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围术期护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简称前列腺增生,俗称前列腺肥大,是男性老人常见病。实际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泌尿系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可引起肾和输尿管积水、肾功能严重损伤等。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TURP术为首选手术方式,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术后恢复较慢,容易发生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显得特别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2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0例,年龄58~91岁,平均75岁,均经腹或直肠前列腺B超、直肠指诊及血PSA等检测,排除前列腺肿瘤,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所有患者经B超估计前列腺重约29~100 g,平均78 g,均有尿频、夜尿增多,尿线变细,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症状,其中90例曾发生过急性尿潴留。
1.2 结果 全部患者在连硬膜外麻醉下行TURP术,术中尽可能切除增生组织,保留前列腺外壳包膜和精阜,术后置入22~24三腔气囊尿管,气囊注无菌盐水30~60 ml牵拉固定,经尿管低流量持续膀胱冲洗,出院时排尿通畅。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常对手术有过多的焦虑与恐惧,这就要求护士在术前及术后均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以明显易懂的方式向病人介绍电切术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优点。同病室如有术后恢复期的病人还可以请他们现身说法做介绍,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
2.1.2 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大,体质差,常合并心脑血管和肺部疾病,所以术前要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控制基础疾病。
2.1.3 嘱其戒烟酒,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而影响康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增加免疫力以增强手术耐受性。指导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
2.1.4 加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避免便秘。指导病人床上使用便器,提肛训练等。
2.1.5 控制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因长期排尿不畅,易引起尿路感染,对有尿路感染的病人,要嘱咐多饮水,保持尿道口的清洁,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和做膀胱冲洗。
2.1.6 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术前1天晚灌肠备皮。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如有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血压升高或降低,心动过缓或过速,呼吸困难,体温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和通知医师。
2.2.2 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节冲洗速度,如果引流液的颜色为鲜红色,应加快冲洗速度,待引流液颜色变浅,可减慢冲洗速度,直至引流液颜色变清亮,方可停止冲洗,同时嘱患者多饮水,保证尿量每日2000 ml以上。观察尿管是否连续不断地有液体流出,如引流不畅说明有血块堵塞,应进行尿管冲洗吸出阻塞的血块,以免造成膀胱充盈而加重出血,同时给患者和家属说明冲洗的目的和意义,这也是防止术后再出血的措施之一。
2.2.3 导尿管的护理术后保持导尿管引流的畅通尤为重要。引流管长短适宜,过长易引起扭曲折叠,过短易引起牵拉而使患者不适。引流管妥善固定,术后利用三腔气囊管来控制止血,此水囊压置膀胱颈,导尿管固定在,稍加牵引,让渗血凝集于前列腺窝,起止血作用,需告诉患者不可自行移开,牵引侧大腿伸直,让患者卧床休息,直到解除牵引为止。防止因患者活动而引起弗雷导尿管气囊破裂或移位,以致导尿管滑出。更换尿袋及各种操作,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尿袋位置低于膀胱且妥善固定。尿道口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2次,不要随意拆卸各接口处。术后一般冲洗2~3天,尿液颜色变浅即可拔管,拔管前夹住导尿管每2 h放1次,每次30 min,以训练膀胱排尿功能,拔管后嘱多饮水、多排尿,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避免继发出血。
2.2.4 膀胱痉挛的护理膀胱痉挛是TURP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在术后三天内出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膀胱痉挛的原因一般为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创伤,引流不畅,冲洗液温度不适,冲洗速度过快,精神因素等均可诱发。表现为下腹明显胀满感,急迫的排尿感。膀胱冲洗不畅,冲洗液反流,血尿加重,及时给于止痛,解痉药物应用和膀胱按摩,或给消炎痛栓一枚肛塞,尽早缓解症状。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稳定情绪,讲解疼痛的规律性与缓解技巧。术前预防尿路感染,冲洗液温度保持20-30度,保持冲洗通畅等是预防膀胱痉挛的有效措施。
2.2.5 TURP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TURP综合征也称稀释性低钠血症,主要原因是冲洗液快速、大量吸收所致。TURP患者冲洗液吸收量一般为每分钟约10~30 ml,平均吸收约600~2000 ml,最多者可达8000 ml。当吸收的液体量不多时,通过自身调节,可不出现临床症状,如液体吸收量过大过速则可引起血容量过多和低血钠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如不及时纠正将出现低钠血症,血压下降,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如果前列腺较大、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为了预防TURP综合征的发生,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应用高渗盐水静脉输入予以纠正,同时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血压突升或下降甚至昏迷、心力衰竭等要警惕TURP综合征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予以吸氧、强心、利尿,必要时静脉滴注3%氯化钠300 ml以补充血钠,5%碳酸氢钠150~200 ml纠正酸中毒,如有脑水肿症状,给予20%甘露醇脱水。
2.2.6 继发性出血 术后1~4周内发生,多因术后膀胱持续冲洗引流不畅或坏死凝固层在脱落期并发感染或强用力排尿排便引起。因此,术后应保持持续膀胱冲洗及引流通畅,如有阻塞,应用无菌注射器抽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设法排出阻塞物。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2000 ml以上。避免强用力排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防止便秘。嘱患者多食蔬菜、麻油、水果,避免饮酒及食辛辣饮食。若发生继发性出血,立即使用三腔气囊尿管压迫止血,静脉给予止血剂,加快持续膀胱冲洗速度。必要时重新放入电切镜,寻找出血点而止血。
2.2.7 饮食 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者,可进流质食物,1-2d后无腹胀即可恢复正常饮食,进食富含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以免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用力引起前列腺窝再出血。
2.2.8 膀胱训练 这是TURP术后回复到正常排尿的首选途径,一般需2-4周的恢复时间。因长时间排尿困难,膀胱张力减低,故需嘱病人在停止膀胱冲洗后,适当的下床活动,在拔管前两天应夹住尿管间断,以锻炼膀胱泌尿功能。同时嘱病人多饮水,拔管时膀胱还处于充盈状态,以促进多排尿达到排尿通畅,以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3 出院指导
注意休息,出院后一月内防止便秘,多食水果,蔬菜,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活动,劳累,禁止性生活,防止继发性出血。注意排尿情况,如有尿线细,排尿费力,应及时就诊,每日饮水1500-2000ml,上午多饮,下午少饮,以免夜尿增多,影响睡眠。对有尿失禁的患者应指导其有意识地经常进行括约肌的收缩训练,缩短溢尿时间,保持会清洁,防止感染。按医嘱按时服药,如有排尿困难、血尿时回医院检查治疗。忌烟酒,忌刺激,防感冒,通过以上宣教,患者提高了自我能力,收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梦樱.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1):357.
