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体育课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的一个重点是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 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如引导学生体验玩绳,教师示范简单的玩绳方法,然后提出精彩的玩绳方法来自大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教师则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帮助,让学生更加有信心完成动作。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讨论、互评、表演评比的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使整堂课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开始的示范,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引导,提出“要求”实际上是给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学生则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自主的探究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创新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因此,只有我们体育教师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才能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反思二:注重器材的一材多用,发挥体育资源的多功能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下,体育器材的作用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辅助教具,如看到垫子就要练习滚翻,看到垒球就要练习投掷等,而新课标提出要利用和开发器材资源,来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发挥创新精神, 合理利用和开发体育资源。一次课中,我合理地利用和发挥器材的多功能性,确立以绳子为中心,提出明确的练习目标,突出“玩”字,让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绕绳子而进行,从而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身心协调发展。从玩绳器材创编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玩绳可以一组一条绳子,也可以两条,甚至可以每人一条。不同数量的绳子, 都可以玩出不同的水平。同样在其他常见的器材中,只要加以开发,也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如垫子,我们可以开发出推小车、作为跳跃的障碍高度等; 如垒球,我们可以踢、可以抛、可以滚、可以换物跳等。
只要体育教师善于开发和利用器材, 以学生的需要和实践为出发点,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将焕发出更新、更强的生命力。
反思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体验成功的优越性
让每位学生都能乐学、爱学,对体育学习抱有极大的兴趣, 这是体育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本课一开始,教师设置玩绳情境,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愉快和好奇的心理,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玩绳的展示设计中,教师要求把最佳的方法展示和评比, 并把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相联系的练习和大家一起练习、一起分享,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肯定,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无形中告诉学生:只要付出,必定会有所收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始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让成功的喜悦传遍体育课堂。
反思四: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合作探究的实效性
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爱好、能力、个性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评价的实施,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本案例由于在分组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 只求自由分组,形成好的小组,各方面都突出,差的小组什么都不行,就出现学生课后要求换组的想法。如果不加以改善,久而久之,在课堂中将无法融合集体,使学生产生体育学习的自卑感,丧失体育学习的兴趣。在课后的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自由组合与教师调配相结合的分组最佳。这样,既可以与自己要好的伙伴分成一组,又可以使各小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在这样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中更应关注相对而言能力较弱的小组,让他们在教师的关注下,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27-01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们都在认真体会新课改的新理念,不断地实践与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值得我们思考的若干问题。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情感熏陶”,忽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很注意学生情感培养和熏陶,师生互动、情感交流都比较好。但似乎又不约而同地走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基础知识传授。笔者认为,语文知识传承与情感态度培养同等重要,在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如,某教师教学《月光曲》,教师的课堂内容是这样的:配合录像讲解《月光曲》的情感意境;让学生欣赏音乐后畅谈感受;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图画。课文中的字、词、句基本不讲,课文内容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结果整整两节课就在音乐声、放映录像、教师的煽情语言和学生的抒感的交谈和绘画中完成的。这课很浓情,可怎么看都不像语文课,倒像是音乐欣赏课。课后笔者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查,发现不少学生把“券”“恬”等字读错或写错,不少学生没能真正理解“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兄妹俩听”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如意,等等。这些最基础的语文知识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需要教师的传授和训练。
(二)过于注重“课堂氛围”,忽视文本阅读指导
许多老师不管什么语文课学生还没进行充分自主地学习,还没有仔仔细细地阅读,就来演一演,唱一唱,只求外显的热闹的形式。一堂课就这样片面地追求形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学习活动缺乏内涵与深度。看似气氛热烈,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未真正得到提高。如课文《这儿真好》:学生刚读完一遍,老师就忙着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发小草、鲜花、树苗、小岛等图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帮助小熊打扮荒岛,学生们兴奋异常大呼小叫,忙这忙那。这样的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是预料之中的。事实上,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读的指导。
(三)过于注重教学媒体,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们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与方法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与传输梁道,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用而用”,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这种不顾教学内容而滥用多媒体的教学反而弄巧成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比如盛夏时节,南方的学生学习《荷花》,老师完全可以带学生到荷池边观赏、欣赏荷花的千姿百态,近距离感受荷花的美,甚至还能让学生摸一摸荷叶、闻一闻荷花的清香,可偏偏有的老师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课件,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值得怀疑。更有甚者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强化视听影响,弱化文本解读。
