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体育核心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1 18:24: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体育核心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体育核心论文

篇(1)

 

1.前言

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教学的实施,体育课程向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新一轮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被动型、重复型、竞技型的体育教学方法,构建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努力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2.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2.1 抓好继续教育,建立正确教育观念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昨天的新知识,今天就变得陈旧了。体育教师如不进行有效的继续教育,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加深对新知识的了解,尤其是本学科前沿思想和动态的理解。像以前那种吃老本,只是进行简单的“放羊式”教学,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学校要制定措施,督促和鼓励体育教师不断进修和学习,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体育论文,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如:定期进行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进行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等方式,就是很好的教师培训措施。

2.2 力争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

要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学校就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创新教育的环境。首先要依法办事,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法治教,又要结合校情特点,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不得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在经费上尽可能对学校体育给予支持”。同时,学校要创造条件,满足体育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基本需要。绝大部分体育教师还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希望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但现实中存在体育教师的工作实质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与体育教师工积极性还远远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因此从目前状况看,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地位,缩小与其他教师的差距,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们有动力和心思去创新。

2.3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前沿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创造性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本专业新的专业知识。目前,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比较薄弱,这是由体育教师的性格特征所决定的。一般而言,体育教师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动有余、静不足。因此,他们的科研意识比较薄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科研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同时,以教育教学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为蓝图,定期科研课题指南,做好课题立项评审,表彰优秀成果及应用推广工作,争取做到每人每年1~2篇或表彰。对未参加过科研工作的教师,学校可以开展培训班,帮助教师弥补教育理论的不足,逐步提高体育教师创新前提下的教育、教学能力。

2.4 培养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敬业、奉献,而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因为体育教师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低,在某些时候的职称考核、年度评优问题上得不到平等对待。但是,近年来国家体育达标已明确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成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一大隐忧。对此,国家已逐步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体育论文,并陆续推出了一些重大的改革。我们相信,以往的那种学校不重视、场地器材不足,学生锻炼热情低的情况将会大为改观。随之而来的应是社会的重新定位、学校重视、家长关注的局面。也只有这样,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身体打好良好的基础,没有大环境的改善是不行的。

3.提供创新教育的实践机会

创新教育贵在实践,再好的教学方法,如不实践,那只是一种理论。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不在教学中检验,不断地加以完善、丰富和发展,也只是理想中的空中楼阁。

3.1 教师要善于发现自身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灵感,并能及时抓住和运用,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引体向上的教学中,身材高的和矮的对比练习,个子矮的一组的优势将会明显。而铅球教学中,身材高的和矮的结果则相反。教师在课后总结时,可让学生结合力臂与力矩、投掷的出手点高度与合理的出手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理解了物理力学的有关知识在体育锻炼中的运用,而达到换位思考的良好效果,较大地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3.2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自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念使体育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束缚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创新型的体育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让创新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创新思维,体育教师也要有上进的心态,认识到自己只有在深刻理解体育教材的前提下,提高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主动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还要加强落实,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法等,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3 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方法,教会学生学习,通过“创造性的教”促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为阵地,教师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诱惑甚至肉体的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以此达到教学目的。显然,这种教学活动调动不起学生的主动性,它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论文,还严重地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疑点,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产生疑问,再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如学生常常问:为什么穿跑鞋会比一般平底鞋跑得快?为什么推铅球的角度是38度至42度,而不是其他角度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以上疑难问题。

3.4 正确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只是提出一个大体范围,给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留有相当大的余地。教学内容的选择只要符合各地各校的自身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目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许多教师仍然走不出对传统教学内容的选择,由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如: 铅球、跳远等项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大,因此,我们应该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尽量生活化,并选择一些能满足学生需要的运动项目,如:网球、越野、运动休闲理念等。所以,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项目的选择上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5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与几年前相比已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表明,录相(图)的演示所获得的效果远远大于口述的效果。体育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它既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正确的动作示范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也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通过网络、电视、录相等各种传媒手段让学生接触到许多练习时没有看到的知识。要做到这些,这便要求教师能灵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比如:篮球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雨天在教室内组织学生观看篮球的各种战术配合,可以让学生欣赏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等。因此,在新知识的大趋势下,教师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那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教师,将逐渐地被学生所遗弃。

3.6 提高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

学校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教师去获取和研究日益剧增的有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为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服务。面对大量纷繁无序的信息,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搜集整理,加工选择,分类比较,分析研究,然后探索在学校体育实践中运用这些信息的条件和方法。获得学校体育有关信息的方法有阅读文献、调查访问、座谈讨论、参加学术报告等。然后把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整理、论证、推理,必要时辅以计算,最后得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案,应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实践与研究之中。信息是创新的源泉。只有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为创新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4.提高体育教师组织体育竞赛和裁判能力

学校体育竞赛是在体育教师主持和组织的校内学生体育比赛,通过体育竞赛鼓励和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体育论文,培养终生体育的习惯,同时可以检验体育教学成果,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通过学校的体育竞赛,学习运动会组织和编排知识,及时总结组织比赛经验,提高组织和统筹运动会的能力,通过临场实践工作,提高专项裁判能力。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参加校外大型运动会的裁判工作,通过赛会组织和裁判工作的交流学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好的了解专项的最新技术,有利于个人知识更新,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和所在学校名声,也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学校应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多让他们参加高级别裁判培训的学习,提高裁判业务水平。

5.结语

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较长时间磨练。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培养计划,以适应当代体育教学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要勤于思考,活跃思维;最后要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参考文献]

[1]叶瑞祥,沈晓良.教育学[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朱菊芳.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 体育与科学,2005,1.

[3]高扬.如何培养体育教师创新能力[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9.

[4]齐效成,杨艳.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5.

篇(2)

一、公众舆论、新闻舆论及‘舆论滚雪球’效应

(一)公众舆论

又称舆论。中国古代称之为“舆人之论”,即众人的议论,如《晋书·王沉传》:“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英文public opmion的意思即公共的意见。喻国明老师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而刘建明老师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笔者认为,公众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并通过言谈或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往往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二)新闻舆论

新闻舆论的定义学界颇多,如“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通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笔者认为,新闻舆论是指新闻传播者模拟公众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及体现的一致性意见。新闻舆论的主体应该归于新闻媒体,而非普通的社会公众。新闻舆论更多是记者及媒体部门的意见而非社会公众意见,用媒体的宣传意图去构造的一个舆论环境。

(三)“舆论滚雪球”效应

公众所欲认识的世界来源于媒体的呈现,公众所认知的世界是媒体为其构造的“拟态世界”。笔者认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不仅决定公众的视野内容,同时亦左右公众对于事物及问题所持的态度,媒体的舆论引导不仅体现在认知层面,同时还影响到公众舆论的态度层面,例如对“日本国的问题”,媒体通过对日本国信息报道与不报道、报道得多与报道得少的问题来主导人们对日本国家的关注,同时通过去日本国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来决定公众对于日本国的态度。诚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媒体影响公众舆论态度情况与公众对于议题的相关联程度有一定关系,显然上述情况是针对超出公众亲身感知以外的事情,若对曾经受日本帝国主义迫害的公众群体,新闻媒体这种影响的情况可能不太明显。

由于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公众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取源于传统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力图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入到媒体所构建成的“拟态舆论环境”上。媒体无论是构建“拟态环境”去左右公众舆论方向,还是以媒体本身意图去控制公众态度方面的力量都是巨大的,所以经由新闻媒体传播的舆论在媒体不断重复传播过程中,舆论力度及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出现“舆论滚雪球”效应。

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F的公众舆论特点

(一)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网络新媒体时代,公众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表达欲望得到充分激发,特别是对于公共事务,网民的参与意识极高;另外,网民群体呈现多元化“细众”特点。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主导作用不再那么绝对与强大,由新闻媒体所产生的巨大的舆论雪球亦不太可能出现,更不会出现雪球越滚动越强大的情况,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二)舆论环境趋于复杂化