[2] 邓春华,麦建国.前列腺切除手术意外及术后并发症.泌尿外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73-512.
[3] 郭应禄.腔内泌尿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13-11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rvical transfixion because of cervical dysfunction or placenta previa.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es of 55 patients were conducted,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obstetrics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00 to June, 2007 and underwent cervical transfixion because of habitual miscarriage or partial placenta previa caused by cervical dysfunction. Results: All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 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nurs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uccess of cervical transfixion.
[KEY WORDS] Cervical transfixion; Perioperation; Nursing
宫颈缝扎术常用于妊娠期宫颈内口松弛的矫治。我院产科病区配合临床上的宫颈缝扎术的围术期实施了一整套的护理措施,并达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0年4月~2007年6月住产科病区因宫颈内口松驰造成习惯性流产或部分前置胎盘的患者而需行宫颈缝扎术的病例55例,其中中央性前置胎盘10例,部分性前置胎盘3例,习惯性流产42例;年龄24~42岁,平均(31.68±4.89)岁;住院天数8~90 d,平均(19.19±15.76) d;行宫颈缝扎术的孕周在10~34周,平均(21.14±8.06)周;均在临产之际或≥孕37周时而行拆除宫颈缝线,平产或剖宫产分娩,母婴安康。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准备和配合
宫颈缝扎术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可以影响手术的效果,影响疾病的转归[1]。护士应先熟知患者的既往经历,从丈夫或患者最亲近的人着手,使之正确了解手术的利弊,拥有对手术的合理期望;接着配合家属一起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使之了解手术的作用,解除术前的精神顾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具体还应根据患者的既往经历、受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应人、应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
2.2 术中的家属指导配合
宫颈缝扎术的整个手术时间一般需要30~60 min,在此阶段丈夫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很沉重,也非常担心。这时除了在准备物品和环境随时接待术后患者回室的同时,可适时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帮助家属分散注意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共同迎接患者的归来。
2.3 术后的保胎治疗和观察护理的重点
宫颈缝扎术后本院常规给予3~7 d的保胎治疗,常用25%MgSO4+5%葡萄糖500 mL以第1个小时100 mL/h的速度静脉滴入,余量以80 mL/h的速度滴入,同时加强对膝反射的存在、呼吸(>16次/min)和尿量(600 mL/h)观察;盐酸利托君注射液50 mg+5%葡萄糖500 mL以输液泵控制滴速以20~0 mL/h的静脉滴入,根据术后子宫有无收缩反应和心率的情况调节滴速;安宝片剂(盐酸利托君)口服10 mg,按q2 hq4 hq6 hq8 h等依次类推,每天的剂量维持在80~120 mg;肌内注射黄体酮20 mg,每天2次,用3 d,临床上在药物的实际运用中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同时观察有无宫缩和阴道流血、流液等情况,并加强对胎儿的检测。患者无上述异常反应时,予以逐渐停药。
2.4 围术期的抗感染
术前准备先锋Ⅵ号6 g+5%葡萄糖500 mL在手术时静脉输入,术后3 d继续予以先锋Ⅵ号3 g+5%葡萄糖500 mL静脉输入,每天2次,用3 d,给予预防感染治疗;同时每日会阴护理2次,并监测患者的体温、血象和脉搏等,及早发现有无感染征兆。本组资料无一例发生感染征兆,预后良好。
3 讨论
由于宫颈内口松弛常会造成妊娠妇女的晚期流产,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宫颈内口松弛者妊娠后,常于妊娠中期,胎儿长大,羊水增多,宫腔内压力增加,胎囊向宫颈内口突出,宫颈逐渐缩短、扩张。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一旦胎膜破裂,胎儿则随之排出[2]。以致使患者达到自然流产3次或3次以上,临床称之为习惯性流产。为了减轻育龄妇女身心痛苦,保证母婴安度妊娠期,临床常运用宫颈缝扎术。有文献报道,宫颈缝扎术也用于胎膜早破的患者[3]。国外对孕28~32周胎膜早破的孕妇,采取宫颈缝扎并保留宫颈导管期待疗法。通过宫颈导管向宫腔内注入37 ℃的灭菌生理盐水,以补充羊水,避免胎肺发育不良,防治无羊水子宫紧裹胎体,胎儿的强制姿势引起发育畸形,或胎盘血供受影响,或脐带受压。并可向宫腔内注入促胎肺成熟的药物和抗生素预防宫内感染。待胎肺成熟,于分娩前拆除宫颈缝线,并拔除导管。由于抗感染关的难度性等其他原因,故在国内运用比较少。总之,目前宫颈缝扎术较多运用于妊娠期的患者,以辅助习惯性流产的治疗。本院近来常将宫颈缝扎术用于前置胎盘患者的期待疗法,并取得良好效果。宫颈缝扎手术一般选择在妊娠14~16周,本组资料显示孕周在10~34周,平均在(21.14±8.06)周,均超出这个范围,主要是为了疾病治疗和观察的需要。本组的病例均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拆除宫颈缝线,无一发生意外和围产儿的死亡。
宫颈缝扎术不属复杂的手术,由于在特定的人群身上实施,对其的身心带来不同的反应,尤其是心理负担有时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护士及时、有效的围术期宣教以及耐心细致的围术期护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而且有利于今后的生活和健康。
参考文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56例患者中有20例为男性患者,有36例为女性患者,其中患者年龄最大的为74岁,年龄最小的为7岁,其平均年龄为45.7岁,其患者病程最长的为6年,病程最短的为1天,其平均病程为1.3年;其中观察组的56例患者中有21例为男性患者,有35例为女性患者,其中患者年龄最大的为73岁,年龄最小的为8岁,其平均年龄为46.3岁,其患者病程最长的为7年,病程最短的为2天,其平均病程为1.4年。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其具体护理措施为:对患者的腹部症状进行仔细观察,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有效监测。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措施为:⑴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主动的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对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耐心的为患者讲解有关本次手术的相关知识,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详细告知患者,多为患者讲解一些有关本次手术的成功案例,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让患者用最好的心态来配合本次手术。⑵手术结束后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术后护理,患者手术结束后要将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电图等状况需要进行24小时的密切观察。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后需要对患者实施平卧去枕,其平卧去枕时间为6个小时,对患者进行腰麻后需要对患者实施平卧去枕,其平卧去枕时间为12个小时,对于血压平稳的患者可对患者实施半坐卧位,从而有助于引流管的引流。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正确指导,帮助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手术结束的当天一定要嘱咐患者不能饮食喝水,对于一些手术相对比较轻微的患者,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小幅度的下床活动,从而有效的帮助患者增加肠蠕动,有助于减少患者发生肠粘连。患者手术结束后的第3~4天,如果患者的肠胃功能慢慢得到有效恢复,可为患者提供一些普通食物为患者进食,患者进食量以及进食次数要随着患者的康复进度进行缓慢增加。患者手术结束后的第2天以及第4天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换药,在对患者进行换药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仔细观察,观察患者的切口是否出现渗液以及感染,患者手术结束后的第7天可对患者进行拆线[1-2]。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数据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若P