如课文《鸟岛》中有这样一段文字:6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凭借这段文宇,我们很容易地想象到:这里的确是鸟的天堂。湖畔边、蓝天上,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叽叽啾啾,呼朋引伴翩翩起舞。这是多么热闹而壮观的场景。事实上学生根据课文语言展开的想象可能更加丰富。而有些老师不是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感悟课文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而是迫不及待地出示多媒体课件:湖岸边,历历可数的几只鸟在漫步,隐隐约约的不远处,可见一些零零星星的一些鸟蛋。单调的画面毫无美感,与课文描写的情景相去甚远。这样运用的多媒体不仅束缚学生的思维还影响甚至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品味。而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不能离开对文字的感悟,用画面代替学生的想象这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的反思
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又放弃教师主导作用的状况出现。前提是尊重主体、相信主体,落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把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正确轨道。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削弱应加强。
(二)用好教科书和引进相关资源的关系
要否定“课本为中心”,不应把教科书适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科书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要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更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各项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警惕出现课文还没怎么研读就把教材甩在一边,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包括滥用多媒体)或花样翻新地过多安排与语文学习关系不大的活动的做法。
(三)课内和课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要否定“课堂为中心”,反对把师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室里,小学语文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但课堂教学仍然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首先,我们要大力研究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在教室里上开放的语文课,要做到实而活,省时高效。我们还要探索在自然、在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新路子。特别是加强课外自主识字的引导,课外阅读以及课外练笔的指导,逐步实现课程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形成语文教育的合力,提高母语教学的水平。
1.反思缘起。这是四年级的一节科学课,是我在听了附近小学一位青年教师的课之后上的一节课。受她的启发,我做了一个检验人体或湿木是否是导体的电流放大器模型来辅助教学。据我对自己的学生的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导体与绝缘体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认为:对于人体、潮湿的木头等的探究,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故希望能根据课堂教学学生问题取向进行处理,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
2.案例描述。情景导入后我提出:你们能不能利用桌面上的材料来代替导线完成电路呢?学生根据我提供的“有结构材料”,一边讨论一边展开实验活动:“铁皮能行吗?”“塑料能行吗?”他们试呀,做呀,在探究中很快将物体分成两类:能通电的和不能通电的。接着我又提出:寻找身边的物体,看哪些物体能代替导线完成你的电路,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有的寻找周围的东西,有的甚至离开座位到别处寻找,很快孩子们便自我形成了一种概念,连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亮的是导体;连接入电路中小光灯泡不亮的是绝缘体。教师又提出:“在我们的周围,有些是导体,有些是绝缘体,根据你们已有的知识,你们认为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呢?学生们抢着回答:笔盒是导体,铝是导体……塑料不是导体,木头不是导体。”这时一位学生忽然说:“湿的木头是导体。”“我们人体也是导体。”另一位学生抢着说。紧接着一位学生反驳说:“人体不是导体。”
这时两个问题出现了:一是对一个物体既说是导体,又说是绝缘体的情况;二是人体是否是导体的问题。这种情况,我备课时已有准备,这正好为教师利用学生认识上的矛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解决问题方向提供了机会。于是我问:“人体、木头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判断呢?”学生立刻就想到用刚才实验用的电路检测器来进行实验。于是,有的学生拿着木头去浸湿了,有的学生用自己的手去连接电路了,……但是,无论他们怎样试小灯泡还是不亮,许多学生们似乎确信人体和木头都是绝缘体了。这时一位学生说:“湿了的木头以及人体都是导体。在下雨时,人站在树下躲雨会遭雷击,所以湿木头是导体;一个人触电时,另一个人直接用手去拉他时,也会触电。所以人体也是导体。”用事实说话,这是科学的态度。“但是我们怎样做实验来证明呢?”学生们不禁陷入了苦思之中,教师趁机提出:“雷电,家里的电流是不是比干电池的电流高出很多呢?我们在安全用电的前提下,我们增大干电池的电流去进行实验行不行呢?”接着我拿出电流放大器模型,说:“假如我们有这样一个电流放大器,或许我们可以完成这个实验。”学生的思维又异常活跃起来了。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及时把此项研究布置为课外研究活动。课后学生异常积极,有的小组说要查书,有的小组说回家问爸爸,有的小组则说去请教电器维修部的师傅……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第二天一大早,有个小组的同学兴奋地拿着一个电流放大器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我们成功了。老师,我们还发现不同的人体,不同的湿木,小灯泡的亮度也不同呢?我们查书知道,这是电阻不同引起的。”其他小组的同学也纷纷向我汇报来了……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通过“以绳练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这是必要。同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我让学生两人一组结对,以比赛的形式,相互激励,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较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改善教学质量 的关键。而小学生由于其自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限,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对知识掌握程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 采取有效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堂知识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 了阐述。
一、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
