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模具调查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3-02-16 09:09: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模具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模具调查报告

篇(1)

目前,已有消费者级和企业级的3D打印机,著名的制造商包括Makerbot、Stratasys、3DSystems等。

Tech Pro Research公司的调查主要包括以下问题:谁在使用3D打印;已经发现或在寻找3D打印的什么好处;企业可能反对3D打印的原因及什么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想法;正在使用或正在评估当中的3D打印机/印刷技术;拟投入的预算;可能出现的的法律/道德/伦理问题;受访者期望在他们的企业中看到的这种新趋势带来的变化。

调查发现,目前仅有12%的受访企业正在使用这项技术。虽然使用比例相对偏低,但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正在对其进行评估,加起来共有31%的受访企业正在积极地使用3D打印机或将考虑在接下来的一年内使用3D打印机。29%的企业正在评估这项技术,暂无使用计划。另外,还有40%的受访企业称,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

调查报告指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3D打印曾被视为用于研发、教育和制造等目的的利基产品,相对于小企业,它更适合于大企业。然而,3D打印在不同组织规模、细分行业、部门及工作角色的使用情况的数据,以及这么高比例的人正在评估这一概念的事实表明,这种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调查显示,73%的受访企业使用3D打印机来进行观点和概念的测试,67%正在使用打印机进行模具的研发。制造零部件占40%,是制造产品(19%)和办公工具/物品(16%)的两倍多,是制造客户供给的将近三倍。不过,后三类用途颇受欢迎。

3D打印似乎正在满足许多企业的特定需要,但大部分受访企业表示他们对探索这项技术不感兴趣。因此,Tech Pro Research公司对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他们,又是什么可能说服他们改变主意也进行了调查。

三分之二参加调查的企业表示他们对3D打印没有商业需要,43%表示不从事工程或制造工作。

篇(2)

调查目的与方式

自教育部2004年批准在高职教育中进行两年制试点以来,两年制高职教育改革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为了深入开展两年制高职教育改革,笔者对本院二百多名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目的最真实地掌握我院两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高职教育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后,培养出的人才在生产第一线实际岗位的工作能力以及社会与企业对他们的评价,为两年制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调查对象(1)04级高职两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2)部分04级高职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应届毕业生。(3)部分高职两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工作的企业。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自编的“高职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对上述三种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同时采用交谈、了解的调查方式。

高职两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

通过对调查相关数据的整理统计,笔者发现高职两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1.高职两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虽然比较高,但是签约率较低。这说明在预就业过程中,毕业生没有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与能力,与就业单位相互沟通不够。

2.有53.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预就业是成功的,有36.7%的毕业生表示将在预就业后立即改换工作,并且有部分毕业生在预就业期间已经“跳槽”。70%毕业生的月收入期望值在1500~2000元之间,与实际平均月收入相差较大。

3.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的工作,35.6%的毕业生从事与机电、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但真正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高新技术、技能型岗位工作的比例不高,大多数毕业生在被调查时表示愿意从事模具设计相关工作。

4.高职两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集中在广州、深圳等沿海一带,选择在江西以及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非常低,以上原因导致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的困难。

5.通过与高职三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比较,笔者发现,高职两年制毕业生在预就业期间对就业岗位的选择与对收入的要求比三年制毕业生略低,而两年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比三年制毕业生差。

6.被访的高职两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所在的企业一致认为,学制长短对企业来说不是问题,他们主要看重的是高职毕业生的实际岗位能力与发展潜能,用人单位对我校两年制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敬业精神与综合素质较强,所学知识与岗位适应性一般,基本能胜任本职工作。

对高职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调查表明,人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需要有新知识、高技能与良好品质的人才。高职院校要使两年制毕业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对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加以改革。

突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应结合高职两年制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进行就业心理、实践技能、就业技巧与求职经验的指导。应从一年级开始,结合素质教育、职业技能训练与就业指导的不同任务与要求安排活动,提高两年制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调整高职生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在高职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尝试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努力建立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加强教学改革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两年制毕业生培养过程中,虽然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基本上尚未打破传统的高职三年制教育模式。

1.虽然课程体系改革力度较大,课程整合幅度也较大,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教材,要实施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很难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开发适合两年制特点、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教材势在必行。

2.两年制的人才培养周期短,如何在较短的学习时间里使学生掌握社会需求的知识,是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

3.各高职院校都在实施“毕业证加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有的流于形式。两年制高职教育由于实训、实习时间短,仅满足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达不到真正掌握高新技术与技能的目的。笔者认为,先进的装备是条件,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而开设第二课堂培训,开展开放式的教学,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实施讲练结合则是弥补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的手段。

4.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能够做到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这要求学校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毕业就能够有工作,有能力上岗。

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讨模具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模具工业正在由传统的模具设计向CAD/CAM/CAE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转变,同时,以人的技巧为主的机械加工正在向以数控机床与电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为主的机械加工发展,因此,模具技术实用人才十分缺乏。高职教育实行两年学制,符合模具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能更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两年制教学模式应在人才培养上下工夫,使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较扎实的模具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具备熟练使用三维CAD/CAM设计、数控设备与电加工设备操作以及模具钳工的实践动手能力。

我校的两年制高职教育在200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提出《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后才开始试点,尚缺乏经验,但是,两年制高职教育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大势所趋。笔者结合对两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探讨高职两年制人才的培养模式,希望给同行提供一点启示,旨在将高职教育办得更好。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186-02