2 结果
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
剖宫产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已经成为了广大医护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我院一直努力提高护理水平,拉近护患关系,近年来我院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在围术期给予剖宫产产妇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产妇的术后48h泌乳量,减少产妇的术后疼痛,缩短产妇的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期间的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有产妇50例,其中综合干预组产妇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为(34.74±2.63)岁,产妇体重66-89公斤,平均体重为(76.92±3.85)公斤,初产妇有32(64.00%)例,经产妇有18(36.00%)例。常规护理组产妇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为(35.46±2.81)岁,产妇体重65-87公斤,平均体重为(75.85±3.92)公斤,初产妇有34(68.00%)例,经产妇有16(32.0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体重、孕产次等方面相互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产妇均予以硬膜外麻醉,均可排除妊娠并发症。
1.2 研究方法
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48h泌乳量、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总结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体会。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相互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相互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综合干预组产妇的术后48h泌乳量、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产妇(P0.05)。
3 护理体会
3.1 围术期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组产妇均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术前认真做好术前检查,详细记录产妇的各项检查结果,术中配合医生实施麻醉,并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术后密切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指导产妇的饮食、起居,并且详细记录切口渗血情况、子宫收缩情况以及阴道恶露情况。
3.2 综合性护理干预
3.2.1 环境护理
住院环境对产妇的身心状况具有很大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为产妇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注意室内通风,保证住院室内空气清新,同时保证室内安静,避免产妇受到噪音的刺激,严格控制住院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通常情况下,产妇在产后会大量出汗,护理人员要及时帮助产妇擦拭汗液,保持产妇身体清洁,产妇所使用的床单。衣服、毛巾、水杯等物品,要保持清洁,产妇所穿的衣服要宽松柔软,并且要采用棉织品。
3.2.2 心理干预
产妇在术前大多会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尤其是对于初产妇而言,消极心理会更加严重,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与产妇沟通,为产妇讲解剖宫产的优势,鼓励产妇积极的配合医生。当产妇进入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要用动作和眼神来鼓励她们,可以握住产妇的手,向产妇点头示意。当胎儿降生后,要尽快将婴儿抱到产妇身边,让产妇及其家属感受到喜悦,对于初产妇,要恭喜她们成为妈妈了。
结语
剖宫产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剖宫产围术期的护理质量,不仅有利于避免护患纠纷,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减少产妇的疼痛感和不适感,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在围术期给予剖宫产产妇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产妇的术后48h泌乳量,减少产妇的术后疼痛,缩短产妇的手术时间,希望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戚琳,张惠丽. 剖宫产围术期预防应用美洛西林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1,10:209-21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31-02
半月板损伤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关节镜手术治疗具有小切口、对膝关节损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本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5例膝关节疾病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15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半月板损伤伴关节炎3例,半月板损伤伴囊肿1例;年龄31~79岁,病程1周~3年;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弹响、绞锁及股四头肌萎缩等。
1.2 方法 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下、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损伤修复、半月板部分切除及膝关节清理术,术后安全返回病房,给予麻醉术后常规护理及患肢的护理与功能锻炼的指导。
1.3 结果 15例患者,3例出现明显并发症,其中膝关节血肿1例,膝关节疼痛2例。经相应的处理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0.5~2年,随访手术效果满意,膝关节肿痛及绞锁、弹响等术前症状消失,术后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疗效满意。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膝关节疾病患者期望通过手术来解除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但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害怕手术所致的疼痛及手术的危险性,有些患者担心手术治疗效果不好。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消除患者对做关节镜治疗的恐惧心理,告知患者及家属关节镜治疗的优点、特点、手术过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及以往手术成功例数,必要时可请同类手术成功患者现身说教,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更具有说服力,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消除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使患者情绪平稳,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关节镜的治疗。