语言暴力、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等现象在网络中时有发生,错误网络舆论也将引起不良的后果。由网络主导形成的舆论雪球,即便是信息传播的源头也很难保证网络舆论雪球的发展方向及规模,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所以,网络在给普通民众提供了表达真实想法或寻找共同语言的平台的同时,也给不当行为及舆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所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让公众舆论的环境更加复杂化。

三、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

进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情况下,新闻舆论不再主导公众舆论,在传统环境中的舆论滚动雪球效应亦能发生,那么新闻媒体将如何面对新媒体中的公众舆论?媒体又将如何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并受到公众认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特点

由“抵制家乐福”事件可以看出其舆论主体主动利用新技术的动机极强,熟悉网络技术,消息源不再局限于国内媒体,不再是传统上“单向式宣传”中被动接受灌输的一方等。所以,在网络中,个体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信息传播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制造舆论并力求个体意见能够得到共鸣产生实际的影响。

(二)坚持信息透明公开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

无论是“抵制家乐福”事件,还是其他由网络等新媒体引发的舆论风暴都有一共同点,就是更多的公众信息接受渠道受到限制而变得狭窄导致舆论升级。所以,我们的新闻媒体应该坚持和完善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压制舆论不能解决舆论问题,反而进一步恶化事态、导致舆论矛头转向的危险。

(三)积极呼应舆论,实现与舆论的互动

篇(3)

新倾向

新问题

现在学校里最流行的词是新课程,“你用新课程教育了吗?”,好象在赶时髦似的。事实上,新课程是当前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的必然。现在社会最需要的是具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老师们都在积极的参与、投入到这场教育改革中。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倾向”和“新问题”。

在新课程课堂上两种明显的新倾向一是形式化,二是绝对化。

形式化就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而课堂表面的热闹和热烈可能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学生不做深入的思考,随心所欲,胡猜乱想,甚至固执己见,失之偏颇,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而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

绝对化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例,明显地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的倾向,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都用这种学习方式。凡是都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应生而教。任何改革都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离不开继承,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创新为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摆正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同样有创新也有继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学习,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它并不必然导致学习过程的枯燥与机械,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最基本、最基础、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由于新课程课堂中的“形式化”和“绝对化”的倾向,表现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问题一:是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改变。具体表现是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流与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忽视了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问题二: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化。教学情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但是,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景化,为了创设情景可谓是“苦思冥想”,好象脱离了情景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乎逢课必是从生活、生产中的肤浅实例引入。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习以为常,根本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j设情景必须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有时代气息的情景;情景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如问题情景、活动情景、故事情景等,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从情景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景的教学内容,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

问题三:探究的泛化。本次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不管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一开课就要学生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忽视了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实际上,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的知识就不需要学生化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我们说,设计的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课堂中不能截然分开,更多的应该交替应用,在接受中有探究,在探究中有接受。将探究泛化,只能降低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观念的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是效益,而非“探究”。

问题四:是把自主变成自流。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很忌讳“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于是乎,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本来一讲就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自主”,玩“捉迷藏”。认为这样避了“灌输”、“填鸭”之嫌。于是乎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有的教师不知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学生活动时,只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或者看看教案、或摆弄摆弄教具、或四处张望,就是不肯去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好象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彻底“解放”了。实际上,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教师应成为小组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对小组学习过程要必要的指导,切不可放任自流,使学生能真正的自立。

问题五:教学只求“表面热闹”,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分异常活跃,盲目追求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课堂参与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另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有的教师的课堂中,有活动体验,学生忙这忙那,教室里乱哄哄,活动的目的性差,活动后无体验和反思,应该说这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问题六: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而且学生一放开,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甚至无所适从。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其实,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策略。有的教师每节课都要有自主探究的环节,分小组活动,只要是新课程倡导的方法都要一一展示,这样的面面具到,就把有效的教学时间浪费了,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呢?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具有不确定性,对教师来说,要敢于暴露学生的困难,体现自己解惑的水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不会的问题,应该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轻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有不同意见吗?”“谁想说?请大胆的站起来!”“你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好。”这些具有亲和力的话语,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调节教学方案。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没有很好定位。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问题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机械化。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种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些困惑,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景,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其次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一些课堂上,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随意性表扬,也有的教师对新型师生关系到底是什么样还没有理解。,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篇(4)

2016年上半年,黄冈日报社围绕贯彻落实“2・19”重要讲话精神,认清大势,把握大局,做大宣传,浓墨重彩地推出了“新常态 新作为 新跨越――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主题宣传报道,成为地方党报创新主题宣传的一大亮点。

2016年3月22日至4月29日,黄冈日报在头版推出了“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专栏,先后刊发了10篇通讯:《敢教黄冈通天下――探访我市交通跨越发展之路》《竞进赶超新作为――黄冈工业经济跨越发展路径观察》《由大到强的嬗变――“双强双兴”引领下的农业强市实践》《“兴城”引领新城路――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探寻》《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我市创新推进旅游发展十年观察》《文化蝶变兴黄冈――看我市如何擦亮文化品牌》《治水兴水润万民――我市推进现代水利建设十年轨迹》《以民为本谋福祉――我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观察》《创新澎湃新动能――深化市校合作实施创新驱动的“黄冈经验”探秘》《千里大别绿映红――绿色发展的黄冈实践》。

这组系列通讯,深入报道了近十年来黄冈交通、工业、农业、城建、旅游、文化、水利、民生、创新(市校合作)、绿色发展十大重点工作的突出成就,全面记录了黄冈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整体展现了黄冈近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报道具有很强的政治引导力、社会影响力和工作指导力,是创新新闻宣传的一次生动实践和有益尝试,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2016年第17期以“主题宣传的创新实践”为题,对“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主题报道进行评析,肯定“这组报道视角新、手法新、传播新,有着鲜明的创新追求,探索了市州党报做好主题宣传的新路子”。阅评员认为:“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学习贯彻“2・19”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行新闻宣传创新,才能做好党报的主题宣传。黄冈日报的实践,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2016年5月16日,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黄冈市委宣传部在黄州联合召开“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与主题报道研讨会,对报道予以高度评价。该组报道获湖北省市州报2016年度新闻奖通讯类系列报道一等奖。

策划选题:注重引导力

主题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及相关社会热点,而专门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报道。主题报道作为党报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

搞好主题报道,推进报道创新,策划选题是前提。这就要求策划的主题必须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对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指导作用,有较强的贴近性和可读性。

黄冈市委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舆论宣传主动仗。市委书记刘雪荣经常亲自设置报道议题,指导报道工作,担起“第一担当”,当好“第一旗手”和“第一策划人”。

2016年2月16日,刘雪荣召集黄冈市委宣传部、市委办、黄冈日报社等单位部门主要领导,要求黄冈日报把黄冈近10年下力气最大、发展变化最快、成就感最强的交通、工业、农业、城建等十大重点工作作为报道重点来抓,努力实现从零敲碎打向整体推出转变,从浅尝辄止向深入报道转变,从被动报道到主动策划转变。以此作为贯彻落实“2・19”重要讲话精神,检验黄冈日报新闻队伍战斗力的一次重要新闻实践。

从这次报道策划的议题看,选题重大,站位高,抓住了黄冈最重要工作,展示了最大亮点,总结了最成功经念。体现了地方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出发点、根本点,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落脚点,分量和影响自然更大。在这组报道中,从议题设计、组织实施到最终审稿,都是市委特别是市委主要领导直接操刀。三峡日报高级记者范长敏在“竞进有为的黄冈答卷”与主题报道研讨会上认为:报道中有中央的战略,有省委的厚望,有市委的抉择,并透过对黄冈十个领域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精彩描述,让受众从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因此,报道站位很高,引导有力。

报道内容:增强公信力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带来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更加需要我们改进文风,提高新闻作品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公信力,才能采写出更多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使我们的新闻作品具有泥土的芬芳。

为搞好这次主题报道,黄冈日报社党委高度重视,组织精干力量,成立报道专班。社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商讨报道方案,明确报道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力推进。