近年来,中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对模具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也成为热门专业,各地不少高职学校都开设了该专业,竞争非常激烈。笔者对最近几年附近地市的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做了一些调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具体分析如下:

一 专业对口状况

根据对职中模具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追踪调查显示,目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中专业对口的大致在20%,其他的毕业生有的在流水线做生产工,或者转行做其他职业。这个数字与期望值相差比较多。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学生不能进入模具行业呢?其中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

1.中职生就业中本身存在的问题

第一,定位不准确,对待预期望值过高。首先,中职学生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初出校门的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其次,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估计过高。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有很多工作岗位是你暂时难以立即胜任的。这就是为什么毕业生到任何一个正规单位之后都要进行一段时间培训的原因。再次,对所学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了解不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二,吃苦精神不够,娇气太重,没有上进心,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同学。再加上家长比较溺爱迁就自己的孩子,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受苦,这样更容易造成学生就业后情绪产生波动。

第三,年龄偏小,心理不成熟,为人处世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同学们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大多只有17岁左右,社会阅历很有限,礼仪、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同学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

2.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结构之间存在着差异

第一,企业所需要的学生要具备较好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很多单位都愿意选择农村的学生,因为农村学生相对比城市学生吃得苦、勤快、好管理,服从意识强一些。老板把工作态度看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

第二,企业所需要的学生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熟练的技能,最好是一进厂就能上机工作。许多企业希望招到技术过硬的中高级技工,这些人才的薪酬都比较高,如专业的模具设计人才一般月薪3000元,数控加工人才月薪3500元左右,熟悉设计、加工、造型整个操作流程的高级工月薪达到5000元以上,而其中技能比较好的人才月薪过万元也不鲜见,如我们学校有位曾经获得过自治区技能大赛数控车二等、三等奖,又留校工作了一年多的学生出去工作后每月基本工资就达6000~7000元。

职中学生刚走出校门,掌握的只有学校里老师教的一点知识与技能,未必能与企业的要求相符。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数控系统是法拉科,但是目前不少广东的小企业使用的是广州数控,使得学生有些无所适从,这对就业有相当大的影响。

二 职中学校的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对职校模具专业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1.职中学生培养模式

第一,依托企业,专家办专业。职中学校对开办模具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可能性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与论证,并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根据学校建设需要适时调整专业指导小组人员,制订学生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第二,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办学模式。(1)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广泛与各地企业联系,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培养学生,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专业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及就业竞争力提供条件。(2)积极开展新应用技术咨询和推广。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为师生讲解行业新知识、新工艺及发展方向。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学习等。(3)产学研相结合。与企业联合办厂,将学校实训车间办成生产型教学实训基地,同时具有为企业加工产品、设计产品和培训人员的能力。

第三,加快“订单式”培养建设步伐。本专业自开办之日起与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专业规模的扩大,与企业的联系不断加强,为企业量身定做,“订单式”培养人数要逐年增多。

2.改革职中的教学方法

第一,尽量构思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有兴趣学知识、学技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设计一个类似于变形金刚那样的机器人,不一定要很复杂或者能像真正的变形金刚那样能自动行动,只需有类似的形状以及能像玩具一样手动动作就可以了,以此作为一个项目或者最终目标,在制造这个机器人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各种知识,如制图、毛坯计算、钳工、模具设计、车工、数车等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第二,加强思想品质的教育,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抓紧有限的时间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好的单位,他们的规章制度肯定很严格,如果学生不能适应,轻则扣工资,重则除名。

第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平时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一丝不苟地搞卫生等习惯,实际上就是为了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做到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工作。

第五,加强热爱班集体教育。要做到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单位。只有爱岗,才不会下岗,只有敬业,才不会失业。

参考文献

篇(4)

中学生的营养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关注点。由于中学生营养知识匮乏,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学生营养缺乏、超重、肥胖等营养过剩性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1]。为了解中学生现阶段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为中学生开展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对三亚市3所中学进行了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相关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层抽查的方式,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对三亚市3所中学初三856名在校学生,进行营养调查。856名学生年龄为14~15岁,其中男生425名,女生431名。然后,从3所学校中分别抽取1个班(共153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教,对宣教前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及总结。

1.2方法

1.2.1营养调查方法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设计问卷调查,配合食物模具、图片等资料进行调查。问卷分"知识"、"态度"和"行为"3部分,均设计满分为100分。问卷调查在校医协助下完成,由专门调查人员详细讲解,学生独立完成,限定时间为30min,完成后由校医统一收回,最后由2名调查人员共同阅卷评分。

1.2.2营养宣教及效果评价 随机抽取3所学校的1个班进行营养知识宣教,1次/w,45min/次,共进行7次。宣教内容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基础制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由调查人员统一进行宣教,7次课完成后再次对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并对宣教前后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宣教结果。

1.3资料的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录入电脑,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进行描述,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以P

