上机床操作,大部分学生会因未看清示范而不知如何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甚至会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撞车。
另外,学生会因没看清老师的示范,对机床心存恐惧而蹑手蹑脚,不能大胆操作机床,使其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二、运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数车项目教学的优势
1.数控仿真软件的优点
(1)丰富的刀具材料库
该软件采用数据库统一管理刀具材料和性能参数库,刀具库含数百种不同材料和形状的车刀、铣刀,支持用户自定义刀具以及相关特征参数。
(2)机床操作全过程仿真
该软件能够仿真机床操作的整个过程,毛坯定义、工件装夹、压板安装、基准对刀、安装刀具、机床手动操作等仿真。
(3)加工运行全环境仿真
该软件支持仿真数控程序的自动运行和MDI运行模式,三维工件的实时切削,刀具轨迹的三维显示,提供刀具补偿、坐标系设置等系统参数的设定。
2.仿真软件的应用提升实训项目教学效果
(1)利用仿真软件降低实训成本,提高训练效果
在职业学校对教学成本进行一定控制的前提下,教师使用数控仿真软件可以弥补数控实习所带来的投入大、成本高、消耗大的问题。
一方面,实训教师可以利用仿真软件降低实训成本。学生利用仿真软件对机床面板、刀等进行熟悉和模拟操作,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模拟操作不满意,可以轻松对实习过程进行初始化;对已完成的实习进行回顾,而后多次练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实训教师利用仿真软件能避免学生初期实习时的操作安全问题,又可以克服人多机少的矛盾,使实习的安排达到多样性。
(2)利用数控仿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控机床教学因为教学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我校在引入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后,根据实训项目教学的要求安排学生训练,学生所编写的程序可以直接在仿真软件上进行模拟加工,零件的加工过程也和实际加工相似,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数控车床加工过程。毛坯加工为成品的过程更加直观,便于学习和掌握。教师布置的编程与操作的作业也可以直接在仿真系统上进行检查,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数控仿真软件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学生过于注重仿真训练,忽视实训操作
数控仿真软件只是对加工过程的模拟,并非真实的加工,无法替代实际机床,更无法替代学生在切削加工时的感受。尤其在切削用量的选择方面及刀具的使用方面,仿真软件只能在切削深度过大时才报警,对刀具材质及角度等方面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另外,在尺寸控制方面对操作者要求不高,与实际加工的尺寸控制过程明显不同。长此下去,容易使学生养成工作轻率的毛病,而且往往忽视对切削用量、刀具选择、零件尺寸精度控制等关键因素的思考。这样的程序一旦用于实际操作,就很容易出现故障,影响加工质量,继而影响到实习或生产效率。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机器不会给人出错的机会,一旦出错,轻者零件报废,重者机器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事故。这就要求学生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但在仿真系统中,如果出现撞刀、撞机床等严重错误,只是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长期下去会让学生对安全生产麻痹大意。
在数控车实训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机床的操作不熟练,在加工实训中有时不慎会使刀具或刀架撞到工件或卡盘上,轻者会撞坏刀具和被加工的零件,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重者会造成人身事故。因此,在数控车实训教学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发生撞刀现象的发生,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撞刀现象与解决方法。
一、常见数控车床加工的撞刀现象
(一)建立机床工件坐标系引起的撞刀现象
我校在数控车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G54-G59指令结合试切法建立工件坐标系,一个学生在用试切法对刀时,采用MDI指令试切,采用指令G90 U-1.5 W-20.0 F0.06试切完成后,在建立工件坐标系坐标值X坐标忘记+输入-1.5,编好程序后试运行一切正常,就放心的加工,结果在加工中发生撞刀现象。
(二)、编程错误引起的撞刀现象
在实训加工中,由于学生对车床编程指令理解的不透彻,常常由于编程错误引起撞刀现象的出现。例如,有位学生在数控车床加工时,在加工锥面螺纹时,用G92指令编程,在第三次循环加工时,发生撞刀现象。螺纹刀尖崩坏,工件报废。论文写作,解决方法。停机检查程序,发现在G92指令第三刀X19.50写成19.05,背吃刀量过大,引起撞刀现象;
(三)工件装夹不当引起的撞刀现象
在一次实训中,在加工零件左侧部分时,由于零件可装夹长度只有15MM,装夹距离短,一位同学在装夹时,卡盘卡爪只有一个卡齿夹到工件表面,在用G92指令加工锥面螺纹时,由于径向力过大,发生撞刀现象。
(四)操作不当引起的撞刀现象
学生在数控车床操作时,在对刀过程中因为操作失误, 把Z向0.01误认为是0.1所以用手脉时控制走刀过快,导致撞刀刀尖碎裂。
二、防止数控车床加工中撞刀常见现象的三点解决方法
(一)、输入程序并校验
程序的输入与校验在数控车床加工操作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主要是把输入的加工程序用数字指令形式将加工过程中刀具的运行轨迹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显示面板显示出来。然后观察零件加工图形是否正确是否有危险指令,因此在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将刀架移动到安全位置,按下锁住机床和孔运行键进行空运行操作,主要观察运行轨迹是否正确,程序中的刀号与机床的刀号是否一致。
2、经校验后的程序如果没有出现危险指令和错误,也没有出现报警,校验出的图形也没有问题,线别急于加工,要再检查程序中的以下几个方面:
(1)、校验程序中是否有刀号;
程序中是否有刀号,这一问题往往被学生忽视。论文写作,解决方法。校验程序时没有刀号,程序照样加工运行,运行轨迹也正确。如果在实际加工中需要换刀加工而没有重新调用刀号时,此时加工时仍然使用前一把刀进行加工,就会出现撞刀。
(2)、换刀点是否安全;
换刀点一般选在机床参考点上,但为了节省加工时的辅助时间减少空程序可就近选取,要依照刀具探出的长度和加工零件的尺寸来定。换刀点确定之前,要首先确定上一刀尖所在位置,并合理利用G00指令移动刀架到达换刀点的过程中,防止撞刀。