报社领导带着记者跑遍了市直十大行业。报社党委成员分头带队深入各部门各单位采访,提供全方位服务。

2月底,在刘雪荣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报社以最快速度将第一批稿件呈送给他。刘雪荣在稿件上批注,指出稿件存在的3个突出问题:采访不够深入,当事人、见证人没说话;重c不突出,面面俱到;新闻性、故事性不强。

报社再次集中会商,重新组织采访。参与报道记者不畏艰难,转作风,俯下身,沉下心,进机关,下县市,进车间,入农家,采访关键人,了解重要事,夜以继日采访写作。写稿中,记者注重挖掘细节,讲好人物故事,用事实说话,避免就事论事,空洞说教,读来可亲可信。在新闻实践中,记者锤炼了作风,锻炼了意志,提升了能力。

这次重大主题报道是黄冈日报新闻工作者落实转作风改文风“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要求的生动实践。作品凝聚了集体智慧和心血,彰显了党报人忠实履行提出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职责使命”的职业情怀。

创新传播:扩大影响力

黄冈日报这组主题报道全方位、多视角、高站位呈现过去十年黄冈竞进有为的生动实践,成为展示黄冈、宣传黄冈、推介黄冈的宏篇“史记”。黄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雪荣说,这10篇报道,对黄冈前10年的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对我们今后指导“十三五”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好作品还要有好传播,好传播才有好影响力。黄冈日报推出这组主题报道后,致力于全媒体、全方位传播,做到“两全”其美,有效扩大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全媒体扩大覆盖面。

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黄冈日报在头版推出主题报道时,大力推进传播方式创新。如从传播需要出发,创新形式。

针对读者快餐式阅读习惯,每篇通讯前编写短小精悍的内容提要,精心制作导读式标题,便于阅读。从传播载体出发,立体推送。这组专题报道,黄冈日报社实行旗下三报(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手机报)三网(黄冈新闻网、鄂东都市网、黄冈家园网)两微信(掌上黄冈、红楚传媒)等媒体,同步推送,多条稿件点击量逾万次。众多网友在荆楚网、搜狐、今日头条、360新闻网等网站上,对专题报道点赞多多。从传播影响出发,多方呈现。这组专题报道得到黄冈市委宣传部积极支持,主动向外推送稿件。报道被新华社、湖北日报及国内一些大型主流网站等转发,走出黄冈,走向全国,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全方位拓展影响力。

篇(5)

中国经济正致力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教育也亟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须着力打造优良的师资队伍。在此大背景下,高职语文教改可从三方面作准确定位,努力提升教师的核心能力――

一、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职业元素

教育,是为更好地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造福于个人和社会的一种服务手段。相比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经济、社会所需用的职业后备军,尤其注重培养人如何做事、如何把事做好的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彰显鲜明的职业属性,渗透职业元素,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如果学生在校所学脱离实际,知而无能,毕业时空有文凭,即便进了职场也难为业界所用。

因此,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务实致用的人才、强化学生从职能力为目标,否弃偏重系统理论和学科体系的旧模式,切实改进教学。高职语文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对职业属性、职业元素的认知度。当我们说“文学是人学”时,我们不应该让文学同“社会人”和“职业人”这新的“人学”产生隔膜。在正确认识语文功能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职业元素,为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当好“人文向导”。学生需要早日了解未来的工作世界,接触“职业人”成长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在传播先进文化时,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求真、爱美、向善,愿意投身职业劳动,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既符合社会的需要,也能奠定青年学子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在高职语文教材中有计划地选编一些反映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报告文学,以及今后职业岗位、职业活动中常见常用的说明文、应用文,或在讲解传统名篇时自然地融入职业元素,都是可行之举。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文质兼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务实的职业能力以及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就可成为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这一基点上突出学语用文同职业生涯的关系,有助于高职语文教师提升正确的教学理念,依托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特性,渗透鲜活的时代气息,使学业、专业和职业有机融通,让语文教学更加焕发出具有现代特征的生命活力。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有一位高职院的教授,为了获得职教改革的底层体验,曾隐姓埋名学技术,通过职业考核,拿到了一级工的职业证书。此例说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为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职业生存能力,让他们懂得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合格人才的培养是从底层开始的,不倦不懈地努力,尔后才能有优秀的创新人才涌现。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是同自己所在院校的发展以及莘莘学子的成长息息相关的。我们要务实地从此岸到达彼岸,即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准职业人”,然后才有望把他培养成一个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人”和“职业人”。我们要在这样的认识基点上,提出对高职语文教师综合职业素养的高要求。

高职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理论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在教书育人的细节上,其宗旨是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和就业能力服务,为造就合格的职业后备军提供必要的人文支撑。高职语文教师不仅要注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内涵之间的契合点,还须进一步探索语文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跨界融合”的路径。教师不仅要有中文学科的基本理论素养,还应具备综合的人文素养,并增进对所在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基本认知,丰富自己胜任专业语文教学的工作经验,优化自己的“双师”素质,使自己投身高职语文教改能有宽厚的基础和高远的空间。

因此,对于新时期的高职语文教师来说,他要了解自己所在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的设置情况,具备自己所教班级学生专业的知识背景,有条件的还要深入与学生将来就业有关的领域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切实了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找到企业岗位工作与语文学科的衔接点,发现企业用人机制对语文学科提出的新要求,真正做到教师所教、学生所学能满足职业岗位的所需、所用,由此找到新一轮语文教改的方向,拓宽用“文”之地。

在提升综合人文素养方面,语文教师要在传统的中文基础上,建构新的人文知识圈。不可照本宣科,而是要能甄选古今中外各类文章、文献与文本,从中吸纳文化精萃,因而更重要的是获得这种开放性建构的智慧。教学内容是一个实体性的所指,在语文教学范畴内,是“以文章和文学为基本要件;以文化为内在意蕴和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观为基本立场(一个理解语文的理论视野)。”[3]其基本要义就是“明确文章教育和文学教育两个阵地;都要从文化来立意;都以语言为基础;都作为言语来学。”[4]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而高职语文教学则以语文能力和职场应用为要旨。在从知识到职场应用能力的转化中,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即文本特性)是不可忽略的环节。好比我们想利用木料做器物,必须先了解它的质地、纹理、特性,尔后才能量材而用,恰到好处。对文本(教学内容)同样如此。笔者在教园林大师陈从周《说园》一文时,先引导学生从园林山水要接近自然的角度领会园林的妙处,继而领悟叠山理水所造成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学生对园林、园艺美的感觉深化了,课堂教学就远比一般的说文解字、段意归纳和结构分析要奏效。如把先生所言“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的真谛,引申到寻找文本的“山脉和水源”,发现文本中“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关系,甚至延伸到将语文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应用于职场生存和发展的人生智慧方面,学生听课就从入耳、入脑到入心,衍生效果明显。由此体会到,教师有人文素养垫底,透彻地把握文本的特性和核心内质,随时调动自己的悟性,就能巧妙地融入职业元素,水到而渠成。

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中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善有鲜明的辨别力。”[4]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从教师“综合职业素养”的示范,联想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问题,学者们称其为“软实力”,实际上这是有着互动作用的职业教育硬道理。在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这方面,高职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千差万别的,在其接受职前教育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为学生未来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对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在评价所聘毕业生的知识、态度时都基本满意,但“对毕业生的情商、社会交际能力、职业素养、实践操作能力及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较差也都有较一致的认识。”[5]所以我们的教育理念应从知识本位转到能力本位,进而提高到人格本位的认识水平。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单靠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是不够的,得通过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来实现。语文教师能否成为学生效仿的“社会人”和“职业人”的典范,我们本身的人文素养和日常职业表现十分重要。教师爱生、学生尊师是校园人际交往的本真体现。在课堂上听到某学生过生日,我会以亲切的笑容和拥抱表示我由衷的祝贺。新年前夕,我所教班级要与邻班展开校园辩论赛,他们来邀请时,我尽管心脏不适,但还是抱病坚持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前往郊区学院赛场,听辩论,作评点,返回家时已是夜里十点半。我践行人文教育从小处做起,使学生受到“身教言教”的双重启迪,自己也倍感快慰。我想,今天他们在学校受教育,将来到职业岗位上敬业乐业,关爱服务对象也就有了个先期的榜样。这看来是超出课本之外的,却是符合教学良知、和谐天性的情理的。