2.2 术前康复指导 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术后有一段时间不能行走,必须要训练恢复。以健侧肢体做示范指导患者熟悉和掌握各项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舒张运动,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直腿抬高训练,渐进抗阻训练等。
2.3 术前练习 术前练习床上排便,以便术后习惯床上排便。术后常规要卧床,故向患者说明其重要性。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位6h,头偏向一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禁食6h后,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腿部肿胀充血。
3.2 患肢护理 术后患肢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抬高30°,膝下垫软枕,保持膝屈曲15°~20°。观察足趾的末梢血运、肤温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如发生末梢血运差、颜色发紫、患肢麻木肿胀、肤温凉,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4 并发症的护理
4.1 关节腔内出血 术后关节肿胀明显、疼痛剧烈,伤口敷料渗血增多。可行关节穿刺术,抽出关节腔内积血积液,并继续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在关节两侧冷敷6h,以减少渗血,防止关节肿胀加重并减轻疼痛。
4.2 伤口疼痛护理 伤口疼痛,多因术中创伤引起,可给予止痛药和心理护理。1例患者术后述关节酸胀、疼痛剧烈,为间断性、持续时间长,经给予关节热敷、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每周一次,共3次后关节酸胀疼痛的症状消失。
4.3 关节腔内感染 术前准备充分,给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密切观察体温、皮肤温度和疼痛情况。手术后3d,如体温>38.5℃,患者诉伤口疼痛,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防止伤口感染,及早处理。
5 功能锻炼
关节镜术后健康教育对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持续被动活到可以减少关节粘连、增加关节活到度,缩短恢复时间。
5.1 被动锻炼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以避免粘连和肌肉萎缩为主要目标。术后6h可进行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这时,伤口仍然疼痛,患者有顾虑,不敢练习,怕伤口裂开、出血,护理人员一定要消除患者的顾虑,嘱其先在床上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以疼痛能忍受为原则。术后第2d后可做直腿抬高运动:取仰卧位,健肢膝关节屈曲,患肢最大力度伸膝,直抬腿至屈髋30°位,并保持至极限。鼓励患者多做主动练习。
5.2 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CPM)的使用 术后3d可行CPM被动练习,2次/d,40min/次,活动度从30°开始,慢慢增加到120°。CPM可以增加关节滑膜对关节液的吸收,有利于关节肿胀消退,改善关节软骨面的营养,促进关节软骨面的修复。同时可以改善膝关节的伸屈功能,防止关节僵硬,根据情况,逐渐加大屈膝的角度。鼓励患者配合进行主动功能训练,促进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5.3 下床活动 术后5~7天,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可扶拐不负重下地活动,扶拐下地行走1~2h/d。逐渐过渡到负重行走,一般不宜过早负重,以免加重关节负担,引起关节积液。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康复时期功能恢复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符合个体差异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时调整锻炼时间、方式及强度,同时应鼓励患者持之以恒,坚持练习。
6 小结
健康宣教是整个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治疗护理全过程。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半月板功能,延缓关节退化且损伤小[1-3],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特点。通过良好的术前指导及正确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促进半月板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保证关节镜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美芳,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38例的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1):156-157
[2] 李琳,膝关节软骨损伤行关节镜治疗20例院内外一体化整体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5-26
近年来,老年肺癌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使用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多数患者的首选,而认真做好老年肺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存活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外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5 6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中,年龄60~78岁,其中男性51例,女性5例。术前有吸烟病史42例。有慢性呼吸道病史38例,合并高血压6例,冠心病史2例,糖尿病2例,肝硬化代偿期1例,经内科治疗稳定后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肺叶切除5 3例。其中右上肺切除23例,右下肺切除8例,左上肺15例,左下肺7例;全肺叶切除3例,其中右全肺叶切除1例,左全肺叶切除2例。
1.3 结果
5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心律失常3例,高血压3例,肺不张1例,肺部感染4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后,5 3例按期拆线出院,3例延期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4~41 d,平均21 d。术后随访,50 d后有1例死于呼衰,其余患者效果较满意。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退休在家,子女远离,同辈人亡故或配偶丧失,引起生活孤独寂寞,加上原有的基础病,使老年人表现焦虑、抑郁情绪,一旦得知开胸手术治疗,更加悲观失望,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愈后和经济负担。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发问机会,认真回答患者所提出的任何问题,以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案及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配合要点,手术成功事例,同情、关心、体贴患者。动员亲属给患者以心理和经济方面全力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
老年人由于机体重要器官功能退行性变,应激能力和手术耐受性均下降,因此对老年患者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要进行正确的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具有重要意义。本组患者术前伴随症状均经系统内科治疗,稳定后进行手术。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化验,常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术前1天备皮、备血,禁食1 2 h,禁饮4 h。
2.1.3 补充营养,提高手术耐受性