(3)、G00指令、G01指令的使用是否正确;
G00指令:快速定位(G00或G0) 刀具以点位控制方式从当前所在位置快速移动到指令给出的目标位置。论文写作,解决方法。
G01指令:直线插补(G01或G1) 刀具以一定的进给速度从当前所在位置沿直线移动到指令给出的目标位置。
在程序校验过程中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把加工轨迹表现出来,在校验中通过观察图形很难看出G00指令和G01指令的区别。如果在程序中刀具在工件表面上移动出现G00指令就必然会产生撞刀现象。论文写作,解决方法。
(4)、检查程序中是否存在移动指令与刀具指令同在一个程序中。
如G00 X42.0 Z3.0 T0101,因为在程序在执行时先执行移动指令后执行刀具指令或在移动中执行刀具指令。在这种情况下换刀,刀具与工件发生碰撞,正确的应该是分成两个程序段。
……
G00 X42.0 Z3.0 ;
T0101;
……
3、校验程序完毕后要回参考点,在校验程序时机床是锁住不动的,而刀具相对工件加工在模拟运行(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在变化),这时的坐标与实际位置不符,需用返回参考点的方法,保证机械零点坐标与绝对和相对坐标一致。这一环节有时不注意在校验程序后没有发现问题就进行加工操作,会造成撞刀现象。
(二)试切法回工件坐标系原点校验
试切法对刀是实际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对刀方法。
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驱动主轴旋转,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记下坐标系的X坐标再减直径(西门子系统减半径),以及刀尖在右端面的Z坐标,输入到坐标系的G54-G59当中。
例如:1#刀刀架在X为120.0车出的外圆直径为30.0,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X值为 120.0-30.0=90.0;刀架在Z为 100.0时接触工件右端面,分别将(90、100)存入到G54----G59里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标系。论文写作,解决方法。
在对刀完成以后,校验工件坐标系是否正确,可以用MDI指令进行校验。
如:G54 G00 X100.0 Z100.0,使刀尖移动到距离当前工件坐标系的一个安全距离。论文写作,解决方法。在该指令执行完成后,可用手轮驱动刀架由快到慢移动到工件原点附近,观察坐标系值的变化情况,是否接近X0.0Z0.0。
(三)加工与运行
加工与运行是最后一个操作环节也是机床操作中的最后一道工序,虽然在前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但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因此在加工运行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光标必须要回到程序的开头,如果没有从程序开头加工容易出现撞刀现象;
2、当启动和程序结束的时候,要把倍率调低,在看清程序和刀具的位置后再给倍率,调试程序时快速进给要调到最慢档,最好手不离开进给保持,要养成先看后走的好习惯,这样会减少事故的发生;
3、在调试程序加工第一件工件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程序,试加工时单段运行,随时控制进给率,随时看剩余行程,加工前应模拟运行一次,单段运行,再正式加工。看看有没有意外的刀具路径出现,一旦出错,迅速急停,特别是初学者,要注意急停按钮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沈阳-机床:CAK3665使用说明书
【2】沈阳-机床:CAK3665操作编程说明书
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所中职学校办得是否具有特色,是否具有影响力,是否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出一批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学校实训课的开展。如何开好实训课,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以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一道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严重下滑,学生基础差,学习的兴趣低的情况下,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笔者在长期的车间实训教学中,认真总结学习,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应用,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也取得了好的成绩,达到了“教与学”共同提高的很好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该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体,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极高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具体项目的学习,掌握整个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知识点,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强化多向思维的培养,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
二、项目教学法具体设计过程
(1)明确任务。教师提供零件图纸,布置任务,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获取工作任务的信息,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分析。学生根据工作任务,集思广益,分析图纸和加工内容,确定加工工艺和切削用量、刀具、量具的选择。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对工作任务的细节描述,该过程着重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
(3)决定计划。学生各组开展工艺和加工的可行性分析,教师听取学生的各个方案,并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决定,该过程重在增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4)实施计划。各组根据正确的工作计划,选择正确刀具、量具,同时重视安全操作,完成零件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学生要认真操作,耐心细致,教师要不断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重加工过程中的细节,注意观察和总结,并做好记录,以防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