三、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高职语文教改中,教师要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但更要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现在的高职教育强调任务引领、情境创设、师生互动、按工作流程设置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有其合理性,但主要适合专业类的课堂教学,不应全都套用于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不能表面化,重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教师在其中起引领作用。对高职语文课来说,就是把握文本的特性,找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契合点,围绕文本的核心内涵设置几个中心问题,在能融入职业元素和思想人文精华处悉心调制,又娓娓讲述(口语表达为主,黑板粉笔辅之,PPT也是辅佐),尽量以一种最能贴近学生接受心理和思维习惯的有效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解读,让他们愿意徜徉在字里行间,吸取其散发的滋养。由于高职学生偏重形象思维,学习时重以感性印象和声情动作去把握,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宜用语言技巧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得体的形象、动态教学法施教,即使遇到抽象的问题也要力求解析得形象化,通过生动讲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使其产生认同。比如我教《冯谖客孟尝君》,就在准确把握文本特性的前提下改进教法,从处理现代职场关系的角度解读这篇传统课文,借以启迪当代青年理解冯谖成功的人生智慧,走好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再如对《乡土本色》这类社会学文章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以及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区别,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当今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现象,把握好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将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当今时代,学生身处一个信息驳杂、声光色交互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他们的阅读、写作和学习、交往方式全然不同以往。语文中听、说、读,写的场景、对象和时效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读”,不只是看纸质书,触目皆是视觉影像、电子书刊;短信、电邮、博客和微博等形式的出现,使“写”变得随性灵便。当传播媒介和载体发生变化,多媒体网络技术随时可把外界信息引入课堂时,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建立一种贴近学生接受习惯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应是教师在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素养。

当然,语文教学改革是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为实质性追求,而不是以多媒体手段替代口语表述作为首要标志。运用电子课件是为了让学生看得更直观,授受双方都能进入状态,而不是让教师当电子教案一页页地读。如果喧宾夺主,养成离了多媒体就无法上课的习惯,会比不用它更可怕。教学方法的生动活力来自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师应对自己讲述的教学内容有深刻、透彻的把握,使之成为其心智的一部分。成竹在胸,自能游刃有余。有人说,有意味的形式与内容一样重要,但“有意味的形式”本身已经具备了内涵,内涵就是“有意味”,如果体会不到有意味的形式,或者只能把捉意味很少的形式,明明几句话就可讲清楚的问题,却用繁复的语言去表述,再额外加上些由教师导演的所谓“热烈讨论”,让人一时眼花缭乱。此类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看似学得轻松自在,实则并未有互动,而是变相“放羊”。如果教师不能传授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知识,不能教会他们把握事物的规律,培养独立的思维品格和“由知导行”的能力,不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那么等他们毕业走出校门,仍然无法真正独立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教改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同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以及教师自身职业素质的修炼联系在一起,最终都要以学生的成长、成熟和成才为“逻辑落点”。

(作者单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注 释

[1]吴启迪:《〈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篇(6)

一、充分认识媒体融合对地方新闻网站的深刻影响

1.传统媒体集团纷纷向全媒体集团转型,发展战略逐渐趋同。媒介资源的融合所带来的媒体融合,催生了一批传媒集团的诞生,如广电集团、报业集团、网络公司、电影公司等等。它们所经营的不再仅仅是原来的主业,而广泛涉及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几乎全部的传媒领域,甚至还有跨界经营,如电子商务等等。传统媒体可见的共识是,固守传统媒体形态已经不符合传媒业的发展要求,应该向新媒体领域拓展,吸收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让各种终端和载体“为我所用”,丰富内容和表现形式,扩大媒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多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和数字化传输网络广泛使用,技术优势已然弱化。目前,各家媒体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纷纷建立集多媒体开发应用与数字化运行管理于一体的多媒体数字技术平台,为内容生产、业务运营和决策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3.多媒体信息在同样平台上呈现能量互补,同锅争食的局面已然形成。无论是著名的通讯社还是主流报刊,无论是电视台还是广播电台,都在网络平台上借助多媒体信息报道新闻、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在同一网络平台上传播多媒体信息,已经是今天媒体机构为扩大传播效应而追求的信息合成模式。

二、牢牢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支持新闻传播的根本要素

1.强化互联网思维。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做大做强新时期新闻传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考方式问题。互联网思维,并不简单地就是某个网站、某个互联网企业的思维,传统媒体以互联网转型升级,也不是把自己变成互联网,而是要真正体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实质,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用户至上、体验、参与、简约、便捷、流量迭代等要素。

2.坚持内容为本。技术和内容是媒体融合的两个支点,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新时期的网络媒体必须是在新技术引领和带动下的内容创新。有好的内容,就在新媒体竞争中的基石和根本,是赢得用户和市场的核心与关键。坚持内容为本,就要在品质上追求专业权威,着力打造优质新闻产品;就要在传播上注重快捷精简,努力抢占第一落点;就要在服务上注重分众化互动化,做到量身定做精准传播;就要在展示上实现多媒体化,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

三、切实解决障碍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篇(7)

2、 皮朝纲主编:审美与生存棗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M],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3月第一版,第28页。

3、 参见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第33页。

4、 参见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第9页。

5、 参见《辞海》(哲学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第125页。

6、 参见韦政通编著:中国哲学辞典[M],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6年3月31日,第227页。

7、 参见刘纲纪著:周易美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二、三、四章。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8、 据[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宋以前研究《周易》的著作仅有8部,宋代则剧增到63部。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四卷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的分卷情况看,宋以前包括《周易》本身分为第一卷,宋代易学就占据了整整的第二卷。书中指出“照《宋史·艺文志》著录,北宋解易的著作有六十余家。其中有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李觏、胡瑗、周敦颐、邵雍、王安石、张载、程颢和程颐等;有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如欧阳修、苏轼、司马光等。他们都精通易学,在学术界掀起了研究《周易》的”(第二卷第5页)。还阐述了“易学”与宋明理学(书中使用的是“道学”)各学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卷第8页)。朱熹站在理学派的立场,对北宋以来的易学及其哲学的发展进行了一次大总结(第二卷第325页)。

9、 转引自《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498页。

10、 参见周敦颐《通书·诚上第一》《宋元学案》第482页。

11、 参见周敦颐《通书·顺化第十一》《宋元学案》第487页。

12、 参见张立文著: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第199-207页。

13、 [宋]张载著: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8月第1版,第7页。

14、 参见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75-380页。另侯外庐主编《宋明理学史》(上)也有类似的观点。“‘太和’就是太虚与万物共存,并通过阴阳二气的感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是‘气’的存在及运动形态的总称,也是宇宙时间与空间的总称。”第103页。

15、 《张载集》第7页。

16、 《张载集》第24、376页。

17、 关于二程思想的差异性问题争论是比较多的。将程颢和程颐的思想作重大分别的代表是牟宗三。可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18、 程颢 程颐著:《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29、30页。

19、 同上,第17、15、13页。

篇(8)

    关于现象属性的理论可以分为非还原论的和还原论的,而还原论内部又流派纷呈,比如同一论、功能主义,等等。本文所探讨的高阶信念理论是关于意识的高阶表征理论中最受瞩目的一支。

    2 高阶信念理论:源起与观点

    弗洛伊德以降,一个几乎没有什么争议的观点是,我们的心理状态中有一部分是无意识的。那么什么因素使得我们有意识的心理状态是有意识的?高阶表征理论的回答是,存在一个高阶的表征以这个心理状态为内容;那些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可以称作一阶状态,那么关于这些一阶状态的心理状态就是高阶的。简单地说,关于意识的高阶表征理论主要来源于这样一种直觉:当我们有意识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意识到某些东西;反过来说,当我们不可能意识到任何东西的时候,我们是无意识的。即,我们的意识总是具有某种意向内容,或者说表征内容。根据对于这种表征的理解不同,高阶表征理论主要可以分为高阶感知理论和高阶信念理论,前者将高阶表征理解为一种类似感知的机制,后者将其理解为认知的、意向的,类似命题态度。另一方面,根据高阶表征理论对于意识难问题的态度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些理论分为温和的高阶论和激进的高阶论[2]422,温和的高阶论并不着力解决难问题,承认现象意识是另一种意识状态;激进的高阶论则必须为现象属性提供一个还原性的说明。