1.吃透新课程的理念。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 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2.领会教材意图。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思维活跃性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日益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现在的小学生们比以前的孩子们面临更大的压力,不论 是家长还是学校、甚至是社会,对小学生的教育都更加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成为了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而课堂是孩子们获得知识的最普遍、最快捷的方式, 也是孩子们锻炼思维最直接的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关键与必要的。针对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 是让他们亲自动手,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例如,当老师讲授圆周率π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分组,每一组给一两个圆、一段绳子,让他们亲自动手量一 量,看圆周长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对于第一个答对的小组可以给些鼓励,比如评选他们为数学课上的“优秀实践小组”或者“最佳创新小组”;对于最后没答出 来的小组可以适当的给些“小惩罚”,比如给大家表演个小节目。这样做既能刺激孩子们的探索欲、求知欲,也能丰富孩子们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对于一些数学概念 有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找到理解抽象概念的方法与途径。让小学数学的课堂不仅成为学生们打数学基础的地方,更成为学习数学思想的 平台。
三、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到生 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首先,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例如: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 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要求学生模仿家庭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用硬纸板动手做一个 长方体和正长体。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想一想班上每个同学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并把合数分解质因数。其次,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观察生 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总的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 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课上练习是巩固课堂知识、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想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进 行适当的练习。练习要难易结合且要紧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目标,而现在教材中的习题量一般比较少,给教师留下了一定的补充空间,所以教师要依据教材内 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程度,精心设计适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练习题设计时要有一定的梯度。可以包括基本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提高练习等等。可以根据不 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检验课堂效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分析和掌握能力。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们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这说明我们如何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相关的知识经验,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和意义生成的过程.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学生智力、情感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的主体性获得生长的土壤.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觉得问题的存在,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必须加强备课的预见性,做好课前的反思,才能提高课堂效益.有些课本的情境创设不适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充分体现过程的发现,为此教者应通过反思,重新调整设计思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反思后的这种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知识的结构化,更须弹性预案.
数学知识是结构化的知识,所谓数学知识的结构,就是数学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即数学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方法相互渗透、相互关联而形成的认知结构网络,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离不开老师课前精心的预见,更须要课前的反思和弹性预案.
教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生成可变,教师在预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因此,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可塑性的预案有利于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利于课堂上教师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随时调控,实现课堂过程的最优化.
在教学前反思,充分了解并关注学生已有的新知识的切入点,使教学在可预见性的前提下,向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向发展.
二、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做好课中反思
1.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
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尽管也会考虑学生的实际状态,但学生是动态的、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常常有意外的情况出现.他们在教学中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教师往往是无法估计的,它导致了设计好的教学与实施之间产生一定的落差,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教材,必须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必须克服在备课、上课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思维定势.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教学策略、适应课堂发展的需要.
2.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鼓励探究意识.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及其思考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当学生与自己的见解不同时,教师要给予最大的鼓励和赏识.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当课堂教学出现意外,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成功经验受到冲击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敢想、善想,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展示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高亢的探究情绪.教师在课中主动反思,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善于抓住契机,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并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总结得失,师生共勉,做好课后反思
1.勉励学生在课后反思中熟悉、领悟思想方法
我们要勉励学生在反思中领悟思想方法,因为我们要使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领悟,必须通过教师有意识让学生反思,这堂课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思想方法,技巧 ,或者发现了哪些错误,原因在哪里,记住哪些经验教训,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真正的领悟.如学生1:我知道了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学生2:这堂课我学会了猜想等等.