(5)检查工件。工件完成以后,组内分工完成零件尺寸的测量。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检测过程,按中、高级工的标准控制好质量关,切合工厂实际,使学生体会质量问题重要性。
(6)评价反馈。各组根据加工出的工件,对工艺、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教师在听取各组的总结后,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对各小组加工进行综合评定。切记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注重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的严肃性。
三、项目教学法在车间实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学校先后建立相应的完善的机械加工车间,购置大量设备,例如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普通车床铣床、电火花、线切割等,充分满足机电、数控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为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打下基础。
下面,讲述一例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套类零件采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1)明确任务。第一,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工作小组,每组合理搭配,并选出小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间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又有助于顺利完成任务。第二,教师给出轴套零件图,要求学生明确加工要求,确定项目任务:制定零件加工工艺、选择切削用量、进行零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第三,通过本项目的训练,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熟悉套类零件加工相关工艺知识,掌握外圆及内孔加工工艺制定,工件加工操作中具备对刀、尺寸控制与机床调试的能力,掌握类零件尺寸的检验方法等。
(2)任务分析与决定计划。各小组根据图纸,做好任务分析,教师帮助指导决定出加工计划。①分析图纸。看懂零件图,零件材料为45 钢,毛坯规格为φ50 mm×50mm,确定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②加工工艺分析。选择沈一CA6140车床,制定加工方案及加工路线。③工、量、刃具的选用。量具方面选择必要的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和内径百分表。刀具选择45°外圆车刀、90°外圆车刀、φ20mm麻花钻、φ20×45mm内孔镗刀等。④切削用量选取。粗、精车外圆,粗、精车内孔等加工内容,根据实际生产经验选择合理的主轴转速、进给量、背吃刀量。⑤确定加工工艺。1)用三爪卡盘夹持毛坯外圆,约伸出20mm左右,找正夹紧,加工图纸右端;2) 用45°外圆车刀平端面;3) 用90°外圆车刀粗、精车φ45mm外圆到尺寸要求;4) 用φ20mm麻花钻钻通孔;5) 用内孔镗刀粗、精车φ22mm内孔到尺寸要求;6) 用45°外圆车刀对φ45mm外圆倒角;7) 检查无误后,调头用软卡爪装夹φ45mm外圆,找正夹紧,加工图纸左端;8) 用45°外圆车刀平端面控制总长40mm;9) 用90°外圆车刀粗、精车φ35mm外圆到尺寸要求,同时保证φ35长度25mm;10) 用45°外圆车刀对φ35mm外圆倒角,对工件去毛刺;11) 仔细检查各部分尺寸,卸下工件,完成操作。
(3)实施计划及检验过程。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第一位完成加工任务,生产出合格零件。本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总结,适当做些记录,找出出现的问题的原因,以避免自己实际操作中重复出现该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答疑,时刻强调安全,遇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示范,以便各组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
(4)评价反馈。第一,各个小组介绍自己的加工过程,展示成果,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再由教师对各组的工件进行综合评测,做出中肯的点评,让学生明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二,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实习报告”,把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思考方法、理论知识上的不足、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都总结出来。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注意事项
(1)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车间实训课实践性很强,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能让学生更好接近生产实际,利于就业。车间实训采用项目教学法,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学项目的设计必须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完成的任务比教师讲解实例要难些,尽量结合其他学科,有一定的综合性。
(2)指导要准确清晰。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要抓住重点,避免重复,对技能的演示要合理规范。同时,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在完成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技能。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的深度有所不同。
结语: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实训教学中,将不断地探索、完善和总结项目教学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郁庆寿.项目教学法在钳工技能与训练课中的运用[J].职业时空,2010(11).