老年患者由于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功能减退;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肝细胞退行性变等,易引起食欲不振,营养缺乏,甚至低蛋白血症。所以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经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营养,有糖尿病史的给予糖尿病饮食种类及食量控制,与降糖药协同应用降低血糖。纠正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保证重要器官功能。
2.1.4 改善肺泡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预防手术后感染
术前2周禁止吸烟,,指导并劝告患者戒烟的重要性。保持呼吸道畅通,本组有38例,术前3 d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并鼓励有效咳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2.1.5 指导患者学习有关技能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差,反应慢,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导致固执刻板。护理人员应耐心示范、指导患者。①指导患者术中采用适应性练习。②每天早、晚训练腹式深呼吸,登楼训练及有效咳嗽和排痰方法。③床上排尿、排便适应性训练,床上翻身及下床活动方法。
2.2 术后护理
2.2.1 卧位
麻醉未清醒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吸入而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清醒血压稳定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胸腔引流,全肺叶切除术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2.2.2 病情观察
术后心电监护至少72 h,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呼吸的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必要时动脉血气分析,及时了解低氧血症或CO2蓄积。注意神志、尿量、中心静脉压。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胸腔闭式引流量、颜色,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
2.2.3 维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排痰
①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指导有效咳痰,具体方法:取舒适卧位,进行5~6次深呼吸,然后于深吸气未保持张口状,连续轻咳数次,使痰到咽附近再用力咳嗽,使痰排出,或患者取坐位,两腿上置一枕顶住腹部,咳嗽时身体前倾,头颈屈曲张口咳嗽使痰排出。②湿化气道,超声波雾化吸入,用生理盐水50ml+地米5mg+糜蛋白4000 u雾化吸入,3次/d;沐舒坦60~12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给予拍背与胸壁震荡;对咳痰无力者用鼻导管或纤支镜吸痰。
2.2.4 减轻疼痛,增进舒适
适当给予止痛剂。因为开胸术后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咳嗽,使潮气量减少,呼吸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发生肺膨胀不全。本组患者48例用自控镇痛泵,效果良好,但应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幅度,是否有呼吸抑制征象。
2.2.5 一般护理
口腔护理,每日2次,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受压部位按摩,保持床单清洁、干燥,预防压疮。中低流量输氧2~5 L/min,有利于老年患者呼吸代偿。严格掌握输液量和速度。防止因负荷过重而导致肺水肿,速度以20~40滴/min为宜,输液量应控制在2000ml以内,鼓励患者每日足量饮水补充体液平衡。
2.2.6 活动与休息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目的是预防肺不张,改善呼吸循环功能,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有利康复。麻醉清醒后护士协助患者进行臀部,躯干和四肢的轻度活动,每4小时一次;生命体征平稳后练习腹式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鼓励吹气球;术后第一天起做肩、臂主动运动,如握拳、伸掌举手过头或拉床带活动,预防术侧肩关节强直,防止血栓形成。活动应循序渐进,先床上床边室内室外,搬动患者时应先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不能高于胸腔水平。
2.2.7 胸腔引流管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对肺叶切除患者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第一天不能超过500 ml,第二、三天逐渐减少,发现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师,观察水柱波动情况,一般幅度4~6 cm,如发现异常,寻找原因。本组3例行全肺切除术,术后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每次放液量不能超过100 ml,速度宜慢,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跳骤停。
2.2.8 饮食护理
全麻清醒6 h后,患者无呕吐可先饮温开水,如无不适可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少食多餐,逐渐过度半流质、普食,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3 出院指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断肢(指)患者,车祸伤38例,锐器砍伤2例,重物砸伤2例,机器夹伤旋转撕脱伤6例;末节离断8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8岁。
1.2 结果 I期愈合51例;4例手术切口及末端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1~4周后愈合;1例行截肢(指)残端修复术,术后愈合。经随访1周~2年,43例功能恢复良好。8例部分功能障碍,5例随访时间不足未能评定。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肢(指)体处理 接诊断肢(指)患者时,若是完全离断的肢(指)体,护理人员应迅速以无菌敷料包好置于4℃~5℃冰箱内或容器内冷藏,切忌放于溶液中浸泡(包括生理盐水),防止组织细胞水肿、变性,失掉再植条件。
2.1.2 心理护理 热情安置好患者,并嘱其不要紧张、恐慌,鼓励患者正确认识伤病。伤者普遍都存在着焦虑、恐惧的情绪,对断肢(指)再植手术能否成功心有顾虑,既担心失去肢(指)体而伤残,又担心植肢(指)后无功能,应从预防消极的心理应激反应、减弱应激源入手,加强心理支持,防止伤者因烦躁、焦虑、疼痛和代谢紊乱因素而诱发术后血管危象。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断肢(指)再植手术的高新技术方法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讲解手术成功的实例,如展示出院患者的手术照片,请住院患者现身说教,特别是相同手术的患者,以打消患者的疑惑、紧张、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
2.1.3 基础护理 未完全离断的断肢(指)及创面用无菌敷料包扎止血,小量出血压迫止血即可,大血管出血则用止血带止血,并记录时间,每小时放松1次,1~2min后再上好止血带,并认真观察伤者全身情况,做好纠正休克等各项工作。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按医嘱备血,仔细检查断面情况。选择恰当的再植方法及步骤,清洗干净患肢(指)周围及身上的污染物,备皮、普鲁卡因皮试,因手术时间长,术前常规导尿。