结合新课标理念和“二期课改”精神,我们认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自主空间,提倡“玩中学、玩中练”;让小学体育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在师生教学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他是一种在户外进行的教学双边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达到思维与活动紧密结合,体育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连。其次小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各不相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三要根据新课程精神和教材特点组织教学。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技艺在师生教学互动中生长
1、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起点
课堂不仅是建构知识的平台,也是人际交往的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欲望,有积极的情绪,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迸发思想火花,产生奇思妙想。建立平等、友爱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运动环境,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开阔心胸去理解学生,然后再敞开胸怀去关爱学生,这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首备条件。教师要利用生动亲切的语言渲染课堂环境,“蹲下身”和学生在“同一个高度上”活动,逐步将自己融入孩子们中间,像一个和平使者用智慧传递知识技能,用爱心连接学生之间的情谊。
那是二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教学内容是立定跳远和接力跑游戏。做完准备活动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自由分散开地练习立定跳远。突然,一名学生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张运他一次也不跳,还故意用小石子砸我们。”我问:“他为什么要砸你呢?”但我定神一想,这个张运是个很淘气的同学。“他还打了我一拳呢!”嘴快蔡明大声说,语气有些愤怒。当我带着怒气走向张运的时候,却看到他那若无其事的样子,真想好好批评他一顿!但我克制了,心想:以前曾批评过他,但却不管用,为何不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呢。我灵机一动,想先听听他的心理话。于是我走到他身边,抚摸着他的头,温和地对他说:“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练习,你看他们练得多认真、多欢快啊!你怎么能用石子砸人呢?”“我不想跳,我跳不好……谁叫他们嘲笑我呢!”说话间表露出一副无所谓的神情,说完转身过去,背对着我。我愣了一下,问:“那你体育课想活动什么项目呢?”“想跑步,我50米比他们快!”“跑步?行啊,一会儿就有接力跑啊!”我说,“我要和他们单独PK”他说。他是想单独挑战其他小朋友,那就给你个机会吧,我说:“好!你去准备吧,一会我给你个机会!”接力跑前我专门安排了这次挑战赛,结果,张运真的跑得比其他同伴快。下课时,他乐滋滋的,我抓住时机与他谈了心。后来,张运同学还真成了我的小助手呢。
你给孩子一份理解和关爱,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和信任!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们,他们会逐步接纳你,更加尊重你。这样的例子发生了几次,我总是把握时机,与孩子们走近,与他们成为朋友。
2、玩耍,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玩是儿童的天性,课堂教学中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为了让孩子喜欢体育课我以“游戏”为“家常饭”,以“竞赛”为“家常菜”,力图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在玩中乐。
记得那是我从中学转到小学上的第一节课,教材是立定跳远,我采用较为“程式”的方法进行技能教学,结果学生练得垂头丧气。课后我经过与同事交流,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调整,第二堂课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样是立定跳远课,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一上课我就问:“同学们,今天想不想做游戏?”同学们急切地回答:“想!”。“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做‘剪刀,石头,布’。我接着说:“游戏的方法是这样的:各人自己找朋友,两个同学一组,先设置好起点,然后通过猜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胜负,赢的一方双脚蹬地向前跳一次,输的一方原地双脚向上跳一次。每五次为一组,最后看哪人离起点远,距离者胜,距离最远的将赢得全班总冠军。大家一听游戏中还要比赛,一个个跃跃欲试。一会儿各自找到了朋友,学伴间玩得既紧张又活泼。一会儿找同学测量,一会儿找老师评判。15分钟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大家练得满头大汗。这时我再评价同学的跳跃动作,请做得规范和跳得远的同学出来示范的讲评……通过这一竞争性的游戏,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课后,我最深的感受是:学生看似玩,实际上做的是双脚用力蹬的立定跳远动作;形式的变换,让他们在欢快中达成了教学目标。对于孩子们,这种教学方法远比教师不断地讲解、示范,学生排着队不停地轮流练习要强得多。从孩子们的笑脸上,我能感受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
这次教学启发了我,后来我通过合理的创编、科学的安排,推出一些游戏性、竞争性强的学习内容,采用“新、奇、活”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玩,在玩中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在玩中逐渐养成自主意识、纪律观念和组织能力。
例如:球类教材是低年级重学内容,既是发展学生技能、技巧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体能的重要手段。如果按常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孩子们虽能掌握部分技术动作,但学练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孩子们积极参与、乐此不疲。我通过查阅资料和自我创编,我把小篮球的运、传、投编成两人或集体练习的游戏,并制订简单的规则,以比赛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练技能。
3、自主,教学互动的发生点