1.课程实践性强
这门课与生产关系极为密切,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主,相关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与综合性。这对于缺少实践锻炼和系统理论知识不完备的技校学生来讲,学习起来难度确实很大。
2.理论性较强,新名词新概念多,内容繁杂
该课程要求学生初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几何等基础知识扎实,又具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如金属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加工工艺学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每一章节均涉及到大量的新内容、新概念和新名词,这也给初学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操作中危险性大,安全系数低
普车技能训练对于从来未接触过机器操作,更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初学者来说,从心理到肢体的适应及过度,都存在很大差距。另外,由于车床结构的复杂性、外露零部件多、高速旋转零件多等因素,其危险性在所有切削加工工种中是最大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
4.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前后内容密切相关
学生要学好这门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要领,就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经过刻苦勤奋、大胆细致、艰苦长期的动手训练。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熟练操作技能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学部门及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的不断研究,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合理应用,才能上好这门实操训练课。
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课程进度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比较多,所以编制教学课程时,在上普车实训课之前应优先安排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等课程。在实训课讲切削基本要素、刀具知识、工件的切削性能时,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材料学知识,明确被加工对象的性质,才能正确地选用刀具,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否则,在具体的操作中,不能正确理解实训指导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能会在上机操作中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又比如机械制图课,教学内容多,不可能在短期内上完;学生普遍的几何知识又欠缺,零件图的内容一般在课程的后半部分讲授,这样学生进入普车实训阶段时,轴、孔、盘、轮类零件图知识可能还没有讲授,致使他们看不懂基本的图样。而车削工艺却要求学生能按照图样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正确选用刀具并刃磨,合理确定切削用量,这说明两门课程的衔接出现了问题。所以机械制图课教师,可以考虑调整教材授课顺序;在讲解最基本的制图知识后,先讲解回转体类零件的画法与识图知识,为实训课学习打好基础。
《车工工艺学》与《车工技能训练》课互为依托与促进,前者是理论与基础,对操作有指导作用;后者是实践与运用,对理论有验证与补充作用。所以,在安排课程时,要求两门课同步进行。我们认为这样做还不够,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教学中,工艺课与实操课最好由同一实训指导教师担任,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协调好两者的进度,并使工艺课稍超前于实训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实训指导教师在讲授工艺课时,能将实训课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错误做法及时在课堂中反馈出来,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反过来,在上实训课时,将工艺课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操训练中,既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训,又有利于学生对工艺课的理解与运用。另外,同一实训指导教师也最容易自我协调两课程的进度,使两课相得益彰,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使两者真正成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
三、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文明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始终。麻痹大意及轻视安全是企业的大敌,技工学校学生进行的所有生产实习训练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车工技能训练课中更加重要。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广泛流传着一句谚语:紧车工,慢钳工,轻轻松松做电工!一个“紧”字不仅是说车工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更重要的是说明车工生产的危险性。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切削加工中,车削加工是最不安全的工种之一。车工的手、脑、身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工件在高速旋转,刀具在不停运动,车床外露旋转运动的零件也多,车削加工中的伤亡事故概率也最高,这被企业生产实践和实训教学中大量血的教训所证实。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1.加强日常安全教育
因为不安全因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刻在威胁着人身与机器安全。这就要求师生始终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每天在进入操作之前,教师都先要不厌其烦地讲解安全知识,讲解本次训练在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回顾上节课所发生的任何不安全现象及事故,切忌空谈一些安全口号,多讲解现实中的一些事故实例;在操作车床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时刻注意工件、刀具、车床相互位置的变化,是否进入加工危险区域范围内;在训练结束前,要认真总结本次实训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事故,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形成天天讲安全、堂堂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化、常规化。
2.突出几个特殊环节的安全教育
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车削实训教学中,有几个特殊训练环节事故概率较高,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1)学生刚进入普车实训的初期,尤其是进行铸件毛坯的粗加工时,学生因对车床结构还不熟悉,操作要领还没有完全掌握,加之毛坯的夹持表面不规则,最易出现撞刀或工件飞出事故。一旦有学生在该阶段出现事故,就会表现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造成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后续实训课乃至整个实训的训练效果。