    前文提到,高阶信念理论对于有意识的心理状态的最基本看法是:一个心理状态是有意识的,当且仅当,同时存在或可能存在一个高阶信念,其意向内容是该心理状态。对于现象意识,激进的高阶信念理论认为,它只是有意识的心理状态的一种,也可以通过上述模式得以说明。至此,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关于现象意识的高阶信念理论:

    (T1)q是现象意识,当且仅当,q是某种(实际存在的或倾向性的)高阶信念的内容。

    但这个解释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现象意识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现象属性——对主体而言“是什么样子的”。直觉上,一个现象意识的本质在于它具有某种独特的主体感受,如果一个试图解释现象意识的理论不能说明感质的产生,那么该理论是不成功的,这也是难问题的难之所在。

    3 实在主义高阶信念理论对难问题的回答

    高阶信念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森赛尔(Rosenthal)和卡拉特斯(Carruthers),罗森赛尔是实在主义高阶信念论者,这意味着高阶信念必须是与一阶信念同时实际发生的心理状态,而卡拉特斯主张倾向主义的高阶信念论,高阶信念并不是实际发生的,而只是一种可以作用于认知功能系统的倾向。

    高阶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是我们的高阶表征使得某些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变成有意识的,现象意识也不例外,这就意味着存在一些无意识的心理状态有成为现象意识的潜力。高阶理论者常用的例子有:“转移注意时的疼”,“漫不经心的司机”[3]300,等。以“转移注意时的疼”为例,这样一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在剧烈的足球比赛中,某人蹭破了手臂的皮肤,但是这个人全神贯注于如何踢球、如何赢得比赛,没有感到疼;比赛结束后,他不再只关注踢球,这时他意识到手臂的疼痛,原来自己一直都受了轻伤。在注意到疼痛之前,这个人可以说足有无意识的疼痛的心理状态。

    在注意到疼之前和之后这个人都有一种关于疼的一阶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所具有的性质是我们对现象意识状态进行分类识别的依据,罗森赛尔称之为“感觉性质”(sensory qualities)[4]411。感觉性质这个定义非常模糊,我们暂时将其理解为处于感知状态时一阶心理状态的属性。目前看来,似乎感觉性质成为高阶信念的目标之后,我们就有了相应的现象意识,但问题是,这是如何发生的。

    罗森赛尔诉诸最佳解释的论证(IBE)说明,我们能有什么样的现象属性取决于我们有什么高阶信念。西方有专门品尝葡萄酒的专业人员,他们可以将普通人口中一纵即逝、无法形容的感受区分为种种不同的味道。罗森赛尔比较了一个普通人在学习了这些不同味道的概念之前和之后品酒的不同感受,认为在学习了这些概念之后,同一杯酒对于主体的感受是不同的[5]413。我们把学习之前品酒的心理状态称为M1,学习之后品尝同一杯酒的心理状态称为M2,首先M2比M1多了一些现象属性,另外多了一些关于感知的概念,这些概念形成了一些高阶信念。

    据此罗森赛尔对现象属性的说明是:(T2)时刻t,M具有现象属性,当且仅当,M具有感觉性质,并且t时刻存在一个高阶信念,以M为内容。这表明高阶信念和现象属性之间存在某种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如何,罗森赛尔认为可靠的说法是,新的高阶信念使得我们意识到某些之前没有注意的感觉性质。因为产生M1和M2的外部刺激(同样的葡萄酒)没有变化,而一阶的感觉性质来源于我们感官接收的外部刺激。这意味着感觉性质在之前和之后没有变化,但是通过形成新的高阶意向性信念,感觉性质变成有意识的,从而,也就有了新的现象意识。

    但上述说明中的“从而”,并没有起到解释的作用,却留下一个空隙,即新的意向性信念加上旧的一阶属性,如何就产生了新的现象属性?那些独特的主观感受从何而来并没有得到说明。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罗森赛尔的策略,沿着他的思路,寻找可能的答案。一阶的感觉性质本身没有现象属性,其原因之一是,如果单纯的一阶感觉性质就有了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属性的话,那么就等于说无意识的感觉也有了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再说它是无意识的似乎很荒谬。原因之二在于,这种解释使得高阶信念对于现象属性的产生毫无贡献,不符合高阶信念理论的目的。所以,现象属性一定来自高阶信念,罗森赛尔也同意这种解 释,“一种成为有意识的感觉实际上构成了我们拥有的高阶信念”。那么一阶感觉性质对现象属性有什么贡献呢?根据罗森赛尔最近的回答,其实并没有。[6]249

    这就是说只要有了合适的高阶信念,不管一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主体都会处于相应的现象意识中。那么(T2)应该修改为:(T3)在时刻t,主体S具有现象意识M,当且仅当,在时刻t存在一个高阶信念,以M为内容。①

    这似乎是罗森赛尔思路进行下去的最后选择,这种解释留给我们的疑惑大于启示,一个无意识的意向性心理状态怎么能产生出主观感受并没有得到说明。同时,这种结论的必然后果是,不管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一阶感觉性质,甚至任何一阶感觉性质都没有,只要他拥有一个以X为内容的高阶信念,那么他就拥有X相应的现象意识。举例来说,如果在时刻a,地球上的小明被针刺,孪生地球上的小明[,1]被呵痒,但这二人都有以痛感为内容的相同的高阶信念,那么他们就都有痛的现象意识,甚至另一个孪生地球二号上的小明[,2]没有接受任何感官刺激,只要他有以痛感为内容的高阶信念,那么他也有痛的现象意识。但是,我们希望知道,为什么被针刺后会有疼痛的感觉,被呵痒后会有痒的感觉,而高阶信念理论给我们的说明却是这些主观感觉和任何一阶感觉性质都无关;高阶理论的目标是把现象意识还原为某种表征内容,但罗森赛尔的回答却导致这样一个荒谬的结果:表征内容为空对现象意识的存在与否没有任何影响。

    也许上述高阶信念理论之所以不能回答我们的问题,是因为高阶信念和一阶感觉性质是从概念到形而上学都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这样二者可以分离;而现象属性被划归到高阶信念的“管辖范围”,那么现象属性与一阶感觉性质就显然可分离。这种思路的结果既不能回答难问题,又违反现象属性源自一阶感觉性质的直觉。

    4 倾向主义高阶信念理论对难问题的回答

    罗森赛尔的高阶信念理论的不足之处启示我们:一方面追问我们称之为现象属性的东西是什么,另一方面在一阶感觉和现象性质的关系方面进行思考。在这些方面,卡拉特斯进行了非常有启发性的深入探索。他的倾向主义高阶信念理论对于现象意识的最基本刻画是:(T4)M具有现象属性,当且仅当,它可以被用于非推理性地产生以M为内容的高阶信念。M本身是非概念的意向内容,“非概念的”或模拟的、“磨得粉碎的”(fine-grained),表达的是我们对于现象意识形成信念、用语言表述时遇到的困难。例如,面对着光线照射下的色彩斑斓的宝石,我们有时无法形容它们到底是什么颜色。把我们的概念比喻成筛子,那么现象属性似乎比我们的筛孔更细小,不能完全被我们的概念所捕获。但是,仅仅这样一个刻画是很空洞的。所以卡拉特斯利用了更多技术性的手段丰富了对于现象意识的说明。

    卡拉特斯认为成功地说明现象意识最重要的标准是解释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他的回答是功能性和还原性的,正如他的书中所述:“我的观点是现象意识由某种(模拟的或磨得粉碎的)意向内容组成,处于某特定用途的短期记忆系统,从而其产生和本质可以被高阶信念所利用;并且由于这种可被利用性(给定某种‘利用语义学’),所有这些意向内容同时也是获得了一种主观维度的高阶内容。(着重号为笔者所加)”[7],p.13