本组老年胃癌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56~ 73岁,平均65岁。42例出现食欲减退、乏力、消瘦、便血、疼痛等症状,10例合并恶液质晚期症状。行全胃切除术8例,胃大部分切除38例。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指导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生活单调、枯燥,易出现孤独、失落、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各项检查。由于老年患者文化层次和社会角色的不同,了解自己疾病的情况后应激反应不同。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对于文化层次高、承受能力强、性格较开朗的患者,护理人员可用较委婉的方式谈及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对于文化层次低、承受能力差的患者,尽量避免直接谈及疾病的真实情况,要将有关术前指导的内容与家属讲清楚,取得其配合。对患者要有同情心和耐心,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让其感到应有的自尊和关爱。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耐心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方式及手术医生技术水平,介绍医院的先进设备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在交谈中,注意语速及语调,让患者感到亲切、体贴、易于听懂,消除思想顾虑,树立信心。
2.1.2 术前准备 ①正确评估病情及手术耐受力。老年患者生理储备能力有限,对手术的耐受力与年龄的增长成反比,尤其是伴有严重并发症的老年患者。手术创伤可使原有疾病加重,增加手术失败率。因此,术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仔细检查和观察,正确估计手术耐受力,警惕潜在疾病的发作。针对病情做相应的特殊检查,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及时观察,发现问题随时处理,为手术成功做好准备;②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数胃癌患者伴有消瘦、食欲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因此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加其抵抗力是手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营养状况差的患者可给予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③幽门完全梗阻者术前禁食,需要时行胃肠减压,每晚用生理盐水500~1 000 ml洗胃1次;幽门不完全梗阻者,术前3 d进流质饮食,每晚洗胃1 次,术前1 d禁食,并遵医嘱给予补液;④胃癌波及横结肠时应做肠道准备,选择肠道不易吸收的抗生素: 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等口服;⑤术前晚行温生理盐水或肥皂水灌肠;⑥手术日清晨给予留置胃管、导尿管;⑦由于环境、手术创伤、排尿姿势的改变等不良刺激,患者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排便困难,故术前应进行排尿、排便训练,并详细讲解术后有关注意事项等问题。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老年患者反应不敏感,容易掩盖疾病的特征,而延误病情。因此,术后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高度重视其心血管功能变化,注意是否有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对糖尿病患者定期测血糖、尿糖,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观察尿量,持续低流量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情况,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并随时记录。
2.2.2 基础护理 老年患者多伴有慢性疾病且卧床久,易出现压疮及泌尿系统感染。应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及会护理,观察皮肤是否发红,皮温是否正常,有无疼痛、肿胀等。若患者术后持续高热,体温在38℃~39℃以上,且伴有腹胀等症状,局部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应考虑吻合口瘘的发生可能,此时应尽快引流,控制感染和营养支持。老年患者应注意保暖,病情许可应及早下床活动。
2.2.3 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6~8 h,然后可改为半坐卧位,减轻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利于正常呼吸和血液循环。术后6 h协助患者活动下肢,做屈伸运动,4 ~6次/d,2~3 min/次,以预防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术后第3天可下床活动,活动时间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2.2.4 胃管的护理 保持胃管负压引流通畅,胃管接引流管衔接处玻璃口径要大,防止胃内容物及血块堵塞管道。若管腔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者冲洗压力宜低,每次生理盐水20 ml。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及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正常情况下24 h 内胃管引流液为咖啡色或暗红色,量为100~300 ml[3],胃管内有鲜血引出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术后第2天起,引流液呈黄绿色或草绿色,说明在胃液里含有胆汁,则胆总管处于正常状态。
2.2.5 健康教育 ①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适量活动,避免劳累及受凉;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定时、适量,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4];③遵医嘱服用助消化剂及抗贫血药,增加机体抵抗力;④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有无黑便、血便,发现异常及时到门诊或急诊就医;⑤如有腹痛、反酸、嗳气,甚至恶心、呕吐者,及早检查、及早治疗;⑥出院以后以休息为主,定期复查。
3 小结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中老年较多见(40~60 岁)。因病变早期不易发现,导致患者就医时已出现相应并发症,全身体质较差,危险性大,手术耐受性差,所以加强围术期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通过对46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使笔者认识到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积极、主动、有计划地进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提高病情发展的预见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通过出院指导,使患者得到疾病的保健知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得当,对其康复起较大的促进作用。科学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10.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27
剖宫产是切开产妇腹壁和子宫壁,直接取出成活胎儿完成分娩的手术。随着手术技能的提升、抗生素的使用以及麻醉技术的提高,剖宫产适用条件放宽,使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1]。剖宫产是解决产科难题的主要措施,能明显降低婴儿病死率,保证母婴平安[2],因此,对产妇围术期精心护理至关重要。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围术期护理工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剖宫产产妇396例,年龄22~40岁,平均29岁。包括头盆不称140例,胎儿窘迫13例,瘢痕子宫29例,臀位34例,巨大儿57例,胎盘前置2例,其他因素121例。
1.2 护理
1.2.1 术前护理
1.2.1.1 手术准备 帮助产妇完成身体常规检查,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型、血压、尿常规、肝功能等,全面了解产妇生理情况。术前听胎心和测生命体征,明确胎儿健康状况。术前12 h禁食,4~6 h禁饮,使肠内干净,减少感染的发生。备皮、备血。完成药物过敏试验,并于术前30 min安置导尿管。
1.2.1.2 心理护理 大部分产妇对手术会有恐惧情绪,害怕手术对自身和孩子有不好的影响。另外,产妇不明白麻醉过程,对麻醉的安全性和是否有后遗症很担心,这使她们紧张焦虑,不利于手术以及术后的康复[3]。护理人员应更加关心产妇,多与产妇和家属沟通交流,术前向患者说明实施手术的必要性,告诉她手术过程、麻醉过程和注意事项,为产妇介绍手术医生和麻醉师的信息,以增强产妇对手术人员的信任,缓解产妇恐惧焦虑的情绪,使产妇更自信的进行手术。