(2)在车削孔、锥体类工件时,刀具最易越位而发生撞刀现象。如果退刀不及时或误操作,轻则损坏车刀,重则撞坏刀架,更严重则出现人身或车故。尤其在以手动小滑板法车圆锥体训练中,学生容易忘记回程中使小滑板回位,经常发生卡盘撞击滑板事故。
(3)在车削螺纹类工件时,若螺纹的导程大,又选用高速车削时(不少学生因好奇喜欢选用较高速度车削),要求操作者技术相当熟练。在加工中如果在螺纹收尾处不能及时迅速地退刀,难免出现撞刀或更为严重的事故。在以上几个特殊环节上,要求实训师生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防范事故的发生。
3.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
从各技校机械专业学生组成结构来看,具有年龄小、个头低、农村学生多,而且每个班级女生所占比例在10%~15%左右的特点,这就给普车实训课安全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尤其是多数女生及少数胆小的男生,从心理上对车床操作具有畏惧感,经常表现出不敢大胆上车床操作的情绪,就是勉强上去,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事故,因而造成心理的过度紧张或焦虑。当一旦发生小事故时,他们就惊慌失措,不是果断地压下安全按钮或采取停车等措施,而是手足无措大喊大叫,或者逃离操作平台,头脑迷蒙误操作,往往将一个小事故演变为一个大事故。这就要求实训指导老师要多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除了多对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训练与指导,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镇静和有必胜的意志品质。
四、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在基本操作训练中,尽量采用现场课堂教学形式
认真做好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讲评等教学环节,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实操重点,重视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与归纳,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2.严格规范化教学
学生在车间实训相当于工厂的学徒工,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任何工种都有操作要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训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进行示范,避免误导学生,以免他们将一些不良习惯与作风带入企业。规范化教学,不是要扼杀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因为任何操作规程都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并无数次被实践所验证的制度,不是随意能违背或改变的。对于学生在实训中的一些新奇想法,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与引导。
3.在进行复合作业课题训练时,教学过程最好与企业合作
选择一些典型产品零件进行教学,以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检测等程序,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战演练,综合实操能力得到提高。在基本训练中,要求学生学会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正确的检测、分析、判断,熟练正确运用各种检测方法与手段,树立重视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及成本的观念和意识。
4.直观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钳工是我们第一个实训的工种,也是一个实训工种中最累的一个工种。我们实训的项目是做一个小榔头,说来容易做来难,我们的任务是把一个16×16的9cm长的方刚手工挫成14×14长8.5的小榔头,在此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作品报废,即便是很小心,我还是因为下挫的力度稍大了一些在作品即将完工的时候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挫伤了一个导角。为了保证能交上一个合格的作品,我又重头开始:锯毛坯,错毛坯,,量长度,量厚度,磨光斜面,打导角,钻孔,攻丝,安装,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细致入微,精益求精,每挫一下用的力度,攻丝的方向和方法都有要求,这不是凭空的规定,而是师傅们留下的宝贵经验。经过师傅耐心的指导和自己的不断摸索,同时借鉴了其他同学的方法,我终于有了自己加工零件的做法,在四天时间里成功做出了一个较为合格的作品,当然这个作品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因为材料有限,整个榔头比例失调,看上去不是很美观,但整个作品也在本组获得了最高分。
车工实训
车工实训是我组第二个实训项目,用时三天,目的是学习车床的组成和操作方法及加工范围和加工技巧。工作不是很累,但要车出一个合格的作品还需要花的量时间来练习。我们小组七人一个车床,时间紧,任务重,同学们都认真对待每一次车床操作,车工实训的任务是车一个手柄,因为车床是精密加工机器,所加工出来的工件公差范围小于±0.5mm,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车圆弧,双手必须配合好,稍有不稳妥的地方就有可能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一次在联系中我眼看就快成功了的作品,一个不小心退刀失误切去了手柄的大半,整个手柄就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车工的要点就是掌握进退刀的速度和厚度,进刀过快会打劈木料,过慢又影响加工手柄的用时,进刀过厚会使工件的表面粗糙,过薄也会使加工次数增加,浪费时间,影响成绩。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学习和实践我已在三天内掌握了车工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加工技巧,最后的考核过程中我的作品整体比较完美,但因为加工出的工件厚了一毫米被重扣了分数。还是那句话:熟能生巧,学到皮毛的技术没有什么值得我骄傲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才能使自己更优秀。
整个实训中就属焊工实训最伤眼睛,如果保护不得当眼睛就会红肿流泪,还好,师傅教了我们如何保护自己,我的眼睛才算逃过了一劫。焊接看上去并不是很难可轮到自己才发现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容易。一开始我连电弧都打不着,在师傅的耐心帮助下我终于顺利突破了打电弧,引电弧的难关。焊接的优劣取决与焊缝的平整度,如果在焊接时手感不好或是焊接的方法不正确都会使焊点错位,焊缝移动,焊线扭曲,为了攻克这些难关我虚心向师傅求教,在师傅的指点下我的焊接水平逐步提升,从起初的歪七扭八到最后的平整均匀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我还发现一个窍门,在焊接过程中先把与焊钳连接的电线梳理好,这样方便焊接时焊钳的移动,也可以保证焊缝不被碰开。经过三天的认真学习我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我得到了本组最好的成绩,这对我来说又获得了一次成功的喜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152-03