2 结果

2.1营养知识调查结果 在本调查中,学校1总人数为283名,发放问卷283份,收回问卷255份(剔除28份不合格问卷),得分为(53.2±11.3);学校2总人数为286名,发放问卷286份,收回问卷253份(剔除33份不合格问卷),得分为(54.0±12.3);学校3总人数为287名,发放问卷287份,收回问卷260份(剔除27份不合格问卷),得分为(53.1±12.8);三所学校平均得分为(53.5±12.5)。三所学校之间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营养态度调查结果 营养态度调查总发放856份问卷,收回问卷785份。在问卷中,我们发现有245名中学生(31.2%)认为自己饮食习惯不合理。三所学校营养态度得分之间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生之间营养态度得分也无统计学差异。三所学校营养态度得分分别为:(52.3±12.3)、(53.1±13.4)、(52.9±12.8),总得分为(52.9±13.1)。

2.3营养行为调查结果 营养行为调查总发放856份问卷,收回问卷768份。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坚持每天吃早餐及经常吃早餐(每周吃5~6次早餐)者有689人(89.7%),午餐进食量偏少的有338人(44.0%)。每天进食2种以上蔬菜者有569人(74.1%)。课后经常吃零食者达336人(43.8%),而从不吃零食者只有95人(12.4%)。三所学校营养行为得分为(54.0±12.5)、(53.9±11.9)、(54.3±13.2),总得分为(54.1±12.8)。

2.4营养宣教调查结果 对三所学校抽取的3个班(153名)学生进行宣教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前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宣教后153名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都有明显提高,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宣教前后比较,中学生对营养知识的知晓显著提高,如宣教前知晓(包括部分知晓)食物中的7大营养素的比率只有40.9%,但宣教后则达到92.3%;在宣教前了解膳食指南和宝塔者只有54.7%,但宣教后则有95.5%。

3 讨论

本研究中表明,三亚市三所中学中学生营养态度及营养行为得分分别为(52.9±13.1)及(54.1±12.8),表明三所学校中学生营养态度及营养行为良好;三所学校之间以及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某些营养态度及营养行为上要引起关注。比如,本调查中发现有31.2%认为自己饮食习惯不合理,课后经常吃零食者达43.8%,因此,加强营养宣教就显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36.

篇(5)

一、开课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开拓思路,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课题是每一节课的眼睛,抓住课题设疑,就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例如在讲授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这一课时,首先释题设疑:"三国鼎立"是什么意思?这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人物有哪些?当学生了解到这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后,接着就重点介绍曹操的生平情况: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然而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在官渡之战中获得大胜,却在赤壁之战中遭到惨败,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一抛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大增。引导学生解读阅读课本教材内容,从中寻找答案。

二、充分利用教学教具,融知识性、趣味性、直观性于一体,活跃课堂氛围

历史课堂教学讲授的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精华和成就。要上好一节历史课,光靠历史老师的一张嘴来讲述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这包括物质环境,如文物、挂图、相关历史资料、幻灯投影、影视录像、计算机等,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幻灯投影、影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教具辅助,巧妙地把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新奇性和信息的形象性,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感受作用。同时,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开辟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不要板起面孔来上课,应该微笑愉快教学,轻松面对全体学生,排除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畅通师生反馈渠道,推动学生成为进入历史课堂学习的主角。如以讨论、辨析、讲述历史小故事、历史知识抢答竞赛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角色之中。教师还应该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观点和教材的疑点提出质疑,使学生能够各抒己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的潜在智能。

三、鼓励参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不像化学、物理课那样有专门的实验课,但历史教师也可以做到少讲多练,采取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灵活多样,融知识的传授、理解于学生的参与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师可以进行以下的教学实践:

1.开展实地调查,参观当地文物、古迹、遗址。教师可以有计划带领学生到本地的历史古迹或革命老区走访调查,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并指导学生撰写相应的历史调查报告。

2.模型制造,古书画摹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文物模型,如制作殷墟的龟甲、兽骨模型;制作指南针模型;制作青铜鼎泥塑模型等。鼓励爱好书法绘画的学生临摹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字发展演变历史的了解;或者临摹王羲之、《兰亭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著名书法绘画。学生在选取材料,模具制作和书画临摹的同时,加深了其对我国历史文物的印象和对历史人物的掌握了解,体会我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

篇(6)

课题是每一节课的眼睛,抓住课题设疑,就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例如在讲授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这一课时,首先释题设疑:"三国鼎立"是什么意思?这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人物有哪些?当学生了解到这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后,接着就重点介绍曹操的生平情况: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然而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在官渡之战中获得大胜,却在赤壁之战中遭到惨败,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一抛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大增。引导学生解读阅读课本教材内容,从中寻找答案。

二、充分利用教学教具,融知识性、趣味性、直观性于一体,活跃课堂氛围

历史课堂教学讲授的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精华和成就。要上好一节历史课,光靠历史老师的一张嘴来讲述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这包括物质环境,如文物、挂图、相关历史资料、幻灯投影、影视录像、计算机等,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幻灯投影、影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教具辅助,巧妙地把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新奇性和信息的形象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感受作用。同时,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开辟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不要板起面孔来上课,应该微笑愉快教学,轻松面对全体学生,排除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畅通师生反馈渠道,推动学生成为进入历史课堂学习的主角。如以讨论、辨析、讲述历史小故事、历史知识抢答竞赛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角色之中。教师还应该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观点和教材的疑点提出质疑,使学生能够各抒己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的潜在智能。

三、鼓励参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不像化学、物理课那样有专门的实验课,但历史教师也可以做到少讲多练,采取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灵活多样,融知识的传授、理解于学生的参与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师可以进行以下的教学实践:

1.开展实地调查,参观当地文物、古迹、遗址。教师可以有计划带领学生到本地的历史古迹或革命老区走访调查,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并指导学生撰写相应的历史调查报告。

2.模型制造,古书画摹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文物模型,如制作殷墟的龟甲、兽骨模型;制作指南针模型;制作青铜鼎泥塑模型等。鼓励爱好书法绘画的学生临摹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字发展演变历史的了解;或者临摹王羲之、《兰亭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著名书法绘画。学生在选取材料,模具制作和书画临摹的同时,加深了其对我国历史文物的印象和对历史人物的掌握了解,体会我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

篇(7)

一、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的必要性

我校地处广东珠三角中心地区的国家五金制品产业基地、国家电子音响制品产业基地――小榄镇。近年来,小榄镇形成了以五金制品产业为主导,带动电子音像、家用电器等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懂技术、会操作的技术工人。

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本镇唯一一所职业高中,担负着为本地及周边市镇企业提供优质人才资源的重任。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要求的提高、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生源素质的降低,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学。近几年,我国高职、高专探索“工作过程系统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在中职这一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还基本处于空白或者起步阶段,更没有系统的研究和成功的蓝本。我校率先提出了数控模具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课程开发及教学研究的课题,探索先进的课程模式和教学设计,改变目前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缺陷,加快数控模具技术领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数控模具专业项目式教学的作用

1.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的需要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具有不同智能类型和不同智能结构的人,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形象思维强的人,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这正是职业教育的优势,也正是大多数职业学校学生的优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以获得合理的智能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2.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的需要

“学习领域”是跨学科的课程方案,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核心来建构课程内容,将专业学科体系与职业行动体系紧密结合,以企业的产品为项目载体,以生产该产品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行动”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产品来获得相应职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新方案在建构课程内容时,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思想,使校内教学进一步融入生产实际、工作实际,实现“做项目”尤如“做产品”,“课堂学习”尤如“生产实践”。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观的需要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开发,在职教界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在高职已经出现了许多运用成功的范例。工作过程,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而获得的一个工作成果当中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职业教育课程,不是指向学科,而是指向工作过程。因为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分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分割,知识排序的方式与知识习得的方式分割。这是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的。显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对产品、项目的加工生产能力。

4.基于不同思维类型的人才观的需要

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智力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一种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逻辑思维是抽象的,形象思维是具体的。职业教育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他们排斥符号和抽象的理论,他们喜欢在学习知识技能的时候能够把它放在具体的环境和背景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数控模具专业项目教学研究要点

1.学习领域类型

因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要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因此如何根据企业需要对数控模具专业传统的学科进行统一的整合和取舍,最终得出数控模具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的课程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2.学习情景设计

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学生的特点,结合工厂企业的生产实际,使新开发的课程体系能够体现职业能力导向的要求,反应企业的典型工作实践,研究每个学习领域所包含的学习情景,统筹规划每个学习领域的学习情景数目、学习情景的项目、学习情景的内容、学习情景之间的递进关系等等,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3.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适应新课堂教学模式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实训管理、产教结合、师资培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

4.学生成长要素

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后,从资讯到评价等整个工作过程中学生适应性学习的行为习惯、学习方式的养成。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数控模具专业项目教学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课程方案开发与设计阶段:①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企业调研,完成调查报告。根据岗位群的划分成立调查组,调研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②确定数控模具专业定位及各岗位群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及专业素养要求。③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从而设计开发学习领域。④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数控模具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结构,含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主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含课程、教学内容与技能;学习领域的描述,含学时、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

第二阶段,教学研究的深入展开研究阶段:①结合数控模具专业对口企业的岗位群要求,将学习领域具体化,确定数控模具技术专业以项目为载体的学习情境。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描述、能力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实训场地、考核方式及标准等。

第三阶段,教学研究的课堂实践阶段:①实施新的课程方案,按照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开展日常的教学,教师教案与作业布置均体现工作过程。②进行师资培训,加强专业教师对数控专业实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理解与掌握,强化各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所要求的教师技能。③选取数控模具专业部分班级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验证,记录开展过程中的得与失,做好数据整理工作。④反馈调整,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验与教训进行反馈,调整相关细节工作与内容。⑤完成特色资料:收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资料,如统一的图纸、统一的任课计划书、统一的评价表及实训总结等;收集相关教学课件、录像、作品集、教材及论文集等。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①对第一届实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毕业生进行调研,记录企业反馈的各方面意见。②收集并汇总资料,分析前期实施阶段的各项数据,与未实行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案教学的班级进行对比,总结该研究取得的相关成就。③反馈并调整,总结出对后续继续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启发、经验与教训。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篇(8)