    但是仅仅“可被利用性”怎么会给我们的现象意识带来丰富的主观感受、独特的主观维度呢?卡拉特斯借助了“利用语义学”(consumer semantics),这种关于意向内容的理论来自Millikan(1984),根据该理论,一个心理状态A表征的内容将部分地取决于,该认知系统准备利用A得出什么推论,或产生什么行为;一个作为利用者的认知系统可以凭借利用输入信息的能力产生出另一重表征内容[8]。这种理论近年来得到了认知科学实验方面的支持。比如,神经科学家近年来进行了一类关于假视力的实验。他们给盲人被试的手上或头上安放一种可以将摄像头的视觉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对背部或舌部的触觉信号的装置。一开始,当摄像头扫描到他们前方的物体时,这些盲人只是感觉有不同的触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这个装置对空间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之后,这些盲人的感觉经验获得了三维的意向内容,因为,这些被试报告感觉到的东西,并非是通过接收触觉刺激之后进行推理而得知,而是直接具有三维模式的内容[9]。在被试的感觉内容发生变化前后,他接收的输入信号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通过其认知系统的学习和熟悉这些新的信号,它对输入信号的解读发生了变化,使得输出的表征内容发生了变化,获得了一种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主观维度。

    根据利用语义学的解释框架,倾向主义高阶信念理论认为,一阶感知表征被一个作为利用者的认知系统可以利用,就足以产生第二重意向性内容;这个一阶感知表征是非概念性的、“磨得粉碎的”,而认知系统将这些一阶表征概念化为识别性的、具有理论嵌入的概念,这就是我们的高阶现象概念。我们的主观感受就是高阶表征,或者说是第二重意向内容。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上述两重内容,卡拉特斯把“是什么样子的”划分为对主体而言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以及经验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每一个感知经验状态表征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也同时表征了对主体而言的经验是什么样子的,前者源自我们的一阶感知状态,后者则源自我们认知系统作为一个利用者的能力。卡拉特斯最近也将自己的理论称为双内容论(dual-content theory),就是因为上述特征[10]。

    卡拉特斯的回答可以避免高阶内容与一阶感受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原因在于卡拉特斯的理论要求同一个心理状态具有两重内容,既然源自同一个心理状态,那么就不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这是因为高阶表征内容取决于、甚至可以说是寄生于一阶内容,这是作为利用者的认知系统形成的。

    对这种高阶策略的一般反驳可能来自于像查尔莫斯[11]、列文[12]等关于现象意识的非还原论者,认为高阶信念理论不能说明现象意识独特的主观特征、那种“感觉起来是什么样的”性质。这种疑问其实可以归结为一句简单的话:一个无意识的意向性心理状态如何产生一个有意识的现象性心理状态?他们会说高阶理论的解释注定是不充分的:因为我们总是可以设想一个具有高阶表征状态的障痹—&m dash;具有和正常人类完全一致的高阶心理状态,但是却没有现象意识的生物;或者说高阶理论和现象意识之间存在着解释的空缺(explanatory gap),高阶理论与现象意识之间没有概念上的联系,所以高阶理论不能充分说明现象意识。这一类反驳之所以是一般性的,是因为它们打击的目标是所有对于现象意识进行还原性说明的企图,并不特别针对某一高阶理论。一个还原论者,尤其是高阶理论的拥护者,可以回应说,非还原论者将成功解释现象意识的标准定得太高了,一个成功的解释并不应该被仅仅可设想其相悖的情况而推翻,有很多与物理主义相容的策略可以解释障痹的可设想性[13];非还原论者的理论预设是现象概念对应着真实的属性,但是与认知科学紧密相关的高阶理论,基于自然主义的属性论,并不承认每一个概念都对应着一个自然的属性,并不认为每一个可设想的情况都对应着一个形而上学的可能。高阶理论并不试图为现象意识提供概念分析,现象意识并非先天地能够还原为意向状态,而是要通过经验研究后天地被还原、被充分说明,目的是得到一个依赖于经验事实的对于现象意识的后天解释,所以诉诸先天可设想性的反驳并不成功。

    笔者认为,卡拉特斯倾向主义理论有如下不足之处:高阶内容和一阶内容来源于同一个心理状态,这样每一个具体的一阶内容和高阶内容似乎是捆绑在一起的,但是有什么保证我们的认知系统利用某一类一阶状态时产生的高阶表征总是类似的呢?有什么理由使我们相信认知系统总是以同一种倾向的方式去利用同一类一阶状态?即使是同一个认知系统,面对着同样的一阶可利用状态,也可能有很多种角度、很多种方式去利用,结果是产生很多种高阶内容。比如说著名的“鸭兔图”,同一个图形,我们可以利用它产生鸭子的高阶表征,也可以利用它产生兔子的高阶表征②。具体来说,我们希望知道正常情况下被针刺的时候总是会感受到非常类似的痛感,看到草地总是会产生看到绿色的感觉。可以假设,如果认知系统内存储了一个类似于例示的状态,这个例示状态可以接收一阶感觉内容作为输入,并具有产生某种具体倾向的功能性,那么在接受一阶感觉内容作为输入状态的时候,认知系统就会与例示状态进行匹配,从而产生在例示状态下一致的现象性质。

    据此,笔者尝试对卡拉特斯的倾向主义高阶信念论进行补充性改进:(T5)p是现象意识,仅当存在某一个例示状态q,p可以倾向于产生更进一步的高阶信念以q所对应的状态为内容。

    因为我只是为现象意识的产生加入了一个必要条件,所以(T5)中只是“仅当”,其他必要条件大致与卡拉特斯相同。改进针对的是,认知系统初次习得利用某种输入的信息与之后再次识别到相同的信息时如何反应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认知系统对于感官所接收的刺激有一个接收、存贮的过程,为了便于识别利用,将这些刺激所表征的对象再表征为我们的现象性质,而进一步概念化为现象概念用于抽象活动,但这些高阶内容同时被存储于我们的认知系统,这种被储存的状态再次被同一类输入所激活时就会产生与储存的例示状态所对应的现象意识。这仍然是一种目的论的功能主义,我与前人不同之处,就在于引入例示状态,这是一个我们存贮为标准的现象性质,当我们被针刺的时候,产生疼的感受,这种现象性质是引用了一个例示状态为内容的倾向所导致的。

    例示的存在可以由我们在反思现象性质时的活动说明。我们在反思疼之类的现象意识时,如果不是回想某一个具体时刻某一个具体的疼痛例子,那么就是在引用一个比较抽象的疼的例示。通过这些例示,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疼和痒是不同的,看到蓝色和看到红色是不同的,而这些知识并不必须要我们记住某一次感受到的特例。

    但是我的这种例示理论要面临的问题一是在于例示是如何获得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个所谓的例示似乎只是一个功能性的定义,我们不能理解如何能从这些功能性定义中得到现象性的主观感受,或者说,我们可以设想这些例示的功能条件都被满足了,但没有现象意识。根据最新的神经生物学理论,人的大脑神经元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具有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15]3-12,也就是说人一生中无论什么时候,新的经验、新的刺激都会改变其大脑认知系统结构,那么新例示的出现就对应着神经系统的再次塑造,例示可以成为认知系统一个稳定的功能状态。关于现象意识,除了解释一个纯物理的系统如何会产生现象属性这样的难问题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难的问题,那就是即使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理论对现象意识进行还原性说明,我们直觉上却难以接收对现象意识的任何功能性刻画,也许我们都是“先天的二元论者”[14]16。但我认为情况并没有这么悲观,我们虽然可能是先天的二元论者,但这不意味着先天的直觉不会通过后天的经验和科学知识得以改变。前科学时期的人们不会在直觉上认为地球是圆的并且围绕太阳运行,但是科学发展至今,人们的前科学假设已经被改变了。同样的,因为我们在脑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领域还刚刚起步③,所以我们对于现象意识的前科学直觉还是根深蒂固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抱着偏见,用可设想性这样的先天论证来排除所有对现象意识进行还原性说明的理论。