项目教学法就是将一个完整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自己制定项目方案、实施项目计划,进行质量检测,最后完成项目展示和评价。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老师解惑起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完成整个项目,将各科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灵活运用。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融合了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学、金属切削等多门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整合的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
一、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中的应用
1 选课题、制定项目任务书。项目课题的选定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个桥梁,选择课题时,需将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两门课程整合在一起,设计出符合实际生产的选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 分小组、制定项目方案。教师布置项目工作任务,对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小组讨论制定工艺方案。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教师解惑完成项目工艺制定方案,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创新、分析、比较的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实施项目计划。学生根据自己在各个小组里的分工,开始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加工。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能切身体验到从制订工艺到具体实施,最后形成产品的喜悦。在这个环节中真实的体现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实践操作联系在一起。
4 项目展示与评价。这个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升华。学生完成作品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各小组进行成果汇报和展示。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先由各小组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供他人借鉴,阐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主动弥补,以点评小组成员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
教师评价时,不能只注重结果,而要注重过程,每个小组的水平参差不齐,要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在评价时要指出问题的所在与解决的方法,比较各组的方案,总结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实施方案,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评价中得到提高。
二、典型案例分析一轴类零件的加工
以数控车实训中常用和典型的轴类零件的加工为例,如图1。阐述项目教学在数控车实训这门课程中的应用。
1 项目任务分析。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查阅资料或提出问题,教师解惑,学生填写零件图工艺信息卡片,如表1。
2 分小组、制定项目方案。教师布置项目工作任务,对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小组讨论制定工艺方案。教学流程如下:
(1)确定加工顺序:小组讨论,教师听取学生的决策意见,学生填写加工顺序卡片,如表2。(2)选择刀具、切削用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听取学生的决策意见,学生填写刀具卡片,如表3。
(3)确定工件零点,绘制走刀路线图,编制程序清单,如表4。
3 实施项目计划。为了检测自己所编程序是否正确和安全性出发,各组先用仿真系统进行模拟加工,确认程序以后按照各组组员分工,在车床上团结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4 项目检测。①学生对加工完的零件进行检测:②教师与学生共同填写零件质量检测结果报告单;③各小组检查、点评;④教师填写考核结果报告单。
5 项目展示与评价。①根据做出的实际工件,学生填写加工质量分析报告;②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一份个人工作过程总结;③各小组完成项目自评、互评表,如表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056-03
随着普通高中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数量逐年下降,职校的招生门槛降了再降,使得学生整体素质也有所下降。面对该情况,专业课教师应如何调整教学?“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教学理念肯定是行不通的。针对这种情况,我校进行了大力度的课改,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技能为重点,知识实用、够用为原则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须特别指出的是,中职教育不能用技能培训代替专业教学,否则会使学生缺少基础知识的积淀,缺乏终身学习的后劲,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技能要强化,理论知识要实用、够用是当前专业课教师的新认识。可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在学生心态还没有真正进入专业领域时,已经将所有的理论课程授完。没有消化好的理论学习使得本来学习能力就弱的学生“望学而生畏”,注意力常常游离于学习之外,致使学生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而在实训时因没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技能的提高又遇到“瓶颈”,停滞不前,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效率下降。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笔者初步形成了一个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整合的教学方法。
依据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只有当学生正确地了解所学内容的用处时,学习才会成为最有效的学习;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所谓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主义学习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在施教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出知识点、总结规律,就是在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掌握学习理论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这些理论给我们这样启示:我们的教学是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埋怨条件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学生太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比较好的做法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定的生产情境,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学习与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实践、合作等环节使所学知识得到内化(深刻理解、与原有知识融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将知识外化)。