1.关注点不一样,学校和学生意见分歧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检评优,所以学校很紧张,万一结果不好,影响学校的声誉。但现状是,机械类专业绝大多数学生从第5学期中后期开始进行顶岗实习,而且大部分从事的是机床操作和产品检验、包装等工种,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与“设计”无缘。少部分学生在产品销售岗位实习,还有部分在售后服务岗位实习,与“设计”关系都不大,学生看不到毕业设计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有多大作用,他们更关注的是就业。因此,没有太大的动力去认真地搞毕业设计。由于学校对老师有要求,老师本意当然想认真地指导学生,可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能与老师经常见面,有的根本见不了面,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沟通,学生上网不便,邮件也说不清楚,老师只能过一段时间督促一下,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2.毕业设计所需信息和资料难以搜集,影响进度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都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没有专门的提供给学生的图书馆、机房、网络、实验室等毕业设计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学生对相关专业资料的搜集、分析、利用等能力相对较弱,这些资源的缺乏令学生在选题、开题和具体实施阶段显得无从下手,只能胡乱参照往年或网上资料相关题目。例如,机械类专业学生中期检查交上来的题目大多是轴类、箱体类、圆盘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各种零件的模具设计、各种普通机床经济型数控化改造、电梯和机械手、水位、各种生产线等的PLC控制、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等,题目有的大而空,有的是课程设计内容,有的是教材上的实例。学生撰写论文时参考教材或网络公开资料过多,没有什么数据支撑,也没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和实际作品,谈不上论文的质量及学生水平的提高。

3.学生方面的原因江苏省这几年的高职招生,有提前单招,有注册入学,还有中职对口单招,最后,通过真正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所占比例已经较少了。即使是这些学生,录取的分数也很低。而且,江苏省录取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报考学生总数,基本上只要想上学,都能上。所以招进来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水平和能力又参差不齐。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时间重叠,绝大部分学生是自己通过人才市场选择的实习企业,岗位要求学生和正式用工一样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学生每天上8小时甚至12小时的班,有的企业两班倒,有的三班倒,没有精力再去搞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前两年,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造成很多学生不知道毕业设计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师给学生的课题,学生做不了,学生自己定的题目,又很不恰当。勉强写出的论文不规范,文字欠通顺,表述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逻辑性不强,质量很低,有的直接抄袭论文或干脆购买,没有起到培养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4.指导老师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一般平均每位专业教师要承担十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学生远在四处各地,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细致、系统和及时的指导和检查。而且本身又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老师的精力跟不上。另外,各个学校重点关注的是招生就业,使得老师可能不太重视毕业设计工作,不愿多花时间与精力。从教师本身来看,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没有实践环节,只能照本宣科;年长教师,没有知识更新的再教育环节,对新技术不太了解。老师自己实践水平不高,给学生的选题,为回避实践环节,很多选择了与工程实际相脱离的综述类题目或计算机仿真题目。这些都使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难度增大,难以保证质量。

二、对策分析

1.提前启动毕业设计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各主要专业课程向前两学年转移,减少第三学年的计划课程。第五学期初开始毕业设计,包括落实任务、查阅资料,掌握毕业设计的基本程序、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总体框架设计。学生在校完成毕业论文总体框架后,到企业、实习基地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更有针对性,学生不再感到茫然。

2.充分利用毕业顶岗实习到用人单位进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这几年,我院机械类学生的顶岗实习已提前至第5学期的下半学期,由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旺,所以,绝大部分学生自己都能较容易找到相关实习岗位。学生带着各自初拟的毕业设计课题,分散到不同地方、不同部门进行毕业实习,这种分散实习的方式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秩序,比较容易被企业接受;还有部分学生,在第3或者第4学期已经选择了进入与学校签有合作培养协议的“订单班”学习,我系有“上海鸿得利”、“富士康”、“亿滋”、“无锡松下”等众多订单班,学生完成基本专业知识学习后直接进入这些单位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实际所从事的岗位联系,如果与初拟的框架有冲突,可再作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调整,甚至重新开展课题研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校企共同指导学校自己聘请公司的技术人员做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实现校企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规范化指导,负责过程管理,制定毕业设计流程,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后期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指导和审核。保持与企业指导教师、毕业生的联系与沟通。企业的指导教师负责具体的技术、内容指导,提供企业相关资料以及学生与实习企业合作环境的协调。学校应支付企业导师一定报酬,同时,企业导师参与答辩要占到一定比例。我院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至少每周写一次周记,每个周记提出一个工作问题,解决一个工作问题,学习一个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识点,详细记录,并报告指导教师,指导老师进行点评、指导,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学生还要完成手写的实习报告,也按周填写,学生的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一周的工作进行评价、总结.

4.丰富毕业设计课题来源

(1)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此类型题目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主要是近几年学校科研环境的改善及本系教师队伍的完善,科研项目逐渐增多,项目层次包括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2)依托技能竞赛及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开展毕业设计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级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参加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数控操作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毕业设计开始时间可以依据竞赛时间进行调整,毕业设计可以以综合性竞赛项目实物作为成果,由竞赛辅导教师兼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前期创新过程中的作品进行完善和理论升华。通过技能竞赛学生熟练了技能,树立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更尝到了学习技能、精通技能的甜头。

(3)学生自己确立的课题。题目主要来自毕业顶岗实习或者将要就业的单位,收集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题目。这说明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实践机会。对于部分搞不了设计的学生,要求他们将实习体会写下来,形成实习报告。

(4)模具、数控、机械、机电专业跨专业整合,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毕业设计课题探索,使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5)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教学课件的制作,如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夹具设计、数控编程、模具设计等课程中的动画、视频的制作。既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不断完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开设毕业设计指导课程。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大体上把机械类高职毕业设计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类,同时,我院已开设指导毕业设计的相关课程或讲座。1)工艺夹具类。此类主要完成各种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加工零件所需夹具的设计。2)数控编程类。主要完成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数控编程,可以和机械设计类结合,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机构的设计、机构零件的数控编程、加工。3)注塑、冲压模具类。主要完成各种注塑、冲压模具设计。4)机械设计类。减速器、机器人、机械手、各种泵、控制装备、农业机械、汽车、液压系统及各种设备的设计。5)机床类。机床主传动系统及进给系统设计、钻床、铣床、组合机床设计,也可以利用学校的金工实习车间进行各类机床的拆装、测绘训练。6)机械类课程图形库、动画库、试题库建设。7)机电一体化类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及各种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8)机电设备或生产线故障分析与诊断。