1.2.2 术中护理 (1)护理人员将全部急救设备准备妥当,调节手术室内温度,使产妇手术过程中舒适温暖。(2)调节手术床,使产妇完成仰卧,根据情况取侧卧位,预防产妇低血压的发生。(3)严格实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的发生;采用查对器械物品的方法,迅速回收使用过的器械;器械护士与医生熟练配合,提高手术的效率。(4)婴儿娩出后迅速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直到婴儿啼哭;对于怀疑有胎儿窘迫的产妇,术中给予面罩吸氧,同时静脉输液,以改善母婴血氧供给。
1.2.3 术后护理
1.2.3.1 术后观察 产妇术后回到病房后,高度关注其一般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按时测量产妇血压、体温、脉搏等指标,并记录清楚。
1.2.3.2 饮食护理 在产妇胃肠蠕动恢复之前禁止饮食,待肠道通气后,可以进食易消化的如稀粥、米汤等清淡的流质食物,禁食豆制品和牛奶;让产妇尽早下床走动,促进肠蠕动。
1.2.3.3 疼痛护理 因为术后子宫收缩,腹胀和伤口会导致产妇疼痛。对于腹胀导致疼痛者,让产妇适度活动来缓解;对于伤口导致疼痛者,可于术后遵医嘱24 h内肌注杜冷丁。观察切口有无渗出和红肿,及时更换敷料。
1.2.3.4 管道护理 将输液管和导尿管固定妥当,保证管道流畅。按时记录尿的颜色和量,出现导尿管正常尿量过少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每日常规尿道口护理2次,一般在术后12~24 h,患者情况正常情况下,可将导尿管拔出。
1.2.3.5 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感染是剖宫产手术主要的并发症,为产妇产后死亡的重要原因[4]。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切口感染等。预防措施包括护理人员注意观察产妇病情和体温,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嘱产妇取半卧位,让炎症在盆腔局限,同时以便恶露排出;让产妇加强呼吸活动,有痰就用力咳出;按时尿道口消毒,使外阴保持清洁;切口处及时换药。
1.2.3.6 产后母乳喂养 因受限制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部分产妇会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情况,加上没有喂乳的心理准备,使产后母乳喂养受到影响[5]。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和家属宣教母乳喂养对孩子和产妇自己的好处,协助产妇掌握正确喂乳姿势,使更多婴儿获得母乳喂养。
2 结果
396例产妇经过护理人员的细心护理,都顺利度过围术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全部在预期时间康复出院。
3 讨论
剖宫产是一种不经软产道的特殊分娩方式,已成为解决产科难题、挽救产妇和婴儿生命非常有效的手术[6]。但是,剖宫产也有其不足之处,剖腹手术毕竟是一次大型手术,对产妇会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创伤。剖宫产的婴儿因为没有经过产道挤压,没有接触产道细菌,直接与外界接触,自身免疫力会低于顺产婴儿,可能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7]。因此,细心做好围术期产妇的护理工作,解答产妇对手术的疑问,舒缓其心理压力,认真术前准备,使手术顺利进行,对于产妇和婴儿的安全以及产妇术后的恢复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丽芳.157例妇产科手术产妇围术期整体护理心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344-345.
[2] 张巍,安力彬,高玉霞,等.我国近10年剖宫产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45-4647.
[3] 刘庆兰.300例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7):147-148.
[4] 李英新,刁冬梅.剖宫产手术10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39):111.
[5] 李盛平.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92-93.
先天性唇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畸形,常严重影响了患者哺乳、饮食、发育、美观及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生长发育。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唇裂唯一的选择。唇裂修复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与手术技巧有重要关系,而且与围手术期护理密切相关。随着患儿家长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唇裂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院从2012正式成为微笑列车合作单位以来,共开展唇裂修复术69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唇裂患者69例,男45例,女24例,年龄3个月~3岁。单侧唇裂58例,双侧唇裂11例。麻醉方式:全麻。手术方式:唇裂修复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2.1.1.1 入院指导
患儿入院后即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心情较为紧张、恐惧,护士应热情接待患儿及家长,对患儿及家属表示尊重,安慰家属,尽量让家属陪伴患儿以减轻患儿的孤独感。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病区环境、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使患儿及家长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帮助其尽快进入角色。告知术前应注意的事项,如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注意饮食、避免消化不良等,以免延误手术[1]。
2.1.1.2 家长的心理护理
唇裂患儿的出生对家庭的打击很大,患儿家长承受各种心理压力。责任护士术前与患儿父母交谈,介绍唇裂的一般知识和治疗内容,展示给他们一些治愈患者术前术后的对比照片,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增强父母帮助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告知手术是由高度专业化的优秀医务人员实施,技术精湛,增强患儿父母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护理人员应多与家属交流、解释,使他们正确面对现实,指导家属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2.1.1.3 患儿的心理护理
唇裂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亲密接触,抚摸、拥抱、关心患儿,给予情感满足,消除陌生及恐惧感,为进一步治疗及护理打下良好基础。
2.1.2 术前准备
2.1.2.1 术前全面检查,包括体重、发育、营养状况,口腔、耳、鼻、喉等部位有无先天性疾患,局部皮肤有无湿疹、感染或皮肤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等;做好常规的辅助检查,如胸透、心电图、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特别注意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2.1.2.2 合理安排手术时间,手术应安排在清晨施行,不宜安排在午后,因小儿可因饥饿,如啼哭过久而引起脱水,烦躁等情况,使手术安全性降低。
2.1.2.3 监测体温,冬天注意保暖,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易受外界影响而波动。术前维持患儿体温>36度,体温不升时采取保暖措施,放入保暖箱或空调房内。发热患儿暂缓手术。
2.1.2.4 用肥皂水和清水洗净面部,用棉棒清洗鼻腔、口腔。
2.1.2.5 术前8h禁食,4h禁饮。强调空腹的重要性,防止术中呕吐、窒息,保证麻醉安全。
2.1.2.6 术前半小时予适量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2.1.3 喂养护理
2.1.3.1 改变进食方式,指导家长术前3d即以汤匙或滴管喂养流汁或母乳,以便患儿在术后能适应这种进食方式。纠正患儿吮指习惯,并告知家长术后患儿吸允动作易导致伤口裂开或感染,应设法避免。
2.1.3.2 注意喂养细节,唇裂患儿的喂养时间长,易发生窒息或梗塞,应指导母亲耐心喂奶,取半卧位,并常拍患儿背部助其打嗝,吃完奶后喂少量水冲洗口腔。
2.2 术中护理
2.2.1 提高安全意识,评估手术风险,认真执行核对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了解患儿的发育特征,预见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准备充分,考虑全面,配合准确.