内涵
第一层:整合与分工 是指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师)在接到教学任务后,根据相关课程标准及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对教学目标创造性地整合,把单独的专业知识点整合成跟生产实践相关的具有代表性、学习目标明确的课题;从而以课题为载体,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做到统一目标,合理分工。
第二层:模拟与实践 是让学生带着目的,在一定的情境中按照教师整合后确定的课题要求进行软件模拟训练,在模拟中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实践理念;进而按照模拟后学到的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即实训,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并形成职业技能。
第三层:追根与解惑 目的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将学生在理论学习或技能训练中遇到的困惑、难点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解释和升华,形成经验。经验追根溯源最终也是和理论知识紧密相关,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练出精湛的技能,才能做到殊途同归。
梳理与总结 是帮助学生将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整理、疏通、合成、归纳,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达到学习知识螺旋式提升的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是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主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咨询者、协调员、整个学习过程的“幕后操纵者”;专业学习再也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而是真正地相辅相成;理论知识也不再是抽象无物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对实际操作的帮助和支持;实践教学也不是单纯的加强技能训练,而是将职业实践活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数控车课程教学实例
第一层:整合与分工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本校数控专业数控车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目标进行整合,把整本书整理成七个课题,即数控车基本操作知识、一次成形外圆加工、简单台阶轴加工、锥度轴加工、球面/球头轴加工、外三角螺纹轴加工、综合零件加工。理论课教师负责讲解指令、程序以及对程序的软件模拟。实训指导教师要注重对机床的正确操作和零件加工完成后质量保证的教学。理论课教师所授程序要符合生产实际操作,实训指导教师要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解答零件尺寸精度和技术难点。要想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达到理论实训相辅相成,需任课教师理解、消化课题内涵,以课题为中心定时交流、协调教学内容。
第二层:模拟与实践 理论课教师有计划地按照整合后确定的课题,结合车间实际生产创设情境,采用一定教学方法讲解相关知识点。如车外三角螺纹轴课题可以创造一个模拟工厂教学环境,从模拟螺纹轴加工的招标入手,以加工螺纹轴的整个生产过程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知识;学生则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进而应用知识点进行本课题零件的编程和软件模拟。在此课题中,学生需要依次完成以下工作:填写投标报价单学生互评合作自学学生抢答示范G92指令评技术分填写工艺卡与综合编程软件模拟学生互评。值得注意的是,理论课教师要在模拟中确保零件程序和工艺的正确性、规范性,让学生在模拟中形成理念,然后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是中心环节。实训指导教师进行完必要的安全知识讲解后,要将本课题零件在实际加工中所需的操作知识,如机床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量具测量姿势、零件质量保证方法等规范操作示范给学生。示范完成后,学生上机操作。在上述课题中要完成的工作有:学生训练操作技能比赛教师进行工件检测与技术评分发中标通知书学生对本堂课掌握情况的自我评价。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多巡回、多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安全、不规范的操作。如每个课题初有些学生因某些因素的影响,模仿的动作不规范、不协调,不能保证加工质量,这时,教师不应过多指责,应耐心指导,并加以辅导,以便学生及时更正。要注重学生个性,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因势利导,多加鼓励,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浓厚兴趣,敢于发问。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实习期学习氛围。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三把关”,即对安全文明生产把关,对动作姿势把关,对工件质量分析把关。学生可相互示范、相互检查、相互纠正,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三层:追根与解惑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行不通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由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会遇到各种情况。如在上述课题中,部分学生按照模拟后的程序加工后,发现环规检测通不过,这时要分析是对刀、装刀还是刀具磨损原因。又如,在车削圆弧练习中,加工出的圆弧和模拟时情况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时教师可以指出原因是车刀刀尖半径不同,刀补量不同的刀补理论知识点。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再加上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学生对这些原本很难理解的概念就容易理解,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有机结合。
梳理与总结 在一个课题结束后,学生要对理论知识点进行梳理,对操作方法进行总结,评价课题教学目标达成度和学习任务的完成度;教师则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反思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反思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否能做到举一反三,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是否应加入本课题等等。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数控车课程采用“三层一总结”教学法有助于改善目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对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大有帮助,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宣文.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9(2):81-86.