(7)答辩形式多样化。答辩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答辩地点可以选择校内的多媒体教室、实训室,也可以搬到校外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现场,邀请企业指导老师、技术人员、学生的同事一起参加答辩;答辩形式可以是陈述性答辩,也可以是作品展示性答辩;团队项目,可指定一人进行答辩。要保证各类形式如实习报告类、调查报告类、市场调研类、创业计划类、售后报告分析类、设计类都可以参加答辩。

三、总结

根据上面分析,现在的毕业设计质量较难保证,而现有国情下高职毕业设计暂时无法替代。但是,毕业设计也应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革,否则,不能发挥起应有的过渡桥梁作用,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是否能强化课程综合实训和课程设计,淡化毕业设计。例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结合CAD/CAM课程进行综合实训;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基础、PLC等进行课程设计;数控编程与操作理论课程结合实训进行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训练。这样的训练更扎实,更有实效。

(2)毕业设计过程要增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让学生明确其目的和意义。

篇(9)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参数。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在当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其员工充分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企业。这意味着,企业员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员工培训在帮助公司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公司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故有人说,培训是企业送给员工的最佳礼物。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公司员工思想现状,了解公司对员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公司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xx制药有限公司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36份,回收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34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4份,主管级及员工级30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地点:

3、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xx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抗肿瘤药物为主的制剂生产厂家,药品的生产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问题,对于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

(一)公司发展理念与文化

1、 企业发展方向较为明晰。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9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对本公司的发展战略表示了解或十分了解,这主要是与公司目前的业务重点和工作目标有关,但剩余的5%左右员工表示了困惑,这必然会造成实际工作缺乏目标,或者人力资源的较大浪费。

2、 将近九成员工熟知企业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因而“不断进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几乎感染了公司的所有员工,可见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起到了较大的凝聚作用。

3、 企业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数据显示,认可公司有一个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达到85%,而15%左右员工则认为一般,没有员工对此表示反对。 此外,仅有45%的员工认为公司的制度体系非常完备,而认为不完备的人数达15%。

(二)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

1、 近九成员工对公司现行组织结构认同,并表示与部门业绩息息相关。公司现有员工中,九成员工对现有机构设置表示赞同,认为现行设置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现行职能职责、业务流程与实际工作衔接较好。依据调查结果,80%员工认为目前的岗位职能配置、工作业务流程有效,而认为其在实际中有指导性、参考性作用的仅占35%左右。

(三) 人才管理与技能

1、 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层管理者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部门负责人作为xx制药有限公司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员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 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员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员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员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员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3、 中级管理人员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员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级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

(四) 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 除少数员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员工认为我们团队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我们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员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员工反映某些员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业绩是团队业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而据相关数据显示,xx制药有限公司仍需要在此方面继续努力。

3、 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员工认为公司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员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员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员工非常认同我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五) 员工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

员工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员工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满意,这一比例高达80%,仅有1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技能相当完备,与此同时,5%员工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表示了不满,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专业技能转化方面,这一比例有所下降,75%员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基本发挥,25%员工认为没有完全发挥,可见专业素质在向业绩转化上并不十分理想,员工的潜能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四、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公司的培训现状,为了让公司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员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公司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员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员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公司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员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公司员工进行交流,使员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调整人员配置、促进员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4、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对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员工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改变员工的平庸工作行为,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不可测性,保证质量低劣的员工无法进入,有效降低优秀员工的流失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对各类员工进行不同目的的分类培训,以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加强员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员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企业调查报告(二)

一、调查过程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1.调查目的

员工培训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得到提升,以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工作任务,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素质,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可能谈得上持续发展。通过培训,可以使新员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可以使老员工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2.调查意义

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才要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就必须时时“充电”,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培训使企业人力资本整体增值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自身的价值。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企业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

(二)调查对象概况

1.调查对象全称

2.调查对象地址

3.调查证明人

(三)调查时间

20**年8月26日—20**年11月18日

(四)调查方式

主要采取的是访谈的形式。通过对上海百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了该公司员工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途径。

二、调查对象现状

(一)上海百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概况

上海百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创于2019年,到2019年我们公司总人数为96人,其中技术人员占了65%, 公司转制前为上海钟表工具模具厂,是上海钟表公司所属单位,专业制造精密机械设备、钟表、仪表、仪器等行业配套设备。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主要产品有C6104多功能精密小车床、各类自动车夹头,同时承接各类模具及精密零件各类小齿轮加工。特别是多功能精密小车床、自动车夹头均有三十多年的生产经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东南亚及欧美。

(二)上海百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的特点

培训与技术不分离。员工在培训不能只是客体或客户的角色,而应当完全的融入到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中去,唯有如此,才能在培训中更好的结合实际问题对症下药。双向不间断层进式的培训模式。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累积遇到的实质问题,有专人归类总结,在考虑培训经济性要求的基础上,非定时定人组织小范围讲解和解答,这样不会延误平时工作的效率。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新进员工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缺乏,老员工这两方面欠缺的并不是很多,这样在安排培训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侧重性的问题。新进员工的能力和技术不及老员工,那在平时就要对新进员工加强培训的次数和强度,以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最多的技术知识,应对其本职工作