给孩子们空间自主选择内容,是体现课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师生互动的出发点和生长点。其一是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低年级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师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终身学习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是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 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运动员,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活动,通过表现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花样,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别提有多得意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孩子。
下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二年级的体育课,原本的教学计划是前滚翻和迎面接力游戏。在上完了前滚翻练习后,我就准备组织迎面接力跑游戏,却发现由于几个学生病事假,各组人数不均等;加之迎面接力已练过几次,如果还是按原来的分组赛跑,胜负已了如指掌。我想了想,说:“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有能力、也肯动脑筋,本课还有15分钟时间,我想让你们自由支配,但有个主题,那就是快速跑;还有个要求就是要玩出花样,并注意安全!”同时又说:“有什么要老师帮忙的尽管找我。”这样一说,全班同学一下乐开了花,纷纷按照他们自己商量好的活动方案活动起来。不一会儿,几个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们想赛跑,你来给当裁判,好不好?”我马上答应了。别看他们人小,比赛起来可不含糊,跑起来还真像个小运动员,有一股拼劲呢!得了第一名的同学对我说:“老师,我跑得快,我想参加学校田径队,你看我可以吗?”“当然可以了,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有拼劲,我想将来一定能成为出色的运动员。”其他几个同学也说:“我们也要参加田径队。”看着孩子们天真又向往的表情,我真开心!再回头看看其他孩子,一帮帮、一群群练着自己喜欢的项目,一个个都特别带劲。下课前5分钟,我引导他们对游戏活动进行了总结,个说得头头是道。
原来的教学预设被打破了,临时生成的主意却得到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同学们练得有组织、有方法;有的学生想成为运动员;还有的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
4、期待,教学成效的增长点
体育与其他科目一样,学生存在先天体质、能力和心理上的差异,要清楚地认识到体育“后进生”才是最需要体育和多参与锻炼的人。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来弥补或消除“后进生”的缺陷。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简化要求,使其在初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树立信心。特别要提出的是,对个别因为身体因素不能达标的学生,可以选项测试,防止发生因测试不合格而对体育课产生心理阴影,久而久之他们会远离体育活动与课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稍有进步时,当学生顺利完成某一动作时,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一个充满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总能让其体验到进步的愉悦和成功的乐趣,倍感自信,激情满怀。
例如:在上跳高课时,一个叫李玉琴的女生由于害怕总不敢跳,反复说教仍然畏缩不前。我就请来班上个头最矮的女生张小文,讲明让她做陪练的道理,让小文来做陪练,把横竿换成了橡皮筋,并将橡皮筋下降到李玉琴能跳过的高度让她试跳。当她第一次跳过橡皮筋时,我立即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鼓励她继续努力。这时李玉琴脸上的表情明显由恐惧变为惊喜,又跳过一次后逐步身体放松了下来,跳高动作也逐渐成型。这时候我一边鼓励她一边升高橡皮筋的高度。经过一次次练习,张小文逐步被“淘汰”了,而李玉琴兴致却越跳越高,第二课堂课时主动向我提出要将橡皮筋换成竹竿。就这样,李玉琴在我和同学不断的鼓励中,在不断的练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越跳越勇、越跳越高。最后,她成了全班过竿动作最漂亮孩子。
体验成功尤如征服高山奇险,能给孩子们带来冲动和动力;而不断地体验进步或成功,就会使孩子们不断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尤其是集体竞赛性活动,尤其能体现这一点。
5、开发,教学素材的生长点
课堂教学不能与生活割裂开来,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更应该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体育教学素材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在学练课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将学生与大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校园、学生与家庭及自我的关系融入课堂教学,在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的视野拓宽了,总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学习目标大胆开发教学资源,因而许多新的教学内容也就产生了。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就地取材,贴近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易行,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例如:为了让学生在复习立定跳远时做到积极缓冲、落地轻巧,我设计了如下的生活场景:体育老师领着学生“外出郊游”,大家来到一个郊外池塘边,老师让学生观察树叶的形状,聆听落叶的声音。然后在音乐声中,用让学生用绳子摆成各种形状的树叶,老师让学生站在“池塘边”用立定跳远的方法跳到自己的“树叶”上。这时老师问:“我们脚下的树叶是漂在水面上的,小朋友们应该怎样上去?”同学们热情高涨,齐声回答:“动作要轻巧!”老师带着学生在欢乐的“池塘”中尽情玩耍,从1人练习到2、3人组合练习,从跳一张树叶到连续跳几张树叶,学生们玩得高兴极了。这样充分把生活中的情景交融到立定跳远教学中,产生了十分显着的教学效果。
学校的教学设施是有限的,可是师生的想象是无限的。平时,我很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一些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教材化开发,设计出一些适应小学生活动的内容、与学生活动能力相适应,产生了深受学生喜爱的学习内容。如:我针对学校乒乓球球台数量不足、学生乒乓球技能较差的实际情况,将球和球拍移出球台,围绕球和球拍创编出单人、双人、三人和集体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型练习和游戏。这样,既丰富了活动形式,又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再如把学生日常喜欢的玩具、喜爱“九子”游戏引进课堂,并引导学生利用玩具作为创作元素进行游戏活动形式创编,从而不断改善和完善了玩具的功能,使它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服务。