[2]刘宣文.人本主义教学观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1):91-94.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1.教材缺乏系统性,课程交叉内容多,特别是专业课,例如《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机械制图》和《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有大量内容重复,课程体系不够精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2.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在以往的教学中,上课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分开,上课的老师讲工艺和编程,实习老师主要是数控机床操作训练,各教各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
3.现行课程体系有强调操作而排斥知识的重要性的倾向,学生的学习潜能没能充分发挥,基本功不够扎实,技术实践能力较差。现行课程体系力求在培养操作工,而不利于培养高级一体化应用性人才。
4.实践教学环节脱离工厂真实环境,一些实践性强的实验、实训设备由于缺乏技能型教师和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没有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
二、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以课程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突出“新、精、实用、高效”的特点,以能力为中心,创建一个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所谓课程体系的新就是指要反映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反映一体化专业新技术;课程体系的精指课程设置简捷而无冗余;实用指课程设置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高效指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效率要高。其思路如下:
(一)一体化课程体系应注重基础,强化基础课程的应用
将《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专业基础课整合到一起,把《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以及《数控加工技术实训》三门专业理论与实训课整合到一起,编制了适合我们教学的校本教材《专业理论综合教材》《数控编程与加工》,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
(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培养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存在把能力本位理解为操作本位和把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解为反复操作训练的误区。学生见习的多,实习的少,重复的操作训练多,综合的技术实践少。所以一体化专业不能仅仅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应该突出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满足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三)改进实验、实训的投资方式,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
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化,以学校企业双赢的方式,将有些实验室、实训基地建立在企业。如是一则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二则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则盘活学校的实验投资,四则巩固了“校企结合”的共同利益基础。
(四)以“基础+项目”的模式构建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现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操作训练四部分组成,该课程体系结构除了削弱了基础外,课程交叉内容多,专业课程内容空泛、针对性不强。鉴此,我们提出了一体化专业“基础+项目”的课程模式。基础课以课堂教学加实验的形式授课,项目(训练)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根据岗位的要求开发训练项目,由学生根据择业意向和兴趣选择他所需的项目,从而保证按学生和社会的需要设计教学。如旨在培养数控车工的数控车削加工项目应在数控车床结构认知、数控车床的维修、车削工艺、车削刀具、夹具、量具和数控编程与操作等方面都得到训练。
三、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组。我们采用动态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编入不同小组,比如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中,我们共开展了三个兴趣小组数车小组,针对的是对数车编程技术有兴趣的学生,数铣小组,针对的是对数铣编程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加工中心小组,针对的是部分数车数铣学习较好、对加工中心感兴趣的学生。编入小组后并不是不能改变,每个学期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调整改变加入其他的兴趣小组。
2.教学内容重组。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项目和专业发展项目,基础项目是不论任何专业发展方向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发展项目是对某个专业方面有兴趣的学生才要求掌握的内容。在吃透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将任务层层分解,按其包含的基本技能,划分为三大工作任务:金工实训工作任务,仿真实训工作任务,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三大工作任务中,金工实训任务为基础任务,模拟实训项任务和数控操作实训任务为专业发展任务。具体内容包括:
(1)金工实训工作任务。包括普通钳工、普通车工,普通铣工实训任务,金工实训任务要与技能考证相结合,突出以车工中级为重点,其它工种及更高级别相接合。
(2)仿真实训。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车、铣、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和操作,初步掌握数控加工艺。主要包括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编程基础、数控基本操作过程、仿真加工等。
(3)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该任务是所有实训任务的重点,因此所占用的学时也相应较多,对于数车、数铣和加工中心的要求是一致的,即达到在等级工考核所允许的操作时间范围内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3.一体化施教。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化,通过学生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达成教师的教学目标。比如在仿真实训工作任务中,我们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小活动(如外径粗车、成型加工、孔加工,螺纹加工等)。对每一个活动,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交代任务后,各小组从熟悉图纸开始,编制加工工艺过程,编程,软件仿真加工,每小组都完成后,开展班级大讨论,各小组组长介绍本组的切削方法,考虑了哪些方面,有什么优点,都介绍完了,全班同学投票决定哪一小组工艺最能达到精度要求,编程最简单,切削最经济。老师最后再作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反馈评价。每次施教之前,教师都会提出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对每个小组及每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反馈、总结、评比,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四、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收获
1.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作为中职学校,办学宗旨决定着学校既不能重理论、轻操作;也不能只抓技术,不讲理论。而应该统筹兼顾地处理好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关系,推行一体化教学法。
2.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过去,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别由不同教师担任。往往是专业理论课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差而实训课教师理论水平低。为了做好一体化教学的准备工作,我校有目的地输送一些理论课教师到北京和深圳、常州等技师学院参加培训,到南京和苏州的一些企业培训: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培训实训课教师的理论知识,并且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备课,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研究,交流经验,探讨问题,让他们知识互补。
3.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采用一体化教学,我校所编的校本教材是专业课教材建设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4.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从设计零件、绘图、安排加工艺、选择刀具、编写加工程序到程序的输入、工件的加工,全过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使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积极性大大地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毕业生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
五、结语
培养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应用性人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为了构建“新、精、实用、高效”,以技术实践能力为中心,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基础+项目”的课程模式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l):26-28.
[2]汤振宁,梁日辉.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4):13-14.
[3]王增杰.构建职校数控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