    收稿日期:2012-01-03

    注释:

    ①实在主义高阶信念论者可以不像罗森赛尔这样完全取消一阶感觉状态对于现象意识的贡献,但是如果不另外对现象意识提供说明的话,就回到了(T2),依然不是一个对难问题的好的回答;所以必须用其他手段为现象意识提供更丰富的说明,这也是罗森赛尔路径失败给我们的教训。

篇(9)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品德与社会成为最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之一,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而且这门课程是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实现社会性的发展,保证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可以说,品德与社会是对传统德育的重构。

一、对课堂教学生活进行重建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课程教育也开始将学生置于一个理性与封闭的空间中。这样也就造成了课堂教育失去了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关注,也难以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务上说,注重知识等方面的传授,而从教育的层面上说,就是要让学生可以快速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从而学习做人。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等方面出发,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此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生活化的层面出发

保证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已经成为教学组织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中也就包含了对课堂生活的重建。首先,要创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生活体验。其次,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呵护好学生的学习心态,保证师生心态上的自由与开放。最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二)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

对于德育来说,就是要从生活的层面出发,也可以说,道德教育就是一种生活。在品德培养中,一直遵循着生活上的逻辑,加之品德与自然、生活以及劳动等方面的综合也就意味着品德与生活存在内在联系。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也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课程。

二、教学范式上的自主

从课程的特征上说,品德与社会教学就要从实现学生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层面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实施就要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同时还要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其中,实现主动发展。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还是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泛化的现象,虽然学生进行了热热闹闹的学习,但是确实教师在掌控,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不足,学生的自主活动价值也不大。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真正的自主活动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权利,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动机,创建出科学有效的活动方式。且从实际上说,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就是要给学生自,让学生可以自己去支配。

三、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对于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来说,其主要价值就是要向着有生命的课堂转变。因此,想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就要做好教学工作,自己也要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首先,要树立整体教学的观念。从实际上来说,整体教学是针对断裂性的、分割为部分的教学来说的,且对于这种整体教学意识来说,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学习中,在课堂中也可以得到自身发展的信心。其次,要培养人文意识。教师要避免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考查品德与社会教学,这样很容易失去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所以在实际中就要不断融入更多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进入到情感化的空间中去。

四、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创生

对于课程资源来说,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说,注重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就要不断开发与利用好课程资源。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是极为广泛的与多样的,所以教师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充实教学资源。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冲破传统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到社会,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校内与校外资源。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就可以从书本上出发,融入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上。只有保证了充足的课程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不断深入挖掘出教学资源,利用好资源,以此获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重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的是确保课程对生活的依赖,而这也就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好教学资源,不断完善生活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开展好课堂教学!

篇(10)

如今,电视新闻主题策划报道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其在报道中的作用和效果也是有目共睹,尤其在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闻主题策划富有深度和广度的布置和安排,使新闻采访更加效率高、质量高,电视新闻信息丰富、新颖,进而在节目播出后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使人们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多角度、多层次的了解。电视新闻主题策划报道在观众中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到作用。

2011年是5•12汶川大地震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成果的一年。为了充分展现四川教育的重建成果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四川教育电视台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组织策划了大型新闻行动—《从悲壮走向豪迈》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特别报道《从悲壮走向豪迈》以“校园巨变 师生信心 感恩奋进 传承大爱”为主旨,在四川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中设置特别版块,连续一个月播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的系列报道,展示三年重建中,四川教育“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历程,展示四川地震灾区的“新校园”、“新家园”、“新生活”、“新面貌”以及“新梦想”。特别报道开辟了《探访新校园》、《我的这三年》、《数字看重建》等子版块。四川教育电视台的记者兵分多路重回灾区,现场感受灾区学校脱胎换骨的新面貌,亲身体验灾区师生的新生活,感悟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与升华,见证灾区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奇迹。

笔者曾到四川灾区采访报道过,对灾区的情况也有所了解,感同身受。看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系列报道后有些想法,特地和四川教育电视台同行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到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策划采访摄制全过程,从而对大型新闻行动的前期策划与组织实施,对大型主题新闻报道如何出彩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

1 主题的故事化表达

凡是反映新面貌、新变化、新活力等成就型报道,一般容易拘泥于数字使报道变得空洞。对此,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要有时效性、最新鲜的新闻由头。这就需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切口要小,主题要大”,并且按照新闻规律去付诸实践,才能接地气,实现“三贴近”。在《从悲壮走向豪迈》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中,第一期《探访新家园》他们报道了青川震后最大的重建项目—智慧岛教育园区的情况,片名为《凝聚智慧,荒芜河滩变身美丽岛》。记者在交代了智慧岛教育园区的硬件变化后,又探访了一位教师的家,讲述了青川一中苏瑛老师的故事。从她的家园的变化反映三年来学校家园的变化。片子其中一段是这么做的。配音:这个凝聚了四川与浙江共同智慧的教育园区,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占地352.5亩,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5.9亿元,是青川教育重建的一颗璀璨明珠。苏瑛是青川一中的英语老师,来到智慧岛工作之前在沙洲镇初中,去年暑假,她被调入新建成的青川一中,担任高一的英语教师。采访:青川一中教师苏瑛:看到这么漂亮的房子,心里当然非常高兴,确实感谢政府,感谢八方好心人对我们的援助。记者现场出镜:离青川一中不远就是教师的安置小区,苏老师就住在我身后这栋楼的4楼,我们一起到他新家里去看一看吧。配音:苏老师的新家比以前的家大了许多,能住上这样漂亮的安居房,是苏瑛震前想都不敢想的。“重生”的是“家”,更是“希望”。苏瑛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三年来,四川地震灾区在社会各界倾力帮助下,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必须是具体的、可感的、微观的、生动的、有细节的。记者借助讲述故事的形式,从苏瑛老师个体的变化折射出校园的变化,家园的变化,从而折射出灾区人民生活的状态。

2 做好典型人物

典型报道,特别是典型的人物报道,历来是宣传报道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式,深入采访,真正走入主人公的心灵,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去挖掘别人挖掘不到的故事和情节。这样,才能从源头增强报道的可看性。在这次特别报道中,四川的同行经常都会涉及回访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比如感恩娃娃徐广(我们湖州电视台也报道过)。对于已经接受过无数次媒体采访的感恩娃娃徐广,差不多跟踪了他三年,在整个过程中,经历了“有感觉—有感受—有感动”三个阶段,最后记者综合了三年的素材,播出了《感恩娃娃和他的伙伴们》,最终获得了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的一等奖。电视记者要在采访中树立一个观念,人的活动是报道的主题,人是电视新闻中最活跃、最生动、最有力的表现因素。重大题材的报道需要人物与情感,寻找感动和细节,要使主题报道情感化,除了要带着感情走近采访对象,通过捕捉典型表情、典型细节,使重大题材报道更丰满更生动。

3 选好切入口

马克思说过“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光辉。”以小见大的做法是新闻写作的常用写法,大的主题力求“小切口切入”,好角度要做到“滴水见太阳”。选好角度思想才能有载体,用观众的眼光要求自己,用讲故事的方式激活报道。好角度要体现人情味,到现场并感动自己。立意要高,着眼可低,以求逻辑的力量,又有生活的真实。在这些特别报道中,青川县马鹿小学是四川同行们特别选定的一个学校(青川县马鹿小学是湖州市援建的一所学校,获得四川省建筑质量最高奖“天府杯”金奖),三年来他们用镜头一直记录了该校脱胎换骨的变化过程,不管是学校硬件、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都一一记录。但如何在三周年之际找到一个好的切入口,不重复以前的主题,而又能反映学校师生良好的面貌?恰好记者来到马鹿小学遇到了学校正在举办震后首届运动会,灵机一动,从震后首次参加运动会的一个同学的故事说起。解说:对于震后首次大型的运动会,同学们可是都做足了准备。六二班的黄钰尧就一口气报了跳远、短跑、打保龄球三个项目。采访:青川县马鹿小学学生黄钰尧:以前学校里没有这么大的操场新的学校搞这种运动会,非常高兴,我们这次要为班集体争光,为马鹿小学争光,我也想为我们班得到第一名。