三、结语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学更是一门探索不尽的艺术。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创新,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长。教师只有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教训,并加以梳理和提炼,形成课堂教学“叙事”,反馈到教学实践之中,提升教学水平和技艺,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激活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教学氛围,深化主题。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从生活中总结归纳、引入课堂,因此,只有教师讲或是用书中的主题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如《找规律》一课,直接出示主题图,内容就显得单一,而且有为了讲课本而特意编题的嫌疑,像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课堂中。而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提前把生活中各种有规律排列的图片、场景集中起来,展现给学生,既生动又形象,学生也乐意去观察。自然会发现这一些图片和场景中存在着共同点,就是有规律。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主题内容。并且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习兴趣也高,也使学生加深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
2、简化难点,优化数学过程。
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操作性强,光让学生听和看并不能让他们牢固掌握知识,只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二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中,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在脑中形成动态的变化影像,学生才能理解。利用教具操作是有局限性的,逐行逐列之间的变化很难连贯地展示,但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动画的形式,过程鲜明、有连续性。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实物的变化中抽象出变化规律的模型,再动手操作时就不会手足无措。
3、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对数学的认识。
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是的,时代进步了,教学课堂也在不断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正以形象性、生动性、情趣性、直观性、快速性代替教师的讲和写的教学手段。如《找规律》这节课因为有生动、真实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从开课就对这节课很有兴趣。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从观察中发现规律、思考规律并操作发现的规律,从而创造新的规律。正是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声音、动态的影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变得生活化、趣味化。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对知识保持高度渴求的状态,在无意识间吸收了大量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变听课为主人,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产生了优化的效果。
4、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多媒体课件如果运用得当,与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就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也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一支笔、一块黑板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所以,它的运用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必须前提,若一味贪图它的热闹就会走弯路。
二、使用过程中的反思
1、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而非复制书本。
如果我们只为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将课本内容简单地复制到屏幕上,机械地点击、讲解,那我们与放映员和解说员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制作课件之前要精心设计,使其能辅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从知识点出发,突出知识而非课件。
教学课件是辅助教学而产生的,所以在制作使用过程中一切要以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能只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将课件制作得过于花哨。在《找规律》一课中,有位老师引用了唐僧师徒四人来演示循环排列的规律。结果学生只看画面,而没有用心观察。虽然课件演示得很清楚,但学生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找规律上,只觉得这四个人蹦来蹦去很好玩。当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时,没有人能回答上来。因此,教学课件的设计还是应突出知识点,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
现在很多上优质课或观摩课的老师都在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只突出了个人的“表演”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数学教育不是片面的、表面的,而是深入的、长远的。一切以学生的能力、素养的提高为前提,不能只顾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而不深入讲解,忽略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制作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一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使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突出教学的核心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178-01