2.2.2 手术室环境:由于幼小患儿特别是新生儿体温中枢尚无发育完全,调节体温能力比较差,因此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护士在手术前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25℃。
2.2.3 配合:患儿平卧,肩部垫上软垫,保持良好的术野。同时四肢用棉垫包裹,并进行固定,在身体受压部位垫海绵软垫,以免出现压伤。小儿肢体柔软,皮肤娇嫩,且不舒适或感觉难受不善于表达,进行摆放时,动作要轻柔,充分保护患儿。手术中既要求要固定牢靠,又要捆扎松紧适度,过松在躁动时脱出束缚,过紧则易造成肢体损伤[2]。
2.2.4 麻醉的配合: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麻醉完成后,安抚患儿快速入睡,使其顺利度过诱导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麻醉的同时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等,一有异常,应立即告知医师,迅速配合医师进程处理,以维持麻醉期间患儿的安全。
2.2.5 器械的配合:唇裂修复术较精细,需要准备精细的器械。护士要明确手术的每个步骤和所需的器件,及时、有效的传递手术需要的器械,配合手术医师成功完成手术。查对清点器械及敷料,以免出现遗漏。
2.2.6 静脉输液管理配合:小儿输液常隐藏比较大的危险,比如输液总量过多或输液过快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密切关注输液的通畅情况,根据手术需要调整输液速度。
2.2.7 生命体征的观察:术中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根据患儿的情况调整输液速度,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我院自2001年11月17日以来,成功地为1576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为外科医师处理常见病提供了新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就这方面的护理谈谈我的体会。
1术前护理
1.1一般护理同一般外科的护理常规和术前准备。
1.2术前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波,有合并症请专科会诊。
1.3心理护理对于每一个新入院病人,护士都要热情接待,做好常规的入院评估,健康宣教,主动向他们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使病人尽快熟悉周围环境,消除陌生感。针对社会上有少数人担心腹腔镜手术取石不完全、创口小切不干净等疑问,向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手术的过程,与开放手术的区别优点,使患者逐渐对所要进行的手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坦然、镇静、愉快地接受手术。
1.4皮肤护理准备时间为术前1日,全身皮肤清洁,包括洗头、洗澡、更换干净衣服,尤其要注意脐部的清洁,最好用棉签蘸肥皂水将脐孔内的污垢去除。
1.5肠道准备术前12h禁食,6h禁饮,肠虫清2粒顿服,术日晨灌肠。
2术中护理
巡回护士在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采取平卧位,约束带固定膝关节,待腹腔镜进腹后将床头摇至头高脚低、左侧倾斜卧位。因CO2气腹过大,会使体温下降,因此巡回护士在术中注意加强保暖,室温控制在22℃~26℃,以防发生术中低温。
3术后护理
3.1监测生命体征全身麻醉尚未完全清醒患者,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2监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不能低于90%,特别要注意呼吸的变化,防止睡眠窒息,因为腹腔镜手术是在CO2气腹下完成,术中大量吸收CO2造成高碳酸血症,加上镇静和麻醉效果在术后会有一定时间的延续,患者需通过呼吸加深加快等自身调节功能排出积聚的CO2,因此对呼吸的监测十分必要。
3.3监测心率和血压腹腔镜手术中,由于人工气腹造成的腹压增高,可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影响患者的心功能,因此,术后在监测血压的同时注意输液速度不可过快,注意尿量的变化,防止出现心功能衰竭,尤其是年龄大、术前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3.4术后伤口疼痛的护理腹腔镜术后疼痛处理较其他手术容易,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大大减轻了术后疼痛,大多数患者不用镇痛药物,这也是该项手术中最基本的优点之一。
3.5术后并发症和不适症状的护理
3.5.1术后并发症(1)医源性胆道损伤;(2)出血;(3)睡眠窒息;(4)深静脉血栓、气栓。
3.5.2不适症状
3.5.2.1肩背部酸痛是轻微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血液、液体在术中注入CO2气体,未充分排除,刺激双侧膈神经的结果,一般在1天后消失),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除顾虑,同时让患者平卧,轻轻捶捏患部,有助于减轻症状。
3.5.2.2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不适症状,一旦发生,护理方面可根据程度不同给予禁食,口服吗丁啉,肌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mg等,一般在1~2天后症状即可消失[原因:(1)麻醉药物刺激呕吐中枢;(2)手术创伤刺激干扰胃肠道功能;(3)术后胃肠蠕动功能障碍]。
3.6饮食护理腹腔镜是全麻但并非消化道手术,我们可以交代患者在术后8h进食,术后第1天可进半流质饮食,通过进全食可机械性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缩短排气时间,避免术后腹胀,有利于病人恢复。
3.7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术后6h可鼓励下床活动,不必长时间卧床,这与开放性手术无法相提并论。这样可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也可避免腹胀,促进康复,从而缩短了术后住院日,加快了床位的周转。
3.8伤口护理腹腔镜手术一般使用创可贴,除引流管伤口外,其余伤口一般无需换药,但伤口的护理不容忽视,尤其在夏季和梅雨季节,病人出汗多,衣服潮湿,容易感染。为此,术后6~7天将创可贴揭掉,这样既有利于伤口的观察,又能保持伤口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