解说:在黄钰尧的记忆里,过去那个刮风扬尘、下雨成泥的“风雨操场”,已经被新校园200米环形塑胶跑道所取代,漂亮的新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孩子们花朵般灿烂的笑 脸。青山脚下,青竹江边,新马鹿小学已经成为马鹿乡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由浙江省湖州市援建新马鹿小学于2009年8月31日正式启用。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和食堂分别以怀志、怀远、怀仁、怀德、怀湖、怀辛命名,处处凝聚着援建者的浓情厚望。学校也是“地震灾区首个青少年感恩奋进教育基地”。在学校的感恩陈列室里,记录了三年来学校变化的点点滴滴。作为马鹿小学的大队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感恩基地的解说员双重身份的王红霞对此感受尤为深刻。采访:青川县马鹿小学教师王红霞:新的美好的一切,正在开始作为我这样一个岗位,也给学生讲述了陈列室的一些故事,学生通过这么一系列的感受,也知道了感恩,我也把这种感恩传递给大家。配音:如今,感恩,已经成为马鹿乡中心小学教育的灵魂。自学校建成启用以来,马鹿小学的老师们陆续被派往浙江、成都、等地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学习,想方设法提升软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实际行动报答全国人民的厚爱。一部成功的主题报道要求电视记者既要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骨架”贯穿其中。在采访和确定主题的过程中,电视记者要有“蒙太奇”思维,一方面要广泛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研究材料,挖掘事实,另一方面,在主题思想逐渐明确的同时,头脑中对画面的构思也要开始。怎样开头,过渡,结尾。经过了反复的蒙太奇思维,电视节目的结构,画面的构想也就会逐步清晰,为下一步拍摄做好准备。在这个小片子里,记者将三年来校园变化、师生面貌、知恩感恩情怀等要素都一一串联起来。最后,使《马鹿小学:我们继续感恩前行》这个片子一气呵成,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篇(11)

年薪制是企业经营者工资分配的一种制度,一般以年为单位,以企业经营成果好坏来确定经营者的年度薪酬。经营者年薪通常分为基本年薪和效益年薪。基本年薪即岗位工资,以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根据企业规模、行业平均薪酬水平及辛苦程度确定。

1、经营者范围及年薪分配

经营者范围包括各单位经理层班子,包括党政正职、副职。根据集团公司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确定正职年薪总额,副职年薪总额按正职的70%标准确定。总经理与党委书记年薪由董事会根据工作性质进行分配,原则上总经理要高于党委书记。具体副职之间薪酬分配额度,由总经理根据分工与责任大小提出分配方案,报董事会审批后执行。经理层均实施年薪制,有助于班子团结协助,经理层之间分配额度根据个人业绩和工作责任大小不同,又体现了责权利的统一,有利于提高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

2、年薪构成

经营者年薪一般由5部分组成:基本年薪、综合效益年薪、安全年薪、节能降耗年薪和特殊贡献。基本年薪按企业规模和行业性质及辛苦程度确定,按月度发放,总体上占薪酬总额的20%。综合效益年薪根据产品产销量、营业收入、利润、项目建设、人员工资、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等指标完成情况,实行百分制考核。安全年薪根据安全绩效指标、安全机构设置与管理制度、隐患排查等指标完成情况确定,又分为安全竞赛活动薪酬和安全管理考核薪酬,实行百分制考核。节能降耗年薪考核指标涉及实物单耗、人均工效、环境保护等指标,也实行百分制考核。各个子公司根据工作性质不同确定每项年薪所占比重, 有效解决了不同行业间年薪制度的统一与区别,突出了各公司的工作重点,起到了指导子公司生产经营的目的。同时与年薪挂钩的各项考核指标也随行业不同变化,更切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

3、年薪管理

经营者的年薪指构成工资总额的一切工资收入,包括各类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工资性收入,经营者年薪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必须列出发放到人的明细表且经集团人力资源部审核后,由该公司董事长签批后发放,并列入该公司工资总额进行统计。未经集团人力资源部审核,经营者不得在公司领取任何工资性收入,否则加倍扣罚所得收入,并追究公司党政正职责任。发放到人的年薪审批办法,有效杜绝了经营者在年薪之外领取其他资、奖金、抵押兑现和补贴等工资性收入。

4、年薪制约束条件

(1)实行安全及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度。为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营者责任意识,经营者实行年度安全及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度。抵押金额根据行业性质不同和企业规模大小有所区别。扣除重大市场因素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凡年度实现利润目标低于计划的70% 或单位产品成本高于目标的120%或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时,冲销其全部经营风险抵押金。

(2)实行审计制度。目前,审计有国资委审计、社会设计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又分为季度审计、年度审计、专项审计及经营者离职审计。每季度结束后, 审计部都会对各单位进行审计,年终再进行全面审计,有效防范和控制了违反企业制度事件的发生。年度审计结果作为经营者经营业绩考核的最终依据,如发现有单位通过调节产量、潜亏挂账、虚增成本、延迟或提前确认收入、虚报经营成果,一经查实, 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经办人员责任。审计制度尤其是内部审计制度的实行,有效防范了弄虚作假、瞒报和虚报经营成果的行为发生。

5、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经营者年薪根据当年经营业绩完成情况进行兑现,且年薪采取现金形式,长期激励作用不明显,导致个别单位为了美化经济数据而人为调整会计数据,对企业长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费用投入不足,如对科技创新、人员培训、市场开发等投入不够,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的提升。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可能诱导经理层为了提高短期经济效益而牺牲长期经济效益和集团整体效益。

(2)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合理。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中大部分为年度指标,对经营者做出的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行为不能及时给予激励,不利于经营者站在更全面更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目前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具有很强的企业个体特征,没有很好地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考核内容不够全面,没有涉及经营者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等情况,而是把这些作为单独的干部考核指标,没有与经营者薪酬挂钩。另外,各个考核指标所应赋予的权重很难科学核定。

(3)新老经营者存在股权矛盾。子公司上市之前,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十几年过去了,随着人员的流动和调整,很多原有的经营者已退休,新的经营者任职,但原有股权持有人不变。于是每年退休干部拿到的股利分红远远大于现有经营者年薪,现有经营者之间也存在股权多少和有无的差别,如果把年薪加股利作为经营者劳动报酬的话,多少挫伤了一部分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

6、建议

(1)建立具有吸引力的年薪标准。经营者年薪制能否发挥激励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薪标准的高低。年薪标准既要参考当地经理人市场平均工资水平,又要参考行业平均水平,要确保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与普通员工工资拉开档次,对经营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较高的福利水平、积极的精神激励也是影响经营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2)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薪酬激励机制。结合目前的年薪现状, 建议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薪酬激励机制,现金薪酬满足日常消费需要,长期薪酬激励经营者为企业长远发展决策。长期激励可采取延期支付年薪、管理层持股、期权、期股等方式。其中延期支付年薪,主要是将经营者的一部分年薪以股份形式存入特定的延期支付账户,在约定的期限到期后将股票或按市价折算的现金支付给经营者。管理层持股,是给予高级管理层出资认购额定公司股票的权利,在锁定期限到期后准予兑现或转让,目经营者部分领导持有股份,但与实际职务并无太大关联,建议对原有股份制定一定的退出机制,在合法的基础上尽量按当前的职位重新分配,以确保产生足够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股票期权,是给予经营者在一定的期限内购买一定股票的权利,到期经营者可以根据差额多少选择执行权利或弃权。股票期股,主要是公司和经营者协商确定股票购买的价格,在未来一定时限内由经营者按照约定购买,付清股票费用后经营者即拥有股票权利。经营者可以结合目前企业现状,采取延期支付、股票期权与期股的形式实施长期激励, 以确保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

7、结语

建立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标准及长短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能够对经营管理者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然而,标准、激励机制的执行还需要科学的考核体系作为依据。在实践中,怎样更好发挥年薪制这种分配制度的作用, 还需进一步总结、探索。