(三)上海百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的内容

员工技能培训和员工素质培训,员工技能培训是企业针对岗位的需求对员工进行的岗位能力培训。员工素质培训是企业针对员工素质方面的要求主要有心理素质,个人工作态度,工作习惯的素质培训。

三、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调查结论

1、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员工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大部分现场员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级差,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没有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员工培训的积极性。

4、培训效果反馈不够健全。由于常常搞突击式的培训,人多量大,时间紧,给出题、考核、阅卷带来许多困难,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因而无法对后来进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训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篇(10)

一、背景介绍

目前国内地铁车站内的接地网全部采用放热焊接技术施工,但2007年以前在该技术在国内行业领域工程中第一次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施工难度大。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城市地铁接地网的施工,特别是放热焊接施工改进技术,提高国内地铁接地网施工领域效率和安全性,指导以后类似工程施工。

二、一般建筑接地装置施工方案与地铁车站接地网施工方案的区别

1施工材料的区别

一般建筑接地采用镀锌扁钢、角钢等,而地铁接地网施工使用材料为紫铜排和紫铜管。紫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和延展性等物理化学特性,远比其他金属材质好。

2施工焊接方法区别

一般建筑接地焊接采用电弧焊接,电弧焊接使用工具为电焊机、焊条、焊枪等需外接电源,而地铁接地网焊接采用放热焊接,不需外接任何水电等能源,操作简单、便捷、安全,焊接质量无虚焊熔接好。

3施工模式区别

一般接地工程针对为某单个或群居在小范围内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单位接地施工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无需长距离移动,施工调度简单,单位时间内效率提高;而城市地铁工程一般车站站点多,战线长,较分散,给施工单位车站接地网施工带来一定难度,不同车站间的施工需来回调度,队伍游击作业,加大施工成本,调度困难,单位时间内施工效率低。

三、研究的主要过程

1技术调研,搜集资料

为了尽快掌握地铁接地网放热焊接技术的原理和施工工序操作技巧,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走访了多家研究、施工及生产单位,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理解,并结合南京地铁二号线的施工实际,对地铁接地网放热焊接技术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2结合具体工程进一步的研究实践

为了深入掌握地铁接地网放热焊接技术方法,小组成员参与了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全线全部车站接地网放热焊接督导工作,结合现场实际直接参与技术工作。小组成员在学习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已经完全掌握了地铁接地网放热焊接技术方法,并搜集整理了大量有价值的技术资料,为公司今后地铁接地网放热焊接技术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3在工程实践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1)根据现有市场放热焊接厂家提供的放热焊接技术方法,研究开发了地铁深基坑内环境下放热焊接施工技术,形成了相应施工工法,为今后相关工程的施工奠定了基础。

2)开工前,项目部结合车站现场实际情况和供货商的放热焊接施工技术方案,发现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受施工现场恶劣条件限制,模具使用磨损大和施工困难,虚焊、焊点不饱满较频繁,施工成本加大,施工工期长,针对这种现象,课题小组与供货商的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环境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反复研究思考,总结出一套详细的适应地铁接地网放热焊接的可行性施工方案,自行设计一套放热焊接搭设平台,细化提高操作人员施工操作步骤,改进后的施工技术方案可大大提高地铁深基坑内恶劣环境条件下模具焊接寿命,减少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放热焊接的安全性。

四、放热焊接技术概述

1、 放热焊接设施

放热焊接设施主要由9种工具:焊接模具、模具夹、焊剂、点火枪、引火粉、钢托盘、钢刷、喷灯、工具箱。改进后的焊接工艺还需增加一个小焊接平台(我项目部自行设计),以改善施工现场不利环境。

2、工作原理

放热焊接也称“铝热焊接”是一种铝还原另一种金属氧化物(通常是铜或铁的氧化物)这样一个放热反应(铝热焊反应)生成熔融的铜或铁来实现焊接的工艺。

放热焊接化学反应速度非常快,仅几秒钟就可以完成焊接,产生热量极高,可以有效的传到至链接部位,使其融为一体,形成分子结合。它无须其他任何热能,是用于连接接地线路金属导体的最好方法。

放热焊接主要可焊接纯铜、黄铜、青铜、紫铜、铜包钢、纯铁、不锈钢、铸铁、镀锌钢铁、铸铁等。

一个良好的焊点应当表面丰满光亮、没有气孔,经切开观察其剖面成一整体无气体与暇疵。影响到焊接效果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湿气或水气,由于模具、焊剂及被焊接物内均附水分。因此如何防止或驱除水气,是焊接时必须采取的最重要步骤。

另一影响焊接效果的因素是模具及被焊接物的清洁程度,使其洁净光亮后才可进行焊接作业,否则焊接后的焊点的导电性能与机械性能将受到影响。如果模具内遗留的残渣不完全清除,将造成焊接表面不平滑、不光亮。