课堂教学是实施物理教育的主阵地,物理课堂只是其中之一。如何选择正确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个物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作为西部地区的高中学生来说,物理学科是理科中比较难的学科,这要求我们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更好的符合时代的要求。
一、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学前我们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去设计教学方法。那么,我们在备课时,最关键的就是要备学生、备方法。我们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就要求我们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设计出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二、注重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同时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三、作业布置要恰到好处,精选精炼
高中物理作业内容要精选。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作业要精心设计,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体会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关键,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纳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否贯彻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教师的引导,而这引导许多时候必须借助教师课堂上的提问。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和听课所得来谈一谈我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反思。
一、精问,忌滥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一个理想的问题,应该具备三个特点:问题形式自然简明,文字叙述一目了然;问题内涵隽永丰富,能充分体现本质特征;问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例如:下面一段《将进酒》中教师的一系列的问题:看下片怎样劝酒?“岑夫子”、丹丘生”都要连读。在谁家喝酒?情感字眼是什么?“皆寂寞”仅指权贵吗?他只愿意长醉吗?只有饮者才留其名吗?体现了李白的什么情感?学生只需回答:在丹丘生家,寂寞、欢谑,还有李白,愤懑。像这样的提问则流于滥。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遗憾的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笨问题”太多,一些毫无价值的连环问、满堂问等,常常充斥于教学过程。
二、巧问,忌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巧问的精髓在于“问在此而意在彼”,可使学生的思维绕过弯路找到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如我在《村魂》一文的习题处理中针对习题一问:“人物语言的描写”与“人物的语言描写”的意思完全相同吗?学生思考后马上发现自己对问题的切入点找错了。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巧妙提问就好似撩拨学生兴趣之弦的金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一语点醒梦中人。
三、随机提问,注重课堂的生成性
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在接受某周刊记者采访谈到如何评价一堂好课时指出:一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例如前一段时间,我连续听了两位教师的《项链》一课,同样面对“玛蒂尔德的悲剧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不解。一位教师按教案一气呵成,结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气氛沉闷;另一位教师则以灰姑娘、韦小宝与主人公对照,结果,学生在教师的随机提问的引导下,伴随着笑声,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否则,学生只能被你牵着鼻子走,你完成了教学,但学生却收效甚少。整堂的提问只是为了你的教学进行下去,谈不上有效性。
四、深题浅问,培养学生自信心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越有深度越好呢?当然不是。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鲁迅的《风筝》一文,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文中蕴含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处理教材时,教师先从浅处提出问题:“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后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略做思考,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教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呢?”“他悲哀的又是什么呢?”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读书,一边疏理鲁迅“悲哀”的原因,教师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着‘虐杀’兄弟精神的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神,而是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这就需要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最终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能答对一部分则及时肯定鼓励,然后进一步深入。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也便没有问题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笔者曾听了一节“小蝌蚪找妈妈”的课,课后学生说全读懂了。我问:小蝌蚪游啊游,到底游了几天它们长出了后腿?学生哑然。其实,通过这节课,本来教师可让学生充分思考,以激发他们对青蛙的观察热情,贴近大自然,使他们依据所见所闻所感,充分地表达。那样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知识,而且探索到获得知识的方法。但遗憾的是,老师却死抠教参,失掉绝好的机会。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一节关于“鱼”的课时,突然有一位学生起来问“老师,鱼怎样辩认公母呢?”教师先是一愣,但接着就很好地处理了这个细节,她说:“这位同学所提的问题连老师都没想到,但我想鱼的公母对研究鱼是重要的。这个问题留作我们以后去做专门研究。这位同学善于思考,提出问题,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咱们接下去继续讨论……”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