五、改进技术后的施工方法、施工部署、施工安装说明

1、施工方法

1.1施工准备

1)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既有各车站的施工环境情况。

2)参加供货商和设计院主持的技术交底会,认真复核设计文件、设计图纸等,将技术要求和内容向技术人员传达,使施工人员领会设计意图,清楚作业所采用的操作规程及标准。

3)编制详细的改进后的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

1.2技术准备

1)认真仔细研究设计图纸,核对设计工程数量,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调查报告、备料计划。

2)准备充足的施工技术资料以及其它施工用资料。

3)编制改进后的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质量检查体系和各项保证工程安全、和工期的措施。

4)与相关单位签订施工协议,签订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明确配合施工事宜和其它相关事项,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3 人员准备

按要求配备充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对参建员工进行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雇佣民工进行岗前施工的安全、质量教育及一般施工技术的培训,经考核合格者再行录用。

1.4 物资准备

1)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收到设计施工图纸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仔细地研究设计图纸,核对设计工程数量,编制备料计划。

2)组织物资管理人员,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做好主要材料、设备的订货、采购和运储,确定自购材料的生产厂商及运输和保贮方案,保证开工后施工材料及时就位。

1.5施工机具、仪器仪表准备

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和施工机具,并且提前做好检校工作,制定科学的运输方案,确保其在施工中的安全与可靠性。

2施工部署

在工程开工后,将积极地与业主、监理、设计和供货商等单位联系,与本工程其它承包商联络,进行现场调查与定测,对垂直接地体进行准确定位,与土建承包商进行图纸核定,若存在地下管线、反梁等有冲突的部位,则进行局部避让,安装位置调整结果经多方协商后报请监理确定。

3施工安装说明

测量、检测、试验:施工前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水平接地铁和垂直接地体安装的准确位置,在现场采用定桩和画线做好标记。位置测量需要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土建承包商一同进行,检测接地网安装位置是否与土建反梁等施工有冲突;对所发生冲突后应合理避让。

沟槽开挖:定测结束,接地材料到货检验合格且准备工作完成后,可进行水平接地体沟槽的开挖,沟断面为上宽600mm,下宽400,深度700 mm的梯形;垂直接地铁沟槽开挖沟断面为上宽800mm,下宽600 mm,深度700 mm的梯形;沟槽开挖将雇佣民工实施。

水平接地体安装:沟槽具备条件后,将接地体放入沟槽内并按照要求放热焊接,焊接保证牢固可靠,水平接地体敷设于纵向沟槽中央,为保证接地体处于回填土之中,用小石块对不同部位支撑,使其高过沟底约50mm,以便回填土包裹住接地体。水平接地体焊接后自检,自检合格、无脱焊、虚焊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

接地引出线安装:接地引出线与水平接地线同时焊接、安装,多余部分进行浅层覆盖,待地下站垫层施工时配合土建承包商完成最终制作与就位。

回填、置换土: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可以回填,回填土原则上采用开挖土,即沟槽开挖出的原土,接地体周围选用粘土或低土壤电阻率的粉末状强风化岩回填。若采样土壤电阻率试验达不到设计要求,则从其他地方运来素土置换原土进行回填,将原土按照相关规定运出施工现场。沟槽回填后夯实,自然沉降后再夯实一遍。

篇(11)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但由于受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仍然不能突破原有的“讲授型”教学定势,教师唱“主角”的单一教学模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情景模拟教学法不失为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一、增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

情景指情形、景象,即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状况。模拟又称模仿,指按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情景模拟式教学,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具有以下功效:一是由于教学环境和过程比较接近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真实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二是能够让学生在角色演练中体会到某些角色(岗位)的地位、作用、处境、工作要领;三是有利于让学生通过模拟事件发生、发展的每个环节,发现自己的创新潜能,并找出自己能力上的不足,从而增强对实际问题的预测与处理能力;四是能够从模拟演练活动得出的结果或结论中领悟到事件或事物的发展演变规律。

应用文写作(包括商务文书写作)教学改革的较好方法是实施情景教学。

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其“发文处理”的操作性强,程式化程度高,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校对、用印、签署、分发、传递到立卷、归档、销毁,进行流水线作业。通过这种公文处理程序的实际技能操作,缩短了写作教学和工作实际的距离,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就可以驾轻就熟地投入工作,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需要。

走出教室,参与实践。这种方法更加贴近现实,操作上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进行。比如组织文秘(包括司法文秘)专业的学生到当地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了解现行的各种公文的运用情况,请政府部门秘书人员介绍公文形成的过程及写作方法,来深化和巩固所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企事业单位已经制发的公文,(曾收集了不少过期的文件,现在教公文写作就派上了用场)辨别其写作是否符合规范,对不规范的公文加以修改并完善;组织经贸专业的学生深入到校企合作单位访问调查,了解企业的运作和经营情况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过社会调查,进行市场预测,写出市场调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

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确定问题

这里所说的确定问题,是指应用写作教学中,在创设一定的情境的前提下,选择出与当前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在“经济合同”的写作教学时,模拟学校和出版社签订一份“教材购销合同”(可以更加细化,如:书名:实用文体写作;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主编:傅克斌;版次:2010年7月第一版;书号:ISBN 787-7-03-028175-3;定价:35.00元。首先由学生代表甲、乙双方进行该项业务谈判,包括甲、乙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到取得一致的过程、各自所享有的相关权利和所应承的相应义务、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途径等。

还有像医药系、机电系等,涉及到一些人体模型、塑料模具的订购,如何与对方进行业务洽谈等。

三、培养学生动脑能力,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